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第1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法律视角;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今天的人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这种冲击和挑战,一方面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也使人们面临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美国心理健康专家艾森伯格教授指出:“一旦基本生存需要得到保证后,心理卫生在决定人们生活质量中就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问题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将法律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高校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成为众多学者思考的问题。

一、法律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重要依据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尤其是欧美一些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初期就将心理健康问题列入大学法案并规定了明确的实施措施和责任规则。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心理健康教育开始萌芽。产生初期,由于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定,造成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拥而上,实际操作极不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和咨询等形式进行,没有规范的定位和机构保障。伴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国家制定并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保障规范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至此,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被明确纳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有了法律依据和法制保障。

二、大学生法制案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研究案例

随着经济的发展,大学生犯罪案件逐渐增多。从云南大学连杀四名舍友的“马家爵案”到长沙医学院连砍好友62刀的“李爱娟案”,再到不久前中国政法大学某男生课堂嗜师案,我们不难看出现在大学生犯罪问题日渐严重。据有关部门统计,大学生犯罪以盗窃、故意伤害为主,占到了总数的68.9%”,在这其中,由大学生心理问题引发的大学生犯罪占有很大比重。这些大学生犯罪案件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实的研究案例,为研究如何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提出了新的思路。

三、将法制教育与心理教育相结合,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1、设置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体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形成一种体系。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成功意识和坚强的意志等方面入手,在课程设置上,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高校必修课或选修课程,并计算学分。同时加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聘请具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背景的教师授课,定期举行心理健康知识讲座等。

2、完善心理咨询机构工作体系

学生心理咨询的在我国高校虽然己经开始,但是,仍然有待改进和加强。现在,高校心理咨询的主要问题一是被动性,往往都是学生主动联系老师进行咨询,学校或教师主动联系学生进行的较少。二是滞后性强,通常学生出现心理问题以后,学校和老师才会进行心理疏导;三是心理咨询工作有头无尾,没有贯彻始终。针对目前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所存在的问题,作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1)开展心理测试,建立学生的心理档案

主要方法是通过各种问卷和量表进行,如智能测量、人格测量、临床测验等。通过测量建立学生心理档案并制成卡片,进行分级分类管理,为学校心理咨询工作连续、稳定地开展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保证。

(2)做好跟踪调查,有针对性开展工作

根据学生心理档案中所提出的教育培养建议,对学生进行分类,对于普通学生积极地进行跟踪调查。对于问题较多的学生和问题较严重的学生要重点关注,有针对性地做好个别辅导工作。

(3)注重日常管理,形成长效工作

学生心理发展是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反映了学生心理的成长轨迹。因此心理咨询工作者要注意与辅导员、班级干部经常保持联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要充分依靠学生干部,调动宿舍长力量。可以在班级中增设心理委员,时时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做到心理健康人人关注,专人负责,形成心理咨询的长效化。

(4)将法律咨询和心理咨询相结合

针对学生非常关注的贫困生问题、就业问题、婚恋问题等,在进行心理辅导和咨询的同时,可以配合法律咨询活动,主动向咨询对象讲解相关政策和法律,使咨询活动更加科学严谨。

3、建设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

每个学生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事件,虽然危机会给人的心灵造成创伤,导致紊乱和不平衡,但同时也蕴藏着成长的机会,因为绝大多数人在危机的痛苦中会寻求帮助,所以危机对人的影响是危险和机会并存的,因此危机预防和干预有特别的意义和价值,解决危机会促进学生的成长和成熟。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通过前期教育宣传、短期咨询以及专业治疗与辅导的方式,建立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体系,增强学生对于心理疾病的免疫能力。

4、建立校园文化暗示教育体系

校园文化是从属于整个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有着自己独特的教育、导向、激励、调适、慰籍等功能。高校可以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活动暗示效应;通过宣扬高素质的优秀人物,发挥榜样的暗示效应;通过建设寓教于美的校园,发挥环境的暗示效应;通过营造良好的群体氛围,发挥群体暗示效应。

5、建立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媒介体系

原有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主要是依靠教学和学生活动的方式进行的,形式上比较陈旧和单一。笔者认为在实践工作中要大力加强教育形式的创新,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媒介,比如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手机短信,还可以利用党团课教育等多种途径进行。逐步建立起覆盖学生人数多,覆盖范围广的心理健康教育媒介体系。

【参考文献】

[1]赵春珍.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年级调查与对策研究[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6)

第2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视角;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8-0249-02

一、目前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精神心理卫生的重要性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与关注。有关资料显示:对全国高校大学生的一项心理调查表明,有28.75%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强迫症、抑郁症和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的亚健康状况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中较为普遍的现象。从一些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了解到,在他们接待的前来咨询的学生中,有1/2左右的学生是因学习和择业的压力大,自己又无法调整,经常感到很忧郁,所以才去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的。这些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冲突主要包括自豪感与自卑感的矛盾、新鲜感与恋旧感的矛盾、独立感与依赖感的矛盾、轻松感与紧张感的矛盾、强烈交往感需要与孤独感的矛盾以及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而这些心理矛盾的直接结果就是大学生在心理上出现与学习、人际交往、恋爱和性、择业求职有关的心理困扰以及由性格与经济困难产生的心理问题。最终这些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导致大学生产生焦虑、孤独、自我拒绝等不良的心理反应。

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大学生作为社会上最活跃、最富朝气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关系到其一生的发展。因此,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我们有义务认真分析目前大学生的不良心理成因及其影响因素,找出恰当的应对之策,引导高校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服务祖国和人民的本领,从而顺利走上社会、奉献社会,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二、生态学视角的内涵

生态(Eco-)一词源于古希腊字,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生态学视角基于生态学理论,是研究生物和环境之间的各种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理论。1935年英国生态学家坦斯利首次在学界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使生态学研究走向了系统化和整体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态学与其他学科日益交叉渗透,促使生态学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联结起来。生态学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实践符合自然生态规律,和谐相处、协调发展。引申至研究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要综合研究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生态系统,就必须深入分析该系统中所包含的各生态因子,探讨如何维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从而建立起研究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体系。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生态系统

