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课程改革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健康第一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
为了推进体育课程的改革,我国高校陆续开始了以增设新项目和学生选项上课为主要内容的体育课改革。许多学校将以前硬性规定的普修课改为现在的选项课,体育课项目由原来的十多个发展到二三十个。球类项目继续受到学生的青睐,健美操、街舞、太极拳、网球、攀岩等新兴项目出现于高校体育课殿堂,而田径、体操等项目逐渐被淡化,学生对体育课的喜欢程度和上课出勤率出现上升趋势。然而,这些现象背后的一些实质性问题,即部分学生选项上体育课的动机,体育课改革的实际效果,高校体育课改革对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体育教育思想的落实与发达国家差距等等方面都出现了与体育课改革不协调的因素。
体育课程改革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打破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内容的方法,构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5个学习领域,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炼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满足学生的需求,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为了更深入的推动体育课程的改革,我认为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一、体育课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的提高为目标,构建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教育体系。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增进学生健康应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确保“健康第一”思想落到实处,使学生健康成长。
(二)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体育锻炼的前提。无论是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方法的更新,都应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只有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才能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因此,在体育教学中,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和价值有效的保证。
(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体育课程关注的核心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和重视学生对体育情感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从课程设计到评价的各个环节,始终把学生主动、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在注重发挥教学活动中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特别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的能力。
(四)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体育课程充分注意到学生的身体条件、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根据这种差异确定学习目标和评价方法,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从而保证绝大多数学生能完成课程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能体验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以满足自我发展的需要。
二、 教材大纲编写的原则
教材大纲是教学活动的基本工具,编写体育课程教材大纲必须全面深刻理解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教育性原则
教材大纲编写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二)健康性原则
教材大纲编写要有利于学生了解和掌握体育与健康的有关知识和技能、技术,使学生通过科学的体育锻炼增进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三)兴趣性原则
教材大纲编写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依据不同学生,充分考虑学生已掌握的体育知识、技能与技术,并从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出发,激发学生学习、表现和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
(四)发展性原则
教材大纲编写要满足学生终身体育的需要,注意选取对学生终身体育具有重要影响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活动内容,以利学生学会学习,并具有一定的自我设计、自我锻炼、自我评价的能力。
三、 体育课程的结构
(一)课内与课外的有机结合
为实现体育课程的目标,应使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紧密联系。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把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校外(社会、野外)活动、运动训练等纳入体育课程,形成课内外、校内外有机联系的课程结构。
(二)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根据学校教育的总体要求和体育课程的自身规律,应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多种类型的体育课程,可以打破原来的系别、班级建制,重新组合上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需要,渗透相关理论知识,并运用多种形式和现代教学手段,安排l0%的理论教学内容(每学期4学时),扩大体育教学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三)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努力倡导开放式、探究式教学,努力拓展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的自由度,营造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
(四)因材施教
应把校运动队及部分确有运动特长学生的专项运动训练纳入体育课程之中。对部分身体异常和病、弱、残及个别高龄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以康复、保健为主的体育课程。
四、 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体育课程改革的理念,教材大纲编写的原则及体育课程的结构,结合学校场地、健身房、教师现状等条件,课程项目设置应具有针对性,对身体素质相对差的学生及病、弱、残等特殊群体的学生开设普修课。一方面要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另一方面安排内容以康复、保健为主。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运动项目。这样改革了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形式由枯燥乏味、内容单一、设置重复,变为项目设置多样化,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乐趣又重新焕发出来。由于男女学生生理、心理、兴趣、爱好不同,所以选择项目也不同。男生一般能吃苦,不怕脏,性格外向奔放,喜欢在激烈竞争对抗的项目中得到内心的满足,多选择篮球、足球;女生大多数性格内向、文静,一般不“好战”,非常重视自身形体的塑造,多选择健美操、乒乓球等。
(一)加强以学生健康为主的科学研究
我校根据国家教育部的要求,认真完成《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检测工作,对入学的学生每人建立健康卡片,长期对学生体质状况包括形态、机能、素质、疾病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评价,每学期、每学年要认真总结研究,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每位教师要加强以学生健康为主的科学研究,使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较短的时间内明显得到改善。
(二)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
体育课程的评价包括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和课程建设三个方面。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包括体能状况、体育知识、机能与技术、学习态度、在体育学习中的情绪、自信心和意志表现、对他人的理解和尊重、交往与合作精神等。对教师的评价包括教师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二个方面。专业素质包括教师职业道德、教学能力、教学科研能力等。课堂教学包括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和课的结构、教学内容的质和量、师生间的交流和关系、教学技巧和授课能力及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方面。
课程建设的评价包括:① 课程实施计划、方案、班级教学计划等完善程度。② 教材审查管理制度和课程评价制度,以及制度实行情况。③课程体系、课程结构的完善程度和课程内容的先进性。④ 教材建设评价,包括教材建设的完善程度,教材使用中的优点与不足,教师、学生和学科专家对教材设计和编写的反应等。⑤课程实施的保障情况,包括师资的配备、师资培训、场地器材和经费方面的保障状况等。⑥课程目标的达成程度等。在评价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的反应,包括学习结果和学习的评价意见重视社会有关方面特别是家长的评价意见。只有完善体育课程评价体系,才能搞好体育课程改革。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突出了体育课程的健身性、娱乐性、实用性、终生性,吸引了大多数学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兴趣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育只有在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的想象力和参与能力的情况下,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效力。体育的教学改革还处在向科学化迈进的途中,还有很多问题待发现、待改进、待完善,如课程项目的设置等。只有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把体育改革进行下去,把高校体育工作搞好。健康的体魄是新世纪对大学生的基本要求,正确引导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加强高校体育改革关系到新世纪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所以必须积极进行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不断地发展与完善体育健康教育的指导思想,才能把高校的体育工作做好。
参考文献
[1]王宗平.重健身淡竞技――大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J].体育科学,2001,21(1):22-25.
