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光和色的环境设计范文

光和色的环境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光和色的环境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光和色的环境设计

第1篇:光和色的环境设计范文

室内环境设计属于建筑装饰的范畴,而建筑装饰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学的任务是构想一个带有可用空间的立体并使其尽量地漂亮和实用。早在十九世纪以前,建筑装饰是建筑学的代名词,大多数的建筑师认为,装饰是建筑艺术与单纯房屋设计的主要区别。工业革命及其引发的变革扩展了建筑的内涵,现代建筑设计的概念取代了建筑装饰,这一情况一直延续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现在,人们重新认识到建筑装饰在建筑的个性化、建筑传统的继承以及满足公众的社会心理需求等方面的意义。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建筑装饰业带来了一次繁荣,大量的家庭居室和高楼大厦对新颖、美观、富于个性的装饰的需求,为其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建筑装饰设计不是仅仅考虑建筑作为六面体的问题,而是运用多学科知识综合地进行多层次的空间环境设计,利用平面和空间的构成、透视、错觉、光影、反射和色彩变化等原理配合物质手段创造出预期的格调和气氛。它包括各种居住和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设计和室外装饰设计以及小区建筑环境设计。其中,室内环境设计不只是简单的装饰,也不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美化,它应该是充分满足室内空间的性质和用途,并与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风格)相适应,通过对空间、造型、细节、色彩、艺术品等进行综合性整体设计,满足不同的使用功能和审美价值。

我国的住宅室内环境设计,自建国以来,实际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早期,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室内环境设计简化到最低点。粉刷一下墙壁,挂几幅年画,摆几件必须的家具。改革开放后,市场经济开始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腾飞。尤其到了九十年代,建筑作为一个产业蓬勃发展,房地产业不断升温,与之相适应的室内环境设计受到重视。但一开始在一种浮躁急切的心理驱使下,室内环境设计呈现一种浮夸的风气,各种新型材料和高档物品不问主题,甚至忽视功能地拼命堆砌。经过一段时期以后,人们开始冷静下来,加上参考国外的一些优秀的设计案例,室内环境设计开始进入稳步发展时期。

二、建筑电气与住宅室内环境设计

正如主体的建筑设计需要结构、设备和电气等专业的配合,在装饰设计中总的装饰效果是一个总的构想,由结构专业完成了硬件设施,搭起了架子,设备和电气专业负责完成软件设施,赋予这些钢筋混凝土以人情味,让他们有了温暖,能够呼吸,由硬帮帮的东西而软化活化。建筑电气的任务是以现代电工学和电子学为理论和技术基础,人为地创造和改善并合理保持建筑物内外的电、光、热、声的环境。建筑装饰中的建筑电气是建筑电气在建筑装饰中的延伸。在室外装饰装潢中建筑电气主要是完成立面照明、广告照明、环境及道路照明等,而在室内环境设计中,建筑电气的功能应用就复杂的多了。

在住宅室内环境设计中,为了配合总体设计思想,突出装饰主题和理念,建筑电气专业对所采用的照明方案(包括照度、电光源、配光方式等)的准确选择和照明器具的合理应用,能有效地加强装饰效果,渲染空间的环境气氛;同时,随着各种装饰材料的不断更新以及新型材料的不断涌现,一大批具有装饰表现力的开关,各种用途的终端插座以及其它暴露于室内的电气附件也朝着美观、安全、安装维修方便和多功能的方向发展,既能满足其在电气系统内的功能要求,又能在室内起到一定的点缀作用。另除了上述强电项目,随着人们对建筑现代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包括通讯、有线广播、有线电视、防盗保安以及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在内的弱电,还有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更增强了整个设计方案的适用性、安全性、现代性和可拓展性,符合了以人为本的宗旨。

三、照明方案和照明器具

3.1照明设计的步骤:

第2篇:光和色的环境设计范文

【关 键 词】 医院建筑 室内光环境与色彩 设计

[Abstract] Hospital is a special kind of architecture, the traditional design of hospital buildings affected by the economic, social and many other factors influence on the consideration of color and light environment is not very full. Hospital buildings now have a new breakthrough in the design concept, design more humane, more and mor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of the architect of light and color.

[Key words] Hospital Building; Indoor Environment and Color; Design

引 言

医院是人类维护身体健康、恢复劳动机能的场所,是人类生存繁衍、与疾病抗争的重要阵地。医院的产生和发展受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的深刻影响,并且与医疗技术和其他各方面技术息息相关。

医院由医疗部分、后勤生活服务部分和行政管理部分三部分组成。其中医疗部分是医院的主体。医疗部分又可以再分为三部分:门(急)诊部、医技部和住院部。由于各自使用功能和使用要求的不同,这三部分对于光环境和色彩的运用也大不相同。

一、医院建筑中的光环境设计

像多数建筑一样,医院建筑中的大部分房间需要充足的采光。眼科门诊要求照度均匀,视力检查要求光线明亮。医院护理单元的主要功能空间是病房,作为病人调养休息的功能空间,病房对采光的要求并没有特殊的要求,窗地比达到1/7就可以。但是,为了更好地给住院病人提供良好的住院条件,实际上,往往在设计病房楼的时候将最好的朝向让给了病房,而辅助房间,如医护值班室、配药室、污洗间问会设于较差的朝向,甚至根本就是黑房间。

医院的门(急)诊部和医技部往往体形庞大。这两个部门各自的面积动辄就是数千平米,甚至上万平米。因此,建筑的进深尺寸很大,这样大的进深,对很多房间的采光是十分不利的。对这类房间光环境的处理,经常采用两种方法:

l、整栋建筑设计成分散的,由多个肢端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功能空间;

2、整栋建筑设计成一个大的体块,在体块中央开天井(采光庭)采光。

除了可见光外,医院建筑中由于各种医疗仪器工作的影响,还存在着许多用肉眼无法看到的不可见光。在设计中要充分地考虑到这一点。在普通的民用建筑设计中,对于房间的设计往往要求有良好的采光。而在医院建筑设计中,结合医院建筑空间的使用要求,不仅仅要合理安排光通道,还要适当地设置光屏障以形成暗室(黑房间),这在医院设计中是一个应该被认真考虑的问题。

在医院设计中,镜检室、解剖室、药库、药剂制配室等房间要求采光,但不宜受到阳光的直射,应采用间接采光。在功能检查室、内窥镜等房间,应该设置有效的遮光屏障,以保证仪器的观察。X―Rav诊断室要求有更加严格、有效的遮光屏障,以隔断对观测有影响的杂光和对人体有伤害的辐射。而cT室和MRI(磁共振扫描)室、X―Ray诊断室、钴60、加速器治疗室等房间,由于其放射性强,因而对这些房间的限制也更为严格。在设计过程中经常做成暗室,甚至将这些房间布置在地下楼层,既节约空间,又满足使用要求。此外,在眼科和耳鼻喉科的门诊检查房间,也要设置一些用于检查的暗室。因为,在这些科室的检查中有一些检查是要求避光的。

