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多媒体技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材料化学是材料化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也是材料科学的核心内容,是在无机化学、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等化学学科和功能材料、纳米材料等材料学科的生长和发展的相互交叉、渗透的过程中,形成的一门具有交叉、边缘性质的学科。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材料化学教学面临着各种困难,包括课程的内容更新较慢,有关本学科的新材料、新技术等不能及时补充到教材中,教师大多以教材为主,将大量理论知识用板书结合PPT形式在有限课时内讲完,使学生处在缺乏积极性学习环境中。这就要求我们在材料化学课程的教学中,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教材、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提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改革措施,使教学方式呈现多元化,同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收,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
1《材料化学》课程主要存在的问题
1.1教学书本内容更新慢,教学方式较保守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材料和化学学科领域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新材料层出不穷,并在材料制备技术、基本原理、表征手段以及性能研究等方面不断取得进展。料化学专业为新开专业,新学科,它不像传统的基础化学学科(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具有一些经过长期教学经验积累撰写的经典而权威的教材参考书。相比之下,材料化学课程的权威教材较少,且针对《材料化学》课程的内容更新较慢,以至于有关本学科的新材料、新技术等不能及时补充到教材中。[1-2]另外,在教学方式方面,教师授课较传统单一,大多以教材为主,将大量理论知识用板书结合PPT形式在有限课时内讲完,这样无疑会使学生消化课堂内容的速度跟不上讲课的速度。
1.2老师与同学之间互动少,学生缺乏积极性
就目前而言,材料化学的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室为平台、教材为依据对学生进行“填鸭式”教学,一味地对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各种材料的基本性能等内容进行讲解,以课堂灌输材料化学知识为主[3]。这种授课方式导致的结果就是,一味讲解理论知识,却忽略了本课程的探索性,材料的工业生产工艺过程、材料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等内容;把学生当做接受知识的工具,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学习的好奇心、积极性被善意压制,从而使学生处在缺乏积极性学习环境中;课堂上老师与同学之间缺乏交流沟通过程,使得学生在课后学习中遇到问题缺乏及时有效的解决方法和途径[4]。
1.3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直接影响教育实践过程中的决策实施和评价。多媒体教学效果不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在重视教育技术的同时忽略了以教师为主导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没有把多媒体技术和材料化学学科特点结合起来。
2基于网络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实施
与其他自然学科不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在化学教学中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常常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还要考虑到什么时候用,用多少,用哪些的问题。既要考虑到化学知识的科学性,又要考虑到应用的合理性。
2.1凝练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
教师绝不照本宣科,在理解不同教材观点的同时,凝练并重新构建自己的教学内容,强调基本理论教学,并掌握材料化学的研究前沿,这样才能把知识很好地传授给学生。我们删减了内容陈旧、分析手段落后以及与时代脱节的内容。对于当前材料化学研究的新成就,科技创新成果等有关本学科的新材料、新技术研究,很难用书本上的文字图片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门学科的难点和要点。因此,我们可以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到材料化学教学中。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新型教学手段,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信息量大,表达直观生动,文、图、动画并茂等[5-6]。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当今科技发展的进展和趋势,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和兴趣。利用网络视频资源,展示一些科学研究最新材料的制备工艺、性能表征等;利用各种化学软件生动地展示晶体结构等各种原理模型;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物理性能等比较抽象的部分,将难懂的课本内容变得直观,教学内容浅显易懂,同时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收[7]。
关键词:多媒体课件;多媒体网络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10-0215-01
一、多媒体网络技术概述
多媒体网络技术、宽带网络的发展为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多媒体技术发展到网络化后,人们通过网络可以获得许多在当地没有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利用网络人们可对各种教学信息资源进行设计、处理、检索和传递。有利于对教学资源的组织、利用和管理。基于网络的教学环境更为学生提供了宽广、有弹性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使得以学生为中心、基于资源及讨论交流的全新教学方法得以实现成,这对学生知识的获取、合作精神的培养以及实践技能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代表着现代教学技术发展的方向。因此研究网络化多媒体教学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多媒体网络的关键技术
虽然宽带网络这个平台给现代教学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但要很好的实现多媒体网络技术还是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摸索、解决。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有大量服务于教学的信息,比如文本、音视频、动画等在本地使用不成问题,但要在网络中实现数据传输共享就是亟待解决的技术。对于大批量的信息,我们要分门别类,采用的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来处理。将这些信息源代码先根据编码原理进行分类,采用变换编码、统计编码、混合编码、分析-合成编码等各种手段压缩数据量。像较大数据量的MPEG视频压缩,就常采用预测和插补帧间编码技术。其次是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使用到多媒体信息时,必不可免的要对数据信息进行的查询与存取。这就要求网络技术在信息的查找方面必须快、精、准,能够及时服务教学的开展。我们常采用的多媒体数据库基于内容的检索(CBR)正好解决了这些关键性问题。这一技术首先从网络信息中找到数据的线索,然后直接对数据分析,从里面发现数据的特点;通过逐个精简,缩小范围的手段,直到定位到要查找的目标为止。最后是信息共享问题。信息共享是为超越时空和地域的限制创造了条件,学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学习。要实现信息共享必须加大网络带宽,为数据信息提供传送的技术平台。
三、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实践
(一)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的传输
我们在教学中利用Authorware、PowerPoint等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要想在网络上传输和共享,就必须将这些转化为网络可以采纳的教学资源。要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解决方案就是利用这些制作工具自身的网络功能来解决。PowerPoint制作的课件要实现网络共享,就需要对完整的课件进行“打包”处理。选择需要打包的课件。可以有三种不同的选择:如果只选中"当前演示文稿"复选框,表示将当前打开的课件打包;如果只选中"其他演示文稿"复选框,并选择需要打包的文件,则可将所选择的文件单独打包;如果两个复选框同时选中,表示将当前课件和其他课件打在同一个包中。根据提示,即可完成打包操作。打包完成后,将生成两个文件:Pngsetup.exe和pres0.ppz。就可以在网络上传输。Authorware7制作的课件同样需要打包文件,将a6r或a7r文件打包生成可以用在网络上分发的段文件AAS及映象文件AAM,将AAM文件嵌入HTML文件中,然后在HTML文件中加入EMBED语句行就可以了。这样就实现多媒体课件在校园网上的传输了。
(二)视频文件在校园网的播放
采用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图形、文字、数据等集成为一体,支持rm、rmvb、wmv、asf、flv等大多数主流流媒体格式;可应用file、rtsp等协议;就可以完成流视频在校园网提供清晰、流畅、稳定的高质量视频播放效果;可传输并播放超大码流视频文件,具有高清晰度的播放效果;用户端只要安装了Realplayer播放器就可以无点播频道数量限制随时点播这些视频文件;并且可以边观看边下载。
四、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发展
网络化教学方式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手段的缺点,对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求知欲,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老师来讲同样有比较大的辅助作用,教师可以围绕学生进行课件内容的设计。认真分析学生的学习特性,给学生提供了宽广的、有弹性的、且极具创意的学习空间,使单向教学变成多向的互动式的学习。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根据教学目标要求,很好地选择教学媒体和教学方法,构建有自己特色的教学系统结构,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育体系变成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课堂教学体系。让学生乐于接受课后的安排,继而教师能更轻松地进行教学。网络技术在教育中的作用将越来越重要。我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网络教学的应用形式,使信息技术更好地为教育服务。
