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地域文化的形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地域文化的形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地域文化的形成

第1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要】剧烈的全球化带来了城市的快速发展,剧烈的社会变革与外来文化的交融,使得走国际化路线的口号声音更加响亮,发展的背后有着对地域文化传承的隐忧,当前城市建设有诸多问题存在,雷同化的城市被一个又一个的复制,城市地域文化的保护、继承与城市国际化发展形成偏差。针对这一现状,笔者在城市景观设计的地域文化层面上进行了思考,旨在探讨城市景观设计中对地域文化特色的塑造。

【关键词】城市景观设计;地域性;城市文化特色

1 城市文化、地域文化与城市景观的相关概念阐释

1.1 地域文化

地域文化一般是指生活在该地域的成员,在既定的时间、空间,由于地理环境、历史传承、社会制度,以及民俗习惯、等多种因素而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地域性既指多与空间条件相关的自然地理,也指多与时间状况相关的人文地理上的概念,空间上存在地域、地貌、地质、山脉、海洋、气候、动物分布等要素,时间上涵盖天时地利的变迁,民族发展衰亡等特征。

1.2 城市景观

城市景观包括城市的历史景观、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三个大的方面,而这三方面内容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共同组成了城市景观的基本骨架。城市景观设计主要就是针对城市进行的公共空间的设计和规划,在把握城市形态的同时还要维持自然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景观设计的目的就是要将自然和人作出一个最优化的组合,就是满足人类日益高涨的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同时也要考虑提高人们的审美品质的职能。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民族众多,地域社会的传统特征,使各地的景观反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

2 城市景观设计与城市地域文化的相互关系

地域文化和景观设计两者相互作用,互为需要。城市景观设计离不开地域文化。脱离地域文化内涵的景观因缺乏内涵而经不起推敲,很难体现时代的厚重感。地域文化可以总领景观设计的主旋律、支配景观设计各种元素的巧妙组合,优化景观作品结构。地域文化也离不开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将文化抽象提炼出来形象叙述,使地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

2.1 城市地域文化对城市景观设计的影响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文化,这种城市地域文化可以通过语言、观念等无形的文化形态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建筑、街道、雕塑等有形景观要素体现出来。离开了悠久的历史文化沃土,城市的景观空间也就失去了独特的文化魅力。通过地域文化验证的景观设计即为人们生活规律所认证的景观,地域文化即为人的长期使用规律下形成的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要求,满足人的要求的景观是城市的需要,是人的需要,是经过实践验证后的景观设计。

2.2 城市景观设计对城市地域文化的塑造

作为一个概念,地域文化需要借助于某些形式表达出来,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媒介,成为叙述文化的语言。城市景观设计如何反映地域文化、引导地域文化、延续文脉都是现代景观设计师需要思考的问题。一个城市文化的积累需要漫长的时间,景观文脉的传承也经历了长期的演变与积淀,并为大多数人不自觉地接受,成为了城市的一种不易言喻的气质和与众不同的特征。设计意味着在历史景观环境中注入新的生命,赋予城市以新的内涵和形式,使城市景观历史的记忆得以延续。

3 当前我国城市景观设计在地域文化层面上出现的问题

3.1 缺少人文与地域特色

在当今的中国,西方强势文化急速蔓延,以惊人的速度进入人们的生活,历史文脉与传统的文化价值观渐行渐远,越来越多的城市景观空间一味追求雷同的“现代化”风格,失去了特色与个性,缺少深层次的文脉表达。而且,不知从何时起,传统民居、历史街区甚至连文物古迹,都似乎成了经济发展、开发建设的绊脚石。一些城市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更新时,将数百年来形成的富有人情味和鲜明特色的古老城区,进行“脱胎换骨”的打造,使之消失殆尽;迅猛且快速推进的城市化,以“旧貌换新颜”换来“千城一面”的无个性的城市空间。

3.2 对传统地域文化的误解

曲解“中国古典文化”就是“中国文化”,把“中国特色”和“中国传统特色”混为一谈,提到“中国”就联想到“传统”,想当然地从古典景观文化中去拿。有的设计师在设计中简单加入传统形式的景观小品,如古建的亭、廊、榭等,似乎只有搬出传统的形式才能体现出对传统的尊重和继承。这种不了解传统真正内涵、仅仅简单照搬的复古主义,不仅没能解决城市景观的特色及文脉问题,相反对现代城市的景观功能起到了破坏的作用。

4 发掘城市地域文化,营造城市景观特色

4.1 顺应和保护自然环境

现在,改变过去长期形成的改造、主宰自然的思维定势, 树立新的自然生态伦理观,在尊重爱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利用并改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要求,也当然是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城市景观设计首先要顺应自然,珍惜自然景观资源, 对其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一砖一石都要精心设计,物尽其用,力求实现天人合一,才能取得理想的审美效果。否则, 纵然单个景观设计自身是完美的, 也会像一块鲜艳的补丁, 成为城市景观设计的败笔。

4.2 保护老城区整体空间环境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 保持城市景观的连续性, 保存街巷空间的历史记忆, 是保护城市文化遗产的需要, 也是增添城市景观文化内涵的手段。老城区都是前人精心选址、长期经营的结果, 一般都拥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景观、较多的名胜古迹、与众不同的乡土建筑, 是当地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 应视为凸现城市特色的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源。疏散古城人口, 合理确定古城主要功能, 改造更新古城基础设施, 缓解古城交通压力, 以达到保护古城空间特色的目的。

4.3 充分展现传统文化资源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 城市景观必然体现一定的文化内涵。但城市景观如何利用城市文化资源, 形成自己的特色, 就要靠建筑设计师和城市设计师的匠心独运了。一般来说, 独特优美的城市景观设计,除了巧借自然景观外, 还要传承凸现所在地域既有的文化内涵, 特别是那些历史悠久、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

4.4 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对老城区及名胜古迹的保护, 主要是为了传承历史文化, 满足人们的审美、怀旧等心理需求, 促进旅游业发展, 而不是食古不化, 抱残守缺, 让人们沿袭过去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 对老城区的保护也不是原封不动, 一切照旧, 而应是在保留其空间格局、整体风貌的目标下, 对那些无历史文化价值的破旧建筑进行清除, 对那些不符合城市发展肌理又妨害周边环境的城市用地进行功能调整。对历史建筑物内部的生活办公设施进行改造, 以满足当代人生活工作的需要。在新区的景观设计中, 恢复或模拟个别历史文化景点, 以体现地方特色及景观的整体和谐, 满足当地居民的审美要求, 是合情合理的, 但不宜过多, 更不允许粗制滥造。

