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绿色化学发展史范文

绿色化学发展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化学发展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色化学发展史

第1篇:绿色化学发展史范文

 

1、实验室的选址

 

传统矿山实验室为了便于指导生产和节约建筑成本,多建于居住区域或办公区域,且无明显的隔离区,由于岩矿测试类实验室均有破矿、溶样、检测等工作,其中噪声、酸雾、易燃易爆危化品因素较多。此次康维矿山实验室选址经实地考察,矿山居住及办公区域为小四合院,所处位置常吹西风。故建议将实验室建于居住及办公区域东侧五百米外,另外建两个地下室作为危化品库房,并安装监控设施进行重点监控,驳回为节省成本将实验室置于四合院空房的提议。

 

2、绿色处理实验室酸雾废气

 

在无机实验室特别是矿产类主要检测有色金属、贵金属的实验室,样品处理过程中不可避免要使用到酸(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等等),产生的废气主要是NaOH、H2SO4、SO2、H2S、HCl、NO2、HNO3等气体,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在处理工艺上,首先考虑将这类物质尽可能地净化处理,要求做到达标排放。而传统矿山实验室采取直排的方法将酸气排入大气,对环境造成了较大的污染。近年新发展了一种液体喷淋吸收方法消除酸气的负面影响。液体吸收法是目前无机气体净化的常用处理工艺,工艺技术相对成熟,且稳定可靠。该工艺以液体为吸收剂,通过洗涤收集装置使废气中的有害成分被液体吸收,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吸收过程中会发生某些气体在溶液中溶解的物理作用,这是物理吸收,适用于在水中溶解度比较大的有害气体和蒸气,一般吸收效率较低。同时有气液中化学物质之间发生的明显的化学反应,这是化学吸收,吸收效率较高,主要的吸收剂选用碱性溶液(NaOH)。应用碱液吸收有害气体时,碱液浓度的高低对化学吸收的传质速度有很大的影响。当碱液的浓度较低时,化学传质的速度较低;当提高碱液浓度时,传质速度也随之增大;当碱液浓度提高到某一值时,传质速度达到最大值,此时碱液的浓度称为临界浓度;当碱液浓度高于临界浓度时传质速度并不增大。该工艺特点是既能吸收有害气体,又能除掉排气中的粉尘。

 

整个吸收系统属于气膜控制吸收过程,采用液相分散型装置,即喷淋填料塔。其工作时吸收液通过填料塔顶部的喷淋装置被均匀的喷洒在填料层顶部,并沿着填料层自上而下呈膜状流动,而废气则自塔下部进入,穿过填料层从塔顶排出。在此过程中,废气被迫多次改变方向、速度与吸收液不断碰撞、接触,使废气与吸收液在填料层中有充分接触反应时间,令废气中有害成分能够被吸收液充分吸收净化。净化后的气体经塔内除雾后可达标排放,喷淋水可循环利用,清渣后继续使用。这种工艺在原理上来讲较为简单,运行、维护的费用不大,且无二次污染,用于样品处理量较小的矿山实验室较为合适,其工艺流程方框图如下:

 

3、简单处理废液

 

除了酸雾废气,实验测试不可避免地伴随了液体废物的产生,在康维矿山的检测项目中,主要是含酸的废液,此类废液直接排放也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可用较为简易的方法进行处理:准备带盖的废液桶,将废液与NaOH溶液进行中和,调节其PH值为6-8即可排放。

 

4、以实验室绿色化为指导思想对实验室测试方法进行统筹设计

 

4.1将绿色化学理念贯穿于实验测试方法的选用

 

要将绿色化学理念应用到岩矿类实验测试中,必须要让方法的选用就和绿色化学联系起来,必须让管理者和操作人员都明白,化学元素在环境中的分布及其环境化学行为,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未来化学人才的另一个必备素质。在实验室内必须进行环保、安全教育和废弃物处理技术教育。在方法选用时必须考虑节约试剂减少环境污染并寻求治理污染的途径,认识到化学在行业发展中的地位,认识到化学品的危险性及给环境带来的危害,从而培养绿色环保意识。

 

4.2改进传统样品处理方法,尽量采用“微型化学实验”

 

康维矿山样品量并不十分大,但传统的样品处理办法将使用大量的无机酸,在酸类的运输、存储等方面都会面临着重大的考验,且不符合绿色建设的理念。这种状况下,可以采用“微型化学实验”的测试,微型化学实验即是尽量少的使用化学试剂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方法。它的特点是减少污染、节约经费和减少有毒有害试剂使用量,也能达到缩短测试时间、节约能耗、减少“三废”排放的目的,同时虽然化学试剂用量少,但同样能够达到测试结果准确、安全生产等目的。在康维矿山的实际情况中,以微波消解方法来代替传统四酸溶矿更为环保,且经济、快速,能更好达到矿山实验室测试工作指导生产的目的。微波密封消解技术,是利用微波辐射引起的内加热和吸收极化作用及其所达到的高温、高压使消解速度大大加快,不仅可以减少样品的污染和易挥发元素的损失,而且样品分解彻底,操作过程简便容易。而矿山样品传统处理方法样品预处理所耗时间及费用约占实验室分析过程投资的60%,采用微波消解可将样品处理时间缩短一半以上,所耗费的酸类试剂节约70%以上,在测试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同时减少了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

