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集体主义美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集体主义美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集体主义美学

第1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一、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运用电教媒体业务不熟。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时,体现出诸多业务不熟现象:一是影像位置不合理。如在制作教学课件时影像位置不正确,有的不能把画面调清晰,有的不能将影像放在台面中间,有的技术不熟练,只能勉强凑出一个图像,不能把图像放置在合理的位置、呈现合理的大小。二是呈现时机不合理。在教学中,图像和声音出现的过多或出现的不是时候,成了多媒体展示会,造成喧宾夺主的问题。 三是不及时关闭画面,有的将投影内容长时间投在银幕上,或用录音机播放完录音后,闪烁灯依然闪烁,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四是误操作出现关机、死机现象,致使出现人为故障,影响使用。

2.把本应该展示实物的也用图像代替。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图像很方便,可以多角度展示,并且可以做成动画做过程演示,很多教师就喜欢使用多媒体展示来代替其他教具。例如,有的教师在讲授内燃机时,不使用汽油机和柴油机模型直观教学,而只将汽油机和柴油机制成复合投影片,一层一层地投影到银幕上来展示给学生观察等等,将立体的物体平面化,弄巧成拙,不利于学生理解。

3.教学中滥用多媒体。例如,在演示牛顿第一定律时,探究滑块滑动的距离与摩擦力大小的关系,实验现象较明显,直接演示即可。可有的老师为了体现在教学中运用了电教手段,将上述有关的实验现象通过课件的形式做出来。还有的老师在进行大气压强的实验教学时,明明用马德堡半球演示实验简单、操作方便、易被接受,还是花费很大的人力和物力编程序来模拟,在屏幕上画上马德堡半球,再画上几匹马拉不开。虽然设计生动活泼,但华而不实,让学生怀疑是老师用电脑故意做出来的,不相信是事实。

4.用录像代替实验。虽然它形象直观生动,能够较好地帮助老师分析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有很大帮助,然而,学生由于没有见到实物,只觉得是在看电视,真实感不强,亲切感不足,不少学生对其内容半信半疑。由于没有亲自动手,不利于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实验教学的意义也就失去了。

5.课前准备不充分。一堂课的成败,备课是关键,其中准备好所用的电教媒体是备好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教学中,时常出现备课不充分的现象。如开机后找不到自己要展示的内容,用录音机播放录音时,或播不出声音或播放出与教学无关的内容;还有的进了教室使用电教设备时,才知道设备已坏,不能进行正常工作等等。

二、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1.老师加强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是教师的一项教学基本功,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能正确选择、熟练掌握各种电教媒体,从而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就必须努力学习现代化教育技术。

2.科学地运用电教媒体。一是符合教学规律,明确电教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要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不可以替代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更不能代替教师的教学。二是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是要把握住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利用听觉和触觉加强教学效果时,应提高视觉刺激的强度和视觉的有效性。如练习电表读数时,可用投影电表,将其投影到银幕上,让学生清楚地看到每一操作引起的电表读数的变化,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正确掌握应用媒体的时机。根据教学进度的需要,以及学生接受知识的心理准备因素,恰当地掌握电教媒体的演示时机,是搞好课堂教学一个很重要的环节,也是教师课堂教学演示技能的组成部分。

3.不能用电教媒体代替直观教学。一是让学生对具体事物和现象直接感受,直接观察。能够运用实物教学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操作,这比机械地将实物制成一些投影片投影到银幕上效果要好得多。二是正确对待实验教学。实验教学特别是学生实验直观形象,既能培养学生实验的各种能力,又对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大有帮助。学生通过实验,可以直接得出新理论、新概念的结论。因此,实验教学是任何教学手段不可代替的。

4.做好课前准备。一要备好课,写好优化课堂教学的教案,教学过程思路清晰;二是熟悉所用媒体的性能、作用,掌握使用方法,保证操作规范熟练、运用自如;三是制作好课件,使课件不用则静,用则迅速播放,声音清晰,画面清楚。

第2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关键词:高中语文 多媒体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当前是一个科技创新的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也迎来了信息化的时代。以多媒体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这对于以黑板与粉笔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是一种挑战,但更是一种机遇,可以说迎来了各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但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多媒体教学也是如此。它在给我们带来显著的教学优势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制约着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本文指出了高中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中应注意的三个问题。

