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决策者的财务管理范文

决策者的财务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决策者的财务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决策者的财务管理

第1篇:决策者的财务管理范文

企业的财务内审工作不仅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的控制能力和避免财务漏洞的出现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必须充分认识到财务内审工作的重要性,在企业内部建立财务审计这种企业内部约束机制,为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保障。文章对财务内审工作的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企业管理;财务内审;财务管理;内部控制;财务漏洞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企业财务内部审计工作成为企业财务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内审是一种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的有效机制。在这个市场竞争激烈的时代,企业只有重视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保证财务内审工作机制的顺利运行,才能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有效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本文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进行了概述,分析了财务审计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内部审计对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了企业加强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管理的有关措施。

1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管理工作概述

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的审计机构和人员均由企业内部指派,他们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来审查和评估企业内部各部门的财务管理、核算是否合法和合规,评价内控制度的有效性以及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因此,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是一种针对企业经营的监督和评价活动。企业可以借助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管理,准确了解企业的资产状况、负债状况和收支的具体情况,为企业的经营管理奠定坚实的财务基础,不断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避免财务漏洞的出现,防止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的情况出现,最终实现企业内部效益的最大化。

2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管理者不够重视

内部财务审计工作部分企业的管理者认为,企业的财务人员只要能够把账记好、算好,就能保障企业资产和资金的安全,就能避免财务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出现,不重视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工作,认为内部审计就仅仅具有对企业财务进行监督的作用,没有认识到内部审计对企业资金利用率的提高以及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促进作用。企业的管理者若对内部审计工作认识不正确,觉得审计工作可有可无,审计工作便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持,从而难以开展,财务审计和管理体系流于形式,相关的制度也形同虚设,导致财务管理混乱,财务信息也缺乏真实性,发挥不出其应有的作用。

2.2企业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不适应时展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企业财务管理模式,已经远远适应不了现代化的管理需求,而部分企业仍沿用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没有对自己的财务管理模式做出及时的改革和创新,致使财务本身管理效率低下,财务自身的监督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助长了财务管理中漏洞的出现,现象频发,最终使企业利益遭受损失。

2.3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公平性

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审计内容是财务审计。由于部分企业管理者只注重追求和获得企业的直接经济效益,忽略对企业内部财务的审计工作,对内部审计工作缺乏全面认识,由于很多企业把财务审计和会计机构的归属权都给了财务部门,使财务部门可以直接领导财务审计工作,这就使企业的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缺乏独立性,也丧失了公平性,与我国财务与审计分离的要求相背离,发挥不出内部审计工作应有的作用。

2.4审计人员缺乏专业性,综合素质有待提升

由于目前企业管理者对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还没有足够的重视,审计岗位高素质的人员引进力度不够,现阶段很多企业的审计人员是在企业的审计期间临时从财务部门抽调过来的,不符合国家关于审计人员配备的标准。财务人员擅长的是日常的财务核算和财务管理工作,而对内部财务审计管理方面缺乏专业知识、缺少实践审计经验,导致他们对企业内部财务的审计和管理能力不强,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实施改进的措施水平都不高,同时他们在法律方面的知识也比较薄弱,不能及时掌握国家最新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这些都会对财务审计和管理工作的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3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对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

企业管理者只有充分认识到内部审计在财务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才能发挥其财务监督的作用,使企业的财务风险得到降低。

3.1内部财务审计可以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内部财务审计机制的存在可以促使企业遵循会计准则,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为企业内部各个需要用到财务信息的部门提供更加可靠和完整的财务信息,从而使企业的管理者对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时进行了解和把控,及时做出正确的管理决策。此外,内部财务审计可以保证企业利润的真实性,让企业决策者了解到企业真实的收支情况和获利情况,加强对企业产品各个生产环节的成本进行控制,对经营资金运行过程进行监控,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保障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降低企业财务风险,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2内部审计可以强化企业的内部控制,防止财务管理漏洞的出现

内部财务审计可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进行强化,防止财务漏洞的出现。企业内部审计可以监督企业的各个部门严格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经济行为,使企业各个部门的经济活动受上级部门以及整个企业员工群体的监督,从而使不良行为和违法违纪行为在萌芽状态就被消灭。企业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对制度上出现的漏洞和执行中出现的偏差进行及时的改正,使企业的决策者通过对企业现有财务管理体系进行全面的梳理,不断对企业的管理体系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不断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使其朝着规范化、制度化以及合理化方向发展。另外,内部审计还可以避免现象的发生,防止财务漏洞的出现。

3.3内部审计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传统的内部审计工作主要是查找错误和防弊,现阶段内部审计工作的主要内容是评估风险和内部管理咨询等。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全方位监督企业的经营决策、资金流向、产品研发、技术改革以及经营管理等,从而可以对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配置,使企业的结构进行优化,最终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此外,通过内部审计,可以让企业管理者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在获得有效财务信息的支持和真实可靠的审计信息的基础上,决策者可以及时准确地做出有利于企业发展的重大决策,使财务运行得更加科学,同时保障各项经济活动安全有效地展开。另外,内部审计还可以增强企业管理者的经济责任意识,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使企业竞争实力不断增强。

3.4通过内部审计,可以加强企业的风险管理

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可以通过内部审计来实现,查找生产、采购和销售等环节的管理漏洞,从客观的角度对企业风险进行全方位的识别。内部审计部门通过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过程进行监督,确保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决策的可靠性,从而增强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另外,内部审计部门具有独立性,直接由企业最高决策者领导,企业的风险评估意见也直接反映给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保证内部审计相关制度的贯彻和落实,充分地发挥出财务管理的职能,从而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进行防范和控制,为企业的健康平稳发展保驾护航。

4企业加强内部财务审计管理的措施

4.1建立健全企业的内部审计制度

要想发挥出财务监督的作用,就必须贯彻落实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和监督。随着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要想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拥有自己的审计机构,对企业内部的控制制度和审计制度进行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明确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责,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为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提高企业内部审计的效果。

4.2强化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企业内部的财务审计机构要想保住其独立性,就必须使其受企业的最高决策者的直接领导。内部审计机构的人员由企业的最高决策者根据实际情况直接任命,这样可以确保企业内部财务审计机构的权威性,强化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只有在保障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内部财务审计工作能够顺利且高效地开展,真正地做到公平、公正和客观。同时,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获得真正的独立以后,可以及时把企业经营中存在的风险反映给企业的最高决策者,为决策者做出科学性的决策提供具有真实性和准确性的参考依据。要保证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公司就必须把财务审计部门和财务部门分离开,审计部门直接由最高决策者领导,这样才能实现财务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保证审计信息的有效性。

4.3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素养的审计队伍

由于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工作领域涉及很多方面,不仅局限于对企业内部财务的审查,现阶段的审查工作已经从传统的查错和防弊转移到了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因此,企业内部的审计人员在掌握财务审计方面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同时,还要了解企业的经营管理。另外,内部审计人员不仅要对企业各部门的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还要提供帮助和服务,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配合。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审计人员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能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养。

4.4对内部财务审计工作的手段和方式进行改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手段和方式也需要紧跟时展的步伐,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手段,利用信息化审计平台,打破传统的事后审计模式,通过审计程序、审计台账和审计联网等对事前、事中和事后进行全面的审计,特别是企业的重大项目的全过程要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工作,达到规避风险、减少资产的浪费和流失的目标。

5结语

如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要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就必须建立财务内审机构,建立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充分发挥出内部审计的职能,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效率。

参考文献:

[1]郑国贞.浅谈财务内审工作管理的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5,(3).

