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环境设计学业规划范文

环境设计学业规划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环境设计学业规划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环境设计学业规划

第1篇:环境设计学业规划范文

我国接受普通高等教育的人口比例迅速提高,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问题凸显,然而与之相对应基础职业技术人才短缺引发部分用人单位的“雇工难”的问题也同样引人关注。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事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职业高中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环节,近几年发展迅速,独树一帜。

1.1 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

顾名思义,职业高中与普通高中在培养目标上多有不同,职业高中重点培养中级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级技术工人和从业人员,职业高中分各种专业,而普通高中不分专业。培养目标的不同决定了培养模式的差异,与普通高中相比,职业高中在兼具普通高中教学科目的同时,重点关注专业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的教学。

1.2 以实训为核心功能的校园功能空间

在普通高中的校园规划中,功能空间的主要围绕教学、活动、生活三个环节进行展开设计。而职业高中的校园规划中,重点在于实训这个重要功能空间的打造,无论是规模、复杂性都远超其他功能空间;难点在于如何协调好实训、教学、活动、生活功能空间的区分与联系。

1.3 独特的人文关怀

普通高中的学生完成学业之后大多还会继续接受高等教育,而职业高中学生部分学生直接进入社会,开始个人的职业生涯,职业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成为了这部分学生独立进入社会的缓冲期。职业高中也成为了他们最早接触社会,走向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窗口,在学习文化课和专业课知识,训练良好的职业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观、人生观、职业观,成为是职业高中教育体系中的重中之重。

2 以地域性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理念的职业高中校园营造

普通高中的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更多打造严谨有序、大方活泼的校园文化气质,激发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而职业高中不同,在此基础之上,更应该传达一定的社会气息,将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衔接,形成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衔接的平台,重点突出职业高有的职业窗口的作用。如何在校园气质和社会气质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成为了职业高中校园环境设计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职业高中在延续和传播地域性文化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现代职业高中不仅培养各类社会需求量比较大的人才,例如烹饪、计算机等,还培养具有强烈地方特色的专业人才,如玉雕、紫砂制作等特色人才,这部分专业学生就业形势较好,支撑了地方产业的长足发展同时,为地方文化传播贡献了极大的作用。由此,探索以地域性文化传承与创新为理念,指导职业高中校园坏境的塑造能恰如其分的传达出职业高中教书育人、培养特色人才的精髓。

3 探索以地域性的传承与创新为理念的建筑空间环境设计方法――以云南省龙陵县职业高中校园改扩建方案设计为例

龙陵县职业高中位于云南省龙陵县县城的最南端,创建于1984年,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师资力量、招生规模不断提升,现在校学生约3500人,近年来一直就业率98%以上,为龙陵县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能人才支撑。但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已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要,学校规划未来完善各种专业实训室建设和教学用房、生活用房建设,能满足5000人规模在校学生的正常生活需求和技能实训需求。本次校园改扩建方案中,对原有建筑进行部分保留,对新增用地统一规划设计,打造全新校园形象。

3.1 依山就势、顺应地形,与城市和自然环境相融共生

校园用地范围内高程较高,且高程变化较为复杂,最高高程在原校园用地的中部位置,由中部向四周急剧降低,多有陡坎、挡墙及坡体。从可持续发展与经济性方面综合考虑,尊重现有地形,减少土方调整,顺应地形合理布局建筑,这种校区整体布局方式是对当地传统建筑依山而建依山而居的传统建筑理念的传承,在与当地城市建筑肌理和谐统一的同时,突出自然环境在整个校园重要地位,整个校区会形成建筑与城市、建筑与自然相融共生的新风貌。

3.2 创造符合当地地理气候特点的建筑空间形式

龙陵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年降水约2300毫米,素有“滇西雨屏”之称。由于地形复杂,垂直高差大,龙陵县兼具低纬、季风和山原地势气候特征,形成四季温差小、干湿季分明,垂直变异突出的亚热带山原季风气候。由于海拔较高,日间温差较大,尤其中午时分紫外线强度较高。

基于当地的气候特点,借鉴当地传统建筑的一些空间形式,新建建筑空间设计中巧妙的运用了院落、骑楼、外廊、底层架空和坡屋面等设计手法,塑造了大量个性化的建筑室内外空间,为整个校园场景增添了人性化的空间要素,体现出校园建筑人文关怀的独特氛围。而在为保留建筑进行改造升级设计时,尽量保留原建筑的可利用空间形态,通过在外围运用对比、融合、衔接等方式创造新的空间形式使旧建筑焕发新的生机,新老建筑整体和谐却又惊喜不断,实现了改造建筑的重生。

3.3 合理运用现代设计元素与传统建筑语汇碰撞

云南民族建筑丰富多彩,各具特色,傣家竹楼、白族庭院、木楞房、藏族民居、 “一颗印”、土掌房等等诸多传统建筑形式,形态各异,风格不一。地域建筑作为一种意象本身就是一种历史、地理、人文现象。万物流变无不互相关联而和谐,在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过程中,不能简单一味的模仿传统符号,应始终理解自然环境美和建筑艺术美高度和谐统一传统建筑精髓,突出返朴归真、顺乎自然的同时,运用好现代的美学的设计元素,与传统建筑语汇交融碰撞,才能创造富有时代气息的地域性建筑作品。

在进行校园东侧主教学楼及广场设计时,布局形式汲取了龙陵当地随处可见的“一颗印”式合院民居特色,升级改建的主教学楼居于正房位置,与处于厢房位实训楼及博物馆共同围合出校园的大门及前广场区域。大量提炼了当地本土建筑的特色,巧妙运用骑楼、外廊、底层架空等设计手法,并将之与玻璃幕墙、金属杆件、木质格栅等现代元素碰撞,运用现代的建筑设计理念重构,不仅延续了传统建筑严整有度的立面划分,更展现出现代建筑的技术美,共同渲染出了传承与创新的校园建筑新意境。

第2篇:环境设计学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校园;学校;学生;环境艺术设计;绿色环境

2012年,笔者的家乡,一个晋北小城,在进行国家卫生城市改造与建设的同时,母校也进行了一番校园的建设与整修。经过细致、合理、科学的研究论证和严格审批,全面统筹制定出校园绿化方案,然后实施。记得大约一年的时间,经过如火如荼的一系列整修、维善、重建,母校的面貌焕然一新,成了今天犹如花园般的省级示范高中。走进母校的校园,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将军的塑像。雕塑坐落在一块大理石上,神态庄严刚毅。二十米左右是学校的办公大楼,大楼前面,分别种植着两排槐树,四周百花竞相开放,草坪绿草茵茵……徜徉其间,使人心旷神怡,学校命名其为将军广场。绕过办公楼向北走,两个醒目的亭子东西耸立着,师生们课间可以在这里休息,交流。四周种植着粉色的樱花,人间四月天,满树樱花竞相开放,灿烂妖娆。四周大面积草坪,红绿相间,美不胜收,学校美其名为双亭广场。绕过中间的高三教学大楼,来到学校最大最新的梧桐广场。顾名思义,广场两边高大的法国梧桐郁郁葱葱,迎风摇曳。在梧桐广场最北边的正中,高高地飘扬着五星红旗。每逢周一,全校师生要在此举行升国旗仪式。走过梧桐广场,进入大操场,这是一个崭新的塑胶操场,占地大约五十亩,是同学们尽情挥洒青春活力的地方。通过绿化的校园,笔直的校道从校门延伸至生活区,两旁绿草如茵,鲜花盛开,花带、绿化带交错有序,整齐规范。长廊、景观建筑别具一格。环境建设是经济基础,文化建设是上层建筑。母校的育人体系中,不仅有“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服务,“环境育人”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校园环境是一种无声的、特殊的教育课堂,是重要的育人环境之一。其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显著的作用。

1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对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身体健康,大脑发育,语言进化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众所周知,在优美的环境中,人们越发能产生运动的渴望与冲动。这种冲动能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及其主导部分大脑皮层的兴奋性增强,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分析综合能力,使各种运动更加有效直接,产生更好的健身效果。人在绿色环境中能使皮肤温度降低,脉搏跳动次数减少,呼吸均匀,血流减缓。不少人都有这样的情绪体验,工作很疲劳时看看窗外的绿荫会顿感赏心悦目。而且绿化茂密地带空气负离子含量高,对学生在血压、心脏、神经等方面的慢性疾病都有间接治疗作用。

