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乡村文化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了将乡村文化资源巧妙地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促进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的链接和融合,要引入全域旅游的理念和方法,剖析当前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探讨全域旅游视域下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对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的开发和利用。
一、乡村文化旅游相关理论
(一)RMP(昂普)理论吴必虎认为要以资源为基础、市场为指导、产品为核心,将资源经由市场转化为产品,解决旅游开发中无效旅游产品供给过多、结构性过剩及旅游有效需求不足的矛盾,必须基于这一理论进行乡村文化旅游的分析,包括资源赋存现状、文化旅游市场、现有文化旅游产品,进行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充分挖掘和利用,实现乡村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
(二)体验经济理论体验经济突显人本性、情感性、体验性和个性化特点,可以将其引入到乡村文化旅游之中,强调旅游者本身的参与性和融入性,探索个性化的旅游体验和旅游产品,为乡村文化旅游带来全新的思路和机遇。
(三)产业融合理论厉建新提出在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的不同行业之间相互渗透、交叉、融合的产业动态发展过程,要加强旅游与农业、工业、文化等产业的链接和融合,形成“旅游+”的综合新产能。
二、乡村文化旅游发展问题剖析
(一)乡村文化资源转化为旅游产品的速度慢、规模小当前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较为丰富,然而开发利用率相对偏低,缺乏完善的旅游文化产品体系,尚未打造出成熟系统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没有实现乡村文化旅游产品的产业化、规模化发展。
(二)文化产品的内涵挖掘不足在现有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对于文化产品的内涵挖掘明显不足,没有使旅游者深入体验和感受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难以真正感受到文化旅游深层次的满足感。加之当前的乡村文化旅游产品定位不高,存在资源简单整合、产品相似度大的问题,无法形成强劲的竞争力,并缺乏精品开发的理念,无法满足旅游者体验至上的需求。
(三)相关基础设施不够完善乡村文化旅游交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停车位明显不足、公共交通班次较少,卫生环境整体较差,餐饮配套相对粗劣等现象,无法使旅游者感受到良好的旅游体验,对地方的整体形象也大打折扣。
三、全域旅游理念下的乡村文化旅游发展对策分析
(一)整合资源,提升乡村文化旅游竞争力1.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内涵要注重对乡村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和开发,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文化旅游品牌,使游客能够更好欣赏体验到特色的乡村文化产品资源,立足于传统的文化旅游景点进行开发和宣传推介,启动旅游产品品牌,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合理策划,利用当地民俗文化特色内容,如:雷州的妈祖文化、宜兴的陶茶文化、汤山的温泉文化等,形成人们喜闻乐见的旅游效应。2.打造精品旅游线路要对当地文化旅游资源进行充分整合,采用以路串点、以路联景的策略,将乡村文化旅游路线进行串联,打造古村旅游文化带、特色农业产业带、生态养生度假基地、民俗文化廊道等特色景点和项目,形成集旅游、观光、休闲体验于一体的精品旅游路线,并充分利用线上旅游平台,实现线上线下互动和链接,使人们快速便捷地获取乡村旅游线路及周边配套设施信息。3.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乡村民宿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文化风情、慢生活体验,尤其是物美价廉的优势,日益受到市场热捧。据相关机构调查,超过1/4的游客出行愿意选择民宿。随着乡村民宿业态的不断演化升级,也催生了多种服务业态,促进了游乐、娱乐、度假、康疗、养老、体育、教育、环保、生态农业等多种产业发展,综合带动性极强。在具备条件地区,应制定乡村民宿专项规划,统筹布局和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民宿产业。4.开发特色精品旅游纪念品要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吸引旅游者,使旅游者在参与当地特色文化旅游活动的过程中,感受和领略乡村文化特色内涵,并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获得精心制作的旅游纪念品。
(二)融入政府、企业、民众的合力1.政府要加强开发宣传推介政府要在全域乡村文化旅游中占据先导地位,进行乡村文化旅游项目的总体规划和部署,因地制宜,打造特色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并积极引入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加大对乡村文化旅游的宣传和推介。同时,要在资金、人力等方面提供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加大乡村文化旅游环境设施的建设,促进乡村文化旅游环境设施的整体提升。2.企业助力投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政府和企业要通力协作,进行旅游推介会投资项目的招商引资活动,打造优质文化的旅游产品,并带动区域内其他文化旅游景区的发展。3.加强民众服务意识要增强当地民众的服务意识,加深对当地特色乡村文化的理解度和接受度,组织专业技能培训,提升当地民众综合素质,营造出良好的旅游氛围,提高民众服务技能和水平。
(三)打造全产业链的复合型乡村旅游文化产品1.实现“文化+旅游+工业”的融合,打造工业旅游示范区可以选取当地工厂企业作为工业旅游示范区,联动食品产业、旅游产业,形成食品加工观光区、食品制作品尝体验区、生态文化休闲区的产业链条,较好地提高工业旅游示范区的品牌知名度。2.实现“文化+旅游+农业”的融合,打造农旅一体化园区可以将当地农耕文化与旅游文化元素相链接,打造农旅一体化园区,并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加强旅行社与旅行平台的合作,使旅游者能够在农旅一体化园区享受到旅游、果蔬采摘园、农耕体验园、住宿等过程,深入理解和体悟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农耕文化。3.实现“文化+旅游+教育”的融合,形成研学旅行模式可以挖掘和利用历史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工业文化,形成研学旅行线路或研学旅行教育基地,让学习者通过观光、参与、体验的方式,加深与当地文化的亲近感。
(四)打造“全市场化”的乡村旅游文化项目1.打造四季旅游产品要根据当地四季不同时间段的民俗活动,打造四季旅游产品,使旅游者感受到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享受到乡村旅游文化,实现全季节、多区域的覆盖。2.策划夜间旅游项目可以利用当地饮食文化、民俗文化、艺术文化等资源,策划夜间旅游项目,并与专业的歌剧艺术团或民间文艺表演团队合作,展示夜间旅游文化魅力,满足旅游者多样化的旅游体验。
吴东亮,男,博士后,副教授。长期从事旅游规划与数字景区的教学与科研工作,特别是对乡村旅游和数字规划在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应用有探索性的研究。同时,也从事度假村的管理与运营的教学工作。从2009年至今在北京联合大学旅游学院现代休闲与旅游发展研究所从事旅游规划、乡村旅游研究。