二、医院建筑中的色彩的运用

1、医院建筑中色彩的效果

色彩作为一种视觉元素,在建筑中的使用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概括说来,色彩可分为心理效应、生理效应、物理效应等。在建筑设计方面主要应用色彩的心理效应和生理效应。

a、色彩的心理效应

色彩的心理效应是通过生理效应产生的,也就是通过眼睛感知,再由大脑得到。人受到色彩的刺激以后,产生对色彩的反应,对人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能左右人们的情绪和行为。例如在红色的环境中,由于红色的刺激,能使人的心跳、脉搏加快,从而产生热感。相反,在蓝色环境中,会给人以安静、寂寞感,使人的心脏跳动减弱,脉搏减缓。这是色彩从生理到心理给人造成的影响。

b、色彩的生理效应

色彩更为直接的是引起人和动植物生理上的反应,这一点对有生命的动植物都有影响。如,赭石可以使血压升高,黄色则相反,可以使血压降低。浅蓝色有利于高烧病人的体温下降,粉红色有补血、养心宁神的作用,淡紫和淡绿都有镇静、安定作用,能治疗神经衰弱。

有关色彩生理效应的研究表明,光谱的“红、橙、黄、绿、青、蓝、紫”与人的色彩兴奋到消沉的刺激程度完全一致。处于光谱中段的绿色因此被称为“生理平衡色”。研究表明,人类的大脑和眼睛需要中间的灰色,如果缺乏这种灰色就会变得不稳定,无法获得平衡和休息。这一事实也是视觉残留现象的根源所在。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色彩专家率先将“色彩调节”技术应用在医院的手术室中,将白墙刷成绿色,不但稳定医生的情绪,还可消除医生久视血红色产生的视觉疲劳。这一改进大大提高了医生的工作效率。

c、 应用

了解了色彩的功能特性,如能正确的加以运用,就会有助于缓解疲劳,抑制烦躁,调节情绪,改善机体功能。美国色彩学专家吉伯尔(w.Ger-ber)认为色彩是一种复杂的艺术手段,可用于治病。温和欢愉的黄色能适度刺激神经系统,改善大脑功能,对肌肉、皮肤和太阳神经系统疾患有疗效。因此,在现代医院设计中,浅色调的米黄、乳黄成为了医院室内色彩的基调,而不是以前人们通常认为的白色。紫色可以松弛神经、缓解疼痛,对失眠和精神紊乱可起一定调节作用。紫色还能让孕妇安静,在产科病房中可以选用浅紫罗兰色调。平静的蓝色能舒缓肌肉的紧张,松弛神经,适于五官科选用。

2、医院建筑中色彩的应用

医院建筑中,除医疗的专用空间以外,一般大面积的色彩宜淡雅,适于使用高明度、低彩度的调和色,建筑群体色彩应统一协调形成基调。住院病房的色彩,对于北方地区,病房可选择使用暖色调,而南方地区宜选用冷色调。儿童病房的环境色彩应选用色彩亮丽、明快的饰物、家具,以活跃气氛。不过,即使在儿童病房中,大面积的背景色还是应该选择沉着淡雅的颜色。

作为诊断使用的房问不能安装彩色玻璃窗和深色面砖,以免透射光和反射光改变病人皮肤和体内组织器官的颜色,干扰医生的正确判断。

结 语

医院建筑是一类特殊的建筑,在医院中,能否合适地运用光环境设计理论和色彩理论不一定是医院设计成败的关键。但是,在一个成功的医院建筑设计中,一定是合理地运用了光环境设计理论和色彩理论。我们国家的医院设计在世界上并不是先进的,现有的医院在设计上也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就医要求,需要改造、重建。在改造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充分考虑到光和色彩在医院建筑设计中的作用,将会极大地提高我们国家医院建筑设计水平,改善就医环境。

第3篇:光和色的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电影;空间环境设计;室内场景;影响;效果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2-0015-011.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的概念

1.1最初的空间设计的概念,只是单纯地局限于室内的装饰,是指"房子装修完毕之后,利用那些易更换、易变动位置的饰物与家具,如窗帘、沙发套、靠垫、工艺台布及装饰工艺品、装饰铁艺等,对室内的二度陈设与布置以及布艺、挂画、植物等等。"各种家居饰品,比如墙纸、相框、挂镜、挂钟等等,都是可以移动的装饰品。空间设计的艺术,可以体现主人的审美观,营造了一种舒适且高质量的生活。

1.2后来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空间设计不仅仅体现在室内装饰上,开始延伸到城市空间设计、展示形式、园林设计、电影场景设计等。城市空间设计体现在城市环境和建筑的布局、建筑的群体形象上;展示设计则体现在像博物馆、汽车展示、服装秀上等等;园林设计重点在于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上,特别体现古代中国人曲径通幽的喜好;电影场景设计则是本文要着重阐述的方面。

1.3人们之所以喜欢看电影,最突出的原因是享受电影画面带来的视觉美感。各种各样的电影场景,或是惊艳夸张的人物着装,或是柔和温馨的灯光效果,或是光怪陆离的背景场景,这些都是电影中各种场景带给观众的感受。电影本身就是由各种各样的空间组合而成的画面,电影离不开空间设计艺术。

2.空间环境设计在电影室内场景中多层次地应用

影视艺术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它主要包括了三种时空的艺术(即诗歌、音乐、舞蹈)和三种空间艺术(即建筑、绘画、雕塑),影视艺术是一种混合型的艺术,是一种对传统艺术上的再创造和再塑造。从某种意义上讲,影视艺术最大的优点就在于影视艺术是集合了之上三种时空艺术、三种空间艺术的视觉艺术和其他的单独的艺术形式,具有很强的优势,这也是其他的艺术形式所不能比拟和超越的。那么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则主要是在于塑造电影的视觉艺术效果。这种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形态,丰富并完善了电影的层次感和艺术内涵。

2.1电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建筑艺术 。正如著名的意大利建筑大师布鲁诺•塞维利亚所写的《建筑空间论》中对空间建筑的明确阐释和分析,他在这本书中大致是这样说的,"空间,空的部分,建筑应当是主角,这是极其合乎我们的建筑规律的"。他还指出,建筑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还是一种对艺术生命的理解和对生活的享受,它所反映的已经不再是基础的艺术形式而更多的是一种对生活方式的展示,对生活环境、对生命舞台的展示。在电影影片中,建筑空间、门、窗户、柱子、墙等作为建筑元素的一部分都可以也应该融入电影的空间环境的设计之中,当然,这并不是指我们不需要考虑到电影影片的剧情、电影影片的主题等方面,相反,我们更需要的是再仔细斟酌电影影片的剧情、电影影片的主题等方面之后再对电影影片的空间环境进行设计的。

2.2电影空间环境设计中的环境艺术 。电影场景设计仅仅就艺术设计的意义来讲,它主要说的是空间上的视觉艺术设计和环境艺术的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环境设计、展览展示空间设计、装饰艺术、娱乐空间和其他设计元素和语言。那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电影的关注度的提高,我们对电影的空间环境设计上的研究和实践也在日趋增加,例如,我们在设计以及材料上的应用方面,我们使用光和空间在互动的角度上的环境艺术设计电影影片的室内场景,我们还在多变的、可变的空间上来创造一个具有视觉设计影响因素和它们之间的人类活动关系……也就是说,我们现代的电影影片的空间环境设计已经相当的丰富和完善,这就为我们在电影影片中应用这些电影空间环境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和直接、间接的有利影响。

第4篇:光和色的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生态;人性化;建筑;中庭;设计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discusses the atrium design principles, and from the daylighting, ventilated, green landscape and architectur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design four small points based on ecological law of this human architecture in the atrium design for your reference.

