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课程改革的需要。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通过引导学生转变看问题的角度,培养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同一物体不同的观察方位就会有不同的结果。同理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思维的能力的发展也会不同 中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往往会犯单向性思维的错误,这种情况下,教师引导他们转换思考问题的角度是至关重要的,往往有“蓦然回首”之功效。如:有学生问:“老师,你曾说过南海诸岛中,岛屿都很小,而且尽是珊瑚礁”,“这样的岛还值得保卫吗”?问题提得很幼稚,但很实际。因此教师仅从岛屿本身去解释是很难有说服力的。但如果转换一个角度来思考,学生就很容易接受了。根据“海洋法公约”岛屿拥有与大陆一样的权利。可以围绕岛屿划定其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等等各类管辖海域。据海洋学家测算,一个面积为2平方千米的小岛,从围绕该岛的领海基线起划定宽度为12海里的领海,则该小岛即可拥有面积为400平方千米的领海海域,此外还有12海里的毗连区及从领海基线起算宽度为200海里的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可想而知,为什么不能放弃哪怕是再小的看似毫无价值的孤岛了。象这样把审视问题的角度进行变换而使问题变得明了,极易锻炼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活性。
二、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广阔性
从多方面对同一问题分析思考,可以激发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同样是上面的小岛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时,可以从多个角度切入,充分让学生理解其保卫的价值,小岛作为国土的一部分,不仅具有意识(国防意义),而且具有广阔的资源价值(海域内的石油、天然气、矿产品、鱼类及其他生物),更具有开采捕捞形成的经济价值。例如在“南海诸岛”的教学中,南海诸岛,绝大部分是水下暗礁、暗河和暗滩,岛屿不多,其共同点是海拔低(最高的石岛海拔不超过15米),面积小(最大永兴岛仅1.85平方千米),南海诸岛分布范围展布在南北纵长1800千米,东西横宽800多千米的南海广阔海域,约160万平方千米,占我国管辖“蓝色国土的一半还多,其方面政治意义可想可知。同时从自然资源方面思考,岛上长夏无冬,林木繁茂,海岛众多,鸟粪积藏量十分丰富,为农业发展提供理想的天然有机肥,具有相当的经济开发价值。再者,之所以聚集众多海鸟,缘于就近海域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所以这里也是中国第二大渔区和重点开发渔区。第四,据科学勘测表明,南海盆地如同其他海底盆地一样,均已发现有大型储油、气的地质构造。因而保卫南海每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珊瑚小岛,其意义远不在于小岛本身,而在于它是I卫国家的领土,保卫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和丰富的石油及矿产资源。因此、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深刻性。
同一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切入。通过引导学生转换问题形式,教学中最忌学生对问题浅尝则止,似懂非懂,一旦碰到实际解题,就变得束手无策。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就同一问题,从不同的形式引导学生加以思考判断,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在“森林资源”一节的教学中,通常学生往往只倾向于对森林作为自然资源的认识,而忽视作为环境资源的认识,不仅要让学生明白森林作为一种自然资源在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国家建设中的作用,更要让学生懂得森林作为大自然的总调度室在环境保护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环境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独特性
关键词:初中物理;思维创造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6)03-011-001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不断的实践中,学生的思维才会更好的得到开发和提升。培养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一直以来是物理教师共同探索的问题。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物理教学经验,提出几点培养学生思维创造性的途径。
1.设计创新情景,激活学习兴趣
现代的教育应该是实践的教育,开放的教育,学生自主探究的教育,有别于传统的教育,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不断探索中,自主生成概念,训练思维,使思维更具创造性,这也是现代人才培养的宗旨和目的。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如何才能突破传统的课堂教学的方式,训练学生的思维的创造性呢?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要善于创设创新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可能。课堂上,学生会被创新情境所吸引,投入到情境中,进行探究,动手实践,动脑思维,在有效的情境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调动,深深的被激活,学生在浓厚的兴趣中,学得轻松,学得主动,思维得以训练,创新火花不断产生,一个一个创新问题不断涌现,带着新的问题,再进行不断的探索,科学的秘密一个一个的被揭开。学生在学习使用天平时,教师可以在课前为学生充分准备天平、砝码、各种材料的方块,让学生准备各种食物、用具、玩具等,带到课堂上来,学生对各自带来的东西感到十分好奇。课堂上老师要求同学们将自己所带的物品一一称量,大家兴趣盎然,总想尽快的把称量结果告诉老师。结果发现同一物体,出现不同的质量,学生积极的思考,然后动手再做实验,这样反复几次,自己找出了原因,解决了问题,学到了知识,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更加对物理学习充满了兴趣,而且培养了能力,学生自我动手实验,还有了新的收获,发现了好多的方法,来获得物体的质量,思维的创造性得到提升。
2.创设适度环境,开启学生想象
