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培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小学美术 创新思维 培养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为载体,培养具有艺术审美与艺术创造力的人的活动。小学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性的教育,作为一种开发智力及潜能,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有效途径。小学美术教育的价值,
在于能够很好地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为未来创新型人才的成
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现阶段小学美术教学存在的现象
1.美术教育成人化
我们总是这样认为,儿童认识的对象越简单,那么儿童就越容易接受和掌握。安排的课程,大多是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忽略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天生具有好奇心。儿童的认知其实都是来源于他所熟悉的周遭的人或事物。现阶段美术教育通式,教师范画,学生临摹。为儿童提供“优秀”的范画让其借鉴,这种模仿画实际上只属于专业基础美术教育的范畴。儿童绘画的思维方式是属于儿童所特有的。造成的结果是,儿童丧失了观察生活感知生活的能力,连创造力想象力都受到限制。
2.评价体系技能化
教师或家长常常用统一的标准(造型、色彩、线条)去评价儿童的绘画作品。通常,我们所听到的评价一个学生的作品是画得像不像,这样久太注重教育的结果而忽略了再教育过程中其他方面的关注力。当然,一些基本的美术表现手法或是技能是评价的一个标准,但不是唯一,或是及其重要的标准,尤其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要结合小学儿童独有的年龄特点,在这一阶段的教育中,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对之肯定。对于美术技法的考核,更多的应该是要放在之后的教学阶段当中,并且美术技法的考核是一种持续性的行为。如果教师一直都是这样的一个评价体系,儿童自身也无法跳出合格框框,最终会逐渐失去观察事物,感知事物的能力,可能到最后连创造性都没有了。要关注儿童在视觉形象的欣赏表现和创造活动中需要去领悟审美思想和审美形态,这样才能从中逐步完善儿童的审美心理结构并形成对感性形式及其意味的整体把握和领悟。
3.教师对于儿童的创新思维不做评价
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教师要努力做到的,但在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新思维之后,教师能给出一定的肯定或是否定的结论这种现状却很少。对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是不是“新“”怪”的,现实中没有的就是具有想象力,这一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当给予适当的关注。因为单纯的情感的发泄,不可能成为美的艺术,只有当意识到自身的情感包含了深刻的理性内容并把情感对象客观地呈现,这时才能说是具有创造性。
尤其是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当学生很兴奋地表达出自己独有的思维的时候,教师应当及时地做出评价,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正确的创造性思维,而不是一味地求新求怪,避免陷入一种怪圈。如果学生的思维能受到教师的肯定,对学生的将来在创新思维上是必然有很大帮助的。
二、小学美术教学中创造性思维培养的思路
1.感知与体验
感知是一种处于本真状态中的人和世界相互拥抱、交融、对话和创生的意向过程,是一种活生生的生命活动。感知和体验都具有一种趋向综合的内在需要与倾向,这就要求儿童艺术教育活动,特别是感知与体验活动要注意加强综合性。感知与体验过程中或之后会有许多收获与成果,如人和世界各自的创生、对意蕴、意象或表现性形式等的把握,借助于反思与评价的参与,这些东西就会逐渐浮现出来,为个体从意识上所把握和认识,并不断克服自身局限性走向丰富和深化。学生结合自身感知与体验获得的收获与成果,从世界和意蕴、意象或表现性之间的关系中分析世界感性质料的活力内涵、构成要素、各要素间的组合关系等,学习并掌握一些相关艺术知识技能,如形式规律、色彩的情感因素及象征意义等方面的艺术知识技能。教师在进行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中,要让学生多体验自身的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是来源于生活。
2.创造与表现
在创造与表现的过程中,只有了解并初步掌握了一些艺术语言,才能比较顺利地进行儿童艺术教育。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儿童通过一些有趣的活动探索多种艺术语言,包括各种媒材(如水粉、毛笔、墨等)的特性、表现力等。在美术教育中,要鼓励儿童大胆探索与尝试新的艺术语言,特别是创造性地探索、运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媒材。美术教育中,在儿童了解并初步掌握了多种艺术语言的基础上,教师要鼓励他们创造性地探索和运用多种艺术语言进行创造与表现。这不仅可以增强创造与表现的效果,同时也可以在创造性运用中进一步增进对多种艺术语言的了解和掌握,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3.反思与评价
反思与评价的深化还表现在不断追问“背后的东西”,如隐藏在对某一艺术品做出判断的理由背后的修设,并且这些“假设”也有不同的层次。在反思与评价过程中,通过不断追问“背后的东西”,从而为进一步优化反思与评价提供了可能。儿童艺术教育中,当儿童做出某一判断时,要注意引导儿童对说出的理由本身及其“背后的东西”进行思考、评价,进而在对话中,使这些“背后的东西”得以不断优化。这最终将会使反思与评价活动本身不断走向优化与深化。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和反思与评价彼此之间不是相互割裂的,而是具有一种内在的、互生互补的生态关系。创造与表现,正是由于处于和感知与体验、反思与评价的生态关系之中,内在蕴涵和渗透着感知与体验和反思与评价,所以才超越了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创造与表现,成了一种对话性创造与表现;感知与体验才能不断突破自身有限性和片面性从而走向丰富与深化;反思与评价也才有了“根”并且被艺术化了,成了一种有别于封闭性反思与评价的艺术化的反思与评价。
参考文献
[1]白瑞.关于小学美术教育中创造性教育的思考.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4(01)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培养;创新思维;尊重天性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要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与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展的乐趣”。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每位幼儿教师都应根据新的教育观念来调整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同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学习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新潜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一、树立正确儿童观,尊重具有创造性的幼儿。
《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的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要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鼓励幼儿用不同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与创造”。这些要求旗帜鲜明地阐明了现代幼儿教育所倡导的先进儿童观,表现出对传统儿童观的突破。
对于每一个幼儿,教师都要热爱、尊重、信任他们,对于每一个探索创新活动,教师都要营造宽松、民主的氛围。因为幼儿只有在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和宽松、民主、活跃的心理环境中,才能真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活动的积极性。
凡是创造性较强的幼儿大多具有顽皮、淘气的特点,他们的所作所为经常让老师觉得不知所措,因此也就很难容忍。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就面临着一个转变观念的问题。你不能要求孩子课堂上总是那么安静,课上、课后总是那么听话地跟着你转,更不能对积极好动的、喜欢追根究底的幼儿满怀讨厌之心。好动好玩是孩子的天性,好问却是求知的表现。只有满足了他们的好动、好玩、好问,孩子们玩得舒心,才会学得轻松,教育才算成功。我们应该明白,在顽皮甚至越轨的行为中也可能蕴藏着孩子的创造力。教师只有留心观察、悉心诱导,才能启迪幼儿的创造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灵感,培养其创造能力。
二、运用多种形式,丰富幼儿的创新知识结构。
