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自主探究 组织和指导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2)21-0166-02
研究性学习,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与以往学习方式相比,研究性学习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 研究性学习的特点
1.选题的提出具有可选择性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组织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他们感兴趣的研究专题,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因为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载体,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涉及多方面知识,这些知识的选择、积累和运用完全以问题为中心,呈现横向的、相互交叉的状态。
2.学生的学习具有自主性
研究性学习不以学习书本知识为主,而是强调学生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它不能依靠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行为与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这些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才能内化成学生自身的经验体系。在研究性学习中,正是通过创设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的探究、实践、发展和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思维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生学习的内容与时间具有开放性
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是指构成研究性学习的各要素与实施过程所涉及的要素之间的非封闭性,集中体现在学习内容的开放、学习时间的开放。研究性学习的学习内容是多方面的,有来自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和验证的学习,也有来自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学习,还有来自社会问题和学校常规教育等方面的学习,这些学习内容完全开放在学生面前,充分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学习内容的开放,使得学习时间的开放成为可能,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按自己的学习需要、速度和计划,适时地选择参与学习的时间,相对于学科学习而言,研究性学习显然拥有更为开放的时间。
4.学生的学习具有交流协作性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生面临的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这就需要依靠学生的供应价格智慧和分工协作。这时,协作既是学习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通过协作学习和研究,学生可以取长补短,取得高质量的成果。与此同时,在共同参与的过程中,学生还需要了解不同人的个性,学会相互交流、协作。这种交流、协作包括交流、协作的精神与交流、协作的能力,例如彼此尊重、理解以及容忍的态度,表达、倾听与说服他人的方式方法,制定并执行合作研究方案的能力等。
二 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组织和指导
作为一种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有六个主要的构成要素:情境、任务、过程、资源、成果和评估。针对以上六个主要的构成要素,教师可根据学校和班级实际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不同条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有重点的指导。
1.选题指导
教师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鼓励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选择问题;预测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确定研究课题;重视思维方法的指导;指导初步查阅课题文献资料等。
2.分配小组的指导
分组研究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实施形式。教师在分组上要做好协调和指导工作,要改变“好生”和“差生”的传统观念;根据教师对学生的学习风格的了解,引导、鼓励每个学生参与小组研究;小组长的产生尽量避免“任命”的方式,而要鼓励民主选举产生;同时要明确课题组成员的职责。
3.实施方案和开题报告的指导
实施方案和计划对研究的开展影响深远,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题实施方案,并以开题报告的形式对实施方案和计划进行评审,对其中的问题进行指导。
4.实施阶段的问题和对策的指导
在课题的实施阶段,教师也肩负着重要的任务。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研究态度等方面的原因,课题实施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及时发现并认真分析这些问题,寻找对策解决问题,为学生保质保量完成研究创造条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另外,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估提供依据。
5.结题阶段的指导
结题阶段是整个研究性学习成果的大检阅。教师一方面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报告,将他们的研究过程、成果和体会有条理地体现在研究报告和答辩中;另一方面,要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尽可能给学生客观公平的评价。
三 物理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实例
下面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作一简要叙述。
1.研究课题的目标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懂得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和自然界中的应用,但是,要想做好就必须不断学习和研究新知识、了解新技术。
2.研究课题的内容
牛顿第三定律的研究主要包括:(1)牛顿第三定律的原理:了解应用一种物理现象,首先遇到的问题就是明确这种物理现象的原理。(2)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对原理了解和掌握以后,就要考虑研究的目标的问题,是以收集信息为目标,还是以实验研究为目标,学生结合自身的特点自由选择。(3)信息的搜集: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极其广泛,学生可以通过教材、课外资料、互联网络等渠道进行广泛的搜集和整理。(4)牛顿第三定律实验的设计:实际生活中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很多,在现有的条件下,独立设计完成实验。(5)理论与实践、信息与实验要能有机地结合,同学间的分工与协作体现尤为重要。(6)成果的展示:研究工作的结束,需要把自己的研究结果与大家共享,成果的展示对于研究型课题至关重要,它是一个课题的收尾工作,也是对同学们学习过程的一个评价。
3.研究课题的实施
该课题的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准备和指导阶段。安排一节课,介绍开展该课题研究的意义、大致课程和注意事项,然后将课题布置给学生,同时展示一些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际应用的实例。(2)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阶段。让学生收集资料,方式不限,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同学进行实验设计,然后动手进行实验制作,开展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实验研究的基础上,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实验报告或研究报告。(3)评价、交流阶段。在教师阅读研究报告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研究报告。
4.研究课题的评价
在对该课题研究的评价中,可以采用定性的评语式评价方法。主要指出学生在研究过程中的特点和有创意的地方,对学生加以鼓励和表扬,同时要让学生谈谈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体会。
教师要从三方面考查研究成果报告:(1)内容:包括资料搜集的广泛性、全面性、专业性和分析的正确性;实验设计的合理性、可实施性,实验器材的制作,实验结果的演示。(2)方法:包括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应用性和资料的多源性。(3)书写:包括实验报告的规范性和语句的通畅性。其中内容、方法两点重结果,而方法点主要考查研究过程。
为了鼓励学生对方法和思维的灵活应用,可采取必要的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
参考文献
[1]王文琪、邓小飞.研究性学习百论: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教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宋正怀