2校园环境艺术设计与学生求知欲的影响

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感到自己缺乏相应知识,就产生了探究新知识或者扩大、加深已有知识的认识倾向,这种情境多次反复,认识倾向就逐渐转化为个体内在的求知欲。整洁、优雅、的校园环境能激发人的求知欲,使师生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的同时,促使师生积极进取,努力探求。母校在校园总体规划上,特别注重建筑布局和美化布局的相互映衬,使其达到完美与和谐的统一,使其成为熏陶、教育、塑造学生的辅助课堂,让学生的思想境界在生活中得以提升,让他们的精神领域和知识水平同步优化,真正成为思想上与时俱进,精神上丰富多彩,知识上超凡脱俗的名副其实的当代学生。

3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对学生道德、心灵的影响

当你步入母校的大门,映入人们眼帘的是那座庄严肃穆,威严挺立的将军雕塑,时刻警醒母校的莘莘学子要勤奋好学、力求上进,报效祖国;草坪上那个低头看书的女生,认真钻研,忘我投入,洋溢着对学业孜孜不倦的追求情怀;那飞奔向前的金马腾空而起,象征着学业路上要有英勇拼搏的精神,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用不锈钢制作的宇宙飞船在宇宙中探索飞行的雕塑,象征科学事业的伟大,告诉学生崇尚科学、现在要扎实打好文化基础,将来去努力探索科学的奥秘。古色古香的六角亭,色彩搭配和谐,造型精巧,给人一种独具韵味的古典美,使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与感染。雕塑、假山、花池,草坪造型别致,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山琼阁,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和热爱。几十米文化长廊内容丰富多彩,告诉学生要讲文明、懂礼貌、友善待人。“学校发展史”与“远景规划”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展望美好未来,激发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将军纪念堂”让学生了解我们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激发热爱祖国的激情。“五星红旗”让学生们了解国旗、党旗、军旗、团旗、队旗,了解祖国光荣历史,激发热爱祖国的激情。“校史长廊”与“校友长廊”一样,建筑风格古色古香,长廊内文化氛围浓厚,一幅幅照片告诉母校学生学校的发展史,学校建设的艰辛,它的风雨历程以及辉煌历史。

4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对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的影响

校园里的校容校貌、标志性建筑物以及自然风景和优雅的人文化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态文化,学生会在不自觉的状态中自然而然地感受到教育和启迪。臵身于校园中,每个人会感受到物质载体文化迸发出的启迪能量像磁石一样催人奋进。而优美的校园环境本身给人以美感,以直观的方式呈现着崇高的审美理想和高尚的审美情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这儿彰显了它最为准确的寓意。

5校园环境艺术设计对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影响

校园绿化、美化,创建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是提升办学品位,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校园人文韵味的植物造景不仅为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使师生在满足感官愉悦的同时,释放工作和学习压力、疏松心理。同时,校园的绿化进一步促进学校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学子前来就学,不断扩大了我校教学规模,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钟灵毓秀。母校校园,一墙一角皆文化,一草一木蕴教育。绿化美化校园物质环境,优化文明校园人文环境,为学生营造美丽、高雅、和谐的育人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校园绿化、美化,创建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作为提升办学品位,建造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是首当其冲,必不可少的,是学校建设发展的一个重大举措!

作者:郭琛依 单位:太原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邬琦姝.谈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和发展[J].宁波: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4).

第3篇:环境设计学业规划范文

学校有东风校区、科学校区两个校区,分别位于郑州市金水区、郑州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校园环境优美,学校连续获得“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本科院校” “河南影响力的十大教育品牌” “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 “河南高校综合实力20强”等荣誉称号,入选“2012年度河南就业竞争力示范院校” “2013年度河南高等教育质量社会满意院校”。

一、招生计划和招生专业

1、本科招生计划:参照艺术类专业考试后考生合格情况编制分省招生计划,我校未设立考点的省(市、自治区)不编制分省分专业计划,使用预留计划,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我校艺术类专业不招收青海省、重庆市、的考生。

2、本科招生院系与专业:

艺术设计学院: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绘画。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产品设计、环境设计、数字媒体艺术。

易斯顿美术学院: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绘画、雕塑。

注:具体招生专业名称及招生计划以各省级招生部门公布的2015年普通高校填报志愿的招生信息为准。

二、报名

(一)报考条件

凡符合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工作规定中报名条件的考生均可参加艺术类专业报名,考生须取得生源所在省份艺术类考生报名资格,能否跨省参加我校的专业考试,请考生根据所在省份艺术类招生政策、所在考点规定正确选择。

(二)报名专业

专业考试成绩所有专业通用,高考录取以考生高考填报志愿的专业为依据按录取原则排名录取。

(三)报名

1、按照考点时间要求报名,并在报名时索取招生简章。

2、报名时应交下列材料。

(1)在凡用计算机进行报名的考点,考生须提供身份证号、14位考生号和联系电话,如考点有其它要求,按考点规定办理。

(2)本人近半年内的半身正面免冠的一寸照片两张。

(3)在未用计算机报名的考点(如北京市、吉林省),考生采取现场报名,需提供近期免冠1寸照片3张(用于报名表、准考证、考场安排表粘贴)、身份证及美术统考准考证复印件各1份(同时复印在一张A4纸上),凭身份证及省美术统考准考证到现场领取我校美术类专业考试报名表一份,用黑色或蓝色水笔逐栏清晰填写。

3、报考费:报名考试费壹佰伍拾元。

4、经审查符合报考条件及报名手续者发给我校专业考试准考证。领取办法详见各考点通知。

三、考试

(一)专业考试

1、凭专业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参加考试。

2、考试科目(总分400分):

素描:人物像默写。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200分。

色彩:静物组合默写。考试时间180分钟,满分200分。

3.考试时间及地点(上午: 素描 下午:色彩)

我校2015年艺术类专业考试部分考点安排已经确定,具体时间安排与报名考试地址如下:

序号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考点

考点地址

1

1.15-1.16

1.17

贵阳

贵阳市宝山北路116号贵州师范大学

2

网上报名、缴费

1.21

南昌

南昌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枫林大道605号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枫林校区)

3

1.23-1.24

1.25

长春

长春市朝阳区湖滨街788号长春艺术实验中学

4

1.24-1.25

1.27

兰州

兰州市安宁区安宁东路180号兰州城市学院培黎校区

5

1.29-1.30

2.01

桂林

桂林市育才路15号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

6

2.01-2.02

2.03

北京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2号北京市电气工程学校

7

2.01-2.02

2.04

太原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大学街319号太原师范学院

8

2.09-2.10

2.11

南京

南京市建邺区应天大街832号江苏城市职业学院(应天校区)

9

2.26-2.27

3.01

石家庄

石家庄市高新区信工路18号石家庄信息工程职业学院南校区

10

3.02-3.03

3.5

沈阳

沈阳市大东区望花中路146号鲁迅美术学院附中

11

3.03-3.04

3.5

昆明

云南艺术学院

12

网上报名、缴费

3.7

淄博

详见淄博市招生办安排

13

网上报名,3.6-3.7现场确认

3.9

佛山

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天佑四路2号佛山市南海区艺术高级中学

14

网上报名、缴费

3.11

武汉

武汉市江汉区杨汊湖馨苑小区湖北省教育考试院标准化考场

15

网上报名、缴费

未定

哈尔滨

哈尔滨市呼兰区利民开发区学院路5号哈尔滨华德学院

16

 

未定

福州

提示:

1、我校艺术类专业不招收青海省、重庆市、的考生。

2、我校艺术类专业在河南省、湖南省、安徽省采用统考成绩,上述三省考生无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

3、根据江苏、河北、广东、福建等省招生考试政策,该省考生须在本省考点参加我校美术类专业考试,且河北、山西省考点不接受考生跨省借考。

4、黑龙江、山东、湖北、江西等省份采取网上报名、缴费的形式,现场不接受考生报名。

5、我校广东省考点设置在佛山市南海区艺术高级中学,考生须按广东省要求先进行网上报名,然后在考点现场确认、缴费。网报入口稍后公布。

(二)考试时间(如上表)

(三)专业考试成绩

1.分省所有专业统一划定专业成绩合格线。

2.4月中旬开始,考生均可通过我校招生信息网(#FormatAID_0# )查询成绩。

3.4月中旬开始将所有专业合格考生报送到各省(市、自治区)招生办公室备案。

四、录取

1.艺术类考生填报我校志愿,艺术类考生(河南、湖南、安徽省考生除外)须参加我校组织的专业考试,成绩合格,河南省、湖南省、安徽省艺术类考生须参加生源所在省艺术类专业统考,成绩合格。