Keywords: ecological; Human nature; Architecture; In the atrium; desig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庭是一个多功能的空间,既是交通枢纽,又是人们交往活动的中心,因此也被称作为“共享大厅”。在建筑设计上,中庭空间在吸收太阳辐射、改善自然采光、促进室内通风等方面的生态效应也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当前,在旅馆、商业中心、办公楼等都出现了中庭设计,可以说,其不仅是现代建筑室内空间的精彩演绎,更成为当前生态建筑的重要设计手段。在此,本文将从采光、通风、绿化景观和建筑周边环境设计四个小点阐述基于生态法则的人性化建筑中庭设计,以供参考。

1 中庭设计的基本原则

1.1 直观性原则

中庭空间的表现需要采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来,如可设置树木及园林小品、陈列品等,给人最直观的感受。这是一种营造积极空间的有效手段。

1.2统一性原则

建筑中庭作为一个完整的形态,其在空间的处理上,不论是风格还是形式,都需要协调和统一。

1.3 有效性原则

即是指在设计时,可采取多元的、重复的、并行的、加法和减法等等方式呼应建筑中庭的主题,使其能积极引导观众的参与活动,从而达到积极有效的目的。

1.4完整性原则

即指在进行中庭空间以及序列设计的时候,必须把握分寸,使其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1.5 开放性原则

即中庭的设计应能让人自由进出,没有任何限制人们行动的物体等,在设计时可通过对空间的重置和设置交通空间等,使得人们在空间中能感受到运动的无阻碍。

2 基于生态法则的人性化建筑中庭设计

2.1 中庭光环境设计

2.1.1中庭空间的几何比例

中庭自身长、宽、高之间的比例关系决定了其光环境水平的变化程度。经研究,中庭高宽比的最大值为3:1。当中庭高宽比控制在3:1数值范围内时,其内部空间就可获得满足人们活动照度要求的天然光线。当然,当采用了3:1的高宽比后,仍无法满足人们对照度的需求时,可适当运用人工采光来弥补。但要注意的是,在采用人工采光时,要控制好自然光和人工光之间的比例,以节约能源。

2.1.2 中庭顶部的透光性

中庭顶部的透光率是影响采光效果的另一个关键环节。顶部透过率越高,到达中庭底部和相邻房间的光线就越多。因此,在设计时,首先,应选择透光性能良好的透光材料,且应注意其是否会产生眩光等,在具体的设计时可根据中庭光环境的其他影响因素来综合选择适宜的透光材料。其次,可采用锯齿型天窗,并让屋面板朝阳,让玻璃背阳,这样既避免了阳光直射,又将射向屋面板的光线反射到室内,提高室内空间照度。第三,可采用移动式遮阳系统,如活动百叶,并使遮阳板的角度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从而达到有效控制顶部透光量的效果。

2.1.3 中庭墙壁的反射性

由于进入中庭的光线除了直射光线外,还会有反射光和漫反射光,且漫反射光线柔和和均匀,不会产生眩光,其由墙壁反射后可实现对采光效果的再调节作用。因此,在设计时,中庭墙壁宜采用素混凝土、浅色粉刷、石膏板、麻面石材等材料,而尽量回避过于光滑的大理石及釉面砖等装饰材料。

2.2中庭热环境设计

2.2.1中庭温室效应

由于中庭通常具有大面积的玻璃屋顶或玻璃外墙,它在提高中庭内部空间照明度时,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温室效应。因此,在设计时,中庭温室效应应采取以下措施:

1.要保证中庭有良好朝向以争取尽可能多的日照,可将建筑中庭设计为南向侧面采光形式,这样既能确保中庭在冬季接收充分阳光而迅速升温,又能避免夏季强日光从顶部直接射入。

2.要选择热工性能良好的中庭围护结构,如带可调节遮阳板的双层玻璃幕墙和屋顶悬浮遮阳等。同时,可结合室内装修布置一些重质材料,如砖石、混凝土块等,以保持室内空间的良好蓄热性,防止热量在夜间散失。

3.选择合适类型及大小的天窗,可大大疏通室外风流,利于夏季通风。同时,在构造上,可将玻璃材料与实体材料混合使用,尽可能减少天窗的面积,尤其水平天窗的面积,为了满足采光的要求可采用垂直式天窗。

2.2.2中庭烟囱效应

烟囱效应,是指户内空气沿着有垂直坡度的空间向上升或下降,造成空气加强对流的现象。针对烟囱效应,部分地区可做如下设计:

1.夏热地区的中庭设计,可从两方面提高热压通风效率:①扩大通风口面积。可采用能开启的天窗配合可调节遮阳格栅,天热时将全部天窗打开,随着通风口的扩大,室内空气流动加快,热压通风也会增强。②适当抬高出风口高度,以增大上下空气温差,使拔风效果更明显。

2.温和地区的中庭设计:由于温和地区气候凉爽,舒适度最高,适合使用热压通风。中庭空间可充分利用其高差优势,结合风压与热压两种方式,充分发挥“烟囱效应”。如位于英国的莱彻斯特的德蒙特福特大学的机械与制造学院Queena Building就是利用中庭进行热压通风,使其取代了空调系统,低耗能且对环境影响很小,符合生态设计策略。

2.3中庭绿化设计

由于都市人长期呆在室内,极易患“建筑综合症” 和“空调病”,因此,中庭设计时应增添绿化设计,这样不仅可使建筑绿色化,还可改善环境质量,丰富空间层次。一般,中庭绿化设计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中庭植物应以热带、亚热带地区林下植物为主,且应具备较高观赏性:形态优美或奇特;叶型或叶色漂亮;花朵艳丽或繁花似锦等。如毛竹、高山榕、金山葵、邹菊、海枣等。另外,中庭植物应无毒、无不良气味、无粉刺飞扬,以保护观赏者。

