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思政教育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思政教育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思政教育的内涵

第1篇: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思想政治;虚拟环境;内涵;特征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3-0009-01

环境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素之一,是对教育活动的开展及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在现代社会,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的大众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环境。在众多的环境中,虚拟环境是最具代表性的新环境因素。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内涵

"虚拟"这一词是由中世纪苏格兰著名哲学家邓斯•司各特所创,最初与现实组成一对反义词,原意为潜在的。随着发展,后来又出现了虚拟环境这一词语。关于虚拟环境的讨论, 最早是美国著名政论家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舆论学》一书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念。后来在他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一书中阐述了"外部世界与我们头脑中的景象",认为虚拟环境是"楔入在人和环境之间的,是'人性'和'环境'的杂交物"。由此可知李普曼把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对应起来,认为虚拟环境是我们头脑中的景象,现实环境就是外部世界。

继李普曼提出虚拟环境概念后,学术界也对虚拟环境内涵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对虚拟环境概念的界定主要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以刘绍庭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虚拟环境是在传播媒介大众化后由媒介营造的, 与现实环境相对应又可能与现实环境脱节的人工化的环境"。 另一种是以张耀灿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虚拟环境是人们用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装置,进行交流、互动的一种场景和经验。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维度,人们在这里将信息进行交流,用电子的方式表现物理的存在,也可表现那些可能和想像出来的世界"。 显而易见,两种概念有所区别,前者的内涵大于后者,是广义和狭义的区别。但两者又有联系,学者们在表述虚拟环境这一概念时,都集中在媒介这一个方面,只是媒介对象不同。由于构成虚拟环境的信息源很多,考虑到计算机网络在其中所占的分量和所居的位置最重,因此,本文侧重讨论由网络技术营造的虚拟环境。即虚拟环境是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产物,是人们把现实生活移植并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高度仿真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临场感觉的环境因素总和。从这个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是指由计算机所形成网络空间中对人的思想政治素质的形成、发展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因素的总和。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特征

虚拟环境从形式到内容、特征都与现实环境有着质的区别。其特征是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得以存在、发展和变化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效,当然这种影响既有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除了具有思想政治教育一般环境的复杂性、广泛性、动态性、可创性等特征外,还具有自身独有的特征,即虚拟性、隐匿性、渗透性、交互性等。虚拟性。虚拟环境具有虚拟性这一特点,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也必然具有这一特征。虚拟性的出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转移到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空间之中。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相比,在形成上,虚拟环境是高度人工化环境;在机制上,虚拟环境是媒介重构结果;在内容上, 虚拟环境与现实环境有距离。在这个虚拟环境中思想政治教材不是纸做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人也不是实实在的人,一切东西都是经过计算机语言编制而成的符号,给人以假乱真的感觉。因而在这个环境中"一切都不具有现实环境中的实体性,也不具有外在的可触摸性可察觉到的时空位置与形态,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可重复性和实在性" 。另一方面,在这个环境中,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是在虚拟的情形下进行,不是面对面交往,而是间接的人机符号交往。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导致目的虚拟性,更多的追求一种精神幻影,无法转换为现实的实践活动。

隐匿性。思想政治教育现实环境中,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是面对面的交往,这样他们对现实环境的真实情况或多或少有所了解。然而在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中, 具有明显的隐匿性。一方面,网络中的交往是人-机-人的模式,是一种以计算机为中介的间接式交往,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网络中的隐性人。另一方面学生在网上可以利用注册代号、昵称、名片档来掩盖个人性别、年龄、职业、性格等真实信息,这样就可以在网络上畅所预言,发表自己的心声,进而不用担心自己的身份被暴露,或受到惩罚的事情。这种人机符号交往模式,隐蔽了个人的真实身份,造成交往的真实性程度低,真假难辨、善恶难分。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极易扭曲人格,造成人格的两面性,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渗透性。这一特征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系统中,存在着大量有关思想、政治、道德方面的舆论、图像、声音。当大学生与网络发生联系交流时,就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思想政治要素的影响,循序渐进地渗透和内化,最后使情操得到陶冶,意志受到锻炼,人格得以完善。当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因素既有积极因素,也有消极因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存在渗透与反渗透的矛盾。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虚拟环境的渗透性特征,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充分调动网络环境中的积极因素,规范网络环境,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大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发展。

交互性。作为新兴的信息媒介,与传统的电视,报刊,广播等媒介相比,它们都是单方面的向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传递由工作人员处理好的信息,而网络环境却不同,具有鲜明的互动性特征。其一是人机互动。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可以根据已经设置好的电脑程序进行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互动,比如网络测试。其二是互联网中进行的人际互动。网络的全球性和开放性特征,使每个人都可以参与网上交流与讨论。从而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个广泛的人际交往的互动环境。

参考文献:

[1] 张耀灿、郑永廷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 刘绍庭.论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理论月刊),2006(10)

[3] 王东方、肖永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虚拟环境及其建设[J].教育探索,2010(08)

第2篇: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一)概念。

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是指对研究对象有一定的了解,并形成了一定的认识或提出了某种假说,为验证这种认识或假说的正确性而展开的一系列项目学习活动。它注重探究的结果而不是过程,更主张在教学过程中,了解一个发现,如何把这个发现的结果应用到一个确定的问题上,比直接学习如何发现要重要得多。

(二)特征。

1.目的性原则。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是通过项目教学活动,向学生揭示教学所探究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引导学生在验证学习过程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掌握规律。因此,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个重要手段,强化其目的性原则,使我们能够形成科学的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程序,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水平。

2.实践性原则。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主要以“验证活动”为主要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体验”“创作”等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启发性原则。在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主要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验证,掌握新知识。启发性原则要求教师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探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科学性原则。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是用于验证理论观点并揭示客观规律的教学手段。因此,验证性教学的性质决定了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开展教学工作。