生态学有两个重要的概念: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空间内生物与环境构成的自然、开放的生态学基本单位,在这个单位中各种生命现象之间在生存过程中相互竞争、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形成健康有序的状态。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研究而言,它作为一个基本单位,在这个单位中各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最终实现了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合理构建。所谓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是指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等生命活动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环境因子。任何生物体总是同时受许多因子的影响,但在具体生态关系中,在一定情况下某些因子可能起的作用最大。这时,生态因子中对生物生长、发育、繁殖或扩散等起限制作用的因子被称之为限制因子(Limiting factor)。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限定因子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和个人素养四大因子。其中,社会、家庭、学校三个因子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通过“他人帮助”产生影响的因子,属于外因;个人素养是大学生的通过自我提升产生影响的因子,属于内因。二者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中都是不可缺少的,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人类思维的基本形式是因果关系推理,因果关系协调与否会使人产生肯定或否定的认识,并相应地形成积极或消极的心理。这种因果关系一旦失调,人们就会茫然不知所措,并随之产生消极心理,久而久之必形成心理障碍。在当今这个剧烈变革和飞速发展的时代,社会环境的无序性普遍地存在,表现在城乡差距、区域差距、环境资源矛盾等各个领域和层面。这些无序和差距的影响,对于涉世不深的大学生来讲,产生的消极心理会更加明显。因此,社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应注重平抑社会环境的“无序”,求得一种动态的、和谐的“有序”。

(二) 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首先,常态的家庭结构会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起到正面的带动作用。而非常态家庭结构如父母一方亡故,或离婚、再婚等情况的家庭对大学生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会造成重大的不良影响:他们有的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温暖和关怀,有的过早失去了父母的关爱,有的失去了经济上的依靠,有的得不到良好的家庭教育,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大学生青少年时期心理的健康成长。其次,优良的家庭教育是指家庭教育的方式方法要科学合理。如果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使用家庭暴力、对孩子放任不管或过于苛刻、与孩子缺少情感沟通,都容易造成大学生在青少年时期留下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

(三) 学校环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一方面,学校通过“五学”教育,即“学会生存、学会生活、学会关心、学会学习、学会发展”教育,帮助大学生在健康心理培养方面塑造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建立以发展咨询为核心的大咨询观念。实际上,高校中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只占少数,更多的学生面临着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实际问题,而这些问题并不是构成心理疾病的主要方面,但又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咨询主要是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一心灵的“断乳期”。我们应把“五学”教育和发展咨询贯穿于大学生成才教育的始终。

(四) 大学生个人素养对其本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大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基础。只有大学生本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有益于他们塑造健康的人格和正确认识社会。因此,大学生应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培养自己良好的习惯、提高自身的心理潜能,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

四、走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一个生态系统在特定条件下通过内部和外部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传递和交换,使系统内部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达到相互适应、协调统一的状态,这种状态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和个人素养作为推动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走向生态平衡的四大限定因子,对于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而言,都发挥着各自的影响力。

良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作为外因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素养。大学生经过良好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顺利地接触社会实践,通过社会实践接触社会,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使他们体验到人生价值,从而增强社会责任感,有助于他们心理素质的磨炼与成熟。

同样,随着个人素养的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也提高了,他们认识到自我意识的消极因素及其危害,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用所学的心理健康知识去克服消极因素,促使自己了解自己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方面有哪些积极因素,研究怎样用心理学知识去巩固和发展它,发挥大学生自身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大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实践、融入家庭环境、适应学校环境、参与社会实践。

五、小结

综上,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一生态系统,应兼有这四大因子又非这四种之一。应该说,构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指,根据生态学原理把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看做一个综合、动态、平衡的生态整体,讲究“兼容、动态、良性”,用生态学的观点来分析和梳理这一整体中的各生态因子(个人素质、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同时各因子又互相依存、互相作用,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终形成灵活协调、动态平衡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陈坚林.计算机网络与外语课程的整合――一项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2] 王淑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 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

[3] 尚凤标.基于生态视角的创业教育环境体系构建初探[J]. 商业经济, 2011,(10).

[4] 刘春娇,鲍作臣.大学生心理压力释放方式的调查与分析――以哈尔滨医科大学大庆校区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3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 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3-0302-02

一、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日趋密切,交流范围日趋广泛,各国文化间的交融也随之展开,由于我国高等教育针对外语专业课程设置的需要,高校外语专业学生成为接收国外文化和思想的先行者。受语言环境与中西方双重文化的影响,决定了外语专业学生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心情感世界。因此,外语专业学生自身性格特点与其它专业学生相比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外语专业学生接触国外思想较多,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容易进行中外对比,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观点,由于大多数学生在大学阶段还没有形成对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诠释,因此这些观点和见解往往是比较偏激的。其次,长期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拜金文化的影响,外语专业学生在道德观、伦理观等方面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容易产生对于价值取向的困惑与误区。此外,随着非外语专业学生学习外语的热情与日俱增,他们的外语交际能力与外语专业学生的差距逐渐缩小,外语专业的大学生不得不在外语方面有明显的特长优势与过人之处。同时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趋向复合型人才发展,因此外语专业大学生承载着巨大的学习与就业压力。而当今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小在溺爱中成长,面对如此之大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外语专业学生的隐患,容易形成孤立冷漠的性格,在与人相处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各方面常常产生挫败感与自卑心理,最终产生心理疾病。

