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武术套路教学的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与专家访谈法,对部分驻济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认为驻济高校在教学内容、组织形式、教学方式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提出一定对策。
关键词 高校 武术套路教学 现状 对策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山东大学,齐鲁师范学院,山东财经大学三所院校高校武术套路教学内容、方法、形式、师资等因素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与武术教学相关的大量论著和研究文献,主要有《武术教学训练理论方法》,《武术》,《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书籍和其他有关文献资料。
2.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整理做出统计分析。
3.问卷调查法。走访部分驻济高校,就所需问题对学生和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4.专家访谈法。对有关本研究的专家进行咨询,为本作写作方向给予指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学内容存在问题及原因
1.武术套路教训内容陈旧。通过调查发现,当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的内容大都是简化太极拳,三路长拳,初级剑等内容。这些教学内容与全民健身和武术套路的发展现状已不太适应,内容比较陈旧,也不能满足社会和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2.缺乏基本功教学。武术基本功是保证学好武术套路的基础,但调查发现,大多高校在开展武术套路教学时,忽略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即使有也很少,远远没有达到武术套路专项课基本功和基本动作教学时数达到总学时数的1/4的要求。
3.武术套路理论课教学时数太少。调查发现,大多高校在武术套路教学时,仅仅在学期末进行一次武术理论课的学习,往往是为应付期末考试,没有达到武术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其原因是武术教师理论课教学能力较差,科研能力偏低造成的。
(二)教学方法存在问题
1.武术套路教学方法单一。调查得知,大部分教师沿用了传统的武术套路教学方法,以领做为主,结合讲解、示范进行教学。与现代教学方法先比,这种传统武术套路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形式单调,已不能满足学科发展的需要。
2.武术套路教学中,技法讲解肤浅。调查发现,当前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仅仅只学习武术套路的形式,教师很少对武术套路中攻防技击招式进行讲解,更别说武术技击训练中的套路拆招练习。这种只注重武术套路外形,不注重攻防技击的教学,失去了武术本质的含义,使武术套路的教学变成了武术操的教学。
3.武术师资现状存在的问题。调查得知,一方面,武术专业教师偏少,各高校为解决这一现实问题,弥补教学上的不足,只能选择有这方面特长的教师来担任武术套路的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当前高校武术教师学历偏低,理论层次偏低,对武术套路攻防技击理解不深,成为提高武术套路教学的关键点。
4.武术套路教学结果评价不合理。现在武术套路的教学结果评价大都采用的还是单纯的技术评价方法,因此,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体现不出学生对本门课程掌握的综合水平,体现不出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个性心理方面的发展变化。
三、武术套路教学对策研究
(一)对武术套路教学内容进行调整,满足学生的需求
首先,增加武术套路教学内容,除传统的简化太极拳、三路长拳外,加强对传统武术套路的教学内容,如陈式太极拳、八卦掌等简化套路教学内容。其次,加大武术套路基本功的学习与练习,督促学生可下练习基本功;最后,加大武术套路理论课的学习,通过武术套路理论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武术深层的内容,培养学生终身练习武术的意识。
(二)开展多种武术套路教学方式
在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表象训练,这有利于使学生建立正确清晰的技术动作概念,较大地提高了武术套路教学的效果。另外,在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感悟”教学方法,着重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达到“悟性”套路教学目的。最后,在武术套路教学中引进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计算机观看整套武术套路示范动作,让学生对动作名称、运动方向、动作线路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然后用较慢的速度再次观看录像,让学生了解动作形象、结构和动作细节,进一步强化记忆。
(三)加强武术专业教师素质与水平的培养
高校必须加大培养和提高武术套路专业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的力度, 不断改善高校武术套路师资队伍结构。要积极举办各种武术套路师资培训班,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武术套路教学、科研的活动, 使教师重视武术套路专业新技术、新理论、新方法的学习。
(四)改革武术套路教学结果评价模式
根据体育教育专业培养规格,评价模式应该增加学生能力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创编武术操、看图学练套路和组织教学,以检测学生的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和组织教学能力。
四、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三所驻济高校武术套路教学现状的调查得知,高校在武术套路教学方面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做好武术套路的教学工作,建议驻济高校加大武术套路教学改革力度,投入教学设施,教材的选择上要立题新颖,结合地方武术文化。改革考试制度,实行多种评价方式。组建高校武术社团与俱乐部。加强武术信息化教学。
参考文献:
[1] 中国武术大辞典编辑委员会.中国武术大辞典[M].1990:89-91.
[2] 侯顺子.武术教学与训练[M].兰州:兰州市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89.
