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竞技体育的宗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知识储备
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而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时间内的使用价值量(商品数量)成正比,由于单位商品价值量不变,所以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总量无关。商品价值总量=单位商品价值量×商品数量。
2.所用公式
假定商品的价值量原来为N,如果出现了以下情形,那么商品的价值量会有不一样的计算公式。(1)如果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m%,那么现在商品的价值量为N÷(1+m%)。(2)如果该商品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m%,那么现在商品的价值量为N÷(1+m%)。(3)如果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m%,那么现在商品的价值量为N×(1+m%)。(4)如果该商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那么现在商品的价值量为N×(1-m%)。(5)如果该国货币升值m%,那么现在商品的价值量为N÷(1+m%)。(6)如果该国货币贬值m%,那么现在商品的价值量为N÷(1-m%)。(7)如果该国通货膨胀m%,那么现在商品的价值量为N×(1+m%)。(8)如果该国通货紧缩m%,那么现在商品的价值量为N×(1-m%)。
二、关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的计算
1.知识储备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但国家不可以任意发行纸币,要遵循纸币发行规律。国家有权决定纸币的面额,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纸币的实际购买力是由当年生产的产品数量、纸币的发行量和供求关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有的试题还与汇率、关税等知识联系在一起进行计算。
2.所用公式
(1)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速度。(2)货币贬值率=(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3)货币升值率=(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纸币发行量)÷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4)如果通货膨胀率为m%,则货币贬值率为m%÷(1+m%)。(5)如果货币贬值率为m%,则通货膨胀率为m%÷(1-m%)。
三、关于存款或贷款利息、投资收益等的计算
1.知识储备
利息是借款人(债务人)因使用借入的货币或资本而支付给债权人的报酬。一般情况下,存款或贷款利息的多少取决于利率的高低。贷款是指商业银行以一定的利率和期限向借款人提供货币资金,并要求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行为。
2.所用公式
(1)存款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款期限。如果在有利息税的情况下,还要扣除利息税。(2)贷款利息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贷款期限。如果让计算复利,上一年的贷款利息应计入贷款的本金。
四、关于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计算
1.知识储备
在我国,公有制企业的分配属于按劳分配,其内容包括工资和奖金;在非公有制企业实行其他分配方式,如个体经济的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分配。在公有制企业之外,凭借劳动、土地、技术和管理等取得的收入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
2.判断方法
主要看劳动者的劳动是与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结合,比如劳动者的劳动与私有制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结合,则属于按劳动要素分配。
五、关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计算
1.知识储备
企业的经济效益指企业的生产总值同生产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与否,主要明确生产总值是否提高和生产成本是否下降这两个重要因素。
2.所用公式
(1)经济效益=生产总值÷生产成本。(2)利润=生产总值-生产成本。(3)企业年净利润=资本总额×毛利润率-贷款利息。
六、关于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1.知识储备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我国个人所得税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实行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超额累进税率,即按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规定由低到高不同等级的税率,超额部分按相应等级的税率应征;比例税率,即不论征税对象数额的大小,只规定一个恒定的税率。
2.计算方法
(1)计算公式: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2)方法指要:目前个税的起征点是3 500元,计算时要先扣除;余额部分要分段计算,不能重复计算。
七、关于汇率的计算
1.知识储备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我国通常采用100单位外币作为标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如果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汇率波动的影响:(1)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货币对外贬值),通常会引起出口扩大和进口减少,国内物价上涨,国际储备增加,资金外逃。(2)一国货币汇率上涨(即货币对外升值),通常会引起出口下降和进口增加,国内物价稳定,国际储备减少,吸收外资流入。
2.所用公式
【关键词】能源经济环境;综合能效;评价系统
经济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能源的消耗,而近年来出现的能源危机则成为了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对此国家在各行各业采取了相关的节能措施。对于能源的使用效率如果只是单纯的依据能源消耗率进行评价,那么社会中的能源消耗并不能充分的体现出来,因而需要采用多指标的评价体系,本文主要就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构建分析如下:
一、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系统构建的必要性
