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教学模式 学生参与 授课 流行病学
流行病学是预防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作为方法学,它已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的各个领域。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现场,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起到了冲锋陷阵的作用。2003年的“非典”暴露了我国公共卫生事业中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专业人员数量不够,整体素质不高,特别是现场调查研究和应急反应能力不强等。当前,新的公共卫生形势对流行病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深化医学院预防类专业的流行病学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传统流行病学教学模式的不足
传统流行病学教学模式主要是采用填鸭式讲授的方式,这是一种相当单一的传授知识的方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以认知性知识学习为目标,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但基于流行病学作为方法学的特点,理论性较强,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抽象性,难以像形态学那样直观教学,学生常感到难以理解和掌握。加之这种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久而久之,一些学生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如何加强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流行病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流行病学理论教学改革中要研究的重点。
针对我国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流行病学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看法和建议,比如课堂上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但总地说来,某些教学内容或教学方式的改革“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难于广泛推广和应用。课堂讨论式教学尽管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法能够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但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和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互动过程中来,所以仍然有大部分学生是旁观者和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本质上它并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以致难以培养出适应时展需要的创新性人才。
二、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的探索
1.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的理念
“参与式”教学已较早被提出并广泛应用于教学中,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实际上也属于“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范畴,只是前者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到教的环节当中来,而后者没有要求。相对于“参与式”教学模式,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更是一种体现民主、平等、真正参与和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它是以培养和发挥人的主体性为价值取向,以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为前提,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一种新型课堂。这种教学方式使学生在教-学位置转换过程中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去获取知识,从教学的“客体”变为教学的“主体”。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想象、分析和综合等逻辑推理方面的思维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实践、协作和创新意识的发展,从而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
2.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的实施
从课本中指定某一些章节(如各论部分的章节)由事前指定的学生来主讲,授课教师和其它同学作为听众。主讲完之后由教师和其它同学进行提问和讨论,最后由教师带着问题作全面总结。具体实施过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合理流行病学问题的产生和时间的分配
教研组成员提前集体备课,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精心设计问题和合理安排章节内容所讲的时间,应长短适宜,给课堂提问、讨论和总结预留充分的时间。
(2)试验班级学生的提前思想动员
在教务办老师的主导下,说明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和意义,每个学生密切配合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然后把教学内容、教学时间和教学进度表分发给学生,同时告诉学生相应的参考书籍,要求学生认真备课,备课内容为试讲内容所在章节的全部内容。备完课之后,要求学生相互之间进行试讲,也可以找教研组成员进行试讲,每次严格限定时间。
(3)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在流行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每次上课,首先由学生在限定时间内讲述,讲完之后,由教师和其它学生提问和讨论。如果没有学生提问,授课教师务必提与本次上课内容紧密相关的2~3个问题。所提,问题首先由试讲学生作答,再由其它学生作答或补充,整个提问、作答的时间也得限定。最后由授课教师带着问题对整堂课的内容做出全面总结。
3.学生参与授课教学模式效果的调查
学期末组织学生以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座谈,并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和座谈的内容包括新的教学方式的合理性及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综合能力等方面提高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被调查的56个学生中,全部(100%)学生认为该教学方式合理,其它调研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学生对该教学方式有较高的评价,他(她)们普遍认为在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提高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其中全部(100%)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提高学习的主动性。由于教研组人员时间的限制,我们仅仅纳入了一个班的学生作为试验对象,摸索了该教学模式的整个基本过程,为进一步的推广提供经验和基本的框架。在摸索和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1)课堂气氛的控制,学生参与式教学对学生的要求较高,而一个班内的学生可能参差不齐,所以有时课堂气氛难免不好,要求教师对课堂有较好的驾驽能力,始终能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2)课堂时间的控制,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要求授课教师严格把握,所提问题要求精炼,所以上课之前,教研组成员一定认真集体备课,精心设计问题,不能有半点马虎。(3)教学内容和参与人员的分配,有的章节(像绪论的内容)不适宜让学生讲,所以学生上台讲的内容应该有选择性,一定要精心挑选。另外,是让所有的学生都上台讲,还是只让部分学生上台讲?这也是值得考虑的一个问题,如果人数多,不可能让每个人上台。
参考文献:
[1]王声勇.流行病学教学与高素质的疾病控制人才培养[J].疾病控制杂志,2004,8(4):289-290.
[2]王蓓.提高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教学质量的实践与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4):321-323.
[关键词] 银屑病; 中医体质; 个体化防治; 思路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 R758.6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11-004-01
中医体质理论源于《内经》,历代医家多有发挥,自上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当代医家对体质学说开展了广泛研究,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较系统的独具中医特色的理论,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念和个体差异。银屑病中医称之为“白”,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顽固性、难治性、慢性皮肤病。学界普遍认为其发病是一个多因素参与、多基因改变及多阶段发展的复杂病变过程。其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方兴未艾,结合中医传统理论及体质学说对银屑病开展中医体质研究及其相关因素关联性分析,有望为银屑病的防治研究另辟蹊径。本文旨对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意义、路线及存在的问题和前景作一简要概述。
