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

第1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乡土建筑;发展脉络;价值错位;民居更新;问题导向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1254(2014)01-0103-06

乡土建筑研究起始于1964年,伯纳德・鲁道夫斯基(Bernard Rudofsky)举办了一个名为“没有建筑师的建筑”的展览并出版同名著作,此后,乡土建筑研究开始进入研究者和建筑师的视野。他曾试图赋予乡土性与建筑学同等的地位,但在国内外几次乡土热之后到21世纪,似乎乡土建筑研究又重新回到边缘,被看作代表着建筑的“过去”,即便不是建筑的某种落后状态,也是不可能再延续的建筑模式;过去那些经典的乡土建筑传统,尽管在设计、功能及美学层面具有显而易见的高品质,但并不被人认为与当今的建筑现实有什么关系。通常乡土建筑被认为与发展中国家相关或者与少数民族地区相关。从现代主义建筑主流来看,它更多是为特定场合的建筑创作提供一些形式或空间语言的灵感和素材,或者为旅游区或主题公园创造一些异域情调。规划师、建筑师、政治家都对乡土建造者的成就、经验和技艺或者乡土建筑在环境、文化的品质不大感兴趣,因而无论是民居研究还是设计实践都逐渐式微。究其原因,除了大众意识对乡土建筑认识存在误解之外,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乡土建筑研究自身存在许多问题,从而局限了研究的问题、思想和方法。因此,有必要对研究本身进行反思。新的乡土研究开始重新审视乡土建筑的内涵、作用、内容和方法,从而为乡土建筑研究开辟新的路径。

一、国内乡土研究的概述

国内民居研究起始于刘敦桢在1940年代在西南地区的建筑调查,到50年代末,他撰写的《中国住宅概论》和《中国居住建筑简史――城市、住宅、园林》开启了中国民居的研究。上世纪结束后到八十年代初,民居研究开始复兴,开始了对民居的广泛调研。这时期民居研究者成立了自己的民间学术团体――中国民居学术委员会,出版了一大批研究各个地方民居考察的书籍和论文。其主要是对各地典型民居调研测绘,对民居相关资料进行发掘和整理。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方面,加速的城市化进程造成了传统民居被大规模地改造和破坏。这使得许多学者将民居视为文化传统传承和地方文化多样性保留的一个重要载体,因而注重于对优秀民居及其文化传统的挖掘和保护,如陈志华先生等人的研究。其他乡土研究主要从文化层面、环境层面、形态层面来对民居进行分类研究。研究更注重人居环境整体性,比如传统聚落、村镇、名城的研究。 另一方面,在建筑实践方面,伴随着思想解放和文化热潮,对民居特色的研究成为改变时期僵化的建筑教条与探索建筑形式多样化的一种方法。这时,莫伯治早在 1959年设计的泮溪酒家则成为新建筑设计的典范,广州新建筑设计也形成具有鲜明特点的岭南学派,这对全国的民居研究和建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受这一时期后现代主义建筑的影响,设计界也将民居研究作为获得形式和空间设计素材的一种方式。 另外,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一些著名的古村镇和历史街区成为旅游的热点,虽促进了民居研究的热潮,但也造成了许多拙劣的“布景式”模仿民居形式的商业开发和旅游设施建设。在这一时期,也有学者开始借用人类学和社会学等理论来理解民居形态的演变及意义。例如,在云南,受到拉普普特(Amos Rapoport)著作《住屋的形式与文化》的影响,一些学者从文化人类学和历史地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民居的形式逻辑、源流,比如蒋高辰先生及后来昆明理工大学一些年轻学者的研究。

20世纪 90年代后,乡土研究再度兴起,但研究的重点却有所转向,在西方发达国家则力图摆脱“乡土”这个概念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束缚,于是提出所谓“新乡土主义”。它的目的在于对过去乡土建筑中所蕴含的文化传统进行延续和发展,对其所蕴含的民间智慧进行汲取和升华。而在发展中国家譬如中国,仍将乡土建筑作为增强地区和民族文化认同的一种方法[1],这是为现代主义建筑找寻中国式表达的一种路径。

进入本世纪,也有一些学者开始从多个维度(自然地理格局、政区地理格局、文化地理格局)来对民居的形式进行解析,试图回到建筑本体来理解民居的形式逻辑,并对全国和各个地区或者更大范围的“民系”进行民居类型的划分[2],并从建筑空间及形式要素(材料、屋顶、山墙、院落空间大小、比例、组群的关系、结构、装饰)来定性民居的特征[3]。

国外及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发展历程详见表1、表2。

二、有关民居更新的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民居保护和发展的矛盾愈发凸显,于是对传统村镇、历史传统街区保护更新和传统民居的更新研究和实践越来越多。民居更新(有的学者称之为民居再生)的研究开始增多,它关注如何使民居更新既符合现代社会的条件和需求又部分延续并保持传统建筑的特点。这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依托新民居创作和建设的民居更新研究

与传统乡土或者地区建筑研究相比,民居更新研究则更偏重于建筑实践。而与那些目的是创作所谓具有“中国特色”或“地方特色”,从城市中借用乡土建筑的形式及空间特征的研究相比,民居更新研究是“回到”民居本身,在乡村地区开展(部分在城市的传统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开展实践工作,目的是通过现代建筑材料、设计和建设方式来提高民居品质。比较有代表性的民居更新研究和实践包括吴良镛先生提出的整体性、小规模渐进式的有机更新的理论,以及在北京旧城的规划研究和菊儿胡同的建筑更新实践[4];单德启先生在广西、安徽等地的新民居理论建设实践;在云南则形成以朱良文为代表的一批学者在西双版纳、丽江及香格里拉等地进行的新民居建设实践。

(二)注重绿色技术和适宜技术的民居更新研究

新世纪之交,随着对民居研究的逐渐深入,可持续发展日益成为一个社会共识,一些学者开始从生态技术的层面来对传统民居形态进行量化的科学研究。结合环境及气候条件来解析传统民居的形态特征,揭示其优秀经验和存在的缺陷,进而采取当地的适宜技术来进行民居更新改造。这方面研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刘加平教授对陕西窑洞的更新和新型生土技术的研究[5],在云南则是柏文峰教授以天然建材可持续利用为核心的民居更新研究及实践[6]。

