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农学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学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学就业前景

第1篇: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中职;农学

农学专业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创新型综合人才,既具备作物生产、作物病害、作物遗传育种以及种子生产与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农业及其他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与农学有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教学与科研等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农学类中职生是支撑我国农业生产的基层技术力量,对于促进“三农”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于农学类中职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学部分。

1 中职生的学习现状

随着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加剧困难化,中职生学习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凸显。首先,在学习动机上,大部分的中职生是因为考不上高中而被迫选择读中职,只有少数是出于自己的爱好而选择读中职,导致很多中职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方法不科学,仅仅混日子等毕业,自卑心较强。其次,由于中职生的专业选择很少是根据自己的兴趣的,而是根据社会需求及家长的认知所做的选择,这样,他们便对专业课丧失了兴趣,还有一部分学生对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不满意而丧失学习兴趣,这样一来,学习也便成了一种负担,或者说是一种苦差事,仅仅为了应付而已。再次,由于中职生的基础知识功底薄弱,就造成了学习动力不足,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就想退缩,自卑心理很强,加上社会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及对“读书无用论”的认知,很多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被动的接受,而不是主动的上进。

2 做好专业入学教育,形成良好的专业认知

新生专业入学教育是培养合格学生的重要环节,专业入学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引导、帮助学生认识农学专业的特点和今后的发展趋势,认识中职生在校生活的特点,怎么样才能实现自我成才。因此,进行必要的专业入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专业认知。

首先,让学生了解学校的历史及发展前景,农学专业的学科教学质量及其在学院中占据的分量,能让新生热爱学校及所学专业,进而愉快地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去。其次,从农学专业的科研成果方面进行阐释,介绍这个学科的主要内涵,着重分析农学专业的背景、特色、优势和就业前景,并举出相关成功案例,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农学知识的求知欲望。中职主要以掌握技能为主的,因此,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更要让他们明白怎么样才能利用专业知识从事实践活动,要让学生精通专业技能,适应社会发展及学科发展的需要。再次,要在入学时培养农学专业学生的吃苦耐劳精神,让他们在遵纪守法的同时,有集体主义观念,懂得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性,以便更快的融入社会。此外,还应在入学初期就帮助学生确定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初步的定位,让学生熟悉就业环境,要务实而不好高骛远,在校期间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考取本专业所需的各类资格证书。

3 合理有效的教学环节

3.1 课前引导应灵活多样性 农学专业和生产实践紧密相连,通常来讲,课前引导可以以复习旧课的方式进行,让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这样既可以导入新课,又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如:讲葡萄的栽培技术时,可以先回顾葡萄的生长习性,葡萄生长需要的光照、土壤等,然后引出新课。课前引导也可以联系实际,如讲解花菜时,先让学生回答吃花菜有哪些好处,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这样也就为讲解花菜的习性及特点奠定了基础。也可以拿一些实体农作物在课前展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点进行观察和分析,便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我学习、观察及分析能力。除此之外,还有谚语导入,如:“ 二月清明不要慌,三月清明早下秧。”“ 七月初一起了北,扯了棉梗种荞麦。”图像导入等多种方式,这种突出主题,具有新意的导入方法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

3.2 课堂教学应有针对性、灵活性 从课堂内容设计上来看,应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设计,如讲解《大豆的解剖特征》时,老师一味的讲大豆如何栽培、大豆的种类,这也就使得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不突出,课堂环节的组织上出现了问题。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还体现在教学对象上。很多老师在讲授中职生农学课时,无形中提高了课堂内容的深度,如讲“能量代谢与体温”过多的增加了“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等大学里才学的内容,这样的教学也便失去了针对性,脱离了教学实际。

农学专业课与农时季节关系密切,教师在讲授专业课时,不防分类梳理,按“春种、夏管、秋收、农闲”的农业规律,进行分类教学,这样课堂教学不至于显得过于呆板,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的时效性大为提高。

第2篇: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基础课程广泛撒网,专业课程重点培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属于农学门类,是自然保护与环境生态类下的二级学科,涉及土壤、地质、林业、农业、水利、生态等各学科,综合性很强。由于该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因此在高考招生中只招收理科生。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这个专业名称听起来十分具体,给人的感觉是口径较窄,但事实上其培养思路基本上是“宽进窄出”。“宽进”即“基础课程广泛撒网”,该专业基础课程涵盖了林学、生态学等基本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在林业、生态环境大学科的理论素养、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一般开设地质地貌学、土壤侵蚀原理、林业生态工程学、工程力学、土壤侵蚀水动力学、测量学、地理信息管理系统、小型水利工程学、农田水利学等专业基础课程。值得一提的是,该学科注重理论和实践同步培养,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实验、野外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能够迅速、生动并且深刻地掌握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窄出”指的是“专业课程重点培养”,在综合知识背景扎实的前提下,通过水土保持工程学、水土保持规划、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荒漠化防治等专业主干课程,让学生掌握专业技能,在步入工作岗位后能快速上手。

闻道广博,术业专攻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一个十分实用的专业,其就业主要方向为承接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的各类公司、企业。出于国家宏观发展战略与区域重大工程建设、低碳经济发展和城市开发与建设项目对水土保持行业的需求,加之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一步的细化完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及工程实施、监理等行业的前景还是较为光明的。此外,水利、电力、国土资源、铁道、公路、交通等部门的设计院及规划院等事业单位或国企也都设有专门的水土保持科室或办公室,但这些单位门槛较高,一般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如果博士毕业,就业可以考虑水利、农林、各大河流委员会等单位的科研院所,或到高校任教。

据调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近十年的平均就业率为89.5%。但由于工作方面大多涉及工程项目,因此具有一定的性别要求。但总的来说,更注重个人能力。

历史沿革固然重要,发展空间亦不可小觑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每年高考分数线都不高,除了北京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几所重点院校,其他开设该课程的院校普遍在二本线内招生。近几年由于国家、社会对水土保持人才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开设这门专业的大专院校也逐渐增多。而由于这一专业有很强的地域性,不同地区的学校专业侧重方向差异甚大,也十分值得考虑。下面笔者将针对不同院校的特点,给读者做一些简要介绍。

北京林业大学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在国内业界知名度高,该校也是全国最早设立这一专业的院校,中国工程院水土保持学科唯一一个院士关君蔚先生就来自北京林业大学。该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历史悠久,师资雄厚,对国内水土保持行业有深刻的影响。且由于地理优势,其科研经费比较有保障,就业面比较宽。

虽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正式成立的时间不长,但因其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发展势头良好。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起源于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可以说有“贵族”背景。由于其地处大西北,对于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研究有先天的优势条件,近年科研进展很快。但相对的,由于地缘因素,其本科就业有较大限制,学生多往科研方向发展。

其他设有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的传统院校:

