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计算机专业应用范文

计算机专业应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计算机专业应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计算机专业应用

第1篇:计算机专业应用范文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已由单一的数值计算扩展和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面向大学90%以上的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标是使所有大学生成为既掌握专业知识,又具备以计算机为工具解决相关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了使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掌握必要的计算机知识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教育者的首要任务是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设置科学合理的计算机课程体系。在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设置计算机课程体系的研究和实践过程中,提出了以专业为平台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设置,并构建了“大学计算机基础+若干计算机必修课+若干计算机选修课程”的教学方案[1-3];也实施了按理工、文史哲法教、经济管理、艺术等课程体系设置的分类教学[4-6]。笔者认为,首先应该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进行科学合理分类,并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更具有合理性的课程体系设置。

1目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问题

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公共课均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两类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了解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和简单应用;通过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了解一种计算机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规则、语义、结构以及程序的编辑、调试和运行。在此基础上,各专业再根据自身特点在适当的学期开设部分与专业相关的计算机类课程,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笔者认为目前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存在如下问题。

1.1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不明确

笔者注意到在某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的《应用化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提到“学生应获取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在该专业“教学进程表”中,第一学期专业必修课为学生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第二学期开设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等课程的五门“程序设计类”语言选修课(每门课程3.5学分,63学时),并开设包括“数据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与应用、网络技术与应用”等7门“应用技术类”选修课程(每门课程3.5学分,54学时),并要求“每名学生至少修读3学分的计算机模块课程,根据专业要求本专业学生应优先修读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显然,培养方案中“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是一个模糊概念。另一方面,把除“计算机文化基础”外的计算机课程设置为选修课则说明其中的任一门课程都不是必需的后继课程。如果某学生在学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后,又选且仅选修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或“网络技术与应用”课,仅表明该学生只具有“一定的”应用计算机的基础。出现上述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对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目标不够明确。

1.2基础培养与能力培养相脱节

为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多数学校在“通识与专业基础课程”中设置了“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课程,但有不少专业在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中没有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明确要求,仅要求“具备文献检索、资料查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等。如某校“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计划”的“培养基本规格要求”中仅有“熟悉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的要求,但在“学科大类教育平台”的“本学科大类必修课程”中开设了“高级语言程序设计(VB)”。也有不少专业在培养目标及基本要求别强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但在后继课程中有多少课程涉及计算机(特别是基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以及这种能力培养的程度都不得而知。如果在后继课程中很少有课程涉及基于“程序设计语言”的应用能力培养,或这种能力培养的程度不足于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相比之下,把“程序设计语言”设置为选修课的做法可能更加合理,这样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教育资源的浪费和增加学生精力的有效投入。学生对“计算机应用基础”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学习仅仅表明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依赖于后继课程或实践对计算机的应用程度。因此,只有在后继课程中更多地为学生创造应用计算机的条件和机会,才有可能使学生获得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2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分类

计算机应用能力是指借助于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过程可分为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过程和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过程两种。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为:建立实际问题的抽象模型;构造求解抽象模型的算法;编写实现求解算法的计算机程序;编辑、调试、编译和运行计算机程序;由程序运行的输出获得所需的结果。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为:运行相应的应用软件(对于一些行业专用的通用软件,使用前要进行必要的系统设置);选择应用软件提供的相应功能;输入或选择相应功能所需的实际参数;获得相应的结果。由上述借助于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看出:1)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是产生计算机应用软件的过程,而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则是对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2)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为基础,而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以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说明为依据。3)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是开拓、发展和创新计算机应用的基础。

借助于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表明:1)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中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和“程序设计语言”课为培养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不能满足培养学生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2)如果仅把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定位于培养具有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目前的计算机应用现状来看,为学生开设“程序设计语言”课的必要性不大。由于计算机的应用可分为两大类,即数值计算和数据处理(或称事务处理),所以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划分为两类四种,即一类为数值计算能力,另一类为数据处理能力,每一类再划分为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应用能力和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应用能力两种,即可分为以下四种:①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②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③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④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p#分页标题#e#

基于上述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分类,各专业可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及培养目标,为本专业的学生确定其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类型,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和“程序设计语言”的基础上,在后继课程中为学生设计符合本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类型的课程,使学生所具有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与所学专业的计算机应用现状,以及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相一致。不同专业或不同培养目标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应该有所不同或有所侧重,使本专业学生在计算机应用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特色。

3基于计算机应用能力分类的课程设置

每一个专业的学生都应具备一定类型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在确定了学生应具备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类型后,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是设计出与培养相应计算机应用能力类型相适应的课程。和其他能力的培养一样,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可分为两类,即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应为:1)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之间密切联系、目标一致;2)不同专业不同类型学生的基础课程和应用课程应有所不同;3)在原则1和2的前提下,以选修课的形式达到同一专业培养具有不同能力类型学生的目标。具体的课程设置应由专业院系提出本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需求,再由负责计算机教学的部门根据能力需求,与学生所在院系协商并最终确定。

以下按计算机应用能力类型分别给出培养不同能力类型的基础课程设置建议。

1)对于应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由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得到学生应具备的能力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选择或构造求解抽象模型算法的能力;编写实现求解算法的计算机程序,编辑、调试、编译和运行计算机程序的能力。所以,对于该类学生的数学基础要有较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建议为该类学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学建模”和“计算方法”等课程,分别承担计算机操作、程序设计、建立抽象模型和算法设计与分析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并合理安排这些课程的时间和顺序。

2)对于应具有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相对于应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而言,区别在于其算法设计和程序设计能力的要求不高,但应掌握数学软件的使用。所以,建议为该类学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数学建模”和“数学软件”等课程,分别承担计算机操作、程序设计、建立抽象模型和算法实现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并合理安排这些课程的时间和顺序。

3)对于应具有基于计算机系统软件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相对于应具有以数值计算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而言,涉及的算法较简单,但对数据的组织和基本操作较频繁。所以,建议为该类学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程序设计语言”和以计算机软件的基本概念、数据结构和数据库系统及应用为基本内容的“计算机软件基础”[7]等课程,分别承担计算机操作、程序设计、数据组织和数据操作的基础能力的培养,并合理安排这些课程的时间和顺序。