在以“传感器的运用”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我力求摆脱教师讲、学生听的旧教学模式,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独立尝试参与知识形成的全过程。因此,本次“传感器的运用”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生活中的控制电路”为主要知识背景,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教师教育观念及学校教学行为这三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突出了活动操作的开放性、研究性和实践性,为此,我们把活动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分步实施。
一、创设问题情境
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布置课外实践活动的研究任务,成立研究小组。由教师开设了“生活中的控制电路”、“放大电路”和“继电器”专题讲座,再布置学生到学校附近的生活小区、工厂观察有关自动控制情境。任务是开放性的,学生可以有不同的形式进行参观、访问与调查。
参观访问时,个别小组的学生还设计了访问提纲等。另外,教师为了使学生能把实践活动与知识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指导学生设计了以“控制电路在你家中”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调查提纲。提纲如下:
1,我生活的小区楼道内的电灯是怎样实现自动控制的?2,水塔是怎样实现自动控制的?3,路灯又是怎样实现自动控制的?4,通过访问电工、专家、老师,它们的电路有什么共同特点?5,查阅有关资料,完成控制流程图和框图。6,完成状态表和真值表,设计自动通风控制电路。7,组装和调试。8,撰写研究论文或成果报告。
与此同时,教师在“自动通风控制电路”实践活动问题情境的创设过程中。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分析和思考“控制电路”问题,指导学生成立若干个“自动通风控制电路”研究性学习小组,并在小组合作探究的基础上,归纳出几个具体的研究性专题,形成了具体的目标和内容:1,控制电路的一般模式;2,自动通风控制电路的特殊要求;3,电子材料的选择;4,设计完善。针对研究专题,经学习小组讨论和协商,设计出了相应的研究方案和计划。
二、实践活动阶段
各课题小组在确定好课题研究方案与计划后,各小组进行了研究活动的独立实施。本活动阶段完全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每一项活动过程做详细规范的记录,学生可以向指导老师咨询、征求意见和寻求帮助,但教师的主要工作是做好对以下几个关键环节的指导。
1,抓好课题小组的成立与选题,即前期指导工作。2,督促学生做好活动计划和活动记录。3,及时了解和掌握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并纠正问题与偏差。4,组织好研究活动的总结与答辩工作。
三、总结阶段
1 学生成果汇报。方式:答辩式、辩论式
内容:比较设计的控制电路的完备性、可行性、简约性和可操作性
2 教学内容总结。引导学生将传感器的应用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即把自己探究得出的结论,纳入到自己认知结构中的适当位置,并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中,使其得以巩固和深化,形成迁移能力,同时强化电路和传感器、门电路知识。
3 科学探究过程总结
主要任务是对班级科学探究的总体情况进行总结,既要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又要鼓励研究失败者,对他们探究过程中的亮点给予充分肯定,鼓舞士气,对今后的科学探究提出期望。
习是一个感受体验,主动创新、个性发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
观的过程。有效教学是指,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尽可
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以满足社会和个
人的教育价值需要而组织实施的活动。
“研究性学习”这一形式正是新课程改革在“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
学习方式”中所特别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
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研究性自主学习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基本目标,以从自身的学习、生活实践
中确定的各种课题或课堂上设定的课题为学习的基本载体.以在提出
问题和分析、解决问题中获得的科学研究方法和知识体验为基本内容,
以学生合作探究为基本学习形式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聆听声音始终是音乐课堂的主要内容,感动学
生的,应该是音乐本身。下面试以苏教版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歌声永
相随”中的欣赏部分“友谊地久天长”为例.来谈一谈在音乐课堂上开展
研究性学习的一些做法。
一、创设音乐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育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
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孔子也说:“知
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要善于创设音乐情景,引
导学生学习、思考、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他们勇于表达自己的
见解,展示自己的才华。
伴随着上课铃声.音乐课堂里响起“友谊地久天长”的优美轻音乐.
学生们一边走进音乐教室一边就小声议论,有的还跟着哼上几句。接下
来,教师围绕下列话题展开:同学们,你听过这首乐曲吗?这首乐曲是哪
部电影中的主题曲?你看过这部电影吗?这首曲子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引入上述话题,就是为了用这样的音乐情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激
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产生思考动机和探究的愿望,为下一步讨
论确立相关的研究专题做好铺垫。
二、启发引导,自由选题
“离开了脑力劳动,就既谈不上学生的兴趣,也谈不上他们的注意
力”(苏霍姆林斯基)。学生的学习过程既是一种认识过程,也是一种探
究过程。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只有学生的主体作用与
教师的主导作用很好地进行统一.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开拓精神和
创新意识。
围绕上述问题.教师可让学生进行自由选题,过程中可适当地给予
指导,引导他们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或是综合自己的兴趣特长来发现和
提出自己想要探究的专题.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最后较集中地确定若干
个相关的研究专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到这些专题既要与音乐
课本中该节所要学习的音乐知识相联系.同时也要注意结合本校的音
乐教学资源和研究活动时间,把握其实施的可行性.因此专题的涉及面
不宜太大,切口要小,以适应学生开展研究活动。
经师生共同讨论后.本节内容确定的研究专题主要有:
①音乐欣赏——《友谊地久天长》。
②英文歌曲表演唱《友谊地久天长》。
③表演苏格兰舞蹈。
④主题音乐在电影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自由组合,积极筹备,共同研究
研究性学习强调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它是一门主
要由学生自己负责完成的课程。
结合已经确定的专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组合成研
究小组,教师作适当调剂,每组选出1人任组长,由组长负责本组成员
共同讨论和制订研究活动计划。计划中主要将小组成员的分工、研究活
动的具体方法和主要活动进程的安排及预期成果等项目大致列出。利
用课余时间开展上述课题的相关调查研究活动。教师要对如何收集和
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如何及时做好比较详细的研究活动记录和自己的
体会感受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鼓励同学们上网查阅资料。
四、分析整理,形成观点
在这一阶段,各小组要将本组经过实践、体验所取得的有关资料、
结论和收获体会等进行整理加工和归纳总结,并形成相应的成果形式。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整理、加工处理信息.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研究
成果和阐述自己的观点。
五、成果展示与交流
研究性学习重视结果,但更重视学习的过程,注重学习过程中学生
的感受和体验。作为一种教育教学活动,研究性学习也一定会让学生在
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得到收获。
在展示课上,请各小组将上一周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所取得的各种
收获和成果,在全班进行全面、充分地展示。这既是学生在积极体验的
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和即兴式自由发挥.凸显其情感和个性的绝好舞
台,也是促进小组内协调配合、小组间相互学习、互补知识并使学生的
审美体验和情感得到第二次升华的好机会.同时也是教师了解学生开
展研究性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为调整和改进今后的教学提供有效反馈
信息的重要依据。
音乐欣赏——“友谊地久天长”小组的同学采用了