根据《2014年中国能源发展报告》中的相关数据显示,在2013年,我国社会总体能源消耗以标准煤换算后可达到37.5亿吨,同比增长3.7%,其中有90.4%的能源属于自给,能源的大量消耗,一方面影响到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大量的能源消耗产生了一定的环境环境问题,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都存在着严重的雾霾天气,也就是说能源的消耗与经济发展以及环境问题息息相关,根据能源消耗,国家制定了相关的节能政策,同时采取了节能措施,但是对于能源消耗的只是单纯的通过单一的能源消耗强度进行评价,这与能源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具有不一致性,因而需要通过构建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通过多个指标对经济、能源以及环境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进而真实反映社会发展现状。
二、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构建
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有学者将能源效率内涵总结为:能源消耗量对于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其中包括维持作用、促进作用以及负作用,所以在综合能效分析中需要通过多个指标进行评价,从而明确能源的实际使用效率,并且真正意义上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
不管是国内还是在国外,对于节能减排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的评价指标主要是:能源的高效利用、经济的快速增长以及环境问题的改善。也就是说在多个有一定联系的评价指标中均是围绕提高能源消耗,促进经济发展以及降低环境污染进行的,本文通过对三个子系统以及12个评价指标完成综合能效系统的构建。其中在能源子系统下包括终端消费电力所占比例、终端消费煤炭所占比例、能源消耗总量增长率、能源生产弹性系数以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等;在经济子系统中主要包括的评价指标有单位GDP能源消耗量、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以及工业用能比重等;在环境系统中评价指标主要有: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粉尘排放强度以及工业排水排放强度等,这些指标均是常用的评价指标,图1所示即为综合能效分析系统评价体系结构示意图。在这些评价指标中终端消费电力所占比例、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均属于正向指标,其余的属于逆向指标。在能源消耗指标中通过终端能源消耗所占比例以及能源生产消费指标综合性的反映出能源的使用效率;通过能源的消耗速度以及产业能源消耗完成经济指标的评价;通过污染物的排放完成对环境的评价,多个指标的综合性评价可以进一步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程度降低的协调发展[2]。
三、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评价分析
(一)子系统以及指标权值的确定
对于能源、经济以及环境子系统的分析可以通过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根据能源、经济以及环境的影响力度采用能源>经济>环境的排序方法,通过对子系统以及指标权值的计算和确定,最后根据权值影响大小进行分配,结果显示在12项指标中,对综合能效分析系统影响较大的指标主要是工业用能比重、终端消费煤炭所占比例以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下降率等,这三项指标占到了12项指标中的45.0%,这一研究结果与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能源消费以及技术效率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综合能效分析系统评价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想要提高我国的能源利用效率,就需要不断地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电力消耗在终端消费中的比重,减少终端消费中煤炭资源的使用率,尽可能的使用新技术开发新型的清洁能源。当然,在控制工业内部能源消耗不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改善工艺技术水平等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污染物的排放。不过当前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仍然是以煤炭资源为主,想要在短时间内调整煤炭能源能源所占比例,难度较大。此外,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降低工业中的能源消耗也是不显示的,因此兼顾能源、经济以及环境因素,只有不断的提高工业内部能源的使用效率,才能促进这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四、结束语
能源经济环境的综合能效分析系统构建,可以更加全面的对能源消耗进行评价,同时兼顾经济发展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在当前经济条件下,需要不断地采取措施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使用效率,保证能源、经济和环境的平衡协调。
参考文献:
为加强工会直属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规范事业单位财务收支行为,增强事业单位发展后劲。根据财政部颁发的《事业单位财务规则》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的规定,结合市总工会各事业单位的实际情况,经审定现将工会事业单位几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使用要求规定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劳动人民文化宫、职工体育服务中心管理使用着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建筑和大型体育活动场馆,承担国内、国际重大文化体育活动任务较多,维护修缮的要求标准较高,大、中、小修的费用相对较多。为提高事业自我发展能力,靠事业自身积累部分更新改造资金,规定这两个事业单位按事业总收入的20%提取修购基金。
二、市总工会职工大学、技术交流站、工人俱乐部及北京工人疗养院、北戴河工人疗养院和长岛工人疗养院,基本都是50年代成立的老事业单位,设施陈旧落后,更新改造任务比较繁重,作为职工教育和福利活动阵地创收能力有限,为约束这些单位靠自身积累部分财力改造和发展事业,规定这些单位按事业总收入的15%提取修购基金。
三、市总工会职工对外交流中心、职工保险服务中心、职业介绍服务中心、职工法律服务中心、职工消费合作社和北京工人报社,多为近些年组建的以承担工会职能任务为主的事业单位,因经管的资产总量相对较少,更新改造任务相对较轻,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规定这些单位按事业总收入的10%提取修购基金。