 

5、规范规章制度

 

绿色化学中有5R原则,减量(reduce),重复使用(reuse),拒绝使用(rejection),回收(recycling),再生(regeneration),绿色化学追求的不是被动治理污染,而是主动减少和消除实验测试带来的化学污染,建立绿色实验室,光靠道德和说教是不够的,必须规范规章制度,约束实验室对测试工作产生的有毒有害废弃物进行规范处理。

 

6、结束语

 

简言之,将绿色化学的理念贯穿到实验室的建设,渗透到实验测试的整个过程中,其意义不仅是能够收到良好的环境效益,同时单位会收到一定的经济效益,长远来讲还能更新我们的化学实验测试观念,同时对增强全民环保意识也有着极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绿色化学的发展是化学发展史和实验测试发展史中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矿山实验室的建设与使用都必须以绿色化学实验室为发展方向。

第2篇:绿色化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化学史 激趣 促学

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的角度不一而论,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下面,笔者根据以往引用史料故事于化学教学的实践经验,来浅谈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望与各位同仁相切磋。

一、引用趣史,激发学习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如何用正确有效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应该是我们每个化学教师都要不断思考、不断探究、不断尝试的课题,也是我们每个化学教师不可懈怠的责任。而让化学发展史中的一些名人轶事与教学内容合理结合,就会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动力。

例如:在学习氯气时,我曾引用了著名化学家舍勒的故事创设情境: 早在1773年,舍勒开始着手研究一种被称作软锰矿的矿石,其主要成份是二氧化锰。研究之中,舍勒发现浓盐酸与二氧化锰相互混合,就会马上生成一种奇特的黄绿色气体。由于有色气体在当时非常少见,所以舍勒为此异常兴奋。然而很快这种兴奋又被厌恶所取代。因为伴随这种气体的不断向外释放,竟然使舍勒呼吸困难,肺部异常难受。在进一步的研究中,舍勒还发现这种气体似有魔力一般,能使鲜花或绿叶迅速褪去它们鲜艳的颜色,能使燃烧的火焰迅速熄灭,能使小昆虫很快死亡。接下来,我们就来共同探究学习这种如今已经不再让我们感觉陌生的奇特的黄绿色气体氯气。

本案例中的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热情,而且,故事中还隐含着氯气的一些性质,并且也从中透露出了制取氯气的药品,这种形式传递给学生的知识,不仅会让学生接受起来心情愉快,记忆也会更深。

二、发掘史料,激活学生思维

如果在教学中,将知识或问题与有趣的史料合理结合,从而以一种生动有趣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的畏难情绪就会得到缓解,学生的注意力则会更为集中,思维也会更为活跃。

例如:在随堂练习中,笔者曾引用历史上著名的伊普尔战役创设问题情境: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与英法联军两军在伊普尔展开了艰难的拉锯战。为了迅速结束战斗,取得胜利,德军在战场大规模使用毒气。只见德军阵地前地升起了一人高的黄绿色的滚滚云团,这些云团借助风力飘向联军阵地。开始,英法联军没有人知道这种黄绿色气体意味着什么。但是,当这种气体带着刺鼻的怪味弥漫四周,英法士兵很快就感到呼吸困难,双眼疼痛,东倒西歪,一时间伤亡惨重。这就是世人震惊的伊普尔毒气战,而该战德军施放的毒气就是氯气。故事讲完,随即提出几个相关问题。学生被扣人心弦的故事所打动,对故事引出的问题也充满一探究竟的冲动,个个思维活跃,积极思考,积极探讨,很快就将问题顺利解决。

利用这样的故事引出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而且可以让学生对故事中出现的一些物质的性质记忆尤深,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热情高涨的进行思考和探索,如此一来,学生的思维能力会得到积极开发,当然,自主探究而找到的问题答案,也会让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更为深刻。

三、趣史重温,再现高尚情操。

化学科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往往不是单单在昭示科学的不断发展,文明的不断进步,更在故事中闪动着科学家献身科学、忘我探索、热爱祖国等等诸多高尚情操,美好品|的不灭之光。所以有些故事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递宝贵知识的同时,还会在学生内心激起美丽的涟漪,激励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质。