二、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与现实意义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理论基础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高等院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在基本目标和任务上的德育功能具有一致性。一方面,学生出现思想问题时带有心理问题,出现心理问题时也存在着思想问题,这就需要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解决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借助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灌输与引导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两者互为补充,相得益彰。首先,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为前提。大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表现为良好的意志品质、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乐观豁达的处事方式,这些都是大学生从思想政治教育中获得的。另一方面,良好的心理素质也为思想政政治教育取得优质的效果提供了保证。其次,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和途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常常以理论灌输的形式进行,而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学生的特点与内在感受出发,通过与学生的交谈,有助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有助于增进交流,促进师生情感,有助于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更进一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上存在相关性,两者都以理想、信念、品德和意志等为重要内容进行研究,因此两者是相互交叉,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的。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帮助学生处理好心理、思想、行为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塑造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四有”新人作为共同目标,两者相互补充,相互作用,共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体系构建的现实意义

当代我国高校外语专业大学生在各种现实因素相互交织的社会环境下,生成了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价值意识和行为方式,这些观念、意识及行为方式进而影响了学生在传统社会场景中的角色定位,模糊了不同角色和行为的界限,造成了学生在不同角色的标准和规范的转换中失序,从而引发社会交往和心理冲突的种种弊端,端正和引导外语专业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外语专业学生在多元化思想和行为方式“对冲”中所引发的心理困境:情感、情绪上的失衡(自卑、抑郁、压抑苦闷、学习焦虑等),采取对症下药的方法,构建起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的研究范畴及分析框架,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动的理论和方法,创建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心理干预等机制。根据学生实际状况对症下药,从而帮助外语专业学生摆脱心理的困扰和自我价值认识的局限性。

三、构建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体系的实施方法

1.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与目标相结合

在具体教育内容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思想政治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两者有密切的联系,也存在着区别。因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如何将两者紧密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首要解决目标。在针对外语专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将教育理念与外语专业学生的实际心理特征相结合,以实例支持理论,用理论分析实例,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更能贴近学生的实际。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可以将心理疏导和外语专业学生特点相结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步发展。

在具体教育目标方面,我国高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都是积极服务于高校德育工作。对于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影响学生个体,思想政治教育则着重从更高的角度指引外语专业学生的群体行为。通过两者有机的结合与渗透,不仅使外语专业学生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得到了深化,还能使外语专业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科学的引导。

2.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与途径的结合

两者在方法与途径方面各有不同,应采取科学互补及有机整合的方式,使两者教育理念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对于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应使用“纯理论式”的灌输模式,而应借鉴和吸收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应用技术,掌握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性格特征,更加准确把握外语专业学生的心理活动,进而提高教育效果。在应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可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的榜样示范、实践教育等方式来普及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培养外语专业学生自我调适能力,促使外语专业学生心理品质得到健康和谐发展。

3.提高外语专业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水平

现今,我国高等院校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构架主要依靠英语专业教师及辅导员老师完成,而他们大多数缺乏心理学应用知识理论。导致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体系构建受阻。因此,提高教育者综合理论知识,是实现外语专业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的基石。因此要求教育者除自身应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养,这就需要教育者在教好专业课的同时,还应学习心理学的基础知识与方法,并将其有针对性的应用到外语教学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并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帮助。

综上所述,通过构建我国外语专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良性互动体系,从而帮助外语专业学生走出思想与心理的误区,使外语专业大学生能够正确诠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将针对外语专业学生互动体系构建的方式及方法应用到其它专业学生中,最终为打造全面和谐社会提供思想理论基石。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等.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江光荣.心理咨询与治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

[3]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光明日报,2007-10-25.

[4] 张心琦.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大连:大连海事大学,2008,(5): 18.

第4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007-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04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人才培养的层次和水平也不断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能力已纳入社会对于高素质人才考评的重要标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媒介。构建科学合理、卓有成效的心理健康课程体系,对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举足轻重。

一、对高校心理健康课程重要性和必要性的理性认知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成长过程中心理发展变化的重要阶段,他们在社会认知、角色转换、人际交往和价值观等各个方面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的情况时有发生。近年来,马加爵案、药家鑫案、林森浩案等的接连发生,使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各界的关注焦点。而高校所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统计和高校频发的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也不断给教育工作者带来警示和深思。党和国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给予了诸多的关心关注。自2001年以来,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提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高校“开展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等。2011年5月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又进一步提出了具体要求,要使大学生能够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真正受到教育、得到启发。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抓手,无疑对于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以问题预防与发展指导为宗旨,帮助大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完善健全人格,激发个人内在潜能,提升自我调节能力,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实现自我价值。

二、高校心理健康课程体系的现状诉求

(一)课程定位需进一步明晰

尽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经在高校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毕竟此项工作的整体推进的时间尚短,仍有部分高校还没有给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足够的重视。这就直接导致了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视为上级布置的任务开设即可,而没有对课程体系的整体架构进行细致论证。而在具体操作层面,教师资源短缺,以德育系列或者行政系列教师担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课程课时设置较少,针对性差,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照本宣科,缺乏体验性和互动性,教学效果不明显等情况仍然存在。

(二)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从教师数量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职教师比例不高,兼职教师中绝大多数人并不具备心理学相关专业学习背景和培训经历;从教师的人格特质角度讲,担任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任课教师自身必须人格完善且心理状态健康向上,但个别教师存在心理素质较差或者个性存在缺陷等问题;从教师队伍的培训管理分析,许多高校对心理健康教育领域重视不足,以致教师在继续深造、技术培训、交流学习以及职称晋升等方面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空间。这些原因都导致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难以保障。

(三)课程考核评价环节尚不完善

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评价,目前国内高校大部分是以试卷或撰写论文的形式进行。课程的考核评价方式倒逼了任课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授方法等环节的设置上发生导向性误区,也使学生更加关注考试成绩,而忽略课程原本对大学生自身心理健康调节能力和心理技能应用的掌握。现实情况往往上演这样的一幕,在大学生参与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结束之日,也是告别关注心理健康之时,他们存在紧张焦虑情绪,却无法应用知识进行消化调节,走出阴影;他们出现矛盾困惑,却不能利用技能妥善处理,直面挑战。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在框架上由原理课程、健康课程和活动课程相互依附,在细节层面又与校园文化、课程设计、专兼职教师队伍以及大学生自身等因素息息相关。