1、近年来,生态旅游盛行,乡村文化进一步被大家所关注,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乡村文化游?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范围内,通过组织与规划,利用乡村环境,农林牧渔生产、民俗节庆、民俗风情、农村文化、村落古镇、农家生活等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乐、健身等多种需求的旅游活动。
十二五期间国家正在大力发展旅游业,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的基本形式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社会上流行的“农家乐”、“渔家乐”、“乡村酒店”等都属于乡村旅游范畴。而乡村旅游最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游客享受自然,体验农村生活和地方文化,以及低碳出行、生态环保。
乡村旅游是一种体验式旅游,它源于乡村特有的地方文化和环境。相对于城市而言,它是一种差异性文化,使得游客在这种差异性驱动下,产生出游的动机。这种成因我们通常叫差异性原理。乡村体验反映在各种乡村元素中,它涵盖邻里关系、村落风貌、风水地形、风物习俗、民众言行、饮食起居各个方面。开发、保护乡村旅游的最终目的是要保护乡村文化空间,保护一个活的文化肌体。
2、为什么乡村独有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
生活在人造环境城市中的人们,生活压抑问题越来越突显。人们渴望接近自然,向往乡村。这就为乡村旅游带来了繁荣发展的市场。其中具有乡村代表性的土特产、手工艺品成为旅游者的新宠。政府的扶植和支持推动了乡村旅游商品的发展。
田园景色和浓重的乡村文化氛围决定着该地乡村旅游的知名度。乡村文化内涵来源于游客对乡村生活的切身体验,是生活的真实反映。近期,各地政府都在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培植地方文化,如民俗表演、婚庆和赶庙会等。可见,在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中,是旅游借助文化搭台,以达到丰富自身的目的。从理论上讲,两者是不可分割的关系。但是,我们也注意到一些地方过度地追求经济利益,使文化失去了它原有的真实性。
乡村文化是一种自然与人类的和谐,是乡村广大劳动人民通过生活世代积累而形成的,如农耕文化。后来通过旅游的方式,乡村文化才被传播和交流。所以,乡村文化的本质是反映人民的真实生活。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对乡村文化不要刻意挖掘,要顺其自然,推动文化与旅游的有机结合。反之,旅游的本质是游客通过旅游而增长见识,放松心身、娱乐康体、体验文化的一种过程。只有明白了两者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的做好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文化的保护和促进旅游的发展。
3、乡村旅游如何反应文化的内涵?
这里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如何保护好原有的乡村文化7如何反映乡村文化的真实性7有人提出,乡村旅游是无景点的旅游。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乡村旅游有别于观光旅游。乡村旅游强调的是乡村环境和乡村文化,过分的人为造景和开发都偏离了乡村旅游的初衷。一个偏僻而人民生活安祥的地方,一个具有浓重地方文化氛围的村庄,才是旅游者所向往的。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目前在国内出现了一些为旅游而商业化的文化现象,如为旅游建造的巨大塑像、景区的观光电梯等,这些只能说是一种旅游商业行为,不能和原生态的文化本身联系在一起。随着旅游者的文化素质的提高,这些东西可能也会脱去它文化的外衣。
北京密云县生态旅游资源丰富、风景秀丽,渔文化历史悠久,独具特色。密云水库的鱼已经成为北京的一大品牌。依托水库资源与渔文化的品牌影响力,密云政府每年都举办“鱼王”美食节,美食节庆典非常隆重,邀请领导和各界知名人士参加,评出前三名鱼王,并有歌舞表演,鱼王竞拍多项内容。竞拍所得的钱全部捐献北京水源保护基金会,作为保护潮河和白河的源头经费和支持这些地区的教育事业经费。这样开发利用环境资源不仅增加了旅游收入,也推动了环保、教育事业发展,还起到了文化宣传作用,提高了当地人们的文化品位,可谓一举多得。
4、在乡村景区独有文化建设中,还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当前乡村旅游最迫切解决的环节就是管理。中国乡村旅游目前处于发展阶段,相应的标准和服务规范正在完善。在当前的环境中,旅游经营者需要提升自身形象,提高服务意识,利用现代管理手段,利用原生态的乡村旅游资源营造乡村文化氛围。
一、乡村生态旅游的内涵
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生态旅游形式,是以相对没有受到干扰的原生、和谐的乡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享受乡村自然美和生态美;培养环保意识,保证自然生态系统不遭破坏;促进乡村社区有效管理和持续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既是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也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明显的意义,它不仅有利于原有生态的保护,而且有利于乡村生态的进一步优化与建设。
二、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1、有利于改善乡村生态旅游地环境
通过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可使农民增强环保意识,增强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意识,更注重村容村貌,变被保护为主动保护。特别是在政府主导下通过实施生态工程,制定合理、切实可行的科学规划,将促进旅游地大环境的改善。同时,还将促进“乡风文明”和“村容整洁”,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发展乡村生态可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村产业结构以及旅游产品结构,使传统农业增添附加值,提高资源利用率。在生态农业加速发展的同时,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更高的经济收益,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农民脱贫致富,进而缩小城乡差别、促进“三农”问题的解决。
3、推动乡村生态旅游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要求在充分运用现有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基础上,运用生态学原理、环境美学、系统科学等方法,在环保和持续发展的前提下通过规划、设计、施工将当地的基础设施建设,如交通、房屋建设等与当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乡村生态旅游项目开发、游客参与融为一体,以达到协调发展,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实现乡村生态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
三、乡村生态旅游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品层次单一,缺乏特色
除部分外国游客和少数知识层次较高的国内游客自行开展一些乡村采风、研习外,目前乡村生态旅游还主要停留在观光的层面上,乡村度假、采风、民间手工艺品制作、民俗文化研讨、夏令营等内涵丰富的乡村生态旅游活动尚未展开,乡村生态旅游还停留在“采摘农产品,品尝土菜,春天看花,秋天收果”等传统单一的层次上,缺乏地域性和多样性。许多旅游景点过分地依赖时令和特色产品,农产品上市时游客如蜂,农产品下市时清冷无人。而乡村生态旅游商品粗制滥造,富含名族特色的旅游商品稀缺,甚至未开发。
2、乡村文化的流失以及旅游者的“行为污染”
一方面,乡村旅游经营者为了迎合旅游者,放着自己原生的文化、民间的资源不去用,而舍本求末组建文化表演队、艺术团等,把不属于本民族的东西硬搬过来甚至完全把地方原滋原味的地域特色文化“西化、洋化、现代化、商业化。”另一方面,由于各地游客的涌入,地方民俗文化也在外来强势文化的影响下,慢慢地被外来文化所同化或者成了舞台上的民俗秀而失去了其应有的原始性和乡村性。