[2]施爱华.加强企业内部财务审计的有效措施探析[J].中国外资(上半月),2014,(2).

第2篇:决策者的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 财务管理 模式 解决措施

引言

当今世界国家和国家的竞争不仅表现在军事竞争方面,也表现在经济竞争方面。而经济上的竞争主要是大型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在现代这个对管理较为重视的时期,只有实现高效的管理才能使得经济迅速发展,这也使得财务管理在企业集团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高效的财务管理能带动企业集团的发展,增加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一、财务管理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信息传递理论

信息传递理论是建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公司向外界传播财务信息,由于信息提供者和利用者、信息提供地和利用地之间的不同,信息才能发挥出其真正的作用,才能有效的为信息的决策者提供决策所需的依据。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量巨大的时代,可能一条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会因为传递时间过慢造成决策者决策时没有考虑到这一方面的信息,往往会给企业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而信息传递的速度再快不能保证其真实性是不行的,如果信息不真实,决策者又采用了这条信息,在这样的情况下,给企业带来的损失是巨大的。在信息传递过程中还会出现噪声和干扰,造成信息的失真,所以需要对原始的信息进行判别,若是真实的信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整理,迅速的将信息进行传递,对于信息进行反馈,由决策者将信息传递给基层。

(二)集权与分权理论

集权与分权都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权限分配方式。集权是指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限较多的集中在企业上层的一种组织形式,而分权是将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适当的分散在企业中下层的一种组织形式。企业集权的优点是经营的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领导的手中,有利于集中领导和协调各个部门的活动,能提高管理活动的效率。而分权的优点是高层领导的控制较少,在统一规划下能够自主经营。对于一个企业集团来说,完全的集权和分权是不存在的,一般的财务管理模式都是集权与分权想结合,使得财务管理权限的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三)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建立在非对称信息博弈论的基础上的,指一个或多个行为主体根据一种明示或隐含的契约,指定、雇佣另一些行为主体为其服务,同时授予后者一定的决策权利,并根据后者提供的服务数量和质量对其支付相应的报酬。授权者就是委托人,被授权者就是人。 此理论是假定委托人和人是理性的,是契约的过程实现各自财富的最大化。但是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可能由于人逐利的可能性,为实现其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利用各种不正当的机会,来增加自己的利益,例如编制较宽松的预算,这样一些行为可能会造成委托人利益的损失。所以这就需要委托人为实现自己的目标,掌握更多的企业信息,制定合理的激励机制,要求人分担与未来企业发展结果有关的风险和成本,使得人与委托人共同追寻企业利益的最大化。

二、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决策没有编制科学的事前预算

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分为事前预算、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但是,我国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主要集中在事后控制,对决策不编制事前预算,或者对事前预算时夸大业务活动将要消耗的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等的资源量和增加了作业的难度,没有编制合理财务预算,使得各个资源分配不合理,不能确定信息传递的真实性,使得事中预算和经营业绩的比较难以进行,造成了事中控制不起作用,事后控制也就不能正常进行。

(二)财务信息软件不同

我国许多企业集团公司以及其子公司对财务软件存在着不统一的现象,企业集团总公司无法通过财务软件对子公司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和管理,在分公司中,处理业务的各个数据没有通过财务管理软件进行核算,必须根据业务单据整理的结果制定凭证,加重了财务人员的工作量,降低了数据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三)企业资金运作效果差

企业集团内部各个成员因为各个原因划分势力范围无法实现资金的统一管理和分配,使得企业资金的作用,造成了企业集团内部的沉淀资金积累,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不能发挥资金的增值性,而且资金被企业集团内部人员占用的矛盾加大,造成资金控制问题加大,资金使用效率降低。

三、对我国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解决措施

(一)建立合理的财权分配机制

在企业集团建立合理的财权分配机制,建立一个集中化的财权分配管理,在企业集权的基础上适当的放权,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缩短信息传递的时间,通过网络技术的运用,建立集团总部和其分公司相统一的财务软件,使得集团总部能及时了解到子公司分信息,掌握子公司的财务状况,采用扁平的组织结构减少处理和截留信息的中间层次,实现了财务管理决策者的综合决策能力。

(二)规范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

企业集团应在子公司开端对子公司集中管理,使得子公司能在其规定的范围之内对企业开展财务活动,将日常财务管理权交给子公司自己管理,掌握重大的财务决策权实现对子公司的财务控制。建立企业集团规范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允许子公司建立自己的财务管理制度,但不能出现于集团总公司相对立的财务管理制度。

四、结束语

在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企业集团作为现在最常见的企业组织形式,在生存、发展、获利时期都会遇见各式各样的财务管理问题。我国的集团企业必须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完善财务控制管理机制,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体制,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孔梅.对企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J].财会研究.2012(7):34-35.

第3篇:决策者的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医院;财务分析;经营决策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院的经济活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现在的医院管理已经显现出了一些企业化的特点。而这是医院为了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所必然会发生的变化。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作为两种重要的管理手段,他们已经广泛的被企业界所应用,通过这两种手段,企业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的决策,从而达到、降低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管理目的。面对如今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医院所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要完全适应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医院除了要大力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外,还需要做好财务分析和经营决策,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医院在市场竞争中走的更远。

一、医院加强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的意义所在

要做好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工作,就必须要清楚的认识到医院加强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的意义所在。

(一)医院加强财务分析的意义

对于医院来说,开展财务分析活动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对医院的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并通过分析了解医院过去在医院管理中的不足,对现在的管理状况提供评价依据,对医院为来的发展道路进行一定程度的预测,最后达到善经营管理,提供医院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总的来说,医院加强财务分析具有如下意义:能够为医院管理的管理评价提供依据,并且促进医院对计划和预算的完成;加强财务分析对于改善医院的经营管理和提高综合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利于经营者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通过财务分析活动,可以让决策者对医院的财务运转情况进行了解,从而掌握经济决策与客观经济规律的相符程度,最终使得他们做出决策科学合理;加强财务分析活动是提供医院财务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加强财务分析,可以使得医院经营决策者更加客观地对理财经验进行总结,让他们从中发现财务管理中的潜在问题和发展趋势,通过对财务活动的规律的认识,来对财务管理工作进行改进,不断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

(二)加强医院经营决策的意义所在

在经营管理学中认为“管理的中心是经营,经营的重心是决策”。从中可以看出经营管理的重要性。经营决策分析指的是利用科学有效的方法,从若干方案中经过科学地分析判断,最终选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

