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资助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资助贫困学生方案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资助贫困学生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资助贫困学生方案

第1篇:资助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校贫困学生 资助工作 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7.079

Discussion on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Financial Aid on College Students with Economic Difficulties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ZHENG Liyue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Jiangsu 20201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students from poor families funded universities working system in our country has improved, but with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progress, there are always new problems. Articles from the current system of funding policy, analyzes the role of inspirational guide grants funded Universities in present to be strengthened, student loan mechanism is not perfect, of recipient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to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ssues, and the issues related to proposed strengthen the concept of guidance to students on a regular basis thanksgiving integrity of education, and actively explore the fee funding model to increase the proportion of funding paid, improve the national student loan system and other several suggestions.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with economic difficulties; financial aid; problem

1 新形势下贫困学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助学金的励志引导作用有待强化。我国现行的贫困大学生资助体系,按照资助形式进行分类,分为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学费减免属于无偿资助;助学贷款、勤工助学等则属于有偿资助。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与学生的课业成绩、在学校的表现等紧密相关,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国家助学金作为一种特殊的资助形式,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家庭贫困的同学顺利完成学业,只要符合国家助学金评定条件的同学都可以申请,受资助的门槛相对较低,不需要受助学生履行任何义务,这就使得受助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不对等,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受助学生的依赖心理,助学金的激励作用和教育功能有待加强。

(2)助学贷款还款机制不够完善。在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中,毕业生的还贷主要依靠学生的诚信、自觉,且欠款学生的信用意识和自觉度参差不齐,很难保证贷款的及时有效回收。在资助工作的实际操作层面,经常有毕业生忘记还款或恶意欠款等情况发生,且目前高校对违约贷款的回收主要依赖学校辅导员催缴,这其中就有较多问题产生。首先,欠款学生毕业后会频繁变换工作单位,这将导致受助学生的联系电话和家庭住址等信息的频繁变更,使得高校老师在不能够及时联系到欠款学生。第二,即使高校老师通过其它学生联系到了欠款学生,若学生恶意不还款,高校老师也是无计可施。因此要追回受助学生违约欠款,仅靠诚信显然不能保障银行和学校的利益。国家助学贷款最终要依托完善的个人征信系统而不是学生良莠不齐的信用意识。

(3)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待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校园内的特殊群体,他们往往来自农村或经济贫困地区,大都家境贫寒,教育水平落后,他们在承受学习压力的同时,还背负着较大的生活和经济压力。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往往低于其它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也普遍处于较低水平。现行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往往只重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而忽视了对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帮扶。如果不能在资助过程中辅以相应的心理辅导,他们容易产生心理扭曲等心理上疾病,不能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使得资助工作的功能大大削弱。

(4)受助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目前,“90后”大学生是高校学生的主体,由于受到文化多元化、传统道德教育淡化等因素的影响,他们普遍缺乏感恩意识。首先,贫困学生在大学期间能够受到国家社会及学校的无偿资助,部分学生因此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其次,目前国家层面的奖助学金、学校层面的各种补助以及社会捐助,基本上都是以资金补助形式发放,学生获得这些资助的条件,仅仅是因为自己的贫困生身份,缺乏主观的努力,使得学生对所获的资助不知珍惜,感恩意识缺乏。再次,目前高校社会资助的操作模式多为高校根据社会资助单位或个人的意愿推荐筛选受助学生进行资助,高校作为中间人协调资助者与受助学生。受到各种客观条件的制约,受助学生与资助方较少直接接触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不能切身感受到资助方的殷切关心,因而没有对社会、学校产生感恩之情。

(5)资助数据分析相对较少,资助效能无法检验。现行的高校资助体系较为注重对学生的资助,而缺乏对后期资助成效和数据的跟踪和反馈,无法有效检验资助效能。首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受助率相关数据缺乏。受助率,即实际受资助学生人数与每学年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比例。由于相关数据的缺乏,资助是不是能够达到全面覆盖仍不清楚:其次,有偿资助与无偿资助所占比例等相关数据缺乏。受助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资助项目是否合理,有偿资助和无偿资助的比例是否恰当,有无部分资助集中或分散的问题。最后,受助额度相关数据缺乏。即学生所获得的资助额度与其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是否相当,是否有资助额度不足或资助过度的情况出现;只有对资助工作的作用、成效进行分析、反馈,才能及时发现资助工作中的问题,并适时进行改进和革新,才能使得资助体系越来越完善。

2 对当前贫困学生资助工作问题相应对策的思考

(1)加强对学生的观念引导,定期开展感恩诚信教育。鉴于受助学生感恩诚信意识缺乏的普遍现状,高校在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困难的同时,要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受助观念。第一,高校要加强环境建设,努力为受助学生建设和营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思想品德的主要场所,有责任为在校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诚信环境。第二,加大高校诚信制度建设,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档案。高校的学生个人诚信档案可与银行的诚信档案联网,对于恶意欠款者,利用媒体曝光,与税务、财政等部门携手,限制“赖款者”以后进行住房贷款和投资贷等,以杜绝恶意欠款等现象的发生。第三,通过主题班会、主题征文、主题演讲比赛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形式,定期开展“诚信、感恩、自强”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多管齐下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使学生内心深处认同诚信的观念,充分发挥高校的资助育人作用。

(2)积极探索有偿资助模式,增加有偿资助比例。目前高校的资助体系中,无偿资助的比例较高,造成了学生普遍的依赖心理,因而积极探索有偿资助模式,增加资助体系中有偿资助的比例显得十分必要。有偿资助,是一种需要学生付出一定的劳动和时间以换取酬劳的资助方式,勤工助学就是一种最为普遍有偿资助形式。首先,学校应该充分利用企业校园招聘的机会,加强校企合作,在企业来校招聘高校毕业生的同时,积极为在校贫困学生拓展“工作岗位”,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勤工助学岗位需求。其次,高校可试行订单式人才培养。企业、高校及受助学生三方签订契约,用人单位通过投入经费资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受助学生毕业后进入委托培养单位工作,逐步偿还单位先前支付的培养经费,是一个双赢的有偿资助模式。