2.根据各省(市、自治区)规定,如考生生源省份进行艺术类统考,统考成绩合格,才能参加我校的艺术类专业考试;凡生源省份艺术类统考成绩公布之前,参加了我校艺术类专业考试者,生源省份统考成绩须合格,我校的专业合格成绩方有效。

3.文化考试成绩需达到考生生源省份划定的艺术类录取控制分数线,我校公共外语只开设英语课,其它语种考生请慎重报考。

4.录取办法

(1)绘画专业:文化成绩达考生生源省份最低录取控制线,按专业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如专业成绩相同,再依次按文化成绩、英语、语文、数学排序录取;

(2)其它专业:各专业按照专业志愿,文化成绩达生源省份最低录取控制线,以专业成绩加文化成绩的综合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录取,如综合成绩相同,再依次按专业成绩、英语、语文、数学排序录取;

(3)为保证招生计划的严肃性和有效完成,凡报考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和易斯顿美术学院,根据各省录取政策,将对考生的志愿再次确认,根据确认结果,择优录取;

(4)凡在专业志愿中只报我校学费标准为5700元/生/年的艺术类专业,且未填报我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学费标准为18000元/生/年)或易斯顿美术学院专业(学费标准为14000元/生/年或16000元/生/年)的,即使考生填写同意调剂专业,我校视同考生只同意在我校学费标准为5700元/生/年各专业之间调剂,我校不予考虑将考生调剂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专业(学费标准为18000元/生/年)或易斯顿美术学院专业(学费标准为14000元/生/年或16000元/生/年)的专业。

(5)第一学校志愿报考我校的学生,凡第一专业志愿报考我校学费标准为5700元/生/年的艺术类专业,未被录取,第二专业志愿报考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学费标准为18000元/生/年)或易斯顿美术学院专业(学费标准为14000元/生/年或16000元/生/年),所报第二专业志愿均以第一专业志愿对待,按相应专业办法录取。

五、学生待遇及管理

1.所有专业均为本科,符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籍管理有关规定的,毕业时发本科毕业证,符合郑州轻工业学院学士学位授予条例的,授予学士学位。

2.学费标准:中外合作办学各艺术类专业为18000元/年;易斯顿美术学院雕塑16000元/年,易斯顿美术学院其它专业为14000元/年;其它各专业为5700元/年。如有变化,以新生“入学须知”为准。

3.学生管理按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执行。

4.学生毕业时,按国家政策规定就业。

5.根据国家规定,新生入校后三个月内将进行全面复查,发现弄虚作假或舞弊者将取消入学资格,退回原籍。

联系地址:郑州市东风路5号 郑州轻工业学院招生办公室(邮编:450002)

招生办公室电话:0371-63925110 63557508

艺术设计学院

始建于1985年,有较长的办学历史和丰厚的学术积淀,本科教育基础扎实,研究生教育发展迅速,学科建设成效显著,在河南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现有产品设计(原工业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动画、数字媒体艺术、绘画、雕塑、工艺美术(陶艺方向)等12个本科专业,其中,工业设计为特色专业建设点,艺术设计、动画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设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及艺术硕士、工程硕士(工业设计工程)两个专业学位授权领域。设计学一级学科为河南省重点学科。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40余名,拥有河南省教学名师、河南省优秀教师和河南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多名。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0%以上。“室内设计”、“设计概论”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艺术设计实验教学中心为河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河南省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建有CNC数控加工中心、计算机室、摄影工作室、陶艺实验室、油泥、木工、塑料模型制作室、动画制作室、服装制作室、服装表演厅、形象设计工作室、数字媒体艺术实验室、雕塑室、丝网印刷实验室等多个实践教学实验室。校级科研机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先后被批准成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学术研究基地、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建有民俗艺术馆、艺术设计研究院和二十多个教授、博士工作室,是河南省工业设计协会所在地。建校以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艺术设计及艺术创作人才,是河南省主要的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近年来,在专业老师指导下,学生获得国内外的重要设计竞赛奖项百余项,如在2012年被誉为设计界“奥斯卡”的德国IF国际工业设计大赛中,余洪海同学获得全球第四名,是中国学生在该项大赛中取得的成绩。在2012 Car Design News 中国汽车设计大赛中,方思远、李昭宇同学设计作品荣获分项第一名及年度学生设计奖。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教育学院)

郑州轻工业学院是河南省最早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公立高等学校之一,被列为河南省中外合作办学示范单位。国际教育学院作为学校中外合作办学的执行和管理单位,集中全校多个部门的优秀管理人员和教师,与合作伙伴英国爱丁堡龙比亚大学一起共同协调管理合作办学项目。

国际教育学院的师资和管理者队伍都是由郑州轻工业学院经过严格选拔组成。各项目的英语教学由国际教育学院承担,专业教学由学校相关专业院系承担,授课教师中绝大多数都具有高级职称和海外留学背景。国外合作办学大学每学期也委派优秀专业教师到我校为项目学生授课。

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人才培养方案由国际教育学院和学校相关院系以及国外合作办学大学共同完成,方案注重国际化、创新型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合作办学项目学生在校期间不仅同等享受学校的教学设施和各种资源,而且还享受项目引进的各种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使学生在接受国内本科教育的同时体验国外合作办学大学的国际化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接受学校的统一管理。各种社团、各类讲座和文体活动吸引学生热情参与,积极创造。国际教育学院的“英语文化节”系列活动获得学校首届学生工作创新奖,“青春风采大赛”、“厨艺大赛”、“寝室文化节”、企业参观、福利院慰问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文化和精神生活。

国际教育学院作为我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一个桥梁和窗口,搭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平台,充分发挥公立大学的教育优势,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经验,促进我校全面教学改革。合作双方实行“动态连接”学分转移模式,为学生提供顺利转入合作院校继续学习深造的机会。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后,由郑州轻工业学院颁发毕业证和授予学位证。在国外完成学业,将由中外合作双方院校授予双学位。

学院现有包括在国外合作办学大学就读的项目学生3000余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毕业生由于具备宽广的国际视野、良好的专业素养、较强的语言优势,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广泛赞誉。2010年,我校在“新浪·中国教育”上被评为“十大知名中外合作办学院校”。

易斯顿美术学院(与社会力量联合办学)

学院推行专家治校的管理模式,拥有一支年富力强、朝气蓬勃、团结奋进的教职工队伍,常年聘请外籍教授来院授课、交流,教学力量雄厚。在加强教学质量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学院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合理调整专业布局,现开设相关美术类和设计类本科专业7个,专科专业2个。

学院坚持“集百家之长,创自我风格”的主旨,不断探索一套体现艺术类院校教育新理念的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把俄罗斯及西方的艺术基础教育、艺术设计新理念和我国的艺术设计技能有机结合。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理念,根据学科发展和实际需求及时调整和修订培养方案,强调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专业研究所、研发室、实验室、实训室、教师工作室和外教工作室等场所供教师研发和学生实习实践,为师生提供优良的学以致用的专业实践基地。每年组织师生参加国内外赛事、活动,并获得诸多大奖。

学院探索出了将校园文化活动和专业课程相结合的活动体系,具有特色的专业和社团活动丰富多彩,健康向上,激发了学生的专业研究积极性,营造出了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氛围。为有利于学生近距离观察、感受和描绘生活,培养对大自然的亲和力和造型能力,提高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学院在校内建立了动物、植物和石雕三个写生园区。

建院十余年来,学院先后获得河南之星设计艺术大赛优秀组织奖、设计创新奖,涉外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园林单位、优秀教育单位、河南慈善事业爱心单位等大奖和荣誉称号,是培养美术学类、设计学类专业人才的摇篮。

招生专业介绍

产品设计(原工业设计):特色专业建设点,培养从事产品开发设计及相关工作的复合型设计人才,立足于设计、艺术、技术相结合,形成了系统的教学、科研、设计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在专业建设、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具有明显区域优势。主要设有设计史论、设计基础、产品系统设计、产品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实践等专业课程。

视觉传达设计:该专业前身为装潢艺术设计,成立于1989年,现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设有设计基础、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文字设计、网页设计、书籍设计、展示设计等专业课程。本专业师资力量较强,就业面宽,主要培养广告设计、包装设计、书籍装帧以及品牌策划、CI设计等相关工作的复合型设计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该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和时装研究方向,具备艺术设计修养和较扎实的服装学科基础理论,具有较强的创新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设计创新能力,掌握服装设计原理及方法,服装制图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独立进行服装与服饰设计创作构思和产品策划,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发、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服装与服饰设计(时尚设计与管理):