适度的环境,有利于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让学生思维活跃,使学生产生灵性,思维的创造性自然产生。初中的物理知识很大一部分来自学生的生活,初学物理学生的兴趣自然很浓,由于学生对很多物理现象产生较多的好奇心,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各种实验,让学生动手尝试,探究实验,在实验中学生浮想联翩。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总是处于兴奋状态,学习也有了动力。物理课堂老师能否为学生创设适度环境,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是高效课堂的有效保证。在整个课堂上,都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认真对待学生的一点点发现,鼓励学生以创造者的姿态去观察,去探索,去发现。比如学生学习“分子”时,分子的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学生不易认识和理解,为了帮助学生建构分子的概念,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材料,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清水、红墨水、吸管、培养皿、细沙、菜籽、豌豆、0.5米长的一端密封的玻璃管、一个橡皮塞、漏斗等,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设计出不少有趣的实验,实验中提出不少的疑问,然后通过实验进一步提高认识,通过思维,深刻理解了概念,学生在动手动脑过程中,能力得到训练,思维产生创新。
3.拓展知识视野,训练创新思维
兴趣是思维创造性的基础和前提,兴趣浓厚并不是就有了思维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创造性是一种能力,需要不断的培养,要以广泛的知识为前提的。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就会全面,就会更加系统,从而触发联想,产生有效迁移,产生新的观点和新的理论,将知识提升到理论,实现理论层面的质的跨跃,拓展知识面,是学生思维创造性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学生知识的获得,本身就是思维的创造性的过程,当学生拥有了更多的科学知识后,又有利于学生思维创造性的训练和培养。这是良性循环。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掌握丰富的基础知识和熟练的基本技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就要狠抓“双基”,要精讲,要透学,要巧练,要活用,扎实学好基础知识,练好基本技能,让思维的创造性成为可能。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还要经常有意识的进行高效训练,鼓励学生进行求异和发散思维。求异和发散是思维具有创造性的重要的思维方法。尤其是在习题训练中,提醒学生跳出惯性思维,发散思路,从一道题目的变化,一个问题的多种解法入手,引发学生大胆想象,从不同视角、不同的方位去思考,从而找出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
4.丰富校外活动,愉悦学生身心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创造性思维 创新意识 创新能力
二十一世纪是科技发达的时代,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已成为新时期发展的趋势,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主导思想,并通过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所谓的创造性思维,就是一种具有划时代的、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特征的高级心理活动。新课标指出,现代社会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美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美术课堂上应该重视对学生的个性与创新意识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并且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情景教学氛围的形成是培养学生兴趣的重要因素,首先必须从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入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因势利导,深入浅出,采用多媒体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产生兴趣。只要产生了兴趣,学生就会积极、创造性地学习知识。为了使学生对美术这门课程感兴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由被动地学转变为主动地学,在自主、合作、探究中赢得兴趣,在师生互动的良好氛围中学得知识,我还会采用游戏导入、视频导入等方法,使学生的被动情绪转化为愉快、积极、自觉的学习情绪。例如教学《奏响色彩的旋律》这一课时,为了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需求,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打好色彩基础,我让学生互借其他同学的衣服、围巾、帽子等进行自我服装搭配,在课堂上展示自己。讲台就是“T”型台,有的学生大胆地走下讲台,走着模特步,穿行在桌椅间,引来哄堂大笑,有的学生还组合摆起pose,引来阵阵掌声……教师因势利导,肯定学生的表演并引出下面内容:色相对比、色彩调和等,为以后设计服装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诱发想象力,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想象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前提。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必须重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没有科学限制的,因此在课堂上我们要学会多学科整合和渗透,合理地利用音乐、视频、游戏、故事等进行创作启发。创造性思维思路开阔,善于从全方位进行思考,能够灵活变换某种因素。美术思维的灵活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美术思维活动中。例如教学《奏响色彩的旋律》一课时,请几个学生拿着自己彩色的笔记本上台做游戏。请学生观察台上同学手中的笔记本分别是什么颜色?通过活动自然而然地引出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色彩,然后给学生每人发一张黄色卡纸,请学生观察同样是一张黄色卡纸,在不同色彩的衬托下,给我们带来的不同视觉感受?哪对强?哪对弱?这样眼观、耳闻,极大程度地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深入思考、学习和探讨的过程中,发散思维,找到答案,完成色彩对比这一教学任务。
三、发展个性品质,挖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是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首要条件。因为要促使学生的个性发展,就必须在教学中打破以往教学模式,让学生大胆提问并且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多提问题,多加设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尤其是那些不按常规办事的学生,我们不要把他们当成异类扼杀他们的想法,应当为他们提供恰当的学习、交流、展示的机会,根据他们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以发展他们的个性品质,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四、注重课外积累,提高创造能力