二、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的实施

(一)实施方式。

1.导学验证式。除了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此教学法还强化“导”与“学”的功能,用启发式的教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2.讨论验证式。此方式适用于推理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类型,以学生为主体展开头脑风暴,完成验证项目任务,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经过这一过程的验证学习,可以初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敏捷性。

3.主题验证式。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有定向式和自由式两种。定向式是指在学生所进行的各种探究活动中,外界为其提供大量的指导和帮助。自由式是指学生自己独立完成整个探究过程,只获得很少的指导和帮助。

(二)实施策略。

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学生项目验证学习的兴趣,尽可能把验证任务还给学生,层层递进,推进项目教学活动。只有让学生主动去参与验证活动,才能更好地掌握、理解验证项目知识。

1.巧设悬念,激发验证兴趣。“悬念”作为一种学习心理机制,是由学生对所解决问题的未完成感和不满足感而产生的,是验证教学活动的一种形式。在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中巧妙设置悬念,可以充分显现项目验证的魅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对验证式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实施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时如何设置悬念呢?这就要求教师在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过程中要精“问”,好的提问可以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情。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摒弃传统教学中简单提问的方式。教师设问要尽量使用幽默、轻松的语言,比如网络语言、媒体广告、名言警句等,这些话语俏皮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启发学生的思维。

此外,教师可以有意制造陷阱设置悬念。在实施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时,教师要收集或编制一些学生易犯而又意识不到的错误的验证方法和结论,使学生的思维在错与对之间产生冲突,进而引导学生找出错误的原因,克服思维定势。

2.亲身体验,感知验证活动。亲身参与是进行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的最佳方法。在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中,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更是验证活动的主体。因此,学生不应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应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

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要提供机会,把学生推到“验证第一线”,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体验中感知验证,让学生自己去验证“可能”。它主张教学开放,除了理论知识的体验,更增加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验证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可以拥有更丰富的直接感受,验证印象也更加深刻,对验证的原理、过程及结论产生很强的认同感,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

3.协作学习,挖掘验证潜能。协作学习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的交流方式,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强调的,也是新课程理念所大力倡导的。小组协作学习有利于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相互探讨验证活动,有利于思维火花的碰撞,能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启发学生开发验证潜能,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发展发散性思维。

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的协作,要求科学组建合作小组,以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以小组集体的协作实验、协作活动、协作验证等形式展开验证学习。在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有方法地组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验证项目任务直接布置给小组,强调小组的责任意识,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集体荣誉感。而在小组合作伙伴的选择上,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学生若能够与自己最亲密的伙伴互助互学互相监督,是一件非常幸福且愉快的事情。并且,组员之间可以在彼此充分发表自己观点的同时听取、分析别人的想法,从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供可能。

三、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的反思

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逐步走进课堂,其先进的教学理念备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但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些许不尽人意的问题。

(一)认识不足,教师无为。

由于目前大部分教师都没有相关的项目教学经验,没能很好地把握项目教学法的本质,且又长期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对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课堂的掌控和管理能力不足,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失去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的应有价值。因此,教师要做到:

1.转变观念,并不是所有课程都适合采用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方式。任何教学方式都有其适用范围,有其优势和劣势,一味地夸大某一种教学方式的作用和功能,是有失偏颇,也是不切合实际的。在教学实践中,只有权衡各种教学方式,相互取长补短,相得益彰地综合运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准确定位,注意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变换。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法是一种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强调动手“做”,以获取经验和知识。通常将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在不同阶段教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第一,项目学习准备阶段,教师是“编剧”。第二,项目学习实施阶段,教师是“导演”。第三,项目学习评价阶段,教师是“评委”。

(二)依葫芦画瓢,照方抓药。

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中易出现的另一问题,就是容易陷入“依葫芦画瓢”的尴尬状态,使得整个项目教学流于形式。这一问题主要在于教学流程设计上,没有给学生留出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无需自己动脑,按部就班地完成验证需要的操作步骤,“照方抓药”罢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是:

1.在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中蕴涵探索性。教师可在验证过程中增加一定的未知性、不确定性及疑难性,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在“头脑风暴”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进行验证式项目学习教学,要尽可能避免频频出现的“教师管得多,过程做得顺,学生想得少”的情况发生。

第3篇: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 高职 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Connotations and Elements of Higher Vocational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ZHANG Lin

(Shenyang Ope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03)

Abstract This paper from effectiveness connotation, based on the daily essential attribut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knowledge elements from the body, object elements, environmental elements, content elements and the way elements of everyday elements of in-depth analysi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dail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1 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所谓实效性,是指实践活动的预期目标与实际取得结果之间的关系,它表现为实践活动的结果对于预期目标的实现程度。任何实践活动实效性最直接、最根本的评判依据就是这一实践结果的有效性。结合本论文的主体,将实效性定义为与计划达到目标相一致的效果的程度。

1.1 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概念的提出

《切实推进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为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报告中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两个重要方面,一个是主渠道,一个是主阵地,都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此表述首次明确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划分为两大块,同时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构成总体中缺一不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高职作为高校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需要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其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1.2 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就目前高职的实际情况,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以下几层理论涵义:从教育对象层面来讲,高职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依据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考虑到学生的特殊性,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行为规范、人际交往等日常生活细微方面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积极地运用相应的手段方法,进行引导、释疑、排解等,达到帮助学生消融矛盾、调节情绪的教育目的;从教育内容层面来讲,高职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来培养人、塑造人。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要手段,集中解决信念、理想及“三观”的“做人”教育,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主阵地,更倾向于对学生进行报效祖国、刻苦学习、遵纪守法、知荣明耻、文明礼貌等的“成才”教育。其不追求构建完善的逻辑体系,而立足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日常细节,通过普通生活熏染来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德、健康的生活习惯、文明的行为举止;从教育方式层面来讲,高职日常性活动通常在课堂以外的时空里进行,以达到学生张扬个性的目的,这就决定了日常活动多载体、多形式的特征。日常的主题教育、政治学习、党团活动、社会实践、心理咨询等活动,可采用说服与情感教育、个别指导、心理调适、环境熏陶等方法进行。特别是对于互联网时代信息使用便捷、覆盖面宽等新特点,可以采取网上互动、网下联动来打造立体化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平台,开展符合高职心理认知特点的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活动。

