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素养的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员工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企业文化可以说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文化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即企业员工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和生产生活相关的文化内容和物质形式,包括厂房、生产车间、生产设备和生产的产品等等。物质文化是企业的“硬文化”。制度文化,即企业的规章制度、条例等管理手段、企业的领导组织体制等。它介于企业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之间。它是为了规范人们行为而制定的必须遵守的共同行为准则。精神文化,即狭义企业文化。它是企业员工的精神财富,具有帮助人们认识世界、规范人们行为的作用,包括企业精神、企业目标和核心价值观,它是企业的“软文化”。
企业文化对于员工素质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导向和约束作用。企业文化形成于每一个员工的日常习惯中,是在正确的价值理念的滋养下形成的群体意识。他表现了员工共同的价值取向。它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如在长期的工作中体现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或者爱岗敬业的高尚情操。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共同的价值观,还对员工起着一定的约束作用。根据企业文化的概念和作用并结合中职生的特点。我们认为,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应有以下方面构成:一是“了解”,即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特征与本质以及历史演进等.包括企业形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精神和实质;二是“认同”,即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包括企业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与质量安全等,并注重这些品质的内化过程:三是“适应”,即学生能适应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和人际交往等,包括制度的遵守与执行、工作过程的规范与合作等;四是“参与”,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索和体验企业文化,并具有积极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意识与行为。
2为何要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从企业反映情况和我们培训的内容来看,学校的教学中存在着教育观念落后和培养模式相对滞后的问题,出现许多误区,具体表现为:一是技能培养与企业要求不能对接,“重技能轻实践”,认为只要熟练掌握本岗位或本专业的技能,就具备了进入社会谋生发展的本领和能力,而缺乏实训项目这一载体,或者实训项目已经是处在一个落后淘汰状态,不能适应企业目前或者将来的发展。二是“重技能轻能力”,把技能等同于能力,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忽视了学生适应复杂社会所需要的认识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三是“重技能轻德育”,忽视了对学生思想品德、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法制观念、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培养。学生吃苦怕累,有些还行为不端,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形象和后续学生的就业。由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只强调技能的训练,有些学生综合素质低下,缺乏理想,不努力学习,不守纪律,知识贫乏,动手能力差,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合作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缺少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对社会缺乏认识,无危机感。更有的学生心理不健康,人格扭曲。现代职业活动表明,由于社会分工加细,协作增强,自动化程度提高,非专业方面的素质和能力更为重要,这充分显示出人才培养中综合职业素质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一方面推行企?I文化素养教育,使学生在具有参加社我们要会生活和职业生活的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身心品质得到全面协调发展,一方面,训练好学生技能,让其能与企业技能要求对接,其中推行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3如何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3.1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针对中职生普遍存在的文化基础差,底子薄,自律意识不足,大都没有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客观实际,中职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对于中职生的日常教育,首先应该从行为习惯上着手,从课堂、课间、自修、实训、活动等细微处入手,在生活、学习中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学会专心听课、学会独立完成作业、学会自控自理、学会团结协作、学会反思自己。这些都是良好行为习惯的显性表示。由于中职生已是处于职业准备阶段,良好的行为习惯一旦渗透到学生心灵,就有明确的职业动机和职业思想,这是企业文化素养养成的前提。
3.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
对中职生而言,只有在学习期间形成了这样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才会吻合企业对员工心理素质的要求,也才能在将来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中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具体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自我激励能力、竞争意识与意志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挫折承受能力、沟通协作能力等。而教师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可以通过三课结合的方法(三课指课堂、实践课、活动课),在教学生知识和技术的同时,更要注重教会学生取长补短、学会宽容他人、互助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作精神。还可以采用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教育方法,或者是通过加强挫折教育来健全学生的心理素质。
3.3合理调整教学模式和考核评价标准
3.3.1基于工作任务导向,创建“集成融合一体化式”教学模式
“集成融合一体化式”教学模式的核心是通过校企联动、产学合作的形式,将学生带入企业真实的工作环境,以完成职业情景中的实际工作任务为中心,通过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类核心课程群的集成,在专业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建立关联,引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建立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之间的联系框架,以工作逻辑取代知识逻辑,为学生提供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学习机会。
3.3.2基于人才需求规格,建立课程考核评价标准
专业课程的考核评估具有评价、反馈和导向功能,科学的考核评价是指导教法、学法和能否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检验标准之一。依据企业人才规格标准进行课程教学及课程考核评价,完善校内与校外、教师与学生、过程与结果三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规格的有效“对接”。评价指标涉及职业基本素养、专业基础知识、职业技能等方面
3.4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汽车文化素养
一、高职学生文化素养现状
高职院校以向行业输送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培养出不仅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较高文化素养的专业性人才。但正因为其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和岗位针对性,使一些人误解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片面强调职业技能教育,阻碍了人文科学教育的实施。就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高职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不容乐观,存在如下问题:
首先是文化素养普遍偏低。因为长久以来惯有观念的影响,加上急功近利的思想,在高职教育中存在很严重的重专业轻文化现象。有些学校虽然开设了一些诸如语文、思政、艺术之类的文化课,但是为节省办学经费,只开设一个学期,大班授课,一门课仅有几十个课时,这些文化公共课在学生心目中分量很轻。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文化素养本来就有欠缺,在大学没有得到有效的提升,走入社会以后由于文化素养不够,从事的往往只能是简单的技术工,对职业生涯的发展造成很大影响。其次是行业文化素养和职业素养欠缺。高职教育是与市场联系最为紧密的高等教育,行业办学的比例较大,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行业色彩。但是,受重专业轻文化固有思想的影响,学生只关注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本行业的文化了解不够,对行业该有的职业素养也相对欠缺,造成知识结构不完整,知识储备不全面。所以高职院校培养出的人才,实际上并没有达到企事业单位的用人要求。