一、加强理论学习
初中生年龄较小,很少有机会接触到武术,在实施武术动作、套路的教学内容之前,至少要安排一节武术的理论课。这节课可以是老师向学生介绍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内涵以及武术攻防技击性的特点和生活中防身、健身的作用等。也可以利用初中学生喜欢上网的特点,分组安排学生网上查找跟武术有关的知识,之后在课堂上向老师和其他同学汇报。还可以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先播放一段成龙的动作电影片,再让学生谈谈对中国武术的看法,最后再向学生讲解武术的起源、发展和内涵以及武术的特点、作用等。通过这样一节理论课的学习,学生不但学习了武术的理论知识,也加深了对武术的认识,领会了武术理论发展的精髓离不开攻防技击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理解武术基本的动作和套路不是花拳绣腿,而是学习武术的前提和基础,才能产生对学习武术的兴趣和动机。
二、改变教学方法
1、动作讲解上渗透武术的攻防含义。
武术套路是人们为了便于练习,记忆和传授攻防格斗的方法,把许多攻防动作按起势、发展、收势编排有规律、协调、严谨的模范攻防组合动作。他以踢、打、摔、拿等动作为基本素材,使武术攻防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动作可以在攻防实战中找到原形。因此在武术教学中,我们一定注意不要只强调动作要求,这样很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应该在教授武术技法时,将其攻防含义渗透进去。例如在健身拳中的拳、掌、肘、爪、勾等打法,脚踢、膝顶、头撞、按摔等技法都具有明显的技击性和攻防含义。学生在练习这些基本动作时往往提不起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讲完这些基本动作要求后告诉学生这样做的目的是攻击对方保护自己的。学生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甚至不用教师要求,自己都会去练习体会动作。这样使学生在熟悉动作攻防含义及方法技巧的前提下学习武术,不但使学生真正了解中国武术,还提高了学生学习套路的积极性,为学习攻防实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攻防含义的传授对于武术教学必不可少,也只有这样武术才能真正发挥其功能。
2、动作示范上采取分解和完整相结合。
武术教学中不管是学习套路,还是学习器械,教师都应该把该套路完整的示范给学生观看两遍,这样不仅让学生对该套路的动作形成完成的印象,对动作的概貌和精气神的韵味有了初步了解,还让学生有了美的享受(当然老师的示范要以正常的速度体现式正招圆、劲力顺达,力求形美质善),增强了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另外武术是由很多动作组合而成,因此在教学中要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如果动作比较复杂,就要分解为:上下分解和左右分解。例如在学习“马步架打”时,老师先示范一个完整的动作后,再进行上肢的分解动作,接着进行下肢的动作,最后再带领学生把一个个的分解动作串联起来,进行完整的练习。一个动作不会不要急于教下一个动作,要反复体会,才能消化和理解动作要领,同时也注意渗透攻防意识。刚开始学习时,注意不要过分强调动作的细节,等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再精雕细琢。比如在学习“剑术”套路时,先引导学生学习刺剑、架剑、挂剑、撩剑、压剑、崩剑、劈剑和点剑,然后在一个动作一个动作的教,最后再将每个动作串联起来。
3、动作纠正上采取互教互学的方法。
传统的课堂教学基本上都是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四阶段教学法”,学生一般都是被动接受,但在武术的课堂教学中,可打破这种常规教学法,采取学生互教互学的办法。学生对武术的热爱程度各有差异,水平也有所不同。有的学生曾在武校学习过,有相当的功底,这样的稍加指点便可成为教学的得力助手,成为武术教学中的体育骨干。在上学期我利用课余时间对一些武术爱好者进行单独指导,取得较好的效果。这样在武术的课堂教学中,可以让这些学生示范动作、也可以让这些学生来纠正其他同学动作上存在的问题,这样增加了学生练习的密度,省时高效。同时这些学生在教学中就成为大多数学生学习的榜样,看到身旁的同学动作做的那么的优美,很多的学生都会不断的努力。
三、改革考核办法
常规的武术课考核,学生要按教师的要求把规定套路做一遍,根据学生做的好坏给予评分。这种考试方法的缺点在于考试过后,学生在不上武术课时,时间一长就将以前学过的动作遗忘,将教师的心血和自己的汗水付之东流。为此,考试的方法可以作以下的新的尝试:第一学年重点以基本功为主,第二学年以教授的套路为主,第三学年把传统套路改编后传授给给学生或学生自学套路,作为自选课。这样学生不仅要学好规定套路,又要学习武术套路的编排原则和方法,将来升入高一级学校或走向社会,基本能自学武术而进一步提高,从而受益终生。
武术教学是没有一种固定的模式,只要我们积极研究探索,制定适合我们学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营造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使我们的教学更好地为学生服务。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热爱武术,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使他们终身享受中国武术的乐趣。
[参考文献]
[1] 高廷波,张云龙,吴刚. 探究式武术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 搏击.武术科学, 2007, (07) .
乡镇中学 武术教学 调查分析
搞好农村学校体育教育,对提高整个学校体育的发展水平,推进全民健身计划的顺利实施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武术在徐州一直有着深厚的基础,而且历次课程改革对武术均予以高度重视,甚至部分地区已经将武术纳入了中考体育考核中,但最近几年来武术课在中学的教学中越来越呈现很多问题,学校的传统武术教学变得零散,特别是在农村中学校园开展情况不尽如人意。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以徐州市不同乡镇中学240名师生为样本(体育老师40名,学生200)。
2.方法
本文采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等多种方法。
二、结果与分析
1.武术课开设的基础较差
统计表明武术课开设基础比较薄弱,一直坚持开设的只有15%,断断续续开设的占70%,没开设的占15%。相当多的学校领导、家长对武术存在偏见,他们强调升学率,怕学习武术容易导致学生打架斗殴,出现伤害事故,从而不主张在学校开展武术教育。
2.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目前武术运动赛事的推广面很窄,导致中学学校或内部的体育赛事、交流活动基本是以田径、球类、健美操为主,武术连作为表演的机会都没有,这种功利性的取舍也是促使武术教学不被重视的一个方面。再因为武术课程教学内容的局限性,许多教师自然也是乐得照本宣科,不愿意多花精力去挖掘和增添教学内容。
3.传统武术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矛盾
目前我国武术运动的开展主要以套路运动为主。中学武术教材也主要是按套路形式进行。调查中得知武术课开课基本上集中在基本功、少年拳、及初级武术套路上,这种基本功到规范化套路练习的教学形式本身就很单调,枯燥,加之武术套路动作难学易忘、形式单一,很难让学生坚持长久。而现阶段随着电信网络迅速传播,多数学生对于跆拳道、擒拿格斗、甚至是套路对练的兴趣也远大于基本功和单人套路练习,这要求体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必须根据现实情况,在施教过程中有所突出,有所兼顾,从而也提高了武术课的教学难度。
4.武术教学周期长,工作量大,难度大
武术套路教学强调手、眼、身、步、法,精、气、神等表现力动作要领,导致上课教师工作量大,一套简单的五步拳共8个动作,但是需要4课时才能学完,而排球教学的传球只需要1课时。因此相对于其他的体育项目教学难度较大;其次,乡镇中学生班级人数多,每个班级都在近五六十人左右,在授课的质量、管理和进度上都受到影响。
5.武术的评价方式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校体育以传统的教师教学方式为主,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及练习步骤都由教师设计,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角色,加上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掌握评价由单纯的运动成绩和规定性的标准进行量化评价,这样不能做到综合的、公正的、客观的评价,学生从而失去了对武术课学习的兴趣,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阻碍了学生思维和创造空间的主动性。
6.专业武术教师缺乏
中学武术教学的开展在很大程度上与教授武术的教师的水平有密切关系。在调查40名体育教师中得知,武术课主要由他们担任,而这些体育教师在大学期间专修过武术的仅占15%数量极少,更为严重的是在偏远乡镇中学里,专业体育教师几乎没有,多数是其它科的老师兼职体育的。鉴于武术项目的特点,武术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主导作用不是一般体育教师可以完全胜任的,因此,现阶段武术师资缺乏以及教学水平不高的现状也是一个重要的制约因素。
7.武术动作难、繁、杂,学习周期长,制约学生学习兴趣
武术是一项系统性、延伸性较强的体育项目,武术对动作讲究“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对身体表面的动作和人体内脏各器官机能的要求较高,在学习上要求学生有较高的机体协调能力和一定的基本功。
调查中得知乡镇中学的学生基本没有多少接受过正规的系统的武术教育,每次课都是蜻蜓点水般学习几下,因此,即使是有的武术教师想认真授课,都因基础太差而施教困难,影响教学进度,久而久之也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论和建议