决策分析的意义就在于从众多的方案中选出一个合理可行的方案,以此来达到未来的行动目标。决策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决策目标变为行动的关键。如果决策分析不合理甚至是错误的,那么就极有可能使得正确的决策目标不能实现。由此可见,医院经营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就是科学合理的决策。科学合理的决策对于医院充分的发挥社会功能,并取得良好的医疗服务效果,从而提高医院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营决策分析的基本内涵主要有四点,他们分别是:(1)预测未来;(2)多方案选优;(3)以决策为动力形成经营活动的循环动态过程;(4)必须付诸行动。

二、加强医院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的对策和方法

(一)医院管理者要必须要转变传统观念,对财务分析和经营决策给予高度重视

要让财务分析与经营决策这两者在医院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医院管理者就必须要给予高度重视。这是做好财务分析和经营决策的前提条件。要让财务管理工作渗透到医院管理的各个方面,就必须要得到医院管理者的大力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都配合好医院的财务部门做好财务分析工作,而也只有这样医院财务部门才能够得到医院其他职能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从而得到各种财务分析所需要的资料。

经营决策也是如此,各种决策与政策出台后,肯定会具体到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而经营决策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资料也需要各个职能部门提供。如何不能够得到医院各个职能部门的支持,那么经营决策就只能够是空架子,空口号,也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样经营决策有如何能够指引医院前进,又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因此要做好经营决策工作也必须要得到医院领导的高度重视。

(二)医院的财务分析者与经营决策者需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医院想要做好财务分析工作,就必须要有相应的高素质的财务人员,对于财务分析者,不能够仅仅只掌握财务核算、财务管理和会计理论等相关知识,还必须对统计学、成本核算等相关知识进行了解,甚至是掌握。此外,他们还必须对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熟悉,不能是那种只看纸面文章的,而是真正的清楚医院的实际情况。这样这样才能够有能力做好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同时,还必须要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素质,只有他们将医院财务分析工作从思想上提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他们才能够更好的做好财务分析工作。

医院的经营决策者大都是从技术上提拔而来的,他们对与本行业的技术规范等知识和信息可以说是了如指掌。但是他们中很少有人具有相应的经营决策管理知识。虽然其中很多人都在后来拿到的相应的管理学位,但不代表他们真正的具有管理能力。为此,必须要提高现有的经营管理者的分析决策能力,同时还应该积极的引进有能力的经营决策者。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各种决策的科学性、正确性。

(三)明确财务分析对经营决策的影响

总的来说,财务分析最终就是为医院的经营决策来服务的,而经营决策则可以为财务分析指明方向。财务分析对经营决策的影响有以下一些方面。

财务分析可以帮助经营决策者了解医院的实际经营状况。通过财务分析,医院的经营决策者既可以知道医院目前经营的客观状态,也可以通过分析获知当前经营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和经营不善的具体关键所在。从而能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改善措施。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帮助经营决策者对医院的市场竞争力做出正确的判断。只有对医院的市场竞争力有了正确的认识,才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为医院树立正确的发展目标,从而让医院少走弯路,提高医院的竞争能力。

通过财务分析可以帮助经营决策者制定出合理的经营计划和策略。作为医院的管理者,想要自己的管理工作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定会制定出一个合理的管理计划,也就是说会做出一个正确合理的决策。然而如果没有详尽的资料作为支撑,那么就有可能使得自己所做出的计划和决策最终的实施效果与自己的预期相去胜远。而财务分析所获得的各种资料正是经营决策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财务分析工作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医院管理与决策的科学性。现在是一个市场经济社会,传统的凭经验办事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而现在人们推行的是更加合理的科学管理和科学决策。医院的财务分析工作对医院经营决策者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至关重要。根据分析结果,能够很好的发现医院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还能够帮助经营决策者发现机遇与危机。从而在做出决策时,扬长避短,抓住机遇,消除威胁,最终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刘力宏.浅谈医院财务分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0,(07):108.

[2]陈太宙,陈永奇.加强医院财务分析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07,4,(33):114-115.

第4篇:决策者的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是企业在经营与发展中的重要职能部门,地位举足轻重,职责繁杂多样。作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调节器”――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其具有较强的执行力是促进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保证。

■一、财务部门在企业内部控制的地位

财务部门作为企业在经营与发展中的重要职能部门,它在企业内部审计中居于核心地位。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预期目标,保护资产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确保落实企业自身经营方针,确保财务报告的可靠性而在企业内部采取的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等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建立对内部控制制度完整而系统的认识,掌握快速诊断企业内部控制缺陷的方法,并切实予以实施,实施内部控制环境的基础环节,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部门的财务预测、财务计划与资金管理等工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提供组织保障,并在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等工作中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企业资金的分配及使用,都与财务部门有着密切的联系,企业的生产、经营、采购、销售等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项业务都直接受财务的管理与调控,企业的经济核算与财务监管更是企业内部控制的“中枢神经”。

■二、财务部门在公司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1、当好参谋,为企业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供依据

财务部门既是管理部门又是服务部门。其作用是加强财经法纪、维护财务制度、控制财务风险,避免损失浪费、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决策者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责任主体,财务部门则是内部控制制度、职责、工作目标等的具体实施者,企业决策者赋予财务部门一定的职责,配备高素质、高效率的财会队伍,企业财务部门随着企业外部经营环境的变化,管理体系、管理体制的需要,绘制企业财务收支计划,“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的“三统一”管理模式,建立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收入、支出机制,企业的人力资源就能得到有效的、合理的配置,资产就不会流失,使企业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2、管好资金,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

目前,企业在资金的利用和有效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首先是企业资金周转速度减缓,资金缺口严重,因此资金短缺严重制约和影响了企业经营和发展;其次是大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或违规安排资金;最后是我国多数企业深深地陷于“三角债”(Triangle Debts)的危机之中。如何更充分了解市场的需要,管理资金、用好资金,避免三角债的发生已成为当务之急。首先要按照“开源节流并重、增收节支并举”的思路;其次要通过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加快企业资金周转;最后必须对资金实施监督检查,通过审计跟踪监督,了解项目资金的使用和财务管理情况,减少资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盲目乱用,防止不良资产的产生。

3、有效控制财务风险,促进内部控制

财务部门是企业经营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代表决策者对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合理性、有效性等进行评价,其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是企业中其他任何部门无法等同替代的。当前,财务部门从传统的财务收支、财务监督扩展到企业经营发展的各方面。通过财务分析、财务管理,协助企业决策者完善内部控制机制,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防范财务风险,为提高企业的内部控制服务。

■三、提高内部控制保障,实现经营效益最大化

1、加强以内部控制为主要内容的财务管理

企业决策者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积极转变观念,努力创新管理体制,认真落实改革程序。要提高推行内控制度的自觉性,企业管理要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勇于突破我国传统式、家庭式的管理模式,敢于创新敢于发展,通过实施财务战略、财务人性化管理,结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新理念,重视人才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好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

努力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财务公关专业知识、相关知识和操作知识,规范财务人员岗位标准配置,对重要岗位配备专业财务人员记账、报表。

