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融资方式的比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支柱性产业 国民经济 宏观调控 融资体制
一、我国房地产业的融资现状
房地产企业融资是指房地产企业为支持房地产的开发建设,促进房地产的流通及消费,运用多种方式为房地产的生产、再生产及销售筹集与融通资金的金融活动。房地产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高产出的特性。房地产开发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处于发展初期的开发商需要融资来开发项目;处于发展期的需要融资来维持项目;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一定规模的公司需要融资扩大规模,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筹集资金成为房地产资本运作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一般来说,房地产融资可以分为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两种。
内部融资主要是房地产企业的自有资金,包括一些抵押贴现的票据,债券,立即出售的楼宇,以及在近期内可以收回的各种应收账款,近期可以出售的各种物业的付款,也包括公司向消费者预收购房定金。
外部融资有可以分为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间接融资主要是从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主要是房地产贷款,解决房地产开发中短期的资金需求。直接融资主要是从资本市场获得的资金,主要满足长期投资的资金需求,包括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房地产产业投资基金、房地产信托等多种融资方式。
我国的房地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的20世纪80年代逐步复苏和发展起来的,其融资方式呈现出三个方面的特征:
1.银行信贷资金是当前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
由于国内金融市场的不发达,目前国内的房地产金融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其他的融资方式如上市融资、信托融资、债券融资以及基金融资筹资所占的比重十分微小。从企业统计的角度来看,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资金主要包括自有资金、银行贷款、建筑企业垫资和预售款四个部分,而预售款中的大部分来自于银行对个人的住房消费贷款,因此实际上银行贷款和预售款均来自于商业银行,房地产开发对银行的依赖程度相当高。
2.外资在房地产融资中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总值上升,但比例下降
尽管我国房地产业利用外资的数量在2001年之后呈上升趋势,但利用外资在整个融资渠道中所占的比重却呈现不断下降趋势。由于我国尚不允许外资直接投资国内房地产业,外资多以间接方式进入:一是和国内公司合作,联合投资开发房地产;二是通过收购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形式间接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三是和国内公司合资成立房地产开发基金。
3.宏观调控之后,房地产企业已经开始多元化融资尝试
为了抑制房地产投资过热,防范银行信贷风险,同时也为了配合宏观经济的整体调控,2003年以来,政府已采取了一系列房地产宏观调控措施,这些紧缩性的宏观政策使对银行信贷依赖性极强的房地产开发商的资金链非常紧张,不得不开始多渠道融资的尝试。这些尝试既包括股权合作、联合开发、项目组合等,也包括通过房地产信托等方式筹集资金等。以房地产信托为例,从2002年信托业务重开到2003年央行121号文件出台的一年时间内,全国信托公司推出的房地产类信托产品只有20只。121号文下发之后,仅2003年第四季度一个季度内,全国就发行了房地产信托37只,产品数量和募集金额都直线上升。
二、房地产融资的影响因素
由于房地产行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首当其冲的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融资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就是要弄清楚影响房地产融资的因素。
1.外部因素
影响房地产融资的外部因素是指外部客观环境对房地产融资造成的影响。在现代经济中,由于房地产融资与居民个人、房地产开发企业及有关经济部门都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而决定了房地产融资活动与客观外部环境的紧密联系,外部环境的宽松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房地产融资的效果。由于房地产融资具有较其他一般融资更为复杂的特点,外部客观环境对其的影响比对其他一般融资的影响更大,主要有:
(1)国家政策调控。房地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受国家政策调控的影响很大。土地和资金是房地产开发最核心、最关键的两个环节。近年来,国家在土地和信贷方面实行了一系列调控,对房地产业的发展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融资施加了全面而显著的影响。
(2)通货膨胀水平。在物价上涨,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融资需求方所需融入的资本量较大,而房地产金融机构就会担心融出的资本发生贬值,从而要求较高的代价,这就会给正常的房地产融资带来一定的困难。
(3)购买者的心理预期。在房地产复苏和繁荣阶段,总会有部分购买者心存疑虑,对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不看好,不愿意近期购房,随着这样的持币待购者的增加,对于目前许多以预售房制度来筹集资金的开发商来说,会加大融资难度。
2.内部因素
(1)企业经营状况。房地产开发企业是房地产融资的直接参与者。由于房地产投资资本量大,运行周期长,因此,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本在周转过程中存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矛盾。房地产开发企业几乎总是房地产融资的需求方,融入资本主要是为了补充资本的不足。在企业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介入资本转入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本周转,经过生产和销售过程,货币资本回流至企业,则能按时归还所借款项,房地产融资就能顺畅进行,并取得较好的收益。如果企业经营状况较差,预算约束较软,介入资本参与房地产开发企业资本周转后,则可能在某一环节发生沉淀,难以按时归还所借款项,由此影响房地产金融机构信贷资本的正常运行,或影响其他企业的资本周转,从而限制房地产融资取得较好收益。
(2)企业规模。在同等信誉下,规模大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比规模小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容易取得银行贷款;就其他融资方式而言,规模较大的企业也会因为其“背景”更容易取得投资者的信任,融资的难度较小,规模也较大。
(3)企业所有制性质。国有性质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往往比私有和民营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更容易取得大额长期的银行贷款,上市和发行债券之路也比其他性质的企业走得顺畅。
三、房地产融资方式的分析
1.房地产上市融资
房地产企业上市融资就是指房地产企业通过发行上市获得资金或者借壳上市后再进行增发或者配股从而获得资金的一种方式,它是房地产企业和资本结合的理想方式,是国际房地产企业通行的一种房地产融资方式。
具体来说,前一种就是直接上市融资,也就是首次发行上市,即通过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来直接上市获得资金,其中又分为国内A股上市和海外上市两种。另一种是间接上市融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买壳上市,即购买上市公司的股权做大股东,然后通过优良资产和有良好收益预期的资产的注入和置换,彻底改变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从而达到证监会规定的增发和配股的要求,实现从证券市场融资的目的。买壳上市的方式又有两种,一种是场内交易即在二级市场公开收购,但这种方式通常成本很高,因为中国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绝大部分都是国企改制和国家控股的,而且无法流通的国有股和法人股占60%以上;第二种是场外交易即协议转让,这种方式的收购价格和成本低,转让基准是每股净资产和净资产收益率,而且国家和地方政府鼓励国有股逐渐退出也有利于协议的完成。另外一般卖出壳资源的公司资质一般不太好,房地产企业买壳上市有利于提高整个证券市场的公司质量。
房地产企业通过证券市场融资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通过发行股票并上市,其实质就是将优质资产证券化的过程,同时增强该房地产企业的行业竞争力和市场地位,对房地产企业而言有许多优势:
(1)通过发行股票并上市,实现了公司业务与资本市场对接。房地产行业作为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土地储备、项目开发所需资金量巨大,上市后,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募集资金,降低对银行信贷资金的依赖风险,优化财务结构,增强房地产业务持续发展能力。
(2)有利于该房地产企业在房地产行业的做大做强,形成品牌优势、规模优势。一般而言,房地产企业作为公众公司,其在资本市场上的良性发展能为企业带来较强的品牌知名度和行业地位的提升。
(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促使公司严格按照现代法人治理的标准不断完善公司的规范运作,最终促进公司的全面发展。
2.房地产信托
所谓房地产信托,就是房地产开发商借助较权威的信托责任公司的专业理财优势和运用资金的丰富经验,通过实施信托计划,将多个指定管理的开发项目的信托资金集合起来,形成具有一定投资规模和实力的资金组合,然后将信托计划资金以信托贷款的方式运用于房地产开发项目,为委托人获取安全、稳定的收益。
房地产信托计划的优势在于:发行较为灵活;信托计划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成本”,许多资本金不够的开发商在拿到土地后,在办理各项审批的“时间差”里,通过信托计划可以很快筹集到资金,进行拆迁等前期投入。
