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

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

第1篇: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

【关键词】文化意识;中西方文化差异;跨文化语言交际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反映着相关社会的文化,文化赋予语言丰富的内涵。语言对文化的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之间日益频繁的交流,国家之间的联系越来越频繁。仅仅掌握一种语言并不一定能完全同使用该语言的人进行交际。这就对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亟待重视和解决的问题:要把西方文化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学生只有了解中西方文化,才能够为今后的文化交流打下基础,《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语言知识是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应用语言的保障。不管初级英语还是高级英语,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而且要持之以恒。因此在学习词汇和语法等语言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渗透有关文化知识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在人际交往与思维观念上的中西文明的差异

西方在人际交往的方式上有着明显的差别,如中国人热情好客,在人际交往中饱含热情,问寒问暖,对于了解有关年龄、职业、收入、婚姻状况等问题,觉得都理所当然。而在西方国家中,特别重视对方的隐私权,凡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都不能直接过问。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尤其为个人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从来不掩饰自己的自信心和荣誉感。相反,中国文化却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提倡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一种态度。在中国,主动关心别人,给人以无微不至的体贴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别人的大事小事,家事私事都愿主动关心,而这在西方则会被视为”多管闲事”。

二、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语言的词汇都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一语言现象称为词文化。例如: “sea”这个词在英语中的文化内涵就极为丰富,如: “搭船”叫做take the sea或by sea。英国人常把大海同 “许多”、“大量”联系在一起,如 “a sea of fish”, “a sea of troubles”等。英语民族擅长抽象思维,其语言往往偏重于使用名词和介词。 而汉民族擅长形象思维,故汉语常偏重于使用动词。在英语句子中,主谓结构突出,句子结构严谨,长句和复杂句用得较多,句子之间粘连密切,并特别重视连接词的作用。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We won’t attack others unless we are attacked. ”(连接词) “楼下有人要见你。There is a man downstairs who wants to see you. ”(关系词)

另外,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直线式,而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螺旋式。即在英语里,主题句开门见山,后接一个自然衔接的例证句,而后收尾。但汉语语篇结构往往不是从主题句出发,而是在主题句外绕圈子,最后才点题。学汉语的西方人常为此困惑不解,总觉得汉语句子重点不突出,缺乏连贯性。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对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跨文化教学,教会学生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而我们的学生要具有跨文化意识,加深对所学文化的理解,并怎样把它们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与西方人进行顺畅的交流。

三、利用现行的教材,进行文化知识的导入

现行的外语教材中有丰富的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我们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文化背景知识,例如课本中有关于健康饮食方面的, 教师就可以适时地给学生讲解一下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差异。目前,“麦当劳” “肯德基”这些快餐在我国学多地方比较盛行, 教师可以讲一下 Fast Food, 如汉堡包( ham- burger) 是蘸芝麻的小圆面包对剖, 夹上一个压扁的牛肉饼, 当然有时还添上生菜叶子、 奶酪或其他调味品。同时,让学生比较一下中西方饮食, 以选择健康合理的饮食。另外还可以教学生使用西方餐具(刀、叉), 使他们不至于在现实生活中闹出笑话等等。现行的中专英语教材是以中心功能话题来编排各个单元的。一个单元一个中心话题,每个话题都或多或少涉及到东西方的文化。教师要有对文化差异要有一定的敏感度和知晓度。这样在学生即将遇到或已经遇到的差异问题就可以很好地处理,有意识把文化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见逢插针地对文化知识进行导入,让学生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达到文化背景融入的最终目的,也相应地会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四、词汇教学,彰显文化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一种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例如dog一词,中英两国的人对狗有不同的传统看法。中国人一般厌恶鄙视这种动物,常常用狗来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诸如 “狗仗人势、狗腿子、狗眼看人底”等。但是英国人对狗有好感,认为狗是忠实可靠的朋友:“a lucky dog ” 喻指“幸运的人”;“big dog”喻指“大哼、要人、保镖”,dog 是 best friend of a man, 所以有“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很多外国人在介绍自己的家庭成员时,末了总忘不了加上宠物狗的名字。

词汇富含文化,只要教师勤于探究和积累,通过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各种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会更加佩服老师知识的渊博,这是教学相长的好事。

五、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让学生通过体验来领略异国文化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单纯靠课堂教学来完成,网络与课外活动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互联网上关于中西文化知识的资料相当丰富。在讲新课之前, 教师可以布置预习任务, 让学生上网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 这样不仅可以了解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 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还可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此外,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图片、 幻灯片等直观教具,播放录音材料,营造英语学习气氛,把英语学习渗透到学生学习、生活、娱乐等方面,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汲取英语语言和文化知识;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外看些如“走遍美国”“疯狂英语”或一些经典的奥斯卡英文影片等等,使英语教学活动达到情景交融,声情并茂的效果。

英语习语说得好“Rome was not built in a day.”(伟业非一日之功),如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文化教学深不可测,它存在于英语教学的每个阶段,但是只要我们在英语跨文化教学的路永保热情,不断探索,相信成功离我们不会太远。

参考文献:

[1]张安德,杨元刚.英汉词语文化对比.湖北教育出版社,2003

第2篇: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

【关键词】文化因素 英汉翻译 中西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1-01

一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1.语言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具有文化的特点。首先,语言本身是人类在其进化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一种精神财富,并且是人们后天习得和学得的。其次,文化是全民族的共同财富,语言亦是如此。

2.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语言是一面镜子,反映了一个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

3.文化语言的相互影响和促进发展

语言和文化都是人类社会的产物,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能记录文化和促进文化的发展。站在文化的角度看语言和文化关系,可以说,文化包括语言,文化的发展影响语言的发展。

综上所述,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可概括为:语言渗透于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记录着文化,它是文化表达和传播的工具。语言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同时文化也影响着语言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二 中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

语言与文化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理解文化必须了解语言。由于文化背景不同,不同国家和地域的人在交谈时,即使语言准确无误,也会产生误会。常常由于一句话说得不得体,使听者捧腹大笑。如在外国演讲的人经常发现听众对他讲的某个笑话毫无反应,然而在国内同一个笑话会使听众笑得人仰马翻。在中国文化中,龟有两种意义:一方面象征长寿,另一方面则是骂人。但在西方文化中没有这样的联想,乌龟不过是行动缓慢、其貌不扬的动物而已。

另外,由于东西文化形态及心理因素的不同,人的尊卑概念及表达尊卑要领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差异。在中国称中年以上的人为“老”是尊敬的表示,可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社会竞争激烈,年轻人富有竞争力,而年纪大的人却常常被嫌弃。

因此,在西方文化中,“老”就意味着风独残年,来日无多,人们都忌讳“老”字。如某院校的学生陪外籍教师乘车旅游,一位学生一上车便热情地给外教让座并用英语说:“您这么大岁数了,可别累着了……”这位外教听后心中十分不快,心想自己才五十多,中国人就把他当作不中用的老头子了,而这一误读,正是由于东西文化的差异所造成的。

三 英汉翻译中应注意的文化差异

l.思维模式的差异

西方人偏重于逻辑思维或理性思维;而中国人属于抽象思维或感性思维。因此,中国人的文化思想更适合处理和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容易产生凝聚力;而西方人的文化思想则更利于人类探索物质世界,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两者互有短长,互有利弊,只有相互借鉴、吸收、扬弃,才是明智之举。总之,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而现代西方文化是建立在现代工业文明基础上的。