【关键词】高校英语 课程改革 实践 探索
随着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课程建设这一被忽视的问题引起了我国高校的关注。其原因就在于我国高等教育所培养的人才质量,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社会检验之后暴露出许多问题,这就促使了我国高等教育对自己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
课程改革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一是课程规划,二是课程实施,三是课程评价。课程不只包括课程内容,它还应包括如何教和如何学,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资料和教学评价。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现状目前仍然存有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与模式在实质上依然无很大的改观,在新形势要求下无法做到学以致用, 而教学方法也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第二,虽然借助了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但教授课程的范围有限, 学生对英语的认识仍只集中在书本范围内。对传统的英语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改革是显而易见的,也是势在必行的。要改变目前的这些主要问题、尽量做到与《课程要求》接轨,关键在于加快高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步伐,以课程体系建设为核心, 改革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
一、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改革
传统的高校英语课程目标将“掌握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放在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的首位,从而忽视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导致学生英语知识的匮乏、语言能力较低、就业范围狭窄等诸多不良后果。所以,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必须在英语课程目标中得到充分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高校英语教育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和使命。
在高校英语课程内容改革方面,以往的高校英语课程一般开设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必修课程的首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选修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然而,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高校英语课程的必修课的主要任务调整为:能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终身学习创造学习条件。选修课程的主要任务要随之调整为:通过扩展性学习、提高性学习、个性化学习和探究性学习,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继续深造和就业选择的需求。
二、教学方法和教学角色的改革
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中心,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多少全由教师来决定,这种机械的、无效率的教学方法严重影响到了整体的教学质量。这种不良的教学倾向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独立的思维能力,占据了学生自我练习的时间和自由发展的空间,这样的学习也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刻,掌握得不牢固。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知识领域也是有限的,同时自我的认识也存在片面的、刻板的,甚至是知识储备过于陈旧,无法跟上时代。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预先设定一些问题,供学生自我思考;推荐一些课外读物,使学生的英语储备更加丰富。教师教学质量的好坏体现在学生掌握信息量的多少,取决于教师的知识是否完全正确。所以,在日常教学中应当注重学生英语知识范围和独立运用语言的能力。
教学角色的转换也是目前高校英语课程改的重要方面,传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是高校英语教师的主要教学任务之一,但也不仅仅是唯一的教学任务。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组成环节。因此,高校英语教师除了要完成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任务之外,还要帮助学生开发非智力因素,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式的实践学习。总之,英语教师要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
三、考核办法和评价体系的改革
考核是检验学生学习质量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传统的考核就是对学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单一考核,即只是考核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情况,从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核。所以,这种“百分制”考核是片面的、主观的、不科学的。随之而来的“学分制”考核标准能带来对学生更加全面和更加深入的了解。这种考核制度不仅仅需要考查学生对书本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更加重视学生的知识范围和自我创新能力。
在高校英语评价体系中,传统的评价体系一般采用终结性评价,即在期末考试和结业考试中,采用一般的口试、听力和笔试等形式对学生一段时期的语言水平进行考查,这种考查方式往往忽视了学生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随着新英语课程标准的实施,高校英语课程应采用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体系,即对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所取得的成绩和所反映的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做出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形成性评价更加科学、全面、客观,这种评价体系注重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发展因素。
总之,面对高校英语课程改革,我们应该在实践中找出种种方法予以应对,以此来更好地推进课程改革。新世纪的专业人才应是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应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宽广的知识面、较全面的能力和较高的素质。课程改革的根本目标还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能够把学生从语言学习者发展成语言使用者,培养出适合新世纪发展,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侯红娟. 大学英语教学现状之分析及改革建议[J].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3).
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模式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高等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的普遍问题。为了提高就业率,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社会各界都做出了积极的努力,高校也在积极协调这一问题。其实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有很多,既有社会问题,也有学校的原因,以及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原因。因此要想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不仅仅是一方的问题,是多方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方面、学校方面、学生方面多方面共同努力。就社会而言,大学生的大学学习生涯理论知识扎实,但是缺乏社会各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就学校而言,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缺乏实际竞争力,就大学生而言,自身专业知识的水平的高低和良好的心理状态都是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谁能够最快调整好自身的心理情绪,展现最好的心理状态,就是制胜的关键。针对这些常见的大学生就业常见问题,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怎样调整做好指导工作,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心态,提高大学生就业率是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模式研究的重心。
一、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就业指导课程的合理利用,将对引导塑造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世界观和人生观,帮助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生涯,从而实现职业目标和社会需求。但是我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还存在较多的不足和问题,如课程安排不尽合理、就业指导课程理念缺乏不够明确、就业课程内容乏味枯燥,指导教学模式简单化等。
(一)课程实用型不强。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开设时间不长,前后就十来年的时间,整体课程建设的体系不够完善,处于建设的初步阶段。当前,各高校普通在课程建设工作中存在形式重于内容,信息化水平不高,内容过于老化更新不快、教材简单需要调整的问题。同时,还注重实践性指导性不强,过于重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这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在校大学生对这门课程学习或选修的热情和积极性,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体现不明显,没有实现预期的课程开设目的。
(二)课程专业教师业务能力不强。当前,各高校在就业指导课程师资力量建设和配置方面,还存在兼职兼任的多,专门研究或经过培训具有实践操作和理论认知丰富的老师少,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老师。而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和社会性要求较高的课程,对老师的知识能力和专业能力要求较高,这就与当前课程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形成了矛盾,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三)教学理念需要提升。许多高校就业课程的开设存在简单功利取向盛行,多放在毕业班进行,通过一段时间灌输式教育,就想解决学生的就业观念和创新创业观念,这种简单功利的做法,忽略了大学生职业规划是个长期渐进和可调整可适应的问题。学生在职业选择中,往往会模糊迷失,只能选择迁就社会提供的职业,这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是不利的。
