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农耕文化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耕文化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耕文化设计

第1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网络大讲堂往期各培训课程在卫星网第一频道循环播放,播出时间为每个工作日8:30-17:00。农业部网站( moa.gov.cn)和中国农业信息网(agri.gov.cn)开设“农科讲堂”专栏,“农广在线”(ngonline.cn)开设“现代农业科技与农耕文化远程大培训”专栏,往期培训课程的网络课件,供在线学习。

 

《中国台湾休闲农业发展》

台湾的休闲农业经历了20年的孕育期,10年的导入期和10年的发展期,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主要强调资源特色,利用农业资源的丰富性满足人们求新求变的需求,利用农产品的多样性满足人们丰收的喜悦。其特点是多样化、精致化,经营者将农林渔牧生产、农家生活、农渔村文化、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纳入,精心设计规划,吸引顾客,还强调休闲农业要“深耕细作”,在市场竞争中始终以自己的特色,形成竞争优势。经营休闲农业者成立了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相互交流举办共同活动,使休闲农业走向精细的专业化分工。

 

台湾休闲农业全年游客人数约为4913万人,平均每个农场游客人数为45000人。其中旺季每月约589万人,平均每个农场5300人;淡季每月约230万人,平均每个农场2000人。台湾休闲农业全年营运总收益约为 45亿元(台币),平均每个农场全年总营收益为409万元,包括门票收入、餐饮收入、住宿收入、农产品销售收入等。

 

北京农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所长史亚军在节目中阐述了台湾休闲农业的精神和价值,介绍了台湾休闲农业的模式和经营规划,通过列举大量的休闲农业典型案例深刻分析了台湾休闲农业的经营类型和十大特征,总结了台湾休闲农业取得的成效,最后提出台湾休闲农业对我们发展休闲农业的几点启示。

 

《农耕文化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农业古国。我国的农业文明有着上万年的历史。农业生产不仅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衣食产品,也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色彩缤纷的精神财富。农耕文明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文化基础,是华夏文明的璀璨明珠。

 

农耕文化是中国劳动人民几千年生产生活智慧的结晶,体现和反映了传统农业的思想理念、生产技术、耕作制度以及中华文明的内涵,它的形成和发展,浸透着历代先贤的血汗,凝聚着民族的智慧。我国农耕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绵绵不断。从远古时期的刀耕火种到封建社会的男耕女织,农耕文化成为华夏文明的基石和主干,并不断在岁月的积淀中,变得深厚、绵长。农耕文化覆盖了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干成分,也是构建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精神文化资源。

第2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川西地区;乡村旅游;项目规划;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S625;F59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646(2011)03-0071-02

一、川西地区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原则

1.市场导向原则

根据市场需求特点,结合川西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特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市场导向出发规划形成新一代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2.情景体验原则

在情境化设计原则的指导下规划开发体验性和感知性强的旅游产品,达到“以情入景――情因景生――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境界。情景体验主要围绕“天府之国”乡村意象、天府农耕文明演变、乡村湿地生态环境设计等进行。

3.人性化设计理念

在旅游项目设计、空间利用、休闲方式、经营理念的进行人性化设计,为游客创造舒适、自然的乡村旅游地,还要考虑当地农户的生产生活,为当地居民提供优美的生活环境和更多的致富机会。

4.自然生态原则

借自然之力,借水流、风速等自然力量,设计休闲娱乐项目;融自然之势,将地势、水势等自然形态融入娱乐休闲项目之中;得自然之神,借助溪流、树木、泉眼等自然现象的神韵而形成休闲项目。

二、川西地区乡村旅游项目体系规划

1.川西林盘休闲

“林盘”是川西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最独特之处,川西农村中的林盘原生态聚落,可开发不同主题的休闲体验项目,能够带给游客文化、生活等多层次的细腻感受。

2.生态农业体验

主要包括中草药园、租赁农田、采摘农园、果林飘香、租赁菜地、家禽家畜认养、果林飘香、风车种稻、反季节瓜果类、田畦迷宫等。

3.农耕文化体验

农业文化景观、农耕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传统村居习俗、川西林盘以及与之和谐的各种副业等,都是川西农耕文明的典型风貌。农耕文化体验主要为针对农业种植和农村节庆活动设置的游客参与农业劳作、收割,以及农事节庆庆祝活动等相关产品。

4.乡村田野观光

主要包括漂流家园、木盆漂流赛、湿地野营基地等,项目充分利用当地的水渠溪流和泉眼,打造亲水娱乐、水产养殖基地、果基鱼塘、荷塘月色、茶花种植地、藤本植物棚、鸟语林、浆果植物区、水生植物区、奇异瓜果棚、大片生态粮田、特色蔬菜、花卉苗木、乡村农舍、溪流河岸等特色产品。

5.乡村体育运动

“乡村体育”也称“轻松体育”或“快活体育”,是大众体育的一种形式。“轻体育”不断适应人们的需求,注重精神调节与心理调适,既健体又健心,使健身朝着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本类项目主要包括山野露营、晃晃屋、自行车、乡村足球、乡村排球、乡村定向运动以及一些老年活动。

6.乡村保健养生体验

主要包括生态农业休养地、森林避暑胜地、青少年休闲农场、度假夏令营和留学教育基地、中老年休闲大学、绿色校园、保健避暑度假村、家庭农园、少儿农庄、银发族农园、残疾人农园、自然修养村等。

7.乡村购物

主要包括乡土手工艺品、新鲜农产品购销中心、旅游商品展销中心、小商品购物点、田园广场、跳蚤市场等。

三、川西地区乡村旅游景观设计规划

(一)湿地景观设计

1.湿地的水流系统和植被设计。水流系统由支渠、斗渠、农渠、毛渠、水塘、稻田、滩涂等构成,夏天为浅水湿地,冬天为泥沼,随着气候、水量的变化,其中的植物、动物发生交替与变化,景观也就明显不同。

2.人工湿地、芦苇地、池塘、稻田和水生植物等,通过多种植物搭配,形成以树、花、草为主体的多彩植物塘和植物床,组成独具特色的人工湿地塘,并在这个湿地塘中形成串珠式的小水塘,可开展钓鱼、抓鱼和湿地游憩活动,并设置戏水池和生态堤岸,为游人提供戏水、亲水活动场所。

3.溪流。通过溪流形成水网,并在水流过程中设置水流雕塑,利用水的落差产生冲力,使水在一个个小石涡中回旋、激荡,形成具有活力的水流景观。池塘沿岸的典型景观布满有根植物和挺水植物。

4.按合理比例放养一些水禽和其它水生动物,通过生态调节,逐渐形成一个湿地生态系统,使得其中充满动物和鸟禽的生活气息,可作为人工湿地保护研究基地,并吸引游客观鸟等。

5.发挥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污水的功能,对景区内现有的水渠系统进行治理,除了设计生态景观效果外,还考虑对农庄等场所生活污水的处理。

(二)农耕文化景观设计

1.林盘

依托自然山水田园环境,构建以林盘为依衬,以水为脉络,以田园为基底,以干路为骨架,以集中居住点统领,既具有浓郁川西传统乡村风貌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各组团彼此统一协调又各具特色的川西林盘风貌,打造具有川西山水田园诗画般的乡村生态文化景观。

2.水渠

川西地区水域丰富,应充分利用和改造好村落内纵横交错的沟渠系统,将渠系作为完整生态系统的的中心,保护水边自然景观和水域空间的生物多样性,恢复和创造水流的多样性,体现水与人、水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关系。

3.老民居建筑

川西地区部分乡村还留有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居建筑,它们素面朝天、朴实无华。作为与当地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元素,乡土民居更凝结了人们的记忆。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应充分重视这一要素,选取现状保存较好的老民居进行改造,并赋予其新的功能。

4.其它景观

在川西地区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中,还应注意对水磨房等农家要素的乡土素材进行景观化处理,游客可以观赏了解其特色;对水堤、小桥等进行处理使其自然又不失景观价值。

基金支持:本文参考成都杨振之来也旅游发展有限公司《都江堰市天府乡村旅游景区总体策划》项目。

作者简介:

第3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大学;园林景观营造;地域特色

中图分类号:TU244.3;TU984.182;C91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06-1174-04

Research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for the University Based 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 Case Study of Center Square of South Campus in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YANG Xue,GE Pei-lin,DUAN Yuan-gu

(College of Forest,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

Abstract: Be aimed at university's characteristic, the meaning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university nowadays were briefly introduced. The expressing ways of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 Take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of the south campus square of the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rough analyzing the example, the phenomenon that different style of the university had their own ways of landscape construction was found, and the method of expressing the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in the landscape construction in the college was being finding.