2.颜色文化的差异

颜色词除了能表达所固定颜色的意义之外,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许多是在特定的历史和地理背景下产生的,这些词大都可以被视为“文化局限词”,因此,如果不了解颜色词在不同文化中所派生出来的深层次涵义,就算知道颜色词的固定颜色意思,也知道句子中的语法,也会翻译错误,闹出笑话,在交际中就会引起歧义,产生误解,从而达不到真正的交际目的。如green-eyed,大部分人都知道,green是绿色,eyed具有眼睛的意思,因此直译就是绿眼睛,其实意思指的是眼红。

3.数字的文化差异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但随着西方文化的影响,近来这种蕴涵也被国人所接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如我国历史中,皇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

文化差异的存在使得文化翻译的可译性受到限制。因此,进行英汉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这些差异,要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运用自己的能力让这两种文化尽可能地接近,使带有异国情调的内容在译入语中得以再现。

参考文献

第3篇: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

【关键词】: 英语课堂 跨文化意识

众所周知,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英语课程标准》中说到:“……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可见,跨文化意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一名英语教师,应针对新课标提出的文化意识的目标要求,重视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充分认识到英语教学不仅是要求学生掌握一些词汇及语法知识,能阅读英文文章,而且还必须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然而长久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没能得到足够重视。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认为学生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则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际。然而在不了解语言的文化背景、中西文化的差异的情况下,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实践中,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以致语用失误,交际失败。而作为一线教师的我们更应把英语语言教学置于跨文化的环境中,把跨文化交际列为英语教学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这样才能使英语教学不失其完整性,学生真正学以致用。

一、我国初中英语文化意识教学现状分析

近年来,中学外语教学逐渐由以前的结构主义理论和教学方法转向交际性教学原则和方法,其中指出交际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但层层的升学选拔制度和以分为纲的教育坐标使得学生、教师不得不围着中考的指挥棒团团转,在教学过程中难免存在功利思想,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言知识的传授上,而忽视了语言与文化因素的相互作用,忽视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缺乏敏感性和洞察力,对蕴涵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理解不准确不深刻,在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时,学生往往按照汉语的文化习惯进行表达,造成表达不得体,甚至出现语用失误。有位美国外语教学专家说:“采取只知其语言不懂其文化的教法,是培养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

二、目前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文化意识教学的障碍

由于初中英语的语言知识量非常有限,能力要求绝大多数也停留在英语语言的听说读写,而且为了考试,重在读和写,学生没有怎么涉猎到文化的内容,对他们的考试成绩影响不大,去看看他们平时的练习题和考试试卷,你能清楚地发现这一点。

学生的英语教师几乎都是中国英语教师,即非母语是英语的英语教师。他们的文化背景和学生一样,学生之间也没有大的文化差异,他们之间英语交际还算不上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也就是说,学生没有很好的跨文化交际的真实环境,这就很难形成跨文化意识。偶尔有机会与外国朋友交流,也因为他们特定的年龄和语言的能力,即使有文化干扰,会得到外国人的谅解。

再则,英语只是诸多学习科目如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中的一门学科而已,要合理分配各科时间学生不可能花多少时间去学习语言所负载的文化。至多了解一下非常简单的与考试有关系的部分情景会话中涉及到的一些礼貌用语、文化习俗。他们或许忙着记单词、短语,背课文,做练习题都来不及呢!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国际化语言的英语越来越得到重视,全国大、中、小都开设有英语课,还有各种各样的英语培训学校,这无不对英语教师形成巨大的需求。一时内英语教师的语言素质符合要求的就不多,具有较好有文化素质的就更少,有跨文化意识的简直就是少之更少。很多初中教师在教学上,只注意教那些考试要求的内容,此外的东西好像不是他的任务。结果呢,哑巴英语(Cannot speaking English )、聋子英语( Cannot understanding English by listening)、音变英语(Poor pronunciation of English )、英语交际综合症(Afraid of communicating with English-speaking foreigners)真可谓是遍地“开花”。这些状况应该引起英语教师的反思。培养跨文化意识的人才呼唤有较高的语言素质和较强的文化素养的教师。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措施

虽然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有诸多障碍和困难,但这不是不进行跨文化教学的理由。近年来,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他们跨文化的意识和能力。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是综合应用能力的基础,……文化意识是得体应用语言的保障。不管教初级英语还是高级英语,在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进行文化教学。而且要持之以恒,因为“语言学习者不可能一下子摆脱自己固有的文化而轻易获得另一种文化”。(Byram, 1994)在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双方若不能进入同一文化背景之中,就容易产生不解或误解,导致交际失败。正如托马斯(Thomas)曾说过的:“语法错误从表层上就能看出,受话者很容易发现这种错误。这种错误一旦发现,受话者便会认为说话者缺乏足够的语言知识,因此可以谅解。语用失误却不会像语法失误一样被看待。如果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人出现语用失误,他很可能会被认为缺乏礼貌或不友好。他在交际中的失误便不会被归咎于语言能力的缺乏,而会被归咎于他的粗鲁或敌意。”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跨文化教学呢?

(一)挖掘教材,顺势拓展。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文化差异素材

语言教学的最高境界就是对于该国文化的学习。“Learning about the culture of another country is the highest purpose of language teaching”(1904Jespersen).而最能代表文化,反映民族习惯的是各种节日和庆典。因此英语国家的节日是英语教学中重要部分。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不但要挖掘教材的文化内容输送给学生,还应适当扩展,对中英文化进行比较分析,让学生在比较分析中学习和运用语言。如在学习外研版英语七年级下册Module2 Spring Festival可与外国的Christmas Day相比较。教师事先用圣诞树、长筒袜、礼品盒等来装饰教室,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浓烈的圣诞节氛围。在浓厚的节日气氛中,教师介绍圣诞节的由来、圣诞老人的传说,并组织学生学唱圣诞歌曲等等。鼓励学生找出他们的相同之处。然后比较两者的不同,并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

2.词汇教学,彰显文化。

语言中受文化影响最大的是词汇。Peter Trudgill 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意义或扩大或所小,,或具有特殊的联系意义。英语中有许多词汇来自神话、寓言、传说或典故。了解这些词背后的文化,有助于学生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OK 典型的来自美国英语的词。其起源有几种说法;有人说OK一词来自美国第26任总统威尔逊(Thomas Woodrow Wilson, 1856-1924)。他在批示公文时喜欢用印第安语Okeh的缩写,意思是“行;就这样办”;也有人说来自无线电通信,电报员接到电文后,必须用一种信号表示收到。这个信号最先用all correct, 后来all 逐渐演变成O,correct 变成K。不管起源如何,OK最初是美国俚语,现在风行全球,连英国人也常常挂在嘴边。 转贴于