(3)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从我国现行的资助体系来看,国家助学贷款是资助贫困学生的有效手段,因此完善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显得十分必要。首先,要建立健全全国统一的助学贷款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国家助学贷款的信息化,使申请学生、银行、高校和毕业学生工作单位之间的联系能够全部在网上实现。加强银行与毕业学生工作单位之间的联系,以确保毕业学生正常按月还款。其次,建立建全助学贷款违约惩罚机制。对于还贷违约者可采取如下惩罚机制:①授权银行通过用人单位在违约者的工资中扣除相应的助学贷款和滞纳金;②将贷款催缴工作交由专门的追款机构负责,提高贷款催缴工作的针对性;③将恶意欠款者在媒体上进行曝光,对情节严重的拖欠者诉诸法律,由法院强制追回欠款。

(4)加大心理扶贫力度。贫困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作为资助育人的主体,既要解决贫困学生物质和经济上的困难,同时也要重视他们精神和心理上的困难。只有着力于其能力与素质的全面提升,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为社会培养和输送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首先,高校要在全校范围内建立一种文明、平等、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困难学生在宽松、友好的人际环境中学习和生活,能够获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和支持,把自己融入到大集体中去。第二,高校要加强受助学生的励志教育,引导贫困学生正视目前的困难,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心态。第三,要培养贫困学生的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他们抗压能力。通过培养受助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培养乐观人格、培养认知调整、培养幽默化解能力和培养问题解决技巧等能力的培训来提高贫困学生的抗压能力,全面提高人才的培养质量。

(5)跟踪学生受助后发展动态,考察资助育人效果。对于已经认定的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不定期进行关注,建立贫困学生的资助及个人档案。首先,可通过与同宿舍学生谈心,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以侧面了解受助学生的真实的想法和生活及学习情况。其次,针对现在大学生都有手机这一现状,通过与网络运营商合作或与校园信息系统联网等方式,及时对受助学生的话费及消费情况进行掌握和了解,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和透明;最后,可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高校的资助现状进行了解,及时掌握资助成效和学生的需求,动态调整资助方案,确保资助成效。

新形势下的高校学生资助工作是一项具时代性的系统工程,除了需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外,还需要社会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帮助。因此,要充分发挥政府、社会、学校的作用,协调多方力量,在传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善的高校资助工作体系。只有如此,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将来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成为国家、社会需要的合格的继承者和接班人。

本文受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江苏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类建设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 庞艳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有效方法分析[J].理论月刊,2010(7).

[2] 王梅姣,王向菊.创新高校社会资助模式,充分挖掘社会资助潜能[J].高教论坛,2014(11).

[3] 李云.论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完善与发展[J].科教导刊,2014(8).

[4] 章湘平.高校贫困生受助心理探析[J].怀化学院学报,2008(7).

[5] 谭红倩.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山东省青年干部管理学院报,2008(5).

第2篇:资助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关键词]贫困生;救助;构建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250-02

贫困生救助工作一直都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点,自《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实施后,我校基本已建立起“奖、贷、助、补、减、免”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同时学校多方拓展社会资金来源,加强与广大企事业单位以及成功校友的联系,努力寻找企业捐助和个人捐助,形成与国家资助、学校扶持相结合的三方救助渠道。在相关的管理机制方面,学校也已建立健全了贫困生建档及动态管理制、学生民主评议制、资助结果公示制等制度,制定出台了多个文件,来保证贫困生救助工作的顺利开展。

但是,贫困生救助是一个层次多、战线长的工作,目前学校的救助措施仅在资金和相关政策体制上稍微成型,在其他板块的操作中缺少系统性,笔者试从经济、思想、心理、技能四个方面建立基本模型,在均衡中抓重点。

一、充足合理的资金救助

贫困学生进入大学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就是学费问题,学校在这个方面可以有以下三种的帮扶措施:

(一)严格按照国家政策,帮助家庭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

学校方面首先要做到信息的公开、透明,大部分贫困学生都不了解相关的扶贫救助政策,缺少申请国家资金援助的意识,学校在开学之初就可通过开座谈会、学习会等形式,及时普及国家的相关政策,让学生知道有可能获得的帮助。其次鼓励、帮助贫困学生提交申请,并做好贫困学生资格认定工作,切实让每一笔助学金都落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手中。

(二)学校积极拓宽校外资金渠道,寻求社会资助

在这方面我校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就目前状况来看,大多企业、个人更偏向于资助成绩优异学生、热门专业学生,这就容易导致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学校在这方面可以为企业与贫困学生建立一个相互协调的平台。首先,学校可对资助者在选择资助对象时进行一定的引导,相对放宽对学生专业、成绩的单一要求,社会资金资助的是贫困学生而非优秀学生,若受助学生积极向上、思想品德良好,也可适当放松对卷面成绩的要求。其次,学校在为学生争取受资助机会的同时,可为其设定考察期,例如以一学期为限,通过对贫困学生学习成绩以及思想行为表现做出考核,考核达标者有资格接受社会资金的资助,不达标者取消资格。通过这样的方式,既可让企业对受资助的学生状况有个相对具体的了解,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励贫困学生从学业、思想、行为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第三个方面,学校针对贫困学生不妨走“定向培养”之路,当然“订单式”培养一直是学校关注并努力付诸实践的一个方案,笔者认为不妨从贫困学生入手,试点先行。学校、企业与贫困学生间达成三方协议,企业提供贫困学生四年的学费补助,学校为贫困学生提供教育培训,学生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工作,这种措施既解决了贫困学生的学费问题,还解决了今后的就业问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校企联手资助贫困学生的方式。