二、汽车文化素养培养的意义
随着现代工业的蓬勃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汽车已经走入千家万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替代的必需品,与汽车相关的产业也相继诞生,最终形成一条产业链,也由此衍生出“汽车文化”这个行业文化。
高职院校有汽车类和非汽车类专业之分。其中汽车专业着重专业技术的培养,不太注重汽车文化教育,非汽车类专业学生则对汽车文化知之甚少,在高职院校中培养学生的汽车文化素养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是高职院校彰显自身特色的需要。现在的高职院校已经进入内涵发展阶段,要加快内涵发展,打造高职品牌,就必须彰显自己的特色。汽车类高职院校如果能把普及汽车行业文化作为一个重头戏,把校园文化和汽车行业文化进行对接,将汽车行业精神及使命、职业道德等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得到内化,将使校园文化氛围带有浓郁的行业文化色彩,打造出属于自己的特色文化,促进自身特色的形成。其次是培养学生由专业知识向职业能力迁移和促进就业的需要。高职学生除了具备必要的专业素质技能外,还应具有相关的职业能力。再者,是解决汽车带来的社会问题的需要。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便捷的交通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做到“人、车、环境”的和谐,成为摆在人们面前日益急迫的课题,若能在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汽车文化素养,这些带有较高汽车文化素养的学生走入社会后,率先垂范,传播汽车行业文化,也能有效促进这些问题的解决。
三、汽车文化素养培养的途径
高职院校专业有汽车类和非汽车类之分,而这两种专业汽车文化素养的基础和要求都不一样,所以在培养过程中应该采取不同的途径。
首先、在汽车类专业学生中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迎企入校“走出去请进来”、建立仿真课堂,组建汽车社团等方式,提升其汽车文化素养,有效辅助其专业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提高其适应社会的能力。以湖南汽车工程职院为例,学院所开设的专业中,有汽车类专业六个,分别为汽车运用技术、汽车维修与服务、汽车电子技术、汽车制造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汽车评估,除汽车营销与服务专业外,其余五个专业的学生以男生为主。男生动手能力较强,汽车专业技术较好,但对文化不感兴趣,虽开设了汽车文化之类的课程,但真正深入学习的不太多。对这类学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迎企入校,“走出去请进来”,走进企业和行业,耳濡目染,使学生亲自感知行业文化的精髓;请专家进行讲座、专业指导,使学生近距离了解行业文化,有效提升汽车文化素养;建立仿真课堂,创设学习情境,通过与“客户”的沟通,不仅使学生在专业技术方面得到锻炼,更可以感知职业素养、沟通表达等在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整体素质。其次,在非汽车类专业学生中,通过举办校园汽车文化节、开设汽车文化选修课,开展汽车文化讲座,引进校园车展,成立车模协会等途径,使非汽车类专业的学生和老师了解汽车文化,从而具有较高的汽车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关键词】 中等;职业学生;文化素养;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4-0-01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随着时代的发展,所需求的人才已不是以往的专一型人才,而是通过多专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一专多能的应用型人才和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面临着这样的社会需求,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培养学生成为复合型人才就成为了教学的根本任务。但是目前中职生的文化基础大都比较薄弱,学习习惯几乎没有,年龄还都不足18岁,他们贪玩,缺乏学习动机……中职生培养中问题重重,这里我主要针对其中学生科学文化知识素养的培养策略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将一点儿体会总结如下:
一、用朴素的理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素养
1.为做人学文化
做人是使学生具有作为社会人素质的教育的核心。教学中充分运用各种教材和多种教学形式与方法,如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科普文章、名人传记,感恩演讲等,有时还将我所教过的学生请回来为学生现身讲座,让学生获得人文科学知识,使学生在心理健康的条件下逐步学会生存与合作。能明辨是非,会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正确面对挫折,有正确的审美观点,懂得文明礼仪,明确人生历史使命,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在深厚历史文化积淀基础上构筑自己有力的精神支柱。
2.为自己学文化
当今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素质的差异不在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多寡优劣,而在于人的基本素质,其中文化素质处于重要地位,文化素质决定着人的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人的信仰、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往往缺乏应有的文化知识和素养。因此中等职业学校应该比普通高中更加重视文化基础知识的教学,并培养学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校对于所有专业均开设了应用文写作、口语交际、英语口语,以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丰富学生的知识。只有通过这样教学方式,才能使学生在未来社会中成为可持续发展的,能够适应发展需要的新型建设者和接班人。
3.为生存学文化
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的培养目标就是把学生培养成适用型人才,具有一定的综合职业能力。除教授专业理论知识外,学校应特别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好实验实习基地,配置必要的与专业教材直接相关的实验实习设备,落实好生产实习的地点、人员、内容、计划、考核、制度等工作,通过有计划、有目的的步骤实践教学,使学生真正学有专长,练得精良,出类拔萃。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根据全国以及各地区的经济发展等客观因素,学校还应尽量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尽量使学生具备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从而使学生的适应能力更强,更得到社会的承认和欢迎。
4.为未来学文化
未来有知识的人是指那种既有某个领域的精深知识,又有相近专业及普通领域的广博知识的人。这种人对新知识、新事物敏感而善于学习,他们善于运用新知识并将其物化为能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善于将分散存在的知识加以融合组合,创造新知识并付诸新的应用途径。由此看来,今天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非常重要。各科教师根据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意识地指导学生的自学,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逐步获得贯穿人生的知识,发挥自己的能力,尤其是创新能力。
二、开展文化素养教育的途径
(一)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1.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制度。建立学校与家长联系的重要方式是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和校讯通平台。我校为了及时与家长沟通,在每个学期期中、期末考试后都要召开学生家长会,并且在学生实习前更要与家长面对面的沟通,双向交流,获取每一个学生全面信息的作用,进而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2.充分挖掘社会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包含人才资源,自然、人文风景资源,革命传统教育资源,社会考察基地等诸方面内容。如我校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教师节演出、到烈士陵园缅怀烈士、到军队参观、野营拉练打靶等活动,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
(二)通过学科教学
1.优化课程结构体系。课程的设置优化不等于简单教材内容的讲授,更重要的是如何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特点合理安排知识传授的内容和讲授的顺序。因此在教学中不但要对教材进行深入探究,更应合理安排各专业讲授的内容。
2.改革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类:一类是侧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发展的教学方法。另一类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善于学习。进行素质教育,就是要综合地使用各种教学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重视发展学生个性特长。职业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的不同,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如计算机专业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组成的计算机软件编程小组、计算机硬件小组、网络小组、平面设计小组等,于是学生的特长得以发挥,能力也大大提高。