5 小结

地域文化是是地理、历史、民族、民俗等方面文化元素的集合,发扬地域文化既是对中华文化的保护也是城市景观设计一个思维理念。将建筑、雕塑、绿化、公共设施等诸要素进行综合、艺术的布局, 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更重要的是, 城市景观设计应结合当地的人文精神、文化内涵, 形成有品位、有个性的地域文化特色。改变现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拓展现代景观设计新思路、研究地域文化景观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M].俞孔坚,王志芳,孙鹏,译.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

[2]岳忱瑞.地域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城市景观设计―东北地区城市景观设计探讨[D].沈阳建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第2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1山东广电——深厚的齐鲁文化

山东省广播电视中心位于济南城中千佛山—趵突泉—泉城广场—大明湖的景观轴线上,是山东省省级广播电视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也成为青年东路这一城市文化轴线上以媒体文化为主导的城市节点。建筑设计用“巨石”隐喻外部形象,体现了山东的地域性和文化底蕴,这一手法在室内设计中得到延续,形成简洁、富有力度的空间氛围。

大厅抬头仰望,一卷长约百米的天书长卷漂浮空中,书文为王羲之著名的“兰亭序”。这幅“长卷”不仅内部巧妙暗藏了大厅屋面排水,同时也减少了整个大厅的玻璃屋顶面积,在建筑节能方面发挥了作用。夜晚时“天书”可以为大厅提供舒适的照明光线,满足了整个大厅的基本照明需要。

大堂一层设一方水池,叠水缓缓漫入地下一层展厅,池中蚀刻遒劲豪放的书法文字是源于泰山的“经石峪”,显示出一种令人肃然起敬、超乎寻常的威势,它所蕴含的内在精神气魄与空间相得益彰。流水冲刷着文字,也隐喻着齐鲁文化的源远流长。

地下一层休息候播厅同时具有展示功能,成为中庭空间的焦点。片片发光的玻璃体展墙展示着广电的时事信息,并便于时常更换。休息候播厅地面的青黑色石材仿佛流淌着的文化长河,其上也阴刻了企业的发展和圣贤的教诲。地下展厅东侧尽端的多功能厅入口上方设置了铜管组成的隐喻礼乐音韵的抽象雕塑,成为大厅的装饰焦点,富有现代艺术气质。

山东广电中心建筑与室内是一个完整的空间设计作品,巧妙加入的几个主题节点也反映出山东的地域文化特点。同时,通过LED屏、数字夜景电视、印刷玻璃等现代材料和技术手段展现了媒体之城的特殊魅力。

2福建广电——充满活力的媒体之城

福建广播电视中心坐落在青山如黛、风景宜人的闽江一畔,建筑形态秀美雄浑,如同一片风帆,直插云端,即将远航。

我们希望通过室内设计,体现出一个简洁、现代、充满活力、宜于使用的媒体之城。一方面提炼地域文化和能引起共鸣的生活、文化符号,如福建民居的建筑元素和材质,惠安青石雕的技法和质感,成为室内设计的一种装饰语言;沿海地区的船、帆、云等意向性元素,也成为室内的设计元素;选材上则尽量采用当地材质,在体现地域特性的同时也大大降低了施工周期和成本。另一方面通过将声波、振动等声学原理视觉化,展现媒体特色;采用变化的、富有节奏的柱或墙,使人产生传播的联想;引入超大屏幕、动感投影等科技手段,来体现充满活力、不断进取的主流媒体形象。

入口大厅是一个三层高的开敞空间,成为展现电视媒体形象的窗口。透过两面玻璃幕墙,室外与室内的界限模糊了,材质和色彩连贯起来,室外的建筑材质延伸至室内,相同的模数和色彩,使室内自然成为建筑的一部分。设计将1~4层共享空间的片墙与屏幕结合在一起,形成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甚至还设想了将大厅中行动的人影,通过摄像头取像后经计算机处理,再反映到屏幕上,形成变幻的影像,也达到媒体性质的一种体现。

电视中心长廊是一个富有节奏和韵律的交通联系空间。一侧联系着各演播室长廊,另一侧联系着一个个共享空间内的竖向楼梯。在楼梯一侧,白色的墙面穿过采光天窗直接落入室内,近人处肌理细腻的饰面使大片的墙面生动起来。而演播室一侧墙面上连续的色彩渐变犹如电视光谱一般,进入不同演播室如同走入了不同的电视频段,既具有导引功能又体现了电视传播工作的特性。

广播中心三层高的大厅墙面上罗列的音箱,把不同界面整合在一起,增加了空间的聚合感,并清晰地传达了广播中心的功能特性。

115

3内蒙广电——内蒙古草原的色彩

内蒙古广播影视数字传媒中心位于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新区,地势平坦、环境优美。建筑设计由内蒙古大草原上高低起伏的朵朵白云得到启发,采用错落有致的体量组合手法与建筑顶部的圆拱造型,形成极富韵律感的建筑轮廓,同时建筑的白色调也与周围青山绿水的优美环境相得益彰。

室内设计方案的创意起始于内蒙古地区悠久的民族文化、地域特色,从内蒙的自然、建筑、色彩、人文和纹样图案上提炼设计元素,如吉祥、美好的白色,坚贞、忠诚的蓝色,幸福、胜利的红色,华丽、灿烂的金色和银色,将这些色彩与纹样图案结合作为整个建筑的标识系统,每种颜色代表一个功能分区,一目了然。经过彩色墙面过滤的漫反射光带着不同区域的色彩进入白色的大厅,形成一种自然而微妙的光线效果。

白天,大厅内充分利用自然光线,明亮高效;夜晚,近人的灯具营造出温暖舒适的空间氛围,同时还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照明及投影手段,在浅色空间的基底上营造投射出或媒体、或节日、或自然的环境。除满足基本的照明需求外,设计将光转变为一种不可触摸的材质,使空间变化带来不同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同时也充分结合展示与宣传方式,利用光使建筑空间成为传播的载

体,展现出一种新媒体的建筑特质。

4结语

第3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文化传承;文化创新;城市发展;城市风貌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9-0025-01

