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理性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理性思维训练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理性思维训练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理性思维训练方法

第1篇:理性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3-0116-02

中职数学教学现状思考

数学在中等职业学校是一门基础课程,对培养学生基本素质、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促进学生专业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在目前,众多中等职业学校的数学教学令人担忧,由于中职学生心理方面存在自卑、依赖、焦虑、目标多变等障碍及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与专业联系不够紧密,导致中职数学“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费力,教学效果不明显”。笔者认为一切皆起因于学生看不清数学的本质,也不知道数学思维对人的素质及其思考、处理事情的模式都有影响,没认识到数学的本质,对学数学缺乏内在的动力。

这种现象引发笔者对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思考。笔者认为,应该对中职数学进行“舍末逐本”,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注重数学思维训练教学模式。因为现代数学论认为,数学教学是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教学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而思维训练是教学思维论在教学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而数学教学不仅要教知识,更要启迪学生思维,交给学生一把思维的金钥匙。

数学思维能力因素

数学思维能力主要是指:会观察、实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推理;会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能运用数学概念、思想、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高度的抽象性是数学最本质的特点,数学的抽象性导致了极大的概括性,抽象以及概括构成了数学的实质,数学的思维是抽象概括的思维。因此,抽象概括能力构成了数学思维能力的第一要素,除此之外,数学思维能力还包括推理能力、判断选择能力和探索能力。这些都是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

如何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渗透思维训练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笔者在教学时也进行了实践和探索,现将学生的数学思维训练方法总结如下。

单向思维训练法 一般的数学知识点是前后连接、环环相扣的,总是按照因果关系逻辑递进的。这种单向的一通到底的问题解决方法就是由因到果、由易到难、由直观到理论。这就是常说的逻辑推理。这个时候,最关键的就是教会学生抓住问题的起点。数学知识具有不同程度的抽象性,为适应学生的思维方式,可以建立表象,以此作为学习抽象数学知识的起点。例如,讲解“三视图法”时,可先在讲台上摆放各种生活物品,例如粉笔盒、垃圾桶、水杯、汽车模型等。然后组织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生活用品,引发对“从不同方向观察同一物体得到的不同结果”这一问题的讨论,进而得“三视图法”。又如,学习不等式的传递性时,定理:如果a>b,b>c,那么a>c。如何让学生去理解这个问题,笔者当时选用的例子是:姚明比刘翔高,刘翔比成龙高,那姚明和成龙谁比较高。用比较直观的方式让学生去理解并知道数学是由生活中提炼出来的。理清学生的思维脉络,引导学生抓住思维的起始点、延续点,完善学生思维的条理性,也培养了学生的推理能力。

思维辐射训练法 教学中,可以某一知识点为中心,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从不同方向、途径、角度,去观察、操作、猜想,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创造新知识,从而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及全局化的概念。例如,学习百分率时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得出以下思维的放射性延展图(如图1所示)。这种思路的拓广能发现一些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这些方法能向宽阔的范围作迁移,并应用于许多非典型的情况;可以培养学生善于全方位探求,抓住问题的全貌以及与问题相关的其他因素,同时不放过其中有意义的细节与特殊的因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与研究的习惯。

反向思维法 体现思维的灵活性,即从一种心理运算转到反向心理运算的能力。例如,母亲给三个儿子分苹果,大儿子得到苹果总数的一半加半个,二儿子得到剩下的一半加半个,小儿子得到留下来的一半加半个,母亲在分苹果时并没有把苹果切开,每个儿子各得多少个苹果?经过反向思维训练后,学生知道假设小儿子得到1个苹果,显然可以反推二儿子2个,大儿子4个,总共是7个。

转化思维法 转化思维法是让学生去发现在普遍现象中存在着差异的能力,在各类现象间建立联系的能力,分离出问题的核心和实质的能力。这种思维方法起点灵活,能从不同角度、方向、方面,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过程灵活,从分析到综合,全面灵活地做出综合分析;概括迁移能力强,运用规律的自觉性高;例如学习抛物线的时候,可以如图2所示,概括不同类型的抛物线:这是解决问题遇到障碍受阻时把问题由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使问题变得更简单、更清楚,以利解决的思维形式。

训练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中的简缩性和快速性。敏捷性使人能够适应在紧迫情况下进行思考,并迅速作出正确判断。思维的敏捷性要求学生具有记忆的条理性与持久性,并在需要时能及时再现。教学中应首先注意信息的获取,这是培养思维敏捷性的关键。然后,教学应逐步使学生建立恰当的价值观念,因为它是思维敏捷性的根据。在解题教学中应训练学生具有选择探求最优解法的欲望,不仅提倡一题多解,还要判断哪种解法最好,好在什么地方,以便在适当的时候择优选取。

训练学生的数学探索能力 数学探索能力是在前面几项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中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也是最难培养和发展的要素。需要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从具体的探索方法上给学生以指导,在探索过程中要广泛应用各种思维方法并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善于探索,发扬创新精神,提出独立见解,形成探索意识。

数学思维能力训练的作用

以上几种方法锻炼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批判性。这些数学思维品质的综合形成了数学思维的科学严谨的风格,是数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主要特征,因而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依据,更是数学教学中最实用、最有效的内容,数学教学与思维密切相关,发展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数学思维训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思维方法,提高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培养数学思维能力的方法还很多,有待于我们思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丘维声.数学(基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康文龙,孙伟奇.让冰冷的数学成为火热的思考[J].上海中学数学,2010,(1Z).

[3]陈炳良.探究性数学课堂教学的几点认识[J].基础教育研究,2007,(8).

[4]曹江泉.职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探析[J].新课程研究,2008,(8中).

第2篇:理性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教学模式 观察方法 工具材料 表现形式 联想创构

设计色彩风景写生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各院校的设计专业均设有校外写生课程,沿袭着传统的绘画类写生模式,早已形成一套较完整的教学体系。随着后工业社会文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很多新兴设计专业不但需要扎实的造型基础,更需要创造性思维和灵活应变的能力。传统的绘画类风景写生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培养方式,已不适合设计专业的校外风景写生教学。笼统的教学大纲致使教学内容简单、概念,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动力不足,教学效果甚微。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亟待改革。

一、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改革进程

在此背景下,笔者所在学校对本课程进行了一些改革,包括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学成果展示以及校外写生实训基地的选择和管理等。

2011年9月,我校艺术学院充分发挥课题组的优势,将原先笼统的写生实践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彻底的修改。由原先单一的传统绘画技法知识点扩展到与设计相关的方方面面,经过调研、论证、反复的实践性教学及不断调整,实施了结构性的系列改革,逐步形成以广告、景观专业为首的两大专业群课程教学模式。2012年2月,课题组对学校2010级广告和装饰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3月又对2010级环艺和装潢专业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普遍反映新的风景写生课内容比较有趣,特别是通过问题的研究,激发了学生的抽象思维,使学生能将基础课与专业课更好地链接起来。经过系统的改革和优化,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的教学质量出现较显著的提高,并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成果:2011年被学校立项为校级课程改革建设项目,同年与本课程相关的科研论文《高职院校色彩课程重静物轻风景的结构弊端》获浙江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教育科研论文三等奖。