二、要突出更加市场化和信息化的就业指导课程的取向随
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来临,大学扩招使得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而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由于存在着课程体系设置的不合理、教学内容滞后等问题,已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就业形势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需要对高校就业指导课程进行改革,全面提高就业指导的系统性、前瞻性和科学性。(一)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突出社会需求取向,近些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向市场化和大众化就业转向,人才与企业实现了双向选择。高校大学生毕业需要自主择业,而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要将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更好服务社会有机融合联系,特别是在学校专业设置、专业教育方面,要结合社会需要,加强和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将创新创业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的精神。(二)就业指导教师要注重运用现代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加强就业指导工作。互随着网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也必将对就业指导工作产生很大影响。要注重运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多媒体技术手段,实现就业指导课程的优化,进而实现教学目的。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可以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可以突破传统教学局限,全面提升就业指导教学效果,达到好的教学效果。而实现信息化服务,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校的互联网和新媒体硬件设施的建设,对资料查询室、多媒体报告厅和咨询辅导室的硬件设施要大力投入,这是提供有效就业指导工作的基本保证。(三)重视资源共享,做好信息的评估反馈。要善于学习其他高校的就业指导课程经验,学习借鉴国外就业指导课程的精华,并结合自身教学实际,取长补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方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习积极性。
三、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措施建议
针对目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中的师资队伍不能满足教学要求、教学效果不够理想、教学理念有待提升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等措施,改善就业指导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学生职业规划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树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新观念。针对当前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问题,要创新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模式。学生的择业观是就业指导教育的关键所在,是学生做出就业选择的思想基础,并直接关联学生的成长观。要将择业观和成才观实现有机融合,对毕业生进行深入教育,培养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指导他们要用所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特别是要注重面向基层、服务社会。择业观和成才观的拓展,并将会毕业生在社会广阔舞台施展报负提供坚强的思想基础。不能让学生一味地想留在大城市或中心城市工作,改变择业观,到基层到企业去施展手脚,大展鸿图,这是社会的需求和召唤,也是大学生成才的关键。要加强就业指导与创新教育的有机融合。高校的重要职责就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要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也是教育发展改革的必然要求。要做到就业指导与做好创新创业工作的结合,培养塑造更多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才能的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市场竞争力。要实现就业指导和心理健康辅导的有机融合。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更好适应社会需求的重要基础,现在社会的浮躁风气及利大于义的一些不良价值取向,对大学生的职业规划造成很大困惑。要及时开设一些心理健康辅导课程,组织学校的心理学老师对就业指导心理问题专题研究,开展心理咨询,指导学生选择既利于发挥个性及个长特长,又能更好服务社会需要的职业。
(二)实现全程化课程教学改革。当前我国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就业指导.也探索建立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就业课程教学模式。但在实际就业指导工作中,很多高校的就业对新生就业指导不够,没有实行全程化教育管理。全程化课程教学就是要充分遵循教育发展的规律,针对不同时期大学生的需求和身心特点,将专业指导、职业指导等内容融为一体,并使之贯穿大学教育整个过程,让学生迈入大学校园校门那时起就关注就业工作,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全程化的课程教学,重点在分级分导。对大一学生重在职业认知,积极引导学生适应学校生活,认真加强专业学生;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就要注重职业素质能力的培养,加强自我认知和职业设计的教育,让学生认清就业形势,更扎实的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建设要求。同时。同时,要加强职业定向指导,注重让学生发挥个性和个人特长,拓宽知识和提升综合素质,加强自主性择业魏。对大四的学生,要加强择业指导,做好就业服务,对求职程序和方法进行讲授,重点讲授就业权益保障,如何有效获取就业信息等。要让学生从入学开始,就业辅导工作人员就要做好规划服务,给予帮助指导。而用人单位在选录毕业生时,则可从学校就业工作人员提供的权威的、可信的信息服务,从而准确了解需就业人员的学业情况、品德个性等信息。各高等学校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教材建设,要根据不同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并结合各自高校的实际情况,编写出合适的就业指导教材。整个课程教学要有机连接和融合,形成完整规范的就业课程指导体系。
(三)实现系统性课程教学改革。教学内容上要注重系统培养,既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把个人需求、个人兴趣和服务国家利益、服务社会需要有机结合,正确认识社会,树立高远理想;又要引导学生掌握择业的技能要求,切实提升自我知识的宽度和综合知识和技能素质,完善充实自我人力资本,增强自主择业竞争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和塑造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竞争意识。通过系统设立教学的阶段性任务和教学目标,从而实现整个课程的教学目的。
(四)要注重丰富教学形式,提高教学的实效。要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就业有关主题或专题教育。要加强主题教育的针对性,突出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提升教学质量。要坚持问题导向,加强理论教学和实践的有机结合,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要加强人际沟通交往、组织领导能力等主题技能培训,开展有关就业应聘面试、礼仪规范的培训,训练学生就业技能,组织模拟面试场景和回答有关职业面试问题,增强学生的适应能力。要加强学生就业法律法规的学习教育,让学生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我权益。要充分利用现代新媒体技术手段,组织专家讲座,安排学生实践参观,组织学生参加就业双向选择招聘会,让学习深入了解社会就业需求和现实,进一步了解认识就业市场。
(五)要加强就业指导专业师资力量的建设。面对当前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许多高校都设立了就业指导中心,有专门的就业指导人员,履行必要的就业服务指导机构的职能职责,以提高学生职业就业规划和指导择业能力。但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师资力量建设还是不足的,主要是教职人员兼职的多,对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要求掌握不深。就业指导教师具有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既要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健康的心理和职业道德,有宽厚的知识能力要求。就业指导是一门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信息学等专业知识相结合的综合性学科,如果没有广博的知识面是不能有效开展好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服务的。可以说,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关键在师资队伍建设的强弱。这就需要提升专业化建设水平,提高就业指导人员的专业素养,增加综合能力。加强就业指导老师的业务培训,加强科学研究,提高指导队伍素质,塑造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既能缓解学生就业压力,增加学校就业,还能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效果,推进学校实现健康持续发展。要注重合理运用就业指导课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职业目标,切实解决好就业指导课程安排不合理、课程理念模糊和教学模式单一等问题。为了缓解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我们需要加强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改革教育方法与教学内容,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理念,增强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性。通过一系列课程改革活动,改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现状,切实发挥指导课程的价值。我们需要进一步改革教育方法,突出就业指导教学内容,深化学生的职业规划观念,切实增强就业指导课程的针对性、操作性和实践性。要通过系列课程改革活动,加强改革模式研究,进一步改善高校就业指导课程的不足,充分发挥指导课程的应有价值。
作者:崔红志 单位:新乡学院
【参考文献】
[1]高双双.新时期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改革探索[J].中国文房四宝,2014?.
