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范文

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

第1篇: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一、引言

研究性学习始于美国,由英语“Inquiry learning”翻译而来。它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英语知识,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让学生体验和理解探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它是相对于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他主学习)而言的。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氛围。我国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王才仁指出:教学的实际是交际,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思想感情和信息的交流,师生是平等、合作、互动的关系。

二、研究性学习与高中英语教学

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合作的意识是现代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在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要注重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的协调统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学习的能力,以此提高学习效率。

1、教师要更新教学观念

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教师要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传授者变成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引导者,这与研究性学习主张的以学生为主、以教师为辅的重要观点是一致的。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是学生去做事,而不是为他们做事”(something that students do,not something that is done to them),学生通过自己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最后解决问题。教师要确立为“学”而“教”的指导思想。以“学”为重心,其基本精神就是使学生爱学习、学会学习,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充分体现他们是学习的主体,而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培养。所以我认为,“学”是在“教”之下的“学”,“教”是为“学”而“教”。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高一英语新教材Unit 4《Holidays and Festivals》教学中,我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中国传统节日的信息,做成英文小报和Powerpoint作品。为完成任务,学生们要学会网络搜索,并将收集的资料进行筛选,这一环节有助于培养学生迅速获取、利用信息的能力和自我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们将自己的作品在全体同学前展现,学生在对语言感知和语言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操练交际,这是学生了解知识的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学生与学生之间大量的用英语进行的交流,体现了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是他们活动的参与者。课后要求学生就“春节”和“圣诞节”作比较,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拓展,学生在对春节和圣诞节的比较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中外文化的不同,这也是学生实践创造的过程。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终身学习的能力。新教材高中英语课文题材广泛,有天文、历史、地理、人物、科普、小说、传记等,教师应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出发,为学生创设求知探索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4、利用现行教材,渗透研究性学习,深化教材内容

以高二教材Unit 9《Saving the earth》为例,谈一谈英语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本单元围绕污染和环保展开的,因此首先可通过讨论文章内容使学生知道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环境受到很大的破坏,我们的生存空间也面临着来自各方面污染的威胁,那么有什么办法治理这种污染、我们应担负起什么样的责任就是研究性课题了。

三、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注意事项

1、研究性学习是“学习”而不只是“研究”,它和“研究”有着本质的区别,形是“研究”,实是“学习”。

2、开展研究性学习应“重过程,轻结果”。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习,在学习中体会生活,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品质,丰富学生参与的内涵与参与能力,只要有参与研究的过程就是很好的。

3、不能忽视对传统知识、基础知识的教育,毕竟学生的精力是有限的,况且“传承”是“创新”的前提。

4、注意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团体意识。

综上所述,我认为在高中英语学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学生获取语言知识、进行语言实践、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也会带动其他学科的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思想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外语教学》.fanwen yangben.com,范文样本写作范文学习。

第2篇: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创造性思维;钳工实习;应用

现在的职业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都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的结合学习。职业教育学生的个人学习和理解能力大多数比普通大学学生的综合素质较低。前者学习兴趣不够,不愿去独立学习和理解书本知识,养成散漫的性格,对一些基本的知识接受能力不够。但是他们对不自主学习的其他方面有自己的优势,尤其是动手操作能力。这或许是兴趣使然,兴趣让他们不喜欢思考喜欢实际操作。

现如今,钳工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我们的机械领域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技工,机械设计和制造,设备保养和维护时刻需要钳工。在这个钳工实习教学中,老师需要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来处理前面出现的两种状况,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及实践能力,更好的面对以后的工作。本文从研究性学习这一理念入手,在钳工实习教学中展开运用,得到了一些较好的效果。

一、钳工实习及研究性学习概述

钳工实习是各大高校和职业院校为工科开设的基础性实际操作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门课程实习中,它的内容全面丰富,不仅仅是完成一个个教学要求。首先,它包含了基础的入门技巧和注意事项。还包括了手工制造一个零件的全套工序,比如对材料的选择,热处理,划线定位,定位基准等。加工工艺包括钻孔,锉削,扩孔,磨削,锯削,铰孔,錾削等。对于外螺纹的加工和内螺纹的加工主要是攻螺纹和攻丝套丝。对于钳工,还有基本的设备保养,刀具的选择和维护。当然还包括最简单机械的装配和拆修等。钳工实习的内容其实很多,是一个全面和系统的实习。

研究性学习主要是一种探索性的学习方法。这种学习就是边探索边发现问题边学习,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对于研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具有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最后得到收获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在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得到了很好的加强。这样的方法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接受式,变为搜寻式或者说探究式,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实践创新。

二、研究性学习的运用

研究性学习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较好的效果,当然可以在钳工实习中加以应用。这样的方法对于我们钳工实习或动手操作能力的学有好处。因为动手操作的东西就是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探究性。这样的一种学习方法在该课程的教学中可以按一下过程进行。

1.分析问题

在钳工实习中,给出一个确定的任务目标,个人独立的完成它。这个完成过程,各种各样,有快捷的方式也有缓慢笨拙的方法。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完成这个任务,这就少不了我们需要严密的周全的分析问题,把这些问题记录下来,考虑它的过程,成本,时间和可行性。需要弄清楚各个过程的先后顺序,用到的各种加工刀具,搞清楚图形的加工先后,明白基本的技术要求,还有对加工过程的安装定位的考虑等等。这些东西都是分析问题这一部分,为后续的工作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问题分析的越透彻,将来加工面临的问题可能就越少。

