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职教育要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线,积极探索和实践工学结合、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专业要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和生产性实训有机结合,先由教师描述工作任务,阐述相关理论知识,然后学生动手操作完成任务,最后由教师点评,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的教学模式改革[3]。传统的教学模式极容易扼杀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以生为本”,就是要确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推进学生角色意识的转变和学习方式方法的改革,实现“以教为本”到“以学为本”的转变,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本位下的教学方式应是以行动为导向的,在教学层面上有人称之为“工作本位学习”。它要求学校加强模拟场景建设,加强真实环境下实训、实验基地建设,加强四轮驱动(即政府、学校、行业和企业四方联动机制)的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准工作环境”乃至“现场工作环境”,实现学生角色由“学习者”向“工作者”转变,让学生以工作者的心态主动去学习、实践,从而在学习、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设计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这种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学校教学中重视概念、事实和程序性知识等显性知识的教学,把教学重心转移到对学生应用策略知识的培养上,把教学行为从课堂教学转为在工作环境中车间进行,融学习与工作为一体,克服了学习与工作分离的痼疾,实现“应学什么”到“会做什么”的转变,知道学生在工作实践的基础上建构理论知识,由“知其然”达到“知其所以然”。当然教师的作用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知识的传授者成为咨询者、指导者和主持人。高职教育要广泛推广多媒体教学,开发网络教学资源,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大力倡导“教学做一体化”教学,通过企业培训师和技术专家的积极参与,并引进企业员工培训的方法,让学生边学边做,在学中做,在做中学。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把课程搬到企业现场,推行“课堂+现场”的教学模式;利用企业生产现场,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4]。
二、深化校企合作,创新办学模式
推进高职教育办学模式的改革,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这是高职教育必须认真思考和重点解决的问题。首先,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毕业生工作岗位在基层第一线;其次,高职教育要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再次,高职教育所培养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都有具体行业、专业或工种的职业方向要求[5]。这就确定了高职学生毕业后应从事的具体职业。因此,专业建设应遵循前瞻性、技术性、示范性的原则,不断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改善实践教学条件,推进校企合作的进一步深化的办学模式。教育与生产劳动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维度,也是锻炼培养人才的基本途径。为此,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指出:“要积极推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工学结合,既满足了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又有利于学校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锻炼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基本技能素质。加强校企合作,推行工学结合,就要严格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规定。做好工学结合,强化校企合作是关键。为此,政府要伸“有形之手”助校企对接。政府要在校企办学对接中发挥主导作用,出台相关政策推进校企合作办学。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形式,形成政府推进、行业参与、企业和院校密切合作,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机制,实现企业人才需求和院校人才培养的对话与对接,促进企业与高职院校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有效解决企业人才供需矛盾和学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企业能充分利用院校较强的师资力量做好企业员工技能的素质的提升,从而减轻企业对员工的培训压力。企业又可借助院校的丰富教学资源,共同申报科研课题,对企业进行技术改造的技术革新,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反过来,院校要利用企业的独特条件和资源,可把企业文化、价值理念、职业准则、岗位要求一并融入院校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但可大大降低院系的教学成本,而且凸显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院校要借企业之水行教育之舟。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可以通过引进企业资金,补教育经费的短缺,增强办校实力,同时,也增强了人才培养的前瞻性和适应性,实现“进口旺,出口畅”的目标。与企业联手,校企双元培养,这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赢”的有效途径。职教兴,企业兴;企业兴,职教兴。一流的企业要有一流的职业教育来支撑,一流的职业教育才能支撑一流的企业,这应该成为政府、学校、企业的共识。通过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改革,确立以能力为目标,以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中紧密与企业工作内容联系,做到了教、学、做一体化。专业建设要建立基于工作过程的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生产现场的任务为载体,融入到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氛围中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最终形成就业所必须的岗位职业能力[6]。
三、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学生考核模式
高职院校要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主动适应相关技术行业发展需要,以社会评价、用人单位满意度和就业率作为衡量专业办学水平和人才质量的标准。培养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和胜任岗位需求,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及创新能力的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传统的考核方法对学生的考核过于简单,观念较为落后,很难与高职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相适应。因此,要创新学生考核方法,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树立科学全面的考试观,切实解决好“考什么”,“如何考”,“如何评”的问题。科学全面的考试观要求结合高职教育注重“综合素质培养”的实际,在考核内容尺度方面、考核方法方式方面及评价主体选择方面要灵活多样。即:考核内容要“双重化”,既要考察课程目标中要求掌握的一些基础理论知识,又要考察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与素质。考核方式方法要多样化,如课证融合,就是把该课程与职业技能证书考核相融合,以职业资格证书考核成绩作为该课程的成绩;如开卷、闭卷、笔试、口试、操作、论文、报告、与答辩等。评价主体要多元化,既要有校内老师,也要有校外专家;既有学生自评,也有学生间互评。最终构成“以学生为本”的考核与评价新模式,即: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第一课堂考核与第二课堂考核相结合,校内老师评价与企业、社会评价相结合,学生自评与互评相结合。真正体现“以生为本”,多角度多层面科学评价学生。
四、推进管理体系改革,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目前,许多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还保留以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教育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权利过于集中在校本级机构,可当前在校企合作大背景下,下级院系很难自主灵活地开展对外协作;有些高职院校仍采用研究型的本科管理模式,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重知识研究及学科建设而轻实践技能及管理教育的倾向;有些高职院校则盲目地扩大办学规模,导致管理水平跟不上而出现了管理松懈等不良现象,从而无法保证教学质量。因此,创新管理模式势在必行。首先,要充分发挥院系二级管理作用。院校要下放权力,采用二级乃至三级的管理体系,激活院系的活力,创新管理模式。其次,要充分发挥学生会、学生自律组织的作用。督促检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学习生活作风,养成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习惯。尤其是院系二级管理的团委会和学生会发挥主导作用。再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吸引社会名人学者、行业专家和企业技术人员参与学院的教育教学管理。同时,实行职业教育资格标准的国家介入与行业监督并行,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在学籍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上,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等灵活的学籍管理、教学组织和教学管理制度,实行分层次教学、分专业方向教学和分阶段教学的灵活机制。在学生日常行为的管理上,要根据职业类学校学生的行为特点,采取柔性与刚性相结合的手段,做到刚柔并举。特别是,要根据职业类学生的思想特点和将来的职业特点,侧重抓好艰苦奋斗、吃苦耐劳、团队精神、创新精神、职业道德、劳动纪律和安全意识等思想教育,克服重传授知识技能,轻思想教育的不良倾向,培养既有专业技术,又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端技术技能型的综合素质人才。
