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治理的意义范文

城市治理的意义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治理的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治理的意义

第1篇:城市治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城市河道南桥生态治理经济效益

时展的主要趋势。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建设美丽城市的需要也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的需要。上海市地处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缘,濒江临海,境内江、河、湖、塘相间,水网交织,上海城市因水而生,因水而兴。近年来,上海市平原河道面临诸多问题:一是人水争地,侵占河道;二是水质污染,生态恶化;三是护岸硬化,生态退化。因此河道生态治理是加强平原河网地区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国内对河道生态治理的研究[1~4]大多集中在生态治理的定义、功能的描述,或是过分关注河道生态治理技术本身,而往往忽视了河道生态治理的经济效益[5]研究。本文结合上海市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与大家一起探讨城市河道生态治理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1区域概况

上海市奉贤区南桥新城[6]规划范围为北至大叶公路,东至浦星公路,南至G1501,西至南沙港和沪杭公路,总面积71.39平方公里。规划人口为75万人。新城的空间结构为“一核联四片、一环串两带”,是上海市“十二五”期间重点推进建设的三大新城之一。南桥新城区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其水系规划主要水系格局为“三纵横一网十二湖”。金汇港、南竹港、南横泾“三纵”和浦南运河“一横”四条干河贯穿新城城区;“一网”为规划支河呈现纵横交织的自然河网生态布局;“十二湖”是南桥新城的生态核心和城市景观区的集中体现,其中“上海之鱼”水系对提升新城景观水平、打造新城核心公共空间具有重要意义。故河道的生态治理垫定了南桥新城以“低碳・生态,智慧・宜居”城市发展理念的基石,以此提升南桥新城的等级和综合实力。

2河道生态治理的原则、目标及程序

2.1 河道生态治理原则

1)植物合理配置原则:通过合理的水生、湿生及旱生植物配置能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和自我恢复能力。

2)发挥河流的综合功能原则: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在满足河流防洪、排涝等基本功能的同时,也要发挥河流的休闲、景观等综合功能。

3)可持续发展原则:保证足够的水面率和水体容量,保证水体循环流通,进而改善整个流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实现环境、社会及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2.2河道生态治理目标

河流的功能是多方面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认识,城市河道的生态治理目标往往最终或最深入的是恢复河流的本质[7]。河道的生态治理是位于河道防洪排涝整治、河道用水等一系列目标协调之上,同时兼顾河道自身所持有的自然特点及人文价值等目标。南桥新城区域水系发达、河网密布,根据城市功能区打造具有水乡特色的用水、亲水、戏水、观水、人水相融的江南“海派新水乡”,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综合竞争力。

2.3河道生态治理设计的主要程序

南桥新城区域现状河道情况较为复杂,由于早期缺乏水系统一规划以及建设时间的差异导致河道生态治理参差不齐,局部功能性驳岸也遭到破坏,部分新建区的河道生态较为完善。

借助南桥新城正处于发展建设阶段,通过对新城水系统一规划,明确水系生态治理标准,结合新城区域开发建设,对新城水系分期分段进行综合治理,逐步打造江南“海派新水乡”。

结合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河道生态治理设计主要按以下程序进行。

1)资料收集。对南桥新城周边水系的生境与环境进行调查,收集河道的水文、地质、地形、地貌、生物群落、河道自然风景、人文风景及周边城市建设用地等基础资料,为河道的生态治理设计奠定基础。

2)现状分析。通过对新城水系现状分析,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识别梳理和分析评估,查找问题的根源,针对性的制定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目标和对策。如随着新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污水排放量不断地增加,污染物成分日趋复杂,严重超出了水体自净能力,使河道水质受到污染,影响了人们的生活,部分河段水质污染严重,水体富营养化,水藻繁殖,绿水、秀水已不复存在等问题,应协同有关部门进行调研分析,制定可行的污水处理办法。

3)目标制定。结合新城区域功能分区,制定治理目标。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目标是以防洪排涝为基础,以人水和谐为原则,合理确定人与河道的占地面积、人与生物用水量的划分,保护和改善河道的结构和形态,改善和保护河道内生物栖息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并使该区域有代表性的生物或群落回归河流和岸带。结合南桥新城城市建设的不同功能分区与周边用地性质(商业、工业、农业、居住),对不同区域的河道或河段制定了不同的生态治理标准。新城水系按分级分区分段进行生态治理规划,按综合分级、同级分区、一区多段分别制定新城水系生态治理标准,明确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的内容和任务。

4)规划设计。河道平面规划和断面设计是以自然生态为基调,确保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由于平原河网水位变幅较小、流速低,故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采用了满足生态恢复要求的结构形式及生态型的工程材料或是能够满足生态恢复要求的基础材料,河道断面设计主要有梯形断面、矩形(直立式)断面和复式断面,生态护岸主要采用草皮护坡、干砌石、生态石笼、生态混凝土(砌块)等。

5)长效管养。对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效果进行分析评估,制定改进措施,为后期的河道规划设计积累宝贵经验。制定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长效管养机制,确保南桥新城水系生态治理的可持续发展。

3河道生态治理经济效益分析

水利工程系属社会公益性质的水利建设项目,具有多方面的难以定量计算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工程实施后,周边环境景观大大改善,工程的防汛、排涝等综合效益可以充分发挥,较大程度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南桥新城水系是浦东片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南桥新城周边水系工程实施后可以提高河道的过流能力和防汛能力,减少因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直接损失及间接损失,确保周边地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使居民能集中精力安心工作,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2)南桥新城水系整治后,进一步完善防汛、排涝、水资源调度体系。同时,为营造亲水型水环境,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及生活质量,创造了基础条件,具有一定的潜在效益。

4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南桥新城水系的生态治理,提高了区域的防洪排涝标准,同时也改善了空气通道,对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和空气污染有着积极的作用。由于人民生活居住环境得到了改善,从而提高了南桥新城的土地价值,改善了旅游投资环境,促进了新城的经济发展,为提高区域等级和竞争力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季永兴, 刘水芹, 张勇. 城市河道整治中生态型护坡结构探讨[J]. 水土保持研究, 2001,8(4):25-28.

[2] 崔树彬, 汪义杰, 张云, 陈军. 珠江三角洲河涌治理与生态恢复技术指导[M]. 2011,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3] , 周明耀, 赵瑞龙, 徐方. 城镇河道生态护坡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3(1):88-92.

[4] 牛德东, 牛政. 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的设计方法[J]. 水利科技与经济, 2013,19(6):87-88.

[5] 彭静, 张祥伟, 日本河道环境治理经济效益评价[J]. 国外水利, 2004.11:63-66.

第2篇:城市治理的意义范文

在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十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市十二届人代会精神,全面启动20__年各项工作之际,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在这里召开哈尔滨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工作会议,值此,我代表市政府向给予我市综合执法工作极大关注和支持的省政府法制办、省建设厅领导表示衷心地感谢!向在综合执法一线奋力拼搏的全体执法人员致以亲切地问候!向在执法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地祝贺!在城市管理领域实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开展综合执法,是国家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实际步骤。实施这项改革,对使城市管理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为顺应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发展方向,20__年,市委、市政府作出了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重大决策。综合执法队伍成立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卓有成效地开展了城市环境秩序整治执法工作,依法推进城市管理,在查处无证商贩等各类占道经营,整治已撤销市场摊区“回潮”、拆除私搭滥建、查处滥砍滥伐树木、治理拉运残土沿街撒落、打击各种乱贴乱画、整治噪声及烧烤污染等许多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城市管理难点和违法违章“顽症”初步得到了治理,为改善我市城市环境面貌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集中打击制贩假证团伙,保绿护绿,解放大树,集中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等执法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很大影响,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在这里,我代表市政府向在执法工作中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付出很大辛劳的广大执法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今年,是深入贯彻十六大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一年,也是完成“十五”计划的关键一年,市委、市政府确定了全面实施生态型园林城市建设,打造世界冰雪旅游名城的战略目标,明确提出要树立“环境兴市”的理念,坚持依法管理城市,全面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市委、市政府对综合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更严格的要求,你们肩负的任务很重。我希望全体执法人员不辜负市委、市政府的信任和全市人民的期望,脚踏实地,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水平,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赋予的各项任务。刚才,柏成同志在工作报告中对今年执法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我完全赞同。下面,我再提几点要求。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思想建设和作风建设,确保综合执法队伍沿着正确的轨道健康发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队伍是代表政府履行职责的行政执法主体,自身建设得好坏,不仅影响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成效,而且直接关系到政府的形象和威信。实事求是地讲,我们这支队伍在这方面还确实需要下一番功夫,少数人还存在野蛮执法等不文明执法、不依法行政现象,这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队伍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和业务建设,着力抓好为人民服务宗旨教育、法制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廉政教育,增强执法人员的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廉政意识,培养爱岗敬业的良好作风。今天是同志向全国人民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号召的纪念日,我们要牢记主席的号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定要把队伍建设抓实、抓好,建设成一流队伍,标杆队伍,保证国家和市里确立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落到实处。

二是要严格做到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树立队伍的良好形象。作为执法队伍,严格依法办事是对你们的根本要求,既要做到严格执法、依法行政,又要文明执法、廉洁执法。要建立规范化管理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从严管理队伍,对执法工作中表现突出、成绩显著的,要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执法违法、越权执法和不文明执法的,要严肃查处,直至清出执法队伍。市执法局下发的“七条禁令”很好,希望广大执法人员按照“七条禁令”严格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同时也希望执法局对违反“七条禁令”的人员要严肃处理,通过对个别害群之马的查处,来严肃我们队伍的纪律,同时更重要的是来树立我们这支队伍在广大市民中的形象。要建立严格的内部监督机制,自觉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把执法工作置于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促进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水平不断提高。

三是要加强执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依法行政能力。综合执法队伍相对集中七个方面的行政处罚权,职责范围很广,适用的法律、法规非常多,对执法人员业务水平要求相当高。虽然在几年的执法工作中,综合执法队伍始终坚持开展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执法人员的业务能力不断增强,但随着执法工作不断深入,对执法人员的执法水平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必须不断加强业务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进一步提高执法人员业务素质,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

四是要继续加大执法力度,创造良好城市环境秩序。几年来,综合执法队伍在城市环境整治中付出了很大努力,也吃了很多辛苦,执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城市管理任务仍然相当艰巨。广大执法人员要树立长期作战的思想,继续发扬不怕吃苦、甘于奉献的工作精神,以解决制约城市发展和影响人民群众生活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严格查处城市管理中的各种违法、违章行为,使城市环境质量进一步提档升级。同时,要按照确定的职责范围,全面履行职能,把行政执法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把各项执法工作任务切实落到实处,不能出现管理上的空档和漏洞。要做到职责履行到位,任务落实到位,责任明确到位,不断巩固和提高城市建设与环境整治成果。

第3篇:城市治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国际制度;阻力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7)03-0084-05

