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科研创新体系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研创新体系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研创新体系建设

第1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课外科技创新;协同创新;创意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038-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四年以来,随着教育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不足,教育治理能力还不强等[1]。在大学教育中,课外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课外科技创新体系是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等课堂行为之外,以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和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科研意识和思维,促进学生表现个性、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行为的形成为目的的一种有效的课外教学活动方式和活动系统。加强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未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深化专业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创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合理优化课外科技创新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积极营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基本都形成了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科研立项为训练途径、以参加科技竞赛为检验手段、以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为创新水平标志的课外活动体系;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广泛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学生科技社团、分阶段为具有不同学识基础和经历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要求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汇聚各种资源条件并使其协调发展成为相互协同的合作体系。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的协同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知识的不断累积、视野的不断开拓、思路的不断更新,将逐级地产生创意思维、形成创新意识,进而热衷于发明创造和创业历程的实践与体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为例,按照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这一线索可以建设一个分层级的、全方位的课外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分别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造和创业的能力。

(一)构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坠落能够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其实就是因为牛顿具有良好的创意思维。在实践中将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心分成5个子实验室:一是突出学校学科特色以了解、学习、开发和建设海洋资源为主题的“海洋的奥秘”实验室;二是围绕学院的学科优势开设“光纤的世界”主题实验室;三是以演示大学物理学中的光学部分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光学的绚丽”操作实验室;四是引领学生探秘力学原理,让学生真正体会课堂中学习的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力学的探秘”实验室;五是直观展现电磁作用的原理,解析电磁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的“电磁的探秘”实验室。通过实验仪器的演示操作使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其创意思维的形成。

(二)构建创新意识培养子系统

依托教学、科研实验室或专门为学生创新设置的技术实验室,健全学生课外创新社团的组织结构,完善社团运行机制,明确社团建设内涵与目标。建立不同专业的学生社团,形成有组织的、保障条件充裕的创新环境,通过创新团队长期延续性的活动来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理学之光”学生创新中心为基地,以“数学林”、“感知社”和“光鸣社”三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体、以强化数理基础为目的,集合光、机、电为一体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书本知识吸收并消化理解成为自己的能力。

(三)构建创造能力培养子系统

学生创意思维的形成,将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需要及时搭建发明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进行发明创造的实践。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竞赛,进行发明创造的实战训练,将完成的创作作品作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的演示案例,不仅增加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展现给学生的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创造实现的,对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强烈的动力。

(四)构建创业体验子系统

学生参与一定的创新活动,具备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后,那么就要帮助他们将有发展的创作转化成有效的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创作项目进行培育或孵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业活动,将其发明创造产品化推向市场,进行市场运作,让学生充分进行实体经营的体验。学生创新成果不断出新,创业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学校创业教育学院搭建的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平台以及学生自行拓展的创业平台,已经形成了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链条。

三、学校内外部资源配置机制的协同创新

按照协同创新实现途径可将其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内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4]。所以进行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需要从研究其内在的本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因素的联系出发,既要进行环境-管理-过程等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5],也要把校外各种有利资源有效联系起来。

(一)内部机制的协同创新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制度做保障。高校内学生创新体系的协同创新首先要实现制度的协同,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到锻炼和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了鼓励学生更多更好地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创新过程与选修课协同配置使其得到学分的认可;将教师的课外指导过程与课堂教学协同配置使其付出与收入协同起来;将学生取得的创新业绩与“推免”读研、评优评奖、就业推荐等优惠政策协同起来等。其次是专用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资源环境的协同利用,为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再者就是通过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社团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现协同组织,把各有所长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构成优势互补形成最大的创新力。第四是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的协同,把课外科研活动基金项目、专项竞赛、科研训练计划、学术报告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协同起来,根据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创新技能水平组织其参与不同的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等。

(二)外部资源的协同利用与开发

实现学校与外部资源的协同,首先是创新活动与创新竞赛的协同,目前作为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国际、国内各级各类竞赛项目纷繁多样、不乏百种,有对应专业的专项比赛,有综合性的挑战赛。对于每一种权威性的比赛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和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全面发挥和提高。其次是与校外企业的协同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创新活动载体,一方面与企业联系将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难题)提出来作为竞赛的题目,让学生广泛参与从中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一些技术难题作为攻关课题,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课题级进行科研攻关;三是企业把自有的一些模块化的、可复用的、开放性技术平台提供给学生,供他们学习、模仿、仿真、实验、研究、发展和创新;四是直接把学生的一些创作进行优化后由企业进行成果推广等;五是直接将学生送到企业参与生产、研发的实践中去体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进行使学生既能够开拓视野、锻炼本领、提高能力,又能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得以合理衔接。

总之,协同创新理念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只要能够把机制、体制和制度、实验室资源、教学条件、专业特色、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利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联的因素协同起来,必能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4,5:4-11.

[2]李明江,田丽.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4):124-125,131.

[3]吕校春.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工作模式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3,(9):69-70.

第2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猛发展的今天,通过科技查新可以帮助高校了解国内外科技发展态势,可以帮助企业纵览相

>>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我国高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研究 国家创新体系对企业科技创新促进作用研究 图书馆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知识资源的支撑 完善科技创新体系 增强自主创新对新兴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支撑 高校科技查新服务于企业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思考 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中政府作用研究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基于大学科技园的我国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中的科技融资问题研究 服务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研究 论大学科技园对区域创新体系的影响和作用 高校创新体系的初步研究 海峡两岸创新体系中科技社团的集成作用研究 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思考 对沿海产业基地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建议 发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对江苏的启示 关于构建高校学生科技创新体系的对策研究 对于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思考 充分发挥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EB].2008-0

6-08.

[2]张薇,程骏.对科技查新工作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3,(8):85-87.

[3]王娟,孙红梅.论专业科技查新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与影响[J].科学与管理,2006,

(6):90-91.

[4]潘颖,周金元.高校科技查新服务社会化探讨[J].现代情报,2009,(9):32-34.

[5]王娜.高校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初探[J].晋图学刊,2011,(5):45-47.

[6]陈劲,阳银娟.协同创新的理论基础与内涵[J].科学学研究,2012,(2):161-164

.

[7]高霞.面向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科技查新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14):22-

25.

[8]江惜春.论创新型查新机构的构建[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8,(5):110-112.