(一)完善课程设置,保障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核心建设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适应学生发展需求。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开展的一门课程,这就需要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既要注意对共性问题的探索,又要尊重不同年级、不同群体进行个性需求的研究。总体来讲,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随着年级的变化而不同。如大学新生与毕业年级学生表现的心理问题往往截然不同。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切忌搞大锅饭,要在设计共性知识脉络的同时,将每学期的课程内容与不同年级大学生的独特心理特点相结合,有所专攻,有所侧重。

2.丰富心理健康教育课堂形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一方面,我们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借鉴团体心理辅导的模式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主导者可以针具不同主题,引导和帮助参与者创建相应的环境活动,极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体验感,使同学们在群体互动中主动感知问题,收获知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心理测量仪器和工具的有效运用,提升教学效果的针对性和趣味性。根据对应章节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参与标准测量表的填写,使同学们在自填、自评、自测中,从对量表的感性认知,逐渐转化到对知识的理性掌握。这不但能够满足学生自我探索的愿望和兴趣,也能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二)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育优势,助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1.以优美的校园环境熏陶人。优雅舒心的环境往往能够使人的情绪得到舒缓,心情感到愉悦。大学生将在一所校园中度过四年宝贵的青春岁月。如果他所处的校园环境基础设施完备,校园景观怡人,管理制度有序,校园处处散发着年轻的朝气,处处彰显着古朴的大学书香亦或是现代的科技之美,那么长期生活在这样宁静与雅致的环境之中,感受着青春向上的气息,可以有效调节大学生的负面情绪,有利于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2.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活动吸引人。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我们要经常走近学生,更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以他们的心理需求为出发点,不论是活动的内容设计,还是活动的载体搭建,都要尽可能照顾到参与学生的心理感受,使我们的校园文化活动真正做到让大学生喜闻乐见。在活动的氛围营造上,我们要积极创建公平公正、积极向上的环境,让同学们在活动中有所作为,收获喜悦,也使校园文化活动在潜移默化中体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3.以积极向上的宣传舆论内容鼓舞人。正面积极的宣传能够起到激励大众、鼓舞人心、凝聚力量的强大向心力。在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第二课堂的建设中,高校应筑牢宣传舆论阵地,充分利用校园BBS、校报、广播电台以及宣传橱窗等校内宣传资源和途径,如开设心理知识专栏,邀请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教师为同学们答疑解惑等,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相关知识和技能进行宣传普及,广泛传播青春正能量。

第5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摘 要 科学研究表明,在未来人才综合素质中,对人类心理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良好的心理品质对人的健康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期望水平就提出更高要求,但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目前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学生心理疾患人员增加,产生心理障碍的人数呈上升趋势,频频导致校园事故时有发生,给学校和学生本人及家庭和社会都带来不少负面的影响。因此,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社会普遍重视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体育教育 高职院校 学生 心理健康

现行的学校教育过于追求对文化课的提高,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大力推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社会所需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学生的身心健康尤为重要。体育教学在帮助学生改善心理状况,纠正心理缺陷,克服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品质等方面,具有其它学科无法替代的特殊作用,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学科。由于体育教育的特殊性,使其在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培养中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的过程应注意对学生个性、个体社会化、良好意志品质、心理适应能力等的培养,通过高校体育教育的各种手段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一 对高职学生的特点认识

(一)生源类型层次复杂,文化知识基础差

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给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带来了一系列的严峻挑战。对于高职类院校而言,面对的问题就更加复杂。扩招形势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心理心态呈现出与过去明显不同的态势,就高职学生而言,理想与现实存在差异性。自身素质与高校要求不相适应。高职学生虽然圆了大学梦,但入校后,由于自身基础不牢,学习能力不强,又缺乏进取精神,各方面素质都难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

(二)从学生心理上分析,高职学生自卑心理较严重,严峻的就业形势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

由于高校的扩招而使每年都有上百万的毕业生走向社会,他们片面地看到有些重点院校的个别学生暂时没有找到工作,就对自己将来就业、对自己所在学校的知名度、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是否热门以及对自己能否合乎用人单位的标准等方面均产生怀疑。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是他们自身对高职的定位认识模糊,对高职教育的优越性认识不够,对未来的就业形势和前景分析认识不足所致。

(三)思想比较活跃,动手能力、专业技能、适应性比较强,而在行为上自我约束力不强

高职生虽然与普通高校的学生存在差距,但也有自己的优势,具有活跃的思维和爱劳动、爱表现自己“才华”的天性。但由于思想认识上的肤浅性,使得他们对思想道德教育存在一定的逆反心理,思想活跃但却相对散漫等等。

二、体育教学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就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是指在一定社会环境中的个体,在神经功能正常的情况下,智力正常,情绪稳定,行为适度,人格完整与协调,能顺应社会,并与社会保持同步,是一种生活适应良好的状态。体育教学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一)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在体育活动中,教师注意心理教育方法的运用,加强心理引导,能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并能有效地调节学生的情绪,使学生表现出积极的心境状态,消除紧张情绪。同时,坚持定期参加体育活动,能更好的使学生身心愉快,对生活满意程度的提高,自信心加强,并表现出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心理状态。体育活动是一种积极、主动的肢体活动过程.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学生必须支配好自己的注意力,有目的地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经常参加体育活动能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提高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的协调作用,使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的交替转换过程得到加强,改善大脑皮质神经系统的均衡性和准确性,促进人体感知能力的发展,改善和提高大脑思维想象的灵活性、协调性、反应速度。长期参加体育活动还能使人体在空间和时间感知能力得到发展,使本体感觉、触觉更加敏锐。对速度、高度判断更加准确,从而提高大脑的工作能力和效率.促进智力的发展。

(二)体育活动能调节学生的情绪状态

体育活动能直接地给予学生快乐和喜悦,它能降低学生的紧张与不安,从而调节学生的情绪,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体育活动中的情感体验强烈而深刻,成功与失败、进取与挫折共存.欢乐与痛苦、忧伤与憧憬相互交织,同时学生的情感表现也相互感染、融合。这种丰富的情感体验,有利于学生情感的发展和成熟,有利于促进情感的自我调节水平。