英语中还有许多词汇或表达形式出自于圣经、希腊神话及某些文学名著,了解这方面的知识有助于促进我们对英语的理解。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初中教材较为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渗透,这可以说方便了我们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英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渗透那些具有背景意义的词汇和交际用语,讲清它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要适当扩展其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的风俗习惯和交际常识等。例如:“狗”(dog)在西方被认为是人类最好的朋友,因此西方人对食狗肉十分反感。“Dog”在英语中有时含贬义,但总的来说属中性或含褒义的情况居多。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真幸运。)”“Every dog has it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时。)”此外,在英语中也有不少专有名词出自文学名著或与历史事件有联系,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如:“Cinderella”现在泛指不受重视的人或有才干但一时未被赏识的人。“Waterloo”是比利时的一个地名,由于1815年拿破仑在那里惨败,整个战局为之一变,从此“to meet one’s Waterloo”就获得了“遭受决定性失败”的意思。

词汇富含文化,只要教师勤于探究和积累,通过词汇教学,可以让学生学到许多课本上没有各种文化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会更加佩服老师知识的渊博。总之,这是教学相长的好事。

3. 帮助学生掌握相关语用规则,进一步感受文化

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需要正确使用一种语言的语音、语法和词汇,否则难免会出现各种问题。但是,仅掌握以上几项还并不能保证顺畅的交际。人们在具体使用语言时还运用一套语用规则。这些规则包括:如何称呼对方;如何见面打招呼;如何进一步提出要求;如何接受或拒绝对方的要求;如何告别等等。如外研版《英语》(新标准)初中七年级上册Starter部分Unit1课文中学生对老师的称呼用的是Ms。我们英语教师就可以此为契机,顺势讲解英美国家与我们在使用称呼上的差异。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校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 Li”。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习惯把“Miss”、“Mrs”、“Mr”与姓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显然,与语法规则相比,语用规则的掌握要困难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利用好教材,将目的语中的一些语用习惯与母语进行适当的比较,以使学生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从而正确掌握运用英语的方法。

(二)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除了教师利用教材之外,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也是学生交际的模拟舞台,学生将带着从英语课堂中所获得的知识技能走向社会,投入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中去。具体而言,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以下方法:

1)对比法:可将英美文化中的形象和标志与自身文化的相应内容进行比较,其中包括名人、建筑、风俗习惯等,以此来增强学生对文化概念的理解,如南京的长江大桥与旧金山的金门大桥,中国的春节与西方的圣诞节。又如,中国人喜欢以对方为中心考虑对方的情感,如:你感觉怎么样?你想要什么?而西方人往往从自身出发,如“Can I help you ?”“What can I do for you?” 再有如中西方对待老人的态度不同,中国认为“老”是成熟、资深,而在西方“老”则意味着无用、孤独。

2)实物讲授法:教师可搜集一些能代表中西文化的实物,如笛子和小提琴、旗袍和西服、中药和西药等,也可找一些普通的实物对比,如邮票、报纸等。目的在于促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目的语文化。

3)任务教学法:教师在讲授文化知识时,可以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好教学任务,并指导学生合作完成。例如涉及family这个主题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陈述中西方家庭类型及家庭关系,并列出family tree. 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分组查阅资料,了解中西方的家庭类型:Extended family (大家庭)、Nuclear family (核心家庭)、Single-parent family (单亲家庭),并且在课堂上讨论中西方家庭的共同和不同之处,从中则可了解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异同。

4)讨论法:定期就课文涉及的内容和新近发生的中西文化现象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和自由言论。比如通过活动来讨论两种文化的寒暄方式、时间观念、购物习惯等。进一步强调文化与语言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跨文化意识。

综上所述,一个语言学习者,在习得语言的同时也习得了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是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一个优秀的外语学习者,不仅是一个语言工具的使用者,还应该是另一种文化的接受者。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语言教学,还要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并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有意识地渗透文化教育,教会学生得体地运用语言,同时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异国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意识。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强本族文化与英语文化的对比,从而更有效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中游刃有余地运用语言。

参考文献

【1】 杜现臣,《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中学英语教学参考》,2001.6

【2】戴焱,《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版),2009,

第4篇: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

[关键词] 西方国家;东西方文化;差异;电影片名;翻译;策略

电影可以说是当前社会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文化普及方式,在电影片名翻译过程中可以说是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从一种语言转到另一种语言,在同一个文化氛围中是不相同的,那么如何让输入国家的受众接受电影的片名,这是作为翻译者需要注重的问题。在电影中蕴涵着丰富的人文习俗、民族文化等特征,可以说电影翻译能够被当作是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之间进行的特殊的文化交流活动。在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过程中,随着我国电影与世界电影文化交流频繁,不只是电影的内容,就连电影片名的翻译都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一部优秀的电影有着吸引力十足的名字,能够激发观众的观看热情,而劣质的翻译名称能够降低受众的观看欲望。但是基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与社会现实等多个方面影响,东西方文化也呈现出了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翻译电影片名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异国文化与本土文化之间的差异,让电影能够更容易获得潜在观众的认可与欢迎。本文立足于东西方文化差异,通过研究差异来解读对英美电影片名翻译的影响,并且提出一些使用的翻译策略。

一、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

社会学家认为,文化指的是社会中人们能够具有的共同的传统、民族信仰与价值观的总和。而其中最主要的三大要素,也就是价值观、规范和符号。我们在文化研究中,人们一般都会用自己民族文化的标准来看待与衡量其他民族的文化。所以当两种民族文化在交流中接触时,就难免由于两者的差异而发生激烈的碰撞。由于两个地区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加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多种事件等因素,让中西方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

(一)人们的等级观和价值观的差异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以孔子为创始人的儒家思想,主张建立以家庭为本位、以道德伦理为中心、以人们等级观念为基础的法律制度与思想意识形态。孔子主张“礼治”与“德治”,在礼与法的关系中是强调礼治的。在德与法的关系中是强调德治的,在人与法的关系中是强调人治的。人们受到等级观念与价值观念的多重影响,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会十分谦虚谨慎,为了顾及人情在交流中表达得十分委婉。在个人价值观念中也更加倾向于对社会与国家的共享,因此在中国的民族传统价值观念中,集体的利益是高于个人利益的,人们不但要对自己负责,也要对其他人与社会负责。

但是在西方国家是以个人主义为基本文化构成的,在西方国家个人主义能够对国家的历史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成为西方国家文化的价值核心。在西方国家人们信奉个人尊严,崇尚个人的独立思考与判断以及靠着自己的力量来实现个人利益。

(二)人们的伦理观与道德观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的伦理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通过礼为仁的体现形式,将伦理道德与修身济世相联系起来,对人们的伦理道德的自觉性与社会功能进行强调。中国民族文化深受儒家传统思想的影响,坚持诚信、忠诚等道德伦理准则,并且根据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每个人都要坚守礼数,尽到自己的职责。

但是在西方国家会更加注重依法治国,多种法律都可以说涉及到社会的多个领域。在这个注重个人自由与权利的法治国家中,人们的平等让每个人的等级观念与地位变得十分淡薄。以西方国家的家庭为例,人们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只是感情关系,而不是道德义务的关系。孩子们在成年之后就会离开家庭独自生活,在父母年迈之后,孩子也没有赡养的义务。