(三)注重以乡民为主体进行民居更新的乡村营造学研究

以上民居更新的研究,基本是以建筑师和相关专业人员为主导的、自上而下的更新模式――它提出一系列包含在设计、技术、建造的方案和方法,然后依赖地方的施工队统一建设。这种方式是将城市建筑学的一些基本价值和方法在乡村地区的移植和运用。因此,一些学者和建筑师也开始立足于乡土,以服务于乡村本身为出发点,探索一种有引导的村民自主更新模式。台湾建筑师谢英俊与温铁军创立的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合作设立了乡村建筑工作室,采取乡民建筑教育和协作的方式来进行民居更新改造,致力于推广“常民住宅,协力造屋”,在国内开创了培训乡民自助改造居住生活的新型民居更新模式。 王冬教授在国内较早从乡村社会的角度来关注民居更新的问题,提出所谓乡村建筑学[7]的基本雏形,它以“合作建造”“过程建造”“自主建造”为核心,涵盖乡村共同建造的“历史传统”“村落建造共同体”“社会功能作用”“模式及方法”“开放体系”“过程及相关技术”六大问题。

上述学者都试图继续着晏阳初和梁漱溟等先辈开创的“平民建设理想与乡村建设”精神。这对于当前大范围大规模的民居更新来说,虽然艰巨,但也许将是一条更契合乡村民居更新需求的道路。

三、当前民居研究存在的问题

(一)基于自然历史的乡土建筑研究之局限

乡土建筑的研究从属性上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基于自然历史研究和基于问题为导向的研究。前者是通过观察来描述研究对象的特点和属性,得到研究对象的各种现象、素材、数据和认知,研究通常更关注有关乡土建筑的现象和数据的收集和梳理。基于问题导向的研究是在前者基础之上能够发展出基本的概念、规则和机制,可以把客观对象的理解上升到更加理性的层面,并能够创造出新的知识,对现实的实践进行科学指导。

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自然历史研究是乡土研究的初始和基础阶段,具体表现为以物质形态研究、历史研究、社会研究、文化研究为导向,形成各种方式的民居类型划分方式;在实践层面则表现为注重文化和美学层面的品质,从形式风格层面来对乡土建筑进行分类,目的是从中提取可以借用到新建筑中的形式特征,成为创造本国文化特色和建构民族自我认同的一种方式,但许多这类研究也忽视了对于真正解决乡土所存在问题的关注。

(二)注重对传统具有价值的相对少数个案而忽视或无法应对当代的大量性民居

当前国内民居研究更多关注部分有文保和经济价值的少数个案,却忽视了广大民居主体――大范围大量性由居民自主建造和使用的当代普通民居。这些城市之外主要居住形态正经历深刻的变迁,是亟需研究却又是最缺乏研究,也是目前理论体系无法应对的问题。

(三)嫁接城市经验的民居更新实践与乡土现实条件相错位

与国外发达国家乡土研究相比,国内研究最大的不同主要是缘于当前中国发展中国家城乡二元的国情,在城市之外仍具有广大的乡土地域,多数民居仍然是居住形态的主体,也是仍处于不断演化的“生命体”,而不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乡土建筑已成为了过去传统社会的少数建筑先例和遗迹。简而言之,“当代的”“大范围大量性的”“正在演化的”是中国民居典型存在状态,决定了乡土研究在文保和历史研究之外具有更多的现实性、实践性的需求,这也是中国存在大量的民居更新研究实践的原因。但是,目前的民居研究可以说是一种基于建筑学专业视野和城市价值的、脱离民居使用主体和乡土实际条件自外而内的研究。类似英国工艺美术时期建筑师的实践,他们崇尚乡土建筑的人性和美学品质,却陷入乡土建筑设计的悖论:由建筑师设计的“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对每一个建筑琐碎的细节都要进行设计控制,“刻意”表现出一种原生自然的、“随意”的建筑形式,实际上成为与乡土建筑精神大相径庭。

(四)自发建造体系研究与当代建筑学缺乏应有的联系

一方面,受自组织理论的影响,对于乡土(地区)建筑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对民居自建体系的研究,但这些研究更多是利用自组织原理来描述和解释乡土(地区)建筑的生成过程和形态特征[8],虽然他们试图从乡土建筑使用主体的层面来反思现代建筑学的缺陷,却较少探讨在当代建筑学的语境下如何介入乡土(地区)自组织机制。另一方面,受亚历山大所倡导的社区自建模式的启发,一些学者也尝试以乡土为主体发展乡村建筑学,对乡土建筑自建体系的探索也很有意义[9]。但这种研究的前提设定或多或少认为当代建筑学在乡村并不适用,乡土社会及其知识体系与当代城市具有很大差异,但在当今地区联系日益密切社会,二者是否可以形成更积极的结合却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四、乡土建筑研究的展望

针对目前国内乡土建筑研究的现状,通过借鉴当前国外乡土建筑的新趋势,结合国内的实际情况和特点,笔者认为乡土研究应该注重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路径:

(一)面向当代乡土问题“以积极实践为导向”(activist-oriented)的研究

过去对乡土研究的通常是以物质形态研究、社会研究、文化为导向研究,这在当今现实中并不足够,认为更加注重“以积极实践为导向”的研究。这样就要放弃认为乡土建筑承载着文化“真实性”这种观念,应把乡土认作是一种政治工程。它的基本任务是根据不断变化的现实,来对所谓过去进行不断的诠释和再诠释[10]。这些研究促使人们更深入了解乡土建筑的本质,以及它在不同时代在不同地方变化的过程,是什么导致了传统乡土建筑的消亡、适应、复兴或继续发展?乡土建筑怎样才能在当今及将来发挥最大的作用?因而这类研究更加注重影响乡土建筑理论和实践的广泛问题的研究,包括认同(identity)、族群性(ethnicity族群渊源)、遗产和旅游、传统的终结和再造(reinvention)、政权和统治(power and dominance)。许多的研究着重将乡土知识运用于当代住房领域,尤其是对城市棚户区的研究,将城市非正式住宅看成乡土建筑新的研究领域。

结合当今中国,民居更新虽也算是某种“积极实践”,但是往往只是关注有文化保护价值的聚落和民居,对于乡土中那些正处于深刻变化的大量性普通民居则很少给予关注,而这恰恰是当前乡土建筑研究最重要也最急迫的问题。另外,乡土研究通常关注的是建筑物质环境,而很少关注物质环境背后隐藏的社会公正、生态危机等问题。还有与民居自发营造密切相关的居民和社区如何参与设计,传统工匠在现代建筑体系的角色和发展等问题,均是值得研究的方向。