例如:在学生学习“王水”时,笔者就是利用一个科学家的充满智慧的爱国故事将“王水”引出来的。曾经荣获诺贝尔奖的物理学家玻尔出生在丹麦的哥本哈根,二战时期,丹麦即将被德军占领,所以玻尔只能被迫离开自己深爱的祖国。为了表示自己这份坚定不移的重返祖国的决心,玻尔决定把珍贵的金质奖章留在自己的祖国。为避免奖章落入德军手中,玻尔将那枚奖章溶解在一种神奇的溶液中。后来,德军攻占丹麦,闯入玻尔家中搜寻奖章,却是一无所获。战后,玻尔又从溶液将金提取出来,重新铸造了奖章。而玻尔所用的神奇溶液就是“王水”。

利用这样一个激荡人心的史料故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所学主题,不仅能够激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点燃学生探究未知的思维火花,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思考、去探究,促使课堂教学气氛活跃,教学效果良好。当然,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故事中科学家的高尚情操还会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美好品质。

化学教学中,适当引入史料故事、经典传说,来创设情境,使故事传说与化学教学紧密融合,能够使化学教学更加生动有趣,使学生乐在学习和探索之中,学生的学习效果、学习能力都会得到提高。而且一些故事中展现的科学家的高尚情操,还会给学生美好的品格塑造带来潜移默化的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庆 浅谈化学史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2016(6X)

第3篇:绿色化学发展史范文

一、充分利用化学史对学生进行优良品德的教育,注重德育的实效性

化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很好的教科书,它不仅展示了自然科学的发展历程,而且也向后代展示了古今中外历代科学家奋斗的历程。我们可以把化学史分为六个时期:史前期、炼丹时期、医药化学时期、燃素时期、定量时期、科学相互渗透时期。在后几个时期中先后翻译了一些化学书籍,出现了很多知名的化学家,有德国的贝歇尔,英国的波义耳、道尔顿,意大利的阿佛加德罗等等,还建立了不少化学基本定律。无疑他们对化学学科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正是由于他们具有顽强的学习精神,刻苦钻研,不畏牺牲,最终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在学习化学史的同时,也学到了科学家不懈追求、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充分利用中外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德育的可行性

在化学史上,古今中外化学家不仅在科学领域为人类作出了杰出的贡献,而且他们对祖国、对事业有着崇高的献身精神。教学中可自觉地渗透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培养献身祖国、献身事业的优良品德。中国化学之父侯德榜博士,生于1890年的福建省一个农民家庭,从小热爱祖国,勤奋学习。1913年留学美国,8年后获博士学位,他放弃了国外的优越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全身心扑到制碱工艺和设备的改进上,决心打破洋人的垄断,生产出中国造的纯碱。经过无数个昼夜,他终于成功了,1933年他出版了专著,轰动了世界,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大涨了我们民族的志气。科学家的这些热爱祖国的动人事迹,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祖国的优良品质。

三、充分利用科技成果,对学生进行爱科学教育,注重德育的针对性

为了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我们要大力宣传科技意识教育,针对学生特点,通过必修课、选修课、课外活动、社会实践等,向学生介绍化学领域中先进的科学技术、科技成果,如:新型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新能源的开发,新型无机材料,高分子智能材料,可燃冰――未来的新能源的应用,绿色化学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爱国主义热情。

第4篇:绿色化学发展史范文

一、利用教材内容及化学史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世界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对科学的发展有着重大的贡献。如: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国家,古代的四大发明,化学方面就占了二项;我国首先在世界上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解放前后,硝酸、化肥工业的发展情况也有着鲜明的对比;我国在固氮研究领域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等等。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化学工业迅猛发展,钢铁、能源、水泥、化纤等年产量均居世界前列。化学发展史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文化渊远流长,有着近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历史进人十五世纪以前,中国文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教学时,应确定好知识传授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地自然渗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如:著名化学家侯德榜,为了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业,他毅然从美国返回祖国,就任永利碱业公司总工程师,而且最终研究出的“侯氏制碱法”轰动科学界,被誉为首创的制碱名著,为祖国争得了荣誉;一生荣获两次诺贝尔奖的居里夫人,把自己的艰辛努力发现的元素命名为“针”,以纪念她的祖国波兰;丹麦著名物理学家玻尔曾获得诺贝尔奖,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被迫将离开德军占领的祖国。但为了表示自己一定要返回祖国的决心,玻尔把金质奖章留在祖国,且用知识和智慧保住了奖章,留给后人一位热爱国家,蔑视侵略者的形象。这些都是能激发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样,寓德育于化学教学之中,让学生了解我国人民在化学史上的发明创造在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地位,则可以激励学生更好地继承我们民族优秀的古代科技遗产、攀登新的科学高峰。为使爱国主义教育做得更有成效,我们教师要注意收集有关化学、化工的新成果、新进展,以不断充实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爱国主义教育除了在课内进行外,还可以通过参观、讲座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师要提高本身的爱国主义觉悟和情感,才能以饱满的爱国热情去激励、感染、熏陶和教育学生。