(三)增设校内勤工助学岗位,鼓励学生勤工俭学

在贫困学生进入大学之初,就应培养他们自食其力、自我救助的意识,学校应积极鼓励贫困学生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来自力更生。关于勤工助学,每个学校都有一个成型的系统,但每个学校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少、报酬低、工作内容琐碎且以劳动力输出为主。出现这些问题主要还在于对学生勤工助学缺少有效的管理信心,导致勤工助学岗位层次低。其实在增设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可与部门岗位精简相结合,尝试以学生劳动力来代替部门零散劳动力。其次,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对口、稍具技术含量的岗位也可用作勤工助学,像班主任助理、实验助理等,这些工作相对而言可以锻炼一定的能力,贫困学生做起来也不至于乏味,在报酬上也有提升的空间。当然,所有的前提还在于,学校所有勤工助学岗位都要以满足贫困学生为先,在筛选过程中,“贫困”应放在“能力”之前,勤工助学岗位设立的初衷在于扶贫,在此基础上再根据能力分配岗位。

二、周密完备的心理预防

经济上的贫困可以通过相关救助措施进行缓解,但精神上的贫困问题却要来得复杂许多。大学学生经济状况相差悬殊,贫困学生由于经济上的弱势容易使其带有心理负担,因而学校要把精神扶贫作为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针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也要从一开始就要加以重视。具体而言,对贫困学生的“精神资助”可以分成以下两块内容:

(一)在思政工作中加强关怀与教育

贫困是把双刃剑,心理素质过硬的学生可以化压力为动力,但心理素质差的学生则更容易出现焦虑、自卑、敏感、孤独和自我封闭的心理。学校首先应加强这部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有针对性地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卫生讲座帮助特殊学生以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自己的生活。学校方面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加强人文关怀,同时积极鼓励贫困学生投身校园文化活动,在团队合作中缓解心理压力,完善各种情绪体验,寻找精神归宿。当然,在给予关怀的同时,还应积极采取激励措施,加强励志课程的授予。外在的关怀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每一位贫困学生拿出积极进取的勇气,才能从根本上克服软弱和自卑的心理。

(二)建设校园心理咨询平台,构建完备的预警机制

每个高校设置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配备高质量的心理咨询队伍是目前高校建设的指标之一,我校也在这个方面积极做出努力。但是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往往会遭遇无人问津的尴尬,困难学生出于对自身隐私的保护和个人防范意识很少主动寻求帮助。针对这样的问题,每班可以配备一名心理联络员,在保护贫困学生隐私的前提下密切关注其心理状况,一有情况就应及时向辅导员、班主任反映。同时,辅导员、班主任也应发挥个人的桥梁纽带作用,一旦出现异常学生应及时与相关心理咨询老师取得联系,反馈情况并学取相应救治方法,承担起临时心理救助师的责任。当然,在线咨询平台的打造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一方面省去了部门设置的部分经费,另一方面既解决了心理邮箱沟通的不便捷性,又消除了学生与心理咨询师面对面交流的尴尬,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三、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学业与技能的双重强化

贫困学生在校期间可以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和学校的各种补贴,但是毕业之后就不会有这样的政策倾斜,需要靠个人的力量立足社会,这对贫困生的综合素养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而在校期间必须加强对贫困学生理论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其社会适应力。一般情况下,在吃苦耐劳方面贫困学生有自己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若能对实务能力作进一步的提升,贫困学生走上社会才能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从而自立自强、自我脱贫。

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其一,要鼓励贫困学生参加学校社团、担任班级干部,除了可以融入群体外,更可以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二,支持学生多参加资格认证考试,增加自身含金量,也为今后找工作创造更多机会。其三,学校建立校外勤工助学岗,鼓励贫困学生走入企业、走上社会去参加实践。学校方面继续贯彻“校企合作”的指导思想,与相关企业达成协议,在企业内为我校贫困学生设立相应的岗位,贫困生可以通过劳动拿到薪酬缓解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在校园之外的工作经历有利于贫困学生锻炼起成熟的心智,从而给自己一个更明确的定位和努力方向。

(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

贫困学生依然有自己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要求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尽快找准方向、全力以赴,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在这方面为贫困学生节省很多精力。有关大学生职业规划的问题一直被各大高校积极提倡,但实际上能否落实还在于学生个人的自觉,在这个问题上,我校不妨鼓励每位贫困生出具详细的个人职业规划书,学校配备相关老师为贫困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指导,并以此为模本进行督促、检查和调整,帮助贫困学生将设想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在进行职业规划时,指导老师应帮助贫困学生正确定位自我,重新认识自己,并进行客观的自我测评,从而确定个人可能适合的职业方向。帮助贫困学生了解专业的社会需求情况,根据实际供求状况调整期望值,将其控制在一个合理、科学的范围之内。职业生涯规划与理论学习、实践能力培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可以形成一种良性运转模式。

四、就业、创业平台的搭建

学生进入高年级后开始要考虑今后的出路问题,贫困学生在这一点上尤为如此,怎样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成绩、获得社会认可是贫困学生最为关注的问题。因而学校怎样帮助贫困学生找到合适的岗位也是这个阶段扶贫救助工作的重点所在,在这一点上,学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工作。

(一)帮助贫困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就业技巧

不同的贫困学生面对就业会出现不同的情绪,有期望值过高,希望就业能缓解经济难题的,也有因为自身的贫困而对今后的工作、生活产生焦虑的。面对这些情绪,学校应适时开展就业培训讲座,通过分析就业形式和社会需求情况,让贫困学生树立其正确的择业观念。客观地看待就业后,贫困学生还应客观的看待自己,经济上的弱势不代表能力上的欠缺,学校应鼓励贫困学生拿出信心和勇气,相信自己在大学几年所学到的知识和经历的实践都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基础,也相信自己身上吃苦耐劳、朴素踏实的特质是获取认可的有利条件。除此之外,学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巧方面的培训,这一点可以面向所有大三、大四的学生展开,例如在简历的制作、笔试复习技巧、面试技巧、签约问题等进行集中的培训。对于贫困学生,可以在培训之后建立一个跟踪反馈机制,相关老师可与贫困学生多沟通多指导,以便对其学习情况、应聘情况可以做一个后期的指导,积极关注就业能力的培养。