3、旅游业专业人才资源匮乏,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由于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开和研究均处于较底层次,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就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或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
四、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建议
1、整合资源,合理布局
对于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通过调查、评价、分类,根据乡村生态资源类型、特色等实际情况和生态旅游展现重点进行不同的定位,分区划片,形成大乡村生态旅游区,避免“小打小闹”、“遍地开花”带来消极的“近邻效应”和不良的空间竞争。同时把区域乡村旅游项目分散布局,使得社区交错分布,既有利于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也方便各旅游市场就近体验乡村生态旅游,还可以是农村通过旅游开发改善贫困地方的经济问题。在资源整合上,不仅仅把农业景点进行整合,还要结合当地旅游特色景点、当地地域文化进行多方位整合。
2、保持乡味本色,营造乡村魅力
乡村生态旅游开发要避免将城市现代化建筑移植到乡村,防止乡村生态旅游服务设施城市化。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尽量保护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做到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针对乡村景观生态层次制定不同标准,对各区内设施配制做出规定,严格控制其规模、数量、造型、色彩、用料和风格等,要充分体现与自然景观相协调的原则,展现乡村的天然风貌和本地特色,尽力减少人工色彩,真正做到人工建筑的“斑块”、“廊道”和天然景观的斑块、廊道相协调。总之,要强化自身的特色和异性差——突出农村天然、朴实、绿色、清新的环境氛围,强调乐趣、闲趣、野趣,尽力展现乡村旅游的吸引魅力。
3、提升产品文化内涵,开发特色化产品
一方面要保持地域特色文化,防止乡土文化的丧失;另一方面针对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普遍缺少文化内涵的情况,注重发现和培植乡村文化,在其旅游规划及开发中加大文化的比重。在开发中要挖掘自己的历史文化资源,创建文化品牌,围绕文化主线配置旅游景点和旅游设施。在文化旅游的开展过程中,每个乡村旅游区都要赋予自己的特色,开发特色文化产品,如饮食文化、少数民族文化、茶文化、园林文化、宗教文化、节庆文化、建筑文化等等,同时,尽快把乡村旅游的定位由单纯观光向度假和观光结合过渡,各社区要充分挖掘自身的资源特色,发展地域特色,推出创新的旅游景点,开展丰富多样的旅游活动,把休闲活动从大众化的打牌、吃喝向具有地域特色的娱乐项目转变。而且,旅游景点在开发一定时期后,要及时更新,防止旅游生命周期中停帶期及衰老期的到来。
4、加强人员培训,注重人员素质的提高
通过各种渠道培训以农民为主体的既能从事一般农事耕作又能为乡村生态旅游管理服务的“两栖型”人员,提高乡村生态旅游服务人员的素质,使乡村生态旅游适应市场的需求,能够更好地为旅游服务,以良好的口碑扩大影响,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消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培训内容内容包括服务质量、卫生要求、旅游接待服务的技术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地方风情和异域文化、旅游法规、坏境保护等行业知识。
5、规范经营管理,加强社区参与
在可能的情况下,应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规范乡村生态旅游的经验与管理。政府有关部门应制定专门的乡村旅游质量标准,旅游企业须到各级政府旅游部门进行申请,并在通过调查评定后发放许可证书。要理顺政府、旅游企业、社区村民之间错综复杂的“权”和“责”的关系,摒弃现有的单家独户管理模式,实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做到政企分离,职责分明。旅游企业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开发经营,而政府相关部门对企业行为进行监督,确保在生态环境不遭破坏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旅游开发,同时根据法律法规从企业收入中得到部分利润,与此同时村民也能通过提供劳力参与到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经营管理中去获得收益。
6、加强环保和生态意识,促进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想要发展乡村休闲游的地方可以不局限于农业文化,结合丰富的地域文化,把文化当作一种旅游资源融入休闲农业,以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导入文化创意的思维方式,深度挖掘、利用,打造出具有鲜明文化特征的休闲农业产品,助推乡村旅游提档升级。具体建议从以下6方面入手:
1、原味乡村发掘田园文化
田园文化是休闲农业蕴含的最普遍的文化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开辟特色果园、菜园、茶园、花圃、鱼池等,让游客在摘果、拔菜、采茶、赏花、垂钓中,享尽田园乐趣。还可以充分与现代农业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无土栽培、立体栽培、计算机管理与智能化控制等现代农业科技项目,让游客了解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
同时,也可在景区里恢复几近绝迹的水车、水磨、石碾、筒车、织布机、风车、斗笠、蓑衣等,以此来激发游客“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乡村情怀。漫步其中自会心旷神怡、悠然自得,如果还能适当参与劳动,体验农活的“原汁原味”,并可以将自己的劳动成果带走,其收获的乐趣自然是商场购买所不能比拟的。
2、亲近自然传扬山水文化
山水文化是人们以自然山水为素材而创造的精神成果,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无不与此密切相关。尽管不是每一处乡村都有名山异石、大江平湖,但只要我们刻意去挖掘,就会发现身边的山水都是性灵之物,一草一木、一石一泉,均可为山水文化代言。我们可以广开思路,开发一些“奇、趣、险、娱”等性质的项目,让游客充分体验新奇、刺激的感觉。在尽情享受大自然野趣的同时,实现游客返朴归真、回归自然的愿望。在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中,休闲农业的品味无形之中得到了升华与提高。
3、相得益彰品味建筑文化
建筑物是地方文化与行业文化外在特征的直接表现,比如乡村民居常见的堂屋、天井结构,就体现了家庭和家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家庭文化的典型代表。休闲农业项目的建筑应该在保持传统风貌和行业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将遗留的古建筑进行修补和恢复,配合现代建筑来体现当地农村的发展和不同行业的建筑艺术,组织开展观光、怀古、体验等休闲旅游活动。
4、点石成金放大物产文化
任何一种商品只要融入民俗文化,变成蕴含文化要素的商品,就会产生超值现象。因此,我们可以提供富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农产品、民间服饰、工艺美术品等供游客选择。
同时,注入文化要素的产品具有投入少、见效快、竞争力强等特点。另外,还要善于做长产业链,以求利润最大化。这样才能有效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扩大农产品的销售,促进农民增收。
5、取精去糟浓缩民俗文化