3.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
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是指通过发行基金受益凭证募集资金,交由专业投资管理机构运作,基金资产专门投资于房地产产业或项目,以获取投资收益和实现资本增值的一种基金形态。它不同于其他投资基金的地方在于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只投资于房地产领域,涉及房地产投资、开发、销售和消费等方面的投资。因为其将大规模的分散资金集中起来,由熟悉房地产的专家实行高度专业化经营和管理,所有有利于在抵御风险的基础上获得规模效益,并支持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
4.房地产债券融资
房地产债券融资就是房地产企业在证券市场发行债券获得资金的方式。目前有两种概念:一种是资产负债表内的企业债券;另一种是资产负债表外的房地产项目债券。两者风险大小是不一样的,会计处理也是不同的。这两种债券的收益率应该有较大差别。
我国房地产债券融资优势及问题:
1.优势:房地产债券融资的优势在于还款期限较长,附加限制少,资金成本也不太高,债券利息不能高出于市场利率的40%,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定了融资成本。对于房地产行业这种利润率较高的行业,发行债券可以不摊薄股东的利润,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2.存在的问题:虽然今年我国房地产债券市场有所发展,但其发展处于一个初始阶段,存在较多问题,主要有:
(1)利率管制政策限制了房地产债券发展。利率政策规定房地产企业债券利率不高于同期银行存款利率的40%,在实际发行时往往不超过20%国家为保证国债的发行甚至强行规定,企业债券利率不能高于国债利率,完全违反市场经济原则。同时在审批时,让在信用和规模上存在差别的企业均按大致相同的利率发行,没有让利率体现市场规律。
(2)房地产债券设计品种单一。近几年发行的房地产债券大部分是三年期,固定利率,到期一次还本付息。虽然考虑到项目开发周期,但这样做一方面不利于企业规避市场风险,到期形成较大偿债压力;另一方面使得投资者没有可选择的投资品种。
参考文献:
[1]张雪宁:我国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可行性分析,中国房地产,2004
关键词:交易性金融资产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持有至到期投资 公允价值
一、金融资产的概述
(一)金融资产的含义
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义的金融资产是指单位或个人拥有的以价值形态存在的资产,是一种索取资产的权利,根据新会计准则的定义,金融资产组成主要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项、股权投资、债券投资和金融衍生工具形成的组合等。狭义的金融资产是指一切可以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进行交易、具有现实价格和未来估价的金融工具的总称。本文所分析的金融资产侧重于狭义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进行比较分析。
(二)金融资产的分类
《企业会计准则第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规定,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以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1)交易性金融资产,即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包括以交易为目的所持有的债券、股票、基金、权证等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工具具有以下两个特征:企业的持有目的是短期性的,即在初次确认时就确定其持有目的是为了短期获利;该金融资产具有活跃的市场,其公允价值能够通过活跃市场获取。
(2)直接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即指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之一的金融资产:该指定可以消除或明显减少由于该金融资产的计量基础不同所导致的相关利得或损失在确认和计量方面不一致的情况;企业风险管理或投资策略的正式书面文件已经明确规定该金融资产组合、该金融负债组合或该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组合,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进行管理、评价并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
2.持有至到期投资,是指到期日固定、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且企业有明确意图和能力持有至到期的非衍生金融资产。通常情况下,能够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金融资产,主要是债权性投资,比如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固定利率国债、浮动利率金融债券等。
3.贷款和应收款项,是指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回收金额固定或可确定的非衍生金融资产。
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指初始确认时即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以及除上述其他三类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也就是说若管理者的意图不是很明确或者没有计划将其归类到前三类,那么就可以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例如,企业购入的在活跃市场上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和基金等。
二、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差异
(一)初始计量方面的差异
1.交易性金融资产,在取得时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应当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即应收股利、应收利息。会计处理为: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2.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取得时支付的相关交易费用,均直接计入初始取得成本。会计处理为:借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收股利/应收利息”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二)后续计量方面的差异
1.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企业应将其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直接影响当期损益。会计处理为:借记“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贷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或做相反分录。
2.持有至到期投资在持有期间,其账面价值以摊余成本进行计量,并按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认利息收入计入投资收益,直接影响当期损益。会计处理为:借记“应收利息/应计利息
”科目;贷记“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企业应将其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影响的是所有者权益,不影响当期损益。会计处理为: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贷记“资本公积”科目,或做相反分录。
(三)资产处置方面的差异
1.交易性金融资产在被处置时,其公允价值与入账价值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同时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即将其转入投资收益。会计处理为: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科目;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贷记“投资收益”科目。
2.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被处置时,应将所取得价款与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即投资收益。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投资收益”科目。
3.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被处置时,应将取得的价款与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同时将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对应处置部分的金额即“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出,计入投资收益。借记“银行存款”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本公积”、“投资收益”科目。
三、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实例分析
现行准则将金融资产分为四类,其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作为企业非常重要的两类金融资产,在核算上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在会计处理上很容易混淆。本文以股票为例,通过比较将其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的不同,从而进一步分析不同类型的金融资产对企业当期产生的不同财务影响。 例:2012年11月11日a公司从二级市场购入一批b公司发行的股票600万股。取得时公允价值为每股8.3元,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每股0.3元,另支付交易费用8万元,全部价款以银行存款支付;2012年11月16日,收到最初支付价款中所含的现金股利;2012年12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8.9元;2013年3月31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7.5元;2013年6月30日,该股票公允价值为每股6.4元。预计股价的下跌是非暂时性的。2013年7月30日,该股票公允价值回升至每股6.6元。此时导致前期股票价格持续下跌的客观因素已消失。2013年8月6日,甲公司出售全部股票600万股,售价每股7元,另付交易费用6万元。