第3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关于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其中指出坚持创新驱动,人才引领的发展道路。同时,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16届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从2016年起所有高校都要设置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对全体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和选修课,纳入学分管理;并要求高等院校全面健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作为培养高技能人才培养主阵地的高职院校,也应响应号召,注重和实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加快构建健全的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二、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问题剖析

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和国家政策对创业的大力支持,目前国内大多数高等院校已经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体系,许多高职院校也如火如荼的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积极开始创业课程、举办创业活动。但在创业课程体系方面,高职院校仍面临着众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2.1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各不相谋

从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和课堂教学,高职院校的创业教学和专业教学存在严重脱节,犹如“楚河汉界”互不干涉、互不融合。首先,高职各专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并未考虑与创业教育的融合。一些院校仅将《就业指导》、《现代礼仪》等课程等同于创业教育的课程;一些院校虽独立开始了创业课程,但只针对少许学生开设如SYB创业培训班等形式的选修课程。其次,两者的教学目标毫无交集。多数高职院校认为,专业教育是以培养专业人才为目标,而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两者之间没有契合点[1]。况且,两种教育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然有异。专业教育着重突出实操实训,而创业教育则更多的以课堂的理论授课为主。

2.2创业教育课程内容结构不合理

总体来说,我国高职院校开设的创业教育课程呈现出孤立、零散的现象,缺乏完整的课程结构。因为大部分院校都是采用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相关创业讲座、论坛或是创业计划大赛等;有些高职院校以第一课堂的形式开设创业课程,大多都是选修课程或是一门创业类必修课程,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教育课程群。

2.3创业教育实践活动有限

创业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能具备创业精神、创业能力并能独立完成创业项目的

时代所需的人才。能力的提升来源于实践,因而学校的创业教育的重点应在于创业实践活动,但这正是学校创业教育的瓶颈之处[2]。首先,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高职创业教育课程仍以理论授课为主,忽视了学生创业体验对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其次,参加创业计划大赛和在校内开设店铺等已成为高职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首选模式。显然,真正的创业要比以上两种形式要复杂得多,单纯地运用这些方式是无法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第三,创业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老师本身创业经验有些欠缺,甚至也没有相关的企业工作经验,很难有效的对学生的创业实践展开指导。而大部分企业家受聘担任创业教育的专家,也一般只是开设讲座,对真正的创业实践活动的指导性不大。

2.4创业教育师资配置匮乏

由于高职创业教育的起步较晚,师资力量的不足已成为高职创业教发展的一大难题。当前高职院校承担创业教育的教师主要由两大类构成,一部分是从其他教学岗位转过来承担创业教育的教师,一部分是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老师。这两类教师最为突出的不足之处在于均没有创业方面的实践经验或企业在职经历,因此在创业教育培养中也很难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往往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

三、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教学方法的创新

3.1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课程设置是高职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主要载体,因为其最终影响到创业教育对象的素质、知识和能力水平。从创业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应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将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效融合。如针对我校医疗设备应用技术专业可以加强技术创业思想的渗透,而针对药学专业学生可以加强智力创业思想的渗透;同时可以通过专业课程与创业课程的交叉融合,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扩展学生的创业类知识面。第二、将创业课程的理论和实践恰当分配。不仅应加强创业课程的实践环节比重,同时也可将创业教育的实践环节与专业的实践教学相结合。

3.2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内容设置

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内容设置应紧紧围绕着课程目标。而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是提高高职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其核心是开发学生的创业潜能,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和创业能力[3]。因此,高职创业教育的目标体系可分为树立创业意识、掌握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三大方面。而与之相对应的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应包括: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和创新创业实践课程。

创新创业通识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为主而开设的相关课程。由于创新创业意识是学生创业的强大内在驱动力,因此开设创业意识类课程可以使学生初步认识创新创业的基本概论和接触创新创业的相关实践活动,从而发展学生的创业兴趣、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学生的创业信心。根据学校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可开设《创业学概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创新创业理论》、《创业文化》等相关课程,让学生能真正全面的了解创业的意义;创业心理品质决定着创业者的创业成功与否,因为创业者在创业过程中总是要面临着各种心理压力,并应承受和调节各类压力,所以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是创业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创业课程的开设必须锻炼学生的创业心理品质,为他们的实践创业做好心理准备,因此相关课程可开设《创业心理学》、《创业伦理学》等。创新创业通识课程可以是面向全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和选修课,同时也可以通过创业模拟或实践活动来实施。

创新创业专业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掌握与创业有关的法律、财税、管理等各种专业知识,为他们能应对今后的创业实践活动奠定基础。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可开设《创业管理学》、《创业财务》、《创业法律》、《市场营销》、《项目运作与管理》、《团队建设与沟通》等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应突出与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有效融合,因为创新创业专业课程既需单独开设创业教育课程,也应该渗透于各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学。

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主要以培养和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而创新创业能力不可能通过创新创业理论知识教育就能完全掌握,更多的需要在创新创业的实践过程中完善、发展和提高[4]。因此,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应突破理论、课堂甚至学校的局限性,主要通过“创业感悟”、“创业实践”等形式来提升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其主要课程模式可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举办创新创业活动。如创业讲座、创业论坛等,通过与成功企业家的面对面交流,使学生在“创业感悟“中总结成功经验。二、组织各类相关竞赛。如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大学生挑战杯”、“专业技能竞赛”等项目,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三、创建创业实践平台。通过产学研的项目,为学生建立实践活动平台,指导学生开展小微项目创业,以此来锻炼和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

3.3高职院校创业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保障措施

1.加强创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创新创业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在高职创业教育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于高职“创业双师”教师过于匮乏,导致创业课程主要以理论授课为主。因此,高职创新教育的突破口是需要打造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和创业实践型教师,从而改变依靠学生管理人员、就业指导人员和管理专业教师的现状。在师资建设方面,学校可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教师进行创业实践,选派教师参加创业培训;同时可以引进和聘请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企业家或工商、银行类单位的专业人士兼职指导学生的创业实践工作。

2.加快创业教育管理机构的建设

目前高职院校并未设立专业部门来开展创业教育,管理相对比较分散。如《就业指导》是由招生处管理,而《SYB创业培训》又是由学生处管理。当然,有些高职院校已成立了具体部门来管理创业教育项目,但往往都流于行式,无法行使其实质性的管理作用。借鉴于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的做法,我校可以以管理学院为依托,成立专门的创业教育部门。

第4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中部崛起”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是中部崛起的重要推动力量。本文分析了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特征和主要障碍,提出了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一、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与特征

1.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大企业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突出据统计,中部地区科技活动人员的70%服务于企业;在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企业支出占70%以上,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逐步确立。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特色之一就是大中型企业的作用突出,成为技术创新的主导力量。据统计,中部地区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有40%左右来自于大中型企业,而东部地区仅为30%。与大型企业的主导作用相比,中部地区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则明显滞后。以民营企业为例,2004年,中部六省的民营科技企业总数为23808家,占全国总数的16.8%,总收入为5475.7亿元,占全年国的11.4%,而东部地区的民营科技企业数和总收入占到全国的60%以上的分额。

与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地位相比,中部地区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在创新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一是中部地区科研机构和高校对创新资源和创新活动的承载作用较东部地区更明显、更突出。中部地区高等院校活动人员和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占地区的比重为10%左右,高于东部地区5.8%的平均水平。二是科研院所和高校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的龙头地位更明显、更突出。以武汉东湖高新区为例,区内现有企业中50%以上与高校和科研院所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大多是原校办企业转化而来的,这一比例大大高于东部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江苏、浙江等省高校校办企业所占的比重。