1.引言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愈加成为备受关注的焦点。2005年12月17日至18日,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2005年年会暨"中国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召开。2005年12月19日,由中国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WTO经济导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主办,日本社团法人海外事业活动关联协议会(CBCC)事务局协办的“中日企业社会责任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北京会议提出应该尽量避免企业社会责任(CSR)标准过于倾向欧美国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应将来自亚洲的信息纳入考虑范围。由此启发了我们对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形成的一些思考。

2.案例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和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发展历程:

20世纪90年代初期,美国劳工及人权组织针对成衣业和制鞋业发动“反血汗工厂运动”。因利用“血汗工厂”制度生产产品的美国服装制造商Levi-Strauss被新闻媒体曝光后,为挽救其公众形象,制定了第一份公司生产守则。在劳工和人权组织及消费者的压力下,许多知名品牌公司也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生产守则,后演变为 “企业生产守则运动”,又称“企业行动规范运动”或“工厂守则运动”,企业生产守则运动的直接目的是促使企业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但这种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生产守则有着明显的商业目的,而且其实施状况也无法得到社会的监督。在劳工组织、人权组织等组织的推动下,生产守则运动由跨国公司“自我约束”(self-regulation)的 “内部生产守则”逐步转变为“社会约束”(social regulation) 的“外部生产守则”。

到2000年,全球共有246个生产守则,其中除118个是由跨国公司自己制定的外,其余皆是由商贸协会、多边组织或国际机构制定的所谓“社会约束”的生产守则。这些生产守则主要分布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德国等国。其中比较有影响的生产守则制定和监察认证的组织有美国“公平劳工协会”(Fair labor Association,简称FLA)、“国际社会责任组织”(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简称SAI)、荷兰的“洁净衣服运动”(Clean Clothes Campaign ,简称CCC)、英国的“道德贸易行动”(Ethical Trading Initiative 简称ETI)以及“地毯标志基金会”(Rugmark Foundation)等。其中,美国一家非政府组织“社会责任国际”(简称SAI)咨询委员会以国际劳工组织ILO和联合国的13个公约为依据起草的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即SA8000影响较大,并以此为评价依据开展全球范围的认证活动。

3.说明

3.1 案例说明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国际经济规则的必要性来源于国家之间越来越密切的经济往来。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为最大化国际机制的规模和作用提供契机。为了提高各国间贸易水平和交易效率、减少交易成本,抑制有限理性和机会主义倾向,公平公正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是实现这些目标的必要方式和重要途径之一。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能够保证一国对其本国企业和外国企业(贸易伙伴)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使用公平的标尺进行衡量,杜绝发达国家以不公平的标准如SA8000作为贸易壁垒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从而促进世界经济共同繁荣和发展。因此,我们这里对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尚未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初步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3.2 方法说明

首先采用新古典方法分析制度变迁的理论,“如果预期的净收益超过预期的成本,一项制度安排就将被创新”(戴维斯、诺斯,1976)。制度安排的目标为“提供一种结构使其成员的合作获得一些在结构外不可能获得追加收入,或提供一种能影响法律或产权变迁的机制,以改变个人(团体)可以合法竞争的方式”①,应用这一点,分析本文案例中的制度安排是否达到这样的目标。最后,分析国际经济制度形成的阻力及比较不同的国际规则产生方式。

4.理论分析

4.1 制度的定义和功能

根据诺斯的理解,制度的特征和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三点:首先,制度是社会的游戏规则,他们能够约束人们的行为;第二,制度包括外在的带有强制和惩罚性的规则,也包括内在带有自我约束性的规则;第三,制度的功能在于它可以将人们的行为导入可合理预期的轨道。②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它们管制个人的社会行为”③,“抑制着人际交往中可能出现的任意行为和机会主义行为”④,制度是人们发生相互关系的指南针,它“构造了人们在政治社会或经济方面发生了交换的激励结构,制度变迁则决定了社会的演进方式”⑤。国际规则是在国际范围内形成的约束不同行为主体活动的行为规范,它能够降低国家间交易成本、减少不确定性、促成国家间实现合作。国际规则的产生、创新和变迁都是国家间为了特定利益集体行动的结果⑥。我们不仅要追求国际规则的广度和精度,而且坚决不能放松国际规则的公平度。

4.2 本文的逻辑结构

本文将集中分析为什么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没有建立起来。首先就SA8000的提出者及遵守者的前后损益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考察制度创新者在制度创新过程中自己的个人算计和被动接受新制度的参与者的损失;接着讨论不同国家的不同意识形态、各国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及国内各企业不同的发展规模和搭便车对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产生的阻碍作用;最后比较几个主要的国际规则产生方式。由于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尚未形成,所以有关国际规则的实施机制问题没有列入本文的讨论范围。

4.3 案例分析

4.3.1 企业社会责任区域性标准SA8000产生的原因分析。

首先考察SA8000未产生时的原制度安排下,即无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成本收益分析。制度不是选择的结果,而是博弈的结果,是博弈方根据自己的博弈力量、个人算计――内部得益和对方的策略――外部环境做出最大化自己总得益的一种安排。在一个博弈方力量强大,即表征为强权的情形下,制度安排表现为强者最大化自己的得益得到实现,而弱者只能被动接受和服从这个安排。因此,博弈双方或者多方的力量对比悬殊是制度在博弈中产生必须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某些外在性变化(如技术、市场规模、相对价格、收入预期、知识流量、或者政治和经济游戏规则的变化)使得某种收入的增加成为可能。”⑦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而言,即为国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游戏规则”发生了变化。这使得发达国家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对外投资提供了政策上的可能性,因而发达国家开始雇佣中国廉价的劳动力和在当地购买大量原材料资源并当地排污,来代替本国国内相对昂贵的劳动力和宝贵的自然资源及清洁的环境,从而可以获得相对较高的收入预期、资源储备和中国巨大的国内市场。在这里,在无企业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下,中国的改革开放这一制度变迁使得中国和发达国家双方都能获得收益,而且不存在现有制度安排下不能实现的“外部利润”。此时的制度安排是处于均衡状态的,是博弈的纳什均衡⑧。因此,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既没有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区域性标准,也没有提出企业社会责任的国际标准。此时,发达国家的强权在制度博弈中还没有凸显出来。

组织与其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表现为利益分配关系的变化,即收益支付的变化;在一种组织的环境中支配行为与相互关系的规则的变化,表现为纳什均衡的变化⑨。一项制度安排在双方或多方博弈力量变化后必然变迁。无企业社会责任的均衡制度安排发生了以下急剧的变化:首先,发达国家由收益大于成本变化为收益小于成本,得益变小。这种得益缩减主要是由三个原因引起的:发达国家国内失业严重、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人心。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在走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同时,国家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为减低成本,更多的跨国公司在加强内部管理、精简人员的同时,更多地把国内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这种伴随产业结构转移的跨国经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本国员工的大量裁减⑩,失业问题再度困扰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如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出口额持续增长,“中国造”遍布全球,以纺织品、家用电器等轻工业产品为主力,使发达国家同行业竞争企业难以维系,发达国家国内的失业局势进一步严峻。同时,随着近年来全球各种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和战略资源的供给起伏,各个国家都开始把环境治理和资源储备提高到重要的战略高度,发展中国家利用后发优势,更加积极采取措施应对环境和自然压力,例如中国提出要努力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资源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正在深入人心。因此,发达国家不可能再如20年前那样低价地、无限量地获得发展中国家的自然资源和原材料,并低成本地,甚至无成本地在发展中国家排弃废水、废物。无企业社会责任的均衡制度安排开始失衡。面对这种局面,发达国家开始寻找能够解决失业问题、竞争问题、减少成本、增加收益的新的博弈策略――绕开发展中国家单独制定SA8000,这个新的制度安排能给发达国家带来外部利润――解决本国失业问题、遏制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发展,并且可以凭借发达国家的博弈强势力量强制推行,迫使博弈的弱势力量――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接受SA8000。可见,SA8000是发达国家针对发展中国家制定的新的贸易壁垒。其次,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始终是收益小于成本,表现为工资水平较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过度开采等经济发展瓶颈和社会问题。在SA8000产生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益分析发生了深刻变化。发达国家又回到收益大于成本的获利状态。发展中国家由原来的收益小于成本变化为更小的收益――成本增加导致丧失国际市场竞争优势小于更大的成本――生产成本和社会成本的双重增加。

“一项制度形成以后,会随之产生某种在该制度中有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他们对这种制度有着强烈的需求。他们力图巩固现有制度,阻碍进一步的改革,哪怕对全社会而言,新的制度安排较之现存的制度更有效率”B11。在本案例中,发达国家在没有企业社会责任标准的原制度安排下,是“有既得利益的压力集团”,因此维护原有制度,没有潜在的利益空间驱使他去主动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标准这个新制度。发达国家在抛出局部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SA8000后,在这个相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而言的旧制度下,他们为了维持SA8000给他们带来的既得利益,仍然扮演“巩固现有制度”的“压力集团”的角色,不支持“较之现存的制度(SA8000B12)更有效率”的统一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建立。

4.3.2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形成的阻力分析。

阻力1:意识形态差异。

非正式制度是三个决定制度变迁的因素之一B13。非正式制度是正式制度的支持系统,并为正式制度提供合法性,同时制约正式制度的完善B14。意识形态是非正式制度的范畴。“在同样的制度环境(外因)下,人们行为的差异主要来源于意识形态(内因)的影响”B15。因此,无论在SA8000企业社会责任局部标准下,还是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下,不同的意识形态都会相互冲撞,并形成一个累积的过程,最终会妨害制度的权威性和合法性。此时,像SA8000这样的企业社会责任局部标准会因其强制性而强力推广制定该制度的那些国家的意识形态为主导,企图同化掉其他异己的意识形态,从而一方面维持旧的无效率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局部标准,另一方面不支持新的制度安排――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但是,这样的做法会引起国家间政治、外交争端,甚至是局部战争爆发。因此,从意识形态差异对国际经济制度形成的负面影响来看,企业社会责任局部标准在意识形态差异面前不仅是束手无上策的,而且其下策――同化其他异己意识形态的代价是无法估计的。

诱致性制度变迁具有营利性、自发性和渐进性。其中,渐进性在很大程度上是由非正式制度内在的传统性和沉淀性决定的。在诱致性制度变迁中,正式制度的形成从谈判到达成一致意见已经是一个长期的艰难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受到非正式制度,如意识形态差异的影响。即使在正式制度形成以后,正式制度的执行和推广也可能受到意识形态差异的干扰,甚至发生冲突。因为非正式制度的变化非常缓慢,无法在短期内调整。这会使正式制度或者流于形式,或者在执行中变形,甚至根本无法实施,形同虚设。因此,涉及多国不同意识形态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形成以及执行的阻力是相当大的,由意识形态差异造成的国际经济制度的执行故障或中断带来的谈判成本损失也是相当大的。这里得出的是意识形态对正式制度产生负面影响的一般结论。而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在受意识形态影响方面还有其他一些特征。由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丰富内涵,各国意识形态差异会使企业社会责任的各项内容从方方面面渗透到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执行之中,使意识形态差异对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影响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这也佐证了引言中提及的中国和日本提出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应把东亚文化考虑其中的合理性和必然性。当然,我们不排除意识形态会随着国家制度变迁而演进并起到促进新制度产生和推行的作用。这里,只是更加强调一国意识形态与新制度相冲突的那部分对新的国际规则的逆效应。