其次,植物景观的构成要强调多层次性。应将中庭地面、楼层回廊、屋顶平台结合考虑,形成完整的绿化体系,同时满足人的平视、俯视和仰视的不同视觉要求。

第三,中庭绿化景观应呼应中庭空间的用途特点,营造风格各异的空间意象:或喧闹热烈、或安静闲适、或浪漫动人、或朴素自然。

最后,植物构景还要与环境中其他景观元素相互配合,如灯具、小品、水体、家具等,使之形成风格与色彩上的协调统一,并相映成趣。

2.4 建筑周边环境设计

2.4.1南向开敞空间:争取较多的冬季日照和夏季通风,利用自然空调,建筑南侧可设计水面植被等,依赖水体蒸发改善微环境的炎热条件,并可在冬季强化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如德国的盖尔森基兴日光能科技园就是在中庭进风口侧设置了大片水面和绿化,其目的就在于保持该处较低的表面温度,从而保证经由该表面吹入中庭内的空气温度较低,以获得良好的降温效果。

2.4.2 植被导风:设置合理的灌木乔木位置,南侧引导风流进入建筑室内,而北侧则起屏障的作用。

2.4.3 利用构筑物:挡风墙和导风板的灵活组合,并可结合绿化整体设计,引导夏季风流,阻挡冬季恶性风流。

3 结束语

中庭是建筑的核心空间,目前建筑中庭的生态效应在国内已受到一定程度的关注,它不仅是建筑室内空间的精彩演绎,也是生态建筑中的重要设计策略。因此,为创造人性化的中庭环境,提升整座建筑的活力,在设计时就要求设计师们能根据实际情况,以适当的方式将自然环境引入到建筑中,以保证中庭空间良好的生态效能。

参考文献:

[1]朱丽娅.建筑中庭设计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6).

[2]吴英杰.浅析商业建筑中庭空间设计[J].山西建筑,2011(28).

第5篇:光和色的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室内设计;色彩;效果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9-132-1

色彩给人的感觉向来是最直观的,也是最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不同年龄的人对于色彩的理解也不相同,儿时我们眼中的彩虹色,是现在我们认为的不同颜色按照不同比例的调和色。人们对于色彩的理解和想象也会受到文化背景和时代的影响。因而,在进行室内设计时就要充分考虑到不同色彩给人们的感受,进而为人们打造一个舒适、安逸的生活环境。

一、不同色彩给人们的视觉和心理感受

不同的色彩给人们带来的视觉和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人们对于色彩的感受会使人的情绪产生变化,进而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具体来讲,色彩给人们的感受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方面,冷暖感。虽然色彩没有温度,但是由于色彩会给人们带来联想,因而人们会对不同类型的色彩产生不同的感觉。比如红色、橙色,骄阳似火,自然界中带给我们光和热的火焰和太阳就呈现出这几种颜色。因而,这几种能给人带来温暖的联想就被称为暖色;同理,那些给人带来寒冷感的颜色就是冷色。第二方面,软硬感和轻重感。色彩的纯度和明度的变化,会给人带来软硬感和轻重感。那些高明度的浅色不仅仅会使人感受到柔软,还会使人感到轻松;而那些暗的纯色则给人刚强的感觉。第三方面,空间感。色彩给人带来的冷暖、轻重、软硬的感觉组合在一起就会影响到人们对于空间的感受。比如,同样面积的色块,如果是暖色的,并且是高彩度高亮度的,不仅仅会使人感到大,还会给人以近的感觉。

二、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设计和搭配

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要根据不同的色彩进行搭配,进而体现出业主想要的感觉。在设计的过程中,色彩的选择和搭配主要分为三步,第一步是对主体色的选择;第二步是确定背景色;第三步是确定点缀色。

(一)主体色的设计

室内环境设计的过程中主体色设计主要指的是对家具一类陈设的色彩设计。由于主体物在室内环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而在设计过程中选好主体色就等于为整个室内设计奠定了色彩基调。主体色的设计要考虑整个室内设计的色调,而后续的色彩设计都要和主体色相互呼应,进而营造出不一样的感觉。例如,当室内色彩的主色调为蓝色时,主体色就要选择和蓝色相适应和融合的淡蓝色或者绿色,从而保证整体色彩的和谐。设计的过程中选好主体色,不仅仅可以保证整个室内的色彩和谐,平衡还可以在后期室内环境的使用环境过程中促进色彩功能的提供。

(二)室内环境设计过程中背景色的设计

背景色在室内设计中占据的比重最大,背景色主要分布在室内空间的基础环境中。背景色不仅仅可以起到调控室内色彩的作用,还可以烘托其他的颜色。背景色的设计没有固定的原则,可以根据顾客的需要或者根据要呈现出的感觉。例如,老年公寓的背景色就可以设计为较为轻柔的颜色,进而营造一种安静、温馨的气氛;如果是一般的家庭公寓就可以针对不同的空间的功能,设置不同的背景色,年轻人的房间就可以将背景色设计为活泼动态的粉色。

(三)室内设计过程中的点缀色的设计

点缀色的设计属于室内设计中的收尾工作。点缀色的设计是在室内的设计基本完成之后,通过某些特定颜色的点缀,来升华室内环境的色彩设计效果。做好点缀色的设计,不仅可以体现出某些色彩特殊的魅力,还可以起到某些特定的功能。比如,在快节奏的写字楼内,为了缓解工作人员的压力,可以在室内摆放一些绿色的盆栽,这样既可以缓解室内紧张的气氛也可以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环保的工作环境。

三、室内环境设计的色彩效果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通过色彩的搭配和设计可以重现建筑物的性质和作用。一般来讲,室内的色调是由背景色决定的,之后,利用主体色的地位,通过色调的变化来呈现出不一样的感觉。

室内环境设计的过程中色彩的效果还和功能分区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空间的色彩效果,会直接影响到使用者在空间中的心情。因而,为了更好地呈现出设计效果,设计人员首先要做的就是了解室内的功能,进而通过色彩的搭配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

四、结语

自古以来,人们就赋予不同的颜色以不同的特点。比如,绿色代表生机,红色代表热情,紫色代表高贵等。色彩的搭配水平的提高不仅体现了我国室内设计行业的发展,也表明了目前我国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对人的情感的尊重。随着色彩的效果越来越明显,为了更好地利用色彩的效果提升室内环境的设计质量,设计人员就要不断加强对色彩的理解,不断完善自身的设计水平,进而为人们营造一个更为舒适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秦栗.浅谈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色彩作用[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1,(05).

[2]郭辰.浅析色彩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J].大江周刊(论坛),2013,(04).

[3]康宗社.建筑内部空间中的色彩搭配艺术[J].时代报告:学术版,2013,(01).

[4]焦静.浅谈室内环境设计中的色彩效果[J].艺术科技,2013,(04).