(三)通过社会实践
1.组织学生参加社会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奉献的快乐,认识到人生价值只有在为他人的奉献中才能实现。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学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从而更加勤奋、主动地学习。
关键词:校园文化职业素养
伴随着新世纪第一次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胜利召开以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正式颁布实施,中国的教育改革发展踏上了新的征程,中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大力发展”的新10年。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其实就是就业预备教育,其培养方向的社会定位和职业教育的功能决定了职业人才的培养应当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的培养是历史赋予职业教育者的责任和使命。
一、职业素养的培养是社会和时代对职业教育的迫切要求
作为职业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现实:当前,一方面社会对职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另一方面,社会对职业人才的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在重视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水平的同时,更加强调了对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素养的要求。
职业素养是所有行业和用人单位对其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因为,就用人单位而言,员工的职业素养高低将直接影响到产品质量、工作效率和综合竞争力,最终影响到单位的发展前景。就学生而言,职业素养是他们就业的基本条件,职业素养的高低不仅关乎他们就业机会的多少和就业能力的强弱,而且还会影响到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涯。由此可见,职业素养是一个人从事职业活动的基础,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石,是立足职场的根本。职业素养越高,获得成功的机会就越多。
二、依托校园文化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一种有效方法
影响学生职业素养的因素很多,但职业素养的培养在很多时候更加依赖后天的培育环境。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育人环境、育人氛围,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起着很大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弥漫在整个校园活动和广大师生精神生活中的文化氛围,它是通过点点滴滴的培养和周而复始的积累而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氛围,它是学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学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也是学校的精神和灵魂。校园文化不仅能陶冶学生的情操,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且能够激发学生对学校办学目标、准则的认同感和作为学校一员的使命感、归属感,形成强烈的向心力、凝聚力和群体意识。同时,校园文化还能以其较强的渗透力、影响力和教育效力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因此,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依托校园文化是一种培养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方法。
三、对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理解和认识
职业素养,字面上看是职业与素养的组合。所谓职业,是指“个人在社会中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8年11月印刷,第1750页。)所谓素养,即:“平日的修养。”(《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商务印书馆2008年11月印刷,第1302页。)所以,通过“职业”和“素养”的定义整合,笔者理解:职业素养,就是指个人在所从事的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具体工作中所应具有的理论、知识、思想和道德等方面的一定水平和正确的待人处事态度。它是一个人从事某种职业所应具有的素质,即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培养、环境影响、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它可以具体地表现为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心理等等方面,这是从业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是从业者对所从事的职业了解与适应能力的一种综合体现,即职业修养。
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的使命,也就是说职业院校要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中、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围绕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笔者以为,职业教育强调以能力为本位,就业为导向,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质是知识技能、职业道德和就业创业能力三位一体的职业素养教育。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结构主要应当由三方面要素构成:一是专业素养,即完成职业任务所必需的专业基本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二是道德素养,即完成职业任务应具备的基本品质和职业道德;三是就业创业素养,即完成职业任务所应具备的以适应生存能力、沟通合作能力、职业岗位变动的受挫和应变能力、再学习能力、创业能力为核心的就业创业能力。
四、依托校园文化培养职业院校学生职业素养的途径
(一)精心设计校园静态文化,陶冶培养学生职业情操。
校园静态文化包括校园结构布局和各种教育实施的布置,如办公楼、教学楼、教室、操场、宿舍、图书室、健身房、国旗、校训、宣传栏、黑板报、名人挂像、名言警句、标语口号等。在职业院校,所有这些静态文化的设计必须充分体现环境育人的功能,有意识地烘托专业文化的氛围,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考虑到职业化、人性化和整体化,实现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统一。在职业院校内,每一处的静态文化都应是凸显职业特色、专业特色和教育意义,时刻提醒老师和学生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让老师和学生们工作生活学习在一个具有积极进取、团结向上、身心愉悦的职业文化氛围之中。
(二)精心打造校园动态文化,全面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1、融入企业文化。职业院校要注重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接轨,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将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融入学生管理工作中,给学生灌输现代管理理念,强化职业素养的培养理念。一方面,在日常管理中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勤业敬业、团结协作、任劳任怨、开拓创新等管理理念教育学生,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在课堂学习、实习实训、顶岗实习等各项教学活动中通过自我管理锻炼培养自身的职业素养。
2、训练职业技能。职业院校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还要通过第二课堂、职业技能竞赛、科技文化节等多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以及校内实训、定岗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来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和职业能力。各种活动应当贴近学生就业岗位,突出实践性和职业性,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关键能力,拓宽学生视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适应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使学生毕业后基本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3、注重职业和就业指导。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帮助和指导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有效形式。例如,聘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报告,邀请企业领导进行专业授课,邀请优秀毕业生进行事迹演讲等等,这些活动有说服力和号召力,使正确的择业观、创业思想不仅入耳,而且入脑、入心。