任何新的形象、新的设想的产生都是对已有表象与观念的选择、加工与改造。创新知识结构为创新活动提供原材料,他们存在着“正相关”。幼儿的知识结构越丰富,萌动创造性的可能性就越大。反之,他所进行的活动新颖程度必然会受到限制。《纲要》指出:“幼儿园的教育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
1、亲近自然,走进社会。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观点,大自然和社会是孩子们最好的课堂,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丰富孩子们的内储表象。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与自然同乐。如在明媚的阳光中带领孩子们一起看花草,捉蝴蝶;秋天到田野观察丰收的景色,到郊外去捡落叶,赏;冬天则欣赏雪景,感受气候的变化。平时经常带他们去接触社会,体验生活,参观小区、超市、银行、邮电局、医院等,帮助孩子们学习社会常识,积累生活经验,丰富创新的知识结构。每次活动,孩子们都欢呼雀跃,受益匪浅。
2、巧妙运用电化教育。电化教育有着能变远为近,变无形为有形,变无声为有声的特点。能以音、形、色、光等方面的优势直接刺激幼儿感观,吸引幼儿注意力,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如经常组织幼儿观看“大风车”、“天线宝宝”及其它一些幼儿喜欢的动画片。不时播放一些知识性较强的录像、碟片等。孩子们对这些特别感兴趣,个个都圆睁着大眼,紧盯着屏爱幕。此举既开阔了幼儿的视野,又丰富了幼儿的自然知识经验和生活经验,使幼儿的内储表象和创新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不断完善。
三、让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体,发展幼儿创新实践的能力。
《纲要》提出的幼儿教育过程不再单纯是传授知识、机械记忆、训练技能的过程,而是老师引导小朋友参与活动,让幼儿乐于观察、乐于尝试、主动探索、乐于体验、乐于合作的过程。在活动中,幼儿应该是活动的主体。创造性思维贵在不固步自封、不因袭陈规。因此当幼儿在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时,老师需更多地鼓励、支持他们大胆操作、探索、分享,充分体现幼儿在活动中的主体作用,这样才有利于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对幼儿进行创造性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觉得,创造性精神不应该是儿童精神与智力世界中孤立的一方,而应该是它们和谐个性中的有机整体。只有基于这种理解,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才有可能与幼儿教育的总体目标──即素质教育的目标吻合起来。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在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中,特别要关心孩子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体现他们个性特点的创造性因素。比如牛牛小朋友虽然很淘气,但很爱动脑筋。他看到老师打扫床下面的杂物非常麻烦,便画了一个可以钻到床下面打扫卫生的小汽车,就像吸尘器一样,这样能帮助老师很快地将床下面打扫得干干净净。老师及时对小朋友的创意与想法作了充分的肯定与鼓励,让创造性来促进孩子的个性发展。
四、扮好教师多重角色,是幼儿创造性思维发展的关键。
《纲要》指出:“教师应该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这是一种平等、友好、相互学习、相互作用、共生共长的互动关系。他引导我们放下“师道尊严”,摒弃“权威者”等传统的教师角色观,形成具有“开放性、创造性”的新型的教师角色观,从而发挥教师的作用。事实告诉我们,教师自身探索和发现的兴致会极大地刺激和影响幼儿,激发他们强烈的探索精神和好奇心。 因为有了老师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参与,从而把最初的操作活动发展成创造性活动。这样不仅促进了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让幼儿懂得节约资源、减少浪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所以教师只有首先培养自己的创造望和创造能力,才有可能在实际教育活动中自觉主动地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与幼儿真正形成平等、互动的师生关系。
时代在前进,教育在发展。每位幼儿教师都应根据新的教育观念来调整幼儿教育的价值取向,正确把握好幼儿教育的实践方向。同时结合实际,创造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培养幼儿在活动中创造性学习的兴趣,挖掘幼儿的创新潜能,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明编著:《家园合作・提高幼儿素质》,科学普及出版社,1997。
(贵州省册亨县岩架镇中心学校 552200)
对于什么是创造,著名教育家吴全愈认为:“创”与“造”两方面必须有机结合起来。所谓“创”就是打破常规,“造”就是在打破常规的基础上产生出具有独特意义的东西,不打破常规,无所谓“创”。
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到创造活动中来,是提高本科美术学专业基础美术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实践课题。但从基础美术教学现状看,仍然存在着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老师讲绘画的基础知识,学生听绘画的基础知识;老师板书绘画的技能要点,学生抄写绘画的技能要点;老师示范作画步骤,学生观看作画步骤;老师示范画结束,静物一摆,学生便开始操作练习。这种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严重地抑制了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极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而从事美术创作和美术教学又是最需要学生主动发挥其创造性的,现代美术教学应从“教师为中心”转移到“学生为中心”,从以传统的讲授知识为重点转移到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重点。一堂成功的美术课教学莫过于师生之间情感的相互交流互动和提高,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仅在视觉中感受,而且全身心的融入教学的创新思维活动中。这需要精心设计教学,使学生快速进人全新创新思维活动中,教学也就进入了“引人入胜”的境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就是一条达到这种教学境界的有效途径。
一、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和从事创作活动的根本动力。创造活动贯穿人类历史发展的始终,是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不竭动力。一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创造史。苏霍姆林斯基说“将劳动人民的强大创造精神及其对于生活、理想和追求的种种观念渗透进儿童的心灵和智慧,在他们的心灵中,就会激发出为人类的创造精神、思维和技巧而骄傲的情感。”因此,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是美术基础教学改革中的重要研究课题。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该以主动的创造性思维为艺术活动主体,把学生对艺术本身的语言和造型的感受力、创造力挖掘出来,让学生置身于创造的时代潮流和艺术氛围之中,去体验和感悟创新,从而增强其创造意识,培养其创新精神。
(一)打破常规,鼓励学生多思快想,提高思维的流畅性
美国美术教育家艾斯纳将创造力分解为边界推移、边界突破、发明与美学组织。边界推移就是扩充材料与工具的固有特性,创造性的运用造型因素。边界突破就是在传统观念与传统技法中发现缺陷,提出新观点、创立新技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价值取向的变化。美术教育开始有意识的吸收现代科技成果和现代教学观念,开拓学生视野,创设发挥想象的表现空间,运用现代材料与工具发掘新的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生动灵活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多思快想,鼓励学生在思维中打破界限,打破工具和材料选择的局限性,综合运用各种技法,进行有广度和深度的开拓。为善于动脑、敢于提出自己看法的学生创设安全的心理环境,激发他们激越亢奋的创造情绪,创造独具一格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从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中体验到创造的乐趣。
(二)以特色课程为创造平台,训练学生随机应变,提高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又叫思维的变通性,是指摒弃旧的习惯思维方法,开拓新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学生思维的随机应变、变化多端、触类旁通、举一反三、不拘一格,不受消极定势的桎梏,从而产生超常的构思,为创造打好坚定的基础。