2.积累信息

这一阶段,当然很重要。在我们分析问题的同时,已经对工件的钳工加工过程,注意事项,所用刀具等很熟悉了,并且已经有几种加工方案,详细的记录下来了。要把这些信息积累起来,比如要接着查找机械手册了解加工精度,确定某些参数等。

3.综合研究和反思

当前面两个部分进行完毕,就该进行综合研究了。这个综合研究和反思是交替进行,一边思考一边进行研究工作。通过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来实际理解这个任务加工工艺,就有了我们最初的划线,锉削,钻孔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证划线精准,钻孔垂直度高,尺寸精度高,熟悉钻孔的注意要求等,是最重要的内容。现在已经进行了工件的基本加工,我们的各种操作最终都会影响到最后取得的结果。所以在这个研究过程中,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进行改进,不断的再研究再改进,对他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思考和采纳都是很重要的。

4.取得结果与改进

最终通过我们各项的努力,得到了结果,这个结果只是自己的心里认为的较为合理的结果。但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有一个最好的方案最好的工艺得出的结果。同时,每个同学取得的结果都会不近相同,相互比较不同人的产品优缺点,找出问题,再不断改进。细节微小之处当然更重要,就这样不断的改进,最终趋近最好。因此最后两个阶段是研究性学习的最重要的部分。

钳工实习是基础课程,它对我们每个人的实际操作和理论结合至关重要。它是培养我们的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处理问题改进问题的能力,也是培养我们创新意识,提高我们创新能力的关键课程。探究性学习方法在这一过程中的运用可以加强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应该在钳工实习中受到重视。

参考文献:

[1] 胡锡峰.研究性学习在钳工实习中的应用[J].职教通讯,2010,6:95-96

第3篇: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体育教学 特征 应用

一、前言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个独具特色懂得学习方式,成为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教育界是培育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性重要地位。教育创新与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一样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教育还要为各方面的创新工作提供知识的人才基础。因此,对教育进行改革就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一种以提高学生创新的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要目的的学习方式和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成为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的概念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已经渗透于学习所有学科、所有活动之中,它指的是学生自己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的过程。“研究性学习”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具体生活为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创造空间。“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教育观念在教学领域中的体现。“研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这两种学习都是必要的,在人的具体活动中两者常常相辅相成,结伴而行。强调“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是找回“研究性学习”在课程中的就有位置,而非贬低接受性学习的价值。

三、研究性学习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1﹚体育教学需要研究

研究性学习可能充分发挥学习在课堂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通过研究性学习,学习可以更好地利用和发挥主体性和参与性,不但获得了体育的知识,增强了体质,而且获得了体育的方法,有利于运动技能的掌握。此外,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是通过实践增强研究和创新意识,体育学习的过程主要就是通过实践进行的,因此体育教学本身就非常适合于进行研究,体育是需要研究的。

﹙2﹚体育研究性学习的特征

1、自主性

以往体育教学中,学习只能根据教师的要求被动地学习,而研究性学习就给予学生充分的主动权,可以根据他们的兴趣、爱好和当前社会上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课题,和老师共同探索,对于发挥和培养学生的自主性非常有益。

2、开放性

体育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开放的教学。首先,在空间上,它是在一个开放的场地进行的;第二,学生所处的位置是动态的;第三,学生在体育课中扮演多种角色:队员、教练员、裁判员、记录员、记时员等。在这些角色中,学生可以获得多种体验和知识,这也是在其他教学所不可能获得的。

3、过程性

以往对学生的评价局限于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这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扼杀了一些虽然先天身体素质差,但是对体育很感兴趣的同学参与体育的积极性,造成他们喜欢体育但是讨厌上体育课,甚至转而讨厌体育。这对体育教学来说,损失是惨重的,教训也是深刻的。研究性学习重视学习结果,但更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育的感受和体验,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但更侧重参与过程评价。也就是说,学生的研究过程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这无形中给那些身体素质差的学生以极大的鼓舞。那么,我们应当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呢?体育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六步骤:

⑴确定课题,确定目标。教师必须事先了解学生的实际知识,技能水平,不能不切实际,好高骛远。同进要征求学生的意见,选择大家比较感兴趣的课程进行研究,这是实施的关键。选题好坏,直接影响到实施效果。好的选题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对今后的学习产生影响。坏的选题不但会导致一次研究性学习的失败,而且影响学生对体育研究性学习和体育学习兴趣。

⑵小级独立分析和研究,教师指导,帮助。在这个阶段,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推举出组长、记录员、总结发言人,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对选举的课程进行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在教师的指导下,组长要领导组员制定研究方案,并不断地鼓励组员展开讨论,勇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记录员要认真将每一位组员的发言记录下来。

⑶形成研究报告,小组和个人总结。研究报告以小组为单位撰写,个人进行总结,小组进行总结。

⑷结果展示,组间交流。组间交流可以促进课程研究。其他组的研究成果可能对本组的研究是一种启发,可以取长补短,从而使研究更加深入,提高研究的质量。

⑸评定成绩,总结整理。教师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小组根据讨论和组间交流的资料进行总结,确定最终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将其整理成有条理的了言稿,为总结发言人在全班汇报时提供素材。