2 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本要素

2.1 主体要素

高职院校实施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通常分为专职和兼职,包括学院(系)的党总支书记、班主任、辅导员以及兼职从事学生教育工作的管理人员。同时,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指导学生工作、学生活动的如党委宣传部、团委、学生管理处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平时与学生的接触较多,情况比较熟悉。所以,他们的素质、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与学生的关系等对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的发挥起着重要的作用。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体应在对这项工作有正确的认识的基础上,同时要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能针对高职的实际情况采取恰当的教育方法,提高了其教育的效果。

2.2 客体要素

客体是日常政治教育的接受者和受动者,是主体的作用对象,即为高职的学生。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多变性、差异性和可塑性。由于客体的活动常常在不确定时间和空间发生,受主体的引导、影响,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认同有一个过程,从而使得客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往往不可能一蹴而就,更多时候需要主体的耐心、尊重、关爱、体谅,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小节入手,因势利导,对症下药,逐渐进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影响的轨道,带来思想行为所希冀的变化。

在高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作为客体的高职学生,比一般意义的客体更带有日常生活的特殊性、个性。他们青春期身上固有的思想认知、心理变化等因素,决定着在接受教育时候,不是完全被动的,而是有着强烈的个体选择倾向。特别是当主体实施的教育贴近自己感触时,他们接纳、配合教育的主动性会随之改变。所以,充分运用日常生活的多种途径来缩短与高职学生的认知距离,调动高职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可以有效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由此可见,辩证把握客体的相对性,注意条件变化引起主客体相互转化,是增强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基础性环节。

2.3 环境要素

高职作为为社会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载体,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经济全球化的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社会环境下进行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无形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反之产生消极的影响,社会大环境通过对“三观”的影响及道德水平的制约来影响学生的成长。

网络整合学校、家庭和社会等各方优质的教育资源,教师通过网络平台为学生提供辅导、答疑,学生随时可以上网浏览教育资源,有利于其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获取。学生通过网络寻求更大范围的思想交流伙伴,匿名、自由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民主意识的提高。另外,学生网络可以突破地域和实践限制,将传统媒体与现代手段相结合,有助于学生在比以往更加广阔的环境中学习并积累社会知识,促进个人的社会化。

校园是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场所,实践表明,良好的校园环境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是非常有益的,该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校园环境的文化功能。良好的校园环境具有调适人心情和陶冶人性情的功能,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努力奋斗,追求理想。

2.4 内容要素

教育内容是为实现其特殊培养目标而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传授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世界观、价值观等文化总体,以课程的形式显现,是完成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要素。在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活动中,内容包括课程的门类及其结构,其课程应以项目课程为主体,按照所需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组织课程内容。

2.5 方式要素

教育方式是为实现特定培养目标而完成的程序和采取的方式方法的总和,涉及实现目标主客体所采取的各种手段。由于高职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人才培养模式与方式要素的相对应性,人才培养任务的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培养方式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形成综合的职业能力为目标,其培养方式强调做中学,因此,行动导向教学是其最主要的培养方式之一。

本文系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教育引导大学生理国研究”( L12BZZ01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西南财经大学,2007.

第4篇: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前言

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是高校尤为重要的管理工作内容,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在新时期,微博文化逐渐在高校校园中盛行,得到大部分学生的认可,能够为高校深入开展思想政教育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在微博文化的作用下,可以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新思路,增强教育效果。对此,高校相关管理人员有必要对有效利用微博文化而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问题进行探究。

一、利用微博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作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微博文化的广泛传播提供重要渠道。由于微博受到许多大学生的欢迎,因而高校可以积极利用微博文化而提高思政教育管理。可见,微博文化在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在微博文化的作用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方式得以创新,工作效率得以提升,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另外,高校积极利用微博文化而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是对高校管理工作的创新,适应高校发展的实际。

二、利用微博文化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对策

1.搭建微博平台

高校要积极利用微博文化而深入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必须搭建微博平台,为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奠定良好的条件。首先,成立微博文化工作室,且高校对其给予大力的经济支持,以加强工作室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指派高素质的专业型人才全权负责该项工作,确保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其次,加大微博文化的宣传力度,使全校师生能够积极利用微博平台而加强沟通和交流,以扩大微博文化在校园内部的影响力。再次,积极利用微博文化而加强思政主题品牌栏目的打造,如“贯彻和落实两会精神”等,不仅能够明确思政教育目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政的热情。最后,增强微博互动,为学生提供喜闻乐见的信息内容和开展线上、线下活动,可以提升思政教育管理水平。

2.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方式

随着微博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提供新平台,对增强思政教育效果有积极作用。所以,高校应积极利用微博文化而创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方式。首先,高校利用微博开展多样化形式的互动活动,如微杂志、微观点等,并在校园内部广泛传播,有助于学生自觉接受思政教育。其次,积极与新浪等微博平台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与官方微博互动的机会,使学生能够积极发表意见或建议,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主流文化探讨的热情。再次,利用微视频而强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可以集声音、图像于一体,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神经,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服务。最后,构建独立的微博客户端,仅供校园师生使用,并鼓励学生及时对各种新闻信息加以反馈,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思政教育管理的积极性,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认同感。

3.充分挖掘微博文化的内涵

高校要积极利用微博文化而开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活动,必须充分挖掘微博文化的内涵。目前,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面临许多心理障碍问题,如若不能得到及时排解,则可能使大学生遭受心理伤害。所以,高校应充分挖掘微博文化的内涵。首先,以高校各部门为基本单位,使其建立独立的微博公共平台,组建“心理咨询室”等,积极为学生排解不良情绪。其次,高校利用微博而开展私信互动等形式的交流活动,使师生之间可以私信,有助于保护学生隐私,同时对教师开展针对性的思政教育管理活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最后,在利用微博文化时,高校管理者应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有助于充分发挥思政教育的优势。