四、为鼓励事业单位在盘活各项资产的同时又约束事业单位短期行为,对工会各事业单位,凡通过利用本单位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存量资产出租、出借、合资、合作形式取得的收入,均须按这部分收入的30%提取修购基金(不与前三项标准重复计提)。
五、各事业单位的全部收支都应纳入单位财务部门统一核算管理。年度总收入和总支出相抵后如有结余,在按国家政策规定缴纳相关部分税费后,按收支净结余部分的40%提取职工福利基金,其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
六、各单位提取的修购基金,只能用于为发展事业必须的固定资产修缮购置和更新改造性支出,不得用于非生产业务性或福利性支出。
七、各单位提取的职工福利基金可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或活动的支出,不得为个人分钱分物。
八、各单位提取的事业基金可用于事业发展的支出或对外投资,也可用于弥补以后年度财务收支不足的差额。
本刊讯 8月15日至16日,北京市档案局组织召开了“基于异构系统的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核心技术开发与应用”课题中期总结暨评审会议。该课题是2011年12月市档案局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申请立项的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经课题组半年来的努力,课题按计划得到有效推进,取得多项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和阶段性研究成果通过了以北京市档案局(馆)党组书记陈乐人、局(馆)长吕和顺等同志为组长,以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信息技术中心主任高林、北京市丰台区档案局(馆)局(馆)长董化斌、北京市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发展计划部部长高顺尉等专家为成员的专家组评审。
陈乐人对课题组的中期报告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课题研究工作富有成效,报告全面明了、工作深入细致、人员得到锻炼,对课题组的下一步研究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课题的研究活动要对我市档案信息化工作产生强有力的指导作用;二是下半年要将通过研究所取得的成果落实到我市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实际操作层面;三是课题组要进一步采取开放式研究方法,多借鉴、多学习,要以虚心的态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吕和顺在总结讲话中,肯定了课题组在理论、技术和实践等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绩,指出在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该课题的研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同时要求,下半年的研究任务较上半年更为艰巨,同志们要有紧迫感,我们的课题在创新性、实用性和复杂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课题组要明白肩负着的重要使命,大家任重而道远。
会上,课题组向与会专家详细报告了课题的基本概况、阶段目标、研究任务完成情况、各研究组工作情况及主要成就、经费执行情况、实施亮点及下半年工作重点等内容。与会专家对课题研究工作及阶段性成果进行了评审,指出:该课题致力于破解基于异构系统环境下的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对处于异构系统环境下的电子档案凭证性保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填补了我国在相关研究领域的空白;课题组详细分析了国内外数字档案馆的建设模式,立足北京实际,探索并首创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性”数字档案馆建设方案,有望解决数字档案馆建设各自为战的现状,打破信息孤岛,提升数字档案馆的战略定位;课题的管理工作科学、有效,课题调研工作深入、需求分析详尽、方案设计合理、技术攻关成效显著,原型系统的研发工作起到了验证课题成果的应有作用。最后,专家组一致认为本课题组过去半年的研究思路科学、明确,课题管理措施完善、有力,课题成果丰硕、出色,课题中期总结报告全面、详实,希望课题组能够继续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的成果。
课题组长、北京市档案局(馆)副局(馆)长陶水龙同志根据专家组的评审意见,在课题组内部研讨会中指出北京市的数字档案馆建设是全局性工作,课题组必须要配合好局(馆)领导完成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任务,并就课题组下一阶段的研究方向、研究目标和研究计划等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体育竞技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0-0077-02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是当代大学生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当代的大学生普遍存在交往主动性差,表达理解能力、人际融合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的不足,这些问题也是阻碍当代大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体育团队竞技是一项靠团队完成的竞技。经过长期的训练、比赛,能够让大家在交流、摩擦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将体育团队竞技的集体观念强、团队协作强等主要特征融入到人际交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改善人际交往能力。从而让大学生在享受体育团队竞技的愉悦时,轻松改善人际交往能力,为自己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 造成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原因
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大学校园是让其丰富自己羽翼的环境,然而受周围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大学生渐渐迷失了自我,将自己原有的独立欲、思维活跃等特征埋没于虚拟的网络社会中,将自己封闭在一个不存在的世界中,让他们原本就不擅长的人际交往能力逐渐退化,久而久之形成一种障碍。
1.我国人口政策及家庭生活的影响
受我国人口政策的影响,现今的独生子家庭生活往往易使孩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任性,对人缺乏足够的包容与理解”的行为模式,长辈的溺爱、骄纵更引发了其集体荣誉感与合作精神的缺失;家长的过分包办让其上大学后缺乏最起码的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事的能力;缺乏坦诚的心态和性格偏激等一系列问题。
2.校园环境的影响