1.合理系统的探索武术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武术教学中,结合学生特点,选择既适宜学生自身发展,而又容易掌握的内容。在起始阶段主要是基本功、基本动作和身体素质的学习和训练,以及简单的套路。在循序渐进安排一些武术内容,使得整个教学内容的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从内心热爱武术。
2.改变武术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育教师要努力探索和实践创新教学。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组织形式和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积极设计情景教学模式,结合分层次、分组教学等方法,对不同体质不同基础的学生区别对待、因材施教,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通过武术欣赏、观看武术表演等方式,并结合讲解,使学生了解和认识武术,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3.改革考试方法,培养学生创编整套动作的能力
根据所学的基本功及基本技术动作,结合武术的手、眼、身法、步等进行编排。教师制定具体的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成套动作质量、完成情况、难易程度等给学生打分。不宜要求编排过难,并应多给予积极性评价,主要让学生在多种学习交往形式中学会观察、学会创作,不断获得成功体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加强武术师资力量的培训与建设
乡镇中学有武术专项的教师缺乏严重,多数由其它专项的体育教师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时出现应付的现象,导致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不到其武术的精髓,而是刻板地记忆武术的套路动作,因此加强乡镇中学武术教师的培训与建设,并建立考核、督导评估和表彰奖励机制。
5.加强武术的竞赛活动与交流
目前,学校经常开展一些田径、球类等竞技活动,而武术相关活动的开展却少之又少。学生虽然爱好武术,但没有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学习积极性不高。因此,在今后的学校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中,组织优秀学生把武术以体育竞赛和文艺演出的形式展现出来,以扩大武术在学生中、学校里的影响。同时相关管理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以加强武术竞赛和交流活动,而不是仅仅把焦点聚积在田径和球类项目上。
参考文献:
[1]周君华等.中国农村学校体育改革的出路之探索[J].体育学刊.
[2]王智慧.对少儿武术套路训练理论与实践相关问题的探讨[J].温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论文摘要】通过文献查阅结合实践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武术课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教学内容难度大、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师队伍参差不齐。因此,建议加强对武术文化的传播、灵活安排教学内容、加强套路和技击实战的结合、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 前言
武术是集踢、打、拿、摔等攻防技击动作与手型、手法、步型、步法、平衡、跳跃等动作于一体,通过套路与实战技击为运动形式,来增强体质、培养意志,注重内外兼修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为了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高校公共体育选项课中均开设了武术课。但是,在教学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武术课教学效果下降,学生学习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逐步下降。
2 高校武术课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难度大,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武术教学中,教学内容多以长拳三路、简化太极拳、初级刀、初级剑、初级棍等套路为主,套路结构复杂,内容较多,对于普通大学生有难度。以套路教学为主的武术课,只注重的外在的演练形式,而忽略了武术技击的重要内涵,对于动作的攻防含义一带而过,很少进行专门性的练习。因此,随着瑜伽、跆拳道等项目的兴起和流行,及大学生实际需要偏好的改变,学生对于传统的武术教学内容缺乏兴趣。当今的大学生喜欢具有竞争性、对抗性、激烈性的体育项目,希望能学以致用,觉得传统的武术套路花拳绣腿,学习难度又大,逐渐越来越失去兴趣。
2.2教学方法手段单一一般武术课教学都是基本功学习和基本套路演练。教学手段通常都是采用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因此,150分钟的教学时间内,会使学生感觉单调、枯燥。
2.3武术教师队伍参差不齐有些武术教师不是科班出身,只是通过普修课学到武术技能,因此动作示范不到位、讲解不深入;有些教师是专业运动员出身,但是对于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能力缺乏;有些教师责任心不强,上课敷衍了事,因此,这些因素都容易造成学生对武术课越来越缺乏兴趣。
3 提高武术课教学效果的对策研究
3.1在武术课中,加强对武术传统文化的宣传和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全面地了解武术的起源,内容及其特色。比如讲述一些武术中的传奇人物、故事、拳法起源等。
3.2根据学生需要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长拳三路、简化太极拳、初级刀、初级剑等动作较多。高校公共体育选修课课时又少,所以在相应的情况下可以选取简单的五步拳、散打技法进行授课。课前用武术基本功变成准备操,并穿插武术类体育游戏,提高学生积极性,活跃气氛。
3.3加强套路教学和实战技击教学的结合套路和实战技击是相辅相成的,实战技击是套路的内涵,而套路是实战技击的表现形式。因此,在套路教学中注重对动作攻防含义的解释,加深学生对套路动作的理解和记忆,便于学生掌握和理解,并学以致用。引进实战技击的内容作为辅助,有利于学生增强体质的同时增强防身技能。
3.4利用现代先进技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比如利用录像、VCD、电脑多媒体演示这些现代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武术教学效果。
3.5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武术教师,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加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学习。尤其传统武术方面的知识,尽可能的了解和学习国外的各种武术搏击项目,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教学能力。
4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9-000-01
摘 要 本文对荆楚理工学院2013级60名大一学生进行了武术套路课程的互动教学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班学生相比实验班在学校态度、课堂参与及教学效果上均有显著差异,呈现出正向的积极作用。故而,研究得出了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高校武术套路课程教学有效性的提高的结论。
关键词 高校 武术套路 互动教学 有效性
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就是交往与互动;互动教学中对于教与学的要求更为明显;互动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尊重或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在民主与平等的情境下引发学生的情感参与,进行多维信息的深入交流。为了验证互动教学对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作用,本文以我校武术套路课程教学践行进行了实验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荆楚理工学院2013级(大一)大学体育(武术套路项目)选项课实施互动教学,选择实验班级人数60人,其中男30人,女30人;对照班级人数60人,其中男30人,女3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网等数据库对互动教学及教学实验进行了针对性地检索。综述文献,认为普通高校体育课堂互动教学是一种教学观念或教学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交流、沟通、合作的方式分享彼此的经验和知识,丰富教学内容,获得新知,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的目的,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是发生在师生双方间的一切交互作用和影响。从形式上看,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个人与小组之间的互动、小组与小组之间的互动;从内容上看,有情感上的互动、智力上的互动、思维上的互动、认知上的互动等。
2.问卷调查法
本研究共进行了两次问卷调查,分别是实验前和试验后。实验前主要是对所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进行有关武术套路学习的情况调查。调查项目主要的内容有对武术套路学习的态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授课教师的评价等。实验后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对比调查主要内容除第一次调查的内容之外又增加了学习成绩情况调查和教学方法反馈调查。