该例中a公司从二级市场购买了股票,如果该公司管理层的意图是为了近期出售,以赚取差价为目的,则会计人员应将它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若管理层不是为了短期获利而持有该股票,则会计人员应将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至于归为哪类金融资产,主要取决于管理层对利润等财务指标的考虑。所以笔者以这两类金融资产为例,从初始计量、后续计量、资产的减值和处置等方面来具体说明它们在会计处理上的差异。
(一)取得金融资产时的会计处理(见表1)
这两类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最大区别,就是对相关交易费用的处理不同。交易性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将发生的交易费用简化处理,直接费用化冲减当期损益,符合简明原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确认时,将发生的交易费用资本化处理,直接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价值。初始确认时,两种不同的会计处理将会对企业当期个别财务指标产生不同的影响。
若将其归为前者,则甲公司的当期利润会减少8万元,当期应纳税所得额也会减少8万元,当期所得税费用也随之减少2万元(假定该公司的所得税税率是25%),致使当期净损益减少6万元。若归为后者,则不会对该公司的当期损益产生任何实质的影响。
(二)资产负债表日金融资产价格变动的会计处理(见表2)
资产负债表日,两类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对该资产由于市场价格的升降所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差额的处理。交易性金融资产将公允价值变动差额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影响当期利润。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没有将公允价值变动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而是作为一种未实现的损益,通过“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计入当期利得(损失)来反映。
实际上,期末股票市场价格的上下波动所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差额只是一种潜在的、隐含的损益,只有等到将该股票出售之后才真正实现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处理方式,一方面,很好地遵循了谨慎性原则,大大压缩了企业利
市场价格上下波动随意调节利润的空间,另一方面,将未实现的损益通过利得(损失)来反映,很好地贯彻了全面收益观的思想,是与国际会计准则趋同的重要体现。
(三)金融资产减值的会计处理(见表3)
当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下跌的幅度达到甚至超过其成本的20%,或连续下跌的时间达到或超过6个月,导致下跌的因素是客观存在且非暂时的,就应合理地判断该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并计提减值准备。按现行市价与其成本的差额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将持有期间由于市场价格持续大幅度下跌所累积形成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借方余额转出,不足的部分再计提减值准备,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2013年6月30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下跌至每股6.4元时,价格下跌幅度高达其成本的20%,且是非暂时性的,可以判断该金融资产发生了减值,应计提减值准备。当市场价格大幅度下跌时,两类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二者对减值部分的确认和计量。交易性金融资产不计提减值准备,而是按现行市价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冲减当期损益(即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660万元;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计提减值准备,按现行市价与其成本的差额冲减当期损益(借记“资产减值损失”)968万元。两种处理都会减少当期利润,但后者对当期利润的影响程度要大得多。
(四)金融资产市价回升时的会计处理(见表4)
当客观减值因素消失,金融资产的市场价格回升时,两类金融资产会计处理的最大区别在于对市价回升金额的确认不同。前者将市价回升形成的潜在收益计入了当期损益,而后者将市价回升形成的潜在收益计入当期利得。不同处理将产生不同的财务影响,前者会使当期利润增加120万元,而后者的当期利润不会受到影响。
(五)金融资产处置时的会计处理
处置时,两类金融资产不同的会计处理对当期损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若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将收到的处置款4 194万元抵减购买支出4 800万元,亏损606万元。若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前期已确认了资产减值损失968万元。导致本期实现了收益354万元。这两种处理对当期损益产生相反的影响。此种情形若是出现在年末,仅仅由于归类的不同,会对年报的利润等指标产生重大影响。
四、现行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存在的问题
(一)金融资产的确认有待完善
由于衍生金融资产是一种选择权,该权利所导致的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在时间和金额上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并且其价值也会不断的变动,流入或流出企业的经济利益也无法计量。按照我国现行会计准则的规定,衍生金融资产既不符合资产定义,也不符合资产的确认条件,不能作为资产确认,只进行表外披露,把未来不确定的利益和潜在风险变成可控指标,最大限度地化解风险。随着法律、金融市场等环境条件的完善及计量手段的发展,衍生金融资产将由表外披露转为表内确认。
(二)金融资产的计量有待改进
我国现行会计准则对金融资产的计量采用了公允价值、摊余成本和历史成本混合计量的方法。初始确认金融资产时,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后续计量时,原则上也按照公允价值计量,但下列情况除外:对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按摊余成本计量;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其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工具投资,以及与该权益工具挂钩并须通过交付该权益工具结算的衍生金融资产,按历史成本计量。这样处理会导致初始计量时交易费用处理不一致;后续计量时,对于相同的金融资产,在不同企业甚至在同一企业的计量也不同等问题。
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的做法,将金融资产计量简化为按公允价值计量和摊余成本计量两种方法,对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变动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对于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金融资产,如果其合同现金流量确定,采用摊余成本计量;如果其合同现金流量不能确定,则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化形成的利得或损失直接计入权益中的“其他收益”。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2011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1.
中小企业资产规模较小、经营灵活、变化快捷,造成其资金需求在时间和数量上具有较大不确定性,一次性融资的量较小但频率较高,使得融资复杂性加大,融资成本较高,而最终又体现在融资难上面。当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可从两方面来分析:(1)外部融资环境方面。首先,缺乏完整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近年来,针对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的问题,国家虽然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但尚未形成完整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金融政策体系,导致大多数社会资源和银行贷款都流向大企业。其次,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现行金融体系的主体,主要是为大中型企业服务,对中小企业支持力度不大,以致弱化了金融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第三,缺乏有效的信用担保体系。由于政府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运营直接干预过多,加上信用体系的补偿机制仍然是按照计划经济的方法进行一次性补偿,没有根据不同信用担保机构的运营效率、业绩进行连续激励性补偿,导致担保机构运营的效率低下。第四,直接融资渠道狭窄。众所周知,我国的证券市场是以国有企业改革为宗旨,重点扶持国有企业上市融资,加上证券融资时间长、费用大、门槛高等原因,造成股权融资、债券融资目前尚不能成为中小企业融资的主渠道。(2)中小企业自身方面。首先,基础比较差,内部管理混乱。中小企业规模相对比较小,组织结构变化快,财务管理相对不规范、不稳定。其次,信用观念淡薄。我国中小企业资信等级普遍不高,50%以上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不健全,资信等级60%以上都是3B或者3B以下,风险抵御能力弱。第三,规模小、实力弱,抵押与担保受到限制。中小企业资信较差,若要获得贷款,需提供信用抵押或信用担保,在中小企业由于既无合适的抵押资产,也无担保人,自身资信又很低的情况下,获得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是困难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方式比较与分析