二、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化学知识中蕴藏着丰富的唯物辩证法。结合化学教学的具体内容向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有助于学生能力、特别是认识能力和学习质量的提高。在化学教材中许多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能、变化、关系、量变与质变、吸引与排斥、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等等充分反映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观点的教育,增强学生对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这些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而自觉地把握物质的特性。例讲元素分类时,指出元素有金属和非金属之分,它们的氧化物又分为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等,它们的氧化物水化物又分别是碱和酸,从而形成无机物中相对立的两大体系,这两大体系之间相互作用(也就是矛盾斗争)结果形成盐,而盐则是在新的形态下的对立统一体。辩证唯物主义的许多原理在化学教学中得到体现。利用化学常识对学生进行世界物质性的教育。如:人们往往在坟地看到忽明忽暗的火光,就认为那是什么“鬼火”,通过化学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那是人的骨骼中的一种成分一一磷,所引起的自燃现象。通过对元素族物质性质递变性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量变到质变规律的教育。如:卤族元素,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卤族元素音质的状态从气态到液态再到固态;颜色从淡黄绿色到黄绿色再到深红棕色及紫黑色;从化学性质上,也表现出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大,与氢气、水等反应的条件既越来越苛刻,生成物的稳定性又越来越弱等。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最后,通过化学教学对学生进行物质是相互联系的和物质是运动的观点教育。如:质量守恒定律告诉学生,物质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态转变成另一种形态。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不同,但各物质的质量和相等,即不发生变化。又如:氮在自然界的循环变化,也说明了物质的相互联系和运动。氮以自然界中的单质状态被植物所吸收,转化成铰一一化合态的氮,又被分解,重新变成单质,返回到大自然。

三、在化学教学中,还要加强化学与社会、化学与人的关系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化学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和影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技意识。

第5篇:绿色化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生物科学史 新课程 光合作用

科学史的创始人乔治・萨顿认为, 科学史是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桥梁, 它能够帮助学生获得自然科学的整体形象, 从而全面地理解科学与人文的关系。高中生物课程不再只限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而是更多地引入生物发展史上的经典事例,向学生系统地介绍生命科学的起源和发展。这样不但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养成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本文仅就如何应用光合作用的科学史进行生物教学展开了讨论。

早在公元前3世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提出土壤是构成植物组分的观点。这一观点统治西方将近2000年,这也是人们对光合作用最早的认识。

1648年,海尔蒙特的盆栽柳树实验证明树木的重量增加来自雨水而非土壤,世界各地生物课本都会提到这一段记载。他所做的柳树实验说明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水的参与,也是生物研究上划时代的工作,向传统的认识提出了新的挑战,为人们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1771年,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但是,他并不知道更新了空气中的哪种成分,也没有发现光在这个过程中所起的关键作用。问题的研究进一步深化,问题更加具体化。

1779年,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做了500多次植物更新空气的实验,并进一步证实光照是这一实验成功的秘诀,即光照是植物放氧的先决条件。

随着化学水平的发展人们发现了空气的组成,到了1782年,日内瓦教师塞尼比尔发现在煮沸过的水中放入绿叶时,即使光照充足也不能收集到氧气;只有在水中通入CO2后,才能看到气泡的出现。因此,他认为,植物在光照下如果产生O2就必须有CO2的存在,O2是来自CO2的;指出CO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氧气是产物,而且CO2也是产物氧气的来源。

1804年,法国科学家德・索叙尔通过定量分析植物所吸收的CO2、释放的O2及植物体的增加量发现,绿色植物在阳光照射下,用CO2与H2O在植物体内合成了有机物质,并产生了与CO2大致相等体积的O2。他提出,CO2和H2O是植物体有机物质的来源,即两者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用天竺葵做实验材料得出结论:天竺葵的叶子在光下制造了淀粉,同时也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产物为淀粉。

1880年,美国科学家恩格尔曼用水绵和好氧型细菌进行实验说明: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

1937年,英国科学家希尔将离体的叶绿体加到具有适当氢受体的水溶液中,光照后放出氧气,此反应称为希尔反应。氢受体有2,6―二氯酚靛酚、苯醌、NADP+和NAD+等,说明氧气是在水的光解过程中产生的,为人们研究光合作用产物氧气的来源提出了新的见解。

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进行探究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进入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实验,采用放射性同位素14C做标记,最终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碳的途径。至此,根据科学的发展进程可归纳出光合作用的定义和反应式:

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即:

第6篇:绿色化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有机化学;环境问题;可持续性发展

为了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有机化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研究如何节约和充分利用不可再生的资源;开发和研究新的可再生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的资源,使人类社会的生产和生活进入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21世纪提出的“绿色化学”概念,要求利用可再生的原料生产化学产品,在生产的同时不产生有毒气体和有害物质,对环境没有污染,实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为社会提供有益无害的化学产品的目标。现在地球上的可再生资源丰富多彩,为人类提供了各种物质。但是,农业、林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远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例如,植物纤维每年生产出来的有上千亿吨,而为人类利用的仅占1.5%。我国吉林等省用玉米生产燃料乙醇、玉米秸秆餐具、玉米淀粉可降解塑料等产品已成规模,也有用豆渣制取大豆蛋白纤维、用玉米芯生产糖醛等化学品的成熟技术等等,但是,但是麦秸和稻草等的利用仍未解决,仅有5%的秸秆用于造纸,大量的秸秆被废弃,甚至焚烧而污染大气。如何充分利用这些可再生的资源是目前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工厂和实验室常以有机溶剂进行萃取操作或作为有机反应的介质,这些溶剂不仅易燃易爆,而且还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毒害。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寻求对环境、人体无毒又安全的绿色溶剂。20世纪60年代,人们发现超临界流体对有机物的溶解力很强,其中临界二氧化碳流体就是一例,它具有无毒、无残留、惰性、价廉、可以循环使用的优点。近20年来,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作为萃取溶剂所进行的萃取研究,涵盖了药品、食品、香料、化工等行业。在超临界流体中进行卤代、加氢、氧化、聚合等有机反应的研究也已初见成果。今后,超临界流体有望部分取代挥发性的有机溶剂,从而消除溶剂的残留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有机反应往往产生副产物和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将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化为产物,实现零排放是化学家的理想,这就是“原子经济性”。现在有的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已经达到100%,一个经典的例子就是环氧乙烷的生产。原工艺使用的氯乙醇法,要用氯气并产生大量氯化钙,原子利用率只有25%;现在用银催化氧化乙烯,原子利用率达100%。提高有机反应的原子利用率应从选择新原料、采用新型催化剂、改用新的反应线路等方面不断地探索。按照可持续发展要求,有机化学还有许多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从反应原料到反应产品,从反应条件到反应路线,将原来依赖矿物资源转变为开发生物质资源的新路线。玉米及玉米核的综合利用:1)玉米的化学组成主要为淀粉(质量分数约70%)、蛋白质(约10%)、油脂(约5%)和纤维素(约10%)。玉米经侵泡、破碎、分离提取后,可以得到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玉米纤维等初加工产品。2)玉米的初加工产品经过深加工后,还可以得到2000多种产品。例如,淀粉可以加工为变性淀粉、淀粉糖、淀粉高分子材料、淀粉发酵产品等。淀粉发酵产品是以淀粉或淀粉水解的葡萄糖等为原料,经发酵转化成为多种有机产品,是化工、医药、食品等工业的重要原料,其中淀粉发酵生产的乙醇,现在已经推广为汽车的清洁燃料-乙醇汽油。3)玉米核(或称玉米芯)的主要成分是多缩戊糖,与稀硫酸在加热加压下反应,可以制得糖醛。糖醛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糖醛与苯酚在酸或碱催化下缩聚成酚醛树脂,可用作砂轮、砂纸、纱布的粘合剂;糖醛的氧化产物己二酸和顺丁烯二酸酐分别是合成锦纶纤维和不饱和聚酯的重要单体;由糖醛的还原产物糖醇生产的糖醇树脂,可作耐腐蚀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和防火泡沫塑料;糖醛还是合成香料、药物、燃料等的原料。看到有机化学的发展史,不禁令我们叹为观止,其实,随着有机化学的发展,它的成果正不断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样,有机化学在材料、能源、人类健康、环境保护、国防科技等很多领域里,在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各个方面的进步,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改善人类居住环境的过程中,有机化学已经展现其他学科不具备的高度开创性和解决重大问题的巨大能力。随着社会的巨大进步,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创造力的不断增强和提高,有机化学渐渐发展成为一门内容丰富多彩、涵盖各个方面、充满活力的学科,并对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今天的物质生活中,存在几千万中形形的物质,有天然存在的,也有人工及合成的。可以说有机化合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例如,食品、医药、香料、有机肥料、炸药、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等。对于征服疾病如白血病、控制遗传病、延长人类寿命将起到巨大作用。

第7篇:绿色化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景观设计室内景观现代景观文化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钢筋混凝土建筑的方盒子以各种形式竖立在城市空间当中,并且建筑物空间环境里的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共同发展,但是人们逐渐意识到钢筋混凝土已无法表达空间里的全部内容。室内景观的出现把建筑空间环境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建筑空间环境的生态化和承载文化的内涵,并起着关键作用。