4)对于应具有基于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以数据处理为主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学生,则应重点培养学生以所学专业事务处理为基本功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操作能力。建议为该类学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和以所学专业事务处理为基本功能的计算机应用软件课程两到三门(最好与专业课程相结合),分别承担计算机操作和用计算机实现所学专业事务处理的基本能力的培养,并合理安排这些课程的时间。

4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整合

课程的内容应服务于学生应具有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传统课程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整合与调整,如把“数学建模”“、计算方法”和“数学软件”三门课程的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8],为学生提供能够体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全过程的教学内容。通过从面对实际问题到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到相应算法的计算机实现的全过程训练,不仅有助于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仅有基础是不够的,只有紧密结合所学专业,在后继课程和实践环节中为学生提供反复多次的运用和实践其所学基础的机会,如把专业课程和相应的计算机应用软件的使用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较强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5结语

第2篇:计算机专业应用范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应用技能;基础课程;改革;创新

一、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在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改革与创新的背景

中国的科学技术在飞速的发展,电子产业、软件产业等不断的在进步,,而计算机的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现阶段的计算机技术不仅局限于计算机专业的人员,计算机技术的使用已经普及到人们工作、生活当中。因此,任何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将会使他们在未来的职场中更加的顺利。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可以说是各大院校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在教训中应该切合实际,与以后的职业生涯有关,旨在塑造一个技能型的专业人才。因此,计算机基础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提出相应的改革方案,是使各专业人才步入互联网信息时代的关键一步。

二、中职学生现状及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培养目标

在大多数中职院校中,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他们的基础学习能力等比较薄弱,对学习计算机缺乏该有的兴趣。甚至在以往的生活中对计算机知之甚少。再者,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中职学生而言,它不是必须学习的课程项目之一,而且这些专业的老师缺乏对计算机专业技术的深刻认识。时代在发展,软硬件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在智能化的时代中,,从车辆系统,防空系统,小到电子商务等都充斥着计算机技术,这些工作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也给他们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中的实践,可以使很多中等职业院校中对计算机专业并不重视的学科得到一定的培养并提升计算机的处理能力,甚至使这些学生学会从计算机入手,更好的获得网络渠道的知识,加强对信息处理分析能力的训练,提高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这门课程重在实践,它能够赋予学生一定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甚至有能力者通过计算机来解决专业知识,加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的意识,通过集体的合作一同探讨学术性的问题并得出解决措施,这一点在学习之别重要,甚至为这些专业的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终身学习做出了良好的开端。

三、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非计算机专业中的改革与创新

(一)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内容改革与创新一般都分为两点来谈。一是通过计算机技能的学习与使用,培养这些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一定的计算机知识,更有甚至能够应用一些比较简单的互联网知识,培养学生对计算机整体的认识,使自身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二是计算机软件的实际应用等上机实践操作,这些实践的操作能够让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更深刻的体会到计算机的魅力,并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可能使他们养成主动探索学习的精神。例如对于中职院校的会计电算化专业,在WORD、EXCEL等教学中,引入专业相关常用的财务报表等办公文件作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能够更好的练习文字表格等处理能力。对于中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在图形文件处理软件的教学中,可以选用CAD软件,掌握计算机软件AutoCAD能够方便这些学生绘制机械相关图纸,再使用AN-SYS、UG等软件,便能够得到三维的视图以及结果的性能分析,这对于传统的手工绘图以及经验分析有着极大的创新。因此,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实践为导向,旨在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考虑到这些学生的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前提下,应多注重循环教学,多多训练,才能使学生更牢的把握计算机技能。而老师们也需因材施教,教育学生的过程中不忘提高自身的不足,与学生共同学习计算机技能。

(二)教学手段改革与创新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等职业院校的教学手段也已经从以往的“黑板+粉笔”的课堂教学模式转而进入到“计算机+大屏幕”的数字教学之中,教学的新模式可谓层出不穷。在现代的课堂中,老师在屏幕上使用生动的动态演示给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通过计算机技术,使知识生动的解构和合成,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在课后也能回味无穷。在课堂下,同学们可以通过微课、MOOC、“雨课堂”等手机app对课堂的知识进行回顾梳理,对新知识进行预习,这大大提高了中职学生的学习水平。

(三)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以往的教学模式可以说是应试教育,看重的是结果,却忽略了实践的重要性,老师们在课堂中以知识传授为主,整堂课下来都是在讲枯燥的知识,却忽视了学生对知识接收的差异性,以及各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学习中更倾向于对动态知识的接收,而拒绝一味讲解的纸面知识,因此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以便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1.布置任务教学法。老师们对学生提出一定的任务,也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引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总结提高”的教学模式。例如在中职院校的机电一体化专业中,通过巧妙的设计绘图任务,将要教授的新知识点蕴涵于任务之中,引导学生在计算机绘图的实践过程中找出问题,并使学生通过查阅相关的计算机知识,通过网络渠道,主动探索并发掘知识,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获得了成就感,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可以说,任务驱动式教学法遵循了知识延伸的连续性,其教学内容也远远超出了传统教学方法在同等时间内的知识量,既完成了教学大纲的要求,又能让每个学生依据自身能力获得更多的知识,充分挖掘了不同层次学生的潜力。这种布置任务的教学方式有些传统,但在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主动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上面有着不错的效果,老师应与同学一同探索,这样才能更好的改革和创新教学方式。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堂上的教学中,老师巧妙的引用生活中的实例或者历史上的经典,然后让学生对这些实例提出自己的见解并集体进行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从而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培养并为以后的职业提供一定的借鉴。在中职院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中,学生使用word等软件对生活中具体公司的财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积极的思考与探索的能力,从而为该公司提出相应的建议。3.分组竞赛法。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分组竞赛法,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选出一个小组长,在进行讨论和自主学习时,以小组为单位来完成学习任务。同时,每次根据任务的完成情况为各小组打分并给予表扬,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小组竞赛法,让每个小组完成不同作品的设计制作,完成后各小组统一进行评价,寻找自己的不足,学习他人的优点。通过这种教学法,学生不仅掌握了新知识,还提高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参考文献:

[1]吕岩.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0,(11).

[2]翟哲.《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中重在实践应用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04).