二、两大课程教学模式的开发

(一)、以广告专业为主的设计色彩风景写生

1、观察方法

要形成抽象的思维模式,首先要改变观察事物的方法。与传统绘画类色彩风景写生“客观真实”的观察方法不同,改革后的广告、装饰专业设计色彩风景写生:“不求模拟自然,面对自然要另眼相看,寻找景物形状、色彩的本质特征,抓住色彩美感,描绘时不计较条件色,不(注重)表现空间关系,只求有所发现,更多的从本质上、画面构成来考虑。”(陆琦《从色彩走向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版,序论)

训练方法:眼睛沿着物体外轮廓线走,即“剪影式”的感性观察,第一直觉最为重要。

2、工具材料

根据专业特点(设计中的装饰画、效果图、较多的图案设计、色彩肌理以及色彩的分解和归纳等),广告设计更适合使用水粉、色粉笔等工具表现。

训练方法:首先了解水粉的特性和主要的表现技法,如平涂法、干皴法、色点并置法、擦笔法、湿色并置法等;其次进行大量的装饰性风景画(水粉)临摹练习,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水粉的特性和绘画技法。

3、表现形式

自然界的景致是培养学生从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最好媒介。 以康定斯基的《有树干的风景》为例,画家对于景物的描绘并不十分在意,而更关注于画面本身的表现力,关注色彩、块面、线条的组构秩序。设计色彩写生正是通过对客观事物造型上的多种性质的观察,即点、线、面、形状、色彩、肌理等元素,对所观察和感知的对象进行积极建构、统一秩序、整体有机组合的主观绘画表现形式。

训练方法:教学中要多启发学生,多看范画。例如装饰性的色点(可参考新印象派作品)、色线(可参考梵高作品)、平面色块(可参考更高作品)、图案纹样(可参考马蒂斯作品)等多种元素都是很好的表现形式,这种以形状和色彩为主的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训练,能促使学生变被动松散的具象思维模式为主动严谨的抽象思维模式。

训练步骤:先临摹不同表现形式的水粉风景画或景物画;再将写实的水粉风景画进行色彩分解和归纳;然后分别以色点、色线、色面、色肌理、图案及综合方式进行设计色彩风景写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4、联想创构

人思考问题时通常运用两种思维方式,即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如果说上述表现形式是一种聚合思维训练方式,那么联想创构则是一种很好的发散思维训练方式。对于广告专业等平面设计者来说,敏锐的形状、色彩感知力是联想创构教学模式很好的媒介。

“形状是眼睛所把握的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它涉及的是除了物体在空间的位置和方向等性质之外的那种外部形象。”(【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艺术与视知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即点形、线形、面形。形状可以是合围封闭的实形,也可以是未封闭的虚形;可以是画面中的正形,也可以是组成封闭物体之外的那部分负形;可以是抽象的几何形,也可以是有机的任意形。

以往的教学都将形状(造型)和色彩分开教授。设计色彩风景写生课程里,“色彩不再是素描(单色造型)之外的独立因素,而是造型表达的有机成分。”(《艺术与视知觉》,第454页)例如,一个圆形和蓝色结合会让人联想到地球,一个圆形和红色结合会让人联想到太阳。相同形状加不同色彩、不同形状加不同色彩、不同形状加相同色彩等,不同方式的结合,会产生不同的表现效果和视觉意象。

第3篇:理性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数学思维;幼师生;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园教育要从不同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多方面发展。”这是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科学领域教育内容和要求中被鲜明地提出的。可见即要重视数学课程基础、文化、工具方面的显性作用,更要从数学课程的隐出发,它对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使用科学语言、进行科学审美,尤其是训练理性思维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包括幼儿对数学的兴趣、认知能力和思维训练在内的幼儿数学活动的好坏,无疑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息息相关。因此,以教育目标与课程改革为宗旨,探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思维的特点并由此制定相应的思维训练方法已经势在必行。为此采用访谈和问卷调查的形式,立足于幼师生的思维特点,了解幼师生的数学思维现状,从而有效地改进幼师生数学课程,更好地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亦为从业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迪。

1问题的提出

有计划、有目的、系统的教学活动被称为思维训练。教师如何在正常的幼师数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激发和提升学生的思维,继而形成指导幼儿数学思维的能力,是所谓的幼师数学课程中的思维训练。学生、数学教师与数学家的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中常见的数学思维。要完成这种由低到高的数学思维转变,要经历三个阶段。一是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认识到自身数学思维的劣势与提升点;二是教师在数学知识的不断探究中,发现数学家的思维方法;三是在数学教师的思维的推动下,使学生的思维逐渐与数学家的思维接近直至转变。可见数学作为思维训练的体操,对于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肩负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可见,在幼师数学课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思维水平不仅能够大大提升,将来继而应用于职业,还能使幼师生在未来从教过程中,对幼儿的数学思维培养富有积极的影响,对实现幼师数学课程服务专业、面向未来、培养能力的指导思想,也意义重大。本文拟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思维现状的调查来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特点,为幼师数学课程中思维训练模式的构建提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本研究针对我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全体在编学生,从中抽取了150名一年级学前教育专业新生,进行了关于幼师生的数学思维意识、数学思维习惯和数学思维方法等方面的数学思维状况的问卷调查与访谈。

2.2研究工具

以班级为单位,对被测幼师生进行访谈和问卷调查。被测幼师生在填写调查问卷之前,主测教师要告知调查问卷的填写说明,再按要求施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调查问卷。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明确了一年级学前教育专业新生数学思维状况,再综合其他相关成果的研究,我们把幼师生数学思维分为意识数学思维、习惯数学思维和方法数学思维。这里的意识数学思维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虽具备基本的数学知识,但没有再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意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既没有养成数学思维的习惯,又存在着诸多数学思维的方法问题。这里的习惯数学思维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既拥有较全面的数学知识,又初具再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意识;数学思维习惯初步养成,数学思维的方法却略显不够;这里的方法数学思维是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丰厚的数学知识和再学习数学知识的思维意识,不仅养成了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亦可以合理地使用数学思维的方法。

3结论与分析

3.1幼师生对数学知识的思维意识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培养幼师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首先要提升他们的数学知识水平。从理论层面,幼儿数学知识固然浅显易懂,但是相应数学概念丰富,并且各概念具有特殊性和独立性。从内容层面,幼儿数学知识不仅仅是简单的算术,更涉猎数、量、形、逻辑等众多数学领域。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将来面临的教学对象是幼儿,其中就包括数学领域活动的教学。因此幼师生对数学知识的再学习思维意识,将对所教授幼儿的数学知识水平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幼师生如果没有数学再学习思维意识,那么他怎能学会数学知识,从而理解其内涵与外延,更遑论指导幼儿学习数学,对幼儿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基于此,我们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知识的再学习思维意识程度进行了调查。通过访谈与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意识到数学知识的普遍性的幼师生约占65%;约38%的幼师生对幼儿数学各个领域知识具有较强的再学习思维意识,约62%的幼师生认为已经具备从事幼儿教师的基本数学知识,对数学知识的再学习思维意识薄弱或者没有;认为有一位好的幼儿教师对幼儿学好数学具有必要性的只占33.5%,约66.5%的幼师生觉得幼儿学习数学的优劣与幼儿教师的数学再学习思维意识关系不大或者无关;觉得数学知识的学习可以训练数学思维的仅占28%。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知识的再学习思维意识程度的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部分幼师生能够意识到数学在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方面的应用,但对身边的数学不敏感,自觉应用数学知识和再学习的思维意识不强。近三分之二的幼师生认为职业规划中不需要或者没有必要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学习,大多数幼师生对数学的思维训练作用感受不深,这部分幼师生处于意识数学思维。