五、结语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校办企业;创业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各高职院校特别是示范建设的高职院校,立足本校实际,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深入改革,形成了各种各样行之有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在学习和研究国、内外人才模式的基础上,谈几点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
一、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的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具体包括四层含义:一是培养目标和规格;二是教育过程;三是管理和评估制度;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和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往往具有浓厚的行业特色和地域特色。
二、国外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1.英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20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逐步建立起NVQ(国家职业资格)、GNVQ(国家通用职业文凭)和普通教育三种证书等值、互换机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三条可借选择的通道。打通职业教育与学科教育、与大学各级学位教育之间的联系,把职业教育摆到与学科教育、各级学位教育完全平等的地位,政府允许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的学科教育之间互相转学。
2.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及其能力考核方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 Schule 简称 BBS)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3.加拿大CBE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是以能力培养为基础的人才培养模式。
4.国际劳工组织MES 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是指模块化技能训练的人才培养模式。
5.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此模式指学校根据政府的专门行业组织制定的职业能力标准和国家统一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设置课程,并将行业标准转换为课程设置标准开展教学,学生根据自身实际对课程进行选修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
三、国外职业教育模式给我们的启示
通过对国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分析比较,可以归纳出这样几点:(1)教学活动实施“工学结合”以工为主;(2)建立有科学完善的职业资格制度及其技能考核模式;(3)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围绕市场进行专业设置。
四、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
在近10多年的改革实践过程中,我国众多高职院校通过积极的探索,也构建起了一整套的有学校特色和地域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仔细分析,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按照行业(企业标准)”组织教学。
到目前,尽管高职院校在一定程度上优化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但在实际运行中仍存在一定问题:第一,部分高职院校仍停留在高等学历教育阶段,在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上仿照非高等院校的做法,注重学科课程教学,强调较为全面系统的掌握学科理论,忽视实践教学,实训环节比较薄弱。有的学校甚至一味追求专升本,追求学校升格为本科职业技术院校。第二,部分学校完全倾向于单纯的职业技术教育。过分重视专业技能和技术,刻意于某种专门技能和技术的模拟训练。忽视了高层次专业理论教育,缺乏对高职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教导与培养,把高职教育简单理解成“就业教育”。
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需要加强的方面
1.继续深入行业(企业)调研,按照企业(行业)标准与用人要求来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从很多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来看,有的学校在行业(企业)标准和用人需求的调研方面做得还是不够的。在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上,有的只学到其形,没学到其质。国外的人才培养模式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这些模式的形成有着相关的国情背景和政府的相关政策支持。我国的国情特殊,生源的层次也和发达国家有着很大的不同,所以学校在构建某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时一定要本着我国国情和生源特点,深入行业(企业)调研。
2.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现在很多高职学院的教师队伍的形成,很多新教师的引进都是从学校应届毕业生中进行选拔。这样的教师缺乏在企业一线工作的经验。对企业一线生产的相关工作技能或技术也了解得不多。这对于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是不利的。虽然许多高职院校也安排教师去做实践锻炼,但做的工作可能与专业都无关,这从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师队伍的发展。
在师资的培养方面,学校应让教师深入行业(企业)进行实践锻炼。而这样的实践锻炼对相当多的学校而言,是做得不够或做不到的,比较彻底的做法是建立企业员工和学校教师交换的这样一种工作制度。
3.鼓励企业以多种方式参与兴办职业教育。2011年12月30日9:00,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就关于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工作情况的报告进行专题询问时,教育部副部长杜玉波表示,国有大型企业兴办教育是动员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一是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依法加强行业企业对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各环节的参与。
二是鼓励行业组织、企业举办职业学校,鼓励委托职业学校进行职工培训。目前,企业举办的中职学校占10%,高职学校占4%,今后要在政策经费和项目等方面,支持企业办好现有的学校,同时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举办学校,或者与职业学校、地方政府联合办学。
三是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学生实习实训和教师实践,鼓励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的工程师或者是高级技师担任教师,这是职业院校教师无法替代的优势。国务院部门已经出台了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优惠的文件,教育部会同财政部、保监会等部门也在职业学校推行学生实习责任保险,以有效化解企业和学校安排学校实习的风险。
4.学校应开办企业,走出一条学校、工厂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职业院校可以利用学校的专业优势和人才资源兴办校办企业。校办企业是高校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础、产学研结合的基础。在带动行业技术进步、促进高职院校教学科研与国家经济建设相结合、弥补教育经费不足以及促进教育事业和经济建设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5.按照创业需要来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对很多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对引导学生创业的迹象基本上是看不到的。用一些老师的话来说:“创业,老师都做不到的事情,学生也很难做到。”所以,在今后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中,是不是应该加强创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构建。首先,学校要不断兴办企业,其次老师要学会创业,最后才会有学生的创业。
综上所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以学生就业、创业为导向,面向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创业需要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借鉴国外成功的实践经验要结合具体的国情和教育自身发展规律,以技能为突破,以社会为视角,以企业为依托,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的并满足学生创业需要的人才培养模式才是当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廖传林,何琼.高职教育校企合作、产学结合比赢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2)
[2]陈向平,吉飞.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高等教育研究,2010(10)
1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2010]8号)文件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高等职业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全面素质教育为目标,体现现代高职教育理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我院近年来,通过总结和巩固教育教学改革成果,对“校企联动、工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积极的创新和实践,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人才为根本任务,进一步满足学生就业,以及后期职业发展的需求,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一方面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职业能力及适应岗位、适应社会的能力,另一方面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同时促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与要求