(三)社会文字符号的差异

通过两种文化的对比,考虑到符号的应用与象征意义也是十分必要的。不同国家的、社会传统习俗与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差异,中西方文化在符号的象征意义与使用的方式中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以颜色为例,西方国家与中国文化中,颜色的象征内涵就有着巨大的差异。例如:红色给人一种热情与积极的感觉,因此中国人一般将“红”作为喜庆的指代词。但是在西方国家,红色一般与恐惧与等词语相联系。还有数字13在西方国家的文化中指的是不幸的意义,但是在中国就没有这样的忌讳,人们往往更加避讳数字4,因为它与读音“死”相近。

二、文化差异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表现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西电影的发行数量可以说是数不胜数,两个民族在文化上的较多差异在电影名称翻译中能够体现。

第一,价值观念差异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体现。冯小刚的著名贺岁影片《大腕》,这部电影被翻译为Big Shots Funeral,我们翻译回来是《大腕的葬礼》。由于中西方人的思想有着基本的分歧,东方人注重综合与归纳,而西方人注重细微与曲折。“大腕”这个词已经能够暗示出电影的主题,而在翻译成英文中也补充出来“葬礼”,能够方便西方观众更加明白电影的内容。我们再来看美国电影Shrek,电影名称中只给出了男主角的名字,却不对他做出任何的评价,但是中文却没有音译成为《史莱克》,而是翻译成为《怪物史莱克》,这样可以看出相对于西方人,中国人更加注重对于影片的归纳与综合,让人与事物更加形象与具体化。

中西方两者的差异导致双方在思维模式上也存在着一些差异,中国人具有的传统思维形式更加单一与抽象,而西方人的思维则显得更加部分与具体。

第二,伦理观念的差异在电影名称翻译中的体现。中国电影《霸王别姬》的名称能够映射出主人公的关系与最后的结局,因此名称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但是英文翻译成为Farewell,My concubine,我们翻译回来就是《再见,我的爱妾》,只有了别姬,却忽视了霸王,这是由于西方人的等级观念薄弱,因此反映出对电影内涵与主题的理解。

西方电影Meet the parents的名称翻译成为《拜见岳父大人》,可以说美国人讲究自由与平等,因此尊卑观念淡薄,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融入了“拜见”与“大人”两个词语,更加具有中国特色。

三、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原则

如何在翻译中协调好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具体方式分为“归化”与“异化”。异化的方法需要翻译者靠近作者,忠于原著的表达方式进而充分表达出原作品的内容,保持原作的语言习惯与跨文化之间差异产生的理解错误。而归化是跨文化差异化解的重要途径,归化方法一般要求翻译中在各国文化积淀和语言习惯中,注重吻合中文的语法规范与文化习俗,逐步弱化原文感,增强翻译的可读性。在另一方面,电影名称较强的商业广告价值,目标是为了触发观众的行为对于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电影的名称翻译需要将目的语言和观众放在首要的位置,规范化的翻译策略无疑能够吸引大量影迷的兴趣。

就像其他文化作品翻译一样,电影的名称翻译中有不能翻译的情况存在,我们需要承认在有限的翻译可能性的同时,要努力去探索有效的翻译方式。为了促进跨文化交流进而达到充分与准确的目的,电影名称的翻译工作不能只是简单地采取归化或者异化的单一方式进行翻译,应当结合具体情况,要最大限度上吻合目标语言的主流价值观,迎合受众的心理和文化需求,尽最大可能关注到原有语言与文化意象。我们在具体操作的翻译中要运用以下几种方式。

(一)直译法

也就是我们不需要考虑太多的文化差异的电影名称最佳的翻译方式,可以说音译法也是直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有许多电影依靠这种翻译方式,例如Beauty and Beats——《美女与野兽》,Brave Heart——《勇敢的心》,Roman Holiday——《罗马假日》等。如果我们在翻译过程中遇到名称是人名或者地名时,就可以采用音译方法。例如Ryan——《瑞恩》,Romeo and Juliet——《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二)意译法

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当遇到直译方法已经难以准确表现出电影内涵的时候,如果一些电影名称涉及跨文化差异,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就需要根据电影内容来对原有的名称进行意译。在进行意译过程中,我们同时要考虑到英语的表达习惯与中国受众的价值观与审美观。例如,电影Seven讲述的是天主教中的七种死罪,而接着出现了一场离奇的连环杀人案,死者都是死于这七种罪中的一种。如果我们直接翻译为《七》,那么就会让观众感到空洞,甚至难以体会到这个名称的含义。如果我们翻译为《七宗罪》,那么就避免了我国观众对于西方宗教历史文化背景知识缺乏与地方文化差异而引起的困惑。类似的例子还有许多,例如Sleep in Seattle——《西雅图不眠之夜》,The Net——《网络情缘》等。

(三)换译法

如果我们在翻译过程中,直译与意译都难以充分地表现出电影名称的内容与意图,那么我们采取换译的方式是最好的。也就是说彻底地改变原来电影的民称,根据电影的内容与内涵通过不同的名称来代替,例如Top Gun——《壮志凌云》等。

四、结 语

电影作为一门视听结合的艺术,对于片名的翻译影响到观众对于电影主题的理解与体会,甚至可以称之为翻译艺术,也是中西方文化交流沟通的桥梁,是各国之间信息传播的载体与纽带。电影的片名翻译不只是语言之间的简单切换,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相互融合的充分体现。我们在翻译中不能忽视文化差异的影响,要真正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通过创造性的融合,这才是实现正确翻译的基础。我们要加强对民族文化内涵的注重,要努力克服电影翻译过程中语言的阻碍,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跨文化交流的意义。因此我们在翻译电影片名过程中需要慎重考虑,注意多方面的因素。

[参考文献]

[1] 张英进.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J].电影艺术,2005(02).

[2] 冯学民,王珍.电影语言中的歧义现象解读[J].电影文学,2007(08).

[3] 杨胡宏,徐丽娜.浅谈影片名的几种翻译方法[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10).

[4] 刘利艾.从目的论析电影字幕翻译[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12).

[5] 佟磊,沈秋敏.浅谈西方文化与西方电影片名翻译[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04).

[6] 陈亚明.《卧虎藏龙》字幕翻译策略探析[J].电影文学,2007(15).

[7] 苏远芸.关联理论对西方影视剧字幕翻译的阐释[J].电影文学,2010(04).

第5篇: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

关键词: 英汉语言 句型结构 主要差异

笔者在辅导学生四级考试和专接本考试的教学过程中一次次意识到:学英语到一定的程度,必须知道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在词汇、句型、语法、修辞、篇章结构各方面都无法像最初学习那样一一对应,了解这一点对于学生提高英语能力和教师的授课是至关重要的。而最需要知晓的当属句型结构的差异了。英语按句子结构分类,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并列复合句。我们读到的任何英语句子均符合这些句型结构,所以我们写出的句子也必须是这四种基本结构之一。

一、汉语的意合与英语的形合

关于汉语的意合(Parataxis)和英语的形合(Hypotaxis),贾玉新在《跨文化交际学》中作出了很好的归纳:汉语重内容、重语义、轻形式。对汉语的理解一般要靠语言环境、说话人和书写人的心态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因素的整体把握和约定俗成;汉语表达意义要靠意合,而理解则靠意会、默契。

例如《红楼梦》中的一例:刘姥姥初进荣国府,与王熙风正说着话。只听一路靴子脚响,进来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面目清秀,身材俊俏,轻裘宝带,美服华冠。

而想弄懂英语句子的意义,必须首先搞清楚它的句法关系,英语则重形式轻内容。形合语言注重时态变化、词形变化,注重运用逻辑语法连接词语来说明句子内部、句子之间,乃至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而意合语言主要依靠词序变化、上下文语境及言外逻辑来达到思路明晰的目的。英语语法可以说也是一种“形合”语法,即注重形式联系,以动词为中心,通过词型变化和各种连词、介词来表现词与词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句子成分的“各居其位”来体现意义。

例如: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Jane Austen

You and I are interwoven in a marriage.If we stick to that we ought to be able to arrange this sex thing,as we arrange going to the dentist;since fate has given us a checkmate physically there.