阻力2: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和国内各企业规模不同。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较大差距,这是显而易见的。同时,各国国内的企业成长阶段和规模也有许多不同特点。因此,尽管在发达国家SA8000已经成为社会公认的企业行为准则B16,但是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而言,一方面,我们当然必须不断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水平,这不仅是与世界接轨、顺应全球化潮流的被动效仿,而且是我国完成“十一五”规划、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点工程。另一方面,不能拿发达国家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来衡量我国现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水平。

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作为一个新的制度安排同样能带来外部利润,而且这个外部利润是多元的。不仅发达国家可以获得它,而且发展中国家也可以得到。当然,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这一新的制度安排下发达国家获得的外部利润明显小于SA8000制度安排下获得的外部利润,即国际标准扣除了解决国内失业的收益和设置贸易壁垒的收益。也即: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制度安排下,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将还原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本身含义,而不再受SA8000这样的制度安排所附带的浓重的贸易壁垒色彩。只有在公平公正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下,世界各国才能真正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开展国际竞争和发展经贸往来,促进世界经济共同发展,此时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才是处于均衡状态的制度安排,是帕累托最优的。由此可见,各国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及国内各企业规模不同客观上不利于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形成。

阻力3:搭便车效应的扩散。

制度具有生产和消费上的不可分性、非冲突性和非排他性。因此,从本质上讲,制度是一种公共产品。制度变迁中第一行动集团通常被作为既定来处理,而忽略了搭便车对集团的形成、结构和在变迁中分化的重要影响。现实中集团的形成就是制度变迁的一部分,集团就是制度的载体,一旦形成集团就开始了制度的博弈B17。组成集团的人数足够少和存在个人努力为集体行动做出贡献的激励机制是集体产生的两个必要条件B18。国际规则涉及国家的数量多,也不存在上述的激励机制,所以各个国家对国际规则变迁的态度和行动存在搭便车的可能性,没有哪个国家通常为博弈中的被动接受国愿意主动承担制度变迁的成本,以至于各国长期维持着非均衡的制度安排,制度变迁的第一行动集团难以形成,国际规则的变迁难以发生,而同时却为霸权国家提供国际规则留下了可操作的空间。集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冲突使搭便车效应在各个国家之间扩散,各国都徘徊在享用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非排他性利益的路上,而不愿意向前迈一步。

阻力4:新制度的机会成本较大。

在制度变迁的新古典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框架内,现有制度与新制度之间的关系是供给方面的重要因素之一,它表现为新制度的成本与收益计算。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新制度的成本计算既要包含设计和执行新制度的一切费用,即会计成本,也要包括放弃现有制度所失去的收益,即新制度的机会成本。当创建新制度的费用与旧制度的收益之和超过新制度的收益时,新制度就很难产生,因而旧制度继续维持。这样便造成了制度变迁过程中的路径依赖。尽管SA8000是现有的不公正的企业社会责任局部标准,但是它凭借发达国家强大的博弈力量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SA8000认证的浪潮。如果新的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创新成功,自然要求企业按照新的标准认证并执行,那么那些已经获得SA8000认证的大量企业的认证和执行费用就加大了新标准的成本。当SA8000的认证和执行费用足够大时,致使新标准的收益小于总成本,那么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命运将具有太大的不确定性。

阻力5:不存在可行的有效实施机制。

我们这里分析的重点是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阻碍因素。虽然制度的实施通常在制度形成之后,然而对制度实施机制的考虑会对制度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制度的实施机制大体分为三种:自我实施(惩罚)、对方惩罚和第三方惩罚。由于制度是博弈的结果,在博弈过程中当事人在策略选择时仍然按照最大化效用原则行动,因此排除当事人的良心影响,理性的博弈方不会实施自我惩罚。对方惩罚要求有严格的前提条件:多次重复博弈。同时可置信的第三方惩罚机制在国家之间的制度博弈中基本上是不存在的。所以,不存在可行的有效实施(惩罚)机制是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难以形成的技术难题。

4.3.3 国际规则的主要产生方式比较。

国际规则由霸权国家提供、国家间合作产生和国际组织提供是较为常见的国际制度产生方式。通过霸权国家提供的国际规则具有不公平和不平等的显著特征。尽管国际规则是公共产品,但是霸权国家为了实现其国家利益――主要包括政治和经济,愿意承担国际规则变迁和创新的成本,并凭借经济全球化、自身的经济地位和潜在的经济制裁强迫其他国家必须在这个国际规则下选择合作策略――参与和服从这个规则,这是内部原因。制度的关键在实施机制:自我实施即为纳什均衡。要达成双赢局面需要可置信的惩罚承诺。而国与国之间缺乏第三方,所以国际规则通常由霸权国家提供,这是外部环境所致。SA8000就是由霸权国家提供国际规则的典型例子。

由于国家间关系一般可以视为多次重复博弈,所以通过国家间合作产生国际规则是可能的,但其可行性值得探究。国家间合作产生国际规则具有时机少、耗时长、成本高、范围有限等根本缺陷。通常在霸权国家衰落、霸权不存在、或者没有国家愿意充当霸权时,才通过国家间合作建立国际规则,因此采用它的时机少;考虑到各国的搭便车倾向,高成本和长时间的谈判会给国家间合作产生国际规则带来较大的效率损失。各种双边和多边协议更为常见也表明国家间合作范围有限。

国际组织提供国际规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由霸权国家提供和国家间合作产生国际规则的不足。但是,尽管国际组织有可能得到多数国家的认可,由国际组织制定的国际规则却未必能够得到所有成员国的承认。有些发达国家出于国家利益的考虑很可能拒绝与其国内利益不相一致的国际经济规则。企业社会责任国际标准的博弈过程正陷于这种困难处境之中。

5.结论

5.1 制度变迁的潜在利润和成本的比较分析原则,除了适用于个人、团体、政府的制度形成B19以外,同样适用于分析国际制度的形成。

5.2 制度是博弈的结果。一项制度安排在双方或多方博弈力量变化后必然变迁。在国际经济制度变迁中,根据各国的经济实力可以把制度安排中的参与者分为两大集团:强势集团――发达国家和弱势集团――发展中国家。局部的多国经济制度一般由发达国家根据自己的成本收益分析被“创新”出来,并凭借全球经济一体化强力推广到弱势集团内部,使弱势集团被迫接受,从而在实际上发挥国际经济制度的效力。而能够达到帕累托最优的国际经济制度由于不利于强势集团收益大于成本的算计而不能得到强势集团的支持和推动,因而难以形成。所以,强势集团主导是国际经济制度难以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5.3 各国意识形态差异、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搭便车效应扩散、新制度的机会成本大和缺乏有效实施机制是国际经济制度在客观上和制度技术上难以形成的重要原因。国际组织提供国际规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由霸权国家提供和国家间合作产生国际规则的不足。但仍然受到强势集团的制约。

注 释:

①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之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271.

②顾钰民.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研究・应用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61.

③菲吕博顿.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

④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⑤同④。

⑥李增刚.国际规则变迁与实施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十辑),黄少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⑦ 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之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321.

⑧黎秀荣.制度是博弈的结果:一个尝试――以西安城市交通客运市场制度变迁为例[M].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1).

⑨同⑦。

⑩丁家云.我国与发达国家失业问题的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7).

B11B14B15B19贺卫,伍山林.制度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62,165,165,161.

B12笔者加。

B13另外两个分别是正式制度和实施机制。

B16王丽萍,吴进江,蒋兰陵.SA8000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诠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

B17黎秀荣.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J].制度经济学研究(10),黄少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B18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参考文献:

[1]丁家云.我国与发达国家失业问题的比较[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7).

[2]菲吕博顿.新制度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3]顾钰民.制度经济学――理论体系・比较研究・应用分析[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4]贺卫,伍山林.制度经济学[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柯武钢,史漫飞.制度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2000.

[6]李增刚.国际规则变迁与实施机制的经济学分析[J].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十辑,黄少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7]黎秀荣.制度是博弈的结果:一个尝试――以西安城市交通客运市场制度变迁为例.中国社会科学评论,2002(1)

[8]黎秀荣.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的冲突[J].制度经济学研究,第十辑,黄少安主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9]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10][11]R.科斯,A.阿尔钦,D.诺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产权学派与新制度学派译文集之L.E.戴维斯、D.C.诺斯.制度变迁的理论:概念与原因[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12]王丽萍,吴进江,蒋兰陵.SA8000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新制度经济学视角的诠释[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5,(4).

第4篇:城市治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 施工 成本控制

0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脚步的加快,农村水利工程也正在逐步发展。水利工程是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其不仅仅关系到农业种植、畜牧业养殖,同时也是农村减少洪涝、干旱灾害的关键。因此发展农村经济,水利工程必须先行。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关系到工程费用的控制以及工程施工进度等众多环节。施工企业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管理事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核心。

1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组成及控制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指施工企业为完成工程项目的全部施工任务,所耗费的各项生产费用的总和。它包括直接费、管理费、临建费、业务费等项。

水利工程不同于一般的土建工程,其具有一定的特点。因此对于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管理,应根据水利工程特点,按照工程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工程预算分解、动态资金管理以及基础管理等几个方面,来进行水利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工作。以促进企业施工过程中各项费用的控制、减少施工浪费以及不必要的支出,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成本控制是项目管理的核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承包合同中,成本可分为两部分:施工成本和经营管理费用,其中施工成本一般占合同总价的70%以上,所以,施工成本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内容。加强水利工程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是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强化企业管理的根本。因此水利工程项目管理对于施工企业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主要问题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控制是很多施工企业已经意识的重要问题,而且实施低成本控制战略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但目标成本制定了不知多少个,可工程成本始终没有降下来,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光喊低成本战略,而缺乏低成本战术。总制定成本管理目标,而缺乏可操作性,使目标始终无法实现,概括起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成本管理意识的误区工程成本管理是全员参与、渗透在项目全过程的管理,其目标成本控制要通过施工组织和实施来实现。其主体是施工组织和直接生产人员,而不是财务会计人员。施工管理和财务管理工作的混杂,表面上看起来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和各司其职,实质无人承担成本管理责任。实际上,财务人员是成本管理的组织者,而不是成本管理的主体。不走出这个认识上的误区,就不可能搞好工程成本管理。

2.2 工程成本控制依据的不完备产品成本的合理控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来进行。如何针对单体工程项目制定出可操作的工程成本控制依据十分关键。很多施工企业对于工程目标成本的制定过于简单化和表面化,甚至有些施工企业只是简单地按照经验工程成本降低率确定一个目标成本,而忽略了该工程的现场环境以及施工条件和工期的要求。