(三)体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

体育常常意味着竞争,意味着达到某一级运动水平或锻炼标准,而这一过程则要求学生付出努力与汗水。学生在参加体育活动时,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锻炼学生的意志并能有效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果断勇敢、持之以恒的优良意志品质。体育活动以其丰富多彩内容和竞技抗争的形式吸引着人们前来参与,在体育活动与竞赛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着竞争与奋发向上的精神。经常从事体育锻炼和体育游戏可增强人们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

第6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论文摘 要: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保障,在学习化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在人的本质是共同体的认定基础上,探索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使高校教师在共同学习生活中建构知识、协商意义,归属身份,进而解决高校教师面临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教师发展。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前提,是解决学生“师源性”伤害的需要,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的需要。如果想要考察教师的现实生存状态的话,就应该从其“专业生活”和“业余生活”两个方面展开。也就是说,我们不仅要关注教师的课堂、校园生活,还应该将视角延伸到教师的整体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高校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从已有的文献可以看出,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心理健康的状况描述、原因分析和对策探讨三个方面。对策研究大致分为两个阶段: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到本世纪初,研究者们一般都是在归纳了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状况的基础上,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并针对原因从社会环境、学校管理、教师几个方面来探讨缓解高校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对策。

然而,宏观的社会拯救体系启动过难,微观的个体调试方法力量太弱。基于此,我们思考如何从中观层面寻找出路。而对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方式的研究如何在中观层面寻找出路,首先让我们依然回到教师发展的本质。教师发展不仅需要重视狭义上个人意义的专业发展,更需要考虑教师作为群体中个体的社会发展。本质上,教师发展是教师作为“人”的发展。“人的本质是共同体,共同体的本质是人的多维度和谐关系,共同体是个人与社会的结合域。”[1] “共同体人论”为我们从“学习共同体”角度寻找高校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可能视角。

1.概念厘定

在厘定“学习共同体”这一概念之前,有必要对“学习”和"共同体"这两个概念作出说明。

学习是透过教授或体验而获得知识、技术、态度或价值的过程,从而导致可量度的稳定的行为变化,更准确一点来说是建立新的精神结构或审视过去的精神结构。[2]“学习,可以比喻为从已知世界到未知世界之旅。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相遇,同新的他人相遇,同新的自身相遇;在这个旅途中,我们同新的世界对话,同新的他人对话,同新的自身对话。因此,学习的实践是对话的实践。学习,不仅引导我们从独白的世界走向对话的世界,而且通过这种对话性实践,为我们开辟了构筑起‘学习共同体’——使我们恢复同事物与他人的关联、多样的人们基于差异的交响——的可能性。”[3]这里,学习的实践被从个人主义的束缚中解放了出来,被视为人类的一种交往活动,一种借助同他人的团结与协作所实现的“合作性实践”。

而“共同体”(Gemeinschaft)一词,在滕尼斯的《共同体与社会》这本书中主要是用来表示一种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一种具有共同归属感的社会团体,一种特别的、理想的“社会关系类型”,一种有别于“人为状态”的、“天然状态”的社群组织形态。其外延所指,不仅包括地域共同体,还包括血缘共同体和精神共同体,而人与人之间所具有的共同的生命意识和文化意识则是其精髓所在。“共同体”通常有两种含义:其一是指共拥有一个确定的物质空间或地理区域的群体(即社区);其二则指有共同特质、归属感,维持着形成社会实体的社会联系和社会互动的群体。这实际上是基于地缘的与基于认同的区分。[4]在教育领域却有所不同。“共同体”(尽管被一些人译为“社区”)从一开始被引进来,就主要地表达着它的后一层意义。而且,在教育理论文本中出现频率最多的则是“学习共同体”这样一个概念。在教育领域里,对“共同体”探索的渊源可追溯到杜威的学校概念。杜威认为:“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经历,而学校即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在他看来,学校并不是专门去学习知识或技能的一个场所,而是一个社会组织;学校教育是一种人与人交往互动的社会活动,这种社会活动可以依“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的形式展开。[5]

近些年来,教育领域中关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不断发展并日趋成熟。虽然关于共同体的表述方式有所区别,但具有共同的内涵特质,即共同体的成员围绕共同的主题,使用相互都认可的规则、工具和程序,根据各自的具体分工,在做中学,以建构知识、协商意义,形成身份。

2.要素分析

我们认定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由学习者在助学者的帮助下,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基于一定的心理学习项目开展的学习过程。学习要素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包括学习者分析,助学者分析,心理学习项目分析和学习情境分析。   在心理健康教育全员化理念视野下,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者从职务上应该包括专职教师、行政人员、辅导员和后勤工作人员。不同身份的学习者自身既有共性的心理发展任务,作为发展中的人的心理发展任务,也有个性的心理学习问题,不同的工作压力导致的心理学习问题。四类学习者往往相互作用,包括积极互动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同时他们也都是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他人,所以都是必不可少的学习者。

助学者应该包括专家助学者和一般助学者。专家助学者发挥引领的作用,而一般助学者则更多发挥支持的功能。专家助学者包括心理教育专家、职业指导专家、教师教育专家。保障系统助学者则包括工会工作人员、学院教师和其他心理工作志愿者。从教师的角色来看,教师除了是职业人角色,还是家庭人角色和社会人角色,教师的心理发展来源于多种角色的发展,教师的心理学习任务也要考虑到多种角色学习任务。所以因教学、职业发展和生活等衍生的心理学习任务过程中需要多层次助学者的参与。