1.景观的设计发展历程

景观环境设计的研究范围极为广泛,它涵盖了自然、社会、科学、现代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景观设计的一般含义“从古至今人类为了适应和改变其生存条件,而有意识地去进行的环境改造活动”,只要是符合此条件范围之内的环境改造活动,都可以将其称之为景观设计。一般认为景观设计有东方、西方、欧洲三大体系,东方景观设计体系以中国为代表,日本、朝鲜及东南亚等国家受其影响较大。东方景观设计体系主要以自然山水,植物与人工山水,植物与建筑相组合等艺术表现为特色。虽然欧洲国家的景观设计风格各有不同,但是它们的景观布局形式基本相似,即均采用以规划式景观布局为主,自然景物配置为辅的艺术表现为特色。

2.景观设计体现的功能性

2.1使用功能

景观环境设施的使用功能是所有景观环境功能构成中的首要方面。景观环境中的任何一种设施都是以能够满足人们一定的功能需求或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而存在,否则它将失去自身的价值。

2.2精神功能

景观设计是一门极为复杂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不仅与自然科学和技术问题相关,还与人们的生活和社会文化非常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们对景观环境的精神要求,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需要基础上的客观产物,应根据人们在某一处的感情需求、审美能力、文化水平、地域或民族特征等方面去进行分析,使置身景观环境中的人们能够充分享受多方面的精神满足。

2.3美化功能

从景观设计的美化功能体现来讲,应当放到一个重要位置来分析,其中审美客体与审美主体之间所发生的相互影响和相互转换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意境的表达来给人们美的享受。

2.4安全保护功能

概括地讲,景观环境的保护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认识和理解,一方面景观环境的建设对其周围的生态进行有目的的保护,另一方面通过景观环境的设计而避免人们在活动时给周边环境带来人为伤害或者周边环境给人带来的自然危险。

3.室内景观的形成概述

当今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快,工业化进程迅猛发展,绿色空间的不断减少,使人们渴望在室内空间中能够设置花草、山石、水体、小品等景观供赏玩,休息。

正因为有人对室内景观的向往,所以现在许多大型公共建筑或住宅建筑,把只能在室外见到的山石、水体、花草、树木引入或借景入室,并且成为一种潮流,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崇尚。室内景观我们可以认为是依附于建筑、景观和室内空间,三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融合及协调的一个概念。室内景观就是把室外景观中的自然景物和人造景物直接或借景的手法将其引入室内空间,从而形成室内景园和室内庭院。由此而见,室内景观有很大的延展性,它可以包括在建筑内部封闭或者敞开的庭院景观,也可以是虽然不在建筑内部但是与建筑体有着很密切联系的庭院景观。笔者论述的是广义上的室内景观的概念。

4.中国与西方室内景观发展史概述

4.1中国室内景观发展史概括

依据中国古代史料记载,在距今7000年前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时期就出现了盆栽植物来装饰居住空间的先例,这也成为世界最早的室内植物景观。在东汉及唐宋时期,用盆栽植物、山石等自然材料来装饰室内空间已经很普遍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园林文化的发展与影响,许多官商、文人开始把室外的山石、植物等,移入室内空间中,制造出小型的室内景观并且在当时也成为一种风气,但是由于当时建筑结构的限制,只能制造出小规模的室内自然景观。

4.2西方室内景观发展史概述

西方室内景观的雏形就是满足室内观赏和栽培植物而设置的“温室”,也可以说,西方室内景观就是以植物所展开的,从古希腊简单的室内栽植花卉到古罗马时期在封闭式的中庭建筑中用植物来装饰迎宾入口,都是简单地将植物作为一种室内景观主要元素,目的就是用于观赏。文艺复兴带动了西方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发展,人们开始把温室的技术运用到庭院中,在此时期的庭院规模很大,室内庭院里开始具有温室一样的加热系统,在室内庭院中可以种植瓜果蔬菜,而且可以招待客人,室内庭院在功能上有了很大飞跃。

5.现代景观文化在室内景观中的表达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景观设计师开始探索新的景观设计方式,在现代艺术和现代建筑不断发展中和欧美等西方国家的景观设计开始不断相互交流、融合。现代派艺术和现代建筑思想开始形成,并且生态与文化的结合,成为现代景观的主要思想,在这样新的形式下现代景观设计手法也不断运用到室内景观设计当中,使室内景观更加具有现代气息。

6.室内景观生态原则

当生态学进入景观设计当中,使景观设计思想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影响到景观外形。景观设计不再保持原有的形式,而扩展到更广泛的领域,许多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原则,这些原则可以涉及每个设计,无论设计中应用这个原则多还是少,都可以被人们称为“生态设计”。生态设计在世界领域内被人们所认同,所以在室内景观设计中应考虑生态设计原则。

7.总结

在这个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无论是室外景观还是室内景观,在不同国家、不同地区都以各种形式体现出人们的多种需求,而室内景观离我们生活更近一步,所以室内景观的发展将会得到更多形式的发展与变化空间,让我们与自然不再有钢筋混凝土的隔离,因此,人类回归自然将是永远的主题。

参考文献:

[1]张大为,尚金凯.景观设计.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12.

[2]史明.景观艺术设计.江西美术出版社,2008.4.