(1)南京林业大学:该校是我国南方唯一能够授予水土保持学科博士学位的单位,拥有完善的仪器设备、雄厚的师资力量和成熟的教学方法。但因为其发展时间较短,且地理位置不占优势,因此在我国业内知名度较低。

(2)东北林业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的发展源自“三北”及西部地区的实际,具有较强的地域性,但同时也限制了该校在专业上的拓展面。

此外,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虽没有在本科专业中设置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但是也有相近的专业,如中国农业大学有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北京师范大学有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两所学校的偏重不同,前者主要着重于农田水利及相关水土保持工程,后者在河流、水文方面近年有很大成就。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市房山区建有风动实验室,近年在风沙物理学方向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这两所院校由于其综合条件优良,基础学科强势,研究经费充足,因此学科上升空间大、进步快。

最后,笔者要提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那就是专业选择最重要的是能把个人兴趣和未来发展结合起来,不能仅仅因为一个专业的前景好或某一高校在各方面具有优势就草率地做决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需要大量的野外实习、试验,涉及植物、生态等各个方面,有的同学会认为这些都是很辛苦的“体力活”。可是也有同学对此非常热衷,把野外作业当做亲近自然、了解自然的好机会。而工作以后,若从事方案编制方面的工作,多为工程现场考察和室内方案编制相结合;若从事科研工作,野外考察也较多。

专业揭秘主持人:N层眼皮

悟 道:专而为业,业成则专

专业窍门:在专业的丛林里探险,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对 联: (上联)专业丛林深几许,灵气幽幽;

(下联)莘莘学子学无尽,之气汤汤;

(横批)专业揭秘。

第3篇: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一、中等职业教育中农业职业教育现状

以某地级市为例:据该市教育局统计,到2010年为止,该市中等职业学校共41所,在校学生11万人,29个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是学校15个招生专业中唯一涉农的专业,且招生情况不理想。据调查,该市其它40所中职学校中都没有涉农专业。一个拥有土地总面积140.93万公顷,农业用地为72.77万公顷,总人口645.73万,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335.7亿元的农业大市,只有一所学校、一个涉农专业、几十个学生,其它省市情况也相差不大,现状堪忧。从了解到的相关情况来看,目前中等职业教育中关于农业职业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是:一是学习涉农专业学生方面:首先是报读涉农专业学生少。适龄青少年都不愿学农,作为一辈子从事农业的父辈来讲,让子女继续选择农业一般是无奈的、没有面子的选择,只要有可能,就会让子女跳“农门”;其次是涉农专业的毕业生转行比较多。学农却不愿意到农村从事农业生产,比较而言,农村的生活条件、工作环境、待遇回报等不尽如人意,让有志于农业的学生望而止步;再是涉农专业毕业生即使到农村就业,也没有专门的、专业对口的、相对合适的就业岗位,创业条件不足。涉农专业毕业生回到农村后,在资金上、土地上、政策上、经验上,都有很多很现实的困难,大多回到农村熬上几年,不是返回城市务工,就是在农村默默支撑或另谋生计。实际选择涉农专业的学生,最后大多数发展总是不如其他专业的学生,这样就产生了“学生少———就业前景不乐观———招生更难———学生更少”的恶性循环,农业职业教育怎么发展?二是涉农专业的学校方面:首先是开设涉农专业的中等职业学校比较少,专门从事涉农专业教育的中职学校更少,专业也少,师资力量缺乏,实践、实习基地投入少;其次是中等职业教育满足农业的需求十分欠缺。大都是满足于非农领域的就业需求,大多中职学校的主要专业和主要精力是培养大量城市产业工人,对涉农专业以及农业从业人员培养十分欠缺,农业职业教育谁来发展?从以上分析来看,目前,各级政府、农业部门、教育部门、农技科技部门、中职学校等,没有给予农业职业教育足够的重视和支持,农业职业教育如何才能发展?

二、中等职业教育中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的对策思考

大力发展农业职业教育,特别是办好涉农专业,可以直接提高种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品质和效益,逐步实现农业产业化程度的提高。根据当前中等职业教育中农业职业教育方面存在专业少,学生少,从事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能力欠缺,就业难等问题,提出以下对策:

(一)专业设置市场化

专业是学校与社会的结合点,是人才培养的依托,专业建设是学校教学工作与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农业职业教育只有根据地方经济建设和市场的需求,合理调整和设置专业,促进与之相关的教学改革与发展,才能实现农业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比如:饭店管理与服务专业,专业学习还是按照城市常规饭店的一套理论在学习,而目前,全国都在时兴家庭旅馆、农家乐、家常菜、乡村特色餐饮等,为什么不能按照市场有很大发展潜力的方向进行专业改革呢?要是将农家乐、农村特色餐饮等经营方式搬进课堂和农业职业教育的体系中,那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必定毕业就能就业,毕业就能创业,毕业就能带来经济效益。还比如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目前农村旅游、生态旅游、农家自助游、地方旅游资源开发等发展很快,效益很好,完全可以在职业教育中进行与市场相适应的专业改革。

(二)借鉴国内外经验开展教学改革

世界各国的职业教育都在不断进行着革新,也涌现出了许多特色鲜明的教育模式。比如:英国工读交替的现代“学徒制”;新加坡适合国情的“教学工厂”;奥地利有特色的“模拟公司”等,都走出了一条有特色的适合本国国情的职业教育模式。结合国外农业职业教育的经验,我们的中等农业职业教育,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一要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能力培养,走出教室学农业、下到田间学农业、带进农家学农业;二要建立开放式课程设置,模块化学习内容,季节性的教学方式,把技能教育、创新教育、创业教育相结合,主导学习、实践、创业并重;三要调整课程结构,农业职业教育的课程结构与教学内容,应以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打破以学科为本位的教学模式,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有选择性地开设课程;四要优化教学内容,注重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针对性、实用性和灵活性,在传授给学生以先进的知识和实用的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综合适应能力,自我学习能力,自主选择能力,自行创业能力,以提高其为农业产业化服务的本领。

第4篇: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毕业生;渤海新区;就业

一、河北农业大学2013届毕业生专业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2014、2015年共有毕业专业2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学科。校区专业设置过程中经过论证均按渤海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设置,毕业生面向新区就业前景广阔。但是由于后期建设投入、专业培养成本、社会认可度等多方面原因影响,导致毕业专业人数出现以下问题,将对学生就业和新城经济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1、专业技术型毕业生比率偏低,开拓专业对口就业渠道困难

分析渤海校区设置的25个专业,专业技术型专业只有:海洋科学、海洋技术、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养殖学、水利水电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化学工程与工艺、室内设计技术、建筑工程技术、水产养殖技术、食品加工技术等11个专业。虽然专业比重占到44%,但专业人数比率仅有2014届的19.32%和2015届的33.64%。专业技术型毕业生最容易对口就业的,就目前的比率而言势必出现企业需求量大,毕业生不能满足需求的情况。企业发展迫切需要人才,毕业生因为有就业选择二持就业协议观望。反之,占绝大比率的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毕业生因缺乏专业对口需求而就业困难。