Key words: university; landscape construc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大学已经成为重要的思想、文化、教育高地,它不同于一般的公共设施,它是国民接受高等教育和从事学术研究的场所,其主题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体[1]。而大学校园是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师生使用最为频繁的空间场所,富有地域特色的大学校园景观建设的意义不仅仅在于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与学习环境,还应当成为一个地区、一座城市、一所学校展示特色与文化内涵的窗口[2,3]。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到来,中国的景观设计正处在本土化与国际化互相碰撞的矛盾之中,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审美观念不断地受到以欧美为主导的所谓“强势”文化的冲击[4]。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区别于其他民族、其他国家的文化,这种具有自己独特民族个性的文化就是人们经常提到的传统文化[5]。然而这些冲击,一方面给景观设计发展赋予了新的内容和启示;另一方面也使一些缺乏内在活力的地域特征在景观设计和营造中丧失了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多的表现出同一化的趋势,最终导致城市景观、校园景观个性的丧失。约瑟普・路易斯・塞特曾经说过“大学校园就是城市设计的实验室”[6],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校园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发展模式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校园与城市两者面临着同样的挑战与机遇。因此该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为例,阐明地域特色在大学校园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意义,并提供具体的操作案例。

1 地域特色的相关涵义

所谓地域特色是指一个地区自然环境与历史文脉的综合,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动植物资源以及历史文化资源和人们的各种活动行为方式[7]。中国幅员辽阔,不同的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的差异造就了多样化的地域特色,各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人文特征为景观营造提供了丰富的构件与灵感。地域特色以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可具体的分为地域自然特征和地域人文特征两部分。

1.1 地域自然特征

1.1.1 气候条件 气候条件是决定和影响园林景观设计风格与特色的最基本因素。气候的差异是形成各地地域间差别的重要原因,不同地域的自然地理气候特征对于景观文化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影响。

1.1.2 地形地貌 中国古代造园专著《园冶》中提出的一条造园理论为“相地合宜,构图得体”[8],并论述了不同类型的地形造园手法,强调在创造具有地域性特色的景观时,应详细考察原场地的地形地貌,景观要与其周围环境相协调,使其自然地融入环境之中。

1.1.3 植物要素 植物是园林景观营造中最重要的造景要素,在不同地区的气候、地形等条件下生长着具有差异性的植物种类和群落,构成了典型的植物景观特色。

1.2 地域人文特征

地域人文特征简单来说就是地域文化,地域文化是一定地域的人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脑力和体力劳动创造的并不断得以积淀、发展和升华的物质与精神的全部成果与成就[9]。

1.2.1 传统文化 地域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域的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生产、交流、传承以及与自身相异的力量抗争的历史过程的积淀,也是一个地域及民族在行为习俗和价值观念上赖以相互信赖的基础[10],它们又是地域文化面对外域文化与其进行交流的基础和进行冲突或竞争的依托[11]。

1.2.2 民俗生活 一个地区的历史演变因其独特的地域自然、文化特征而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相对于一些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比如古建筑、文物等来说,根植于群众生活中的一些民俗文化也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10]。应重点对地域民俗生活的一些要素进行挖掘,通过恰当的方式转化为景观符号,在园林景观营造时进行有效的表达。

2 大学校园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1 大学校园景观营造存在的问题

2.1.1 景观重复 在快速发展的校园建设中,越来越多的大学景观建设单纯追求“现代化”风格,几乎所有的大学校园在营造景观时都在模式化地铺广场、建花坛、立雕塑,这种严重重复的景观素材、单调堆砌而成的景观营造方式,使得校园景观严重同质化,出现了“千校一面”的现象。

2.1.2 忽略地域特色 任何地区的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城市特色,这些特色可能来源于气候、地理位置的不同导致的自然环境差异、本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沉淀;或者来源于当地人独特的民俗生活习惯,以及城市的产业经济发展特征。然而在现有的景观建设中,许多大学校园景观往往抛弃了所在地区和城市的地域特色这一设计要素。譬如,有些北方地区的学校盲目营造“南国风情”景观,干旱地区的学校营造“江南风光”的景观,等等。

2.1.3 忽略学校特色 每所大学都有自己的学校历史、办学特色以及独特的文化氛围,但是在大学校园园林建设同质化的潮流下,许多大学在景观建设中失去了自己的特色,这种模式化和一味模仿式的景观建设发展导致一些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也陷入了同质化的景观建设大潮中。譬如许多历史积淀厚重的学校,其景观建设也走“欧洲风格”、“现代风范”的路子。即使是农业类、艺术类、外语类等专业性很强的院校,其景观营造也无明显的区分。

2.2 大学校园地域性特色的营造方法

不同的校园,其户外空间的景观营造也应有所差异,在设计上应当充分体现每座校园的地域性特点这个设计要素,通过对不同地区校园所具有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域文化等加以分析,使校园的景观具有个性,给来访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本校的师生获得归属感。例如将当地的乡土植物结合到大学校园的景观设计之中,创造出独具特色的校园外部环境。具有独特的景观风貌和蕴含文化意义的校园代表着学校的风格以及形象,在考虑校园景观观赏性的同时,还应结合当地的文化传统、学校历史、办学特色等因素,将这些因素融合到校园的景观建设中去,创造具有观赏性和精神感受双重作用的校园景观,提升学校景观质量和师生精神生活品位。将园林景观、绿地、雕塑、小品等各设计要素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在整个校园空间中感受到自然、优美的人文环境。

3 案例分析――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为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的发源地――杨凌,其代表人物为距今四千多年以前尧舜时期的一位特殊人物――后稷,他“树艺五谷、教民稼穑”,教人们耕种粮食作物,研究农事和农耕技术;在他的带领下,黄河流域的人们较早地学会了耕种土地[12]。1934年爱国人士于佑任先生和杨虎城将军在杨凌成立了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在此成立了以农业高新技术为主的杨凌高新农业技术产业示范区;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2所农林类大学和5所农林水利类研究所等七个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过多年的建设,杨凌已成为驰名中外的农业科教城,被称为“农业硅谷”。学校在发展壮大中始终紧扣“三农”发展的主题,坚持走以农为特色、农林水等多学科综合发展的综合类重点大学发展道路。因此,探寻具有杨凌地域特色的校园景观营造手法,是研究的中心所在。

3.1 提取设计要素,寻找设计特点

杨凌是农耕文明的发源地,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又是以农、林、水为办学特色的综合类大学。结合杨凌的地域特点和学校的办学特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园景观建设中地域特点与学校特色的最佳契合点就是农耕文化与农业文明。因此,营造农耕背景下的自然田园风光是校园景观营造的出发点。

3.2 各景观要素设计特点的体现

3.2.1 整体布局 南校区中心广场属于校前区部分,校前区是校园与城市的过渡空间,使“人们通过大门时完成从内到外的空间和心理、行为上的过渡”[13]。校门与校前区是联系校园内部教育区和城市的空间纽带,是师生使用最为频繁的空间场所,也是给校园外的来往者留下第一印象的地方。所以,校门与校前区环境设计应在完成基本功能、维护校园安全、疏导人流车流的基础上,创造标志性的校门和校前区环境,体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精神面貌和农林类大学的内涵。因此,校前广场总体布局为规则对称式,以校门、田字格小广场中心主题雕塑以及建筑物中间连成中轴线,总体包括4个区域,分别是入口正对的植物模纹块区域、两侧的水池和喷泉、乔灌草植物群落、轴线顶端的中心广场(图1)。第一部分表现的主题为“农”,由45个(5×9)个植物模纹规则式排列组成“田”字形方阵。寓意大地上一块块整齐的农田(图2)。“水”的主题由“田”字形方阵两侧的水池及喷泉表现,潺潺流水汇集于此,如同自然溪涧归于大海。“林”的主题由水池外侧的乔木、灌木、草坪草等植物群落体现,乔灌草混合搭配,营造出自然式的群落。位于景观轴线末端的下沉式小广场的主题雕塑为绿色的镰刀造型,体现主题为希望的田野。