现实经济活动中,企业融资方式较多,分类方法也五花八门,下面就以企业与资金供给者的关系——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来分类分析。
1.直接融资方式分析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企业的融资方式趋于多元化,许多中小企业开始利用直接融资来获取资金,但目前直接融资占中小企业融资的比例较低,可见,我国资本市场在直接融资方面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常见的直接融资方式有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但在当前的中国使用股权或债券融资的中小企业并不多,除自身原因外,更多的是融资环境、政策等宏观方面的原因。
不少国家在主板以外开设二板,为极具发展潜力的中小型成长企业提供股权融资的渠道。国际经验表明,同间接融资方式相比,二板市场股权融资这种直接融资方式能更好地促进中小企业特别是高科技、高风险、高成长性企业的发展。此外,在主板之外设立一些地方性的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也不失为中小企业融资一种良好方式,让暂时不能上市的众多中小企业有机会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然而,对于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二板市场还是可望不可及的,即使是高科技、成长型的企业,也会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在二板上市融资。正因如此,我国有1000万家中小企业,能上市融资的也只是少数。对于一些资信较好、发展稳步的中小企业,我们推荐采用私募的方式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债券,也可以公开发行债券直接融资。但目前我国的集中管理、分级审批的债券发行制度似乎并不怎么支持企业发行债券,这从目前我国债券市场的情况可以看出。参照国外成熟资本市场的情况,有必要转变目前债券发行的管理机制,以拓宽债券融资渠道,只要发行债券主体资本结构健全、具备偿还能力、财务信息披露充分,就应当允许其登记发债。
2.间接融资方式分析
相对于直接融资,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似乎更加有效,事实也证明,中小企业发展过程的融资更多的是借助金融中介机构,而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资格审查又相对较严,从而使中小企业陷入发展的困境。目前资本市场上常见的间接融资方式有:综合授信、动产托管、票据贴现融资、无形资产担保贷款、金融租赁、典当融资、银行贷款,可见间接融资方式还是比较多,但真正使用的却不多。在各种间接融资方式中,由于商业信用和票据市场不发达,中小企业通过票据贴现来融资的量还很小,企业金融知识的匮乏又使得其他融资方式难以利用,致使目前我国中小企业间接融资方式还是以银行贷款为主。
对比金融机构贷款,本段将简要分析典当融资和金融租赁两种较为适合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方式。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采用典当融资是一种便利的融资渠道,它集合了以下几个优势:(1)对中小企业的信用要求几乎为零,只注重典当物品是否货真价实;(2)典当物品的起点低,价值不限,千元、百元的物品均可以典当;(3)典当融资手续简便,融资速度快,效率较高,即使是不动产抵押,也比银行便捷许多;(4)不问贷款用途,资金使用十分自由,周而复始,可大大提高资金使用率。它比较适合资金需求不是很大,急需使用资金的中小企业的融资,典当融资已成为缓解企业短期资金困难的救命稻草,但从中小企业长远发展来看,金融租赁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融资方式。金融租赁自从上世纪在美国诞生以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对中小企业而言,金融租赁有以下好处:(1)任何经济活动都要经过复苏、扩张、收缩和萧条四个时期,但经济周期性波动,对金融租赁业影响不大。当经济处于扩张时期,中小企业急缺资金时,金融租赁能充分发挥其融资的功效。当经济处于萧条时期,为了刺激消费、缓解市场疲软压力,金融租赁能够发挥促销功能。(2)金融租赁有利于中小企业实现表外融资。中小企业承租设备获得的是其使用权,因而在资产负债表中并不列为负债,不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增强了企业的借款能力,实现表外融资。(3)金融租赁手续简便,能使中小企业迅速获得所需的资金,尽快形成生产能力。金融租赁一般要比单纯的依赖借贷购置设备的速度快得多,还可以有效的避免因设备过时而承担风险。(4)金融租赁运作灵活,对承租人的资信及担保要求不高。中小企业所要投资的项目只要现金流量较充足,一般都能通过金融租赁方式取得所需设备,但由于我国企业信用度不高,租金拖欠现象严重,致使目前租赁额偏低,加之租赁行业的不规范及缺乏政策的支持,严重制约了金融租赁的发展。
3.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比较分析
通常,中小企业在进行融资方式选择时会对融资期限、融资成本、融资风险、资金使用自由度、资金的到位率和融资主体的自由度等因素进行考虑。在我国中小企业目前融资的方式中,有48.41%的中小企业选择利用企业积累的自有资金,38.89%的中小企业选择通过银行信贷来扩大生产规模,而选择通过其它形式来筹资的中小企业不足13%,其中仅有2.38%的中小企业首选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进行融资。这表明相对于发行股票或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来说,间接融资仍然是我国中小企业的首选融资方式;同时也表明对中小企业来说发行股票或债券等直接融资方式的难度依然很大。
在目前的经济条件下,我国的融资制度不太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例极不协调,在企业整体自我积累很弱的情况下,中小企业过分依赖银行信贷的间接融资,结果只会加剧银行风险,因此要适当提高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比例。合理的调整中小企业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比率,使资本结构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相适应,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健康的发展。
三、中小企业融资创新思路分析
中小企业为中国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的经济组织,然而,这一经济角色与其在整个社会资源配置中的地位是十分不匹配的,这种不匹配的状况既反应在中小企业自身融资结构的不合理,又表现为中小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狭窄,来源匮乏,方式单一。传统的融资方式不仅不能改变中小企业资金渠道狭窄、资金来源匮乏的局面,反而使中小企业的有效资金需求得不到可靠资金来源保障的矛盾更加激化,异化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结构,影响了中小企业的经营业绩,也直接降低了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功能性作用。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融资方式单一的问题,已经成为转变增长模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焦点,实际上也是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安排和金融市场资源配置面临的挑战。至此,我们可从资本市场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层面,研究资本市场制度安排,创新融资方式,推进资本市场与中小企业的共同发展。
从中小企业融资来源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中小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所有者权益、保留盈余和非正式股权,因此,中小企业转向民间资本、商业信用以及非正式信贷等方式进行融资也就不足为奇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理想融资方式至少应满足三大条件:资金供给主体比传统金融机构有着天然的优势,能够获得更高的回报,因而敢于承担更大的风险;资金供给主体在给中小企业提供融资便利的同时,能够给中小企业带来经营管理的帮助;资金供给主体能够克服中小企业融资中的成本过高的劣势。在中国现有中小企业的融资方式中,对这三个条件的满足程度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我们要从有利于中小企业分散和化解风险、有利于获得各种增值服务和帮助、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的客观要求出发,探求融资方式的改进和创新。
四、结语
作为公司血脉的资金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至关重要,而融资方式的选择又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资金融通的成本、数量、使用时间、自由度,使得目前很多研究主要集中在具体的融资方式创新上,对基础的融资制度、环境、创新原理研究较少。本文从融资方式出发,结合融资方式创新思路分析,对融资方式创新提出三点要求,希望对中小企业融资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胡竹枝.银行与中小企业融资关系比较与选择[J].财经研究,2003,(6).
[2]贾银芳,融资租赁.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渠道[J].中国经济评论,2004,(11).
从现在的形势来看,我国的社会经济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趋势,这样就使得各个行业和领域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处于优胜的地位,就一定要充分的利用资料,从而才能很大程度的推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此同时企业在融资过程中,如果做好的税收的筹划工作,就能够最大限度的减少融资成本和税赋的负担,并且还能够帮助企业更好的立足于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因此做好税收筹划是非常重要的。