你和我由结婚而互相联系着。命运已经不幸地把我们的肉体关系斩断了,我们只要能够维持着结婚的基本东西,这性的问题我想总可以容易解结的――不见得比找牙种医生治牙更难解决的。

汉语的表达只是根据不同的语境理解其意义内涵,无需依靠逻辑关系连接语。英语重形合、重理性的特点,形成了英语行文的视点上固定、形态上自足、关系上完整的格局。而汉语重意合、重感性的特点,形成了汉语行文的以意统形、注重线形流动、追求韵律的特点。由于受语言环境的影响,很多学生不能够深透理解汉语意合的特点,不善于对句子语言内在逻辑关系的整体把握。所以在读、写、译的过程中不能够充分吃透原文,正确妥切地理解运用两种语言。

二、英语句长复杂多从句,汉语句短简练多无主句流水句

例如:阿Q没有家,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也没有固定的职业,只给人家做短工,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

阿Q没有家,(他)住在未庄的土谷祠里;(他)也没有固定的职业,(他)只给人家做短工,(别人雇他)割麦(他)便割麦,(别人雇他)舂米(他)便舂米,(别人雇他)撑船(他)便撑船。

汉语喜欢使用短句,句与句之间的结构也比较松散,主要靠各句本身的意义来衔接。英语句与句之间的结构很紧凑,虽然看上去错综复杂、富于变化,但事实上,各句之间都由一些表明逻辑关系的连词或介词等有序地组织在一起,是一个含义丰富但结构有序的统一的整体。而这种长短句之间的转化正是英译汉的难点,应该尽量把英语的紧凑结构翻译成汉语的松散结构,把并列句或从句译成汉语中的单句,通过句子本身的意义来表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读写翻译也主要是考查学生分析英语复杂长句的能力,因此,遇到复杂的长句,首先要有耐心地分析句子成分,抽出主句和从句的主干,将其翻译成独立的分句;其次,一些状语,比如分词短语、介词短语等,也可以译成短句;最后,按照汉语的表达习惯,将这些分句连接起来。

例如: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 the child who is raised in an environment 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 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 for appropriate responses will experienc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

【译文】行为主义者认为,如果一个儿童在有许多刺激物的环境中长大,而且这些刺激物能够发展其作出适当反应的能力,那么这个儿童将会有更高的智力发展。

【分析】原文由一个主句和四个从句组成,主句是“behaviorists suggest that”,宾语从句是“child will experience intellectual development”,三个定语从句分别是“who is raised”、“where there are many stimuli”和“which develop his or her capacity”,三者是层层相套的关系。对各句独立翻译后,如何处理定语从句与主句间的关系是重点。本句中的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其实是对先行词的条件性限制,可以按照这种逻辑关系译成条件状语从句;where引导的定语从句直接译成定语,修饰限定environment;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则单独翻译,与who引导的定语从句并列,表示条件关系。这样,就在对原文紧凑结构的正确理解下,使译文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读起来非常通顺。

三、英语多被动语态,汉语多主动语态

尽管英语和汉语中都存在被动语态,但相比较而言,英语更喜欢使用被动语态,特别是在一些正式的书面文体中,比如科技英语、医学英语等。有时,汉语也会经常使用一些由“被”引导的被动句,但是更多的时候是用主动表被动,比如由“让”、“给”、“由”、“据”等词语表达的句子。所以,在英译汉时,要尽量把英语的被动句翻译成汉语的主动句,尤其是一些习惯的表达方法,比如:it is said that...(据说……),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hat...(大家普遍认为……)等这些约定俗成的习惯用法。一般说来,可以把英语句子的主语变成汉语句子的宾语,再将被动语态部分翻译成主动;如果英语句子有by引导的施动者,将其译为汉语的主语;如果没有,则可不要或根据需要予以补充。

例如:It was still thought unusual in some places that programs could be called up by viewers to be displayed on their TV screens at home.

【译文】有些地方的人们仍然认为,观众打电话要求在自己家里的电视屏幕上播放节目是一件不平常的事情。

例如:A great effort must still be made before the ideas can be turned into reality.

【译文】只有付出努力,想法才能变成现实。

四、英语注重省略,汉语注重补充

尽管英语句子是按照一定的规律组合起来的,可以一目了然地知道其结构,但英语也习惯于使用省略。一方面,省略是为了简洁,避免重复;另一方面,由于英语句子结构严谨,即使省略一些成分,也不会妨碍其意义的表达。然而,这对于英语为非母语的中国学生来说,却带来了理解和翻译表达上的困难。这主要是因为:一方面,对英语逻辑思维和表达方式缺乏必要的了解;另一方面,习惯于汉语意合性语言的表达方式,讲求词语的均衡与对称,喜欢使用排比式的词汇,往往是越表达越觉得意犹未尽,也越想补充说明。

例如:Everybody has a responsibility to the society of which he is a part and through this to mankind.

【译文】每个人都对他所属的社会负有责任,并且通过社会而对人类负责。

【分析】本句虽短,但是and后的成分不好理解,因为它省略了一些成分。如果没看到这一省略,就不能理解原文的含义,更会译出难懂的中文:每个人都对他所属的社会负有责任,并且由此走向人类。(每个人不是都属于人类吗?怎么又走向人类呢?)其实,该句是在this后省略了前面出现的“Everybody has a responsibility”(符合省略的规则),this指“the society”。所以,根据汉语习惯,将其补充完整,即可得到正确的译文。尽管在大多数的英汉翻译中需要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但如果不影响汉语的表达习惯,则也可以省略。

例如:In their hearts,some American women think it is men’s business to earn money and theirs to spend it.

theirs在这里代替了men’s business。

现在,我国学习英语的学生普遍存在几个常见的问题,首先,英语汉化式,所谓“一逗到底”,一“I”到底,他们并不是没有英语语法知识,而是经常不自觉将汉语的“流水句”结构搬入英文之中,写出语法错误的句子根本不符合英语句子结构类型。其次,在有了一定英语基础之后,满足于短句的堆砌,不能自觉地在写作中运用和组织各种长句,不会使用各种从句,写成一个完整美观的地道的英语句子,试着从不同角度表达交际的意图。相同,在英汉互译时,不能有意识地将英语中有复杂结构的长句拆成能够“流动”起来的汉语“句读”,尤其是定语的翻译,文译机械生硬晦涩。如果能在语法、作文、翻译课的教学中指出这些差异,应该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一种语言的优势,这不仅对应试,对整个英语学习都会有极大提高。