2、高学历毕业生比率偏低,对新区科技拉动有限

具有一定专业知识的高学历人才是最为宝贵的人力资源。渤海新区2015年才能迎来农大首批本科毕业生,且本科毕业生只能占到当年毕业生总数的16.89%,2014年毕业生均为专科生。据悉农大近几年内没有到渤海校区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的计划。没有了高校科研的拉动作用,就失去了高校对地方经济最有力的科技支撑。

3、个别专业比率失调,直接造成毕业生就业困难

以渤海校区会计电算化为例,2014、2015年毕业生所占比率分别为28.13%和21.16%

二、沧州渤海新区人力资源供给分析及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力资源供给和结构是地方发展重要指标,对于分析就业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人力资源供给分析:

常住人口增长速度加快。从2007年起,渤海新区人口增速逐步加快,2012年,全区居住满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规模已达54.6万人,渤海新区年平均自增率为7.07‰(不含黄骅市)。人口密度小。渤海新区人口密度为272.8人/平方公里,比环渤海五省(市)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少172.2人,与天津滨海新区的1112人/平方公里相比,沧州渤海新区的人口规模不大,城市人口密度不高。生态资源约束来看,可建设用地以外是生态用地,按照生态资源承载力,根据目前国际上可比城市的技术和生活水准,现代城市一般每人需要150——200平方米的绿色生态空间。渤海新区有1700多平方公里的非农用地、307平方公里滩涂、1051平方公里浅海,生态地区面积约为3058平方公里,得出渤海新区相应适度人口规模可以为203.8万人。

2、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人口年龄结构分析:成年型特征明显,人口抚养比率低。劳动适龄人口占61.32%。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在国际上尚无统一标准,一是由于人口的平均寿命会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不断提高,二是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地理位置、气候、风俗习惯、劳动就业制度等的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人口的平均寿命和就业者的退休年龄差异较大。但为了分析研究问题的方便,人们还是有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和界限是65岁以上老龄人占总人口比重是否大于7%。以中捷产业园区为例,2012年,常住人口为41472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为11.99%(4973人),具有明显的老龄化型特征。加之人口文化结构中低素质人口比重较高,虽然沧州渤海新区高素质人口比重上升,低素质人口比重下降,但与河北省发达城市相比,依然是人口文化结构不合理,整体文化水平较低。

三、渤海新区城市建设与人力资源结构互动调整的对策分析

1、加大教育投入,促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

教育是服务于经济发展的,地方高校则更是要面向地方经济,服务于地方经济,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渤海新区积极建设科教园区,吸引了河北农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建立校区,缓解了沧州市技能型人才需求与学科设置不适应的矛盾,这些高校根据区域资源优势、支柱产业和发展方向科学的预测人才需求设置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特色专业,并积极探索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

2、人力资源专业结构不断适应产业结构调整

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出来的人才在专业、层次、类型、数量、质量等方面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是社会所需之才。渤海新区第二产业是经济支柱,第二产业中钢铁、装备制造、石油化工三大战略支撑产业和医药、建筑建材、食品、纺织服装四大传统优势产业都有待于进一步改造提升,轨道交通、太阳能光伏电池、港口物流则是重点发展的新型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还是新型产业迅速发展,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通过调整教育结构来适应产业调整对人才的需要,既要适应当前的产业结构的需要开发人力资源,又为以后结构的升级作好人力资源的储备。

第5篇: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高二分流”;问题困惑;政策措施;成果预期

中图分类号:G71

“高二分流”实验项目于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在广东、浙江等省份陆续开展特色化教育试点,在其省市等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协调下,整合高职、中职院校和普通中学合作力量,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曾一度为快速发展的中东部和沿海地区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也促进了大学本科教育与高职中职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

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作为黑龙江省首批多样化特色化试点实验校,作为森工总局首家示范性高中有着做好实验项目工作的良好基础:

从黑龙江省森工系统发展内部驱动力看,我省森工总局“十二五”及长远发展战略是:全面实施“四八四三”长远发展战略,重点发展产业(营林业、木材生产业、林产工业、种植养殖业、森林食品业、北药业、森林生态旅游业、清洁能源业)。教育机构需要为森工经济发展培养大批技术人才。我校是省森工总局首批示范性高中,可以依托森工教育系统内部优势(如:黑龙江生态工程学院、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佳木斯卫校、伊春林校等大中专院校)培养林下资源、林业种植、北药开发、木业生产、林业经济管理、林业机电、林业旅游、医学、农学等类别专业人才。

从海林林业局第一中学所处的外部环境助推力看,我校地处牡丹江市近郊,可以充分利用牡丹江市教育系统外部优势(如:牡丹江大学,牡丹江师范学院、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等大中专院校),走联合办学、跨校择教、订单培养、对口招生的办学模式。我校位于海林市中心区域,借助海林市地方与海林林业局实施市局共建良好形势,积极探索企校联合、基地共建、资源共享、师资统筹的人才培养机制。

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1、推进我校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凝心聚力,为“二次改革、二次创业”学校发展大计提供了一个抓手和新的建设平台。

2、学校与社会联系更紧密,过去学校一味是为高考分数,现在很大程度上是为学生的职业生涯,为学生量体裁衣;过去学校更关注学习优秀的学生,现在不仅重视优秀学生,学困生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过去学校虽然是森工系统高中,很少关注关心森工自身的发展,现在学校在考虑为森工的“四八四三”发展战略培养和储备人才。

3、通过前期工作,学校开拓了与实用型人才培养学校(主要是一些高职院校)和国际学校合作办学的视野。我们已经与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新加坡SSTC国际学院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尚有一些合作意向也在进行中,进行“分流”合作。通过协商洽谈,我校与部分院校建立联系和合作关系。如:牡丹江德广惠众传媒学校、北京外国语学院PASS项目出国留学基地、千葉国际中学校·高等学校等。

4、试点实验项目促进了我校教育科研的实效性,我校课题《“开发校本课程促进学校特色化建设”行动研究》已获省十二五重点课题立项,目前已进入实施阶段。

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困难及原因分析

1、高二分流的生命力在于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的奋斗目标和有吸引力的就业前景,由于学生心智的不成熟性和个人理想的盲目性以及学困生本身的惰性,加上普通高中毕业生通过高考升入高职很容易等原因,走普、职融通的求学之路,很难被学生和家长接受。普职融通中的职业教育专业课要就地取材,就近升学,但一般学生的心理升学选取的学校不愿在家门口,都愿意往远走。这是我们进行普职分流时的最大困难。

2、普职分流,降低了学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的要求,相当于缩短了普通高中的学制,如果学生能够提前一年参加高考,读完高二后能直接升入高职院校的话,可以大大减轻分流的压力,提高分流的吸引力。但目前高校招生政策不允许高二学生报名参加。