一个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与生态综合发展过程中,其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公众头脑中反映后形成的总体、抽象、概括的映像和观感。西方世界提倡生态、低碳、人性。而中国建筑出现伊始就尊重自然,讲究“天人合一”。中国人造房子一开始就是用木结构,早在六千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的先民们创建的木屋,用卯榫结构造成的屋架、梁、柱,就能抵御地震的灾害,从而庇护了成千上万的中国先民,而丽江和汶川的大地震,也印证了中国木结构房屋的减震功效。但是在大规模城市建设中,只注重速度,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变成了全国千城一面,万栋同根。

西安是西部大开发的第一站,拥有着极特殊的文化地位。长安是中国最典型的皇天后土,孕育了中国古代最灿烂的盛世文化和最强势的正统文化。西安在城市建设与发展方面比较充分的将地域文化融合于建筑设计与城市风貌。新世纪,由于建筑文化受到全球化、地域化、民族化的冲击,建筑创作也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西安在新城建设中,是如何保持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的平衡,则是值得建筑师们考量与借鉴的。

一、建筑中的文化传承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建筑的灵魂。建筑与文化相互渗透,密不可分。建筑除了具有实用价值以外,还反映了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西安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当地的建筑设计应充分体现人文文化和地域精髓。中庸和谐是中国自古有之的一条基本美学原则,传统的长安古城是一个非常标准,简洁的四方体。依照“城,坊,院,屋”的次序划分为四个层次。体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特色,层次分明,方正规范。

一个城市特定的人文,历史,地理文化决定了这座城市的建筑风格的走向,西安就具有自己独特的城市风格。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国家级现代化大型博物馆,占地面积约70000平方米,这组仿唐建筑群是将古典宫殿建筑与庭院结合的完美典范。总建筑师总设计者张锦秋女士说过:“在结构和构造处理上,陕博没有虚假构件,大屋顶檐下的椽条支撑屋檐的斗拱不但造型简洁,而且在结构上也都是受力构件。”这样不但从形式和色彩上都体现了传统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风格,而且兼具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精神。张锦秋大师提出保护历史风貌要风格纯正:旧城的新建筑应该是现代建筑传统风貌。在特定的地段、特定的建筑,明清就是明清、唐风就是唐风,建筑风格纯正,不能非驴非马。风格的把握,体现了一个城市、一个地区的专业和文化水准。

二、文化创新在建筑中的体现

建筑作为一个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文化大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又与社会经济、科学技术、政治思想息息相关。文化创新就是将自己的民族文化以及辉煌的历史融入现代建筑的创作过程中,用创新的手法表现文化自觉。让我们的目光再次落到古城西安,由张锦秋女士主持设计的曲江风景区“三唐工程”(唐城宾馆,唐歌舞餐厅,唐代艺术博物馆),就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完美融合,充分表现出了古城西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古城规划的角度上来讲, 一条街一个地段的文化定位十分重要。仿唐式的如西大街仿古建筑,优雅的、粗犷的;雁形的、船形的、梯形的、弧形的等等各具特色的建筑,唐人街、雁塔西路通易坊等地仿古建筑对于西安历史大唐文化的弘扬及其与周边大环境整体建筑风格的完美融合给予了肯定。

三、优秀的建筑不但是对文化的传承,而且是对文化再次创造

中国建筑文化在历史上十分辉煌。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建筑中的优秀品质。一座优秀的建筑,其精神内涵的作用常常超越功能的本身。如今是一个崇尚个性化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注重历史文化内涵的时代。在现代建筑的设计中,我们应该以文化传承指导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体现文化传承,继承发扬历史文化建筑特色,汲取现代设计思想精华。

第4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藏区旅游 城镇规划 文化保护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甘、青、川省交界处,是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总面积4.5万平方千米,人口68.01万,有藏、汉、回、土、撒拉、满等24个民族。自治州成立于1953年,辖合作市、临潭、卓尼、舟曲、迭部、玛曲、碌曲、夏河七县一市。甘南州自古以来就是汉族与藏族等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前滑地带和重要通道,与中原地区有经济文化往来。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甘南州在内地与藏区之间起着承接过渡的作用。 我国藏区地广人稀,藏区旅游业的发展以其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原始性,强烈吸引着各地游客。同时,由于甘南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在旅游开发的过程中,城市环境容易受到破坏。因此,在藏区旅游开发中,旅游城镇的规划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一、甘南州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甘南州旅游业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全国旅游热的兴起,甘南州逐步成为独具魅力的西部藏区旅游中心和感受青藏风情、体验藏族文化的黄金热线。甘南州各级政府均选择旅游业作为支撑区域发展、协调人地矛盾的、推行富民战略的关键性支柱产业加以培养,并卓有成效。旅游业是藏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藏区的中心的兴起、城镇体系空间组织的优化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人民的生活水平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而增加。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往往将民族文化作为旅游目的地独有的文化资源,在旅游活动中得到展现,同时又为了适应旅游市场的需求而随潮流发生改变。

二、甘南州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建设的现状分析

城镇是主要的旅游接待中心,各种旅游接待设施应该重点放在城镇。服装和礼仪等能直接表达藏民族元素。目前,甘南州藏区的民族文化保护潜存危机,许多城镇在规划建设时没有考虑到城镇的旅游功能,因而没有按照旅游城镇的要求进行规划。长期居住在藏区的藏族人民对于他们传统的日常生活习惯及生活环境已经习以为常,他们没有意识到民族文化的珍贵性,在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汉地文化的影响。在城镇建设中一味模仿汉地城镇的建设风貌,而摒弃自身的民族的优秀文化。现就以郎木寺镇和拉卜楞镇为例加以说明。

近年来,郎木寺镇区及相关街巷总体的无序开发和过度建设而导致的破坏,已对郎木寺当地人居环境和乡土景观造成了巨大影响。该镇区街巷建筑虽然在前几年进行藏式风貌改造,但未能完全体现藏文化特色和朗木寺地域风情。中心街区除少数民居与经营商铺有一定藏式文化元素体现外,其余样式均较为现代,且建筑方式较为粗陋(如大量外墙的瓷砖贴面)。郎木寺虽处于甘南藏区的重要地带,但离汉地较远,受汉地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近年来藏区旅游业的蓬勃发展,不可避免地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袭,使自身的民族文化受到严重的破坏。随着当地政府对民族文化的重视,郎木寺实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开发,正逐步恢复原有的民族文化特色。