第8篇:绿色化学发展史范文

如果煤炭和石油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自可以高枕无忧,可惜地球上这些能源的储备量已经开始响起刺耳的警报。再加之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人类踏上寻找新能源的征途,追求低碳绿色的新能源。

“旧”能源弊大于利

根据世界能源会议的统计数据,全球已探明可采石油总的存储量共计1211亿吨,而目前全球石油的年消耗量约为35亿吨,且还在增长。按照这一趋势,全球的年平均石油消耗量在今后25年中将达到50亿吨,很快就足以把所有的石油消耗殆尽。即使乐观地假设在这25年间人类能够幸运地再发现新的油田,全球石油的贮备量也不会超过2000亿吨。人类必须接受一个残酷的现实――全球石油资源在三五十年内将枯竭。

人类想过补救的方法,那就是多用煤炭来替代石油,以减缓石油耗尽的速度。但是每燃烧1吨煤会产生3~11kg的粉尘、60kg的二氧化硫、3-9kg的二氧化氮以及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些数字令人触目惊心,充分说明煤炭的利用带来了环境的巨大恶化。虽然全球已探明可采煤炭储量共计15980亿吨,预计还可使用200年,人类还是无法寄希望于煤炭。

新能源种类繁多

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和可供应能源的结构变化等因素的驱使下,人类发现了多种新能源。低碳绿色的新能源大致有以下类别:

一、太阳能。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利用太阳能的方法主要有太阳能电池、太阳能光伏发电和太阳能热水器。

二、核能。核能是原子核裂变或聚变过程中所释放出的能量。核能分为裂变能和聚变能两种。目前人类能和平利用的只有裂变能。

三、海洋能。海洋能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等。据世界动力会议估计,到2020年全世界潮汐发电量将达到3000亿千瓦时。

四、风能。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新能源。风能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五、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地球每年光合作用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

六、地热能。地球内部的热源来自于重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

七、氢能。氢能具有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氢能可以作飞机、汽车的燃料,可以用作推动火箭的动力。

八、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冰融化所释放的可燃气体相当于原来固体化合物体积的100倍。地球上的可燃冰的蕴藏量比煤、石油和天然气的总和还多。

九、煤层气。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压力增加,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释放出可燃性气体。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煤层气可达2000立方米。

十、微生物。甘蔗、甜菜、木薯、玉米等物质利用微生物发酵,可生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

新能源优势明显

新能源的低碳绿色特性具体表现为明显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绿色是要实现环境友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相比“旧”能源,新能源的优势在于:

一、多样性。多种新能源的出现让人类摆脱了对石油、煤炭等常规能源的过度依赖。根据欧盟2010年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风电要达到4000万千瓦时,水电要达到1.05亿千瓦时。2003年初英国政府公布的《能源白皮书》确定了新能源战略,到2020年,英国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英国发电总量的比例要从目前的3%提高到20%。

二、 清洁性。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及环保标准的日益严格,未来世界能源将进一步向清洁化的方向发展,清洁能源在能源总消费中的比例也将逐步增大。法国、奥地利、比利时、荷兰等国家已经关闭其国内的所有煤矿而发展核电,因为核电是高效、清洁的能源,能够解决二氧化碳等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问题。

三、高效性 。随着世界能源新技术的进步,未来世界能源利用效率将日趋提高,能源强度将逐步降低。例如,以1997年美元不变价计,1990年世界的能源强度为0.3541吨油当量/千美元,2001年已降低到0.3121吨油当量/千美元,预计2010年为0.2759吨油当量/千美元,2025年为0.2375吨油当量/千美元。

新能源闪光点

在利用低碳绿色新能源的探索道路上,人类充分展示了聪明才智,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赞叹的神来之笔。风能利用者们从大海中鱼群的游动获得灵感――当结成大队旅行时,由于可以相互借力,鱼群的行进速度比单独游行时快上2~6倍。研究者由此推导出一个流体力学模型,从而计算出垂直风力发电机的理想安装位置。加州理工大学的两位流体力学科学家罗伯特•惠特尔西和约翰•达比里首先研究出一种新型的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并通过分析水流对鱼群影响的数据得出结论:模仿鱼鳞状的排列安置风力发电机能获得最大的效率。此外,发电机的转向也非常重要:第一排放置一个顺时针转动的发电机,第二排放置两个逆时针旋转的发电机,第三批再放三个顺时针旋转的发电机,以此类推。使用这种新型的风力发电机和排列方式,理论上只需要常规发电机百分之一的占地面积就可以获得同样的电力,在节约土地资源上的作用十分明显。