3、周边地区中等职业专科学校因条件和就业前景等方面制约,对“校外分流”提前学习技术的吸引力有限。

4、“校内分流”开设职业教育班,因师资、设备、教室、实验实践实习场地的限制,目前还没有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希望当地教育局等政府部门出台的政策和措施

1、“分流”的基础是提供适合学生发展的选修课程。开发校本选修课程和开设校本选修课程都要增加教育成本——人力、物力成本。因此,希望教育局和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经费保障措施,在进行必要评估的基础上增加人员编制和经费保障。

2、国内校外分流要有高考制度改革等配套跟进。比如学业水平测试合格,普通高中获得一定学分,综合素质评价合格后,允许部分高二学生参加当年高考升入学生理想的高职院校,提前取得高校学籍,减轻学生家庭负担,提高人才培养效率。

3、统筹规划当地教育资源。普、职如果能够实现成功融通,对于县域一般中职学校无形会带来新的冲击,职高与普高将出现新的整合要求。

试点工作成果预期

1、促进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

①课程观从单一的教科书意识向完整的课程意识转变。②人才观从“升学=成才”向多层次多规格需求转变。③基础观从“基础=必修课”向“全面+发展+特长”转变。④质量观从“升学率=质量”向全面发展转变。

2、促进课程优化和人才培养。

①打破单一的课程结构,优化课程结构,为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②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的接受式的学习向探究性学习转变。③减轻学生强制性学习负担,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创新能力,掌握专业技能。

第6篇: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近日,山东省《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出台,今年山东省仍将采用“3+X+1”的模式,总分为750分,语文、数学、英语(听力除外)、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基本能力科目的试题,仍由山东省组织专家自行命制。

据悉,在山东省公布的《考试说明》中,各个学科对考生基本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是重点,在《语文》的试题要求中,要求考生在完成题目时,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作文,如果出现错别字,每一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在基本能力测试即“1”的测试中,试题均采用题组的形式,打破学习领域与学科界限,围绕某一主题借助一定情境对各相关领域与学科知识进行适度的整合,这样的题目不仅考查考生对各科基本知识的准确把握,同时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各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运用到实践中,从而提高通过理论知识解决生产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2008年《考试说明》分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基本能力等考试科目编写,各科目内容由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和题型示例等几部分组成。《考试说明》将是山东省高考自行命题的依据。

中国海洋大学

今年招收3800名本科生

近日,记者从中国海洋大学获悉,该校2008年的本科招生计划已经确定,招生总数为3800人,与去年招生总数相同,且仍不招收高职生。

由于中国海洋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其招生计划由教育部直接批准,因此成为驻青高校中第一所确定今年本科招生计划的高校。此外,海大今年自主选拔录取人数为190人,保送生和艺术特长生各占招生计划的1%,音乐表演专业招收60人,国防生将招收90人,高水平运动员招收60人,运动训练专业单招、少数民族预科等的招生工作,将按教育部和海大的有关规定执行。

据悉,海大2007年普通本科学费为:医学专业每生每学年4700元,理工农学专业每生每学年4300元,体育、外语专业每生每学年5000元,音乐表演专业每生每学年6700元;其他专业每生每学年4000元,预计今年学费会保持稳定,如有变化将按省物价局新批准的标准执行。

山东:2008年对口高职招15大专业

记者近日从山东省招考院获悉,为避免各专业之间录取率出现较大差别,山东省对口高职招生今年将首次看人下计划。

据介绍,对口高职考试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高考,往年因为高校制定各专业招生计划时,未考虑考生人数,使得不同专业的录取率差别较大,有些生源多、计划少专业的考生,就明显吃亏。为保证招生的公平性,避免各专业类别之间的录取率出现较大差别,山东省今年将首次在报名结束后把各专业类别的生源数量向招生学校公布,各学校在编制招生来源计划时,将参照生源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据悉,山东省2008年对口高职招生共涵盖15大专业类别,分别为种植、养殖、机电、计算机、建筑、财经、商贸、服装、文秘、餐旅服务、幼教、医学、护理、医药和化工。

上海高校今年新增60专业

管理类专业缩水

上海27所高校将新增本科专业60个,获准今年开始招生。此次新增专业主要集中在市属高校和独立院校中,管理类专业较去年大幅度缩水。连续3年就业率很低的学科要停止招生。

此次上海新增专业的27所高校包括本市的部属院校4所、市属院校22所以及海关直属高校上海海关学院。从专业增加数量上看,市属高校和民办独立院校成为专业新增大户。如22所上海市直属院校新增专业48个,民办上海建桥学院新增4个专业,上外贤达经济人文学院、复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上师大天华学院、同济同科学院等4所独立学院共增加9个专业等。

此次新增的60个专业中,相当大部分是目前就业市场上对人才需求较旺盛的产业,如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网络工程、车辆工程、汽车安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等,这些工程类专业基本属于上海支柱产业,对人才需求量大,专业就业前景被看好。新增专业中还有不少反映了对新兴人才的需求,如上海体育学院新增的休闲体育专业、上海音乐学院新增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上海戏剧学院新增的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等。

值得注意的是,管理类专业今年在新设数量上大幅缩水,仅有上海建桥学院、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海关学院、上海水产大学、同济大学同科学院等少数几家大学开设管理类专业。

今年高校联招华侨港澳台学生

考试科目分5门

从有关教育部门获悉,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报名工作于3月启动,考试在6月20日至22日进行。

据介绍,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参加内地高校联招考试于6月20日至22日进行。文史类专业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历史、地理、英语;理工农医类专业考试科目为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英语。考试内容和要求参见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联合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考试大纲》。

据了解,考生在报名时同时填报志愿。联合招生录取工作分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一批预科和第二批预科进行。考生按录取批次填报学校志愿,其中每个本科批次填报2所学校志愿,每个预科批次填报1所学校志愿,每所学校填报4个系科或专业志愿。报考内地联合招生学校的考生也可填报华侨大学和暨南大学各系科或专业志愿。今年招收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第一批次录取学校有105所,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其中,清华大学只招台湾省和华侨学生。第二批次录取学校73所,包括首都体育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

录取工作将于7月上旬开始。录取按第一批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一批预科和第二批预科的顺序进行。招生学校在录取分数线上根据考生志愿、考试成绩及各校的不同要求,择优录取新生。被录取就读预科的学生,要经过一年学习并经学校考试合格后方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被高校录取的华侨、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的收费标准,与内地(祖国大陆)学生相同。

湖北7所高校今年拟招4.33万人

记者近日获悉,教育部日前下达了今年部属高校招生计划,其中在汉7所部属高校共计划招生4.33万人,比去年增加300人。

各校的本科招生计划为:武大7600人,与去年持平;华中科大8000人,较去年减少500人;武汉理工大学9000人,与去年持平;华中师大4200人,比去年增加200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000人,比去年增加300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4500人,比去年增加100人;华中农大4500人,比去年增加200人。华中科大还招收高职(专科)考生500人,该专科招生计划与去年持平。