(二)乡土建筑作为解决当代问题的模型系统

鲁道夫斯基曾认为乡土建筑比现代建筑蕴含更多的实践智慧,对比现代建筑给人性带来的许多问题,将其视为解决与自然相和谐关系的建筑良方。然而,这在以现代主义建筑理论为中心的话语体系中很少能得到人们的认同与重视。拉普普特[11]在“向乡土建筑学习――乡土建筑作为一种模型系统”一文中认为乡土建筑应对环境、文化、技术变化等方面问题时积累了大量的经验,通过研究、分析乡土建筑在面对以上问题时的动态变化、它的成功和失败,发现其中的基本规律和机制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设计的本质。

通过在思想、情感、形式与空间之间建立联系,乡土中“原生性”的概念(它们是基于蕴含于乡土建筑中原生的和具有创造性过程所产生的结果)将会产生特定的建筑思想,形成坚实的建筑原型。它们在不同社会中具有普遍的规律性,而且又具有某个社会的特定性。这促使现代设计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有助于促进将来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着眼未来注重人居环境可持续性的研究

在 1999年一场名为“21世纪的乡土建筑”的演讲中,奥利弗提出应该使建筑学者和大众改变对乡土建筑的思维定势。他们把乡土建筑视为一种过去的、落后和贫穷的代表,这种看法实际是一种短视的思想。当今全球社会所面临的挑战是如何以一种可持续的方式来满足亿万人的居住需求。而当今仍有 90%的住所属于传统的和不断演化的乡土建筑,如果要使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居住需求,就必须不能忽视对乡土建筑的研究。这代表了当今乡土建筑研究向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转向。这也引出了一系列问题:当今生态的、文化的和技术的变化对乡土建筑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乡土建筑在其中能发挥怎样的作用?乡土建筑是否可以应对或适应这种变化,从而能够符合新的生态和文化环境?还是乡土建筑不得不消失,正如上一个世纪许多业已消失的传统那样?传统中某些特定的部分是否更加适应这种变化而相对其它方面可以存留下来?

在当前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全国广大乡村聚落和建筑如何良性发展,是影响社会和民生的重要问题,然而当前的各种应对措施却具有很多问题。例如,2011年建设部村镇司提出将“建立健全村镇规划制度和标准体系,规范村镇规划编制”作为一项工作要点,要求各省抓紧出台《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办法》。然而,中国大约有行政村69.2万个,自然村535万个(百度百科)。面对如此大量的村庄,要按照城市的方式来编制规划和进行民居设计,几乎是难以实施的,即便是实施了也未必能形成理想的结果。另外,在少数民族或贫困地区,有许多由政府主导的大规模的民房改造和建设项目,这些项目如何激发地方自下而上的力量,避免现在由政府统建造成的在物质环境、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许多负面问题?会对广大的乡村地区的社会和生态产生怎样巨大深远的影响?如何建立一种适应于乡土转型的建筑知识体系,引导大量的民居能可持续的发展?这些都是乡土建筑研究所应该关注的问题。

五、结论

综上所述,对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大致可以概括为六个方面:(1)价值错位:乡土研究中移植城市的、现代的技术体系及价值标准;(2)专业偏向:研究偏向于物质的、美学的、有价值的、少数个案;(3)外部介入:专家、政府自上而下、自外而内的操作方式;(4)主体空缺:缺乏居民和工匠自下而上的有效参与的研究;(5)城乡分离:基于自主营造的乡土建筑设计体系与现代建筑学的分离;(6)偏离现实:没能结合当前城乡现实条件变化对乡土建筑的影响和新的可能性。

要应对这些问题,除了上文建议的三条路径之外,从根本上应转变当前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基于“特色攫取”的“潜意识”和基于城市的思维模式来衡量乡土建筑的“价值取向”,从而回到乡土问题本身。基于乡土建筑具体情境和发展趋势,应从注重自然历史式的考据研究到注重民居形态逻辑、动态发展和内生机制的研究;从注重个体民居(聚落)典范的个案式研究到关注广泛一般民居的普遍发展规律和问题的研究;从以专家或政府自外而内(自上而下)的“局外人”介入方式的研究转变到在新的社会经济技术语境下结合并民居内生力量的乡村建筑知识体系的研究,最终拓展当前乡土建筑研究和实践的视野,并为其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

[KH*2/3D]

参考文献:

[1]吴志宏.对现代建筑“中国性”思想中本质主义的解析[C]// 张复合.中国近代建筑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中国近代建筑研究与保护.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683-687.

[2]蒋高辰.四大谱系统[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5:11-18.

[3]陆元鼎. 世界民族建筑国际会议论文集[M]. 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1997:6-10.

[4]吴良镛.北京旧城居住区的整治途径――城市细胞的有机更新与“新四合院”的探索[J].建筑学报, 1989(7):7-14.

[5]刘加平.传统民居生态建筑经验的科学化与再生[J].中国科学基金,2003(8):234-236.

[6]柏文峰.云南民居结构更新与天然建材可持续利用[D].北京:清华大学,2009:101.

[7]王冬.族群、社群与乡村聚落营造:以云南少数民族村落为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188,255.

[8]卢健松. 自发性建造视野下建筑的地域性[J]. 建筑学报,2009(学术专刊):49-54..

[9]王冬.乡土建筑的自我建造及其相关思考[J].新建筑,2008(4):12-19.

第2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型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对策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 A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的背景下,我国新型乡村建设进行的如火如荼,乡村社区的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广场景观作为新型农村社区环境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为居民提供日常生活休闲娱乐的场所。但目前,在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忽略了乡村景观特色。同时,也没有形成健全的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体系。因此,如何将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营造与新型乡村社区建设相结合,成为新农村建设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1、相关概念界定

1.1新型乡村社区

“新型乡村社区”不同于传统的自发形成的社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共同体”,而是政府对社会发展建设统筹规划以及制度变迁产生的,是在政府主导下,按照城镇总体规划,破除原有自然村落的格局,建立的以农民为居住和生活主体的具有规划性特征的包含多种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农村社会生活共同体和现代化农民居住区。新型农村社区要求具有与城市社区一样的高度组织化管理和比较完备的社区服务体系,环境优美整洁、功能完备、管理有序,能够有效地为农村社会提供组织、管理和服务。

1.2乡村景观

本文中对乡村景观的定义,就是指乡村地区范围内,人类因生产、生活的需要,在地表之上叠加人类活动形成的人文景观以及自然景观的综合表现,既包括乡村人文景观,也包括乡村自然景观。