Power Point等软件制作成欣赏演示材料,并在演示介绍作品内容的同
时将“友谊地久天长”的音乐分解成若干个片段链接成背景音乐,并下
载了电影中的几幅画面穿插在演示材料中.整个展示过程俨然是专业
音乐教师正在上的一堂音乐欣赏课。
而用英文演唱“友谊地久天长”小组的几名同学更像是开起了演唱
会,有主唱,还有自己的乐队。其中的主唱英语吐词纯正,弹吉他的同学
也声情并茂。他们优美的旋律深情地演唱,引得教室掌声不绝于耳。
通过合作探究,他们调查收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和撰写成果报告
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使他们学会了欣赏,懂得了欣赏。
六、自主中学习。体验中收获
研究性学习突出的是它的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过程性。音乐
课程所要达成的目标就是要通过音乐教学及学生的各种生动的音乐实
践活动和亲身体验,从中培养学生的爱好音乐情趣,发展他们对音乐的
感受和鉴赏力、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其音乐文化素质,丰富情感体验,
陶冶高尚情操。这种学习方式正是实现音乐课程目标的良好载体,能使
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在收集和聆听大量音响资料的过程中,分析
作品,体验情感,从而提高音乐的欣赏力和辨别能力,并能培养对音乐
作品的独到见解和表现力,形成对优秀音乐作品的尊重和热爱,最终达
到全面发展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作用。虽然活动中学生的研究过程
还比较粗放,研究内容尚还肤浅,形成的成果及展示也显稚嫩,但这些
都不影响对他们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效果的认可,因为“最重要的教育
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研究性学习更注重对其研究过程的评
价,正如同学们在小组活动的反思材料中所写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
让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不仅是关于音乐方面的知识,而且是从整个活
动中学到的关于学习、做人方面的道理,我们在自主中学习着,在体验
中收获着。
参考文献:
[1]《初中音乐教学法》
[2]《新课程到底该怎么上》余慧娟《人民教育》2002年第5期
[3]《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胡永生上海交通大学出
版社
[4]《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国家教育部
2000年1月
[关键词]PBL教学法;专业课;问题推进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84-02
一、前言
中国传统授课法能够系统地讲授某个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要求每门课有固定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有固定的上课时间和课时安排,大部分课程只能在教室完成。但是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教学技术持续为高等教育带来深刻变革,现代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和知识吸收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现实调查发现,现在大学毕业生存在基本能力不强、专业能力不够扎实等问题[1],尚需与时俱进地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项目导向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强调学生把学习置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而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方法。[2] [3]课题组结合传统教学的设置和学生习惯性思维,在部分专业课程中探索问题推进式PBL教学法的实施方法和教学模式,并对该授课模式在工科大学专业课的应用优势进行了阐述。
二、课程实施对象和方法
(一)课程实施对象和时间
2013年、2014年的9月-12月,以环境毒理学作为示范课程开展PBL教学。每班40人。男女生比例约为1.5∶1。年龄19-21岁。
(二)实施方法
学生以4-5人为一个课程小组,自愿组合。针对教学大纲设计研究问题并查阅资料,经讨论总结后进行课堂汇报。随着课堂研究内容的推进,小组逐一完成问题,并最终完成课程学习。
(三)问题推进式PBL在大学生专业课程中的实施效果评价
从学生对知识的获得效果、知识应用能力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统计分析。
三、实施过程与效果
(一)问题推进式PBL授课模式
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将环境毒理学分为多个问题单元,然后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小组为单位解决问题,并通过课堂讨论进行知识总结。具体实施模式见图1。
从图1可见,问题推进式PBL授课模式中,学生从设立问题到解决问题整个过程中都是课程的主体。通过各个小组从不同的方面论述该领域的问题,或互补或接力或对比,有助于学生全面客观地分析问题和进行知识的传承。
(二)环境毒理学PBL授课模式中设立推进单元
采用问题推进式PBL学习法,学生可根据学习目标设立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开展深度研究或寻求不同的解决途径。设立推进单元是非常关键的一环,关系到课程能否顺利推进。[4]授课中将环境毒理学课程分为四个模块,主要见表1。
问题单元涵盖环境毒理学课程的主要内容,既要完成大纲的知识要求,又要让学生有足够的问题设计空间,并能涵盖最新的学科发展前沿。[7]而且,每一个单元要能够促进学生完整地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拿着教材照本宣科地传授知识。
(三)问题推进的设计
问题的设计是整个课程推进的首要条件,为更好解决问题提供了思路。
以急性毒性试验设计为例。急性毒性试验是最基本的毒理学试验内容,大部分学生都知道通过急性毒性获得半数致死量。但是对如何设计实验,如何获得半数致死量并没有系统的认知。问题设计要引导学生寻求该知识点领域中的新问题。如急性毒性实验方法有哪几种?针对不同的毒物或者药物应采用哪种方法?在获得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几种求半数致死量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如何保证实验数据更具有参考价值?学生小组经过查阅资料,提供小组的解决方案,并设计完整的急性毒性实验方法,通过最佳方式获得半数致死量和其他相关结果。
教师在课程推进中要引导学生从先修单元推进到后续单元,并比较每一单元的问题设计和解决方法的异同,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达到知识吸收、转化和迁移的目的。
(四)问题推进式PBL课程学习学生成绩的评定
学生成绩评定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学生学习能力增强只能体现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提高上,但是教师要在课堂结束后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并用成绩来量化,这是在国内外教学中都必须有而且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生要先针对单元知识点或者知识领域的真实问题,设计每个学生小组在各个教学模块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进行文献收集、分工协作、论点讨论等工作,最后对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完成各部分的设计报告,并记录各个小组的讨论过程。在课程结束时,各小组要把每个模块的解决方法进行总结比较,并将各部分融会贯通,对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学习方法等进行自评。完成本门课程的在每个小组将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报告给教师教学团队和其他小组的学生时,由授课的教师团队成员和其他小组对汇报的小组或者某个成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知识、掌握的技能进行提问和评价,并给出成绩。学生自评成绩、小组互评成绩以及教师对报告的评定成绩各占一定比例,然后计算出每个学生乃至每个小组的成绩。
四、总结
项目组针对中国传统授课学习模式,结合先进的PBL授课模式,探索问题推进式PBL学习模式的授课方法设计。古语云:“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不同的专业课程中采取不同的授课方式有助于刺激学生学习的兴趣。问题推进式PBL是一种新型的探究式学习模式,使学生由被动的听课学习逐步转化为研究性学习、协作学习、创造性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授课过程中,模块学习的逐步推进,避免了学生因不适应PBL教学模式而整个学期疏于管理的可能,又能够通过设立问题,解决问题达到解决该单元学习的重点、难点的目的,更好地将讲授授课转化为自主学习,并能够按照中国传统教育授课习惯,分多个阶段逐步完成课程的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刘红霞.论师范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12(13):49-51.
[2] Wijnia,A.,S.M.M.Loyens and E.Derous.Investigating effects of problem-based versus lecture-based learning environments on student motivation[J].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1(2):101-113.