⑹汇报结果。在前面四步结束之后,应该说整个研究过程已经结束,但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其他组的成果,可以组织一次汇报会,可以在同一堂课进行,也可以在下次课开始时进行,这样可以起到复习的效果。

﹙3﹚实施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⑴同学的学习过程要从接受性向主动性转变。接受性学习获得的经验和知识是间接的,它以重复为特征,再现人类已取得的经验,不导致新经验和新知识的获得;而自主学习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索,去尝试,去谋求学生个体创造体能的充分挖掘和个体的张扬,获得的是直接的经验,让学生接近生活,关注周边的现实世界,增强学生获得知识的欲望。

⑵研究性学习有利于教学的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和形成,但这并不说明教师可以放弃传统的传授教学方式,两者必须有机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一些需要向学生说明的问题还是要通过讲解的方式进行,否则就将陷入一个极端的误区,对于体育教学将是一个很大的损失。

⑶研究性学习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教学中作用的削弱,而更多地意味着是一种全新的挑战。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组织和指导,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的学习活动,这就从更高的层次上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与时俱进,在知识结构上不断优化,开阔视野,成为复合型的新一代教师。

第4篇: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 研究性学习 课堂教学 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962(2012)03(b)-0118-01

1 什么是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研究性学习可以包括三个阶段:第一,进入问题情境阶段;第二,实践体验阶段;第三,表达和交流阶段。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问题性和社会性与实践性。

2 化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途径

2.1 用新授课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

在新授课的过程中教师适当指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对化学的课堂教学会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如在进行第二单元课题3制取氧气的课堂教学时,因为向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了二氧化锰这种物质,使得反应的速率明显加快,学生这时的兴趣很高,也很好奇。为了验证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这一特点时,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究:

(1)将氯酸钾固体装入试管,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刚开始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不复燃。加热约5分钟后,试管中的氯酸钾开始熔化,并能看到有气泡生成,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氯酸钾在没有二氧化锰的情况下也能分解产生氧气,只是速度比较慢。

(2)将反应后蒸发得到的二氧化锰固体和氯酸钾按1:2的比例充分混合,装入试管中,用酒精灯的火焰加热1~2分钟后,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木条复燃。说明催化过过氧化氢溶液的二氧化锰仍然对氯酸钾有催化作用,它可以加快氯酸钾分解的速率。即:做为催化剂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发生变化。

实验结论:二氧化锰的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

可见,在新授课时适当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思考问题时能关注问题的细节,学习效果显著提高,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主阵地。

2.2 在实验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

“以实验为基础”是化学学科的基本特征,如果我们能相信学生,大胆的在安全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去研究,对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会有较大促进作用。

例如在进行第二单元 课题3 制取氧气的活动与探究的实验教学时,我没有按照惯例先课堂讲解该实验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等,而是先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下星期我们就要亲自制取氧气了,同学们在课后要准备一下,然后设计出相关的实验方案,然后在下周的实验时间就是去实验室验证你们方案的时候了,同学们要好好准备,努力做好。

学生们设计的方案主要集中在下面几种:

①氯酸钾制氧气;②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③高锰酸钾制氧气;④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⑤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⑥过氧化氢溶液和硫酸铜溶液混合制氧气。

根据学生以小组自己设计出来的方案,准备好所需的药品和仪器,让学生自主去研究自己方案的可行性,然后小组间交流和评价,再提出对方案的修改意见。

2.3 用习题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特点是:开放性、问题性和社会性与实践性。在近几年的化学中考中,开放题每年都有,并且所占的比例也有增加的趋势,所以我们在平时的习题课中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一些研究性学习,对于学生的解题能力会有很大的帮助。

如下册P75的第5题:如果让你来鉴别亚硝酸钠和食盐,你选用什么试剂,如何操作?

根据大家的讨论与实验得到了许多实验方案。下面展示的是方案之一:

开放性题目答案不是唯一的,所以在习题课中利用这类题目进行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并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也起到了锻炼,还可以帮助树立自信心。

3 化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这个活动过程本身就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化学科本身的魅力完全展现在学生面前,实验中的各种现象:产生气体、生成沉淀、颜色改变、产生热量等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兴趣在研究学习过程中得以保持。

在数据的分析和处理、结论的获得等过程中,体现对化学的学科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的理解和使用。因此,活动的成果不仅仅是获得结论,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中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得到了培养和提高。

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研究性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一种符合时代要求的学习方式。作为一种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走进初中化学课堂,在教师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指导下,使学生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具备自主学习、探究性的学习能力,是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最终落脚点。

参考文献

[1] 钟启泉,崔允漷,张华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8).

[2] 应俊峰著:研究型课程.天津教育出版社,2001(2).

[3] 霍益萍主编: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1).

[4] 胡永生主编: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第5篇: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范文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新的《物理课程标准》提倡以研究性学习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如何结合物理学科的特点把新思想、新理念贯穿到教学当中,是广大物理教师需要学习和思考的问题.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涵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的智力投入的,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它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发现”、“猎取”和“洞察”新知识、新技能的一种“主动发现式教学方式”.