学生提高思维能力与课外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开阔学生的视野,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不受教材限制,随心所欲、独立自主地全面发展。因此,每学期我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第十届全国中小学绘画书画大赛,组织学生参加校艺术节活动,还有县级的绘画比赛、剪纸比赛、贺卡设计比赛,从而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启发学生想象,让学生大胆构思,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总而言之,形式多样的美术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尹少淳.教育学新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尹少淳.美术教育:理想与现实中的徜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
活动课教学是指教学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研究学生的需要和兴趣,使之在动态中掌握知识,内化情感,树立信念,指导行动,达到思想品德课知行统一的要求,是教师、学生在教学系统中,借助教材的教与学互动的过程。它区别于传统的过程的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思想品德课理念联系实际的特色。其目的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理解探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
作为思想品德课的教师,应如何在活动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与体会,谈几点看法。
1.营造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
宽松活跃、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有益于思维的发展和拓展,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催化剂。《新课程新视点》指出:"宽松、和谐、民主的活动过程,是形成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础,更是实现创新的起点。"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轻松和谐的环境里,思维表现最活跃。
在活动课教学中,教师使学生置于宽松的无拘无束的环境氛围之中,用老师的期待、宽容,同学的激励、赞赏,来诱发创造思维的动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火花才迸发出来,各种奇思异想才会在教师的赞赏声中不断涌现出来。在宽松和谐的活动氛围中,学生大胆猜想,大胆质疑,说出自己的想法,无论是正确与否,老师都要给予鼓励,肯定其中思维中合理的成分,艺术性地指出需要改进的地方,保护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现行的思想品德课教材为教学提供了许多适用于课堂活动的素材与方式。从初中至高中设置的活动有让学生动手查找报刊、图书等方面资料的;有让学生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的;有让学生进行调查、访谈活动的;有让学生对典型事例进行归纳和分析的;有让学生发表意见和感想的;有让学生对某些问题进行综合探讨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的等等。新教材为教师的创新教育、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提供了依据。教师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课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播下创新的种子,在实践中采撷创新的果实。以下略谈几点活动形式。
2.1 新闻点评。利用课前5-10分,每周一次,安排一至两位同学介绍本周发生的重大时事,或采取课堂重要时事评论,或热点时事专题大讨论,或时事剪报与评述,或建立课堂时政中心等。新闻虽短,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2.2 课堂辩论。具有创造性的辩证思维能力是思想品德课的灵魂。这种思维能力方法很多,其中讨论或辩论最常用的有效方法,它们不仅效果好,而且也容易实施。教材中很多看似平常的观点,或所谓公认的命题,还有学生思想实际,社会生活的疑点、难点都可以纳入课堂讨论或辩论之中。例如,"青少年上网利与弊"、"诱惑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不利于我们的成长与诱惑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有利于我们的成长"等等。我们可以把这些思辩性的题目放在恰当的教材内容中穿行,要求学生课前需精心准备,认真阅读教材,广泛收集资料,分析比较各种观点,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2.3 自我表演。苏姆林斯基说过:"在人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明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孩子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⑤因此,在活动课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教师精心设计,让学生展现自我,培养他们的培创造性思维。例如:教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情绪--奇妙的窗口"时,让四位同学分别把"喜、怒、哀、惧"表演出来;也可以把与知识学习相关的材料编成小品,让学生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学生在自我表演中,思维活跃,各显神通。在笑声中有所思考、有所感悟;使学生学得轻松,学有所得。
2.4 社会实践。课外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能使学生融入社会。社会生活中的事物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这种开放地储存信息,为学生的认知活动、语言活动、思维活动、意志活动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资源。实践出真知,离开实践,创新就会失去活力和存在的可能。⑥教师在开展课内活动课教学外,还可以利用社会大课堂,让学生在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等。例如讲"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时,笔者带领学生在课余时间参观鲍鱼场的排污系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观察能力得以提升,知识得以适用,亲身实践和体验获得直接经验带来的快乐,拓展了思维能力。
3.整合鲜活形象的活动内容
3.1 整合教材。现行教材可读性强,不能机械地照本宣科,平时教学中,需要经过一定的加工、整合,形成板块式的活动教学,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珍爱我们的生命》这一框题,将教材处理成四个版块:第一版块:"危机大营救",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自救和救助他人的知识,化解生命危机;第二版块:"人生大视野",从珍爱自己的生命说起,通过活动让学生理解生命的可贵,决不轻易放弃生的希望。不仅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学会悦纳自己,还要热爱他人的生命;第二版块:"人生芳草地",让学生探究人生真谛,感悟人生内涵通过抗震英雄少年的图片展示活动,使学生感悟到,只活着要实现人生价值,为他人、为家乡、为社会、为国家作贡献;第四版块:"精彩大放彩",让学生自由畅想,谈感想,谈收获,价值引导,拓宽思维,通过这一版块的设计,深化和升华本课的主题。