德国20 世纪初包豪斯学院教学体制创始者格罗皮乌斯是创新教育的先驱,其教育观念、教学方法至今对我们仍有借鉴意义。特别是基础美术教学的训练,只给学生题目,不给任何工具,不讲解,不给方法,由每个人自由发挥,促使自己思考,不依赖条件,引导探索新渠道,发挥想象能力,锻炼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近年来我国的基础美术教学改革中已出现了不少有创造意识的课题设计。如图形创意中形象的发散思维造型、借形想象、借迹造型以及创作中的反常规思维、逆向思维等,这样的课题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还需要我们在每块教学领域上广泛而深入地拓展和建立与之配套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体系。
(三)打造良好的创造环境,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思维的独特性
创造性就像一颗种子一样,它要一定的环境,包括土壤、气候、科学的灌溉、施肥、培养才能发芽、生根、开花、结果。在中国的基础美术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将技能技巧的掌握看成是创造的理念,而不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索。
技能是由老师传授的,但创造性是无法教的。一个国家的发展应在文化教育上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和提高,创造力是不能教的。但创造力是鼓励出来的,是培养出来的。它需要良好的创造环境,所以美术教育工作者就是要创造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的环境,开启学生内心的创造灵感,从学生内心的形象思维入手,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力,鼓励学生标新立异,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从而创造出新的事物。这是创造性思维最高层次的境界。
为提高学生思维的独创性,我们应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鼓励他们对已有的知识作出新颖、独特的转换和组织,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 创造性思维 培养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具有开创意义的思维活动,即开拓人类认识新领域、开创人类认识新成果的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就是指发散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遇到问题时,能从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结构去思考,去寻找答案。既不受现有知识的限制,也不受传统方法的束缚,思维路线是开放性、扩散性的。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是单一的,而是在多种方案、多种途径中去探索,去选择。创造性思维具有广阔性,深刻性、独特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灵活性等特点。创造性思维与一般性思维相比,其特点是思维方向的求异性、思维结构的灵活性、思维进程的飞跃性、思维效果的整体性、思维表达的新颖性等。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在己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组织自己的知识经验,提出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新方案、新程序,创造性思维的结果。它是思维过程中的最高境界。它的表现特征思维过程及其结果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营造创新氛围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宽松、和谐、自主的环境中学习,才能思路开阔、思维敏捷,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从而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专制的教学容易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生缺乏自信,产生惰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为学生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和谐、平等、民主交往的良好数学课堂氛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老师应该成为学生的朋友,要与学生在平等的条件下,用自己的激情吸引学生一起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让学生接受自己。
要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心理学告诉我们,处于压力下的思维往往带强迫性,很难具有创新性。教师要注意主动引导,调适学生心理,努力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在教学中,我努力树立真诚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尽可能满足学生心理上的合理要求。在教学中更应该尊重学生,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及问题,无论正确与否都要给予鼓励,及时开展讨论,肯定成绩,鼓舞信心,纠正错误,保护学生创新的积极性。特别是根据小学生好玩爱动的特点,做好课外的交流;教师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把自身的消极情绪带进课堂,要努力把乐观向上的一面展示给学生;教师要理解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不唯成绩论高低,对学生一视同仁,让学生在一个宽松平等的学习环境中充分展示个性和发挥创造力。
二、超前学习,培养思维的独立性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超前学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建构的过程, 即让学生利用头脑里原有的认识结构同化和顺应新知识的活动。超前学习的过程,即是学生独立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发现、分析问题的过程,暴露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展示学生聪明才智、独特个性、创新成果的过程。但是让学生超前学习绝不能放任自流,而教师应该进行切实有效的指导,从扶到放,从教到学,带着疑问去学习,去尝试,引导学生在重点关键的地方多分析、思考,把握教材的重难点,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功能,有利于学生充分发挥自学潜能,解决各自的现有发展区的问题。在独立学习过程中,解决了一些问题,发现了一些问题,等等,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大胆尝试,允许“同中求异”
现代教学论认为:只有让学生自己经历新知的形成过程,不是在教师的指令下默默的接收,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才能同时得到发展,他们喜欢与众不同,哪怕是毫无道理的也要去试一试,这是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例如一位老师教学“简便运算 172-98”时,没有直接提醒学生 98 最接近哪个整百数 ,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有个学生就用了“拆数”的方法,把 172 拆成 72+100,这位教师就将计就计,因势利导,让学生讲出思路,而不是死板地按照书上 172-98=172-100+2 的方法,这样必然大大激发了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反之,如果死拉书本上的方法,学生就只能被动地接受,完全落入“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得满头大汗,学生听得昏昏欲睡”的俗套,严重抑制了学生的求异思维,创造性培养就无从谈起。
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独创性
独创性是指思维方式、方法及得出的结果与众不同,有一定的新颖性。在教学中,教师应采用各种方式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使学生发现独辟蹊径的解题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比较5/6 和 2/3 的大小时,多数学生把他们化成分母相同或者分子相同的分数进行比较,而个别学生想到:“因为5/6 与 1 相差 1/6,2/3与1 相差 1/3,又因为 1/62/3。”这种解法综合运用了比较分数大小的知识,解法新颖,具有思维的独创性。在教学中,教师要珍惜学生闪现出的独特的思维火花,培养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操作感知,注重实践