二、研究性学习对教师的要求

开展研究性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仅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还要树立全新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面向全体学生,进行开放式教学.按照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培养全体学生,让学生的人格全面发展,个性充分展示,努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研究性实验是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途径

实验是物理的灵魂,许多物理实验都可设计为研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自己摸索方法,观察和分析现象,从而发现“新”的物理现象或探索出“新”的物理规律.

例如,学习“简单机械”之后,我确立了《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的研究课题.在本课题的“研究学习”过程中,采用两人一组为单位的教学组织方式展开探究.首先,简单介绍自行车的知识;其次,介绍自行车的种类;然后分发活动记录卡,分组活动(带领学生到校停车场去).强调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1)观察自行车的铭牌、型号、类别、出厂地、用途等,填写在记录卡上(要求一位同学记录,另一同学观察).(2)观察自行车的构造,认识各部分的作用.如一辆平车自重23.5 kg左右,由二百多种、一千多个零件组成,按其作用可以将零件分为十七个部件.要求学生观察后写出自行车的构造:车架部件,前叉部件,车把部件,前轴部件,后轴部件,中轴部件,脚蹬部件,飞轮部件,车轮部件,车闸部件,鞍座部件,泥板部件,链罩部件,衣架部件,支架部件,车铃部件,保险叉部件.(3)测量与计算,通过观察认识自行车的构造,进一步识别自行车上属于杠杠的部件,并用刻度尺测其动力臂和阻力臂,判别其杠杠类型.最后进一步思考:①自行车的闸把是弯曲的,为什么属于杠杠?怎样测量动力臂和阻力臂?②自行车的脚蹬属于轮轴,但那里并没有轮子,这是什么道理?③自行车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好处?

在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学生的体验不仅是一份调研报告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还是对整个调研过程的亲身感受.通过这样的“研究性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开阔眼界,丰富知识.

“研究性学习”的选题对学生和教师都非常重要.“研究性学习”过程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对教师来说也是全新的领域,要求教师必须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必须具备研究的素质,不但能组织学生进行研讨,而且还必须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调整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完成学习过程.如在学习“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之后,我针对本地区农田用水贫乏问题,确立《农田用水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为题进行调查,了解农业用水贫乏地区的储水、输水结构,调查这些地区农用水贫乏的原因.

四、课堂教学进行研究性学习遇到的问题

1.受传统观念的制约

长期的传统教育使相当一部分老师认为现行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积累下来的,即使存在不足,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们从思想上、行动上不愿意进行改革,对尝试进行研究性学习不感兴趣.

2.受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现行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要求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也要求学生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就不能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计划,所以很多教师不愿意进行探究学习的尝试.

3.受师生知识、能力水平的制约

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不仅要求教师更新观念,勇于创新,更重要的是要求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敬业精神.

五、对初中物理课程中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课堂教学要以此为指导思想树立新型的学生观,选择灵活的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变“一言堂”为“群言堂”,使课堂教学宽松愉悦、民主和谐.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活动是由问题开始的,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对学习者来讲充满疑问和问题的情境.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诱导学生敢于对已有的结论提出疑问,发表见解,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敢争论的精神.这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关键.

3.组织学生合作交流,使课堂教学“活”起来

第6篇: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范文

地理学是一门涉及多学科、跨领域的综合叉科学。地理学科文理兼备的综合性、社会实践性、区域性的特性决定了其在研究性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内容基础、社会实践基础和方法论基础。如地理学中关于资源开发与合理利用、环境保护、产业布局与结构调整、交通运输、城乡规划以及人口、环境、资源等重大区域问题及其可持续发展等内容,均可构成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素材;地理学要求培养学生很强的实践能力,这种实践能力,小到地图的辨识与绘制,大到城乡规划、国土开发整治等,恰恰是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地理学注重人地关系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综合集成,强调多种方法的灵活选择与组合,如比较法、文献资料分析法、实证分析等。此外,地理学科善于利用先进的3S手段和计量地理工具,对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准确描述、合理解释和预测,这些正是研究性学习所需要的方法论基础。

随着国家教育部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纳入“实践教学重点”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估体系”,以及“十一五”规划中“创新型国家”目标的确定,创新性教学与研究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旋律。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教学与教研相长,是地理教师队伍必备的素质。凭借地理学科特性优势,地理课程教学在区域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更成熟、更优越,为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挥空间。

二、地理研究性学习的课堂组织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是地理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地理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必须充分考虑到地理学科特性和专业培养目标,遵循一定的组织原则,结合各校地理师资条件、实验和实习条件以及学生能力水平等因素,因地制宜选择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和组织模式。

1.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原则

在研究性学习中,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五个原则:一是自主性原则,即把学生真正置于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自主习惯,通过学生自主选题、自由组团和自觉研究,来充分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潜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实现自我、创新自我和发展自我。二是实践性原则,即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的实践性特点,把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构建应用型的研究性课题,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让学生在社会大熔炉中完成实地考察、调研以及课题相关信息资料的搜集,提高对现实世界的认知能力,增强对社会实际的了解,并收获人际交往技能、沟通技能、与他人合作技能,培养社会适应能力、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三是兴趣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课题的选择不仅具备研究价值和科学意义,同时必须要有趣味性,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点。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周围客观环境的新变化,增添研究性学习课题的时代感和吸引力,以促使学生兴趣火花的不断迸发。四是创新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活动能够通过主动参与、自主探究,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和现象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心理倾向,能够树立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求新精神。五是可操作性原则,即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开展,必须着力于高师地理院校自身条件和学生实际能力水平。在内容设置上,要有一定的难度和能力要求;在空间尺度上,应以学校周边社区、城市或区域为研究重点,给学生以充足的时间和精力,并能实现费用成本的最小化,增强学习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