2.1 加强素质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将职业素养、国防精神和国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注重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方案规定学生毕业前除完成规定的课程学分外,还要完成素质教育6学分方准予毕业。素质教育6学分为必修学分,包括科技技能活动2学分、校园文化活动2学分、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2学分,在此前提下,学院鼓励学生多修素质教育学分。
2.2 主动适应国防科技工业及陕西经济社会产业结构和技术升级的需要,依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宏观调控政策,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服务方向、课程体系及教学内容。要进一步明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凝练人才培养特色,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应符合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培养要求,在市场调研及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2.3 在我院“校企联动、工学耦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各专业要紧紧围绕国防科技工业高技术、高精度、高可靠性的行业特点,在专业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体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国防特色高职品牌,为国防科技工业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职业道德良好、职业能力过硬和就业创业能力强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各专业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校企工作站与企业共同设计、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从而增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
2.4 面向国防科技工业,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吸收借鉴行业企业的职业资格标准,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同时对课程结构进行分析,对课程体系框架进行明确,进而确保能力与课程之间相互对应。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校企合作共组课程开发团队,在进行职业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专业核心课程,以及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对能力培养过程进一步细化,逐步提升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
2.5 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就业相对接。在学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双证书”制度,对于各专业来说,需要结合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在专业核心课程融入相关职业资格证书,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方案将双证或多证书的要求完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建立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或专项技能证书奖励学分体系,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和就业能力。各分院应建立学生第2证书奖励学分档案,并在毕业时出具奖励学分证明。
2.6 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推行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等“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执行多学期、分段式的教学组织模式;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提高优质教学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 人才培养方案的框架结构
3.1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基本架构 对于课程体系来说,其构成主要包必修课和选修课,以及公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基本学习领域、专业核心学习领域及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相关课程等。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专业课程的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程的具体特点,通过理论课、实践课、一体化课程三种方式开展教学。对于各专业,按照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发展需要设置相应的课程,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教学,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
3.1.1 公共基础学习领域 在开展学历教育的过程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的公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可以说是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基础性课程,通过开设该类课程,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同时对学生的基本技能进行培养和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该类课程包括:政治理论、应用数学、形势与政策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体育与健康、实用英语、学业指导等。其中,统一安排政治理论、体育与健康、实用英语及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自行安排数学课。在教学过程中,本领域鼓励模块化课程设置,进而便于教学组织及学生个性化的学习。
3.1.2 专业基本学习领域 通过可设专业基本学习领域课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掌握某项技能,或者为了较高质量地完成一定工作任务而专门开设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这类课程主要以基本理论、技术知识、技能训练、工具使用等为主,按照实用够用的原则,设置课程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培养理解技术、使用技术等方面的能力,为学习行动导向课程奠定基础、提供保障。
3.1.3 专业核心学习领域 在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及关键能力的过程中,专业核心学习领域课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完成相应的工作任务。通过学中做、做中学,进而练就学生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同时能够确保专业技能、工作技艺得以定型等,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技术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培养专业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该类课程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为主,以工作过程系统化为特征。
3.1.4 专业拓展学习领域 为了使学生适应专业发展、市场变化等,进而在教学过程中,开设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课程。通过开设拓展领域课程,进一步积累知识,培养综合能力。该类课程可以分为专业拓展课程和公共拓展课程,其中,专业拓展课是以专业核心能力为中心辐射到专业边际范围的一些课程,通过参加这些课程的选择性学习,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综合职业能力。公共拓展课程作为相关课程,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2 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由十二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招生对象与学制、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工作过程分析、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教学模式、教学进程安排、课程描述、教学条件、毕业条件、学分替代、编制说明。
关键词 人才培养 创新思维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9.1 文献标识码:A
新加坡于1965年建国,从贫困的弹丸之地发展为“亚洲四小龙”创造了“亚洲奇迹”。新加坡经济建设发展的良好势头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成功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中的高等职业教育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笔者于2013年11月对新加坡义安理工学院的人才培养情况进行了为期21天的实地考察,总结出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要点及特色,结合我国国情来探索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点及特色