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乡村节庆等都是乡村历史的沉淀,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楹联、曲艺、杂技等,都是开发民俗产品的良好基础。在适当创新的前提下,组织开展一些能尽可能体现当地民风民俗的活动,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礼仪、竞技、游艺等服务内容,把民俗民风融入田园风情,注重观念和感情的沟通与交流,从而大大提高休闲农业的亲和力,成为更侧重文化底蕴的体验互动,向游人展现清新自然的民俗风尚,让游客领略博大精深、奥妙无穷的民间文化的独特魅力。
6、古今融合探寻历史文化
一、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指发生在乡村地区,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旅游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主体目标市场,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体验、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旅游形式。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旅游环境的同时,改善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在开发过程中维持旅游供给地区生态环境的协调性、文化的完整性和旅游业经济目标的可获得性;保持和增强环境、社会和经济未来的发展机会。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对象的乡村旅游,其可持续发展至少应有如下内涵:
第一,旅游资源供需双方需求的持续性满足。乡村旅游发展必须与当地经济社会结合,充分利用乡村旅游开发带来的各种机遇,不断满足乡村旅游开发地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为乡村旅游的继续发展提供动力和物质文化基础。同时,乡村旅游要为旅游者提供高质量的旅游产品和服务,以乡村旅游的独特魅力吸引旅游者,满足旅游者亲近自然、娱乐身心的需求。
第二,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乡村旅游具有强烈的经济性,但若把经济效益当成惟一追求,在趋利性的驱使下,乡村旅游所依赖的自然环境和乡村生活风貌将会遭到破坏。因此,乡村旅游发展必须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环境效益并重的原则,秉承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与方法,保证乡村旅游发展不超过乡村环境的承受能力,妥善处理旅游开发与保护乡村旅游资源、环境和乡村文化特色的关系,与乡村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相协调,借以保障乡村旅游资源利用的持续性。
第三,乡村旅游资源要共享、公享。一方面,同代人之间要共享、公享乡村旅游资源,避免一部分人受益,一部分人却要承担旅游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当代人与未来各代人要共享、公享乡村旅游资源,避免以旅游区环境的恶化为代价满足当代人旅游需要,剥夺后代人的社会发展能力和生活需求。其可持续发展要实现代际共享。
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贵州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持续发展,取得不少成绩。少数民族旅游特色村和旅游示范镇的建设,农家乐的发展,乡村旅游度假区建设等,都推进了乡村旅游的进一步提升。乡村旅游已成为市民和游客的重要休闲方式,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但是,贵州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一)发展理念落后
许多乡村旅游经营者和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等理解不够全面,对本地乡村旅游资源的优势认识不清,对城市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把握不准,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观。项目上马一窝蜂,项目功能、特色雷同。
开发项目城市化倾向明显,在展示乡村差异、挖掘乡村内涵、突出乡村特色上有很大欠缺。旅游活动的内容较为单一。乡村旅游特色化不明显,乡村旅游活动单一,缺乏高层次的,多元化的文化内涵。农家乐在景观、经营与活动方面,大多未能拉开档次,同质性远大于差异性。
(二)保护与开发矛盾突出
生态环境是贵州地区发展旅游的最大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就是保护了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保住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后续动力。部分旅游经营者诸如饭店宾馆乃至游船等在日常经营活动中,经常产生并排出大量废水,致使周边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污染;部分游客在参与乘船、划船等旅游项目时,随意往水里乱扔废弃物等,同样对水体造成了污染加之部分地区相继推出各种农家乐旅游项目,虽然部分增加了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收入,但也为当地水资源的污染埋下了隐患。贵州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经济欠发达,各族群众收入较低,生活质量相对较差,地方政府迫切希望通过加快发展,以改变当地经济的落后面貌。受此因素影响,部分政府官员对旅游资源存在重开发、轻保护或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等短视现象,决策过程缺乏应有的调查研究和全面科学的论证、评估与规划,出现了盲目开发、无序开发或重复建设等不良行为,造成许多不可再生的贵重旅游资源的损害浪费,直至出现资源退化现象。
旅游开发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先污染、再治理”的思想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也有体现,这种思想与可持续发展的精神背道而驰,容易滋生追求经济效益而无视环境保护的不良思想,并疏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旅游资源开发方式不合理,影响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致使一些旅游地的生态环境状况恶化,旅游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近年来,旅游开发和管理经营方在景区内大兴土木,修建各类旅游设施,如宾馆、饭店、农家乐将会造成噪声、固体垃圾等污染。另外,短时间过多游客聚集,并形成人声鼎沸的现象频繁出现是造成这些污染的另一重要原因。各种因素产生的环境污染已成为生态旅游发展的严重障碍,制约着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三)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人才,教育宣传工作不到位
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之一就是必须解决人才问题,建设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乡村旅游管理人才队伍。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专业人才短缺现象严重,因为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主要都来自当地农民,其自身文化素质偏低,又没有受过专门的培训,大多数都未从事过旅游开发经营活动,对旅游的认识不够,对与旅游相关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不了解,在旅游规划、管理、经营等方面没有丰富的经验,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致使管理水平低和服务质量不高,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了贵州乡村旅游形象的树立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教育宣传工作主要针对以下两个对象群体:第一是要加强对生态旅游从业人员环境意识的教育,努力对其传授生态科学知识,用可持续发展思想武装其头脑,这一方面目前做得不够;第二表现为并未找到对广大成年旅游者进行环境意识宣传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主要依靠其自身素质进行自我约束,这是造成广大生态旅游从业人员和生态旅游者环境意识较差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贵州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一)树立科学的发展理念