3 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对策

根据施工承包合同的类型和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采取合适的施工成本控制措施,制定可行的控制标准,对施工过程进行记录,它涉及到人工、材料和施工机械的消耗量、施工工艺、现场管理、工作面情况、场地布置和施工准备等项目;也包括资源的数量、类别、人工和施工机械进退工作面的时间、休息或闲置时间,以及设备的保养、维护时间等内容。水利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应渗透在工程施工的各个阶段,具体措施有:

3.1 工程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施工企业中标以后,首要的工作是施工前期准备,其中关键性问题是签订的工程承包合同,而合同的多数条款都与工程造价有关系,所以合同条款的明确是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的重要因素和环节由施工企业的经济、技术人员所组成的投标人员参加投标工作,投标人员要有丰富的施工经验和投标经验,在熟悉合同条款的同时,深入现场,仔细调查、勘验。高度重视材料、设备及人员的管理。

3.2 工程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施工组织设计是施工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利学正确地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对施工过程的成本控制尤为关键。重视施工准备工作,按照工程项目合理的程序排列施工先后顺序。广泛推行流水作业,立体交义作业。充分利用现有机械设备,内部合理调配,力求提高主要机械的利用率、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要编制出施工技术上先进合理、人员安排上精良的施工方案,并均衡合理安排整个施工过程中各个分项工程的进度,安排中要考虑原材料的需用量和库存量,杜绝材料积压、闲置、浪费。

第5篇:城市治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秩序;活力;城市文化空间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4403(2011)04-0039-08 收稿日期:201 1-06一01

城市化进程既是人类文明不断演进的历史,同时也是人类社会生活不断丰富化的历史。城市作为人类文化的汇聚体,在与人类实践互动中不断化育出承载着多元性的人类可感知和体验的各种文化场所、文化模式、文化制度,也孕育出展现人类文明重要含义的有生命力和历史延续性的符号与象征、精神与气质、记忆与梦想,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空间。反观城市发展进程,可以清楚地看到,始于工业文明带动下的城市化发展的每一步,都伴随着破坏性的后果,城市文化空间被全球化的浪潮冲撞与支解:现性主义规划下的城市空间日益均质化与同质化,压抑了文化和空间的丰富性;“无地方性”的空间生产模式瓦解了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与差异性,使“城市生活充满了华丽的碎片和欲望的膨胀,而缺乏一个清晰完整的格局”;现代建筑克隆复制式的大规模蔓延导致城市趋向呆板与无序,城市的定向功能日渐丧失;人性化与功能化的矛盾冲突导致城市文脉断裂,城市文化的地域性、延续性及发展和创新活力面临危机;城市空间的现代化和文化的现代化共同造就了人的自我确认、自我认知及经验能力的破碎与分裂……城市文化空间的支离破碎意味着人类社会秩序的混乱与失序,也表征着人与城市空间在文化意义上的断裂。要想恢复和重建今天人类的文明形式和秩序,“必须分析人类文化的各种形式”,从城市空间的文化视角,即城市空间如何获得文化意义、文化如何利用城市空间来实现其意义,来重新审视和设计作为人类文明重要载体的城市。

一、城市文化空间及其生成

“地形学乃是传统神话空间的平面图,能彰显空间,就必能开启空间”,而人对空间之所以感兴趣,在于“人抓住了在环境生活中的关系,要为充满事件和行为的世界提出意义或秩序的要求而产生”。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文化积累的过程。城市与文化从来都是相互并且内在地彼此影响着对方:文化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其包含的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物质实体之间具有高度的内在相关性,能够非常深刻地改变我们看待城市的方式,而且文化就存在于城市景观、商品消费、城市建筑及日常的城市生活实践之中。城市的进步及可持续的管理方式表现为城市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城市如何建构、如何发展取决于文化的实践及变迁,城市作为文化的容器和秩序的象征,本身就是人类文化的创造性产物,人们的生活理想、风俗经验、价值观念和情感认同凝结与物化在城市景观和城市建筑中,并且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历史地流传与积淀,城市中的一切因为人的实践而被赋予具有价值意蕴和意义表达的“文本”内涵。

社会性、历史性、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相互关联,以及人在城市空间中的实践和意义,使得城市不再只是社会发展的经济成长器。城市空间既是物质的空间,也是行动和意义的空间,它不仅仅是自然的物质空间的外在形象,而是对社会秩序进行归序和强化的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城市空间真实地、有意识地表达了物质化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过程,城市空间并不仅仅是城市活动的载体和容器,而是浓缩了记忆和情感、包含着历史和文化、传递着思想和价值以及凝聚了人类全部生存价值和意义的具有社会属性和文化价值的社会文化空间。对于什么是城市空间的问题,实质上就是哈维所说的“不同的人类实践如何创造与使用不同的空间概念”的问题,城市空间的文化意蕴和文化本质因为与人对更文明、更有序、更有活力的生活秩序的追求具有深层的一致性,以及空间的象征性意义和不同人的生命体验、社会生活和价值体系的交流沟通而突显出来。

城市文化空间,是由各种不同要素组成的有序的、有生命力的人类城市文化生活实践的载体,是对现有社会秩序进行维持、强化和重构的实践区域,同时也是文化诉求展现与意义表达的过程,体现了“社会空间辩证法”。从形式上看,城市文化空间既包含直观的、具体的物质性构成要素,如城市居民、自然和人文景观、历史遗存、具有历史与美学意义的建筑、科研艺术机构,也包含生动的、感性的互动性构成要素,如经济活动、文化交往、日常生活,还包含意义的、抽象的精神性构成要素,如城市文化精神、城市情感、城市性格、城市心理、文化象征与文化符号、城市魅力。从过程来看,城市文化空间是传达不同时期社会制度、行为规范、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情感认同等特定内容的历史延续过程,同时也是城市空间与人的行为相互依存、交互影响的作用过程。

城市文化空间是历史地生成的,表现着人与社会相互建构的关系。作为社会建构的实践场所,城市文化空间涵盖充盈的话语场境、实证性事实和丰富的想象力,深刻体现了人类实践和空间特质的相互交织,它既是人类文明演进的标志和象征,也是知识和权力规训的场所,同时也是集体意识和消费行为的汇聚。城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无不镶嵌在一定的空间中,城市文化空间本身也是人类生存与实践的客观实在。马克思说,“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来说的生成过程”,正是人的实践活动,才生成了人类历史及其发展过程,才有了日益丰富的城市生活和社会关系,才使城市空间获得丰富的文化意义。

人类实践活动创造了对于城市空间概念的需要,日常生活实践解决了城市空间与社会文化之间的联系。作为城市化和文化的存在物,人类实践必定以时间与空间方式存在,人建构着城市空间,人的存在和实践是城市演进与空间拓展的基础和前提。在这种互动实践中,城市居民达成交往与社会关系,形成情感认同的共同体,创造一系列城市文化象征与符号,城市空间因此具有了历史的、文脉的、价值的和社会的文化属性。城市文化空间形成是人的实践活动、城市空间结构本身的集聚扩散、城市社会结构在经济、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念上不断协调、整合互动的结果,是人类展现其行为价值与意义的场所,也是人类行为及人类文明有序、可持续的路径。历史的发展造就了城市文化空间物质实体要素的稳定性和丰富性,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又导致它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不同文化因素的交融和价值观念的存在则使得城市文化空间相应地具有兼容性和层次性。良好的、理想的城市文化空间应该既能

够展现清晰有序、和谐稳定的城市格局,又能够将其具有生命活力的城市精神――创造并保持人类精华和人类文明――延续下去。

二、秩序与活力: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内蕴

1.秩序与活力

秩序与活力是人类自古以来就追求的理想目标,同时也是城市形态和城市生活的理想状态。“秩序”通常作为“混乱”、“无序”的反义词出现,指合乎规律的稳定平衡态,接近于排列上的规律性和条理性,结构上的平衡性和一致性,整体上的统一性和连贯性。“秩序”在英文中对应“order”一词,指“秩序、顺序、有规律的状况”,西方学者大都依据自然与社会、理性与感性、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这两条逻辑线索,在自然秩序与社会秩序两个层面上讨论秩序。秩序与社会的可控性、社会生活的稳定性、人的互动性和社会生活的可预测性相关,与人类社会发展和兴衰成败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关系。它是对社会稳态、和谐、规律及有序的状态揭示,预示着社会生活的有序性和人的创造活力之间的合理张力,也代表保障社会稳定、整合和激发社会活力的协调机制。从静态上看,它是相对稳定的制度体系,是社会互动和传统习惯的固定模式,具有一定的恒久性;从动态上看,它指社会构成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能持续生产出自身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条件,如交换、权力、沟通、价值与文化等,并随着时代背景和历史变迁实现自我进化。离开秩序,人类社会以至整个自然界就会失去存在的基础和稳定的保障。活力指一种富于生机的生命状态和精神状态,或是具有生机和生气的努力与奋斗,也指一切行为者获得旺盛生命力,行为过程本身表现出行为主体积极的努力和昂扬斗志。活力必须有承载它的载体,载体是一切存在者。

随着人类社会从狩猎社会到城市社会的发展,秩序和活力作为城市文化空间的核心内蕴和本质与意义也慢慢彰显出来。秩序与活力首先是与人的生存需要和生存意义内在相关联:人能够将意识结构和需要体系进行自我调节与调节他人,都是出于秩序的需要;人的生存自我创生、自我确证和自我理解的基础则在于人内在的生命活力,活力促使人整个生命机能发挥与实现,推进人类生存意义的无穷生发。伴随着自发和有计划的行动,慢慢形成了日益负载着生产活动功能,并且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与交往场所的城市。城市关乎人的生存,从它诞生起,就承载着人类对秩序与活力不懈追求的意义,城市不仅是人类希望过上有序生活并且能够使之创造性地持续下去的物质手段,也是记录人类努力使城市格局、城市形态、城市生活、城市精神、城市文化等保持秩序与活力一致性张力的象征性符号。因为人有目的和有意识的实践,城市才具有了文化的意义,城市文化空间也包含着一开始就蕴含在人类实践中对秩序与活力追求的本性。理想的城市文化空间是城市文化空间格局、城市生活、城市文化精神秩序化与活力化相统一的有机体,一方面表现着秩序,并且具有“序而不死”、“活力生机”的特点;另一方面具有生机与活力,同时却“活而不乱”、“井然有序”。秩序代表城市文化空间的稳定、有序、饱满的动态平衡状态,它展现了基于科学性、有机性层面的价值追求和理想表达;而活力则蕴含着城市空间的文化生命力、社会生活的丰富多样性及人类文明的可持续性。

2.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

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占主导地位的城市文化空间的形态及构成要素,它们同时存在并且构成城市文化空间这一有机系统,或是在不同学科视角下城市文化空间。这里的共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从某种意义上说是被抽空了时间,采取了时间的空间化策略的空间,它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物质实体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互动实践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