3.2幼师生对数学问题的思维习惯

所谓创新,绝对不是在数学课程中幼师生不会提出问题而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答案;所谓学会,只有具备举一反三、设疑反问的思维习惯才可以。在数学课程中,幼师生既能掌握数学知识,又能学会运用数学思维,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并在学习、生活和工作应用这种数学思维的能力,才能使幼师生终身受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状况问卷的思维习惯调查结果中发现,根据数学自学提纲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幼师生有16%,学生乐于且习惯自学数学;习惯于教师帮助进行数学学习的幼师生占25.5%;41%的幼师生偏于讲练结合的思维方式学习数学;其余的幼师生只能接受教师详尽的讲授才行。对幼师生面对数学问题的思维习惯形式的调查结果说明,在长期的先修数学课程的学习中,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已经形成了不愿意自觉分析数学问题的惰性,缺乏自觉地将问题提出并把问题解决的数学思维的习惯。少部分幼师生对数学问题乐于积极思维,有爱好,具有较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处于习惯数学思维。

3.3幼师生对数学应用的思维方法

数学课程中应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时,不仅坚持良好的数学思维的习惯,还可以促使学生掌握行之有效的数学思维的方法。另一方面,适合的数学思维的方法又可以有效地促进对数学知识的认知,有助于幼师生坚持优秀的数学思维的习惯,也有利于幼师生在未来职业中指导幼儿进行数学思维训练。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如果审题后没有思路,18%的幼师生习惯反复推敲,选择不同的思维方法;立刻寻求教师帮助的幼师生占61%;21%的幼师生会彻底放弃。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应用的思维的方法调查结果证明,幼师生如果不具备优秀的数学思维的方法,势必影响其数学知识的认知、再认知的思维意识和思维习惯的坚持。反之,促进幼师生数学知识认知和形成良好思维品质时,是处于方法数学思维,数学思维的方法的运用不容小觑。基于以上调查数据,了解了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数学思维状况。调查结论和分析显示,首先,从数学思维意识层面,我们必须打破以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幼师数学课程思维训练形式,否则将抑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思维意识的形成。其次,我们必须击破为了练就扎实的数学基础和基本技能而采用的强行灌输与认同的思维训练方式,不然将会造成幼师生刻苦学习的假象,习惯性地形成教师对幼师生数学思维训练的忽视,和幼师生自身思维能力的劣势。最后,我们必须突破幼师数学课程中薄弱的数学学习方式,明确形成与学前教育专业相适应的系统科学的数学思维训练模式的必要性。在数学课程中,教师根据幼师生的学习状态,在体现主导作用的同时,注意适时情境的创设、合理时机的把握,注重在过程中形成数学思维意识、习惯和方法,构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问题解决型的学习方式和思维训练模式,并应用于指导未来幼儿数学活动思维训练之中。

作者:闫玲 单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胡香兰,等.高师数学专业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通识教育,2010(4).

[2]张丽萍.中职中专学前教育专业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研究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2013(4).

[3]郑英昇.高中数学优秀生数学思维的AHP分析[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4(4).

第4篇:理性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运动技术的形成往往与心理活动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因此针对心理训练方面的指导是当前高校舞蹈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形式,这对于舞蹈教学质量而言是有效的保障。作为心理训练方法的组成部分之一,表象训练法的应用主要从心理教学与技术训练的角度来突出心理训练方法对于舞蹈教学的积极作用。所谓的“表象”主要是指对过去事物的形象感知过程,可从听表象、视表象及运动表象方面内容得到体现,其中运动表象主要是受训者在肢体运动过程中利用表象来对各种形象进行记忆和分析,并在特定时间内将各种动作形象融会贯通,反映出动作的力量性与空间性特征。可见,表象训练方法是对已经形成的表象内容进行分析的过程,因此无论是运动感觉还是肌肉感觉都显得相对真实,通过对运动技能的把控来实现对情绪情感的有效控制。作为当前高校舞蹈教学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训练模式,表象训练法的运用从心理层面实现了对外部表象和内部表象的有效结合,这一心理技能的训练过程对于高校舞蹈教学实施而言显然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外部表象训练方面,受训者如同在外部空间中看到自己的真实模样,而内部表象训练则是通过各种情景和动作技能的掌握来达到对运动技能的优化发展,这显然更加有利于舞蹈教学中动作和技能的掌握。从动作过程中通过对生理神经反应的唤醒来达到既定的训练目的是高校舞蹈教学应用表象训练法的根本目的,通过自我暗示来建立系统化的心理训练模式,这更加有利于舞蹈教学模拟训练方式的实施。随着舞蹈教学在高校艺术教育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从训练方法中寻找最为合适的舞蹈教学方式是高校舞蹈艺术教育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不仅需要从教学内容方面着手,更要从舞蹈教学训练方式方面获得教学灵感,切实提升高校舞蹈教学的质量。

2高校舞蹈教学中表象训练法的教学优势

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从舞蹈教学与心理思维拓展之间的关系出发,通过引导学生对舞蹈动作想象与体验来促进舞蹈训练水平的提升。科学合理的舞蹈教学表象训练模式不仅是对教学实施效果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学生思维动作表象的形成也大有裨益。表象训练完成之后,学生可就舞蹈动作进行技术回忆与交流,就训练过程在脑海中进行重现,进而对自身的舞蹈学习起到积极的指向作用。技术动作训练是学生舞蹈思维形成的重要基础,因此积极在舞蹈训练中应用表象训练法不仅是对学生动作模型的有效建立过程,同时对于技术动作的训练也产生了积极的巩固作用。在阶段性训练过程中,表象训练法的运用从动作的名称与动作顺序出发,切实体现出不同舞蹈动作之间的连接与配合,这显然更加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除此之外,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还排除了外来因素的干扰,通过自我想象练习的过程来达到减少动作习得阻力的目的,这不仅提高了学生舞蹈动作的习得速度,同时在舞蹈学习习惯方面也产生了积极影响。

3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高校舞蹈教学凭借其高雅性与艺术性相互融合的特征而倍受青睐,然而随着舞蹈学习人数的不断增多,传统的舞蹈教学训练方法显然已经不足以满足现阶段的高校舞蹈教学需求,舞蹈训练方式主要表现为学生的机械化模仿,这显然有悖于学生基本舞蹈技能的掌握。传统高校舞蹈教学过分突出了教师的课堂主导作用,针对舞蹈技能和动作的掌握学生大多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获得,长此以往显然阻碍了学生舞蹈学习积极性的提升,学生舞蹈学习的自主性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作为运动心理学研究的重要方式之一,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可从训练方法设计和训练方法实施两个层面得以体现。