第3篇:计算机专业应用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转型;计算机专业;建设

近年来,我国IT业迅猛发展,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在普遍推行现代化管理的政府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已经渗透到各个方面。随着IT业的快速发展和IT技术向传统产业的不断渗透,社会对IT人才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但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信息技术支持人才需求中网络管理与信息安全、设备维护与顾客服务、软件开发与硬件维修以及系统配置、监控系统等人才最为短缺。因此加快专业改革,尽快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是应用型转型背景下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我校计算机专业早在2012年就立项为校级重点建设专业,在2014年又被省教育厅立项为浙江省特色建设项目,下面就以应用型转型为背景介绍我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一些思路与做法。

一、应用型转型的背景

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4年来,全国高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促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为主线,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着力点,取得显著成绩,呈现许多亮点。

2012年1月,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强调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强化实践教学,加强基地建设,调动整合社会各方资源,形成合力。2013年11月,教育部会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又提出,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培养模式。

现代高校依托行业、适应社会,建立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充分调动政府、行业、企业、研发及金融机构等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合作,共同参与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全过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实践价值。走“应用型”道路,强调围绕行业、产业建设专业群,“应用型”既体现在培养的学生为职场所欢迎,又体现在学校有能力为社会和企业服务。

提出本科应用型转型有着特定的背景和含义。从背景来讲,有两个方面:经济、社会转型的时代背景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社会背景;从含义来讲,有三个方面:人才培养定位于应用技术型人才,科研工作定位于面向行业、产业的应用研究,转型路径定位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二、计算机专业应用型转型的基本思路

1.明确办学定位

结合计算机专业特点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发展道路。

2.走应用型道路,专业结构调整先行

围绕IT行业、信息产业,建设相应专业群。

3.修订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由于人才要面向职场,在培养方案中对实践环节(实验、实训、实习等)应予以特别的重视,时间上给予充分的保证。

4.注重专业核心课改革

必须结合科技发展、行业需求、工程认证等几个方面来调整核心课程、改革授课方式。

5.重视学科――专业的一体化建设

应用型一是体现在培养的学生为职场所欢迎,二是体现在学校有能力为社会和企业的服务,而服务能力的基础就是学科的水平。

6.“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所谓“双师”,更重要是强调能力,强调老师是否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否具备服务社会的能力。

三、我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现状与目标

1.专业建设的基础

几年来,我们一直紧跟时代的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积极申报新专业,建立专业群,注重“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明确要求每位教师必须选定自己的主攻方向,鼓励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前提下,挂职锻炼或参加实际项目的开发工作,以积累实践经验。本专业设置有4个专业实验实训室,与市公安局、中国联通等单位联合建立实训基地4个,同时与市内外10多家企业有业务联系。

2.目前存在的问题

经过几年的努力,计算机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但由于办学历史较短,经验不足,在发展中不可避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高水平、现代化的校内实训教学基地建设与高质量实训项目有待加强

(2)专业师资队伍水平有待提高

(3)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与创新有待深化

(4)人才培养模式及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待加强

3.专业建设思路与建设目标

(1)专业建设思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构建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健康成才为目标,通过加强校企合作,落实以真实工作项目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企事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流程重新构建计算机专业群的课程体系;通过强化实践工程能力,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学生的能力培养。

(2)专业建设目标。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设的目标:

以IT企业工作任务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以企事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流程重组课程体系,建设支撑核心课程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抓住实验、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建立以IT企业实际项目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培养应用技术型的专业人才,参照相关职业资格标准和信息化建设工作流程,采用“大平台、小模块”的总体框架理念,对课程体系进行重组,形成一套符合岗位能力要求的、合理的核心课程体系。

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目标:

充分挖掘现有实训基地的潜力,在此基础上,争取学校财力和政策支持,新建1个生产性的IT技术创业创新实习基地,1个网络工程实习基地,更新完善相关软硬件设备。加强设备管理与维护,并制定和完善相应实习的过程控制与管理制度。

“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目标:

大力加强专职教师的企业行业一线工作经历及实践教学能力,所有专职教师都要参加企业项目实践,鼓励教师承担软件服务外包任务、到企业进修、参加企业和行业技能培训等。

人才培养质量的建设目标:

针对教学过程建立质量标准和工作规范,健全评价、考评、激励等管理制度,形成持续改进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4.社会服务能力建设的目标

(1)技术服务建设的目标。通过同IT企业的紧密合作,依靠校内高水平教师、学生和学校聘请的IT行业专家,创建IT技术服务中心,承接校内外的IT技术服务任务,以提高教师科技开发能力和学生的动手能力,为各类行业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2)社会辐射带动能力建设的目标。从技术培训、教学资源共享、提供实训环境等方面支持相关企事业单位的需求,为本地区普及计算机技术做出贡献。其次,以IT技术创业实习基地和网络工程实习基地为基础,创建学生创业中心和面向中小型企业的技术服务支持中心,为高年级学生的自主创业和本地中小型IT企业的项目研发、技术攻关提供技术和设备支持。

四、我校计算机专业建设的具体做法

(一)学生培养规模和专业方向设计

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培养“适销对路”的专业人才,改变原来的按专业培养模式变为按专业方向培养模式,确定三个主要专业方向:软件开发(Java)、网络安全、网页设计等。为深化这一建设方向,计划将“专业内方向细分”与“定向强化”相结合调整课程设置。

(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

1.专业定位与特色

(1)专业定位:培养具备基本科学素质,全面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相关的计算机软硬件理论以及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教育、企业、事业、行政等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一线应用型工程技术人才。专业定位应在培养学生基本的计算机理论素质前提下,偏重工程实践及应用,重点是培养实际编程、软硬件维护、行业专门工具软件的使用技巧等能力。强化学生的计算机语言表达、专业技术基础、信息技术知识面、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构建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为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开拓与创新精神的一专多能、通专结合的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

(2)专业建设特色:以专业模式的改革,带动课程体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改革。在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中,主要表现为:减少课堂教学的总学时数,加强学科基础内容教学、重点加强实践动手能力训练。优化课程内容,压缩理论课时,加强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设立创新实验基地和科技竞赛激励机制,大力推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