物质实体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是指实体环境与地理意义上的空间,主要在客体形式范围内,从物质实体要素,比如建筑、树林、街道、交通等与周围虚空间之间的交织关系出发,运用归纳及多变量统计方法,对城市空间整体或某个局部共时态空格局与模式特征进行分析,形成规划城市空间的规律及协调不同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原则,进而引申出城市空间的文化、情感及美学意义。它反映了城市构架的整体性和秩序性逻辑,并且强调城市若要获得有生命力的内涵,不能只注重形式美,而必须在满足城市功能活动要求前提下,使城市空间更加具有组织感、秩序感及形象感。R.克里尔(RobertKrier)的城市空间主要就是物质性的实体空间,表现为城市形态与现象,由不同的基本广场形态通过变形、融合、变角等方式演变为多样的空间形式,也考虑到广场的文化功能和文化传统,尤其强调公共空间的重要意义。这也正是特兰西克(Roger Trancik)所倡导的“寻找失落空间”。寻找失落空间,就是要恢复受现代主义影响而丢掉的城市主义和人性化尺度的原则,恢复传统城市中街道、城区、广场、公园等相互关联的秩序,恢复城市中具有活力的要素。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的城市空间是城市空中实体(比如教堂)与空间(主要是广场)之间关系的美学和艺术意义上空间,他通过考察城市中物质实体如广场、街道、建筑物、纪念物等,从艺术及美学角度总结城市空间构成特色和结构内涵,艺术性的核心就在于整体性、关系性及有机性,只有各实体之间相互关系达到高度和谐统一,城市空间就会丰富和具有艺术感染力,会更富于活力。

互动实践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是行为与环境知觉意义上的空间,也是从日常生活出发理解的城市空间。这一层次的空间由单纯的客体形式的分析深入到认识主体人,在环境与人的感知、领悟与理解的双向互动基础上,挖掘空间的文化和符号意义,形成人类社会化共识的基本特征“意义”。凯文・林奇的《城市意象》,就是将心理学方法运用于城市物质空间的分析,把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感知当做整体来研究,希望在城市物质空间、共同的文化背景以及人的实践感知三者相互作用过程中达到一致,追求一个“开放的、能够不断发展的秩序”。林奇认为,城市中移动的元素,尤其是人类及其活动,与静止城市物质空间元素同等重要。人如何与城市环境保持协调双向互动的关系,如何成为城市中的参与者,如何真正感受到城市,直接决定着城市的可读性与生命力,决定着城市分析与设计。可读性就是城市应该组织清晰,秩序明确,布置得当,连贯条理,个性鲜明,而且还有诸如“意蕴或是表现力、愉悦感悟、韵律、兴奋点、可选择性等等”这样的活力特征,这样生动并且具有很强秩序性的环境必定会给居民日常生活带来崭新的意义,也会拓展人类经验的潜在深度和强度。诺伯格・舒尔茨的存在空间统一了个人与社会的公共性,代表着人类存在的方式,是对具体建筑空间的抽象化。人与环境之间的有意义的实践关系,包括认同的活动,都是对空间秩序的掌握。他对空间的

理解显然在很大程度上受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的影响,即把空间看做是有机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此基础上关注人、人的身体与创造性,从人亲临的空间性出发探讨场所、路径、领域等空间的基本要素以及人类生活独特意义的发生机制。空间存在的“意义源自自然、人类,以及精神现象,并通过秩序和特征为人们所体验。……”有秩序的城市空间,以其深沉的历史和精神的脉动,给人安全感和归属感,并且具有恒久的生命活力。

文化精神意义上的城市文化空间,是融合了城市、社会、文化和文明的空间。它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城市是否满足人的基本需要,城市空间布局、城市设计是否都以人性化尺度为出发点。遵循人本主义目标和企望的城市空间,与自然环境之间是有机融合的,不会追随纯粹的形式主义和城市秩序,内蕴着真、善、美的核心价值理念,“蕴涵了各种能量、形象和活力”。城市空间的规划与设计都要试验性地致力于“澄清这一秩序”――满足人类群体最大可能性的成长以及“人格最大程度的文化”。芒福德的城市空间,就是文化精神意义上的空间。它能够保持自身生命力并且能够成为更有活力、更开明社会的意义象征,在于它是一个有生命的环境,是一个“能够循环、修复以及更新的有机身体”。只有为了永恒的生命,而不是为了暂时的金钱或资本而设计的城市,其发展的活力之源即“一系列世代不变的生物及社会的恒量”才能被发现,空间的文化意义才能完全突显。建筑的秩序、城市的秩序与社会秩序紧密联系在一起,有秩序的社会与具有生命力的文化是一致的。建筑、城市中蕴含生命秩序的原则,秩序代表着建筑、城市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有机关联,城市与自然、与生活要充分地保持关联。秩序也意味着城市应该以人性出发去建构,“定位于人性化,福利和服务事业,而不是机械化和利益”,秩序的基础不仅仅存在于建筑师的思想里,也存在于时代的政治制度、工作秩序与社会态度之中。“城市理论的公式化”模式下的秩序,即纯粹机器化、纯粹的模仿创造的普遍秩序,并不是我们真正追求的,因为它的生命内涵及活性意义被抽空,城市空间、场所只为特定目的服务,城市会日益丧失发展的生命力。

共时态视野下的城市文化空间说明了,城市文化空间是立体的、层次的、多维的,秩序与活力是它的理想状态与追求目标。我们不仅仅要看到城市中的视觉艺术和形体秩序,同时也要注意城市空间的丰富内涵和活性,要注意社会、历史、文化诸方面的交杂影响。

3.历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

历时态视域中的城市文化空间,主要是在历史和时间维度中理解和透视城市文化空间的生成和发展。城市空间是历史地生成的,它并不是独立于人类社会经济和政治之外的领域。从文化视角把握城市空间的历史生成,首先是将文化理解成并不是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之外的而是内在于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领域之中,并且同样也是历史地生成的生活方式、价值规范、理论形态。其次是城市空间随着历史的进程,日益获得并强化文化意义,文化伴随着城市的成长,帮助形塑城市生活方式和人类文明。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城市文化空间历时态演进序列,每个阶段又有各自兴起、繁荣、衰败的历史逻辑。

古代城市的“神祗的家园”。城市产生于“旧一新石器的文化的社区之中”,这是产生于有机生命的可能性之中的一个质的飞跃。它从产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其特殊性,代表着人类文明的创造物,又是专门贮存并流传人类文明成果的空间。古代城市紧密地、有秩序地、有组织地集中在有限的地域环境中,形成一个有机复合体。诸如城墙、圣祠、村庄、建筑、集市、广场、堡垒等慢慢在这个复合体中发展,日益有序化,逐渐获得各自的文化意义。如城墙既是为居民提供保护的物质性防御壁垒,也是居民安全感的精神界限,它同时也孕育着野蛮文明的种子;宫殿和庙宇包含的神圣权力,扩大了社会交往,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城市因此不仅仅体现着精神宗教及世俗的伟力,也以带有明确目的性的有秩序的形式发展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城市象征及文化意义之所以获得,并不是各组织部分在尺度、空间上的扩延,而是因为它是“一种具有象征意义的世界,它不仅代表了当地的人民,还代表了城市的守护神祗,以及整个儿井然有序的空间”。

希腊城邦的“自由的生活”。希腊城邦是经过数代市民努力创造的新的城市形式,它蕴含着更有机的,与人类生存的活的内核更贴近的东西,那就是自由市民的精神。雅典卫城是城市活动的中心和城市全部实在的精华,每座建筑物“都是那种自成一统的,自我完备的,平等而又独立的单位,它们均不属于任何一种等级秩序”,将古代城市真正神圣的元素――圣泉、岩穴、皇宫、庙宇、营地等延续并且聚集于一体,形成复杂而又原始的结构组合,彰显着城市空间的历史和深度。广场则代表着城市空间的广度,它具有开放性却没有统一性,包容着丰富的、各式各样的建筑,正是在开放性和开阔性中萌生了真正的城市秩序。希腊的房舍是简陋的,住宅条件贫寒,城市空间有限而且是低水平;但它的市民在精神上是广阔和富有的,思想是彻底解放的,因为“他们超脱了文明方式所具有的那许许多多败坏生活的清规戒律和实利主义的名缰利锁”。城市生活的美好并不在于舒适、奢华与昂贵,而在于拓展了的精神世界,因此是充满活力、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清洁、整齐、优美、秩序的城市在市民身上活化了,市民也真正融入到具有明显形式和关系的城市活动所构成的生活之网,在公共生活空间与私人生活空间之间自由地塑造自身。

中世纪城市的“自然的韵律”。中世纪的城市带有浓厚的乡村特点,城市空间与大自然巧妙地协调,体现了真正实用的有机体的特点。城市布局合理,亲切愉快,生动有趣,符合当时人们的生活条件。防御式的街道布局、交通设施、城镇格局,是根据当时的生活条件和地理环境天然形成的,符合大自然的规律,蕴含着具有生命活力的自然的韵律,也体现了空间的最基本的文化含义――给居民提供安全和方便的生活和心理安全感。城市空间想象力在人们生活、心理中得到充分发挥,自由布局形成良好的城市秩序和紧密封闭的有限空间,教堂、广场、街道有机融合在有限空间之中,带来切实的可爱感,引导居民思想和精神积极向上。它“不仅是一个生意盎然的社会综合体,而且也是个生气勃勃的生物环境”声音悦耳,景色润目。建筑形式上的和谐协调原则,带来令人满意的真实的建筑氛围,广场、房屋不拘泥于程式的配置关系带来生气和力量,强有力的艺术形式和对艺术的审美与鉴赏这两股活跃力量使得城市能够保持良好的秩序。

现代城市的“实利的规则”。因为缺乏创造的激情和文化的抱负,曾一度具有创造力的中世纪精神逐渐萎缩,被创造性演变的新的世界观所取代。文艺复兴吸取了古典形式精巧的风格与形式、富于想象力、与当时生活很好适应的精神,但在进一步发展时,就把这种精神当教条和公式套用。一味的模仿遮蔽了表现的原则,因为表现

需要在形式创造上具有真实性。结果就是“文化上的自杀”,文化的生命力被窒息,城市空间的文化意义也被消解。“从那时起――足足长达四个世纪之久――许多国家,许多集镇和城市,都受到这种思想的浸染。”城市与它的时代、地点和环境脱节,因为对建筑也缺乏理解,以致原本提高人们思想境界并且创造浪漫生活环境的新浪漫主义出现荒诞的幻想精神,带来杂乱与浮夸的风格和形式,在与不断工业化所带来的实利主义的对立和竞争中日渐下风。实利主义规则成为后来城市发展中的主导思想,开始危及城市的有机统一,并且渗透到城市中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破坏与降低了人们的审美力和对创造性艺术的欣赏,城市建筑被没有丝毫文化意义的装饰包围。尽管城市仍在继续发展和扩张,聚集了大量人口,形成许多庞大的社区,也给予人越来越多的自由,但它已不再是人们美好生活的栖息场所,而是被摧残得枯萎、挤满人群、精于计算、浅薄冷漠的混乱无序的地方。