[关键词] 课程改革;阅读能力;以问题为本的学习;阅读鉴赏
一、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的概念及特点
“以问题为本的学习” (Problem-based Learning ,简称PBL)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orrows于1969年在加拿大McMaster大学医学院根据构建主义理论创立的教学模式。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讨论为形式,在辅导教师的参与下,围绕某一专题或具体问题的解决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是基于现实的问题、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它强调把学习设置在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习者的合作来解决真正的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的主要特点是:着眼于能力的培养;问题情景设置具有真实性;保持问题的客观性;强调全员的参与性和主动性;问题解决方案的多元化和最佳化。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指出,“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1] 因此,阅读仅有“理解”是不够的,还应该“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使学生获得鉴赏作品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是我们阅读教学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阅读鉴赏是高中阶段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高中语文必修课“阅读鉴赏”内容主要有: 鉴赏目的、态度与鉴赏能力的培养;文学知识与鉴赏能力的关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从鉴赏主体而言,学生阅读文学作品,既有“共同视域”,也有个人的“期待视野”,应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情感、经验、眼光、角度去体验作品;要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非理性特点,尤其是瞬间或偶然迸发出的“灵光乍现”式的创造性思维活动,这就要尊重学生新鲜的阅读感受,尊重学生对作品的初始反应,珍爱学生富有个性的理解;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能力和发散性思维,甚至允许学生“突发奇想”,只要能自圆其说即可。[2] 因此,通过提供真实问题,对作品进行研读、分析等方法,以 “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
二、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以问题为本的学习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没有固定的实施流程,但其一般实施流程应包含提供问题情景、确定学习目标、实施学习过程、说明学习成果和学习评析反思五个部分。
(一)提供问题情景
阅读鉴赏是读者对作品进行感受、品味、领悟、体验和思考,并做出自己的分析判断,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的过程。阅读鉴赏是人们培养审美情趣和形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潜移默化的审美教育使人们的情感丰富性和思想深刻性得到了发展和提升。
高一语文教师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是大部分学生阅读鉴赏能力不强,所以提高阅读鉴赏能力是语文教学之急。在语文教学上通过个性阅读、探究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思考从而提高审美教育效果。“先问题,后学习”是以问题为本的学习的基本原则,设置问题应针对实际提出。教师应善于设计出富有思考价值的、有意义的“复杂问题”,让学生通过解决“复杂问题”的活动,来促进对知识的主动建构。基于这方面考虑,我们在《语文》(Ⅱ)阅读教学中设置一个核心问题:为了有效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可采取哪些策略呢?教师在描述问题时应说明:学习的内容——阅读鉴赏作品的方法;为了解决问题,学生需要利用相关资源——主要是教材,鼓励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和社会资源等;学习的过程——个人学习(教材阅读和资料查找等)、小组研讨、成果提交、讨论反思等;期望以“读·品·悟”“读名篇·学写作·懂人生”系列丛书的形式体现学习成果。由于问题具有现实性、典型性、挑战性和开放性,因而能激起学生探索、学习的欲望和激情。
(二)确定学习目标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的要求上由“欣赏”提升到“鉴赏”的层次,《语文》(Ⅱ)的“阅读鉴赏”以名家名篇为主,单元的组成兼顾文体和人文内涵,作品形象性较强,侧重于对作品品味和鉴赏。所以,《语文》(Ⅱ)在进行“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指导学生阅读鉴赏方面,应有一个明确学习目标,即学生通过“以问题为本的学习”所应达到的阅读鉴赏能力水平及对学生进行测试的手段和标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理解文章的主旨;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阅读鉴赏文章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学习从文章标题和重点语句入手鉴赏文章。比如,我们可以这样确定《孔雀东南飞》的学习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我国第一首长篇叙事诗的艺术成就,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知识与技能:理解铺陈、排比、起兴的艺术手法及表达效果。培养学生运用人物对话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培养学生结合语境欣赏诗歌表达效果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了解偏义复词、古今字的特点,掌握“相”“迎”在不同语境里的用法。教学过程实质上就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习目标一旦被确定了,整个教学过程就应该围绕着它展开。
(三)实施学习过程
1.拟定小组,设置问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教室提供的学习环境组织小组学习,按照异质分组原则按每6—8人拟定一个小组,小组成员推举组长1 人,记录员1 人。小组成员可以尽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疑惑,强调思维开放和经验分享。设置问题应具有引导性,比如《囚绿记》:“我”为什么要囚“绿”呢?把绿“囚”牢了吗?课文既然划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层次,可是为什么作者给文章命名“囚绿记”?绿枝条日见憔悴,“我”却不愿意开释它,如何理解这种“魔念”?文章结构新奇精巧,抒情深沉婉转,语言纯朴清丽,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提出这些问题旨在:引导学生指向关键性概念;帮助学生全面思考问题;激励学生以多种观点来看待问题。[3]
如何设置问题,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一是阅读鉴赏的基础知识与学生实际活动相结合,使学生感到这些知识都是实实在在的。比如,《故都的秋》的作者为何将“淡红色”的牵牛花视为最次?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还静吗?如果改换一下你觉得好不好,为什么?“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句中的“漏”可否改成“射”,为什么?辨词析句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经常遇到的问题,在这里通过“旧问题”把“新问题”带出,不仅可温故,而且能知新;二是设计一些对学生来说具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例如,《荷塘月色》的作者引用《采莲赋》《西洲曲》中写采莲的事情,有什么作用?作者为什么还要写六朝江南采莲的事情?课文最初选入教材时把它们都删除了,你说可以吗?这些开放性的问题富有挑战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热情。
2.协商学习,提出方案
第一,小组成员分工对引导性问题进行说明,初步提出解决方案,在小组进行报告发言;第二,各组成员根据引导性问题,仔细阅读、学习教材以及相关资料,了解文章的历史背景,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作品的内涵意义等,以简报方式写出自己研究的摘要,并在各小组的研究报告基础上完成最终的研究成果;第三,记录员记录、整理与书写解决方案,完成成果报告。
3.学生研讨,教师指导
学生研讨遵循确定议题 — 收集信息 — 整合资料 — 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针对两方面:一是针对协商学习出现的问题,以提出改进方法。二是针对学习成果报告提出批评,以完善解决方案;教师指导是指在学习研讨过程中,教师充当过程观察者、点拨者、咨询者,以帮助陷入困境的学生。
4.分析评估,学生反思
教师对方案提供反馈意见,以激励学生进一步提高阅读鉴赏水平。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提问与交流,之后教师进行讲评,在交流与评价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消化提升,加深对阅读鉴赏方法的理解。学生在教师的分析评估过程中明确自己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做了些什么,运用了什么阅读鉴赏策略,掌握了什么阅读鉴赏方法。学生通过反思,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形成阅读鉴赏能力。