4.建立舆论主阵地

随着微博文化逐渐深入人心,高校要积极利用微博文化而开展思政教育管理,必须建立舆论主阵地。处于大学阶段的学生,其人生三观尚未成熟,具有可塑造的空间,极易受社会舆论的影响。所以,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中,必须把握舆论的发展方向,引导学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首先,高校将微博作为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有力手段,利用微博传播正能量,以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其次,以高校各院系为基础单位,要求各院系思政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而建立微博工作室,并开展关于微博文化的一系列活动,既能增强学生对微博文化的认同感,又能推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发展进程。

第5篇: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4)03-0034-02

实效性是评价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以下简称“思政教育”)成功与否的基本尺度,是加强和改善高职思政教育的逻辑依据,也是限制当前高职思政教育工作发展的瓶颈。从衡量高职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的角度看,思政教育的“实际效果”是评价思政教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一、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内涵

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思政教育是统治阶级对社会成员进行政治和道德教化的教育实践活动,也是教育对象对教育信息进行感性认识和理性思维,并将其内化为政治素养、外化成政治实践的教育过程。高职思政教育的内涵与此大体相同。所不同的是,高职思政教育更为注重高职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学生的实际。基于上述考虑,“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是指,高职院校针对高职教育和学生的特点,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专业课教育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互动为契机,以课堂理论教学、日常行为实践、专业实训、职业实践等为教育途径,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价值信仰生成规律的基础上,整合资源,优化环境,科学设计教育目标和内容,全员、全程、全方位地开展思政教育,帮助学生培养综合素质的后果与满足个体发展和社会需要的期望值相比,所达到的实际效果和效益程度。

二、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特点

(一)影响因素的复杂性

与普通高校相比,影响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因素,不仅有思政教育各要素和外部环境的作用,还有高职院校办学思路和实践教学开展条件的限制。作为对高职大学生进行系统性、开放性和针对性教育的思政教育,其实效性取决于教育过程诸要素功能的充分发挥和有机统一的程度。在教育过程中,不同教育者能否形成合力以及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发挥各自的主体性,一定意义上决定了教育的功能和效率;教育对象在接受教育和开展自我教育时能否发挥主动性,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效果;教育方法和内容选择的合理性,也极大影响着教育对象的学习兴趣。可见,整个教育过程就是一个相互衔接、有机统一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功能发挥不畅,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的实效,甚至使其处于负效应状态。

(二)效果显现的滞后性

实效性显现的滞后性是指,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在一般情况下很难同步发挥效应,其效应可能产生在教育实施后相当长的时间中,甚至产生在学生的职业生涯中。因为,高职思政教育是教育对象对教育信息进行认知思维,并将其内化成政治素养、外化为政治实践的教育过程,其目的在于通过改造人的思想来影响人的行为,使其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对人的思想进行改造往往是最难的,很难一蹴而就。此外,其效果往往还易受到教育对象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心理素质和行为习惯等因素的干扰。即便是教育对象接受教育和开展自我教育乃至行为实践也需要一个潜移默化、知行统一的过程,其实效只能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步显现。

(三)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既表现在高职学生的思想观点、心理意识、情感态度和精神面貌上,又表现在高职学生参与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的行为规范上;既能在校园短期的学习、生活和实践中体现,又能在社会以及工作岗位的长期人生实践及职业实践中反映出来;既可以通过高职学生自身的言行举止直接体现,又能通过学生的认识水平等间接反映;既可以表现为外显的效果,又可以表现为内隐的效果。因此,在评价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时,必须坚持实效的内隐性与外显性、直接性与间接性、长期性与短期性等的统一,切忌因为隐性效果的隐匿性、间接效果的不明确性、远期效果的滞后性而片面强调或忽略某一个方面,要辩证看待,统筹兼顾。

(四)结果评价的相对性

思政教育的实效是相对于教育者设计的目标而言的,而这种目标往往又是一个很难量化的要求。如果针对受众实际付诸个体化的教育目标,在实践中就很难操作;如果付诸相同的教育目标,则对每一教育对象的实效性评估就很难统一。思政教育的实效只能从相对意义上而言。再者,科学设计思政教育的目标,需要教育者能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不断修正、补充、完善,使之充分贴近学生实际,这本身就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相对过程。即便从教育对象的角度看,思政教育的实效也是相对的。原因在于高职层次的学生情况迥异,对教育信息的反映、理解、接受和选择也不尽一致。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的思维意识与原有的相互交融渗透,或相辅相成,或此消彼长,教育实效的程度难免出现差异。

三、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评价原则及标准

(一)评价原则

客观性与公正性相统一。在评价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时,客观性原则要求必须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通过辩证分析的办法,实事求是、全面介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过程,真实、准确地反映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发展的状况。在评价过程中,必须掌握大量真实有效的材料,在全面监控教育过程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科学分析,对高职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规范进行调研比较,客观评估教育目标实现的程度。公正性原则则要求在实效性评价过程中不能有任何主观意志和情感的渗透,要采取科学方法将学生现有的与原有的思想政治状况作纵向对比,将不同教育对象的思想政治状况作横向比较,不偏不倚,全盘考虑,公平、公正、公开地评价思政教育的实效。

知与行相统一。知,即高职大学生对思政教育的内容、信息、内涵等的认知和理解,反映的是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行,即高职大学生将内在的道德政治素养外化成道德政治行为的社会实践活动,反映的是学生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践履水平。显然,对高职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评价,不仅要从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角度考量学生对社会主义的认同感,也要立足能力的培养考量学生的行为实践满足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程度,这两者很难割裂开来。