3.2 融入时政。时政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人们学习新知识的窗口,可以更新和完善人们的知识结构,也是人们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窗口。时事事例真实可信,丰富生动,可以极大地满足青少年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活跃学生思维。在活动课教学中,如果用得好,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笔者讲到"科教兴国战略"时,融入了2013年重大时政热点材料,如:"2013年6月20日,神十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天宫一号为大家进行了太空授课。利用载人航天这个平台向中小学生揭示太空微重力条件下的特殊现象和规律,能够激发青少年对科学探索的热情,也可以为未来充分利用空间站资源进行科普活动积累经验。"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讨论的兴趣,也引发了他们的思考,激起他们探究创新的热情。
3.3 融入生活。鲜活形象的生活是最好的教材,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教材里面所选择的辅助文材料都来自于学生身边的生活。教师通过课前的的全面了解,要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特点,因地制宜,让学生能从自已的生活实际中,去感知新知识,用生活体验去理解新知识,从而进一步地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同样需要勇气和信心。在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存在着创造性的发展潜能,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学习的成功。
教师要使学生敢于思考、善于思考,帮助学生自主学习,保护学生和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创设轻松、愉快活跃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潜能的充分开发营造宽松的环境。宽松、和谐、自由、平等、竞争的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灵感,更易于对知识的创新。
和谐的教学氛围可以有效地减轻学习给学生带来的不必要的心理压力。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记得在开学的第一天,我便和学生们说道:“我是你们的大朋友,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将和你们一起去开启知识殿堂的大门。”亲切的话语拉进了我和学生们的距离。在新教材内容的编排上,就十分注重贴近学生的生活,描绘出一幅幅生动活泼的图画。正是这些生动的画面、具有启发性和开放性的问题,成为我教学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如:教学“位置顺序”这一单元时,教材中创设了小动物赛跑这一生动活泼、富于童趣的情景。我便充分利用这一情境,发挥想象,用一段引人入胜的导入语使每个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是这样说的:“同学们,今天动物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观看小动物赛跑比赛,并请我们大家当解说员。我们已经到了比赛现场,谁能介绍一下场上比赛的情况。”这时,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认真观察之后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观察到的比赛情况。这充分证明兴趣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原动力,开放的教学情境更能够使学生迸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由于数学本身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抽象性,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等活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开发智力、培养创造性思维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小学生思维的特点是从以具体想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因此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营造积极的思维状态和宽松的思维氛围。
如教学进位加法时,我对其内容进行了重组,通过“小百灵评比”这一活动,由学生亲自数出自己一共得了多少个小贴贴为出发点,引出进位加法的两种题型,大数加小数和小数加大数的进位加法。于是,学生带着这个具体任务,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计算,共说出了4种算法,分别是:(1)数数的方法。(2)凑十法。(包括把小数凑成十和把大数凑成十)(3)想减算加。(4)用小棒摆出来然后再数或者用实物在进位加法板上摆出来。由于学生是带着具体任务学习进位加法的,所以学生的身心很放松,思维上没有任何的限制,较为容易的进行创造性思维,想出了多种计算方法。
杨振宁博士曾作过这样的对比,中国学生学习成绩比一起学习的美国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原因何在?其实就在于美国的学生的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因此,我在课堂上总是多给学生一些自由的时间,让学生多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开动脑筋、拓宽思维。
为使学生顺利地理解、掌握新知识,进行实用高效的练习是十分必要的。新教材便为学生设计了大量的、具有思考价值的练习题,在课堂教学中我对这些练习进行加工、改造,经常是以游戏、比赛的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提高练习的实效性。
如在教学进位加法的练习课时,这节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于是我用了三个游戏把整节课贯穿起来。首先是个人抢答赛。老师出题学生抢答或学生互相出题,这个游戏的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接着是小组合作争优赛。4人一组,用三个数组成4个算式,比比哪个组想的算式最多。这个游戏不仅使学生对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有了深刻的认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和合作竞争的意识。最后“吃鱼”这个游戏把整个课堂气氛烘托起来,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学习情绪高涨。游戏是这样的,每人一条鱼,每条鱼的上面都有一道题,只要能大声地读题说得数,这条鱼就送给你。学生们不仅要把自己的题说对,还要对其他同学的题进行判断,大大提高了练习的强度。游戏是以“开火车”的形式进行的,又提高了练习的时效性。这节练习课,虽然没有让学生动笔去写,但它的练习强度和效率是显而易见的,在练习课中学生的思维异常活跃。