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藏传佛教的,拉卜楞镇一直是人们向往的旅游圣地。拉卜楞寺和县城过渡带的建筑主要是传统藏式建筑和汉式建筑的融合。拉卜楞镇主干道两旁的建筑是在现代建筑的基础上加上藏式建筑相的,显得十分杂乱,与其所在的环境很不协调。在室内陈设方面,一些年轻人由于具有现代意识,使得这几年所建的房屋在建筑材料及装饰上均受到影响。旅游餐厅、青年旅舍、马队和民族手工艺商品店这些店铺中,除少数已对游客需求有明显感知,能够将藏式元素反映,在外墙装修、标牌设计上,能尽量与藏文化元素相关联。

三、甘南州藏区旅游城镇规划与建设的发展方向

1.藏区旅游城镇的规划和建设风貌要突出藏区的建筑等民族文化特色。这不仅要求城镇的外部建筑风貌、外部装饰是本民族的,而且还要求建筑物的建筑材料、室内装饰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在城镇规划建设时,对于新的建设要谨慎进行,注意协调与旧聚落和旧建筑间的关系,做好两者的和谐一致。但是,由于藏区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已经建好的建筑也不可能随便拆除。如对于拉卜楞镇这样的城镇,只能在游客聚集之地和城市的主要通道上实施改造,实行民族元素的外观包装。这样做虽然不太可取,但是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还是进行了一定的补救工作。 2.藏区旅游城镇规划和建设要突出城镇的旅游功能。旅游城镇是游客的主要聚散地,是区域旅游产业的中心。可将城镇民族文化的活力复兴与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开发结合起来,把民族文化的内容融入衣、食、住、行、游、购、娱诸方面,开发出独具个性特征的旅游服务和商品。此外,为了从根本上做到城镇的功能分区,可考虑把原生的藏民族生活空间与游客的休闲游憩空间及民族文化展示的空间区分开来,以减少外来因素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第5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成吉思汗陵,是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成吉思汗的象征,是祭祀这位伟人英灵的神圣地方。它以优美的草原环境、神秘的人文景观显示着草原帝王陵雄姿,成为著名草原文化圣地,获得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全国百家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并且以独特的祭祀文化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成吉思汗陵园,以具有蒙古民族建筑风格的三座相连接的陵宫大殿为主体,由苏勒德祭坛、商更斡尔阁、祭祀文化展览馆、碑亭、九十九级台阶式步道、成吉思汗出征铜像、甘德尔敖包、成吉思汗鄂尔多(行宫)等诸多文物景点组成。

成吉思汗陵守陵部落达尔扈特人,近八百年来世代守护、祭祀成吉思汗陵寝原型“八白宫(室)”,完整地继承和保留了十三世纪蒙古王朝时期的神秘的祭祀文化和独特的宫廷文化。成吉思汗例行祭奠每日都要举行,大的祭奠每年举行数十次,形式独特,内容丰富,内涵深刻,是蒙古民族文化之结晶。

成吉思汗陵,是蒙古民族历史文化之神圣摇篮,祖国民族优秀文化遗产。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内蒙古草原景色迷人。日前,记者专程乘车来到风景秀丽、气势恢弘的国家4A级旅游区鄂尔多斯市成吉思汗陵,采访了成吉思汗陵旅游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祁・毕西日勒图。

“我们要把成陵打造成世界级的文化旅游胜地。”一见到记者,祁书记就开门见山。他说,当前,鄂尔多斯市正处在实施“十一五”规划,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集中发展、创新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时期,在2006年的党代会上,市委确立了建设更具实力、充满活力、富有魅力、文明和谐的现代化鄂尔多斯的宏伟目标。成陵作为闻名世界的文化旅游景区,作为鄂尔多斯的窗口和门面,更应该有这种敢于领先、敢于走向世界的雄心壮志。因此,新形势下,做好管委会的工作,对推动成陵旅游业立足新起点,实现新跨越,创造新业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迎庆”迎来成陵发展新机遇

现在成立60周年大庆工作已经胜利结束了,但“迎庆”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并没有结束,“迎庆”工作收获之丰、影响之大,在成陵乃至鄂尔多斯市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必将对成陵今后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首先,“迎庆”促进了成陵文化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开展迎庆工作的这几年,是成陵地区文化旅游事业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之一。自从2001年成陵的开发建设启动以来,到2007年,成陵旅游区开发和陵园保护、修缮、建设的总投入已经达到7.8亿元,其中陵园投入2.2亿元,旅游景区投入2.7亿元,伊金霍洛镇投入2.9亿元。这些投入是开发建设前52年投入总和的48倍。成陵占地面积由1.5平方公里增加到1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其中陵园占地面积比过去增加一倍;文物旅游景点由原来的14处增加到27处。接待国内外游客从开发建设前的年15万人次增加到年4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000多万元,是开发建设前635万元的近8倍。农牧民人均收入从2001年的2500元增加到6287元,并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势头。2006年,成吉思汗祭祀被列为首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区被列为首批文化产业示范基础。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1~8月份成陵旅游区实现总收入3650多万元,其中陵园1417万元,到年底有望突破2000万元。

其次,“迎庆”成功打造了草原帝王陵的新形象。成陵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文化为魂,加快推进成陵旅游区的改造建设,仅2007年,建设基础设施、园林绿化、特色景观道、夜景亮化等方面的重点工程资金投放达5000多万元,绿化面积60万平方米,景观照明1100多盏。大庆期间,成陵旅游区以较高的现代化水平和层次品位、浓郁的民族文化和草原特色、良好的环境质量和适宜人居、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和辐射带动力,展示了草原帝王陵的崭新形象和特殊魅力,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宾客前来观光旅游。

今后工作思路更多,发展前景更好

祁书记强调,根据鄂尔多斯市委对成陵建设提出的“弘扬蒙元文化、发展旅游产业、富裕地方百姓”的精神,成陵人要依托这一著名品牌,把成陵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帝王陵旅游区;把成陵的祭祀文化推向世界,申报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成吉思汗、成陵历史文化的研究也要达到一流水平,使成陵成为世界著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提高旅游服务的质量和层次,将成陵旅游区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达到60万人次以上;力争使得旅游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大幅度提高,职工及周围农牧民收入达到全国同类地区最高水平。

第6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摘要】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处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当中,具有特殊的地域性。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地区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小,因此将地域文化融入现代室内设计之中,注重本民族特色,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体现其独特的美学,创建出具有特色的居住和生活环境。