目的性与过程性相统一。目的性是指对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应遵循既定的目的和要求,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设计教育的目标,它反映的是教育的有效性问题。过程性是指思政教育的内容、方法、途径要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设定,充分发挥思政教育诸要素的功能,使之呈现一种布局合理、联系紧密、结构紧凑的状态,它反映的是教育效果的最大化问题。衡量和评价高职思政教育的实效,不但要考虑教育的目的是否实现,也要从教育诸要素功能发挥的程度考量教育实效实现的效益。

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整体性原则要求思政教育实效的评价必须结合高等教育的特点和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进行,在学生参与日常生活实践和课堂教学、专业实训、社会实践等环节中整体考量。层次性原则要求结合高职大学生在不同成长阶段的特点以及在知识基础、人文素养、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呈现的差异化特征,有针对地具体分析实效性实现的程度。对实效性的评价必须把教育效果同思政教育的总体目标比较,这是整体性的要求;同时还要考虑到高职思政教育的特点和高职大学生的差异性,这是层次性的要求。只有从整体和个体两个层面综合评估才能保证对高职院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评价做到客观和公正。

(二)评价标准

以高职大学生是否具有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政治素质为评价标准。思想政治素质是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统称,其主要可从四个方面进行考查:理论素养;“三观”;心理素质和道德法律素养;理想信念。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学生除要掌握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外,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科学的政治信仰应是培养的重点。在实效性评价中,可具体结合学生在专业实训和职业实践中的表现来综合衡量。

以高职大学生是否具备科学的辩证思维能力为评价标准。辩证思维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能否应用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种能力更多是要求学生对时局和社会问题要有清醒、正确地认知,学会辩证分析和处理自我与他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在实效性评价中,可结合学生在课堂研讨、社会调研中的表现来科学评价。

以高职大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政治实践和道德实践水平为评价标准。政治实践主要是要求学生能积极拥护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主动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道德实践主要是要求学生遵循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树立健康、文明、进取的精神面貌和个人形象,积极参与和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在实效性评价中,可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实践来总体把握。

[参考文献]

第6篇: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摘要: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来影响他们和引导他们,从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则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进而,这应构成了教育界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茶文化在这里的辅导作用包括:缓解大学生的心绪、滋润大学生的心性、规范大学生的习惯。实施方案,则可以围绕着: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关键词:茶文化;思政教育;辅导作用;高校

高校思政工作主要从两条渠道来开展,即课堂教学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相关活动。从目前的相关文献中可以知晓,不少作者都聚焦于高校政治理论教学,试图通过教改的方式来破解高校思政教育困境。不难发现,许多教改成果已经应用于实际教学之中了。但在这里笔者也需要强调,对学生开展思政教育需要在潜移默化中来影响他们和引导他们,从而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则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进而,这也就构成了笔者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经验表明,在开展思政教育活动时需要建立在一定的文化载体上,借助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魅力来影响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为此,探讨茶文化对高校思政教育的辅导作用,便成为改进当前思政教育模式的议题之一。

1高校思政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聚焦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活动,当前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1思政教育的仪式感过强

本文聚焦高校学工部在思政工作中的实施效果,那么从调研的结果来看,思政教育的仪式感过强。学工部在开展思政工作时,往往根据高校党委指示并结合中央对大学生管理工作的要求,以主题班会、集体活动等形式来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尽管上述形式能够在校园中营造出一定的思想文化,但活动的群体指向性决定其更加重视思政教育的仪式性,这种仪式性能够被外界所观察到,从而也就能成为考察学工部工作绩效的评价对象。

1.2思政教育的个体性较弱

上文已经提到,学工部在思政工作开展上存在着群体指向,即主要关注学生群体的思想意识,以及校园文化氛围。诚然,这种工作目的指向能够感染和影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状况,但却难以量化到大学生个体身上,这样就容易导致思政工作难以形成落地效应。之所以强调这项问题归因于,当前存在于部分大学中的逃课现象、行为失范现象等,都需要借助思政工作的个体指向,这样才能做到工作上的有的放矢。但现实表明,思政教育在针对上述问题还显得力度不够。

1.3思政教育的植根性不足

这里的植根性主要指向,思政教育应与大学生的切实需要相结合,如职业素养的构建、职业观的塑造等。但反观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工作,其主要以抓意识形态建设为主线,这样就与大学生当前的切实需要不相适应。另外,在活跃大学生文化生活上,学工部也会以各种文艺表现的形式来塑造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但这种工作方向仍未能切入到职业素养所需具备的关键要件。

2茶文化在应对问题时的作用

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看待茶文化的作用:

2.1缓解大学生的心绪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各种思潮相互交织也相互竞争,而这些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侵蚀着校园文化。在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群体不可能对此一无所知。因此,各种思潮相互碰撞而使得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着焦躁的心理特征。再者,就业压力逐年高企,这就直接使大学生陷入到了焦虑的情绪之中。针对这一现状,茶文化所蕴含的“雅、淡、思”的思想内涵,便可以通过作用于大学生群体的思想,而缓解他们的焦躁和焦虑的心绪。

2.2滋润大学生的心性

高校目前的思政教育并不关注学生的心性修养问题,从而就在教育中无视了学生的“人性”特质。事实上,大学生获得良好的心性修养,这将极大的助力他们在接人待物上的心态,以及面对挫折和挑战时的态度。从思政教育的植根性来看,上述职业素养的养成是十分必要的。为此,茶文化中的品茶、赏茶等项目,便能较好的滋润大学生的心性,使他们在体验中逐步走进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感悟和反思来理性的认识身处的社会环境。

2.3规范大学生的习惯

规范大学生的习惯,关键在于规范他们的行为举止,以及使他们形成正确的行为操守。不难看出,这对于他们走向社会是极为重要的。那么茶文化在这里的作用表现是怎样的呢。很显然,茶文化中的茶道活动则可以在有形的操作流程中,和无形的思想感悟中,培养大学生的上述习惯。以上从三个方面所做的作用分析表明,高校学工部应充分挖掘茶文化在充实思政教育中的作用,以一种创新的姿态来面对今后的工作难题。

3高校思政教育引入茶文化的思路

结合笔者的工作体会,引入茶文化的思路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展开:

3.1解构茶文化蕴含的要件

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思政教育模式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这就为引入茶文化教学提供了便利。但茶文化所蕴含的内涵和内容博大精深,所以这里需要根据思政教育需要来进行提炼和解构。从上文所指出的三大作用出发,需要着重考察品茶、赏茶、茶道等要件对思政教育的推进功能。而且,在解构茶文化要件时还需要思考的是,这些要件在教学转换中能够较为容易的去实现。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中支撑学工部的思政教育活动。

3.2创立茶文化引入的载体

在开放式的教学情境下,仍然需要考虑创立茶文化引入的载体问题。具体来说,载体便是以怎样的组织来承接茶文化教学。这里需要重视的问题是,茶文化作用于大学生应形成潜移默化的效果,而不能以演示和模仿的短期效应来影响大学生。这就意味着,所开展的茶文化教学需要延伸到他们的校园生活之中。那么承接茶文化教学的载体,便可以选择大学生社团。另外,学工部又直接领导大学生社团的活动,所以这就进一步支撑了以上结论。

3.3营造学习茶文化的氛围

在引入茶文化教学上,还需要营造出学习氛围来。这里的氛围可以被看做是激励机制,能够激励大学生在业余生活中主动去品茶和赏茶,在有条件的地方则可以参与茶道活动。那么如何来营造这种学习氛围呢。从学工部的职能范围入手,可以举行有关茶文化的征文和主题活动,从而激发起大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社团活动来给予跟进,继续推动学习活动的开展。

4实施方案

根据以上所述,实施方案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构建:

4.1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

高校学工部门承担着思政教育职能,而且从其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看,其应具有比课堂教学更好的教育效果。但在高校强化职业能力培养的当下,现行的思政教育模式或许需要得到改观,改观的重点在于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教育目的应从过去重视意识形态教育,转变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内容则应围绕着培养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为着力点。可见,学工部工作人员应与思政教师一同,理清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的实现途径。

4.2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

上文已经指出,需要将茶文化中的“雅、淡、思”的思想元素融入到思政教育中去,进而就需要整合茶文化的显性元素。具体而言,需要将品茶、赏茶、茶道等文化元素在恰当的平台上进行展示,并促使学生能从中获得精神层面的启示和感悟,最终来调试自身的内心世界。整合的方式包括,学工部可以与高校专业院系合作,借助专业院系的实训场地来进行展示和体验。另外,茶道作为富含精神内涵的活动,则可以通过讲座、培训的方式来传递出去。

4.3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

大学生社团活动直接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所以也是能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的重要载体。为此,学工部需要扶持与茶文化传播相联系的学生社团的活动。扶持的主要方式包括:第一,学工部派专人担任社团活动的指导教师,进而能完善社团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第二,出面邀请茶文化专家或德育专家,开设茶文化与职业素养相关的讲座;第三,帮助社团协调活动的场地。通过这样三个方面的扶持,便能延伸思政教育维度。

4.4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

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的方式包括:第一,在校园网站上茶文化与职业素质养成相关的文章,使得在校学生能理性看待茶文化的作用;第二,以院系为单位组建茶文化兴趣小组,搭建本系学生的茶文化学习平台;第三,借助学生社团的职能作用,向在校学生发放茶文化宣传单。

5问题的拓展

这里再结合课堂教学,来谈谈实现茶文化辅导功能的作用途径:

5.1增强教师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

在具体的强化中,应将人本主义思想引入到他们对教学方法的改造中来。当然,主要是通过集体教学研究的方式,来加强教师之间的心得体会的交流,并也可以此为契机进行课题研究。

5.2改变教师权威式的教学姿态

改变教师权威式的教学姿态,而以非权力性影响力来感染学生则是人本思想所要求的。不难体会,多个行政班一同上课,学生个体必然受到大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也难免存在逃课的动机,当然部分学生确实请假另有事情安排。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与教师拉近距离。最终,通过行为规范引导就能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6小结

本文认为,高校学工部所开展的一系列思政教育活动,可以在开放的课堂环境下来影响和引导学生,这应构成了教育界所关注的思政教育领域。茶文化在这里的辅导作用包括:缓解大学生的心绪、滋润大学生的心性、规范大学生的习惯。最后的实施方案为反思思政教育的现状、整合茶文化显性元素、扶持大学生社团活动、形成茶文化学习氛围等四个方面来构建。

参考文献

[1]巫明川,王中正.手机上网与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以温州地区大学生为例[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34-35.

[2]武丽丽.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3]谢文平,陆书建.关于大学生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探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11-12.

[4]周卉.双向互动的高校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导报,2010(12):43-44.

第7篇: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管理理念;优化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15-0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立足于长效工作机制的建设与开展,将大学生群体的自律意识培养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措施有效结合,在指引学生行为结果归因的同时促进高校思政教育课程实施效果的提升。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目标探究,还是教育管理的模式探讨,都将对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开展产生积极的补充与完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近年来高校教育改革趋势的发展,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模式逐渐向人性化的角度靠拢,柔性管理理念随之渗透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当中,高校的柔性管理策略正发挥出日益显著的效果,这无疑是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一次有效革新。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分析

当前教育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体现了大学生思想政治课程与高校管理工作的有效结合,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在高校管理领域的革新,是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教育的有效补充和完善。教育与管理的融合必将对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以及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从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施过程分析,其显著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跨时代特征的管理内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关键在于完善学生的道德修养,规范学生的基本社会观念。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在思政教育管理的内容建设上也应当有所调整,体现出思政教育管理核心内容的同时也应有效融入时展的内涵,突出时代精神的发展主题。因此,切实可行的管理内容成为新时期发展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显著特征之一,同时也是高校德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的一种渗透过程。

2.复杂多变的管理环境。管理环境的复杂和多变也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之一,对于学生个体的思政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导向意义。大学生群体处于急剧成长过程当中,这一全新的形势变化不仅源自社会环境中网络资源等诸多媒介的干扰,也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朝着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信息资源的扩大,管理环境的复杂,都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不可忽视的特征之一。