(四)说明学习成果
准备一份有效提高阅读鉴赏水平的实施方案,这份方案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准备一次口头报告,这次报告应该包括解决阅读鉴赏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学生说明学习成果时,可以采用各种不同的形式,比如作品分析、辩论会、图表,甚至表演等,这有助于他们加强对阅读鉴赏的掌握和运用。每个小组推荐一人组成全班评委,并按照评分标准给实施方案和口头报告打分,报告者可以就相关问题进行辩论。辩论时,教师应该适时总结,引导讨论方向,创造一种促人向上、积极思考的学习气氛。
【关键词】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成果分析
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据,Henri Holec在1981将“自主性”学习引进外语教学,并于1985年将此概念凝练,认为学习的自主性是指“学习主体在学习过程中,全权负责有关他本人学习的所有决策的实施”。作为一种学习能力,自主性对高职学生的学习及终身发展都至关重要。在21世纪这个终身学习的时代,教师在授人以鱼时,更需授人以“渔”,为学生适应社会,能终身学习、持续进步提供基础。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为高职英语学生自主学习模式提供支撑并得以实现。基于这种认识与可能,许多高职院校广泛开展了不同形式与程度的英语自主学习。本文将对此类已有成果进行简单的疏理分析。
一、高职英语自主学习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英语教学以“实用为主”,在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过程中,应关注养成学生独立、主动的自主学习能力。但随着近年来高职招生规模的大幅攀升,高职英语教学出现如主体错位、教师重负、学生低效等诸多问题。“自主学习”模式既为改善这种状况的有效方法之一。它促进高职英语教学信息化,提高师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此外,它还从如下三点改进高职英语教学。其一,有利于教师发展。它可减少教师课堂教学频次,使他们有时间、精力提高自身并改进教学。其二,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学生可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内容,改变他们的学习方式;以研究性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增强了其自尊心和自信心。其三,强调了有意义的学习。学生通过对丰富的学习资源筛选、探索和整合,形成自己对知识意义的建构,进而能够鼓励更持久的英语学习。试想高职学生应坚持对语言的深入学习而在能工作中熟练地应用外语,那将能极大地促进他们的职业发展。
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综述
(一)教师积极参与
计算机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不是学生的自己学习。网络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平台的登陆、资料的上传、问题的回答等监督、帮助学习,优化网上学习氛围时,还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多数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且学习自控能力较差,因此不愿、不敢面对学习困难,通常做法是遇见困难就烦躁或放弃;同时英语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学习效率不高。计算机环境下的自主学习不是自由学习。没有了教师面对面的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可能天马行空,一无所获。因此,针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缺乏自主性、自控力的现实,教师的外部干预尤为必要。
(二)建立健康网络环境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高职学生虽已成年,但大多数仍自控力不够,容易被新鲜有趣的事物吸引,偏离学习的正轨。因此网络学习环境的设计者在搭建网络学习平台的时候,应该做到严格把关,屏蔽可能影响学生学习的信息,多多收集有利于英语学习的资源。比如,中英双字幕的英语大片、名片,不仅利于学生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提高,还可籍此使他们初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习俗、生活习惯等,进而有利于英语的学习。
(三)侧重听说能力培养
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使单调乏味的知识通过具体、生动、形象的影视动画得以展现,并可能实施全新的于交流、讨论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于听说技能的训练与能力培养。教学中听力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在自主学习教室进行,每周2-3课时。课堂教学每周1/2学时,讲解听说技巧策略;解决自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疑点;但以口语训练为主,侧重学生口语表达交际能力。这些做法可以打破长期以来困扰中国学生的“哑巴英语”现象。
(四)课堂学习和网络学习相辅相成
虽然网络学习平台也能提供传统课堂教学中词汇、语法、课文的讲解和翻译等, 但师生交互却无法像课堂教学那样及时、深入,生动、有趣。因此,教师应该研究哪些内容适合在网上展示,哪些内容适合课堂讲解讨论。两者安排得当、搭配科学才会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且对于每次网络学习任务,教师应明确目的、要求,帮助学生理解学习中目的、方向的意义及如何做到这点。
三、自主学习模式存在问题
(一)学生自身能力不足的凸显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模式较之传统的听说教学有着资源丰富、表现手段多样、可自主选择使用等多种无可替代的优越性。然而,自主学习模式在体现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时,对学习者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设立学习目标;2、确立学习内容和进度;3、选择学习方法和技巧;4、监控学习过程:5、评价学习效果。但多年传统课堂学习产生的依赖心理使学生难以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即对知识的发现、探索与学习,并实施学习中的自监控与评估等方面。因此即使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些学生仍如在课堂学习一样,对自己的学习手足无措,不能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去学习并解决问题。或者沉迷于影视资源的观赏而忽视听说能力的提升。
另外,部分学生高等教育前的学习阶段网络接触很少,因而对网络运用不熟练。进入高职教育后,在当前的学习中茫然于网络资源,难以进行有效学习而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二)教师指导、监控的缺失
自主学习模式下,网络学习平台的使用淡化了传统的教师作用,弱化了教师在传统教学方式中所扮演的角色。一些教师对这种学习模式下师生关系中的教师角色不能准确定位,不能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及时的指导与有效的监控。这一方面缘自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观念;另一方面缘自教师对现代网络技术、计算机操作等技术能力的不足;而其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能对自主学习模式下师生关系明确认识。
(三)对学生自主学习监控的不足
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灵活性,同时要求学生自我监控、管理、评价自己的学习。在此过程中,同样重要的外部因素的监控、管理表现明显不足。第一,教师方面。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中,师生不再是面对面的交流,而是以网络为媒介进行,由此产生的时空分离,在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时导致教师的监控效力大大下降。第二,生生之间。网络学习平台有利于信息交流的多向化,却不利于学生之间的监控。网络学习中,学生一般只能看到自己的学习情况,而无法了解班级中其他同学的学习情况,因此学习上参照物、约束力不够,导向性不强。第三,学习有效性。网络自主学习全过程由学生自我掌控,此时因缺少面对面的监控,极易出现请人带学等作弊情况。
四、结语
时至今日,英语自主学习观念已深入人心,高职院校对这种观念的研究运用已是成果斐然,如武汉职院等大规模语言自主中心的建立、运用,及籍此而获得的丰硕的研究成果。然而,高职英语自主学习虽已有一些学习模式的实施方案的研究报告,但这种学习模式关于学生学习能力、心理等影响的实证研究报告尚属少见,还有待丰富。
参考文献:
[1]李丽雯,等.网络环境下高职高专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创新[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
[2]陆红宏,刘春波.E时代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的多元化探析[J]. 教育与职业,2013(33).
[3]李冰,曲鑫.大学生英语网络自主学习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6).
[4]梁楠.多媒体环境下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探究[J].科技信息,2013(5).
[5]张茜,高巍.高职英语自主学习模式与策略探讨[J].辽宁高职学报,2013(9).
[6]贺娜.基于网络平台的高职英语听说自主学习研究[J].北方经贸,2013(1).