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坚持以“以需求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产学相结合,能力与素养并重”的办学理念,采用三级保障措施,确保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1)课程设置上采用“大平台,小模块”。“大平台”是通过开设计算机类通用公共课程,如“计算机原理”、“数据结构”、“操作系统”等课程,既可以为后续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又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提高提供理论知识储备,使学生更具发展潜力。“小模块”即按照行业企业岗位设置专业方向,围绕“应用特定技能”培养不同专业方向的技术人才。

(2)教学方法上引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形成以“项目为主线,任务为主题,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四主”教学体系。

以项目统领整个学科体系,教师将项目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任务,并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每个任务包含一个或几个知识点,相关知识点的集合形成每门课程。如图所示:2.3教学过程中落实“教、学、练、做”四位一体,以“做”为主,“学、练”结合。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校期间熟练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组建一个局域网;设计一个小型网站;开发一个信息管理系统;完成一项多媒体形象设计。

(三)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

根据IT企业工作流程,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分析,确定需要完成的具体实操内容,进而重组课程体系。核心课程的建设要推行“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具体做法就是将课程内容划分具体的工作任务,通过工作任务来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教学管理也必须做相应的改革。第一、制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控制办法,加强过程监督与考评,定期进行质量评估,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第二、建立完善社会需求、质量跟踪、课堂效果三项调研的制度。第三、制定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管理和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和机制,明确学校与企业双方的责、权、利;建立有关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的管理制度和考评办法。

(四)“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对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通过安排社会需求调研、企业挂职进修、承担社会服务外包项目方式,增加社会实践经验,以进一步提高其市场拓展能力和专业建设指导水平。在若干年内使具有“双师型”素质的教师达到80%以上。要求教师必须具备企业顶岗工作或开发实际应用项目经历,每年在企业工作不少于一个月,鼓励年轻教师获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

另外还要加强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

(五)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继续加大“计算机应用实训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满足教学需要。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的功能,除了每年组织学生和教师赴实习基地参加实习之外,争取与企业签订项目开发协议,开展技术研究和应用开发。

(六)社会服务与对外交流

专业建设的过程,是扩大学校社会服务的过程,也是增强“校企合作”的过程。通过特色专业建设,加强与本地相关企业的联系与合作。积极利用资源和专业优势,大力发展对外服务,坚持“走出去,招进来”的路子,深入市场为计算机应用等服务行业进行员工培训,提高学校和专业的社会影响力。教师在加强社会服务的同时,积极鼓励学生进行相应的社会服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社会声誉和就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勉.基于产学研平台的高校人才培养困境、成因及路径选择[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2012(6)

[2]傅维利,陈静静.国外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教育科学,2005(1)

[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现状及十三五规划.中国报告网,2015.6.10

第4篇:计算机专业应用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现状及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日益普及,计算机应用能力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学习、沟通的必备素质,特别是对以能力为立身之本的高职大学生来说,计算机技术水平的高低和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强弱,已经成为衡量其质量水平和职业能力的重要尺度。因此,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更应具备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然而,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现状堪忧,影响了牛业后的就业竞争力及专业创新能力。

一 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视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训练,大多数学生使用电脑主要用于QQ聊天、玩游戏和看电影等娱乐活动,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学生能使用计算机的相关工具软件解决专业等应用方面的实际问题,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诸如毕业论文及推荐表之类的版面设计都需求助于人。这种现状严重背离了当前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分析这种现状的成因,笔者认为存在以下几种:

1 学生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教学大多采用统一的计算机理论教材和上机指导方式,造成学生把计算机只看作…门课程来学习,而不是作为一项能力来培养训练。大多数学生仅仅是为了通过期中、期末及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为考试而学习,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因而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不够重视,学习计算机纯粹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等考完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也随时间的流逝而忘记。

2 教学模式僵化,教学方法不相适应

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课的教学与许多学科一样,至今仍改不了教师按教学计划与进度一味灌输,学生拿着“口袋”一股脑装的传统模式,而忽视了高职大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使得有基础的学生听起来觉得缺乏新意而无味,基础差的学生又有可能因理解跟不上而听不懂,久而久之严重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整体教学质量下降。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一般都采用先讲理论再上机实践的教学方法,而对于操作性很强的课程,这种教学方法则是不可取的。在多媒体教室里,采用教师边讲边操作、学生边听边看的“放电影”方式进行教学,在随后的上机实验课中,学生可能因为种种原因,对内容已生疏,很难象“回放电影”方式一样重复老师课堂演示的操作,有很多问题需要教师及时解决,而教师面对众多的学生,在有限的上机实验课上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无法解决所有学生提出的问题,久而久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影响教学效果。

3 教材版本陈旧,内容缺乏专业针对性

在许多高职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使用的计算机教材版本陈旧,内容滞后。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开设同样的计算机课程,与本专业脱离太大,搞一刀切,不考虑是否适合本专业、是否以后本专业能用到。开设的有些课程可能以后永远也用不到,而以后能用到的课程又不开,出现了这样一种既矛盾又脱离实际的问题。譬如Visual FoxPro6.0被列入所有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必修课程的原因就很令人费解,一般的计算机办公和家用极少用到VFP,纯粹是为了应付计算机等级考试的需要。

4 实验条件不匹配,考核方式不合理

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对实践教学设施投入不足,学生在理论课学习数天甚至数周后才轮到上机实训,这样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的考核仍仅限在笔试上,实验成绩只是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实验课一般只注重考勤。教师的指导能力和学生实验能力,从课程体系的考核中几乎得不到反映,致使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走入一个误区――死记硬背。有的学生只会答卷,不会操作计算机,甚至找不到键盘上的键子,也不知该如何按键。这样的考核方式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埋没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

二 对策

1 高度重视

首先,作为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高职院校,应把计算机应用能力作为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目标之一,高度重视高职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从师资培训、新式教材的采编、教学及实验设施的配备、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操作技能,使之成为高职大学生所具有的优势、特色。其次,教育和引导高职大学生重视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明白,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熟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已成为时代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计算机应用能力和专业能力一样重要,是以技能为特色的高职大学生的立身之本、优势所在,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新教学模式