2.创新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及国有控股机构,非公有制部门创新活力不足中部地区的制造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科技活动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达30%,高出东部地区近11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单位的科技活动经费筹集额占地区科技活动经筹集额的比重为27%,高出东部地区10个百分点。与国有经济“一枝独秀”相比,非公有制经济成分在创新体系中的地位却相对偏低。中部地区制造业企业中,港澳台和外商投资中科技活动人员仅占地区科技活动人员总数的3%,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10%的比重;港澳台和外资机构的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所占比重为6%,远远低于东部地区的17%。更为引人注目的是,目前世界许多跨国公司在我国建立的研发中心已达到100多家,累计投入的研发金额约30亿美元。这些研发中心主要选择京、沪、粤三地,而中部地区则基本没有跨国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即使是科技实力较强的湖北省目前也只有寥寥几家。

3.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呈“点状分布”,区域分布和结构不平衡在中部六省,科技资源密集分布于大中城市,武汉、长沙、合肥等中心城市是区域创新的源头。其中,武汉的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在校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三,拥有雄厚的创新资源,聚集了该省科技人员和科技投入等创新资源的50%以上;合肥在2004年10月被确定为中国第一个科技创新试点城市;长沙也拥有众多的部委属高校和科研机构;郑州、南昌、太原等地聚集了本省绝大部分科技资源。而在更加广阔的地区创新资源明显匮乏,区域创新活动也不均衡,科技资源和科技活动在空间上呈现出“点状分布”的格局。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北京一天津环渤海等区域创新资源比较均衡且在发展模式上更强调域内大中小城市的联体发展的空间布局相比,有较大的差异。

4,科技活动的功能结构中应用研究和实验发展领域的比重较高,但科技产出呈现“一高一低”的基本特征从科技活动的功能上看,中部地区的科技人力资源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领域的分布比值为1:3.12:2,87,科技经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发展领域的比重为1:2.86:5,21,基本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东部地区保持一致。但从科技产出的结构看,中部地区的科技论文、获奖成果等纯科研型产出相对较高,而商业化应用成果产出低。《全国科技进步监测报告2OO5)显示,一方面,中部地区湖北、湖南、安徽等省科技产出在科技论文、获国家级科技奖励两方面的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湖北百万人发明专利授权量为29项,低于全国36项/百万人的平均水平,居全国第7位;授权量仅为沿海平均水平的35.71%,为北京的8,08%,上海的13,46%,辽宁的51,06%。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高新技术各领域发明专利授权数中,除一个领域外,中部各省平均水平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两方面形成的反差显示,中部地区科技成果的商品化、市场化、产业化仍有相当差距。

二、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障碍分析

1.创新主体功能错位,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决策者、投资者、应用者、扩散者和受益者。由于现

代企业制度及市场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还有待时日,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还不尽协同等原因,再加上产学研区域创新网络中各个主体的相互联系不够紧密,使得中部地区的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2.市场机制对创新资源配置的力度不足,技术市场发育滞后技术市场是调节科研开发供求关系的重要手段和聚集资本人才等基本生产要素的重要平台,是实现科技成果转移的重要渠道,而中部地区的技术市场规模小,表明市场对创新供求的调控力度弱,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成果转化率低,科技成果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效果不明显。

3.科技投入长期不足是制约中部地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瓶颈”改革开放以来,东南沿海地区利用政策优势和开放的先机,飞速发展,实现了资金、人才的有效积累,形成了企业自我生存、自我发展的良性机制。面对东部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先发优势和西部地区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惠政策,中部省份无论是企业自身的投入能力,还是财政投入、外资引进都存在不足。

4.创新基础设施薄弱,公共平台建设滞后以湖北省为例,目前全省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总体上分布不均,重要的科技资源如文献、数据、仪器等都集中在大专院校,企业拥有的科技资源相对较少,并且在企业中,中小企业的科技资源占有量更少,基础条件建设严重滞后。许多科技人员难以了解和掌握国际科技发展最新动态,也难以分享公共基础条件的资源。

三、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战略思考

1.坚持比较优势导向与创新优势导向相结合,努力开创中部“双向突破”的发展新路径,是构建中部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前提按传统经济发展理论,现阶段中部地区应遵从国际国内产业分工,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尽快实现“工业化”,并力争逐步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异。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中部地区将自己定位于“资源供应地”,定位于产业价值链的末端,那么这一地区实际上无法实现对发达地区的追赶,更谈不上超越。同时,过度突出“采掘”和资源开发,无异又给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与环境带来致命伤害。因此,“比较优势导向”的发展战略从长远看对中部地区发展不利。

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为即将到来的快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中部地区发展注入了动力和活力;中部地区以省会城市为重点的大中城市工业基础较好,拥有一批骨干企业和技术设施,具有承接国际转移的基础。为此,坚持“比较优势”导向和“创新优势”导向相结合,突破现有发展路径,实现“上下互动、双向突破”是现实可行的。

“上下互动、双向突破”的模式一是要采取主动跟进的“学习一跨越型”模式,实现“由下进上”。要突破区域、省域经济的小圈圈,将中部产业发展置于世界经济发展的大循环,在世界制造业“产业链”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在参与国际竞争中缩小自身差距。坚持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特征的加工组装、资源加工类产业和以资本技术密集为特征产业的“两个并举”,按照从代加工(OEM)到代设计(ODM)再到自创名牌(OBM)的发展路径,通过消化吸收和“干中学”、“用中学”,实现知识的积累和技术的提升,通过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合作,打通国际市场的渠道,逐步实现对领先者的追赶。二是实施“知识战略”,实现“由上制下”。当前制造业中存在的“微笑曲线”和“温特尔模式”是实施知识战略的理论依据。中部地区具备实施知识战略的基础。实施知识战略,要将发展的视角从产品制造转向技术服务;由硬件产品转向软件产品和系统;从价格转向标准技术,发挥研究开发优势,通过介入知识要素比较密集的前端(研发)和末端(服务)分工,来统领产品的加工与组装,以软带硬,不断增强科技的势能,增加经济流量。

2.培育和完善以技术产权市场为枢纽的创新要素市场体系,建立促进创新资源良性互动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作为区域内创新组织与创新资源集合体的区域创新体系,在其形成和运转的过程中,存在市场和政府两类要素的驱动。比较市场和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市场的力量更基础,更根本。因此,培育和完善创新要素市场,尤其是技术市场,建立促进要素集成互动的市场机制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

3.坚持“两个结合”,培育中部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发展的双重驱动力国内外成功实践证明: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区域创新体系的建设,单纯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够的。依靠外力驱动发展已成为区域科技创新发展的成功经验。因此,建设中部区域创新体系,要坚持“内源动力”与“外源动力”均衡协调发展的原则,既要培育区域自身创新的实力与潜力,同时,要突出“以外促内”,“以输入带动输出”,将面向全国、面向世界,培育区域的吸纳应用能力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目标。