3.实验对比法
为了验证互动教学法有利于高校武术套路教学有效性提高的假设,研究采用了教学实验对比法。其中选取选项武术套路的大学生120名,分成A、B、C、D为4个教学班,其中A、C教学班采取传统教学法,B、D教学班采用互动教学。实验时间为一学期,共计18课时(教学16课时,考试2课时),教学内容为武术基本功、初级长拳第三路、24式简化太极拳(考试项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实验前问卷调查结果情况
实验前4个班的问卷回收率都是100%,有效率也都是100%。
1.在实验班中学生对武术套路的感兴趣度为86.7%,对照班级学生对武术套路的感兴趣度为83.3%;2.对武术套路知识的掌握情况来看,实验班学生的情况是一般了解的有18.3%、比较了解的有41.7%、非常了解的有12.3%,对照班级的学生情况为一般了解的有16.7%、较了解的有44.5%、非常了解的有10%;3.对任课教师的态度上选择喜欢的实验班为78.3%、对照班为75%,非常喜欢的实验班为15%、对照班为13.3%,不喜欢的实验班为6.7%、对照班为8.3%。从调查问卷所获得的数据来分析,4个班对武术套路都比较感兴趣,这也是学生选此项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同时,数据中我们看到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对武术套路知识的掌握及对任课教师的态度都有利于此项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实验后问卷调查结果情况
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的问卷调查中,问卷回收率都是100%,有效率也都是100%。1.实验班中学生对武术套路的感兴趣度为92.5%,对照班级学生对武术套路的感兴趣度为65.5%;2.对任课教师的态度上选择喜欢的实验班为88.5%、对照班为57.5%,不喜欢的实验班为2%,对照班为23%;3.对教学法的评价上实验班学生中认可的有89.5%,对照班中学生认可的百分比为35.5%。从上述数据较实验前的相比,实验班学生呈现出的正向提高,而对照班则是负向性的,这对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时不利的。
(三)实验后太极拳考试成绩情况
在采用统一的考核标准的基础上,实验班学生成绩的情况是优秀级65%、良好率90%,不及格率为0;对照班学生成绩情况是优秀级为26.7%,良好率为68.3%,不及格率为13.3%。其中,实验班中的30名女生成绩中优秀率高达75.5%,而对比班30名女生的成绩中优秀率仅为56.5%。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对照班和实验班学生成绩存在着显著差异,女生要好于男生。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鉴于上面所述,本文得出的结论是高校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互动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二)建议
根据实验研究过程中所思所想,本文认为在以后的互动教学实践中教师务必要吃透互动教学的本质,对其有一个比较系统性的掌握,要对教学的过程熟练驾驭。另外,在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此法,教师要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比较翔实的调查,掌握其兴趣取向、学习习惯等情况,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会更大范围地促进我们互动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左斌.师生互动论――课堂师生互动的心理学研究[M].2002:120-130.
关键词:武术 高职高专 武术教学
前 言:武术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价值和民族文化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具有很高的文化负载量。如何把这一宝贵财富保留下来使之源源流传,最有效的途径就是通过学校进行教学和普及。在当代高职高专教学实践中,它符合青年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具有技术性、健身性、娱乐性的体育文化特点,深受当代大学生喜爱。本人通过武术在当今的高职高专教学中存的问题的调查分析略抒浅见如下。
1研究方法
1.1 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高职高专武术教学著作和论文,了解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发展特点及现状,为高职高专武术教学提出改革意见奠定理论基础。
1.2 统计分析法
通过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现状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定量的说明高职高专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3 调查问卷法
根据研究的需要,设计高职高专武术赛调查问卷。针对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学生及相关专家、学者发放问卷,为论证高职高专武术教学的合理性、科学性提供实证。
2 结果分析
2.1武术的文化内涵及其特点
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瑰宝。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反映。就其文化内涵而言,武术文化几乎涵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成分和要素,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融汇和汲取了诸多社会领域中的营养。因而,可以说武术文化是一个以武术为载体的、其内容具有哲理性和艺术性,其方法具有科学性的独立完整的文化体系。
武术是一项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在漫长的历史演变中体现了武术是一种“技”、“艺”、“术”的文化,是围绕”武”而发展的特定技艺和技能。随着武术体育运动的迅速发展,它的领域已经涉及到教育、文艺等方面。它要求练习者不仅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巧,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快节奏形势下,通过武术的练习,可增强人体自身各器官、系统的机能,从而达到高效率的适应社会的能力。武术在追求形体、姿态、动作的同时,特别讲究内外合一,形神兼备。即在套路演练的技术上要求把内在的精气神与外部的形体动作紧密结合,做到手到眼到,形断意连,使意识、呼吸、动作协调一致。
武术演练中表现出来的强烈动感、均衡的态势、恰当的节奏及和谐的韵律、深蕴的意境,无一不给人们以强烈的美感。武术演练的风格和技击特性在“神”“气”“韵”的联系巧妙的表现出来于虚实结合,实中求虚的美学特征。武术的技术动作在表现技术攻防含意时是以一种较为含蓄的表达方式,威武而不野蛮,委婉而不失刚健.柔和而不显松懈,给人一种含蓄而又生动的武术技艺之美感,也就是刚柔相济的审美体验。
武术可以强身键体,提高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效地发展柔韧性。武术除了对人体自身具有健身、自卫、医疗、保健等功效外,还具有娱乐、消遣、表演、社交等社会功效,起到强身健体和陶冶情操的双重作用。
2.2武术在高职高专教学中的作用与地位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高职高专则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因此,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已成为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职高专体育教学中不同程度的发挥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教育功能。 在当前的学校体育教学中, 普遍存在体育场馆、设施、器材严重不足的现象, 而由于项目本身的特点,武术不需要较大的场地就可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为此,应充分地利用武术的这一特点在现阶段学校体育教育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
武术运动是一项具有浓厚的中华民族文化特色和广泛社会价值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健康文明的锻炼方式,更是一项很好的全民健身活动项目。大学生选择武术作为健身之道,有利于身体得到全面锻炼,有利于拼搏精神的意识培养,有利于爱国精神和素质教育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高专加强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爱好和兴趣,加深对武术运动的健身养身内涵的理解,使武术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高职高专这一群体中得以更广泛的发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高职高专开展武术教学,提高了人类自身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推进了人类的进步与文明,促进了大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培养了正确体态,塑造了健美体形,焕发了青春活力,增强了体质,提高了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能力。通过表演、比赛促进了人与人之间以及高职高专之间的正常交往和友谊,扩大了大学生的社交范围, 加深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弘扬了民族的艺术与文化,因而武术已成为高职高专不可缺少的教学课程。