二、浅析我国企业融资的主要形式
1.内部融资方式。在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融资的时候,与外部融资相比较,企业内部的融资方式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特征。例如:融资的成本比较低。与此同时还要很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的重视,内部融资,通常情况下是指企业为了满足日常经营和运作等所需要的成本,以及一些其余活动中需要的资金在企业内部开展的融资,所以在受到了很多企业高层的喜爱,也成为了企业融资的重要方式。除此之外,倘若企业的内部融资不能够有效的满足资金的实际需要,就会对外部融资方式进行考虑。
2.外部融资方式。从目前的现状来看,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采用的外部融资方式主要包括直接与间接融资两种方式。从专业的方面来看,直接的融资方式主要是说企业上市之后,进行股票投资时所采取的融资方式,并且融资人员是依照法律的规定获得股权,以及好享有有关的红利。与此同时间接的融资方式却与其有着跟大的不同,主要是指企业作为独立的法人组织向银行、一些不是银行的金融机构以及个人举债的融资方式,并且在这一环节中所获取的资金都应该投入到企业的日常生产与经营过程中。再次,由于企业进行融资的方式有很大的不同,这样就使得投资者与企业的关系有着很大的不同,具体点说就是倘若企业采用直接融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那么融资对象手上持有的发行股票就成为了实际的股东,但是间接融资的对象就不同,他们与企业之间却形成了非常明确的债权债务关系。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就可以知道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会对企业将来的经营和生产状况造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企业在进行融资方式选择的时候,一定要谨慎,并且还要充分的考虑外部融资方式的缺点,这样才能够维护企业的利益,从而就能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三、我国融资中税收筹划模式分析
1.股票融资。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一大部分的上市企业都是这种融资方式。通常情况下,发行股票的红利和股息都是直接从税收之后的利润中扣除的,这种融资方式与借款、债权利息有着很大的不同,并且没有享受税前列支福利待遇的资格。但是股票融资不需要进行本金的偿还,并且没有债务压力。除此之外,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倘若能够成功的发行股票,对于企业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还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益处。
2.银行借款。一般情况下,借款利息都是在缴纳税收款之前支付的,这样就有非常好的税收待遇,目前这种融资方式被各个企业和接受以及喜爱。与此同时通常企业在融资过程中进行筹资资金的渠道主要有两种,其一是负债,还有一种是权益资金。从负债融资的角度来说,这种融资渠道不仅能够充分的利用财务杠杆来增加企业当期收益,还可以很大程度的减少所获取的税收收入,这样就可以将节约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其他的方面,从而就能够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并且能够更好的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3.债券融资。从目前的形势来看,时代在不断的发生变化,很多规模比较大的企业都是利用发行债权来进行资金的筹集,主要是因为这种融资方式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其中由企业发行的股票,很多人都将其称为公司债券或者是企业债券。与此同时用来反映和记载债权债务之间关系的债券,就被人们称为有价证券。除此之外,采用债券进行融资还能够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整体效益,并且还能够减少融资过程中产生的成本。
4.内源融资。内源融资就是指企业内部利用自我累积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这种融资的方式具有时间长的特征,所以通常不能够有效的满足企业日常经营和生产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需要。与此同时,从税收的角度来看,自我累积资金不可以享受收税优惠,主要是因为其是与资金的使用和占有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企业在融资的过程中,采用这种融资方式企业应该承担更高的资金风险。
四、我国企业融资活动中税收筹划中的其它方面
1.长期借款的还款方式筹划。企业在融资资金的时候,采用这种筹划方式,因为它的偿还方式不同,这样就会给企业带来不同的收税待遇。本文主要通过一案例对其进行具体的分析:某一个企业要想扩大内部的需求,就引进了很多生产线,并且对资金产业的结构进行了调整,并且向银行和有关的金融机构贷款1000万元。与此同时每年投资的实际收益达到了18%以上,并且利率是10%。此外,对于贷款的成金和利息要求在5年之内归还清楚,针对这样的情况,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了各项活动的开展,并且制定出了以下几种税收筹集规划的方案:(1)该企业应该每一年支付100万元的利息,并且要在5年之内全部偿还清楚;(2)企业每一年应该偿还当期利息,并且还要偿还100万元的本金;(3)期末的时候,对于成本和利息要全部的偿还清楚。从上述的案例来分析,第二种方案的税收之后的收益是比较高的,并且可以流动的现金也比较对,因此,这三种方案中,第二种是最好的,也是可取的。
2.融资租赁的税收筹划。在企业经营和生产过程中,这种方式主要是借助物体这一融资方式来进行资金的筹集的,所以它具有资的优势、劣势以及特点,并且还跟租赁形式有很大的不同。与此同时目前很多企业可以利用几种方式来进行先进设备的引进。主要包括融资租赁、长期贷款购买以及自由资金购买等。在具体的融资租赁过程中,选择的购买方式不相同,产生的净现金流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收税之后金流出量现值来分析,最不好的方案就是采用自己拥有的资金进行购买,其次就是贷款购买,最佳的方案就是融资租赁。如果从节约税收的方面来分析,由于其没有享受事前列支待遇的资格,所以用自己拥有的资金进行购买所获取的利益是最小的,而利用贷款进行购买设备,由于其能够充分的享受税前列支待遇,这样就给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效益,既其获取的利益和使用价值是最大的。
五、结语
在市场经济中,根据企业资金的来源不同,可以将企业的融资方式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一)内源融资内源融资就是指企业将自身通过经营所得盈余,或者说是将自身累计的资金投入到企业中,使得企业获得资金能更好的发展。内源融资是中小企业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融资方式,内源融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内部的保留盈余和折旧,以及包括业主从创业人员和亲戚、家族中筹集的资金,这都是内源融资。内源融资不需要企业实际对外支付利息或者股息,所以没有实际的现金流出企业。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发展规模限制,其不可能有太多的内部资金供其使用,中小企业要想发展壮大,从外部获得资金,即从资本市场上获得资金是必不可少的,可见外源融资对中小企业来说是至中国集体经济关重要的。(二)外源融资外源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外部的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来供其投资,而不是通过企业自身的经济活动来筹集资金的方式。根据资金产权关系的不同,可以将外源融资划分为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股权融资也称为企业的所有权融资,股权融资所得到的资金即是企业的所有权资金,股权融资一般发生在企业创办初期或者当企业想增资扩股时,股权融资获得的资金一般是来自于企业的股东,也有来自于政府出资的或者风险投资的或者个人投资的。股权融资的优点是增强了企业的举债能力和资信,因为一个企业负债的基础就是这个企业的股权融资规模,企业借债规模的大小受到股本大小的影响,股权融资有利于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股权融资的缺点就是容易分散企业的控制权,不利于企业的产权交易,而且股权融资一般是企业的初始融资,所以融资成本也较大。债务融资不同于股权融资,股权融资一般发生在企业初始创办时期,而债券融资可以发生在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债务融资是指企业通过发行债券、银行贷款、民间借贷等方式从企业的债权人那里筹集资金,债务融资获得的资金代表着企业的债务,所以这种资金也称为企业的负债资金或者负债资本。债券融资的优点是具有财务杠杆的作用,它可以提高企业所有权资金的回报率。债务融资的缺点是债务融资获得的资金毕竟不是企业自己的资金,企业只有资金的使用权而没有资金的所有权,企业不仅要为使用这些资金而付一定的资金使用费即利息,而且到期时还得把筹集的资金还给债权人,另一方面,相比较股权融资而言,债务融资也有可能带来债权人对企业的干预问题。除了上面所说的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企业还可能有其他的融资方式,比如租赁融资、商业信用融资、商业票据贴现、典当等等。一般情况下,中小企业不会只选择一种融资方式,而是选择几种融资方式同时进行,当企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企业会选择不同的融资方式来使企业健康的发展。
中小企业如何选择融资方式