2、建立和完善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制度,提高内部控制效果

明确财务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践证明,把全面预算管理作为加强内部基础管理的首要工作内容,有利于资金的有序流动。建立财务预算制度是企业进行监督、控制、审计、考核的基本依据,也是实现对资金的全范围、全流程的监督与控制,保证资金安全、及时、有效运行的重要手段。

3、贯彻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管理涉及多方面,所有这些管理活动的过程和结果都是资金运动形式。在企业中,财务管理的对象是资金运动,其实质是以资金运动为对象。利用价值形式,通过资金运动,顾名思义,现代企业管理以财务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管理为中心,财务管理是一切管理的基础、管理的中心。从管理内容看,从管理方面分析,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控制和财务分析等。

■四、结论

财务部门是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部门搞好了,有利于企业促进生产经营的顺利进行。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要提高企业财务内部管理,以企业财务部门为中心,建立一套严密而科学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强化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第5篇:决策者的财务管理范文

    一般来说引起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主要有内外两种因素——宏观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企业内部的管理混乱决策失误。财务管理的外部环境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外部环境的变化可能为企业带来机会,也可能带来困难。在企业的内部,从决策者的角度说,如果决策者能够在企业建立起“风险识别,风险预测,风险评估,风险控制”的管理机制,特别是重视事前的风险预测,若今后遇到风险都在决策者的预料之中,那么企业就会处乱不惊,决胜千里。此时风险也就无从谈起,风险也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规避。因此,对管理者来说,就必须从管理入手,运用信息化手段,优化业务流程,完善财务规章制度,建立财务预警系统。所以说,防范财务风险的关键在于在了解宏观环境的基础上加强微观企业内部管理,收集预测信息,优化业务流程,明确内控,内审制度,设计财务应变方法——也就是说事前,事中,事后都要涉及。更为关键的是人的因素,管理人员的文化修养,专业水平,实践经验将直接影响其决策和管理。本文将主要从企业内部管理与人身素质两方面来剖析风险防范的方法。图1就是在企业中进行有效的财务管理降低财务风险要做到的基本构想。

    一、提高财务人员素质

    目前,我国的许多企业建立的财务管理系统,由于机构设置不尽合理,管理人员素质不高,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不够健全,管理基础工作不够等,导致企业财务管理系统缺乏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具体表现在对外部环境不利变化不能进行科学的预见,反应滞后,措施不力。而企业的内部管理也是重中之重,高素质的人才和规范化的管理,财务风险自然降低,即使风险出现企业也有应急措施予以应对。

    1、加强财务人员的风险意识。风险意识的淡薄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重要原因。财务风险存在于企业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所有财务关系上。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财务风险存在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各个环节,必须将风险防范贯穿于财务管理工作的始终。

    2、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财务人员必须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其它相关的知识,具备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这样他们才能具备及时捕捉风险,衡量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进行恰当的预测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必须要根据市场状况,从企业的战略目标出发,事前认真按资金需求动态编制资金预算,避免因事前无资金预算,急需用资金时匆忙筹资增加企业的资金成本,导致企业资金管理的恶性循环,造成风险。

    1、收集信息。信息涵盖的量要相当的广泛。主要包括与企业生存发展有关的世界经济变动趋势,产业结构调整,国家产业政策,众多竞争者的情况,市场的变化;企业自身的优劣势以及企业的财务经营等资料信息。

    2、筛选信息。通过财务人员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得出一个相对可靠的预测结果。把所有与财务风险有关的因素由强到弱进行排列,设定风险系数。风险系数高的可以制定多种防风险方案,风险系数较低的就准备一到两种防范措施。

    3、制订措施。根据已有的分析设计出应对风险的方案措施。当决策者有新的决定时可以根据上述因素进行参考定夺。当危害企业财务状况的关键因素出现问题时决策者和管理者就能够根据预先设计好的方案计划进行补救,对症下药,避免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以便使企业遭受风险时的损失降到最低值。

    三、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财务决策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成败。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必须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在决策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尽量采用定量计算、分析方法,运用科学的决策模型进行分析决策。对各种可行性法案分析评价,从中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防范财务风险的工作既要有管理又要有技术方法。

    1、从筹资方面看,从企业建立开始,各种企业之间就可以通过联营来分散财务风险。单个企业还可以通过购买财产保险的方式将企业财产损失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企业筹资时,如果选择举债方式筹集资金,企业可以与其它单位达成相互担保协议,将部分债务风险转移给担保方。而如果是发行股票筹集资金的企业则可以采用包销方式发行,可以把发行失败的风险转移给承包商。

    2、从投资方面看,企业面临两方面的风险——一是大量资本支出与现金流出,使现金流量为负数;二是新产品开发的成败及未来现金流量的大小有较大的不确定性,投资风险大。投资的高风险,使得新产品的开发及其相关资本投入需要慎重决策。这时就考验着决策者的经验及能力,要做到从资本需要量方面对投资项目总支出进行规划;要在项目的可行性与决策进行优劣取舍;在时间序列上考虑项目资本支出的时间安排;确定资本预算的审批程序和资本支出的监督控制。投资的金额越大,影响的持续期越强,投资风险也越大。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决策科学化,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分析、论证,使得所选择的投资方案达到与技术经济的统一和最优化。而投资的方式可以采用联营投资方式,将投资风险部分转移给参与投资的其他企业。如果是大项目且风险较大的投资,可以与其它企业共同投资,以实现收益共享,风险分担,从而分散风险。企业还可以实行投资多元化,即将资金投放在多个投资品种上。对外投资多元化可以在分散投资风险的情况下,实现预期的投资收益。企业应及时降低股票投资在全部对外投资的比重,从而降低财务风险。当然,企业为达到影响甚至控制被投资企业的目的,只能采用股权投资的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承担适当的投资风险是必要的。在投资建造固定资产投时,企业可以采用出包方式,将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风险转移给承包方。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企业应采用多种经营方式,即同时经营多种产品。在多种经营方式下,某些产品的滞销所带来的损失,可能会被其它产品带来的收益所抵消,从而可以避免单一经营产生的无法实现预期收益的风险。

    3、企业还可以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改进产品设计,努力开发新产品及开拓新市场等手段,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降低因产品滞销和市场占有率下降而产生的不能实现预期收益的财务风险。赊销比重比较大的企业,对大宗赊销及时与债务人达成还款协议,降低转移坏账的财务风险。对企业闲置的资产,采用出租或立即出售的处理方法,可以将资产损失转移给承租方或买方。以上这些方法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财务风险。

    四、加强财务管理,优化业务流程

    财务风险与财务管理有重大的关系,如果企业内部能够作到责权利相统一,优化业务流程,资源合理配置,企业就可以降低管理带来的经营及财务风险。从财务的角度看,人员多,自然支出也多;人力资源浪费同样可以引起财务风险。所以必须明确各部门,各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其责任和权利,真正做到权责分明。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一方面要接受企业高层管理者的管理,另一方面又要注意与产、供、销、行政、公关、人力资源等部门协调,只有这样,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才能更好的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同时,也要抱着效率第一,兼顾公平的原则来进行利益分配来促进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在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充分体现权力集中、统一和下放、灵活管理的结合,实现了责权利、约束和激励的统一,才能实现企业的高效管理,降低管理引起的风险。