(1)高校舞蹈教学中表现训练方法设计由于舞蹈教学本身的特殊性,因此在动作的准确性、优美性和稳定性方面有着严格要求,需要在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中促进舞蹈教学的有效开展。表象训练法在舞蹈教学中的应用从运动技能与心理指示方面共同实施,于成套的动作训练中体现对学生舞蹈技能与动作的指导,这显然更加有利于舞蹈教学目的的实现,具体的训练设计方法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得以体现:①动作初步掌握阶段在舞蹈动作的初步掌握阶段从知觉上来看是全新的舞蹈动作,然而具体的抑制过程却没有真正建立。因此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播放舞蹈录像的方式来规范学生的训练动作,针对其中的技术动作要点进行讲解,并配合好双人的位置及训练方向,这样的合作学习方式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迅速地理解舞蹈动作的技术要领,同时也能够在观察录像的过程中更好地形成思维认知,促进动作的配合训练实施,这就使得动作概念在学生思想意识中形成了相对的动态变化,更加有助于动作知觉的直观体验。②动作提高改进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分化性抑制已经逐渐形成,在内抑制分化和强化的过程中学生的消退性抑制得到更新,进而形成一定的视觉表象。因此这一阶段学生的视觉表象已然占据了其思维意识的主置,在具体的教学方法选择方面应当结合实际的教学进度来促进教学内容的呈现和理解,这对于学生表象情绪的配合极其重要。在闭目回忆舞蹈动作的过程中学生的表象与现实之间形成了相互对应的关系,而整体动作的理解也趋于深入。③动作协调完善阶段动作协调完善时期由于学生学习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因此针对各种动作技能的掌握也趋于完善,针对这一时期的表象训练法运用应当尽可能结合想象训练展开,在闭目想象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舞蹈情绪,配合以小幅度练习的展开来提升舞蹈动作训练的准确性,从动作本体感培养方面激发学生的舞蹈情绪。

(2)高校舞蹈教学中表象训练法的实施新授内容讲授之前可以先让学生从录像中感受技术动作的要领,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应当注意观察教师对动作的示范,并认真聆听教师对动作要领的讲解。在对一系列舞蹈动作进行观察之后学生自我闭目想象,对舞蹈进行重复记忆,在欣赏音乐的同时再次聆听教师对舞蹈动作的分解讲述,闭目思索,想象在音乐伴奏下自我动作展示情况,并允许四肢有小幅度的伸展运动。在对舞蹈动作进行复习的过程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回忆舞蹈动作的要领,闭目想象,反复练习,并在教师的深度讲解下随着音乐自我练习,达到反复操练的目的。课后阶段的表象训练可进行1-2次,每次的时间保证在10分钟左右。完成成套舞蹈动作的学习之后,可通过双人配合及音乐伴奏的方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测评,保证测评过程的公平公正。对照综合测评结果不难分析,实施表象训练法教学的班级无论是舞蹈动作的质量还是双人配合和谐度都明显更为优异,这也使得舞蹈教学中的差异性特征更加显著。此外,在舞蹈动作的熟练性及准确程度掌握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效果。由此我们不难推断,表象训练法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在大脑中反复记忆动作要领的方式来达到促进思考与分析的目的,这不仅极大地加深了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同时对于舞蹈教学而言也有着动作示范与强化讲解的作用,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舞蹈动作要领有着积极的影响。

4高校舞蹈教学中表现训练法的应用前景分析

第5篇:理性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个性 命题的社会性 命题的包容性 创造性思维能力 思维方法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适合发展学生的个性。而个性,是文章的灵魂。作文,就应该表现个性、解放个性、发展个性。但是,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却很少看见充满个性、有灵气的佳作,思维僵化、内容贫乏的现象屡见不鲜,正因为如此,不少的教育人士近年来不断呼吁,要让学生表现真实的自我,“以我手写我心”,实际上就是要呼唤作文中个性意识的回归。

要改正当前写作的弊病,有赖于教师的引导,给学生提供一个有利于发展个性的作文环境,而良好的课堂作文环境的形成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就教师而言,在课堂教学设计上,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开辟广阔的个性发展空间

学生的个性主要指他们的特点和气质体现在写作上的优势,提倡学生写有个性的文章,就先得在课堂上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与气氛,培养丰富多彩的个性特征。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可见,广泛的阅读有助于培养发展个性。通过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在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吸取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这不正给个性发展开辟出一片广阔天地吗?

学生的个性发展起来了,还必须给它一个施展的空间,这体现在作文命题上,好的作文命题应是尊重学生个性的,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应做到有社会性、包容性,教师应在作文命题上多花心思,加以研究。

1.命题的社会性。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作文要反映社会生活,个性色彩也就汇聚其中,因此作文命题具有很强的社会性,就能调动起学生充分展示个性特征的积极性,写出充满个性特征的文章,如果命题脱离了社会实际,学生就容易闭门造车,写出缺乏个性、千人一面的作文来。因此,我们在命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投向广阔的社会生活,感受时代气息和时代脉搏,写出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富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

2.命题的包容性。好的作文命题,应包罗万象,使学生能广泛选材,只有选材广泛,学生的个性才有展示的舞台。学生的生活环境各不相同,生活经历、知识程度也有着差异性,只有写其所知,抒其所感,才会使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以2008年的中考作文为例,“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那一刻,我们――”这类作文命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来写,可谓题材丰富,包罗万象,海阔天空。学生的思维触角可谓是视通万里,思接千载,心灵自由……内容不一而足,充分解放了个性,看看那些优秀的考场作文,谁不感叹这是学生个性的尽情展现呢?

二、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创造性思维能力,是思维个性化的根本特征,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发展个性的核心。因此,作文训练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写作时能做到“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的境界,怎样才能达到这一境界呢?我觉得不妨试试以下措施。

1.打破思维定式,培养学生作文的创新意识。我们学生的作文缺乏创新和突破,追究根源,恐怕是长期以来形成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定式。作文教学中常常运用同向思维方式,使学生思维僵化,不敢创新,而对求异思维方式训练得较少。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在审题、立意、构思的整个思维过程中,要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使思维向着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扩散,得出不同一般的结论。这是创新思维的训练方法之一。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就都是运用求异思维解决问题的典范,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求异思维,有利于学生开拓出思维的火花,激发出个性的光芒来。例如“开卷未必有益”、“酒香也怕巷子深”等题目就是运用了求异思维的结果。

2.注重思维训练,培养思维方法。一切作文训练都伴随着思维训练,只有在思维中获取灵感,才能做到思如泉涌,下笔有神。所以还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方法。

良好的思维方法有:

(1)逆向思维法(求异思维法),即从与材料内容或题目相反的角度去思考,一反传统看法,想出与之相对或相反的观点,往往能出人意料,耳目一新。

(2)多向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法),即从材料或题目的内容多方面去阐述,注意对事物的正面、反面、侧面、纵横等诸多因素进行综合考查,从而写出别出心裁的文章。

(3)外向思维,即从自己思考的领域推向别的领域,再从别的领域得到有益的启示,获得信息再反馈回来解决本领域的问题。

在学生学习并掌握了这些思维品质和思维方法后,再运用于作文写作实践,就会发现习作面貌一新,人人欲写出新见,避免雷同,自然就体现出了鲜明的个性和富有创造性思维的特色。例如给学生出一些这样的题目:“ (窗、雨、脚、根、铃铛)的联想”,引导学生展开了想象和联想的翅膀,指导他们注意联想的目的性、方向性,注意联想的桥梁,联想的丰富性、深入性,采用多样的思维方式,就能写出多样的作文,表现多样的个性,久而久之,也就能形成个性化作文的能力。

三、鼓励学生表现个性

在课堂作文教学中,教师自始至终起着主导作用,鼓励学生表现个性,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利手段,是养成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的一大措施。