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教学,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而且有效的促进了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及健康学习心理的形成。利用这种网络信息结构,可以充分培养学生具有创造性的学习能力,协作能力及生活能力。因此现代教育应该较大力度利用网络教育技术,研究多媒体网络技术,通过努力促进现代教育的进步。
参考文献:
[1]何可抗.论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深化改革(上)[J].电化教育研究,1999.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科学水平的不断提高,互联网带人们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计算机网络技术给人们的吃、穿、住、行等带来了很多便利。与此同时,大学精品课程也逐渐实现网络化,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精品课程建设的主要目的是共享教学资源、分享优秀的教学案例,为大学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教学质量起到示范作用。多媒体技术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共享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它提高了精品课程网站的便捷性、流畅性和共享性,给师生提供了更加宽广的互动和交流平台。本文总结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阐明资源共享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意义,以及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主要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
校园办公;自动化系统;开发设计;问题;研究
0引言
近年来,我国致力于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实现精品课程资源的共享。课程共享是我国高校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高校全体师生,以基础课和专业课为主要内容提供学习价值。计算机的出现,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精品课程资源的网络化、信息化已经成为资源共享的必然趋势。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共享提升了精品课程的价值,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在教育事业中的效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的改变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对人才的培养有很大影响。但是现阶段,精品课程在网络资源共享中出现了种种问题,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积极探索,制定高效合理的解决对策。
1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1在共享过程中现形文字和表格信息具有局限性
精品课程网站中文件格式复杂多样,文字和表格信息展现的形式有DOC文件、PPT格式、TXT文件、HTML文件格式等,无法实现格式的统一,增加了师生使用网站的难度,削减了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的效益。
1.2共享课程文件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电子文件的知识产权受到威胁,很多文件内容没有受到保护和安全性控制,浏览人员可以任意打印或复制文件信息;其次,文件的共享无法实现跨平台操作,相同的文件在不同的计算机或软件中不能打开,或者文件格式走形,电脑常常提示程序错误或者提示缺少特殊字体和插件,削弱了文件的规范性;再次,大多数课程文件以WORD、WPS为主,内容较大,传输速度慢,影响了资源共享的效率。
1.3多媒体本身存在安全隐患
多媒体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操作系统,它的程序类型众多。如果网站工作人员对网络课程进行管理时考虑不周或者本身的技术能力有限,在系统中难免会留下一些可供黑客侵入的漏洞,比如操作系统漏洞、通信协议本身的安全漏洞等,从而给精品课程信息留下安全隐患。其次,还有木马程序、账号入侵等,肆意损害精品课程信息。黑客攻击是多媒体网络安全问题中最严重的问题,黑客能够发现多媒体中存在的安全漏洞并加以利用,侵入精品课程共享网站,破坏珍贵的课程知识,给重要知识的保存带来了严重危害。
1.4现阶段精品课程网站操作过于繁琐
大多数高校师生对本校的精品课程网站建设不甚满意。很多精品课程的课件、课后练习题、考试真题、教学大纲等只能在网页上浏览,不能在计算机上直接做题,也不能下载优质的课程资源。并且有些高校学生想观看某一具体课程时必须先登录或注册,很多学生认为不方便便放弃了观看,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品课程信息资源的共享[1]。
1.5课程网站的建设没有考虑学生的需求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高校课程网站分享的优质课程资源主要站在教师的角度,考虑教师的教学需求,为教师没有在课堂上教授的知识或者不是考试重点的知识做补充,而对学生的需求考虑较少。大多数课程网站的建设没有提供类似教学互动的版块,学生不能及时提供反馈信息,造成了课程网站优质资源课程的利用率低、资源建设水平落后等问题。
1.6学生对于网络课程资源学习的不重视
现阶段,很多高校将优质课程资源传输到教务系统中,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学号和登录密码进入到选课软件中自行选课,再通过“超星泛雅”、“超星慕课”等软件自行上网观看视频进行学习。但是很多学生对于网络课程资源不重视,他们只将手机或电脑放在身边“挂课”,而不认真学习,认为选择的网络课程只不过是补学分或者绩点的一种手段或方法,学生的这种态度是对网络优质课程资源的浪费[2]。
2多媒体技术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中应用的意义
首先,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了网络资源共享的效率。它使用了图像、声音、动画等方式进行教学活动,而不是单单使用文字。提高了学生学习网络课程的积极性,它创新了教学方式,使学生学习的知识不再拘泥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的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不仅对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还对我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其次,多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方式有助于网络优质课程的开展。第一,它视频教授时间比现实课堂短,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掌握学习重点;第二,它灵活性高,不拘泥于课本内容,突破了时间和地点的约束;第三,它重点内容突出,主题明确,便于学生直观感受教学重点,提高学习效率;第四,它种类丰富,除了视频教学,学生还可以做课后题,进行模拟考试等,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再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网站操作更加方便,并且保障了网络的通畅。提供了丰富并且内容生动的教学资源,师生之间可以通过多样的媒体形式进行互动。数字媒体通过综合的处理文字、音频、图像等信息,让抽象的信息成为可以管理和交互的技术,有利于精品课程网站资源的共享。最后,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精品课程的网络资源共享有利于提高国家的高等教育质量,也有利于人才的培养。应用多媒体技术是现阶段国家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并使其转型升级的新要求,也是开发教育资源的新手段,促进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3多媒体技术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中的应用
3.1PDF、FLV、GIF格式的应用
PDF格式是电子文件格式中的一种,储存电子文档、传播数字化信息。它能够实现课程文件资源的跨平台分享,近年来应用十分广泛。PDF文件格式可以包含超文本链接、声音、图像等。文件小、集成度高、易于传输或储存,适合多处理器系统工作,并且安全可靠。用PDF格式制作的电子书的质感和阅读效果都可以达到纸质书的原貌,让浏览人员阅读起来很方便。GIF格式主要应用在动画上,保证了图片质量无损耗,让精品课程网站更加生动形象。FLV格式应用在视频、语言信息中。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网站对视频的清晰度、播放的流畅性要求很高。FLV格式的视频文件体积小,便于视频在网站上在线播放,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3]。
3.2多媒体系统问题的解决措施
首先,学校要加强课程网站管理工作人员的资源安全意识,提高其资源管理的素质水平。学校应定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多媒体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应对的措施。其次,学校要增强多媒体网络安全保障技术,比如防火墙技术、访问控制、入侵检测技术、数据加密、信息备份与恢复技术等。同时,也可以使用一些网络产品,比如DG图文档加密、VPN系统、安全管理中心、电子签证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的开发应用对精品课程网络共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促进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但是现阶段多媒体技术在资源共享中的应用仍然面临着许多问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的积极努力、学校的全力配合。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学校将会完善课程共享网站,将优质课程资源的管理水平提升一个新的档次。
参考文献
[1]陈衡.浅谈数字多媒体技术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中的应用[J].网络于信息工程,2016,(22):81.