1. 1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点――创建有效的教育及学习环境
(1)政府大力扶持职业教育,办学经费充裕。新加坡的教育体系分为大学、理工学院、工艺教育学院、初级学院(高中)、中学(初中)、小学等六大板块,其中理工学院相当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新加坡整个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很高,各级政府也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不断加大对高职院校的投入。这一举措使得新加坡职业教育具备良好的发展经济基础,从而毫无后顾之忧地走上高速度、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道路。
(2)购进先进的实训设备,市场需求主导教学内容。新加坡的职业教育理念保持与时俱进,第一时间吸收世界新知识,学习世界前沿的新技术。理工学院注意研究国际新技术、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的动向,注意研究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后对技术和人才的需求情况,不断给职业教育与培训提供新信息;购进最新的实训设备,建立最先进的专业实训室,采用企业化的管理,使教学具有超前性和市场性,使教学服务于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于企业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教学内容都围绕市场需求开展。
(3)培养优秀的教师团队,教学水平主导人才水平。新加坡职业学校选聘教师的基本条件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具备至少5年企业工作经验。专业教师每2~3年就要到企业接受6个月或一年的培训,教师每年都会到企业与实习生共同解决企业生产实际问题,通过此种轮换制学习与教学,实现理论与企业技术应用相结合,为教师提供更新知识和技能的机会。由此不断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督导教师在教学上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4) 创建丰富的教学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培养。比如义安理工学院开发的E-learning教学平台,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该平台上进行远程教学,同时学生可以在任意时刻登录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利用各种寓教于乐的游戏环节渗透教学。教师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丰富的教学环节,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手段,通过各种方法演绎教学内容。使学生能从各种途径学习,从而实现多角度灵活性的培养。
1.2 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特色――实现均衡而全面的教育效果
(1)学生具备高水平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是发明产品、优化流程、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新加坡政府认为知识型经济不是为精英分子所设立的,只要具有知识和创意,并作出适当的调整,任何人都能发挥所长。只要能够思考和创新,每个人都能成为智慧工作队伍的一分子,每个人都能通过职业教育的各种方法使自己更有价值。义安理工学院通过开设为期三年的一门系统的通识课程:点子启发、点子蓝图、点子实现,不断启发、鼓励和引导学生创新思维,为今后在企业工作中不断实现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生学会了开阔的思维方法,拓展了解决问题的思路。
(2)学生具备正确的定位和良好的企业精神。义安理工学院毕业生具备清晰的就业定位:不是技术工人,而是工程师助理。因此他们从学习之始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就业面向。在学习中把自己当社会工作人员来要求,因此不论是课堂学习还是企业实践学习,学生都在学习中培养了良好的企业精神,对自己的发展和未来的职业规划都有明确的定位。
(3)学生具备良好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义安理工学院通过丰富的专业课程,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各种创意型的教学环节设计,共同为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做好全方位的准备。使学生达到一定的专业层次,同时技能也达到一定的水平。
(4)学生通过跨学科拓宽专业口径、拓展就业渠道。义安理工学院一方面通过丰富的、成体系的通识课程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实现全面型教育;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专业公选课程,拓展学生的学习兴趣,或是专业学习的边缘学科,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学习。真正实现宽口径,从而拓展就业渠道。
2 由新加坡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特色,结合我国职业教育现状来探索提高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
(1)校企必须深度合作,提高人才培养与市场结合程度,提高全社会对于职业教育的责任感。目前,我们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虽有企业参与,亦有行业发展动向为参考依据。但是企业、行业、政府参与的程度不够,调控的力度不够,经济扶持的力度不够,人才培养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企业和政府的社会责任,因此,我们要争取更多的四方联动,为人才培养创造好的环境,制定规范的人才出口政策,按需培养,提高培养的对口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培养的人才可以直接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以确保人才培养的出口畅通。
(2)工学必须紧密结合,保证专业能力培养与就业岗位的需求一致性,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精神。很多学生出现毕业即失业的现象,工作一两年就放弃自己专业的现象屡见不鲜。就物流管理专业而言,很多学生毕业后,就业的单位的对口性不够,很多学生找到的工作不是自己的本专业,造成的培养与就业的不一致性。2013年通过对毕业生比例较高的前10个专业:会计、会计电算化、机电一体化、物流管理、工程造价、护理、建筑工程、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毕业生就业状况进行了调查,发现所有专业的毕业生都存在对口率偏低、就业稳定性差的问题。以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1.8%,毕业后半年后月收入为2918,工作与专业的相关度为47%,毕业半年内的离职率为49%。因此为了更好地解决该类问题,一方面学校要更多地与政府、行业、企业形成联动,合理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多少人才、面向哪些岗位,保证充分的培养即所需的同时,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另一方面要深度的开展工学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企业流程,利用工作的高效率实现成就感,利用成就感提升就业满意度,维持就业稳定性,真正做到爱岗敬业。
(3)人才培养必须全过程控制,确保人才培养的质量过硬,提高人才质量与岗位需求的匹配程度。目前,我们的人才培养计划制定过程中也进行了一部分的企业调研,同时更多的是参考示范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但是,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人才培养过程中,必须开展大量的企业调研,针对社会需求,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的同时,在就业具体面向的企业中,进行深刻的考察,一方面要深入企业进行挂职锻炼,要进行岗位职业能力的总结分析。另一方面要研究企业如何优化操作流程,怎样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引进新的技术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和进步。联合企业人员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便培养出符合规格的人才,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人才质量要求人才不仅能上岗能完成岗位职责,同时要能在岗位上,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具备专业潜力,利用专业素养及专业知识,来帮助企业提高工作效率。
(4)教学和管理工作必须务实,确保人才培养过程的精细化,鼓励学生发展创新思维。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浸染、升温发酵、发展进化的过程,不像工业产品,经过固定的加工工序就可以成型,只要技术达标,产品就是合格的。人才培养,是由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一个相互作用、互相影响、潜移默化、积累迁移的过程。因此,培养过程至关重要,我们在培养过程中,要注重精细化培养,正如义安理工学院,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启发引导学生完成他们的点子创意,鼓励学生去创新,引导学生去探索,老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帮助和鞭策学生学习和进步。在此过程中,教师的精细化培养,是人才创意产生发展和成长进步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确保人才培养的精细化,过程和环节的科学化,针对性强,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的方法和手段,注重过程控制,为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把关。
我们通过分析新加坡的高职教育成功因素,探索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面的途径,依据以上途径认真做好人才培养计划、科学设置人才培养方案、合理进行课程设置、实现高效的全过程控制,才能做到人才培养的高质量、人才出口畅通,才能使专业建设逐渐形成特色、职业教育走上健康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魏敏.新加坡的高等职业教育特色[J].职教通讯世界之窗,2004(9):62-63.
[2] 陈慧敏.新加坡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及其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J].机械职业教育,2006(4):45.