而电动汽车的横空出世让人们开始相信总有一天,由石油驱动的汽车可能只会出现在博物馆,与木乃伊为伴。

美国著名电动汽车公司Tesla向市场提供的唯一车型是环保跑车“Tesla Roadster”。从设计、环保到性能,这款车堪称经典之作。它拥有流线型外形和强劲性能,碳排放量比其他汽车都少。其最大输出功率近300马力,百公里加速仅耗时3.9秒钟;最高时速217公里,电池续航能力达400公里;锂电池寿命高达16万公里。

第9篇:绿色化学发展史范文

关键词 高中生物学 生物科学史 科学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A

1 有助于体验科学家认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探索精神

生物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在困难和挫折中曲折发展的过程,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百折不挠地追求关于生物学知识的故事可歌可泣令人动容,感受科学家们的艰辛和困苦,有助于学生在感同身受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培养他们为科学献身的崇高精神。例如:高中生物课本中关于光合作用的生化反应方程式看似简单,却是科学家们300多年时间坚忍不拔地探索点结果:1629年比利时科学家范・海尔蒙特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把一株小柳树种在装有烘干土壤的大桶里,再用一个穿孔的铁板盖在大桶上,既允许雨水和空气进入,又可避免土壤的流失。最后得出结论:柳树重量的增加主要来自水而非土壤;1772年英国科学家约瑟夫,普里斯特利用小鼠作为实验对象,他把小鼠放入一个缺乏氧气的容器中,不久小鼠死掉;然后他又将绿色植物放入这个缺乏氧气的容器里,重复上述实验,结果小鼠能够生存。普里斯特利的结论是:蜡烛燃烧会污染空气,使小鼠窒息而死;绿色植物则能够净化因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的空气;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植物提供和,释放的是:第二组提供和,释放的是。实验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这就直接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

发现光合作用生化反应方程式的这段迂回曲折的历程,有助于学生体会到科学家们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巧妙的实验方法。回顾科学家们的成长史、奋斗史,循着科学家足迹,领略他们的精神世界,接受他们的熏陶,从而培养了学生不畏艰辛、不怕失败、探索真理的科学情感。同时也使学生明白科学不是绝对的真理,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

2 有利于学生形成敢于怀疑的科学态度,形成正确的的创造思路

正确的思路是人们进行科学研究取得成果的必要条件。如何推陈出新,多角度开发研究思维呢?我们可以从科学家们的工作方法中寻找到一些答案。孟德尔在研究豌豆遗传时独辟暖径来用数学统计方法来设计实验,这个实验里面蕴含着很多工作思路,如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作出假设、逻辑推断、检验假设、演绎推理、分析结论、交流评价等。笔者在上课时引入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史实,既避免了传统说教的弊端,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白到:我们只有敢于质疑,跳出前人设置的条条框框,才能开拓思路,实现突破。

事实上,科学并非只是一成不变的事实和理论,而是由新旧事实和理论在一致与矛盾共同推动发展的。学生从前人设计实验的过程中学到科学的研究方法,体会到科学研究的艰辛和科学家追求真理的自强不息的精神而对科学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和创造能力。

3 有助于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标准》明确提出,“获得生物学基础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知道生物科学和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和成就,知道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可见,《标准》已经向生物学教师提出了必须具备生物科学史方面的素养的要求。生物科学史的发展历程和经典实验中除了涉及生物知识外,还有化学、地理、物理等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对相关交叉学科的认识,实现知识结构的多元化。在讲授生物科学史时,要想达到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等目的,教师首先自己要以科学的方法去融合各学科内部的基本概念、理论和定律,广泛利用网络技术、计算机和社会资源,了解学科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对所教内容不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全面理解所教内容的价值和意义,也才能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普遍联系、相互作用的现象与规律,使学生学习的兴致更加高涨,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 有助千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陶行知先生曾指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教学实验是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切入点,是科学研究启蒙教育的重要途径。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生物史的教育,还有很多教育功能,例如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生物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本研究方法的学科,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发现和创造的源泉,是检验生物学理论的唯一标准。科学家们执着不舍的精神、操作实验的正确方法以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创新思路,可以对学生的实验能力产生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自身的实验水平,从而间接地达到显著提高学业成绩和学习兴趣的目的。在生物教学中渗透生物史教育,将生物学史教育与中学生物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一条捷径,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法进行指导,有利于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

5 小结

可见,生物科学史的合理运用和渗透,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提升、人文精神的熏陶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的提高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总体上看,在理论层面上,人们对生物史教育的价值及其作用仍然一知半解;在实践层面上更没有找到将生物史融入科学教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经验和现实告诉我们,重新认识和挖掘科学史的教育价值,探索生物科学史教育行之有效的模式,是当前我国科学教育改革急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作为生物教学教育者,我们仍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世界生物学史吉林教育出版杜.

[2]温青,光合作用的发现(课件),武夷山:生物省骨干教师培训,2004,5.

[3]罗世炜,利用生命科学史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襄樊职业技术学院2004,8.

[4]郭晓强,在生物化学教学中引入科学史的初步探索,生物学杂志-2004,12.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