[2]胡声洲.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与共享推动对策探讨[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06):71.
[3]孔鹏,余巍巍.数字媒体技术在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共享中的应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72.
[4]陈以海.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建设质量监控保障体系的探索[J].中国电化教育,2008,(05):53-55.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
中图分类号:H319
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依赖于计算机的,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掌握一定软件知识和计算机操作技能,甚至还得学会图像处理软件(PS)等。并且,根据教学进度制作的多媒体可见也会耗费教师一定的时间和经历。这就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怎样才能将教学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的整合在一起以达到教学指标的任务。
制作多媒体教学的关键是学会如何进行操作。计算机的普及给多媒体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大部分多媒体设备都离开不计算机的支持,所以教师必须学会操作计算机;另外,还必须懂得各种办公软件、制图软件的应用与配合,光是了解还远远不够,必须熟练操作才能保证多媒体教学的顺利进行。由于幻灯片、图片与动画的体现,PowerPoint与PS的熟练掌握就变得尤其重要。当然对于Author ware和Flash平台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两个平台的交互性很强,致使制作难度提高。所以建议初学者选择PowerPoint来制作。教师在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和实际教学要求制作有针对性的课件,将整堂课的重心突出,帮助学生加强立即,通过先进技术促进教学效果。
一个好的素材在多媒体教学软件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首先我们就要学着广泛搜集并筛选素材。如果要用到图片内容,可以把扫描后的图片插入到所要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对应位置。而对于可用的动画资料,有两种获取途径,第一就是用超级解霸从VCD中截取;第二种方法的获得来源是CD一ROM盘。若该动画资料是通过PowerPoint软件制作的话,其格式必须是AVI文件,若通过Authorware或Flash软件制作的话,其格式较多样化。另外,网上也可以直接提供其他资料直接下载的平台。
1 教学多媒体课件的文字图画声音动画视频的设计制作与运用
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打破了古今中外的界限,也打破了一节课四十五分钟的界限,使得声音图像和文字结合起来,使得审美对象由静态变成动态,使得课堂上的信息量增大了很多。在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第一步就是美感画面的制作或精选。美感强烈的画面可以直接刺激到人的眼睛,通过一系列信号反应可以传给大脑,从而达到了审美愉悦的目的。在制作的过程中,我们要时刻记得保持画面的整体美感,同时也要注意色彩及用笔的精细,同时按钮的大小、字体和色调都要和画面的风格相匹配。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在教学设计方案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教学过程结构。结构合理的教学结构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利用现代教育手段及多媒体教学,教学结构的设计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一切为了学生,教学结构最终是要应用于实际教学,即选择教学媒体必须要以实际需要为主。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将内容划分成多个层次(通过菜单技术实现),多层次必须逐级深入,菜单分级的上限是三级,可以在每级都设返回步骤,若学者不想继续学习,可返回上一步。菜单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比如,表格式、文字式、图形式、图文混合式等。图形菜单较直观,使用方便,一点即中。文字菜单较简单,下拉方式可逐级地选择各个子菜单。在实践过程中,图文混合式菜单更受人们青睐,兼有图形和文字菜单的特点。设计时要注意标题和文字要简洁明了,反映教学内容。比如,《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课文中,林黛玉的“时时在意,处处小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的心理学生可能无法理解。此时可以选择插入一段《红楼梦》的视频,用剧情来引导学生进入情节,更能理解人物的处境和心理,感受人物性格的美感。
2 多媒体教学光盘的配套使用
教学光盘给学生呈现的是一种真实动态的情节,有助于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学生可以对此进行评价和独立的尝试,这样,可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提高他们的积极性,使得每位同学都可以在此期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教学配套光盘中有一些是需要执行的教程,像这种情况,就必须先读取,后执行。另外,还有一种是视频的,若能读取,可以直接用暴风影音播放,而DVD光驱可以播放DVD VCD CD等盘。光盘中的视频动画画面清晰、动感强,学生更容易被其吸引,听的仔细、看的认真,对教材中的概念和知识点理解得更加深入具体,记忆更加牢固,不易忘,从而能在课堂上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堂课开始,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乐学、好学,学得轻松愉快。而教师当作引路人,要充分做好向导的角色,尽最大能力给学生的学习以启迪点拨。教师要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活跃课堂气氛,结合学生特点,同时使用教学光盘,使得教学生动有趣,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 多媒体网络教学的运用
新型的开放式网络教学的特点,是开放性、集成性、交互性、自适应性是。学生学习时,开放性是指可突破时、空的限制,学生可得到及时更新的、源源不断的教学资源;集成性则表现在两个小方面:(1)老师讲课、学生听课、写作业、考试同为一体;(2)因为媒体和各种学习形式的多样性,可以分阶段进行学习;使教、学双方都参与教学活动体现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交互性,在网络上,学生和老师有同等的机会发表见解和交流;自适应性是指网络可以根据对学习效果评估,对每一个学生进行学习进度、内容和策略的调整。这些特点让学生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让学生的学习方式更加开放、灵活。
基于网络的开放式教学环境的要素,将在接下来介绍。三大要素是硬件环境、软件环境和人的因素。由网络服务器,学生工作站,教师控制机及其它网络教学设备等连接而成的校园网,并外接Internet组成的硬件环境。由网络操作系统等包含:电子图书,电子教案,教学素材,电子课件,知识构件,导航策略基础网络软件,教学资源库,集成开发工具,多媒体制作与课件生成等组成的软件环境。和由教师的教学指导策略及课件开发能力组成的人的因素。
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令教育者也意识到应该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将网络通讯与多媒体技术融入到课堂当中将会收货更大的效果。而这种思想的产生就意味着教育事业将迎来一场根本性的改革:所谓学习,不是老师将课本中的知识硬塞给学生接受,而是学生作为一个个体主动的去接受新事物的过程。所以说,学习的特征可以概括为自主性、社会性和情景性三点。而对于教师而言,其在面对多媒体技术在课程中的应用时,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这将是一种能够提上自己教学效果的工作,而课堂的主导者从来都是教师本人。但无论如果,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绝对可以将素质教育落实在现实生活中去。
4 结束语
这是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科技的进步导致譬如交互式电子白板等新型多媒体教学形式的出现。为了创建更加优质高效的教学课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要在完善自身专业技能的同时,巧妙有机地结合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合理利用多媒体。
参考文献:
[1]黄慧.基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大学英语多媒体网络教学[J].江西教育科研,2007(01).