该专业培养能从事服装与服饰设计策划和时装管理方向,具有较强的设计创造能力和敏锐的时尚洞察力,具有较强的市场意识和市场竞争能力,掌握服装企业,服装市场的基本运作知识,以及把握时尚潮流并进行流行预测的基本方法,能在服装艺术设计领域与应用研究型领域及艺术设计机构从事设计研究、趋势分析、设计管理、时尚买手、服装市场营销、教学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动画: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培养具备动画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创作基本技能,能在影视与动画制作团体、动画应用机构、动画传播企事业单位从事动画策划、动画创作、动画推广、动画应用、漫画创作、影视后期制作及游戏美术设计,以及在各级各类学校从事动画教学与研究工作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主要设有动漫及影视艺术史论、美术基础、专业基础、专业设计、动画创作、计算机辅助设计、专业实践等课程体系。

环境设计:原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现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主要培养建筑室内和室外空间的复合型设计人才。未来职业导向为室内设计师、景观设计师或者建筑师。专业注重设计基础,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从设计的角度来研究环境的各个方面,整体考虑人工和自然等空间要素,创造、恢复、保持建筑物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关系。主要设有设计史论、设计基础、室内设计(省级精品课程),景观设计等系列课程。本专业具有较强的师资力量,为室内设计及景观规划行业培养了大量的优秀毕业生,在中部地区有较强的影响力。

绘画:该专业培养从事绘画创作、美术教学、美术理论研究、文化艺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美术专业人才。师资力量较强,教学设施完善,学生就业面宽广。主要设有中外美术史、油画、国画、绘画材料与表现技法、设计基础、艺术概论、公共艺术创作等专业课程。

第4篇:环境设计学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 高校 辅导员 主题班会

主题班会是高校辅导员进行班级管理的重要形式,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更是提升学生思想水平、提高班级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卓有成效的主题班会,能启迪学生心灵,提高学生个人能力,促进良好班风的形成。开好主题班会,不仅是辅导员管理水平的体现,更是整个学生工作体系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主题班会存在的个别问题及分析

1.主题散乱,形式呆板。

有时开主题班会,一时没有合适的主题,辅导员就找一些文章、故事、新闻等带领学生一念了之,真正成了“学习型班会”。有些班会把饮食、卫生、纪律、请假等情况一一列举,琐事一堆,没有理论,只走班会的形式,没有针对性内容,即“形式型班会”。有些班会辅导员只强调“上大学机会来之不易,同学们要珍惜”、“现在一定要认真听课不能迟到、早退”等内容,只有教师干巴巴的说教,没有学生的参与,成了“说教型班会”。

2.缺乏调研,方向不准。

有的班会在大学生一入学就开始讨论学生的求职面试等问题,而到了毕业时却在讨论如何提高学习效率。求职面试及提高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内容都是不错的班会主题,但教师缺乏调研,安排时机出现了偏差,就达不到班会预期效果。还有的主题班会上,针对大学生上网问题一味强调浪费时间、影响学习,要求学生为保证学习时间杜绝上网。这就产生了方向性错误,辅导员面对网络问题宜疏不宜堵。现代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社会,通过网络是获取信息最集中快捷的方式。辅导员应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帮助大学生提高网络信息分辨能力。

好的主题班会应该能抓住学生的思想共性,挖掘学生思想深处的普遍性问题,使多数学生感到老师是在讲自身的问题、在帮助自己解决困惑,这样同学们才能敞开心扉互相对话、交流。好的班会应是辅导员经过实际调研确定的主题,从实际问题入手的主题班会才能促进班级和谐,培养良好的班风、学风。主题班会要注意形式多样,在班会过程中注意把握班会的趣味性,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二、班会主题选取

主题是班会的核心,选择主题是班会前要考虑的首要问题。主题的选取要综合考虑学生年龄、年级、心理等特征,根据大学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大学生活比中学生活更加丰富多彩,除学习外,团日活动、生活问题、社会形势、实事热点等都是很好的班会主题。

1.大学初期阶段。

为帮助大学新生尽快融入大学生活,班会应以帮助新生适应大学学习及生活的主题教育为主。适应教育主题包括环境适应,学习适应、安全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内容。环境适应包括了解学校历史传统、办学理念、文化精神;明确大学的概念;了解大学学习及生活的特点。学习适应包括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了解学校学籍管理制度、学位授予制度、评奖评优制度、班级管理制度等。安全健康教育包括校内外活动及安全消防;生理及心理健康等方面。选择好该阶段的班会主题,能尽快地形成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

2.大学中期阶段。

大学中期阶段是大学生活的主要阶段,为帮助学生更好地投入学习,需合理进行班会主题的设置。该阶段的班会主题主要包括学习方面、生活方面、拓展技能方面等。学习方面的班会主题如“如何有效利用课堂80分钟”、“如何通过四、六级”等。生活方面的班会主题如“如何看待大学恋爱”、“正确面对网络”、“感恩家庭社会”等。拓展技能方面包括“如何参加社团活动”、“怎样上好选修课”等。大学中期阶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时期,要选取合适的班会主题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

3.大学后期阶段。

大学后期阶段,主要是指大学的最后一年。在该阶段学生即将踏入工作岗位,主体班会要及时在求职方向、面试技能方面展开。该时期学生面临毕业论文、毕业实习、找工作等多方面的压力。主题班会要考虑到学生实际,进行离校纪律教育、社会安全等方面的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业和工作方面的问题,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基础上,为学生实习、求职创造较好的条件。

三、主题班会设计

主题班会设计是主题确定后,对班会的形式、过程、环境等方面进行设计,指导主题班会的召开。在班会形式上要改变单纯“学习型、形式型、说教型”等班会形式,采取形式多样、动静结合的方式。可灵活运用演讲讨论式、辩论式、参观表演式、咨询答疑式等。在班会过程中要变教师讲学生听为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班会过程。在环境设计方面可以引入多媒体工具,如主题幻灯片、影片素材,帮助完成主题班会,也可模拟公司场景进行面试指导等。如在召开名为“感动在身边”的主题班会前,我提前两周把班会内容告诉了同学们。学生们通过拍照、录像、采访等方式收集了大量素材,并制成了幻灯片、影片、娱乐片等,有的同学根据身边的事迹编成了演讲稿、快板、诗歌、歌舞等文艺节目。召开主题班会时,同学们通过才艺展演的形式,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在班会前后的工作中,同学们热情高涨,气氛空前活跃。通过这次主题班会活动,同学们既展现了自己的才华,又锻炼了交往和沟通能力,还被身边的人和事所感动,思想受到了启迪。

四、主题班会总结

成功的主题班会不仅需要充分组织准备,更需要及时总结反馈。主题班会结束后,通过调查班会组织的得与失,认真总结,解决班会后续问题。班会后,同学们会有不同的反响,有的同学受到了内心感染和启发会与老师交流体会,有的同学有想法和意见会跟老师反映。辅导员要抓准班会后的时机与学生进行沟通,进行思想教育,强化班会效果。

五、结语

主题班会无论是主题选取、内容组织,还是总结反馈,其目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发展。主题班会是高校进行班级管理的有效载体,是辅导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切入点,是了解学生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成长的重要手段,我们要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

第5篇:环境设计学业规划范文

苏小丹 洛阳师范学院艺术设计学院

摘要:美术类毕业生有其特殊性,在就业现状上体现出其特点,探究其原因在于自我认识不清晰,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学生综合素质相对欠缺;就业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就业期望值过高等主观因素和市场化的就业制度受制于传统型的教育体制;高校的美术类教育模式和内涵的转变以及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评价体系等客观原因造成,从而为进一步研究对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美术类 毕业生 就业

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高校不断扩招和发展,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攀升,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美术类学生在高校中已日渐成为一支庞大而具特殊性的群体,面对如此困难的就业形势,美术类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就更为紧张。因此,深入研究美术类毕业生就业状况并提出相应对策,显得十分必要。我们以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为例,分析美术类毕业生就业特点,探究美术类毕业生就业难题的原因。

一、基本数据情况及就业状况分析

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下设有美术学、艺术设计(视觉传达、环境设计、动画方向)、绘画、陶艺等本科专业。2014届美术类毕业生有899人,其中美术学专业共有334人,造型艺术专业共有73人,艺术设计专业有492人。分析其毕业生就业状况,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由于专业特性以及毕业生就业意识,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类毕业生就业领域集中在河南省内大中型城市,以郑州、洛阳最多。2014届毕业生占31%,而选择河南省内其他地级(县)市的分别为15.8%、11.8%和12.1%。其中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主要集中在大城市,还有一部分到沿海发达城市就业,行业多为广告公司、动漫公司和电视台;美术学专业毕业生由于其师范性质,通过招教考试、特岗教师招聘等途径,集中在基层教育部门就业;绘画专业学生就业领域相对宽广,但是创业人数较少;到西部就业人数更少。