2.3武术教学的现状分析
武术作为一门国粹,在国家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过程中,更具有特殊的作用。目前全国大部分各类高职高专在体育教学中将武术列入教学大纲,不仅规定了一定的教学时效,而且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武术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优秀文化遗产,理应在高职高专中受到重视。但由于武术教学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未解,影响学生对武术课学习的兴趣,制约了武术教学的效果。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得武术在学校体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则成为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笔者就这方面的主要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供同仁参考。
2.3.1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低
高职高专学生对体育课中武术项目的认识水平较低,通过对300名选修武术的大学生(男196名、女104名)和400名非选修武术的大学生(男284名、女116名)采取问卷调查。
如(表一)
表一 选修课学生和非选修课学生对武术概念的认识的统计表
武术的概念 选修课学生 非选修课学生
武术就是套路 48.7%(252人) 61.5%(492人)
武术就是技击 17.7%(106人) 14.0%(112人)
武术包括套路和技击 33.6%(201人) 24.5%(196人)
中华武术虽说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从调查的大学生结果看,他们对武术运动方面的知识了解甚少,关心也不够, 尤其是把武术理解为套路的学生占比重最大,只有少数的学生认为武术是套路和技击的结合。这说明传统的武术课教学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学生对武术课认识水平不高,从而学习兴趣下降。由此我们应该加强武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大学生了解中国武术,知道武术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武术文化,使武术这一古老民族文化在高职高专这一群体中得以更广泛的发扬。
2.3.2武术课内容设置不合理
套路与技击是中华武术最主要的表现形式,从历史发展角度看,先有技击后有套路,技击是武术的本质。套路是人们为了便于练习、记忆和传授攻防格斗的方法,把许多攻防动作编排成有规律、协调严谨的模仿攻防组合动作,它以踢、打、摔、拿等动作为基本素材,使武术攻防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艺术性,其中许多动作可在攻防实战中找到原形。而技击是把套路中的攻防动作拆解开来,因时因地灵活运用。从逻辑学角度来看,套路和技击是处于交叉的关系,套路和技击都有武术的属性———动作的攻防特征,但各自也有完全不同的内容:技击重实用,以克敌至胜为目的;而套路重动作的艺术性,以表现高、难、美、新为最高追求。
我们在当前的高职高专课中,往往把套路和技击二者选其一而丢弃另一方;或者重套路、轻技击;要不就是忽略了武术运动的属性———攻防特征。根据人的本质特征,忽略了攻防特征,学生便丧失了对武术运动的兴趣。
2.3.3师资水平有待提高
实事求是地说,每年从体育学院培养出来的武术专业人才十分有限,能在教学第一线上工作的更是寥寥无几。随着武术在学校体育中的迅速普及,和师资极度缺乏形成极大的矛盾,于是大量非专业武术教师补充进来,但是其自身水平并不能满足现行教学的需要。据了解,高等院校90%的体育教师不是科班出身,多数是通过普修课学到的武术技能;多数学校在上课前由一名武术技能相对较好的教师带领全体教师集体备课,能者为师;虽然有少数的武术专业教师,但是兼职情况严重,责任心不强,上课流于形式,敷衍了事。这也是学生对武术越来越缺少兴趣的主要原因。
3 高职高专开展武术课的对策
3.1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
在学生选课前或者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教师要大力宣传武术运动的基本知识,可通过电视节目、广播、网络等,使每位学生真正了解武术的历史特点和作用,了解习武的意义。教师宣传时要全面、合理,要在全面宣传的基础上针对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有不同的重心倾斜,比如:身体素质较好的学生宣传时要侧重于攻防实用性,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宣传时要侧重武术“强身健体,终身锻炼”的功能。在加强对武术作用舆论宣传的同时,体育老师还应多渠道、多形式、多角度、多侧面不断宣传武术的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育的结果就是让学生针对自己的身心需要,立足于现实,放眼未来,不断的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养成自觉锻炼的习惯,这样武术课的教学就会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教学质量也就会相应的提高。
3.2优化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行组合式教学模式。
武术运动的内容由由套路和技击组成的,在设置武术课教学内容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强调技击和套路相结合的教学顺序;由于套路是技击的艺术化,所以武术课堂教学应把技击和套路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而且在教学进程中二者所占的比例要有一定的顺序安排,也就是让技击在教学进程中所占百分比由大变小,而套路百分比则由小变大。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感兴趣的基础上,逐渐理解武术运动,再过渡到对武术运动健与美的追求。
3.3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体育教师武术业务水平与能力,直接决定武术教学质量。要想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武术教学活动, 前提是要有一个强大的师资力量做后盾,这样才能拓展武术教学的渠道。所以提高高职高专武术教学效果的关键是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对于高职高专来说,第一,加强师资培训工作,通过有计划地举办各种形式的教学、训练、裁判和科研培训班,建立师资培训与考核制度,使其成为体育教师上岗的基本条件。第二,配备更多的武术专业教师,发挥他们武术教学的优势,使之成为推动学校武术发展的主力军。第三, 从管理上积极推行岗位津贴制度、教师聘任制等人事改革措施,积极推动高职高专体育。对于教师自身来说,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手段上要创新,古今结合、中西结合,迎合时代的需求。教师要提高计算机应用能力,充分利用计算机开展辅助教学,如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加强学习,注重交流与沟通,拓宽知识面。此外,学生选项的多样化,要求教师专业面要宽,至少要能带两种专业课。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影视媒体等方式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另外由于扩招引起的高水平体育教师不足和青年教师居多等一系列问题,我们应通过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通过指导和培训青年教师的手段,来保证教学质量。
结论:武术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长期积淀和反映。为了进一步让武术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高等学府的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我们应做到第一,加大对武术的宣传力度,提高对武术运动的认识水平。武术是一项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第二,优化武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行组合式教学模式。武术可以强身键体,提高人体肌肉力量和伸展性,提高关节运动的幅度,有效地发展柔韧性。武术除了对人体自身具有健身、自卫、医疗、保健等功效外,还具有娱乐、消遣、表演、社交等社会功效,起到强身健体和陶冶情操的双重作用。武术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高职高专则承担着传承优秀文化,开拓新的知识领域,为社会培养栋梁之才的任务。第三,进一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展望新世纪,高职高专开展武术教学有着广阔的前景和未来。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高职高专体育将为继承、发扬、传播武术教学提供良好的场所,并用科学原理与方法指导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和提高。让武术这一特殊形式的文化遗产,经过高等学府的提炼与发展,为学生所掌握和运用,传播到社会中去,练就健壮的体魄,保持充沛的精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晓丽、王新雷.对大学生武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4(4).