【关键词】传统文化;地域文化;室内设计

一、地域文化

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和不断地发展当中所总结与积累的独特的智慧结晶和心灵感悟,在人类发展的过程当中一直存在着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地域文化形成的地理背景是其独特的地域环境,地域文化是一个特定区域当中得到传承的独具特色的,直至今日仍然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是一个特定区域的生态、习俗、传统和风俗等等文明的表现。它在特定的地理范围内和自然环境相融合,具有独特的地域性。特别是在设计领域当中地域文化的使用尤其突出,所有的造物活动都体现了地域文化的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和气候不同的地区,形成了不同的习俗和生活方式,它们是地域文化形成的重要因素。人是地域文化的创造者,这种行为的产生是因为人们为了适应当时的地理环境,在这样的行为的基础上将民族的文化得到发展。不同的地理和自然条件,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理念,形成了不同的独特的地域文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演变,地域文化也在发生变化,在不断地吸收着外来文化中有益的方面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摒弃自己的糟粕文化,逐步形成和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

二、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设计的地域性指的是在设计当中吸收民间的、民族的、民俗的和不同地区形成的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和各种文化因素。由于不同的民族风俗以及不同的地理风貌、自然条件等因素,才使得世界缤纷多彩各具特色,因此越是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越是具有世界性。地域性在某种程度上比民族性更具有具体性和独特性,并且因此在不同地域形成强烈的可识别性。我国地域辽阔,历史源远流长,自然环境多种多样,在历史的不断发展当中,形成了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些传统的民居建筑也生动地反映出地域文化的烙印,例如:中国的北方建筑浑厚庄重、宏伟,南方的建筑轻巧、秀丽,还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的住宅,由于不同的地域特点而形成的各种文化,体现出了很强的地域性和可识别性。

地域文化是室内设计创作的重要源泉。地域文化体现在室内设计的风格中可以充分体现历史的文脉,重现地方的特色文化、风土人情和习俗。随着世界经济以及科技的高速发展,室内设计不再是一门从属部分,也不再是单纯的以人类居住庇护场所为目的,而是融会了技能、艺术、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繁杂统一体。室内空间环境的创造,反映了一个地域的思想、道德、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室内设计师需要对地域文化进行深入地研究,经过自身的消化和理解之后运用到自身的设计创作中,在表现当地地域文化的设计创作实践中将地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地域文化为设计师提供了源源不绝的设计灵感以及设计素材。

三、地域文化与室内设计的融合

(一)与自然环境相融合

不同的地区都有独特的环境特征,外部的环境可以对我们的设计进行侧面的衬托,在进行设计前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环境才能够让我们的设计更好地融入所处的环境,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满足人的精神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接触到的都是些现代的建筑以及冰冷的钢筋混凝土,因此,人们更加向往自然,渴望生活在绿色自然环境中,所以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只满足人们基本的居住功能是远远不能满足现代人的需求的,这就要求我们可以在设计中去融合周围环境,选取独特的地域自然因素来丰富设计手法。例如:我国的南方气候比较湿润,环境优美,小桥流水,拥有非常多的古老的建筑,在这些自然环境优美山水围绕的环境之中,我们在进行室内设计创作当中可以运用丰富的设计手法去弘扬和发展地域文化,尤其是在一些旅游胜地当中,比如苏州、杭州以及云南的丽江、西双版纳、腾冲等这些拥有独特自然气候特点的地域,创作出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空间,更好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二)与传统文化相融合

传统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要想将地域文化运用在室内设计之中,首先应当对地域的传统文化进行系统和详细的了解,只有对它进行了充分的理解之后,才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文化符号以及文化因素在设计当中。在不断创新的设计中,也需要注意鉴别哪些是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地继承和发扬。

文化内涵是一个抽象概念,设计师在室内设计中可以将文化内涵具体运用到各个文化元素之中进行室内设计创作,可以运用装饰品摆件、陶瓷制品、雕刻品、壁画、玻璃制品等将地域文化融入到室内设计之中。设计时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考虑,要对地域文化的内涵进行辩证的思考,为地域文化的内涵注入新内容,达到文化与室内设计的统一。

(三)地方材料的运用

不同的气候与自然环境造就了不同的地域性材料,在室内设计中运用地域性材料,使得其独特的设计难以被复制。将地域性的材料运用在室内设计当中,在满足了空间使用的基本功能同时也赋予了室内空间独特的精神性。利用当地独特的优势,将地域性材料运用在设计中,在室内设计中表达地域性的特征,地域材料的使用也是对其地域风格的继承,向人们传达独特的精神体验,表达室内设计的独特性。

将地域性的材料运用在地域性的室内设计之中,可以渲染室内的氛围,营造独特的空间意境,突出设计的地域性特征。地域材料对于室内设计来说,不仅是简单的材料的概念,更是对室内设计当中一些概念化的实际体现。在某些地域独有的材料,对于材料本身就是一种符号象征,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云南腾冲,火山石产量丰富,而且用途也比较广泛,因此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火山石不仅节省成本而且自然环保,更能赋予空间独特的地域意境。在使用各种装饰材料时,要尊重和突出地域的风格特征,对材料进行符号的概括、提炼、变形等加工和处理,使用具有新意的设计手法,结合现代加工技术,使设计作品变得更加有趣、独特新颖,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结语

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造就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将传统文化运用在室内设计当中,利用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打造具有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建筑室内空间,不仅可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更能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使设计变得亲切,更值得去回味,创造出更美好和独具特色的居住与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许振中.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应用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10.

[2]阎莉.浅析地域文化和室内设计的相互关系[J].科技资讯,2010(6).

[3]赵斌,俞梅芳.浅谈地域文化影响下的当代室内设计[J] .大众文艺,2009(17).

[4]马小川,杨茂川.室内设计与地域性材料[J].艺术与设计, 2010(3).