1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渊源 《灵枢・论痛》:“筋骨之强弱,肌肉之坚脆,皮肤之厚薄,理之疏各不同……肠胃之厚薄坚脆亦不等”、《素问・逆调论》:“是人者,素肾气胜”、《素问・厥论》“是人者,质壮,秋冬夺所用”,上述条文所提的“素”与“质”,即中医体质学理论的最早论述。张仲景《伤寒论》所述喘家、淋家、汗家等表示各种宿疾的体质特点,并认为体质因素与疾病的关系不仅表现在发病方面,还体现于疾病的发展及治疗诸方面,同时也充分强调体质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以及治疗、预后中的重要作用,为后世“辨体论治”思想埋下了伏笔。王叔和《脉经》明确指出不同“性气”或“形性”的人,因禀性不同,脉象上有迟、速、大、小、长、短之别,虽无“体质”之名,实为中医体质理论的重要内容。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漆疮候》中云:“人有察性畏漆,但见漆便中其毒”,较早地描述了皮肤病中过敏体质对漆过敏的现象。钱乙《小儿药证直诀》云:“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是对小儿体质特点的概括,用药强调:“小儿易为虚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小儿之脏腑柔弱,不可痛击,大下必亡津液而成疮”等,此则以小儿脾弱的体质特征所立的治则与治法[1]。金元四大家从体质影响疾病易感性做了不同的阐述,以及明清张景岳、叶天士、吴鞠通等在著述中对体质特点的论述,乃近代体质学说发展之滥觞。历代医家不仅重视体质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性,而且把人体体质特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进而更有效地指导辨证处方用药。
体质学说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有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发展,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从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日益深入,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如1982年,王琦编著的《中医体质学说》一书中明确提出了“中医体质学说”这一概念,中医体质学说即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2]。并概括体质学说的基本原理:体质过程论、心身构成论、环境制约论、禀赋遗传论[3]。王琦等[4]提出人体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瘀血质、气郁质、特禀质等九种基本体质类型的概念及分类方法,为中医体质研究开创了新篇章,同时也为体质学说在各科中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皮肤科体质学说的研究方面也有一定得发展,如谢氏等[5]对97名寻常型银屑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发现平和质、湿热质、气郁质人数较多,共占总数的67.1%,其中平和质PASI评分最低,湿热质、气郁质患寻常型银屑病的机率较其他体质类型高,且发病时多表现为血热型,病情较重,平和质虽也可患病,但多表现为血燥型,病情较轻。
2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意义 随着中医体质学理论体系研究的进一步深化,体质分类标准逐步客观化,中医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辨证与辨体结合用药、运用体质学说指导疾病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对中医体质学说的研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是在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如中医体质特点与疾病特征、实验室检查、临床实验研究及动物实验研究等不同层面进行了有益地结合,探索其关联性,为疾病的预防提供多条途径,为更多的临床学科开展疾病体质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研究方向。
银屑病为皮肤科常见病,发病因素复杂,治疗棘手,通过对银屑病患者体质研究探索该病患人群体质分类、影响因素、形态结构、心理特点等方面的科学规律,更好地运用辨病、辨体、辨证三维有机结合的中医特色诊疗模式,为疾病诊治、缓解期调养、高危易感人群预防提供有益的指导。贯彻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中“疾病防治重心前移,坚持预防为主、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结合”的疾病防治精神,充分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的特色优势。同时,借助现代科学中的生理学、临床流行病学、免疫学、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心理学、病因学等,实现中医体质多学科交叉研究,延伸其研究范围,促进其与科学前沿的对接。
多学科交叉、多层面研究、多中心观察的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必定给银屑病的防治带来广阔的前景,笔者认为其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在于:①在学术思想上深化“病理体质学说”、“未病先防”、“既病防变”、“辨质调养”等理论在皮肤科疾病中的运用;②在全国范围内将实现大规模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引入多种相关因素,开展分层次、多中心、纵横结合的综合流调策略,尽量做到调查数据真实、客观、典型、可重复性;③将现代分子生物学检测及早期实验室诊断等条目引入银屑病易感相关因素的分析中,以期提供发病微观层面的实验室依据;④计划制定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积极面向临床推广,方便医护人员,造福广大患者。
3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思路 当前中医体质学说的临床研究主要为:中医体质与证得关系研究、体质与疾病相关研究、体质与药物治疗及调体研究、体质与防治保健研究四个方面。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3.1 流行病学调查 参考《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医诊断学术语规范》等文献,并结合历代文献调查结果及征询专家意见,拟订的《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参照王琦编制的《中医九种基本体质分类量表》和《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制定《体质分型设计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调查表》、《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积分评价表》。在国内选取9大调查区域,分属华北地区、东北地区、西北地区、中南地区、云贵川地区、两广地区、青藏新疆高原地区、东南沿海地区、台湾海南海岛地区等9大中心,每个中心选取1-2家医院筛选不同类型银屑病患者150-200例,展开银屑病中医体质流行病学调查。通过中医四诊资料及皮损特征进行综合分析,以统计银屑病患病体质类型的特异性。
3.2 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通过对银屑病患者进行:一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电话等)、发病相关因素(既往病史、家族史、病程、发病缓急)、患病症状体征(皮疹形态、数目、大小、色泽、部位、自觉症状)、舌脉、皮肤专科检查、中医辨证分型、西医分类分期、辅助检查(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组织病理)、药物治疗情况、体质类型等条目的统计。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对《银屑病流行病学数据库》中数据条目进行统计学处理,先进行指标的频数分析,所有相关因素、症状、舌脉等条目均变换为分类变量(0、1),删除出现频率小于5%或虽大于5%但辨证意义不大的条目,保留30个常变量。分析频数较高的发病相关因素与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的关联性,分析总结银屑病易感危险因素及其权重系数。对所收集的中医症状及体质分析条目等进行系统聚类法样品聚类分析,列出各聚类症状、舌脉、体质指标频数及百分比分布,结合中医理论确定各聚类类别的中医证型和中医病理体质。
3.3 典型银屑病体质微观层面研究 采集银屑病患者皮损或血液组织,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等蛋白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银屑病特异蛋白、易感基因、miRNA、炎性细胞因子网络等方面的检测,或采用皮肤屏障仪检测银屑病皮肤屏障指标等,并将银屑病病症特点、相关易感因素与实验室微观层面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探索其关联性。
3.4 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的制定 根据上述流行病学研究、中医体质调查及银屑病发病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并结合微观层面实验室数据,综合分析,适当取舍,制定出初步的规范、量化、操作性强的银屑病中医病理体质诊断标准和银屑病有中医学特色的个性化综合防治方案,同时在临床上根据不同的患者的实际情况建立广泛实用的银屑病健康管理体系。
4 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的问题与展望 虽然银屑病中医体质研究及其应用有广阔的前景,然而在实际当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①中医体质分类涉及因素众多,需要建立在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综合考虑遗传背景、社会心理因素、生活环境差异、职业因素、地域因素、饮食因素、形体气质因素等,所以目前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尚存争议,需要进一步完善,形成相对科学化、规范化的国家标准;②银屑病体质病理学研究为使具有典型性,需要经过多层次、分区域、按病程、大规模、跟踪式的调查研究,需耗费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③制定《银屑病流行病学调查表》和《中医体质量化表》,并在不同地区完成一定数量的病例统计,以及后期进行数理统计,全过程需要精细操作和复杂统计;④研究探索银屑病与体质的相关性,从而指导银屑病高危人群的预防、发病患者的个体化诊疗及缓解期患者的辨体调养,加强该病的防治的可操作性,建立具有中医特色的银屑病防治和健康管理模式,最终实现成果转化,在临床上推广应用,其周期长、难度大。
由于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和居处环境的恶化,银屑病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明显增高的趋势。随着银屑病机理及防治研究工作的深入,从多角度、分层次、多中心、微宏、纵横等方面研究银屑病发病及防治成为当前及今后临床及实验研究的主方向。制定银屑病个性化的防治调养方案及健康管理模式,对广大银屑病患者控制病情、预防复发、改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晨群.钱乙对小儿病辨证用药的特点[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3(12):1813-14.
[2] 王琦.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与展望[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2):7-8.
[3] 杨靖,邢彤,李春禄等.中医体质学说的现代研究进展[N].长春中医学院学报,2002,16(4):60-63.