4、深化校企合作。深入贯彻实施“校企合作”的办学理念,就必须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依靠企业的技术力量来帮助学校专业建设和发展,以培养针对性强、技术过硬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把企业请进来,优化专业课程;学生走入企业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既能增强学生职业专业素质,又能提高学生的职业竞争能力,良好的校企合作是培养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课堂。
综上所述,为了有效地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院校的校园文化必须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园精神为底蕴,以职业素养为目标, 由师生员工共同创造和享有的群体文化,它必须是融入了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职业人文素质的校园文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未来教育的四个的支柱是: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这“四个支柱”更多的是在校园文化建设和活动中学到的,因此,各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依托校园文化进而培养出适应当代和谐社会并具有先进文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化学教学 人文素养 培养方法
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在人类文化背景下构建化学课程体系,理解化学课程的人文内涵,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作用。”新的《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一人文素养内涵和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并列,作为新课程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之一,体现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2007年,焦作市教育局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拓展计划》活动,以此来提升教师的人文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我有幸参加了该活动。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化学教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一、以化学教师高尚的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人文素养精神的形成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对其影响非常重要的人,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是实现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关键,只有具备高尚人文素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高尚人文素养的学生。在教学中,我积极工作,乐观向上,不为自己的权、名、利而发愁、沮丧、忧虑,坚守着自己平平凡凡的工作,陶醉于自己清清淡淡的生活,把教书育人的繁杂工作做得有张有弛、有声有色,忙碌而有条理,沉着而有节奏,清贫而又充实。这种平和而又乐观的人生态度自然会感染着学生,师生间因此建立了平等、融洽的关系。特别是在高中阶段,正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变化显著的时期,一个注意方式方法于细微之处、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教师,将为学生的一生播下幸福的种子,使其受益无穷。
二、从化学发展史着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化学发展史就是一部完整的科学家奋斗史,能够使学生了解科学事业的艰辛及科学家执著的求索精神,同时也将激励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不怕困难,勇于探索。例如,在讲到炸药时,我顺便提到诺贝尔发明炸药的历史,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弟弟在实验中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疾,他依然投身实验。邻居不让他做实验,把他告上法庭,他就到把实验室搬到船上,把船开到湖里去。做爆炸实验时,点燃导火线之后,他居然不快速离开,紧盯着炸药不放,直至自己被炸得浑身是血,也依然站在实验的第一线。坚持不懈的诺贝尔,发明黄色炸药的时候,更是失败了几百次,用了四年的时间。一个经历四年失败依然不后退的人,是可敬的。同时教育学生要不怕失败,要在失败中总结成功的经验。
许多化学发展史也体现了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了解科学家们的爱国情怀也能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到侯德榜制碱法时,我提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纯碱产量大大减少,加上交通受阻,英国一家制造纯碱的公司乘机抬高碱价,甚至不供货给中国,致使中国以碱为原料的工厂只得倒闭、关门。当时在美国留学的中国学生侯德榜听说外国资本家如此卡中国人的脖子时,发誓学成回国,以自己已学到的知识报效祖国,振兴中国的民族工业。由于技术封锁,侯德榜只能靠自己不断研究、试验、摸索,经过长时间的努力,终于摸索出苏尔维制碱法的奥秘,实现了自己报效祖国的理想。但苏尔维制碱法的致命缺点是食盐利用率不高,导致成本较高,所以侯德榜决定不用苏尔维制碱法,而是另辟新路。他进行了500多次试验把苏尔维制碱法和合成氨法结合起来使盐的利用率从原来的70%一下子提高到96%,这个制碱新方法被命名为“联合制碱法”。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他们看中了南京的硫酸铵厂,为此想收买侯德榜,但是遭到侯德榜的严正拒绝。学生听到这些史实,心里受到了很大的震动,爱国主义热情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科学的本质是真善美的统一。科学一直以其求真、求善、求美为自己的最终使命,这为科学教育与人格培养相结合提供了可能性和现实性。
高二学习银镜反应的实验时,我在课堂上做了演示实验,并强调了实验注意事项。到同学们进实验室亲自做这个实验时,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满怀期待。每位学生怀着成功的希望认真地做着实验,有的学生取得了成功,有的没有制得银镜,但因时间关系不能重做。第二天交来的实验报告几乎所有的同学都写下:试管上留下一层均匀的银镜。而对我提出的分析实验不成功原因的这一项无人理睬。我没有刻意批评哪位同学,而是让几位同学说明这样填写的原因,他们回答是依据课本中的现象填写的。自然科学应该尊重实验事实,如果与已知结论不符,就应该认真分析失败原因,重新再做实验。在我的提议下,一些同学分析了实验不成功的几种因素,并在课下又重新做了这个实验,大家为这几位同学的成功而鼓掌。接着我讲了很多科学家在无数次不成功的实验中,分析失败原因,调整实验方案,最终取得科学成果的事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肃认真的分析总结是成功的基石,诚实守信是做人的准则,而后者比得到一个正确的实验结论更重要。教师应该提倡学生通过认真踏实地探究,实事求是地获得结论,形成尊重他人和成果的正确态度,以及不断进取的精神、严谨的科学态度、敢于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
四、从化学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环境问题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它与化学密切相关。在高一化学新教材中有一节新内容《环境保护》,它没涉及太多科学技术问题,属于人文知识的范畴。为了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把它设计为活动课,并围绕这节课的主题,开展了科普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他们以小组为单位,从报纸杂志和互联网上查找资料,走向社会搞调查,得到了很多信息。然后我又专门抽出时间给他们进行成果汇报表演,其中第一组的学生以“天空的窟窿——臭氧层空洞”为题进行了演讲。他们把收集来的多方面的资料做成了多媒体并进行展示,声情并茂,语言流畅,博得了大家一片掌声。
第三组的学生通过一系列小实验展示酸性物质对植物、动物(如鱼虫)、建筑材料等的影响,生动直观地说明了酸雨对人类环境的危害,再结合电脑上展示的实物图片,使得“上帝辛酸的眼泪——酸雨”的题目给人以震撼、发人深省的效果。
第六组的学生充分发挥了他们在绘画和美工设计方面的优势,制作了以中国环境标志图形为主题的展板,形式新颖,富有创意。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十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的十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十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这样一来,《环境保护》这节课的内容变得鲜活生动,形式变得丰富多彩,学生学到了更广泛的知识,体会到求知的乐趣。同学们在这一次的分组活动中,学会了交流与合作,并把环保意识渗透到课堂,延伸到课外,社会责任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学生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就成为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更可贵的是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提出了“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口号,不仅自发回收废旧电池,而且从身边的日常小事做起,节约用电,珍惜每一滴水。
五、在课堂教学中塑造人文环境