新疆高校今年高考

将新增17个本科专业

近日,记者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了解到,经教育部批准,200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7所高校和2家独立院校将新增17个本科专业。此次新增的这17个专业主要为理工类、管理类和农学专业,其中新疆师范大学、新疆财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和石河子大学各新增三个本科专业,新增专业涉及数字媒体艺术、城乡规划、对外汉语等专业。

据自治区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新增的专业都是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比如新疆师范大学新增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新疆财经大学新增的保险、对外汉语和物流管理专业等。这些专业的设置将为完善新疆人才储备、推动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同时,新增专业也存在办学经验相对缺乏等不足之处,考生要结合自身情况理智选择报考。

香港12大学今年高考进内地招生

记者近日从教育部门了解到,不少香港高校已经敲定了今年在内地的本科生招生计划。和去年相比,大多数院校的招生计划基本持平。但港校今年的学费和奖学金一齐看涨。

今年香港进内地招生高校仍是12所,分别是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科技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岭南大学、香港教育学院、香港树仁大学、香港公开大学、香港演艺学院、珠海学院。除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参加统招外,其余港校均为自主招生。

第7篇: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硕士生;调剂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3-0113-02

2007年,国家进行硕士生考试改革,将部分学科门类(教育学、历史学、医学)的初试科目调整为全国统一命题。2008年,这一改革推向农学学科门类。由于这些学科初试科目取消了招生单位自命题,而实行全国命题,名校效应凸显,造成更多优秀考生倾向重点高校或科研院所,普通地方院校由于自身学科建设水平、科研条件、师资力量甚至地域等条件不占优势,在研究生招生时就凸显出明显劣势,出现报名人数少、优秀生源不足、调剂需要量大等诸多问题。在一些基础或冷门专业,调剂录取研究生已逐渐成为常态。调剂录取研究生已成为地方高校研究生招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导致大量调剂生出现的主要原因

1.招生单位、地区经济及学科差异直接导致了考生报考志愿倾向的不平衡。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地区差异,招生单位的综合实力、体现在全国排名上的差异及学科的办学水平和就业前景等都是考生报考时重点考虑的因素。另外,大部分考生本科毕业后都有了个体独立的思想,不愿再给家里增添经济负担,因此相当部分考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报考读研期间经济补贴较高的科研院所。

2.志愿先于考试的影响。我国目前研究生招生制度是考生先填报志愿,后进行考试。很多考生不能正确估量自身的能力与水平,眼光只瞄向名校院所,或者跟风,人云亦云,导致报考志愿没有有效的参考依据,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倾向性。另外,很多考生抱有试试看的心理,先填报高水平院校,即使第一志愿失守也可申请调剂较低水平的院校。与此相对的是,一般院校就出现生源冷清,专业间报考人数极不平衡,生源质量和数量远远不能满足招生计划的现象。

3.差额复试的结果。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考生的报考条件也不断放宽。各名校院所的报考生源逐年增多,很多单位不断增大复试录取比例,超过教育部规定的研究生复试要实行1∶1.2的差额复试比例,达到1∶1.5甚至更高,造成参与调剂的考生人数也就相应增加。

二、面对当前和今后仍不断增多的调剂趋势,许多院校特别是需调剂生量大的地方院校纷纷采取系列措施加以应对

笔者认为作为需调剂招生的地方院校和今后的考生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解决。

1.招生单位应转变观念,积极进行招生宣传,多方举措吸引优质生源。招生情况不乐观的地方院校要转变观念,积极宣传自身办学优势,招揽本校优质生源。许多地方院校以前在本校招生可以自给自足甚至有余的情况下,都是鼓励本校优秀学生报考各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对考上名校院所的学生大力宣传、报道,甚至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让学生从入学就形成“学习好就要考外校”的定向思维,部分学生从大三、甚至大二就着手备考名校院所的研究生。这样的后果导致极大部分优秀生源涌向重点大学和科研院所,而且很长一段时间内很难扭转局面。这就要求生源不足的地方院校要更多地“付出”,一方面要多做一些认真细致的争取生源的工作,积极动员本校优秀学生报考,特别是在推荐免试研究生时要多下功夫多宣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例如增设推免生奖学金)留住自己的优秀生源。在研究生招生的各个环节上要着重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提高透明度和公众监督力度,做到让考生安心放心。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广开宣传渠道。可以通过邮寄宣传资料到其他院校,进一步扩大招生宣传。在招生信息中,要积极宣传本校学科优势、科研成果、师资队伍等情况,增加对考生的吸引力。

2.招生单位应加大经费支持力度,吸引优质多量生源。在招生工作中我们发现,经济上的拮据使得考生对报考院校是否交学费、生活补贴和奖学金的多少特别关注,也成为选择报考目标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因此,地方院校可以从减免学费、提高生活补贴和增设奖学金等优惠政策吸引优质生源报考和调剂,以切实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后顾之忧。另外,也要鼓励导师多申请科研课题,加大对所带研究生的科研补贴。院校在研究生名额分配中可适当倾向科研课题多、经费充足的导师,以此吸引更多的考生报考。

3.考生应正确选择自己的考研志愿。许多考生在填报志愿时不切实际,盲目追求名牌学校或热门专业。而实际上许多重点院校每年的推免生要占50%甚至更高的比例,许多考生不清楚情况,盲目报考,势必会“头撞南墙方回头”,却又为时已晚。因此,考生在报考之前,要通过多种渠道了解自己要报考的学校的详细情况,免去调剂之苦。其次,第一志愿未能录取,需调剂的考生应做到:第一,积极查找各招生单位的招生调剂信息。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递增,2011年全国各类研究生报考人数达到151.1万人,录取人数为49.5万,考录比为3:1,调剂考生之多可想而知,调剂招生已在地方院校的研究生招生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在复试分数线公布后,很多考生盲目投出多份调剂申请。复试分数线以下的考生自然是要积极申请调剂,但工作中发现,不少在复试分数线以上分数较高的考生在得不到第一志愿单位肯定答复的同时,也慌乱申请调剂。致使有的专业能收到几倍甚至十几倍的调剂申请,但往往最终确定能调剂的考生却很少。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考生应做到有的放矢地投递调剂申请,提高成功率。第二,抓紧时机,主动出击。尽早取得第一志愿单位的录取信息,若不能被录取就及时申请调剂。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的各类调剂信息,通过各种方式尽快与需调剂考生单位取得联系,把自己的相关信息告知调剂单位。有的调剂单位列有自己的调剂申请表格,调剂考生就要认真按照要求填写发送。申请调剂时,不要坐等调剂单位的通知,要经常与申请调剂单位的负责老师保持联系,可及时获得相关调剂信息。同时可从网上查询调剂单位相关导师的信息,主动联系导师,如能先取得导师的认可,调剂的成功几率就大大提高。第三,申请调剂时要有梯度和层次。近几年,我国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政策充分考虑了我国地区之间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并制定了相应的录取分数线。因此,考生在申请调剂时要充分考虑各招生单位的地区及实力差异,根据自己的初试分数做到有梯度和层次地投递调剂申请,以确保调剂录取的成功。第四,可考虑调剂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近年,随着国家政策的不断倾斜,专业学位的招生规模将持续扩大,预计到2015年,学术型研究生与的招生比例将达到1∶1。大部分调剂生都优先选择调剂学术型研究生,但随着学术型研究生名额的减少,调剂的难度也会逐年增大,在适当条件下亦可考虑调剂专业学位研究生。