2.研究性学习的内容体系

根据地理学科特性和研究性学习开展的基本原则,笔者以人文地理部分课程教学为例,进行研究性学习课题素材的挖掘。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上,注重人地关系,并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当前人类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为重点,贯穿于工业、农业、交通、商业、城市等内容之中。在人文地理学庞大的科学知识体系中,产生了诸如文化地理、人口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聚落地理、语言地理、宗教地理、旅游地理、政治地理、行为地理等众多的分支学科。在地理教材的人文地理部分中,可以从基本理论、方法论及部门地理三个方面,提炼出以下研究性学习课题(图1)。

其中,基本理论部分包含的主要研究性课题有人文地理学的应用及理论价值、人地关系的可持续发展观等;人文地理学的方法论部分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人文地理工作者(教师、科研人员、政府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能力要求的探讨;部门地理中可以挖掘出众多的研究性课题素材,如文化地理部分的不同空间尺度的文化冲突与融合问题;人口地理部分的人口增长的社会问题(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等)、人口政策(户籍制度、计划生育等)、民俗景观中的人地关系态度等;农业地理部分,包括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及其实现条件、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保险等);工业地理部分的技术创新与工业革命关系、工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其时空演变、工业化进程中的人地关系问题(如区域协调发展、环境保护、主体功能区划分)等;聚落地理中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关系、城市(镇)体系、城市化进程中的社会问题(失地农民、城市交通拥阻、城市教育医疗卫生支撑体系等)、农村聚落规划与管理(如古村落景观、农村聚落空心化现象)等;语言地理部分,包括语言分布与扩散的影响因素、地名景观中的人地关系等;宗教地理中的与国家关系(如国民特质、国家凝聚力)等;旅游地理中的旅游活动对区域的影响(含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等;政治地理部分的地缘政治与国家战略(尤其是中国的地缘政治与外交战略)等;行为地理中的人类行为空间尺度的影响因素、全球化与本土化关系等。

3.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

研究性学习目标的实现依赖于良好的课堂组织,尤其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和真诚合作。研究性课题的组织实施可以分为课题选择、计划制定、资料收集、资料分析、成果表达、成果交流和成绩确定(课题结题)等七大步骤(图2)。

第7篇: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法;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教学;教学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17-0071-03

作者简介:刘辉,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分析技术的应用。

研究性学习法是以来自实践的真实问题为基础,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中学习,是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和处理问题,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它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他们对未来工作的适应能力。

在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在素质教育和创新思维观念下出现的一种全新教学方法,它有效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观念及教学模式。笔者在2008级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教学中应用了研究性学习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应用依据

1.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论是研究性学习法的哲学基础

实践出真知。研究性学习法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为主题”、“教师为主导”的主旨,这就摆正了教与学的关系,既强调了学生“学”的内因作用,又重视了教师“教”的外因作用。

2.大学生创新思维是研究性学习法应用的思想基础

高等院校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与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因此,高等教育应重视加强对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研究能力、表达沟通能力、交往合作能力等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改变以往单纯接受性的学习方法,才能加强参与、体验和自主性学习。

3.国内外可借鉴的研究性学习法应用成果

研究性学习法在分析化学中的应用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现在国外教育已非常流行这一方法。在国内,它虽还属新鲜事物,但也有不少大学已予以应用并取得较好成果。研究性学习法必将是今后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实施办法

1.提出问题

问题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出发点。问题的提出应遵循以下原则:

(1)要有针对性,要符合教学目标。要针对让学生学什么、发现什么、掌握什么、发展什么来选择。

(2)难易适当,内容应符合绝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思维能力。

(3)要具有实用性、创新性。通过这些素材,也可使学生更广泛地理解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

“问题”是应用研究性学习法的核心和灵魂。“问题”要密切联系社会现实,符合教学目标,同时应是开放式的;问题要有综合性,要清晰,并且符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根据现代食品检测技术的教学内容,结合近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笔者设计拟定了以下问题,贯穿整个教学过程:①影响食品安全的有毒有害物质如亚硝酸盐、三聚氰胺、地沟油、瘦肉精等的测定方法有哪些?②利用所学过的分析方法,可应用研究于哪些食品样品成分的测定?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其一进行探讨学习。

2.小组讨论设计方案

(1)合理分组。公布课题后,由学生自由选择课题。选相同课题的学生按5~8人分为一组。分组时,原则上是学生自由结合,但教师要把关,根据学生性别、学生成绩、素质特点等方面的差异进行适当调配。各组要确定一名组长。

(2)讨论问题、设计方案。分组后,由组长组织本组成员对课题展开讨论,拿出设计方案,列出完成任务的详细条件,明确分工。方案设计负责人负责查询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包括采用如何采集和储存样品、样品的前处理方法、具体分析条件的选择等;实验准备负责人负责实验安排、器材、样品采集及试剂配制;实验操作负责人负责样品处理、测定和原始记录;论文撰写负责人负责数据处理和撰写论文。每位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担当某项负责人,各实验环节的工作由负责人牵头,小组成员合作完成。