[2]刘 鲲.探讨高校的武术教学[J].池州师专学报.2004.10.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民族精神的体现。学习武术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是爱国的一种体现.经常从事武术锻炼可以强健身体,防身自卫,达到"内壮外强",.并且可以修身养性,用辨证唯物主义看待事物。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徒手和器械的攻防动作为主要锻炼内容,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在武术教学中,多数学生不愿意接受这项运动.产生这种结果并非是武术本身的过错,而是我们的教学手段,方法存在着不合理因素,在教学中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何在武术课上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武术课教学质量,使中国武术事业蓬勃发展,是我们体育教师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武术教学中,提高学生们对武术的兴趣是关键,学生在体育课上不接受武术是因为对武术不感兴趣,要在体育课上激发学生们学习武术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应当从思想意识,攻防含义,保健作用等方面下手.
学生由于不了解武术才会排斥武术,因此在教学中应该给学生讲述武术的运动特点,以便提高其积极性。武术教学是师生们共同努力,传承武术的过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武术技术,掌握武术知识,养成武德精神和行为。武术有着与其它体育项目的共性,都是强身健体.又有着与其它项目相区别的鲜明个性,动作素材具有攻防属性,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融合。首先武术具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中国武术萌生于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孕育着它的成形,养育它成长,促进它的不断发展,完善.例如运动讲究"刚柔相济",搏斗崇尚"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些就是我国古代阴阳学的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理论在武术技法中的运用.其次,具有攻防再现性和表现性兼蓄的本质特点,武术的动作素材以攻防性能为本质,兼容攻防再现性和表现性.攻防再现指动作具有格杀价值,实战中能发挥攻防效用.表现性指动作体现攻防意向,但不一定具有实战作用,它只表现独特的攻防艺术.其三,多样统一的运动形式特点,整体统一的运动观念。在技法上讲究"内外合一",效果上讲究"内壮外强"。武术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粹,作为一个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我们必须将中国的武术发扬光大,将它推向世界.使中国武术后继有人,最终走向世界,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的传承做出贡献.
好的武术教学手段,方法会让学生对武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武术的学习过程中会受到中华精神的熏陶,培养自己"自强不息"的精神,逐步养成不屈服于恶劣的环境和竟争对手,见恶不畏,见强不惧,勇于拼搏,夺取胜利。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给学生讲述我国武术的发展史,使学生了解我国武术的以前和现状.学生对武术有一个正确的认识,懂得作为中国人就应该了解武术,学习武术,让武术在世界得到发展,国粹得以延续。武术课安排是阶段性的,要想使学生达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就必须合理安排武术动作来进行课堂教学。
首先根据体育教学大纲合理安排教学计划,其次要充分利用课堂的准备部分。第三,在武术教学时,要根据武术的特点进行归类记忆有助于学生掌握武术套路。第四,在武术教学时,要选择适合于武术教学特点的教法:(1)对初学者采用分解教学法。(2)在授课时,口令与运动相结合。(3)练习和呐喊相结合。(4)新授课时,学生的站位和练习方向要固定。(5)灵活多样的教法。一节体育课,需要安排两个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充分利用时间,把课时计划好、完成好,达到预期的目标。武术教学内容多种多样,其套路错综复杂,要求内外合一,形神兼备。
第一,应知道什么是勾、掌、拳及弓步、马步等,先学会手形变换、步型和手法变换等基本功,然后才能顺利学习套路。例如,少年拳的教学,其动作表面看似简单,但实质上该套路具备了长拳的穿、蹦、跳、跃、方向变化等运动特点。所以必须先教武术基本功以及相关的组合动作练习。然后教学生五步拳。因为五步拳包括了武术的主要步型和手法、动作少而简单、方向变化少,学生易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最后进行少年拳的完整教学。只有对基本功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练习,才能清理在套路练习中的“绊脚石”,学生也会轻而易举地掌握少年拳等武术套路。
第二,充分利用课堂的准备部分。要合理安排好武术课的准备部分,改单一的徒手操为武术操,同时做一些武术基本功的练习,如:弹腿冲拳、弓步冲拳、马步冲拳的转换、双臂绕环、仆步轮拍、正、侧压腿等。这样做会使准备活动和基本练习衔接得紧密而充分,使学生建立初步的动作概念,具备良好的武术基本功,便于今后进一步学好套路。
第三,根据武术特点,归类记忆。武术套路功防特点体现在一招一式中,因此在讲解时可以进行模拟示范,这样使学生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增强了记忆。为使动作教学简单化,应首先帮学生找出套路动作的规律所在。
在套路教学中为了巩固所学套路,在复习课上,教师应采用启发和提问式来提高学生对套路的理解记忆。如在少年拳的教学中,不防这样提问:本套路中冲拳动作有哪些?推掌动作有哪些?亮掌动作有哪些等等。通过这样归类提问使学生能够理解和记忆套路,使表面看来无规律可循的套路变成有序可循,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关键词:武术;兴趣;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9-0062-01
武术是我国的国术,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武术与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受到国民的喜爱。教育是国术得以保存、发扬和创新的主要途径,所以研究武术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兴趣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没有兴趣的教学必然是枯燥无味的。武术教学一样,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是学习武术的第一步。那么,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这种兴趣呢?无数的学者在研究这个问题,它已经成为所有武术教师面临的一个永恒的课题。笔者同样置身于这些学者之列,对武术学习兴趣颇有研究,现将自己的点滴经验分享出来。
一、精心选材迎合学生的味口
教育的本质是知识的灌输,如何灌输则成为展现教育成果的唯一准则。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味口的教材内容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用武术文化来陶冶学生的情操。比如,在古代中国就有了武术,人们为了生存学会了徒手或用简单的武器格斗的技能,这也是武术的萌芽。武术的成长是一个极其漫长的历程,直到明代才见雏形,这时有了徒手格斗套路和系统兵器,基本武术理论体系成形。清代武术不断发扬光大,并且被积极的运用到军事上,强健的身体和高超的格斗技能成为勇士们的目标。然而,这仅仅限于“冷兵器时代”,到了近现代,武术已经不再那么狭隘了。作为一名武术讲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武术的发展史,立足于科学发展的眼光审视武术,学习武术,让国粹继续绽放光彩。