3.多元价值取向的管理对象。当前大学生群体的思想道德意识在发展过程中明显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其整体价值取向日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这就使得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执行所面对的教育对象更为复杂。此外,物质价值取向的渗透也使得部分大学生的基本素养产生了偏差,精神教育的人文化追求显得尤为迫切。面对管理对象自身的众多特点,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势必需要寻找一个突破口,体现过程管理的有效性。

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优化路径探讨

从高校角度来看,大学生绝非仅仅是单纯的被管理对象,他们也应当被看作是学校发展与改革的一部分,与教师群体有着同等的人权需求。因此,高校在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管理时,应切实符合大学生的基本心理发展需求,贴近大学生群体的实际生活,实践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从学校规章制度以及学生品德发展的双重角度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当前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优化路径可从以下几方面得以体现:

1.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应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内涵。科学发展观的指导内涵强调人的全面发展,将终身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根本发展要义。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有效性不仅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优化,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高校教育管理工作发展的协调和有序。从实践创新的角度出发,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应本着规划化的教育管理目标原则,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实施效果,将全面发展人才的构建作为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施核心。

2.从资源配置角度促进思政教育管理目标的实现。教育管理资源的合理配置也是促进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之一。如何在资源消耗和效果提升之间寻求最为妥善的平衡点成了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明确各管理要素的基本职能之后,高校还应该对资源消耗情况进行及时记录,从科学管理的角度体现教育管理的基本效益原则。

3.体现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对比性。妥善处理好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中各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对比与统一也是提升教育管理实施效果的关键路径。无论是现实管理目标的构建还是具体实践目标的构建,都应切实考虑到相关的要素对比,提升管理质量的同时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有效实施。这一新思路的实践过程不仅摒弃了以往教育管理的单一性,也使得教育管理的环境更加宽松。

4.发挥思政教育管理中实效规律的促进作用。无论是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客观执行规律还是教育管理的基本改革理念,都崇尚在实效指导下提升教育管理工作实施的有效性。尤其是当前信息时代的来临更加丰富了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手段,在合理化的政策指导与约束下,大学生思政教育管理的实效规律得到了有效体现,管理实践更加规范和有序。

5.从柔性管理角度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管理的可持续发展。柔性管理理念侧重人的主体性发展特征,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指导下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是和谐有序的,在效果取得方面也极为显著。从单一的教育管理模式实施到人性化的教育管理革新再到如今的自我管理阶段,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观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体现,这对高校管理领域的革新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结束语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需要高校各环节、各系统之间的互相协助和配合,高质量的教育管理工作环境下才能实现思政教育实施的有效性。纵观当前各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施现状,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仍旧在管理实践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对适应当前社会形势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是极为不利的。教育管理模式的制定应当从学生的切实发展需要出发,积极革新传统管理理念的束缚,建设更为有效的思政教育管理模式,切实体现思政教育管理的实践价值。当前教育形势发展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正日渐成为高校思政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核心,积极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思政管理,体现教育管理的灵活性成为了今后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

参考文献

[1]杨鑫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5,(03).

[2]李万银,陈清.试论管理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3).

[3]刘越.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与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07).

第8篇: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儒家;德育思想;高校思政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214-01

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获得思想政治理论和教育的重要途径,而新时代的各种复杂环境,使得学生需要更强大的思想力量来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因此,如何加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各高校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孔子,作为一位伟大的教育家,在开创儒家学说的同时,也为后代树立起了教育的典范,建立了许多至今仍有较强实用价值的思想和学说。其德育思想对当今的教育而言,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将儒家的德育思想渗透到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既可以发扬传统教育理念中的精华,又可以收获积极的效果。

一、儒家德育思想的内涵

1、仁爱。儒家思想的主要精髓体现在“仁”。“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核心部分,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仁”对自身的修养进行要求和约束,才能使自己到达道德的制高点,成为“君子”,并提出了“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等诸多思想。以“仁”出发,则要求对周边的人、事、物都有“爱”,并据此形成了孝悌、忠信、宽容、正直等道德规范。

2、礼仪。礼仪是仁爱思想的外在体现,是对个人立身行事的道德约束,也是社会交际中的行为准则。诸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等都是对自身行为的道德约束,除了自律,还要求“君子”有自我教育的能力。另外“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则是对待人接物的礼仪要求,而孔子认为“礼”是社会之本,通过“礼”的施行,能够构建更加和谐的人文社会,这与当代中国的发展理念十分契合。

3、忠恕、诚信。忠恕、诚信是仁爱思想的延伸。忠恕的思想,就是要求自身能够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忠实、宽容待人,进而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共处。诚信不仅要求个人能够诚恳待人,互相信任,也要求自身能够对他人更加讲信用,进而形成自身为人处世的准则。

二、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渗透方法

1、借鉴儒家德育思想,充实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程对学生的人格塑造和未来发展,以及对自己之后再工作中的定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思政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好的思想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并且在短暂的教学时间内对学生形成深刻的启示,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儒家的德育思想中,有许多思想分支在当代的思政教育中都具有良好的实践意义,诸如“博爱”、“自强”、“淡泊名利”、“民族忧患”等都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观等相契合,在课堂教学中也便于引用。例如,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的学习时,教师可以根据有关的内容,引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思想,并举出历史中的实例,使学生能够通过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感受到有关思想的精髓,并将其吸收,最终化为己用,成为自身做人行事的基本准则。