总之,研究生招生工作是个系统工程,调剂招生已成为众多地方高校不可或缺的重要招生方式。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招生问题,教育主管部门和地方高校应采取积极改进措施,建立行之有效的协调机制,同时考生也应认清形式,积极配合,从而形成良好的调剂运行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国勋.硕士研究生调剂录取的思考和建议[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3(3):43-45.

第8篇: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然而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造成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失衡、大学生就业人数城乡失衡、高校服务社会城乡失衡。为此,建议按GDP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合理调控专业和课程设置,通过制度推动高校服务农村,让农民享受到科教兴农的实惠。

[关键词]

高等教育;城乡失衡;一体化发展

城乡二元体制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着城乡分治的规划编制和管理模式,由此产生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一规划,统筹城乡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打破城乡间长期分割的二元发展模式,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构建并维护城乡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最终实现城乡的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尽管“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各省、市(区)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普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经济失衡仍比较突出,差距仍在扩大;城乡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一体化和均衡发展难度大;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失衡,社会文化发展不和谐。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高校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极为有限。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科技咨询服务,因此,高等教育应致力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

当前,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集中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大学生就业和高校社会职能方面。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集中分布在地级市以上的行政区域,高校数量与经济和人口总量不相匹配。大学生就业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大多留在城市,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也难以长期扎根,农村高级人才入不敷出。高校社会职能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服务方面重城市而轻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淡薄,与农村基层政府缺乏沟通,与农村社会缺乏联系。深入认识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存在的重点问题,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因此,接下来我们将就这些问题分别进行阐述。

1.高校城乡分布不均衡,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中国农村的发展需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实现,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和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然而,高校分布结构的不平衡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当前我国各省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省会和副省会城市,在地级市则比较分散,在县级市(含)以下则较为稀少。一些省份的部分地级市没有高等学校,全国一半以上的县级市没有高等学校。在中国,县镇既是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承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桥梁,经济强县强镇往往能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如果县镇的发展缺乏高等教育的支持,城镇文明很难向农村渗透。虽然高校集中于省会城市可以获得较多的资源支持,分享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但一旦集聚过度,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会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的分布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的数量相匹配,但现实情况是,省会城市的高校比重远远高于GDP和人口的比重,而地级市(含)以下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全国县域经济占全国GDP的55.15%,人口占全国的70.9%,而高校数量只占全国的8%,其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大学生就业体制不完善,农村发展缺乏高级人才。

30多年来,我国城乡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异一直在缩小。城乡子女在入学机会数量上的差异到2010年已基本消失,质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但整体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也就是说,除了全国重点高校外,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是相对公平的,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福利。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他们毕业后大都选择留在城市,很少再回到农村发展,不管是农学专业还是非农学专业学生皆是如此。据麦可思研究最新调查显示,农村大学生更多集中在中小城市就业。在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中,具有农学背景的仅占4%。农村大学生首选在城市就业,造成农村精英人力资本大量外流,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国家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政策、大学生村官选拔制度和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等政策,但这些服务群体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缺乏长效机制。很多参加定向分配计划的大学生到农村只是为了今后回城工作做准备,很难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村建设服务。

3.高校未充分履行其社会职能,不能切实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

高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直接为社会服务。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的社会职能主要体现在为城市服务方面,为农村服务的目标逐渐被边缘化。在专业设置方面,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热门专业、轻视农林专业的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生源竞争成为许多高校的主要工作目标。然而,大部分学生缺乏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意愿,对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存在偏见,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农林等专业一向被社会认为是冷门专业。高校为了生源竞争,竞相开设热门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减少冷门专业并缩小招生人数也成为一种常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脱离了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对地市高校的调查中发现:有43%的课程管理者和教师根本没有“新农村建设课程”的概念,认为这是农林院校及其学科专业考虑的问题,与地市高校的课程建设没有关系;有55%的课程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开设”或“可开可不开”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课程。从所调查的地市高校的校本课程研发和开设的实际情况看,面向新农村建设研发和开设的课程仅占校本课程总量的0.5%。除了农林等专业外,其他各专业课程体系中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课程设置或课程内容几乎没有。在科研方面,我国高校的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10%~20%,而发达国家高校的农业科技转化率可达60%~80%。由于高校农业科技转化率低,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将科技成果束之高阁。在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长期以来高校都将教学和科研作为中心任务来抓,而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较为薄弱。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的因素。而高校与社会的结合,高校对社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没有或很少纳入国家对高校的评估体系。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例和绩效考核指标中,服务三农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地域和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村与高校之间缺乏沟通。很多农村地区对高校的职能不了解,对高校服务的内容不熟悉,当地政府也不善于将农村发展的需要反馈给高校。尽管有些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服务,但由于高校与农村社会之间信息不对称,没能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不管是国家对高校的分布结构、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还是高校自身的社会职能,都缺乏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的考虑。长此以往,势必加大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何调整高校分布结构,使高等教育资源在城乡保持平衡;如何改革大学招生、培养和就业体制,为农村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如何改革高校评估和教师评价体制,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促进高校与农村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建议