与中学生活环境相比,大学是一种宽松、自由的管理模式,强调个人的兴趣与发展,注重个人才艺、能力的展现。而之前完全“封闭”的中学模式,使得大部分学生在步入大学后有强烈的展现欲,希望自己能够在同学中有所展现,而事实上,大学校园环境并不能完全实现他们的展现欲,由此带来的落差,让他们渐渐失去信心,不愿与人交流,久而久之也就造成了人际交往、沟通交流的障碍。
3.大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是人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最明显的时期之一。强烈的独立欲、思维活跃、创造力强是大学生的特点,也正因为对大学、对网络等新鲜事物的好奇,使得他们在不能满足自身目标时,不得不依赖网络,沉迷于虚拟网络世界不能自拔,忽视了同学、朋友、师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遇到问题时会依赖父母,逐渐将自己封闭,脱离了集体生活,渐渐地逃避与人沟通,从而影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
二 体育团体竞技中人际交往的积极作用
体育团体竞技是一项依靠团队经过长期训练备战,需要团队经常在一起交流、摩擦来获取最终胜利的竞技活动项目。因其“强化集体观念,加强沟通与团体协作”的特点,使一些不擅长人际交往的学生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渐渐地形成善于交流、乐于表达、勤于沟通的习惯,进而敞开心扉,渐渐适应并融入大学生活中。研究表明体育团体竞技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着积极的作用。
1.体育团体竞技中人际交往的合作与竞争
体育团体竞技的显著特点是在相互协作中融入相互竞争。任何团队的胜利都必须依靠成员间的协作与配合,成功有效的合作是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不断磨合,也是人际交往融洽的过程。而大学生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由于受多种因素影响渐渐走向极端。此时,体育团体竞技所表现出的人际交往合作竞争关系,弥补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中的漏洞。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且日趋激烈。体育团体竞技所呈现出的竞争特征,既提高了大家的竞争意识,又在无形中将合作融入人际关系中。所以,体育团体竞技中的人际交往关系是竞争与合作。
2.体育团体竞技中人际交往的平等性
体育团体竞技活动是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宗旨开展的活动,不讲门第,不排世袭,每一名参赛人员都是平等的,也由此削弱了学生功利性、歧视性、不自信等心理。在符合比赛规则的前提下,以公平竞争的宗旨顺利完成比赛。在平等的环境中发展人际交往关系,在取得胜利的同时,收获一段记忆深刻的友谊,提升了自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因此,体育团体竞技中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
3.体育团体竞技在人际交往中的优越性
体育课程为大学生提供了改善人际关系的场所和无限空间,课外体育活动又是培养大学生个性的场所,体育团体竞技将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引向深入。大学的体育课程很丰富,体育课程是大学生的必修课,在课堂上,既有师生的配合,也有同学间的沟通交流,为大学生改善人际交往关系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课外体育活动丰富多彩,又为大学生改善人际交往关系创造了无限空间。频繁的沟通交流,更是大学生提高自我人际交往的便利条件。体育团体竞技的优越性在各类活动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成员之间的交流、磨合,改善了大学生人际交往关系,更升华了体育团体竞技的价值。
参考文献
[1]万美荣、杨德敏.体育活动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的研究[J].作家杂志,2007(14)
[2]徐曙丽、金钊.大学生人际关系影响因素[J].中国电力教育,2009(18)
关键词:举国体制;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2-169-001
我国竞技体育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我国竞技体育稳步向前推进,竞技成绩得到全面的提升,特别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的基本形式为:少体校、青年队、专业队,培养体制的指导思想是贯彻“三从一大”的训练方针,最为突出的是竞技体育与教育分离,虽然这种培养体制与指导思想的出发点无可非议,但是从竞技体育人才全面培养的角度来看却有失偏颇。
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管理机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体教结合”被写进我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的章程之中,与此同时,体育界与教育界的同仁们为此也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和心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1.举国体制
“举国体制”形成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它最大的特点是以政府的行政手段来管理体育事务,以计划手段调配体育资源,形成管理、训练、竞赛一体化模式,形成一个由各级体委为中心的管理体制、以专业队为中心的训练体制、以全运会为中心的国内竞赛体制三者合一的结构。自举国体制实施以来,我国在竞技体育实力尚不强大的情况下,迅速崛起,在较短的时间内,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使我国竞技体育达到世界级水平,成为世界公认的体育强国。但举国体制却受制于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不相协调。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举国体制所依附的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原有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难以适应现有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竞技体育自身所蕴含的变革的需求。
2.体教结合