(1)实施分层次教学。新生入学后,可以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组织一次计算机基础和应用能力的摸底考试,根据考试情况以及不同的系别将学生分层组班,对层次低的班级应适当增加一些课时数,尤其是上机实验课时数。每个层次的学生采用同一本教材教学,但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应有所不同,初级班的教学内容需要更细致具体,这样有利于基础稍差的学生理解、消化。而且同一个教学班的学生能力相近,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差距不是很大,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兼顾到大多数学生求知的需要,使处于弱势的学生通过努力实现从弱势进入优势的可能,便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良性的竞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进行分项目阶段式集中性教学。根据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教学过于分散、实验条件一时无法根本改善的现状,可依照专业需求,把计算机课程内容划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项目,分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集中性教学,这样一方面有助于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与实验资源,另一方面更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目标,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有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有一定的时间间隔通过自学去提高。

3 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对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可根据专业特点来选择开设与专业相适应的课程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项目,如办公自动化软件模块,可以采用先按设计好的案例进行上机操作,然后再讲理论进行案例分析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熟悉计算机开始,从生动活泼的练习软件开始,引起学生探索计算机知识与技能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力。如果实验条件好的话,还可以把理论课与实践课合二为一,老师边讲边演示,学生边听边练,师生互动,使学生自觉参与教学的意识得到加强,实现轻松、积极、活跃的课堂学习效果。这样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该节课的理解,而且也能省去教师上机逐一进行辅导理论课上内容的重复过程。总之,应根据不同的课程模块项目,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把计算机中抽象的、深奥的理论和不容易被非计算机学生理解的内容尽量讲得通俗易懂、化繁为简,这就需要教师多钻研教材教法,在教学中巧用形象比喻,善于用生活中鲜活的实例来设计教学案例,以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接受。

4 改革考核方式

根据计算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特点,对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考核应更加注重实践应用方面,考核方式也应从传统的以“笔试”为主向以“机试”为主转变。较笔试而言,上机考试更能考核学生的能力,并且,学生的每一次上机实验操作都可看作是一次机试,都要求学生上交作品,从而把传统的只对学习结果的考核转变为对学习过程与结果的双重考核。这样一方面有利于考核结果更客观、更公正,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学习更有动力、目标更明确。

5 及时更新教材

计算机知识、技术更新速度之快,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这就要求计算机教材要及时更新。众所周知,好的教材往往能使教与学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方便于教、有利于学角度考虑,在选购新教材、甚至自己编写与专业相适应的计算机教材方面,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尤显重要。

第5篇:计算机专业应用范文

当前,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和全国1000多所高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从人才培养模式、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等几乎是千校一面,都是按“学术型”人才培养,培养的人才普遍是理论略强,实践能力偏弱,很难满足用人单位需求。由于学生毕业应用能力都差不多,在就业中很多企业只能优中选优,更愿意接收重点院校学生,因此,造成普通高校出现所谓就业难,出现IT市场高技能人才短缺、低端技能人才过剩局面。基于目前我国高校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职业技术师院校要抓住这一良好发展契机,率先实现转型,完成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型定位。发挥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探索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为IT市场培养亟需并有一技之长的计算机应用型技术人才,努力实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

二、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新途径

(一)创新职业技术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计算机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应用范围较广,这就要求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要根据自己的办学水平,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紧紧围绕“应用型”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重新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等,探索构建有利于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新模式。

1.构建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学校要创造条件与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办学,开创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校外实训机会。

(1)“3+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在校学习3年计算机专业课程,然后去企业实习1年之后就业。

(2)将企业生产基地引进校园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只负责提供场地,企业负责投资设备和派遣计算机项目工程师来校免费对学生进行教学培训。进行实际应用项目研发,根据校企双方协议,学生毕业后可到培训企业就业。学生不用走出校门,就能得到岗位能力提高,达到学校、企业和学生共赢目的。

2.“项目教学”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在教学中,聘请校内外有实际项目开发经验的工程师为学生开展授课、培训指导。

3.“导师制、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将计算机专业分成软件工程、计算机应用技术、网络工程等方向,从大二开始对学生进行分方向教学。同时,为学生配备专业导师,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后三年的学习任务。

4.学科竞赛与考取证书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学校积极组织学生参加ACM竞赛、思科认证等各类计算机学科竞赛和技能认证考试,通过这些学习活动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5.构建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相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组织教师设计、开发网络精品课,综合性实验项目等建设计算机课程教学资源库,开放网络教学平台,满足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6.加大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技术应用无处不在,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性较强,因此,学校要为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通信、电子、建筑、财经类等选修课程供学生选修,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和为国家培养复合型人才。我校在过去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上,曾尝试过以上模式的教学与实践,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学生就业,但还有待学校更加高度重视和不断完善。

(二)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计算机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

学校要加大教师队伍建设资金投入,通过高薪引进或培养培训“双师型”计算机专业课教师。

(三)完善构建计算机专业教学过程监控和考核体系

建立学校教师教学督导队和学生意见反馈平台,实施对教学过程全程监控,同时建立期末考试和过程考核相结合多元考核方法。

(四)重视对学生开展人生观、学习观、就业观思想教育

第6篇:计算机专业应用范文

计算机专业是一类实践型强的专业,对学生的实践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建立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用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尤其对应用型本科院校尤其重要,翻转课堂是最近几年产生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经过实践证明是比较适合计算机专业人才发展需要,本论文主要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与就职能力不足问题分析、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进行阐述翻转课堂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应用,希望为研究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专家与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

翻转课堂;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而我国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这也是我国现在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因素。高校开设专业没有经过调研,社会是否需要这方面人才,在课程内容设置上,没有根据企业需要进行课程设置,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没有实现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符合企业人才需要标准。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类比较早的专业,现在发展比较成型,企业需求量也很大,但是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是以传统高校教学模式培养学生,没有体现实践型,不能满足计算机相关企业的人才要求,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建立一种以翻转课堂的模式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企业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1计算机应用型人才与就职能力不足问题分析

1.1专业定位与社会发展脱节

专业发展必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现在高校开设什么专业应该是市场说的算,开设那些课程企业说的算,专业发展定位一定要准确,要根据社会发展需要进行定位,建立符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企业需要的计算机应用型高级人才。高校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人才,必须适应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能满足计算机类企业人才需要,建立一个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应用型计算机人才,提高学生职业岗位能力,解决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1.2知识面不宽、广度不够