2.点缀武术运动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单论强身健体的技击运动,柔道、跆拳道等都可与武术媲美,并且这些运动在国际上的宣传及影响力比武术更广。所以想要将学生的目光转移到武术上来,必须讲解武术的个性特点。武术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这是其它技击项目不具备的。中国武术继承了儒家思想、阴阳学说等理论,讲究“刚柔相济”“攻中寓防,防中寓攻”,同时又注重攻防的再现性和表现性,可谓“招招制敌”。中国武术丰富多彩,俗称“十八般武艺”,在效果上讲究“外练筋骨皮,内练一口气”。让学生懂得练习武术不仅是强身健体、自卫防身,还是一种文化的继承,是一种爱国之举。
3.突出动作攻防含义,让学生沉浸其中。攻防动作是武术生存及延续的营养土壤。如果一名学生只是一味的重复某些动作和套路,就会变的乏味,毫无兴趣。如果把他练习的动作或套路运用于实际生活,那么他们的兴趣就自然而来。比如空手道、跆拳道,这些拳术十分重视攻防技击性,所以一直兴盛不衰,甚至风靡世界。武术的精髓同样是攻防技击性,而套路则是一种表现形式,在教学时一定要把握这一原则,对套路中的攻防技击性进行解释,以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与主动的学习武术。另外,在武术教学中,不应过分追求动作的完美,这样会使课堂变得更加乏味。要在讲解动作时将攻防的含义及技法讲解进去,让学生不断去自我钻研。
4.讲解武术的保健作用,激发学习兴趣。常言说:“内练精气神,外练手眼身”,武术内外兼修,使人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比如,练习长拳套路,其中的屈伸、回环、跳跃、平衡等诸多动作使人的身体器官得到了全面参与,同时加上神情与呼吸的配合,更使人体肌肉强度及关节柔韧性得到发展。而散打主要是技击性对抗,起身、躲闪、还击等一连串连贯的动作锻炼了人的力量、速度和耐力。太极拳十分重视气息与意念的活动,长期练习对调节人体机能,预防慢性疾病有特殊的保健作用。因此,如果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这些内容,那些追求美与健康的学生就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养成终身练习武术的意识。
二、优选科学教法,培养学生兴趣
教学方法科学则事半功倍。学生具有了浓厚的武术兴趣,没有科学的方法指导,就如热锅上的蚂蚁,只会瞎练,学不到真武术。
1.难易相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学思想说明了教师才是发挥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在教授时要将武术基本动作的难易区别开来,做到难易结合,使整个课堂有声有色。如果不去区分,一上课就让学生学习难度大的套路,学生很长时间学不会,就会以为武术不仅难学,还是“花拳绣腿”。难易相间,由难入易,学生一开始学习很轻松,在有一定基础后,学习难一点的动作也不在话下了。只有学好最基本的东西,学生才会跃跃欲试,向难度更高的动作发起挑战。教师多进行由简单动作到较复杂动作的演练,让学生感觉学习的轻松、自然、克服畏难情绪,提高学习的信心。
2.课堂上多练习,以求自我发展。理解知识不等于将知识永远留住。在学会一套武术套路后,如果不花一定的时间去熟练就会渐渐忘记。教师要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练习空间,让他们自由的去练习和揣摩套路,从而做到熟练与运用自如。学生之间还可以自由讨论,教师是聆听者,放任他们去讨论,并做好点评与总结。给学生自由空间不仅体现了“学生主体”的理念,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良法。另外,“教无定法”,教师不要刻意遵守教条,要勇于突破传统教育的枷锁,大胆探索,不断尝试更科学的教学方法。
3.教学方式灵活多变,让课堂气氛油然而生。“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早已不适应时代教育的需求,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提倡“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武术的艺术性与感染力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让学生全神贯注的去“听”与“练”。对套路的某个动作练习时,教师要善于设疑,进而让学生进行讨论,激发他们的热情与欲望。教师对疑问的重点进行必要的解答,学生在各抒己见中热情饱满,精神良好。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使学生完成了学习。
总之,兴趣是学习武术的第一步,研究学生的心理,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兴趣盎然。当然,有了兴趣,还要注意将兴趣保持在整个课堂。
参考文献
关键词:武术选修 课教学现状 对策研究 公体学生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3-0056-03
引言
武术不仅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还是我国一项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强身健体、修身养性、娱乐观赏方面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习练武术还可以培养人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武术作为一项体育运动,已经走出国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已进入亚运会,成为亚运会唯一一项非奥运会项目。要弘扬中华武术,就要提高武术运动的技术水平和普及程度。随着高校武术教学的发展,学校已成为武术传播的一种重要场所和途径。尽管近几年来普通高校武术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校武术选修课教学的现状还是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教学模式、教学手段的陈旧及对老化、学生武术基础较差、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专业武术教师和武术场地、器械的缺乏等不足。本文通过对影响山西省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教学现状的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山西省部分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的教学改革以及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2009级、2010级部分公体学生。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山西大同大学图书馆查阅期刊和阅读武术选修课教学方面的相关书籍和文章,并认真研读了中国期刊网上关于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的研究文献和科研成果,为本文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问卷调查法
向山西大同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太原师范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四所普通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的公体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80份,回收率为95%,作废问卷15份,有效问卷365份,有效率为96%。