关键词:民营企业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
浙江省民营企业已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院校作为民营企业人才培养基地,必须适应充满活力的民营企业的发展要求。为此,课题组对浙江省民营企业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提出面向民营企业的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教学组织形式。
一、浙江省民营企业人才状况调查分析
课题组于2010年对浙江省各地区民营企业进行了调查。下面以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温州为例,分析其人才状况。表1为民营企业员工学历情况调查统计结果。从表中可以看出,企业员工学历普遍偏低,各类员工学历在专科以上的比例都在65%以下。材料分析还显示,企业在当前发展中面临的最紧要的问题首先是人才短缺。但从近三年企业员工引进情况来看,企业应届大学毕业生员工人数仅占总引进人数的29%;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毕业生却找不到合适的岗位。现今的人才供求状况是供非所求。分析企业对员工的素质要求,排在前三位的是技术能力、责任心和人品(如表2所示),从浙江省其他地区的调查情况来看,情况类似。
二、面向民营企业,创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念
调查显示,民营企业正在逐步从作坊式企业向现代化制造业企业发展,急需大量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更多地沿袭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模式,注重理论的系统掌握,忽视知识的实际应用。因此,培养出的学生的动手能力甚至不及中职毕业生,而理论基础又不及普通高校毕业生,竞争力相对较弱。因此,面向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高职教育培养重点必须变重理论为重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
在知识经济下,民营经济的发展不直接取决于资源、资本,硬件技术的数量、规模和增量,而直接依赖于知识或有效信息的积累和利用。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即应使能力目标在具有明确的职业针对性的同时,着眼于知识经济社会对新一代人才的全面要求,重视学生毕业后从事任何职业都需要的一些关键的或基本的能力培养,如责任心培养,不能把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狭隘化、绝对化。因此,面向充满活力的民营经济,高职教育必须在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兼顾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三、以市场需要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课程体系
以“双向选择、竞争上岗”为机制的人才市场,突出了对求职者能力,特别是动手动脑能力的要求。为此,高职教育需构建“两组课程模块,两种体系”模式,即公共课和专业课两组课程模块、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体系。公共课具有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功能,遵循“必需、够用”和尊重学科但不恪守学科性的原则;专业课具有明显的职业针对性。教学内容及时跟踪新技术的发展,满足学生将来转岗、跨岗发展的需要。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教学大纲、计划、考核等都自成体系,分别进行,以确保实践教学的实施。
在构建课程体系时,还必须认真研究实现当前专业教育目标与未来社会对专业人才要求之间的关系。未来的劳动者仅有一项或几项技能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必须具备包括跨岗位和跨职业能力、竞争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职业能力。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不仅要考虑职业的针对性,以满足企业的现实要求,而且还应考虑未来发展问题,为受教育者在理论体系上和专业能力上作合理的铺垫,力求使他们的智力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保持一致,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广泛吸收民营企业参与,实现以实践为先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产学合作,社会参与,是高职教育的基本特征,是学校人才培养面向社会、紧贴经济发展需要的保证,也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办学能力的基本渠道。广泛吸收民营企业参与到学校的课程教学中来,有利于实现多元需求融合推动下的课程创新。
1.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高职教育比其他类型的教育更注重产学合作。一方面,企业和学校互通有无,共享教学、科研、实验、生产设备和仪器。同时,学生通过兼职教师的教学、指导和现场实习等,可以对未来的就业及工作要求有比较清晰地了解,从而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另一方面,结合企业实际需求,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到具体项目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科研能力。
2.开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作业项目
任课教师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在深入企业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企业共同制定要求学生完成的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作业。企业为学校提供作业选题、参照对象和实践条件,企业的专家参与制定作业评估标准,参与对学生作业的评价。由于作业通常是主动配合企业的业务开发、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服务的,学生只有深入企业实际,在企业的工作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才能完成作业。
3.开设紧跟市场需求的动态课程
所谓动态课程,指的是那些市场需要的、但尚未形成教材的课程。对于这类课程的内容组织和讲解,需要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的教师,可以聘请企业界人士来学校讲课,或组织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
4.实现以实践为先导的教学组织形式
实践性教学是我国高职教育的薄弱环节。在学校与企业的合作中,建立以实践为先导的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是高职院校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的突破口。高职课程设置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对于一些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由于直观性差,满足不了教学需要。因此,必须建立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以课堂理论教学为主转向实验室现场教学,并可大量压缩理论课时,将一些必要的理论也在实验室进行讲解。这样,边讲原理边做示范,直观性强,便于学生理解,而且学生也可以自己动手操作。同时,还应加大对现代化教学设施的投入,鼓励教师开发各种教学课件,灵活运用,积极创造条件开展各种模拟教学。此外,把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增加学生的动手机会,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首先是让学生认识实习,主要让学生形成对商业企业工作的初步认识。然后是专业实习,让学生完成一个专业轮岗工作的过程,较全面地了解与专业相关的方方面面,学习和掌握最重要的职业技能。最后,实习与毕业就业挂钩,学生最终走向社会。在组织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过程中,学院可考虑在部分专业配套试行建立相对稳定师徒关系的准学徒制。
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组织形式,是学生获取知识,尤其是经验和技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因为学校教育大多采取课堂教学形式,即使在校内实验室、实训室上课,教学基本上也是模拟性质的,与实际工作环境总有差距。让学生到企业现实的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学习,便于他们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积累经验,真正掌握适应一线岗位要求的工作技能。
在高等职业教育日益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应是浙江省民营企业人才供应的主要渠道。各级政府及教育管理部门应积极支持并引导学校根据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要求,制订学校学科与专业发展规划,主动调整高等职业教育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优先发展符合浙江省民营企业人才需求的学科。
同时,高职院校本身也应克服传统教育体制的束缚,面向企业与市场办学,科学分析民营企业对人才结构及素质的具体要求,针对社会需求及未来经济发展趋势,设置相对应的学科和专业,加大对浙江省民营企业急需人才专业的投入。应根据本地区产业结构和企业需求现状,细分学科专业,强化专业特色。在此基础上,高职院校应改革理论型、应试型的专业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教学对象身心、知识、技能等整体素质的提高,又要突出强调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在教学过程及教材教法上充分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积极通过校企联合办学等形式,使企业提前介入专业人才的培养,学生提前受到企业实践锻炼,最大限度地满足民营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冯晓光.WTO呼吁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J].教育发展研究,2002(9).
[2]孙连勇,王炜波.对高职教育中校企联合办学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03(16).
[3]孟广平.面向21世纪我的教育观(职业技术教育卷)[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
[4]徐葆奎,郑金洲.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赵浩兴.关于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战略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8).