现在应用型本科院校开设的课程对有的工作岗位不适应,开设多数都是软件类课程,对一些计算机硬件、计算机基础专业课程、网络与通信课程等开设很少,都是根据企业需要,开设软件开发课程,知识面窄、广度不够,学生能适应的岗位少,不符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1.3教学模式未能与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计算机科学与应用的发展同步前进

计算机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取得一定成绩,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更新,先进的教学手段不断应用在教学中,但现在高校教学模式更新速度比较慢,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计算机技术发展需要,必须及时更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提高学生职业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2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计算机应用型人才培养

2.1基于MOOC平台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与传统教学比是一种倒序,需要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高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为翻转课堂实现提供了可能,MOOC平台的建立,为教师素材的提供场所,是学生预习的场所。其主要是利用录屏软件将授课过程录制下来,然后将录制的视频上传到网络上让学生在家里看视频、听讲解,腾出时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作业或实验,并对其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处理。这种教学过程不同于传统的课堂听教师讲解,课后做作业的传统教学习惯,可以说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并且最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可以利用其平台进行预习、复习,提问等操作,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创新意识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2实施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意义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教学角色发生转变,传统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改变为学生是课堂主角,教师在课堂上是组织者与实施者,搭建教学平台,在课堂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学生应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本地化或全球化的挑战以及其他现实世界面临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从而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计算机专业课程实施翻转课堂,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利用教学平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了学生创新能力,对培养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技术保障。

2.3计算机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研究

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数字化校园网的建设与完善,对翻转课堂在校园中普及提供了可能。互联网的普及和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变得可行和现实。此外,与计算机专业相关的课程一般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较好的计算机基础,借助计算机进行教学和学习轻车熟路,而且网络上关于计算机课程教学和学习的免费资源非常丰富,不仅涵盖范围广,而且更新及时,这都为计算机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周群.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中的学习问题及应对策略[J].计算机教育,2015(04).

[2]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07).

[3]朱宏洁,朱赟.翻转课堂及其有效实施策略刍议[J].电化教育研究,2013(08).

[4]张翠英,温卫中.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

第7篇:计算机专业应用范文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资源;分类管理;多方位考核

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推动了高校开展教学改革的浪潮。由于计算机硬件、软件的更新速度快,技术发展日新月异,高校的计算机专业在各个方面都需要进行有效的改革。其中,实验教学是锻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对实现“在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下培养复合型人才”的目标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针对当前实验教学环节相对薄弱的现状,各个高校都做出了行之有效的努力,不断地完善实验环境,加强软件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下面将介绍安阳师范学院针对硬件资源性能差别而试行的实验室功能性分类的运行办法,以及与该运行办法相应的分阶段、多方位实验考核体系。通过近几年的运行以及对学生的考核证明此次实验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需求,并得到社会的认可。

1.实验教学改革的目标

计算机专业是一个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的专业,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其实验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在传统教学中,存在重理论、轻实验,实验类型存在验证型居多、设计型少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需要通过实验教学体系的改革、考试方式的改革有效地解决实践环节薄弱的问题。

首先,加强硬件建设,重视软件配备,适应技术发展需求。计算机的软、硬件技术发展非常迅速,依据信息技术发展功能价格比的摩尔定律,计算机芯片的功能每18个月翻一番,其价格却减一半。自1971年美国Intel公司首先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块微处理器芯片4004以来,几乎每隔2-3年就会推出新一代的微处理器产品。因此,我们要在尽量节省投资的前提下,加强实验室的硬件建设,同时以相应的软件配备相辅相成。实验室在安装一些必备软件后,再针对不同专业,配备各种软件,从而满足学生的使用要求,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另外,要充分利用资源。实验室的建设投资是有限的,因此只能购置有限数量的新设备,这就存在新旧设备性能差异的现象。如果不能进行合理地管理,会使一些性能稍差的机器处于闲置状态,而性能优异的机器又供不应求。因此,实验室现有资源必须做到合理分配,有效使用。

最后,要让每一个学生得到足够的锻炼。计算机专业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要求很高,无论是基本的操作练习、计算机构成等基础知识的学习,还是后期专业知识的深入和提高都和实验学习密不可分。因此,我们必须尽量满足每个学生在每个学习阶段对计算机的使用需求。

2.实验室分类管理及实验考核

为了满足实验教学的改革目标,提高实验设备利用率,尽量增加每一个学生的实验室使用时间和效果,安阳师范学院制定并执行了实验室分类管理和阶段性、多方位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该模式的运行方式见图1。

2.1实验室功能性分类管理

为充分利用资源,我们将所有计算机进行了整合分类。根据计算机的性能以及教学的需要将实验室按功能进行了分类,其中包括:基础实验室、综合设计实验室、毕业设计实验室和科研实践实验室。

基础实验室集中了一些性能较差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已经不能满足运行大型软件的需求。我们只在这些计算机上安装基础软件。它们主要功能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的主要部件,学习组装和维护的简单知识,并且可以让学生完成Windows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以及Word、Excel等常见软件的学习。其实验内容主要由任课教师根据讲授内容确定,相应实验的课时安排也由任课教师做统筹安排。

新生入学后,只允许进入基础实验室。该实验室在周一到周五的8小时工作时间内,主要满足相应课程的实验教学要求。每晚7:00-9:00以及周末向学生开放,学生可以自由进入,在管理员的帮助和监督下练习,从而强化课堂知识,提高操作熟练度。这样可以保证学生除实验课之外还有足够的时间为之后的阶段性考核做充分准备。

综合设计实验室由一些性能居中,能够运行Visual Studio、JAVA、Photoshop等软件的计算机组成。该类实验室的功能是满足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设计等课程相应的实验教学要求。网络实验室配备了网关、交换机等思科网络设备,除能够完成上述课程的实验教学外,更有利于进行计算机网络、组网技术等课程的实验教学。除完成课程实验教学之外,本类实验室为学生更深入地学习本专业,培养学生在某一方向的研究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及创新能力提供了硬件和软件支持。实验内容分为必做部分与兴趣部分。必做部分由任课教师指定,旨在加深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建立科学的思维方法、科学的工作态度和协作精神;兴趣部分可在往届学生提供的精选题目中选择,也可自选,教师会将优秀的题目选人往届精选题目库。