第二,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随意性,职业选择较灵活。与文、理工科大学毕业生不同,美术类毕业生大都个性鲜明,精神上追求自由、纯粹、前卫和时尚,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愿受太多的约束和管制。这样影响在职业上,美术类毕业生在就业选择灵活性上很强。很多美术类毕业生不愿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书,选择成为自由职业者。他们不要求用人单位接收档案,只要用人单位给活干、给报酬就行,这个单位的活干完后,他们又可以到别处干。为此,美术类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较为随意,进而不为一些外在的人事关系所羁绊,造成职业选择表现出很大的灵活性。在洛阳师范学院美术学院2014届毕业生中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占总就业人员的83.5%。其中艺术设计专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高达89%。

第三,两性就业情况,女生就业率低于男生,但是就业质量高于男生。2014届毕业生女生共705人,其中考研已录取48人,正式就业54人,灵活就业554人,暂不就业49人,就业率93%。男生共有194人,其中考研已录取6人,正式就业20,灵活就业160人,暂不就业8人,就业率95.8%。女生就业率低于男生就业率,但是女生就业质量好于男生。

二、影响美术类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因素

通过对2014届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分析,再结合其他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美术类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并不能让人满意。经过观察和思考,联系美术类高校毕业生的特点认为,以下几点是影响他们就业的重要因素,也是美术类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主观因素方面

其一,自我认识不清晰,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对自己认识不清晰,造成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存在茫然,从而缺乏系统必要的职业生涯规划,很大程度上造成求职的盲目、从众。

其二,学生综合素质相对欠缺,成为就业难的关键原因之一。美术类毕业生在高考时,只看到美术类专业文化课录取成绩低,以此当作高考捷径,导致持续的艺考热,从而使得潜藏的就业风险日益加剧。另外,美术类专业设置较细,而传统的国画、油画、版画等专业,知识结构过于单一,知识面相对而言比较窄,其余的知识接触得较少而毕业时需要本专业的单位又较少,转行的话却又不懂其他的专业,所以就业压力比较大。

其三,就业观念不能适应社会的要求。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完善,毕业生双向选择的就业制度逐步建立。需要毕业生转变以前等、靠、要的就业观念,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用人单位。

其四,高投入渴望高收入,就业期望值过高。美术类毕业生前期投入时间、精力和金钱较高。同时,美术类毕业生拥有专业技能,认为自己有一技之长,盲目产生一种优越感,从而造成毕业生职业期望值过高,从而造成较大就业压力。

2.客观因素方面

学生会在学校为之提供的社会化和教育化环境中不断积累生活阅历。在自己的学习生活实践中,去了解认识社会。在这些过程中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环境,教学模式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深刻的影响,进而影响毕业生的就业心理。因此,以下几点是影响美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客观因素:

其一,市场化的就业制度受制于传统型的教育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发展,市场正在成为大学生劳动力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手段,我国大学生就业走向市场化的新时期。但是由于教育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高等教育的体制僵化、学科设置不合理、专业结构老化等老问题依然存在,高校重视知识教育、轻视能力培养,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动手能力差,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难以适应多元化的人力资源市场要求。很多企业在招用大学生后,都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再教育、再培训,否则就无法有效上岗。因此,传统型的教育体制难以适应市场化的就业制度是造成美术类毕业生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

其二,目前高校的美术类教育由注重创新的个性化培养走向工厂式的批量生产。美术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精英化教育”。但近年来的高考扩招,特别是对美术类报考和就业前景的误读,引导了大量学生涌入美术类专业就读,也使得美术类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此外,高校中美术类专业构成个性不突出,跟大程度上趋于相同,从而造成美术类教育由注重创新的个性化培养走向工厂式的批量生产,进而造成美术类毕业生与美术类市场和行业对人才容量和质量要求之间的矛盾更加凸现。

其三,高校美术类专业缺乏系统性、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和评价体系。美术类学生不同于文、理工科大学毕业生,美术类毕业生大都个性鲜明,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不愿受太多的约束和管制。在高校中成为一支庞大而具特殊性的群体。因此在给美术类毕业生就业指导时应该具有系统性、针对性,专业性。但是现实中却恰恰相反,从而使毕业生无法适应求职现状。

总之,美术类毕业生是所有毕业生中较为庞大和特殊的一支,他们的就业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我们只有分析其现状,探究其原因,才能破解美术类毕业生就业难题,这正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李志强.对高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9(5)

[2]吴尚君.高等美术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7(4)

[3]李明付.美术专业毕业生就业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6(3)

[4]刘晓君.试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人生发展[J].高教论坛,2005(3)

[5]周辉湘.大学生就业指导个性化微探[A].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5(3)

第6篇:环境设计学业规划范文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结合艺术美学与工程技术实践为一体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性和开放性,越来越受到学子和家长们的青睐。对于环境艺术设计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社会不仅需要这一行业的从业人才,更需要更多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型人才。

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综合体现和具体的延伸。创业教育主要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为主旨,充分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促进学生创造性能力的全方位发展。培养、引导和鼓励学生创业,可以较大的缓解目前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是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高的主要体现。

在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中导入

创业教育理念的目的和意义

激烈的市场竞争需要创新型人才,就业形势的严峻性需要创业型人才。将创业教育理念导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之中,为我国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指明了道路,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它还为解决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和自主创业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和行动准则。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起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导入创业教育理念和实践,可以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全面素质教育方面入手,多方联动,争取政府、企业、家长和社会各界的配合和支持,以培养学生创新创造能力为核心,重点使学生具备和形成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能逐步的形成创业意识。可以说,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另一领域的延伸和拓展,是素质教育最明确、最具体的成效体现。要开展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首先要大力开展针对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进行全面、系统的理论探讨和研究,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系统而行之有效的教育理论,用以指导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实践。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造就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复合型、高素质的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目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正面临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极大挑战,只有与我国国情和社会人才需求相结合,从培养创新型环境艺术设计人才出发,把培养社会急需的专业环境艺术设计人员和具有创新型知识结构与创业精神的人才体系相结合,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

构建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败的重要核心是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就业、创业就是以社会经济和人才需求为根本,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必须以社会的客观需求为依据,必须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调研、论证,并作出最为合理而行之有效的方案。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体现出明确的专业岗位及岗位群的指向性、岗位职业能力及素质体系、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而且要在运行实施过程中不断的根据社会的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调整,保持相对的先进性。

从社会发展对环境艺术设计人才素质的要求出发,明确办学目标和办学指导思想,就是在为社会、为企业单位培养急需的、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设计人才。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在创新意识的引导下,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索,并建立完善的艺术设计教育体系。多方面关注新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群的就业增长点,如环艺动漫设计、会展设计、商业空间设计、室内软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公共及居室环境设计等专业的发展变化。 既要培养学生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也要告诫他们作为一名专业设计师的社会责任与所存在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让他们在享受成果的同时,也要做好面对挫折的能力。

1.转变教学理念,树立自主创业人才培养观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创新,关键在于教师教育观念和教师自身知识的更新。在学校,学生是教育主体,教师是教学主导。创业教育的开展并不是学校行政指令或全面的包办,或认为创业教育就是教会学生创办企业或开办公司;或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为了缓解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只是就业指导的另一方面的内容,只要将创业教育当作就业指导即可。以上这些观念上的思想误区已远远落后于创业教育的时代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必须具备广博坚实的专业知识和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按照艺术教育的规律,与学生、社会、市场相互联系,改变重课堂轻实践的观念,熟悉掌握各种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艺术思潮、设计趋势。学校必须定期对青年教师进行业务培训,提高教学业务水平,确立各学科教学评价体系,通过教学竞赛、课件比赛、教案评选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学校在办学思想上强调创新,即教育观念的更新,包括教学手段和具体方法的创新,让学生们认识到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是通识教育、能力培养、综合素质塑造的高度统一。而这统一,其核心就在于通过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塑造和创新创业型人才的

培养。

2.营造创业教育环境

自2000年以来,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发展,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在校企合作、协同政府开展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尤其是专门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方面的创业教育,还远远不能达到国家对高校创业教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要求。