第6篇: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

论文关键词:文化意识、双语教学、比较教育

一比较教育对双语教学的基本要求

比较教育课程是教育科学的分支学科,是教育学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它是一门最贴近现实的学科,最能体现时代的气息,尤其是在教育呈现出国际化趋势的条件下,比较教育研究更是一个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领域。而双语教学在当前高校采用双语教学的模式有三种;第一种是目标语浸身模式: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全部使用外语授课;第二种是双语过渡模式:教师的课堂用语70%~80%应使用英语,学生也能基本使用英语参与教学活动;第三种是外语渗透模式:在课堂教学中,专有名词、概念及课堂用语中使用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英文,而在授课、问答、作业等其他环节基本使用汉语。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第二种模式,即双语过渡模式——鼓励学生用英语学习和思考问题,并探索双语教学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以个性发展为研究内容,以个案分析作为研究形式,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等能力的发展和变化。

比较教育双语教学不仅可以拓展专业知识、巩固语言技能,而且可以感悟文化内涵、增强文化意识。英语在宽松自然的环境中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互相接触的机会。使他们产生一种用英语说话的需要和愿望,促使他们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要想培养大学生的思想品格,首先要培养他们具有基本的文化意识。这种文化意识不仅需要教师的人文素质,教材的文化导入,更重要的是,需要学生的有效参与和积极思考,以不断增强自身在英语学习中的文化理解。

二教材在实施双语教学中的作用

双语教学是件艰苦而又持久的工作,要做并不难,但要做好却不容易,而持之以恒则更需要有献身教育的精神。比较教育课程的课堂教学以英语为主,重点讲授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总学时数:36学时。授课对象主要是大学三年级教育专业的学生。他们在修完大学英语四级课程后,应该掌握四千多个英语单词。懂得基本的翻译技巧,具有较快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目前,要找到既有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要求的现成双语教材是不现实的。最关键的是要选用适合学校实际的原版材料,适当压缩课程教学的内容。只有深受学生喜爱的双语教材,才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为了突出实用性原则。我们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肖惠云主编的《当代英国概况》和周静琼主编的《当代美国概况》中节选了全英文版的教育专题内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授课中。我们还节选了原版教材《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中的“比较教育背景的变化”和“三种比较分析”等内容,供学生翻译和讨论。我国着名教育家顾明远先生已将《别国的学校和我们的学校——今日比较教育》英文版第五版翻译成中文版,人民教育出版社于2001年7月纳入“比较教育译丛”。原版教材作者埃德蒙·金(EDMUNDJ.KING),生于1914年,是英国着名比较教育专家。他是曼彻斯特大学硕士,伦敦大学哲学博士、文学博士。在文史哲、外语和教育学方面有很高的素养,学识渊博,造诣深厚,教育经验丰富。他主编的若干重要国家和地区社会、学校和进步系列比较教育丛书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三学生在双语教学中的主要收获

试验双语教学是与时俱进的必然趋势。从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文化意识为出发点,以学生为主体,根据比较教育课程的目标性质、内容要求、教材特点整体去思考外语教与学的衔接。学生可以在双语教育中不断提高语言学习的听说技能、书面技能和思维技能,并获得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能力。笔者针对太原师范学院连续三年来跟踪2004级至2007级教育管理专业的128名三年级大学生,通过《比较教育》课程双语教学对所发现的文化意识问题进行了认真的反思。以下是学生们小组讨论的一些主要收获:

1、黄晓旭同学的小组认为:通过学习,我们感受到异国教育文化的明显差异。除了这些不同之处。更学到了要用比较与共融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正是这种“异”才让这个世界多彩,我们才有所研究,有所交流。这样得来的结果更加促使我们对其根源的追溯和对其发展趋势的探索,比较教育使我们懂得了运用比较的眼光看问题的重要性。

2、梁燕妮同学的小组认为:比较教育双语课程使我们受益很深,大家扩大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不再把眼光局限于身边的小圈子,而是看到国外先进的教育,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这些对于我们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在学习教育基础知识的同时,巩固了语言听说读写的技能。通过比较我们学会了思考,理解了英美国家的教育为什么会如此发达,也明白了我国在教育体制和内容方面的欠缺,并且学会了对问题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决策。这些都促进了我们个人品质的完善,做事要负责,要讲究诚信,要学会与社会上各种人员打交道,做到情商、智商同步发展。

3、金辉军同学的小组认为:就拿课程设置来说,英美等国家更加突出实用课程和职业化课程;而我国则重视基础知识和自然科学,所以,发达国家的中学毕业生能很快适应社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从一个横切面上看,他们的国家经济如此发达,是离不开教育的贡献的。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会影响人的一生,我国的教育和他们的比起来,多少存在欠缺与不足。他们的课程丰富多彩,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相对较强,而且公民教育使他们树立良好的价值观、道德观;对于我们个人来说,非常希望将来得到这样教育的洗礼与熏陶。在课余,我们也经常把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教育与我国的相比,分析它们各自的优缺点。

4、许锦绒同学的小组认为:重要的一点应该是个人品质方面的培养和提升,而品质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它包括了社会政治、道德修养以及文化素养等方面,因而我们对自己品质的培养和提升应该落脚于平常的点滴生活,而不应该局限于课堂上老师的传授。有的东西只有自己体验到,才会真正理解,所谓“只可意会”的东西。我们是社会的人,如果丧失了社会责任感,甚至是社会的伦理道德,那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更不用说为社会做贡献,就是自己以后发展也很困难。

5、吕婵同学的小组认为:作为一个中国大学生,我们也应该具备最起码的个人品质,人人都必须有责任感,作为公民,我们有对国家的责任,作为子女,我们有对父母应尽的义务,只有具备很强的责任感,我们每个人才会不断努力,社会才会和谐发展,国家才会兴旺发达;我们通过学习比较教育这门课之后,更加完善了自己,增强自身的文化修养,我们的个性更加趋向完美。

6、李欣同学的小组认为:我们来到了这所学校,尽管不喜欢当教师,但“既来之,则安之”,心想只要好好学习将来考上研究生,就可以摆脱“苦海”了。于是,我们拼命地学习,对院系活动一概不参加,直到学习了比较教育这门课程,我们才知道外面的世界多么美妙,还有许多东西比学习更重要,例如: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勇于实践能力、社会责任和诚信等等。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德才兼备的,如果光有高学历,而没有高素养和好品格,是远远不行的。

7、刘京京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了这门课之后,我们觉得我国的教育机制真的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我们现在只能表述自己的看法,而无力改变社会教育现状,但是我们至少可以反思自己,能认识到这些问题,说明我们在思想上有了升华,觉得有了一个正确的信念。这是对我们人格的保障,它可以制约我们的行为,净化我们的心灵,促使我们向善发展。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那么这个社会不就更加美好、更加和谐了吗?

8、文一两同学的小组认为:学习了这门课程,我们更加了解了英美国家与我国教育体制主要差异的根基,中西文化的不同源泉。尤其是关于公民权教育问题,我们感到了英国在这方面的教育确实落到了实处,并不只是写到条款中而不去落实,这对于我国现行的思想道德教育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从学习中,我们惊奇地发现,自己更加乐于思考问题,想想这是为什么以及怎样去解决它,也促进了我们大量阅读更多的有关书籍,从中得到知识,获得乐趣。我们感到又进步了!