第6篇:光和色的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行为心理;建筑环境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性化设计理念已逐渐深入到建筑环境设计中。专家研究表明:人的心理现象其实有多种表现形式。如个体人格特征,包括意识倾向、能力、性格等;现实的精神状态,包括注意态度、情绪体验、安危应激等;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应对过程等。每一个建筑环境都是为人们完成上述行为而设计的,反过来人的行为心理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建筑环境的设计。

1.建筑环境与行为心理的关系

建筑环境设计并不仅仅为人提供一个活动与生活的环境场所,它还会对人的生理、行为心理有重要影响。建筑环境按环境尺度分为微观、中观、宏观;按使用性质分为居住、办公、商业等;按建筑风格分为古典、现代、后现代等;按开放程度分为开敞、幽闭、半开放等。建筑环境与人之间是一种多因素、综合的相互影响的关系,既可以通过建筑环境的设计诱导或改变人的某些行为,也可以根据人的某些行为心理和行为特征来指导建筑环境设计,以使建筑环境更能符合人的行为心理和行为特性。

对设计师来说,从行为层面上研究建筑环境与行为心理的关系是很有帮助的。人们具有不同的行为形式,交往尺度和习惯行为方式都与建筑环境的领域感,私密性相关,人体工程学的发展也实现了建筑环境的设计更加趋向舒适性。设计师在清楚地知道使用者需要怎样的建筑环境基础上,再经过实地考察和亲身感受周边环境,可以更好的进行设计。比如我们通过入口空间、共享空间的设计实现建筑环境的领域感,通过住宅的围合设计实现私密性和舒适性等。

2.影响人的行为心理的建筑环境因素

影响人的行为心理的建筑环境因素是多方面的,如环境比例、环境色彩、环境光效、环境尺度以及环境形态等。

2.1建筑环境比例与行为心理

建筑环境比例不符合生活规律的内在界定性时不仅会给人造成心理负担,也会增加生活上的不适宜;相反建筑环境比例符合人的生活习惯时,人在其中就会感觉比较舒适。建筑环境设计时可以利用此种作用,来达到设计者所想要的环境效果。例如皇宫内部的超大环境会使人不自觉地对高高在上的皇权产生敬畏,超大建筑环境的使用把皇帝的威严体现得淋漓尽致。再如一些日常生活环境如餐厅、客房、卧室等,按照人体工程学的环境比例来设计,定会营造出亲切、舒适的生活环境。

2.2建筑环境色彩与行为心理

色彩具有温度感、距离感、重量感以及尺度感等视觉效应,这会对人们的行为心理和生活造成重要的影响。西方心理学家提出,常见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对人的生理有不同的影响。红色:刺激和兴奋神经系统,增加肾上腺素分泌和增进血液循环;橙色:诱发食欲,帮助恢复健康和吸收钙;黄色:可刺激神经和消化系统;绿色:有益于消化和身体平衡,有镇静作用;蓝色:能降低脉搏、调整体内平衡;靛蓝:调和肌肉、止血、影响视听嗅觉;紫色:对运动神经和心脏系统有压抑作用;黑色:精神压抑,导致疾病发生;由此可见,色彩对人的情绪、工作及生活具有重要影响。基于此,在进行建筑环境设计时,可以用不同的色彩来更好的实现建筑环境的功能。如医院手术室、教室及起居室的颜色用绿色,酒吧及娱乐场所大量使用比较鲜艳的颜色,夏季房间多用蓝色、绿色和紫色等,冬季则多用黄色、红色等,这些都是用色彩影响人的行为心理例子,也是我们做建筑环境色彩设计时所应注意的。

2.3建筑环境的光效应用与行为心理

光照不仅能满足人的视觉功能的需要,而且光的效果也是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光照可以构成环境,也可以改变与美化环境;既可以影响物体的形状、质感和色彩,也可以影响人们的行为心理;光还能给静止的建筑环境增加动感,给无机的建筑墙面以色彩。因此,建筑环境设计时通过不同的用光效果,可以营造某种特定的气氛和情调,实现有意境的环境设计,满足人的行为心理需求。按照光线与照射物之间的关系,光源可分为直射光源、反射光源以及透射光源三种。如果直射和反射光源设计的角度不合适,就会产生眩光来刺激眼睛,导致眼疲劳。昏暗的房间容易使人产生疲倦感,造成精神萎靡。如果居室内有合理的采光和照明,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过强的光线还容易令人疲劳、烦躁,具挑衅性和攻击性。当自然光不能满足要求时,可采用人工照明予以补充。采用人工照明时,使用荧光灯的效果要比白炽灯好3到4倍,因为荧光灯的光接近太阳光,而且比较经济。

2.4建筑环境尺度与行为心理

科学合理地利用建筑环境尺度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可以有效指导建筑环境尺度的设计。建筑环境的尺度不同,人在其中会有不同的行为心理反应,如“大环境”会让人感觉自由、舒展、开朗,符合人的习惯性尺寸的“小环境”会让人感到亲切、舒适和富于私密性,高大的建筑环境过大或过小都会让人感觉不舒服,如环境过大则会令人产生自身的渺小感和孤独感;若环境过小,则会给人压抑感和压迫感,容易产生郁闷和压抑的心理。

2.5建筑环境形态与行为心理

墙体的不同围合形式会产生不同的建筑环境形态,不同的建筑环境形态会对人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建筑环境形态决定建筑环境总体效果,并对环境的气氛、格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不同的建筑环境形态给人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2.5.1矩形建筑环境

矩形环境是一种最常见的环境形式,具有较强的单一方向性,立面无方向感,是一个较稳定环境,属于相对静态和良好的滞留环境。因此在设计办公环境、安静休息或学习环境时,可以使用这种环境形式。

2.5.2圆拱形建筑环境

圆拱形环境常见的有两张形态。一种是矩形平面拱形顶,水平方向性较强,剖面的拱形顶具有向心流动性;另一种是平面为圆形,顶面为圆弧形,有稳定的向心性,给人收缩、安全、集中的感觉,因此常用在一些大型的公共建筑的环境设计中。

2.5.3自由形建筑环境

自由形环境的平面、立面、剖面形式多变而不稳定,自由而复杂,其环境形式有一定的特殊性和艺术感染力,多用于娱乐环境或艺术性较强的环境,给人创造一个富有变化和动感的环境。

由上可见,生活在不同尺度环境中的人会有不同的心理感受,基于此,在进行建筑环境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建筑环境尺度和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如设计办公环境,就要根据人体工程学的要求,办公环境大小划分要合适但又不能影响工作;食堂、酒店、住宅等建筑环境要符合人们的习惯性环境尺度,让人置身其中会感到亲切和舒适;而一些大型公共建筑,就可以采用超大环境尺度,以营造庄重和有秩序的空间环境。

总之,建筑环境设计与人的行为心理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也是相互影响的。作为一个优秀的建筑设计师,在建筑环境设计时,应该把人在建筑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作为建筑环境设计的重要依据,才能设计出最符合人的行为心理的建筑环境。

参考文献:

[1]小林重顺,尹培桐译. 建筑心理(M),重庆大学出版社,1985.