【关键词】 超重;肥胖症;人体质量指数;青少年;少数民族,藏族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58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4-0292-03
肥胖及由肥胖引起的一系列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是当前困扰人类的一大健康问题,尤其是近年来,儿童肥胖症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明显上升趋势[1]。有研究表明,肥胖现象在我国儿童青少年中正在迅速蔓延,并且呈现出从城区向农村,逐渐低龄化的特点[2]。因此,肥胖问题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目前筛查肥胖的方法很多,遵循的都是体成分基本原理,包括体质量指数(BMI,body mass index)、年龄别体重、身高别体重、理想体重指数、身高体重幂指数等,其中以BMI为肥胖筛检标准骨干指标[3]。1997年国际肥胖委员会(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IOTF)确定青少年和成人一样,用BMI标准筛查超重、肥胖儿童,2004年国际生命科学会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正式推出适合中国学生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4-5]。笔者通过使用新的肥胖分类标准,对藏族7~18岁学生的超重、肥胖进行了筛查。
1 对象与方法
随机整群抽取拉萨市和那曲牧区藏族7~18岁中小学生共2 538名为研究对象。要求父母均为藏族、本人长时间居住在当地、身体发育正常、经体检证明健康,其中男生1 267名,女生1 271名。身高、体重均按吴汝康等[6]编写的《人体测量方法》中的规定进行测量,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用SPSS 13.0,利用身高、体重值计算出体质量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并描述其百分位数的分布。采用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筛查藏族学生的超重、肥胖情况,并与全国学生平均水平进行比较。
2 结果
2.1 不同性别和年龄藏族学生的BMI值分布 见表1。与WGOC采用的以P85和P95作为超重和肥胖筛查标准相比,藏族学生各年龄段BMI值的P85和P95值均相对较低。拉萨市与那曲牧区藏族男女生BMI值(主要为P5,P50和P95)在不同年龄组互有高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2000年全国体质调研[7]汉族学生相比,拉萨市男、女生BMI值均偏低且尤以男生明显,那曲牧区男生略低而女生与全国汉族学生水平相差不大。
2.2 藏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情况 采用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对藏族学生进行超重和肥胖筛查,结果见表2。拉萨市与那曲牧区进行比较,男女生各年龄组超重检出率均为城市相对较高,而肥胖检出率城区与牧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3.1 藏族中小学生整体BMI水平相对落后 WGOC推荐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质量指数值分类标准”,是以北京、上海、沈阳等大城市群体为主要参照,选择P85和P95为超重、肥胖界值点,部分(儿童期和青春早期)实现和国际标准接轨,该标准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前瞻性,对乡村学生来说“台阶”较高[4]。拉萨市虽属省会城市,但经济水平与国内最发达的几个大城市来说相对落后,其次由于地理环境不同,因此藏族城乡中小学生整体BMI水平较低。
3.2 藏族中小学生超重、肥胖检出率城牧区差别不大 2000年前后我国大城市肥胖开始全面流行,北京等5个大城市小学男生肥胖率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4]。藏族男生超重与肥胖检出率明显低于全国水平,尚未形成流行趋势,但女生基本接近全国水平,且随着生长发育的长期发展趋势会继续增加,即藏族女生比男生、那曲牧区比拉萨市更接近全国汉族学生水平。
分析认为,地处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日照强,气压低,氧含量少,温差大,这种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使藏族同胞形成了独特的身体形态和体型特征,即形成了不同于其他种族的遗传特征,如瘦小、身材中等、胸廓发育特征为桶状胸等特征[8]。这些遗传因素严重影响着藏族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使其发育水平一直落后于汉族,但这些遗传潜力的发挥更多地取决于环境因素条件[9]。因此,创造良好的生长发育环境,如改善营养、参加体育锻炼、预防疾病等,可以提高生长发育水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条件不断改善,其身体发育越来越接近汉族学生,尤以城市女生和牧区学生为明显。这充分体现了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生长发育的重要影响,为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了有利的指导。
目前,儿童肥胖在全球多数地区以各种形式和不同速度持续上升[10]。国内研究也表明[2,11],我国学龄儿童青少年总体上处于肥胖的早期流行阶段,且增势凶猛,尽早预防儿童肥胖已刻不容缓。各地区包括自治区应尽快将肥胖防治工作列为学校卫生工作的重点,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饮食观念和行为,采取科学合理膳食、有氧锻炼、建立健康饮食行为等综合措施[12],提高青少年儿童身体素质。
4 参考文献
[1] WHO.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The global epidemic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 on obesity.WHO Tech Rep Ser,2000,(894):83-87.
[2] 季成叶,孙军玲,陈天娇.中国学龄青少年1985-2000年超重、肥胖流行趋势动态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103-108.
[3] 季成叶.儿童肥胖筛查方法研究的最新进展.中国学校卫生,2006,27(4):279-280.
[4] 季成叶.中国学生超重肥胖BMI筛查标准的应用.中国学校卫生,2004,25(1):125-128.
[5]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2):97-102.
[6] 吴汝康,吴新智,张振标.人体测量方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114-200.
[7] 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龄青少年体重指数地域与人群分布差异的分析.中华儿科杂志,2004,42(5):328-332.
[8] 丁玲辉.浅谈影响青少儿生长发育的因素.科技,2000,(1):16-20.
[9] 胡佩瑾,季成叶,赵德才,等.1965-2004年藏族学生身体形态的变化趋势.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5,39(6):380-384.
[10]LOBSTEIN T,BAUR L,UAUY R.For the IASO international Obesity Task Force.Obesity in children and young people:a crisis in public health.Obes Rev,2004,5(suppl 1):4-85.
[11]米杰,程红,侯冬青,等.北京市2004年2~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6,27(6):469-474.
诺如病毒(Norovirus NoV)又称诺瓦克病毒(Norwalk-like viruses),属杯状病毒科诺如病毒属,是引起病毒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体[1]。NoV是美国学者Kapikian于1972年通过免疫电镜技术首先在发生于美国俄亥俄州诺瓦克镇暴发腹泻疫情患者粪便中发现的病毒颗粒[2]。NoV为单股正链RNA病毒,是一组形态相似、抗原性略有不同的病毒颗粒。由于目前不能进行细胞培养和没有动物模型不能进行中和试验,NoV目前无法进行经典的血清分型[3-5]。该组病毒极易变异,此后在其他地区又相继发现并命名了多种类似病毒,统称为诺如病毒。由于NoV遗传的高度变异,在同一时期和同一社区内可能存在遗传特性不同的毒株流行。NoV抗体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尤其是没有长期免疫保护作用,极易造成反复感染[6]。大多数感染者在1~3天后好转,但小孩、老人和低免疫力低下者可能导致严重脱水[7]。
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常在社区、学校、餐馆、医院、托儿所、孤老院及军队等处引起集体暴发。1995年,我国报道了首例NoV感染[8],之后山西、北京、安徽、福州、武汉、广州等地区先后发生多起NoV感染性腹泻暴发疫情,在我国5岁以下腹泻儿童中,NoV检出率为19%左右[9]。以前由于检验技术的滞后使得许多NoV感染病例无法确诊。本文综述NoV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为NoV的防控提供理论支持。
1 电镜法