关键词:小学体育;创造性思维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和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对事物的模仿能力较强,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可以增强学生对事物的感知能力,促进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
一、我国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没有超前的体育教学观念,不重视学生的兴趣。
每位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而且都希望能够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得到快乐,只是由于我国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落后观念,受传统教学方式根深蒂固的影响,没有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只是按照过去的理论进行教学,缺乏训练的创意性,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程失去兴趣。追究原因,都是因为学校不重视体育课程的开发,体育老师都是采用惯用的教学内容来进行教学,没有激起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
2.体育教学工作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由于近年来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因此大部分家庭只要一个孩子,学生进入学校之前在家庭中都是爸爸妈妈娇生惯养长大的,几乎没有参加过体育锻炼,更别说是体育训练。因此,上学之后,在体育训练中也忍受不了训练强度,和教师采用的教学模式。由此可见,为了锻炼学生吃苦的能力,我国的体育教学就必须加强对学生耐力的训练,不能一直使运动强度处于过低状态。有的体育教师在增加耐力训练的时候,很多学生不理解,更支撑不下来,就会不停抱怨甚至去和教师进行协商,而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体育教师,就会产生怜悯的情感,因此放弃训练,或者降低训练强度,这样的现象就无法达到最初的训练效果,使体育教学的思维训练模式变得混乱不堪。小学体育教师应该时刻谨记体育课程设置的目的,不仅仅是提升小学生的身体素质,更是锻炼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力。
3.体育课堂的时间过短。
据有关调查显示,我国大部分小学不但保证不了体育课程的课堂时间,还经常出现被其它课程占用的现象,这就很难保证体育教学课程的质量,缺少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有关部门应该考虑体育课程的重要性而立刻采取措施,使小学体育课程的数量得到保障。
二、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有效路径
1.加强体育教学中宽松教学环境的营造。
体育教学是一种愉悦性的教学活动,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要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自由,鼓励他们积极进行课堂体育教学的训练,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充分地发挥自身的创造性,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创新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教学方法的使用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在小学体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中增强对体育课程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热情。如在体育游戏的编排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以促使学生更快地融入教学活动,让他们在游戏的参与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3.要引导小学生敢于想象。
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采用生动的语言来描述体育知识,引导小学生积极地思考,而且大胆地去想象。尤其是在体育课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爱好程度也不同,教师应该根据小学生各自的特点,采用相应教学策略。而且要根据小学生的情况,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一些不太喜欢体育的小学生活跃起来,而且对于这些不是很喜欢体育的小学生,不能一味地用生动的语言来激发学生去想象和思考,这样反而会给小学生带来不知所措的感觉,一些小学生对体育非常感兴趣,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用丰富的语言促使他们敢于去想象,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而且对小学生各自的情况用语要恰当。例如,“前滚翻”这一教学课上,在做准备姿势过程中,对一些不感兴趣的小学生,可以用简单生动的语言来描述具体步骤,用“蹲撑如蛙跳”和“背部似拱桥”来形容,然后再结合教师的示范动作,通过语言来有趣地描述基本动作,让小学生感知动作的效果,用直观的描述结合示范,使他们积极主动去思考和探索。对于一些非常喜欢体育训练的小学生,就不用这么烦琐,可以比喻成一种动物的前滚翻,激发他们对前滚翻的想象,并且也按照自己的想象来训练,尽量地实现自己完美的动作,这既能使小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技能,还能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发挥体育教学的优势,有效提高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4.通过体育教学引发学生对类比事物的思考,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实施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时候要运用一些独特的教学方法,类比事物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可以通过诱发学生对类比事物的思考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体育教师在对起跑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通过弹簧来进行类比事物的思考教学,通过弹簧的弹跳与起跑过程的相似性来引发学生对起跑过程的想象,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要在小学体育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开展,不仅要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更要用生动、趣味、多样的教学手段来丰富体育教学,考虑到素质教育的各项