作者简介:
1、高举一面大旗
“让幸福成为教育的不懈追求”这一办学理念是新的领导班子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对教育本质特征的一种全新认识,这不仅是我们的教育理想,也是我们的教育追求。我们将继续高举这面旗帜,努力把XxXx打造成为师生成长的幸福家园,让教育回归到以教育为本、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正确轨道上来。
追求教育的幸福就是追求学生的幸福,就是要让XxXx的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生活、生命、人生的幸福,就是要让XxXx的学生志存高远,心怀天下,会求知、会生活、会做人、会创造,勇敢地放飞希望与梦想。
追求教育的幸福就是追求教师的幸福,就是要让XxXx的教师在成就学生的幸福感中获得自己的幸福,就是要让XxXx的教师有教书育人的光荣感、使命感和成就感。
追求教育的幸福就是追求学校的幸福,XxXx的幸福,在于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使家长更加满意、社会更加认可,真正办成让人民满意的教育。要树立教育就是服务的观念,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使学校的各种教育活动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服务,各种制度都能着眼于调动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各种教育资源都能集中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上来。
让幸福成为教育的不懈追求,这是Xx人对教育本质特征的一种全新认识,是Xx人对校园文化建设的追求目标。
2、实施两大战略
“实施开放战略、精品战略,努力提升办学品位”是新的领导班子提出的奋斗目标。
“开放办学”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以开放求沟通,以沟通求理解,以理解求支持,以支持求发展。只有开放办学,才能最大限度地丰富教育资源,才能凝聚社会各方力量和智慧,才能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才能让我们这所百年名校充满活力与生机。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开放办学的层次和途径,加强与国内外、省内外有关高校、科研单位和知名中学的合作与交流,实行优质资源共享,形成学校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年以来,我校成功地组织了三届教育教学开放周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三届开放周期间前来参加随班听课、校长报告会、励志成才报告会、新课程改革家长沟通会、家庭教育报告会等活动的家长、兄弟老师、市教研员和其他来宾等各界人士多达3000余人,收到现场观摩活动反馈意见表1500多份。实践表明,XxXx的开放周活动已逐渐成为Xx市基础教育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教育平台和品牌。这些无疑都坚定了XxXx今后将继续举办以教育教学开放周为主要载体的全方位、多层面、立体化的开放活动的决心,也加快了XxXx走开放办学之路的步伐。
实施精品战略就是要以精品为抓手,实行精细化管理,克服粗放型管理下不讲成本、不讲效益、低效劳动的恶性循环,创办全国一流的精品学校。学校特别强调要从小处入手,要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从六个方面抓起,即从要求抓起,从规范程序抓起,从计划抓起,从劳动纪律抓起,从课堂抓起,从考核奖惩抓起。三年多来,我校进一步深化、细化教育教学管理,在分班、排课、听课、自习、考试、常规检查等各个环节实现科学管理、有序管理、有效管理。同时要求全体教师树立并坚定一个信念,这就是:XxXx的学生,人人都是可造就的英才。XxXx百年办学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关爱每一位学生,办好每一个班级,是实现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的保障,是创办全国一流精品学校的基础。
3、做好三件大事
(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抓住效能建设的关键点
教师是立校之基,是兴校之源,是强校之本,教师队伍建设既是学校建设的永恒主题,也是效能建设的关键环节。我们认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点是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目的在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主要是做了三方面的事。
一是为教师专业成长“减负”。从现实情况来看,省级重点中学普遍存在教师工作负担过重的情况,既有显性的负担过重,如工作时间过长,任课班级过多。也有隐性的负担过重,如普遍存在以学生成绩论英雄的情况,周考、月考、联考、高考实行排名。这些做法直接导致了教师普遍存在心理负担过重、职业厌倦感、身心亚健康状态,负担过重导致肤浅,负担过重导致低效。所以,我们一是走精品办学之路,走内涵发展之路,在学生人数上努力做“减法”,在教师人数上努力做“加法”,切实为老师们“松绑”。二是建立多元评价机制,除了高考奖励以外,还设立各种奖励,如论文奖、课题奖、优质课奖、课件奖、教学设计奖、教案奖、校本课优秀教师奖、研究性学习指导奖、优秀班主任奖、优秀备课组奖、优秀教研组奖等,努力促进每一类型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建立教师身心健康保障机制。三年来建立了优秀教师健康休养制度、全体教师每年体检制度、教师健身房和教师心理咨询室等,定期组织教师的登庐山活动和文体活动。
二是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台”。我们提出了“学习是教师最大的福利,发展是教师最大的福利”的理念,积极为老师们创造学习的机会,提供发展的平台,让老师们在学习中工作,在学习中发展,在学习中提高效能,在学习中快速成长。所以,我们一是建立与高校互动交流、学习制度。**年以来我们与北京师范大学达成了“校本培训基地”协议,成为北师大在Xx省建立的第一个校本培训基地,学校已经先后选派12批老师前往北师大参加了“中小学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同时我们还邀请了北京大学张飞舟教授、南京大学孙为银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肖川教授、清华大学陈琪教授、武汉大学吴树堂教授、中国地质大学李长安教授、华中理工大学Xx叔子院士、复旦大学Xx继教授等学者做客XxXx“濂溪大讲堂”。另外我们还与北师大、华东师大、华中师大等高校联系,鼓励青年教师攻读教育硕士,有关费用学校全额支持。二是建立教师定期到省外名校学习、考察制度。
三年来,我们先后派出100多人次到湖北黄冈中学,深圳南头中学,江苏扬州中学、启东中学,河北衡水中学,浙江宁波中学、镇海中学,上海晋元高级中学、建平中学、上海中学,北京人大附中、北京四中,安徽安庆Xx等全国名校学习、考察。通过听取情况介绍、深入课堂听课、与一线教师对话,全面了解和掌握了全国名校教学、教育、科研、管理等有关情况。三是建立Xx省重点中学协作体。与Xx二中、XxXx、XxXx、XxXx、Xx中学等省内名校建立Xx省重点中学协作体,实行优质资源共享,形成教育教学合力。协作体内部由各校轮流统一命题,实现联考、联改,并定期举行教学研讨会、高考研讨会、试卷分析会,交流经验,交换信息。四是建立校本教研制度。借助高中课程改革的东风,XxXx的校本教研活动已经形成了三大类型,即以课例为载体,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教学型教研活动;以课题为载体,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研究型教研活动;以读书为载体,以读书小组为单位,开展学习型教研活动。并且定期开展校内两课活动——骨干教师的示范课、青年教师的汇报课,定期举行课题成果报告会、读书交流会。五是启动了青年教师拜师工程,建立了导师制。为所有新引进的青年教师确定了师德高尚、教学水平高的教师作为导师,举行拜师仪式,“师徒”双方签订协议书,要求导师不仅要领教、领研、领才,更要领德。并定期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和青年教师专业技能大赛。
三是为教师专业成长“树标”。教师的专业成长还需要学校明确导向、树立标兵。在一所学校,校长提倡什么、反对什么,与哪些老师亲近、与哪些老师疏远,都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教师专业精神的培养。近三年来,我们采取各种措施,或是舆论上的引领,或是制度上的导向,通过弘扬正气,树立标兵,典型示范,经验分享,加大了对教师专业精神成长的培养,从而树立了一批“理解教育、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老师,树立了一批“对教育充满宗教般情怀”的老师。所以,我们一是建立教师誓词及其宣誓制度。教师誓词体现了约束、导向和激励三项基本功能,其中约束体现的是教师的基本道德,导向体现的是教师应遵循的道德原则,而激励体现的则是教师的专业道德理想,达到五个“强化”的目的——强化了教师高尚人格的培养,强化了教师良好学识学风的养成,强化了教师全心全意为学生健康成长服务的意识,强化了师德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强化了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师宣誓这一做法已在Xx市师德师风教育月活动中推广。二是建立特级教师经验分享制度。“特级教师”是国家为了表彰特别优秀的中小学教师而特设的一种既具先进性、又有专业性的称号,特级教师是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是学校的宝贵财富。XxXx共有8位特级教师,我们充分利用这一优质资源,定期举办特级教师成长报告会,引领广大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健康、快速成长。三是奖励、重用和宣传优秀教师。设立“信华教育奖励基金”,每年重奖10位“依法执教、潜心施教、廉洁从教”老师,对从事有尝家教的老师实行一票否决;将一批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的老师推荐到学校管理岗位和Xx市政协委员岗位;与Xx媒体联合,推出“XxXx名师访谈”栏目,向社会推介一批领军教师。
(2)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抓住效能建设的中心点