(二)搭建就业平台,建立、完善就业工作体系

虽然学校就业平台的搭建面向的是所有即将毕业的学生,但贫困学生作为就业队伍中的一个特殊群体,首先需要在就业政策上得到帮助,国家每年的选调生考试、大学生村官选拔考试、“苏北计划”以及一些相关的推选名额可以优先考虑优秀的贫困学生,在达到基本条件的基础上以解决其就业问题为先。其次,学校可引入校外企业,举行校内招聘会,相应降低贫困学生的应聘成本。其三,成立就业委员会,配备专门的老师为贫困学生给予就业指导,这些专业指导老师在进行深入的人才需求情况分析之后所获取的数据对学校今后的人才培养方向、专业设置等都有一定的帮助。

第3篇:资助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资助;政策;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1

一、生资助政策的内涵

根据《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国家奖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普通本科高校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湖北省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相关文件的说明,贫困生是“学生个人和其家庭所有的资金,无法支付其在校期间的学习等相关费用的学生”。而学生资助被定义为由公办或私立院校提供的各种形式的奖学金、助学金等,其目的在于帮助贫困生支付相关的学费与生活费,在本研究中,大学生资助政策主要是由我国政府为解决贫困大学生上学问题而采取的政策及方案,其资助主体是高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通过资助,引起社会关注,保障大学生完成其高等学历教育。

二、生资助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一)政策实施主体的希望不同

目前在整个大学生的资助体系中,政府是政策的来源,各大银行是经济提供者,高校是实施者,而贫困学生为受利者。我国政府虽然是政策的直接起草者,但是针对的只是普适性的学生,地方政府对学生贷款工作的重视度不高,银行作为资助贷款的提供者,其也是要在保障社会稳定及收支平衡中,适当获取一定的利益,所以银行也会多提供贷款的行为本身进行风险评估,并要求各大高校协助其办理助学贷款的业务,所以在整个实施过程中,相关的法律保护、统筹兼顾、问题反映、第三方监管都没有一个明确的责任义务划分,在整个资助政策中的每个主体都缺乏主管上的能动性,资助实施的主体与高校执行者难以有默契的配合。

(二)信用机制不够健全

国家助学贷款是大学生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国家助学贷款又分“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这两种,二者不能同时申请,而社会诚信的缺失,相关金融机构在社会个人诚信上的宣传活动不够,以及学生对个人信用的不够重视,都可能导致恶性不还贷事件的发生,目前政府把督促毕业生还贷的任务交给各个大学,各高校在具体执行时也只能是以宣传为主,并不能强制每个大学生进行还贷,这就导致的工作上的低效率,据调查,大部分申请过助学贷款的大学生都表示,毕业后的还贷制度太过严格,自身的还贷压力也比较大。

(三)资助相关的宣传不力

在当下的信息时代,宣传是非常有必要的,大学生群体是来自于社会的,他们最终也会走向社会,回报社会,目前,社会各界对没有对学生资助政策的重要性有一个相对正确的认识,很多有志资助贫困生的社会力量或个人都不知从何开始。而在另一方面,针对大学生的资助宣传也很不到位,例如大众媒体仅仅在新生开学报到时,对贫困生进行一定的关注,但是有关针对文件精神以及后续的还贷上的说明就报到的很少。许多校内资助宣传并没有让广大学生了解清楚,也没有起到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的舆论导向作用。

(四)高校辅导员资助工作开展困难

在大学生的资助实施过程中,大学辅导员是重要的参与者与执行者,他们在深入开展各项贫困资助宣传、认定贫困生的相关等级方面,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当下辅导员的工作内容过多、过繁、过杂,导致其很难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大学生资助工作上来。

三、大学生资助政策实施的相关建议

(一)提高政府的资助强度

国家在实行大学生资助的政策时,其资金来源是主要的保证,大部分的资金都是由国家财政部直接下发,部分有地方政府和高校筹得,所以如果国家在这方面的投入过少,那么有限的资金很多在贫困大学生身上发挥该有的作用,就目前的发展形式来看,未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越来越多的,政府应该逐年增加大学生资助的相关资金投入,并积极发挥地方政府资助中心的主管能动性,对高校的贫困生进行动态的跟踪调查,将个人的家庭经济情况搜集后上报个地方,作为每年资助投入比例的一个重要性参考。

(二)资助信息网格化管理

目前的高校资助政策个性化加强,而社会各界组织和高校助学政策的连接较弱,需要组建一个能够进行信息沟通的网络化平台。目前即便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能够供贫困生资助和查询的系统都是不够完善的,这一现象直接导致有限的资助资源无法得到一个最大化的实行,只有尽快完善系统,提供覆盖全地区、多样化的资助功能和信息收集功能,开展监控机制,才能满足未来资助工作的需要。利用这一资助网路平台,可以随时更新贫困生的基本信息资料,这样更加有助于各组织机构合理使用资助资源,促进资助过程的全透明和公开化,网络平台有利于于加强高校对资助工作的监管,促进政府、银行、高校、学生之间的多方的互动监督,把受资助学生在校期间的缴费情况、毕业后的还款情况都纳入监控,确保不同资助方对大学生资助的执行情况,推进大学贫困生资助工作的落实。

(三)深化贫困认定的标准

大学生资助政策的主要对象是贫困生,而贫困生的认定显然是一个重点问题,目前针对大学生的家庭经济困难贫困有一个标准,但是此标准很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以H高校为例,其评比办法是通过个人申报以及评议小组集体评议来决定,那么一些比较自卑、人缘不好的学生在经济困难认定中,就容易被评为等级较低,但是贫困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独特的。鉴于此,首先要做出一个客观、细化、公正的家庭经济情况调查表,根据高校当地的实际经济情况,确定学生的实际困难水平,通过量化测试和民主评议相结合的办法,对学生的实际经济情况进行判断,而且量化数据不能只有学生个人提供,还需要生源地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并且与贫困学生签订相关的协议,用法律来约束其受助后的各种行为,对不履行协议的学生,进行从严处理。

参考文献:

[1]傅松涛.教育社会学新论[M].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第4篇:资助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我们实验小学本着以人为本,体现欢乐童年的主题,以真正把“六一”节还给儿童,让儿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为出发点,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开展了一系列庆祝活动。活动形式多样,内容健康,既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又起到了教育作用,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称赞。现将我校系列活动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庆“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多次开会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今年,我们在总结历年庆“六、一”系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保留了效果较好、深受小朋友欢迎的传统项目,并注意充实新内容,拓展新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往年,既有全校举办的“小红花艺术节”暨庆“六、一”大型文艺演出、“我的爸爸妈妈”演讲比赛、书画大赛、写字比赛、争创文明城市征文活动;也有各中队自行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知识竞赛、才艺展示等;还有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手抄报、黑板报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

三、宣教结合,重视维权。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校一方面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加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护儿童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倡导“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的意识,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一方面面向家庭,利用家长学校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目的,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广泛发动,爱心献儿童。

第5篇:资助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今年,我们在总结历年庆“六、一”系列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保留了效果较好、深受小朋友欢迎的传统项目,并注意充实新内容,拓展新形式。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往年,既有全校举办的“小红花艺术节”暨庆“六、一”大型文艺演出、“我的爸爸妈妈”演讲比赛、书画大赛、写字比赛、争创文明城市征文活动;也有各中队自行开展的经典诗文诵读、知识竞赛、才艺展示等;还有同学们自己设计制作的手抄报、黑板报等各种形式的活动。极大丰富了孩子们的节日生活。

二、领导重视,精心组织。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庆“六、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多次开会研究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播媒介,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三、宣教结合,重视维权。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我校一方面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黑板报等形式加大《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保护儿童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倡导“儿童优先”、“尊重儿童”、“支持儿童”的意识,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坚强的社会保障;一方面面向家庭,利用家长学校宣传科学的教育方法和家庭教育观念,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从而达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关心孩子、爱护孩子的目的,为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四、广泛发动,爱心献儿童。

第6篇:资助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措施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经济困难的学生人数也在快速增加。他们在努力完成学业的同时,还要承担因经济困难所致的生活压力及沉重的心理压力。相当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心理上都存在着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心理疾患发生率高达30% [1],并呈上升趋势,表现为焦虑、强迫、恐惧、抑郁和神经衰弱等。贫困大学生已经渐渐成为高等院校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已逐渐成为一个令学校担心、家长揪心、学生忧心的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一、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主要表现

1、自卑心理明显。自卑是人们在长期的自我认知的基础上产生的自我认知偏差,是缺乏自信的一种表现。有自卑心理的同学往往敏感多疑,自我封闭,胆小怕事,容易产生自惭形秽的情绪。贫困大学生的自卑心理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常常将别人的一些无关言行看成是针对自己的,怀疑别人说自己的坏话,缺乏安全感。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短处,经常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容易产生孤独感。他们不敢在众人面前表露自己的情感和坚持自己的意见。也有一部分自卑的大学生表现出争强好胜、清高自傲、唯我至上和死要面子的性格,其实这种逞强和自负的实质也是内心自卑的表现。

2、焦虑心理严重。一是环境适应焦虑。进入大学所接触的是新事物和新生活,再加上开展各种班级活动需要缴纳的经费,对于经济条件贫困的学生,无疑会增加经济负担,进而引发各种焦虑反应。二是交际交往焦虑。大学是一个社会氛围较为浓厚的场所,交友、谈恋爱也成为在校学生生活的一部分,这些交友活动难免会增加开支,对于一名贫困大学生而言,眼看其他同学能够三五成群嘻哈玩耍,而自己却是孤独一人,从而引发各种焦虑,不敢与他人接触交往,甚至自闭。三是身体状况焦虑。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学习压力大,生活条件比较差,缺乏营养,常因出现疲倦、失眠等躯体症状而产生焦虑情绪。

3、抑郁心理突出。抑郁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危机之一。在高校,贫困学生出现此种状况的概率是经济条件好学生的数倍,正因为他们的贫困,从而感到无力应付外界压力而产生情绪低落、悲观的消极情绪,进而丧失对学习和工作的兴趣和动力,干什么都无精打采;不愿参加社会活动,故意回避交往,对生活缺乏信心。如今,走在校园里,时常都能听到随口而出的“郁闷”。除此之外,很多学生因为在学习、生活、感情、人际交往方面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没有达到自己的目标和期望的结果,而产生挫败感进而发展为抑郁的情绪体验。

二、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成因分析

1、沉重的家庭经济负担。家庭经济困难是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的根本原因。由于家庭经济条件差,贫困学生的各种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与身边条件好的同学比较,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这些同学在搞好学习之余,还必需做大量的兼职工作,除了赚取自己的学杂费和生活费之外,有时还要补贴家用。有些家庭经济条件特别差的同学,由于长期缺乏营养,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长期沉重的经济负担令他们常常觉得力不从心,常有无奈和挫败感。

2、自我认知偏差。许多贫困大学生在小学、中学阶段都是老师、父母夸耀的对象,加之接触社会少,自我认知较简单,一直以来,认为只要好好学习,将来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2]。但进入大学之后,他们发现心中预期的理想状态与现实之间存在着巨大反差,学习成绩不再是优秀的唯一标准,这使他们开始怀疑自我价值,甚至会重新评价自我,影响个体心理成长与价值取向,心理问题也因此而逐渐出现。

3、就业压力大。贫困大学生多半是来自穷乡僻壤和城镇低保家庭,对于即将走出校园踏入社会的毕业生而言,他们没有可恃的经济基础,没有可依靠的人脉关系,面对不菲的就业成本,承受着巨大的身心压力。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对策

1、拓宽渠道、加大力度,减轻贫困大学生经济负担。

(1)国家要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确保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通过开通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加大政府奖助学金资助力度、推动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顺利开展等方式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都能够上得起学,绝不能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2)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学,形成良好社会风尚。高校应加强与校外企业的合作,积极争取社会各界捐资助学,通过设置企业奖学金以及个人捐助、基金会等方式,来加大社会援助贫困生力度。

(3)高校应加强自身管理,营造良好育人环境。高校资助贫困大学生的专项经费,必须做到严格管理,专款专用。要从实际出发,积极拓展勤工助学岗位,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勤工助学机会。还可以成立教师一对一帮扶制度。

(4)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贫困大学生自立自强的品德。鼓励贫困大学生通过勤工俭学、获取奖学金等方式来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督促他们克服依赖心理,实现经济助困与教书育人双赢。