电镜法包括直接电镜法(EM)、免疫电镜法(IEM)和固相免疫电镜法(SPIEM)。EM法观察的灵敏度较低,要求每毫升粪便样品中至少有大约106个病毒粒子,因此只能用于患病早期病毒大量排出时采集的样本检测。IEM法比EM法的敏感性可提高100倍,主要应用患者恢复期血清捕捉同型抗原,从而增加检出率。SPIEM法是将特异性抗体直接包被载网,同时加入蛋白A增加抗体与抗原接触的机会,从而增加检出的灵敏度。方肇寅[9]等曾用20份便样上清液滴膜后,2%PTA(pH 6.4)染色直接电镜观察在国内首先发现了诺瓦克样病毒。电镜法的缺陷在于要求观察者有丰富的经验,精密的检测仪器和较大的劳动强度,灵敏度相对较低,检出阳性率只达10-20%,制约了该方法的在NoV检测中的应用[10],不适于大规模流行病学调查。
2 免疫法
免疫学检测法(EIR)包括放射免疫法(RIA)、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法(Biotin-Avidin Immun-oassy)、酶联免疫法(ELISA)和免疫层析技术。
2.1 RIA法和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法
RIA法的灵敏度比IEM法可提高10~100倍,可以检测出抗体升高的水平,为流行病学提供更有参考价值的资料。RIA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它需要6d,且需要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为了简化方法,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立了生物素-亲和素免疫法,其灵敏度与RIA法相当,目前该方法已成为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NoV抗原和抗体的标准实验方法之一。
2.2 ELISA法
1992年Jiang等重组杆状病毒表达NoV衣壳蛋白成功后,建立起的NoV酶联免疫检测方法快速、灵敏、经济,其不足之处是免疫反应的株型特异性太强,所以应用范围还比较窄。陈冬梅[12]等用日本赠送的NoV检测试剂盒检测粪便中NoV,分别用NoV GGⅠ、GGⅡ特异性单克隆抗体包被微孔板中的不同小孔捕获粪便标本中的NoV抗原,然后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NoV特异性多克隆抗体检测,所以不同的小孔可同时分别检测GGⅠ、GGⅡ型NoV。共检测167份粪便标本,GGⅠ型阳性20份、GGⅡ型阳性19份,GGⅠ型、GGⅡ型同时阳性7份,总阳性率27.5%(46/167)。Moe等开发一种利用NoV的重组抗原检测唾液异性IgA和IgG抗体的ELSIA方法。对该法的评估表明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分别达到100%和95%,但上述结果还有待进一步验证。该方法采样方便,提供了一种检测血清抗体之外的新途径[13]。由于NoV培养还未成功,原来用作试剂的病毒抗原数量受到限制,现在,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已经可以人工重组NoV的衣壳蛋白,从而解决了上述问题。酶联免疫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诊断迅速,是目前可广泛应用的检测方法。
2.3免疫层析技术
此技术即免疫胶体金技术,是把层析技术和免疫亲和作用相结合的快速检测NoV的方法,操作简单快速、可靠而应用广泛。该方法是采用抗NoV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制成试纸条进行检测。Tak-anashia S.等[14]首先于检测NoV病毒的检测,并与RT-PCR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它们的一致性为84.1%、灵敏度为69.8%、特异性为93.7%,病毒载量检测限为106-107拷贝/g粪便。国外已有多种商用试剂盒供应,目前国内市场上皆为国外产品。
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杂交技术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自PCR技术创建以来在广大科学工作者和检验人员的努力下,在普通PCR的基础上改进和派生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这些衍生的新PCR技术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检测范围得到进一步扩展,从而在疾病诊断、预防与控制领域检验中得到了更广泛的应用[15]。除了能更准确、灵敏地检测标本中的NoV,尤其是低浓度的NoV感染外,最大的优点在于可以进一步对病毒进行基因型的研究,不会受到获得分型单克隆抗体的限制,对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3.1 常规RT-PCR技术
刘翼等[16]针对RNA依赖的RNA聚合酶基因区采用Koopmans引物JV12Y/JV13I引物JV12Y位于4552 4572bp引物JV13I位于48584878bp扩增目标片段长度为327bp建立了RT-PCR技术。在358份腹泻患儿粪便中检出NoV 42份,抽取11份进行测序分析与GenBa-nK进行BLASTN库比较证明为NoV。
3.2 多重RT-PCR技术
孙亚萍[17]等应用针对病毒壳体区域设计的4对引物GⅠ-SKF/GⅠ-SKR、COG2F/G2-SKR、SLV5317/SLV 5749、PreCAP1/82b扩增杯状病毒、星状病毒壳体区域的N/S端对于NoV GGⅠ、GGⅡ、札如病毒、星状病毒得到的扩增产物分别为330、387、434、719bp分子量差距大可直接通过琼脂电泳进行鉴定。
3.3 荧光RT-PCR技术
TaqMan荧光探针为线型寡核苷酸荧光基团位于5′端淬灭基团位于3′端在退火阶段探针杂交于DNA模板Taq聚合酶5′-3′核酸外切酶活性将5′端连接的荧光基团从探针上切割下来游离于反应体系中从而脱离了3′端淬灭基团的作用而释放荧光。谭翰清[18]等以高保守区52915376bp作为靶基因、52915310bp为上游引物、53765354bp为下游引物扩增目标片段长度为86bp以53195335bp为探针,建立了NoV GGⅠ型TaqMan-MGB探针。Real-time RT-PCR法与以G1-SKF/G2-SKF为引物的常规RT-PCR相比灵敏度高100倍。司红丽[19]等以比较保守的NoV GGⅡ型的RNA依赖的RNA多聚酶区与衣壳蛋白区的连接区域为靶向扩增区域50065025bp为上游引物、51085 089bp为下游引物扩增目标片段长度为103bp以5048 5070bp为探针建立了NoV GGⅡTaqMan Real-time RT-PCR检测法。所建立的方法在102-109拷贝范围有极好的线性关系,检测体系最低检出限为102拷贝,而常规RT-PCR检测体系最低检出限为103拷贝。与轮状病毒、腺病毒、甲肝病毒无交叉反应。随机抽取20个该法阳性样品将纯化PCR产物连接到PMD18-T载体上进行序列测定结果全部为GGⅡ型NoV。谦20]等就用Allglo探针同时检测GI和GII型NoV的双重荧光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的方法,该方法设计针对GI和GII型诺如病毒开放阅读框架ORFl及ORF2为目的基因的引物和Allglo探针,优化最佳反应条件,以一步法荧光RT-PCR快速检测反应体系对96份临床粪便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与单重荧光RT-PCR方法符合率100%,且测序结果显示目标序列正确。证明Allglo探针法检测GI和GII型NoV技术特异性好,灵敏度高,可用于感染性腹泻暴发中NoV的快速筛查。还有阮佳、许欣[21]等利用逆转录PCR-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快速检测法,根据NoV核酸保守序列选择引物,扩增出特异的PCR产物;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毛细管电泳条件优化,以含有DNA荧光染料SYBR Gold的0.5%甲基纤维素为筛分介质,通过激光诱导荧光法检测诺如病毒的PCR产物。在优化的毛细管电泳条件下,9 min内可完成NoV PCR产物的检测。扩增产物测序后,与基因库中NoV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对,一致性达99%。迁移时间的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1%~1.3%和1.8%~2.6%,已用于粪便中NoV的快速检测。
3.4 恒温核酸扩增技术
恒温核酸扩增技术(NASBA)是直接扩增RNA来检测NoV,样品中病原RNA得到指数级扩增,产物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或斑点印迹杂交鉴定结果。该方法的灵敏度略低于RT-PCR,操作时间短;假阳性率低。吕虹[22]等以恒温快速检测方法进行154例北京地区病毒性腹泻患者粪便标本NoV的检测,同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作对照,评价该方法。结果:在154例病毒性腹泻的病人标本中,采用恒温快速检测方法进行NoV检测,阳性结果61例,阳性率为39.6%,RT-PCR方法进行检测,阳性结果54例,阳性率为35.1%,以RT-PCR为金标准计算,检测灵敏度90.7%(49/54),特异性88%(88/100)。
3.5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芯片技术是一种大规模集成的固相杂交技术,其基本原理是以核酸分子杂交即依据DNA双链碱基互补配对、变性和复性的原理,以大量已知序列的寡核苷酸、cDNA或基因片段作为探针,检测样品哪些样序列及其互补,然后经过一定的检测系统对杂交信号进行检测,可定性或定量检测,与传统基因诊断技术相比,DNA芯片技术具有微型化、高通量、高度平行性和高速性的特点[23]。陈广全[24]等将发表在GeneBank中的NoV、星状病毒、轮状病毒、甲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全序列和部分序列进行比较找到高度保守的核苷酸序列,以此为依据设计引物和探针芯片在4℃条件下保存7-15个月性能稳定。该芯片在毛蚶中检出的GGⅡNoV与RT-PCR结果相对应。史蕾[25]等建立了基于磁珠的可视化基因芯片技术用于NoV快速检测,检测灵敏度为提取NoV GGⅡRNA反转录后的cDNA50ng 20份临床样品与RT-PCR比较均为1份GGⅠ、5份GGⅡ阳性、14份阴性。