1.按GDP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

按GDP和人口比重来设计高校分布结构,不仅体现了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也遵循了当代国际通行的惯例。比如,美国的州级和郡级区域的高校数、在校生人数与当地的GDP、人口都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其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所占全国比例与当地的GDP、人口所占全国比例基本一致。而我国的地级市(含)以下的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在全国的比重远远低于当地GDP和人口在全国的比重。显然,我国的一些地级市、经济强县和强镇需要新建一批地方性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资源的限制,当前建校重点应放在地级市还是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呢?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在中小城市就业。也就是说,集中于大中城市的高校已经在为中小城市(以地级市为主)的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地级市本身就有一些地方性高校,两股高教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全国的一些经济强县或强镇,特别是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县和镇却鲜有高校进驻,尤其缺乏具有办学优势的公办院校。县和镇是承接中心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桥梁,容易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可以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要缩小城乡差距,应大力发展这些对农村地区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经济强县或强镇。此外,针对县和镇的办学成本和生活费用较低的情况,政府和公办高校可以通过收取较低学费的办法吸引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就读,降低其教育成本和负担,使更多的农村子女能够公平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暂且不论这些农村学生毕业后是否留在当地工作,在经济发展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县或镇新建高校对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好处。因此,全国新建高校的重点应放在经济发展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县或镇。当前,先行进入这些区域开展办学活动的基本是民办高校,有些还是初次办学的民办高校,他们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堪忧。一种兼顾办学数量与质量的较好办法是将过度集中于大中城市的高校资源重新分配到这里,这样既可以解决大中城市高等教育资源过度竞争、闲置浪费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大中城市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真正带动农村社会的发展。这些具有办学优势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分校的方法,将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院系、学科专业和专业人才等资源向分校进行转移。从国外建校经验看,具有办学优势的高校在不同地区建立分校已成为加快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布的较好选择。创办于1868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考虑到加州地域辽阔、城市分布比较分散、学校对较远地区的影响有限的情况,在此后若干年里先后在不同地区设立了10个分校,包括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校、尔湾分校、洛杉矶分校、美熹德分校、河滨分校、圣塔芭芭拉分校、圣克鲁斯分校、圣地亚哥分校、旧金山分校。这些分校建成后不久,就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

不管是位于大中城市的高校,还是位于中小城市的高校,如果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大部分流向其他地区,那么将很难实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出现“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情况,有主客观的原因。首先,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其次,不好解决婚恋问题、子女就读问题、父母赡养问题等;最后,大学生不了解农村就业的人事政策,普遍担心服务期后的去留问题等。大学生在农村就业期间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接受农村的现实,与之前的设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大学生把到农村就业作为升迁的跳板。大学生到农村后无用武之地的主要原因是对农村社会不了解,所学专业知识不适应农村发展需要,无法给农民带来实惠。大学毕业生有权利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目标,但是,如果我们给予了大学生一些他们原本没有的待遇,那么他们就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政策,就是一种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与用不上”的方法。农村的学前与基础教育与城市存在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高考分数和入学机会。在农村,家庭经济环境较好的学生也渴望上大学,可往往因为分数不达标而与大学失之交臂。如果我们通过降低录取分数让这些学生能够上大学,并要求他们毕业后回乡服务一定的期限,相信很多学生都愿意接受。针对部分分数达标但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可以根据家庭贫困等级为他们提供奖助学金,并要求他们毕业后回乡履行服务义务,相信大部分学生家庭也会接受。虽然这两种措施是可行的,但当前这两种交换机制还没有被有效应用起来。很多享受了降分录取和奖助学金利益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发展,而从小养育他们的故土却依旧贫穷落后,这显然有违国家要求扩招农村大学生的初衷。实行定向招生政策,要有配套的培养计划。针对毕业后要为农村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制订的定向培养计划应该围绕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而定。用人单位有责任向高校提出岗位要求,高校也有义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展开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制订培养方案。通过磋商后,双方修改培养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高校在定向招生计划前,要将培养方案进行公告,让学生在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时做好自己的心理定位。既然是定向培养,用人单位除了协助完成培养方案制订外,还需要参与学生的培养活动。比如,用人单位需要派出专业人员开展实训课程的教学,用人单位需要与高校共同完成学生的就业指导,有能力的单位还可以开设一些专业或选修课程并承担教学任务,用人单位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并主要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指导与考核工作等。与定向招生配套使用的还有定向就业政策。定向就业不是指包分配工作,而要实行择优录用,并要求学生履行一定的服务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报考和学习阶段消除松懈和依赖心理,能够努力完成培养计划并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对于享受降分录取和奖助学金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完成培养计划,就不能拿到毕业证书而只能拿到结业证书,获取的奖助补贴还要按期退还。学生完成培养计划只是达到了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如果在工作期间连续两年考核不通过,按定向招生和就业协议,用人单位有权与学生解除劳动关系,并将由其保管的毕业证书退还学校实行注销处理。学生在服务期间应享受与用人单位其他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受到劳动法律的保护。如果因用人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或协议而损害学生的权益,学生也可以依照相关法律和协议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要求赔偿。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并不需要长期一贯施行,根据学生的就业情况对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是比较灵活有效的方法。比如,当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不属于定向招生的大学毕业生也持续主动进入农村就业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减少定向招生的名额,直至完全取消定向招、培、就的政策。

3.合理调控专业和课程设置,运用制度推动高校服务农村,让农民享有科教兴农的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各种各样的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能手和农民技术人员、农村经纪人、乡村医生、企业经营人才和农村管理人员等。为了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高校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由于社会对农村普遍存在偏见,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报考涉农专业。许多高校迫于招生任务、生源收入和办学成本的压力,不得不缩减或撤销原来的涉农专业,转而扩大或新设一些热门专业。这样就造成高校在招生专业上的恶性竞争、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对专业选择和专业设置的非理进行合理调控。首先,对于社会对涉农专业的偏见,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科教兴农的伟大成就和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涉农专业的就业前景,及时向社会公布各专业的市场供求数据,引导人们形成对涉农专业的正确认识和预期。其次,对于社会盲目选择专业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或经济的手段加以调控,比如,在提高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的同时降低冷门专业的录取分数;在提高热门专业学费标准的同时降低冷门专业的学费标准,对于国家或地方急需的专业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补贴,在奖、勤、助、贷政策上向选学该专业的学生给予倾斜和照顾;鼓励和支持高校将涉农专业和课程开设在距离农村社会较近的分校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持紧密联系。高等教育直接服务于农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的先进科技成果直接推广运用于农村;二是高校的智力直接服务农村。当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对农村发展需要的了解,教师缺乏服务农村的动力,农业科技转化率较低,没有真正担负起农村科技推广的职责。究其原因,表面看是由于高校缺乏服务农村的动力,实质是制度不完善。首先,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因素。而高校与社会的结合,高校对社会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完全没有或很少纳入国家对高校的评估体系。其次,由于组织结构设计上缺乏横向联系的考虑,高校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不完善,造成农村社会对高校服务的需求不足,高校的科研和推广项目很难与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再次,我国高校直接服务农村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相关职责被分割,教学、科研和推广活动不能有机结合。比如,现行的体制是农学院以教学任务为主,农科院负责科学研究,推广站主管农业推广。其弊端是教学和科研活动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需要,推广活动得不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支持。最后,教师的评聘制度缺乏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硬性指标,教师的社会活动没有得到明确的方向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活动没有得到有机结合。教学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很多,而服务社会型教师却很少。因此,第一,政府应从制度上明确高校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职责,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高校的评估和排名活动中要求增加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评价指标,并吸纳服务对象参与评估活动。第二,建立高校与基层政府横向联系的机制。比如制定对口帮扶的政策,要求高校主动了解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向农村提供相应的教学、科研与服务活动支持农村社会的发展,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科教兴农的实惠。同时,基层政府也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认识,使农民能主动向高校提出教育和科技上的需求并反馈实际应用的成效。第三,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帮助高校建立教学、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实行整合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教研成果的转化率,增加高校服务农村社会的效益。第四,在高校教师的聘用、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等活动中增加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硬性指标,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教师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为教师提供服务农村的相关培训和到农村开展调研、教学和推广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卫生和教育等领域,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尤为明显。然而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体制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高等教育更是直接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配合与支持。针对高校城乡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当地GDP和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为农村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针对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我们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定向农村招生、定向农村培养和定向农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切实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针对高校服务农村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政策工具推动高校涉农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拉近高校与农村的沟通距离,提高高校教师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鼓励和驱动高校教师为农村建设提供教学和科研支持,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科教兴农的实惠。只有切实解决了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城市的问题,有望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作者:李松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雪星.“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城乡统筹发展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4(58).