1.3乡村广场景观

乡村广场景观主要包括广场的整体规划布局和空间划分,景观构成要素的布局、外形、色彩和施工方面等,使得广场景观与周边的环境相适应,达到统一和协调的效果,使它既满足当地居民生活的需要,又体现乡土文化特色。

2、新型乡村社区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现状及问题

2.1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现状

2.1.1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构成

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构成主要包括建筑及构筑物景观、用地铺装景观、乡土自然景观以及服务设施景观。

建筑和构筑物景观一般是广场景观的主体,其性质决定了广场的类型。乡村社区广场景观中的建筑和构筑物景观大多体现了一种乡土文化,比如一些祭拜土神的城隍庙、村口土地庙,居民的传统习俗、民俗礼仪、祭祀、农事活动、婚丧礼仪等都在这类建筑和构筑物景观中进行。

用地铺装作为广场景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广场景观中的使用效率很高。用地铺装景观不仅可以通过色彩、质感和线形的对比引导和揭示广场空间,还可以美化广场的环境。

自然乡土景观是新型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框架的基础。乡村社区景观通常是以良好的自然环境为依托,其整体形态是由乡村社区的自然环境决定的。

服务设施景观属于人文景观的范畴,是广场景观吸引人的重要构成之一。广场中的服务设施景观是依据广场的主题和环境来营造的,它的形式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精美华丽,雕梁画栋,整体感觉精致灵巧,从而形成广场景观色的部分。

2.1.2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特征

目前,一些乡村社区对原有的广场景观进行相应的保护和修复,维护其原有的公共空间。而大多数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是以新建的建筑为主要基础,并结合乡村社区原有的自然的乡土景观,形成硬质空间。但在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部分乡村社区的广场景观并没有考虑乡村的实际情况,盲目营建,导致一些广场景观的利用率低下,并且没有发挥其功能作用。

2.2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存在的问题

2.2.1缺乏对原有乡村广场景观的利用和保护

由于缺少乡村景观保护意识,新乡村社区建设中原有广场景观遭受破坏。原本的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景观不见踪影,从而导致其形成的公共空间变成了消极空间,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同时,新建的广场景观刻意对城市景观进行模仿,使得乡村景观的文化价值被逐渐淡忘,导致原有景观特色被破坏。

2.2.2广场景观各个构成要素无法协调统一

当前,大多数新型乡村社区在广场景观营造中,都比较随意。广场景观的规模和空间形式并没有考虑乡村社区的特点,形成与之格格不入的景观。并且,广场景观各个构成部分之间没有相互的联系,相互的搭配没有形成统一的整体,缺乏场所精神。

2.2.3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忽略乡土文化特色

不同的乡村社区应该呈现出不同的乡村景观特色。但一些营造策略往往具有很大程度上的随意性,缺乏对广场景观正确观念的指导,误导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发展。在新型乡村社区建设中,都是盲目模仿城市景观,却往往忽视了自身具有的精神及文化价值,造成乡土文化的流失。

3、新型乡村社区背景下的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对策

3.1加强对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保护意识

乡村居民大多不能对乡村社区广场景观有保护和利用意识,更不清楚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价值所在。因此,应加强对农村居民的乡村广场景观价值的宣传和教育,使他们认识到乡村广场景观营造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环境和保护生态环境,并引导当地居民加入到乡村广场景观营造的过程中,促进良好的乡村社区氛围的形成。

3.2构建合理的广场景观营造体系

在乡村社区广场景观营造中,应该充分考虑各个构成要素的特点,根据其不同的特征来进行相应的营造。

在建筑和构筑物景观方面,应该以维护与修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营造。对于那些有一定历史价值和地域特色的广场建筑景观应该保持其原来的风貌。对于新建的建筑物景观,应注重“现代化加乡土味”的建筑,即用现代建筑材料、现代建筑技术,建造具有明显地方特色的建筑。

在用地铺装景观方面,需要对用地铺装的材料和色彩进行选择,根据广场景观的不同分区和主题来进行适宜性的营造。

在自然乡土景观方面,应该使自然乡土景观能烘托广场景观。由于自然乡土景观,决定了广场景观的布局和空间形式,因此,在营造的过程中需使乡土自然景观与周围的环境形成互补,同时,还有使其与广场景观其他构成要素相互联系,形成互补,从而使广场景观更加富有层次性,主次分明。

在服务设施景观方面,需要做到以形式上的创新和精致来突出广场的主题和场所精神。通过对其色彩、材料的选择,充分挖掘乡村的历史、文化,寻找有人文典故的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同时应具有创新的思维,使其能够起到强化空间环境和文化内涵的作用。

3.3体现乡村文化特色

需要严格控制乡村社区广场景观的规模,以科学合理的广场景观营造理论为指导,考虑乡村的环境特征,因地制宜,还需考虑乡村居民的心理、行为进行充分的研究,从规划设计层面有效地保护和继承乡村广场景观的固有风貌,使得地方特色随着乡村的更新改造而更加美好。

4、结语

乡村社区环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广场景观则是人们生存的外部环境,只有好好保护广场景观的完整性和乡土文化特色,正确引导新型乡村社区的建设和发展,加强公众的参与,才能有效的充分利用乡村景观资源,协调乡村社区广场景观和周边环境的关系,解决新型乡村社区建设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税伟、陈烈、任杰、张启春,国外乡村城市化研究的起源,进展与比较[J]世界地理研究,2005(1).

第3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华侨文化;传统体育;影响

【Abstract】Taishan traditional sports are local cultures Chinese culture and Taishan Wuyi overseas Chinese product, provide spiritual and materi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aishan traditional sports, so Taishan nine person volleyball became modern volleyball history living fossil,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local fitness activities andtourism economy.