1 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提高多媒体课件本身的实效性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些情况,许多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课件的外在形式。单从课件上来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件艺术品,充分运用到了图片、图像、音乐与视频等素材,极富动态感与艺术美感。但是课件内容却与教学内容关联不大,本身的实用性不强。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只是过多地集中在课件的外在表现形式上,而根本没有转移到语文知识本身上来,毫无疑问,这是失败的。为了更好地运用多媒体,教师就必须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以提高多媒体课件本身的实用性,这样课件才能以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来直观而动态地展现教学信息,才能使教学更加富有趣味性,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认知对象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能够将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真正转移到学习上来,以便顺利地达成预定的教学目标。这样的多媒体课件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于一体,这才是具有实际效果的多媒体课件。因此,要科学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教师就必须要注重内容与形式的关系,要明确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在选取相关的素材时不要只是片面地追求多样性与新颖性,而是要紧紧地围绕着具体的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实际水平为出发点,选取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素材,这样才能更好地展现教学内容,才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丰富的形式来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上来。这样的多媒体教学才是成功的,才能使多媒体的运用真正成为教学的一大亮点。

2 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使多媒体成为师生互动探究的平台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传统教学中只重视教师的教,忽视学生的学,将教与学置于对立面上,教师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是典型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这是传统教学的最大弊端。现代教学更加关注学生的学,新课改明确提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提倡教与学的统一,要改变以往知识的单向传递,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互动探究、多向互动。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教学改革的核心。而在新课改下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只是追求表面的现代化,沦为了多媒体的奴隶,教师只是机械地操作,学生只是被动的欣赏。这样的教学只是在机械地执行课件,依旧是填鸭式教学,并未实现新课改的核心理论,相反还阻碍了课程改革的步伐。因此,在运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认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积极性,以多媒体为技术平台构建师生共同参与的开放化、互动化的教学环境与探究平台,引导师生展开互动探究与合作交流,在探究中确立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掌握学习方法,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有效教学。不管是多媒体的制作还是运用都要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尤其是在多媒体的运用过程中,我们要在做好预设的基础上根据课堂教学中学生的随机反应运用教学机智来灵活地处理多媒体。学会进行二次创作,以使教学能够顺应着学生的学来展开。这样的教学才能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定教,构建多媒体辅助教学下语文教学的生本教学。

3 处理好多媒体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把握好运用的时机

多媒体教学确实具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所不具备的重要优势,但它并不是万能的,并不是适用于全部的教学,它与其他教学手段是互为统一的整体,而非相互排斥的关系。也就是说,在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是单一地运用多媒体,而盲目地排斥其他教学手段;要正确的认识到多媒体只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而非教学的唯一手段;我们要正确认识各种教学手段的优势与不足,要在具体的教学中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来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甚至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穿插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这样才能激起学生主体参与的意识,引导学生展开主动而积极地探究,使得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学堂,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得到素养与能力的整体提升。如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图文并茂、声像俱全、动静结合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与探究动机,并适时提出能够提契全文的问题,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而引导学生展开主动阅读,将文本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善于质疑,敢于发表不同见解,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而不是游离于教学之外。这样才能实现新课改所倡导的个性化阅读,才能使得多媒体的运用更高效。在这样的教学中我们运用了多媒体教学、问题教学及小组合作学习,而不是拘泥于一种教学手段,这样的教学才能更具活力,激起学生学习的激情,使得学生围绕着文本来展开互动探究,在探究中实现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这正是新课改下我们所追求的阅读教学。

第3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多媒体信息技术不再是过去“电子黑板”的概念,它以强大的功能、大量的信息、生动直观的影像和快捷的连接方式及越超时空的变幻,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表现手法和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使抽象的数问题具体化,枯燥的数学问题趣味华,静止的数学问题动态化,复杂的数学问题简单化等等,这些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都发挥巨大的作用。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有利于创设情境,激发求知欲

所谓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的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形象的场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情境的创设可以使学生与问题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情境的创设不但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有效的引导学生分析和探索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动力和方法,使学生更好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计算机具有特殊的声、光、色、形,通过图像的翻滚、闪烁、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效果等给学生以新异的刺激感受。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向学生提供直观、多彩、生动的形象,可以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化静为动,感知几何知识形成过程

我们知道,皮亚杰“建构”的观点是与“活动”的观点有紧密的联系的,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必须掌握“活”的几何概念,这就必须使学生在几何学习中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教育家斯腾伯格认为教学过程应视为交往过程,要注重交往的改进,特别强调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传统的几何教学中的教具运用,并不能使抽象的几何概念真正的形象化、具体化,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几何概念真正“活”起来。

三、多媒体辅助数学教学,可以更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班级授课制,过于标准化、同步化、集体化、不能很好的适应学生个别差异,不易发挥学生的全部潜能,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志趣和发展他们的个性才能。

多媒体不光可以显示信息,使学生获得知识,它还能帮助学生运用知识技术,发展智力才能。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客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承认与尊重个别差异是必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适应个别化的教学。在教学软件编排中,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设计各种思路和解题方法,让学生自主选择,培养学生做出决定的能力。这样人相交互,迅速反馈,视听合一,学生由教师单一的讲和书本枯燥的练习。上升到上机操作,与计算机对话,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搞了学习效率,学习的能力也得到了发展。在多媒体这样的交互环境中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自己所要学习的内容,这种主动参与必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发挥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能真正体现学生的认识主体作用。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来源于周围的事物的理解和对知识的观察和分析,现代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发现这个知识的过程是一样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很难提供给学生足够的空间和足够的时间,使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体系,而多媒体技术可以无限地提供给学生学习的空间和相对宽裕的学习时间。