关键词:和谐文化;校园文化;生态文化素养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的内涵为理论基础的文化体系,和谐文化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创造文化条件,提供精神动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大学生是未来和谐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增强他们构建和谐社会的理性自觉,并进一步内化为自身的内在要求,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和谐社会构建的重要力量源泉。
一、生态文化素养的内涵
生态文化素养体现人们在生态文化方面的认知、品质和价值观等方面的修养 体现生态文明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的内在特质,对大学生而言,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态科学的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的教育,生态伦理及其规范的引导以及绿色精神的培育,其核心理念就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和环境熏陶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培养良好的欣赏、维护生态美的能力,养成积极的关注环境,主动地保护环境的心理和行为。
二、加强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中指出:“教育是一项巨大的事业,对人类命运具有强烈的影响”,“如果人们集中力量培养‘完善的人’,而这种人又会自觉地争取他们个人和集体的解放,那么教育就可以对改变社会和使社会具有人性做出巨大的贡献。”因此,大学校园将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拯救人类精神家园的伟大的历史使命,加强对大学生的生态教育,让生态意识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内在要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有利于培养正确的生态文化价值理念。20世纪以来,人类在重视自身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的过程中逐渐产生的一系列的环境观念生态意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有关生态环境的文化科学成果,诸如生态伦理、生态教育等,不仅表明生态学思维方式对人类社会的渗透,也展现出一种生态文化现象正在全球蔓延。这种生态文化现象反映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化,反映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生产方式进步、生活方式变革、社会文化进步。培育生态文化素养,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生态伦理的基本价值取向,使我们学会尊重一切生命体的生存权利和价值,懂得维护他们的尊严和权益,维护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有助于人类道德境界的提升,有助于推动人类道德进步和道德成熟,构建现代和谐社会。
2、有利于形成正确的生态文明行为导向。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及其行为的养成,直接影响着他们现在及未来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生态文明行为的养成,就是在生态文明观的指导下,通过对人们的日常行为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使之将生态文明的行为规范内化为自身的道德素质,而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就是通过学习、宣传、教育,使学生把生态文化知识,包括生态伦理转化为内心的生态道德良知、情感直至信念,把自己的生态道德认知、情感及信念转化为外部的生态道德行为,培育提高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可以促进师生自觉地将生态道德、生态价值观念潜移默化为自己自觉的行为,并以此影响社会。
3、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以倡导、研究、阐释、传播、实施、奉行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的文化形态、文化现象和文化性状。它包括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自身的和谐等内容。从价值取向的角度来说,和谐文化不仅追求经济价值、政治价值等,生态价值也是其价值追求之一。加强和谐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就是要使人与自然和谐理念深入人心,引导人们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使人与自然等各方面的和谐成为人们的自觉行为,进而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因此,引导大学生树立生态文化理念,提高生态文化素养,有助于大学生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层次认识和把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人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在实践中促进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三、和谐文化视野下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途径
1、营造和谐的生态文化育人氛围。华中科技大学涂又光教授曾提出一种“泡菜”理论,他指出:“泡菜的味道,主要取决于由糖、盐 、生姜、大蒜等构成的泡菜水的味道。同理,大学的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南开大学老校长母国光也说过“办大学就是办一种氛围”。可见大学的育人(教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大学的文化氛围。如果历久积淀的虽不见诸文字却弥漫于校园的舆论氛围和为多数人所认同的行为原则是和谐的、健康向上的,那么生活在这一文化共同体中的个体,将受益无穷。从校园生态的角度来看,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生态子系统,在学校中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伦关系,爱树惜草的良好传统,陶冶人文精神的校园景观,形成良好的生态文化氛围,对当代大学生是一个很好的品德教育。可以说,为大学提供和谐的物质和精神文化氛围是21世纪大学校园的发展趋势,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借山光以悦人性 ,假湖水以静人心”,合理的校园布局,美观的建筑风格,校园的绿化美化以及校园环境中所蕴涵的人文气息,是无声的育人载体,对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高校物质文化建设应充分赋予校园建筑设施和环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让学生融入其中,深刻地体会到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从而提高学生生态审美素养,培养它们学会欣赏自然、热爱自然,自觉保护自然的情感。要充分发挥制度文化在培育大学生生态文化素养中的作用,把制度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通过奖惩手段促进外在文化向内在文化转化,促进大学生生态意识的养成和良好行为的培养,自觉保护环境。要大力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尊重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崇尚自然的绿色消费观,让学生在这样的无形的精神氛围里,不断提高自己的生态文化素养。总之,大学校园文化应致力于校园生态文化的探究建设,注重人―教育―环境的和谐与平衡,让生态意识的观念、行为注入到每一位大学生的心灵之中。
2、提高教师队伍生态文化素养。影响大学生生态文化素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的生态文化素养无疑占据重要地位。生态教育是跨学科的教育活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生态意识,使他们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将生态文明教育与各专业的课程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态意识,使他们自觉地防止污染,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为此,高校应利用自身的优势,引导所有学科的教师建立起生态文化认知体系,高校教师既对本专业的知识有较深的造诣,又具有深厚的生态文化知识底蕴和生态文化教育能力,这样才能深入地挖掘教学内容中的生态理念,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将自己内化了的生态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促使学生生态价值观的形成,并内化成学生自身稳定的生态文化素养。
3、在课堂主渠道中渗透生态文化教育。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所,也是生态文化素养培育的重要基地要重视课堂的主渠道作用。联合国《21世纪议程》中写到: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自联合国倡导环境教育以来,世界已有许多国家开设了环境教育课程,如美国于1989年签署了《1990年国家环境教育法案》,把环境教育定为高校的必修课。目前,俄罗斯的大学生态教育已从原来的传统生态学中拓展开来,把生态学作为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传授给学生。近年来我国高校开始重视生态文化教育,并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作了有益的探索,但目前在非生物、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的选修课的院校仍然不多,接受教育的学生数量也只占到很小的比例。要提高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应对高校课程体系结构进行改革,把生态文化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整体布置,科学实施,不仅把它作为高校必修课程,充分发挥公共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并且还要把生态意识,生态思维,生态价值观、生态伦理观贯穿于其他专业学科教学之中。在各课程中渗透有关生态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断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4、在实践活动中培育生态文化素养。培育大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也是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要突出实践,善于寓教于乐,寓教于学,寓教于管理,寓教于生活。生态文化素养的培育不能仅在课堂上讲授灌输中进行,还需