【Key words】Chinese culture;Traditional sports;Influence

1 文化、华侨文化及台山传统体育文化的概念

1.1 文化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1.2 五邑华侨文化

1.2.1 五邑华侨文化的界定

广东江门市,包括台山、开平、恩平、鹤山四市以及新会、蓬江、江海三区,史称“五邑”。它位于珠江三角洲的西侧,是全国著名的侨乡之一,它集南北风情于一地、兼中西人文于一体,其文化特色呈多元性。

五邑华侨文化是由于华侨出国,侨居异地,将中国文化与侨居国文化交流、结合的产物。华侨文化载体是华侨,他们借助于探亲往返、书信往来、保持与家乡联系,有的回国办实业、教育、医院及其他福利慈善事业,影响或改变当地文化景观或结构,同时也将本土文化流布侨居地,这种由华侨兴起和传播的特殊文化,称为华侨文化。它作为一种文化类型,在以后形成和成熟。华侨这个特殊社会群体,生活在国外,但故土又在祖国,一方面他们保留原有语言、风习,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有着深厚的本根文化基因,另一方面,又深受侨居地文化浸染,接受、吸收当地异质文化,使之成为自己文化一部分。所以,华侨文化具有国内和国外两个源头,具有明显的跨文化、跨地域性质和特点,处于内外两种或多种地域文化边缘,是一个特殊文化系统。但对国内某一地域文化来说,它又是这个文化系统在海外的延续和空间占用,如岭南文化在海外所拥有华侨群体和地域即为岭南文化一部分;对于它产生的故土一方,华侨文化同样具有明显中外文化结合品格,无论在土地利用、聚落建筑、语言、风习、衣冠履带,乃至行为方式、思维理念等方面,都有异于当地文化或深入嵌入后者之中。这是外来文化在当地移植或变异的结果。广东五邑、梅州、潮汕侨乡所耸立大量西式建筑,星罗棋布于海南,雷州半岛橡胶、热带作物种植园,以及各地方言所夹带英语、马来语等,无不展示华侨文化中西合璧品格。

1.2.2 五邑华侨文化特征

在探讨岭南文化、侨乡文化的特征时候,不少学者提到了它的开放性、包容性、创新性以及与世界发展紧密联系的时代性等问题。所谓开放性,是指侨乡人民没有固步自封,而是善于接受外来文化中对自己发展有用的东西,以充实自己的力量;所谓包容性,是指不盲目排斥外来文化,没有把它视为异端,而是在确保本民族文化的主体地位的前提条件下,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价值,与之共存;所谓创新性,指的是对外来文化不生硬照搬,而是学习外来文化中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并结合侨乡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运用;所谓时代性,就是要与时俱进,跟上时展的步伐,吸取人类最新的发展成果来建设侨乡。

二战以后,随着海外华侨多数加入侨居地的国籍,成了外籍华人,侨乡也随之变为海外华人的祖籍地。但他们仍是我们的亲戚和朋友,他们那边与侨乡仍有经济、文化往来,海外华人文化仍会对侨乡产生影响。侨乡人民与海外的亲戚朋友交往过程中仍可以接触外来的先进文化,从中吸取对自己发展有用的东西,推进侨乡的现代化建设。

1.3 台山传统体育文化

台山传统排球文化纯属地方区域性文化的组成部分,在它诞生与发展的过程中受到来自区域性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它折射出地方性的基本特性,突出本土文化特色,是我国传统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九人制排球运动历史悠久,是20世纪广东具有代表性的体育运动之一,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和文化价值,20世纪 70 年代总理以一句“全国排球半台山”作为对广东排球运动的肯定与赞扬。随着群众体育的不断发展,九人制排球运动逐渐作为一种特色区域体育文化被传承和保留下来,迄今依然是“中国排球之乡”――广东台山群众体育运动的主要开展项目,并在 2009 年入围广东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现代全球化的浪潮中,九人制排球文化在台山得以传承和发展,汲取了岭南地区特有的生命力和文化内涵,逐步发展成为台山推行全民健身计划、促进全民身心健康的特色休闲体育运动。

2 五邑侨乡文化对台山传统体育影响的重要体现

2.1 侨文化与台山传统体育

排球对台山来说并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曾经寄托着华人华侨对家乡的桑梓深情以及对家乡晚辈健康成长的美好愿望。现在它又成为“内外两个台山”乡土之情的联络纽带,也成为台山侨乡文化的标志。

我们追忆排球运动传入并在台山蓬勃发展的早期历史,从中体会到了华人华侨对祖国和故乡的款款深情,也认识到他们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舞台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2.2 华侨与台山传统体育

《广东省志・华侨志》曾总结说“:台山能成为‘排球之乡’,首先应归功于华侨。”排球在台山兴起、发展、繁荣的历史上,处处可见台山籍华人华侨及旅港澳乡亲的身影。但是,有关台山排球与华人华侨的研究明显落后。相关的资料星散于各种档案、杂志、报纸,无人问津,专门的研究成果几为空白,这与台山在排坛的显赫声名以及她“第一侨乡”的身份格外不相称。鉴于此,在广泛搜集资料以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大体勾勒出排球运动由发明到传入台山并在此落地生根的一段历史,引起更多人对华人华侨体育研究的关注。

2.3 华侨子弟将排球带到台山

排球在1895年由美国霍利奥克市基督教青年会体育干事威廉・摩根(William G.Morgan)发明,并在 1905 年左右首先由美国来华的传教士 J・霍华德・克洛克带入我国广东地区[1]。中国早期的青年会体育干事梁兆安曾回忆:“1905 年排球运动传入我国。最先打排球的是广州和香港一些学校的学生,并举行校际排球赛。”

台山的许多华侨子弟在广州读书,1914年,他们假期回乡时便开始集结成队,以排球消遣娱乐,并吸收当地青年参加。学生返校后,当地青年便分队角逐,切磋技艺。这些在早期把排球运动带回家乡的中学生,如伍廉瑞和黎连楹,日后成为威震远东的排球名将。

2.4 华侨及子弟推动台山排球的传播

由于缺乏详细记载,我们没有办法将当时华侨子弟参加排球运动的情况作详细的统计。但是,正如柬埔寨 1965 年5月6 日《工商日报》载文所说的那样:“当时,在四十年代活跃在台山排坛的,不少是富裕阶层,其中多数是华侨子弟。那些素质好而又爱好打排球的农民子弟,往往因家庭生活困难而四处奔劳,其球艺亦难发挥。”

由此推断早期排球传入台山时,华人华侨以及侨属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因素。

由于华人华侨的支持与华侨子弟的推动,排球传入台山并得以迅速普及,深受当地人们喜爱,出现了“兄弟双入场,父子两对阵,爷爷喊加油,奶奶烧开水”的全家总动员情景。群众基础雄厚,华人华侨以及旅港澳同胞大力支持,使台山排球运动在中国及至世界上都享有盛名,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达到鼎盛。

2.5 侨资与台山传统体育

海外侨胞生活在海外,心系祖国故园,爱国爱乡之情浓烈,一贯热心支持家乡建设。为提倡健康娱乐,抵制不良习惯,达到强身健体,他们都普遍比较重视促进家乡体育事业的发展。在著名侨乡台山、有旅外乡亲捐资组织的各种体育会,在体育会的领导下,各乡镇的体育活动十分活跃,排球运动更是成为群众喜爱的项目。