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事物形成、过程等全部内容再现于课堂,使教学过程形象生动,使难以觉察的东西清晰的呈现在学生的感觉能力可及的范围之内。例如:在教学有关“角的认识”这一内容时,教学生如何画角是一个重要内容,教师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黑板上画给学生看,存在着一定的弊端。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教师节省出大量的教学时间,可以使学生不足够的空间与时间内,获取量大限度的信息量,争取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可以利用图形的颜色和图像的闪烁给学生以暗示,还可以通过平移和旋转使学生了解知识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发现中掌握知识。可以利用师生界面行超级连接,达到师生互动,使学生在互动中学习动态的“活”的数学,还可以在学习中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师生界面以多层菜单树的形式,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构成的体系,又能明确表达知识体系中各知识点间的层次与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只需双击鼠标按钮即可激活其指示部分内容,进入交互的教学系统,足不出户,可实现网上漫游整个数学世界。

四、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俗语说:“好话一句三冬暖,冷言半语六夏寒”。和谐的教学环境氛围,可以使学生的在脑皮层处于良好的反馈状态,而作为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多媒体技术在这方面无疑帮了教师一个大忙。

“机器无情人有情”,先不说多媒体技术的鲜明的色彩,动态画面,和引人入胜的多种特技,单从多媒体的课件设计的趣味性,就可以体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体现了学生为本的理念。

第4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中职电子课堂中,电子电工专业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无论是概念,还是涉及的理论,都较其他科目更加抽象。由于传统电子电工专业“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根深蒂固,所以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电子电工专业知识时感觉索然无味,打不起精神,注意力不持续,这也影响了电子电工专业教学的有效性。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日新月异,课堂出现了“多功能教室”“翻转课堂”等颠覆性的变化,多媒体以其强大的技术和多视角、多层次、多元化、多接口的特点,为电子电工课堂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其教学效果也相当明显,它通过声、光、电、影等介质形象地呈现出了原本枯燥、静止的理论知识,使学生既有效地理解了知识,又能在模拟的电子电工环境下习得实践认知,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电磁感应”一课时,教师可以先不和盘托出电磁感应产生的原因,而是“卖关子”,拨动学生思维的涟漪,然后以多媒体技术为脚手架,以活灵活现的Flash为教学的直接素材,使学生置身于这些动画之中,既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又聚焦了他们的思维。这样一来,学生在自我感知和对动画的隐形互动中认识了电磁感应,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提高电子电工的教学质量大有益处。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一个人到学校上学,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而主要还是为了变得更聪明,他主要的智慧努力应当用到思考上去,真正的学校应当是一个积极思考的王国。”对于职校生来说,只有产生了学习兴趣,才能促进实践和理论的结合,才能用思考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思考。

2.显化实验具体过程

教学转化能力需要两类知识,即第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是什么的知识,又称为“明确知识”“明言知识”或“言名知识”等,是指用书面文字、图标和数字公式表示的知识;第二类是程序性知识,又称为“缄默知识”“默会知识”“默然知识”等,是指尚未被言语或者其他形式表述的知识,譬如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拥有的知识。

在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如果只通过语言手段,很难使一些理论、原理的解释和运用等深入人心,不利于学生理解。而挂图和模型等直观图又显得过于“静态”,不能显示过程的连续性演变。如果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借助多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的声、光、影、电等的强势辅助,将实验和多媒体的优势叠加,则可以化静为动、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形象。

如在教学交流电的产生时,有些教师会习惯于通过利用模型来演示交流电的产生过程。但是,模型难以反映电流和具体生成的过程、线圈切割磁感线以及与其相对应电流的方向、大小等。然而,多媒体可以通过不同介质的相互比照,以“放映”的形式,以最直观的方式显现出电流在瞬间内动态的变化过程,清晰地展现出线圈在转动过程中位置上的变化以及与其相对应的电流变化等内容。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对其过程的来龙去脉了如指掌,既认识了现象,又悟透了本质。可见,多媒体技术可以打破时空对电子电工实验的限制,将实验的具体过程详细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带给学生丰富的直观体验,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

3.增加教学知识容量

多媒体教学课件可以使电子电工专业课更有趣、更有效、更实用,它以简洁、快捷、逼真等特征取代了原始作图和板书的枯燥无趣。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巩固某一重点和难点,教师可以随时按下教学暂停键,重新演示具体的疑难步骤,讲解相关的电子电工理论知识,做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体现出以学定教、教随学变的教学理念,客观上也节省了教学时间,增加了教学容量,强化了教学效果。