4.突出区域创新体系的产业服务导向,重点建立面向主导产业的产业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产业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产业创

新能力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重要目标。建设产业创新体系,就是要突出特色主导产业发展需求,建设支撑产业发展的研究开发系统,服务支撑系统和产业应用系统。建设产业创新体系,关键是要突出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阶段特色,按照产业演进理论,将提升优势产业的竞争力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中之重,同时着眼“未来”,努力培育支撑未来区域经济发展的“前瞻性”产业。突出即期,兼顾未来,两者结合,将决定区域产业当前和未来的竞争力。

5.突出企业主体地位,将以企业为核心、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线从区域创新体系的定位来看,对多数中部省份而言,以促进技术的商业化开发与应用为导向的技术创新体系是核心。突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必须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主要是指那些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并对创新有明显需求的大中型企业。对多数单个中小企业而言,由于缺乏足够的实力来营建R&D机构和承担大量资金和人力投入,这些企业一般通过转向社会网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借助外界研发力量推进创新。以企业为主体,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主线。

6.依托区域中心(城市圈、城市带)及产业基地(高新区、经济开发区等),培育和促进特色产业集群,是构建区域产业创新系统和区域创新体系的有效模式当前,产业聚集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产业聚集的主要表现和主要特征是产业分工的专业化,产业发展的集群化,企业生产的专注化和规模化,企业合作的市场交易化与协同化。产业聚集有利于产业内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形成本地市场,吸引客户和定单,有利于发展配套产业与产品,有利于促进人才、技术、资本的集中。因此,以中部区域中心城市及特色产业基地(高新区、开发区)为依托,实施基于特色产业集群的区域集成创新战略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模式。

第5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ISO9000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概述

ISO9000族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颁布的一组质量管理标准的总称,1987年正式,其间又经过修订,目前普遍实施的是ISO9001:2000版。我国在1992年正式采用了ISO9000族标准,并大量应用于各类组织的质量管理;与ISO9001:2000等效的国家标准是GB/T19001-2000,军用标准为GJB9001A-2001。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就是建立科学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对组织的软件体系进行系统性革新。ISO9001:2000明确了质量管理的八项基本原则:以顾客为关注焦点,重视领导作用和全员的参与,采用过程和管理的系统方法以及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注重持续改进,并坚持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这些原则是组织改进其业绩的框架。ISO9000的本质是建立一个保证及提高产品质量的管理体系,明确保证质量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实现文件化、规范化、产品形成过程始终受控、可追溯、职责明确,力求通过对组织产品的各个实现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使产品出现问题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程度,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和提升,最终通过扎实有效的过程管理帮助组织获得持续成功。ISO9000族标准广泛应用于生产服务的各行各业,既有产品的质量管理体系,又有服务以及管理工作的质量体系。

高校开展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多年来,高校积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不断加强知识的创新、应用与传播,为国家和区域经济建设输送了大批优秀人才;同时,通过不断加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及高新技术应用开发研究,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科研成果,加强了成果推广转化和产学研结合,已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高校中普遍存在着科技管理制度创新相对滞后、部分科研项目完成质量不高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自主创新。为了规范科研项目研制程序、提高科研项目完成质量,高校有必要尽快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

承担科研项目资质 规范科研项目管理 提高项目完成质量

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是高校科技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学校承担科研生产项目的资质和项目的完成质量。实行质量认证制度是国际上解决这些问题的通行做法,ISO9000认证为学校参与各类科研生产项目的竞争提供了必要的资质证明,为拓展科技渠道和空间奠定了基础。为保质保量完成好各类科研项目,特别是涉及军品科研和生产的项目,高校需要有高水平的质量管理体系做保证。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已成为事关高校特别是工程性、研究型大学科研生产的资质确认问题,关系到高校的长远发展――部分高校由于未通过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已经影响了科研项目的争取。

学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是使科研工作从项目管理向体系管理迈进,从注重项目的完成到从源头抓起、注重过程的控制和管理。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可以规范科研项目的管理,提高项目的完成质量。在充分发挥学校科研优势的前提下,高校需要不断加强科研项目的质量管理和标准化工作要求,进一步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质量意识,使科研质量管理体系不断完善,以适应学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产品认证标志是质量信得过的证明,这样的产品在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力,能够被广大顾客所信任。因此,取得认证资格是组织在竞争中取胜、提高利润的有利手段。同样,贯彻和实施ISO9000族标准将有效提高高校科研水平,为科技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证。

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实际就是加强无形的基础平台建设,加强科技管理的能力建设,建立规范的科研秩序,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对于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建立科技创新体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国家教育部非常重视在高校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教育部科技司2006年的工作要点明确要求2006年底前具备条件的高校要通过质保体系的审核认证。为推进直属高校的科研生产和管理水平、加快高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2005年3月,教育部组织了部分直属高校科研生产质保体系建设人员培训班,确定25所高校作为第一期培训对象。教育部科技司杨东占处长强调指出,各高校应重视和加强科研生产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积极部署质保体系的准备和审核工作,尽快落实人员和组织,争取尽早通过科研和生产质保体系认证。

近年来,一些重点高校,特别是理工科大学为促进科技发展、提高科研项目完成质量,先后建立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按照ISO9000族标准,结合实际制定了学校科研工作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及一整套科研工作管理规范,加强了科研项目管理,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并针对科研项目和科技管理工作进行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中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已经通过了认证机构对学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的现场审核与认证注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处对科技项目的管理与服务进行了质量体系建设,并于2004年11月获得了认证证书。南京理工大学科技园股份有限公司是江苏省第一个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此外,还有少数地方高校,如隶属于地方的江苏科技大学等也根据自身科技工作的特点,开展了科研质量体系建设,通过了认证机构的现场审核。

当然,没有建立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高校还是大多数。有些高校虽然开展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但体系颁布与真正实施脱节的“两张皮”现象非常严重,虽然颁布了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但没有很好地贯彻执行;有的高校重项目争取、轻项目管理,重项目数量、轻项目质量,重硬件条件建设、轻软件制度培育。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高校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

积极推进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提高高校自主创新能力

高校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涉及科研的整个过程,从工程研制、生产到预先研究、基础研究到科技管理工作。推行质量管理体系需要结合高校科技工作的特点,以整个科研过程为目标,逐步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制定有关体系文件,大力推进体系运行,使各项科研活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提高学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策划统筹安排

要加强体系建设的策划与安排,确定体系建设的组织形式与覆盖范围,制定学校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编制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南京理工大学成立了工程技术研究院,制定了“有所突破、以点带面、从快建设、逐步拓展”的科研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成立了科学与工程研究院、哈尔滨工程大学成立了工程技术设计研究院,整合了有关资源,将条件较为成熟的专业组织起来进行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和认证。这些高校建设体系中表现出的共同特点是:以研究院为依托,首先在研究院范围内开展科研质量体系建设工作,在研究院的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成后,再向更多的专业推广,争取成熟一批、扩大建设一批,最终实现将学校涉及的专业全部纳入质量体系的范围内。