学生只有通过了第一阶段的考核才能进入综合设计实验室学习。该实验室除了满足正常教学需要课时外,全天向学生开放,这样学生在闲暇时就可以进入实验室学习。本类实验室的管理员职能发生了变化,只进行实验设备的使用监督。实验课可以由教师进行辅导,自由时间学生要加强自主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期间,将进行多次考核,考核合格者才能继续在该类实验室内学习。

毕业设计实验室和科研实践实验室由性能较高的计算机组成。这批机器运行速度较快,甚至能够满足网络模拟、图形计算等要求。毕业设计实验室主要让学生进行毕业设计。在该实验室内进行的实验题目是由学生向其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证明题目的可行性,是通过了开题审核的。只有选定毕业设计且通过了开题答辩的学生才能进人毕业设计实验室。该类实验室内的计算机数量有限,尽量满足平均3个学生一台,因此全天向学生自由开放,从而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有充足的时间完成毕业设计。

科研实践实验室用于支持完成科研课题。这类实验室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律意识要求很高,只有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少数学生可以通过课题负责教师的选拔进入该类实验室。在该类实验室的学习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类实验室保证每人一台计算机,全天自由开放。实验室由学生自主管理,指导教师负有监督责任。

2.2分阶段、多方位考核

为了配合实验室分类管理机制,并考查学生在实验室的学习结果,我们制定出分阶段、多方位的考核方式。

学生在入学进入基础实验室学习满一个月后,可以提出考核申请。这阶段的考核主要从实验理论、实验操作、实验出勤和实验室维护几个方面进行。实验理论考核要求学生完成从计算机基础题库中抽取的相关试题,这部分成绩占总体考核的30%;实验操作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知识涵盖较全、设计完整的题目,该题目由任课教师提供,占总成绩的50%;实验出勤和实验室维护主要考查学生在该实验室学习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保证足够的练习时间,是否遵守实验室公约和规章制度,各占总成绩的10%。4项考核指标的总成绩达到85分以上者视为合格,才能获得进入综合设计实验室的资格。

学生在综合设计实验室学习的时间较长,要经历计算机专业的主干课程。因此,该阶段要进行多门课程、多种方式的考核。首先,每门课程的任课教师要收集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提交的实验报告,这将作为一个指标计人综合考核成绩。其次,每门课程在学习结束时要进行一次结课考试,考试形式可在以下两种中任选: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两个综合验证性实验或者提交一个有创意且结构完整、清晰的设计。

学生在毕业设计实验室和科研实践实验室的学习不再进行阶段性考核。但指导教师会对学生进行监督,随时终止不遵守实验室规定、不珍惜实验时间的学生的使用权利。从而,净化实验室环境,提高实验设备的使用率。

3.改革成果

实验室功能性分类管理和分阶段、多方位考核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实践与不断完善,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提高了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的能力,达到了大学计算机教育的目标。

几年来,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学生在各类专业比赛中取得喜人成绩。2008-2012年连续5年的时间里,在湖南省大学生“Flas制作”大赛中一直保持总分排名第一;2009年、2010年、2011年3次获得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2008-2011年连续4次获得河南省“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金奖,2012年在河南省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中获得1金2银的好成绩。学生的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明显提高,毕业后很受企业的欢迎。

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科研实践实验室中的“中文信息处理”实验室、中美智能信息处理联合实验室分别在2009年、2012年被评为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这些成绩激励我们再接再厉,在以后的实验教学中做出更多的努力。

第8篇:计算机专业应用范文

我国的大多数高等院校在专业设置中都加入了计算机相关的类别,而高校在人才竞争中为了更好的取得优势都更加注重对于质量的培养,同时,高校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极大程度的迎合了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计算机专业类别在我国也属于重点培养的产业,应充分迎合服务产业的转型升级,紧紧围绕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一是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专业设置方面,创出自己的品牌,获得竞争优势。二是充分利用了当地的互联网产业以及特色产业等培养出了新型的教学课程,其中对于专业特色的定位也使人才的培养更加具有竞争力,同时,计算机教学体系也在进一步的加以改进和完善,这对于推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2高校的课程设置需要更加注重实践教学

在进行工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课程的设置需要参照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来进行相应的设置,同时用人单位也会对毕业生的能力和学习质量进行相应的反。但在很多高校教学中,对于实践能力与实际的要求依然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中主要表现在对于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较弱,并且在进行团队合作时缺乏足够的创新,因此就必须要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加以有效的解决,而课程设置中加入了课堂实践后对于学生能力的提高也有着很大的作用,以实现教学内容和学习情境一体化、教学案例与项目内容一体化、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一是增加综合实战项目。整合优化专业基础课,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增加综合项目实战,提高实践学时比例。二是强化顶岗实习,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获得项目经验,实现了学生学习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三是密切产学合作,注重软件新技术、新规范、新方法的引进,及时调整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实践能力培养机制,更好地利用企业资源,探索有效的能力培养模式和途径。

3挖掘教师潜能,建设"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一个优质的教学团队能够更好的建设出高质量的学科课程,并且多元化的教师队伍也是目前教学的整体要求,很多学校都将师资队伍的建设作为教学建设的重点内容,在充分的挖掘教师教学实践潜能的同时,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也会相应有所提高。按照行业技术标准,通过培养专业带头人、培养骨干教师、选派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或进修、聘请企业一线技术、管理专家担任兼职教师等措施,组建了一个以专业带头人为引领、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专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师团队。高校在聘请教师的同时,也要鼓励教师们积极的申请教学专利,并且让教师鼓励学生们更好的参与到教学实践当中。而教学和科研等内容也要逐步的进行,这样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也会大大提高。

4构建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目前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重视对知识掌握的监控,缺少对实践环节的监控;重视对课堂和校内学习的监控,缺少对校外实习的监控;缺少企业、行业等社会方面的参与。改变这一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制定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和规范,并将标准和规范作为教学过程实施和考核的依据。二是建立了适应创新型、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考核评价体制,将校内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能力考核与行业权威职业资格认证相结合,技术能力考核与职业素养考核相结合。三是注重对实践环节的动态的过程监控。将实验、课程设计、校内项目实训和校外实习作为考查学生专业能力和水平的重要内容。四是引入政府、企业等社会力量的参与,把企业高级工程人员纳入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参与培养方案的制订、项目实训的指导以及校外毕业实习的监管,多管齐下更利于工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岗位的对接。