当然,随着宽带的普及,智能化、网络化课堂也日益进入寻常班级,这给电子电工课堂注入了更多的学习材料和真实的实验案例,体现了课堂内容精、时效快、效果好的目标。如在讲解电子线路中的触发器时,教师可以精心制作多媒体教学电子课件,将有关电路图、题干以及对问题的思维过程渗透到课件中,不仅节约了板书的时间,而且为学生自主提问、自我解码课堂创造了条件。

二、在电子电工专业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注意事项

1.多媒体是课堂教学的“好仆人”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显而易见,但教师必须用之有度,应和电子电工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否则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地以课件代替上课,教师不断放映图片,学生只是在“看戏”中享受。这样既不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又会造成教师对多媒体的依赖心理。课堂的主人永远是学生,多媒体只是一种辅助教学软件,是课堂的“仆人”,教师千万不能颠倒主次,喧宾得主。

2.多媒体是实验教学的“好助手”

第5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一、多媒体只为公开课教学服务。

许多学校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多媒体教学仅仅用于上公开课,而在平时教学中则敬而远之了。这中间,有管理方面要求不严格的原因,有硬件数量不足的原因,最主要的是相关课件的匮乏,自制又有困难。针对这些,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解决:一是采取“拿来主义”。目前国内(特别是网络上)面向课堂教学的课件逐渐多起来了,学校可适当购买一些,还可与兄弟学校交换使用(当然现成的课件不一定完全适合教学需要,可利用软件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学校可建立课件库供教师选择使用。二是要因地制宜选择制作课件的软件,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课件,可用比较流行的、功能强大的Flash等多媒体制作软件,再辅以其它工具制作完成。一般的课件可用PowerPoint制作。三是在管理上要有严格的考核制度,可以硬性规定每册教材必须要运用多媒体教学的内容。目前,真正具备条件的学校还不多,所以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提高多媒体教学的使用面、使用率。

二、有扬有弃,不独重多媒体。

有的教师在尝到多媒体的甜头后,便在一些课上从头至尾都用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其它常规媒体的作用。有些教师甚至干脆用多媒体替代黑板与挂图。事实上,任何教学媒体有其所长,亦有其所短。尽管多媒体有其他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但其它常规媒体的一些特色功能也不容忽视。如投影、幻灯的静态展示功能和实景放大功能,教具学具的实物感受、空间结构功能等,都有其良好的教学功能,有的甚至是计算机完全不能替代的。所以,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把多媒体与其它常规媒体有机配合,优化教学。

三、谨防“以电脑为中心”,注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运用多媒体教学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些教师想用多媒体教学,但又怕操作失误,就让计算机老师将课件设计成顺序式结构,上课时只需按一个键,课件便按顺序播放下去。教师则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电脑的既定流程上来。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蜕变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课堂教学过程是由教和学两方面构成的有机的、活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各种不同的情况甚至是一些事前难以预料的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案。再说,教师恰当的、精要的讲解,有条理的、必要的板书,及时的操作示范等,是计算机所不能完全替代的。因此,那种流水线式的、一放到底的多媒体课件,是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的。教师在备课时要注意不能跟着软件跑,上课时不能围着屏幕转,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发挥好主导作用。

四、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

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能因CAI的介入而被忽视。例如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数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特点,也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点所决定的。在教学重量单位时,要注意让学生动手掂一掂;教学长方体、正方体、角等几何图形时,要让学生动手触摸、感知长方体、正方体的实物和物体的角,在动手实践的基础上,再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帮助学生形成概念。这样教学,符合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五、不让多媒体成为课堂交流的障碍。

第6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数学教学;价值;问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296-01

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可以再学内容与学生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提高课堂效率,优化课堂 教学,改变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近年来笔者在实施多媒体教学中有得有失,结合自己的亲身实践,对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对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

1、能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只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遵循感知规律,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就可以在课堂上减少教师的一些工作量,节约教学时间,在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前提下,教学内容可以比传统教学的密度大、容量多。

2、有利于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是师生的共同活动,而活动的主体应该是学生。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一方面,教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注意学生的学生的学生反馈,引导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另一方面,多媒体可以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教学材料,为学生创设出特定的问题情境,辅助学生进行探索发现式的学习和对知识的内在认知,从而使学生情绪高涨、思路开阔,豁然醒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几何画板》软件是一个平面几何工具软件。该软件功能强大,可以动态地呈现几何关系。教师利用它既可以根据教学需要编制课件进行课堂教学,又可以让学生利用这一工具在计算机上探索,制作各种几何图形、进行各种变换,从而可以发现和研究图形的内在关系,为学生提供一个十分理想的“做数学”的环境,帮助学生形象化地理解几何关系,使学生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人。这些都是传统的数学教学无法做到的。