中小企业除了股权融资和债务融资方式之外还有很多的其他融资方式可供选择,每一种融资方式都会给企业带来不一样的效果。在中小企业选择其融资方式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企业处于什么样的行业以及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一)根据企业所处行业类型选择融资方式1.高新科技中小企业。高新科技中小企业和传统的中小企业一样,在融资方面都存在很多的限制,但是它优于传统中小企业的一点就是具有概念优势,所谓的概念优势就是“高新科技”这个概念。这个概念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受到很多具有冒险精神的投资者的青睐,而且高新科技中小企业的巨大盈利的发展前景也吸引了一批传统投资领域的投资者的重视。另一方面,高新科技中小企业对国家的发展也是相当的重要,受到了国家的重视,国家也会对这类企业给予充分的政策、法律、甚至是直接的资金支持。2.传统中小企业。传统中小企业虽然没有高新科技中小企业那样获得国家的很多方面的支持,但是它也有其自身方面的优势。传统中小企业市场比较成熟,产品需求比较稳定,而且有形资产相比无形资产要多,抗风险的能力也相对较强,所以传统的中小企业能够较容易的从亲友中获得所需要的资金,而且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和商业信用来进行融资。(二)根据企业的发展阶段选择融资方式中小企业的发展阶段可以分为四个:种子阶段、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选择的融资方式是不一样的。1.种子阶段———内源融资为主。在种子阶段,企业技术不成熟、没有销售规模也没有销售渠道,这一阶段的企业面临的风险很高、风险承担能力极低很容易失败,而且企业的市场前景也不明确,生产也未正式开始,可供企业抵押的资产非常至少,这时的企业即使是想获得普通的贷款也是非常的难。所以种子阶段的企业大都是通过内部融资的方式解决企业对资金的需求。2.创业阶段———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中小企业进入创业阶段之后,就意味着企业已经有了自己较完善较成熟的生产方式,企业在这一阶段需要做的就是利用自己已掌握的生产方式来生产产品,这时的企业已经有了较好的融资条件,内部也已经积累了较多的资金,这时的融资方式应该以权益融资为主,债务融资为辅。3.成长阶段———银行信贷为主。中小企业进入到成长期就意味着企业在生产和销售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时的企业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形象,顾客群也较为稳定,财务风险也比较低,中小企业可以利用自己良好的信用记录来获取商业银行的信贷资金。而且这时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巨大,一般应该避免稀释股权,所以不应以股权融资为主。4.成熟阶段———资本市场大规模融资。中小企业进入到成熟的发展阶段就意味着企业的生产经营很完善、管理经验也较为丰富、盈利持续增长,处于成熟阶段的中小企业可以考虑通过资本市场来获取所需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上,企业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的方式融资。对于发展较好的中小企业,要想接下来把企业做的更强大,那么在满足上市条件的时候应及时上市,通过上市来做强做大自己。
【关键词】后金融危机时代背景;集团企业;融资方式;创新;研究
所谓后金融危机时代指的就是在危机缓和后,而进入的一种较为稳定的状态。世界经济已逐步好转,后金融危机时代到来的象征是,因为通货膨胀的关系,新兴企业国家已施行货币紧缩的措施。但由于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并没有或是不能完全的消除,导致世界经济各方面仍然具备较为复杂的不稳定因素。因而有可能再次发生经济衰退的现象。
1.企业选择采用融资方式时需要考虑的若干影响因素
企业在选择选择融资方式的时候,必须要时刻保持谨慎的态度,全面掌握并分析各方面的情况,确保获得最佳的融资方式。一般来说,融资方式的选择会受到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①融资规模的大小;②对企业控制权的影响;③融资时机恰当与否;④企业的目标资本结构;⑤融资风险的大小;⑥融资成本的高低。
2.企业融资方式的划分类型
2.1 内源融资
企业内部出现的闲置资产是内源融资的资金来源,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所获得的利润收益是决定内源融资能力的关键性因素。企业根据自身留存收益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将资金转变成为投资方式,帮助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在这种融资方式下,企业现金的流量没有发生缩减,而且不需要承担支付股息利息的压力;企业内部是融资资金的来源,融资行为不需要支付相关费用,其成本是非常低的。企业在进行融资活动时,一般都会首先选择内源融资的方式,因为只需考虑企业自身获利情况、投资者预期、净资产规模等因素,就能顺利开展融资活动。
2.2 外源融资
外源融资是指以自身企业作为融资核心,通过融合其他主体的资金力量,帮助自身企业进行投资活动的过程。施行外源融资行为将会受到各方面不同因素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的内容及范围比较广,选择使用的筹资形式相对来说也比较多。外援融资一般可以分为直接及间接筹资形式。直接筹资主要是通过资本市场,比如发行债券与股票;间接筹资则借助银行的帮助完成融资活动。
3.若干种创新有效的企业融资方式
通过分析目前的金融环境,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具有较高可行性和操作性的融资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3.1 私募股权融资方式
如果投资建设的项目具有高利润、低风险等吸引投资商的特征,那么企业可以选择私募股权的融资方式来为建设项目吸引到更加充足的资金。企业应该首先排除建设投资项目自有的资金,然后将其余的资金以增资扩股或股权出让的形式来施行股权融资。
3.2 银行贷款方式
企业投资建设的项目除了原有资金以外,都可以选择使用银行贷款的融资方式来解决资金周转方面的困难,这种方式是解决项目资金紧缺最有效的方式。但是这种融资要求贷款企业必须具备良好的信用等级,而且投资建设的项目应该存在着非常广阔的盈利空间。如果贷款企业的信用等级没有满足银行的基本要求,但是企业具备提供可抵押固定资产的能力,那么企业应该结合其实际资信情况,选择担保或抵押贷款的形式来开展融资活动。
3.3 综合融资方式
综合融资方式的内容包括私募股权融资方式及银行贷款方式,是两种融资方式的综合体现。在这种综合性的融资方式下,企业投资建设项目所欠缺的资金将分别使用私募股权融资方式和银行贷款方式来获得,能够有效结合两种方式获得最佳的融资效果。私募股权融资在具体施行的时候将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且花费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我国目前的经济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整体局势不是非常乐观,企业采用私募股权的融资方式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银行贷款是获得最高效率的有效融资方式,企业只需满足银行的贷款要求及条件,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获得项目建设欠缺的资金,但得不是每个企业都具备申请银行贷款的规模,满足到银行融资的硬性条件。为了使投资建设的项目能够顺利启动,企业应该以自身发展情况为前提条件,结合当前经济形势来选择使用融资的适宜方式,让私募股权与银行贷款两种方式得到有机的结合。
3.4 投资基金融资方式
投资基金具有显著大众化的特征,是施行信托投资的有效工具。投资基金融资是指发起人或管理公司筹集零散的资金,并给予资金所有人投资及收益的凭证,邀请具备深厚专业技能及丰富投资经验的专家对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监管使用,信誉程度较高的金融机构扮演资金保管信托角色。企业把基金放入不同行业的投资中,该行业就成为了企业的投资基金对象,基金不仅能够给还没有上市的企业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还能对其资金周转情况进行实时的监督。近几年以来我国证券市场获得了广泛的发展空间,企业应该积极选择投资基金的有效融资方式,通过专业化的运营及操作,将集中的投资风险分撒开来,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持续提升投资利润效益。
3.5 租赁融资方式
我国企业大部分机械设备都是比较陈旧落后的,急需得到更换或者升级,在资金相对紧缺的情况下可以采取融资租赁的形式来筹集资金为方式为企业购置新的机械设备。融资租赁是指出租者向所有者购买机械设备,然后将其出租给企业使用,企业只需支付出租者一定的费用。这是一种新型的融资形式,这种形式为企业筹集到的不仅是资金,而且还包括机械设备等实物,通过筹集机械设备实现筹集资金的根本目的,突破了商业信用及信贷的传统固定形式。企业通过从租赁公司租用机械设备,从而减轻了投资机械设备的资金压力,目前我国企业开始积极引用这种新型的融资替换方式,在较短的时间之间迅速弥补资金方面的缺口,这种企业在这种融资形式下非常容易构建生产框架,企业的举债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保存。在这种融资形式下企业不需要承担过多的债务压力,其资本构成维持原状,没有发生改变,企业仍然具备较强的借款能力。企业租用机械设备的费用能够在计算所得税之前进行扣除,可以减轻部分税收压力,同时企业不用承受机械设备被淘汰引发的一系列风险。
4.结束语
融资是一种能够帮助企业拓展再生产能力,优化持续经营模式的有效方式,也是企业获得广阔发展空间的基础条件。在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中,管理者必须明确融资行为的深刻内涵,着重突出其重要性并列为企业的战略核心问题。若企业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迅速筹集到充足的资金,那么就能解决资金缺口,同时走上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如果企业不具备迅速筹集资金的能力,其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将会受到很大的影响,资金紧张导致无法顺利开展生产经营,甚至导致企业倒闭。在企业的发展过程里,融资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企业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需求采取最佳的融资方式,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效益。企业发展中的各项因素都会对融资方式的选择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所以,企业必须首先掌握并分析各项影响因素的利弊,然后再进行融资方式的选择,保证企业获得有效的融资及实现价值最大化。在我国经济竞争市场中施行融资手段,不能硬搬相关的财务融资理论,必须再结合企业所处的资金环境情况,灵活改变使用有效的财务融资理论及形式,使其能够切实为企业的融资行为提供服务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郭伟奇.农业企业财务战略类型选择与运用刍议[J].现代农业.2009(10).
[2]吴其圆.浅谈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方式选择[J].科技创新导报,2009(23).
[3]陈艳.关于我国企业融资方式选择问题的建议[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01).