3.2.2 园林空间 中心区景观设计整体是一个两边高中间低的“U”字形空间,使得整个区域紧凑而有立体感;两侧的最高点是高大乔木组成的林带,中间为低矮模纹块。来往者进入空间后视线聚拢,得到一个整体的视觉效果;位于两边的水池仿自然溪涧汇集一处,两侧植物生机勃勃,一派欣欣向荣的农业发展态势,契合了农科城的地域文化特点和学校的学科特色。

3.2.3 园林建筑 整个区域色调为红色与绿色,“红楼”是位于轴线主轴线末端与校门口学校名称石刻遥相呼应的主建筑,杨凌的城市整体色调偏灰色,主建筑“红楼”作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先进入人们视野的建筑,采用与城市色调对比明显的红色,既是一片醒目的建筑群,又能凸显大学校园积极向上的风范,并与位于其正前方的绿色雕塑形成强烈的反差。

3.2.4 植物配置 园林景观的色彩主要来源于植物。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类生存的每一个空间都充满着绚丽的色彩,色彩既可以装点生活、美化环境,给人一种视觉美的享受;也是社会发展和精神文明的一种体现。因此,作为环境艺术的园林设计强化色彩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14]。在广场植物选择上,以乡土植物为主。当确定了植物景观的主色调之后,就要注重选择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搭配。设计上把整个景观区域以雪松[Cedrus deodara(Roxb.)Loud.]、白皮松(Pinus bungeana Zucc.)等暗绿色常绿乔木为背景,配以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 Thunb.)、连翘[Forsythia suspensa(Thunb.)Vahl]、桂花(Osmanthus fragrans Lour.)、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 L.)、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等花灌木为辅,使一年四季的景致各有不同,营造出一种“自然情趣”;中间部分以低矮的地被灌木铺地柏[Sabina procumbens(Endl.)Iwata et Kusaka]组成模纹块。植物配置上采用规则式和自然式相结合的方法,高大乔木、小乔木和低矮灌木巧妙配置,构建稳定而富有层次的人工群落,于规整中不失自然雅趣。学校大门是一个学校的门面,正门突出学校的庄严肃穆与农业类院校的自然风格,把学术活动的严谨与大学生活的丰富多彩、青年学生的朝气蓬勃结合在一起。在空间上,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层次分明,景观立体;在时间上,充分利用植物色彩丰富的季相变化,做到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以植物种类的丰富多样和季节变化来营造自然、清新、和谐的校园风光。

3.2.5 景观小品 杨凌的农耕文明历史悠久,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是农业类大学,为了凸显这一特色,雕塑小品的设计以契合杨凌农耕文明发源地的地域特色和学校农科类的办学特色为出发点,积极延续杨凌的农耕文化历史和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园林小品的设计与周围建筑、广场、绿色植物等营造出来的大环境和整体氛围风格相互协调、自然渗入与融合,从而营造出学校风格突出、环境美化、生态与人文一体、富有艺术性、彰显地域性、凸显人文性的高质量大学校园景观雕塑小品。中心广场小品的设计紧扣校园景观设计的主题。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希望的田野”主题雕塑、校门口两旁的浮雕(图3)、题有学校名称与简介的石刻、两边林地里的石质雕塑。校门口两旁的浮雕以土红色的蘑菇石为背景,刻以古铜绿色的人物、劳动用具以及不同时代的劳动人民形象,讲述着中华农耕文明的发展历程;南面的浮雕讲述了古老的农耕时代人们劳作的情形;北面的浮雕展示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与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古今结合,体现了杨凌作为农耕文明起源地的地域特色,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探索促进农业发展的新途径、为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的农林类院校特征。校门口石刻是一块造型古朴的土红色蘑菇毛石块,在绿色植物的映衬下主题突出。南北两块立意为“林”的绿地里各有一组雕塑,北面的毛石堆雕塑的造型与与质感代表了原始时期石器时代古老的农耕文化,南面的打磨石材(图4)与毛石雕塑相比有明显的人工痕迹,象征着随着时代和科技的发展,农业也在科学和技术的推动下取得了迅猛发展。南北两组雕塑与校门口两组浮雕相互呼应,一组体现古老的农耕文化,一组是现代农业文明。浮雕与雕塑通过自身的材质、造型诉说着农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的不断探索也在一步步向前发展。主题雕塑名为“希望的田野”,为绿色的镰刀造型,它位于正对入口的主建筑正前方,景观轴线的末端,是整个广场的焦点。红色的主建筑楼作为它的背景,绿色的镰刀造型雕塑坐落在下沉式喷泉广场上,底座为土红色毛石。雕塑象征着无数劳动者在广袤的大地上挥动着镰刀收获着汗水浇灌下的希望,也寓意着学生经过在学校里的刻苦学习收获自己的学习成果、老师们在付出辛勤劳动为社会培养人才后得到桃李满天下的收获。

4 小结

本研究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南校区中心广场为例,表述了大学校园在进行景观营造时应充分将所在地区的地域特色和学校的办学特色巧妙结合的设计理念,将这个理念作为设计要点贯穿于景观要素中,从而营造出具有鲜明特色的校园景观作品,并为今后大学校园景观营造体现个性和特色提供了一个范例。

参考文献:

[1] 卓得熊. 高校校园规划之我见[J].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3,

1(4):73-76.

[2] 苏晓毅,张 云,宋钰红,等. 西南交通大学郫县新校区景观环境的设计[J].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2):26-31.

[3] 高 峻,吴雅萍. 合宜的人文尺度――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谈[J]. 华中建筑,2003,21(6):50-53.

[4] 窦建奇,王 杨. 现代教育理念下对大学校园空间形态的探索研究――东北大学副城新校区规划设计国际投标优胜方案[J]. 华中建筑, 2005,23(3):48-50.

[5] 曾华浩. 地域特色景观设计探析[J]. 防护林科技,2007(6):75-76.

[6] (西)亚美・夫里瑟. 约瑟普・路易斯・塞特:西班牙建筑大师[M].付 超,译.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7] 苏文松. 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地域性特色研究[D]. 南京:南京林业大学,2O08.

[8] (明)计 成. 园冶[M]. 胡天寿,译. 重庆:重庆出版社,2009.

[9] 赵 钢. 地域文化回归与地域建筑特色的再创造[J]. 华中建筑,2001,19(2):12-13.

[10] 卢 峰,张晓峰. 当代中国建筑创作的地域性研究[J]. 城市建筑,2007(6):13-14.

[11] 张 彤. 整体地区建筑[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12] 段渊古,赵 菲. 农耕文化主题公园设计理论与方法――以杨凌后稷教稼园设计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2):543, 546.

第4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对于“中国风”这个词语的探究应该最早追溯到“中国风”形成的源头。“中国风”这个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的法国,被称为“Chinoiserie”,只是作为从属于欧洲Rococo风格的一支,这种“中国风”代表着欧洲人对于当时古代中国艺术以及风土人情的美好想象,其中包涵了很大成分的欧洲传统的审美情趣。关于当时“中国风”内涵的解释,在大量现有的文献和专著中都有详尽的介绍。历史走到20世纪,时尚王国的翘楚迪奥公司多次以“中国风”为主题推出了几个系列的设计,虽然其中运用的中国元素也掺杂了其他民族的元素,比如日本,但依然获得热烈反应与大范围的模仿:高开衩的旗袍配上黑色丝袜和十多厘米高的厚底凉鞋;或者中国黄绿色的军装改造配上大面积的褶皱丝绸与网纱,这样强烈的对比是站在西方人的角度表述着他们对于“中国风格”的认识,相对于古老欧洲的“中国风”,政治等时代性的元素成为更新的成分。这种被西化的中国风格,一次次刺激着全球时装设计界的感官,但作为中国本土设计师的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这与我们自己口口声声想要表达的“中国风”必然是不可一概而论的,我们的本土性从根本上决定了我们与西方认识范畴的不同。所以以中国本土设计师的视角来设计运用“中国风”的话,应该有一个有别于西方的鲜明面貌,它才符合中国人的集体认识和历史情感。