4 食物中NoV的检测
RT-PCR检测食物中NoV存在样品病毒量含量低,样品量大且成分复杂等问题,因此病毒富集浓缩、样品处理是检测的关键,其中有两个重要方面影响检测结果,一是样品中病毒浓缩后的回收率,二是抽提核酸的完整程度和纯度。
4.1 病毒浓缩
病毒浓缩NoV浓缩方法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有机絮凝沉淀法,主要使用聚乙二醇(PEG)沉淀,PEG是具有强烈吸水性以及凝聚和沉淀蛋白作用的高分子聚合物,先改变样品pH值,使毒粒与样品微粒分开,PEG把病毒沉淀下来,达到浓缩的目的。目前对于固体样品PEG沉淀法是最有效的浓缩方法。膜过滤法是另一类有效浓缩病毒的方法,通过改变膜的pH值使之与带有电荷的毒粒结合捕捉病毒,这种方法通常用在浓缩大体积的黏度小、内容颗粒小的液体食品或水中。陆建荣[26]等曾用过这种方法检测海水、生活污水中的NoV,为瓶装水和其他饮料浓缩NV提供了参考。
4.2 核酸提取
食品样品中所含有的脂肪、蛋白质、金属离子等物质都是RT-PCR反应抑制因子。NoV是单链RNA病毒,核酸提取方法的优劣取决于两个方面:核酸的质量和去除抑制因子的能力。目前应用较成熟广泛的是胍法RNA提取法,即(异)硫氰酸胍-苯酚-氯仿联合裂解抽提法,该方法改进后制成市售的TRIzol、RNAzol、Ultraspec等产品,与石英砂、磁珠等多孔颗粒相结合,已结合了poly(dT)或特异探针的磁珠能较高程度的提纯mRNA,去除反应抑制因子。石英砂或磁珠纯化RNA与传统的有机试剂(异丙醇、乙醇)沉淀RNA相比起来,效果较好,只是成本偏高。广西邓丽丽、刘巍[27]等应用优化甘氨酸缓冲液处理牡蛎匀浆液,当PEG沉淀浓度为16%时的NoV RNA富集提取效果病毒最好,提取后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对牡蛎样品中的NoV进行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检测效果。
5 展望
综述诺如病毒的检测方法,从电镜法、免疫法到目前应用最广的分子生物学法,各有其优缺点。选择一种适用于自己实验室的检测试剂和方法是广大检验工作者面临的问题,电镜法设备昂贵不适用日常检测之用;ELSIA法简便快速、灵敏度和特异性较高较适合基层实验室使用,只是试剂成本较高,免疫层析法操作使用最为便捷,但是灵敏度还没法与各类检测法相比,且国内还法生产此类产品,使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条件较好的实验室倾向使用各类基因检测法,它具有高检测效率、高灵敏度和用时短的优点,其中Real-time RT-PCR的检出痕达102,是其他检测方法无法比较的。只是目前所用的NoV检测系统和检测试剂大多是国外品牌,且价格较贵,操作技术相对复杂,对检测环境、检测条件及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的要求较为苛刻,还有食品类样品中NoV的检测操作费时繁琐。因此还有待国内相关科技人员的努力,尽快开发出高通量、高灵敏度和高特异和使用简便快速的NoV检测试剂,为国内市场提供价廉质优的产品,促进NoV检测的开展,为NoV的防控提供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 王家栋,方筠,韩晓辉.诺如病毒研究新进展[J].病毒学报,2008,24(5):409-413.
[2] Fankhauser RL,Noel JS,Monroe,SS,et al.Molecular epidemiology of“Norwalk-like viruses”in outbreaks of gastroenteritis in the United States[J].J Infect Dis 1998,178(6):1571-1578.
[3] Belliot G,Noel,JS,Jin-Fen Li,et al.Characterization of capsid genes expressed in the baculovirus system,of three new genetically distinct strains of“Norwalk-Like Viruses”[J].J Clin Microbiol,2001,39(12):4288-4295.
[4] Thackray LB,Wobus CE,Chachu,KA,et al.Murine noroviruses comprising a single genogroup exhibit biological diversity despite limited sequence divergence[J].J Virol,2007,81(19):10460-10473.
[5] Chakravarty S,Hutson AM,Estes MK,et al.Evolutionary trace residues in noroviruses:import-ance in receptor binding antigenicity,virion assembly and strain diversity[J].J Virol 2005,79(1):554-568.
[6] 卫生部办公厅.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防治方案(试行)[J].医药导报,2007,26(3):I.
[7] A J Hall,V G Eisenbart,A L Etingüe.Epidemiology of Foodborne Norovirus Outbreaks,United States,2001-2008[J].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12,18(10):1566- 1573.
[8] 方肇寅,温乐英,晋圣瑾,等.在我国腹泻患儿中发现诺瓦克样病毒感染[J].病毒学报,1995,(3):215-219.
[9] 方肇寅,谢华萍,吕红霞,等.1999-2005年我国婴幼儿人杯状病毒腹泻研究[J].病毒学报,2007,23(1):9-15.
[10] Atmar R L,Estes M K.Diagnosis of noncultivatable gastroenteritis viruses,the human cali-civiruses[J].J Clin Microbiol,2001,14(1):15-37.
[12] 陈冬梅,张又,邓莉,等.酶免疫吸附法检测北京地区婴幼儿腹泻标本中的Noro病毒[J].中国循证儿科杂志,2006,13:199-203.
[13] Moe C L,Sair A,Lindesmith L,et al.Diagnosis of norwalk virus infection by indirect enzyme immunoassay detection of Salivary antibodies to recombinant norwalk virus antigen[J].Clin Diagn Immunol,2004,11(6)1028-1034.
[14] Takanashia S,Okames M,Shiota T,et al.Development of a rapid immunochromatographic lest for noroviruses genogroups1andII[J].Journal of Virological Methods.2008,148(1/2):1-8.
[15] 何金林.诺如病毒检验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0,20(2):453-455.
[16] 刘翼,戴迎春,姚英民,等.广州市某医院儿童秋冬季腹泻诺瓦克样病毒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525-528.
[17] 孙亚萍,Hiroshi Ushijima,谢华萍,等.分型引物RT-PCR法在杯状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J].国际病毒学杂志,2006,13(5):129-133
[18] 潭翰清,郭赐贶,谭海芳,等.遗传组Ⅰ型TaqMan-MGB探针实时RT-PCR的研究[J].热带医学杂志,2008,8(10):1030-1033.
[19] 司红丽,王健伟,徐樨巍,等.检测粪便中GGⅡ诺如病毒Real-timeRT-PCR方法的建立[J].病毒学报,2006,22(3):166-170.
[20] 谦,石晶,吴福平,等.GI和GII型诺如病毒双重荧光RT-PCR法检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3,29(4):599-604.
[21] 阮佳,许欣,孙成均,等.响应曲面优化-毛细管电泳-激光诱导荧光快速检测粪便中诺如病毒[J].分析试验室,2013,32(9):6-10.
[22] 吕虹,高志勇,闫惠平.应用恒温扩增方法进行诺如病毒检测的研究[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09,19(11):2606-2607.
[23] 杨银辉,祝庆余.基因芯片技术在病毒性病原体检测中的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8,19(4):600-603.
[24] 陈广全,曾静,张惠媛,等.食源性致病病毒基因芯片方法检测[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5):635-637.
[25] 史蕾,顾大勇,徐云庆,等.基于磁珠的可视化基因芯片在诺如病毒快速检测中应用[J].中国热带医学,2009,9(4):596-598.
[26] 陆建荣,黄金华.应用RT-PCR法检测食品中诺如病毒[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2,28(1):103-105.
[27] 邓丽丽,刘巍,莫建光,等.应用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牡蛎中诺如病毒[J].中国热带医学,2011,11(2):133-135.