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从多元化教学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数学创造性思维情景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要拓宽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思维;要从一个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要从教室空间的支配者向课堂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角色转换,促进探究式学习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然而,新型课改在我国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它所需要的教育环境条件,特别对教师观念转变、理解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对于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无疑都是一种新的挑战,我们如何迎接这种挑战呢?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尤其是数学学习中是还是我们要着重研究的课题。
首先、 对数学创造性思维的内涵的认识
创造性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它既是概括性、灵活性、广阔性、独立性、论证性等各种思维的结合、又是逻辑思维、形象思维、集中思维、发散思维等各种思维形式的统一,因此,创造性思维产生是复杂和苛刻的。前苏联教育学博士赞可夫说过,“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抽象和概括等能力,而且要使学生在研究某一事物时既能坚持从一个角度看问题,又能在必要时改变看问题的角度或者同时从几个角度来看,即培养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可见,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核心是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那么作为数学教师,在教学中我们应当怎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这是我们要着重探究的问题。对于这点我有所体会。
(1)数学基础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
数学学习在初中学习中,是较难掌握的一个学科,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学数学学习有畏难和厌学情绪,我认为欲对其实施创新教育必先从基础抓起。所以要通过精心设计导语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其次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设施和各种教学手段,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小组讨论,充分发挥他们的多种思维,抓好基本教学;再次要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讲,第四要精选一些与实际生活相关的例题、习题,通过严格系统地训练促进学生基本技能的形成;最后要实施适当的检测,及时反馈,确保学生“双基”过硬。
(2)创设学生积极思维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积极思考。”教学中教师要设法造成学生的渴望的思维空间,然后引导他们去探索、去发现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参与者”和“发现者”,让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亢奋状态。所以要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引导,引导时要考虑适时性、针对性、启发性。但是教师要兼顾问题本身,不能使大多数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挫伤其思维的积极性。
(3)教法要创新。
教育在发展,教师的教法必须不断更新。新颖的教法不仅能吸引学生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而且对启迪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思维多维化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要认真地准备每一堂课,选择好教法尤其重要。教师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心理特点、接受能力,因材施教,因人施教。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和顺利解决疑点,也才能突出课堂的亮点。
(4)强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训练。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不时表现出的探索新知识需求和意向,教师应及时地给予因势利导,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引导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案。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和升学考试的压力下,课堂教学中长期存在的一些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解决。如重书本知识的传授,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学习结果,轻学习过程;重教师讲授,轻学生探索。这一切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探索精神萎缩,极大妨碍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我国教育改革的根本问题,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发展规模与速度已经摆在次要地位,最关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彻底扭转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来。
其次、每一节成功或不成功的数学课都有其闪光的东西
学生的数学成绩好坏并不能直接决定学生的生活命运,我在数学课上就意识的向学生表达了我的想法,提出在数学思维训练上我只不过比学生早训练了几年,“闻道在前”,加之“术业有专攻”,所以为师。提出在数学思维训练上人人都是一样的,鼓励学生不能迷信老师,要有自己的观点,学会与老师争论,要敢于怀疑老师。在数学课堂上我还经常以聊天的方式引入复习课和新课,让学生在平和的状态下进行数学思维课,效果比较好。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训练;感性认识;创造力;想象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开发智力要十分重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形象思维偏重于想象的创造,在认识过程中,具有逻辑思维不能替代的作用。