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和对创业教育缺乏理性思考,高校在协同企业、政府、社会等方面还相对滞后。只有开阔视野,多方联动才能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的新局面。从生源和就业情况看,高职院校的区域性特征鲜明,职业院校的学生应根据区域位置、资源优势、经济基础、技术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选择创业的领域。创业教育课程应该与地方特色相结合,应该大力开展本土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大胆改革创业教育课程,在课程内容上着重突出会展业、装饰行业、园林景观行业、环艺创新产业等,以期培养创业型

人才。

校方可以与市场运作的各类设计公司合作开发项目,让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中深入研究,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动手中培养思维,在协作中学习团队精神。把课堂知识与设计构想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运作,逐渐转化成产品,进而打入市场,获得相应的价值。产学研一体化的方式可以弥补学校教育对创业知识、技能传授不足,课堂教学与劳动力市场联系不够紧密的

缺陷。

创业教育实践环节离不开资金、项目、场所等硬条件的支持,高校除了积极与企业合作,还要学会整合和挖掘校友资源、家长资源,甚至公益团体资源,让这些资源发挥优势,与学校合作打造创业教育实践的硬环境。比如与金融机构积极联系,争取大学生创业项目的小额信贷优惠。也可以吸引企业捐助资金,为大学生创业实践提供保障。加强学生创业能力训练,以创业带动就业。与基础学科相比,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平时有更多机会做兼职,完全可以利用兼职的优势,多培养动手能力,了解社会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需求,早为就业铺路。可以根据专业特点,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造创意产业基地,着眼自身的未来发展,创办小型的设计公司,积极承接企业外包业务,如建筑模型制作、商业环境效果图设计、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等。

3.构建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体系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并不是一项单独的教学内容,而是将创业教育理念贯穿于教学的每个环节,并能融入于人才培养的各个阶段和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1)构建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入手,在微观上以开创型个性培养作为目标,在宏观上以创业基本素质教育作为共性目标。

(2)构建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

构建高职院校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内容体系,开设大学生创业课程,使学生对自我发展做出规划,有利于今后创业少走弯路。将创业教育融入教学体系,形成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使创业教育渗透到教学各个环节、渗透到学生培养的方方面面。必须遵循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原则,需要涵盖创业意识培养、创业品质熏陶、创业能力锻炼、创业方法指导、遵纪守法教育、职业指导和提供创业实践等内容。

(3)构建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课程和教学体系

以创业理论课与创业活动课组成创业教育课程模式要与高职院校现有的公共文化课、专业知识课与实践实训课的课程模式既要区别又要衔接起来。第一,需要开设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课程,构建相应的课程教学体系;第二,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要渗透于专业教育之中,例如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特点通过将《创业学概论》、《财务管理》、《市场营销》、《成功企业案例》、《市场营销学》、《艺术品市场》等课程融入到《展示设计》、《工程预算与管理》、《室内设计》、《园林景观设计》等专业课程里面,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逐步形成创业意识和具备自主创业的能力;第三,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创业能力培养和学生的个性发展;第四,开展创业教育活动和实践,构建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实践体系;第五,加强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4)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工作和扶持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的工作体系分为专业教育、创业活动和创业环境建设三部分,并明确各个责任部门。通过校企合作项目组织学生去相关专业的行业企业进行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主要业务流程与市场营销定位,身临其境感触创业过程,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交往能力的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

个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扶持体系的构建需要政府层面要加大创业资金和创业政策的支持,社会层面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和建立创业教育的帮扶机制。

(5)构建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创业教育评价体系应该以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对象,积极推行以学生的创业素质为测评内容的素质评价制度,并且以所创的“业绩”为指标构成测评制度,考核方法既包括书面考核,又包括对实践操作的检验。

目前,许多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自主创业往往是在就业压力下的被动选择,如此状况下的自主创业会存在着诸多的先天不足,他们对创业体系中的投资、理财、金融、营销、商务等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因此,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而言,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任重而道远。

构建完善的艺术设计专业创业教育体系,加大改革力度,提高教学水平,更多地为社会输送复合型的高素质人才等对于高校来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结论

第7篇:环境设计学业规划范文

一 研究背景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以心理学、教育学和卫生学等学科理论为依据,研究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教育部2011年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明确提出:高校应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需要建立或完善相应的课程体系。学校应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给予相应学分,保证学生在校期间普遍接受心理健康课程教育。

蚌埠学院是一所省属以工为主地方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截至2017年9月,共开设了47个本科专业,其中工科专业25个,占53.2%。2013年9月面向普通本科全部专业一年级学生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学科性质为公共必修课程。

二 研究设计

本研究以蚌埠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科专业负责人、任课教师和开设此课程的2016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蚌埠学院共招收普通本科学生2906人,其中理工类2325人、文史类361人、艺术类220人。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分别从任课教师、学生的角度了解课程的教学实施情况。

(一)访谈的组织和实施

访谈对象包括教师和学生。其中教师包括专业负责人、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5名一线教师,了解不同教师在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方法上的教学现状,以及对教学效果和教学开展情况的看法;学生主要包括2016级水利水电、机制(对口)、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安全工程等8个专业的部分同学。

(二)问卷调查的组织和实施

编制了《蚌埠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现状调查问卷》,于2017年6月课程最后一次课,对2016级水利水电、机制(对口)、环境设计、电子信息工程、工业设计、制药工程、数字媒体艺术、安全工程等8个专业401名大一新生实施测量。

三 教学现状

(一)教学目标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教学目标的相关规定,结合蚌埠学院的实际情况,从知识、技能、自我认知三个层面确定课程目标。

1 知识层面

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心理发展特征及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技能层面

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等。

3 自我认知层面

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生活状态。

(二)师资情况

承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的主要有名位教师,其中专职教师4名、兼职教师1名。师资情况如表2所示(2017年6月统计数据)。从性别上看,以女性为主;从年龄层次上看,30-40岁教师有3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从学历、职称层次上看,本科生2名,研究生3名,其中2名本科生职称均为副教授,3名研究生中2名讲师1名助教;从课程发展建设的角度来看,教师职称分布比较合理;从教龄上看,3名教师教龄超过10年,其中1名超过30年;从总体上看,本课程的授课教师教龄较长、教学经验丰富。

(三)课时安排

根据蚌埠学院2014年修订的本科教学大纲规定,本课程共28课时,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下)”,教学时间分别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每学期14课时。

从课程实际开设时间来看:本课程从2013年9月首次开设,至今为止,只有 2013~2014学年度、2014~2015学年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分两学期开展教学;2015~2016学年度、2016~2017学年度由于阶梯教室不够用等原因,均为第二学期集中教学,2017~2018学年度截至目前尚未开课。

(四)课程内容

教学内容(如表2所示)包括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概述、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自我意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大学生的情绪管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大学生的生涯规划8个部分。主要涵盖三大类,一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理论;二是大学生自身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三是大学生常见适应性与发展性心理问题的调适。

(五)课堂规模与教学模式

本课程采用的是大班授课,人数为200人左右,班额较大。通过教师访谈得知,现有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讲授式,即以教师讲授为主,辅以少量的教学互动的教学模式,属于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也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采用的主要教学模式。教学互动主要包括配合相关教学内容的案例分析、心理故事短片和心理测试。

(六)教学考核

本课程教学考核类型为考查,采用理论考核的方式进行考核。理论考核包括期末考查(开卷笔试)与平时成绩。最终成绩以五级制计分,成绩的构成为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查成绩占70%。平时成绩由任课教师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给出。期末考查由任课教师自行出试题。根据?L谈得知,期末考查主要包括课程论文和试卷答题两种形式。

四 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对课程的重视度不够高

2011年,教育部分别下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和《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两个重要文件。由此可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是,现有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没有受到学校和学生应有的重视。具体表现为以下方面。

1 学校方面

从总课时量来看,少于《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关于课程课时的相关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主干教育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设置2个学分,32~36学时。

从课程实际开设时间来看,由于第一学期需要使用阶梯教室的课程较多,所以随意变更课程教学时间,并未按照教学大纲规定开课。教学时间的变更对教学内容的适宜性和教学效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2 学生方面

在知识的构建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生学习积极性是确保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通过与任课教师的访谈发现,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动机水平整体偏低,自觉到课率不高、课堂气氛沉闷。课堂上存在各种问题行为,具体表现为:说话、玩手机、听音乐、做其他课程作业、吃零食、发呆、睡觉等。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表3所示),55.9%的学生认为本课程没有和非常没有必要开设。由此可见,学生对课程较为排斥、不重视。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调查结果显示(表4所示),出现超过三次的问题行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玩手机、做其他课程作业和说话,其中玩手机的占86.5%、做其他课程作业的占52.1%。