教育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育教学质量事关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事关学生的未来和家庭的希望,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学校有责任、有义务让更多的学生顺利通过高考进入教育资源更优的好大学深造,力争高考成绩一年更比一年好。所以我们提出了“有效教学,科学迎考”的工作要求,提出了“校兴科研,科研兴校”的办学思想,提倡老师们“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积极引导老师们研究课标、研究教材、研究教学、研究学生和研究高考。同时,努力超越高考,以课程改革为主要推手,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模拟联合国大会活动、清华大学励志冬令营活动、班创建活动、研究性学习活动等四大特色活动为重要载体,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抓住效能建设的落脚点
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根本利益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办成“学生喜欢、家长满意、教师幸福、同行认可、政府放心、校园和谐”的知名学校,努力做到让每一位毕业生带着对母校的眷恋,带着对老师的感恩离开Xx。
二、三点认识:
1、效能定义和衡量依据
效能主要指办事的效率和工作的能力。
衡量效能的依据是效率、效果、效益。
2、学校效能建设的目的
效能建设的根本目的是运用各种科学的管理手段、管理制度和有效载体,不断提高教职员工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从学校来讲,就是要达到“三调动”“三提高”“三保证”。
(1)“三调动”
一是调动管理者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是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是教辅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三提高”
一是提高管理者为老师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二是提高老师为学生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提高学校为家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三保证”
一是保证党和政府的教育方针、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得以贯彻落实
二是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三是保证党和政府以及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3、衡量学校效能建设的三个标准
效率、效果、效益是衡量效能的依据。从学校来讲,有三个主要标准。
一是教育教学是否有质量。一所好的学校,应该是“有质量”的学校,但是仅仅是“有质量”是不够的,因为追求质量可以不计较成本。
二是教育教学是否有效能。一所好的学校,还应该是“有效能”的学校,为追求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惜牺牲师生生活质量的学校不是一所好学校。
三是利益相关方是否满意。
从学校内部来看,一是教师是否满意,二是学生是否满意。
从学校外部来看,一是党和政府部门是否满意,二是评估机构是否满意,三是低一级学校是否满意,四是高一级学校是否满意,五是同一级竞争学校,六是家长是否满意,七是媒体是否满意,八是民间学术团体是否满意。
三、三点成效:
1、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对一所百年名校而言,仅有高考成绩是不行的,但没有高考成绩则是万万不行的。三年来,XxXx的高考成绩不断创造辉煌,不断刷新记录,不断超越自己,不断给Xx人民带来新的惊喜。
以高考的制高点为例,三年来,XxXx囊括了Xx市文理两科状元,获得Xx市高考最高奖——殷氏奖22人;600分以上人数稳居全省同类重点中学前3位;文科连续三年闯入Xx省前8名(分别是第8名、第2名和第6名),理科进入全省前60名的占全省10%;录取北大、清华、香港中文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近30人。这些数字坚实地奠定了XxXx在Xx市遥遥领先、在Xx省稳居前三的高考地位。
以高考的基本面为例,三年来,XxXx一本、二本上线人数不断攀高。从**—2009年,一本上线人数由301人,到370人,到470人;二本上线由608人,到750人,到787人。在报考人数仅千余人的情况下,且不含艺术、体育类考生,一本、二本上线人数之多、比例之高、惠及家庭之众,稳居Xx省之首。这些数字是Xx人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最好答卷。
三年高考中,XxXx不仅占据了状元、榜眼的制高点,而且不断扩大一本、二本上线人数的基本面,实现了从点到面的大丰收,实现了高考一年更比一年好的奋斗目标。
另外,三年来,XxXx的奥赛成绩也全线飘红,质量不断攀升。从数量上看,奥赛省级赛区获得一等奖的科目**年只有信息和物理两科,**年增加到信息、物理和化学三科,2009年五科全面开花;一等奖的数量**年12个,**年18个,2009年已有21个收入囊中。从质量上看,**年4人打入奥赛冬令营,获银牌一枚,**年2人打入奥赛冬令营,获铜牌两枚,2009年Xx康同学打入奥赛冬令营并获得金牌,另两名同学获得铜牌。
2、课程改革走在全省最前列
**年秋季以来,Xx省进入了新一轮高中课程实验阶段。我们认为,这次课程改革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党和政府推进素质教育的重大举措,是当前基础教育领域中最大的教育改革。确保课改精神的贯彻落实和课改工作的顺利推进,是当前学校效能建设的重要任务和内容。所以XxXx,高度重视课改,一直把课程改革作为推进素质教育的中心工作来抓,确立了“抓住课改实质,有效对接高考”的工作思路和成为全省样本学校中的样板学校的工作目标,形成了鲜明的课改特色,取得了初步的课改成效,得到了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高度肯定。2009年9月23日,全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在Xx举行,Xx校长作了题为《扎实推进高中新课改,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大会发言。XxXx是全省唯一作大会发言的学校。Xx庆厅长在大会总结讲话中,对XxXx的课改思路、课改特色和课改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XxXx的课改经验值得全省各地各校学习、借鉴,可以认真总结并研究推广。10月9日,Xx副省长在Xx校长的大会发言上作出批示:“XxXx课改思路很好,符合实际。成效显著,值得借鉴。”Xx副省长的批示,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XxXx课改工作的肯定、鞭策和鼓励。10月30—31日,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经验交流会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XxXx的课改经验《稳步推进高中新课改,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作为大会书面材料交流。XxXx是Xx省教育厅推荐的唯一提供交流材料的学校。
关键词: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压力 挑战 教师发展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一开始就被列入了国家战略发展规划并成为高等教育质量工程中的“突破口”,是一场有史以来最大规模和最彻底的外语教育改革运动。时至今日,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从教学大纲或课程要求的修订到教学模式、手段、方法、内容、评价等环节的实践都有了巨大变化。教师是教学的主导,是改革的主力。只有他们真正增强时代的使命感、努力的方向感、职业的动机感和付诸改革实践的信心,并且最终落实到符合现代要求和标准的教学行动上,改革才有希望,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教师面临的压力和挑战
面对全国性全方位的英语教学改革形势,教师面临着以下“三提高”带来的压力和相应的挑战:
1.教学要求提高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下称《课程要求》)经过反复的研讨与试行已于2007年正式颁布,这是大学英语课程的目标和方向性纲领。该文件在教学目标、内容、方法、模式、手段、考评及水平定位等方面都作了较大的改革。例如,提高了对英语听说交际能力的要求,提出了实施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教学模式,强调了培养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等。教师面临的压力是有待学习和发展课堂人际教学需要的交际能力及交际活动的组织管理能力,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自主学习需要教师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网络监控能力。
2.学生水平提高
随着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的改革、实施及高考英语改革所起的导向作用,大学新生的英语水平起点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此外,媒体英语和社会办学的英语补习也使中小学生接触英语的环境和条件越来越好,他们对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方法的要求和期望已经开始变化。传统的讲授型和单一性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和方法显然已经落伍。习惯了长期形成的教法定式的教师遇到了角色转型和方法创新的挑战。
3.对教师的教学考核标准提高
随着外语教育理念和方法论的现代化趋势,以及高校人事制度的改革推进。学校对教师的教学考核标准正在发生变化。考核内容除了教学工作量以外,还涉及教学方法和手段、测验题与试卷的规范化、学生评教的成绩、教师对学生网上自主学习的监控实施状况、教学研究成果等。这样全面综合的教学业绩考核与收入、职称、岗位挂钩,迫使教师更新观念、改进教学、做到保质保量、学生满意、效果显著。这些无疑挑战了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技术等方面的能力。