[2]吴峥,李雁.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2013,12?.
[3]莫坷,邱杰.新时期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初探[J].广西教育,2008,15.
[4]任林.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探索[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04.
[5]向先孟.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探索[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6.
[6]徐松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改革的探讨[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3,s1.
[7]崔钢.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2,05.
[关键词]高校 旅游管理 课程 改革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旅游行业也随着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的我国旅游行业急需大量的旅游管理人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作为培养高质量旅游管理人才的主力军,已经为旅游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然而,不可否认的是,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所培养的人才质量,与社会需求还有较大差距,难以适应旅游行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要求。鉴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性与实践性较强,我们应当依据旅游市场的需求,深入认识旅游高等教育的特点与规律,进一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让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不符合企业用人需要
当前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缺乏统一的指导思想与设置原则,没有规范与系统的理论依据。课程设置上未能充分结合旅游企业对人才在知识与能力、素质等方面的需要,难以充分体现出地方旅游特色与发展需要。
2.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明确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向企业提供的是管理人才,但企业的管理人员不可能从应届毕业生中产生,这就导致了供需之间形成严重错位。一些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大学生在实践能力、专业理论水平上都有欠缺,难以符合高校人才的培养目标。
3.实践教学普遍较为薄弱
目前,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中,实践教学课程明显不足,导致实践与理论出现严重脱节,课程体系未能实现整体优化,选修课所占比重过低,学生缺乏自主选课权利,而且课程内容重复,内容陈旧过时,与旅游管理的实际需要差距甚大,课程前后次序的安排不尽合理。
二、实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的几点建议
1.结合实际调整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一直是高等教育的核心问题。高等学校要培养合格的旅游管理专业人才,一定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与方向。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当坚持专业知识、创新能力及综合素质的辩证统一,面向旅游单位,培养具备扎实基础知识、较强操作能力、良好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的专业化人才。鉴于旅游教育是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教育,因而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准确理解管理人才的内涵,要让学生理解: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管理人员,首先必须要熟悉基层工作,具备良好的业务能力。在工作之初不要有不切实际、盲目攀比的心态。所以,在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旅游管理专业的应用型特点,从而有利于旅游专业人才培养,既给学生奠定扎实而深厚的理论基础,又能让学生拥有较强的实践技能,以满足用人单位对旅游管理人才的需求。
2.科学合理地设置课程
一是要将课程的知识体系与理论体系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也就是要将最新的科学知识引入课程,经过时间的考验,作为成熟的科学知识后,再为课程所选择。凡是存在争议的思想与观点、不成熟的理论等,都不能引入到课程中。二是要对各门课程进行最佳组合与系统优化。专业课程中,先开什么课程、后开什么课程,都要符合教育发展与学生心理成长的规律。当前,高校旅游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安排,基本都是一年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二年级学习旅游管理方面的专业课程,到了三、四年级再学习基本操作,呈现出由深入浅的状态,这并不符合本科教学的客观规律,对此一定要进行改革,也就是在一年级学习基础理论知识,二年级学习基本操作并进行实践,三、四年级则要结合实践学习专业理论,并开展管理培训,还要在相应阶段颁发行业证书形式。如此,由浅入深、从实践到理论,不但可以防止学习理论过程中的大而空,又能防止学生越学越没兴趣现象的出现。当然,在课程设置中还要注意到专业的发展趋势及学科动向。因为专业在不断发展变化,部分课程可能会逐渐失去原有的作用,而一些未设置课程也有可能成为该专业课程,这就要求及时对课程设置做出恰当调整,从而使整体课程体系保持合理化、科学化。
3.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
在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中,要倡导实践教学。为此,要专门设置实践实训环节的课程板块,不仅要强调专业培养,更要注重素质的培养,以拓展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旅游行业十分看中从业者的经验,要求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动手能力与综合素质都能得到提高,因此旅游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突出实践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一来,一方面有助于帮助学生对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提高其综合素质,另一方面也能帮助学校出培养合格的应用型人才。这就是旅游管理专业实现其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之中,要协调好专业课与实习实训课之间的关系,将实践教学环节真正纳入到整个课程体系之中,通过加强实践调查与增加模拟教学等途径,有效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比如在酒店管理、餐饮管理、客房管理、导游学、中国旅游地理等课程中,均应将实践学时安排在课程的总课时当中,而且实践时间应当占该课程学时的一半以上。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要通过多种渠道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实习,并将学生的实习时间进行累积,计入学分,从而使大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紧密结合起来,从而能对旅游行业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促进理论学习的针对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要培养出高质量的专业旅游人才,就应当坚持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大胆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方法与新思路。当然,本文所述的高校旅游管理专业课程改革方法的实际可操作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与完善,但是衷心希望以上建议能对旅游管理专业的进一步发展有所助益。