第6篇:理性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意象素描 艺术设计 创意思维 思维训练

意象素描是一种以素描为技术手段的创意思维引导性训练,作为艺术设计类基础课程中的一个难点,目前少有研究者专题涉及对其教学方法的探索。在教学上,意象素描有它的特殊性。其教学关键在于教师帮助学生呈现其创造性思维,在对学生创作天地的扩充的同时,又须将其紧密结合在素描技艺的应用上,方有可能变幻成真。对教学者来说,缺少明确教学理论指导的教学方式,将使意象素描课程与其他基础素描和设计素描在训练方法上界线模糊,面对设定静物与素描作业要求之间的差异,使学生易感到难以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学者对意象素描课程教学的深入思考和理解,是意象素描课程顺利发挥其在课程体系中作用的关键。

一、立足于传统素描和设计素描训练

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传统素描训练起到提高艺术修养和养成动手习惯的双重作用。对对象形态的准确掌握和情态的微妙体味,尤其是后者,是借助传统素描训练来初步获得的。在意象素描的作业过程中,要求学生能根据原型对象创设出新的情境并产生出独立的面画趣味,显然这是对于艺术修养的素质性要求,需要一定的传统素描训练作为提高技艺的手段。设计素描基础训练对学生理性地掌握对象的几何结构、客观地处理光影关系,精细地刻画物体的肌理等方面的能力有步骤、分阶段地进行了作业,能大大提高学生对单个物体客观、理性的表现能力。知性创作和创意思维绝不可能是无源之水,凭空而来,对艺术设计专业尤其如此。从感性观察到理性分析再到创意是思维能力的质的飞跃,同时也必经一个渐进修养的过程。在大学一年级下学期或二年级上学期之初开设意象素描课程,应是比较合理的课程建设思路,意象素描在艺术设计专业实践课中的先导性作用也将更有效地得到体现。

二、意象素描教学的基本思路

1.静物设置与静物观察。作为课堂训练的意象素描,其素材由教师所摆放的静物及教室周围环境所构成。因此静物设置是相当重要的启发手段,不应等闲视之,沿袭传统素描训练中常规的摆放方法,只求其和谐、稳定;而应打破因袭习惯,在静物类型、摆放角度、主次关系、观察方法上都有开放性。从而使学生面对静物时,自觉产生主动的个人理解,打开创意思路。

对静物的观察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要加以指导的方面,作业的过程中应要求学生不考虑现场的光源因素,而自己去设置光源效果,从而在场景刻画上给学生更多的自由空间。观察角度上,倒置、倾斜的静物固然可以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但移动的观察视角也是应该强调的,从左中右至少三个视点去观察,将会发现奇特的造型邻接关系,从而重组画面。对静物的入画,不应要求学生将所有的素材全部纳入,学生可据画面的需要选择性地组织。

2.多角度的思维启发。意象情境的产生源于对对象的主动观察与深入认知,由此产生有机的联想,意象思维的完成过程,是创造性思维发挥作用的过程。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中心环节,它要求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在画面安排中,应该意识到作品是一个独立的整体,集中的画面效果取决于画面意象的情境融合,主题的明确和场势的有力烘托即可达到作品的成功创作,而过多的细节蔓延和无必要的构成因素实际是由于思维的散漫无边际,对多方面发散性可能的选择,并在组织画面时确定一种效果,是发挥收敛性思维的结果。在创造性思维的衍进过程中,二者缺一不可。

综合来看,意象思维的起源仍是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捕捉。意象思维的启发,也是对学生创作个性的启发,观察一组静物的造型,凭借第一印象,与自己所喜爱的形式与情节相联系,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其间必然有情境转化的合理性。转化的过程也就是意象思维明确起来的过程,善于从内心寻找灵感,意象创作就绝不会是空疏的和流于形式的。

3.主观创意下的表现力训练。想象中超越现实的虚拟物象生成于个人的精神世界,是生理之眼所无法直观可视的东西。尽管在想象中它显现得十分具体,但在未经确切的视觉化表现之前往往漂浮不定,没有确切的“形”。在具备了一定的素描表现能力的基础上,尝试与自己的想象对话,确切地描写虚拟物象,这种训练不仅能有效启动学生的想象,更能诱导学生重视发展自身对于想象事物的确切表述能力。

对表现力的基本要求主要有质感转换、形体演变、空间虚构等几个方面,通过这几方面,意象思维方能初步被实现为一幅画面。意象形式的具体化,必然要经由素描技巧使之完成;在表现发挥的过程中,意象思维的演进也将时时给技巧以引导,促使创作者一步步地完成意象素描作品。

第7篇:理性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逻辑学是高校中的重要基础学科之一,承担着培养、训练和提高大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同时,逻辑学也是提高全民族索质的重要手段和发展现代科学技术必备的工具性学科。因此,加强商校逻辑学教学改革的进路研究意义重大。笔者认为高校逻辑学教学改革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教学应注,理辑学应用研究

在以往的逻辑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把传授系统的传统逻辑知识作为教学目标。而逻辑学所特有的工具性特点决定了其价值不只是在于学术理论方面,更重要的是在于它的应用价值。对高校学生来说,由于他们日后所从事的工作性质决定了学习的主要目标应该是培养日常思维技能,为今后在工作和生活中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间题提供完善的逻辑学知识,而不是重点研究逻辑学理论。

逻辑学科的生命力和竞争力就在于它的实际应用价值,也就是要把所学的逻辑知识真正用到实处。解决这个问题的关桩就在于加强迈辑学应用性研究。目前很多的逻辑教材存在片面追求演绎系统化、符号化,侧!于介绍理论化的逻辑系统,在内容体系与教学目标上有着不一致性。为了让逻辑贴近思维现实,发挥其提供思维训练方法的基本功能,在具体的逻辑教学内容选择上应把逻辑提供的思维方法、原则与思维训练应用相结合,增加逻辑研究与逻辑知识应用相结合的内容。在内容编排上,始终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以开放的方式,多方位、多层次地吸纳逻辑理论的应用内容,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多个领域。

二、教学内容改革要翻乎学科发展方向

长期以来,逻辑学教学改革的焦点就是教学内容问题,也就是在教学中如何处理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任何教学改革都要面对客观实际,要遵循教育规律。高校逻辑学的教学改革也一样。对于刚刚进人大学的学生们来说,他们在逻辑知识上可谓是一片空白。而现代逻辑利用数学演算和人工语言研究有效推理,追求必然思维,是形式化的推演,这种思维方式不属于普通人的日常思维,是高级的科学思维方式,更适合尖端性高深科学研究的需要。从教学规律而言,顺乎学科发展,也并不是说要废止传统逻辑而只要现代逻辑。没有学好传统逻辑是学不好现代逻辑的,相反,学习好了传统逻辑可以激发对逻辑这门学科的浓厚兴趣,初步领略逻辑的奥妙,从而使已掌握的传统逻辑知识成为学习现代逻辑的敲门砖。

各门学科有各门学科的特点和用途,虽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的七大基础学科之一的逻辑指的是现代逻辑,应该重视,但并不是说只有废止了传统逻辑才能重视现代逻辑,不废止传统逻辑同样可以重视现代逻辑,高校可以让学生先学习传统逻辑知识,而后有选择性地学习现代逻辑。再说,一般高校的逻辑学教学主要的目的也并不是要培养出逻辑学方面的专门人才,而是把它当成一门工具来使用,为将来学习其它学科和工作提供帮助。