1.2.3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整理,利用Spss11.0数理统计分析软件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处理,得出相关数据。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武术在山西省高校公共武术选修课中的开展情况
2.1.1武术选修课的普及程度
四所高校中都开展公共武术选修课,且都在大一、大二学年进行。学生通过一学年的武术选修课学习可以学会一至两个基础套路,但动作规格和演练水平只能勉强达到教学要求。
2.1.2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内容
从表1可以看出学生感兴趣的武术内容依次是器械、防身术、跆拳道、徒手套路、散打和对练套路。而从表2中可以看出,武术选修课所教授的内容基本是24式简化太极拳、初级长拳第三路等基础套路。与同学们经常在电视电影里看到的精彩花哨的武术动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能引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对同学们感兴趣的器械套路、散打、防身术等教授地则很少。再加上太极拳的习练对头部、上下肢、躯干的要求特别严格,在很短的时间里很难收到成效,以及太极拳在习练过程中要求心平气和、神凝意专,与学生好动的心理形成极大的反差,使学生很容易产生心理上的疲劳,对武术选修课的学习失去兴趣,也能使学生对武术课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2.1.3学生对武术的认知情况
对于武术的认识,大多数同学认为武术就是打打杀杀。他们只认识到了武术攻防技击性的特点,而没有认识到武术是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这种片面的认识和理解对武术的发展和传播是十分不利的。武术选修课的目的不仅是让学生学习武术的基本技术动作,而是要通过武术选修课的学习使学生更深一步的理解和继承我国的传统体育文化。
2.1.4学生的武术基础
基本功是练好武术的基础,要上好武术课,扎实的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从表3中可以看出,除少数(11.78%)的学生以前接触过武术外,有88.22%的学生以前没有学习过武术,对武术最基本的手形、步形、手法和步法等最基本的都知之甚少,因此,给教师上课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2.2学生对武术选修课的兴趣
运动兴趣是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人们一旦对某种体育运动产生了兴趣就会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项体育运动中来。从表4中可以看出,有95.07%的学生对武术表现出积极的学习兴趣,并且愿意进行武术选修课的学习,有4.93%的学生对武术不感兴趣。
2.3理论课的教学时数
理论是学习技术的前提,从表5中可以看出武术理论课教学时数在1到2学时的占大多数,但还有部分学生没有上过武术理论课。
2.4教学场地与时间安排
大多数学校没有专门的武术场馆,武术教学在能在学校空地进行,有的学校甚至没有固定的上课场地。学生的专业课一般安排在早晨8点到10点、下午5点到7点或晚上。武术选修课只能安排在上午10点到12点或下午3点到5点进行。2.5武术选修课术课的教学情况
武术选修课的教学一般是进行术课的教学,只有在刮风下雨下雪等天气的时候进行理论课的学习。通过术课的学习能够掌握基本的武术套路并且能够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
3 结论
山西省地处中部地区,教学设施相对于发达地区较落后。高校普遍存在教学内容陈旧、教材老化,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理论课教学时数较少,缺乏武术场地和设施,缺乏武术氛围等。
3.1学生的武术基础薄弱
无论是武术教学还是训练,都必须将基本功放在首位。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基本功对学习武术套路的关系,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一切都是空中楼阁。由于学生在柔韧性和力量方面都较差,致使在上课过程中极易疲劳,例如在学习虚步亮掌时,由于学生的柔韧性和力量差,在做虚步时很难做到大腿面与地面平行,老师在纠正的过程中,学生基本保持一个虚步的动作不变,很容易产生疲劳影响教学质量。在学习基本动作和套路的过程中也很难达到动作技术的要求和教学要求。
3.2理论课教学时数普遍较少
在调查中发现,四所高校普遍存在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少的问题。理论课教学时数普遍较少致使学生通过一个学期武术选修课的学习,虽然学会了一两个武术套路,但很难更深层次地理解武术中的尚武崇德,以及尚武对培养中华民族精神的价值与作用等的重要内涵,甚至连所学套路最基本的技法要点都一知半解。
3.3武术教学场地不足
通过调查得知四所高校的公共武术选修课都在室外进行。因为学校体育场馆等设施有限,部分教师只能在学校篮球场或空旷的平地等进行武术教学,如遇到刮风下雨等恶劣天气,武术课的教学不得不终止,成为制约武术选修课教学的瓶颈。
3.4时间安排不合理
大多数学校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实间安排在上午10点到下午4半之间,如果在夏天由于天气较热,学生很容易产生疲劳感或因出汗等产生中暑,是制约武术选修课教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4 建议 4.1加强武术基本功的教学
扎实的武术基本功对培养学生正确的身体姿势,提高专项身体素质,更快地学习和掌握武术高难动作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只有掌握了扎实的基本动作和基本姿势,才能极大地提高学习武术套路的效率和武术教学质量。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加大教授基本功的课时数,并在教套路的过程中经常强调基本功的规范。
4.2增加学生的武术理论知识
武术与中国哲学、兵家、传统美学、传统医学、宗教、艺术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学习武术不仅是要学习武术的动作技术,更重要的是学习与之相关的理论知识。武术理论知识是武术选修课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不仅对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作风、意志品质、文化修养和心理健康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能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4.3运用多种形式教学,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法被用于武术选修课的教学。在教学中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观看武术比赛、武术教学录像或视频,使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与自己的动作进行比较,自己发现问题,建立正确的技术动作概念,树立清晰的动作表象。此外,在教学中结合动作的攻防技击性教学,还能加深学生对武术动作的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武术动作。
4.4合理安排武术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和教学方式的安排应该尽量新颖多样,不仅要达到武术选修课的要求,而且应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学习上。在以后的教学中可适量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器械、防身术、跆拳道等。
4.5加强师资队伍的培养及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