领导重视事半功倍

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体系能否持续有效运行,关键在于学校最高管理层和相关单位领导的重视和参与程度。高校最高管理层对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认识和投入对体系的建立和持续有效运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只有领导思想上重视、行动上参与,科研质量体系建设工作才有保证,体系才能持续有效地运行。许多高校的领导非常重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把它作为学校的中心工作来开展。南京理工大学的校长和主管科技、人事的两位副校长以及体系建设相关单位的领导带头参加学校科研生产质量管理体系宣贯学习班,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从而积极推动了体系建设。

全员参与广泛宣传

高校要始终坚持全员参与的原则,对所有相关人员进行质量管理标准的培训,广泛宣传科研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使相关人员明确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意义、方法以及各自在体系建设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必须得到学校各级领导和广大教师的积极支持和全员参与,贯穿于整个科技工作的全过程,贯穿于科研项目的各个环节,落实到体系覆盖范围内的每一个人,才能使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得到有效实施。

扎实工作落到实处

高校要通过扎实的工作,积极稳步推进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对科研的整个过程按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要求开展工作,使各项工作逐渐纳入到体系要求上来。许多高校在科研质量管理体系试运行开始时,困难重重,许多人员不重视科研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工作,有的人员虽然学习了标准,也掌握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有关内容,但没有真正按要求执行并进行整改与完善。高校要加强工作的针对性,就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认真纠正一些不规范的习惯做法,由点带面,逐步展开,把科研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好、规范好,要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

丰富文化提升层次

第6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论文摘要:新疆高校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创新缺乏系统性、层次性、动态性。这些年来高校始终积极推进科技创新,但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科技创新的整体水平差强人意。由于科技创新制约着高校的科技活动的有效开展以及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所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极为重要,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索与研究。

一、科技创新体系的现状

全国科技大会提出,要用15年时间建成创新型国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大会也提出了建设创新型新疆的奋斗目标,新疆高等学校(以下简称高校)正在为实现这些目标而努力。近年来,新疆高校的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科研工作取得了较大的突破,承担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项目、“863”项目、“973”等一系列重大科研项目,产出的部分科技成果在国内外具有重要的影响力,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但由于科技创新体系的不完善,导致新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不足,影响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目前,科技创新受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一)从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配置来看,高校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提升很快,但科技创新型人才稀缺。2003年起,新疆高校全面启动了高校师资建设计划,教师的学历得到了普遍提升,截止2007年度新疆高校科技人力资源为11913人,较2003年提高了38%。教师数量增长教快,但由于培养体制和考核机制的不完善,教师科技活动能力提高的不显著,这就导致新疆高校在很多领域难以进行自主的创新性研究工作,主要体现为获得自治区科技进步奖及国家科技进步奖的数量基本没有提高。

(二)从科技经费投入总量来看,科技经费投入在逐年增长,但经费总量还是无法满足

高校科技活动的需要。近年来,新疆高校在科技经费逐年在递增,增长的幅度与内地高校相

比差距不大,但由于我们科技经费基数太小,特别是横向课题经费所占比例较低,因此科技

经费总量还是显的不足,据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度科技新疆高校科技经费到位经费11374万元,仅为当年全国高校到位科技经费的0.25%。由于科技经费投入的不足,原始创新缺乏必要的土壤,导致高校的部分科技活动是在模仿和反复摸索中进行。

(三)从科技资源集成来看,新疆高校有限的科技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整合。近年来,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建立了涵盖各个学科的创新团队,并鼓励校一校联合进行科技攻关,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科技资源的共享,但由于还受地域和传统观念的影响,科技资源整理力度还不够,截止2007年底,新疆高校省部级重点实共有16所,真正意义实现开放式管理的验室为数不多,各高校内部教师们“单兵作战”的情况较多,经费条块分割较为严重,中小型仪器设备重复购置使用率低,资源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不够。由于科技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使的新疆高校的科技活动不能形成长效而有突破的创新合力和集成局面。

二、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软措施

提高新疆高校科技创新能力是进一步推动新疆地区科技创新体系建的有效方法之一,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需要相关部门之间有机协调,实现创新环境的和谐化,创新资源合理达到配置与利用,要做好这些工作就需要结合新疆高校实际情况,在科技创新“软”实力方面人手,在发展思路、管理和机制上有所创新。

(一)发展思路上的创新。由于新疆高校在地域、经济环境下处于劣势,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就不能照搬其他省市的模式,要摸索出一套符合新疆高校实际的方法,这就要求在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要在发展思路上有所创新。发展的基本思路应该是以提高新疆高校科技活动能力为目标,以点带面,点面结合,逐步提高新疆高校的科技技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因此,高校今后的科技活动要强化基础,注重应用,努力开拓原创性研究,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应用数学、新材料、民文信息处理及民族医药等方面达到区内外先进水平或领先水平.应用研究要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特别是在矿产开发、石油化工等方面,以解决和提升行业企业技术水平为目标;产业化工作要瞄准经济社会主战场,特别是将新疆特色资源深加工利用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以解决关键技术问题为突破口,将科技成果切实地转化为生产力。

(二)管理制度上的创新。科技创新活动的效率和效益需要制度为保证,管理制度上的创新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保障,因此科技活动是横向展开、纵向发展以及收益等一系列互相作用的重要保证,是新疆高校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的根本保证。一是出台一系列提高创新能力的规章制度,做好科技评价工作,重点修订和完善科技活动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实施有效的激励手段,根据已经颁布的相关法规,制定符合新疆高校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的利益分配办法,从制度上保证科技人员的权益,以期达到管理制度化、考核指标科学化、激励机制有效化。

(三)运行机制上的创新。运行机制上的建设是新疆高校加快创新体系建设,成为区域创新骨干力量的必要手段,教育、科技、人事等相关的主管部门共同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创新能力建设的规章制度,在大方针和政策来指导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而作为创新执行的主体高校如何实施至关重要,高校所包含的科研、教学、产业及相关的管理机构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方面需要建立一套良性的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每个科技工作者的创新作用,共同促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

三、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硬手段

创新体系中基础设施建设是高等学校成为创新骨干力量的必备条件,也就是我们平时所称的硬条件,好的措施有了,就需要大搭建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基础平台,这个基础平台涉及了人、财、物多个影响因素,针对目前新疆高校的科技创新的实际情况,本文认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加快科研基地建设,做好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和加强产学研结合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应手段。

(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才培养工作的方方面面,新疆高校培养了不同层次,不同学科的科技创新人才,在某些行业发挥着积极的创新作用,目前,还需要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培养,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校除了培养创新人才外,本身也是科技人才的集聚地,加强自身的“人才工程”建设就显的尤为重要了。一是吸引和大力培养高水平人才的计划,在教育厅的统一指导下,通过实施“长江学者”、“天山学者”支持计划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吸引、遴选和造就一批具有国内领先水平和创新能力的学科带头人,并带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团队,通过自身人才的建设,满足创新发展的需要。