科学的发展理念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先导。要不断提高开发乡村旅游的认识,在贵州省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的指导下,牢固树立科学发展的理念,对农村产业布局和乡村旅游发展目标进行科学论证,在对生态环境、文化资源、客源市场等方面进行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出科学规划,确保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贵州乡村旅游要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形成特色,打造自己的品牌。发展乡村旅游,根据自身的地理优势与区位优势,在产品开发中着重保持乡村原有的特色。乡土风情是发展乡村旅游、形成品牌竞争力的要素。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必须注重农业特色资源和农村风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大力发掘乡村旅游资源的闪光点,把农业文化景观、农耕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传统的习俗等有机结合,引导和鼓励农户不断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开发形式多样、具有浓厚乡土气息的乡村旅游项目,突出地方特色,营造出具有地区比较优势的乡村旅游品牌。
(二)加强环保意识教育
加强环保意识的教育,首先体现在树立生态旅游资源的忧患意识。现在乡村旅游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开发利用与管理不足,在这一点上要教育好作为旅游主要推动者的市民,使他们意识到发展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其次,加强对旅游区的环境保护,对游人给予正确的宣传教育,号召市民科学旅游、绿色旅游。再次,对从业人员进行针对性强的专业技能培训,举办必要的学习班,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类媒体进行广泛宣传,提高大众生态环境意识。
(三)注重环境建设
借鉴国内外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制定符合贵州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实际的相关制度显得十分必要,也是贵州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一是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所谓生态补偿机制是指开发商应对所开发区域支付相应的费用,以补偿开发过程中可能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通过确立类似的补偿机制,促使人们树立“谁污染谁治理”以及“谁受益谁付费”的生态补偿理念,进一步转变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式,使生态保护理念不再停留于政府的强制性行为和社会的公益性行为等发展层面上,从而有效缓解贵州地区乡村旅游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逐步改变贵州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的落后局面。二是制定环境保护责任制。围绕制定生态保护奖惩制度,应建立对当地领导干部的“生态审计”制度,把空气质量、水环境、森林覆盖率、水土流失治理等指标作为考核官员政绩、评价当地政府绩效的重要指标。同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使那些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管理者、监督者乃至责任人,同步承担相应的监管责任。三是构建保护与开发协调机制。应结合贵州地区保护开发实际,构建“以保护为前提、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协调机制。通过实行保护性开发,既要使贵州地区的自然或人文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又要使相应的旅游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既要注重民族地区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协调,又要维护景区的自然风貌,更要提高景点的科技含量,使旅游由单一型变为符合型项目,由自然之旅上升到文化之旅,由外延式发展转向内涵式扩张,最终实现人与自然、产业与环境、旅游与文化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 城郊 乡村体验旅游 产品开发
乡村体验旅游是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生产形态、生活方式、民俗风情、乡村文化等)为吸引物,给都市人提供认识农村、体验农家生活、追寻古朴民风民俗的机会,为游客提供娱乐、教育、审美和逃避现实等体验的乡村旅游的高级形式。
一、石家庄城郊乡村旅游产品的现状
1.乡村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目前,石家庄城郊乡村旅游产品主要以农家乐和小景点休闲为主,以采摘游为主要活动形式,基本还停留在“摘农家果、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住农家房”的阶段。
2.乡村旅游产品普遍缺乏文化内涵
产品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缺乏文化品位,许多乡村旅游活动缺乏创新设计和深度。在发掘当地民俗风情、提高活动娱乐性和游客参与性等深层次开发还做得不够,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3.乡村旅游产品整体营销观念薄弱
部分乡村旅游景区缺乏市场意识和竞争意识,发展大旅游的整体观念不强。乡村旅游企业存在单枪匹马打市场者多,团结协作、联合促销者少现象。
4.乡村旅游产品缺乏规划和策划
许多乡村旅游项目盲目上马,开发时城市化、雷同化明显,展示乡村差异、突出乡村特色不够。
二、体验经济时代乡村旅游产品的特征
1.制造独特的经历和体验
旅游业是以出售体验和经历为主要产品,因此,在产品的设计上应该以资源为舞台,以环境为背景,以文化为内涵,以设施为载体,以服务为支撑,为旅游消费者制造独特的体验和经历。
2.讲究环境的营造和氛围的设计
现代旅游不论观光还是度假,人们都期望赋予更多休闲的内涵。旅游消费者日渐成熟,换个环境放松身心成为主要追求,强调体验参与,讲究环境的营造和氛围的设计。
3.注重社会生活资源的挖掘
现代旅游者更青睐融入生活元素、生活气息、生活情趣的乡村旅游产品。人们期望能在观光中观察生活,在度假中体验生活,在休闲中品味生活。因此,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在设计中要注重社会生活资源的挖掘,浓郁的生活元素已成为乡村体验旅游产品不可或缺的部件。
4.旅游者参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
随着旅游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的变化,人们希望主动参与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全过程,注重参与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