    五、利用信息手段支持有效的财务管理

    1、用信息化进行采购管理,利用合同控制降低产品成本,保证产品质量,从而提高产品竞争力,防范经营风险。利用信息化,利用控制链管理来实现生产部提交订单,财务部支付货款,这种管理模式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连接。企业与供应商形成利益共同体,供应商必然会按期,保质,保量的供应原材料,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高效率,防止因货源质量问题间接带来的财务风险。

    2、运用信息化进行生产管理,以销定产,按市场供应,按订单生产,克服呆板的旧方式的缺点,变企业推动为市场用户的拉动。用户和商丝毫不受库存的限制,不用考虑库存情况,只要把需要的产品订单交给公司,然后采购、生产、运输等供应系统立即转动起来,保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订单,把货交到用户手里,保持了销售弹性。通过信息化管理,企业可以准时及时生产,增加和完善与外部销售市场的接口。这种先进的生产模式有利于综合平衡的协调,从而实现生产管理的优化,保证了生产管理的先进水平。

    3、用信息化进行库存管理,可以加快企业流动资金自转,减少库存积存,防范库存管理不善而带来的财务风险,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动态地掌握分析企业和市场的平衡点,减少库存积压。这样,不但加快了库存周转,提高企业的运作水平,同时也在财务上明晰了成本核算,降低存货风险。财务信息化可以保证给业务部门提供库存的真实信息,避免库存积压和决策失误。

第6篇:决策者的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财务风险;控制原则;防范措施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17-0213-02

进入21世纪,企业面临的风险随着新经济环境的变化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的方向发展,财务风险管理愈来愈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

1 财务风险的含义

风险是指当一项活动可能产生几种不同的结果,而这些结果的可能性或概率又可以推算时,则认为这些活动是有风险的。一般来讲,企业面临两种风险:一是经营风险;二是财务风险。企业的财务风险往往是由经营风险引起的,是企业在财务活动中由于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因而造成经营过程中的某一方面和某个环节的问题。都可能促使这种风险转变成损失,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降低。

2 企业财务风险影响因素与风险控制的原则

我国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企业外部的原因,也有企业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2.1 企业的资产流动性弱

企业在债务融资后必须保证有足够的现金以偿还到期的债务和利息,如果企业的资金流动状况较差、变现能力不强而无法保证足够的现金,就会导致企业财务风险由潜在变成现实,从而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2.2 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

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将使企业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中国企业大部分生产经营资金的来源为自有资金和借入资金,从企业负债结构来看,长期负债较少,短期负债过多,企业对银行的依赖很大。企业过分依赖银行,当出现支付危机时,一方面使自己失去信任而加大其财务风险;另一方面又因逾期借款而使融资成本加大。

2.3 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导致各种不同财务风险的产生

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是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外部原因。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包括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资源环境等因素。这些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但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重大的影响。宏观环境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宏观环境的不利变化必然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如世界原油价格上涨导致成品油价格上涨,使运输企业增加了营运成本,减少了利润,无法实现预期的财务收益。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而多变的外部环境,必然会给企业理财带来困难。

2.4 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

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决策普遍存在着经验决策及主观决策现象,由此而导致的决策失误经常发生,从而产生财务风险。特别是在固定资产投资和对外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对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乏周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加之决策所依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下等原因,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决策失误使投资项目不能获得预期的收益,投资无法按期收回,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总之,上述前两个原因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直接原因,它们的出现会直接导致财务风险的发生;后面两个原因虽然是财务风险产生的间接原因,但是一旦发生,将会给企业带来致命的打击。由此需要制定如下风险控制的原则。

(1)收益、风险均衡原则。风险均衡原则要求集团不能只追求收益,而不考虑发生损失的可能,企业进行的每一项具体的财务活动,要全面分析其收益性和安全性,按照风险和收益适当均衡的要求来决定采取何种行动方案,趋利避害,争取获得较多的收益。

(2)风险适度、限度承担的原则。财务风险的存在是一个普遍的事实,但必须正确及时地识别风险,及时进行风险评估,准确认别与实现控制目标相关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确定企业能够承担的风险限度,包括整体风险承受能力和业务层面的可接受风险水平,控制风险,保证企业的正常安全运营。

(3)超前预警、有效规避的原则。风险的出现具有预示性,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系统、预警系统和财务风险的管理系统,从而有效规避风险。风险规避是企业对超出风险承受的风险,通过放弃或者停止与该风险相关的业务活动以避免和减轻损失的策略。避免风险的方法可以分为完全避免和部分避免两种,企业可以在权衡成本效益后决定采取何种策略。

(4)分级分权管理的原则。对财务风险的管理与控制,要在企业统一领导的前提下,实行分级分权的管理办法。企业根据职责分工,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理经济业务与事项的权限范围、审批程序和相应责任等内容。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必须在授权范围内行使职权和承担责任,对于重大的业务和事项,应当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者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3 防范和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的对策

针对以上财务风险的成因和控制原则,企业应根据自身面临的风险,采用正确的风险管理方法,制定适合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系统,以有效应对企业风险,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利润。

3.1 有效调整企业的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提高资产变现能力

要使举债经营的企业能够按期还本,企业经营者就必须使企业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不低于某一比值(中国为2∶1),流动比率的数值越大,资产的流动性越强。此外,企业经营者还可把速动资产(流动资产中扣除存货和待摊费用之后的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调整到不低于1∶1的安全区域内,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就会增强。由此可见,治理资产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是举债经营的企业按期还本、降低财务风险的必控指标。因此,企业经营者应随时加强对必控指标的分析,适时调整企业营销策略,合理处置不良资产,有效控制存贷结构,加速企业变现能力。

3.2 时刻关注国家宏观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经营可能带来的财务风险

负债经营的企业一方面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政策、金融政策、财税政策等政策的变化,以及企业在投资项目、经营项目、筹借资金、经营成本等方面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另一方面又要关注因市场供需关系的变化,使企业采购成本和市场投入增大,而引起企业成本费用和资金需求增加使财务成本上升而出现经营亏损。此外,在基建技改方面,也要关注因银行紧缩银根,使项目缺乏资金而延缓工期,影响企业预期利润的实现。企业经营者如不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和投资方向,这些政策因素的出现,必将导致企业步入财务危机。

3.3 建立和不断完善财务管理系统,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

建立科学的财务决策体制的核心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和决策程序。要在充分发挥民主,认真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使决策者的主观意志与客观实际尽量接近。为了保证投资决策的正确性,首先必须建立一个由专家、技术人员、管理者和职工代表参加的决策领导机构,这是企业进行正确投资决策的关键。其次要加强决策者对风险的自控,即决策者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努力克服自身缺陷、提高自身认知水平、充分掌握所需信息、严格按照科学决策的标准与程序来实施决策。决策者对风险的自控核心是提高自身决策水平。就群体决策而言,除了每个参与决策者做好上述工作外,还应针对群体决策的特点,合理确定决策群体的规模,加强决策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并明确各自所应承担的责任。