课堂是一面镜子,在反映出教师和学生能力水平的同时,也反映出学习是否有实效性,所以实践是创新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也是发明创造的源泉。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必须留给学生足够的活动时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动手操作、亲手实践、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机会。这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在操作中“感知”,在“感知”中“思索”,在“思索”中“领悟”。教学中,对于从生活实际中引发的新知识教学,要尽量提供原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如拼、摆、折、画、想、说等实际操作,探求发现新知。
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要切实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时,既要注重培养某一思维方式的单项训练,又要注意运用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不断得到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凤平. 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做法[J].新课程(小学),2010,(06)
(一)可全方位启发儿童学习积极性在儿童时期
因为儿童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其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有限,对于音乐虽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但是在教育上如果不能够引导他们的好奇心转换为对音乐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儿童的主动的学习性,那么随着时间的流逝,儿童的好奇心将会逐渐转移到其他方面,丧失对音乐的兴趣。因此,怎样去了解儿童的好奇心,知道儿童对什么样的音乐感兴趣,并引导儿童主动积极地去学习音乐,则就要看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引导能力是否能担任这一任务。站在心理学的角度来讲,儿童一般对活泼生动的、具有很强感染力和情趣的事物感兴趣,且容易接受,积极性强。因此,在儿童音乐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预先准备与所教学音乐歌曲相关的,具有童话故事背景或是生动形象的文字图片来引起学生的兴趣,或者可以在教学课堂上采用各种各样的小游戏,比如拍手、点数等节奏小游戏,将音乐充分融入教学之中,并结合儿童特有的爱表现,想接受赞扬的特点,尽可能地举办音乐演出,在班里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举行各种多样化的音乐小比赛,活跃课堂的学习氛围,增加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的同时,解决儿童学生的一些教学活动中的问题,提高儿童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
(二)使儿童全面集中注意力注意力是人们对事物认知过程的开端
经过大量的注意力实验表明,人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注意力集中持续时间也随之变化,小学生的一节课时间为四十分钟,而在中学,大学期间,课堂时间则延长至四十五或五十分钟,就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的注意力来制定的,如果学生在课堂上无法集中注意力,则难以学习到该学科的知识。而在儿童阶段的小学时期的课堂上,学生能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实际时间其实更少,这是因为儿童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影响,导致注意力的集中时间自然不长,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大多在前半节课。因此,在儿童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运用相关的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在前半节课的时间里,快速明确地讲解教学内容,而在后半节课则利用游戏等手段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的同时也是对教学内容的巩固和复习,让学生对课程学习的注意力集中更为全面、专注。
(三)全方位启发儿童创造性思维音乐教育
不仅仅是让儿童来学习音乐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发展儿童的记忆能力、协调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得对儿童创造性思维进行启发,在教授音乐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让儿童运用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来理解音乐的内涵,提高对音乐节奏的体验,提升自身乐感,发展音乐素质。在教学课堂上,运用综合的教学方式,比如,准备大量的教学用具,通过用游戏的方式让儿童认识音符和曲目名称,用形象直观的画片让学生联想音乐,或是反过来听音乐画图等等,在学习音乐的同时能够表现音乐,更能事半功倍地启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
(四)符合儿童个体心理差异的发展
正如同“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个体的心理差异表现在能力、素质、性格三个方面,就如同在音乐上具有音乐才能的人所具有的曲调感、听觉表象能力和节奏感来说,大多数儿童具备的只有其中之一。例如,有的人擅长唱歌,有的擅长跳舞,有的觉得自己是“音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举例,吸引学生对这个话题关注的同时,对不同的形象的例子作出分析,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表现,因材施教,对唱歌好的进行赞扬,对其他的进行安慰,鼓励他们根据自身实际,找出属于自己的长处或优点,朝着不同的方向发展。
二、儿童音乐教育中实施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相关对策
在音乐教育史上,著名的音乐心理学家们在教育过程中有很多实施成功的案例和方法,下面就借鉴几位著名音乐家的方法来分析。
(一)使用创造性教学对策
提高教学有效性德国的著名音乐教育学家,奥尔夫的元素性音乐教学法是一种创造性教学法,元素性音乐教学是结合音乐和语言,舞蹈以及乐器在儿童教育过程中激发儿童的兴趣,能够充分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出发,在儿童音乐教学中将此音乐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用于指导,在相同的旋律或音乐上,不同的学生所变现的是不一样的,表达出来的是属于自己创造的作品,“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教学效果能够得到明显的提升。
(二)加大情感体验力度
使儿童乐感得以培养根据音乐教育心理学的分析,在儿童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儿童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享受到了音乐中的情感,诸如生日歌,健康歌等。因此在培养以及引导学生在音乐上的理解时,结合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及其行为表现,教授不同的、与学生情绪相适应的音乐知识,让学生更能体验到音乐中的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三)通过音乐节奏
全面调动儿童积极性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所提倡的体态带动,在儿童音乐教育中,通过音乐的高低起伏,节奏鲜明来激发儿童的兴趣,在儿童感受音乐的同时可以加上肢体动作的律动,这样既让学生学得开心,也能够唱的准确,还能在课堂上愉快的跳动,借鉴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兹提倡的体态带动,儿童积极性在音乐教学的节奏中更能全面调动。
(四)运用体验式教学措施
提升儿童体验乐趣学习音乐课程时,综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在有乐器的配合使用中,教师先示范,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让学生来学习使用乐器演奏乐曲,在对儿童进行例如唱歌等音乐教学课程时,教导学生亲身学习,这类型的体验式教学措施能让儿童在体验音乐课程的乐趣的同时,完成后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三、结束语
关键词:小学陶艺教学问题意义
随着教育的发展,小学教育越来越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陶艺教学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其教学价值不可估量。陶艺是一门具有特色的课程,该课程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个性。但在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中,部分教师仍按照以往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造成学生被动学习。因此,有必要对小学陶艺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一、小学陶艺教学的必要性