“体教结合”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看法和认识。从运动员和学生培养的角度来讲,“体”指体育训练,“教”指思想文化教育,“体教结合”是指体育训练与思想文化教育相结合,培养有文化、高素质、全面发展的运动员;从教育观的角度讲,“体”指体育,“教”指教育,“体教结合”是指体育(尤其是竞技体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应回归教育;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的主体讲,“体”指体育系统,“教”指教育系统,“体教结合”是指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共同参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目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仍然是以体育系统自主管理为主。体育系统在内部已经形成了从小学、初中、高中(中专)到大专“一条龙”较为封闭的学校教育体系。在体育系统的教育体系中,由于金牌战略的导向,普遍存在“重夺标,轻育人”现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在部分运动队常常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这种文化教育质量不高的办学模式致使体育后备人才越来越匮乏,这种情况正在逐渐成为制约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瓶颈”。
二、美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美国竞技体育长盛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体育教育体制及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模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美国以学校为中心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制,其训练体制是以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的形式为培养体制。
1.中学竞技体育
美国中学竞技体育实行联盟制,在校际之间成立联盟。组织的名称为全美高中协会联盟(NFHS:the National Federation of State High School Association),简称联盟。NFHS是一个由成员自行管理的非营利性合作机构,包括50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高中运动与艺术协会。联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提供以教育为基础的校际间的各种竞赛活动,从而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和机遇;联盟的宗旨是推动完美的中等教育;联盟会员的任务是保证学校投资的竞赛项目成为社区、联盟、地区及各州的教育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大学竞技体育
美国大学之间开展校际体育竞赛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它经历了由校际间自发的竞赛活动到现在形成的非常完备的竞赛管理体系的演变。整个国家的竞技体育体制以学校为中心,是美国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最显著的特点。
美国学校体育为竞技体育做出的最为重要的贡献是造就了美国在世界竞技体育领域的霸主地位。在美国大学里,学生为美国争得了不少的奥运会奖牌,如斯坦福大学,从1912年开始就有学生在奥运会上获奖牌,到目前总共获168块,其中金牌96块,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共获得16块金牌;南加州大学历史上也获过199块奥运奖牌,其中金牌95枚;耶鲁大学共获得87枚奥运奖牌,其中金牌49块。在参加第27届奥运会的美国国家队队员中,有60%来自大学。
三、国外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1.重视学校体育工作,实现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真正接轨,为我国培养竞技体育人才两者结合,增强学生体育运动能力,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2.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从我国国情出发,在制定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时,应更加具体化和实际化,实现以竞技体育带动大众体育的发展模式,以大众体育推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科学思考,中国体育科学学会[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
[2]肖林鹏.中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初探[J]西安体育学院院报,2002.7
摘 要 体育包括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三部分,当今我国体育报道中却存在较为严重的“唯竞技体育现象”,即只报道竞技体育,而忽视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本文首先分析了报纸、电视以及网络媒介中的“唯竞技体育现象”,然后从受众需求、媒介认识的缺位及我国体育发展的社会大背景三方面阐述了此现象产生的原因,最后为解决此现象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让更多的人关注到我国体育报道的缺位现象,对体育新闻工作者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
关键词 体育 新闻报道 媒体 平衡 唯竞技体育现象
体育包括竞技体育、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三个部分,我国在1995年分别出台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强调社会体育、学校体育及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切实执行体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然而在我国的各类体育报道中,却出现竞技体育完全占主导而社会和学校体育被忽视的不平衡现象。
一、本文通过对报纸、电视和网络的分析,可以清晰的观察到此现象
(一)报纸
自19世纪30年代以后,报刊便成为大众传播媒介,虽然电视、互联网的兴起对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但报刊以其自身的特点依然占据大众传播的主流。在此,本文首先分析报刊的体育新闻报道。
《解放日报》2009年4月下旬三类体育新闻比例。竞技体育:87.5%,社会体育:11.43%;学校体育0.95%。
竞技体育所占比例远远超过其他两类体育。笔者在对其他几版报纸的分析中发现竞技体育新闻的数量都超过85%。可见 “唯竞技体育现象”在报刊媒介中已经较为明显。
(二)电视
电视是大众传播中最具影响力的媒介,在20世纪末我国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89%,电视受众超过九亿。下面我们将对电视体育报道的“唯竞技体育现象”进行分析。
有关学者专门对体育新闻节目做过调查,发现在2003年的最后一周(12月25日至31日)中,CCTV-5的体育新闻咨询节目《体育新闻》共播出134条新闻,其中竞技体育新闻为114条,占85%,其他诸如场馆建设,国际国内体育新闻评选等方面的13条,占9.7%,社会体育方面的只有7条,只占0.9%。虽然其中并没有提到学校体育的占有情况,但是我们从百分比中可以看出其占有量不超过5%。
(三)网络