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健全心理防御机制。

(1)设立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建立心理档案,制订具体心理健康标准和可操作的心理健康检测方法。

(2)配备足够数量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积极开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辅导,引导贫困大学生健康成长。

(3)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调控方法》、《青年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相应的心理健康选修课,定期举行心理健康讲座,把重点放在指导贫困学生培养积极、健康的情绪上,提高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4)建立心理救助应急方案,防范和处理突发性极端事件。

3、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成才立业。

(1)要从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大力促进贫困毕业生与整个社会的融洽和谐。在安排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时,对贫困毕业生的利益和要求有所倾斜,给予其一定的政策支持。要进一步规范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理顺人员选拔机制,尽量减少人情因素,做到公开公平,竞争择优,让毕业生们凭个人才能就业。

(2)热忱关怀,竭诚服务,为贫困生就业创造良好条件。学校应积极组织实施“贫困生就业援助计划”,除开设就业指导课程,还应采取多种措施帮助他们降低就业成本。如:积极邀请用人单位“走进来”,为贫困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搭建交流平台;广泛发动党员干部和教师参与就业工作,重点帮扶贫困生就业;免费为贫困毕业生提供网上远程面试系统等。

(3)不断提高贫困大学生自身发展能力,努力实现贫困毕业生充分就业和满意就业。努力提高贫困毕业生的专业和英语、计算机、普通话水平,提高就业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帮助他们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力争实现贫困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学校平均就业率。

(4)教育引导贫困大学生转变观念,拓展就业思路。学校及有关部门要对贫困大学生进行树立远大理想教育,引导他们勇于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到西部、边疆和基层去施展才华,建功立业;要指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早就业、早择业;早就业、早发展”的思想和全方位、多渠道的就业观,只要是能发挥作用、于社会有益的职业,都不妨一试身手。

第7篇:资助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XX年秋季开学在即,为切实做好我县秋季开学工作和下半年全县教育工作,今天我们召开同心县XX—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学工作会议。前面,金xx主任解读了《教育系统深入开展“三查三评三提高”活动实施方案》(讨论稿),xx副局长领学了县委x号文件和教育局 号文件。我们还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三个学校就如何加强学校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做了很好的表态发言,我完全赞同,请各位校长务必及时传达。呆会儿,政府副县长买xx同志还要做重要讲话,请同志们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上学期工作,王局长在放学会议上也做了简要总结,下面,我就假期工作和新学年工作讲几点个人的意见。

首先,我想简要回顾一下假期开展的主要工作

1.抓教育项目工程建设。今年,教育上的项目也比较多,校安工程重建学校除预旺中心完全小学和下马关中学综合楼进行基础施工外,其余楼房工程已完成地基与基础工程,全部进入主体工程施工阶段。平房工程全部完成主体工程,进行粉刷。

加固学校于7月13日招标,7月15日开工建设。8月10日我和相关股室的同志也走了一些学校,就校安工程和农村初中学校营养改善计划食堂改造实地进行督查,尤其是xx中学、xx中学和xx三中教学楼加固工程,按合同约定于8月31日交工,但根据目前实际工程进度,土建可按期完成,由于混凝土板墙和门窗洞口凝固时间不到,粉刷无法及时跟进。

王团中心小学计划在秋季开学,可华和奕龙学校的分期分批搬迁。

2、抓各类招生工作。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县今年高考成绩实现了稳中有升:截止目前,县内外一、二本科录取人数x人。我们配合xx高级中学、xx中学、xx一中等县外重点高中录取了610名同心籍学生,目前,县内三所高中的录取高中也已全部结束,计划本月25日开学。中职招生工作各校也做了大量工作,春季分流了316人,8月5日至10日我们还邀请了同心县阿拉伯语学校、中卫职业教育中心、xx职业教育中心、xx职业教育中心、xx水利水电工程学校、xx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校、xx中专学校等12所中职学校深入全县各初级中学宣传招生,进行现场填报中职志愿表、现场下发招生通知书,得到了前来咨询、报名的家长及学生的好评。8月27日,县内三所高中新生报到后,对未升入普通高中就读的初中应、往届毕业生启动二次动员工作,确保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县的中职招生任务。

3、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是加大了培训力度。假期,我们先后组织了校长培训班和管理人员培训班,参加人数达200余人。效果也很明显。二是补充了年轻教师。积极争取XX年特岗教师计划230人(其中初中81人,小学149人),8月20日在同心一小进行了面试,实际参加面试240人(中学87人,小学153人)。我们以对同心教育高度负责的态度,严格工作程序,精心安排部署,经纪检、编办、教育和人社部门确认,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确定拟聘人员194人(中学68人,小学126人)。空岗36名。拟聘人员名单已在同心县党政信息网进行为期3天的公示。今天进行体检。今后还将按照自治区安排陆续进行调剂。尤其值得一提的面试工作认识到位,措施得力,杜绝了人情因素,做到了公开、公正、公平。

4、抓贫困学生救助。积极争取各类贫困大学生救助项目,做好大学生贷款工作。为了切实解决贫困大学生上不起学的困难,我们积极争取到 “陈逢干助学基金”、“维宗博爱基金会”、兴俊集团等社会各界的捐资助学资金,资助贫困大学生。我们分两组对参加报名的学生家庭进行了实地走访,目前,“陈逢干助学基金”、“维宗博爱基金会”资助项目遴选工作已完成。同时从7月中旬开始开展大学生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截止目前已完成x人750多万元的助学贷款任务。

在盘点假期工作的同时,我们还要理性地审视各项工作。大家知道,王局长因工作需要已调教育厅,组织上让我主持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深感责任重大,压力重大。但是,即使主持一天,我也一定有x%的努力和大家一道把工作做好做实做细,不会让组织失望,不会让大家失望。

第8篇:资助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截至2009年底,新奥集团拥有员工2.5万余人,总资产超过340亿元人民币,100多家全资控股公司和分支机构分布在国内100多个城市及美国、欧洲、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在企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新奥集团把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努力回报社会作为自己责无旁贷的使命,为此,新奥集团董事局主席王玉锁及所属企业捐资成立了新奥慈善基金会,更加系统地承担起新奥集团履行社会责任的重任,为推动公益事业发展,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人是慈善活动的出发点