3、可以直观形象地展现教学内容。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的抽象性。因此,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做到生动形象,在具体对象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是数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难题。利用多媒体的优势,以形象思维为突破口,为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直观的图象或图示,使过去只有“特殊才能”的数学家才能观察和想象到的数学知识,通过图形语言形象化地展现出来,使学生易于感知、想象和联想,能够促使学生左、右脑的协调和不同思维形式的整合,这不仅能促使对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且能为向逻辑思维过渡奠定基础。例如在进行平移与旋转的教学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不仅课堂容量大,而且生动直观,把抽象的说教变为了生动的直观演示,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描绘静态或动态的图形与图像,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而又具体,可以将抽象、难以用语言描述、难为学生所接受和理解的知识为学生形象、直观、简洁地接受,为学生呈现其它教学手段所不能提供的经验背景,有助于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发现规律,帮助学生从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从而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掌握重点。

4、可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形象思维是人的头脑运用形象进行的思维,而表象是在感知的基础上产生的。充分运用多媒体对数学事实的展现,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感觉和知觉发挥作用,能够促进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多媒体应用于数学教学,用具体形象的媒体向学生进行展示,能使其体验形象与抽象的关系,在观察中感知,在感知中加深理解和认识,使学生的认识在抽象形象抽象的过程中达到对数学内容的深刻理解。

5、可以帮助数学走向生活。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数学问题,可以创设逼真的数学问题情境,比用文本形式呈现的数学问题更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和活动性。以录象、影碟以及计算机软件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丰富、虚拟、逼真的数学学习情境,帮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通过解决真实而复杂的问题来学习数学,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进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二、多媒体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建议

1、不能忽视板书的作用。生动形象的直观材料是为了掌握知识才运用的,如果这两者之间没有联系,纯粹为了用多媒体而用多媒体的话,那么这种直观材料则对教学毫无帮助,是无益的,甚至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产生干扰作用。在目前的多媒体数学教学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学生的数学知识往往是通过间接经验获得的,但并不排除有些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直接动手,亲自体验。因此不必动用计算机进行图形演示。比如:我在教学“圆柱和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时,先和同学们一起做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再充分运用模型调动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直接认识到圆柱和圆锥侧面展开图的形状以及与圆柱和圆锥之间的内在联系。

2、不能忽视或轻视言语的作用。有些数学教学过分注重看图说话式的直观教学,不注意学生意会形象思维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形象思维发展的高层次发展。其实,在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符号语言鲜明的表达所建立的数学内部与外部联系的类比,虽然没有使用直观教具,也都是数学直观。

3、不能忽视学生的思考过程。在多媒体数学教学中,有些教师利用计算机大容量存储、快速呈现的特点,将教学内容全由计算机呈现。结果是计算机不是帮助学生思考,而是代替学生思考,剥夺了学生思考的权利,数学学习必须通过数学思维活动、学习数学思维活动的成果来发展数学思维。因此,数学教学中必须为学生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恰如其分的板书是沟通师生思维的桥梁,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展示图形教学时,全部图形也不宜一次出现。实践证明,需要展示思考过程的内容,要在教学中体现“思考过程”的基本阶段。

多媒体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有机结合,是数学教学改革中的一种新型教学手段,为数学教学开辟了新的天地,合理的运用这种手段将会给数学教学增添姿彩,为教学方法的探讨提供广阔的余地,为培养学生数学的各种能力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和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王 烨.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济南:科技信息,2009(24).

第7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想象;品读;教师的作用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X(2007)02-0032-02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语文课堂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因其形式新颖,可激发学生的兴趣;因其形象生动,可增进学生的理解能力;因其创设情景,可增强教学效果;因其图文并茂,直观性强并相互补充。但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都得使用多媒体,也并不是每节语文课的每个教学环节都得使用多媒体。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辅助手段,如果运用不当,不仅达不到优化教学的目的,还会产生副作用,从而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在利用多媒体上语文课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多媒体课件不能代替学生的想象

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件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从这方面入手,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的声音、图像等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受到了限制,也影响了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如讲何其芳的《秋天》一课,诗句中对农家小院的描绘,正是训练学生想象力的最佳时机,只有通过读才能品味平实优美的语言,体会诗句所创造的意境。可是因为有了多媒体的图像展示,学生对诗中较为含蓄的描写一目了然,根本用不着去想,也正是因为如此,学生的想象力受到了限制。心理学研究已经证实:愈是动脑最多,揣摩最多的地方,学生的印象愈是深刻。所以,在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一定要注意视听与思考、想象相结合,使学生的形象思维转化为抽象思维,有效的、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多媒体不能取代学生的品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个道理人人知晓。教师在课堂上的范读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声情并茂、图文兼备的课件范读,课堂上学生读书的时间也越来越少,读书声越来越稀,以前的那种书声琅琅的语文教学环节似乎正在隐退。离开了学生自己的读,少了学生自己对文字的揣摩品味,语文课的语文味觉究竟还有多少?古人尚且知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的道理,难道我们因为有了多媒体,就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传统全盘否定吗?长此以往下去,学生的语感如何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如何品味,学生的语文能力如何能提高?“操千曲而后晓声”,所以说再先进的多媒体课件,也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读。