[2]何高大,钟志英.大学生对多媒体技术辅助大学英语教学的适应性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06(06).
[关键词]网络;多媒体;中学英语教学
一、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对中学英语的教学模式、过程及方法的影响
目前,我国的中学英语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袭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教师“讲”,忽视学生主动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备课、讲授和考试,学生的精力则放在应考上,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的高分低能。要改变这种局面,中学英语教学必须转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的中心放到启发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现上,整个教学过程必须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来进行,用“讲”来启发、引导、组织和鼓励学生“学”,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的实现提供了最理想的条件。网络及多媒体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协作学习;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刺激,有利于情境创设和大量知识的获取与保持;能以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
众所周知,运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会对教学各环节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教师和学生诸多教学行为的改变。 网络及多媒体技术对中学英语教学环节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备课、教师讲课、教学效果评估、学生听课及学生自学等方面。具体来说即:多媒体教学中的备课,是用网络资源中心的资源进行设计、复制、编排、加工,形成电子教案和课件,通过计算机储存在多媒体资源中心,以备上课或学生自学调用;多媒体教学中,教师组织教学是一个讲授、讨论、指导、归纳、分析、演示、观察、实验、练习等综合运作的过程,教师用课件中的模像完成演示、参观和实验等多种教学环节,形成一个全新的讲课模式;多媒体环境下的教学评估,学生会考时以计算机代替纸卷,以单独考试代替群体考试,以统计分析成绩代替考后人工阅卷、统计分析成绩;另外,多媒体的大容量、快节奏、有动感的学习内容,改变了单调、信息有限、节奏缓慢的学习方式,学生以求索和体验代替了被动学习。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较好。
二、运用多媒体优化英语课堂教学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为更好地创设语言环境,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起了重要作用。它使学生由被动地接受信息转变成为语言交际的直接参与者,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教学效果十分明显,从而真正优化了中学英语课堂教学。
1.以多种方式呈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现代教学越来越强调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参与,只有当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和渴望,他才愿意学。网络及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呈现教学情境,使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生动、活泼,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乐学、爱学,激发求知欲望。好的课件能够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充分调动起来,根据教学需要,播放悦耳的音乐或旁白,展示精美的画面、幽默的动画或录像,创设更直观和更具感染力的情境,弥补学生在书面间接获取知识的呆板和乏味,提高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和趣味性,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有效地接受知识信息。
2.模拟语言环境,突破教学重难点。教学时,当遇到教师不易讲清和学生不易理解掌握的重难点内容时,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设计与现实生活贴近的语言环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感知和理解语言。
3.改变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中学英语教学要更新观念,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学生善于思考,掌握英语学习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吸取各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利用丰富多彩的动画,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一节课接近尾声,学生的注意力会分散,课堂效率也随之降低,此时,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对话场景,让学生看动画画面进行自由对话,然后试着给每幅动画配音,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仔细观察事物,善于用英语思维和表达的良好习惯。教师讲解辅以多媒体教学,使整个教学过程图文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必将加强形象思维和促进思维力的发展,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讨论画面内容,创设情景对话,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表达,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从而提高英语交际能力。
三、运用网络优化英语教学
1.网络丰富了教学资源。网络给师生提供了丰富的阅读和视听材料,我们可以订阅网上英语杂志,访问国内的站点,进行课堂在线教学,网上远程教学,提供英语学习交流。
2.网上论坛拓展交际。学生的各种疑难问题可放在网上,师生在网上共同参与回答。在虚拟融合的学习情境中,查阅学习材料,进行阅读交流,整理并制作网页作品,解说、视听相互间的作品来实现交际目标,培养学生用英语交流的能力。
3.网络拓展时空,开发思维。网络打破了传统教育信息资源的时空界限,任何时间、地点我们都可能检索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年代的信息资源,实现同步异地交流。学生通过阅读英语读物,积累了词汇量,解决了交际中语言贫乏的问题。在交际中实现了学生、教师和教育信息资源的互动,使学生在人与信息资源的积极互动中不断听说英语,发展用英语交际的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性思维、系统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四、结束语
网络及多媒体技术为丰富学生的表象,开拓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供了视听基础,为创设和谐教育的环境提供了有效的手段。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和网络辅助中学英语教学能较便利地展现感性材料,创设最佳情境,能促进学生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如不合理应用,必将导致喧宾夺主,过犹不及。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合理选择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有机结合,适性而用,适时而用,真正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整合,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Nunan,David.TheLearner-centeredCurriculum: A Study in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 ShanghaiForeign LanguageEducation Press, 2001.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教学方式 优势 弊端