“中国风”顾名思义,什么可以代表中国,或者反映中国?作为炎黄子孙,对于从小耳濡目染的生长环境,对于自己国家的历史和面貌都有一个抽象的认识,它不仅仅是雄健浑厚的书法、淡泊隽逸的山水画,也不仅仅是鲜艳热闹的大花轿,“带火移星陆,升云出鼎湖”的龙纹。从博大的中国历史文化中如何提炼和升华出服饰设计的灵魂呢?服饰是文明的符号,是文化的外在表现。钱穆先生在他的《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提到“大体文明文化,皆指人类群体生活言。文明偏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偏在内,属精神方面。故文明可以向外传播与接受,文化则必由其群体内部精神累积而产生。”他在书中将文化从起源开始划分为三大类型,即游牧文化、商业文化、农耕文化。前两者归结为一类,农耕文化自成一类。游牧和商业文化具有“富、强、动、进”的特性、农耕文化具有“安、足、静、定”的特征。这样的分析,无疑在理论上为我们本土设计师准备了最基本的理论依据与框架。作为农耕文明大国,我们的文化更进一步体现在以统治者阶层为领导的整个民族的“天人合一”的理念上,从国家历制的建立、到服制的制定无处不贯彻始终。农耕文明中细究到最基本最直接的制约就是我们用来制作服装的纺织技术和剪裁方法。织布机与劳动者操作互动的半径几乎决定了自古以来布匹的幅宽,而在以体力生产活动为主导的社会,对于劳动产品极度的珍惜和充分的利用,充分地表现在从平民到贵族的服装裁剪方式都是平面式的,从而避免了立体裁剪可能带来的浪费。平面裁剪的方式水到渠成地挑选了对称形式作为我们最初的审美这也暗合了自然界随处可见的对称美形式,更与天地阴阳二元平衡的理论相呼应。据《礼记・月令》载,每年正月周天子亲率臣下田耕作,称为“藉田”;三月王后亲率嫔妃举行采桑养蚕仪式,称为“亲蚕”;从皇家到普通民众,“‘勤俭之意’质朴而隽永”,顺应自然体现在古代服饰中,农耕文化的安、足、静、定不言而喻。尽管物质财富积累到后来,人们有了更多的物质基础和更多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服饰生产当中,各种昂贵稀世的华服层出不穷,但是与自然相应的原则在中国古代的主流历史中从来没有被放弃过。

但是“中国风”不仅仅是如此,它还有升华的灵魂。这里借用一下佛教的理论“戒能生定,定久生慧”,如果说“中国风”的载体飘缈难定的话,长期安定规律的农业生产造就了中国人的智慧。当古代中国农耕社会的物质收获与民众长期的安定生活“静定”累积到一定临界点的时候,文化艺术这颗种子就开始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力量蓬勃生长。表现在服装上最早就是马王堆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禅衣素纱”,团起来可以攥在手心里,重量只有50克,如果单单只是从实用的角度,是很难以理解当时的人们为何要做、如何可以做到如此薄如蝉翼的“素纱”?再如纺织业达到鼎盛时期的唐朝,女人们的着装多是上窄衣下长裙的形式,服装质料中最为推崇的是丝织品,不仅仅是因为丝织品纺织的难度,更是由于丝织品的质感:轻柔,飘逸,通透,丝织品以蛋白质为主的成分较于其他面料特别亲肤,再加上它本身特有的含蓄柔和的光泽,特别符合古代中国人所推崇的温和、谦卑而又坚韧的中庸之道。所以对于丝绸的追捧从唐朝国境线一直延伸到了遥远欧洲的罗马贵族阶层。飘逸的丝绸不仅仅萦绕在华彩的唐王国,它从开始出现一直到今天的中国都受到人们的青睐。也许“轻灵淡逸”才是人们最难以割舍的原因。历朝历代各种服制规定的繁文缛节,各个民族文化的交融混杂交根盘错、皇族文化、士大夫文化、平民文化三大阶层对于审美的具体差异只会让人对于中国风格的形式更加摸不着方向,可是唯一不会让人混淆和遗忘的是几千年以来以儒学经典为主流教育的国人所传承的文化精神与气质。从传统的人物山水画作品与欧洲的油画雕塑作品作比较可以非常直观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艺术作品更注重于人物内在的自我完善、对于精神自在最大化的追求,而几乎忽视了对于人体本身曲线与力量的审美。敦煌莫高窟里面的佛像、与飞天,承载着历代王朝对于天宫的想象,对于宇宙和生命的种种猜测与描绘。“独鹤与飞”的志向与梦想从来没有被淡忘过。

第5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民间文化的产生是以传统民间社会生活为基石的。传统民间社会生活的大环境练就了民间文化的造物理念、生活方式、生产形式、信仰、价值观以及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如:在农耕时代下,人们的思想上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多子多福的期盼、对风调雨顺的期待、对“天人合一”的追求、对“佛”“神”的尊崇等,并通过手工制作的方式将这些思想和文化意识形态蕴含在生活中,产生了具有审美价值和文化功能的剪纸、年画、皮影、民间玩具等等艺术形式,结出了丰硕的民间艺术果实,这些艺术形式具有“自给自足”“纯手工”“朴素”的特点,与生活紧密相关,表达了人们的思想情感。因此,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民间艺术是民间文化的物化形式和形象载体,体现了在农耕文明历史条件下的传统民间文化特质。并且,民间文化为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对民间艺术的产生、发展和存在产生着重要影响。正因如此,民间文化的发展和平衡对民间艺术的繁荣具有决定性作用,民间文化生态平衡性可以为民间艺术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优良的生存环境。反之,民间文化系统的生态失衡将直接导致民间艺术的落寞,甚至会使其退出艺术舞台。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工业化进程的推进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精神领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人们用上了科学技术带来的高效农具、住上了宽敞的高楼大厦、贴上了时尚的装饰画、玩上了更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电子玩具等。从民间文化自身来看,其所处的“自然—文化—社会”生态系统中,自然与社会要素都发生了改变,这使得民间文化的生存环境下的农耕时代背景逐步消失,因此,民间文化的生态平衡性受到冲击。民间文化的失衡,使得生长于民间社会生活之上并承载民间文化内容的民间艺术也丧失了其生存的土壤,导致了许多民间艺术作品粗制滥造、庸俗、肤浅并且种类在日益衰落、流失。民间艺术失去了广泛的民众基础,不再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要么被认为是“落后”的东西退出市场,要么被认为是“古董”束之高阁,失去了原有的现实性和必要性。那么,该如何去拯救传统文化中的民间艺术呢?如何让民族文化中的瑰宝重新散发出光芒呢?

二、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的发展

1.处理好文化发展,把握文化主流

民间文化根植于广大民众的生活,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当人们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等诸多因素发生改变时,人们更快、更方便地接触到各种现代的、外来的文化形式,并快速地被感染和铺开,这使得传统的民间文化受到冲击。因此,处理好文化的发展,建立健康、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体系,是寻求民间文化及其艺术形式发展的根本。民间文化应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中发展,这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自身的提炼,即重新审视民族传统文化本身,将封建的、愚昧的、不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部分进行舍弃处理,将现代文化中的内容融合在传统文化中,实现既有民族传统文化根基,又具时代性和生命力的中国民间文化的主体,形成现代的中华民族文化特征。其次是融合外来文化元素,正确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丰富文化形式和内容,壮大文化队伍,实现多元文化的和谐共存,使多种文化形式融合在文化队伍中,才能形成完善的、适合时代需求的民间文化和民族文化,给民间艺术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养料,使民间艺术这棵树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2.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

在构建现代的、具有传统文化根基的民间文化基础上,丰富和扩展民间艺术的形式与门类,是对民间艺术的延伸与发展。张道一提出“民间艺术是一种‘母性’艺术,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民间艺术的“母性”特点就在于:它以文化根基为养料、具有繁衍发展的能力。这就我们需要抓住繁衍的内在动力,去发展更多的艺术形式。就传统的民间艺术造型形式和内容来看,不管是剪纸、年画、泥塑玩具,还是皮影戏,它们都具有共同之处:是以民间固有的美学理念为审美尺度进行的造物活动,具有艺术性、民俗性,是生活和审美相结合的产物,体现了人民大众的理想、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种真正‘为生活造福的艺术’”。也就是说,民间艺术之所以具有魅力,是因为其蕴涵着人们对生活美好的期盼。那么,就造物物质本身而言,其造型形式、风格、内容、表现的手法、新的视觉形态就可以根据现时代的审美、时尚、甚至是新型材料等等方面去挖掘更多的素材和元素,提升和扩展已有的民间艺术形式美感、丰富素材及主题,使其更符合现代生活内容,更贴近人们的现代生活。这样的民间艺术就再不会是古董和文化遗产,而是民间艺术的再生和繁荣。