三、多媒体课件不能取代教师的作用

掌握了多媒体教学的语文教师,洋溢着现代化的潜质和气息,在三尺讲台上尽情地演绎着千变万化,潇洒地展示着自己的风采。这些教师,通过音像传递信息,学生则通过音像获取信息。朗读放录音,板书叩键盘,学生听到的不是老师自己的声音,看到的不是老师手写的字。这些老师们认为,在丰富的多媒体课件面前,自己的一切活动都很乏味,因此,他们就尽可能的减少自己的讲解,该多说的尽可能的少说,该少说的尽可能的不说。其实,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不仅仅只是语言文字。学生不仅要从课本中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从老师身上学到课本上没有的许多东西。“亲其师,信其道”,此时表现的更为直接,这就更需要教师直接或间接的与学生接触、交流。课件只是课件,它不能取代教师,它只不过是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的工具,而不是教师向学生灌输知识所使用的手段方法。虽然“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手段逐渐成为历史,但并不意味着目前的教学不再需要黑板和粉笔,不再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直接接触、交流。所以,在利用多媒体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做到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只有心相通,才能做到语相通。

四、多媒体课堂不能只搞形式

第8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教学环节;学生主动思维;双向交流;新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0-000-01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科教学目标的特点,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并且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共同参与教学的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方式作用于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最高效、最优化、最合理的课堂教学效果的教学方式。同时多媒体教学方式为教师的教学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目前已经成为了现代课堂必不可少的手段,也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我们也应当正确认识、正确看待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应运多媒体教学的过程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多媒体教学不能代替所有教学环节和教具

教学有法而无定法。教师授课时是灵活多变的。多媒体教学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它不能完全代替传统教学方法。使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播放 课件所使用的背景音乐、图画、动画等 ,运作要适时,必须符合教材情景需要。在现代化多媒体课堂教学中,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方式可以对学生产生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效果,但教师不能因为多媒体的快捷方便,就用它取代所有的教学环节。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重点放到了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上,这样就有一些舍本逐末了。多媒体教学的确有许多优点,但是不能完全抛弃传统的教学工具,黑板、粉笔、尺子、实验物品等。比如,教师不能用显示屏代替黑板;有的教师把显示屏当做黑板,这是不合理的。把板书内容写在黑板上,目的是给学生展示教学的重点、难点,并且便于学生反复斟酌,加深重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运用多媒体代替板书,屏幕上的图文随着教学内容的推进,在不断变化,即使是重要的内容也无法固定下来。所以在整个教学中哪个环节要用多媒体,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来决定。

二、应运多媒体时,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思维,多媒体教学不等于高效的学习

在现代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合理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和创新意识。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在教学资源无限丰富的时代,学生和教师有着更广泛的学习空间、创造空间。在课堂上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思维是谁也不能代替的,教师不能代替学生主动思维,多媒体同样不能代替学生主动思维。学生的思维训练,必须依靠学生自己,让他们独立思考和亲自实践,让他们在思考中体会,在实践中收获;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各类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进而逐步形成学生自己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只是找来现成的课件,不参考学生实际情况进行修改,以为学生通过多媒体就可以掌握一切语言知识。另外,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在放手让学生去大胆尝试和探索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善于扮演好几种角色:问题情境设计者(设计与学生生活联系,富有挑战性,有研究价值的任务)、合作分工指导者(合理安排组内分工,提高学习效率),探究过程促进者(使学生不偏离学习的初始目标,促使学生对问题的深度研究),交流反馈组织者(使交流有正确的方向)。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既要重视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布置,也要重视对学生学习主动性与思维能力的培养;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也要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既要追求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追求学生创新意识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既要重视学生运用接受性学习,也要加强他们的理解性学习。

三、多媒体教学中应注意师生双向交流问题,提高教学亲和力,和人格教育

多媒体是机器,它面对的是人,它没有办法和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沟通和交流,也不能像教师那样去观察学生的表情及学生的内心世界,因此没有与学生的接触只是提供信息、知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为了要课件达到光影的最佳效果,需要一定的灰暗、柔和的展示环境,有时要关灯或者在亮光处拉上暗色帘布,这种昏暗的环境会让人有一种压抑感;在播放课件时,教师的整个注意力全在计算机的操作上等等这些现象造成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不够,教师的亲和力低下,容易忽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产生了“学生瞪着眼睛看课件,教师围着电脑设备在操作”的现象;有时教师播放大量的信息,教师成为了课件的播音员和解说员;学生忙着记笔记,学生成了课堂课件的记录员,这样就减弱了师生的双向交流、降低了教学亲和力、缺失了教学环节中的人格教育,使得教学效果大大地打了折扣。