3.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包括实验准备和进行实验两个阶段。实验准备过程从试剂的配制、容器的选择、仪器调试到蒸馏水的质量,每个环节都会影响实验的进程。因此,要求精心准备,不可大意。进行实验包括样品处理、测定过程和数据记录。通过实验,修改假设,形成结论,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反复多次。实验结束后,每位学生写出工作总结,包括工作内容、完成情况、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困难的方法及体会。然后,小组内各成员进行交流,形成共识。最后,根据研究同一课题的学生组织在一起进行大组发言。大组发言只要求每小组选一名代表,将本组实验的情况进行汇报。汇报一般采用答辩形式进行。如果各组实验结论相同并正确,教师即可作出最后结论;如果各组情况不同,要求学生再进行实验直到结论相同并正确无误。最后,每个学生写出论文。

4.成绩评定

(1)评价方法:采用三种评价方法:①自我评价;②同学互评;③教师评价。

(2)评价原则:既重结果,又重过程。要综合学生个人的探索学习,小组成员间的合作学习及与教师的交流情况。

(3)评价内容和评分标准:(见表1)

三、注意事项

1.正确处理与传统课堂教学的关系

对于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既是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又是一门应用课程。在应用研究性教学法时,传统的理论和实验课仍应正常进行,系统讲授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技能,为研究性学习法的应用奠定基础,二者要相辅相成。

2.高度重视研究选题

选题既要联系实际,又要符合教学目标。要引导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研究专题,问题可由教师提供,也可由学生自选;课题的实施贯穿整个理论教学过程,让学生边学边用,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3.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法应用中,要教给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要学会查阅文献资料、分析综合应用资料,学会规范撰写论文;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大胆实验;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创新能力。

4.发挥教师引导作用

研究性学习法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指导者和鼓励者。教师不仅要能对解决问题中的基础知识胸有成竹,还要尽可能熟悉掌握有关文献资料,能及时处理和解决教学中可能遇到的一切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进行充分的课前准备,花大量的时间备课,熟悉问题,准备教法。整个实施过程,都要紧跟学生,密切注视每个学生的工作,切不可因工作忙而放松指导。

四、应用效果和体会

1.学生评价

学生根据自身体会,都非常赞同研究性学习法这种新的教改尝试,认为值得推广。学生在工作总结报告中这样写道:①初步掌握了查阅文献、搜寻信息、整合资源的能力。②增强了学以致用、活学活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能力。③培养了科学的思维能力,在创新中丰富了理论。④培养了团队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树立了面对困难、永不言败的信念。师生都认为,这次教改是学生难得的一次历练,受益匪浅。

2.教师评价

在现代食品检测技术教学中应用研究性学习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应用能力和总体素质。具体讲,达到了以下教学目标:①能够使学生更透彻地掌握课程所要求的主要仪器的原理及使用的方法。②使学生辨证和客观地认识到每种分析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并且能够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仪器及其恰当的方法。③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的协作精神、自学能力、书面和口头交流能力。④增强了学生参与社会生活、服务社会、造福人类的主动性、责任感和使命感。⑤促使教师教学相长,再学习,再提高,进一步密切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康学军等.分析化学实验教学中研究性学习实践初探[J].大学化学,2005,20(4).

第8篇: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范文

一、研究性学习的含义

研究性学习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虽然时下人们对此认识因个人理解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在出发点上却是一样的。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多种途径,采用类似于史学研究或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探索历史,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和指导者。

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1.确立课题

课题确立的好坏可以影响学生研究的质量,课题太陈旧,学生没兴趣;课题太深奥,学生难以应付,也失去研究的兴趣。所以教师必须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课题要有现实性。要结合当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实际情况。(2)课题要立足于课本。所以课题要结合课本的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3)课题的难度要适宜。(4)课题最好有实用性。

2.搜集资料

搜集资料是研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步骤,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真正体现。第一手资料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这对初中生来说是不切实际的。学生可以通过查阅文献、派发问卷、采访、实地考察、观察、上网等方法取得第二手资料,然后进行整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给予指导。

3.制订计划

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比较、演绎、归纳、统计等方式对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洞悉地理事象,达到研究的目的。

4.实施过程

根据制订的计划,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

5.得出结论

通过以上的一系列步骤,学生或深或浅能总结出研究的结论,即成果。教师应给予参考意见,让学生的结论更具完整性和深入性。

6.展示成果与交流

学生经过活动后,把课题写成小论文或调查报告,在班级里展示,让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分享。在讨论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进一步提高今后研究性学习的能力。

[附:初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性学习实践案例]

1.确立课题

研究课题可以由教师或学生单独提出,也可以教师与学生合作提出。例如在初三化学上册138页第5题:要使校园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有比较长的使用寿命,需要采取防护措施。请你设计几种方案并向有经验的人征求意见,比较这些方案的优缺点,确定一个比较好的方案。由于我校自行车车棚年代较长,很多地方已破烂不堪,一到下雨天,车棚到处漏雨。因此,我校车棚一方面影响学校的环境美观,另一方面,还对师生的自行车带来损害。为此,学校决定利用寒假对车棚进行重新改造。于是,我和学生了解这一情况后把这题改为:如何修建一个寿命较长的自行车车棚。这一课题一提出,立即激发了学生研究的兴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主人翁思想。