四文化意识在教学中的核心地位

何在双语教学中培养大学生的文化意识,如何把英语文化和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还需要认真地进行科学实验与比较研究。文化意识的培养主要是:在对大学生用英语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培养他们理解异国文化的内涵。文化素质是教化、示范和养成的有机结合。教化是指设置必要的课程,进行知识的传授;示范是指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行动中;养成是指一种内在的涵养,内化成人的品质。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它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时刻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理解和表达能力是每个教师的天职,特别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

第7篇: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范文

[关键词]文体学 本土 本体 文章学 研究空间

[中图分类号]120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326(2010)05-0125-05

清代纪晓岚在评论《文心雕龙・通变》篇时说:“齐梁间风气绮靡,转相神圣,文士所作,如出一手,故彦和以通变立论。……盖当代之新声,既无非滥调,则古人之旧式,转属新声,复古而名以通变,盖以此尔。”如果撇开《通变》具体的时代背景,那么纪晓岚所说的“古人之旧式,转属新声”的情况在中国文学史与批评史上。倒是不乏这种“通变”之例的。

新时期以来,中国文体学之兴盛,不免让人想起“古人之旧式,转属新声”这句话来。文体学,并不是从西方传人的新学术,本来就是中国“古人之旧式”。“以文体为先”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与文学创作的传统与原则。历代学人不断强调:“文章以体制为先”、“先体制而后工拙”、“论诗文当以文体为先,警策为后”、“文辞以体制为先”、“文莫先于辨体”、“凡为古文辞者,必先识古人大体,而文辞工拙又其次焉”。中国文体学成熟相当早,《文心雕龙》在文体学方面已经相当精深而有体系,此后的文体学可谓久盛不衰。但近代以来,西学东渐,中国文体学日益式微,甚至成为被人淡忘的知识。从上世纪80年代起,在新的学术意识的推动下,文体学研究成为古代文学研究的新视角之一。近年来,文体学研究越来越受到中国文学学术界的重视,成为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前沿学术领域和倍受关注的学术热点。中国文体学研究的兴盛有当代文化的催化背景:新时期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对于文体的重视与实验、西方文体学理论的译介与传播对古代文学研究的文体意识自然有影响,而更根本的原因则是出于古代文学研究的内在要求与自然趋势。

中国文体学研究的兴盛具有丰富的学术史意义,意味着中国文学研究内部已出现一种悄然而自觉的学术转向。简要地说,中国文体学兴盛,标志着古代文学学术界的两个回归:一个是对中国本土文学理论传统的回归,一个是对古代文学本体的回归。

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学的重要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不同文体体系的差异。中国文学其实是“文章”体系,它是基于礼乐制度、政治制度与实用性的基础之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迥异于西方式的“纯文学”体系。这种差异决定了中国文学样式及其发展的特色,也决定了中国文学的研究范围、研究方式之特点。近代以来,随着西防文学观念的不断输入,在中国文学史研究中所谓“纯文学”观逐步占据主流地位。文学史家所理解的“文学”逐渐向欧美近代所谓“纯文学”靠近,文学体裁主要限定在诗歌、散文、小说、戏剧之中,离本土传统的“文章”实际愈来愈远,由此也影响了对中国文学史的整体与局部的理解与阐释。这种西化的影响有其正面和积极意义:大量被传统文学观藐视和排斥的文体如小说、戏曲作品进入文学史,这是重要的发现和拓展。但是又出现了削足适履之弊:一些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并曾受到重视、具有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学作家和作品则被搁置甚至排斥。这是从传统走向现代所付出的代价与教训。尊重古代文学的历史事实,回到文体的历史语境,将文学观念和理论建筑在具体文学史实之上,回到中国“文章学”来发现中国文学自己的历史,尽可能消解自以来套用西方文学分类法研究中国传统文学造成的流弊――这是近年来中国文学研究源于自身需要与反思所形成的重要发展趋势,也是中国文体学兴盛的背景。

文体学不仅仅是文学的体裁问题,而是古代文学的核心问题,也是本体性问题。中国文体学的“体”,是一个典型的中国本土文学概念,它是指文学艺术赖以存在的生命形式,具有极大的包涵性与模糊性。“体”兼有作品的具体形式与抽象本体之意,是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有机结合,既有体裁或文体类别之义,又有体性、体貌之,义;既可指具体章法结构与表现形式,又可指文章或文学之本体。在西方文论中,“文类”、“风格”与“形式”词义各异,在理论上,分工明确,但在中国古代却统一在“文体”之上,“体”是本体与形体之奇妙统一。“体”是一个无法完全用英文对译的概念,“style”、“genre”、“types of literature”,这些只是“体”的部分意思,无法完全对应。所谓对古代文学本体的回归,就是要突出中国文学特有的语言形式与审美形式的特点,从中国文学固有的“文体”角度切入来研究中国文学。

当文体学研究成为学术热点的时候,也就是需要我们冷静思考的时候。目前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有些学者,尤其是年轻的学生,把文体学片面地理解为文章体裁或文类,而在传统文体之中,又比较刻意地寻找一些偏僻的文体来研究,这当然是有必要的。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此,更不能形成一种主流风气。我们要防止文体学研究走上烦琐与生僻之径,向往更为通达开放的学术胸襟,更高的学术境界,更开阔的学术视野。中国文体学的研究是开放的,具有很大的学术研究空间。

刘勰《文心雕龙》已经为我们确立了早期文体学研究的经典研究模式,而明代的《文章辨体》、《文体明辨》、《文章辨体汇选》等又大体勾勒出传统文体的研究范围。前人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留给我们一笔巨大的古代文体学理论遗产,同时,也为我们的研究设置了超越的高度与难度。正如一位禅宗大师说的:“见与师齐,减师半德;见过于师,方堪传授。”我们就算把《文心雕龙》与《文体明辨》等著作所论述的文体都研究个透,也只达到基本掌握和理解古人知识的程度。刘勰《文心雕龙-通变》中“若乃龌龊于偏解,矜激乎一致,此庭间之回骤,岂万里之逸步哉!”文体学研究也不能局限于片面的理解,固守一成不变的模式。我们向往的是“万里之逸步”而不是“庭间之回骤”。中国文体学研究是为了从中国古代文学的本土实际出发,解决中国文学史问题而进行的,而不是钻牛角尖式的,或者为了所谓的“填补空白”而研究。我们的文体学研究,不能只满足于前修未密,后出转精的研究,我们更向往在学术领域上的开疆辟壤,有更多的“自主创新”的原创性工作。

回归本土与本体,并不意味着满足于回归到“旧式”那里去。我们强调回归到中国文化与文学的原始语境与内在脉络,同时又不能也不可能排除现代意识。西哲曾云:“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虽然,中国文体学之复兴,为“古人之旧式,转属新声”,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种作为“新声”的“旧式”已经完全不可能与古代的文体学相同。我们要站在21世纪学术高度来研究中国文体学,回到中国文体的历史语境,但又不仅仅是要回到刘勰等古人的理论,同时必须具有当代的学术意识,反映出当代 的学术眼光、学术水平与境界。

中国文体学仍具有很大的研究空间,中国文学特有的语言形式与审美形式,如体裁或文体类别、体性与体貌、章法结构与表现形式等,这些当然都是中国文体学研究题中应有之义。与此相关,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和思考。以下略举数例,加以说明。