在实践中让学生将自己的认识、感悟外化为一种行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和反思,在反思中行动和提升,做到知行统一,从而使自己的生态文化素养得以提高。大学生社团组织在大学生中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许多学校都注册了几十个社团组织,要依托大学生社团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活动,各种绿色文明的主题活动,在活动中树立生态意识。要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优势,设立有关环保的研究课题,开展环保调研,参观生态文化教育基地; 深入乡村、企业、街道小区宣传环境保护、生态安全、法律法规; 让学生参与到“植树节”、“爱鸟周”、“地球日”、“戒烟日”、“世界水日”等纪念日的宣传教育活动之中去。学生通过直接参与这些活动,把生态意识自觉落实到行动上,从而加深大学生对保护自然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他们对生命的关爱,对祖国、对家乡、对自然的热爱,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
参考文献:
[1]黄正福.高校生态教育浅析[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2)
[2]刘春花.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大学校园文化建设[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 2007(9)
[3]苏 彤.高校育人与校园“生态文化”[J].中国西部科技.2006(10)
[4]黄百成、张保伟.略论生态文化与可持续发展.[M]湖北社会科学.2005 ( 5)
[5]闫爱敏.注重生态文化,构建和谐校园[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 9)
关键词:传统文化;文秘专业;人文素养;重要作用;良好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现代企业越来越青睐人文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秘书人才。人文素质是指人的文化素质和精神特质,是人们通过学习文学、历史、哲学、道德、艺术等人文学科知识,有意识地进行积淀和内化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内在品质与行为表现。而具体到文秘专业的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将在协调个体与社会、明晰思想以及醇化素养能力等方面实现它基础培养的功能。而传统文化课程在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以下内容将在剖析其重要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提高文秘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
一、传统文化对提高文秘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作用
1.传统文化有利于树立文秘专业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传统文化中所涵盖的人文精髓如立志、修身、勉学、处世等方面的经典章句,可以启迪智慧、陶冶情操,能够有效加强文秘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现代企业秘书应具备忠诚、机敏、稳重、随和等心理品质,而中国文化则崇尚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的人文精神,显然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正正契合了现代企业对优秀秘书的素质要求。因此,通过传统文化借古鉴今,可以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协调沟通能力以及心理调节能力等。
2.传统文化有利于增强文秘专业学生的自豪感与自信心。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从孔子、孟子、老子等众多著名文化伟人,到《周易》、《论语》、《道德经》等一部部艺术性和思想性相统一的文学名著,都使得学生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传统文化的学习,能激发学生浓厚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并对他们的道德规范、行为习惯产生积极影响,从而更好地应对学习、工作中所面临的各种任务和挑战。
二、传统文化视野下培养文秘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途径
1.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充分发掘理论文化中的人文因素。当前我国部分职业学校偏向于培养“技能型”人才,往往忽视了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殊不知离开了必要的人文素质教育,学生就有可能缺乏勇气、信心、诚信,在社会竞争中必然会遭到淘汰。因此,在文秘专业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在汲取传统文化精粹的基础上,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注重对文秘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例如,在《商务秘书实务》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首先以职业活动为导向,提出工作任务:“上司要求你到机场完成接待任务,但因为你的工作疏忽遭到了客户的埋怨,第二天上司一上班就严厉批评你,这情况你如何处理?”在引导学生讨论与思考的进程中,教师要予以专业的指导,首先教授学生以规范的商务接站、接待程序,使学生掌握秘书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再提出新的课题:“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如何{整工作中的心态?”,如此一来,教师就可以适时将古往今来涉及到人际交往的典型事例教授给学生,启发学生的思考与领悟,培养学生良好的秘书职业素养。
2.改革与完善课程设置,重视文学课程。《中国传统文化》、《文学欣赏》、《现代汉语》、《书法》等文学相关课程的设置,不仅可以帮助文秘专业学生积累文学知识,而且可以提升他们的自我修养,培养出温文尔雅、恬淡从容的职业气质。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结合教学实际,开辟专供师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将历史典故、传统风俗、名人轶事等上传于网络平台上,以供学生查阅与赏析。此外,教师还可以采取任务驱动方法组织教学:预先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自行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加工,并让学生走上讲台探讨他们感兴趣的文化内容和现象,在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为传统文化系列课程的传承注入新的活力,从而锻炼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组织表达语言的能力及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等,而这些正是文秘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3.将人文素质教育嵌入到文秘专业的教育实践中去。文秘专业与工科类专业相比 , 前者的服务对象多是人,后者的主要工作对象多为物。因此,文秘专业除了扎实的秘书职业技能训练外,更需要针对该专业的工作特性加强学生表达能力、分析能力、组织能力、交际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文秘专业教师除了在日常授课中注重提高与夯实学生的的人文知识素养,还要有意识地将人文素质教育嵌入到文秘专业的实训实践中去。教师可以通过开放式的教学,例如组织学生游览人文景观、开展文学点评、观赏传统艺术表演、举办演讲比赛或辩论赛、组织兴趣小组等形式,让学生在现场观摩与亲身学习中总结与感悟到更多的人文精髓,体会到“幽默而不滑稽,谦虚而不自卑,热情而不轻浮,庄重而不冷漠”的秘书职业个性,从而使得学校文化与社会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学生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好强而有力的铺垫。
三、结束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竞争已经逐渐转变为优秀人才的竞争。传统文化的涵养熏陶对于有志于献身文秘事业的学生有着特殊的价值,对文秘工作自身的建设也有积极意义。我们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探索更多有利于提升学生人文素质的良好途径和方式,让传统文化在培养文秘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散发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参考文献:
[1]孔伟琼.《浅谈文秘专业学生注重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知识经济.2011(05).