Abstract: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many years, it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developing students' professional skills.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main mode,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important role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At last,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reform of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 word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ls of Talents Cultivatin; Integrat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1 概述
在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的高职教育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际生产线的实践经验非常重要,但单纯的校园教育往往是理论偏多,为了解决理实一体的教学需求,使学生在校内所学的知识及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去,很多学校采取了校企合作模式。通过校企合作,学校将企业的先进技术、企业文化、管理模式等引进校园,应用到人才培养中去,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在我们国家,校企合作已经实施了多年,已经有不少成功的案例,校企合作对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带来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证明,但总体来看,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比如企业积极性不高、缺乏规模效应、稳定性不足等。如何促进校企合作长期有效的可持续性发展,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2 校企合作主要模式
经过多年的校企合作实践探索,已经形成的比较完善的校企合作模式有多种,在我院目前实施比较成功的有企业订单式人才培养、送教入企业、行业协会牵头等校企合作模式。
1)订单式人才培养校企合作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指以企业需求为主导,学校和企业共同制作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在学生实训条件和师资力量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学生可以通过校内和企业结合的方式完成学业,有些课程在校内完成,有些实训内容则是在企业完成,并且企业还会派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工程师进校授课,学生完成学业后有企业统一接收安排就业。
2)送教入企业式校企合作模式
送教入企业式校企合作方式是各高职院校采用最多的一种模式,在学生三年的学习生涯中,前两年主要是在学校学习基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主要有校内老师和聘请企业专家共同完成前两年的基础教学工作,第三个学年将学生送入企业,进行实际生产线实践训练,即顶岗实习。这种模式下第三个学年有企业提供教学实训场地,学校派专业教师协助企业对学生进行实践指导,并对学生进行日常管理,学生完成第三个学年的实训后,有学生本人决定是否继续留在该企业就业。
3)行业协会牵线式校企合作模式
目前各种专业的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通常有行业协会牵头,各高职院校为企业工作人员的继续教育、考证工作提供教育场地和部分师资力量,学员的课程有企业培训讲师和校内教师共同完成,行业协会在校企合作中起到纽带的作用。
3 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我国,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虽然已经实施了很多年,但并不是很成熟,很多校企合作仅止于表面,缺少实际内容,还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我们缺少校企合作的公共平台,没有一个成熟的机构或平台对校企合作进行牵线、监管等,很多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企业都是学院自己联系,学校和企业的对接难度很大,并且在合作过程中也缺少第三方监管,这种情况下往往造成资源的不对等连接,校企合作浮于表面,造成资源浪费;其次缺乏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很多学校在校企合作方面处于起步阶段,在校企合作方面属于边走边合作边摸索的情况,没有形成成熟的合作模式和体系,并且有时候受到资源、环境、政策等多方面限制,很难进行深层次的校企合作;最后在校企合作中企业行动不足,积极性不高,校企合作是建立在学校和企业互惠互利的基础之上,对于学校来说,学生的就业压力是促使学校进行校企合作的主要动力,通过校企合作,即培养了学生的职业技能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学生的就业问题,但对于企业,如果市场相应的人才不是那么紧缺,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企业就不会那么积极了,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需要建立起互惠机制,进行深层次的合作,培养出企业真正需要的人才,让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得到实际的好处,校企合作才能得到可持续性的发展。
4 校企合作在高职教育中的意义
虽然校企合作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初显成效,合理有效的校企合作的践行对高职教育的校园文化建设、教学改革、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将促进高职教育又好又快的蓬勃发展。
1)校企合作有利于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将先进的企业文化引入校园是丰富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主要措施。校园文化是一所学院的精神灵魂,包括学校的管理理念、管理制度、校风、学风、校训等,是学院在长期的实践发展中,经过不断的摸索、努力积累沉淀的独特的理念,优秀的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人生观、价值观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通过长期的实践,逐步形成的企业精神、价值观、文化观、道德观、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带有行业特色,规范、鼓励并带动着全体员工共同努力。学院通过学生企业实习、聘请企业教师授课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企业先进的文化和企业精神,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学生产生积极引导和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先进的企业精神将成为学生学习奋斗的动力,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专业方向,为学生日后进入企业工作,尽早适应企业工作岗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通过校企合作,校园文化吸收了先进的企业文化精髓,深化了校园文化层次,丰富了校园文化的内涵,必将更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协调发展。
2)校企合作有利于教学改革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但社会在发展进步,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也在随之发生着变化,学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根据市场的需求适时进行改革。在高职院校,一些传统的专业培养出的人才市场已经趋于饱和,继续大批量培养这些传统专业的人才就会造成学生就业难,而企业需要的一些新兴专业方向的人才又招不到,这样就会造成学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的需求不匹配现象,从而带来一些社会矛盾和资源的浪费。学校通过校企合作,能够及时了解到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及时的进行教学改革,调整人才培养目标。在高等教育中与企业联系最密切的是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应该体现出企业的需求。教育学生、服务社会、培养合格高素质的接班人是高职教育的主要职责,高等教育的核心是精神文化,同时注重社会效益和人文色彩。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职教育逐步走向社会化,只有融入社会,与企业充分交流、沟通,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和谐发展。在我们的教学改革中,应该把企业的先进技术和文化融合到我们的教学中去,以企业需求为方向进行教学改革,以社会的需求发展为动力,将教学改革转变成推进校企合作、促进学院快速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的持续动力。通过教学改革,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和声誉,为企业输送更多高技能、高素质、深受企业欢迎的高职毕业生。
3)校企合作有利于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
鲁昕副部长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准确定位是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设定,要充分考虑基础知识、专业能力、综合素质三个方面的标准。基础知识是人才培养的奠基石,能力和素质是人才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现在企业在选择人才时看中的已经不仅仅是学生的专业知识和相关的职业技能证书,更看中的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企业是一个大集体,企业所需要的人才在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的同时需要具备敬业爱岗、顾全大局、恪尽职守、团结合作等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现在大部分学生缺乏对综合职业素质的理解,不明白学历与职业之间,知识与能力之间往往是不对等的。通过校企合作,学生在学习期间有机会感受到企业的职业精神,通过企业顶岗实习,学生真实的体会到企业的工作环境、人文环境,有助于锻炼学生的集体意识、大局意识及锐意进取的精神,这些综合素质将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通过校企合作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社会在发展,企业在竞争日益激烈,在企业中创新精神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必要条件,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学校虽然进行过创新精神这方面的培育和训练,但由于缺乏实际的案例和环境,学生对创新精神往往不能体会的很到位,与企业对创新精神的要求还差的很远。企业实习打破了传统的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为学生的创新及展示提供了环境和机遇,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尝试,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5 有关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的几点建议