3.4 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构筑防范财务风险的屏障

首先,要建立完善的风险防范体系。一是要抓好企业内控制度建设,确保财务风险预警和监控制度健全有效,筑起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的第一道防线;二是要明确企业财务风险监管职责,落实好分级负责制‘三是要建立和规范企业财务风险报表分析制度,搞好月份流动性分析、季度资产质量和负债率分析及年度会计、审计报告制度,完善风险预警系统;四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以及资产评估事务所等社会中介机构在财务风险监管中的积极作用。

其次,企业需建立实时、全面、动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企业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控。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风险,并向经营者示警。该系统不仅应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还应包括企业经营中诸如产品合格率、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一旦发现某种异兆,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以避免和减少风险损失。

3.5 强化企业管理人员的财务风险意识

首先,提高企业管理者的财务风险意识。融入在市场经济大潮下的企业风险随处可在,风险与收益是辩证对等的关系,风险越大收益越大,完全避免风险、获得无风险的收益只是一种理想中的状态。作为企业管理人员首先应充分认识到财务风险的积极性和重要性。其次,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素质和职业判断力,充分发挥其能动性。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素质,是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的前提与基础,同时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把工作由被动变主动,合理地规避不利风险因素,将不利可控风险控制在萌芽状态。最后,树立全员风险管理理念。风险管理不是某一部门的工作,也不是某一项业务或某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全体员工共同的工作,企业各部门、各员工必须相互支持和配合,确保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现代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是一项综合管理过程,同时涉及资金运动的各个环节。企业财务风险的防范,是对风险进行动态的控制,并非刻意减少风险,风险与收益同在。敢于冒风险的企业充分利用有利时机,往往从高风险中获取高收益。企业高管人员应充分识别和控制财务风险,把风险管理提高到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把握多变的市场机遇。发挥财务风险管理的职能,避免财务危机,保证企业获得安全、稳定、长期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雄胜.财务管理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第7篇:决策者的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词:中小企业;经营;财务管理;体系;问题;风险意识

由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利润最大化与股东最大化弊端,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复杂化发展,使得企业可持续发展竞争力处于薄弱的地位,所以,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适应企业周围环境的发展,企业只有保证“心脏和血管”的健康,才能保证企业“血液流动”也就是企业财务管理的健康。由于企业经济的发展,中小企业之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由于受规模范围及经营方式的影响,只有对企业财务管理不断的创新及优化的同时提高企业财务风险意识,才能为财务管理经营活动奠定坚实的财务理论基础。

一、小企业财务管理新体系

对于财务标准和规范而言,通过人工去控制,往往是很难能达到一个理想的效果。会计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种,如果靠人工,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不自觉会受习惯影响,导致走偏。所以“中小企业”公司,如果能通过财务系统进行账务处理,科目体系依附于系统,而非个人,则更能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的供血链”---FI•AF财务管控体系:FI•AF财务管控体系是由达标管理咨询公司,专门针对中小微民营企业开发设计的一套财务管控体系。该体系主要是帮助中小民营企业经营者,建立科学、专业、系统、规范财务管控体系,解决因经营者无财务管理理念,无法根据系统财务数据,实现企业科学经营决策及企业理财,导致企业财务失控,最终企业经营失败。

二、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背景

中小企业作为当代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的稳定发展。但由于规模较小资金投入[1]较小的原因使得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仍然存在弊端,导致中小企业的自身发展与市场经济协调不适应的情况,导致企业财务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

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原则

(一)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决定货币时间长短及收益率高低决定了货币的价值。期限越长,利率越高。财务管理中必须充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同时遵循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充分合理地运用资金。

(二)风险、报酬平衡原则

股东最终的目标管理化是平衡风险及盈利的关系。对于一些风险越大的投资项目,最终它所期望的利润相应也会越高。

(三)合理配比原则

追寻资金与负债的对等平衡关系,短期资金对短期负债,长期负债对长期资金的原则进行财务管理实务的借款筹集[3],如果过多的长期资金去融通流动资产的需求,会给企业的利润带来减少的影响。如果固定资产用短期资金来融通,则会导致资金的短缺。

四、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

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离不开企业经济的长期发展,财务管理指以实际的企业价值对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综合性的决策及控制的管理活动。

(一)首先是对财务报告有效的解读

财务报告指用财务专业术语对财务过程进行分析,最终对企业利润起着管理与控制的过程。财务报告最终影响着企业目标的实践及战略性企业管理能力的执行。

(二)加强成本控制[3]及管理的过程,完善预算管理手段

全面完善预算管理系统[4],为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控制企业风险,协调企业经济管理活动,为预算的执行结果及绩效评估提供了量化依据及理论依据。

(三)突破内控局限

建立良好内控制度以便有效防范风险,只要企业发展就会存在风险,内部控制是通过一切规范的流程、制度和程序,把人制转为法制的一种管理概念,其主要目地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经营目标、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合规性。作为企业的决策者,内部控制手段尤其重要。

(四)依据实际企业情况对企业进行

正确的投资决策,企业发展的最终目标是企业资金的增长及利润最大化原则[5]。固定资产增加必定会引来企业的扩张。企业的投资决策关乎全局战略性管理目标的实施。总之,好的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加强企业的成本、内部控制及投资方面的管理,逐步完善财务管理体系,促进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而这则需要一个优秀的决策者,对企业的日常进行正确的管理及决策,才能让企业获得更大的利润及促进企业的长期发展。

五、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企业管理目标各个企业都有所不同,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到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面临的挑战局势也越来越严峻,为了保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竞争力,企业的财务管理目标必须适应社会环境的发展,知识经济社会,企业的管理目标必须具有创新性。

(一)企业财务管理目标多元化

财务目标必须考虑所有者资本增值最大化、债务人偿债能力最大化、政府社会经济贡献最大化的企业需求。加强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管理。

(二)企业财务责任社会化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既要考虑企业资本投入的财务需求,又必须兼顾企业社会化责任的需求,并且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财务流程规范透明化

在当代社会中,许多人都会利用财务不透明而暗自操作,严重影响财务最终的审计工作。

六、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筹资困难[7],资金严重不足

筹资不畅限制了企业发展,同时迫使企业的资金规模受到限制。由于我国没有面向中小企业的优惠政策,使得中小企业以贷款形式获得融资,因为融资成本过高,渠道不易,最终迫使中小企业出现资金问题,而且受资金来源的局限性影响难以扩张范围。

(二)没有完善的财务管理目标

且最求利润最大化成为企业的原动力,由于中小企业受规模的局限,资金不足,而且还要面临还债的成本风险[8],迫使企业活动注重短期资金行为,为了尽快资金回笼同时追求利润最大化已成为小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而且企业决策者只追求利润,而忽略了企业的长期规划。

(三)财务控制监管力度差

中小企业管理人员综合素质理论知识意识薄弱,现金管理不严现象缺失严重,造成闲置资金不足。1.企业经营活动中偏重于用现金交易,造成资金的闲置和利息收入及投资收入方面的损失。2.应收账款周转缓慢[9],加大坏账呆账的风险。加强对存货的控制,造成资金周转缓慢。中小企业的竞争激烈,大多企业为了争取客户,采用赊账方式,加大了坏账呆账风险率。