几年来,在语文教学中,依据中学生充满活力、富于想象的心理特点,我在语文教学中对他们进行形象思维的训练,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起了一定的作用。具体做法是根据教材中已知形象的发展趋势,想象出新的未知形象,进而用语言创造形象。
一、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为培养想象能力创造条件
1.语文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参观、访问、游览等活动,是丰富学生多方面感性知识的重要途径。“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让学生写游记,可让他们游览附近的名胜古迹,观察建筑物的布局特点;让学生做演讲,可让他们广泛调查,以了解地方的风土人情,人物的精神风貌,使学生在广阔的社会天地里亲身感受,开阔视野,不断积累感性认识,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发挥想象力。
2.在课堂教学中,我充分利用直观教具,让学生形成多方面的记忆表象,以加深理解,这也是丰富学生感性知识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想象,学生不仅提高了观察事物的能力,还理解了如何抓住景物特征写景的方法。
二、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形象思维训练
想象力的发展和思维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一切创造性想象是随着创造性思维同时进行的。因此,要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还必须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
三、丰富学生语言,以多种创造性活动,拓宽学生的想象力
想象和思维都是以语言为载体表现出来的,这种想象,只有在语言的调节下进行,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和价值。如果学生仅有丰富的想象而没有灵活的语言得以展示,那么这种想象只能永远停留在直观形象的水平上。为了使学生的想象更广阔,更有逻辑性,我们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重视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因此,教师在辅导学生阅读时,必须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充实句式,让学生掌握描写各种形象的词句,以便更生动地表达丰富的想象内容。
总之,人类贵在创造,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力的核心。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创造力的人。让我们就从课堂做起吧。
参考文献:
关键词:假说法 ;培养 ; 创造性思维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很多科学规律和科学成果都是科学家通过大量的反复实验得出的。其中假说法运用的较多,假说法一般包括归纳推理法,类比推理法和假说演绎法。这些方法在生物的三个必修模块中都有应用,科学家通过归纳推理法,总结出“生命起源于无机的非生物环境”;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得出“基因在染色体上”孟德尔运用了“假说演绎法”得出了遗传两大规律;摩尔根也运用“假说演绎法” 得出连锁定律。
如何培养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中掌握这些方法,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 归纳推理法有利于学生分析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归纳推理法是根据现有的事实材料找出其相似或者不同的地方进行比较,通过分析综合来找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理论,是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归纳推理法主要是锻炼学生的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提高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能力。
归纳推理法在高中生物课本运用的比较多,比如元素与化合物一章由于各种生物的元素虽然含量差别很大,但是种类相同,提出生物是同一起源与无机环境;在讲细胞结构中发现具有磷脂膜的有细胞膜,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核膜等提出生物膜系统概念内容都是运用的归纳推理方法。
在实践教学中我运用归纳推理法教会学生对复杂的知识进行梳理,是学习思路更加清晰。
二、类比推理法有利于学生想象力和跳跃性思维的培养
类比推理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对象在一系列属性上是相同(或相似)的,并且已知其中的一个(或一类)对象还有其他特定的属性,由此推出,另一个(或一类)对象也具有同样的其他特定属性的推理方法。类比推理法与归纳推理法不同之处在与归纳推理法的物质的属性是一样的,是同一类事物,而类比推理法的物质属性差别较大,一般不是同一类事物,思维一般呈跳跃状发展。类比推理法能促使研究者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少重要的科学假说就是靠类比推理才得以建立起来。类比推理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跳跃性思维的培养。高一第2模块中类比推理法的应用是萨顿通过观察孟德尔的基因在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行为和减数分离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类似,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类比推理能启迪人的思维,促进人的联想,从而扩大人们的视野,开拓人们的认识。类比推理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它在科学事实的发现以及科学假说的提出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类比推理是现代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模拟法与仿生学的逻辑理论基础。
模拟法就是用模型去代替原型,通过模型间接研究原型的规律。从自然原型到技术模型,是依据自然原型和技术模型都具有相似属性,而自然原型还具有另一属性,从而推出技术模型也有此种属性的方法。上个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门富有生命力的新科学——仿生学就是运用这种模拟方法的结果。比如,根据蛙眼的结构和功能,模拟出的“电子蛙眼”;根据人脑的结构和功能,模拟出的“电脑”和“机器人”;等等。在教课实践过程中例如模拟半透膜的试验用半透膜模拟细胞膜是学生体会到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模拟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试验以及模拟减数分裂的试验等,都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类比推理法的思维方式学会想象,学会思维的跳跃,培养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假说演绎法有利于逆推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