3.将民间艺术与现代设计结合

第6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川北民居建筑;穿斗卯榫结构;创新发展

中图分类号:J504文献标识码:A

川北山区,气候春潮夏热、秋湿冬阴特点突出。自春秋战国以来,川北民居在发展巩固高墙、大间、通透等适应性建筑特色的同时,逐步将穿斗与卯榫结构理念运用于建筑设计,至明清时期,穿斗与卯榫结构在川北民居建筑中已然形成别具特色、独树一帜的民居建筑风格。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现代建筑理论的发展,穿斗与卯榫结构在川北民居建筑实践中不断得到创新发展,并已升华为具有地区文化特质和农耕特性的民居建筑形象。

一、川北民居建筑的特点

川北民居,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变迁,川北民居已从传统意义上的居住地,拓展延伸了其起居、生产、交流等功能[1],其建筑式样充分展现出经济繁荣、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时代烙印。纵观川北民居建筑,无不体现出“宜聚则聚,宜散则散,相对集中”的布局思想和“功能合理、主题鲜明、文化厚重”的设计手法。

依山傍水,强调自然融合。为适应山区居住要求,川北民居建筑无论从选址、设计环节,还是从布局、构建方面,都充分考虑照顾到环境的影响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并不强求外形的复杂多变和整体意义上的聚集效应。在选址布局上,多突出建筑与山水的自然和谐,遇山则随山势,逢水则顺水流,地势开阔时群聚四合,屋基仄逼时独户而居,朝向或南或北,大门或东或西,充分遵循因地制宜、依山就势原则,不追求“宽、大、直”,不要求高度、坡度、宽度的统一,充分结合地形,宜宽则宽,宜窄则窄(图1、2),尽可能结合利用地形地貌,避免因大规模土石方开挖而破坏山体、植被、水体等自然环境,在看似随意的布局中,贯穿着错落有致与远近适宜、遵从自然与崇尚和谐的生态理念。特别在立面处理上,多省去繁琐的雕琢与装饰工艺,讲究简洁明快、清新自然和朴素淡雅的整体风貌,与川北山区复杂多变的环境体貌恰巧形成鲜明对比,给人视觉上以审美享受。

高墙大间,强调方便生活。川北是中华民族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民居建筑多围绕农耕生活需要进行规划构建。满足田地耕作需要是房屋选址的标准和原则。相对集中居民点的布置大多选址在地势、日照、通风等自然条件好,交通、水利、供电等基础设施较完善的地段,而田地分散、地势复杂处则采取独户而居的方式。由于山区气候炎热潮湿,作物晾晒、存储以及牲畜养殖等对环境要求较为特殊,因而川北山区民居建筑在设计过程中,均采用加大开间、增高墙面、门窗对开以及设置明楼等方式,最大限度采用穿斗与卯榫结构设计手法,以增加房屋的空间容量、加速空气对流和方便存储物品,即使地处高地,民居建筑也高大敞亮、屋檐宽阔、门窗密布。在大部分川北民居建筑中(图3),高开式明楼、裙板式排窗与高挑式顶梁设计,既便于通风透气,也强化了房屋设计中穿斗、卯榫与挑梁运用

精雕细作,强调以小见大。川北民居建筑尽管从外表看风格朴素、简明大方,但其内涵十分丰富,尤其是在门窗等布局造型上,十分注重细节雕琢,强调粗中有细,以小见大。在保留至今的大量明清时期川北民居建筑中,可以看出古人对门窗的处理用心良苦。如以原貌复原的广元昭化古镇及其周边地区为例,镂空木窗、雕花门扇以及廊檐悬柱对吉祥图案和祥云符号等的大量运用,不仅原味保留了三国时期建筑的文化特色,传达出中华民族浓厚的祈福情结,而且也对川北人民勤劳善良、质朴敦厚的品质予以了充分宣泄。特别是穿斗与卯榫结构的广泛运用,使得以土木结构为主的川北民居建筑,通过对门窗、廊柱、挑头、悬柱等建筑构件的精心雕琢和设计手法变换,不仅彰显了建筑的民居韵味与活力,而且也达到了改善与调和房屋构建单调沉闷的目的,为建筑特色塑造、农耕文化宣传以及地域历史传承发挥了独特作用。

二、穿斗与卯榫结构在川北民居建筑中的应用

在川北民居中,土木结构建筑占有的比例远远高于全国其他地区,因而房屋构建对木材的依赖程度达到空前高度,加之川北地区林材资源丰富,山区居民均可就地取材,这就为穿斗与卯榫结构的应用普及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卯榫窗户彰显历史内涵。窗户在川北民居建筑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到一尺见方的圈舍透气栅栏窗,大至满墙雕工精湛的正堂装饰窗,窗户都作为一种不可或缺的建筑构件,无不显示出其独特而丰富的魅力。在现存几乎所有的木质窗户中,从简单的穿杆式结构,到繁复的万字型构造,再到雕饰精美的镶嵌式造型,卯榫结构的运用都无一例外地传承了隐榫技艺。在造型设计上,卯榫窗户在充分考虑通风、采光等基本功能的同时,十分讲究通过造型变化和图形装饰达到活化建筑理念、传达风土人情、彰显历史文化的目的。如在窗格中嵌入牡丹、荷花、以及梅花等四季花卉传达祈福意愿,通过大小、样式的变化如条形窗、圆形窗、扇形窗等以表达兴趣爱好和审美情趣等。通过卯榫构造变化,窗户不再是采光通风的工具,已成为传达情感、描述意境的手段。(图4)

雕花门扇蕴含文化情感。配合裙板和隔扇运用,雕花门扇作为一种传统,普遍见于明清时期川北民居建筑中。特别在南充、郎中、巴中以及广元一带,在门板上雕刻吉祥文字、人物图像或动植物纹样,再经过板框榫槽固定成型的卯榫结构雕刻门扇随处可见。这种充满寓意的雕刻纹样门扇,不仅贴切地表达出川北民居建筑善于借物抒情、以小见大的设计手法,而且也充分展示了川北民众祈望五谷丰登、追求自然和谐、讲究生活情趣以及崇尚传统文明、本性勤劳善良的地区特色。在广元、巴中、南充等地,门扇图饰还通过对女皇文化、文化、三国文化等的故事性描述,为传统教育和历史沿承提供了民俗渠道。如经过精雕细作后的裙板式立面处理,雕花门扇的抒情意味更加浓郁,特别是门扇图饰的变化对比,恰到好处地将装饰与审美统一起来,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挑梁结构体现高超技艺。以立柱和横梁结成梁架,梁架之间再由枋、檩条构成间的构架,檩条上通过青瓦覆盖连成屋面,房间之间用木质裙板或土墙相隔,川北民居这种传统的建筑手法,一方面使墙面的承重压力得到减轻,便于门窗等的自由设计,另一方面,也为后期明楼的建造和牲畜圈舍的搭建预留了空间。同时,适应不断增强的接檐发展要求,挑梁在屋檐设计中的作用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特别是通过挑梁的接力设计,使得川北民居均可利用宽大街檐和敞亮明楼进行作物晾晒和风干处理,从而避免了秋季阴雨潮湿天气对秋收的不利影响。通过强化穿斗的叠加功能和卯榫的独特构造作用,极大地满足了顶梁设计的变化要求(图5)。

三、现代川北民居建筑中穿斗与卯榫结构的创新发展

(一)更加注重风貌打造

近年来,川北地区相继集中开展新农村示范片建设活动,“一地一产业、一区一风貌”建设相继纳入各级政府议事日程。尽管各地工作重点有所侧重,但民居特色风貌打造却异曲同工,相得益彰。继承以“青瓦、白墙、灰屋脊”为基本格调、“尺子拐、撮箕口”为平面组合方式的民居设计传统,各地通过对穿斗与卯榫在民居建筑中的灵活运用与手法变化,更加注重当地传统特色建筑符号、建筑表情(如坐脊、翘檐、纹饰门窗等)的统一表现,把一户一居建造纳入政府民居景观式打造工程,在总体上不仅保留了朴素、自然、协调的川北民居建筑特色,而且也在各地风土人情味道提升、民居建筑品质升华上营造了气势,彰显了活力。墙面仿古处理的民居(图6)在风貌统一打造工作中,各地均尊崇民众对传统建筑式样的习俗,在充分保留顶梁结构的同时,始终贯穿绿色建筑理念,通过减少对木材的使用和寻找替代建材,如采取木条贴墙造型和彩线勾勒等方式,仍然可以达到在现代建筑材质上大规模进行风貌改造的目的。这样既破解了新时期传统民居建筑特色的保护与传承矛盾,也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川北山区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找到了有效的展示载体和平台。