5.产品呈现生态化
乡村体验旅游产品要实现资源规划开发的生态化、旅游管理的生态化、旅游设施的生态化、旅游行为的生态化、旅游的生态知识普及、旅游服务的生态化等等。
6.产品实现组合集成
旅游者不愿被动接受定型的标准化产品,追求更能体现个性化、多样化、自由化的旅游,更倾向于自己做主、自行组合、自由行动的产品。在旅游产品的设计上,既要考虑各子产品的相对独立形成菜单式模块化,又要使各子产品能够自由拼装无缝连接,使旅游者能自主便捷地设计组装中意的旅游产品。
三、石家庄城郊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的原则
1.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地方性
乡村作为承载我国地方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历史文脉延续的重要场所,乡村旅游是区域性和地方性的旅游活动。
2.突出乡村旅游产品内容的原味性
石家庄城郊乡村资源文化内涵丰富,有反映人与自然的依存和延续、形态独特的乡村聚落;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乡村节庆、农作方式、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只有将这些文化内涵挖掘出来,深层次、多方位开发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才能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市场竞争力。
3.突出乡村旅游产品的优品性
乡村旅游产品应追求真、善、美的境界,为游客提供货真价实的高品位产品,这样的产品才是可持续的旅游产品。
4.突出乡村旅游产品内容的差异性
乡村旅游产品的创新开发要突出产品的差异性,应紧密结合区域性旅游市场,开发出类型多样的乡村旅游产品,避免产品雷同重复。
5.突出乡村旅游产品形式的多样性
只有多样性才能丰富乡村旅游活动,满足多样的乡村旅游需求,增强乡村旅游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产品形式上的多样性是对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的体现,也是深层次经营的结果。
四、石家庄城郊乡村体验旅游产品设计
1.农业旅游园区
石家庄城郊发展观光农业有良好的基础。赵县万亩梨园、栾城草莓基地、藁城千亩黄杏园、赞皇的大枣、元氏县石榴、鹿泉上寨乡大枣、鹿泉市紫藤葡萄等,已成为石家庄城市郊区乡村旅游活动的主要内容。以这些农业基地为基础,打造具有复合功能的农业旅游园区,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乡村DIY活动中心
石家庄城郊农村还可开发乡村DIY活动中心。具体包括乡村特色传统工艺品DIY(捏面人、泥塑、脸谱、风筝、老式玩具等)、乡村传统食品DIY、农耕作业(松土、播种、育苗、施肥、除草)、亲自驾驭农耕机具如收割机、牛车、耕耘机、插秧机等。
3.乡村俱乐部
乡村俱乐部是服务于城市居民或高收入阶层进入乡村进行旅游、休闲、度假消费的重要形式,是乡村旅游的信息中心和中介机构。乡村俱乐部应根据周围自然环境、地理地貌特点,充分融合地方性文化要素进行设计,不仅体现在居住特色、装饰特色和服务特色上,还要体现在乡村俱乐部提供的住宿、餐饮、娱乐方面。
4.乡村博物馆
石家庄城郊乡村历史遗址和遗迹、人文活动与民俗活动丰富,可开发乡村博物馆,集中展现乡村文化历史。乡村博物馆的陈列主题要别出心裁,特别要搜集对农业历史有重大纪念意义和时代性的重要文物,从更高层次和深度上丰富陈列内容,多角度展示乡村发展。此外,乡村博物馆应配套建设商店、咖啡厅、酒吧等,并开办与农业和农村民俗有关的各类节庆娱乐活动。
5.乡村田园公园
石家庄城郊乡村自然景观秀美,地势西高东低,地貌类型复杂。可利用丰富的乡村自然景观资源,将山丘、河流、水池、草地、农田、林地和街头广场结合起来,形成具有多样性的乡村田园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去处。
6.乡村民俗度假村
石家庄城郊还可发展乡村民俗度假村,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生活体验的机会和场所。民俗度假村要打造安静、接近自然的环境,体现人文关怀,提供运动和游憩、人际交往的平台。
7.古村落
古村落指的是至少在民国前建村,保留了较长历史沿革,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地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至今仍为人们服务的村落。石家庄城郊至今保留完好的明清于家石头村就属于此类。石头村属于遗产性古村落,可以利用古民居的艺术特点、古村落空间的完整性和村落农耕文化的丰富性,深层次挖掘其中蕴藏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将文化提升为传统村落持续利用的生命力。
五、石家庄城郊乡村体验旅游产品开发的保障措施
1.政府主导、部门联动
应做好石家庄城郊乡村体验旅游开发规划,严格按照近、中、远期的规划设计,有步骤、科学合理地进行旅游项目的建设和旅游活动的组织。
2.吸引社会资金
发展资金紧张,是困扰乡村游发展的一大瓶颈。所以要积极争取中央、省、地方的旅游资金支持,积极利用银行中长期贷款进行旅游项目投资,鼓励乡村原有居民申请小额信贷进行先期投入,制定并积极推行有关旅游投资的优惠政策招商引资,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打破区域和行业界限,通过招股集资、入股集资、集资联营等形式鼓励、吸引当地和外地有条件的农民或企业家投资开发与经营。政府要制定引导扶持政策,形成一套合理的投资融资机制。
3.充分利用互联网营销
网络营销覆盖范围广,信息传递快捷,宣传服务费用成本低,可以通过互联网促进旅游者与乡村体验旅游经营者之间信息的沟通,提供双方信息的交流平台。可以通过网络来展示农家旅馆的位置、价格、卫生状况、就餐情况、通讯情况、周围环境等等游客所关心的问题,还可以通过网站以多媒体的方式表现生动活拨、真实而有说服力的乡村体验旅游活动内容。
4.大力培养专业人才
因为乡村很难吸引外地人才,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直接导致了旅游产品开发设计、管理和市场营销的落后。可以利用高校、中职的旅游人才教育系统和旅游局的培训班等进行学校教育与上岗培训相结合,对开发者和管理者实行继续教育和终身教育。教育培训机构应制定科学、合理、全面的人力资源教育培训计划,不断加强旅游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文化、技能建设,为石家庄城郊乡村体验旅游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吴文智:体验经济时代下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创新[J].旅游学刊,2003年第6期
[2]王云才等: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科学出版社,2007年4月
[3]成都城郊乡村旅游深层次开发研究.农村经济,2004年第5期
[4]何景明:城市郊区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因素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年12月
[关键词]乡土建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模式;楠溪江古村落
楠溪江文化积淀深厚,瓯越先民就在此繁衍生息,其建筑历史文化久远。楠溪江两百多座古村落具有显著的文化特征,也是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的代表。可利用这些乡土建筑群进行大胆的创新提炼,将丰富的乡土建筑元素应用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中,来体现乡村文化,使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乡土建筑文化在学生的设计中落地生根,传承乡土文化的观念思想。并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进行分析,探讨乡土建筑视觉元素创新应用方法,最后通过乡村视觉形象的设计教学分析,实现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一、楠溪江乡土建筑特征