【摘要】目的:探讨药物经济学对临床药学的指导作用。方法:对国内外药物经济学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并结合本地实践阐述了其对临床药学的指导作用。结果:药物经济学评价对临床药学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指出高效、安全、经济为临床合理用药三大原则。结论:临床医师可制定出更合理的费用-效果药疗方案,可以最低的费用获取最佳医疗效果。
【关键词】药物经济学; 用药;临床
本世纪八十年代一些国家开始注重以药物的成本和疗效两方面综合评价药物的成本效益[1],即兴起药物经济(Pharmacoeconomics、PE)。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医疗保健意识逐渐增强,医药费用也日益增大。由于新药的开发和研制的费用巨大,以及一些社会因素的影响,药品的价格飞速上涨已经成为国家、集体和个人的一种沉重负担。这样合理使用药品就和药物经济学紧密的联系起来,人们渴望花最少的钱得到最好的医疗服务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药物经济学使医院合理用药的标准由安全、高效转变为安全、高效、经济。
1 药物经济学的概念
药物经济学( pharmacoeconmics, PE) , 是以卫生经济学为基础发展而来的一门新型边缘学科。广义的药物经济学主要研究药品供需方的经济行为,供需双方相互作用下的药品市场定价,以及药品领域的各种干预政策措施等。狭义的药物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基本原理,方法和分析技术运用于临床药物治疗过程,并以药物流行病学的人群观为指导,从全社会角度展开研究,以求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现有医药卫生资源的综合性应用科学。
2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与任务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目的是从整个人群来考虑如何合理地分配和使用有限的医生资源和医药经费,努力使药物既安全高效又经济地为病人服务[2]。
药物经济学的主要任务是鉴别、测量和对比不同药物治疗方案, 医疗干预措施(如手术治疗)所产生的经济效果的相对比值[3], 也可以对比药物治疗与其它治疗方案不同的临床药学(如血药浓度监测)或医疗社会服务(如家庭病床等)所产生的相对经济效果, 为临床合理用药和经济决策的科学化提供客观依据[4]。
3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范畴[4]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范畴包括: ①药物疗法的经济学评价;②新药的定价;③新药利用评价;④药物处方管理;⑤药品方针政策和赔偿问题;⑥药品和疾病的经济学评价等。随着PE在我国的展开,在不断实践中, 其涉及的范围必将得到进步充实和调整。
4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步骤[4]
药物经济学研究的步骤包括以下10 个方面: (1)明确要解决的PE 问题。(2)确立研究的目的。(3)确定用于比较项目及其结果。(4)选用正确的PE 分析方法。(5)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所耗费用。(6)鉴定资源。(7)建立结果事件发生的概率。(8)应用决策分析。(9)进行费用折扣分析或敏感度分析或费用增量分析。(10)发表研究结果。
5 临床用药中PE 研究的指导作用
5.1 更新药物评价观念:本世纪内西方国家对药物评价观念发生3 次大的更新。①60 年代以前评价药物的关键指标是毒性, 即国家规定上市的药品必须保证无毒性。②60 年代~ 70年代, 政府审批新药时, 不仅要求公司提供药物的毒性指标, 同时还必须证明其有临床疗效。③80 年代后期,人们要求对药物的评价必须注重“病人” , 而不是“疾病”或器官。直到现在安全和有效作为药物评价的二个标准。
5.2 完善药疗方案:利用CBA, CEA 比较药物间及药物与其它医疗措施之间的经济效果在保证药疗安全, 高效的基础上, 通过PE 评价对同一药物的不同来源( 国产, 进口) 、不同剂型、不同给药途径。同类药物的不同品种及不同药物配伍方案等进行比较分析, 从中选择比较合理的药疗方案。
5.3 提高药品管理水平:为避免药品采购缺乏科学的规范, 随意性大, 只考虑医院收益, 对价格昂贵的进口药品控制不力, 较少考虑治病成本等, 应根据药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的原则制定有关规章, PE 在这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使药品采购、应用更具合理性, 使药疗费用控制更具科学性, 即不盲目引进又不盲目使用昂贵的进口药品。
5.4 促进医院药学模式的转变:现在的医院以“药物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 逐渐转变为药学监护模式, 即以药疗效果为质量标准, 通过CUA, 使用生命质量评价药物的研究逐渐增加。尤其在高血压、心脏病、癌症、风湿性关节炎和艾滋病药物研究中广泛应用[6]。
5.5 加强对新药开发指导:对药品安全性, 疗效和经济性有深刻理解的药师应成为新药研制的参与者。生产厂家可获得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及说服力强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数据, 使新药上市后更具竞争力。
5.6 适应医疗体制改革:国外已实行单病种成本核算法。我国医疗体制改革要求医院重视提高医疗质量、准确诊断、认真研究药疗, 选用高效、低价药品。我国逐步实施医疗保险制度, 费用的控制, 尤其药品费用的控制十分重要。通过PE 研究, 获得PE 评价的第一手资料。以便更好地实施药物管理和使用, 以适应医疗体制改革的需要.
5.7 PE 研究的现状与瞻望:PE 引进我国为时较晚, 直至近年在理论和方法的介绍上才有所进展, 研究也才刚起步。在药疗费用控制方面开始遴选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并制定了公费医疗用药范围。在我国广泛开展PE 的宣传和研究是医药发展的需要。只管治病不考虑费用的观念将彻底改变。通过改革现有公费医疗体制普及PE 基础教育, 积极开展药物治疗的PE 研究并推广其成果, 增强临床用药费用效果意识, 这些都将对抑制医药费用的过速增长起决定作用。确保临床用药安全、高效、经济。
参考文献
[1] 余漩.药物政策分析及药物经济学在我国药物政策中的应用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7年
[2] 谢红光, 周宏颧.药物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5.4(1);1-3
[3] 李洪莲.利用药物经济学分析药品价值[D].延边大学,2006年
[4] 杨小兵.中国西部农村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合理用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摘要:
无
论文内容:
随着医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检验科已经从最初的三大常规向生化、微生物、免疫、血液学等多学科的纵深。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许多世界顶级的仪器进入检验科,如HITACHI的生化仪、NOVA急诊生化血气分析仪、Sysmex的SE-9500、XE-2100血球仪、UF系列尿液沉渣流式分析仪、全自动血培养仪、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全自动电泳仪、PCR定量测定仪等。另外,检验科的分析、操作理论、报告分析已经牵涉物理、化学、生物学、遗传学、免疫学、机、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的高尖端理论。所以,在检验科内部其实已经形成许多分科或专业小组。而这些科组理论上已基本独立,相互之间的联系已很少,如免疫室和血液学室。
现在许多检验科都是实行轮转制,一年一换或两年一换等。轮转制有利有弊,各有优缺点,但不是平均的。作者个人认为:的检验科轮换制优点仅三分,缺点有七分。
轮换制的优点是使操作者了解各室理论,能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便于科室人员的临时调配(如体检),便于值班人员的安排,便于检验科主任人员安排。
轮换制的缺点是操作人员“门门懂,样样晕”。很多操作人员只知道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无论是基本理论和操作理论都不清楚,只知道做。分析结果出了偏差不知道;报告如何分析更不知道。前面已经谈到检验科涉及的理论已很深,就是科室主任到一个实验室去也需要一两年才能熟悉该仪器性能,掌握学特点,灵活解释各种报告结果。
轮换制的另一缺点是轮换过后许多仪器往往不能被正确使用,而严重检验质量。改革开放以后,检验科的仪器3-5年更新一轮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许多先进仪器不断进入检验科。但是,先进的仪器必须要有先进理论武装的操作者才能发挥其效率。最近作者去参观两家二甲医院,发现一家的名牌生化仪已经很久没有定标了,做的结果可想而知,原因是轮换来的人不会定标;另一家医院的细菌室鉴定仪没去使用,用手工方法鉴定,一问原因,回答是刚轮转来还不会用。生化仪、细菌仪都是高度专业的仪器,必须是专业理论与操作理论相结合才能得到准确报告。轮转来不会操作仪器,更多的责任在于检验科主任。