(二)更加注重内涵建设

川北民居有别于其他民居形式的特色就在于房屋的设计含有丰富的农耕文化,而由农耕文化发展升华的红色文化、历史文化、庭院文化则成为了川北民居建筑的现代名片,其中庭院文化更是现代川北民居建筑的精髓。大到郎中的三国文化、巴中与苍溪的文化、广元的女皇文化设计,小到农户的经济庭院、休闲庭院、观赏庭院的打造,均考虑满足当地特色文化氛围的营造需要。无论在庭院总体布局,还是在房屋设计、装修以及园林的规划建设上,都将历史故事、人物传说、风俗习惯等历史文化内涵,通过门窗图形纹样改造、明楼造型变化、挑梁雕刻渲染等特色造型空间设计、图形符号描述、旅游建筑一条龙式打造等直白的表述方式进行演示升华,使得川北民居建筑在吸收传统文化元素的基础上,不再拘泥于形式上的模仿,而是积极融入现代文明,更加注重外形“神似”和内涵表达,如文化场所、图书阅览室、农家休闲设施等现代建筑设计元素,以及电视、网络、电话、匾联等文明符号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川北民居建筑形式。如通过休闲式小栅栏与小凉亭的装点,木接檐与砖街檐的结合,既体现了现代建筑设计的灵动变化,也丰富了地域特征明确的文化内涵。

(三)更加注重环境陪衬

川北现代民居建筑设计,十分注重保护和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始终把单个民居作为适应大环境要求的生态细胞进行规划建设,布局上凸显民居与周围环境的完美结合,如将梨、猕猴桃、柑桔、柚、葡萄、蔬菜等庭园经济植物以及松、竹、梅、花草等观赏植物纳入规划设计,并巧借假山、流水、亭台等人造景致的烘托作用,极力营造出“一院一景观、一家一格调”的山村农家形象[1]。即使是普通农家自建住房,也普遍懂得用山体作背景,园林作陪衬,房屋宜高则高,宜古则古,使房屋在山、水、林、田、园的掩映中画龙点睛、摇曳生辉,完美展示川北“生态民居”“经济民居”“休闲民居”的建筑特色与风貌。特别是现代仿穿斗与卯榫构造的砖梁式顶梁结构的普遍应用,在川北民居建筑与自然的“一体化”融合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结语

现代川北民居建筑,尽管普遍开始由土木结构向砖混结构转变,但顶梁却仍沿承了传统的穿斗与卯榫结构,即使是砖梁设计,也都完好地保留了屋顶的高架式构造,并传承了房屋建造中对环境的适应性要求。特别是在现代民居风貌建设上,许多地方均采用仿木纹墙面勾勒、砖混式明楼设计等方式进行仿古改造,为川北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建设提供了更多用材便利与更大发展空间,也为传统的穿斗与卯榫结构在川北民居建筑中的创新发展找到了新的办法与途径。

参考文献:

[1]挖掘文化内涵凸现川北民居特色[N].广元日报,2008-3-15.

[2]张春迎.川北民居建筑特色刍议[J].中华建设,2011,(7).

[3]张鸿、唐星明.绿色建筑与新农村建设刍议——以川北民居建筑为例[J],艺术探索,2009,(4).

第7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关键词:中国传统器具 工业产品 设计

一、引言

中国传统器具涵盖范围很广泛,指工业化生产之前人们日常衣食住行、游玩、劳作甚至战争中所应用到的各类产品,包括农耕用具、玩具、日常用品、战争器械等。现代工业化产品是指工业革命和工业生产制造方式产生后,人们在这些领域所使用的各类产品。两者最显著的区别是传统器具是手工制造而成;现代工业产品采用机器制造,利用石油、电等能源驱动。

工业化的快速发展、科技的发达、交通的便利、信息的快速交流等现代因素让整个世界渐渐逐渐趋于大一统。不仅是各国各民族的显性文化在逐渐隐褪,比如服饰基本全球趋同、使用的商品也基本同步;而且各国各民族的传统内在文化也正随着国际潮流的步伐逐渐消失。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是一个有个性的个体,其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的经历、体验造就了他们民族或国家的个性特征,这些个性特征使得他们在漫长的人类发展历史中创造了各自的文明。我们中华民族经过两千五百年的悠长岁月繁衍至今,个性深远厚重、文明丰富辉煌。中国传统器具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磨砺沉积,因地制宜、因材施工、就难而解而成就的具有中国人哲学思想体系的产品。遗憾的是这些产品随着工业化进展的步伐而浸微浸灭。进步是人类的必然发展趋势,但这不代表放弃传统。传承的进步是高境界的发展。因此,我们很有必要把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充满智慧的设计重新展现出来,一方面是为了有效的保护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智慧结晶;另一方面是通过对这些传统器具的剖析,经过和现代工业产品的比较,展开创新的传承与发展。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进行有创新的传承和有智慧的保护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和延续。

二、中国传统用品与现代工业化产品的分类及比较

1、农耕用具类

中国有着非常灿烂和辉煌的农耕文明,在农业技术上领先于世界并且农学文化被广泛传播。中国的农耕文明强调“天地人”的和谐关系,土地的保养注重“养地”的可持续性策略、套选良种以及注重研制精巧实用的农耕用具。远古时代,我们祖先就利用木头、石子、骨头等天然材料制作许多轻巧实用的工具,接着发明了畜力农具以及借助水利、风力的农用器具。这些农具的制造技术从结构、材料、制动原理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准,而且简单实用。

中国传统升水器桔槔相当于一个普通的杠杆。在其横长杆的中间由竖木支撑或悬吊起来,横杆的一端用一根直杆与汲器相连,另一端绑上或悬上一块重石头。当不汲水时,石头位置较低(位能亦小);当要汲水时,人则用力将直杆与汲器往下压,与此同时,另一端石头的位置则上升(位能增加)。当汲器汲满后,就让另一端石头下降,石头原来所储存的位能因而转化:通过杠杆作用,就可能将汲器提升。这样,汲水过程的主要用力方向是向下。由于向下用力可以借助人的体重,因而给人以轻松的感觉,也就大大减少了人们提水的疲劳程度。这种提水工具,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一种主要灌溉机械。在现代日本庭院中有一种叫做“鹿威”的设施就是应用相同的原理而设计,相比而言更加精致灵巧,多了一份装饰的韵味。

2、玩具类

传统玩具是指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手工制作玩具,俗称耍货。它们与民俗关系密切,具有一定的传承历史。传统玩具的材料大多采用天然的泥、木、竹、石、布、面、金属、皮毛等等。传统玩具的题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表现的是民众的信仰、习俗和戏曲、传说、民间文学等内容。它的造型、色彩和结构随意、主观,具有原始文化和乡土艺术的特点,反映了中国的传统审美观念。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类和地方风格,并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成长。时至今日,虽然许多玩具已改头换面,但个中的涵义及先人的智慧却仍长存其中。小时候很多人玩过竹蜻蜓。用双手掌夹住竹柄,快速一搓,双手一松,竹蜻蜓就飞向了天空。小小一片竹子,带给童年无限的快乐和遐想。被誉为“航空之父”的英国人乔治·凯利一辈子都对“竹蜻蜓”着迷。他的第一项航空研究就是在1796年仿制和改造了“竹蜻蜓”,并由此悟出螺旋桨的一些工作原理。他的研究推动了飞机研制的进程。并为西方的设计师带来了研制直升机的灵感。

3、日常用品类

早在西汉就有记载“被中香炉”用来取暖或盛香料熏被褥。这个被中香炉呈球形,可奇特之处就在香炉放在被子中无论如何翻动,香炉口始终朝上不用担心炭火从炉口倒出来。被中香炉又称“香熏球”、“卧褥香炉”、“熏球”。它的球形外壳和位于中心的半球形炉体之间有两层或三层同心圆环。炉体在径向两端各有短轴,支承在内环的两个径向孔内,能自由转动。同样,内环支承在外环上,外环支承在球形外壳的内壁上。炉体、内环、外环和外壳内壁的支承轴线依次互相垂直。炉体由于重力作用,不论球如何滚转,炉口总是保持水平状态。在唐代贵族的生活中,已经普遍地使用银熏球。被中香炉不仅是一种艺术珍品,从机构学的观点看,也是一项重要创造。在欧洲,最先提出类似设计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大画家、科学家达·芬奇,已较我国晚了1000多年。16世纪,意大利人希·卡丹诺制造出陀螺平衡仪并应用于航海上,罗盘就是悬挂在一种称为“万向支架”的持平环装置上。这样,无论有多大风浪,船体怎样摆动,也无论在怎样复杂的气流中,飞机如何颠簸,罗盘始终保持水平状态,确保正常工作。根据这个原理现代设计师设计了下图所示儿童碗,只要抓住蓝色边缘,无论小孩怎样拿,盛东西的碗始终保持水平状态。