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标准,大学英语教师受到的挑战是全方位的。例如:观念受到挑战。特别是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教师观、学生观、教材观、评价观等。这些观念也可视为教育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理论依据。观念变了,方法也随之受到挑战。例如:教的方法、学的方法、考的方法、评价的方法、教研的方法、实践应用的方法。方法是为目的和目标服务的,学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所以教学目标首先要改变。例如:教师对教学目标应重新领会,教学目标不仅有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有交际技能、学习技能、工作技能甚至社会生存技能,都应该成为语言教学的目标。不能只以考试为教学目标,应试教学实际学的是“测试英语”而非生活英语或交际英语,不是工作英语或学术英语。方法的改变要求具有应用新型方法的能力,教师的多方面能力因此而受到挑战。例如:理论转换为实践的能力:如何将“交际法”、“功能法”、“任务法”等外语教学的理论原则贯彻到教学实践。知识转换为技能的能力:如何将语言知识转换为语言技能和交际技能。教学微技能:除了传统的演讲、阐述、示例、解释、分析等教师主讲的能力之外,更需要现代提倡的讨论、争辩、点评、答疑、提问、启发、交际、互动、合作、组织、应急、设计、评价、媒体应用、网络应用、解决问题等教师主持课程和课堂的能力。
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背景下的教师发展
作为大学英语教师,能够投身这场意义重大的改革,我们是幸运的,但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从根本上说,改革的力度,改革的影响,完全取决于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大学英语教师。因此,《课程要求》中明确提出:“教师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大学英语课程建设与发展的关键。”如何成功抓住历史赋予我们的机遇并积极应对这空前的挑战?笔者认为应该从专业发展、课程哲学、教师信念、信息素养等方面反思大学英语教师在改革背景下的职业发展。
1.学科知识(subject matter knowledge)
学科知识也称本体性知识,指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实体部分(李鲁平,2005)。毋庸置疑,教师的学科专业知识是教师的立身之本,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对英语专业教师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也是不言而喻的。无论把教师看作是知识的传播者(现代视角),还是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后现代视角),扎实的学科知识永远是语言教师的必备技能。大学英语教师从业门槛的提高及对大学英语教师的再培训基本解决了这个问题。而且大多数研究表明,教师的本体性知识与学生的成绩之间不存在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准,但并不是越多越好。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是个体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2.掌握、重建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大学英语教师还需要具备通识性教学知识,如心理学(包括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学习动机等) 、教育学、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育评价与测量等;学科教学知识,如教学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音位学、语言学习理论、外语学习理论、教学法理论、语义学、语用学)也是必不可少的(马静雅,2006)。与大学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已基本达到的要求相比,他们的教学知识则不容乐观,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大多大学英语教师缺乏足够的教学知识或教学知识陈旧。国内学者夏纪梅所做的研究证实了这一点,比如说有9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自己在大学英语课堂上的主要角色是“语言讲解者和语言示范者”(夏纪梅,2002),这与目前广为接受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相违背。尽管大多数教师都意识到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但他们当中的很多人通常还是把信息技术当作语言讲解或示范的工具。除了对信息技术的认识不够之外,更严重的问题是缺乏对教学知识的最新进展的把握。作为参与改革的大学英语教师,不应当仅仅满足于已有的专业知识,而应当主动掌握通识性教学知识及学科教学知识,并用之指导自己的实践,以专家教师的身份参与教学改革。《课程要求》中明确指出:“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学习方法的形成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新教学模式应能使学生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和方法进行学习,获得学习策略的指导,逐步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觉得一个可行的途径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积极与同行交流沟通,开展教师行动研究,从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开始自己的研究之路,在此过程之中努力汲取教学知识。
3.培养信息素养
信息技术是本轮改革的又一个关键词。毫无疑问,信息正改变着并且还将进一步改变我们的生活,毫不夸张地说,我们几乎不能离开信息技术而生活。信息技术也改变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为顺应这一历史潮流而不是被潮流抛弃,《课程要求》指出:“各高等学校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基于计算机和课堂的英语教学模式,改进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新的教学模式应以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为支撑,使英语的教与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朝着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然而,大学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也不容乐观,这是本轮改革向纵深发展必须解决的另外一个重大问题。绝大多数教师并不清楚“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呈现工具”与“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之间的区别,因而造成本应百花齐放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模式趋于简单层面的雷同,对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能力重视不够,忽视对学生理解知识、分析问题、评价信息、反思学习过程等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学生使用的认知工具过于单调,基本上局限于浏览器、电子邮件、聊天室、文字处理、演示文稿等信息获得或交流工具。支持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如作为研究工具)还未被广大教师所认识。因此,当务之急是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培训,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以充分利用当代信息技术,改变英语教学模式。
4.形成符合时展的教育哲学
大学英语教师不仅是教学改革的参与者,还应当成为教学改革的设计者和领导者,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应当加强理论研究,形成符合时展的教育哲学。长期以来,理论研究者和教育实践者的二元分立已经成了一种惯性,因而存在理论研究者被指不懂教学,而教育实践者则被指缺乏理论素养而无法贯彻教育理论。一个教师持什么样的教育哲学观从本质上决定了他是否能够捕捉时代精神、树立什么样的教师信念及实践什么样的教学理论,从而在宏观上指导教学,促进教师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成长。大学英语教学部门通常被定性为教学部门而非研究部门,结果是把本应属于自己的研究领域拱手相让,不符合时展。后现代范式的课程观强调知识的创造性,因而推崇研究性学习,作为学习型组织里的一员,而且是重要成员,必须跟上时代潮流,以符合时展的教育哲学领导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时代给予我们的机遇,也是一个重要挑战,作为大学英语教师,应积极投身教学改革,以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全面的教学知识、先进的信息素养,以及符合时展的教育哲学观为有力武器,争做改革的设计者和领导者。已有的实践证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一场“攻坚战”,教师要从传统走入现代,在观念、角色、行动、学习、研究、发展等方面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从而达到个人发展和职业发展齐头并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教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李鲁平.大学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及自我发展[J].河南大学学报,2005,(3).
[3]马静雅.教师教育课程设置与新型英语教师的知识结构[J].基础英语教育,20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