【关键词】文化素质培养 高等职业教育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6-0018-03
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一个共同任务。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能力本位、就业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重视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这对形成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学生的文化素质在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形成中,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在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 文化素质培养是完善学生知识结构的基本途径
高等职业院校从培养目标上看,是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高素质的劳动者,必须形成一个合理、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只有具备了合理、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适应现代生产和服务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适应就业和创业对劳动者知识结构的要求。合理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而且能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基本的知识保障。
合理的、相对完备的知识结构不仅包含了学生的专业知识,还包括了基本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文化知识。从文化知识的角度看,基本的文化知识主要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就是要通过对学生进行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教育,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文化视野、审美情趣、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人文精神的感染,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文化知识,使他们能汲取当代先进文化的精髓来丰富、完善自己。这样,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会更合理、视野会更开阔、思维会更活跃,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会更强,为学生在学校学好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并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基础扎实、知识面广、职业能力强的高素质优秀人才。
从当前高职学生的实际看,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绝大部分招收的是专科层次的学生,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高考的录取率较高,绝大部分省(区)市高考的录取率都在90%以上。在这样的背景下,进入高等职业院校学习的学生,相当一部分在文化知识方面较薄弱,基本的表现就是基本文化知识的缺乏,人文素质不高。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和职业技能的掌握,影响了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从长远来看,影响了学生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生发展。要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须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为学生职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奠定文化知识基础。
高职学生文化知识的增加,文化素质的提高有许多途径和方法,其中,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增加学生文化知识,提高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和基本方法,因为学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的教育具有系统性、连续性和对学习结果检查和考核的特点。这三个特点保证了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在实际效果方面比其他途径和方法更有效,它能根据高职学生在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方面的不足和缺陷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的、连续的教育,并通过引导、检查、考核等方法巩固、提高教育的效果。在这样一个连续的过程中,学生的文化知识就会增加,知识结构就会完善,人文素质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相应的提高。
二 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不仅是现代社会合格公民的必备素质,也是现代社会中高素质劳动者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对于服务行业的劳动者而言,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还是职业素质的重要内容,对做好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既需要有相关的知识作为基础,也需要环境的熏陶和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对于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而言,系统连续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途径。
第一,学校文化教育系统性的特点能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提供基本文化知识的保证。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需要系统全面的文化知识作为基础。学生掌握了基本的文化知识,了解了文化的特点、基本的内涵和要求,认识和了解了新时期先进文化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才能通过环境熏陶和个人修养提升形成文化素养。学生文明素养的形成亦如此,首先要学习和掌握文明礼貌的基本内容和要求,认识和了解各种场合礼仪规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知道应该怎样做,在此基础上才能通过环境熏陶和个人修养提升形成文明素养。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能根据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形成的需要,有选择性、系统性、全面性、连续性地对学生进行相关文化知识、礼仪知识的教育,为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提供基本文化知识的保证。
第二,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不仅需要有相关的文化知识、礼仪知识作基础,而且还需要有环境的熏陶,离开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环境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也很难得到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学校内部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会在校园中形成良好的文化环境和文明环境,用氛围和环境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在这样的氛围和环境中学习、生活,在潜移默化中,其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就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第三,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的提高,除了以文化知识为基础,以良好环境的熏陶为条件,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环境,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的外在条件(外因),学生个人的修养是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的内在条件(内因)。文化知识和良好的环境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修养才能发挥其在学生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提高中的作用。在高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和文化素质培养,必然会涉及个人修养方面的知识。学生通过个人对修养方面知识的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个人修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学生个人修养的自觉性,并会掌握个人修养提升的正确方法。这对学生把文化知识、礼仪规范的要求内化为基本的品质、气质,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文明素养有重要的作用。
三 文化素质培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
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为目标,高素质劳动者应该具备比较高的职业技能,应是一种高技能的劳动者。所以,高等职业教育在发展中形成了能力本位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技能劳动者作为办学的基本目标。以培养高技能的人才为教育目标,既是高等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的主要区别所在,也是高等职业教育最鲜明的办学特色。
学生的职业技能主要是通过训练获得的,但是,任何一种职业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之上。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要掌握现代化的生产管理和服务技术,首先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的文化知识,进而掌握运用知识解决生产和服务中实际问题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娴熟的职业技能。一个缺乏基本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的人很难成为一个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基础与前提,其原因为:(1)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而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是学生职业技能形成的重要前提,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较强,就容易在认识事物的基础上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职业技能需要在对相关知识和原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形成,才能得到巩固。学生对一种职业技能只知道怎样做,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学生是不可能真正掌握这一种职业技能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更好、更牢固地掌握职业技能。(3)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现代社会是一个创新型的社会,任何一种职业技能都需要在创新中发展。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要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不仅要求学生要掌握本专业基本的职业技能,而且要求学生能在今后工作的实践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提高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对职业技能进行创新和发展。(4)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养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不仅需要对事物的认识和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还需要有开阔的视野,有敏捷的思维。学生的视野不开阔、思维不敏捷,对职业技能的掌握也是不稳定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