传统的高校教学方式,就是一只粉笔加一块黑板,这种方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但是,在多媒体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传统的教学方式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固有的局限性也暴露无遗。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大,色彩丰富,生动形象,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同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应该防止多媒体教学走入误区。
一、多媒体教学的定义
多媒体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在八十年代已经开始出现,但当时是采用多种电子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录像等综合运用于课堂教学。这种教学技术又称多媒体组合教学或电化教学。九十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普及,多媒体计算机已经逐步取代了以往的多种教学媒体的综合使用地位。因此,现在我们通常所说的多媒体教学是特指运用多媒体计算机并借助于预先制作的多媒体教学软件来开展的教学活动过程。它又可以称为计算机辅助教学(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即CAI)。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把多媒体的各个要素按教学要求,进行有机组合并通过屏幕或投影仪投影显示出来,同时按需要加上声音的配合,以及使用者与计算机之间的人机交互操作,完成教学或训练过程。
所以多媒体教学通常指的是计算机多媒体教学,是通过计算机实现的多种媒体组合,具有交互性、集成性、可控性等特点,它只是多种媒体中的一种。
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1.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德国伟大的教育家约翰・弗里德里希・赫尔巴特(Johann Friedrich Herbart,1776―1841)认为,教学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是传授知识的基本条件,教学过程也就是学生兴趣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没有兴趣就没有真正的教学。多媒体技术可以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将课程中的概念、一些抽象较难理解的原理等内容制作成动画并配有语音解释,以直观、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像的形式展现给学生,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复杂的过程简单化、枯燥的内容形象化,使学生愿意学,容易学。
2.多媒体教学减轻教师工作负担
传统教学中的板书,往往占用了较多的教学时间。同时由于黑板的限制,教师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要不断的更新板书。多媒体教学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可游刃有余的组织教学,增大课堂上信息交流量。同时可以避免有些老师板书字迹潦草,普通话不标准,导致学生不知所云的情况。
3.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
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通过视觉、听觉器官,让学生参与学习,加速感知、理解和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多媒体教学讲授的知识量可以是传统板书的2~3倍。
4.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对教师的要求
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掌握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相关知识;要学会使用一些软件来开发和制作课件,如PowerPoint、PhotoShop、Flash及一些抓图、视频编辑软件等。在教学中需要能够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设计出具有特色、符合教学需要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新型教师。这将促使教师不断充电学习,与时俱进,以适应新的教学要求。
5.便于学生课后复习
学生可以把多媒体课件用U盘拷贝回去,课后根据课件复习巩固,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
三、多媒体教学的弊端
1.许多教师没有明确多媒体仅是一种教学工具,运用多媒体是为了辅助教学,其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忽视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2.部分老师盲目使用他人课件,轻视了自身的探究思维。一些老师为了快速完成多媒体课件,盲目下载他人课件,上课时照本宣科,不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果降低了教学质量。
3.多媒体教学有时学生有点应接不暇的感觉,前面的知识点没记下来,后一个知识点又出现了。学生只要稍有点走神,想回头看看刚才老师讲过的内容,再理解一下,就无法做到了。
4.教师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减少了。师生之间没有提问与回答的过程,也没有老师走入学生中间,感染学生,督促学生的过程,这样的教学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总而言之,由于多媒体本身的特殊性,使得多媒体教学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它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也逐步呈现出来。与传统板书教学相比,多媒体教学无疑存在很多优势,但只有取长补短,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科学选择和组合教学媒体,才能找准教学的最佳结合点,达到事办功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精品课程 网络建设
精品课程建设是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精品课程要发挥“示范性”作用,其内容最终要体现在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眼科学是一门信息量巨大、直观性和抽象性高度结合的特殊学科,一方面大量的信息需要通过图片的形式直观地表现出来,另一方面许多知识尤其视光学领域需要较高的抽象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因此,多媒体技术在眼科学精品课程网络建设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 多媒体技术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指利用计算机综合处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信息,在各种信息之间建立逻辑联系,使之集成为一个具有良好交互性能系统的技术。多媒体技术具有集成性、交互性、实时性和非线性的特征。
1.1 集成性。多媒体技术集成了声、像、图、文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并通过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其他音像处理技术的集成在教学中创造了一种全新生动的授课形式,变抽象的理论讲解为直观的视听感受,变枯燥的知识文字为形象生动的图像画面。
1.2 交互性。这是多媒体技术的关键特征之一。在多媒体教学中,用户可以借助交互活动控制信息的传播,甚至参与信息的组织过程,使之对感兴趣的画面或内容进行记录或者专门的研究。
1.3 实时性。现代的多媒体系统已经具备对多媒体信息进行实时处理的能力。如教师可以通过可视电话、电视系统对不同地方的学员进行实时互动教学,减少了课堂教学对时间和资源的浪费。