台山有“排球之乡”之誉,是与台山百万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对家乡排球活动的积极支持分不开的。县内各体育协会为利于开展工作,聘请了80多位热心体育的华侨、华人、港澳同胞担任名誉主席或顾问,协会在这些热心人士的支持下,动员广大海外乡亲为发展家乡的体育事业出钱出力。

加拿大籍台山人朱正贤(香港时富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从1982年到1990年连续九年赞助在台山举办“振兴杯”排球赛,每届都邀请全国甲级队伍参加角逐,共捐资100多万港元。同时还捐款作台山排球基金会。1984年以“正贤杯”名义赞助国家女排与古巴女排的对抗赛在台山、江门两地举行。“振兴杯”的举办,得到了海内外乡亲的称赞。白沙、端芬、三合、广海、海晏、斗山等十几个区,镇的华侨(华人)、港澳乡亲一呼百应,纷纷捐资举办杯赛。计有白沙区的“丰水杯”排球锦标赛、白沙镇的“昌明杯”赛、斗山镇的“华侨杯”赛、海晏中镇的“达贤杯”赛等。一些杯赛还逐渐形成了制度,如台山镇一级的“兴旺杯”排球赛,从1982年开始举办就一直未停办过。山区浮石乡,早在20年代就有“华利波”排球运动组织。旅美老队员得悉家乡举办“振兴杯”排球赛,很受启发,纷纷给家乡捐款支持开展排球活动。该乡成立了排球协会,利用华侨捐款修建球场,举办比赛。到80年代末,已实现了村村有球场、球队,天天有活动,节日有比赛。

3 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如何传承与发展

3.1 运用现代信息手段实施对外传播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深入推进,现代信息手段如手机、互联网等以自身独特的优势,成为广大民众获取文化信息的又一重要载体,也对新形势下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和广大民众的文化认同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现代信息手段发挥着越来越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党和国家也不断加强对如何利用和规范这些现代信息手段的关注和指导。要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手段在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传播中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打造现代信息手段中正面舆论的强势、即时互动功能的有效发挥、专业化的现代传播队伍等推动广大民众在潜移默化中实现对侨乡文化的认同。

3.2 利用全民健身活动形式深入民心

全民健身关系着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10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1995―2010年)》规定的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全民健身条例》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制定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到2015年的总体目标是: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进一步增强,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显著增加,身体素质明显提高,体育健身设施更加完善,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利用全民健身活动形式,使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得到继承、发展、保护和创新。

3.3 借助旅游资源的方式促进内涵发展

当今社会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大众化旅游的浪潮席卷着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旅游业正以前所未有的势头迅猛发展。旅游业的发展给旅游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同时,也对当地的社会文化产生了一系列潜移默化的影响。

侨乡蕴含着丰富的旅游资源,通过旅游资源的开发,使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创新与发展,更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使五邑侨乡文化和台山传统体育文化得到内涵与外延的拓展。

4 结论

台山传统体育是华侨文化与台山本土文化交融的产物,五邑华侨为台山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精神和物质支持,使台山九人制排球成为近代排球运动史上活化石,促进当地全民健身开展及旅游经济的开发。

【参考文献】

[1]任莲香.体育文化论纲[J]. 体育文化导刊,2003(03).

[2]周红律.对排球运动社会学理论的探讨[J].体育学刊,2001(01).

[3]周爱光.竞技运动与竞技运动文化[J].体育科学,1998(02).

第4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若说风俗的范围,绝对是一个广,稍往细里说,它包括诸如服饰、饮馔、住宅、出行、游戏,礼节、姓名、迷信、生育、丧葬、节日、赛会、婚仪、结社、谣谚、俗语、文身、艺术、技艺、赌博、妓等等方面,连怎么骂人和怎么自杀也属于风俗。

据我看,风俗至少有八个特性,具体的表现不胜枚举。

一曰,风俗有全民性。就是说,相当一部分风俗,是由全民所创造、所享用、所传承的,而非哪个阶层或阶级所独创独享的。比方说,汉服、胡服、和服、西装,人们都穿;饺子、年糕、元宵、粽子,中国人都吃;寿司、生鱼片日本人都吃;面包、黄油欧洲人都吃;老北京人都住胡同里;蒙古人都住蒙古包;藏族人见面献哈达;欧洲人见面时拥抱;汉族人见面过去抱拳称“久仰”,道万福,如今握手;五代以后汉女都裹小脚;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中国人都过;风筝、划拳、鞭炮、斗蟋蟀普及于全国;旧式婚俗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送彩礼,拜天地;欧美人多复仇之心;日本人爱樱花,自杀常剖腹;炎黄子孙多恋乡土;古希腊人富于冒险性格;犹太人宗教热情高;土耳其人悍勇难犯;德国人爱好哲学和啤酒;中国人有强烈的家族观念,等等。这些,都表现了风俗的全民性。

有个外国学者说,“民俗是无学问阶级的心灵上的财产,蒙昧人心理的表现”。这是一种只强调草根风俗的说法。我国民俗学界也有类似的说法,说“民俗是广大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创造、享用和继承的文化生活”。这也是在强调草根性。他们把“风俗”称之为“民俗”,草根性便明显加强。他们似乎是在表示,我只研究草根风俗,别的不管。我觉得,“风俗”二字更好些。它的涵盖面更广,什么俗事儿都包括进去了。

二曰,风俗有等第性。风俗,既有草根风俗,也有精英风俗。霸王鞭、踩高跷、跑旱船、耍猴儿、耍中幡,多是农民和市井细民的娱乐;投壶、诗钟、马球、高尔夫,多为官绅、士大夫、豪富所玩赏;黑牛、铁蛋、二愣、老栓、狗剩儿一类又土又俗的人名,多为下层民众所取用;易安居士、东坡居士、归来子、山谷道人之类的雅号,皆为文人雅士所取用;曲水流觞起自王羲之宴饮兰亭,后被帝王和天下文士墨客所仿效;欧洲的上等人有自己的沙龙语言;芬兰的大学生有自己的戴帽日,等等。

草根性、精英性,过去叫阶级性。但一提阶级性,人们便容易往阶级斗争那儿想,还是叫草根风俗和精英风俗好。生活地位不同,风俗就可能有差异,不可能完全一刀齐。

三曰,风俗有民族性。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中国有裹小脚、划龙舟、寒食节、中山装;日本有赏樱、剖腹、花道、茶道;骂詈,中国人好骂娘,骂“龟儿子”、“杂种”、“丫头养的”,多关乎传宗接代,欧美人爱骂“”、“蠢猪”、“笨蛋”,多关乎人的本领;薙发梳辫是古时女真人、满族人的发型;泼水节是傣族和缅甸人的节日。各民族风俗互有长短,汲长弃短,方能培育本民族的良风美俗。