关键词:并购;融资方式;选择
融资是企业的重要功能之一,企业可以通过各种手段途径等,来获取生产经营活动所需要的资金。并购融资是企业并购活动中的资金融通,强大资金链的支撑是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并购都不能缺少的。资金是企业并购必不可少的,采取什么方式进行融资是企业并购的重点内容。
一、并购融资的主要方式
1、内部融资
内部融资是指企业内部通过对留存收益和折旧基金等资金进行合理利用,满足企业资金需求的一种融资方式,是企业并购融资的首要选择。一般来源主要有两方面:
(1)企业自有资本金,主要包括普通股股本和优先股股本。
(2)企业利润分配形成的公积金、公益金和未分配利润及提取的折旧等内部积累资金,不会产生直接融资费用,可供企业长期自主地使用。
(3)企业应付税利和利息,无筹资费用,能够降低企业的财务成本。
2、外部融资
外部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一定方式从企业外部融入资金,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资金为己实用的一种融资方式,企业并购中应用较多的是外部融资。主要分为债务性融资、权益性融资和混合性融资。
(1)债务性融资
债务性融资是指企业通过举债筹措资金,资金供给者作为债权人享有到期收回本息的融资方式,是最古老、最常见的融资方式,主要包括银行贷款、信托计划、短期融资券、企业债、可转债、资产支持证券等。
(2)权益性融资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随着并购活动的日益盛行,权益性融资在企业的并购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权益融资是指通过让投资者占有企业的一定股份从而获得投资者资金的一种融资方式,是通过扩大股权规模获得更多投资经营资金的融资方式。
(3)混合性融资
混合性融资是指企业向资金的提供者提供的债权或者股权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进行转换而筹集资金的形式,兼有债务和权益两种特征,是对股权较为分散的企业和涉及资产规模庞大的并购较好的选择。主要包括可转换债券融资、优先股融资和认股权证融资。
二、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存在的问题
1、并购融资渠道狭窄、方式单一
我国金融市场从形式上看,融资工具是比较齐全的,主要的融资渠道比国外来说完整的,但到具体并购时,仍主要集中在银行贷款和发行股票两种融资方式上,由此看来,可选用的融资方式还是十分有限的。另外,我国企业在选择融资方式时,一般也是把股权融资放在首位,往往忽略了债务融资,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融资方式的选择失去平衡,对改善企业资本结构和管理公司结构会产生负面影响,这不利于减少企业并购的风险,会造成我国并购市场发展的障碍。
2、并购融资中不规范操作现象严重
并购融资与一般企业融资存在差别,有其特殊性,会对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融资决策的过程中,并购企业往往对财务状况及权益价值的重视程度不高,没有针对不同融资方式及融资结构安排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影响情况进行分析,没能合理的规划出适合本企业融资计划。在并购扩张过程的实践中,我国大部分企业往往只看中扩张规模,而忽略了对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分析和对融资风险的掌控情况,并购不规范现象较为严重。
3、中介机构发挥的作用甚微
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各类中介机构一个接一个的建立,但它们参与并购的上市公司非常有限,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较晚、规模较小,金融市场的主体主要是商业银行,而作为直接融资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银行的业务却比较传统和单一。目前我国投资银行的业务以传统型为主,涉及其他新型投资银行的业务较少。上市公司在并购过程中缺少寻求、咨询投资银行指导的意识,不利于并购中介机构发挥其作用。
三、完善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建议
1、拓宽并购融资渠道
现阶段我国资本市场还在逐步的完善和发展当中,作为并购资金的主要来源渠道,我国应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突破企业并购靠自身力量来完成的局限,使企业并购资金的选择渠道得到扩大,并对企业的并购发展进行引导、培养和监督,这是拓宽并购融资渠道必不可少的条件。
2、建立健全有关法律法规体系
我国立法机关应适当修订现有法律法规,减轻对上市公司有关并购融资方面的政策约束,将企业正常并购所必须的资金来源渠道合理化、合法化。第一,慢慢解除对银行贷款不得用于并购的限制;第二,对企业债券、股权并购融资方式的限制逐步放松。
3、扩大投资银行规模,提高投资银行实力
我国以资本市场为载体的直接融资市场发展历程较短、还很不健全,以银行为中介的间接融资市场仍是资本市场的主体。因此在进行企业并购时,应将资本市场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我国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发挥投资银行的中介作用,利用其信息资源和资本实力等,为企业并购提供更加广阔的运作空间,进而拓宽企业并购的融资渠道。
参考文献
[1] 马宇洋.我国企业并购融资方式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3.
[2] 饶建.关于我国上市公司并购融资方式的几点建议[J].中国机电工业,2007年第7期.
[3] 李超.企业并购融资方式的选择[J].现代经济信息.
企业融资主要是指企业作为主体来向银行或是人民群众开展资金筹集活动,通过融通资金来维持企业内部发展的平衡,协调企业内部资金的供求关系。具体地来说,企业需要以自身的生产经营状况为依据,了解企业的投资水平,对金融市场进行调查,通过金融机构来采取合适的方式筹集资金,这种理财活动便是企业融资。当企业缺乏资金的时候,要在最小的代价下为企业争取到最合适的期限,筹集到适用的资金;当企业的资金有所盈余的时候,可以在低风险的状况下适当的向外投放一部分,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新会计准则最早执行于2007年的1月份的上市公司中,这种新的会计准则改善了旧会计准则中的不足之处,基本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保持同步,是一套健全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适用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具有先进性。新会计准则的实施,促进了企业稳定而健康的发展,提高了企业的融资水平,提升了企业财务管理能力。
二、企业融资据侧中新会计准则的影响
(一)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市场的影响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根据自己的发展状况来合理的使用资金,以满足企业在发展需求,因而为了使企业能够运用足够的资金,就必须制定科学的融资决策,选择正确的融资方式,以筹集企业所学要的资金。在资本市场中,企业可以通过长期的银行贷款或是证券的形式来进行融资,资本市场的秩序对企业融资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使企业能够开展有效的融资活动就必须确保市场环境的稳定性,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建立健全的会计体系,创新传统的会计准则,才能保障会计准则反映出的企业财务状况具有真实性,才能客观地体现出企业的经营情况。新会计准则能够规范企业的融资市场,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且新的会计准则能够为企业的投资和信贷等活动提供信用条件,以降低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保障企业融资活动的高效开展。
(二)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活动的影响在企业的经营发展过程中,其需要利用融资来扩展企业的经营规模,通常而言,企业的融资方式分为短期和长期两种,若从性质上来说我们也可以将其分为债券融资方式和股权融资方式。企业长期融资方式和短期融资方式都是向银行贷款,而债券和股权这两种融资方式是企业向人民群众筹集资金。新会计准则的建立对企业的融资方式产生极大的影响。首先,从费用方面来说,新会计准则要求将企业经营活动中所产生的费用进行资产量化后才可以纳入企业成本,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从资产方面来说:新会计准则中认为企业融资中的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只要是符合资产量化需求的都可以将其纳入融资范围中,扩展了企业融资范围;从借款时间方面来说,新会计准则的而成立更体现出了人性化的一面,企业融资的借款时间有所延长,从过去短期和长期的融资方式转化为中长期融资,而且企业能够根据其融资的目的和资金的用途来制定相适应的借款日期。
(三)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企业融资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必然要求,是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要环节,我们认为企业的发展就是一种融资循环过程。选择何种融资方式的时候,企业要根据自身的经营水平和企业财务会计信息数据所反映出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选择。在新会计准则体制建立的情况下,企业的融资方式也愈来愈科学和规范。
三、结束语
内容摘要:融资成本是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一个最重要因素,对融资成本的分析将为企业的融资决策提供有力依据。本文在分析我国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融资成本对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对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融资方式的选择进行实例分析,在总结的基础上为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与实例参考。
关键词:融资成本 融资方式 实例分析
融资成本及融资方式的内涵
融资成本是企业为了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资金使用权而付出的代价。从理论上讲,资金所有权与资金使用权的分离是融资成本形成的基础,对于资金所有者而言,在一定时期内让渡资金使用权,一是相信到期能收回资金使用权;二是希望资金的让渡能带来回报。因为资金所有者让渡资金使用权意味着放弃了自己使用这笔资金的获利机会,意味着可能产生风险,相应地就要求得到一定形式报酬的补偿。对于资金需求者而言,基于信用获得了一定时期内的资金使用权,不能无偿地占用和使用资金,就必须为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资金使用权而付出代价。
融资方式是资金余缺调剂的具体形式和渠道,也就是资金由盈余部门向资金短缺部门转化的形式和渠道;即由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形式和渠道。企业的融资方式很多,按不同标准划分可形成不同类型的融资方式。
企业可选择的融资方式
(一)内源融资方式
内源融资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从其内部融通资金的融资方式,具体包括留存收益、折旧基金、内部集资和业主自筹等方式。