三、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加强教学效果

科学的教学方法是加强教学效果,确保教学质量的手段,是为了“过河”而必须很好地解决“桥,,或“船”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采取了五项措施:

其一,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并总结出这样一个程式,即课堂教学三部曲:第一部,从古今中外和日常生活中的典型逻辑事例切人;第二部,引导学生从典型事例抽象概括出逻辑原理;第三部,指导学生在逻辑原理规范下进行系统的逻辑训练。学生反映:这样学逻辑,学得懂,记得牢,用得上,越学越爱学,越学越想学。这就使学生在学习上进人了良性循环的轨道。

其二,运用偷快教学法。愉快教育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愉快教育具有复合功能。成功的愉快教育,可以做到趣中养德,乐中启智,可以培养学生健康的身心和进行审美教育。我在教学中注重溶科学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就是为了使学生在轻松偷快的心理状态下,尽可能获得大面积丰收,从而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第8篇:理性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关键词]物理教学 学习 培养 知识 能力

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可归结为:传授知识、树立观点、训练方法。知识是基础,能力是表现,而思维是核心。思维是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因此,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那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呢?

一、要使学生正确理解物理基本概念,熟练掌握物理基本规律

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从基础知识入手,在点请、点透知识的同时,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准确、深入、灵活地把握概念及规律。 例如学习《功率》时,我们可以这样做:1、功率概念及引入2、功率的物理意义3、推导功率的公式4功率的几种计算方法及区别5训练:质量为m的物体在倾角A为的光滑斜面上由静止下滑,经时间t,求重力的平均功率和t秒末的瞬时功率。[P=(mg2tsin2α)/2;P=mg2tsin2α]

由于学生对公式P=Fv较熟悉,而对该公式的应用条件:F与v在同一条直线上接触较少,这个训练题能使学生对功率概念有一个深刻、全面的理解。同时,拿出真伪难辨的东西让学生来识别,能暴露出学生糊涂认识,加以纠正,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领悟、理解和记忆。

二、引导学生进行正确思维

在物理教学中,经常听学生反映:物理太难了,老师讲课时听着都明白,自己做题时却不知从哪里下手。究其原因,就是学生还没有一个正确的思维方法。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思维呢?首先,要弄清基本概念,使思维活动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学生提出问题,先不讲给他,可以让他先思考所问题目考察哪些概念,如果概念清楚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其次,学生遇到了问题,要让他弄清楚物体在什么条件下,物体遵从什么规律、用什么表达式才能表达这一规律,物理过程清楚了,题目也就容易做了。

例1、如图所示,电容器极板间有一可移动的电解质板,介质与被测物体相连,电容器接入电路后,通过极板上物理量的变化可确定被测物体的位置,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不变,x变大,有电流流向电容器的负极板

B、若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不变,x变大,有电流流向电容器的正极板

C、若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不变,x变大,电容器极板上带电荷量增加

D、若电容器极板间上带电荷量不变,x变大,电容器极板间的电压变大

此题应弄清楚电容器电容的概念以及平行板电容器充、放电的特点;平行电容器表达式C=Q/U、C=εS/4kπd的应用。由题意得x变大则ε变小,根据C=εS/4kπd 得ε变小则C变小,由表达式C=Q/U得U不变C变小则Q变大;Q不变C变小则U变大。结合电容器充放电的特点可知A正确。

另外,还要培养学生多方位思维。一般物理问题的解决途径往往不止一个,分析问题是要广开思路,进行全面考虑。例如功的求法在高中阶段有四种方法:

(1)W=fscosФ(适用于恒力做功)

(2)W=Pt (P恒定)

(3)W=Ek2-Ek1(恒力,变力均可)

(4)W=qU(电功)

求功时,具体用哪种方法,只要看条件,对号入座就可以了。

例2、悬挂于轻绳下端的小球,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从竖直位置,慢偏移Ф角,设绳长为L,球的质量为m,则F所做的功为:( )

A. mgLcosФ B. mgL(1-cosФ)

C. FLsinФ D. FLФ

此题属于变力做功问题。上述方法(1)(2)(4)显然实行不同的。由方法(3),即动能定理:因动能变化为零,可知合外力对小球做功为零,那么F所做的功与重力所做的负功大小相等,也就是等于小球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可求得B答案正确。

三、多给学生创造思维的机会

课堂上要多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多动脑,找出教材中的关键之处,从而能理解教材,使学生有问题可想,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另外,引导学生敢于做综合性强、考查各种能力集于一体的题目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思维要符合学生实际,教师对习题的设计要掌握好尺度。例如处理电磁感应与力学相结合的问题,可逐步引导学生完成下列问题。

(1)电磁学部分思路:

①找出谁相当于电源,分析电路结构,画出等效电路图;

②选择公式求出感应电动势(E=nФ/t E=BLV);

③应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和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理顺电学量之间的关系;

(2)力学部分思路:

与力学研究方法相同:明确研究对象,搞清物理过程,正确的进行受力分析并画出受力图。这里应特别强调伴随感应电流而产生的安培力,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运动的导体受到的安培力恒定,变速运动的导体受的安培力随速度(电流)变化而变化。受力情况、运动情况的动态分析思路方向是:导体受力运动产生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通电导体受安培力合外力变化加速度变化速度变化感应电动变化…周而复始,循环结束时,导体达到稳定的运动状态。

四、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法

由于思维方法的不同,做同样的一个习题,有的同学可以很快完成,有的同学却完成的比较慢。物理中有很多同类的习题,可以用类似的方法和步骤去解决。例如,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作圆周运动的习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和步骤解决:

(1)确定圆心的位置,确定圆半径,画出运动轨迹。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往往往是运动轨迹画出后,问题基本就解决了。

(2)把题中已知量标在图中,利用平面几何关系求出该圆的可能半径R或圆心角θ

(3)利用公式qvB=mv2/R结合(2)中R求解(R或长度)

(4)利用公式qvB=mv2/R结合T=2πR/v、t=θT/2π以及(2)中θ求解(t)

以上步骤经过举一反三的反复运用,使学生逐渐形成思维定势,一见到这方面的题目就习惯性进入这种思维境界。这样,正确的思维方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就逐渐养成了。

五、强化思维训练

物理教学的根本是让学生把生动活泼的现象上升到物理概念、规律,变静态观察为动态现象,又把动态现象变静态处理,这个过程只有通过学生个人的理解、推理、分析综合,才能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维的飞跃,这个飞越过程要通过思维训练来完成。特别是近几年高考加强了对重要现象的考核,这实际是要求学生从给出的物理现象中分析出所给条件,再检索出有用条件,然后用物理规律进行逻辑推理,把考核的起点由知识的运用变为物理概念、规律的建立,要求学生具备从独立的文字阅读中建立运动状态、过程的物理情景的能力。

例如,对抽象的概念、规律的教学,可采用类比法。如电场、磁场象风一样,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却是客观存在的。研究风时可从树枝摆动的方向幅度来反映风的方向和强弱;研究电场时引入检验电荷,研究磁场是引入通电导线,根据它们受力的大小、方向来研究电场电场磁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用类比法可分解概念的难度,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物理概念、规律建立之后,还要进行强化训练,强化思维训练是对基础知识的进一步加深巩固,是思维方法的具体应用,是使学生灵活运用物理规律,解决物理问题的有效手段。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用讲练结合,讲中练、练中讲,归纳总结加深理解。处理问题可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用“一题多解”做到“弄清一道题、明白一串理”;运用“一题多变”重点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灵活解决问题的应变能力。这两种训练都能使学生深刻、透彻的理解物理知识,灵活运用概念、规律解答各类物理习题。

[参考文献]

[1]阎金铎.物理教学论[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4..