(四)企业管理活动受限于传统模式的经营

造成企业管理权利集中影响财务管理的最终效绩。许多中小企业管理者在管理机构设置上层次不清,责权个人制不明确造成财务管理混乱,而且财务管理人员使用老套的管理模式,缺乏管理的创新技能。

七、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

(一)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采用集权制财务管理体制的企业一般为总公司和下属的子公司,由于联系紧密对于一些突发的情况反映迅速,一般来说,对于所发生的事情总部及时的进行决策,对子公司进行支持和分配管理。有利于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但相应的也会有弊端,当集权过度的时候子公司会缺乏主动性,慢慢的企业就会失去活力,进而失去市场的弹性,从而失去市场机遇。

(二)分权型财务管理体制

分权型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总公司的自。各个环节的工作人员,负责人员对经营成果进行控制。所以对本单位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决策措施,进而因地制宜的安排好各项业务。同时,分权型机制有利于分散经营风险[9],财务人员的工作专业水平也相应能够提高。可是,如果企业长期采用这种分权型管理体制,很可能导致大家各自为政,背离最初的总目标。

(三)集权与分权相结合型财务管理体制

在制度上,企业总部制定统一内部管理制度,明确财务权限及收益分配方法,重大决策集中于企业,而各所属单位遵照执行,依据自身的特点加以补充,在管理上,利用企业的各项优势及实际情况,对部分权限集中管理。在经营上,充分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建立正确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确保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八、如何做好小企业财务管理

(一)要深刻理解老板的运营理念及

公司发展思路,具有抵御财务风险的专业财务管理能力。加强预算管控能力及固定资产的控制管理,强化财务管理机制,突破融资的瓶颈,打开融资市场,加大中小企业融资力度[10],制定切实可行融资市场方案,主动赢得融资市场。

(二)要开始探索多公司的资金以及

预算管理同时加强投资管理,强化资金预算及投资可行性。且投资管理必须以市场调研为基础。提高资金和预算管理风险意识,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活动,建立准确的财务管理系统,为企业决策者奠定了坚持的财务理论基础,同时为财务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数据理论依据[11]。

九、结束语

由于中小企业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影响,面临着很多的资金问题,从而导致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最终利润最大化的实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必须建立正确完善的财务管理系统,同时重视资金的管理及流动情况,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实现企业目标利润最大化。由于企业面临着严峻的市场经济局势,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尤其是中小企业,因为受规模范围及经营方式的影响,适应市场的能力日益加强,随着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不断的创新,企业财务管理风险意识不断加强,为财务管理经营活动奠定了坚实的财务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1]林梅娜.浅谈中小企业经营中的财务管理实务[J].经营管理者,2015(18).

[2]贾晖.浅谈如何提高中小企业财务管理水平[J].商场现代化,2016(16).

[3]冯娟.浅谈中小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市场周刊,2015(10).

[4]赵宗广.浅谈财务会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经界,2014(14).

[5]董宏伟.浅谈中小企业的财务管理问题[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6).

[6]刘文开.试论后金融危机时期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J].商业会计,2014(2):41-43.

[7]吴杨.浅谈财务管理在提高企业投资效益中的作用[J].中国市场,2013(41).

[8]金影.浅谈中小企业会计与税收的差异[J].经济视野,2012(9).

第8篇:决策者的财务管理范文

业财务的管理,就必须搞好财务内部控制,依据国家相关的财务法律规定,建立完善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设置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规范财务处理核算流程,约束财会人员的工

作行为,通过一系列财务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使得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合法化,从而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独占鳌头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内部控制;企业财务;管理效率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概念

财务内部控制最早是由美国提出的,它的初衷是为了区分财务会计审计核算责任,以便规范财务管理行为,加强财务管理强度。随着2001年由我国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

制规范—基本规范(实行)》,对财务内部控制做出了明确的定义:财务内部控制就是独立法人单位为了对自身财务进行有效地管理,加强对资产的保护,防止资产流失,依照国

家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定的一套在内部具有强大执行力的制度、规范和方法。

二、搞好财务内部控制的意义

1、搞好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规范,为财务管理提供制度基础

随着企业管理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样化,虽然一个企业会颁布一系列管理制度,像董事会工作条例、监事会监督制度等等,但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财务内部控制

制度的建立,只简单的制定一些财务核算方式和流程,不能将企业的财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以及标准化,并且在财务核算过程中缺乏坚定地执行力,经常出现财务核算违规操作

,产生许多财务问题,对企业的日常运行造成了极大的障碍。

2、搞好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弥补管理会计的薄弱环节,提高管理会计的效率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现代会计的两大组成部分,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基础。管理会计离不开财务会计,必须要以之为根基,为企业的高层决策者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决策者

更好地进行筹资和投资决策。许多企业不太看重管理会计,认为其无关轻重,没有培养相关的管理会计人员,也不愿设置相应的管理职位,这样管理会计就被束之高阁,无法发挥

其应有的作用。搞好财务内部控制就可以促使企业管理者引起对管理会计的重视,建立相关的管理会计制度,以便为公司决策者提供实时的信息,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减少企业资

金管理方面的财务风险。

3、搞好财务内部控制可以推陈出新,不断创新财务内部控制手段

企业要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发现问题,用变化的思想分析问题,用创新的手段解决问题。财务内部控制控制手段大致包括事前的管理、事中的控制以及事后的核算考核三个环节

。这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缺少任何一个环节都会造成财务控制问题,出现财务危机。

4、搞好财务内部控制可依改善对外投资,为对外投资创造良好的企业内部环境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是自给自足,自我发展。企业的发展离不开行业,更离不开市场。它必须在发展自我的同时,要与外界发生联系,进行对投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资本

逐利的本质,避免大量资金的闲置,造成资源的浪费。对外投资的已在或潜在风险被无视了,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对外投资的风险。搞好财务内部控制可以加强企业对外投资

的管理,加强对项目所涉及的负责单位的控制,及时将项目的资金流入量和流出量回馈到企业总部,实时地掌控项目的阶段性收益,将存在的项目风险扼杀于未然,规避了企业不

必要的对外投资风险。

三、搞好财务内部控制的举措

1、加强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

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必须以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结合企业自身的财务发展目标,以及企业内部财务的核算原则和要求,建设既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又有利于

企业自身发展的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财务内部控制制度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完备的簿记制度。规范的簿记制度可以为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的记账方式和流程提

供参照,以便他们按照统一规定登记账务,填写栏目,避免出现张冠李戴,登记错帐误栏目,为后面复核账务带来困难。(2)可信的凭证制度。任何账务的记录都必须出示相应的

凭证作为入账依据,无凭证的收支不可轻易入账,否则会出现表上账务与表下账务的不符,使得企业财务的收支状况含糊不清。(3)科学的会计处理制度。账务的处理不能带有随

意性,任由会计人员操作。

2、做好财务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会计操作流程

要做好财务内部控制,就要做好会计操作这一基础性的工作,因为它是搞好财务内部控制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将会计操作流程规范化、合理化,才能准确将企业发生的各项收