不同的教师角色面临不同的心理学习项目。在职业人角色里,我们主要预备的是入职适应项目,职业规划项目和教学心理项目等。而基于家庭人角色,可能要考虑亲子学习项目,婚姻压力处理项目和经济管理项目等。而作为社会人,自我探索项目和人际关系项目等成为主要关注的内容。当然,认为的角色定位并不能截然分开交融的角色。不同角色分割下的理论探讨并不冲突,而是相辅相成的心理学习项目。

任何学习实践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学习情境。根据教师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发展——矫正”的倾向性把相关的学习情境分为学院情境、工会情境、学校准专业中心情境,比如学校心理教育中心、教师教育发展中心、职业指导中心。以上等属于内生性学习情境,由于高校教师心理问题的复杂,我们有时还必须借助外拓性学习情境,比如社会专业机构情境。

3.教育方式设计

静态的教育要素必须结合动态的教育方式才能发挥良好的教育效果。学习者基于不同的学习项目选择不同的助学者,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通过某种教育方式达到增能的教育效果。基于助学者和学习者的关系性质,助学者和学习者的组合方式,学习项目的选择等维度,基于学习共同体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方式主要包括个案自主式 小组探究式和群体合作式。。

个案自主式是指助学者通过与学习者建立专业关系,运用有关知识和技术,协调可利用的各种学习资源,为个体提供直接的面对面一对一的服务,目的在于协助个体充分认识自身拥有的资源和潜能,完善自我,增强其解决困难的能力,从而达到与环境的良好适应。根据学习项目的实际需要,专家、保障者和学习者进行有机组合。但是专家发挥主导作用,学习者是主体,而保障者发挥支持的角色。适合个体自主式学习项目的一般以矫治性学习项目为主,社会专业机构在个案自主式中承担主要角色。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建立关系,收集资料与问题判断,制订目标与工作计划,实施计划,结案评估为基本的步骤。

小组探究式通过一种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组成的小组为工作对象,小组成员建立协助关系,对小组成员面临的同质性和异质性项目进行共同探究,加强小组互动,帮助小组成员建构问题,分享知识、归依身份,获得个人成长,增加小组经验。专家发挥引领的作用,学习者主导,而保障者的出现视实际需要而定。适合小组探究式学习项目的一般以发展性学习项目为主,准专业机构在小组探究式中承担主要角色。具体的有针对创伤的治疗小组、发展培养工作或生活兴趣的兴趣小组、培养健康情绪的成长小组,增进社会互动的人际小组等。

群体合作式是教师、教师的同事关系人员、教师的家庭关系人员,在共同的活动中,比如聚会、研讨、旅游等活动中建立互助关系,合作完成共同的任务,分享人与客体、人与他人,人与自身之间的意义。非专业机构,比如学院、工会在其中发挥组织者的角色,资源的组织,人员的组织,主题的组织都对群体成员提出了要求。

三种方式不是绝对独立地运用,在不同的教育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机选择。三种方式的从几个方面体现出不同的方式特征,但仍然保有共同的核心特征,在不同的教育方式下,都必须建构心理知识,分享意义、形成身份,进而促进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

注 释:

[1]李晓元.共同体人论:马克思人的本质理论的新视域[J].社会科学辑刊,2008,(4).

[2]baike.baidu.com/view/8261.htm

[3][日]佐藤学著,钟启泉译:学习的快乐——走向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p226

[4][德]滕尼斯著,林荣远译:共同体与社会[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第7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高校;积极心理;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近些年,国家与社会各界愈发注重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多数高校均已开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是,国内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在建设积极心理健康体系层面仍存在诸多问题。基于学生具体发展状况,明确影响学生个体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逐步完善与健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现阶段国内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所在。自21世纪以来,伴随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兴起和广泛运用,诸多心理学研究者与工作者以高校育人目标、学生心理发展特征为基准,牢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关键点与重点,建设完善且科学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致力于探索以生为本、为学生服务的积极心理健康工作模式,使学生在习得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健全自我人格,有效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面临的困境

(一)过度关注心理消极问题,忽略学生积极品质培育现阶段,多数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普遍采取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兼并的被动化教育模式,将关注焦点置于存在心理问题的部分大学生身上,将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视作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任务,而此种教育模式并不具备科学性,最终导致教育过程逐渐脱离培养积极品质的育人目标。在学生心理咨询中,心理健康教师将解决学生心理问题视作首要任务,仅注重学生的问题,而忽略了积极品质培育。与此同时,部分高校以增设心理健康相关课程、举办讲座以及张贴海报插画等活动为依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但此种以心理问题预防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活动,致使部分学生仅关注个体存在的消极因素,忽略了个体优秀品质的挖掘与提升。

(二)心理专业师资力量匮乏,组织管理体系尚未完善近年来,国内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优秀人才匮乏,部分高校始终存在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有些教师在毕业后便直接从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岗位工作,其心理学理论还未达到深厚与扎实的程度,且部分教师也并未接受专业训练,所采取的心理疗法及咨询方式较为陈旧,无法充分满足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特征,心理健康教师职业技能与专业素质均亟待提高[1]。与此同时,高校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属于系统化工程,需要高校各个方面共同合作,惟有各个学科互相渗透、充分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实效性。国内部分高校欠缺完善的组织管理体系,并未构建系统性与相关性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仅是以心理健康教师与思政理论课教师为依托简单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成效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成效甚微。

(三)教师倾向心理问题解决,致使教育关系发生僵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根本目标在于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这一理念,在广大师生群体内心深处根深蒂固,这对教育成效提升以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具有反向影响。在心理健康教育中,高校辅导员、思政理论课教师以及心理健康课教师作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主体,而学生则作为受教育对象接受各教育主体的心理疏导与理论灌输。多数教师将问题解决视作核心教育目标,借助心理疏导与辅导咨询等方法解决部分学生在心理层面存在的问题。但是,部分学生因为担忧被其他同学过分关注,通常不愿积极主动地向教师咨询与自身有关的心理问题,对于心理疏导和辅导咨询亦会产生抵触与排斥心理,教育主客体之间存在的对立关系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的难度,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设,最终使得心理健康教育从整体上效果欠佳。