校企合作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发挥的作用已经得到了认可,但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问题,很多案例离正真的校企合作目标还相差很远,但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建设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下面简单谈一下有关校企合作的几点建议。
1)发挥政府职能,建立公共校企合作平台
校企合作的两大主体是学校和企业,这两大主体在社会中属于不同区域的两块,交集并不是很多。校企合作需要资源匹配,很多时候是学校找不到合适的企业进行合作,而有意向的企业又找不到恰当的合作学校。这就需要发挥政府职能,为学校和企业构建公共的信息服务平台,在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上收集企业及学校有意向合作的专业信息,促使企业和学校资源能有效合理的匹配;同时发挥政府的监管职能,在第三方政府的监管下,确保企校合作不浮于表面,进行深度合作,通过相关政策调控,确保企业和学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达到双赢。
2) 进行企业全程参与教学过程的深度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不能只局限于形式,只有进行切实的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才能发挥校企合作的真正意义。企业往往掌握最先进的技术,企业的发展方向代表着社会需求,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让企业全程参与教学。首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应该让企业充分参与,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经过充分调研、分析、论证,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与知识目标、能力目标、职业目标、岗位目标等密切相关的专业培养方案;其次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构建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应该符合企业工作过程,紧紧围绕岗位需求,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以能力为本位的课程体系把学生在校内的学习和企业的工作过程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实现了理论知识学习、基础技能训练、企业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紧密结合。最后校企合作共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学生在校内完成基础知识学习,到企业完成认知实习,校内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一起根据知识和技术的更新,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把先进的技术融入到教学中去,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3)建设以“校中厂、厂中校”为指导思想的专业实训室
实训教学是高职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职业技能培养的必要保障。专业实训室建设是必要条件。在专业实训室建设中,以“厂中校”、“校中厂”相结合的建设指导思想,在行业协会的指导下,企业充分参与,进行调研论证进行科学合理的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与企业生产线环境尽力靠近,将为学生尽快适应企业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
4)推荐教师到企业锻炼,促进双师型教师培养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才是人才培养的主体,不能过分去依赖企业,虽然可以通过企业实习、聘请企业工程师上课等方式引进先进的企业文化和技术,但作为教学主体的校内教师,也要与之俱进,不断进行学习,所以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可以推荐专业教师到企业去锻炼,很多校内教师都是理论知识扎实,实践经验不足,通过教师到企业锻炼,有利于教师吸收新知识,了解行业新动态,进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更好的教学改革和知识应用,有利于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教育;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模式
职业核心能力是人们职业生涯中除岗位专业能力之外的基本能力,它适用于各种职业,能适应岗位不断变换,是伴随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职业核心能力是在人们职业生涯中起关键作用的反映其综合素质的能力,它将影响人们一生,是每一个人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包含学习能力、思考能力、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创新革新能力、人际交往与合作能力、科技与信息应用能力、进取心和责任感等基本素质。
强化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对学生培养目标的核心要求。然而,随着高职院校的扩张和快速发展,片面理解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使部分高职院校在教学环节中只重视和强化从事某一具体工作须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味地追求“就业率”。忽视了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这一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或对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认识不到位,仅仅将其纳入就业指导课程的一部分,局限于就业政策的宣传、择业技巧的传授等,至于学生的特长是否得到了发挥,是否从事专业相关性工作,在就业的岗位上是否有“发展力”,则无从知晓,学生步入企业后往往有诸多的“不适应”。
如何建立高职院校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形成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的可操作行的机制,全面促进学生职业核心能力成长,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素质的对接正日益受职业教育界的普遍关注和探讨。针对这些问题,在此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
1 建设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全面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实现学生与企业员工素质的对接
从教学管理制度入手,建立支持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绩点学分制,将职业核心能力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国家职业核心能力鉴定标准,构筑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平台:构建并完善以公共必修课、专业嵌入课、公共选修课三类课程为载体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实现教学计划内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以核心能力鉴定为抓手创建“鉴定培训一体化”模式,在鉴定中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完成鉴定,鉴定培养互相促进;以党团组织、学生社团、班级活动为载体,创设项目制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实践体系,在社会实践及社团活动中注重发展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尽可能多的学生个性全面发展提供舞台和机会。三种方式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作用,为学生职业能力成长构建良好平台。
2 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师资队伍建设,建立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职业核心能力不同于专业技术,而是应用某种技术方法去做事的能力,其养成不是知识的获得,而是行为的改变。因此,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是一种行为能力的训练,重在工作或学习的过程,而不在于其结果。基于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特殊性,职业核心能力师资队伍的质量对人才培养质量起决定性作用。加强职业核心能力师资队伍建设,打造具有国家职业核心能力培训师和测评师资格的师资力量,推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全面采用“OTPAE五步教学法”、“贯穿项目训练法”,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参与性,注重团队协作和过程控制。构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制定并完善相应的教师、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的评价、管理制度,设立以鉴定所为主体的第三方培养质量评价管理机构,专门负责实施职业核心能力的考核评价工作,注重过程的督导与监控,做到“事前有培训,事中有督导,事后有考核”。保障考核评价结果客观真实,进而促进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质量的持续提高。
3 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实现职业核心能力培养考核评价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教师是推动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力量,所以推动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在高职教育的任何一个发展阶段都是十分重要的。强调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师德教育、重视引导教师树立职业理想、强化教师队伍教书育人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是在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提高教学质量以及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当前双师型教师在高职教育中所具有的优势已经逐渐体现出来,而高职院校要彰显职业教育特点并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就有必要继续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当做师资队伍建设中重要的工作内容。在此过程中,高职院校有必要引进具有较强技术服务能力以及较大行业影响力的专业带头人来推动教师队伍专业素质以及教学水平的提升;对于新进教师,则应当要求具有与自身专业能力相关的企业经历,从而从选拔关来为教师队伍双师素质的提升构建保障;而对于在职教师,高职院校则应当重视培训工作的开展,这种培训可以以校企合作的深化为契机;同时,高职院校有必要吸引一些企业中的技术人员来担任兼职教师,从而满足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是高职院校适应我国发展战略要求的必要途径。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在从较高的投入和耗能以及较低的技能与附加值向提升技术含量、优化产品结构、提高附加值转变,这对高素质技能型和应用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而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与应用型人才重要阵地的高职教育需要重视以育人为本,在重视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强调文化育人以及人才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的培养,从而以社会需求为指导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目标。同时高职院校有必要将行业企业技术标准引入人才培养过程并对双证书制度进行完善,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使高职院校学生在掌握精湛的专业技艺、具备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来提升学生的社会服务能力,并使我国在基础产业发展以及基础设施建设中具有一批用得上且留得住的高素质人才。