第9篇:理性思维训练方法范文

本论文由摘要:临床医学不仅是经验科学,更是思维和决策的科学,养成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是每位医生的首要目标。本文介绍科学临床思维的理论基础和训练方法,进一步阐述科学临床决策的实施步骤,以提高医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其思维真实与病人的客观真实相统一,以便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关键词:临床医学,思维,科学,决策

Abstract:Clinicmedicineisnotonlyascienceofexperiencebutalsoascienceofthinkinganddecision.Havingascientificclinic2thinkingmanneristhemostimportantobjectiveforeachphysician.Inthistext,weintroducedthebasictheoryofscientificclinicthinkinganditspracticaltrainingmethods.Inadditionproceduresofascientificclinicdecisionwereillustrated.Thus,thephysician’sthinkingcanreflecthispatient’struthandheiscapabletoservehispatientbest.

KeyWords:clinicmedicine,thinking,science,decision

临床医学发展迅速,从一门古老的经验科学发展成为现代的思维和决策科学。每一个疾病的病因、发展、临床表现和转归,都是无数经验的总结,也是科学思维的结晶。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过程,是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思维和决策不断演进的过程。临床上,惨痛的教训时有发生:心绞痛的病人被误诊为颈椎病而死在去做颈椎X线照片途中、宫外孕的病人被误诊为盆腔炎而死于失血性休克、卵巢和输卵管被误认为阑尾而被切除等等。美国虽然医疗技术先进,但每年仍有4400名~9800名住院病人死于医疗失误。误诊在条件和技术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在所难免,但是若一位医生具有科学的临床思维,那么误诊和失误的几率就会显著降低。医生不能以病人的生命、血泪和金钱作为成长的代价,而应以前人的经验教训为基垫,逐步成长。科学的临床思维不同于临床经验,临床经验需日积月累、循序渐进的培养,其中大多需要反复更新,吸取教训,而思维方式则必须在医生进入临床时就开始正确培养,一旦开始时就养成不正确的思维方式,不仅会导致类似以上的惨痛教训,而且再想改变如同愚公移山和精卫填海,难度大,效率低。因此,拥有科学的临床思维方式是每一个临床工作者的首要目标。

1科学临床思维的理论依据

“科学思维”有两个角度的含义:一是指科学领域的思维;二是指正确思维和高效思维,本文指后者。尽管新的方法层出不穷,思维仍是人类认识世界最有力的工具。思维是思维主体(人)借助思维工具和手段对思维客体(人、物、信息、感性材料等)的反映,是人脑的意识活动。人头脑中呈现出的无数念头,是一种瞬息即逝的思维真实。由于人的意识具有自主性和独立性,显然,要使思维系统中无穷的思维真实与经过自然选择的有限的自然真实之间实现同一或同构(在哲学上也称之主体与客体的同一),必须有一定的条件。在自然结构的演化中,最低自由能是自然结构演化一种极有效的“选择子”。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指出:如果思维模式的选择也能按最低自由能选择法则运作,则思维真实与现实真实将最有可能表现同构,我们也就最有可能发现大自然中隐藏的真理(或科学规律)。马赫的思维经济原则大体上正确反映了思维的选择机制。它表明大自然的“真”与思维模式的“美”在一定程度上是统一的。科学思维就是思维真实与现实真实达到完美和谐的统一状态。我们认为,科学的临床思维就是医生在诊治疾病时,其思维真实与病人客观真实完美和谐统一的状态。二者要达到这种状态必须有一定的条件。首先,必须在复杂的机体中挖掘存在的病症即自然真实(客观事实);其次,主体运用逻辑思维在头脑中形成概念和推理即思维真实,在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运用因果分析方法,由疾病的表现去寻找病因;最后,采用观察、试验、实验等方法验证,在众多思维真实中筛选和确定与自然真实同一的思维真实。常言道:谬论有千种,真理只有一条。人脑思维活动产生出无数梦幻般的思维真实,其中许多思维真实是虚假的,有的是荒谬的。这些众多的思维真实,只有与自然真实同一的思维真实才能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其他的则是延缓甚至阻碍自然的发展。同样,医生的思维真实只有与病人的病情(自然真实)同一时,才会采取正确的处理措施,促进病人的康复;否则,极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延误诊治时机,甚至危及生命。

2科学临床思维的特点

2.1以客观真实为依据

临床上医生的思维必须以病人的客观真实情况为出发点和依据,所采集的数据和资料要确保真实客观。因此,医生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询问病史要全面。有时一点小的线索却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譬如多发肉病病人的家族史资料。有时一些病史采集不完善会导致严重后果,例如忽视病人的药物过敏史而应用其过敏的药物会使病人面临生命危险。(2)体格检查要仔细。视、触、叩、听等基本技术方法要掌握,在检查的过程中要注意与病人交流使其放松,检查触痛时要密切观察病人的表情,小孩易紧张且痛觉敏感,老年人和农民痛阈较高,因此在检查压痛有无时要注意鉴别。(3)以客观资料为主,主观资料为辅。实验室的检查结果、临床辅助检查报告、问诊和体检中发现的客观真实情况等等属于客观资料,在分析和诊断时应以这些客观资料为主。切勿主观臆测和先入为主,只注意合乎自己主观要求的资料,而对具体事实任意取舍。这种主观、片面和不准确的资料是导致错误诊断的常见原因。例如,病人的感觉、病人陈述的或回忆的资料,这些不确实的资料,不能作为确诊依据,在分析和诊断时仅有参考价值。

2.2具有动态发展的视角

病人的病情不可能一成不变,因此医生的思维必须紧密围绕不断变化的病情。在这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每一个时刻就是一个静止的点,这些静止点上的客观真实是病情发展变化的线索。病人自己和家属应该主动告知医生新的情况即静止点的客观情况,医生和护士应该通过一切检查手段、监护措施和诊断性治疗措施密切关注病人每一个静止点的客观真实,分析病情的进展。供静与动相结合,由静预测动,由动分析静,辩证地思考和分析病情,不断达到思维真实与病人病情的客观真实的统一。例如外科阑尾炎的病人主诉腹痛,这是一个静止的点的病症,医生需仔细询问腹痛的性质和特点:腹痛持续性、部位由全腹逐渐转移至右下腹,从而将静止点的病症与动态变化的病症相结合,得出阑尾炎的合理诊断。