参考文献:
一、影响体育教学的因素
1原有教学内容、学时安排的影响。目前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实践已经引起某种程度真正的教育改革 ,其发展态势改变着高校体育的面貌 ,这是令人欣慰的。但却出现了在教学内容上盲目效颦、不求实效 ,不求特色 ,相互攀比 ,简单模仿等现象 ,这些都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步伐。且长久以来竞技体育成分在学校体育中占据着主导地位 ,传统的大学体育以运动技术传授为中心 ,以提高竞技水平的手段来达到所谓的 “增强体质 ”的目的 ,这种目标定位下的大学体育造成的结果是:片面强调促进学生运动技能的发展 ,忽视了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体育习惯、兴趣等的培养。
2单一、滞后的体育教学模式的影响。随着素质教育、快乐体育、健康体育、终身体育等体育教育思想的出现 ,高校体育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已经到来。然而,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教学自执行全国统编教学大纲以来,以 “三基 ”为教学目标 ,以竞技体育项目为主要教学内容,以技术传授为主要教学手段,形成了体育课程教学“讲解―示范―分组练习―巡回指导―小结评价 ”的机械性教学形式。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过多地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处于被动练习。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爱好,淡漠学生的自主意识,课堂气氛往往显得枯燥、沉闷,教学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不利于对学生长期运动能力的培养,使不少学生讨厌这种缺少主体乐趣、枯燥乏味的“填鸭式 ”教学活动。其次,过分强调课堂结构,受传统习惯的影响,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都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从而影响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创新,教学质量的提高。
3体育课成绩考核制度的影响。目前,在我国高校课程设置中体育课主要是大一、大二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 ,且多采用班级授课制 ,只有少量的学校对大三和大四的学生采用了“俱乐部 ”形式的授课方法。他们在同一教材,同一老师教导下其学习结果必然有很大差异。在成绩评价方面我们却忽视了学生在身体及运动基础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努力程度和理解及运用能力这些因素,以统一的标准实行“一刀切 ”方式 ,在一定的范围里存在着科学量化的不足。
二、改进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1.转变传统观念。学校体育改革是创新过程 ,没有观念的转变是不可能产生创新意识和行为的 ,只有革除那些影响和束缚学校体育发展的思想和观念 ,建立起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理念 ,才能使学校体育沿着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应树立学生的全面发展观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更要树立 “健康第一 ”的思想和观念,形成在学校里、在家庭中、在社会上人人都把健康与体育联系在一起 ,强化健康意识 ,体育意识,只有这样才能把握住以提高学生身心健康素质为核心的目标 ,从而使全社会树立健康体育意识 ,真正认识到学校体育的重要性、迫切性 ,从而把体育作为娱乐健身手段而坚持终生 ,促进整个社会新体育观的形成,为高校体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意识环境。
2.教学内容应增加健康教育和健身娱乐体育 ,要与学生兴趣和实践需要相结合 ,更新扩展理论教学内容注重教法的创新。⑴教学内容改革。原有教学内容偏重于运动技术的传授 ,并事先为体育教师预定了模式 ,从而限制了体育的娱乐性 ,体育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娱乐性 ,而现在高校体育之所以不受欢迎 ,其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缺乏娱乐性 ,因而它不能构成现代大学生活动的重要内容 ,是缺乏生命力的。⑵转化单一的教学模式 ,确立以终生体育为指导的多种教学模式并存 ,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为主。研究体育教学模式 ,实质是对教学进程的整体性合理程度的探讨,可以基本反映体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⑶改革体育考核制度 ,建立完善体育成绩评价体系。在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评价时 ,考试是最直接、省时和有效的一种手段。考试成绩是学生体育方面受教育的水平和程度的反映,学生对考试成绩的期望值及对考试的重视程度都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原动力和促进学生学习的激励机制。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 ,考试仅仅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
体育课不仅担负着传授体育知识、技术的任务,还担负着增强学生体质 ,进行终生体育教育的责任。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改革是一个艰巨而又漫长的过程,需要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体协编写组:《中国高校体育改革回顾与展望》,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1。
一、体育课程设置的背景
“体育课程设置主要是指在确定体育课程性质、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对实施体育教育目标所设置科目的数量、各年级科目分布、各门科目学习期限、其所占学时以及有关活动的安排,它具体包括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模式、学时计划、考试形式等”。《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二年级必须开设体育与健康课程(四个学期共计144学时)。修满规定学分,达到基本要求是学生毕业、升学、获得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普通高等学校对三年级以上学生(包括研究生)开设体育与健康选修课。”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是由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体育的任务决定的,学校培养目标和体育任务的不同,学校体育课程的设置也应该是不同的。
二、高校体育课程设置现状分析及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体育课程设置是开展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依据,是高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高校在体育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诸多的不合理。首先,在课堂类型设置方面,高校中只有少数院校开设了体育选项课和体育保健课,大部分院校的体育课教学只是围绕着期末体育成绩考核项目进行身体素质练习,课堂剩余时间就是让学生自由活动。其次,为学生设置的体育课时有限。极少数高院校开设4个学期的体育课,大多数学校开设3个学期的体育课,当然只开设一年体育课的学校也比较少。加上天气、假日、个人问题等因素的影响,学生体育课堂上的锻炼时间是非常有限的。长期以往,终身体育的教育思想更是难以实现。
(二)课程内容设置滞后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仍以竞技体育教材为主,竞技体育的内容在学校体育的教学中占了太大的比例,反复重复中学所学内容和运动项目,从小学到中学所学的课程可以说是每个学期都在变,惟独体育课没有变,学的是这些内容,练的是这些内容,考的也是这些内容。好多内容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学了好几遍,考了好几遍。导致学生不感兴趣,强迫学生学习的方式也使学生产生极大反感,不能给学生以愉悦舒畅的感觉,无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体育特长和体育潜能以及学生的积极性,更没有注意以个性培养为主的教学体系,同时由于体育教学大纲全国统一,全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的开设项目也大同小异缺乏差异性。这就造成我国高校的体育课设置普遍存在未能充分体现体育与健身的结合,未能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地区性差异,未能很好的发挥学生个体的潜力,从而使一些有运动天赋的学生被埋没了。