(二)外源融资方式
外源融资是从企业外部筹集资金的方式,也是企业的重要融资方式。具体包括:银行借款、商业信用、融资租赁、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等方式。
短期借款。短期借款的优点在于:借款期限短,成本较长期借款低。缺点在于:一是融资成本高于商业信用;二是偿还期限短,如果短期内无力偿还本息,可能导致财务危机。
长期借款。长期借款的优点在于:融资成本低,利息可在所得税前扣除,从而减少企业实际负担的成本,较股票及债券的融资成本低。缺点在于:融资风险高。
商业信用融资。商业信用融资方式的优点是:融资成本低。缺点在于:融资期限短,数额较小,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资金的需要。
融资租赁。融资租赁是由出租者按照承租企业的要求融资购买设备,并在契约或合同规定的较长期限内提供给承租企业使用的信用性业务。融资租赁的优点在于:限制较少,不需承担设备过时的风险;租金可在所得税前扣除,具有节税功能。缺点在于:融资成本较高,资金总额占设备价值的比例高于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在经济不景气时,高昂的租金往往成为企业的财务负担。
股票融资。股票融资方式的优点在于:一是融资数量大。通过发行股票可以从市场迅速筹集大量资金,实现资本扩张;二是融资风险小。股票没有固定期限,不用偿还本金,融资风险小。缺点在于:股票发行手续繁琐,发行费用高,就目前来看,股票融资成为企业重要融资方式还不成熟,特别是小型企业,向社会募集发行股票是很难做到的。
债券融资。债券融资的优点是:融资成本低于股票融资。其缺点在于:一是限制条件多,使中小企业不得不放弃对债券融资方式的选择;二是风险大。债券有固定的期限,需定期支付利息,当市场经济不景气时,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融资风险,甚至会导致破产。
影响企业融资方式选择的成本因素
(一)资金筹措成本
企业进行内源融资时,由于资金来源于企业内部,且筹措过程完全在企业内部完成,不必对外支付相关手续费用,因此内源融资几乎不存在资金筹措成本。外源融资中,我国企业最主要的间接融资方式是银行贷款,进行贷款的相关手续费用一般由银行或金融机构按照一定比例收取;直接融资方式的筹措成本情况则比较复杂。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融资时,资金筹措成本一般包括证券的印刷费用、发行手续费、行政费用、律师费用、审计费用、资产评估费用、资信评估费用、公证费用等。
(二)资金占用成本
资金占用成本是企业因占用资金而向资金供应者支付的各种资金占用费用,如长期债券的利息、长(短)期借款利息、优先股的股息、普通股的红利等。资金占用成本具有经常性、定期性支付的特征,它与资金占用的期限成正比,资金占用的期限越长、所支付的成本越高。
(三)税收成本
税收是影响企业融资成本的重要因素。在企业的融资活动中,不同融资方式获得的资金在其收益的税收问题上具有很大差异,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企业债务融资的利息费用在税前扣除具有抵税作用,这就是税盾效应。负债的税盾效应取决于税率的高低。税率与债务成本成反比,所以税率越高,利用负债获得的节税收益就越大,税盾效应就越明显,企业税后资本成本就越低。由于税收上的差异,从税后角度看,债务融资方式与股权融资方式相比具有很明显的成本优势,是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
(四)财务危机成本
财务危机源于企业的债务融资活动,是由于未来期间内存在不确定风险因素,而导致企业出现财务失败、不能按时支付债务利息和本金、甚至破产。财务危机成本是由于债务融资可能导致企业破产而承担的破产成本,以及企业陷入财务困境所产生的财务困境成本。财务危机成本的存在使企业承担更高的融资成本,并使企业的再融资能力受到限制。财务危机理论认为,正是财务危机成本影响着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
(五)成本
当企业出现财务危机时,由于破产的可能性增大,代表股东权益的经理可能会采取次优或非优的决策,牺牲债权人的利益,以扩大股东收益。这种做法虽然会减少股东的风险系数,增加其股票价值,但却是以减少企业可以获得的免税优惠为代价。
融资方式选择的成本分析及实例论证
柳州两面针股份有限公司起源于1941年成立的亚洲枧厂等5家小型私营肥皂厂。两面针公司依靠银行贷款取得最初发展资金,2003年公司向各银行贷款15000万元资金;并利用资金,加强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功效突出、质量稳定、性价比高的产品;同时利用资金借南宁举办东盟博览会的机会,宣传公司产品,拓展公司出口业务。使公司通过各项目的建设、实现公司外延式发展。
此时,公司的融资结构属于债务融资,可以满足企业短期资金需要,还可以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使企业从通货膨胀中获益。但债务融资的规模必须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企业的利润水平相适应,否则也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负面效应。因此,2003年11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首次向社会公开发行6000万股A股,共筹集资金68280万元人民币,也是正确的选择。
由于近几年国际经济呈下行态势,日化行业竞争激烈,人工和原料成本增加,部分产品销售价格下滑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公司需要资金加大节能减排、扩大产能,形成规模效益。由于技改项目较多,资金需求增加,公司筹资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在:
经营利润率不高,难以成为自筹资金的重要来源。2010年,由于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升,人民币汇率的连续升值,环境成本、劳动力工资的不断上升等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明显加大,公司主营业务受到了一定影响。由此可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无法成为自筹资金的来源,内源融资存在严重缺口。
有限的内源融资将极大制约公司的自我发展能力,加大公司的运营成本和运营风险,不利于公司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规划,实现公司战略目标,近期内其资金保证是否需要依靠外部融资策略直接关系到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与未来的生存,能否通过正确的融资决策获得发展资金,解决公司资金链断链的问题,成为了公司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股权融资比例过高,没有充分发挥债权融资的优势。根据融资资本结构理论,由于股权投资者对企业的索偿权在债务投资者之后,而且所获得的现金流量的不确定性因素比债务投资者大,所以股权资本成本要高于债务资本成本。另外,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节税利益,从而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两面针公司在2006-2008年期间没有长期借款,只有少量短期借款,从2009年开始选择长期借款进行融资,但比重不是很大,这与融资理论存在明显的偏差。这种融资方式选择的偏差,导致的结果是:由于股权融资比重过高,使公司负债率过低,这意味着资本使用效率低下或存在资金浪费现象;由于股权融资比重过高与债务融资比重过低的情况,导致公司不能享受负债带来的节税利益;股权融资的偏好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增加,企业价值减少。
融资方式的选择比较单一。目前,两面针公司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银行短期借款、股权融资和少量的长期借款。从2010年第三季度的报表可知,由于短期借款的增加,使财务费用急剧上升,其财务费用与期初相比增加了162.88%。而且短期借款偿还期限短,如果短期内无力偿还本息,可能导致财务危机。公司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只能维持一段时间,其潜伏的危害性很大。因此,两面针公司应积极发展多渠道的融资方式,优化融资成本,增强公司的融资能力。
结论
最佳融资方式的选择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现实中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究竟如何确定最佳融资方式,具体归纳如下:
充分利用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目前,我国企业的税收优惠正逐步减弱,这就使得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的优势逐渐凸显出来。企业应充分利用税盾效应来增加现金流量,为企业创造更多价值。同时,在选择债务融资的方式上,除了向银行借贷融资外,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或者是可转换公司债券等方式进行融资。
正确对待融资偏好问题。过分偏好股权融资对企业的发展极其不利,企业应正确对待股权融资比重过高的问题,发展多渠道的融资方式选择。降低企业管理层与市场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程度,从而降低融资成本,优化企业的融资方式选择。
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是衡量企业市场价值的重要标准,加权平均资本成本降低的过程,也是企业市场价值逐步提高的过程。企业要降低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必须首先增加债务融资,由于债务融资的税盾效应而降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其次,我国股权融资成本已逐渐呈上升的趋势,主要表现在管理层对融资方的审查更加严格,则要求企业更应合理设计股权融资与债务融资的比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实现最小化。
降低融资方式选择的成本。债务融资对减少企业的成本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企业应扩大债务融资的比重,同时控制股权融资的比重,让债务融资发挥更大的作用。与此同时,我国应尽快建立起债券市场体系,实现利率的市场化改革。并建立起企业破产机制,让市场机制发挥其优化选择的职能。
发展可转换债券融资方式。企业的发展是需要大量资金的,企业对债务融资的倾向较高,而权益融资又需要一定的时间间隔。因此,企业可选择发行可转换债券融资。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务和股权的性质,随着公司效益的增长,一方面投资者会将可转换债券转为股票,以便充分享受公司成长所带来的资本增值;另一方面,企业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自身的融资需求。因此,发展可转换债券也是优化融资方式选择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李丽霞,徐海俊,孟菲.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5
2.荆新.财务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曹书军,李娜,罗平.边际融资成本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J].系统工程,2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