四、多媒体教学要素要与新课程的要求一致

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育教学时要避免多媒体教学内容与教学学科教程要求各自为政的现象,要把多媒体教学要素渗透到教育教学的新课程资源、新课程目标、新课程结构、新课程的实施方法以及新课程评价等教学的各个层面上来。现在,在多媒体设备支持下的现代化教学课堂中,教学资源是无限丰富和开放的,多媒体资源在教学中的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开放式的教学环境。但是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充分体现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地位,教师要为学生的学做好服务工作。但是一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意义、多媒体教学的目标和教学关键环节把握不到位,恨不得把所有的多媒体效能都用上,唯美的背景、优美的音乐、三维动画等等,结果导致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学生被过多的花哨信息干_,从而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当今,由于多媒体进入了现代的课堂教学,给教学改革带来了新鲜的活力,对于多媒体在现代化的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应当理智的应用。而不是只用它来“装点”我们的课堂,搞课堂教学的形式主义,那就违背了提倡电化教学的初心。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使用一定是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优化教学效率为目标的,教师应该把自己的精力主要放在攻克教育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上,如何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突破新课程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尽量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只要我们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一定会使我们的现代化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第9篇:集体主义美学范文

论文摘要:学习环境设计是教学理论领域的两大主题之一。随着知识媒体概念的提出及不断发展,它对学习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主要表现在呈现教学信息、构造仿真情境、创建虚拟学习空间、丰富的信息资源和学生评估等几个方面。

学习环境设计是教学理论领域的两大主题之一。环境因素与人类学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良好的学习环境能促进人的学习,不良的学习环境会抵消教育、教学的作用和影响。将环境因素纳入人的学习过程来考虑,体现了整体的思想观念,是进行教育、教学改革观念上的转化。

21世纪以来随着计算机、网络、通信、超文本与超媒体,数字电视等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整个社会即形成一种数字化生存的环境,传统的教育模式、教育方法,越来越不能满足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全民教育、终身教育的需求,它的局限性越来越明显。这种数字化生存环境,对我们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等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和要求。

虽然“知识媒体”对教育系统的渗透还处在初级阶段,但它的介入,使现代教育在很多领域都显示出了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

一、知识媒体

1.什么是知识媒体

“知识媒体”由Mark Stefik在1986年首次提出来的,他的出发点是认为只有将人工智能技术和因特网结合起来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这个术语本身强调的是在远程教育中,要优先考虑学习规律和认知科学,然后才是技术。

目前知识媒体是个倍受关注的焦点,很多国家都成立了知识媒体研究所。经过各种研究发现,各种技术与媒体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不存在一个万能的媒体或技术,最有效的媒体与技术是各种媒体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因此,我们把以多媒体、远程通信、虚拟现实及认知科学有机融合后的媒体集合称之为“知识媒体”。它的内涵是指由计算机、远程通信及科学相结合而成的作为辅助人类高级认知、扩展人类学习技能与知识领域的技术与媒体。

从定义可以看出,知识媒体可以认为是一种整合环境、平台。它并没有扩展传统媒体的范围,知识媒体扩展的只是人们对传统媒体应用的思想,即“为了更好地促进人类的学习,传统媒体应该如何恰当地组合应用?”对于回答这个问题的思想。

如果泛义地理解,我们可以将知识媒体理解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技术,只要能促进人类的学习,增强创造力,促进知识的建构,有助于知识的共享、获取和理解的方法,都可以认为是知识媒体。

2.知识媒体的特点

知识媒体有以下5个显著特点:

(1)知识媒体同时涉及数据和过程:可以通过自己的计算,计算出新的事实,根据媒体自身的规则和不同户的操作来配置和显示不同的信息。

(2)知识媒体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来传播,它尤其适合协作:时空己经不是障碍,通过新的知识媒体,信息都可以传播。尤其对公司而言,可以广采众家之长,让所有人畅所欲言,协同完成既定目标。

(3)知识媒体包含任务空间和人际空间:任务空间是指我们完成工作(写作、绘图和计算等)的环境,而人际空间是指我们和其他人交流的环境。新的知识媒体可以使在计算机上工作的合作者共享一个虚拟的工作空间(即任务空间),但是他们可以通过一种设备(人际空间)看到对方。这就是新型知识媒体的作用。

(4)知识媒体是可扩展的,而且它的行为是可以由用户来控制的:媒体本身能被修改和加强以适应用户的感觉、认知和任务的需要。我们可以设置一些现代的工具软件比如word,我们可以把最常用的功能放在最方便使用的地方。

(5)知识媒体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可以有效地减轻人们的认知负荷:知识媒体的构建基础是对人的认知与思维过程的建模,通过对认知与决策过程的某些需要大信息量的认知加工过程的模拟,可以有效地减轻人们的认知负荷,提高知识管理与决策效率。知识媒体不是让软件完全取代人的思考,而是增强人的思考。