1.4 非线性。传统的线性教育模式大都采用章节页的框架,学习知识循序渐进;而多媒体的非线性特点表现在,多媒体技术借助超文本链接的方法,把内容以一种灵活、多变的方式表达出来,使得学员可以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按照自己的需要、兴趣、任务要求、偏爱和认知特点来自由安排学习计划、选择学习内容、享受完全个性化的学习,彻底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在计算机、网络技术充分发展的今天,眼科学精品课程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技术优势,突破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实时、自主和交互的教学模式。
2 多媒体技术在眼科学精品课程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2.1 课程录像
授课内容录像是精品课程网络实现远程系统教学的最主要保证。录像的制作过程如下:由授课教师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在进行模拟授课的同时进行现场录像,将带有解说、图像和多媒体课件的录像上传网页即可。由于录像的信息量较大,对服务器的存储空间、处理器性能和网络的带宽要求很高,否则会造成信息传递的不连贯。因此,必须引入流媒体(streaming Media)技术来解决该问题。
流媒体是在Intemet中使用流式传输技术的连续时基媒体,流媒体不是一种新的媒体,只是多媒体的另一表现形式。流媒体在播放前并不下载整个文件,其数据传输方式是以一系列的压缩数据包,连续、实时地向客户端传送。它采取的是边下载、边播放的方式,而不需要等到整个多媒体文件下载完成后才能进行收看,从而有效利用有限的带宽,很好的实现实时播放。同时,采用流媒体技术不会在用户端留下任何拷贝,因而有效地保护了作者的知识产权。流媒体的应用已经在互联网上成为主流的多媒体传输方式。
目前,流媒体格式文件主要分成三类:①微软的ASF(Advanced Stream Format)。这类文件的后缀是.asf和.wmv,该类文件可以用微软公司的Media Player播放器来播放。②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Media,这类文件的后缀是.rm。该类文件可用RealPlayer来播放。⑧苹果公司的QuickTime。这类文件扩展名通常是.mov,它所对应的播放器是QuickTime。目前已开发出多种流媒体制作软件提供给专业或非专业人士制作自己的流媒体文件。常用的有:RealNetworks公司的RealProducer Plus和Helix Producer,微软公司的Windows Media Encoder以及Macromedia公司的Flash MX 2004等。国产软件中,北京网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流媒体制作工具、电大在线远程教育技术公司的流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北京湘西在线软件技术中心的网络流媒体课件制作系统则可以高效制作出流媒体课件。
2.2 知识点、难点的多媒体表现
眼科学知识点有别于其他专业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许多疾病信息都可以通过图片来直观地表达,如眼底病图谱、手术图谱、房角图谱、OCT、UBM、视觉电生理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等。因此,精品课程网页中可提供大量的图谱,并配以文字说明,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书本中枯燥的文字描述。通过图片的对比,如正常视盘形态和典型的青光眼视盘形态的对比,可以更直观的向学生传达需要重视的信息。
眼科图谱中尚存在一类表达连续信息的图片,如眼底荧光血管造影、眼球解剖以及某些检查治疗过程等。对于过程的描述只依赖于文本信息或图形图像信息是不够的,为达到更好的描述效果,需要利用动画来更直观、更翔实地表现事物变化过程。动画比静态的图片表达的信息多,比视频占用的存储空间少,对处理器的要求也较低。还能通过模拟的方法说明视频无法记录的过程。可大大增强教学效果。目前,网络上常用的二维动画有Gif和Flas。Gif动画小巧、精致,适合于表现色彩相对不是很丰富,要求相对简单的内容。Gif动画制作软件以著名的多媒体软件设计公司Corel公司出品的Ulead GifAnimator为代表。它可将AVI文件转成动画GIF文件,而且还能将动画GIF图片最佳化,以便让人能够更快速的浏览网页。Flas是互联网中最常见的媒体形式之一,也属于流媒体的一种。Flash文件质量小,显示效果清晰。Flash可以包含简单的动画、视频内容和复杂的演示文稿等。Flas具有交互性优势,用户可以通过点击、选择等动作,决定动画的运行过程和结果,这一点是传统动画所无法比拟的。Flas制作软件以Macromedia公司的Flash MX系列软件为代表。应用动画的强大表现力,我们可以将抽象的过程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帮助学生理解。如可以用Flash制作检影时所见的光带移动情况,使学生能直观地理解什么是顺动和逆动。
2.3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课件的质量
关键词 初中数学教学;多媒体;网络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0-0064-0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现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信息技术与课程资源的整合,为新时期的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在网络时代,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寻找多媒体与数学教学的结合点,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通过科学地设计、营造课堂情境,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而不断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谈谈网络时代背景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1 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多媒体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形成非常完备的技术与设备,其在教学领域的运用更是日趋成熟。结合多媒体自身特点和初中数学课堂情况来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多媒体技术手段更加丰富
多媒体技术有着图形、文本、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展示手段,它向学生传递信息的效果是传统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黑板加粉笔方式所不能比拟的。初中数学相对于小学数学是一个跨越,特别是几何知识,对于初中生而言,具有相当的抽象、无形特点,仅仅依靠黑板与粉笔,教师教得累,学生听的效果却一般。特别是一些数学概念的讲解,教师费尽手段,也不一定能让学生顺利理解、掌握。如“函数”的概念、“根”的概念、概率的概念等,以及一些定理,都是如此。而多媒体技术丰富的表现手段,却可以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更加轻松。教师通过科学的设计,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设备,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数学理论教学到实践的转变,从静态到动态的转变,从平面到立体的转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牢固掌握重要概念。
1.2 多媒体技术拓展了数学课堂教学资源
以多媒体、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向人们展现了一个极其庞大的网络世界。如今,日益丰富的网络世界,几乎有人们需要的一切知识。对初中数学教师与学生而言,通过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很轻易地从网络上找到学习所需要的资源,这显然有助于教师教学课件的设置和学生学习视野的拓展、知识的丰富。教师通过课件的科学编排和对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学习任何一个知识难点与重点营造出真实的情境,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无限。在互联网时代,基本上是只要你想学,就可以从网络上找到所需内容。这样做的好处是既可以让教师有更多的表现、讲解知识难点与重点的资源,也让学生可以经常性地找到“课外课堂的教师”,学习积极性有了更大保障。只要教师认识到网络资源的巨大好处,通过问题的科学设置,引导学生科学使用互联网积极找寻答案,就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视野得到拓展。