四曰,风俗有地方性。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北方民风雄健豪爽,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南方民风纤秀典雅,江浙多才子佳人;山西人爱吃醋;湖南人爱吃辣椒;北京豆汁、东北血肠、广东蛇羹,各据一方。地理各异,历史不同,风俗便呈现地方性。入乡随俗,是一种交际文明,尊重和夸赞外乡,也是一种交际文明。自大自傲,奚落他乡,不足取也。

五曰,风俗有时代性。有些风俗只出现在特定的时代,后来就衰微了,失传了,没了。长袍马褂解放后逐渐消失;汉人薙发只在清代;小脚起自五代,今已消亡;寒食节起自春秋,今已不过;姑娘不穿裙子而扎板带、梳小刷子,只出现在“”时期。

代代有特色,风俗各不同。坏时代有坏风俗,好时代则相反。压迫你薙发,不薙别想留头;裹小脚,疼也得裹,脚不小嫁不出去;姑娘梳小刷子,造起反来干练得很,不弱于彪形汉子。这些恶俗,皆是坏时代所造就也。如今每临新春有春晚,则是好时代造就的美俗也。

六曰,风俗有传承性和坚韧性。风俗一旦形成,便极易传承,极为坚韧,不易改变。多子多福观念在甲骨文里就有反映;汉族束发长达三千年;起于春秋的风筝飞翔到今天;踏青唐代就有;中秋节、清明节、春节起源都很早;日本人参拜神社,已有千百年;俄国人爱酗酒,不知传了多少代;犹太人热烈的宗教情绪早在古老的《圣经》中就有表现。

风俗的坚韧,正面说,就像是根深水足的大树,难听点说,像是难戒的烟瘾。“”那么“破四旧”,也没把春节破了,人们照样守夜、吃饺子。多子多福观念,农村搞了那么多年计划生育教育,也没改变多少。俄国总统出了多少狠招,俄人的酗酒之风也禁绝不了。移风易俗,难矣哉。既需要强力,更需要促使条件成熟。

七曰,风俗有民众性。也可以叫通俗性、非官办性。风俗常被称为“民俗”,凸显出了风俗的民众性。“民俗”一词,不如“风俗”的涵盖面广,但也差不离,所以人们常用它。风俗之“俗”即通俗性之意。风俗不产生于书本、庙堂和研究机构,而产生于日常生活,由老百姓自我创造,自我弃取。它不是不可捉摸的高深学问,而是人人明白、人人实践的东西。

风俗,绝非一纸官衙命令所能创造,更非一纸硬性禁令所能禁绝。禁除一项风俗,须先有民间的愿望托底,老百姓想不通,禁令便要短命。比如京城禁放鞭炮,起初想彻底禁绝,但总能听到市井间鞭炮隐隐,报怨之声则更烈,于是,官方只好退让,官民互相妥协,改为可以燃放,但要守规矩,于是皆大欢喜。

风俗因为有通俗性,所以力量很大,人多力量大嘛。于是,自古便有“采风”之制,帝王要把风俗采来看一看,分析一下,看看老百姓怎么生活,心态、兴趣如何,以便确定相应政策。

八曰,风俗有非政治性。风俗就是风俗,别拿风俗当政治,更不能拿政治手段来对待。民众认可的风俗,只要不是恶俗恶习,就应当尊重,不要轻率破坏。即便是不良风俗,也不可用暴烈措施对之,而应教化之,引导之,依法治理之,使之消亡。

“”伊始,大破所谓“旧风俗”。牛仔裤,剪掉;烫发,剃掉;尖皮鞋,剁掉。搞得风声鹤唳,午夜惊心。一项风俗的臧否去留,竟牵系了无数人的命运。那是一个风俗与政治划等号的年代。其实,牛仔裤、烫发、尖皮鞋皆非恶俗,而是民众认可之俗,理应尊重。最后,牛仔裤之类都顽强地留存了下来,一样也没少。

“”后有一段时间,妇女留披肩发,青年穿喇叭裤,皆被批为自由化。其实,留披肩发乃爱美之心所致,不过是一种女性风俗,穿喇叭裤乃趋时之心所致,不过是一种服装习俗,全与政治不搭杠。本应听其爱好,但却草木皆兵,实在不应该。

第5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乡村文化 朱家峪 乡村旅游业 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b)-0246-02

山东省作为农业经济大省,旅游业的发展给山东经济发展带来空前繁荣,近几年来,我省乡村旅游业也出现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丰富了我省旅游产品的种类,促进了我省旅游经济的良好发展,而且在增加农民收入,推动我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都起到了良好作用。乡村旅游业的迅速崛起,给周边环境、人文、经济的影响,利弊参半,如何保障乡村旅游业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以下根据朱家峪旅游景点的发展现状,进行详尽分析,提出可持续发展策略。

1 朱家峪旅游景点开发现状

朱家峪,是中国北方地区典型的山村型古村落,是山东省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有“齐鲁第一村”之称。祠庙、楼阁、古桥、古文化遗址等景点星罗棋布;长白、胡山诸峰拱卫映带如画;悠久的历史文化,多姿多彩的风景名胜资源吸引着大批中外游客和学者。朱家峪寓含政治、历史、民族、宗教、文化、园林、建筑、艺术、自然、地理等科学。朱家峪自明代以来,虽经几百余年沧桑,仍较完整地保存着原来的古桥、古道、古祠、古庙、古宅、古校、古泉、古哨等建筑格局。朱家峪大小古建筑近200处,大小石桥99座,井泉66处,自然景观100余处。在环境规划和建筑设计方面深受周易文化的影响,体现了中国北方山村特有的建筑文化。

朱家峪自然环境幽雅,文化底蕴丰厚。自古以来,由于重视文化教育,人才辈出。清末至民国年间,本村私塾,星罗棋布,达17余处,先后有文峰小学、女子学校和山阴小学各一处。丰厚的民俗文化底蕴激起了人们对中国传统历史文化回味、探索和深入研究的无尽兴趣。游客可入村“归真、访古、探幽”,一饱眼福,感悟人生。

山东省人民政府对朱家峪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作出批复,确定朱家峪核心保护范围面积12.9公顷。省政府要求,按照《名村保护规划》对朱家峪村文物古迹、环境以及具有传统风貌的街区应予以重点保护,从整体上保持历史村落“四山围双溪、四巷串古韵”的特色骨架。