未来理想城市的“有机的分散”。今天城市环境日益恶化和衰退,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越来越令人生厌,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案,解决日益严重的混乱拥挤状态。也许沙里宁所倡导的有机的分散,是未来理想城市可以尝试的发展理念。在19世纪就有人从文化中看到新的变化过程和潜在力量,对城市发展作了整体性的预测。城市需要秩序,这种秩序是将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力量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城市与乡村和区域的关系是城市自身生存与发展必不可少的部分。霍华德也在《明天的花园城市》中表达了有机联系的思想,他知道要想改变城市拥挤混乱的状态,需要在城市设计中恢复人类的尺度,寻找有机的、独立自足的城市。理想城市是与实际的结合体,合乎人们需要,城市中各个部分有机联系起来,组成更加整齐有序的混合体,这个混合体能够“建立平衡和自治,并且,尽管情况千差万别,能维持得整齐有序,尽管需要生长发展,能维持内聚力和协调和谐”。有机的理想城市是秩序与活力并存的,形式和布局有序整齐,社会生活丰富、经济繁荣,充满积极的城市价值环境。

对城市文化空间历时态的分析试图揭示城市空间的发展规律和其文化诉求的逻辑,强调城市文化的历史演进与多元层叠。只有将城市放置于文化演进的历史脉络中,放置于城市文化空间的兴起、繁荣、变迁和衰落的演变历程中,才能深入挖掘城市文化的历史信息,透视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格局,更好地理解城市空间的文化底蕴、厚度和生命力,为城市找到一种新的形式,即“一种能够包括社会组织的和个人的,最后包括人类的全部功能和任务的新秩序”。

三、城市文化空间面临的挑战

如果我们不从时间和空间关系来考虑,就无法形成并理解城市文化空间的概念,也无法理解城市丰富的未来。尽管上述从共时态与历时态两个维度揭示的城市文化空间的构成及发展相当复杂,但可以确定的是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通过一系列城市空间里的形式和活动来获得再现,并且赋予我们的生活以意义。城市也通过时间和空间合成了一幅丰富而复杂的文化交响乐。城市空间的每一个角落都有它特定的价值和意义,文化作为城市空间存在的方式或格局安排,已渗透到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也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整个城市文化空间演变的历史就是一部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人性化与功能化、理性秩序与自然秩序、精英主义与大众主义之间交替、变更、徘徊前进的历史,对秩序与活力的追寻则一直作为人类构建理想城市与人类文明的梦想贯穿在城市文化空间演变过程中。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和信息技术在城市空间与社会生活领域的广泛渗透,城市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问题,城市文化空间面临重大挑战。

现代性的挑战。如同哈贝马斯所认为的,现代性作为一种广泛的观念形态,意味着人类在知识领域的进步,它是一个开启于启蒙时代的文化合法性的规划,这种规划的目的是根据知识的内在逻辑去进行科学、道德、艺术等领域全面的理性化的建设。城市是“现代性的机器和主角”,城市复兴与重建的努力体现了它与现代主义精神之间强有力的逻辑关联,它是一种文化的复兴与重建;同时现代主义也是无孔不入地渗透到现代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并且作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样态与价值模式影响着现代城市人的生活,对城市空间和城市人生存的所有方面产生深层的制约与影响。这种“创造性的破坏力量”,造就了人与其生存的城市空间之间的屏障,造就了对于城市爆炸性增长以及新、奇、大、变、快的体验,也造就了居于世界中心却又躲着这个世界的“城市漫游者”(naneur),把现代人带进了自身与城市空间文化断裂的焦虑、孤独、不安之中。人们对空间的感知力、想象力越来越弱,对城市空间的权力丧失,他们所经验到是被现代性支解与破碎掉的空间及事物,新的社会关系与秩序使得城市空间的文化内涵发生改变,彻底摧毁了他们的丰富性和空间认同感,他们无法在新的城市空间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分裂的危机是伴随着现代化、城市化的过程产生的,这种分裂是人的角色与自我的分离,是人自身秩序的断裂及活力的丧失,是人与城市空间在文化意义上的断裂。城市文化空间的建构其实包含人对自身秩序及活力恢复的一种期望,因此它的建构与拓展,要着力于改变现代城市人普遍的生存状态,从满足人们最基本的物质生活需要到满足他们更高层次的文化需要,逐渐弥补人与城市空间逐渐的疏离,使人慢慢找回自我、确认自我,找回失去的城市认同感。

全球化的挑战。全球化从总体上揭示了世界政治、经济、文化格局的深刻变化,在其影响下的文化联结的复杂导致了城市空间景观的高度复合,全球化语境下的城市空间也具有了商品化、异质化与同质化相互交织的更为复合和复杂的文化内涵。城市化的过程也就成为资本整合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等力量并且展示其自身逻辑的过程,也是资本按自己的原则重新组织城市空间的过程。资本对城市空间和文化不断侵占和控制,城市空间丰富的文化意义被商品化和消费化侵蚀。全球化不断生产出被消费主义、实利主义浸染的城市空间景观和道德秩序空间区隔、阶层秩序的城市空间景观,全球化、商品化、资本日益深化的流通力量与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相吻合。文化植根于政治经济之上,货币与商品与资本流通有着密切的关系,文化形式也必定牢牢嵌系于资本日常循环的过程之中,政治经济的转变,必然促使城市的文化随之转变。这种转变造就货币或商品基础之间文化价值尺度的紧张,个人政治与社会意义的模糊,公共与私人空间疆界的多孔,以及空虚、不安、焦虑及混乱的文化情绪。全球化一方面为文化穿越空间的距离与界限,自由地在全世界范围内流动、扩散和繁殖提供了空间;另一方面则重构与重组了城市空间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语境,导致城市面貌和形态的均质化、标准化和庸俗化。城市空间的经济价值受到追捧,而其文化意义被日益抽空,城市文化空间

多样性与丰富性日益衰微。提炼受城市空间发展深层次文化结构所支配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精神,重构城市空间的场所意义、文化模式和价值观,保存城市文化空间的本土性与独特性,应该成为积极应对全球化挑战的思路。

信息化的挑战。通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正在以巨大的变革力量改变着我们生活的每个方面,把我们带进后工业信息时代既真实又虚拟的网络社会。城市不再是马克思所理解的资本、物流、财流汇聚点,它已变成了流动的网络,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存状态。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本身已形成了一个多元、无限的空间环境,具有共识性、促动性、网络性的城市也正在全方位、多方面、深层次地构建着崭新的空间,并且快速融入到社会、文化和经济生活中,构成了一副建构在“比特”上的崭新的数字化生存的文化图景,形成数字城市中的“真实虚拟文化”(卡斯特语)。新的文化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其最深层的影响是文化层面的,它诠释着人类在信息时代的新型生存方式及自由主体价值,这就是今天人们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城市的“数字化生存”状态。数字城市建构在不可见的数字电子流中,渗入到日常生活世界的各方面,由此兴起虚拟的公共生活和虚拟的公共空间模式。“日益增强的资本与投资的流动性,劳动力结构的转移,更具弹性的生产与消费系统”,也改变和挑战着传统的城市生活及城市公共空间存在方式正在解构社会公共生活过程,日益导致现代物质城市的空间和文化碎片化。信息化时代,城市空间、人和建筑、文化习俗等都要相应地进行重组,旧的社会运行体制及文明模式也要重构。信息化时代的城市文化空间建构,需要在当代科技发展与人文关怀延续、虚拟实践与现实感性活动的互动、虚拟社区提供的认同感与自我创造力促进中保持张力和平衡,这样才能将城市中内植深沉的人文情感与文化意蕴发挥出来,使城市真正成为代表居民需要、权利和责任的,并且拥有丰富多彩日常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乌托邦理想。

第6篇:城市治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控制

现代化建筑施工是一项多工种、多专业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施工全过程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质量目标,就必须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理。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统筹建设施工全过程、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及优化建筑施工管理起到核心作用。

1、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

(1)质量的概念

在国际标准ISO9000:2000中对质量作了比较全面和准确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要求”是指“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要求不仅是指顾客的要求,还应包括社会的需求,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现行的关政策。质量具有动态性、时效性和相对性。就建筑工程而言,质量应具有安全、适用、经济、美观。

(2)质量管理的概念

质量管理就是指导和控制某组织与质量有关的彼此协调的活动。它通常包括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建立、质量策划、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因此,质量管理可进一步解释为确定和建立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手段来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2、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基建投资项目的不断增加,使得建筑施工队伍和建材生产企业也随之大量发展。但由于对施工质量未能进行有效地控制,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时有发生,并出现了一批粗制滥造的“豆腐渣”工程,给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的损失和危害,也给社会带来消极影响。工程质量问题已成为实施扩大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国民经济等重大决策成败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都存在着影响质量的因素,如设计、施工工艺、施工机械、施工材料、施工人员、地质环境和天气等。施工时材料的质量差异、施工工艺的改变、天气环境的变化、施工设备的磨损等,都会产生质量变异,造成质量事故,并且工程项目建成后,如发现质量问题又不能像一些工业产品那样进行拆卸维修,更不能实行“包退包换”。因此加强工程的质量管理,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就显得极其重要。

3、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控制

(1)实行目标管理,完善质量保证体系。各级领导要把质量管理工作列为重要的议事内容,要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组织贯彻保证工程质量的各项管理制度,运用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管理方法,根据本企业的自身情况和工程的特点,确定质量工作的目标,建立完善的工程项目管理机构和严密的质量保证体系以及质量责任制。实行质量控制的目标管理,抓住目标制定、目标展开和目标实现等三个环节,要求各个部门都应担负起质量管理的职责,以各自的工作质量来保证整体工程质量,以达到工程质量管理计划的目标。

(2)进行图纸会审,做好技术交底工作。施工图和设计文件,是组织施工的技术依据。施工人员认真熟悉图纸,做好图纸会审工作,不但可以帮助设计部门减少图纸差错,而且还可以了解工程特点和设计意图以及关键部位的质量要求。各级技术负责人,要做好技术交底工作,使每个施工人员清楚了解施工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这对于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3)制定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建筑产品质量好坏取决于科学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没有好的质量保证措施不可能有优质的产品。施工单位应根据建设和设计单位提供的设计图纸和有关技术资料,对整个施工项目进行具体的分析研究,结合施工条件、质量目标和攻关内容,编制出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制定出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和攻关措施,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

4、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1)优选施工人员,提高质量意识和素质。工程管理和施工人员是建筑产品的直接制造者,他们的素质高低和质量意识强弱都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的优劣。他们是形成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因此要控制施工质量,就要优选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通过加强员工的政治思想和业务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素质和质量意识,树立质量第一,预控为主的观念,使得管理技术人员具有较强的质量规划、目标管理、施工组织、技术指导和质量检查的能力;施工人员具有精湛的操作技能,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和操作规程的法制观念。