5结语

第9篇:计算机专业应用范文

关键词:高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05-0000-02

由于我国高等教育历史上长期发展高等专科教育,而成为职业教育只是近一、二十年的事情,因此在教育类型特征上,更多的体现出“高等”的属性,而较少体现“职业”的属性。因此,如何实现这一转变成为迄今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道难题。

一、我国高职计算机教育的发展与现状

在“十七大”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产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依据此精神的指导,高职高专的专业建设格局也依据该思路在进行不断的调整,一批高新技术的专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而在这些高新技术专业当中,计算机类专业是发展最为迅猛的专业之一。计算机类专业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重要力量,是我国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重要来源。

(一)高职高专计算机类专业面对的状况

当前我国高职高专计算机专业还没有明确统一的专业目录;还没有形成国家级的教学统一的指导标准;不同地区之间的发展水平相差巨大;教学指导思想还未形成统一;高职高专计算机教学指导委员会刚刚成立,还没有发挥大的作用;没有全国性的学术组织;课程体系陈旧、教学内容滞后于实际需要、实践实训环节仍然不足。

(二)高等计算机职业教育的典型特征

“高等”和“职业”双重属性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在“高等”和“职业”两个属性中,“职业”属性更为本质,其关系可以表示为高等教育领域内的职业教育,前者是教育的范畴,后者是教育类型的本质。

我国自改革开放起来,上世纪90年代末期,计算机专业高职人员一度成为“俏型人才”。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至今,我国高职教育逐渐反映出其“功利化”的现状,从现有我国高职院校来看,我国大部分高职教育院校前身是成人院校,一些为中等职业教育机构起家,有的是自学高考的助学机构转型而来,各个学校不仅起点各异,差别很大,办学经历、师资状况以及专业设置和特点更是复杂多样、参差不齐。而为了适应权威部门的评估要求和满足市场的人才需求,现阶段各高职院校的实践探索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二、基于我国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分析

仔细分析不难发现,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正如火如荼开展的教学教改,重点几乎都在专业领域,以计算机应用专业为例,大家关注的均是如何“突出特色”的“个性发挥”,即提高学生职业化的专业技能及应用水平等“硬实力”,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校企合作培养应用性人才”的热潮,可谓如火如荼,各种培养新的模式层出不穷,然而,一味追求的“硬实力”结果是:光有技术的人才而缺乏综合素质体现,这类计算机应用型的高技术人才也逐渐在被机构所忽视,基于企业和单位正在悄然变化的选人用人标准。

而对于更加基础和重要的“成长共性”,即加强对学生职业规划、思想品质和精神素质等“软实力”的培养教育普遍重视不够,从而出现了与如火如荼的专业课改革相比,承载素质教育使命的公共基础课却备受冷落的冰火两重天局面。更有甚者,一些院校因为需要加大专业课的实践课时,将部分人文素质课程要么压缩课时,要么干脆取缔。

三、基于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创新人才培养

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促进教学资源整合,深度挖掘教学管理内涵,凝练办学特色,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新型高素质技术人才培养优势,探索创新之路,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才能保持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

基于当前高职学生的共性特点和实际需求。客观地讲,与升入本科的同龄学生相比,绝大多数高职学生应属于中国应试教育“优中选优”竞争中的弱者和受害者。在中小学阶段,他们不仅未能很好适应我国应试教育“多试高分”的环境,也没有很好地得到德育、体育、美育以及其他能力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进而没有很好地掌握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技能。正是由于文化基础较差,头脑中缺乏网状的知识结构,不会用联系的方法思考问题,又大大制约了学习效果,从而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备受打击。总体看来,缺乏明确的人生目标,自卑心理较重,不良习惯较多,学习主动性、探索性不足,是高职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高度关注学生的成长经历、思想实际和现实表现,在励志教育、人格塑造、适应能力和良好思维习惯等“软实力”培养上下工夫,使高素质与硬技能并驾齐驱、比翼齐飞。否则,将会使高职学生的“短板”更短,进而使其优势难续。

(一)重视知识、能力、素质并重进行人才创新能力培养

教育教学实践中开拓创新,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传统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确立全新的现代教育观和人才培养模式,为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为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明确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就业教育,在办学上既要区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又要区别于中等职业教育。从这一层面上讲,高职特色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征,即: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培养的学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素质高、创新意识强等特点。

培养目标明确定位:面向生产、面向实践、面向发展,培养既懂理论、又能操作,既能当干部、又能当工人的思想好、理论厚、技术硬、创新意识自觉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体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按照“教育、科研、生产、经营”四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兴趣驱动与问题探究为出发点,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条件,着力构建有利于大学生成人、成长、成才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培养“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新途径。

把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关键环节,从拓展知识视野,训练操作技能,鼓励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养成职业习惯等方面入手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建立长期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合作教育不仅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形成“双赢”的局面,而且对培养学生实际工作中的创新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内培外引构建高水平队伍创新评价机制培养创新人才

为培养和引进更多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加大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院现有的师资力量,积极承担国家、省、市教科研项目,编写出版教材。校际合作,资源共享。并广泛开展国际间的文化、学术交流。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的导向作用,改变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新的评价机制和体系。首先,在学生的学业评价中,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评价。建立起科学、合理、全面地评价高职学生学业的“结构成绩”,将考试成绩、作业、动手与实践活动、学生互评和任课教师综合评价按一定的比例计入学生的学业成绩。形成一套科学、合理、完整、严谨的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将有力促进教学相长,取得明显成效。在关注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的同时,注重培养理念与培养模式的创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全面成长。关注学生成长、培育创新人才已成为当前的主题和任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在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培养的同时,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增加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体的科技文化活动体系,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以改革促发展,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体制改革等各个方面进行同步入手。利用民营机制优势,创新校内管理体制,科学布局、合理用人,激发办学活力和教职员工工作热情,以及对职业教育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参考文献:

[1]任文娟,李敏.高职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信息,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