三、孔明灯的创新设计与思考

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亮发明。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平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孔明灯“会飞”原因是:燃料燃烧使周围空气温度升高,密度减小上升,从而排出孔明灯中的空气,使自身重力变小,空气对它的浮力把它托了起来。

德国卡尔斯厄设计学院一位年轻的设计师Eric Klarenbeek利用孔明灯的原理设计了一个现代照明设施“floating”。设计师自己这样描述:“设计在发展和过程中,所有的都取决于不断发展的条件”。在“floating”的设计中,灯自热散发出的热量不断冲入上方用聚乙烯箔片作的大气球容器内,象热气球的原理,灯具因此慢慢的悬浮起来。设计师说:我对于通过吹气将气球充气的方式不敢兴趣,于是我开始做热气球实验,并且对于气球材料的重量和灯具重量达到平衡作了很多实验,最后产生了现在这个设计。这件作品介于灯具、物体和空间的再创造上,这种重量轻微、好像有一只无形的手将它缓缓移动的感觉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神话般的境界。灯、形态、空间和时间在玩一个迷人的游戏。

“floating”无疑是德国版的现代孔明灯。Eric Klarenbeek结合现代材料、现代照明设施和现代人年轻人的感性生活方式,为传承和创新作了一个很好的诠释。Eric Klarenbeek的导师汉斯·玛雅这样评价这个富有创意的设计:她用独特的方式,在设计概念发展和新形态表达方面展开了各种可选择的创意和解决方法。这些工作方式在创造真正产品的过程中是一种形成创意的试验,也是一种设计过程的探索。

四、结论与思考

传统器具蕴含中华文明设计智慧,将其应用到现代产品中,是对传统文明的传承和发展的创新过程,要从历史的、发展的、哲学的角度来看待,不可形式主义的生搬硬套。可以从材料、构造原理、哲学思想层面对这个再创造过程展开思考。

1、材料:传统器具的材料一般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因材制作,如竹、木、石、纸、藤等;而现代工业化批量生产方式决定了材料的性质,其中使用最多的就是塑料。虽然后者适用于满足现代生产的需求,但是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却超过几千年。我们不得不反思这些现代材料从制造、使用到回收这一系列过程中,地球所要付出的代价是什么?

第8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1.乡村旅游景观的概念

乡村景观指的是人们的生产生活需求在农村地区开展人类活动的同时所造就的独特的人文、自然景观,其具有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双重价值。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到来,都市化在自然景观中不断蔓延,人们对于原始农耕生活的向往越来越强烈,随着而来的就是为农村景观缔造了优越的生态旅游价值。因而农村地区的自然、文化风景便成为该地区乡村旅游景观的重要设计要素,其所具有的历史性、文化性以及审美性,都深深影响了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同时乡村旅游景观和其他的景观存在着关键性的不同点,例如乡村旅游景观在自然风光上受到农耕业、养殖业的影响,因而具有农耕环境的生产景观以及粗放的土地利用景观,还有乡村独特的田园文化景观和田园生活等①,这些都会是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的重要因素。乡村景观就类型性质而言具有特定的景观行为,在形态和内涵上和其他景观设计存在着显著的不同点,其中主要体现在乡村的聚落形态、人口疏密、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田园特征等方面,乡村景观一般是由零星分布的农舍来提供生产、生活服务的,具有土地利用粗放、人口密度小的田园特征②。乡村景观开展旅游业主要集中在自然秀美的自然农村景观和悠久淳朴的农耕乡土文化景观,因而其具有多重性。桂林山水作为拥有多重旅游性质的优秀自然、人文景观,其在乡村旅游发展建设的新格局③主要体现在桂林山水乡村旅游的活动对象、可变分散性时空结构、主体行为以及文化层次上④。桂林山水由于独特的乡村自然风貌,在聚落形态、人口疏密、土地利用程度以及田园特征等方面均占有显著优势,人们在领略桂林山水文化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秀丽的乡村地理风光。因此,在桂林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设计具有必要性。

2.桂林山水开展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实现意义

桂林是我国著名的风景胜地,其有名的山水旅游景观打动了一批又一批的文人墨客,除了秀丽的自然风光,桂林随着时代的发展,其乡村旅游景观越来越迎合现代都市人对于自然风景的向往。面对新世纪乡村发展的新趋势和发展机遇,乡村景观已逐步成为综合研究乡村产业发展与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社会进步的综合课题,是乡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内容。乡村旅游景观设计一般具有旅游地的鲜明特征,用于满足旅客旅游需求的景观产品,应该体现旅游胜地的审美价值,考虑旅游过程对于游客的基本需求,景观设计同时还应该具有艺术性、时代性以及纪念价值,既要能够体现旅游胜地的文化历史、自然魅力,又要基于旅客的消费需求,二者结合才是适合游客需要的旅游景观。乡村作为人类最初的聚居地,它荷载着集镇与城市人群的生长基因,在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形成了一定的地缘关系。地缘就是由乡村地域衍生的类似亲缘关系,每个城里人都与乡村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地域联系,并且时时有意或无意地在维持保护着,乡村旅游实际上是对地域、亲缘、血缘关系的维系或重续⑤。

二、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景观的相关要素

1.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历史性

桂林的山水艺术于古代诗词歌赋中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其赞美声音不绝于耳。中国对于桂林山水的艺术文化解析不仅是山峰和流水这些景观的描述这样简单。山水艺术是指根据地貌特征上的典型性、生态环境上的优良性、文化历史上的影响性,对地方山水文化的各方面属性进行汇总。人们了解的桂林山水单单是景观艺术,而山水文化对桂林山水的评价则是综合考虑桂林山水的各方面特性。山水文化是人化的山水,具有人一样的本质,是人与自然结合的产物。山水文化更多地是体现人类对于山水景观的认识、感官和心理影响。桂林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在灿烂文化影响下的桂林山水具有十足的文化底蕴,经过历史文化的衬托和熏陶,桂林山水文化具有浓重的文化风格,壮丽的地貌特征使得人们牢记桂林山水的美丽,就算没去过桂林的人也在印象里面多多少少有着桂林山水在书本上的模样,这就是桂林山水文化艺术历史性的重要作用,它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陪伴着一辈又一辈的人,经历过一代又一代的朝代更迭,目睹过一天又一天的日升月落。

2.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独特性

桂林山水之所以能够“甲天下”,这得益于它的独特性,但凡相仿就不可以用“甲”字来形容。独特性使得桂林山水一枝独秀,在中国以及世界山水文化之林屹立不倒。对于桂林而言,越是地域性的山水景观就越有可观赏的价值所在,地域性的山水具有独特性,同样也是最贴近自然的。对于工业化和城市化日益严重的中国来说,人们越发渴望自然美丽的山水景观能够常伴身边,感悟自然和健康的气息,了解未曾了解过的美好景色,观赏未曾领略过的秀美风光。所以桂林山水文化的独特性为桂林山水景观的设计带来了可观的价值。桂林山水自然和人文上的艺术魅力让人们感受到了其在中国的山水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3.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美学性

桂林山水在美学上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和价值。桂林山水在地貌上具有显著的喀斯特地形,山清水秀、洞奇石美,群山倒影山浮水的美妙意境深深地缔造了桂林山水的诗情画意。正可谓是“无山无水不入神”,在历史文化古城的影响下,自然上的美和人文上的美一同构建了真正的桂林山水文化。古今传唱下的桂林山水已经是人与山,与水共同融入后的文化瑰宝。清代诗人吴迈作诗形容桂林山水是“群山倒影山浮水,无山无水不入神”。桂林山水的景观包括俊朗的山峰、潺潺的水流、鲜明的喀斯特岩洞、名胜古迹以及那些古代灵工巧匠雕刻留下的历史石刻等。桂林山水的美学性还体现在其灿烂的传统文化上,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优美诗句都已成为桂林山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韩愈笔下的桂林是“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清代袁牧笔下的桂林是“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这些都是用来形容桂林山水的特征的,诗中山水形象逼真,人与自然相映成趣,使得桂林山水具有人化的特征。