(2)严格控制建材设备的质量,做好材料检验工作。建材设备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设备质量不符合要求,或选择使用不当,均会影响工程质量或造成事故。建材设备应通过正当的渠道进行采购,应选择国家许可认证、有一定技术和资金保证的供应商,实行货比三家。选购有产品合格证,有社会信誉的产品,既可以控制材料的质量,又可降低材料的成本。针对目前建材市场产品质量混杂情况,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要实行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用于建筑工程上。对于进场的材料,应按有关规定做好检测工作,严格执行建材检测的见证取样送检制度。

(3)执行和完善隐蔽工程和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制度。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必须在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分项工程的检查验收。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专职检查和群众检查相结合的方法。组织班组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活动,大力加强施工过程的检查。对于在施工过程中上一道工序的工作成果将被下一道工序所掩盖的隐蔽工程,在下一道工序施工前,应由建设(监理)、施工等单位和有关部门进行隐蔽工程检查验收,并及时办理验收签证手续。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违反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特别是强制性标准条文)要求施工的,应进行整改处理,待复检合格后才允许继续施工,力求把质量隐患消灭在施工过程中。

5、依靠科技进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质量控制水平

工程建设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学研究来提高工程质量和经济效益。在施工过程中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依靠科技进步,预防与消除质量隐患,解决工程质量“通病”;掌握国内外工程建设方面的科学技术发展动态,充分了解工程技术推广应用或淘汰的技术、工艺、设备的状况。建立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推行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和提高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加强工程建设队伍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的技术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逐步推行技术操作持证上岗制度。工程施工各方面应以质量控制为中心进行全方位管理,从各个侧面发挥对工程质量的保证作用,从而使工程质量控制目标得以实现。

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建筑工程项目业主也变的更加专业化,质量和服务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必须针对建筑施工质量监管,建立健全施工企业技能和质量意识教育制度,改进培训方法,完善培训内容,以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水平,使广大用户得到工程质量更好的建筑产品。

参考文献

[1]王胜万.三峡工程投资管理模式改革的实践[J].中国投资与建设.2007.6

[2]戚振强.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3]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

王铁,(男),辽东学院工程管理(造价方向)专业本科生。

第7篇:城市治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水利工程;工程项目;施工;工程造价;质量机构

根据水利部近期通报的自2009年9月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以来的一系列问题。2009年9月至今,在排查的29095个项目中,共累计发现了12402个问题,尽管近90%得到了整改,但有些问题仍然繁复出现,甚至性质相当严重。这些质量问题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前期工作方面,缺乏必要的勘测工作、初步设计存在错误或缺陷,不严格执行有关部门对初步设计的批复意见,或是施工单位不按程序进行设计变更;二是在工程制度方面,工程的项目法人组建不规范,招投标工程不合规,监理工作不到位。

针对水利工程存在的以上普遍问题,结合自身多年来的工作经历及体会,谈谈我对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粗浅看法。

1 工程项目能否按质按量完成主要体现出前期组织部门及业务专业情况。

项目的实施阶段包括设计前的准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等。项目管理的核心任是项目的目标控制,如果一个项目没有明确的投资目标、没有明确进度目标和没有明确的质量目标,就没有必要进行管理,也无法进行定量的目标控制。工程项目往往由多个参建单位承担不同的建设任务和管理任务,各参建单位的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和利益不尽相同,因此就形成了代表不同利益的项目管理。各参建单位应选派有经验丰富的人员,按职能分工,各负其责,使项目管理运行高效有序。

2 进行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为按设计要求施工打好基础。

主体工程开工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通过熟读图纸、规范往往会发现各种对施工质量有一定影响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可在设计交底会议中得到研究与处理。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会议由建设、监理单位组织,设计、施工、质监等单位参加,通过会议磋商使各方明确设计意图、设计要求、施工技术参数,经设计单位对各方提出的图纸、设计等方面相关问题进行解释,澄清歧意,最终形成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会议纪要,指导工程施工。

3 择优选择承包商,合理确定工程造价,是确保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的前提。

建设一处好的工程,施工企业的队伍素质和管理水平是最重要的因素,承包者既要有精良的设备,优秀的施工队伍,又要有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和科学的管理手段,还必须有经验丰富的领导群体,协调各方关系,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因此,在工程实施阶段要严格按国家规定开展施工招标,认真审核投标单位投标文件中的质量保证措施和施工方案能否按合同要求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作为选择承包商的重要依据,在此前提下以合理报价择优选择承包商。

4 建立健全工程质量机构。

4.1 建立质量保证的组织机构

施工单位与工程质量关系最直接、最密切,其活动直接影响工程建成后的工程质量。强有力的项目部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因此,建立高效、多能的项目经理部显得非常重要。根据项目对人力资源的要求,择优选用技术能力高、质量意识强的人员组成项目管理班子,提高工作效率;项目部要成立必要的下属机构,确定以项目总工为首,技术科、质检科、财务科和实验室为辅的技术管理系统,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4.2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总工为首、专职质检员为主、以质检员和施工员为骨干的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完善质量控制手段。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基本建设程序和施工合同进行施工,认真执行施工质量“三检制”,实行逐级检查逐级签字制度,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良好运行。

5 提高施工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和技术能力。

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和质量能力,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因此,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技能训练,严格施工人员的资格考核,坚持按规定持证上岗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并不断改善劳动条件和施工作业环境,调动施工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高质量地完成施工任务。

严格管理项目部成员,明确每个项目管理人员的职责、权限、任务。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并辅以必要的激励机制,使成员的潜在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建立项目成员之间进行沟通和解决冲突的渠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工作氛围,形成有效的内部团队机制,使项目部能够高效运转。

6 严把控制好工程建设材料的质量关。

原材料、半成品是构成建设工程实体的基础,材料的质量也就形成了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因此,对原材料质量的控制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必要条件和前提。施工过程中,首先要控制材料的性能、标准与设计文件是否相符,然后从材料的采购、运输和保管上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及时掌握材料的价格变化、供货能力等信息,选择信誉好的供货厂家,取得质量好、价格低的材料资源。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材料的存放,对用量大、进货渠道畅通的材料,可定期进料;对用量较少供货紧张的材料,适当多进或一次进足,确保不误工需。进场材料要求提供出厂合格证和化验单,质量人员按要求进行抽样检验,严把进料关,杜绝不合格材料应用于工程建设中。

7 了解施工地理环境。

施工环境因素主要包括地质水文状况,气象变化及其它不可抗力因素,以及施工现场的通风、照明、安全卫生防护设施和作业环境等内容。环境因素对工程施工的影响一般难以避免。要消除环境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采用预测预防的方法进行控制。对地质水文等方面的不利影响的控制,应根据工程要求,分析基地地质资料,预测不利因素,采取相应技术措施,如降水排水加固等技术控制方案;对天气方面水利条件,应落实人员器材等方面的各项准备以紧急应对。

第8篇:城市治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水利施工;管理控制;现状分析;具体措施

Abstract: Hydraul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is a long-term, complex system, and main task. Especially in the increasingly fierce competition in the market today, enterprises must constantly strengthen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in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make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 to create a higher comprehensive benefit, and constantly enhance their profitability. Only in this way can realize the enterprise better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control; present situation analysis; specific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V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01-0020-02

前言

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系统组成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多变。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目标是组织高效益的施工,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合理配置,保证施工生产的均衡性,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和手段,以实现生产出合格工程产品和使企业获得良好的综合效益。本文主要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1、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状分析

1.1 水利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着诸多的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充分,安全检测仪器等配套设施不足,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方面经费投入的力度不够,没有建立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这些都制约了安全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1.2 施工过程中的成本控制方面的问题

在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中,成本控制方面仍然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因为建筑行业的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在工程项目招投标阶段的投标报价的风险日趋加剧,对于投标费用的控制较难把握;在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方面,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与控制通常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缺乏有效的约束力和执行力。

1.3 水利工程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

水利工程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由于建筑施工单位缺乏健全的管理制度,没有充分认识到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重要性,管理手段和水平较为落后,相关监管部门的监管力度不够,工程在竣工验收阶段的质量没有严格把关,都加剧了工程管理的难度。

1.4 目标管理问题

目标管理不严格,主要表现如:成本管理不落实、控制不到位;质量管理重结果轻过程、或重形式轻本质;安全管理凭经验、少科学、缺系统管理;进度工期控制更是合同约定是一套、现场施工又一套,随意性大而缺乏严谨的计划、缺乏系统的控制手段,签订合同时对工期的承诺为迎合业主的要求而不管科学性,实施时缺乏有效措施而放任自流。

1.5 现场管理问题

现场缺乏科学、系统的组织、安排与监督,自主性、规范性管理少、应付性大,从而使目前为数不少的施工项目现场管理很乱不堪。

2、加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2.1 施工安全管理与控制

①控制两个关键,保证安全生产:施工安全管理应抓住两个“关键”, 即关键施工对象和关键施工工序。关键施工对象包括:危险施工部位)如高空悬挑部位施工、大坝围堰筑堤施工、导流洞引水洞衬砌封堵施工、土石方爆破开挖施工、深基坑开挖支护施工等。关键施工工序包括:大体积砼浇筑、大型构件吊装作业、钢筋焊接加工、构配件吊装运输、材料、脚手架工程等。对以上两个“关键”实行安全检查制度及专人安全盯岗制度, 真正做到制度落实、检查落实、责任落实。

②坚持标准化管理,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生产控制:坚持标准化管理是水利施工安全生产的基础性工作,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执行标准化,规范化施工是安全生产最强有力的保证。项目施工中应将每一天的施工对象,作业人员及作业程序,安全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等,执行标准化要求和规定,使作业人员在施工前和施工中的每时、每刻都能做到施工地点明确,施工对象明确,工作要求明确,安全注意内容明确,杜绝因情况不清,职责不明,盲目施工导致的安全隐患。

③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水利工程施工作业现场是安全管理最终落实点,也是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最终发生的地点,必须严格把握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进行安全施工。建立和健全各类现场作业管理制度,如责任制;抽查制;安全交底;防火、安全用电制;机具、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安全纪律等。应设专职安全检查员监督实施,发现任何安全事故隐患和苗头以及违章操作,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严肃查处。严禁各类无证上岗;严禁非专业人员从事专业工种;严禁非电气人员安装维修电器电路;严禁闭杂人员进入高空悬垂、危险作业;易燃易爆品堆场堆库,应尽量远离人员密集区,避免发生各类意外伤害。

2.2 加强施工合同管理

①要对合同进行预管理,即在签订合同前,严格审查项目的招标文件,对工程项目进行计划立项和编制。

②要遵循合同签订的规范和程序。在每份合同签订前,涉及到的内容都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检查会审,合同双方一定要本着平等协商的原则,保证施工合同的合法性、合理性。

③在水利工程项目施工中,要遵循合同的内容,规范设计变更的审批程序,对施工的质量、造价和进度等进行严格的控制和管理。

④重视和完善水利工程施工后期的合同清算工作。

2.3 重视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

①与水利工程施工相关的各个组织和单位,要立足于水利工程项目的实际和要求,在不违反国家、地方及行业技术标准和规程的前提下,对施工组织计划进行认真编制,确保其科学性、合理性,为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②要把工程项目进行分阶段、分项管理,将质量管理的职责落实到部门和个人,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施工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并加强对施工环节的检查与验收,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质量都能符合合同的标准,达到用户的要求。