(二)加快科研基地建设。一方面,充分利用“对口支援”和“援疆学科”的大好时机,鼓励新疆高校与对口支援学校“校一校”之间联合建立重点实验室,或在新疆高校设立对口支援学校的分实验室。另一方面,紧密结合学校发展和地方需要,并立足于新疆实际,与区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工程研究中心,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共用的建设办法,实现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目的,并对具有重要应用前景的科研成果进行系统化、配套化和工程化研究开发,不断推出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

(三)做好公共信息平台的建设。网络环境下的的主要途径己不仅是拥有“资源”,而应是尽可能通过共享环境“获取”更多资源来实现这一服务,在教育厅的统一协调下,各高校共同参与,逐步形成结构科学、布局合理、能长期保障服务的资源共享系统,实现仪器设备共享,图书馆馆藏资源共享,使新疆高校的教师有效地利用科技资源和科技情报,开展科技活动。另外,根据科研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新疆高校科研信息管理平台”,使高校自觉地运用现代化手段来管理科技信息资源,规范科研管理工作,实现科技信息的高效率管理和控制,也使上级部门及时掌握学校科技活动情况,及时出台相关政策,有效地对高校的科研活动进行宏观管理。

(四)加强产学研结合。高校能够在其周边区域打造科技成果及科技型企业孵化器中发挥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这既是知识经济时代的需求,也是高校能够承担的重要职责,是高校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新疆高校一方面要走出去,面向企业需要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同时利用一些宣传的场合,宣传高校科技创新活动,让整个区域都能对新疆高校科技活动有个全面的了解;另一方面,要打好新疆国家大学科技园这张牌,作为国家级科技园,就要充分发挥园内高校、科研院所的作用,以孵化高新技术的科技成果为主要任务,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成果和专利技术的转化力度,重点开发和生产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产品,推动新疆高校产学研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第7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0 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对国民生活的影响举足轻重。高效的创新举措,为经济增长与社会和谐带来的效益显得越发重要,而农业科技创新在今后农业经济发展中作用更加明显。云南是我国的能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虽然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加大了重视程度,资金投入也逐年增长。但是,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对促进云南省经济发展的作用仍显不足,主要是由于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不足造成的,而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加大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人力资源投入、教育水平投入、改善科技创新环境等方面入手。本文主要从人、财、物三方面投入与配置阐述了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状况,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1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状况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包括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农业科技创新财力资源、农业科技创新物力资源,这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最基本的资源。

 

1.1 人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是指从事农业科技创新技术和为此提供服务的人。包括政府企事业单位、农林高等院校、农林科研院所以及企业中直接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和为之服务的一切人员,主要研究从事涉农创新技术人员的构成结构、人员数量、发展趋势和人才资源的培养状况等。

 

1.2 财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财力资源是指农业科技创新技术消耗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包括科学基金、基本建设费、三项补助费和支付的科研经费,主要研究经费投入与产出、来源和规模等。

 

省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科学技术经费支出所占比例应达到全国地方平均水平,设区的市、县(市、区)财政科学技术经费支出在本级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所占比例应达到国家科技进步考核指标要求。2012年,全国农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为0.41%,云南省只有0.14%,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13年,全省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155亿元,经费投入强度为1.23%,相比往年,经费投入力度加大。各类企业投入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 127.8亿元,政府属研究机构14.5亿元,高等学校12.3亿元,其它0.4亿元。企业、政府属研究机构、高等学校、其它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所占比重分别为82.4%、9.3%、7.9%和0.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投资39.3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0.4%,农林牧渔业完成投资766.2亿元,占全省总投资的6.8%。

 

1.3 物力资源配置 农业科技创新物力资源是指完成农业科技创新需要的一切供需物资,包括科技研发需要的仪器设备、试验工具、试验器材,试验药品、完成试验需要的试验基地、试验场所,分析结果需要的观测设备、分析设备、计算设备以及进行试验最基本的原始数据等。

 

物力资源投资主要涉及保障促进科技创新的长效机制方面,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加强财政对科技创新的物资投入力度是关键。云南省从2005年开始,每年投入1000万资金用于科技基础平台建设,截止目前,已建成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中心。

 

云南省林科院拥有的科研装备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设备、电子天平等;云南省水土保持所科研装备有氨氮分析仪、酸度计、原子吸收火焰分光光度计等;云南省水产科研所主要装备有双光束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系统显微镜等;云南省蚕桑研究所共有显微镜、电子称量计等设备。云南省涉农科研院所高新技术试验设备配置率偏低。

 

2 农业科技创新产出状况

 

全年新登记科技成果近400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云南省涉农院所开展各类研究课题992项,其中国家级135项,省级378项,横向协作课题45项,院级43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国家星火计划项目3项,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7项,国家支撑计划项目5项,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项目1项,农业部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农业部“948”项目1项。

 

3 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农业科技创新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更带动了地区农业的发展与进步,适应新阶段、新形势下发展可持续农业的迫切需要。因受到一些内外因素的影响,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总体上还比较落后,导致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严重阻碍了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进行。

 

3.1 农业科技创新人力资源配置薄弱 云南省拥有数量充足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但支撑农业科技创新的农业科研院所、农林高校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创新人才不足,配置力度不足5%。全省共有本科高校29 所,2 位院士,714位博士生导师,涉农高校仅有3所,人力资源配置十分薄弱。

 

3.2 农业科技创新经费投入不足 云南省是能源大省,也是农业大省。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偏向少数经济比较发达、少数行业聚集,例如全省超过50%的科技研发资金投入在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专业设备制造业这3个行业。对云南省农业而言,发展趋势相对较弱,政府对农业科技进行财政拨款,因此政府的投入会收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会使得投入分配不合理,农业科技创新的驱动力不足。

 

3.3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 科研产出效益低、科技成果转化率和利用率低。每年科技成果登记少于400项,约占全国总数的1%,23所本科院校中转让专利成果只有21项,实际收入不足1000万元。

 

3.4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 现有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资源配置主要依靠政府,政府作为主要推动力,通过宏观调控,培育创新主体,促进科研体制改革,使各创新主体有序互动,有效合作,但是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仍然不够完善,而市场在创新体系建设方面的作用也稍显不足。

 

4 提高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的对策

 

4.1 提高农业高校、科研院所人才培养 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农业基础研究、农业高新技术研究、开发、创新方面,承担着主力军的角色,为实施科教兴农战略,促进我国农业经济发展,提高综合竞争力提供了保障。而人是实施活动的主体,培养素质高、科技创新意识强的人才,是农业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基石。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采用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模式。

 