4.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文化的自然性

山水文化的源头在乎于山水之间,山水所赋予的自然秉性使得山水文化具有本质上的自然性,人们通过对自然的热爱,便更加深了对于山水文化的青睐。山水文化经历了历史的变迁依然生机盎然,因为它具有“青山不倒绿水长流”的自然价值。山水画家通过笔墨描述出来的山水,虽然经过了想象和思考,但其本源依旧在于自然景观中的山水景物。山水景观已经成为桂林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必需品,旅游业已然成为带动经济所不可缺少的活力素,认真研究桂林山水的文化景观设计对于维护桂林的景观和环境十分重要。

三、桂林山水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思路和模式

1.桂林山水的乡村自然景观设计

对于桂林山水的乡村自然景观设计而言,应该首先抓住山水文化的自然定位元素,其主要指的是山水文化的形态元素,山水文化形态元素的主要价值就是体现在山水文化的物化价值,具有代表性和象征性的山水景观是山水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时山水景观也是山水文化的衍生产品,是山水文化的缩影。通过提炼山水文化中的组成元素能够发现山水文化景观的内在价值以及文化魅力。桂林山水在开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时候,能够凭借天然的山水文化形态元素,不单单能够实现现代都市人返璞归真的精神需求以及心理需求,还能够充分丰富桂林地区旅游业的建设内容,而且繁荣了当地的农村经济以及山水文化,在积极带动农村相关产业发展的同时,还为桂林山水的农耕地理环境提供了宣传计划,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广泛的就业机会,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化,实现了桂林山水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社会价值以及旅游价值。

2.桂林山水的乡村人文景观设计

由于旅游业的发展,市场上对于乡村人文旅游景观的设计情况比较复杂,种类也很多,一般可根据文化风格的不同以及民俗习惯的不同概括为多种不同类型的旅游景观。因此桂林山水在人文旅游景观的设计方面应该更加注意对本地特色元素创意设计的加强,可以通过提炼本地风俗文化、民间文化的方式增强桂林山水文化乡村旅游景观设计的种类和风格,使其丰富起来,还可以根据桂林山水的特色来进行设计,例如根据桂林山水景观的实用性和纪念性进行大胆创新,一改平时的传统路线,将重点放到山水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上去,利用新颖的设计路线和富有创意的设计想法来吸引旅客的注意力。

3.发挥数码网络媒体对乡村旅游与“桂林山水”的契合作用

第9篇:农耕文化设计范文

一、培养“勤朴课植”精神,创设大文化氛围

结合学校的百年历史文化与发展需求,朱家角小学提炼出了具有自身特质的“勤朴课植”精神,并将其作为学校文化的核心。这一精神对“教”与“学”进行了精到的诠释,对教育精神进行了精彩的演绎。学校以“勤”“朴”为立身之基,激励师生在已有百年历史的学校中,不断奏出时代的强音。

学校把朱家角古镇作为学生活动的实践基地,把特色活动扎根于朱家角古镇深厚的人文底蕴之中,创设大文化氛围,为学生全面而健康地成长提供丰富的“养料”。学校利用朱家角古镇这一独有的地域文化资源,着眼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创建丰富多彩的活动。在开展活动时,注重活动形式的设置,力求让活动主题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充分利用身处千年古镇的便利,以“勤朴课植”精神为圆心,以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为半径,创设古镇文化与学校“勤朴课植”精神紧密结合的氛围,让校园与古镇浓浓的文化气息熏陶、感染着每一位师生。

二、依托古镇资源,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通过少先队平台,促进队员成长是少先队活动目标的重中之重。为了让队员体会到古镇的风采,感悟到“勤朴课植”的精神魅力,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

1.学做新闻小记者活动

近年来,随着学校周边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朱家角古镇的旅游事业不断发展。学校身处古镇之内,及时抓住这个良好机会,在活动的开拓创新上占得先机,尽显古镇的水乡特色。

学校以宣传家乡文化为宗旨,积极寻找“勤朴”精神的最佳结合点,开展了“学做新闻小记者”活动。小记者们以发现的眼光,考察了朱家角历史文化标记、现代化旅游购物街,记录下了古镇迷人的风采;采访了古镇旅游景点的志愿者阿姨,记录下她们感人的故事,用手中的笔和相机“发现”家乡的美。小记者们秉承“勤朴”精神,向外界传播着朱家角古镇的风采,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好评。

2.校史资源探究活动

W校建校百年,留下了丰富的校史资源,其中最耀眼的就是那些有所作为的优秀校友。如何让这些校友的事迹印刻在学生们的心中,让他们的励志故事以及“勤于做事,朴以做人”的精神成为学生们学习的导向,乃至内化为奋发向上的动力,是学校力求达到的目的。

基于少先队探究活动积累的经验,学校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围绕“校史资源塑品行”主题,分阶段、分年级开展了各类主题活动。例如,一、二年级开展了“参观校史陈列馆”和“说说我喜欢的校友故事”等活动。在此基础上,学校又开展了“我与校友共成长”故事讲演赛、“我的朱小未来梦”主题实践活动等。各类活动围绕学校提炼的“勤朴课植”精神,精心设计内容,塑造学生“勤朴”品行,让每位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长。

3.农耕文化体验实践活动

古镇有很多资源,在北大街的稻米乡情馆就给队员们提供了体验农耕文化的条件。稻米乡情馆分为老米行、稻作文化馆、米食文化馆及丰收乐园四大部分,耒、耜、镰刀、锄头等农具也细腻地展示了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耕全过程,是教育学生的生动教材。

农耕文化不仅使学生养成了爱惜粮食的习惯,而且还是古镇历史文化的一扇窗户,更是与“勤朴课植”精神紧密衔接。大队部通过统筹平台,让红领巾小导游先期了解背景知识,为其他少先队员担任“稻米乡情馆”讲解员。学校以稻米文化相关知识作为拓展型课程内容,大力开发与稻米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

4.“哈乐・水”主题探究活动

朱家角是上海著名的水乡,但存在污染状况,急需出台有效措施加以改善。鉴于此,在“哈乐・水”活动过程中,队员们以“救救母亲河”为着力点,通过采访身边的人以及对污染现状的调查等产生爱水、爱家乡的朴素感情。队员们在活动中不忘深入探究,发起“从我做起,保护身边的一江一河”活动。

5.红领巾小导游

红领巾小导游是学校大队部特色品牌项目,至今已开展了十多年。如今,学校又为其注入了“勤朴课植”精神,给予它新的内容与内涵。如小导游们利用节假日为游客介绍马家花园――课植园的时候,将马文卿一手创办课植园时“课读之余,不忘耕植”的“朴质务实,向善求真”的思想介绍给游人。

通过实践活动,队员们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口语能力、礼仪素质、人际交往能力等都有了明显提高,爱家乡的情感得到升华,“勤以做事,朴以做人”的思想在小导游们的心中生根。

三、构建少先队活动模式,

强化少先队组织优势及功能

优秀的少先队活动,往往是三方面的交集:优秀的文化资源内容、队员的积极参与和扎实的活动组织。在实践中,经过研讨、交流、反馈,初步探索形成了既具有普适性,又能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功能的活动模式。模式由项目驱动、自主设计、合作探究、成果分享四个环节组成。

项目驱动。为了能使活动高效、自主,大队部主要进行了大队、年级、中队三个层面的培训,包括大、中队干部及对活动感兴趣的队员,为他们提供子项目菜单,指导队干部和队员从中选择探究内容。

自主设计。这一环节是小队以共同的子项目为任务驱动,自主设计活动方案,以保证探究活动的实施。大队部设计并统一印制了“校史资源探究小课题申报表”和“校史资源探究小课题计划表”,引导队员根据小课题的内容,集体制订采访计划,聘请校内外辅导员指导,由大队“校史资源探究”活动组对各个小组课题成果进行审批。在申报、制订、完成计划的过程中,全面培养了队员的科学研究精神。

合作探究。这个环节既是队员自主探究的过程,又是实践体验的过程,也是反复“实践―反思―总结”的过程。队员们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外实践活动,根据小课题计划,将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既体现了队员之间的合作精神,也凸显了队员的主体性。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