进一步的学生访谈发现,学生不重视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认为自己是理工科的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技能是第一位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就是浪费时间;二是,理工科课程多、作业多,学业负担较重,与其把时间浪费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上,还不如抓紧写作业;三是,自己心理很健康,所以没有必要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有需要了解的问题直接上网搜索答案即可;四是,考查课开卷考试,可以直接上网搜索答案,不需要太过于重视。

(二)教学内容时效性不够强

教学内容是为人的,是帮助主体认识和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和促进心理发展的客体条件和工具,应适应和满足主体的需要。伴随着互联网“宽带中国”战略的实施,信息多元化、快速传递使得大学生们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便捷、内容更加丰富。学生可以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了解典型案例,降低了其在教学过程中的时效性。同时,社会快速发展,大学生的心理需求随之发展变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相对稳定,无法适应学生对课程的实际需求。在调查中发现,67.1%的同学认为教学内容具有滞后性,太过于传统和笼统,指导性不强。

此外,教学时间的调整也降低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如“大学新生的生活适应”,按照课程原有时间安排,这一内容授课时间为大一第一学期第四周,此时学生正处于大学生活适应磨合期,教学内容对学生适应大学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但是,这一内容授课时间变更为第二学期,学生已经基本适应了大学生活,教学内容基本无效。

(三)班额过大,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内容是静态的,只有通过合理的教学模式,才能使其变得鲜活。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的选择尤为重要。

讲授式教学模式以知识传递为主,可以达到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和传授心理健康调节方法的作用,即能够实现知识层面的教学目标。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很难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无法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而无法实现技能目标和自我认知目标。

通过教师访谈发现,教师们对于讲授式教学模式的弊端有清晰的认识。教学过程中,会尽可能通过广泛搜集案例,尤其是大学生身边的案例,将基础理论知识和生动的生活实例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以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学生虽然喜欢案例,却仅限于听故事,不能认真剖析案例和反思,课后容易遗忘,很难在自己遇到相应的实际问题时加以运用。

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授课过程中,教师们努力尝试使用多元互动的教学模式,如:教师讲授、团体辅导、案例分析、自由表达、角色扮演、音乐欣赏相结合的模式。这种模式相比讲授式可以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更好地实现技能和自我认知层面的目标。但是,由于班级人数众多、工科学生上课氛围相对沉闷、学生配合度不高等原因,使得教师无法完全把控课堂、限制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使得新的教?W模式无法顺利实施。

(四)教学考核缺少统筹规划

第8篇:环境设计学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 信息化教学;中职;案例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8―0039―03

当下,在中职教育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热潮的影响下,探究学习、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等教学模式,在我国中职教育教学中也就摆在更突出的位置上了。可是在这些教学模式运用的背后,却有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那就是如何教会学生在这样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应用技术展开学习,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其实,信息化教学业已得到普遍推广,我国在《面向21世纪教育发展纲要》及《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年)》中也都明确提出要加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然而,如何在新型教学模式的平台上更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展开教学,却没有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笔者以计算机硬盘分区教学单元为例,试图探究教育技术在中职教学中的应用。

一、信息化教学内涵

信息化教学,指的就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一种新型教学形态。在教学中,依托建构主义技术应用观,在基于一定的学习模式下,突出让学生在建构知识的过程中,学会用技术作为知识建构的工具,用技术解决问题(learn with IT)。其有别于多媒体教学,强调的是信息时代的“3T素养”,即技术应用、团队协作、迁移能力。变革学习方式,突出创新性学习、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基于技术的学习。

二、信息化教学案例资源与学情分析

下面以计算机硬盘分区教学单元为例,基于资源的主题探究协作学习模式为应用平台展开研究。

本教学单元使用的教学资源有:①极域电子教室 V4 版网络教室教学广播软件。②计算机虚拟仿真操作平台VMWARE软件。③学生网上收集的硬盘分区相关多媒体资料及作业交流QQ群。④认知、交流工具:Inspiration概念图软件。⑤教师提供的硬盘分区相关多媒体资料及PPT。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在项目学习方式下已初步形成了新的学习模式――探究与协作,基本掌握了一些学习工具软件,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学习活动,但因为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理解知识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三、信息化教学案例设计分析

1.学习环境设计

(1)学习共同体设计:该学习共同体由教师、学生、网帖人员组成。其中教师不是共同体的中心,而是一个引导者、咨询者、监督者的角色;网帖人员是提供网上咨询的热心网民;学生是该共同体的中心,依据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理把全班同学分成十个小组,每组四至五人,兼顾到学生是否住宿情况,保证每个小组有1至2个同学是非住宿生,并且家里有电脑,能上Internet网,以便能及时上网搜寻相关硬盘维护学习资料及求助网帖。

(2)任务目标设计: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划分学习任务,1至2人负责相关硬盘维护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提交,其余学生协助本组同学做好实训电子文档。培养学生对资料的收集、整理、运用的能力以及信息处理、加工的能力。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改变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情境设计:包括三个层次,首先是通过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如何对硬盘进行分区,指导学生通过Internet搜集相关资料;其次是设置协作式学习情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伙伴关系,先通过自主探究了解问题基本面,再通过组内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最后通过组间交流分享到其他解决问题的办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再次是设置虚拟仿真操作环境,通过引入VMWARE虚拟操作系统软件,为学生解决操作上的后顾之忧。

(4)资源设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学生自己提供相关硬盘维护学习资源,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但由于学校不能提供Internet,只能让有学习条件的学生通过交流工具QQ群提交相关资料;另一方面由教师提供补充学习资源,弥补学生资源的局限性和准确性。

(5)策略设计:包括两个维度,第一维度是教学策略的设计:依据建构主义教学观,倡导学生借助学习工具(具体见下文),建立合作伙伴,协作探究,快乐体验做中学;第二维度是指导策略设计,建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主体间性的师生关系,教师通过提出学习问题(硬盘如何分区),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硬盘分区主题资源展开探究,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必要的咨询与帮助,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动性。通过收集、调查、推理、设计等实践活动,规划解决微机维护问题的方案,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协作学习的意识。 在合作与交流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学习工具设计

(1)使用信息工具。如:网络搜索引擎,在网络上收集相关硬盘维护学习材料,并加以分析,促进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2)使用认知工具。如:概念图制作工具(Inspiration软件),让学生通过概念图描绘知识建构过程,有选择性地将硬盘分区新知识与已有的微机维护知识联系起来,产生有意义的学习,使学生知道身边的生活与所学知识的类比联系,理解计算机硬盘分区的概念,增强学习微机维护知识的预见性,与此同时,形成一份实训电子文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使用交流工具。如:使用极域电子教室 V4 版网络教室教学广播软件,便于老师适时监控、辅导学生的学习,同时便于学生的演示交流。建立师生QQ群,方便学习资料的提交与相关问题的咨询;Inspiration软件同时也可作为组间分享工具,用于组间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小组集体智慧,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协作沟通能力的提高。

(4)使用效能工具。如:借助虚拟机平台(VMWARE软件)技术作为与现实情境相连接的一个桥梁,模拟真实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支持做中学。在仿真训练中获得一些初步的实践活动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微机维护中的常见问题,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在多媒体相关学习资源(硬盘分区图解、视频等)的帮助下,克服了因学生英文不熟练带来的认知障碍,通过仿真模拟软件,打消了学生担心操作不当而引发电脑故障、硬盘反复分区易损坏的顾虑,教学瓶颈得以突破(特别是对于硬盘分区这一教学内容),并能实现高仿真下的实操体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5)使用评价工具。如:Inspiration软件还可作为评价工具,通过其描绘学习过程,有助于教师全面了解与掌握学生学习的动态过程。

3.学习评价设计

(1)学习效果评价:依据教学目标,多维度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作业评价。

(2)教学反思:依据教学效果,对教学活动作出有效反馈,以期螺旋式提高教学能力。

四、信息化教学案例设计反思

希尔伯曼在《积极学习》一书中指出:不同的教学方式产生的教学效果是不同的:教师讲授:5%,学生阅读:10%,视听并用:20%,老师演示:30%,学生讨论:50%,学生实践:70%,学生教别人:95%。可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教师主体间性的教学方式是更具成效的。而基于资源的主题探究协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学习平台,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通过技术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就显得自然而迫切,从资源的收集、提交、分析到协作学习与效果评价,无一不是靠技术来支撑的。

1.在资源的收集、提交阶段,突出的是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环境,学生上网条件不统一,笔者就寻求了任务分工型结合QQ交流群的办法来解决。

2.在资源分析阶段,采用了学生自主探究结合协作探究的模式,突出考虑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此基础上再参与协作探究,而概念图制作工具是此模式最佳的选择之一,它既可以整理个人学习情况,也可以描述团队学习过程情况,在此基础上再架起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用概念图制作工具完成实训电子文档,一举多得。

第9篇:环境设计学业规划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TP311.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07)12-21739-01

Reform and Practice ofProgramming Language Course

ZHENG Li

(Business College of Beijing Union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25,China)

Abstract:Programming is a widely required course in the University. The strong logicality, operating agility, made it hard to lear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programming ability, on the basis of “Problem-based Learning”, put forward several appropriate reform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reforms and practice are carried out in the teaching mode design, manipulating and examination. Good effects have been acquired.