[2]田书清.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成人教育,2015(2).

[3]王富平.对地市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课程缺失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何曼.美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演变研究[D/OL].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4[2016-07-01].

第9篇:农学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日本 木建筑教育 启示 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04-01

所谓木建筑,即指以木为主要建筑材料的住宅建筑。在木材资源丰富的日本,木材的使用涉及日本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日本文化的表象体系,因而日本人把自己的文化称为“木的文化”。不仅传统建筑清一色的是木造,而且近几十年来,日本及欧美等国家还将先进技术引进到木建筑的设计、生产及施工等方面,发展了现代木建筑并逐渐成为房屋乃至建筑领域的主流。据日本总务省调查,在日本现有住宅中59%为木建筑,而独栋住宅中木建筑的比例则达到93%[1]。伴随着木结构建筑的使用及普及,日本各类大学及专业学校中,对木建筑行业所需的各类人才的培养也是方兴未艾,培养了各种层次的专业人才以应对社会需求。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木材是最符合人类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建筑材料。为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舒适环保、节能减排”已成为现代建筑设计的一个重要要求;木建筑恰好能满足这一要求,并在我国也逐步占领一定市场份额。未了更好的满足社会需要,木建筑相关教育教学内容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由于我国现阶段很少开展系统的木建筑相关教育,因此,研究日本木建筑教育的现状和特色,可借鉴其经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木建筑教学体系。

1 日本木建筑教育现状

1.1 日本各类教育机构木建筑课程开设概况

和我国不同,日本没有独立的林业院校,林业专业一般设在综合大学的农学部或生物资源学部内。因此,日本木建筑教育通常在土木工程、建筑工程专业中开展。日本木质构造运营委员会木质构造教育计划制定小委员会在2003年至2005年间曾对日本的木建筑教育及相关问题进行问卷式调查。结果显示,日本建筑类教育机构涉及木材及木建筑的内容较少,但在“建筑构法”及“建筑材料”等课程部分有所涉及;林产科教育机关对于木材及木质材料方面的教育设置非常充实,而且很多都开设了木建筑课程并进行相关的研究和教育。但同时也发现,很多教育机关木建筑课程的授课人员并非从事木建筑专业教师,木材及木建筑课程所使用的教材也相应短缺,有的甚至根本没有教材[2]。

1.2 日本各类教育机构木建筑课程内容概括

(1)工科类大学建筑学科。

课程涵盖木建筑设计相关的各项内容,并以结构设计、构件设计及设计方法为主开展教学。课程内容一般包括木材特性、木质材料特性、建筑结构设计(垂直、水平载荷及外力设计)、载荷计算(地震、风载及组合载荷)、结构计算(容许应力度计算、一次计算、二次计算、层间变形角、刚性率/偏心率、保有水平耐力等)、构件的抗拉、抗压和抗弯设计、连接设计、地基设计、墙体设计、地板设计、木建筑的抗震设计及抗震加固、大断面集成材建筑设计等内容。开设此类课程的大学如千叶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工学院大学建筑学部建筑学科、前桥工科大学综合设计工学科、信州大学工学部社会开发工学科、三重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宇都宫大学工学部建筑学科。

(2)综合性大学的森林或林产学科。

授课对象基本没有建筑学方面基础,课程内容一般包括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建筑法规等基础性课程,还有如森林与木材、木质材料种类、干燥、力学性质与用途(涉及材料包括:日本树种、北美/欧洲树种、制材、集成材、合板、单板层层积材等)、木质材料特性及容许应力度、木材等级区分、建筑法与设计载荷、结构计算、剪力墙计算、构件计算、连接设计、木建筑防火及耐久性等。

(3)建筑类高专、职高及专门学校。

此类学校多以日本传统梁柱工法为对象,通过剪力墙数量计算方法让学生熟悉木建筑的结构设计。同时,多开设房屋装修等方面课程。课程内容一般包括平面图、主体结构图、N值计算、截面计算等设计方面内容,同时,另一显著特色是实习及实践性内容较多。

1.3 日本木建筑课程内容

该委员会于2007年至2009年间,以开设木建筑课程各教育机构的教学大纲为基础,对木建筑课程的相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以“木结构”作为课程名称的课程,通常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教师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丰富充实;以“建筑构法、建筑材料”作为课程名称的,大约14次课中会有3次左右涉及木材及木建筑内容;高专和专门学校(分别相当于我国的职高和职业技术学院)设置的课程目标是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熟悉实际业务,而授课内容主要围绕木建筑的设计方法,并强调现场实习;森林及林产学科的教育部门,在木材及木质材料领域的课程内容非常充实,但在木建筑的结构部件及木建筑设计方法方面内容涉及较少[3]。

2 对我国木建筑教育的启示

近几年来,我国从事木建筑设计、施工和研发推广的企业数量逐渐增加,而且实力也有所增强,初步展现了木结构建筑在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但是,由于我国的木建筑人才教育培养工作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中断了50多年。近几年来,以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等工科类大学为首的土木工程专业均开设了木建筑方向的选修课程,为木建筑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4]。但是,还是存在很大的人才断层,桎梏了我国木建筑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日本的木建筑教育历史悠久,其成功经验给中国开展木建筑教育提供了若干思考。日本的木建筑教育重视与地方企业、政府的联系,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结合,构建良好的教育和实践环境。我国在建设木建筑教育体系中,一是要立足现有的建筑及农林类高校,充分发挥现有特色和优势,实现快速的高端人才培养;二是要依托职业高中、技术学校等职业学校,大量培养一线实践人员,填补从业人员断层;三是要实行学校、政府、企业联合,政府给予政策支持,企业提供实践环境,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木建筑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 日本国土交通省.住宅着工统计[Z].日本:国土交通省,2008.

[2] 日本建筑学会构造委员会木质构造运营委员汇编.木质构造教育的现状与未来[Z].2005年度日本建筑大会(近畿)构造部门研讨会资料,200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