二、高校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一)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积极心理学视角下,高等院校心理健康课程教育目标表现在培养学生群体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帮助部分存在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有效解决问题两个层面。只有兼顾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及心理问题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从本质上获得提升。在积极心理品质培育层面,学生个体要在日常生活与学习过程中重视、关注积极品质养成,以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也要直面困惑和问题,并积极解决。因积极的体验对积极品质培育具有正向影响,所以大学生在校园生活当中要主动参与可获得积极体验的实践活动,以积极体验的不断积累为依托推动积极品质培育。基于教师视角而言,教师要将积极品质培育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当中,不断更新教育手段,不仅要注重部分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还要致力于促进所有学生的协同发展,全面培育学生的积极品质。基于学校视角而言,应重新定位心理健康教育核心目标,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引导,对教育目标加以整合[2]。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相对于仅解决心理问题而言更具现实意义。因为积极心理品质有着预防及治疗的功能,只要学生能够积极发展,充分激发其内在积极因素,必然可规避心理问题的出现。学校把积极品质培育置于教育目标体系的重要位置,可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实现其育人价值。

(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建设教育工作者应始终以个体专业技能与高尚人格教育、引导学生,以自我良好素质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三观、素质与品行进行积极影响,明确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面向学生群体传递正能量信息,争做学生榜样。部分高校中,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教师并不具备夯实且深厚的理论基础,心理咨询专业技巧和技能也相对滞后、保守,所以难以充分顺应当代大学生群体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诉求,也难以真正感受学生当下心理状态,致使教师在具体咨询与授课过程中很难提升教育成效,所以必须丰富教师专业理论知识,加强其心理咨询和教育技能技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授课教师与心理咨询室教师,应提升个体专业素质,着重培育个体专业技能,积极学习现阶段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展的新方向与新知识。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学习与掌握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逐渐从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深入到实践方面,使其在具体教育活动中不再仅仅关注学生的消极问题,所采取的教育和治疗方法也应具有积极性,从而充分呈现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标。除此之外,也要培养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积极的工作态度。从学校视角出发,校领导要贯彻以人为本理念,在充分体谅教育工作者辛苦的基础上,也要深入了解其心理诉求,优化工作环境,从经济层面为需要照顾和关怀的教师给予支持与帮助。高校还要把积极因素融入教师教育工作中,深挖教师积极力量,强化教师积极感受,促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现长远发展[3]。

(三)有效拓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影响范围一方面,把心理健康教育充分与各科教学整合。在课堂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功能和价值,促进多学科互相融合渗透。教师应在课堂教育中创设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并借助丰富教育内容、更新教育手段等方式,促进学生们积极思考,在民主与平等的师生关系当中,有效完成相应教育任务。另一方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众所周知,外在环境对大学生群体心理品质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且对学生而言,校园生活是最为直接的外在环境。所以,着力建设校园文化,对优化心理健康教育,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具有潜在驱动力。诚然,校园文化隶属高校隐性课程体系的分支,不但对学生心理品质具有无形影响,而且与学生个体心理健康也有直接联系。因此,在建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过程中,重视校园文化构建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第8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工作。

社会实践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日益增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作为社会和时代的接班人,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引起社会和各级教育部门的广泛关注。近年来,在大学校园里时常发生不良事件,这些不良事件的成因均是由于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缺陷所引发的,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缓。社会实践为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明确人生目标指明了方向,加强了当代大学生对环境的认知和适应能力,有利于更好地磨砺大学生的意志,加强学生的集体理念,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大学生更好地成长成才。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与艰难性并存

1.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关系到社会的长远健康发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由于各高校教育内容和模式的不同,使得该项工作取得的效果差异很大。因各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素质不同,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也存在差异,加之各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相同,使得全国范围内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难以取得全面有效的成果。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发的事件频频曝光,如多起“宿舍投毒”案件的发生,这些事件使得社会公众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频频升温,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针对此问题的探索和实践也不断加强。教育部于2011年3月颁布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为全国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

2.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艰难性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由来已久,随着社会和时代的不断发展,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着更

加严峻的挑战。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这些课程仍停留在以理论教学为主的阶段,传统的说教对学生的心理和思想所起到的作用微乎其微,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瓶颈。在当前日益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社会背景之下,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受到外界的刺激和影响日益增多,各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很难关照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如何做到“与时俱进”成为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最大难题和挑战。

二、社会实践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补充和提高

1.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找到人生目标

我国当代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大都根源于缺乏正确的人生目标和人生理想,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则植根于缺乏具体的切合实际的人生目标和理想。从异常紧张和忙碌的高中生活直接过渡到自由而轻松的大学环境中,很多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这种落差,面对诸多可自由支配的时间极易空虚倦怠,迷失人生目标和方向。很多大学生在大学里自由散漫,盲目恋爱,迷恋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终导致其学业荒废,更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发展,使得消极负面情绪逐渐战胜乐观积极向上的情绪,引发一系列心理健康危机。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好地利用课余时间丰富和提高自己,增强自己生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特长和能力,在日后毕业之后能够少走弯路,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做好职业规划,从而更好地确立和实现人生目标。

2.社会实践可以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建立真实的自信

当代大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缺乏必要的自主生活的能力,甚至有一部分学生害怕毕业,不敢想象自己毕业之后独立面对社会所要面临的挫折和挑战。对社会既充满渴望同时又充满恐惧的复杂心理使得他们对未来的人生充满了焦虑和不安。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及时掌握应对各种挫折和压力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建立起真实的自信,既不消极自卑,又不盲目自信,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实践中发展自身的优点和不足,正确地认识自我,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正确地认识社会以及日后可能面临的挫折和挑战,通过社会实践逐步消除自身对社会生活的恐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3.社会实践可以加强学生的集体理念,促进自我学习