互联网是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媒介,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已经超过了2.5亿。网络在大众传播中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因此关注媒介的大众传播,互联网是我们不能忽略的领域。
笔者观察了在2009年的4月1到4月9日的九天中,虎扑nba、新浪体育、搜狐体育三个网站的体育新闻内容。除了“虎扑NBA”有两条关于学校体育的新闻以外,其他所有新闻全部是竞技体育新闻。可见在网络媒体中,“唯竞技体育现象”已经发展到极致。
二、“唯竞技体育现象”产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从三类体育的特性而言,竞技体育更具激烈性、悬念性、丰富性和高情感性等特点,从尼尔森媒介研究提供的数据看, 各台体育频道排在收视率前10名的几乎全部是竞技体育的内容。06年德国世界杯时,我国有100亿人次通过电视观看比赛。因此为了追求高收视率,吸引更多的观众,竞技体育新闻自然成为了媒体的宠儿。
其次,从受众的需要来看,竞技体育也比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更具有优势。受众中很大部分为体育迷,而体育迷通常关注高水平的体育赛事,因此拥有这些特性的竞技体育对他们的吸引力将远远超出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
三、对解决“唯竞技体育现象”的方法探索
(一)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的蓬勃发展是为媒介提供体育素材的基础,而二者的发展需要政府和社会的大力支持。
1.倡导体育明星走进社区、走进校园
虽然这样的活动不能治本,但却可以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为三类体育在媒介中平衡发展起到良好的过渡。
2.加强基层体育活动的引导,提高领导老师的体育意识
只有在社区和学校中有媒介可以报道的体育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社会体育和学校体育活动的举办离不开基层组织和学校领导老师的支持,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对居民体育活动的引导和提高学校领导老师的体育意识是解决“唯竞技体育现象”的重要途径。
(二)加强体育媒介意识
1.加强地方台对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报道
相对于外界事物,老百姓更关注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因此,地方台应加强对本地的社区体育和学校体育的报道,这不但可以提高大众对此的关注程度,也可以增加本地观众数量,提高自身的收视率,创造双赢的结果。
2.提高体育报道工作人员体育素养
由于多年来媒介中的“唯竞技体育现象”,体育报道的工作人员已经形成了思维定式,几乎都是把体育理解成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提高体育报道工作人员的体育素养,让他们更全方位的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的本质,关注到自身存在的问题,才能改变“唯竞技体育”的现状。
总之,解决唯竞技体育现象的方法和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在此本文只是提出个别的看法和见解,而要真正的解决此问题,还需社会各界共同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 马嵘,王兴东.当前我国体育新闻报道误区面面观[D].2007:1671-5365.
[2] 刘舫.浅谈我国体育报道中的不平衡问题[D].中国期刊网.2007.
[3] 康健.论大众传媒在体育宣传中的作用[N].体育文化导刊.2007.9.
【关键词】体育教学 德育渗透 素质教育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国家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跨世纪人才而提出的极具远见的战略性决策。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具有其它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众所周知,体育对学生的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锻炼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陶冶学生高尚的情操以及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与审美能力。那么,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就成为所有体育老师关注的问题。笔者就如何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以下几个看法,供同仁商讨。
一、在体育教学中把握好素质教育的特征
(一)全体性。学习和发展是每一个学生的权利。比如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就有本质的区别。竞技体育的特点就是优胜劣汰,高水平的竞技体育比赛中没有同情弱者的义务,而学校体育的宗旨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特征要求学校体育也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学校体育教学中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使得体育教学必须因材施教,区别对待。在体育教学中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均衡发展。严格的体育课堂常规、各种各样的体育游戏竞赛、队列队形、球类项目等可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
(二)全面性。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最有利的教育模式,也就是保证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权益的问题。体育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竞技体育的内容,其次才是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能。但作为学校体育教育,仅限于增强体质和发展身体、提高技能不能说是全面的教育,而学校体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在体育教学中以提高每个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学以致用。利用早操、课间操的队列活动,形式多样的体育游戏、各种不同的球类比赛等可全面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
(三)主动性。强化自我意识,调动主体能动性。在体育教学中,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自我意识,渗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和民族精神等因素的影响。体育教师应有目的地培养其自我意识,用高尚的社会影响因素支配学生身体运动的内驱力,为个性培养和发展创造理想的体育环境。在教学中,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尽可能激发其自我活动的能动性,并给予充分信任和尊重,提供更多的自由,变学生被动参加体育活动为主动追求。学生都有荣誉感和好胜心,可多组织比赛教学,增加激烈性和趣味性,根据学生性别、体质、技能、技术等差异,采劝让时赛"、"让距赛"、"让分赛"等,刺激其积极性,发挥其主动性。