[2]彭一刚,建筑环境组合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第7篇:光和色的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环境设计;形态;色调;心理

中图分类号:J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05-0344-02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环境的意识越来越得到重视。人们开始越来越密切地关注自己周围生存空间的环境品质,环境设计作为一个与人们生活、个性密不可分的设计领域也已获得了大家的广泛关注。设计是连接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桥梁,人们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变世界、改善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于是环境设计的质量问题也随之敏感起来,而如何把握人对环境的使用心理及以此指导设计就成了环境设计领域的一大课题。

环境艺术设计是一门涉及到工程学、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的边缘性学科,它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综合学科,即它必须尊重人的自然性和自然的自然性。人文因素是环境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整体的物质文化需求和个体的行为需求。其中个体行为的需求包括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其中环境心理学是支撑这个专业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环境心理学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它着重于“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与相互作用,运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方法与概念来研究人在城市、建筑与室内中的活动及人对这些环境的反应,由此反馈到城市规划与建筑和室内设计中去,以改善人类的生存环境”。它一方面研究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环境提出的要求,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人的行为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人的环境行为就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心理活动和在表现,环境行为和环境心理是对应的。

谈到环境对人的影响,不可不提的就是在环境设计中形态与色调对人们心理的影响,下面就这两方面为主论述一下这个问题。

1 形态对心理的影响

研究人对环境的心理感受,需通过对环境的认知分析,寻求最佳刺激点,再根据心理需求调整改善周围的环境。人的感觉属性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也主要是以人的认知图形为前提,并加以各种心理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其次是环境的空间属性,空间的利用与使用者的文化有关,同时还受着信息交流和感觉的影响。

人对建筑环境的需求是广泛、具体而细致的,而且因人、因地、因时、因目的要求而异。建筑环境在人的交往中起到了场所、背景及媒介作用。建筑环境设计心理的“场所”观强调人在场所中的感知、情绪和行为。以人的自身为中心,其行为和情绪事件所规定的位置就是场所。环境场所具有物质基础,也含有精神因素。人有感觉、有思想,人的精神世界是一个广阔无际的天地,人的需求是丰富而且永无止境的。物质方面的需求得到越大的满足,精神方面的需求也就越强烈、越重要、越迫切。人的精神需求的数量与质量的增长是与社会的文明程度及其发展速度成正比的。同时,我们必须创造一种既能满足人类情感的物质需要,又能激发人类精神需求增长的物理环境。人创造环境的同时,环境反过来也对人产生影响。要使建筑环境创作既有“情”又有“理”,既有高度的科学性,又有浓厚的人情味,是多元的而不是一元的,是丰富复杂的而不是平淡单一的,这样才能符合人对环境的心理需求。

在我们视觉能感知到的世界里,五官和肌肤能感知到的一切均以形态存在,甚至大脑的幻想和心灵感应中也伴随着形态。什么是形态?形态是形体内外有机联系的必然结果,是人精神之外的物体,是外貌和结构特征,是视觉和触觉能感受到的物体形象。

建筑环境是与物质形态和知觉相联系的,是与人的活动相联系的,是与人的经验和生活幻象相联系的。在形容一个人性化的空间时,不仅使人联想到一定的人与空间的功能关系,还包含了审美、想象、浪漫、充满人情味的感情空间。人置身其中,必然受到环境气氛的感染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从心理产生情感的波澜。

由各个界面围合而成的室内空间,其形状特征常会使活动于其中的人们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建筑师贝聿铭先生曾对他的作品――具有三角形斜向空间的华盛顿艺术馆新馆有很好的论述,他认为三角形、多灭点的斜向空间常给人以动态和富有变化的心理感受。形状也会调整空间感觉,如虚实的比例会给人带来错觉;圆形令人感觉柔和;多棱形状则给人压迫及危险的感觉;高的东西令人觉得庄严,矮的东西则较平易近人。客厅中沙发排列的方式也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U”字形排列有利于谈话,“一”字形排列降低沟通效果。不同的设置都会影响家人之间、主客之间的感情交流与沟通。

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质感表现和各具特色的构造细部,在创造空间时应对表层选材和处理十分重视,强调素材的肌理,暗示动能性。

除了形状与材料的影响外,光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环境的设计中,光不仅起照明的作用,而且还是界定空间、分割空间、改变室内空间氛围的重要手段,同时光还表现一定的装饰内容、空间格调和文化内涵,趋向于实用性及文化性的有机结合,成为现代装饰环境的一个重要因素。

2 色调对心理的影响

在环境设计中,除了环境形态以外,还有许多元素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绪感受,色调就是其中之一。在空间的设计上除了形态的合理外,颜色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比如说:书房、办公室是需要冷静思考与精神专一的地方,所以大部分的书房与办公室都会采用一些白色、灰色、黑色,尽量采用中性色彩,减少环境的存在感,增加工作或阅读的效率。相反的,儿童房却要表现出亲情之间的温暖,彼此可以感觉很轻松的环境,因此就比较适合使用一些暖色彩,像金黄色等。

人们总是用视觉来最先感受环境,而在一个固定的环境中,最先闯入人们视觉的是色彩,色彩处理的好坏不仅影响着视觉美感,而且影响着人的情绪及工作生活效率。例如研究发现,人置身于绿色的环境中,皮肤温度可降低1至2度,脉搏每分钟减少4至8次,呼吸减慢、血压降低,心脏负担减轻,表现出一副安静自若的神态,促使人更加冷静地对待现实。所以现在几乎所有的医院手术室的颜色都是绿色的,同时人们也在居室中使用越来越多的绿色来装饰环境。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和心理的影响有差别。冷色与暖色是依据心理错觉对色彩的物理性分类,对于颜色的物质性印象,大致由冷暖两个色系产生。波长长的红光和橙、黄色光,本身有暖和感,以次光照射到任何色都会有暖和感。相反,波长短的紫色光、蓝色光、绿色光,有寒冷的感觉。夏日,我们关掉室内的白炽灯,打开日光灯,就会有一种变凉爽的感觉。颜料也是如此,在冷食或冷的饮料包装上使用冷色,视觉上会引起你对这些食物冰冷的感觉。冬日,把卧室的窗帘换成暖色,就会增加室内的暖和感。暖色系列能使人心情舒畅,产生兴奋感,而青、灰、绿色等冷色系列则使人感到清静,甚至有点忧郁。白、黑色是视觉的两个极点,研究证实:黑色会分散人的注意力,使人产生郁闷、乏味的感觉。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人的瞳孔极度放大,感觉麻木,久而久之,对人的健康、寿命产生不利的影响。把房间都布置成白色,有素洁感,但白色的对比度太强,易刺激瞳孔收缩,诱发头痛等病症。