陶艺具有民族气息,影响力巨大。陶艺教学逐渐深入人心。在陶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继承、发扬并吸收陶艺精髓。现在,陶艺教学的首要任务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陶艺文化,在探索中领略陶艺之美。陶艺教学对中小学生意义非凡,不仅可以开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探知欲,还能展现陶艺别具一格的特色和魅力。我国地大物博,文化复杂多样,各种文化相互交融,陶艺就是在这种相互交融中被注入了各种气息,并不断得到传承。陶艺教学融合了丰富的知识,它能传授学生很多知识。陶艺教学者需要不断完善陶艺教学体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功能。陶艺教育特有的审美、创新、协作等教育方式,是推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加强陶艺教学,既可以解决目前小学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
二、小学陶艺教学的重要意义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陶艺创作是手、眼、脑协调、互动的过程。对于儿童来说,天赋固然重要,然而后天的学习也必不可少。做一件事情的结果固然重要,过程也不可被忽视。儿童学习陶艺,可以开发智力,培养洞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激发潜在能力,还会对以后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陶艺创作是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方式。小学教育教学不能局限于一种单一模式,应该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促进他们发挥创造力,如果只局限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可能会限制学生各种能力的发展;相反,给学生提供足够的自由发展空间,改变教育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一定会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陶艺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迁移式、裂变式、独创式等教学方法。总而言之,陶艺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具有时代特色,陶艺创作可以带动各种感官进行创造,值得在小学生中推广,它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灵感,在潜移默化中创新,锻炼观察力、想象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
陶艺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实践性,陶艺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组织学生举办陶艺创作大赛活动,如开展现场陶艺制作“有人脸的器物”活动。在活动中,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有人脸的器物形象,在确定形状后,通过亲身操作、认真构思,制作出自己满意的陶艺作品。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学生的优秀作品进行点评和奖励,这样可以在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增强学生的自信心。3.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在陶艺教学中,学生在利用陶泥、水、釉料及其他辅助工具制作陶艺作品的过程中,需要合理摆放物品,这就要求学生形成良好的陶艺制作习惯。长期坚持下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就会逐渐养成物品摆放整齐、保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获得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小学陶艺教学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1.小学陶艺教学存在的问题
其一,课程设置不合理,缺乏科学性。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各自的特色。陶艺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等。随着我国新课改的实施,多数学校开始注重陶艺教学的内容,部分学校甚至专门开设了陶艺课程。但近年来,陶艺教学越来越形式化,课程设置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如,部分学校只在每学期的某一段时间开设陶艺课程,陶艺课时安排与其他课程课时安排冲突,导致学生不能及时复习和巩固陶艺知识与技能,久而久之,学生和教师便忽视了陶艺教学的重要性。其二,教学设施稀缺,无法满足教学要求。陶艺教学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通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消除了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参与者的弊端。陶艺教学注重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但目前我国部分小学缺少教学设备、专业教师和相应的场地,导致陶艺教学无法有效地开展。不仅如此,由于陶艺课程是在新课改背景下设置的,因此,在师资方面缺少有经验的教师,导致陶艺教学无法取得预期效果。
2.改善小学陶艺教学的策略
其一,课程设置科学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陶艺教学最大的作用是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创造性和灵活性。在陶艺课程设置上要做到科学性、合理性,如将陶艺课程列为每学期期末重点考查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参加陶艺活动。在陶艺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创作自己喜欢的陶艺作品,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拓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学生对民族艺术的了解。其二,强化教学设备,丰富教学内容。陶艺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然而目前一些小学的陶艺教学设施过于陈旧,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因此,有必要完善陶艺教学设备,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创新性、灵活性。受填鸭式教学影响,目前我国仍有部分小学选择在室内上陶艺课,以传授书本知识内容为主,忽略了陶艺教学的实践性。因此,在进行陶艺课程教学改革中,教师要充分重视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可以根据年级特点实施分层教学,让学生在了解陶艺文化的同时,培养自身的创新能力。
结语
陶艺课程是新课标的具体要求内容,通过有效实施陶艺教学,可以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头脑灵活性。陶艺教学的价值很高,它为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开辟了无限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才智反映在他的手指尖上。”只有让学生在操作中动手、动脑,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才能使他们的智慧和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才能使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陶艺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巨大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倩.小学陶艺教学情感交流与创新策略探索研究.小学科学(教师论坛),2011(3).
[2]黄玉梅.陶艺融入小学科学课教学的思考——以江西景德镇地区为例.景德镇高专学报,2013(6).
[3]傅雅琴.浅析小学美术教育中陶艺教学的作用.新课程学习(下),2013(11).
关键词: 创造性思维 灵感思维 多元化 音乐欣赏 审美心理
一、创造性思维的多元内涵
创造性思维又称创新思维,是人类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富有创见性的高级精神活动。由于它可以提供新颖独创而有价值的思维成果,因此是开拓人类未知领域,进行科学研究和艺术活动,推动社会前进的动力。