因为当代大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学校这种集体生活的大环境之下,有相当一部门学生会出现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很多学生一旦发生或发现问题,都急于从对方的身上寻找原因,而不及时检讨自身的错误和不足,这就使得同学之间关系紧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及其不利。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认识到集体协作的重要性,更好地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及时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更好更快地适应社会,更好地应对社会中可能出现的复杂的人际关系。社会实践有利于加强学生的集体理念,有利于更好地完善当代大学生的性格,有利于不断加强和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素质,使得当代大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为社会创造价值。

4.社会实践可以促进大学生对社会环境的认识,改善无知与偏见

大学校园创设了一系列类似于社会的部门和活动,如学生会、社团等。学生会的成立是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增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才能。社团的创立,使大学生的校园生活更加更富多彩,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发现和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提高其适应能力,更好地锻炼和提高自己。这些部门和活动虽然类似于社会环境,但是毕竟不是真实的社会实践环境,参与的人数也极为有限,不能照顾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和成才。而社会实践可以使学生真正地接触社会,弥补大学生对社会的偏见,使其正确地认识社会,更好地融入社会。很多大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就是极端的黑暗,充满了消极因素,因此惧怕进入社会。但是,通过社会实践的开展,学生可以改正这种心态上的错误,以一种全新的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去迎接社会生活中的挑战。

5.社会实践可以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能否成功与其是否具有坚强的意志品质息息相关,意志品质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我国当代大学生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缺乏持之以恒和艰苦奋斗的老一辈革命者的优秀品质。通过社会实践,可以有效地磨练大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其在真实的社会环境中不断应对挫折和挑战,通过不断克服困难更好地提高和完善自己。通过真实的社会实践,学生才能够真正体会到现实的残酷,才能够不断积蓄应对挫折和挑战的正确方法,才能够学会持之以恒的精神,才能够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

三、切实加强社会实践,为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的举措

1.积极探索,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从理论教学到素质拓展训练到社团指导再到个别咨询的过程,并没有把社会实践纳入到教学体系当中。而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应该积极探索,不断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将社会实践真正纳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中去。

2.学校各级部门大力支持,确保三个到位,完善支撑体系

学校和各级教育部门首先要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做到与时俱进,对工作中出现的新形势、新问题、新情况能够及时合理地应对和解决。除了要在学校设立心理辅导教育委员会之外,更要具体到院系和班级,在学院和班级内部都要设置心理辅导员,形成全面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同时,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

四、小结

近年来,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和各级教育部门研究的重点。由于各学校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使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也存在参差不齐的现象。社会实践使传统的“纸上谈兵”式的教育体系和模式更加具有时效性,实践环节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及各级教育部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注和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加强社会实践,为全国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理论教育的重要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郭警修.加快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综合体系[J].福建理论学习,2007,(06).

[2]赵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学海, 2007,(06).

[3]盛友兴.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创新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10,(12).

第9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范文

关键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的意义

民办高校是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民办高校办学的特殊性,使得民办高校大学生有着比较鲜明的个性特征,同时也有当代大学生的共性民办高校的大学生既会碰到当代大学生因复杂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来自学习、人际交往、情感、就业、经济等方面的心理问题,同时还承受着比公办学生更沉重的由高额学费带来的经济压力和社会偏见带来的社会认同压力等。这些都会对他们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探索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规律,优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是非常必要的。

2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的现状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历了一个逐步认识、重视和发展的过程,民办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起步晚,起点低,规模和力度小,发展速度相对缓慢,而且不平衡,我国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目前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检索以往的文献,可以看出。研究人员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在研究方法上,理论研究多,实证研究很少。理论研究中主要集中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依据、目标、内容、途径、保障机制等几大方面。

从目前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无法满足现实的需要,也影响了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效。因此探索高校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任务、特点、规律及有效地开展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建构一套适合各高校开展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把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是我国教育理论发展的需要,是现实发展的必然需求。

在国外,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形成了各种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流派,而且有多种各具特色的实际操作模式。而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未能引起许多高校的足够重视。没有形成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3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心理学和教育学。任何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应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综合国内外最新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结合具体的调查研究。建构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将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纳入到学校的整体教育体系。

3.1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体系建构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立明确清晰的目标体系对科学地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目标应在素质教育总的宗旨的指导下,根据不同的年级、不同的学生个体心理特点和心理需求,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年龄特征、人格特征、成长环境等特点,分别提出各年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建立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培养出符合时展、人格健全、饭巯蛏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较高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是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标。

3.2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建构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年级特点等基础上,围绕大学生成长、成才应该具备的能力,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的、针对性强的规划。开设以心理学课程为指导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系统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学会心理调适的方法,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了解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使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去迎接现实的挫折。

学校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同时针对大学生普遍的心理需求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比如:大学生文明礼仪等行为规范教育类、创新能力教育类、感恩教育类、爱国主义、理想信念教育类等做为当代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

3.3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体系的立体网络建构

当前的新形势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需要全方位、多渠道建构立体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体系。

从新生入学起,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验等方法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为每一位入学的新生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对于数据调查结果显示异常的学生,进行干预,跟踪反馈。同时全院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是心理辅导教师的事情,应形成高校领导、全体教师、学生工作者、学生干部等全员参与组织构成的立体网络。建立“课堂教学、教育活动、心理咨询、危机干预”等多位一体的干预体系。

3.4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模式建构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正处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有关规定和方式方法还有许多不不足。在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各程中,理论教学研究与实践训练课程相结合模式,可以利用高校本身的优势,整合各种资源,建立一套理论准确、目标明确、体系完善、网络健全的模式体系。针对大学生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应该具备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践性训练活动。学生参与性强,效果显著。常用的方法有团体训练法、认知训练法、成功激励法和表象训练法等等。

除上述几点,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外,加大“心理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力度,通过辩论、演讲、征文、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月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全面系统地训练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营造积极、健康、向上、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拓展训练、朋辈心理咨询也都是可以尝试的好方法。朋辈心理咨询,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助能力,提高互助水平。

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探索适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方式方法,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有利于大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高学生心理健康保健能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郭卫珍.民办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南华大学,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