以上的冷暖感觉,并非来自物理上的真实温度,而是与我们的视觉与心理联想有关。总的来说,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既需要暖色,又需要冷色,在色彩的表现上也是如此。

冷色与暖色除了给我们温度上的不同感觉以外,还会带来其它的一些感受,例如重量感、湿度感等。比方说,暖色偏重,冷色偏轻;暖色有密度强的感觉,冷色有稀薄的感觉;冷色的透明感更强,暖色则透明感较弱;冷色显得湿润,暖色显得干燥;冷色有很远的感觉,暖色则有迫近感。一般说来,在狭窄的空间中,若想使它变得宽敞,应该使用明亮的冷调。由于暖色有前进感,冷色有后退感,可在细长的空间中的两壁涂以暖色,近处的两壁涂以冷色,空间就会从心理上感到更接近方形。

除去寒暖色系具有明显的心理区别以外,色彩的明度和纯度也会影响到人们的情绪,明亮的暖色给人活泼感,深暗色给人忧郁感。白色和其它纯色组合时会使人感到活泼,而黑色则是忧郁的色彩。纯度与明度的变化给人以色彩软硬的印象,如淡的亮色使人觉得柔软,暗的纯色则有强硬的感觉。

宽敞的居室采用暖色装修,可以避免房间给人以空旷感;房间小的住户可以采用冷色装修,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大些。人口少而感到寂寞的家庭居室,配色宜选暖色,人口多而觉喧闹的家庭居室宜用冷色。同一家庭,在色彩上也有侧重,卧室装饰色调暖些,有利于增进夫妻情感的和谐;书房用淡蓝色装饰,使人能够集中精力学习、研究;餐厅里,红棕色的餐桌,有利于增进食欲。对不同的气候条件,运用不同的色彩也可一定程度地改变环境气氛。在严寒的北方,人们希望温暖,室内墙壁、地板、家具、窗帘选用暖色装饰会有温暖的感觉,反之,南方气候炎热潮湿,采用青、绿、蓝色等冷色装饰居室,感觉上会比较凉爽些。

色彩在设计构图中常可以发挥特别的作用,分为以下四点:

(1)可以使人对某物引起注意,或使其重要性降低。

(2)色彩可以使目的物变得最大或最小。

(3)色彩可以强化环境的空间形式,也可破坏其形式。

(4)色彩可以通过反射来修饰。

现在人们已经深刻地认识到了色彩在环境设计中的作用,大胆的运用色彩来调节空间的环境气氛,创造舒适的环境以利于身心状态的调节。

3 结论

从环境的功能来说,就是要合理设计、安排、组织空间。空间的设计首先要保证人能安全、高效、便捷的进行日常的学习、工作及其它活动,要保证人在各种环境当中能够顺利、便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此外还要满足人的心理上的安全、舒适。在人和环境组成的环境系统中,人是核心,因此环境设计理所当然应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就是将人们的行为朝向有益的方向引导,从而达到较为完善的动态平衡,这就是说人们不仅关心通过个人体验而创造心理的环境,同时认为较易被忽视的心理环境也不是脱离人而存在的。故而在现今“以人为本”的时代,环境心理的研究显得非常重要和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环境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视觉思维[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第8篇:光和色的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信息社会 ; 环境艺术设计 ;新思考;

一、关于环境心理学和环境艺术设计

(一)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依据

环境艺术设计首要问题是解决人和环境的关系问题,是要从人的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环境,不了解人在不同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与规律,就无法科学而又艺术地把握环境设计中各要素的关系,也就无法创造出符合人需要的空间环境。环境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引进建筑或环境,研究环境与人的心理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心理学一方面研究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另一方面研究人的心理需求对环境提出的要求,进而根据人的心理需求,改善和提高居住环境质量。人的行为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人的环境行为就是人和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心理活动其外在表现和空间状态的推移,环境行为和环境心理是对应的。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时代性

中国由于构成我们生存环境的要素总是处于变化发展之中,所以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也总是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从较低层次向较高层次发展,人类改造自然创造生存环境的能力也总是与一定的时代相适应,表现出强烈的时代性。从建筑和环境的形式来看,就是所谓的风格和流派。人类从农业时展到工业时代,又从T业时展到现在的电子时代、信息时代,诸多设计风格和流派此消彼长,波澜壮阔,反映了不同时代人类改造环境能力的发展和进步。进入新世纪之后,信息化的时代背景必然使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发生新的变化,表现出新的环境心理和行为特征,从而使得环境艺术设计呈现出新的趋势,从设计内容、设计手段、空间形态以及环境评价各方面都打上信息时代的烙印。

二、信息社会时代环境艺术设计的策略

(一)大力应用高新材料和高新技术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中国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环境艺术设计提供了材料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关注新型材料、新型工艺可能给室内外环境带来的好处。一个安全、舒适、宜人的环境需要由安全环保的材料和良好的工艺技术来保证。例如,现在人们住宅室内装修呈现出智能化、系统集成化等新特色。除了可视对讲、防盗系统、小区内联网等,窗磁、门磁、烟感、红外探头等防盗系统也逐渐出现,很多业主不满足于这些简单的安防系统,需要有个眭的装备。包括像电话远程关闭家中的水煤气、照明电,本地声光报警,远程查询家中情况等人性化服务,这种高科技产品也正在走进普通百姓家。信息社会发达的通讯和咨询方式能够保证人们时刻关注科研的最新动态,设计师更应当具有对新材料、新技术的敏锐觉察能力,在环境设计中能够满足人们追求时尚追求科学的心理需求。

(二)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的理念来强化环境艺术设计

在人和环境组成的环境系统中,人是核心,因此环境设计理所当然应以人为本,把满足人的生理和心理需要放在第一位。从环境的功能来说,就是要合理设计、安排、组织空间。空间的设计首先要保证人能安全、高效、便捷的进行El常的学习、工作及其它活动,要保证人在各种环境当中能够顺利、便捷地获取需要的信息,此外还要满足人的心理上的安全、舒适。前面提到,信息社会人际交往需求的扩大和人与人的关系逐渐疏远之间的矛盾应当通过良好的空间设计来解决,具体来说就是要在空间的安排和组织时合理把握人际距离和个人空间的尺度,必要时适当缩小人际交往距离,从而增加人与人更多当面交流、聚会的机会。例如在办公环境的设计中,除了采用半封闭单元式的空间形式外,在办公区域专门安排一个能供大家聚会、娱乐的空间。此外,以人为本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对人的精神层面需求的关注。当前信息社会的审美观念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表现在环境设计中就是空间形态设计的多元化。有的人喜欢空旷开阔的空间和光洁冰冷的界面设计,有的人喜欢温馨小巧的空间和自然朴素的装饰,不同的审美取向要求设计师要具有能把握不同风格环境设计的能力。当然这种多元化的设计思维不能脱离了根本,体现以人为本。