楠溪江乡土建筑的基本单元是一个个完整的聚落,与村落自然、文化紧密联系。全面了解乡土建筑要从聚落系统的整体以及它和外在环境、环境中的地理、历史、文化、社会等因素开始。村落中的地面格局、山水围绕的建筑布局错落变化,雕饰精美别致,色调素雅怡人,从大局到细微之处无不渗透着乡村生活的美好感受和乡土文化的真实体现。如今楠溪江流域仍保留大量的古塔、古桥、古亭、古牌等名胜古迹,沿岸的苍坡、芙蓉、屿北等古村落,选址讲究、规划严谨、风格古朴与自然环境和谐相融。人们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与感性认识,酝酿乡村意境,创造出丰富的地域建筑特色。1.耕读生活、山水情怀的人文特征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孕育一方乡土建筑,楠溪江的耕读生活和山水情怀影响着楠溪江人们对建筑的理解。“耕”为生存之本,“读”是迁升之路,随着历史文化、地理环境的变迁,楠溪江村落的各氏族都崇尚“以耕读为业”“耕以务本,读以明教”,这样有耕有读、自然安闲的生活,形成了一种纯朴的自然山水文化根基,相继文明,传承至今。例如楠溪江上游的苍坡古村,村落布局按照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形象规划,除此之外,村落建筑中也有不少表现文化特色的琴棋书画、鱼樵耕读的装饰图案,雕刻在建筑中启发村民“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理想追求。游走于这些极具人文气息的村落,发现现存清代后期的民居建筑中,大部分房屋是不设围墙的开放式建筑,房屋造型自然地敞开,院落内外劳作、农耕、嬉戏、读书、自由穿梭,还引用自然物来把房舍装饰点缀成朴实自然的风格。山水景象与村民的耕读农作自然融为一体,抒发着楠溪江人们的乡土文化情怀。2.宗祠建筑、崇祀文化的形象特征礼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在礼制建筑上主要表现为宗祠建筑。宗祠不仅是村落中最重要的多用途公共建筑,还是村中最宏大、最精致的建筑形象。宗祠选址和朝向要依据堪與风水。例如芙蓉村现存14座大小宗祠,一律朝东,这与“前横腰带水,后枕纱帽河岩”的风水理论相匹配。同属礼制建筑相近的崇祀杂神的庙宇普遍具有人文性、实用性。崇祀祈求的是现实生活中的福祉,而不是关心某种纯精神性、抽象的哲理,或者某种玄远的、难以琢磨的空幻。所以作为礼制建筑的宗祠、庙宇形制和外形比较保守、定型、封闭;同时受到楠溪江乡土文化中人文气息浓郁、自然明朗的世俗性乡土文化的影响,建筑形制排除了封闭和呆板,能在整个楠溪江流域的乡土建筑系统中以朴素的形象和谐融洽地相处。
二、楠溪江乡土建筑的融入
1.精神行为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中存有大量手工艺人的精心雕刻之作,这些精湛的作品传载着世代手工艺者的精神,映射着人们的生活态度和技艺行为,经历漫长的历史积淀而保留。其通过精神的传递,行为的融入,承续着建筑精神文明,不同程度地体现了楠溪江流域乡土建筑不同形态、丰厚内涵的工匠精神,成为一种文化行为的符号。在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的过程中,秉承手工艺者精益求精的精神,将其应用于教学设计行为过程之中,诠释乡村视觉形象的理念及主题,可更进一步地丰富乡村视觉形象,传承手工艺者之精神内涵。2.建筑元素的融入楠溪江乡土建筑形象各村有各自的特征表现,最直观的建筑形象是指客观存在的建筑外形、建筑构造、建筑装饰以及建筑整体空间形态。这些可视物体往往作为最具代表性的元素融入设计中。对建筑形象分析、对比、提取的过程,可以是对局部形象的截取,也可以是建筑整体形象的运用。例如以楠溪江屿北古村为设计案例,分析屿北村整体建筑聚落,提炼莲花造型的设计元素。设计教学中引导注入了楠溪江屿北村乡土建筑的布局元素,在标志形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精神,将莲花元素应用到该村的视觉形象中,设计出符合乡土建筑特质的标志形象,以此将人为的空间与自然的秩序叠加,表达人们对人伦、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也让学生感受屿北乡土建筑所带给人的宁静、清雅,体现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内涵。
三、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实践
乡村视觉形象是对乡村的地理环境、人文环境、乡土建筑、民风民俗等乡村综合要素的概括归纳。本文中的教学实践过程以乡土建筑要素与课程内容进行结合,用现代教学技术对这些要素设计实施,最终将教学成果尽可能广泛地传播给公众,突出课程教学对于乡村独特文化的诠释与理解,更好地服务乡村形象设计,营造出一个美好的乡村形象。1.教学实践应用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对楠溪江古村落的建筑进行分析与研究,从整体到局部探索古村落乡土建筑鲜明的视觉语言,提炼出当地文化资源。与乡土建筑元素相结合的设计理念与形式,为乡村的视觉形象设计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如可提取民居建筑中的大门、屋脊等造型装饰元素,将元素进行程式化、重复构成,使视觉形象更具有个性化和现代化,更能概括信息,主题突出。为乡村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设计课程教学所用,使其融入鲜明乡土建筑特色教育实践,促进乡村品牌形象的设计,体现楠溪江古村落独特的品牌形象特色。2.教学实践模式作为一个多领域交叉的综合性设计教学,其要求强化审美上的艺术性、实践操作上的工程性、设计意识的综合性、设计思维的系统性之间的互通融合,日益成为一种多元手法的创造性活动。教学采用理论演绎与个案调研相结合的思路。理论部分主要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研究成果的梳理为主;个案调研是基于乡土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以实地调研、文献调查和古村落村民的访谈内容,构建起乡土建筑文化特征研究思路。最后将乡土建筑融入乡村视觉形象设计中的教学模式研究。(1)模式一:教学“分层式”该模式将课程中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外层是全体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中间层是研究楠溪江乡土建筑的研讨会学生成员,核心层是教学内容的传承者。针对外层学生结合横向和纵向知识结构的梳理,实行全面理论知识的教学,如楠溪江历史、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乡土建筑文化知识。使学生全面了解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对于中间层的学生开设实践性的楠溪江乡土建筑文化训练,组织成立“楠溪江乡土建筑社”。社中老师只是负责指导作用,社员的主体是学生,让各个社员都能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开展一些自我调研、社员参与、实践探索活动,促进该层次学生的技艺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对楠溪江各村乡土建筑文化的了解。除此以外,还可以设立另外一些相关社团,让外层学生有更多方向的选择,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中间层社团。面对核心层的学生,旨在让该层次学生成为整个课程实践设计中的传承与实施者,开设课程教学以外的更有针对性的社团进行乡土建筑的深入探索分析。(2)模式二:体系“连贯式”“连贯式”体系模式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整体性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有效方法。首先,在大一阶段开设的构成、图形设计、字体设计等课程中导入“乡土建筑文化”,帮助初学设计的学生打破原有的知识结构,激发他们学习乡土文化新知识的愿望和兴趣,促使培养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和向深层次发展。其次,在大二阶段,将大一学习的相关乡土建筑文化课题研究延续到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的项目中,以及将前期阶段学习过的课程包括广告设计、标识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等教学内容结合楠溪江乡土建筑要素,建立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系统,设计教学思想的连续性、统一性,使学生对乡土建筑元素更全面地把握。最后,在大三毕业设计阶段对该课题做深入分析,更有创作性地运用乡土建筑元素,使得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紧扣楠溪江乡村视觉形象设计。(3)模式三:考察“驻场式”通过驻场考察的模式,结合专业知识,挖掘楠溪江的乡土建筑资源。首先,实地考察调查活动,让每层次学生了解到楠溪江乡村历史文化,并参与古迹遗址的调研。真切了解建筑结构、构件、装饰等,感受历史古村乡土建筑的文化创造力。其次,建立“驻场式”的基地,收集相关资料与素材,组织各个层次的学生开展民间文化采风,寻找资深老人进行访谈,搜集当地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培养对乡土文化的热爱;并查阅乡村族谱名志、汇编成册的古籍文献,积极参与驻场地的文化研究,完善学生构建乡土建筑资料系统。通过资料系统的深入分析,创作出符合楠溪江古村落的视觉形象系统。