三、高职教育推动就业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高职教育提升自身促进就业的能力能够让高职院校以及高职学生适应就业性矛盾日益凸显的就业环境。无论是当前社会中的就业形势还是今后一段时间内的社会就业形势,都具有着严峻性的特点,这一特点尤其体现为就业矛盾的交叉出现。在产业优化升级以及劳动供大于求的压力下,社会岗位需求与劳动者技能难以匹配形成了就业结构性矛盾,因此,高职教育需要在较长的时间内面对稳定就业的要求以及就业形势严峻所带来的挑战。作为高职院校,应当在认识到这种就业形势的基础上重视对社会需求的了解,并以社会需求为依据来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素养,从而对就业中的结构性矛盾进行缓解,并培养出能够适应产业升级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四、高职教育形式的多样化
关键词: 高等职业教育 培养模式 构成要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职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在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人才或者是高级应用型人才,然而目前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高等职业院校近十年来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每年有数以百万计的高职毕业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然而在现实社会中,高职院校的低就业率严重阻碍了高职教育的发展,近三年来报考高职的学生同比有所下降,高职教育处于一种相对受到歧视的境地。例如,2012年湖北省70%的高职高专院校没有完成招生计划。这就出现了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和学生不愿报考高职的矛盾,以及社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严重短缺与高职院校的学生就业难、找不到工作的矛盾,如何正确解决这种矛盾是发展我国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因此要解决高职教育面临的问题,就要反思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办学实践脱离高职院校的宗旨,存在盲目追求“专升本”的现象,教学内容和本科相似,注重系统性的理论教学而忽视学生实践能力、就业能力的培养,这就使高职学生在就业中处于被动地位;许多高职院校急功近利、目光短浅,一味地追求当下的热门专业,导致学校专业设置不合理,有的专业人才过剩,有的专业人才匮乏;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脱离社会的实际需要,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有些高职院校片面理解高职教育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开设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太小,阻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高职院校缺乏“双师型”教师,即使是在职教师也达不到“双师型”的要求,缺乏实践经验,对生产实践了解不多,使教学内容与生产实践相脱节;学生的实践环节比较薄弱,由于经济条件、国家教育政策等一些客观原因,学校缺少必要的实训设备与场所,学生的动手机会比较少,使学生的理论学习脱离实践。加之受我国“重学轻术”的文化传统和以“学科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的影响,导致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学生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策略
目前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仍然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尽管提法众多,本文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师资队伍这五个方面的要素来探讨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建议。
(一)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定位问题是高职院校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因为它直接影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课程设置、培养途径和考核办法等。培养目标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导向,它直接决定着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等级及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正确定位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一些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模糊,认识上存在偏差,极易效仿普通高等教育,构建“学科本位”的培养目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以知识经济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越来越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出大量有较强实践能力,具备一定创新能力和较高职业素养的高技能人才。在此情形下,高等职业院校应有清晰的认识,确立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二)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专业设置模式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构成要素之一,它反映的是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学生的就业方向,是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托和保障,是根据学科分工和产业结构的需要划分的专业门类。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在各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它和以学科结构为专业设置依据的普通高等教育不同,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要以市场为导向,面向市场,服务生产。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很多新兴产业大量涌入市场,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发生变化。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高职院校,要以本地区的资源优势、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进行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
(三)开发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等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载体,也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环节,它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规格和质量。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是高技能人才,与实际生产的关系密切,其课程要求有很强的实用性,必须符合具体职业岗位的需要。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逐渐打破了行业的界限,出现了大量新型的、复合型的岗位,从而要求劳动者掌握更多的边缘学科知识,具备更宽阔的知识面。因此,高职院校的课程就要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开发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这里的“模块”又被称作课程单元,是为了适应职业群的需要而将课程内容或多种课程分别编制在深度、广度上有差别的知识技能结构单元,能涵盖一个职业群的几个相关专业。
(四)构建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内容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是“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其培养的人才主要分布在生产、管理、建设和服务的第一线,具有更强的动手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是高职人才的主要特点。因此,目前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内容并不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殊人才的培养要求。对教学内容的改革势在必行,应改变传统的学科本位思想,以就业为导向,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环节,建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教学内容体系。同时在选择教学方法时,高等职业教育也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要注意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建设以“双师型”为主的师资队伍
建设一支符合高等职业教育需要的教师队伍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关键所在。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高职教师也具有独特的职业内涵,即通常所谓的“双师型”,既要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又要具有从事教育教学的能力;既要掌握深厚的理论功底,又要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而且在高职院校中,“双师型”的教师应该在教师结构中占有一半以上的比例。
参考文献:
[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简明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2000年高职高专教育文件资料汇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刘福军,成文章.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4]李欣.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发展研究[D].河南:河南师范大学,2012.
[5]王力.对高等职业教育能力本位课程体系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23(11).
[6]王岩.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