(三)课程设置上重实践而轻理论
中国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重实践而轻理论。1992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中明文规定,理论部分学时不得少于总学时的12%,即2学年中体育理论课为10学时左右,而要在这10学时中向学生传授相当广泛的理论知识也是不切实际的,而且理论内容体系与实践教学不配套。尽管这样目前高校中80%的学校没有达到《指导纲要》的规定体育理论课的课时安排要求,有的学校更是和纲要的规定相差甚远。同时,大多数高校没有专门的体育理论课教师,体育理论课教学都是由术科教师担任,非常不利于学生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增长。加之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大多以技术教学为主,评价指标也是以技术掌握程度、素质提高幅度为主,而理论考试只是象征性的进行,更有甚者在大多数学校理论考试中有划考试范围的恶习。
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对策与建议
(一)增加理论课学时,丰富理论课内容
在原有理论课的基础上应增加卫生保健知识,传授简单的、具有趣味性的自我调节身心健康的方法,并建立科学的理论课考核体系,增加时事性的体育动态知识,使体育理论能应用于实践,并能在今后的工作中终身受用。在内容的安排上要体现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和知识性,能够启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体育、进行自觉锻炼的欲望和自觉性,以配合技术、技能的教学,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从而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
(二)选项课项目和课时量
在不能增加体育课数量的前提下,可将1年级的基础课改为选项课,使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建立学习兴趣,同时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另外,教育部也应该增加学校体育方面的资金投人,不断完善场地器材的合理配置,为学校体育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学校的硬件设施跟上实际需要,使学生喜欢上体育课,进行更多的体育活动,同时尽可能开展学生喜欢的选项课,比如普遍受学生欢迎的游泳、网球、健美操等项目。
(三)明确课程目标,确立学习领域
课程目标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内容纲要,是特定的体育教学目标,在课程设置中明确课程目标至关重要。根据课程目标和学校体育功能,体育课程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根据各个领域的特点构建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设置相应的领域目标,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及学习的可接受能力,设置不同年龄学段的水平目标,建立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体系,使学生学有所依,从而保证课程目标任务的全面实现。
关键词:高校;体育课程;文化抉择
中图分类号:G81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4-0185-02
在当今经济、教育、文化“全球化”的浪潮中,我们的体育课程更多反映的是西方体育文化,学习的是西方体育项目、体育思想、健身原理,乃至西方的体育生活方式;至于我们自己的体育文化传统,往往是以“补丁”的形式出现。从1903年以《癸卯学制》的颁布为标志的我国制度化的学校体育诞生起,在我国体育课程中居于主流,仅是在内容或方法层面上进行了补充,如将武术作为教学内容来达到西方体育价值框架中的课程目标。如果一个国家学校教育中的体育课程失去了民族的体育文化传统,那么这种传统就有可能中断或丢失,而失去民族传统的体育课程必然成为无本之木。在此意义上,重新审视中国体育课程建设中的体育文化抉择及传统体育文化的位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和合”与“争分”:中西体育文化的特质
(一)中华体育文化的特质――“和合”
中华传统体育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这浩瀚的巨流之中,恒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精魂就是“和”与“合”二字。“和”字包括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乐、和美、和祥等多种涵义,具体表现为传统体育被限定为一种娱乐和技艺性的表演,抑制人的求胜和争强的竞争心理,重视体育活动中的自身、他人、活动本身、外界、自然等因素之间的和谐,强调体育对于身心的愉悦性、审美性、娱乐性。“合”即把全世界看作一个整体,把每个人的身心、每一动物、每一植物,都看作一个整体。其具体表现在“天人合一”和“神形合一”的整体性体育观之上。所谓“天人合一”,是将作为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的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即主张人与自然和谐共荣,体育内容与方法也遵循自然生命运动与成长的法则,如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等特色,并生动地体现在中国传统的仿生运动形式中,如五禽戏、大雁功、鹤翔功、形意拳,而太极拳、八卦掌则是在更抽象层次里的合,自然生命之道的运动形。所谓“神形合一”,就是将作为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的神(精神)与形(躯体)视作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兼顾、内外兼修,体育的指导思想重视由外向内的外练和由内向外的内养有机统一,这种“和”与“合”的深刻内涵,是我们东方体育文化固有的特质。
(二)西方体育文化的特质――“争分”
西方体育文化的特质刚好与中华体育文化相反,在于“争”和“分”二字。“争”是指西方体育强调突出个人,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超越的思想本质而突出个人的一枝独秀,这必然导致人与人的争斗,流传至今的奥运会便是见证之一。强调人类对自然的超越,必然导致人与自然的争斗以及人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如在西方盛行的冒险、登山、冲浪、漂流等体育活动是其生动写照。所谓“分”,是指西方体育的“还原”方法论,西方体育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之上的,他们试图以“分析”、“分解”、“实验”的方式去揭示体育的规律,沿着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的途径不断深入观察和分析,按照人体解剖学、力学和生理学的理论去构建和规范形体动作和运动方法,利用具有针对性的肢体外部运动刺激人的有机体,通过“超量恢复”产生“适应性反应,使得人体在特定的条件下使机体能力得到最大发展,以充分展示人体生命运动的能力,从而也形成了西方体育运动具有规则明确、尺度客观、评价准确的特点。这种体育重视人体的外部运动,而不注重视人体内部运动与外部运动的协调统一和生命功能的整体优化,其健身原则在于“分而治之”。
二、传统体育价值的现代审视