创造性思维的总体特征是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尽管目前心理学界对其结构研究表述不一,但已达成两个共识:其一,创造性思维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所独具的一种高级心理活动。其二,创造性思维具有多元化的结构内涵,不同的活动内容(如艺术创造)创造性思维也不完全相同。就音乐欣赏而言,其创造性思维必须建立在聆听感知的基础上,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当对音乐感受从情感欣赏上升到理性分析阶段后,又必须有一定的逻辑思维的参与。
当然,创造性思维主要有发散性思维和集合性思维两种成分,其中发散性思维上不按常规,寻求变异,多方找答案,具有流畅、变通、有效等特征,因此是重要的。而集合性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经过分析判断获得正确答案的思维,具有集中、求同、独立等特征,二者相辅相成。
灵感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发、独创和模糊等特征。顿悟是灵感孕育成熟的标志,故灵感思维也叫顿悟思维。在创造性思维的过程中,灵感思维起着突变和飞跃的作用。如作曲家在构思音乐作品时,往往会突然从心灵深处迸发出特有艺术魅力的崭新音乐主题或旋律,这就是灵感思维的表现和结果。所以,灵感思维具有明显的创新因素。音乐欣赏中的灵感思维是存在的,有时还超越音乐范畴,给审美主体带来顿悟。如物理家爱因斯坦在研究相对论的最后关头,是他自己演奏的小提琴音乐给了他灵感,产生了“相对论”。
创造性思维蕴含的直接性思维、形象思维、发散思维、集合思维、灵感思维等,呈现出综合而复杂的有机结合状态,不同性质的创造性活动会有不同的侧重结构,绝不是单一的思维综合模式。此外,必须指出的是:相关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是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基本前提,没有本专业的扎实素养,创造性思维将会变成无意义的“天马行空”式的思维是绝不能转化为创造力的。
至于音乐欣赏中的创造性思维除了遵循以上规律之外,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积累也是十分重要的。没有丰富的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是很难展开有意义的联想和想象的,也就无从创造性地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生活阅历和情感体验是音乐创造性思维的一种特征。
二、音乐欣赏是发散性思维和集合性思维的并存
在音乐欣赏这种审美活动中,通过音响激起情感体验,从而展开想象的和联想。这一心理活动既遵循一切文学艺术欣赏过程的普遍规律,又有音乐审美的特殊内涵。造型艺术的欣赏是以视觉形象为依据,文学欣赏是以语言和文字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和客观事物为依据,它们都有产生想象、联想的具体对象和依托,都是在作品内容确立的“实体”范围内进行再造想象的。但音乐欣赏的对象是看不见、摸不着,又没有具体的语义内容(歌曲的歌词是文学性质,也是音乐和文学的综合艺术),存在表现内容不确定的美学特征,因此,音乐欣赏中的想象、联想更为自由、更为广阔,不仅有再造想象因素,而且具有创造想象的成分。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可根据自己的想象和联想。所以,德国的康德把音乐称为“自由美”,此外,黑格尔认为音乐的“中心内容就是主体性”。
在音乐欣赏时想象、联想等心理可按照思维网络运转,就需要可能展开全面的、开放的、广泛的思维活动。这种发散性思维可使同一首乐曲在不同听众的心目中产生不同的音乐形象,而这些音乐形象绝不相同。如在聆听《十面埋伏》时每人都会根据小标题创造自己所感受到的审美意象,是一种极其自由的审美享受。有的教师把乐曲的小标题画成风景画,让学生看画聆听音乐,结果是学生虽然形成音乐和视觉形象的联系,但极大束缚学生的发散思维。这说明片面追求形象思维定势,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影响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必须指出的是:音乐欣赏只有发散性思维是一种残缺,必须辅以集合性思维,才能完成从感性欣赏到理性欣赏的全过程。这不仅是因为一个完整的创造性思维构成必须由发散和集合相辅相成,而且因为音乐是现实生活在人们思想情感上的一种审美反映,音乐是有一定内容的,特别是在绝大多数的标题音乐中,其内容是确定的,如果发散性思维太离谱,而不能回到集合性思维上,往往会产生错位的答案。我曾做过一个实验:将协奏曲《梁祝》播放给不熟悉此曲的学生听,然后在纸上写出此曲表现的是什么内容。结果有多种答案,如浪漫爱情、抓坏蛋等,而真正写出的只有一个平时经常听音乐,了解此曲的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鼓励学生大胆自由想象表现出来的创新精神,但却不能肯定他们给出的答案都是正确的。这不叫和学生“作对”,而是引导他们善于将发散性思维和集合性思维结合起来思考问题,这是发展音乐创造性思维的科学途径。
三、音乐欣赏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统一
和所有的艺术审美活动一样,音乐欣赏必须从直觉感受出发,通过音响激起想象、联想,从而进入形象思维过程。和其他艺术欣赏相比,音乐形象思维是以音响激起的感情体验为基础的。由于每个人的生活经历、情感积淀、文化修养不同,因此感受音乐时的情感体验也不尽相同。正如音乐家柯克在《音乐语言》一书中转引兴德米特观察听众对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不同反映:“一部分人似乎在群众感到深深的忧郁;另一部分人感到是一首骂人的诙谐曲;第三部分人则感到这是一首具有压抑情绪的田园曲。”这一方面说明了音乐表现内容的不确定性和音乐欣赏中发散性思维的客观存在,另一方面证实了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所以,有人认为“音乐形象实质上就是情感形象”,这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从审美心理看,音乐欣赏中的形象思维绝不会停留在情感体验阶段,它可凭着情感体验和生活经历的积累,通过联想、想象等心理过程,再造、重组出新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的孕育成熟过程就是形象思维的创造过程。听者可伴随音乐音响的流动,在脑海中自由地演绎出许多生动的画面。这种形象思维创造的自由性和能动性是其他艺术不能比的。虽然有的音乐美学学派对音乐形象持否定态度,但音乐欣赏作为一种艺术实践活动无一例外地要用形象思维仍是更多学者的共识。特别对中小学生来说,音乐是可以感知的,音乐是有内容的,首先必须通过形象思维将他们引入音乐殿堂。鉴于中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缺乏对客观世界的直觉经验积累,因此,借助歌词、音乐标题乃至文字(语言)说明等非音乐因素建立起沟通形象思维的桥梁,自然是十分重要的。
然而音乐欣赏的目标不单纯是感官的和情感的愉悦,而必须实现精神的升华和理性的领悟,因此要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辅以逻辑思维,使该感官—感情欣赏能上升到理性欣赏层次,使生动形象的感性体验和准确深刻的理性认识完美地结合,以实现审美心理活动的完善和飞跃。音乐欣赏中的逻辑思维主要表现在对作品的理性认识与分析方面,它不仅包括音乐内容在通过形象思维感受后的理性定位,而且要从各种音乐表现手段(如调式、旋律、曲式、和声、节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在交响乐等严肃音乐中(如贝多芬的交响曲)还包括哲理性的领悟,从而对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准确的审美评价和论述。
从上述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完美的结合过程来看,无论是情感的体验,还是对理性的理解,都离不开“三度创造”的因素。人们常常把音乐欣赏说成是“三度创作”(作曲为“一度创作”,表演为“二度创作”),无疑是对音乐欣赏和创造性思维密切关系的有力论证。当然,音乐欣赏仍是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婴幼儿童对音乐的认识,很难展开理性认识和分析。可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情感体验的丰富,对音乐理性的欣赏逐渐加深,审美心理得到进一步的完善。
四、从多元性的审美心理中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
有了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音乐欣赏的创造性思维内涵不仅是多样的、复杂的,还有依靠协调作用。形象思维是产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而发散性思维是产生创造心理的核心机制。两者占有重要位置。逻辑思维、集合思维、灵感思维有机结合,才可使创造性思维有明显效果。我们应全面地看到:音乐欣赏中的创造性思维是一种多元一体的审美心理机制,其中多种基因辩证依存,不同的音乐类型、不同的年龄层次其各种基因所产生的作用就有所差异。例如歌曲、标题音乐的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而无标题音乐形象思维带有更多的主体自由性,发散性思维更为突出。我曾做过一个实验:将有标题音乐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让八年级的学生去听,最后结论却不同。有的学生说小提琴好听,有的说大提琴好听,还有的却说大锣好听,是什么让其有不同的说法呢?当然是学生的联想和想象。《梁祝》取材于民间故事,作曲家并没有通过音乐复述故事的意图,而是根据音乐发展的逻辑从故事中择取“草桥结拜”、“英台抗婚”、“坟前化蝶”三个主要情节,并把它们作为乐曲的呈示部、展开部和再现部的内容,以表现梁祝的忠贞爱情和他们对封建宗法礼教的控诉、反抗,在作品中楼台会中的一段音乐小提琴和大提琴的对奏分别是梁、祝依依惜别时的感情交流,这是音乐抒情的一种方式。这种音乐抒情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完美结合。