2、借鉴儒家德育方法,丰富思政课程的教学形式

儒家的德育不仅体现在理念上,在实际的教学中也有至今仍然适用的教学方法。首先是因材施教。高校的学生基本形成了自身的人格,在行为处事方面具有自己的理念。而现在的思政课程往往采用大班教学的方法,使得不同的学生接受相同的教育,最终的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师应当充分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其次是言传身教。教师不仅需要将有关的思想政治理论准确地传达给学生,还需要在实践中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鲜明的、积极的榜样,以自身的行为感染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起到教育作用。再次是教学相长。教师和学生应当进行一定的交流,不仅要达到有关的教学效果,还要倾听学生的意见,了解其情感诉求,才能使思政课程达到更加完美的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结束后利用回访的方式吸取学生的评价,并以此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3、借鉴儒家德育内涵,营造思政课程的教学氛围

无论是高校内部的学术氛围还是文化氛围,都能够对学生产生一定的熏陶。而学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应当将儒家的德育内涵渗透到校园内部氛围的各个环节,进而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一方面,学校针对儒家德育思想的学术研究和学术交流应当加强。通过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带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另一方面,学校应积极制定相应的方式,营造良好的儒家德育思想氛围。在进行校园文化的建设时,可以充分利用儒家的德育思想为载体,对学校的文化活动和物质环境进行渗透。例如,在教学楼的关键部位悬挂儒家名人的图像和名言,或者举办有关儒家思想的演讲比赛等等。

三、儒家德育思想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渗透的原则

1、辩证性原则。儒家思想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作为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其受到了不同时代思想家的修正和运用,因此,在当代进行利用的同时,应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继承的同时,保持端正的态度。

2、针对性原则。高校的思政教育有其独特的教育目的,因此,借鉴儒家思想时应对其不同的内容进行针对性的选取。通过有关素材的深入挖掘,帮助实现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

3、时代性原则。不同时代的文化有其不同的特征,而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我们更应该结合现代社会建设的核心价值观和人文精神,对儒家的德育思想进行选择性的开发、利用和融合,才能使其充分发挥自身价值。

综上所述,有关的高校在进行思政教育的同时,应当结合有关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儒家德育思想中的精华进行开发和利用,进而提高思政教育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人格的完善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其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第9篇:思政教育的内涵范文

高校教育主要是由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两部分构成的,后者主要是指借助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大学生的成长,使其知识结构更加完整、道德品质更加高尚、行为规范更加合理,进而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但目前,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开展成效甚微,而在全球化发展的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为了充分发挥隐性教育的暗示性教育作用,应结合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变化,融合显性与隐性资源,优化配置隐性资源,以此保证隐性教育资源功效的扩展。

一、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特点与价值

1.特点。隐性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未被列入课程方案,同时学校也未对其进行明确的规定,它仅以隐含、非计划、不明确或未被认识的课程形式存在。隐性教育资源主要有物质情境、文化情境与人际情境等,根据其内容可知,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具有广泛性、全面性、丰富性、多样性与隐秘性等特点。

隐性教育开展的过程具有内隐性,经过潜移默化的影响,改变学生的三观、言行举止、道德素质等,同时也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进而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隐性教育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虽然校园环境、教师举止、课堂氛围等均对学生有引导作用,但每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各异,因此,学生经思考而获得的结论也有所不同。

2.价值。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其一,促进学生主动接受。当前,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难以有效实现,造成此情况的原因为大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过于单一,未能明确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对其认识较为片面。如果大学生通过主动接受,将政治理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转变为其自身道德品质外化的行为,此时的思政教育符合大学生的现实需求,随之其将主动接受相应的教育活动。因此,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能够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热情,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二,督促学生自主学习。高校思政教育开展过程中,学生扮演着双重的角色,既为教育主体,又为教育客体,如果实施强制性教育,则可能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反应,而通过隐性教育,将教育信息渗透到各个方面,如:物质、制度与精神等,从多角度、多渠道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政发展,此时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内容的学习是主动的、积极的、自发的,同时对教育内容的分析、理解、选择、吸收与改进,从而促进了自我提升。

其三,保证学生全面发展。高校思政教育的目标便是促进学生实现全面发展,隐性教育开展过程中,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氛围,调动了其主观能动性,在独立、自由与平等的环境下,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

二、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的利用策略

1.融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显性教育、隐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政教育的两个关键构成部分,二者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唯有二者有效的融合,才能够保证高校思政教学目标的达成。经调查可知,思政教育的目的性越明显,学生对其抵触情绪越严重,因此,高校开展思政教育时,应将不同的教育资源进行有机的融合,以此保证思政教育的成效,同时,在构建高校思政隐性教育体系时,应以思政显性教育为价值导向,并且要准确把握二者的融合。

一方面,注重思政教育的本质,明确内容的重要部分与非重要部分,借助隐性教育,让学生自主感受与学习,同时结合教育重点与难点,采用隐性教育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热情。另一方面,分析隐性教育资源,为了保证思政教育资源体系的有效构建,要尽量消除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不合理性,教学实践中,传播正面、积极的思想,抵制负面、消极的思想,通常情况下,隐性教育实现需要特定的时间与环境,如果其影响力十分突出,难以控制,则应由隐性层面转变到显性层面。在教学中教师应将隐性教育的内涵、精华等逐渐渗透与融入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以此促进其形成良好的思想素质。

2.发挥隐性教育资源的作用。隐性教育资源有着不同的形态,如:物质、精神等形态,其不具备独立性,各资源间相互影响,逐渐构成了统一的体系。在高校思政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过程中,应坚持可持续发展性原则,并对其展开积极了探索与挖掘。

在学校领导方面,应明确隐性教育资源的重要性,为充分发挥其作用,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与发展规划,通过校园物质与精神环境建设,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思政学习氛围;在学生方面,经过教师的指导与设计,大学生应关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如:教师举止、校园布置、人际关系等,借助隐性教育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的内涵与气质。

综上所述,高校思政隐性教育十分重要,为了充分发挥其作用,扩展其功效,文本分析了思政隐性教育的特点与价值,并阐述了几点利用隐性教育资源的策略,相信,通过各项措施的落实,隐性教育资源的应用效果将更加显著,同时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将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世合.分析高校思想政治隐性教育资源的扩展与开发探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9:256-257.

[2]张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隐性教育功能的扩展[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4: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