对于本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我们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偏差。首先,我们不能以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认识和理解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因为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自身就是一种具有个性的独立文化形态。有学者认为,我们的传统体育是哲学体育,其实质是对宇宙的把握;西方体育则是一种物理体育,其实质是对生命的把握。这一观点从整体上揭示了我国传统体育所具有的特性,既然中西体育文化之间存在着内在规定性的差异,我们就必须以中国的思维方式来审视中国的传统体育,否则就无法发现传统体育的价值所在,试想我们若在“争”、“分”的衡量标准及其内在逻辑定势之下必然会割断和架空我们对“和”、“合”的充分认知。其次,不能以两个极端的态度对待传统体育,即要么全盘接受,要么完全否定。文化的继承必须经过选择、批判、改造和完善的完整程序。再次,传统体育应与时俱进。论及传统体育,很多人认为那是上千年以前的东西,属于历史的陈迹,殊不知传统体育也是随时展的,并不断地被赋予新的思想和内容,不懈地进行着自我改造和完善。我们不能望文生义,用现代价值标准去评判某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项目,虽然以表演性的武术套路为其主流形态,但很多武术专家已在其基础上注入了双人对抗性的散打内容,故现代武术实际上是集实用性和观赏性、竞技性和技艺性于一体的现代运动项目,相比“传统”意义,武术已发生了质的变化。最后,中国的传统体育也强调竞争性和外炼。在过去的东西方体育文化研究中,一种比较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就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比较轻视竞争性和缺乏外炼,这实际上是对传统体育的曲解。就竞争性而言,民族传统体育所强调的是有限度的竞争,反对“极限的”、“损伤身体的”、“非道德的”过度竞争。《周易・乾・象传》言?押“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可见,中华民族及其文化所具有的进取心和奋斗传统已鲜明地体现在西方近代文明产生以前。
因此,我们可以断言,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不是“夕阳文化”,而是生机不竭的“朝阳文化”。21世纪必然是东西方体育文化合流的世纪,而且在“合流”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正是中国的传统体育文化,因为中国传统体育“和”与“合”的特质具有无所不包的融合性与无所不至的渗透性,它促成了中西体育文化的有机互补,中国传统体育并非只是封闭的、保守的“茧式”文化,它的主要方向是开放的,能不断吸收各种不同的外来体育文化思想而转化为自己的文化,同时又把自己已有的文化思想不断建构新的理论形态。
三、体育课程改革中的体育文化抉择
中国体育课程的文化抉择必须基于中国具体的历史情况和特有的文化形态,建构在一个由中国特定的体育文化决定的逻辑范畴内。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不同于“流水线”和“科学技术”的引进,能即时生产出同样的产品和产品具可重复性。如果缺乏对体育课程深层结构的深入研究,即对体育课程背后体育文化“质”的准确把握,就无法对国外的先进课程实施有效借鉴。
与西方体育文化相比较,在追求和表达体育教育中“人的全面发展”方面,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有着明显的优越性。其优越性所在就是其蕴含的整体的、系统的思维模式,这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将人体看作一个系统。“和”、“合”的内涵不仅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体,而且包括人自身发展的和谐和全面,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曾在气功科学研究座谈会上指出:“人是一个系统,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利用人体固有的东西,把它调顺了,产生人体的这个系统的功能状态,这种状态是有利健康的,是能够抵抗疾病的”。在这一“将人体看作一个系统”的整体思维模式上,传统体育与传统中医是一脉相承的。从体育课程目的论的角度看,传统体育的这一“系统”思维取向,相比西方体育的“分而治之”更具先进性。体育课程着眼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既要重视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又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能力,还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体育文化素养,课程内容使学生广泛了解有关自然、社会和人类自身的丰富知识,全面理解体育的健身原理与方法、体育与健康的关系以及体育的价值,实现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第二,将体育课程看作一个系统,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课程各参与人员,如专家、教师、学生、教育管理部门、社会、家长等的全面互动。课程文本(包括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材)的试验开发、试行、反馈、修订等一系列严格程序,以及大量的财力、物力的投入和分配等。就新一轮体育课程改革而言,它决不仅仅是一次课程文本的更新和修订,而是从课程的理念层面到操作层面的一次全方位的变革。传统体育中的这种系统思维观对体育课程改革无疑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如过去我们通常认为课堂是基本单位,一堂课上得好坏就能评价其课程的优劣,因此,我们把精力放在如何上好一堂课上。实际上,一堂课并不是完整的基本单位,这是因为一堂课也许连一个完整技术还没有教完,更不用说掌握一个完整的系列。既然它没有完成课程,因此它是课程的基本单位,但不是一个完整的单位体育课程的整合,其基础是一个教学单元,而不是一堂课,因为我们教给学生的应当是以项目为基础的一个系列,而不是单一的技术,单一的技术无法在实际中应用,学了就会忘,其教学效果是极差的,在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实践中,强调各学段的体育教学如何构建单元,并以单元为基础设计课程,这本身就是改革的新动态,也是整合性操作思维的具体体现。
从文化的视野中探讨课程问题并不是一个纯粹的思辨理性问题,在当前我国正进行新一轮的体育课程改革的特殊时期,这个问题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实践性。多元体育文化背景下的中国体育课程的文化抉择必须充分认识自身体育文化的特质,同时克服机械思维模式,在对立的两极或多级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是一种可行的范式。总的来说,倘若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精华能够珠联,古代体育与现代体育能够璧合,那么这必将会引起在体育课程上一次“质”的飞跃与升华。
参考文献:
[1] 陈新.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我国体育文化的认同[J].文化导报,2007,(1).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各高校英语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具有极强的综合性、教学内容广泛性、涉及面广、变化快等特点。该门课程为英语专业学生开设,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有关国际贸易的专业英语语言知识,还要帮助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流程,并能培养学生进行国际贸易实务操作的实践能力。[1] 这些特点要求该课程不能参照其他专业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学模式,亦不能参考英语专业语言学习课程的模式。如何为使课程的设计更符合英语专业学生的培养方向,是各商务英语课程组教师不断探索和实验的课题。
1.双语教学模式本文由收集整理
有很多高校对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提高较为重视,要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须全英授课。然而从以往的授课经验中发现,全英授课的实际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在校前四个学期的学习在英语方面具备一定语言能力,但是他们对于商务知识和基本理论知之甚少,对商务英语水平也相当有限。这使接受全英授课的学生在听讲过程中不仅对基本知识不能很好理解,对专业英语术语的界定也十分模糊,掌握不牢。学生在课后会向教师提出很多已经在课上讲过的问题。这就体现出全英授课的缺点,它不但不能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提高商务英语水平,也无形中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使教师经常做无用功。通过与学生座谈和对学生进行调查,我们发现学生更拥护使用双语教学的模式进行该课程的学习。
“ 双语教学”这个概念在教育界早已出现。如何理解这一概念, 学术界观点不一。《朗曼应用语言学词典》将 双语教学定义为 “能在学校里使用第二语言或外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美国教育理论家鲍斯顿认为: “ 双语教学是对同一学生群体, 运用两种语言( 母语和一门外语,通常是英语)进行各门学科的教学”。[3]《 国际贸易实务》是一门涉外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以国际贸易具体流程为主线, 学生要掌握这些知识,就必须在英语环境下进行读、 写、 做的训练。而训练的基础是要弄懂理论知识,否则实践能力无从谈起。在《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采用 双语教学, 能更好地达到传授商贸知识和培养学生业务能力的目的,也符合本课程自身特点的需要。