高等职业院校要实现把学生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生产和服务第一线高素质劳动者的目标,就要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学生就业的基本素质,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为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形成奠定坚实的文化素质基础。
四 文化素质培养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
科学发展观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以人为本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对于教育事业而言,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本,不仅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事业发展和人生发展打好基础。特别是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科技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人才市场的竞争也日益激烈,而且,在学科交叉、行业融合的背景下,人才的标准处在动态之中,不断在发生改变。未来国家需要的技能型人才需具备较快适应科技更新和岗位转换的能力。用人单位在招聘员工时,不仅注重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而且更加注重毕业生是否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健全的人格、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持续学习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开展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第一,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文化基础。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某种角度看取决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一般情况下,学生的综合素质越高,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就越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是需要以一定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作为基础的。学生缺乏基本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会在认识事物、理解问题等方面形成一些障碍,不仅会影响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而且会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增强。
第二,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文化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知识、技术、技能更新的速度在不断加快。高技能的劳动者要适应这一变化,不被时代所淘汰,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高技能的劳动者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个人学习能力的提高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基本的文化知识是学习能力提高的文化基础
不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不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学习能力是不可能得到提高的。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适应社会能力提高的素质基础。学生毕业以后,最终要走入社会、融入社会,才能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产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而且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有着直接的关系。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有助于学生形成宽容、真诚等基本的品质。这对提高学生融入社会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无疑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四,文化知识和文化素质是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在现代社会中,社会和企业对劳动者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毕业以后,存在一个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继续提高学历的问题。另外,现代社会知识和技术更新的加快,对劳动者提出了终身学习的要求,唯有如此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都需要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文化素质。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增强学生的文化基础,是学生今后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文化和素质基础,学生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必然会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作为一名中学地理教师,笔者认为:人才人才,欲成才者先成人。学生的地理素养,尤其是地理人文素养是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地理人文素养的丰缺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做人的成败。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教学观念、学习和评价方式、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以及学生自身生活经验和社会阅历的匮乏,学生对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常显得力不从心,对其理解也显得笼统和肤浅。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深深感悟到:源于我国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恰似培育和提高学生地理人文素养的沃土。
我国历史悠久,不同的地域在漫长的岁月中形成了风格各异、相对稳定而持久的蕴涵丰富文化内容的民俗文化,其形式多样,有传统节日、民歌(谣)、谚语、顺口溜、谜语、对联等。这些地域特色鲜明、被人们世代传承的民俗文化和自然地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了人文地理知识和地理学科中的人文精神的代言人。
首先,人文地理知识多半体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其内容时空跨度大而繁杂琐碎,学生不易区别和识记。于是,概括凝练、朗朗上口的对联、谚语等便有了一展神威的舞台。如趣味对联“车轮滚滚描长卷,公路条条奔小康京广线纵贯南北,陇海路横穿东西”就概括了我国交通运输线路的特点和重要地位;又如“农民不怕险,火山口种田”则暗喻了火山灰对农业生产的重要性等。这样,借助民俗文化的平台,以优美凝练的语言将人文地理知识高度概括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为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奠定了基础。其次,因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某方面的人文信息未必是学生共同的兴趣点,从而导致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理解能力和掌握水平参差不齐。这时,充满趣味的地方顺口溜、民歌(谣)、谚语、谜语等民俗文化不失为一支“兴奋剂”。如顺口溜“云南十八怪”――粑粑叫饵块;竹筒当烟袋;东边下雨西边晒;双手可以当碗筷;火车没有汽车快,不通国内通国外;十八的姑娘叫老太;小和尚也能谈恋爱;老太太爬山比猴快;娃娃全由男人带;脚趾全年露在外;四季服装同穿戴……这则饱含了西南边疆少数民族诸多人文地理知识的顺口溜在课堂上一引用,简直让学生笑翻了天。又如民歌(谣)――“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以幽默的曲调揭示了我国农民所面临的医疗经费短缺问题。另外,猜谜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将一些人文地理的专用名词作为谜底来呈现能让学生感到既有趣又难忘,如:江山如画(打一地理工具)――地图;三五成群的山峰(打一北京名胜)――八达岭;等等。学生有了兴趣为“良师”,有了民俗文化为“兴奋剂”,便情不自禁地潜入人文地理知识的海洋遨游,真可谓以趣激情、以情导思,其结果必然是学生快乐多多、收获满满。最后,通过传统节日导入人文地理的学习,是巧借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引起学生共鸣从而达地理教学目标的智慧之举,也显示了“生活化”地理课堂的构建策略。如学生熟悉的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在南方有赛龙舟、吃米粽、喝雄黄酒及户户挂艾草的习俗。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和长辈们口口相传的历史故事,以及身边多种信息渠道的反馈,很容易汇总出一系列的人文地理知识:此节日源于南方地区,其中反映了南方传统的运输方式、农业生产、饮食习惯及随物候变化所产生的民间习俗等。如今,随着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达到新高度,全社会越来越意识到回归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于是,传统节日、民间故事等民俗文化的传承热潮也是一浪高过一浪。所以紧扣生活的民俗文化像一条条神奇而密集的线,可以最大限度地把诸多人文地理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以“民俗文化巧搭台,人文地理唱大戏”,地理的人文素养必然如雨后春笋般在学生心灵的沃土上滋长,不断丰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