③要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信息管理技术是实现水利工程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手段,它能够对与施工相关的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同时可以安装相应的实时监视系统和预警系统,使现场施工的质量在实时监督和控制之下。

2.4 环境保护

为保证水利工程施工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施工过程中,一是要尽量避免“扰民”行为,保证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二是要注重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例如对植被、水源地等方面的保护等。

2.5 发挥质监机构作用

①质监人员要提高素质,使工程质量监督由掌握规范准确,督促执行规范得力,责任心强,坚持原则、脚踏实地工作的人员组成。要加强质量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业务培训,考核上岗制度,提高质监队伍整体素质。

②质量监督要与施工许可制度、竣工验收备案制度、施工图审查等制度有机结合,形式应多方位、多形式,效果应能督促各方建立各自的质量体系,规范质量行为,超前控制,督促及时整改。要配备必须的检测设备,搞好检测,加大到施工现场随机抽检、见证取样的次数和重要隐蔽工程及关键部位质监频率。

③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贯彻情况的监督检查。要扩大质监范围,在做好质监工作前提下收好质监费,促使质监工作开展费用列支的需要。

④为实行严格、公正、有效监督,领导重视,赋予水利质监机构职能是前提,因此要争取行政主管部门领导重视和支持以及参建单位的配合。

第9篇:城市治理的意义范文

关键词:合署办公 历史文化名城 管理体制 文化遗产保护 城市规划

在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管理体制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各级人民政府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设立专门机构、组织工作人员,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监督和改革等方式,实现对历史文化名城事务的科学管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初步建立起历史文化名城制度,先后将112座城市列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并对其进行重点保护。在管理体制上,《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明确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1]即实行中央与地方两级管理体制,中央以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作为主管部门,地方相应地以城建规划部门和文物管理部门作为主管部门。

在现行两级管理体制下,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城建规划与文物管理两大主管部门间分工不明确,且缺乏科学的协调机制,历史文化名城日常管理工作容易陷入混乱,不利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管理。如何合理界定职能、科学设置机构、有效配置资源,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难题。安徽省黟县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历史文化名城管理体制上实行“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合署办公的措施,颇具开创性。

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西部,隶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它是徽商和徽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境内存有大量明清时期的民居、祠堂、牌坊、园林等古建筑,历史悠久,风光旖旎,被誉为“桃花源里人家”、“中国画里乡村”。1988年,黟县被列入安徽省历史文化名城;2000年,西递、宏村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1年,黟县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实施细则,《办法》规定:“成立由县人民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镇政府和旅游企业、村委会组成的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委员会,由县政府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负责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重大事项;委员会下设办公室,执行委员会的决议,办理日常事务。”[2]2006年4月,黟县改革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以下简称遗产办),将原有的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以股室形式纳入遗产办,实行合署办公。现在,遗产办内设三个股室:办公室、世界文化遗产管理股(文物管理股)、规划股;下属二级机构一个:黟县城镇规划所。[3]这一举措将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与城市规划两大职能结合起来,在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管理体制中实属首创。

五年来,黟县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规划建设上,先后编制《西递宏村保护规划》(2006年)和《安徽省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07年),后者是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总体性规划。在资金投入上,除积极利用国家及省政府文物保护资金和旅游门票收入外,还成立了安徽省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保护基金会[4],扩大资金的筹措渠道。在保护机制上,首创文物建筑认领保护机制[5],吸引各种社会力量参与古民居的保护与开发。这一机制造就了旷古斋、猪栏酒吧、归止园等一批新型文化客栈,不仅拯救了濒危的古民居,也使黟县的旅游产业结构得到了升级。在保护方法上,严格工作程序,开创古民居修缮“九步工作法”[6],得到了国家文物局的肯定。在对外关系上,积极参与中外交流与合作,借鉴国外文化遗产保护经验,与法国、韩国、新加坡等国家都保持着合作关系。[7]

从国际范围来看,将城市规划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发展理念和实践,早已有之。“在英国,国家环境部和地方规划部门分别是中央和地方文化遗产保护的行政机构;在日本,地方城市规划局也介入遗产保护,负责与城市规划相关的古都保护及景观保全等工作。”[8]黟县的改革举措与它们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从各地的发展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将城市规划纳入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一项科学的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它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首先,它适应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基本要求。仇保兴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提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四项基本要求:整体性、原真性、可读性、可持续性。[9]每一项要求的实现,都离不开整体规划与宏观把握。在现行的两级管理体制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事务由建设主管部门与文物主管部门共同管理。由于两大部门间分工不明确,城市规划往往不能明确、及时地反映文化遗产保护的要求,管理效果欠佳,使得许多文化遗产都没有得到很好的保护。如果将城市规划的职能赋予文物管理部门,上述问题便可以得到有效解决。在这种体制下,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求也就是城市建设的要求,二者合而为一,同时体现在城市规划中,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其次,它为城市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自上世纪以来,城市化建设的浪潮席卷我国的大江南北。由于缺乏实践经验的指导,各地的城市化建设呈现出“千城一面”[10]的特征,失去了地域文化特色。文化遗产无疑是一地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如果将文化遗产保护纳入城市规划,那么地域文化便可在很大程度上得到重拾与再生,城市化建设也更能彰显地方文化特色,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与潜力。《安徽省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明确将“特色性原则”作为四大规划指导思想[11]之一,提出了“在整体保护的基础上,建设有黟县历史城区特色的文化旅游开发和经营”[12]的规划目标,构造了黟县未来发展的蓝图。

概言之,这是两全之策,有助于实现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化建设的双赢。然而,以上积极作用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的充分发挥离不开一些现实条件的配合与支持。归纳如下:

(一)从体制内部看,领导者的科学决断是关键,被领导者的积极参与是保证。

领导是体制的掌舵者,拥有不同于一般工作人员的法定权力和影响力,通过指挥、协调、激励被领导者,推动体制运转,实现预定目标。在现今城市化建设的浪潮中,很多地方领导思想观念落后,政绩观狭隘片面,一味追求GDP增长,无视历史文化遗产的作用与意义,拆建不断,使许多宝贵的历史建筑化为废墟。又由于不合理的政绩考评制度的存在,这一形势愈演愈烈,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而在这一新型的管理体制中,领导者的权力覆盖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规划两大方面。如果领导者具备很强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能够科学决断,统筹兼顾,文化遗产保护的基本要求便能充分地体现在城市规划中,这必将有利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反之,如果领导者只是一味“向钱看”,而不是“向前看”,城市建设的目标代替了文化遗产保护的目标,这对文化遗产来说,将意味着灭顶之灾。所以,领导者思想观念进步、头脑清醒、决断科学是这一体制灵活运作的关键所在。

在领导者的科学引导下,被领导者(即一般工作人员)的积极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体制职能的扩大,从根本上要求参与者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积极拓展知识面,丰富自己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转变成符合体制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否则,负责文化遗产保护的人员只关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负责城市规划的队伍也只专注于城市规划事务,双方各行其是,在很多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有效的措施也就无法落到实处,两种职能便不能有效融合,体制的作用也就不能得到体现。

从黟县目前情况来看,文化遗产保护和名城规划两方面的人才都较为缺乏,既懂规划又能管理文化遗产的复合型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文化遗产保护上,县政府每年都组织业务骨干参加国家和省文物局举办的各种形式的保护管理培训班、短训班、研讨会等,并与其他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在历史文化名城规划方面,专业培训活动则相对较少,只是在编制具体保护项目时,主动联系高校研究机构与有资质的规划设计单位,通过交流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与能力。《安徽省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即是在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学院的帮助下编制而成的。[13]对此,黟县将加大投入,建立健全人才培养制度与引进制度,努力打造一支专业化管理队伍。

(二)从体制外部看,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前提,充足的资金投入是保障。

管理体制的运作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指导与规范。《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是黟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的指导性法规,自实施十年来,极大地推动了黟县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工作的进步。然而,对于“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合署办公”的管理措施,目前尚无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予以确认,其职业规范、执法监督等也没有具体的法律文件可供遵循。这远远不能适应文化遗产保护的迫切要求。因此,应尽快完善与体制相适应的法律体系,保障体制的顺利运作。

除此之外,充足的资金投入也是不可或缺的条件之一。“2000年以来,黟县争取国家文物保护资金630万元、省政府专项保护资金1860万元,同时,每年从旅游企业门票收入中征收20%的文物保护资金4770万元,加上县、镇、村三级投入和个人自筹13500万元,共筹措资金20760万元,实施遗产保护等项目23个。”[14]然而,这依然不能满足文化遗产保护的实际需求。濒危古民居亟待修缮、传统手工艺面临失传威胁、居民生活环境需要改善等,每一项难题的解决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对此,黟县人民政府要继续开动脑筋,努力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工作提供可靠的资金保障。

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档案与载体,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是历史创造的机遇,是时代赋予的使命。黟县所开创的“文物管理局与规划局合署办公”的管理体制,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制度的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即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规划有。在人才、法律、资金等条件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这种新型的历史文化名城管理体制一定能发挥它的积极作用,为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基金项目:安徽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091035723)。

参考文献

[1]黟县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黟县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的汇报.

[2]东南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建筑学院.安徽省黟县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M].2007.

[3]王景慧、阮仪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

[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524号2008.04.22)

[5]《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黟县人民政府令第3号2001.03.18)

[6]刘敏、李先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调控机制的思辨[J].城市规划,2003,27(12):52—54.

[7]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中国名城, 2008,(01):04-09.

[8]王咏、陆林、章德辉、陶平、王莉.古村落型旅游地管理体制研究——以黟县西递、宏村为例[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3):294—306.

[9]张骁鸣.风景名胜区行政管理体系的国际经验借鉴[J].热带地理,2005,25(1):81—86.

注 释:

[1]2008年《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第一章第五条。

[2]2001年《黟县西递、宏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办法》第六章第二十七条。

[3]黟县政府网. [EB/OL].yixian.gov.cn/sm2111112412.asp.

[4]主要来源:每年对县内各项旅游景点门票征收20%文物保护资金;单位资助和社会各界人士捐赠款;资金存入商业银行所得利息;其他。

[5]即以确保遗产地和国家级文保单位所有权不可触动为前提,对于部分濒临倒塌、个人私有且无力承担维修费用的古民居,尝试通过市场运作募集社会资金,实行置换所有权、易主保护。

[6]包括申请、勘察、方案、公示、审批、缴纳资金、施工、验收、决算九项工作程序。

[7]参见黟县世界文化遗产办公室:《黟县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情况的汇报》。

[8]刘敏、李先逵.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调控机制的思辨[J].城市规划,2003,27(12):52—54.

[9][10]仇保兴.城市化过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J].中国名城, 2008,(01):04-09.

[11]四大规划指导思想:真实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特色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