2.多媒体网络介入的教学手段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整个教与学过程的中心,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绝对主导,而学生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黑板、粉笔、教材作为承载教学信息的主要工具其单一的媒体呈现模式也限制了学生信息量的输入,不能满足信息时代学生对知识的需求,也不能及时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对于课程学习的想法。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的出现使教与学能够更紧密的结合,使学习经验更广泛的借鉴,教学效果更及时的反馈,学生的参与程度显著提高。
建构主义学者,如皮亚杰、科恩伯格、维果斯基等认为学习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而不是对知识的记载和吸收;学习者是意义建构的主体,学习依靠人们已有的知识去建构新知识;学习既是个性化行为,又是社会性活动,学习需要对话和合作。学习高度依赖于产生它的情境。[5]
建构主义理论为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的应用提供的理论支持,它要求学习的主导应从教师转向学生,建设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和促进者,充分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环境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对知识进行积极自我建构。而多媒体网络教学正是适应这一学习建构的需要,能够提供学习者广泛的资源,大量的信息,便捷的沟通途径和及时的反馈机制。[6] 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可以使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课堂内容以相关的表格、图形、音频视频资料,缩短了板书时间,增大了信息输入量;同时,能丰富课堂讨论素材,更好的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思考进而提高教学效果。另外为了提高学生的外贸操作能力,教师可通过便捷的网络技术向学生布置模拟实训任务,设置网上讨论群组,开设用于及时提问和反馈的公共电子邮箱,建设教学博客等多种形式,以便随时指导学生进行实训,回收反馈信息,展示学生作业。这一做法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达到资源共享,及时沟通,互评互学,教学相长的效果。
3.基于“工作流程”的案例教学法
“工作流程”是指“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是一个综合的、时刻处于运动状态但结构相对固定的系统”。工作过程的内涵是指工作的一系列流程和任务,同时包括实施工作任务的条件、环境及情景,工作所需要的能力和其他相关条件等,这些都是从事该工作岗位所要具备的。教师以一家公司的一笔进出口业务为例,从贸易磋商、合同履行到出口结汇及业务善后,以一笔业务的讲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分组成立一家外贸公司选定一种出口商品和买家或卖家,跟随教师的讲解、示范和提出的要求,同步完成一笔业务。它能构建出实现该工作任务的教学情境,学生在该学习情境中,围绕工作任务进行学习。 在教师讲解和学生操作同步进行,在模拟业务流程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的基本知识和外贸业务员所需具备的基本的工作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改变传统案例教学中问题不集中、流程不连贯的缺点,它以工作流程中的案例为参照系,“将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整合、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整合”,该过程中知识的总量未发生变化,而“这类知识在课程中的排序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4.不断转换的教师角色
英语专业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这对任课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如何在理论讲解和实务操作能力培养方面转换好教师角色,本文提出一些改革实践措施。
1.注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体育课程应注重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应遵循学生的个体发展规律,满足学生需要,根据学生情况因材施教,符合学生发展的自然成长规律,也要培养学生适应学校教育及外部社会环境,设计、开发和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教学课程。体育课程的职责就是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对学生进行生理、心理和社会教育。
2.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终身体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随经济高速发展应运而生的。当前,人们对体育运动和体育锻炼有了新的认识,认为其是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的前提和基础。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仅是全面的知识,还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通过运动来调节人们的精神,增强人们的身体体质,丰富社会生活,不仅是个人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人的全面、自由、和谐发展的目标来看,体育课程设计与实践的实现,是促使普通高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二、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目标
1.大学体育课程改革需转变观念
体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增强体质是体育教育的重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的目标。自我价值的肯定和体育观念的更新客观反映了人们对体育活动认识的进步。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就是要求我们在完善自身的同时,创新社会实践活动。
2.大学体育课程改革要体现人文与科学的结合
人文精神是指人们在各种各样的认识和实践中所反映出的对人类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理念,反映了以人为中心、寻求人的自由发展和完善的过程。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的总和。科学重视理性思考,追求真理、规律和知识。人文精神是基于人的基础上,追求感情、信仰和价值观的。体育课程本身积累了丰富的人文精神,体育科学和技术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强大动力,课程也是在文化和教育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体育教育的功能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为体育人文观念提供了正确的方向,为体育科学的发展赋予了广阔的空间,要求我们找到它们的交集点,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三、体现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
现代教育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主体能力的教育活动。以学生为主体,通过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挖掘学生的潜力和创造力,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注重对学生的人格教育,充分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四、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