(三)坚持环境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方式进行环境艺术设计

信息社会环境构成的四个层次中,自然环境是正在被破坏的方向,也是设计中容易被忽略的方面。与人工环境、社会环境相比,自然环境似乎离我们人这个中心较远,但它是制约一切环境因素的力量。当前我们的自然环境恶化已经说明大自然向人类敲响了警钟。环境艺术设计应当从宏观来统筹,从长远来思考,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和思维来设计,从以人为本上升到以环境为本。在具体实施设汁时,要利用环保绿色材料、节能新T艺来完成设计,并在设计行业倡导节约型设计的理念。在具体设计时,对于空间利用的效率和弹性要把握好。空间利用的效率要求最大限度减少空间的浪费,使有限的空间尽可能的发挥其功能。空间利用的弹性要求用动态发展的眼光来设计,使得空间的功能具有可变陛,例如当前的空间是做办公环境之用,以后还可能做商业环境之用,这样在环境设计之初就应当采用便于安装、拆卸的材料和工艺。

综上所述,以上关于信息社会环境心理学的一些论述以及由此提出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策略,是本人在该课程教学过程的一些感悟。环境艺术设计在我国的发展正是方兴未艾,这就更需要切合当前社会的正确的理念作引导。时代已经毫无选择地进入了信息社会,我们只能毫无选择地承担起责任,设计师更是如此。

参考文献:

[1]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第9篇:光和色的环境设计范文

[关键词]哈尔滨市 街道景观 特色化 景观设计

城市街道景观是城市景观的框架,直接反映一个城市的精神面貌和文明程度,街道景观的好坏对城市面貌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当代的城市景观设计应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是一种贯穿历史、体现时代文化、凸显区域特色、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精神产品,包括文化价值和道德的体现,科技与艺术的结合,促进整体环境的文化发展。个城市的街道景观应具有地理性、地方性,才能反映城市的景观特色,不同的地形、气候是有塑造特色城市街道景观的基础,街道景观特色的体现就在于城市本身与自然以及文化的和谐。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1哈尔滨市地理位置及特点

哈尔滨是一座典型的中西结合又传承古今的城市,是一个集西方的浪漫与东方的典雅、悠久的历史与现代的节奏于一体的城市。哈尔滨不仅荟萃了北方少数民族的历史文化,而且是中外文化融合的著名旅游城市,是一座具有异国情调及特殊历史进程的文化名城。哈尔滨位于北纬45’20,,4酽20,、东经]26‘15,,127’30,。属中温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一6℃。每年的冰雪期长达4个月之久,素有“冰城”、“东方莫斯科”以及“东方小巴黎”之美称。

1,2哈尔滨市街道景观现状分析及研究目的意义

在城市建设迅猛发展的今天,对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历史不长的哈尔滨而言,可以展现的历史文化景观较少,尤其是反映城市景观的街道景观设计,更是缺少地方文化特色。与哈尔滨历史面貌不相融合。城市街道功能单一、文脉断裂、人性化缺失、特色趋同、人文色彩淡化、历史风貌破坏、公共活动空间缺乏等问题,己对哈尔滨市街道景观设计的研究提出新的挑战,因此打造特色化的街道景观成为哈尔滨现实而迫切的课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 本文从城市街道景观现状存在的问题和设计原则出发,重点对哈尔滨街道景观进行深入地探讨研究,对城市街道的功能和街道景观的环境设计进行了分析,试图寻求运用艺术手段介入,期望以最佳街道景观设计模式来构建最具哈尔滨特色化的街道景观。从而完善优化环境品质,增加文化氛围及亲和力,让哈尔滨街道景观的建设在城市总体设计的理念下呈现出完整的城市地域特色。

哈尔滨是一座有着迷人的冰雪风光和欧陆风情的城市,有着优越的自然条件、特殊的城市历史及独特的冰雪文化积淀。因此在营造城市街道景观时应充分利用哈尔滨的冰雪文化、欧式建筑等优势资源,从而打造出哈尔滨特色化的街道景观。

2,1结合得天独厚的冰雪文化凸显特色化街道景观

冰雪,对于哈尔滨来说是一笔得天独厚的财富,从文化的角度审视冰雪资源,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冰雪文化。哈尔滨是中国冰雪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冰雪文化的排头兵,哈尔滨创造了许多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冰雪文化之最和第一。哈尔滨丰富的冰雪文化积淀有着南北兼收,中外并蓄的特点。

如何利用哈尔滨的冰雪资源,提升城市景观的品位和魅力,使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和冰雪文化发扬光大,打造特色化的街道景观。我们需进一步的利用冰雪文化的拉动作用,使哈尔滨冰雪城市的形象再上一层楼。

做足了冰雪文化。不论是街道、还是街道广场,均主打“冰雪世界、冰雪文化”主题街道景观,使哈尔滨变成硕大的冰雪舞台,全力打造哈尔滨冰雪版的街道景观。让市民及外来游客亲身体验冰雪体育刺激的同时,更加深入的品味冰雪文化无处不在的欢愉,徜徉在哈尔滨市的大街小巷,到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冰雪氛围。

2,2借用独特的欧式建筑打造特色化街道景观

冰城哈尔滨是一座令人神往的城市,因它独特的建筑而闻名,因它浓郁欧陆风情的百年老街而闻名中外,在这独具特色的欧陆风情建筑和最具洋味的中央大街中,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汇集了文艺复兴、巴洛克、折衷主义及现代多种风格等欧式风格建筑。

营造哈尔滨特色化街道景观,应充分利用这些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不仅把中央大街打扮得更加富丽堂皇,成为哈尔滨最著名的建筑艺术长廊和最富特色的商业街道。而且还要打造风格各异的街道及休闲广场,构成了集休闲、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城市新风景,使哈尔滨精深久远的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建筑艺术在街道景观中得以淋漓尽致的体现。漫步美丽如画的街景中,欣赏着新异而独特的欧式建筑,犹如置身于建筑艺术长廊,五步一典,十步一观,使“小巴黎”的特征愈加凸现,诱人瞩目。

打造特色化城市街道景观,需要我们合理开发和利用本城市优势资源,保持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和自然风貌,pl使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把哈尔滨建设成为优美舒适、特色突出的景观城市。

2,研究结论

本文结合街道景观环境设计模式及发展趋势,提出特色化的街道景观设计意见,并归纳、提炼出构建特色化城市街道景观的原则和方法,从而让哈尔滨市的街道景观逐步走向特色化。基于对城市街道景观设计的重要性、规划设计的综合性、实施建设的迫切性等基础上,构建系统的理论来指导哈尔滨市街道景观方向性设计的实践,为哈尔滨和我国其它同类城市的道路景观环境设计提供一定的思路,并对设计者及城市有关领导提出建议。

精选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