2.搜集资料

由于初中学生生活经验少,课题提出后,学生往往无法正确把握研究的目标和方向,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为此,我先请学生调查我们学校的车棚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种破烂样子?学生在观察调查后得出:(1)车棚盖损坏较严重,原因是所用材料老化。(2)所用的钢架都已锈蚀。通过调查,同学们认识到要修建一个寿命较长的自行车车棚,需要考虑车棚盖的材料质量好坏、车棚钢架需要考虑防锈蚀等。于是同学们展开了争论。最后,决定各自设计用不同的材料修建车棚,看谁设计的车棚价格既低廉又寿命长。

3.制订计划

在确定课题和明确研究目标后,全班共同讨论出以下几个具体的研究方案:(1)分组安排:同学们决定全班分成四组,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调查活动。第一组参观调查湖熟高中的车棚;第二组参观调查初中的车棚;第三组参观调查小学的车棚;第四组调查车棚所用材料的价格。(2)活动要求:第一、二、三组需要调查清楚三所学校自行车车棚的总面积;自行车车棚修建所用材料;能排放多少辆自行车;访问该校总务主任了解建该自行车车棚的总造价;调查该校自行车车棚防护生锈的方法。第四组需要调查市场上普通钢管、镀锌钢管、不锈钢管、石面瓦、水泥、黄砂等车棚建筑材料价格;每天雇佣一名工人的价格;到油漆商店了解防锈漆的价格;根据调查情况写一份市场分析报告,作为其他小组设计车棚的依据。(3)活动时间:星期五下午第三、四节课。(4)活动注意事项:各组学生要听从组长的安排并注意交通安全;在参观中要爱护所在学校的环境,对人要有礼貌;在所在学校领导介绍时,要认真做好记录并遵守纪律。(5)活动总结:下周五下午第三、四节。

4.实施过程

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的特点,往往容易产生兴趣和热情,但真正参加,往往不能长久。这就要求教师认真组织学生都参加到实验中去,学会调查、学会研究。学生每一次重要的研讨活动和调查,教师都一起参加,并给予指导。教师多鼓励学生对每一个活动环节和遇到的问题积极开展讨论,同学与同学之间要加强合作,依靠集体的智慧去完成调查任务。

5.得出结论

学生通过自己的调查获得修建自行车车棚所需要的数据后,进行各自的讨论和设计。为了更正确和专业化,我又请来一位搞建筑的师傅,为学生初步介绍怎样设计建筑平面图?怎样根据市场材料价格设计总预算?学生对设计有了初步认识,在设计中,更加认真,兴趣更加高涨。

6.成果展示与交流

第9篇:研究性学习注意事项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创新性;实验项目;实验教学方法

作者简介:赵秀春(1979-),女,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讲师;徐国凯(1956-),男,辽宁大连人,大连民族学院机电信息工程学院,教授。(辽宁 大连 116600)

基金项目:本文系大连民族学院教改项目(项目编号:201132)、大连民族学院自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项目编号:DC110319)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8-0091-02

实验教学是学生科技创新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是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9世纪初,德国的洪堡提出了“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观点之后,许多大学纷纷把科研引入教学,形成了研究型教学模式。[1]从2007年到2010年,各高校纷纷开始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型、创新性实验项目,大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4]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与实施,是我国高校推进自主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所需采取的重要措施。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既增强了实验教学环节,又将教学与实验相辅相成,实现了研究与创新的齐头并进。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实验教学并不能一味的通过开设新的实验项目来达到目的,而应将科研引入实验,因为开展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更能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的主要模式

目前,国家和各高校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与成绩。以大连民族学院为例,就主要的几种模式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1.辅助教学,延伸教学

辅助教学,延伸教学,即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采取以服务教学为主,在此基础上加以延伸和拓展,题目的选择要注重辅助教学的目的,并要求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辐射性。

理论与实验是密切联系,辩证统一的。实验需要理论作为基础和依据,同时理论也需要通过实验加以验证。[5]两者在教学体系中是相互交叉、彼此渗透、同步发展、统筹协调的。采取这种模式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也能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实现“做中学”、“探中学”。这种模式的实验项目虽然在成果的体现上并不直接,很难产出高水平且具有先进性、创新性的论文或成果,但其潜在的意义深远。它不仅保证了教学的需要,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在后续实验过程中的理论基础和操作规范。在实验过程中既给学生坚定了完成的信心,同时也增强了其学习探索的兴趣,注重于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边学习边研究,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深入研究,不断探索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实验项目通常分为两个层次展开:一是基础层——从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实践能力入手,加深、巩固专业理论知识;使学生对实验室安全和操作规程熟练,了解常用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为自行设计实验和今后工作奠定基础。二是深入层——在基础层的前提下,使项目具有启发性、趣味性和创新研究性,从熟悉实验仪器设备及其使用入手,基于教学内容设计实验内容,通过学习研究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以及研究和创新能力。在熟悉实验仪器设备的基础上,从兴趣出发自行设计实验内容并进行创新。

2.科研引导,导师管理

以教师科研项目的子课题或部分内容作为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将实验项目与教师承担的科研项目相结合,针对本科生进行实验项目的设立,让学生参与跨学科研究以及某些领域的科研研究、应用研究或开发研究。