支反映出来,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好坏将会直接影响到企业财务状况,甚至整个企业经营状况的准确性、真实性、全面性。只有坚持运用科学的会计做账流程,才能正确编制各种

财务报表,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为企业决策者制定正确的规划提供数据保证,更好地约束财会人员的行为,有效地杜绝会计处理过程中的违法行为和不良作风。

3、加大企业财务管理信息化投入,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的现代化

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企业经营的多元化,采取人工式的财务核算管理,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长远发展。而且由于人工管理的漏洞的存在,企业就必须下定决心将财务

管理的方式有过去的人工管理为主导,逐渐转变为计算机智能管理为主,人工管理为辅的方式,在企业中大力推广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系统技术,并以此作为新

时期财务内部控制的突破口。这样才能为企业的扩张经营奠定坚强的后盾,实现财务内部控制的网络化、信息化和现代化。

(作者单位:武汉东湖学院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第9篇:决策者的财务管理范文

关键字:信息化;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252-02

一、信息化定义

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企业信息化是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基础,企业在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管理、经营等多个环节中都应广泛利用信息技术,并大力培养信息人才,完善信息服务,加速建设企业信息系统。

二、建筑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特点及职能

(一)特点

1.与其他部门联系更加密切。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相比较其他企业来说,会经常与建筑工程设计单位、项目分包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联系密切,因为这些部门之间的资金运作联系比较密切而且十分复杂。

2.财会工作分期分项目进行。因为建筑工程施工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建筑企业对工程项目进行结算工作只能在项目竣工以后才能正式进行。所以建筑企业的财务会计部门只能分期对工程中的分项项目进行核算。

(二)职能

1.财务预测职能

作为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其职能之一就是利用各种信息对目前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预测。一般预测指的是贯穿于整个财务管理活动中,如企业内部一段时间内的财务状况,当发现会发生资金运转比较紧张,就应该提早做好预防措施;而在投资过程中,通过财务预测衡量风险与收益的关系,以便为决策者提供可靠的投资信息;在利润分配中,通过财务预测分析利润分配以后会产生的影响。财务管理部门的预测职能对于企业的运转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2.财务决策职能

进行财务预测以后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部门就该执行第二项职能,即财务决策职能。财务人员根据已经掌握的数据资料配合之前的财务预测,在满足企业以后发展目标的前提下做出正确的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决策。财务决策职能直接决定到投资的成功与否,对企业的未来发展状态、生存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作为财务决策者在制定决策时要通过多方渠道掌握可靠的信息数据,了解行业内信息,认真思考后做出决策。

3.财务计划与控制职能

当财务决策者做出决策以后,第三个阶段就是要履行财务计划和控制职能。财务计划与控制实际指的是根据决策者做出的方案进行内容和执行上细化,具体包括对资金需求量、生产和销售、财务收支等进行具体计划。而财务控制则指的是要从总体上控制企业的发展规划和决策,制定相应的财务收支总体规划,平衡协调发展。

4.监督职能

当进行完财务计划与控制职能以后就要认真执行财务部门的监管职能。一方面财务监督能确保建筑企业财务活动能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执行。国家要求所有经营者都该遵守相关的财务、财税法规。另一方面,加强财务监督能够更好地运用企业资金,及时发现问题,从而确保建筑企业中财务管理工作正常有序进行。

三、信息化下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当下很多建筑企业的管理工作仅仅局限于生产经营管理方面,而财务管理方面对于企业发展所产生的重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生产项目中的资金流通运营又存在很多问题,最终导致建筑企业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下降。这些问题很多都是由于很多建筑企业不够重视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只做好项目生产、工程管理就可以保证企业的发展,思想认识不够到位。

(二)财务人员素质不高

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化发展相当迅速,甚至可以说谁能掌握第一手信息谁就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建筑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准确的市场信息,根据信息来制定策略。信息的收集以及信息的有效性对于财务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事实却是很多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人才培养更多偏向于生产人员,对于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较少,以致于很多财务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创新能力缺乏,这就使得财务的核心作用不能得到很好地发挥。

(三)控制力度不够

建筑企业的存货一般为未用土地、在建工程以及在售楼盘。当前中国建筑企业多采用项目经理制来对项目的进行管理,但管理只是针对于提供建筑发票、收取管理费和提供资质保证等,缺乏对项目进行全面财务管理,以致于很多企业出现大量存货,存货资金高出成本很多,造成大量资金周转困难。同时缺乏资金管理,导致一些赊销账款形成呆账甚至坏账,最后根本无法收回,这也为企业造成一定的资金困难。

(四)财务风险较大

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很大一部分企业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由于规范合理的建筑市场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造成了企业运营风险,严重威胁着建筑企业现金资源的安全。不够完善的建筑企业内控制度也会使资金大量沉淀,极大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的速度。同时也有部分企业盲目承接工程、向银行借贷、举债规模不适度,使整个项目建设存。

四、解决问题的政策性建议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及素质

当下全球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首先要转变建筑企业对财务管理工作的认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宣传工作,让企业充分了解到当今信息时代下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的发展有多重要。其次,在更新观念以后就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更新财务人员的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认识,进行不定期的培训,促进财务人员职业道德、业务水平的提高,使其能更好地满足信息化时代财务管理人员的需要。同时,还应该制定一定的奖励机制,充分调动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为企业发展出谋献策。

(二)加强控制力度,强化审计工作

对于上面提出来的建筑企业控制力度不够,笔者建议首先要加强对存货、应收账款的管理。要制定一套良好的财务管理机制,严格管理资金,提高资金的流动性;同时把存货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之内,保证存货不影响企业的正常运转。另一方面要根据建筑单位的信用状况和资金来源来建立具体的催收方案,尽量减少呆账坏账情况发生,降低企业资金风险。建筑企业要想健康发展同时必须加大审计力度。要采用跟踪审计的办法,对建筑项目进展情况进行实地全面地调查,来获取真实准确的信息、提高审计的质量。同时要对违法违纪、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恶劣行为,及时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三)加强资金管理

首先,要最大可能地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购买固定资产要科学地结合资金来源和使用方式、不能仅仅依靠短期借贷,只有这样才能使资金得以正常周转。科学控制资金回收时间来确保收支的平衡。同时也要对企业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按一定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其次,要对运营资金加强管理。加快资金周转速度可以使资金价值得以提升,因此一定要处理好流动、现金和资金速动比率的关系。同时要加强财产管理。建筑企业的内部控制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使其更好地促进企业发展。在财务管理方面要把记录与管理工作进行分离、交于不同人员管理,形成企业内部权利的互相牵制,以此来彼此监督。

(四)完善核算制度

核算对于建筑企业健康运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在建筑企业方面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使建筑企业在施工企业融资困境与对策运营过程中有法可依。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自身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完善相应的决策、核算制度等,使企业财务人员责任明确、会计信息真实有效,从而确保企业各项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