二、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要认真了解和研究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隐性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根据教材情况,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选择"发现式"、"问题式"等新颖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形式,让学生动起脑筋,边想边练。教材有相对枯燥和相对趣味之分,相对枯燥教材教学时,教师运用教法要力求新颖,使学生的情绪不断变化。在学习中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使学生对枯燥的教材教学不是苦学,而是"乐"学。如耐久跑是体育课中比较难教的内容。学生感到枯燥、艰苦、不愿学。在教学时,前几次课采用与球类活动相结合的教法,让学生在跑动中左右手运篮球,或跑动中运带足球8分钟和12分钟跑,最后采用目标教学法让学生自己制订努力目标,教师根据学生的目标,分成几个组进行相互竞争,相互鼓励。这样的学习兴趣高,学习效果好。
三、改革课外体育活动发展学生的特长
素质教育具有鲜明的个性化特征,是有效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的过程。体育教学的完整过程,应包括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课外体育活动的教学不是传授体育知识和技术,而是引导学生根据计划、要求、自身兴趣、爱好进行各种体育活动项目的练习。教师在必要时进行示范、指示、辅导、总结。
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采用选择性自由组合的形式。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打破原来的班级分组,实施年级分组开放和实施一些普及性和兴趣性较强的体育活动项目,采用兴趣小组的形式。各兴趣小组由有体育特长的学生负责,为学生提供选择的自己练习手段、练习难度、练习伙伴,创设自主练习的氛围。聘请有体育特长的文化课教师进行辅导,帮助学生解决在体育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培养学生自发自主进行体育活动的能力和习惯,使学生充分理解参加体育活动的必要性,结合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建立良好的体育生活态度,并获得人际关系需要的满足,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
总之,实施素质教育,对学校体育工作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体育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与业务素质,善于吸收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结合实际,把学校体育改革推向深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兴趣"、"习惯"和"身体锻炼能力"的同时,尊重学生个性并使之得到充分发展,让学生在运动场上获得较大的自由空间与时间,发挥自己喜爱的活动方式来进行自主体育锻炼,并由此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而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关键词]竞技体育 学校体育 体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10-0146-02
竞技体育具有很强的竞技性和很高的观赏价值,是一种促进各国以及各民族之间团结的社会文化,拥有传播精神文明、丰富和活跃社会生活、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作用。竞技体育的基础是全民健身运动,而全民健身运动主要是由学校体育教育提供保障。因此,在学校里教育和体育发生了交叉和结合,所以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重点很大一部分落在了学校体育教育领域。在两者的相互关系上,学校体育教育不但培养了不少竞技体育人才,而且在体育教育过程中也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竞技运动项目,同时竞技体育的发展对于体育教学的促进也起了很大影响。
一、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
体育是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中逐渐出现和演进的,可以说人类最早出现的教育行为首先出现在体育领域,当时所传授的知识技巧不外乎劳动和竞赛两种。其实,不管是以教育为目的而进行技能传授,还是以竞争和对抗为目的竞技运动,其本质是相同的:首先,都是以人类的肢体语言作为共同的表现方式;其次,都具有比赛倾向,只是体育教育把比赛当做是一种手段,而竞技体育则是把比赛当做一种目的;最后,从哲学角度来说,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描述人类未来的特征,体育教育侧重必要性,而竞技体育则侧重于可能性。
(一)竞技体育的主要特点
竞技体育是指一种以追求极限和竞争为主要目的的运动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人的体力、脑力、心理等方面的潜力会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发挥。可以这么说,竞技体育是由古代的战争和激烈的身体对抗演化而来,成为了一种和平而友好的竞技方式,但是蕴含在竞争中的征服感和悲壮情结却始终存在,同时又增添了竞争的愉悦和对自我的超越。因此,竞技体育所追求的是一种非功利的、高尚的精神境界,这是这种活动最有价值的体现。
(二)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学校体育教育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基本分为竞技项目、亚竞技项目和非竞技项目三大类,其宗旨是不但要实现强身健体的目的,同时还要体现体育教育的多元化和现代化趋势。首先,随着我国体育改革方面“终身体育”“快乐体育”等观念不断深化,中学体育教育理念也随之调整,开始着重培养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其次,我国的体育教育工作已经成为“全民健身计划”中落实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不仅仅是限制在课内和校内,而更应该发展到课外和校外的体育锻炼,这也是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第三,在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进程中,学校体育开始发挥出其特具的优势,特别是广泛的、大众的学校体育活动为竞技人才的培养和选拔提供了丰厚的资源。最后,竞技体育必须有良好的场地和完善的设备,同时还应配备具有一定理论水平的专业人员,除了专业运动队之外,只有学校具有这样的条件,因此,学校体育成为了竞技体育发展最基础的一环。