中国古代的文体谱系的形成与结构、方法与观念,这是一个很重要但仍模糊不清的问题。光是要弄清楚古代文体的命名与分类方法就非常复杂。罗宗强先生曾说:“决定文体生成、定名和发展的,都不是单一的因素,又对于古人文体观念的理解与评价,也乱如理丝。”他认为,文体的定名涉及体裁与体貌两大类,其中又包括体裁定名与体貌定名、体貌定名与体裁定名之关系、文体定名涉及的文学与非文学问题。中国古代文体分类究竟有无一种统一的内在标准?事物的分类本来是一种逻辑活动,假如按照西方的文学理论,文体分类应该始终贯彻着一个逻辑标准,揭示文体之间内在的逻辑层次与本质联系,所以必须有统一的文体分类规则。但是古代文体分类的标准确是比较模糊的,有些是从功能来分的,有些是从功用来分的,有些又是从表达方式或形态来分的,文体之间又有互相交叉、甚至矛盾之处。奇怪的是,这样的分类法在古代并没有产生多少混乱。如何看待这些现象?

与文体谱系相关的是文体价值谱系,这也是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正如中国古代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古代的文体与文体之间也存在着尊卑等级之分,作为文学风格的“体”也有审美价值品位的问题。中国古代的文体价值谱系大致是由实用与审美两方面原因形成的。一方面,由于早期古代文体的产生与礼乐制度密切相关,文体使用者的身份、文体使用的场合与实际功用具有尊卑之分,受此影响,文体也就有高下等级。所以,在中国文体价值谱系中,小说、戏曲自然不能与诗文相比,而诏、策、奏、启等等实用文体内部之间,也存在着不同价值的序列。值得一说的是,那些运用场合与对象越神圣与尊贵的文体,也越讲究语言形式典雅之美,尽管它是实用文体。另一方面,古代的文体价值谱系表现出古人的审美观念。在他们的观念中,文体有古近、正变、雅俗、高下之分。如文体正变高下的观念,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所积淀的审美理想,这就是推崇正宗的、古典的、高雅的、朴素的、自然的艺术形式。相对轻视时俗的、流变的、繁复的、华丽的、拘忌过多的艺术形式。从这方面来讲,文体学研究应该与审美结合起来,它所反映的是中国人深层的审美理想。

中国文体学研究回归文学本体又不可能只局限于文学学科之中,它需要有更宽阔的学科背景。有时也需要跨学科的研究。如果我们承认文体谱系与礼乐制度、政治制度密切相关,那么,一系列的论题也就相应而生。比如:先秦的礼乐制度与文体产生、秦汉政治制度的建立与文体谱系形成、历代政治制度的变迁与文体演化、举士制度与文体演化……这些都有待我们去探讨。文体学不但与历史学相关,有时也需要用哲学的眼光来考察。比如,古代有一种文体叫“诸言体”。《文体明辨序说》“诸言体”:“自宋玉有《大言》《小言赋》,后人遂约而为诗。诸语、诸意,皆由此起。”六朝人主要是写“大言”与“小言”,如萧统《大言》、《细言》,沈约、王锡、王规、张缵、殷钧都有《大言应令诗》、《细言应令诗》,这种诗体是从宋玉的《大言赋》、《小言赋》而来的。这种文体的特点就是夸张与谐趣,所以徐师曾称为“诙谐诗”。如果仅仅从文学的角度来看,这种文体并不重要,属于“大雅弗取”的“杂体”。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大言”与“小言”其实是有丰富的哲学意蕴的。诸言体的文体渊源,可以追溯到先秦的哲理论题。“大”、“小”之辩是先秦时代一个常有的话题。如《晏子春秋》卷七《外篇第八》中,晏子以形象和夸张的话语回答景公“天下极大”之问:“足游浮云,背凌苍天,尾偃天间。跃啄北海,颈尾咳于天地乎,然而渗渗不知六翮之所在。”又回答“天下极细”之问:“东海有虫,巢于蚊睫,再乳再飞!而蚊不惊。臣婴不知其名,而东海渔者命日焦冥。”洪迈《容斋随笔・容斋续笔》卷第十三“物之大小”,谓“列御寇、庄周大言、小言,皆出于物理之外”,又引释氏“语大”、“语小”之说,最后引用《中庸》“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评论道:“明白洞达,归于至当,非二氏之学一偏所及也。”可见语大、语小不仅是修辞问题,对于极大与极小的描述是古人的哲学命题,而这个命题正反映出古人对于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理解,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小言”,就有特别而重要的意味。

文体学与语言学也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我们从《说文》与《释名》等语言学著作对于文体词语的解释中,就可以比较准确地理解汉代人的文体观念,也可以看出刘勰《文心雕龙》文体学的语言学渊源。出土文献中的文体史料也值得注意。比如,问答体是春秋战国出现的一种著书体例,这方面就有大量出土的文献提供准确而书三富的史料。马王堆帛书中的《黄帝外经》、《十大经》、《伊尹》等,都是用的问答体。银雀山竹书中的《孙子兵法》有吴王阖庐与孙武问答之辞,《孙膑兵法》多为齐威王、田忌与孙膑问答之辞,《六韬》托言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问答之辞,《晏子春秋》多为齐景公与晏婴的问答之辞,《尉缭子》多为梁惠丰与尉缭问答之辞等等。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以问答的形式展开理论探讨与叙事,是一种流行的文化。这种形式后来明显地遗存在汉赋的宾主对问,及解嘲、论体文中的解、难等文体中。

中国传统文体的现代转化是一个沟通古今文学的关键,其中折射出语言、文学、社会、政治、体制的种种巨变以及中西文化的冲突。文体与语言变化,或者说近代以来的文体转换,这是一个极大的题目,也是很有意味的。社会制度、社会生活、价值观念的变化,以及文白的转换,势必反映到整个文体谱系的重新编定。在这方面,近现代文学史家已经先开风气了。陈平原教授早在上世纪80年代出版的《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已成为这种研究的代表性著作。夏晓虹教授近年则从文学语言的角度,考察晚清至“五四”的文章体式的流变。她所重点关注的是“晚清文界革命的发生、新名词的输入、报章文体的出现,以及拼音化与白话文运动的兴起、白话文(包括政论文与学术论文)的书写,对于‘五四’文学革命、国语运动、现代文体意识,以及现代散文与论说文走向的意义”,由此从整体上考察“从晚清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文章观念与白话文变迁”。这充分地反映出近现代文学史家在理论上的敏感。中国传统文体的现代转化是一个富有理论意义与魅力的学术话题。其实,有些看起来完全是新创的当代文体,仍可能与古代文体有某种若近若远、千丝万缕的关系。比如,“”时期全国各省市成立革命委员会时给的“致敬电”,这是特定时期的特有文体,曾全国风靡,万口争诵,其影响之钜,一时无二。“致敬电”那种无所不用其极的赞扬谀美之辞,那种夸张、排比、铺张的修辞,就含有中国古代文体的某些文化基因。那些“致敬电”的写作者未必接触过古代的章奏、贺表、捷报等文体。但这些文体所具有的封建精神的文化基因却在标榜“革命”的“致敬电”中不知不觉地泄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