2.3具有系统性和整体性

身体某处疾病常常会引起所属系统乃至整个机体的紊乱,例如,胆总管结石会引起胆总管梗阻,继之胆汁淤积、肝功能受损、全身皮肤黄染、发热等等一系列的临床表现。因此,临床思维应从宏观上把握疾病的整个演变过程,从整体上把握疾病变化规律,从疾病的整体效应中分析各个局部病变。但仅从片面局部的角度思维,往往会造成一叶蔽目,以偏概全。譬如右肩背部疼痛的病人,医生若从局部角度思维,往往会初步诊断为肩周炎,但是若从机体整体角度思维,就要考虑到胆囊炎的可能,因为胆囊炎可能会引起右肩背部神经牵涉性疼痛。从病人的整体出发,才能作出全面而正确的诊断。依据详细可靠的病史资料,结合全面系统的体格检查,是诊断疾病的最基本的方法,其关键在于调查要实事求是,要全面。

3科学的临床思维的训练方法

3.1智力激荡法

智力激荡法由现代创造学奠基人美国的奥斯本提出,是一种创造性思维的集体训练法,又称头脑风暴法,是世界公认的应用极为广泛的创新思维能力训练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将创造过程中的随机性、灵活性、多样性和自发性综合利用起来,通过系统循环机制,使创造过程成为一个典型的系统自组织过程。全体成员组织在一起,不受约束,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自由思考,各抒己见,相互启发,增加联想,产生共鸣,形成良性互动的循环过程,诱发出更多的思维火花和创造成果。其中思维主体的各种观点在超循环综合力的作用下,自觉地对劣势进行淘汰,对优势进行综合,系统中各部分彼此协同,将存在着差异、相互矛盾的部分联合成为一种优势兼容的创新思想,各种观点在循环中得到升华。根据智力激荡法原理,在临床工作中,疑难病例的讨论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优点在于:第一,可以激起参与者的思维活动。根据讨论组织者会前提供的临床资料,与会者纷纷开动脑筋思考,把自己的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相结合,提出各自的诊断和诊治方案;第二,可以汇集各家之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开拓了与会者的视野;第三,最后组织者将病例的诊断和治疗经过和临床结局公布,使与会者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习借鉴他人的思维方式。

3.2典型病例法

欧美发达国家多年前已实施“标准病人”、机器人教具等典型病例法来训练医学生的思维。临床工作中,医生多采集典型病例,分析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每一个思维方式和决策依据,通过与病人互动中训练逻辑推理和整合能力,磨练沟通技巧,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思维和决策能力。譬如,在各种急腹痛的病征中挖掘出“转移性右下腹痛”的客观真实病症,从而建立“急性阑尾炎”的诊断,然后经过手术治疗来检验思维的真实性。这种典型病例法可以训练医生寻找思维真实与病人客观真实的统一条件和结合点,使其意识到书本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和指导作用,体会到临床病症的多变性和临床经验的重要性,并认识到临床每个病人都是二者的结合即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临床思维典范化的精髓即理性认识指导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归纳出理性认识,简言之,运用已学的概念化、模式化或近似公理的知识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在复杂的临床资料中寻找共性和个性的方面。临床思维典范化遵循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增强医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达到深入分析、融会贯通的效果,提高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能力,为临床医生提供一把开启疾病诊断和治疗大门的智慧钥匙。

3.3基于问题的学习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最早在美国的医学教育中使用,组织者在具体的病例中提炼出典型的问题,训练者通过研究这些问题,提出自己的推理思路,给出最终的诊治方案。这种思维培训方法在构建主义理论和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的推动下,日益受到重视。其优点在于:第一,调动训练者学习兴趣,促使其阅读书籍和收集资料,成为自主的学习者;第二,能够使训练者认识到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够学以致用,提高其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提高训练者多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启迪智慧、促进交流,共同提高,有效合作。例如,有关预防性抗生素和抗生素合理应用的问题,可以选择某个胃大部分切除术后第二天的病例,让训练者讨论并制订下一步抗生素实施方案。组织者让训练者分别扮演医生、护士、医院管理者、病人、病人家属、抗生素供应商、社区管理者等不同的问题解决者角色,使其领会角色任务后各自收集整理资料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然后讨论并确定问题解决方案;最后通过追踪临床变化,验证方案的效果。在临床医学实践中,医生们选择那些能引发思维冲突的动态问题进行思维训练,可以培养换角度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4科学的临床决策

科学的临床思维就是思维真实与自然真实完美、和谐的统一,这是一个理想而完美的境界。现实中,由于临床医学是证据科学和经验科学,医生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很难完全达到这种“真”与“美”的境界,对疾病的认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而不断进步和完善,逐步达到客观世界的“真”与“美”。例如人们对痔的认识,肛垫下移学说取代静脉曲张学说,带来痔外科治疗的革命性进展。目前医学信息资源发展迅速,临床重要研究、越来越强有力的证据、新的更好的方法层出不穷,世界每天有25000种生物医学期刊在发行,每天出版的医学文章有约8000篇,大量名不副实的证据使好的信息资源的效用大打折扣,医生如何从这些众多医学资源中选择和获取当前最佳证据离不开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步骤。对于刚刚进入临床的年轻医生,缺乏临床经验,掌握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决策步骤去寻找最佳证据尤为重要。

科学的临床决策步骤概括起来称为“5A程序”即提出问题(ask)、寻找问题证据(acquire)、评价证据(ap2praise)、应用证据(apply)和评价结果(assess)。第一步是从临床工作中提出问题。那些习以为常的治疗措施、那些无法克服的难题、那些每天重复的工作等等都可以成为问题被提出。许多人每天都在做的同样的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

情可能并不完全正确,一个错误的概念不会因为被许多人很长时间接受而变成正确的概念。第二步,寻找证据。课本和书籍是人们常用的寻找答案和证据的途径,然而这些知识常常是过时的,目前流行的4S信息服务系统可以帮助人们迅速通过Intnet找到最新的证据。4S信息服务系统即研究(studies)、综合(syntheses)、摘要(synopses)和系统(systems),证据的强度依次逐步增强。系统证据强度最高,系统整合并简要总结所有与某一临床问题相关的和重要的研究证据,并通过电子病案和病人的具体情况自动链接相关信息,常用的系统有临床证据系统、最新证据系统和美国医学科学网。当没有循证信息系统来解决临床问题时,单个研究的摘要和综述就成为次好的资源。常用的摘要网站是。如果需要更详尽的证据或身边没有摘要型证据,那么就可以利用系统评价数据库,比如著名的有CochraneLibrary、AriesKnowledgeFinder和Ovid’sEBMR服务。如果以上各S都无法解决问题,就该转向原始研究,这级证据强度最低,常用的医学网站是PubmedMedline。第三步,评价证据。评价证据可以采用VIP系统,即可信度(validity)、重要性(importance)和实用性(practiceapplication),前瞻性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可信度最高。第四步,应用证据。将全面获得的目前最新的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第五步,评价结果。对最佳证据应用于临床后的结果进行评价。以上5个步骤不断循环,从而促进科学临床思维的形成与发展,以便做出科学的临床决策,最终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钟南山.重视临床决策,提高临床医学水平[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5,26(9):3-4.

[2]马赫.科学与哲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21.

[3]于干千.让学生的头脑卷起风暴———浅谈“头脑风暴法”在教学中的运用[J].云南财贸学院学报,2004,20(6):237-241.

[4]乔婷.标准病人[J].世界博览,2005,(10):79-81.

[5]AntoniettiA.Problem-basedLearning—Aresearchperspectiveonlearninginteractions[J].TheBritishJournalofEducationalPsychology,2001,71(2):344-345.

[6]樊代明.临床决策研究亟待加强[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05,26(12):1-2.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