(三)竞技体育对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
1.竞技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近年来,我国成功举办了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等一系列大型体育赛事,对于青少年形成终身体育观念和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因为青少年对于体育的认识的一个重要方式来源于各种竞技体育比赛,由此了解各种运动项目和竞赛规则,并引发模仿和参与的兴趣,进而形成锻炼习惯。
2.竞技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
在现代社会中,要想拥有生存发展的优势,就必须有极高的竞争意识,这是我们高度重视青少年竞争意识培育的依据和出发点。而竞技体育所体现出来的进取、拼搏、向上的竞争精神,以及公平公正的比赛意识,对于体育运动和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都不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所以,我们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把教学与竞技体育相结合,比如利用竞技体育的比赛方式和比赛精神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竞技体育有利于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
竞技体育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社会生活能力,包括锻炼强健的身体,由此而产生的自信心等,都是良好性格形成的基础。同时,竞技运动最重要的精神就是拼搏,这种精神可以培养人的毅力、耐力、自信、团结等心理品质。在当今高度竞争的社会中,如果想立足、要生存、求发展,就必须有一种力量去支撑人的学习和工作,而竞技体育则能充分地培养学生坚强的心理品质和拼搏精神。因此,体育精神是社会竞争和发展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动力。
二、竞技体育与中学体育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一)竞技体育与健康教育相辅相成
我国基于学校体育本质功能的认识,把“健康第一”确立为学校体育的指导思想。尽管多年来对于学校体育教育的思路及方向有过多种阐述,但其基本的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理念是没有动摇过的。这首先是基于体育这一活动的社会功能的反应,同时也是过去百年来我国由于民族体质孱弱而饱受屈辱的一种自强精神的体现。其次,健康第一也是一种人学思想的集中体现,强调的是人权和人道主义精神,而且对于未成年人保护也有促进作用。最后,健康第一本身就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来讲,健康无论在什么时候都是放在首位的,因为这是他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保障,也是学校对于学生的重要职责所在。
(二)竞技体育是培养学生运动能力的主要手段
中学体育教学的目标首先是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运动技能,同时培养掌握各种运动技巧的能力,而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因此,在体育课上,除了传授体育知识,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能力。在这个前提下我们可以看到,单纯的身体素质训练固然可以有效增加身体强度和运动负荷,但是学生在这过程中并没有体验到技能的学习过程,而是单纯地被训练。课堂教学也证明,缺乏娱乐性和竞技性的单调练习并不受学生的欢迎,因为这既不符合体育运动的基本特征,也不符合青春期中学生的身心特征。
(三)竞技体育有助于培养终身体育理念
终身体育的理念主要是指欣赏和参与体育活动,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收获体育活动带来的益处。根据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城乡居民普遍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中,羽毛球、乒乓球、足篮排球等都获得了较前的排名和较高的支持度,这说明居民群众参与度高的体育活动主要是竞技性、娱乐性较强的体育项目。因此,我们在中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更加不能轻视各种竞技运动项目的教学,可以说,这些中学体育教学活动给大众体育的参与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结合路径
(一)竞技体育大众化
在中学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娱乐性和大众化逐渐成为一个受到重视的研究课题。首先,由于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具有旺盛的好奇心和充沛的精力,这种生理特点决定了部分形式内容单调的竞技体育项目很难得到学生的热烈反响,如长跑、跳高等田径项目,在学校体育中推广起来具有一定难度。其次,中学生的先天身体素质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有部分身体素质相对较弱的学生对于参与体育活动具有一定的抗拒性。因此,淡化竞技体育项目的竞技性,把更具娱乐性和参与性的活动项目引入课堂,成为了目前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同时,也努力把一些对技术和身体要求都比较高的竞技运动往大众化方向发展,其目的也是在于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强健身体,锻炼体魄。
(二)竞技体育兴趣化
中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另一个重点是兴趣化。中学体育课是面向所有学生开展的,尽管有极少数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会脱颖而出,进入专业运动领域,但学校的目的毕竟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而是强健体魄,培养兴趣和习惯。在以往的体育课上,竞技体育观念在很长一段时间占据主要位置,但是过度追求高度、强度和对抗性,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这就违背了学校体育教育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应该改变观念,在充分利用竞技体育竞争、公平的理念和锻炼身体的同时,开发趣味性和娱乐性,而不仅仅是强调技术的难度和动作要领的准确度,这样才能发展学生对整个运动项目的兴趣,提高其参与程度,达到中学体育教育过程与目的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卢元镇.论学校体育与竞技运动的关系[J].体育科研,
2000(9).
[2]刘应.试论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相结合的可行性[J].四川体育科学,2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