1.3 多媒体技术有助于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在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整个课堂以教师的教鞭为中心,表现为教师不停讲课、不停演示,学生被动学,课堂的节奏完全由教师掌握,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不到体现。即使有一些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也仅限于教师提问与学生回答问题。事实上,课堂不仅仅属于教师,更属于学生,而且也只有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学生有更强的学习积极性,主动学习,才能真正取得教学的良好效果。而多媒体技术具有相当明显的优势。一方面,它声、像、图、动画、视频等丰富的表现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初中生的自律能力比高中生差,注意力也更不容易集中。而声像、视频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对初中生的吸引力更大,更利于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在多媒体环境下,学生与教师的地位是对等的,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有了更好的保障,这也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加强与教师的互动。
2 巧妙借助多媒体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1 借助多媒体技术,科学营造教学情境
教学情境的营造,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也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保障。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教师要营造一个有益的教学情境费时费力,效果还无法保障。而在网络时代,多媒体计算机丰富的图、文、像、视频等多样的表现手段,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可以为初中数学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情境。1)它可以化无形为有形。几何的“点的轨迹”,可以在多媒体技术的展示下,使学生真正看到点运动的轨迹。2)它可以使抽象变为直观。数学概念的教学总是让教师为难,函数“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值与它对应”的概念,学生很难理解。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播放三峡大坝一期蓄水时的录相,用x代表时间,用y代表水位,如此一来,就可以通过声音、动画等直观地展示x与y的函数关系。3)它可以使在书本上和人们想象中静止的数学概念变得运动起来。如用动画演示“圆幂定理”,可以让学生非常直观地看到运动的圆,对于理解有关圆的各项定理也就更加容易了。
2.2 借助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视野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现代互联网已经得到极大的发展,教学机构的上网,使教师很容易从网络上寻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小到某个数学基本概念的来源与解释,大到某个热闹数学难题的解决答案,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在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学会借助多媒体技术,拓展学生的视野。一方面,要学会运用多媒体技术,借助网络丰富教学内容,围绕教学大纲,科学制作数学课件。教师不再局限于数学课本,而应该尽可能地拓展学生视野,向学生展现更加丰富的数学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要通过向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会使用互联网来解决数学难题,寻找数学知识。要注重对学生寻找答案过程中的思考,真正实现拓展学生视野的初衷。
2.3 借助多媒体技术,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师生互动
人机交互是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的突出特点,它不仅可以让学生第一时间看到教师的表现,也可以就教师所讲的课堂内容第一时间进行反馈。如此一来,学生不再是传统教学中那种被动接受、被动听讲的角色,他们可以更加主动地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也可以质疑教师的讲课。如学生可以通过教师课件的演示,看到教师的解题步骤,如果对哪一步不理解,可以立刻提出来。同样的,教师通过科学设计数学课件,在学生的题组练习中,如果学生选择正确,会出现卡通的“你真棒,答对了”的回答;选择错误超过三次的话,则自动弹出解题步骤。这有助于学生学习的完整性,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服务器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的学习效果。这样一来,在多媒体技术的帮助下,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师生间的互动也更强。
3 结束语
多媒体技术运用在现代教学中,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进入网络时代,面对网络与多媒体技术对学习生活各个方面的改变,初中数学教师要加强学习,理性分析多媒体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的有利影响,努力借助多媒体技术,科学营造教学情境、拓展学生视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强化师生互动,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将引发传统编辑手段的全面变革。学术科技期刊实现
全程电脑化的时机已逐渐趋向成熟。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异将使学术期刊编辑方法和手
段不会仅仅停留于简单的键盘输入和排版。目前,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的各种手段运
用于学术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发行,尚处于初始阶段,但不久将会全面而深入地展开。
【关 键 词】学术性期刊/编辑出版/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
【 正 文 】
一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未来的几年中,各种计算机相关技术都会得到飞速
发展和应用,使计算机变得更加人性化,智能化。而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势头
对传统学术科技期刊带来的影响尤为深远。
目前,学术科技期刊的现状已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读者的多样化需求,
纸介学术科技期刊,以传统的方式办刊,不仅难以在市场经济潮流中站稳脚跟,而且也
正受到计算机和多媒体网络技术、电子报刊和电子出版物的挑战。学术科技期刊必须面
对社会发展的现实,转变传统的期刊编辑出版模式,迅速实施期刊编辑出版的计算机化
,并逐步实现向多媒体、网络化编辑的转变和过渡。使学术科技期刊所承载的信息更加
高速、全面、方便、准确地传至读者手中。
按照常规的期刊出版流程,作者的稿件经编辑加工后,由印刷厂录入排版,打出校
样,经过数次校对,然后制版印刷。如果利用作者的磁盘文件,在电脑上编辑加工,则
可省去排版输入程序,编辑人员坐在计算机前改稿把关,减少了校对次数,却又同时减
少出错的概率,并且大大减轻由重复输入造成的精力和时间的浪费,缩短出版周期。
值得指出的是,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蓬勃兴起,越来越多的作者已不满足
于稿件软盘的寄递,而是希望用电子邮件把自己的稿件发送到编辑部的电子信箱中,出
版部门只要运行电脑中设置的E —mail程序,就可在计算机显示屏上看到作者的来稿。
在另一方面,计算机技术又始终处于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处理器速度不断得到提高
,硬盘的容量也正以每年60%的幅度在增长,但是价格却在持续下降。1994年1兆字节
的价格为1美元,到1998年1 兆字节就只值5美分了。如果说, 以前阻滞我国学术科技
期刊电脑化进程的多为财经方面的原因,今天已经不成为太大的障碍。
问题主要在于,由于传统期刊编辑、出版和发行的配套运作已相对成熟,整个流通
程序比较固定和规范,而采用一种新的编辑形态,就意味要有相应的人员管理及工作运
作方式的变更。有些期刊编辑出版部门因此宁愿稳妥地在其固有领域及方式上保持观望
,而不愿在这方面进行人员、资金和其他方面的投入,反映了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应该看到,学术期刊实现全程电脑化已逐渐趋向成熟。而且,计算机技术的日新月
异的发展趋势还表明:学术期刊编辑方法和手段不会仅仅停留于目前较为普遍的简单的
键盘输入和排版。多媒体和网络的各种技术手段全面运用于学术期刊的编辑出版的前景