Key words:Programming; course; teaching mode; reform; practice

前苏联学者伊尔肖夫提出“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是第二文化”,这种说法在世界各国广为流传,表明人们已充分认识到计算机程序设计在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目前,计算机程序设计已成为各高校普遍开设的必修课之一。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该课程时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原因在于,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逻辑性很强,而且程序的编写灵活多样。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程序编写的基本方法,具备较强的编程能力,我们对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改革,提出了“基于问题的学习”的程序设计方法。

1 基于问题的学习简介

基于问题的学习,即PBL(Problem-based Learning),产生于1966年的美国McMaster大学的“三年规划”。该规划针对的对象是医学院学生,其特点是:①把分析解决人类身体健康的核心问题作为获取以及应用知识的主要途径,从而打破学科的界限,把人类生物学的许多课程融合在一起,并强调问题的解决过程;②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以发展学习者独立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技能;③把学习者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5-6名学习者和一个指导教师[1][4][5]。

根据程序设计课程的特点以及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在上述基于问题的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方法,其内容是:①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编写程序为手段,将数学、物理学等相关学科与程序设计课程紧密结合起来,打破学科的界限,强调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学生逻辑思维的锻炼;②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在课堂讲授时教师通过巧妙设问,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适当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时间,使其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吸收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③在上机及课程设计环节可以对学生适当分组,提倡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学、研讨辩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及协作精神。

2 教学模式的设计

2.1 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人的活动,因此,教学目标的明确对于教学活动合理有序的开展至关重要。美国教育学家布卢姆(B.J.Bloom)等人提出将教育目标分为三大领域,即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动作技能领域。关于认知领域,他又提出六个层次的分类目标:认知、理解、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2]。根据此理论,我们在上课伊始,即向同学阐明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在以后每次上课时,首先明确本次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本课程的学习任务、重点难点以及要达到的高度,我们期望每个教学方案、甚至每个教学单元都能够给学生带来某种(甚至是几种)重要变化。这样,学生便能根据学习目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并运用阅读、讨论、上机实验、网上检索等获取信息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2.2 设置教学情境

教师通过对教学情境的展现,达到唤起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注意的目的。

计算机程序设计中有三种基本控制结构,即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一般而言,当学生学习到循环结构时,常会由于问题的趋于复杂和灵活多样而引起学习的困难,该阶段的学习如果解决不好,将会严重影响后面章节比如数组等的学习。因此,在讲授该章节的内容时,我们尝试了多种方法,经比较认为,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尤其适合于该阶段的教学。

(1)提出问题

以算法之一“穷举法”为例。首先提供给学生的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百钱百鸡”问题:公鸡5元钱一只,母鸡3元钱一只,小鸡一元钱3只,用100元钱去买100只鸡,问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

学生听清楚老师的问题后,引发了强烈的好奇心,很多人马上拿出纸笔,很快就写出了求解的方程组:设买公鸡x只,母鸡y只,小鸡z只,根据题意,则有:

但是,这些同学立即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两个方程,却有三个未知数,应该如何求解呢?学生的疑问及好奇心完全被调动起来了,此时此刻,师生均完全沉浸在问题之中。于是,非常自然地,教学进入第二个阶段――分析问题。

(2)分析问题

经过老师的适当启发,同学结合自己所学过的数学知识积极思考,有同学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逐个试验。但很快,这位同学又泄气了,这么多的数据,一个个试验,这需要多少时间呢?教学进行到这个时候,老师分析问题的最佳时机就来到了。我们从计算机处理问题的特点入手,对循环结构的形式、特点、流程及处理方法进行了剖析和讲解,明确了用计算机对该问题进行逐个试验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学生的思路逐渐明朗。于是教学转入第三个阶段――解决问题。

(3)解决问题

在分析清楚问题之后,老师要求学生拿出纸笔,自己编写程序。经巡视,部分同学能够自己独立编写程序,另有部分同学虽然程序编写的不完整,但基本思路已经清晰,欠缺的只是语句的语法规则没有记清楚。之后,教师将程序呈现在屏幕上,并在实际环境中进行运行,结果马上显示了出来。同学们看到打印出来的结果,对各种购买方法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为了增强说服力,我们还对其中任选的一个结果进行了验证。问题解决了,同学们感到非常高兴,成就感油然而生,教师则不失时机地再次总结“穷举法”的特点、用计算机处理类似问题的基本方法、以及循环结构的语句形式和功能,同时阐明自己所认为的快乐教育的真谛:所谓快乐教育,是指解决了问题后学生身心所产生的满足感。

(4)问题的延伸

为了加强学生对穷举法的认识,更熟练地解决此类问题,我们在课后会布置一些类似的作业,比如,让学生自己编写程序,解决“水仙花数”的问题、完数问题、勾股数组问题等。这些问题趣味性很强,又和学生的数学知识结合的非常紧密,学生在课下需要完成的作业,不再是为了应付差事而必须去做的机械乏味的工作,整个学习过程将会变得兴趣盎然。

教学情境的设置因所讲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但其本质不变,即:针对本次课的内容,合理选择实际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实质性的关系。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尽量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从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提取最有关联的旧知识以和新知识建立联系,固化新知识,周而复始,形成良性循环,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3 强化上机操作

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上机操作是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课堂讲授所无法比拟的优势,能够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索性和创造性。正因如此,每次上机课前,教师均根据所讲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提出一些既可接受,又有挑战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索研究精神。为了保证上机课的效率,对于布置的作业,要求同学在上机前进行适当准备。上机题目由同学独立完成,但允许周围同学小声讨论,教师在上机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随时指导。针对学生遇到的较为普遍的问题,要及时给予启发,同时注意给同学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

上机操作在很大程度上强化了同学们对课堂所讲授内容的理解。有些问题,看似明白了,但自己真正动手去编写程序、运行程序,却往往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因此上机实际上是不断的改正错误或改进方法的过程。这一过程,对学生的好奇心、独立性、耐性、情绪、责任心等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作为教师,要注意适时提供反馈,评定行为,对做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表扬,达到强化知识的目的。对一时有困难的同学,要耐心询问,了解症结的所在,以便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上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循序渐进,脚踏实地。古人云,“不及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只有把远大的目标与现实的努力结合起来,同学们的学习能力才会得到较大的提高。

4 改革考试方法

考试是检查、评价、督促教学和反馈信息的重要手段。学校通过组织各种考试、测验,确定实现教育教学目标的圆满程度,实现日常教学决策[2]。考试主要应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是能够正确评价教育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二是能够检查和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甄别学生能力高低。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的内容及教学进度,适当安排了若干次小测验,大约在学习内容进行到一半时进行期中考试,期末进行年级统一的期末考试。另外,因为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课程,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要求比较高,所以在考试中均增加了上机操作的测试。学生整个学期的综合成绩由以上几部分及平时成绩等按一定比例计算得出,与过去的一考定终身相比,综合评定成绩更侧重学生学习过程的管理,既能促进学生平时的学习,又能较为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

5 结语

经过几个学期的实践,同学们对于《计算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对程序设计课程更加感兴趣,并能够从中体会到学习编程的快乐。作为教师,我们为学生的进步感到欣慰,另一方面,又在对这种教育教学方法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完善。我们希望指导学生学会抓住教师讲授的思路,捕捉学习的疑点,培养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我们期待学生通过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能够培养高度的自觉性和独立性,并始终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强烈的进取心,以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知识结构迎接社会的变更与挑战。

参考文献:

[1]马红亮,杨冬.网络环境下PBL的模式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02,(3):17-21.

[2]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教育部人事司组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马红亮.基于PBL的WEB学习环境设计[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4):135-138.

[5]马红亮.PBL在本科生教学中的准实验研究及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4,14(1):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