第7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地域,就是指特定区域内的地理环境。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建立在乡土文化之上的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主要包括历史遗存、文化形态、社会风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意象”这个词语今天多在文学评论中出现,是指人们在深层次的意识中对某种事物建构的形象,是思维化了的感性印象。从历史渊源来看,在《周易》中就提出有关意象的概念[1]。意象是从物象到艺术形象上升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步骤,在这个上升的过程中,融合了体验、理解、情感、联想和表象等多种因素,是包含了认知因素的心理感受。意象一旦被物化,即成为具体可感的形象[2]。地域意象,就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形成特定的区域历史、人文、风情后,给人们的整体感受或印象。这种感受或印象中包含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文化。地域文化形成的物质和精神基础是地域内的自然环境、民族气质和生产生活方式,地域文化是地域环境生态和生产生活过程中的历史积淀。地域文化由三个层次形态组成,分别为外在形态、中间形态和内在形态。外在形态是文化的物质表现,如民居、生产工具等;中间形态是指精神文化的外表,如各项规定、文学作品等;内在形态是精神文化,如信仰、信念、道德、伦理等。地域意象是地域文化的内在形态,是地域文化更深层次的体现,是人可以想象回忆出来的地域感受和印象。它的形成来源于所处环境对人的心理感受产生的影响,这种感受给人带来了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美国学者凯文·林奇指出:“似乎任何一个城市,都存在一个由多个人意象复合而成的公众意象,或者说是一系列的公共意象,其中每一个都反映了相当一些人的意象”。

二、地域意象在室内设计中的表达方式

(一)通过空间形态表达

地域环境、生活方式、功能需求和情感表达等是构成空间形态的基本要素。由于这些基本要素的差异,从而形成了空间形态的多样性。不同的空间形态,具有不同的情态特征,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心理感受和文化感受。空间形态的表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具有流动性、包容性和含蓄性,并在一定方面体现了人的价值追求与文化发展的一致性[4]。地域文化的差异造成了建筑及室内空间形态的多样性,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性建筑,如北京的四合院、黄土高原的窑洞、山东的海草房等。同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创造出富有民族、宗教特色的建筑,如蒙古包、布达拉宫等。这些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典型建筑的空间形态都是我们进行现代室内设计时表达地域意象的丰富来源。深圳正中隐秀山居酒店,设计以“土”与“木”为基本设计源泉,传承当地历史人文,融入自然环境,创造出具有鲜明岭南建筑风格的空间形式。布局运用对称的构图形式以中轴线展开,主要空间设置于中轴线上,使空间充满了秩序感,同时建筑立面采用双坡顶的造型突出制高点。这种空间形态体现“居中为尊”的宗法传统和中国“礼制”文化的精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

(二)运用材质肌理表达

材质肌理本身包含色彩、纹理、质感、光泽等特性,色彩的冷暖、纹理的粗细、质感的软硬、光泽的明暗等,不同的特性,给人带来的心理感受也不相同。材质肌理是实现设计思想和传达设计情感的物质载体。材料的选用不仅要满足使用功能和空间装饰上的需求,还要满足人们精神和情感诉求的需求。因地制宜的选用富含地域文化特性的材料,不仅符合生态、环保、经济适用的原则,更能让人在空间中通过感知、联想产生强烈的地域归属感和亲近感,体现更多的人文关怀。因此,材料的正确选用和设计是体现室内设计主题的一个重要的手段。杭州富春山居度假酒店空间色调汲取了当地传统民居的黛瓦白墙的美学意向,材料主要选用当地的清水砖、木材、青石板,呈现出朴素淡雅的气质,与当地的环境非常契合。

(三)凝练特色符号表达

黑格尔说:“建筑是用建筑材料造成的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在室内空间设计中也应该善于用特色符号去表达设计意图和思想。在地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累会形成一些独具特色的符号,这些符号是在地域环境、社会生活方式中经过长期历史沉淀形成的,具有特定的文化和意义,能够反映出不同风格特色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域文化符号,都具有外在的特征,通过一些客观的物质表现出来,如民族舞蹈、宗教建筑、吉祥图案等。这些特色符号为设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元素。要在设计中体现地域文化,应借助符号去解读,探索特色符号外在形式下的深层含义。但是,符号的运用不应局限于形的模仿和抄袭,更重要的是充分发挥符号的象征和隐喻功能。借用这些典型特色符号,通过简化、抽象、再现等手法进行创造性的设计,实现在继承中创新。位于北京朝阳区安外北湖渠的北湖九号高尔夫会所,从中国传统建筑和民居中提炼出地域化的设计语汇,进行创造性的再设计。创新的木构架、古铜灯、青灰柱、祥云图案都展示出空间的中国意境,营造出崭新的室内空间特色。

(四)选用陈设装饰表达

陈设装饰在室内空间设计中具有进一步表达空间主题、烘托空间氛围、强化室内风格的作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期、不同民族对于室内陈设有着不同的要求和喜好。室内陈设从最初的功能需求逐渐上升到文化、情感的追求。陈设品本身的造型、色彩、图案反映了一定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地域特征,能给人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对于室内设计来说,结合功能需求在室内合理的摆放、悬挂独具地域文化的陈设品,可以赋予空间不同气质和内涵的主题风格。青岛涵碧楼酒店在室内空间中通过传统的家具、灯具、用品、屏风隔断等陈设的摆放,进一步强化了室内儒家文化的设计主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北湖九号高尔夫会所主题餐厅的VIP包间,主要以中国的京剧脸谱为装点元素,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主题文化。

三、地域意象在室内设计中呈现的特点

(一)传承历史文脉

在室内设计中,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行创造性的设计非常重要。一个地方的地域性特征,都是在地域环境、社会生活方式中经过长期历史沉淀形成的。在室内设计中表现地域特色,必须从研究当地的历史文化入手,提炼历史文化的传统精髓,使室内设计兼具民族特征的同时又体现强烈的时代感。传承历史文脉,展现地域文化,是地域意象在室内设计中呈现的最主要的特点。

(二)凸显民族、民间特色

地域文化就是特定的区域、特定的生活方式长期积累产生的特色文化,而民族文化、民间文化的形成与地域文化是相通甚至是密不可分的。在很多时候,所谓的地域文化就是指民族文化或者民间艺术。民族文化、民间艺术是建立在当地乡土文化之上的,与当地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地域意象在室内设计中运用的特点就是为了充分吸收利用地方特有的民间艺术精华,体现民族、民间特色。

(三)融合自然景观

人类生活在自然环境中,需要尊重自然、适应自然、改造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基于地域意象下的现代室内设计就是要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自然环境的渲染。设计应充分尊重所处的地域环境,强调以人为本、以环境为本。只有注重对空间设计的深层本质与规律的把握,才能形成与自然景观的有机融合。融合自然景观、表现地方生态是地域意象在室内设计中呈现的又一显著特点。