必将成为现实。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给予我们一个发挥创造力和提升人本身智慧能力
的机会。信息技术正在潜移默化地改造我们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改变着人类传
统的时空观念,社会运动方式,伦理道德观念和法律环境。这场席卷全球的革命刚刚从
改变我们的行知模式开始,正以坚定的步伐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侧面,改造行业社会
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更改造着人们认识生活,思考世界的观点、方法。
二
多媒体技术是指用计算机对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影像等多媒体信息进行综合
数字化处理的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主要应用于多媒体个人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管理
系统、多媒体通信、多媒体电子出版物等,近期以来,运用多媒体手段来对学术科技期
刊进行编辑加工、行政管理和发行宣传,也成为一种显著的趋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将
引发传统编辑手段的全面变革。传统编辑方法与手段同多媒体技术结合后,将给未来学
术科技期刊的编辑工作带来全新的变化。
多媒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通信技术、数字技术的结合,使期刊出版工作过
程和学术科研信息传播不受时间、地点、国界、环境等影响,这将有利于提高世界信息
的流通速度,促进远隔重洋的各民族文化科技的及时交流。
多媒体综合了报纸、广播、电视等功能,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要素结合起
来,这一结合也成为学术期刊编辑、发行的一种全新形式,给受众以全方位的、多维的
信息,光纤通道将电视网、电话网、计算机网三网合一,使三大传统媒介开始走向高度
的综合。
充分利用多媒体文、图、声、像的优势,有利于全面提高学术期刊编辑工作效率和
刊物质量,促进电脑多媒体编辑技术的有的放矢地发展,并为今后计算机技术的普及、
繁荣打下良好基础。
多媒体编辑要处理大量的3D图形、 数字音频和视频信息, 还有从Web网络传来的
高带宽信息。加速图形端口(AGP)即将大量投入应用,这是一种用来连接CPU和图形加
速器、比PCI更快的总线,AGP 同时还提供图形适配器与系统内存之间的连接,有了这
种连接,在3D应用程序中就可以将大量的纹理贴图保存在系统内存中。到2000年,所有
的图形都将是3维, 使用字处理或者电子表格软件的人将不会觉察到有什么不同。
近期出版的一些专业电子排版系统,已集文字处理与图形图像处理功能于一身。不
仅大大降低了此前许多排版软件在文稿中植入特定图像时的繁琐操作和不便,而且可以
利用软件提供的多种绘图、制图功能,使非美工专业人员也能方便地制作出具有专业水
准的图形图像,并通过手写板或扫描仪顺利实现图文混排。使数学、化学、物理等科学
公式的排版简便规范,同时提供各种流程图、电子电路以及各类图库。
近日,IBM公司分别推出中、英文语音识别系统的语音录入软件,它们以声音接收
装置为媒介,将阅读文稿的语音直接转化成计算机上文本的版面,尽管目前此类软件在
配置、环境、程序设计等方面有不少尚待完善之处,但随着新的优化软件的不断问世,
它必将极大地提高文字输入的速度,从而最大限度地改变期刊计算机排版采用键盘输入
的格局。可以预见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可以与计算机进行交谈,正如一些科幻电影
中描述的一样,计算机可以听懂我们话语,并按我们所说的去做。
多媒体技术的发明,终于使人和机器从原来的对立中摆脱出来,人性化的局面、虚
拟现实的出现,直到人工智能的进步,语音的输入使我们刹时感到PC已不再冰冷,芯片
上已能出现人的情感,而且是高智能的集成。
随着计算机网络以及电子邮件中可视图像和活动声像传输的成为现实,将进一步产
生期刊在稿件传递、审稿阅稿、修改校对、联系沟通、装帧质量、出刊速度全方位的突
破。
三
网络技术的出现和普及,使传统的期刊编辑的工作过程由单向的封闭流程,转变成
一种带有显著的交互性特征的双向或多向的信息流通方式。编辑、作者乃至读者之间可
以直接进行信息的交流,它用最直接、最形象、最逼真、最快捷的特色使期刊编辑流程
成为极具开放性的人际传播。网络社会和网络文明的到来,宣告高度而枯燥的技术文明
将被充分共享的信息文明所取代。
编辑部的全程电脑化和内部局域网的建立,将在以下几方面产生重要作用:
1.编辑出版流程高效化
通过网络,可以对整个编辑流程实施网络化管理,从选题登记、审批、组稿、编校
、发稿、付印、稿酬、文稿档案等均可在网络上对其进行实时、动态的管理。对已发稿
件也可建立起详尽的分类、统计、查询数据。
同时,还可以建立作者库对作者队伍进行网络化管理,以便随时掌握作者履历、学
术科研成果、个人专长、微机通信设施等情况,并由此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作
者队伍。更可以通过网络的电子公告或电子邮件接触更多的专家学者和专业科研人员,
为某一选题物色到最佳作者。在网络通信中,还可快速直截双向传递、显示编者和作者
在组写稿件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和细节,即使是远地相隔,通过网络也可就稿件的修改、
校对、定稿等事宜,在两地边议边改,其速度和效率都是传统出版方式所不敢想象的。
在广开稿源的同时,提高稿件质量也有了更可靠的保证。
作者通过磁盘或电子邮件所投的稿件经转化为统一格式的文件后,直接存入稿件库
,在进行编辑加工时,可以从中调出已排版的稿件,直接在计算机上进行编校。
在审稿过程中,编辑一方面随时可与作者通过网上交谈,对稿件的有疑问之处提出
修改意见,征求作者意见。另一方面,为了保证稿件内容的科学性、思想性、先进性,
编辑可利用网上的巨大信息资源库,对文稿中的资料数据等关键性内容进行查询和确认
。还可经电子公告板或电子邮件征求专家意见,以确保内容的准确性。
2.数据库管理系统化
在编辑部内部,编辑人员通过网络和光盘建立选题库、书稿库、以及诸如《中国人
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专题目录索引》、《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中国学
术期刊光盘版》、《人民日报全文数据库》等光盘数据库,了解某一选题的有关情况,
以避免选题的重复。通过网络,编辑人员可以方便地搜索到新资料、新成果、新知识,
掌握最新学术动态和学科的发展趋势等,从而根据这些信息策划出最新的选题。
同时,内部网络的建立以及与外部的联网,使得编辑人员对资料的查询、检索变得
更为方便快速。联网后各学术期刊传统的学术资料和信息的交流可通过网际交流更高效
地实施,彻底改变以往此项工作中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且收效甚微的弊端,使编
辑工作者得以随时从网络查找、浏览、下载所需资料,再将编辑部的报刊、书籍、文件
等资料以扫描录入的手段存入资料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超高容量的储存介质,不仅
解除了编辑部因书面资料的不间断增长而蚕食工作空间的麻烦,同时,资料库中所包括
的文字、图片、声音以及其他超文本的多媒体文件,由于具备功能强大的检索工具和方
法,足以快速而准确地满足编辑部人员各种不同目的和不同方式的需求。
3.行政管理自动化
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的突飞猛进,必将引发学术期刊编辑办公模式和观
念的变革。全天候、全方位的国际互联网和局域网的崛起,以及电子邮件、移动通信等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编辑人员主要通过传真机、调制解调器连线和计算机网络实现同编
辑部局域网的互联,在家中接收领导下达的指令从事工作并同编辑部保持联系,并将处
理完毕的任务经由图文传真、E—mail等技术手段迅速反馈编辑部。
编辑部的内部局域网的建立,为实现办公和决策的无纸化和数字化提供了可能。内
部网费用低廉,功能强大,采用后即不需要纸张。编辑人员通过运行浏览器,可看到任
何相关的电子信息。
随着国际互联网在国内的普及,计算机网络为期刊发行提供了新的销售渠道和发行
方式。利用网络的电子公告板,编辑部可以期刊发行和征订广告,也可直接通过电
子邮件寄发订单,读者可通过网络向编辑部订购期刊。当实现了网上的线出版后,读者
还可以要求阅读网上的电子期刊,并通过网络向编辑部承付一定的费用。
目前的学术科技期刊已经出现纸质版、电子版、网络板三种形式并存的局面,虽然
尚难以估计新的出版形式对传统期刊的冲击究竟有多大,但可以肯定的是,基于计算机
的大量出版物的出现将会大大改变我们的教育、生活方式,也对纸质 期刊的出版造成
一定的影响。多媒体技术的产生和日趋丰富成熟,使传统的学术科技期刊的编辑、传播
从内容到形式产生了全新变化,改变了延续数百年的编辑方式、阅读方式、甚至是思维
方式,从而彻底改变人们对于传统期刊编辑出版的观念。面对这一挑战,传统的期刊出
版业只有勤于探索和实践,勤于改造自身的人力和技术结构,并且有一套与之适应的新
的编辑理论,对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环境中的学术科技期刊编辑的特征、模式、结构
、效果等进行科学研究,并作出总结性、指导性的说明。
参考文献
1.王 蕾 张志强:《互联网络与传统出版》,《编辑之友》1997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