4.1.1 自主培养 云南省拥有涉农高校和科研院所包括云南大学、云南农业大学,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云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云南省水利科学研究所、云南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云南蚕桑研究所。相对全国而言,云南省拥有的农业科技力量比较薄弱,可以通过申报项目争取财政支持、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重点科研基地、建立人才交流站、等方式实施人才培养计划,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在人才培养时注意本学科与跨学科的交叉联系,实现跨学科培养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同时加强学术团队建设,提高农业高校、农业科研院所承担国家、省(市)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并且云南各个高校和研究机构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比例也在逐年增加,关于农业科技创新的比例也在逐步发展。

 

4.1.2 人才引进 云南省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农业科技人才引进氛围,设立农业科技人才引进专项基金,提供先进的科研条件,确保农业科技人才的待遇水平,争取大项目,提升知名度,大力引进海外智力资源,培养一批学术带头人,加强创新团队建设,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云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云南省政府在加大引进人才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设立的人才库,奖励更多优秀人才加入,为适应创新工作的需要,还需建立以人为本的人事管理制度,做好创新人才的稳定工作,建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系统,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

 

4.2 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只有当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农民获得效益,收入增加,才能体现科技创新成果的价值,更好的发挥农业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但农业生产周期长、见效慢,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各级政府部门要积极探索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管理机制,加强信息交流:农业科研推广部门要完善农业推广设施,提高农业科技成果质量;农民要努力科技知识,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农业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成果。

 

4.3 增加农业科技投入 充足的资金投入是农业科技创新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资金短缺必然制约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就能促进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有效配置。第一,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加大政府部门对涉农重点科研基地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科研经费投入。第二,以政府为主体,充分利用单位、企业、社会组织、农民等多渠道筹措资金。第三,通过增加农业补贴、减少税收等方式,积极探索新的投入方式。

 

4.4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参与主体主要包括政府涉农管理部门、农林科研机构、农林高校、农业技术推广部门、涉农企业、农民、农民合作社等。云南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由4部分组成,主要包括科学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研成果推广体系建设,科研成果应用体系建设和政策支持体系建设。通过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保障各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加强科研和推广人员的激励政策,提高科研和推广人员积极性,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5 结论

 

农业科技创新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才和资金的投入,在很多地方存在薄弱人力资源配置薄弱、经费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强、科技创新体系不完善等现象,并且云南地处西南边陲更需要引进优秀人才引导科技创新发展。在发展的同时要培养当地人才,防止人才流失,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高素质的云南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增强云南农业科技创新资源的快速发展。

第8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关键词】科技体制 改革开放 自主创新

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建立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的组织结构,按照“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方针,大力加强技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中间环节,提高企业的技术吸收与开发、创新能力,促进科研设计机构、高等院校、企业之间的协作和联合,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

2.建立市场经济与技术创新有机结合的运行机制,改革拨款制度,开拓技术市场,在对国家重点项目实行计划管理的同时,运用市场调节,提高科技机构的自我发展能力和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活力。

3.建立科技机构和科技型企业的现代组织制度,实行政事分离,明确产权关系,改革人事制度,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创造才能和积极性。

4.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宏观科学管理体制,转变各级管理部门的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服务职能。

二、深化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方式和渠道

1.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级政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完善科技开发计划,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要大力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保护企业与科技人员进行自主创新的利益要求和积极性,保障全社会研发能力的提升和持续发展。要着力完善鼓励创新的政策体系,以行之有效的财税金融政策,改善对高技术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和融资环境,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促进资本、技术与企业的有机结合,积极为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服务,为不同类型、不同所有制企业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

2.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企业创新能力与市场竞争能力的提高有利于提高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

3.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必须充分发挥国家科研机构的骨干和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大学的基础和生力军作用。国家科研机构和大学拥有得天独厚的知识优势和人才储备。我们要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以建立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运行机制为中心,高效利用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资源,稳定支持从事基础研究、前沿高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的科研机构,集中力量形成若干优势学科领域、研究基地和人才队伍。

三、当今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1.支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市场竞争是技术创新的重要动力,技术创新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主要途径。要进一步创造条件、优化环境、深化改革,切实增强企业创新的动力和活力。一要发挥经济、科技政策的导向作用,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加快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经济环境,通过财税、金融等政策,引导企业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推动企业特别是大企业建立研究开发机构。二要改革科技计划支持方式,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三要完善技术转移机制,促进企业的技术集成与应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和知识产权交易制度。四要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把技术创新能力作为国有企业考核的重要指标,把技术要素参与分配作为高新技术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五要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扶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

2.深化科研机构改革,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

改革开放以来形成了一批精干的科研机构,充分发挥这些科研机构的重要作用,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以健全机制为重点,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科研院所制度。一要按照国家赋予的职责定位加强科研机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集中力量形成优势学科领域和研究基地。二要建立稳定支持科研机构创新活动的科技投入机制。学科和队伍建设、重大创新成果是长期持续努力的结果。三要建立有利于科研机构原始创新的运行机制。自主选题研究对科研机构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培养人才队伍非常重要。四要建立科研机构整体创新能力评价制度。五要建立科研机构开放合作的有效机制。实行固定人员与流动人员相结合的用人制度。全面实行聘用制和岗位管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科研和管理人才。

3.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重点是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消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切实提高整合科技资源、组织重大科技活动的能力。一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决策机制。完善国家重大科技决策议事程序,形成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宏观协调机制。确立科技政策作为国家公共政策的基础地位,形成国家科技政策与经济政策协调互动的政策体系。三要改革科技评审与评估制度。要体现公正、公平、公开和鼓励创新的原则,为各类人才特别是青年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四要改革科技成果评价和奖励制度。按照公开公正、科学规范、精简高效的原则,完善科研评价制度和指标体系,建立适应不同性质科技工作的人才评价体系。改革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注重对人才的奖励,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奖。

4.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是推进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现阶段,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重点:一是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并将其作为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突破口。二是建设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加强社会公益科研体系建设。发展研究型大学。三是建设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四是建设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充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和优势,统筹规划区域创新体系和创新能力建设。五是建设社会化、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引导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向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孟爱国.我国政府科技管理模式优化改进的思考[J].软科学,2003,(6):83- 86.

[2]曹庆萍,田大山,方力维.美国与英国公益性科技管理体系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44-49.

[3]常林朝,郭洁莹.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1).

[4]科学技术与体制改革——三论建设创新型国家.edu.cn.2006-02-08.