四、教学模式的价值体现
第一,乡土文化丰富教学资源。乡土建筑文化的传承和融入,是一个持续、递进的过程。我国乡土建筑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表现出独特的造型形式,具有浓郁的乡土文化特色。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元素可以为乡村视觉形象设计教学提供丰富的设计素材,而视觉形象设计为乡土建筑提供了一个展现乡土文化的舞台。教学以楠溪江古村落的乡土建筑为载体,通过专业教学渠道实现元素改造与再设计培养,充分诠释以乡土建筑文化为基点的内在精神,引领中国乡土文化,更是乡村形象价值的集中体现。第二,教学实践提升应用价值。乡村形象是乡村核心竞争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乡村文化的凝聚与体现,核心意义就在于给人以直观的乡村形象和对乡村的肯定。建立乡土建筑调研的常态机制,实施专业教学实践,发掘楠溪江乡土文化,传递文化精神,打造乡村视觉形象,帮助美丽乡村形象建设。用合理的教学模式,感受民俗民风、宣传践行乡土建筑文化的价值观。楠溪江乡村形象是对楠溪江多种历史文化的表现,是突出体现个性的建筑形象,乡村文化决定着乡村形象。如何让这些传统的历史文脉继续传承发展下去,我们需要思考找出可行性的模式与方法,确保文化的传递展示,探索出符合乡村健康发展的教学模式,支撑乡村发展。
结语
一、乡村旅游景观设计方法——生态设计法
生态景观的设计实质是对乡村土地空间资源的优化生态设计,是一种基于自然系统自我恢复更新的再生设计。通过合理布置旅游景观的空间组织、维持和发展旅游景观的异质性生态系统,进而创造一个自我净化调节的生态系统。乡村旅游景区建设不能盲从,一方面应在对地域特色以及特殊意义的景观要素进行有目的的保护,保留当地地质地貌地形、乡土植物、景观肌理和一些细部的景观元素;另一方面,应充分挖掘与提炼当地乡土特色与文化元素,为传统物质空间形态和历史文化内涵的传承提供丰厚的地域文化背景与文化景观基础。
二、乡村旅游景观生态设计保护措施
三里镇风景秀丽,千亩茶园茶香萦绕,每年观光游客络绎不绝,但是可参与体验和可以弘扬传承历史文化的景观较少,景点设施老化现象严重。茶文化生态园景区开发多以观茶园、品茶为主,围绕茶文化做强茶叶经济,但在景区的互动与体验项目上设计不足,多为“冷休闲”项目。
(一)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中景观元素的协调
1.对景区进行功能分区三里镇茶叶生态园景区功能分区的目的在于构筑景区内观光、休闲度假和谐的空间组合,通过车道、步道将功能区连接,并通过合理的功能定位与区域隔离形成观光与休闲度假人流的疏导;功能区要严格遵照生态保护措施,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尤其加强对茶园、水体、林地的保护措施;在各功能区的建设过程中,处理好开发与安置的关系,保留一部分景区内部民居作为旅游接待设施,在其他区域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等相结合,和谐发展。
2.保护水体环境、动植物环境保护重视对本区域水文景观的保护,收集数据研究旅游区环境容量并设定限定值,机动灵活地截留蓄水调节景观效果,避免对水资源的掠夺性、过度性利用,保护珍贵的湿地自然资源,采取筑巢引鸟、放养等措施,创造良好的鸟类等野生动物栖息地。
3.低碳减排景观区域规划使用电瓶车、自行车等环保型交通工具,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普及电力、太阳能等无污染能源,降低乡村传统能源使用,例如燃煤、燃木等低级污染型能源利用现象。
4.垃圾处理和环卫措施在景区设立垃圾转运站,将产生的垃圾进行集中收集,并用车把垃圾送到镇区的垃圾填埋场,使景区内无暴露垃圾,不焚烧垃圾。垃圾桶设计要有艺术性,并有专业环卫人员及时清理。规划地内厕所均按生态化旅游厕所标准建设,主要集中在游客聚集区域,游道每隔一定距离设置简易生态型卫生间。
(二)凸显乡土本色,兼顾第三产业
笔者认为,应保持乡村古朴、原始的地方特色,避免大量人工景观,充分考虑茶文化生态园景区内的文化底蕴、资源特色等因素。此茶叶生态园景区开发历史悠久,无论是从资源规模和地理位置各方面考察分析都有着良好的基础,但此茶园景区主要以观光功能为主,缺少体验性、宣传,在此基础上,设计能够凸显三里镇茶文化的景观,例如对柏园村进行差异化的主题定位,将传统农业“农、林、渔、牧”生产通过设计成体验式、参与式景观,形成景区良性发展态势,进而促进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三、生态设计法在大悟茶文化旅游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实现
(一)大悟茶文化特色
首先优化现有茶园景观环境,将茗道厂房改成为一个既有参与体验又有宣传功能的“制茶工坊”,通过仿真模型道具还原茶农赏茶、采茶、制茶、品茶、购茶的每个场景。然后通过浮雕、塑像、小品等景观元素生动展现茶与民俗文化、茶与历史名人、茶与制作工艺的文化内涵,使人们在游览的每个空间转换中逐步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大悟禅茶文化体现
茶文化往往与禅文化是紧密相连的,大悟黄龙寺的修缮和保护融合了佛教文化元素,在景观功能上也增加了佛教观光功能,并衍生禅茶的养生功能等。重修黄龙寺的方案是保留旧址不变,按照建筑中轴线向东西延伸,修建山门、十八罗汉殿和天王殿,形成寺庙规模气势;将现有的水塘改造成一个放生池,并在黄龙寺左侧山坳处修建素芳斋,进一步体现黄龙寺的禅茶文化内涵,并且修建禅茶园和竹林精舍,使之成为佛文化朝觐、祈福、品茗、修心养性之地。
(三)大悟民俗山水文化体现
擂鼓台是景区现有较为成熟的区域,主要景点包括一线天、万丈岩、晒布石和擂鼓台。规划在提升景区现有旅游硬件的基础上,通过石雕的方式讲述“杨八姐擂鼓台点将”“智斗铁头王和尚”的故事。
(四)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的营建
乡村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作为景区的形象展示窗口,不仅承担景区的综合服务功能,同时要顾及景区的经济效益。重新设计改建现有景区大门,修建茶文化广场、“两树一车”、设计铺设草坪砖的生态停车场、完善旅游服务中心等旅游服务设施,修建鄂北民俗建筑,设计集商贸、服务、餐饮、购物等功能于一体的民俗商业步行街。
结语
到乡村旅游到底“玩”什么呢?一是吃农家饭、大锅饭,品尝地道、正宗的农家特色菜肴,“吃出不一样的感觉”;二是住农家瓦房和土洋结合的“小别墅”,远离城市的嘈杂和喧闹,听一回虫叫、蛙鸣、鸟儿啁啾的“田园牧歌”,用心感受远古的农耕文明;三是开展体验式劳动和采摘游活动,如下田插秧、挥镰收割、捕鱼捞虾、采摘瓜果,这种浅尝辄止式劳动会为平日忙碌的都市人生活平添许多雅趣,让他们在劳动和流汗中分享收获和快乐;四是购买“带有露珠”的农特产品,拉动市场消费,激活旅游经济,一举多得,何乐不为?
乡村旅游虽然具有超强的吸引力、红火的发展前景,但就目前而言,普遍存在市场化运作不够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发展速度、开发深度和建设品位,要达到让广大游客流连忘返、趋之若鹜、甚至小憩乡村数日的目标,还得有一段路要走。
首先要规划牵引,整合资源。能不能发展,怎样发展,如何突出乡村旅游特色、提升建设品位?这些都需要经过前瞻性思考和认真谋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实行合理布局,充分挖掘内在潜力和优势,积极整合各类资源为我所用,在建设的农家特质、乡土气息、文化内涵上做文章、下功夫,力求把亮点放大,把景点做精,把特色彰显,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