四、地域意象对室内设计的意义

(一)推动地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在室内设计中体现地域意象,需要充分了解、研究地域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挖掘地域文化精髓,提炼地域特色文化,将文化元素进行艺术再创造。重视地域文化在室内设计中的运用,不仅能在创作中形成个性化的设计风格,还能在实践中继承传统文化和弘扬地域文化,有利于促进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同时充满地域特色文化的室内空间也是弘扬地域文化的有力载体,文化在空间中得以展现和发扬。

(二)指导室内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第8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地域文化品牌是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程度及特点的集中体现,是地域内涵和形象的有效载体。随着近年来扩大内需政策和农村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地域文化品牌形象的视觉化进程不断加快,通过视觉形象设计过程,地域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文章通过对地域文化和品牌理论的梳理,分析了地域文化与品牌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论证了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在地域品牌形象设计中,应利用新媒体技术,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树立独具特色的地域品牌形象,扩大其影响力和覆盖面,在促进地域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弘扬和传承地域文化。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品牌 形象设计 新媒体

一、地域文化品牌设计理论的发展及我国现状

(一)相关概念

1.地域文化。1925年美国学者索尔发表了《景观的形态》一书,首次提出“文化景观”概念,主要用于描述和研究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空间分布,以及人类文化发展与空间地域分布之间的互动关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地域文化概念开始广泛被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成为超越学科体系的综合性研究内容。关于地域文化的概念,学术界曾有不同观点。克鲁伯将地域文化的构成定义为由历史上获得的并经选择后而流传下来的思想集合。地域文化是一定区域内长期形成的特色文化,具有差异个性化、长期性、包容性、渗透性等重要特征。

2.品牌。在市场营销理论中,品牌是商品获得消费者青睐和优势竞争地位的关键要素。商品生产企业运营品牌营销策略,可以使本企业产品显著区别于其他产品,进而帮助消费者形成持久化的心里印象及消费习惯。

3.地域文化与品牌形象设计之间的关系

(1)地域文化是品牌定位和设计的基础与源动力。品牌形象的设计是一个地域区别于其他地域的重要手段,实现的关键在于通过融合当地文化的个性,并运用视觉表现呈现给公众。美国爱莉西亚・佩里和大卫・威斯诺姆在《品牌创立的第一本书》中认为:“品牌的灵感来自于文化”。美国的爱德华・B・泰勒在其《原始文化》中曾说过:“文化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习惯”。日本黑川雅之也认为,设计只有和本民族、本地区相结合,才能生根发芽,开出鲜艳的花朵。可见,只有符合地域民族文化特性的理念和设计,拥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才能使品牌形象设计具有坚实的基础。

(2)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是相应文化的体现和传承。品牌是由多元因素构成的综合体,地域文化品牌形象所表达的不仅仅是直观的地域文化本身,更是特定地区、时代的文化与精神的浓缩和体现。地域品牌形象的设计是在提取地域文化精华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它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分析、传承与发展,离不开对地域文化的传达与表现。

(二)我国城镇化背景下地域文化品牌的发展现状

1.城镇化建设要体现出农村城镇的传统地域文化特色。我国是农业大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大量的民俗、民风及历史传统、人文精神都保留在乡村。诸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庆礼仪、民间风俗等,在当今的城市生活中已难觅踪迹,但是却可以在一些乡村找到其踪影。这些传统的地域文化不仅是当地宝贵的精神财富,而且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和象征。

2.要克服城镇化进程带来的不利影响。纵观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进程,由于对地域文化的继承和保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出于对经济效用的考量,往往忽略城镇化过程中的文化特色,过度追求现代城市生活模式及生活理念,导致传统地域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这就给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3.要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理念。为防止城镇化建设中对传统地域文化的冲击,总理在2014年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时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绝不能以瓦解农村文明,牺牲文化遗产为代价,我们大部分的文化遗产是保留在各式各样的村落里,这些村落代表了文化遗产的地域性。

二、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必要性分析

1.地域文化品牌设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1)设计地域品牌形象,可以提高地区发展的影响力,促进旅游业、餐饮业等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实现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的目标。(2)通过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传播,可以扩大地域品牌形象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地域文化。

2.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符合社会文化发展潮流。地域文化在品牌化过程中,所涉及的内含要素之间的相应整合,有助于地域文化产业及衍生品的生成。特别是信息化时代,地域文化品牌设计与新媒体融合显得尤为重要。新媒体依托于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互联网、手机等形式,具有高度的便捷性、信息的海量性、交互的便利性以及信息形式的多样化等优势,在地域文化品牌设计与传播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功能和作用。

(二)可行性分析

1.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理论基础。

(1)品牌理论。它起源于西方,经历近百年的积累,现已形成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它的丰富和完善是一个长期而系统化的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术界不断丰富和完善品牌的内在价值和含义,经历了强调品牌宣传价值到现代品牌管理理论的发展历程。品牌理论在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中起到了奠定发展基础的作用。

(2)VI理论。VI(visual ldentity)是企业形象设计系统的英文缩写,也被翻译为视觉识别系统,是企业品牌最有感染力和识别力的要素,是将它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相对应的视觉识别符号,以丰富多样的应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它在企业品牌营销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2.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实施的现实可行性。

(1)地域文化品牌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市场经济中的个体都把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得到市场的认可企业才能获得发展空间。而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过程中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都带有强烈的商品属性,这就决定了其符合现代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具有实施的现实基础。

(2)优秀的地域文化品牌设计案例提供了丰富经验及学习的广阔空间。通过对案例的整合和学习,形成有章可循的系统实施条件,这就为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提供了实践基础。

(3)受众需求是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实际需要。从受众角度分析,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是为了服务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满足了社会公众对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

三、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的步骤与方法

(一)定位和依据分析

1.基本理念:不同的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也要基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1)同类地域文化,是指具有相同或者相似属性及特点的文化范式,其形成与发展具有相似性、差异性和继承与发展的特性。(2)地域文化的区域化发展。地域文化建立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之上,带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集中代表了本地区文化的总体发展现状及水平,与其他地域文化存在显著的差异性。(3)品牌推广与传播的途径主要有大众传播、分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四个方面。

由此可见,这三种不同的发展模式为不同的地域品牌形象设计提供了坚实的定位基础和依据。

2.地域文化品牌形象应以有效性、利于传播和生动准确为依据进行设计。(1)有效性。设计地域品牌形象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要结合地域主体文化的内涵与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和抽象,形成地域品牌的总体设计框架。(2)利于传播。地域品牌形象设计完成后,都要经历品牌传播阶段,要确定有效的品牌传播模式,科学设计品牌形象。(3)生动性和准确性。地域品牌形象设计过程,实质上是将抽象的地域主体文化进行形象再现的过程,最终设计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符号或文字。因此,设计的品牌形象必须要高度契合地域主体文化的特点。