在“草桥结拜”中突然出现了不协和的大锣,打破了所有音乐的和谐,学生的反应是不好听,甚至可怕。那么这种不协和的大锣就代表封建势力的到来,最后“化蝶”音乐又回到重复主题音乐之中,让学生通过对《梁祝》的分析,寻找多方答案。这时发散性思维对学生来讲是十分重要的,每个学生对音乐作品会逐渐加深,从多层次的审美心理上培养其自身的创新思维。特别是中小学生欣赏音乐时,以对形象的联想、想象为主,其发散性思维十分活跃,应鼓励其创新精神,但由于知识、生活积累不足,大多须回到集合思维中寻求正确答案。成年人聆听音乐时,所产生的形象思维与主体生活经验密切相关,既有个体差异性,又有群体共识性。至于交响乐等高雅音乐更容易为文化修养于生活阅历丰厚的知识层人士所青睐与享受。
当我们粗略地探讨音乐欣赏与创造性思维的关系和创造性思维活动规律后,则感到当前在音乐欣赏教学与创造性思维的理念与实践中,有以下几个问题必须澄清:
发散性思维不等于创造性思维:二者是被包容与包容的关系,有密切的关联,但不能合二为一,不能画等号。创造性思维离不开发散性思维,但仅有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也就成了空中楼阁,难以生成及生效。但在有的文章中将二者混为一谈,认为只要启发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就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这显然是认识上的片面。正是由于不了解创造性思维的丰富内涵,因此在实践上出现了“只要发散,不要集合”的偏向。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贵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但最后大多要回到集合思维上,以获得正确的答案(特别是因为中小学音乐欣赏曲目大多为声乐作品及标题性音乐),获得正确的音乐知识和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有价值的思维方式,它有启迪智慧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开拓进取、创新求异的精神,但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创造能力。有时通过聆听音乐还会萌发和获得超音乐的灵感。但各种创造力的培养是一个较为庞大的并带有较强专业性的系统工程。泛提音乐欣赏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也是不够准确的。
总之,音乐欣赏与创造性思维关系极其密切,但必须正确全面地认识它、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二者在教学中的实践,以促使审美教育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2002年各期.中国音乐教育.
【关键词】兴趣 培养 创造思维能力 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学习即引导探究教学模式。引导就是引路,是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示学习方法。探究是指教会学生探究问题的方法和一般顺序。探究式学习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而是转变为对学生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变学生由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生持久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一、探究式学习的理论依据
学生所认识的化学科学知识,虽然相对人类而言是已知的,但对学生来说都是未知的。因此学生要想认识化学知识,也必须按照科学认识的一般过程来进行探讨。
学生是化学教学认识的主体,引导探究只有在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探究”活动,而不是包办代替,一讲到底。
二、探究式学习进行化学教学的指导思想
1. 以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验为指导
即在教学过程中,在遵循基本科学知识的前提下,把实验作为提出问题、探究知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要求学生根据实验事实或实验史实,运用实验方法论,来探究物质的本质及其变化规律,提高实验的智力价值。
2. 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在教学中我们一方面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探究的兴趣,给学生提供较多的机会,如在初三化学新教材《质量守恒定律》中,笔者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动脑的机会。
3. 强调教学的探究性
强调教学的探究性是针对传统的注入式教学而言的。传统的学科教学,“大量地灌输权威性的事实”,至于“这些科学事实与结论是怎样产生的”往往被忽视。
4. 强调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和态度的培养在探究过程中的统一
知识技能的掌握、能力的形成和态度的培养这三项目标,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三者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得到统一,而使学生掌握科学方法和科学探索过程是实现三者统一的关键。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
(1)给出课题,让学生提前预习,明确要探究的目标。
(2)教师要精心备课,在引导过程中,要创设的挑战性的问题情景。
教师有目的地创设能激发学生创造意识的各种情境,促使学生产生质疑、问难、探索求解的创造性学习动机。创造性思维活动的表现需要有一定的激发条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设置问题情境,营造一种学生能够明显意识到的疑难情境,使学生产生认识上的困难或困惑,即“愤悱状态”,从而激发他们进行创造性的探索。这是教学成功的基本条件之一。
2. 课堂上
(1)创设一种民主、宽松、和谐的创新教学氛围。教师应努力营造出“教师——学生”及“学生——学生”间自由、平等的氛围。英国哲学家约翰·密尔曾说过:天才只能在自由的空气里自由自在地呼吸。同时,学生年龄尚小,经历甚少,有时提出的设想与现实有一定的反差,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所犯错误一定要有高度的容忍精神。在给学生提供创造性氛围时,教师要做到:公开地向学生表示出,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以及任何探索迹象,都是好事情;当学生对某一问题感兴趣并非常兴奋时,要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步调活动;教学气氛要轻松活泼;不反对猜测,特别是具有一定道理的猜测。
(2)营造讨论的气氛。讨论是创造的“助产婆”。在引导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讨论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在《质量守恒定律》一节的教学中,就提前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四人一组,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讨论,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活动。使智力从“常态”跃迁到“激发态”,由此迸发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
(3)发挥化学实验的优势。化学实验是引导探究性教学取得成功不可缺少的“桥梁”和“中介”。教学应尽可能地给学生提供化学仪器和药品,让学生主动地进行实验探究。同时,学生实验操作时,教师还应做到:给学生操作时间;给学生思考时间;给学生发问时间;给学生批判时间。正如教育家陈鹤琴指出“凡是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
(4)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引导探究式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借助学生电子计算机辅助手段,发现和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实物投影更加清楚地观察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理性思考,从而通过现象,归纳出本质和规律。
3. 课后
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杜威认为“生活和经验是教育的生命线,离开了生活和经验就失掉了教育”,“只有当人真正与环境相互作用时,人才获得真知”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就必须让学生置身于社会的实践之中,使学生动手做实验,尽量把演示实验变成学生实验,进行仪器的改进;到社会中调查研究,选择切合实验的小课题研究。