轮换制的第三个缺点是不利于技术骨干的培养。一个大学生、中专生分到你的科室,若老是一年一换,他很难成为技术骨干。因一年里头把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解决了,熟悉了,但已经没有时间了,已经被轮换走了。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其教学模式由美国Barrows教授于1969年在MeMaster大学首创,其强调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分析及解决,使学生学习到由问题所带出的知识,从而最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2]。为弥补传统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的不足,我们尝试了在实验教学开展过程中引入了PBL教学模式,取得了较好地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校医学微生物学实验教学为分组教学,每组约为18~20人,因此随机选取我校2011级临床医学专升本层次3个实验小组学生作为PBL教学实验组,总计为60人;另随机选择3个小组的58人作为传统教学对照组;两组学生均使用相同实验指导且实验学时数均为4学时;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验内容及问题提出
PBL教学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仍需学生对相关基本技能有一定了解,因此,实验开设时间选在学期后半段;问题设计对于教学开展尤为关键,好的问题应在到达教学目的的同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因此,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教师集体备课选择了学生易懂且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例,如急性肠炎等病例,根据病例的主诉、体征、症状、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等,设置一系列问题,力求引导学生能迅速进入临床情境,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病例及问题均在实验实施前1-2周交给每个实验组。
1.3 教学方法
实验组为PBL教学结合传统教学。首先常规讲授1小时,主要讲解肠道杆菌的分离与鉴定的基本原理及技术,并进行示范,然后进入讨论、汇报及实验实施过程。对照组则仅采用常规教学。
1.4 PBL教学实施
1.4.1 小组学习:每个实验小组推选一名组长,组长收到病例及问题后,组织小组成员分析病例,并督促各组员在课余时间借助各种手段查阅文献、资料、书籍等,同时整理归纳资料等。
1.4.2 小组讨论:小组成员归纳整理自己的资料后,由组长召集组员进行小组讨论,讨论前先将各成员资料进行汇总;讨论时注重分析病例,并讨论疾病发病机制、类型、诊断及防治等就,实验过程中如何对疾病进行微生物学诊断及鉴别诊断,讨论内容需有详细记录。
1.4.3 汇报与实验实施:小组讨论结束后组长应进行总结,并制作汇报PPT,实验课时对其小组讨论结果及实验方案等进行阐述。实验带教老师总结与点评后,由学生自主实施实验。实施过程中,教师协助学生解决实验遇到的问题。实验后,教师应结合学生综合表现对其进行评价。
2 教学效果评价
实验完成后,随堂采用相同考核试题对两组学生进行实验考核,并采用t检验分析考核;此外考核后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回访学生关于学习兴趣、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的问题。
3 结果
3.1 考核成绩
两组所有学生均参加实验考核。结果发现,实验组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93.23±4.21 vs 78.56±5.19 , p
3.2 调查问卷
共计发放调查问卷60份,收回60份。调查问卷结果发现95%学生对PBL教学持认可态度且希望以后在其他内容教学中采用PBL教学模式;90%学生认为PBL教学有助于理论课知识的学习且学习兴趣较传统教学模式高;91.7%学生认为其综合分析能力及临床思维得到极大提高。
4 讨论
现代医学实验教学强调培养学生“三基”能力,即基础理论、基本技能及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3]。将PBL教学引入传统实验教学后,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而是积极参与知识探索及获取过程,通过文献、资料等的查询以及自己独立对病例进行分析与思考,有利于其更牢固地掌握相关知识并在实验中进行运用。此外,由于是通过实际临床病例引出问题,学生需了解的知识面不再局限在开课课程,而是需要进行适当地延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大大提高,并且培养了其创新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分组讨论与汇报等,要求学生通过沟通对其归纳整理的知识进行交流与相互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信息归纳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关键词:神经内科;实践教学;循证医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119-02
循证医学是20世纪90年代初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交叉科学,是指慎重、准确和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科学指导临床实践。具体包括五个步骤:(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全面、准确地收集证据;(3)找出当前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后效评价循证实践及其结果。
一、在临床医学教学过程中实行循证医学理念教育的重要性
站在医学教育的角度来看,循证医学与我们传统的医学教育模式有许多不同之处,循证医学是为了解决临床发现的重要问题、去寻求已有的最佳证据,并通过评价分析这些证据,最后利用评价结果来指导临床对各种疾病进行诊断、治疗的理论及方法,在医学生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可以帮助医学生建立科学的、正确的医学观念,并为其今后所从事的临床工作夯实基础。临床医学专业医学生进入临床工作首先接受的就是临床实践时期,包括临床见习和临床实习。临床实践的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对临床专业医学生临床思维模式的形成有着先入为主的作用,更有着重要的引导意义。循证医学的教育理念及思想提倡进行独立思考,并尽量调动个体的求新和创新意识,具有挑战性、主动性及终生性的特点。因此,很多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提倡应尽快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临床医学教育体系,让它成为提高临床医学教育教学质量的一条有效途径。因此,从临床实践即见习及实习阶段开始渗透循证医学的基本原理、思想和方法非常有必要。
很多医学教育者们因此也注意到此种契机的重要性,在临床医学课程学习中积极贯以循证医学观念。发达国家的临床医生、护士已基本形成根据临床研究依据来处理临床问题的观念。澳大利亚等国已将循证医学纳入医学生的必修课程。国内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已率先在国内尝试将循证医学引入医学本科生的教育中,但国内医学教育尚未引入循证医学课程,仅在医学临床课程中有一些循证教学方法探讨。如杨新玲等将循证医学引入神经病学进行教学改革初探,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昆明医学院游晶等人将循证医学引入新形势下的传染病学教学,帮助医学生掌握自我更新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方法和技巧,大大提高传染病学教学的效果和医学生的能力。重庆第三军医大景涛在见习教学中培养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方式,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典型病例疾病的发生、发展情况,引导医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设想一下,如果在医学生刚刚接触临床医学课程时就贯穿循证医学理念,在循证医学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有意识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效仿循证医学具体实施步骤,那么当学生进入临床工作时,不就有更加良好的基础去应用循证医学模式解决临床问题吗?