(二)内容的确立

地域品牌形象设计内容主要是基本要素和展开要素的确立。

1.基本要素

(1)标识。在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中,标识是核心部分,它可以左右整个品牌形象的设计及整个系统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人们对整个品牌形象的感官认识与印象。

(2)辅助图形。在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中,辅助图形虽处于辅地位,但要实现重中之重的目的。要将辅助图形的应用型做成灵活性较强的形象,并结合当地人文环境、历史文化环境、风俗习惯环境、地区布局环境等展现出来。

(3)标准字。在标准字的设计过程中,首先要确定标准字的文字内容、字体、字号,做到文字内容符合我国通用的道路指示规范标准,要有方向指示,要有相应的英文翻译,要做到简洁明了、朴实醒目、应用性强等特点,字号也要做到尺度大小适中,要与标识紧密相联,直接将该地区的地域文化下的品牌形象传递给大众。

(4)色彩。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中,色彩是十分关键的一项工作。色彩要运用恰当合理,利用适当的搭配,结合当地实际的地域文化,形成特色品牌形象的色彩表现。

2.展开要素。传统品牌形象设计的展开要素一般分为包装、办公用品和导视系统这三大部分,通过基础要素部分的设计,将标志、辅助图形、标准字和色彩系统组合到一起,进行展开要素的设计,体现出品牌的文化特色。但是在农村城镇化背景下,展开要素更要突出的是地域文化特色,结合新媒体及互联网技术,展开要素的方向应与以往不同。通过对办公用品的设计使其地域文化形象更统一,包装设计应体现地域的产品特色,导视设计则提高其地域范围内文化特色的认知度。

(三)实施策略

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要借鉴原有传统方法,充分利用新媒体等手段,努力实现传统方法与新方法的充分融合。

1.借鉴原有的传统方法。传统的地域文化品牌形象设计主要是充分利用视觉符号,通过地域文化归纳提炼出代表当地地域文化特点的典型视觉符号。现代信息技术具有信息高速传播的特点,各类视觉符号以其鲜明而强大的视觉冲击力,具有十分良好的影响力和传播效果。因此,在地域文化品牌形象构建过程中,应当首先根据本地区地域文化的总体特点,提炼出集中代表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特点的若干视觉符号。

第9篇:地域文化的形成范文

关键词:商业步行街;地域文化;景观设计

商业街步行街是城市商业经济和来往人流最为集中的繁华场所,它承担着表达城市经济实力、社会和人文内涵的任务。经过历史的沿袭和文化的积淀,商业步行街的空间发展必然与地域文化变迁息息相关,融入了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和文化习俗特征,形成了当今商业空间的地域性特征。作为设计师来说,在进行商业街的景观设计时,既要关注自然条件及地域文化的集合,又注重现代技术和当地材料结合运用的具体表现,从而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具有地域特征的现代商业步行街景观。

1目前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1地域文化缺失

受到现代商业全球化的影响,我国一些地区的商业步行街设计缺乏对地域文脉延续的重视,其整体设计注重追求商业效益,缺乏各城市所特有的地域特征。从而产生了一些问题,如空间的处理手法单一粗糙、景观设施缺乏人性化设计、景观特色塑造欠缺无新意等。大量仅仅注重商业目的、忽视地域文化特征的商业街道,充斥在城镇的最繁华的中心地带,形成“千城一面”城市形象特色缺失的现象。究其本质,地域文化特色的缺失才是导致问题的关键。

1.2地域特征的生搬硬套

在国内现阶段规划设计中,出现了一些不合时宜、不符合地域特征的步行商业街,现代中掺杂传统,中式融合欧式,肆意掺杂称之为地域性设计。不同地域背景下,城市景观环境设计同质化严重,过于崇洋,过度模仿抄袭是根本原因;商业步行街的景观设计本身就不是一个工业标准化的产物,每一条商业步行街都不应摒弃自身特有的地域风格。

2地域文化在商业步行街景观设计中运用的重要性

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的方式不同,因此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沙里宁在《城市:它的发展衰败与未来》中写道,“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1]因此,设计师在设计时,须注重地域文化符号的提取和利用,加强区域的“归属感”和”亲切感”。这不仅有利于促进地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会成为城市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体现城市特色,成为外地人了解城市的名片。

3地域文化在商业街环境与景观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3.1利用自然条件

从开天辟地起,自然界就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任何景观空间都必然存在于自然环境之中,它们始终保持着一种共生的关系。孕育在不同自然环境和文化背景中的自然观,是商业街区等城市环境地域性差异的重要根源。如苏州园林将江南地区独特的阴雨连绵的朦胧意境,太湖石那“皱、漏、瘦、透、”的峻美,结合亭台楼榭、春花秋月的婉约,从而才能咫尺之内再造乾坤。任何城市在进行商业步行街景观规划时,都应该综合考虑并发掘利用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尊重自然规律,规范组织步行街的景观空间序列,形成自身的特色。

3.2对传统历史文化元素的提取和运用

商业步行街景观和城市的历史文化环境紧紧相连,便形成了商业步行街的地域化特征。以南京夫子庙商业步行街区为例,秦淮河畔滨河绿廊体现出传统江南水景之美,秦淮小游园内的诗碑小品、传统风格的灯具、名人雕塑、传统过街楼桥、亭、阁及各种画舫游船,与疏浚后的秦淮河将附近的乌衣巷、中华门城堡等景观串联在一起,构成了具有中国古典园林艺术魅力,充满诗情画意的文化步行街区景观。承载着历史文脉的现代步行商业街,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城市历史文化,赋予城市的灵魂,表达着城市特有的语言和符号,指引我们用心去领悟历史文脉的意义所在。

4结语

作为现代城市风貌的窗口,城市商业步行街的规划和建设已经是塑造城市形象内涵的重要手段。设计师进行景观规划设计时,须综合分析地域特征,遵循表达地域文化的设计原则,延续地域文化连绵发展的脉络,实现城市商业步行街的地域价值,创造出个性鲜明、富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满足环境中的人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直长运.史学民:地域文化在老城更新中的延续与生长[J].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

2王晓.商业步行街地域性设计初探[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

3石冰.步行商业街区自然地域性设计分析[J].福建建设科技,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