总之,知识媒体的核心在于促进人类的学习,促进知识的共享。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关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界定,较有影响的观点是学习环境的场所观和资源与关系说。场所观认为学习环境是一种学习场所。资源与关系说则认为学习环境不是简单物理意义上的场所,而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其中既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又有人际互动的因素。这两种观点未能反映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核心内容。我们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概括为是一种支持学习者进行建构性学习的各种学习资源的组合。这里的学习资源包括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人类教师等物理资源,以及任务情境等软资源,其中任务情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核心,任务情境是在学习环境中起着集成其他各种学习资源的作用。一种学习环境是否是建构主义的,关键看任务情境的性质。

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是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我们理解知识媒体是一种以学习者为中心,将各种媒体优化组合以促进学习者更好地学习的新技术。这一思想对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是很有益处的,我们可以认为知识媒体更适合进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

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乔纳森在1997年提出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模型(Constructivist LearningEnvironment,简称CLE),见下图。

CLE模型由问题、相关的实例、信息资源、认知工具、会话与协作、社会背景支持六部分组成。

问题:它处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中心,是学习者要尝试解决或决心要解决的各类问题。它包括疑问、项目、个案等。

相关的个案或事例:通过这些相关个案或事例为初学者提供相关经验,这对于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是非常关键的。

信息资源:为学习者提供有关问题的详细背景,学习必须的预备知识等。 认知工具:常用的认知工具有六类:问题/任务表征工具、静态/动态知识建模工具、绩效支持工具、信息搜索工具。

会话与协作工具: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为合作学习提供技术上的支持,使学习者之间进行讨论,通过与他人的讨论,使学习者重新建构知识,进而扩大其认知结构。

社会背景支持:CLE模型所设计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提供三种教学策略:建模策略、教练策略和支架策略。

三、知识媒体支持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

从黑板、粉笔等传统媒体到形象直观、声形兼备的多媒体,再到计算机网络,虽然弥补了传统媒体中的一些不足,但在培养学生的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知识媒体则可以将网络与其他各种媒体恰当结合,它比过去的多媒体教学又有了一定的改善。因此,以CLE模型为基础,我们利用知识媒体来进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设计,可以达到比传统媒体或多媒体进行的学习环境设计更好的效果。

从知识媒体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它对于设计学习环境具有很多优势,首先它考虑到了学习规律和认知科学,其次知识媒体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再次知识媒体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可减轻人们的认知负担,增强人们的思考。

从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的模型出发,结合知识媒体的特点,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点知识媒体在学习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1知识媒体呈现教学信息

传统的各种媒体向学生呈现信息时,只是简单地显示事实以及对事实的解释说明,所有学生接受到的是相同的信息,缺乏学习的自主性,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知识媒体则可以同时设计数据和过程,学生可以根据这些数据或过程计算出新的事实,比较有利于学生的

发现式学习。知识媒体可以根据自身的规则和不同的操作为不同类型的学生配置和显示不同的信息,实现对学生的因材施教,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2.利用知识媒体,构造仿真情境,创设真实的任务情境

学习活动的真实性被认为是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重要特征。真实的任务情境有利于学生的知识迁移,任务情境与将来实际应用的情境相似,有助于学生获取高度概括的理解。

通过知识媒体,如虚拟现实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与当前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模拟现实,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仿真情境中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

3.通过知识媒体为学生创建虚拟的学习空间,实现学生的协作、交流

设计协作学习环境的目的是为了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协商,以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对主题的意义建构。

我们可以通过诸如视频会议、网络会议、LotusNotes软件等,以及各种论坛、聊天室等实现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间的实时或非实时的对话,以进行协作学习,最终学生们共同完成学习目标。知识媒体可以使计算机上工作的合作者共享一个虚拟的任务空间,在这个任务空间中实现与他人的交流,从而实现了人际空间。

4.通过知识媒体,为学生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环境

学习者在进行学习时,不论是进行自主学习还是协作学习,都需要大量的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并且需要有一些学习工具的支持,知识媒体则可以满足这些需要。

互联网是信息的海洋,学生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资源。知识媒体还为学习者提供了认知工具,如word等一些现代工具软件可以对获得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并且知识媒体将这些软件中常用的功能都放在方便学习者使用的地方。由于知识媒体考虑到了学习中的认知科学,所以这些工具软件在使用时要比作为普通软件使用对学生的学习更有效。

5.知识媒体可以更好地对学生进行评估学习环境的设计与使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评价、反馈与修订使学习环境趋向更合理。

通过知识媒体,学生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比如学生可以通过网络递交作业,把作业到网上或Blog里,这样便于教师和其他同学对个人进行评价,还可以利用电子档案袋进行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和学生自评,并且通过它既可以评价学习结果,还可以评价过程。另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各种展示软件将自己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间的互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