新奥慈善基金会倡导“以人为本,聚焦人的发展”,以关注人的利益作为慈善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尤其在面对贫困、疾病、灾难事件时,新奥更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到了解决人的问题上。

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牵动了新奥人的心,当时不少灾区群众饮水极为困难。此时,新奥集团刚刚从澳大利亚进口了两台净化水设备样机,计划用于新项目测试。为了解决灾区群众的饮水问题,新奥集团当即决定把两台进口净化水设备捐给湖北灾区,并派技术员直抵灾区调试设备,解决了部分灾区人民的饮水难题。

2003年,为抗击“非典”,新奥集团捐款312万元;2006年,向遭遇严重雪灾的内蒙古达拉特旗王爱召镇人民政府捐款30万元;2007年,向遭遇重大洪灾的安徽蚌埠市捐款50万元。

2008年初南方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后,新奥集团立即启动冬季紧急应急预案,在全力保障能源供应和安全运营的同时,组织“温情化冰雪,真爱暖人心”捐款活动,新奥员工踊跃捐款,总额达250多万元。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新奥集团向灾区捐款1500余万元,其中仅员工个人捐款就达170万元。与此同时,新奥员工紧急动员,仅用两天时间就将1000余套液化气灶和液化气罐、20余吨液化气运往四川灾区。这是5・12地震发生后受灾同胞接收到的第一批能源救援物资,至少能够保障两万灾民“用上热水、吃上热饭”,对于避免灾后因生食食物或饮用不洁水所导致的疫情起到重要作用。

新奥集团多年来持续扶助弱势群体,关爱老人和儿童,帮助贫困下岗职工。2003年,捐款50万元用于“健康快车・白内障资助”项目,2006年,新奥集团通过河北省红十字会向农村贫困患病儿童捐款100万元;2007年,捐资100万元用于河北大城、固安、霸州三县的养老院建设;同年,捐资100万元为河北廊坊市孤残儿童捐建“爱心家园”,为孩子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新奥集团还通过相关地市总工会、弱势群体帮扶中心、民政部门等机构捐款、捐物、送爱心、组织活动,为孤、寡、贫等弱势群体送去关怀和温暖。

支持教育成慈善最大亮点

新奥慈善基金会把倡导节能环保、支持教育事业、推动社会和谐作为自己的使命,对教育事业的发展更是投入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截至2009年12月底,累计对外捐款已达2.9亿元人民币,其中用于支持教育事业发展的捐款总额已经超过3000万元,在改善教学条件、资助贫困学生、提升教师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捐款新建中小学、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学条件是新奥集团慈善事业的重要内容。1995年,新奥集团为河北省隆化县存瑞中学捐款20万元,用于改善教学设施。随后,捐款近300万元分别援建承德新奥小学、资助廊坊南营中学等改善教学条件,并兴建了河北廊坊第d、学。

2003年,新奥集团与河北省光彩事业促进会合作设立“新奥光彩助师助教资金”,5年间投入300万元建威河北青龙新奥希望小学、河北保定易县菜园新奥光彩小学、石家庄赞皇县西王俄新奥光彩小学等8所学校,并帮助唐山市第四中学、邢台南和县张相村小学、衡水阜城县古城镇中学等学校建成“新奥光彩图书馆”、“新奥光彩多媒体教室”和“新奥光彩微机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2008年,新奥集团捐款50万元援建甘肃省平凉一中教学楼建设工程;2009年捐款160万元新建山东聊城冠县冠城镇新奥光彩小学;特别是2009年5月,新奥集团对口援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00万元用于新建四川平武古城镇柏林村新奥小学,此笔捐款全部来自新奥员工的个人捐助;2009年,新奥集团还先后捐款35万元资助江西井冈山沟边小学学生公寓建设,捐款30万元支持安徽蚌埠固铡中兴乡王庙回民小学新教学楼建设,10月,对于曾经捐建的保定易县菜园新奥光彩小学,组织志愿者为同学们送去了150套崭新的课桌椅,6块全新的黑板和10台教学电脑,大大改善了学校教学条件。

十多年来,新奥集团共捐建新奥小学近20所,改善了近40所中小学的教学条件,有力地支持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更多的孩子创造了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

此外,新奥集团还分别在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设立新奥奖(助)学金,累计颁发奖助学金600余万元。

新奥集团还设立了“新奥助师助教禾苗奖”、“新奥助学勤奋奖”、“新奥助学奖”等奖项,仅河北省内的获奖学生就达万余人。

新奥集团多次组织“一对一”助学活动,让员工直接参与到慈善活动中来。2003年组织的新奥员工与河北省大城县贫困乡镇学生“一对一”助学活动得到广大员工的踊跃参与,他们从工资中拿出一部分资助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并保持联系,鼓励孩子们树立信心,奋发向上。

第9篇:资助贫困学生方案范文

【关键词】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问题;改进对策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已基本确立以奖、助、贷、补、减、免为主体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困难。

资助工作一项庞大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据教育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2010-2011,全国累计普通高校、中职学校、普通高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1.56亿人次,资助金额1836.76亿元,资助学生人数与金额连创历史新高;2011年资助金额比2009年增加308.7亿元,增长45.6%。两年来,全国2.66亿人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国家免费教科书,覆盖面达88.1%;1.8亿学生享受地方免费教科书,覆盖面为59.6%。”随着国家助学励志工程金额的不断增加,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尤其是高校,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救治,仅仅依靠金钱上的帮扶是远远不够的,要建立长效机制,才能促进高校励志工程的良性循环,而长效机制的建立,则需要社会各界的协作。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高校改制大势所趋,连年来的高校扩招,也致使高校当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人数逐年攀升,为确保教育公平,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服务保障政策,从制度上确保“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政策的改变,也对各大高校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很多问题也显现出来。