第9篇:科研创新体系建设范文

一、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什么是区域创新体系?总体来说区域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是指由参与知识、技术发展和扩散的企业、大学和研究机构组成,并由中介机构广泛介入和政府适当参与的一个为创造、储备和转让知识、技能和新产品相互作用的有机网络系统。它由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和创新机制组成。促进各种创新要素的更有效配置和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是其重要特征。 综合有关专家的研究,区域创新体系可以细分为互相联系的五个子系统:原始(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创新中介服务系统、创新多元投入系统和宏观调控系统。

二、福州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现状分析

福州作为省会城市,加上近年来大力推进科教兴市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一定的基础,在省内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占有重要地位。

但是,总的来说,福州市创新体系建设与国内先进地区比还比较落后,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的需求,突出表现为:

(一)高校与科研机构创新引领作用有待加强

在榕高校与研究机构研究水平总体来说不高,一流高校缺失,虽具有一批有一定优势的学科领域,在某些学科领域上具有较强的原始创新能力,能够取得一些原创性的成果,并且能够实现产业化,但总体而言脱离市场、脱离生产的单纯学术导向的倾向严重。由于产学研仍相对脱节,优势学科与福州市现有的优势产业结合不紧,对福州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没有起到应有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二)企业创新能力不强

近年来,多数高新技术企业R&D经费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不足2%,与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标准中规定的3.5%相差甚远 。高新技术企业拥有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的量极少,近两年专利申请量落后于厦门、泉州。占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主体的外资企业,其研发中心多不驻我市。近年来,行业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在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纷纷成立,但能力建设还急待加强,表现为通过省级认定的不多,通过国家级认定的只有两家。

(三)科技中介机构服务能力较弱

福州市的许多科技中介机构刚刚起步、起点低、经验不足、人才缺乏,真正能高质量从事专业科技中介服务的机构不多,加上政策法规缺位、市场规则不配套,制约了产学研合作和高新技术成果在福州的产业化发展。通过技术市场、技术交易实现与国内外的科技合作途径与渠道不畅。以生产力促进中心和创业服务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主要形式的创新创业服务机构专业性的创业服务和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不足。

(四)缺乏完善的核心创新区

所谓核心创新区是各地集中力量打造的高新技术产业化的基地,多以科技园区为代表。福州科技园区的特点是小而散,所谓“一区多园”。缺乏一定规模、配套完善的主体园区,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的力度弱,产业布局零散、特色不明显,形不成集聚效应,管理体制更无法营造核心创新区所需的小气候。

(五)科技投入不足,多元投入机制不完善。财政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仍然偏低,市科技三项经费投入显得相对不足,科技投入比例与本市经济增长速度也不相称,对社会资本的引领作用也不强。大多数企业技术创新意识还不强,企业技术开发经费的投入比例明显偏低。金融资本对技术创新支持不够,贷款担保、风险投资发育严重不足。

三、完善福州区域创新体系的若干建议

根据福州区域创新体系的现状和问题,完善福州区域创新体系应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找准突破口,选好切入点,突出解决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科技创新问题。

(一)加强科技条件共享平台建设,提高科技资源利用率

省市协调全面推进福州地区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一要打破省、市、部门界线,建立科学仪器共建共享与社会化体系,通过改革和管理方式创新,推进已有大型科研检测仪器入网和共享以及新仪器共建共享,使之基本可以满足本区域的科研分析、测试需要;二要加快建设福州科技信息综合网,形成科技基础信息、科技成果、政府科技计划与政策等数据库和创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三要加快大型公共创新基地建设和完善,如:大型公共实验室、行业测试分析中心、现代制造的快速成型中心、软件测评中心等等。

(二)健全科技中介机构服务体系,加强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建设

要坚持“政府引导、社会联办”的方针,发动各种所有制、多层次办科技中介服务,加快形成社会化、网络化的福州市科技中介服务体系。现阶段中介机构服务能力建设的重点是:

加强生产力促进体系建设。生产力促进中心的服务体现了政府推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意志,在内容上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可为企业技术创新、技术进步提供人才培训、技术支持、信息咨询、市场开拓等诸多方面的服务,应发展其成为科技中介服务的龙头。福州生产力促进中心是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已初具规模,今后还要继续加强福州生产力促进中心的能力建设,以其为龙头,加快建立布局合理、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市、县、专业镇三级生产力促进中心,鼓励农业、电子信息、机械、新能源、新材料等行业建立行业性生产力促进中心,形成生产力促进网络体系。

形成较为完善的创业孵化器网络。以福州市金山科技企业孵化器、福州863软件专业孵化器为核心,继续建设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综合性孵化器、针对特定人员孵化器和特定专业孵化器构成的较为完善的孵化器网络。要高质量高标准地建设这些孵化器,使它们能提供孵化场地、共享服务设施、资金筹集、市场开拓、人员培训、咨询诊断、信息网络、公共关系等综合,以此不断提高福州的孵化能力。

培育和健全技术交易市场。加强技术市场设施建设和技术交易网建设,改变服务手段落后的状况,建设有价值的技术成果数据库,结合科技信息网络的建设构建全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网络平台,使各机构能迅速沟通信息,资源共享;发展网上技术服务和网上技术市场,提高信息咨询、评估论证、技术合同登记、签约、技术招标、技术和专利拍卖等方面的服务水平;进一步理顺技术交易市场管理和运行机制,培育和健全技术市场,为科技成果转移、中小企业技术和产品创新服务;加快福州技术交易市场的软硬件建设,使福州成为海峡西岸技术成果交易中心。

积极推动科技咨询服务扩展。建设重点是:面向政府的辅助决策型科技咨询机构;面向行业的服务型科技咨询机构;面向广大企业的技术经营型咨询机构等。目前主要的工作重点是支持评估机构及与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有关的科技中介机构的建设,包括:科技成果评估机构、知识产权的保护与评估机构、专利事务所、资产和资信评估机构、贷款担保机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等。通过这类机构的规范建设,为福州市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比较完善的技术评估、资质鉴定、法律和金融服务。探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风险投资机制,解决中小科技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三)抓住重点,推动系列创新工程

实施龙头企业扶植工程。围绕各产业集群龙头企业的技术需求,根据产业存量、核心能力、核心品牌、行业需求特征、高技术水平等进行分类,选择并重点支持有特色优势的产业主体群,依托产业龙头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博士后工作站,以龙头企业的技术创新带动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

实施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继续建立一批支柱重点产业的技术研发中心,不断完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致力组织开展产业关键技术的攻关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

(四)建立和完善研究开发体系,增强区域原始创新能力

要立足在榕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同时积极利用研发能力强的国内甚至国际研究机构,增强福州的原始创新能力。对在榕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既“要求所在,也要求所用”,充分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人才密集的优势,建设一批重点学科、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形成一批科技团队和著名学科带头人,鼓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申报国家项目以及本市科技计划项目,开展前瞻性应用研究、原始创新和综合创新。鼓励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共建研发中心以及培训中心,等等。

(五)大力扶持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建立起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促使企业把建立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使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加强企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包括:实施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引导大中 型企业普遍建立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中小企业与各类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依托;鼓励企业到福州以外设立技术开发机构,与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鼓励行业自行组建或科研机构转制建立行业技术开发中心。

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大力扶持民营科技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承担科技计划项目,建全技术咨询、服务机构以及福州专家库系统为中小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提供技术援助,建全市场投融资、担保机制,培育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市场竞争力强的民营高科技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