二、将循证医学理念引入到《神经病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等神经内科疾病日益增加,《神经病学》这门临床医学专业主干课程凸显重要。但是大部分医学生在学习《神经病学》时比较困难,原因如下:一是神经系统的解剖比较复杂,通过单纯的文字学习不容易理解。二是我们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主体,学生被动接受,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并且比较抽象,形象化不足。三是教学形式主要是为挂图和板书,形式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授课的效率低下,严重降低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并且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因此,神经内科实践教学方法亟待改进。
将循证医学理念有机地贯穿于临床专业医学生神经内科临床实践全过程,利用循证教学模式将既往脱节严重的临床见习和实习连贯结合起来,帮助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较好地掌握临床理论与技能,重在培养医学生循证医学理念,有利于医学生创造性思维与评判性思维,独立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计算机与网络资源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培养医疗卫生事业优质服务人才意义重大。
三、《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引入循证医学理念的实施方法
在《神经病学》实践教学中开展循证医学教育具体步骤如下:
1.首先开设《循证医学》课程,对医学生进行循证医学理念的启蒙教育,包括循证医学的概念、原则及具体实施步骤,比较传统的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之间的优缺点,逐步培养医学生对循证医学和自主学习的兴趣。
2.成立《神经病学》循证医学小组,所有成员由具有循证医学的基本理念和知识,具备流行病学知识,计算机、英语水平较强的临床和基础医学师资组成,经常主动查询阅读文献,能够指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上网查找文献并进行评价。
3.做好实践循证医学教学模式准备,师生均应具备改革传统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意识,主动去学习并熟练掌握实施循证医学的基本技能。循证医学实施的基本技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怎样准确地提出核心问题,怎样正确使用数据库查找资料,怎样正确快速查找、阅读并利用相关中英文医学文献,怎样寻找评价的最佳证据等。
4.在医学生《神经病学》临床见习过程中,带教老师将学生分成为不同的循证小组,步骤如下:(1)提出具体临床问题: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提出需要解决的临床关键问题;(2)以小组为单位查阅文献资料,收集证据;(3)评价文献资料并咨询临床专家,找出最佳证据;(4)利用证据指导问题解答:结合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学知识,找到现有的最好的应用于病人诊治过程中的研究证据进行总结分析。(5)后效评价,每个小组推选学生代表汇报,最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
5.在医学生《神经病学》临床实习过程中,带教老师进一步引导医学生适应并熟练掌握循证医学模式:(1)准确并恰当地提出临床关键问题:根据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准确提出需要解决的临床关键问题;(2)根据问题查询现在的最好临床研究证据;(3)鉴别所寻找证据是否真实、对临床是否重要;(4)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及所学的临床知识,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使用循证医学的原理和基本方法,寻找到最好的诊疗方案,并通过整理资料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成为全球共享的学术资源。
6.每月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调查与反馈,不断加强和改进,形成更适合医学生的循证教学模式,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根据临床现象多提问题,查阅相关书籍和文献,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7.终末评价方法:(1)学期结束时进行考试或实习结束进行出科考试,包括理论考试和操作考核。(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改善情况问卷调查。(3)学生毕业后与就业单位及学生本人联系,对其在临床工作中继续运用循证医学模式进行调查及信息反馈。
综上所述,从临床实践开始渗透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非常必要。因此,在《神经病学》临床见习和实习教学中继续推行教学改革,引入循证医学理念和模式,促使教师教育观点的转变,确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体实践为主的教学氛围,对于培养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医学教学水平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Sackett DL,Rosenberg WMC,Gray JAM,et al.Evidence Based Medicine:What it is and what it isn't.BMJ,1996,(312).
[2]欧阳新平,田绍文,胡弼,等.生理学教学引入循证医学的探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4).
[3]王吉耀.循证医学与临床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4]刘文第.谈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的若干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2,(19).
[5]郭煜,刘杰,金碉,等.论临床医学八年制教学中如何开展循证医学教育[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3).
[6]李静,李幼平.循证医学与医学教育[J].辽宁医学杂志,2001,15(5).
[7]刘建平.澳大利亚循证医学访问纪要[J].华西医学,2000,15(1).
[8]王家良,刘鸣.循证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9]杨新玲,李雅丽,姚亚妮,等.将循证医学引入神经病学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循证医志,2009,9(8).
[10]游晶,韦嘉,杨微波,等.将循证医学引入新形势下的传染病学教学[J].医学综述,2010,16(8).
[11]景涛.在见习教学中培养医学生循证医学思维方式[J].医学教育探索,2010,9(3).
[12]何平平,吴艳平,欧阳新平,等.交互式培养本科护生循证认知与信息素质的探索[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2).
[13]何平平,欧阳新平,周钰娟,等.帮助在校护生树立循证工作新理念[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7).
【关键词】数理统计;教学改革;医学实践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快速发展的时代,医学信息的正确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基础医学、临床医学、流行病学以及卫生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数理统计》作为医学院校学生建立统计分析思维的入门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利于对临床工作和调查研究进行科学的整理,有利于对多种渠道获取的医学信息进行分析和判断。在医药学领域应用数学方法,努力将学生培养成具有较强的数据处理能力,能解决医学实际问题的新一代医学生是我们的责任。中国
《数理统计》是我校中医、药学专业、检验专业的一门必修课,课程立足随机现象出现的规律,利用概率论和统计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医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但这门课要求学生不但要有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和概率论知识,还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和分析判断能力。为增强学生数据信息的处理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合格的医学实用型人材,我们对这门课进行了教学改革,以下是我们的一些思考和体会。
1改革课程教法,培养应用能力
随着学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医、药学专业的学生生源与普通高校的生源质量的差异也起来越明显,由于学生中女生比例偏大,且多数文化基础课较差,尤其是数学水平参差不齐,这给《数理统计》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传统的统一课型、学内容、统一进度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
为了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能熟练使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我们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现以pbl教学法为例进行分析。pbl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 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置于依据现实而构建的情境中,并让学生成为该情景的主人,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一步一步的解决问题。老师把实际生活问题作为教学材料,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地激发学生去思考、探索,最终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选取医学实践中的真实案例,查找资料,找出案例可能涉及到的问题,做到心里有数。案例交给学生后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小组拟定出问题解决的方案,教师及时总结点评。
比如:南阳及周边地区15家医院联合对心肌梗死抢救治疗后的患者进行了随访调查,其随访调查的部分资料如下表所示:
根据这些资料,可提出如下几个问题:(1)出院后第一年死亡率与以后几年的死亡率是否有显著性差别?(2)2年生存率是多少?3年生存率是多少?(3)如果有患者中断了随访,中断随访的患者如何进行统计分析?怎样的随访才算有效?
通过案例将理论教学与实际问题结合越来,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不过案例教学法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比如该教学法虽然在提高学生能力方面的优势明显,但它只是对医学实践中的某个方面或某种特定类型的问题进行分析,它不能代替系统的理论教学。案例教法只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扎实的理论知识才是讨论的基础,只有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实施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环境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教学现代化特别是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已是大势所趋。对大学生而言,《数理统计》知识点多,教学内容难于掌握,如果借助图文并茂的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教学手段将更加直观、生动、多样。另外随着医学统计软件的日益完善和广泛应用,原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计算出结果的内容,现在使用统计软件瞬间就能准确地计算出来,极大地方便了医学统计学的教学。不过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虽然统计软件包的使用为熟悉统计基本原理和统计方法的用户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对于那些统计概念不清,不能正确选择统计方法的用户来讲将会感到困惑和不知所措。总之不管cai课件多么直观生动,教师的人格魅力和语文魅力却是无法被替代的,教师在课堂上的灵活发挥、随机应变、融会贯通也是任何课件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只有把计算机辅助教学技术和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医学实践。
3采行弹性化课堂教学
所谓课程的弹性化是针对以往课程的单一化与僵化的缺失而提出来的。它主张课程的实施要留有伸缩余地,使教师和学生有自主教学的机会。事实上,以一种僵化刻板的课程实施于所有具有不同特质的学生身上,是不科学的,同时也是行不通的,这有违教育原理,因此, "因人制宜"、"因时制宜"是今天我们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原则。我们在课表及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伸缩性,在教学方式和学业成绩评定方面也采取多元化标准,以便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
4联系医学实际,注重能力的培养
《数理统计》课有很强的实用性,我们应明确培养目标,根据中医药专业特点和学生的差异去优化教材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选择正确的统计方法去解决医学实际问题。教材要尽可能体现医学的特点、应用的特点,教学过程中应淡化定理证明和计算技巧训练,加强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的讲解,重点讲解如何选择合理的统计方法,如何用统计软件如spss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学校的办学实力。
近年来,随着众多高层次的应用型、复合型医学人才大量涌现,我国在医药卫生方面已经出现了良好的发展趋头,不少掌握医学和理科学科知识的毕业生进入工作第一线,使我们的医学科学研究环境得以改善。愿我们共同努力,在统计教学中携手前进,努力培养出合格的医学实用型人材。
作者简介:吴建勇,男,河南南阳,讲师,研究方向:统计学教学与应用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