导师制是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本科生导师制最早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即一个学生或一组学生在一个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的教学制度,由导师对学生进行全面指导的人才培养制度。[6,7]我国许多高校也为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创造了大量的有利条件,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实践项目中,使大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8]教师在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中主要起到指导和管理作用,在项目的选题、学生的指导当中要做到因材施教,细致严谨,引导学生学会科研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独立开展新实验的科研能力。

采用这种模式的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要求学生理论基础扎实,且要将实验动手能力较强的优秀高年级学生培养成导师的助手,辅助导师指导低年级学生进行实验,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优秀学生的实验结果也为课题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数据。这种实验项目模式既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锻炼培养了学生,也服务了教师科研。

3.兴趣带动,竞赛激励

实验项目从兴趣出发,主要针对参赛作品,学生自由选题,并自行设计完成。通过开展学科竞赛,培养、锻炼和展示学生的能力与综合素质,深化实践教学,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学生也往往愿意通过竞赛去展示和验证自我、肯定自我。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有着神奇的内驱动作用,能变无效为有效,化腐朽为神奇。该实验项目就是要使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培养其探索精神,并逐步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应注意的问题

要想使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顺利进行并取得成功,在其执行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各种因素,注意各方面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项目的设立与开展要做到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即使相同学科的不同实验项目其难度也相差甚大,因此对参与项目的学生的要求也就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指导教师要根据实验室或可利用的实验环境与需求设立题目。

选题可根据学生的意愿,兼顾学生的理论基础水平及动手能力等综合素质,从而保证实验项目的顺利开展与持续性。避免设立的题目过于难和宏观而导致学生在进行的过程中产生距离目标遥遥无期的感觉,最终失去兴趣和信心而半途而废,这样往往会起到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学生怀疑自己的能力,甚至失去学习的动力。要做到题目难度适中,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量体裁衣,既要考虑到其实行的难度和安全性,也要考虑到项目对于学生能力的锻炼是否具有研究性学习的特点,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体现项目开展的意义。

2.注重基本功训练,规范其实验安全行为

培养学生的能力固然重要,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和学生安全更为重要,很多安全事故都是由于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差,违规操作和粗心大意造成的。从基本操作开始训练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研基本功,培养学生严谨的、正确的科学态度以及良好的学术习惯和实验操作习惯是理工科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研究的基础保障。

不同的学科其实验形式各异,涉及的操作安全也各不相同,如电工实验涉及到电力和用电安全,化学实验涉及到化学药品安全,财经学院的实验项目和法学院的实验项目则涉及社会安全等。危险不仅来自于实验本身,还来自于物质的毒性、电器使用和操作等方面带来的安全隐患,如化学实验经常会使用一些有毒或强腐蚀性且易燃易爆品很容易引起中毒、烧伤等意外事故,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护措施,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顺利进行;电工实验是以电源为载体,不安全因素较多,设备容易损坏,甚至对人体和实验室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破坏性。当然,高校安全事故的发生通常与指导教师和学生的麻痹大意与违规操作有直接的关系,所以为了保证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实验项目开展过程中必须采取必要的安全和防护措施,同时需要指导教师不仅在项目选题、实验方案的确定、实验过程及项目材料的撰写过程中严格把关、悉心的指导,还要培养学生严谨的、正确的科学态度。对实验过程中随时可能出现的危险,教师应及时提醒,教会学生各种防范措施,以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师应通过指导与讲解使学生谨慎的同时也要打消学生的顾虑,排除障碍,大胆实验,良好的学术习惯和实验操作习惯是理工科学生科技创新、实践研究的基础保障。

3.注重成果,更注重过程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注重成果,但更注重过程。通常教师对本科生的能力和毅力持怀疑态度,所以教师科研普遍只是与研究生培养相关联。但本科生对参与科研的积极性与热情很高,让本科生参与到项目研究中,不仅有助于增强本科生的信心,还能培养其坚毅与吃苦耐劳的精神。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能够真正的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出符合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高技能型实用人才,这就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和审视,对实验项目进行规划和设计。

在项目开展的过程中,要重在发掘学生的研究性与创新性而不是苛求实验的结果,给学生过大压力。[9]失败是成功之母,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通常题目较难,影响因素较多,因此要允许学生失败,使学生在实验的失败中寻找原因,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勇于创新不怕失败的精神,这才是大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创新性实验项目更有意义的成果。

三、结论

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为高校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本文介绍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基本模式,并总结了在项目开展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推进高校自主创新,培养创新人才提供了借鉴与保障,对于实验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国荣,陈达强,吴碧艳.高校本科生教育中研究型教学模式探讨[J].中国高教研究,2009,(3):90-91.

[2]卢山,柯茜茜,陈晓光.在实验项目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时代教育,2012,2(2):2-4.

[3]张琇,倪志婧,等.综合研究性实验项目的教学设计与过程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159-161.

[4]彭喜旭,王海华.生物科学专业本科生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践——以植物石蜡切片及木质素的组织化学显示实验为例[J].安徽农学通报,2011,17(5):156-159.

[5]赵秀春,徐国凯,陈晓云.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精品实验项目设计与实践[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5):497-450.

[6]涂春花.本科生导师制:高校教书育人的新载体[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29(1):39-41.

[7]江锦花.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开放实验室管理模式[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12):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