四、实验后的收获
通过引导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实验,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较,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也大大提高,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大大提高,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因为引导探究式学习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充分体现了教师的“导”完全为学生的“学”服务这一现代教学思想,同时引导探究式教学将学生的认知活动与非智力因素(兴趣、情感、动机等)的影响紧密联系起来,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保证。
【参考文献】
一、 挑战传统教学,积极探索动漫化的现代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讲解、学生接受与练习为主,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科知识与教材内容主要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即使在大力提倡多媒体进课堂的当下,融入到教学之中的也只是以PPT为载体的JPG格式静态图片、GIF格式动态图片、WMA格式音乐元素和短小的FLV或MP4格式视频文件。就整体而言,其在教学内容的表现与传播上依然存在着单向传播、表现方式单一、线性叙述、内容枯燥等问题,很难被青少年接受,难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而动漫作为一种新形式引入到教学手段中,能够更好地融合图、文、声、像等信息,动漫产品具有的形象性、趣味性、发散性等特点体现在教学中,使抽象的概念具象化,有助于对抽象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此外,动漫的叙事表达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既开拓了信息传播者的表达空间,也丰富了信息接收者的接收形式。这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优化学习过程、丰富学习中的创新思考,使得学生从被动接受转为主动学习,变内容安排上的呆板、单一、线性顺序为生动、多彩、跳跃。
著名心理学家乌申斯基认为,“如果最初的教学充满了形象、色彩、声音,并能够唤醒儿童的多种感觉器官,就能使自己讲解的知识为儿童所接受。”作为多媒体教学的典型形式的动漫化教学,综合了声音、色彩等各种感官刺激形式,能够营造一个视听组合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和无限延伸的教学系统,并提供一套图文并茂的全新教材。
二、 施教以“动”,用动漫对课本进行全新的诠释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教师的一大任务。而动漫则为教师提供了这样一个契机,在媒介形式上,动漫迎合了学生的喜好,它包含丰富、直观的感性材料,能充分发挥优势吸引学生,因此,将枯燥的教材用动漫的形式予以呈现,在激发学生兴趣、发展思维能力、突破教学重难点等方面将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
第一,借助动漫的媒介特征和表达优势,为教材内容情节化、形象化提供丰富的素材。可应用于教育教学的动漫有以下几种:①动漫电影、动漫电视、电脑动漫(如Flash);②采用动漫技术制作的教育片;③教育性漫画,包括传统漫画与新漫画;④可以实现音画同步欣赏的多媒体素材(如有动漫演示效果的有声图片等)。以杭州师范大学国际动漫学院与杭州东城实验学校合作的动漫教育实验基地为例,该合作项目一期选取《小学思想品德》课本中有针对性和代表性的篇章作为动画制作的原素材,由专业教师制作完成教育动画《今天我当家》系列短片及针对小学课堂暑期作业“环保”题材三维动画的《低碳生活》。两组动画在课堂实际播出后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效果,不但得到了任课教师的首肯,更得到了孩子们的喜爱,其动画主角乐乐的形象更是得到了孩子们的热烈追捧。在动漫教育的初期阶段就实现了动漫与教育的良好对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第二, 对教材的整体内容进行有层次的艺术再现。以教材内容为蓝本,以其中内在逻辑关系为网格,用原创性的动漫故事为背景对教材进行情节化的故事性改编。在以动漫为新媒介的课堂中,教育者可以综合声音、画面等多媒体手段,按照教学重点、难点加以连贯,层次分明地将教材中的教学内容以及其中的逻辑关系表现出来,从而获得更强大的叙事演绎能力,实现对教材内容的艺术化再现和创造性表述。
第三, 以教材为依托,通过互动小游戏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传播过程中。互动、参与是动漫化教育为传统教学模式改革所提供的另一种突破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把教学要点包装成生动、形象、鲜活、动感的传播主体,借助互动小游戏的方式,实现学生与知识的主动“对话”,引导学生参与到知识的产生与传播过程,刺激学生对知识点、知识背景等进行发散性思考,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以及独立思考的习惯。
三、 寓教于“戏”,发掘互动游戏中的教育性
现代教育认为,动漫游戏是超越少年儿童生活中一切水平的包罗万象的活动,是少年儿童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游戏也属于动漫思维训练手段的一种,它的特点是互动性和参与性强,因此受到了更多学生的喜爱。由此可见,游戏不仅已成为调动学生兴趣、激发学习自主性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少年儿童教育动漫化发展的现实路径之一。
第一,合理设计动漫游戏内容,激发少年儿童探索未知的兴趣。尽管我国已经有了多次教育改革、教材修订与课程变化,但整体来讲还是不能满足少年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而游戏之所以能对少年儿童构成巨大的吸引力,其主要原因在于游戏情节跌宕起伏,富有幻想,创新性强。
譬如在冒险类游戏中,游戏情节性强且富有想象力,将幻想和现实紧密结合,对青少年群体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杭州师范大学国际动漫学院客座教授、美国达特茅斯学院教授大卫·埃里克在杭州东城实验学校的动漫教育基地中就通过“动漫游戏”的方式对学生们进行少年儿童创意动画的教学,每周三下午以社团活动的形式加入到小学教育的队伍中去。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出发,通过对游戏的故事背景、游戏的情节结构、游戏的环境条件以及游戏的人物特色等关键元素的合理利用,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游戏中可能蕴涵的科学问题并打造出一个能启发和引导少年儿童学习知识、探索未知的媒介。大卫幽默风趣的美式先进教学方法及其优质的教学理念深深影响着东城学校每个参加活动的学生及老师,使人们通过这个项目看到了动漫教育的新切入点与基础教育的崭新面孔。
第二,充分丰富动漫游戏题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针对学生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同狭窄有限教学内容之间的尴尬境地,教育者纷纷把目光放在了如何拓展教育体系和丰富教育方法上,而游戏的发展正好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绝好机会,尤其在语言交流以及了解地理、历史知识和国际形势等方面。
以英文游戏为例,据不完全统计,一款普通的英文网络游戏,其所需要的英文词汇大约在两千个以上,一些游戏玩家几乎能够掌握一半以上的英文词汇,特别是和游戏任务相关的关键词汇。由于游戏过程各个环节都需要必要的语言和知识储备,少年儿童在玩游戏时就必须以主动的方式获取相关知识,由此可见,游戏在少年儿童语言学习驱动等方面均体现出了较强的优势。
第三,精心设计动漫游戏的互动方式,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互动性和参与性,是游戏的显要特征,也是游戏吸引青少年关注和投入的关键要素。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少年儿童不仅可以接触到很多蕴涵其中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会主动钻研推进游戏的方法,这便为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激发创造性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的契机。
以通关式的互动游戏为例,游戏任务的完成需要经过很多环节,在每个关卡中所遇见的问题都需要运用不同的解决方法,如何过关便成了游戏者需主动钻研和尝试的关键点,在这一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游戏者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被充分调动起来,并能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持续的鼓励和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