1、认定问题上有待进一步规范

要做好高校资助工作,就必须有据可依,贫困生的认定彰显出至关重要的地位。目前,各大高校均已认识到认定问题的重要性,结合学校情况,确立了认定方案,但是由于高校逐年来递增的招生人数,而导致认定上的难度不断增加。因此,要做好资助工作,就必须进一步规范贫困生的认定。

2、部分学生存在诚信意识的缺失

高校资助工作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而受资助学生诚信意识的缺失问题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为了更好的帮扶贫困生,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因为诚信意识的缺失,出现了很多不公的现象。

3、助学金的分配有失公平

很多高校的贫困生认定工作,主要由班级来完成,因此在界定的时候,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偏差。真正贫困的同学因担心被同学所看不起,有的时候则会比较极端地选择放弃助学金的评选,因此就造成了一些不是真正贫困的同学通过一些手段获得了助学金,甚至出现了轮流拿助学金的情况,更有甚者班级会将助学金平分,这样就造成了真正贫困的同学得不到资助,造成了助学金分配的不公平。

4、国家助学贷款贷后管理工作推进缓慢

高校国家助学贷款作为贫困生资助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贷后管理工作中的问题也日益凸显。很多学生在校期间,申请助学贷款的时候,态度积极,但是在贷后工作中,常常以不知道如何登陆、还款为由,拖延还款,甚至有的学生拒绝还款。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反映出诚信意识的缺失所造成的危害。

二、群策群力,解决贫困生资助工作的突出问题

1、拓展贫困生资助模式,提升资助效利

在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焦点问题,也是国家、社会和学校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合作。

现如今很多高校,负责资助的专职老师资源短缺,面对繁琐、动态的资助工作常常会应接不暇,各大高校结合实际情况设置了资助助理。资助助理的选拔则是由班级推荐、学院选的,均为踏实肯干的同学,分年级设置,主要工作是获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最新动态。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资助助理的选拔可以从那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中选取,一是了解情况;二是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勤工助学的岗位;三是同时也方便受资助的学生进一步了解学院的资助工作情况,更好地传达学院精神。

另一个方面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建立、健全必不可少。确保贫困档案的真实度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严守开学关,死防上学关。一是可以再迎新现场增设资助助理现场登记学生信息,归档学生档案,以此作为依据,在以后学生在校期间时事更新学生档案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以保障高校资助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辅导员老师多下宿舍,深入宿舍了解学生的生活现状,不错过对任何一个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经济帮扶。

2、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干预

目前,高校贫困生的比例成攀升趋势,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在对新生心理健康情况的普查中发现,贫困大学生多数除承受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外,还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个别学生甚至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这既影响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自身的发展,也不利于学院和谐氛围的形成,因此,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干预更为重要。

贫困生心理问题的源头可以说是方方面面,因此,在这个较为特殊而又易敏感的人群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他们的依赖心理,增强其感恩意识。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更应重视此项工作。充分发挥学院二级心理辅导员的作用,定期开展资助助理、心理委员、班干部的座谈会,及时锁定班级里面有心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时进行经济及心理上的帮扶。以心理健康活动周、活动月为契机,持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引导他们更好地认知自我,学会与人交流,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3、增设勤工助学岗位,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人自助意识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可以从鼓励他们参加勤工助学开始,让他们自己通过劳动获取应有的酬劳。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学校为了更好的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图书馆、实验室、餐厅等各部门均增设了助理岗位,在锻炼他们的同时,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将无偿的帮扶转化为有偿的劳动所得,即帮扶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又减轻了他们的心理压力。

充分利用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吸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入小分队,通过实践活动,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到我国现状,切实从心灵上接受国家的帮扶,学会感恩,学会团队合作,从而激发他们正视困难的热情,在自助的基础之上,学会善待他人,帮扶他人。

三、加强贷后管理工作

诚信是立身之本,随着社会的进步,助学贷款力度的加大,贷款的回收率与贷款的发放率成正比,贷款的回收工作越来越受到各大高校的重视。要做好贷后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利用新媒体,确保公平、公正、公开

根据2014年1月,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第33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较2012年底提升了3.7个百分点。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以手机为载体,以QQ、微信等为平台得多媒体成为了现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同时也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方式。而作为高校学生工作重中之重的资助工作,也应当顺应时代的要求,增设网络平台,实时推送学校关于奖、助、贷、补等方面的信息,将评比工作的进程实时推进,确保资助工作的公平、公正、公开。

2、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增强诚信教育

随着新媒体的普及,高校也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国家助学贷款等政策的宣传,让更多的同学了解贷款的程序、要求以及还款的方式。通过微信等公众平台,实时传递正能量,将诚信还贷的优秀事例,以及学校关于诚信还贷的措施推送给更多的同学知道,既加强了诚信教育,同时也鼓励同学们提前还贷,确保学校的还贷率。

3、加大走访力度,确保贷款回收率

寒暑假的走访贷款毕业生,是确保贷款回收率的一个重要举措。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为进一步加强助学贷款贷后管理,促进高校国家助学贷款工作良性运转,进一步健全、完善学院各项资助制度和资助体系,积极宣传普及助学贷款知识,并扩大在校学生社会实践的机会,增强其忧患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学院成立了助学贷款工作小组,并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了社会实践小分队,走访贷款毕业生。

通过第一阶段的情况普查,第二阶段的走访,第三个阶段的整理阶段,队员们用真诚走过了泥泞的乡间小路,用责任心和耐心圆满完成了对助学贷款学生的走访和调研。锻炼自己的同时,帮助了他人;提高了能力的同时,也洗涤了心灵。

走访贷款毕业生可以及时发现那些家庭经济困难未能及时还本付息的困难毕业生,及时帮助他们出点子、想办法,竭力当好贷款 “顾问”,不仅拉近学校与贷款毕业生的距离,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当代大学生诚信意识,在回访的过程中大力宣传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确保了贷款回收率。

综上所述,高校资助工作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更需要不断创新,才能够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范春艳.倡导人才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贫困学生的思想教育[J].教书育人,2007.10.

[2] 李砚卓.对高校资助工作的创新性思考[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04.

[3] 魏俊桃.高等院校资助贫困生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