2 朱家峪旅游景点保护及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经过当地政府的支持,朱家峪几年来发展平稳,但仍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朱家峪没能更好更快发展,也没能够为当地经济带来质的飞跃和改善当地村民的生活水平。

2.1 当地政府关注不够,缺乏统一规划

在景点的开发过程中,没有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和措施,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论证和规划,盲目开发,只注重规模,不讲质量,人工痕迹过于明显,致使原有古建筑和设施遭到破坏,新建设施又显得与古村古韵格格不入,破坏了古村风貌。

2.2 旅游产品单一,没有充分利用当地资源,缺乏内涵建设

经过多年的发展,整个古村落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缺乏旅游产品的开发,古村民俗文化、乡土文化等内涵文化没能很好的展现给游客。缺乏特有的民俗旅游项目,许多游客在景点停留时间较短,以半日游居多,甚至有游客仅仅驻足两个小时便结束了古村旅游,不能带动游客消费热情,而且失去了来时的兴致,回头客甚少。

2.3 缺乏管理,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朱家峪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朱家峪现仍处于粗放经营,形成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经营模式,严重制约着朱家峪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2.4 当地村民参与不够

朱家峪的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当地村民参与程度较低。目前的朱家峪,偌大一个村庄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居住,且多以年迈老人为主。许多年久失修的老房子已经坍塌,院落杂草丛生。当地村民仍以种地或其他产业为主,没有因为朱家峪的开发而得到切身利益。甚至出现村民带领游客逃票收取费用牟利的现象,反而给游客留下不好的印象。并没有达到开发乡村旅游惠及当地农民的最终目的。

2.5 配套设施不健全,宣传力度不够

由于朱家峪的地理特点,确定了以自驾游为主的旅游方式,但道路上对景区的路标等指示标识不明显,致使游客很容易错过甚至找不到景区。景区内的路标和景点解说牌由于油漆脱落字迹模糊,没有起到应有功能。景区内餐饮和住宿设施特色不明显,没有充分体现当地特有的文化气息。不能满足旅游者对旅游活动所依托旅游设施的需要,从而减少游客量。?因而客源主要来自济南、章丘、莱芜和淄博,来自山东省内其他城市和周边的游客占了很小一部分,外省游客更少。

3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3.1 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建设

当地政府及开发商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朱家峪品牌优势,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大力推进朱家峪的有序健康发展。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和开发规划,在坚持保护朱家峪古风古貌的建筑特色和文化气息的同时,合理开发。将文昌阁、魁星楼、山阴小学、朱氏家祠等文化遗产列为重点保护单位,以维护其科学、艺术、历史、文化价值。景区可与百脉泉、植物园等周围景区联合开发,城乡结合,以市区、近郊景区带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3.2 加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充分发挥当地旅游服务中心的行业协会作用,加强乡村旅游接待的培训与管理工作,充分调动当地村民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接待人员的餐饮服务、客房服务、导游服务的基本技能和技巧等,留住回头客。加强对当地村民的民俗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宣传教育力度,提高村民对古建筑的保护意识和对优良传统的继承意识,以保证朱家峪的可持续发展。

3.3 加强内涵建设,丰富旅游产品种类

根据当地自然资源特点,结合民俗文化,有序开发体现朱家峪民俗特色的古村旅游产品。把景区开发和当地自然资源相结合,注重朱家峪古村的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建设。充分利用《闯关东》影视剧的宣传作用,极力增加具有地域特色、人情故事、农活农事等能展现本地区内涵文化的旅游活动。开发当地农产品,如胡山生蝎、胡山草鸡蛋、韭花酱等,打造具有朱家峪特色品牌,研制旅游纪念品,激起旅游者的消费热情,提高景区的经济效益。

3.4 村民积极参与,合理利益分配

朱家峪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保证当地村民的充分参与,通过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将乡村旅游变成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提高当地村民的积极性和保护景区的自觉性。只有当地村民的守候,才能延续古村的传统文化;只有增加村民的长久支持力度,才能保证朱家峪景区的持久生命力。

3.5 完善配套设施,满足游客需求

在道路上增加指示牌,明示景区路线;完善景区公路、停车场、旅游购物点等配套工程的建设;景区内设立安全警示、路线图和解说牌,使游客了解景区布局和感受景区文化内涵。

加大旅游接待设施建设力度,朱家峪的住宿设施应以农家旅馆为主,外部装修要体现古村的建筑特色,内部设施要适合现代生活的基本要求;餐饮以家庭餐馆为主,菜品要以当地特产为主,突出乡村的新鲜、实惠等特点。还要加强对餐饮住宿设施的规范管理,改善游客食宿的卫生环境。

总之,在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当地政府和社会各阶层人员要密切配合,相互协调,科学规划,充分考虑景区的自然承载能力和社会承载能力,将文化内涵建设作为景区深度开发的关键,才能维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素洁,刘海英.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科学,2007(4).

[2] 卢学爽,毛金凤.民俗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发展探析—— 以广西靖西县为例[J].市场论坛,2011(11).

第6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 主要问题 对策

一、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由于起步晚,存在着经营管理粗放,服务层次和水平低,服务设计落后,流放产业的类型单一粗糙,对旅游景区、家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及传统节庆活动过分依赖,经济效益低等特点。正确认识当前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问题和不足,是发挥以旅游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前提。

1、缺乏正确观念和认识,发展思路不清。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社会各界对乡村旅游的内涵、特点、性质等知识了解不够全面;一些地方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资源优势把握不准,对乡村旅游重视程序不够,主导意识不强,未能形成系统的乡村旅游发展观。其表现为农产经营理念陈旧落后,一些地方政府角色不到位,未能完全站在新农村建设的高度,将乡村旅游作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战略措施来抓,对乡村旅游的经营农户缺乏有力支持。

2、缺乏科学规划。有些地方政府急于发展经济,缺乏科学的整体规划,一哄而上,盲目开发,造成旅游布局不合理,功能雷同,无法实现区域内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得乡村旅游的巨大潜力不能有效发展;一些农民急于致富,既不做市场调查和投资分析,也不做产品规划设计,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牧场、养殖场发展旅游,市场定位不明确,只利用了资源的原始价值,不能创造资源的再生价值,开发层次低,产品品味不高,因而逐渐衰落停业。

3、政策措施不到位。尽管以旅游促进“三农“发展是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的共同认识,但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还很不完整,甚至是一片空白,如投资开发优惠政策、保护政策、税收政策、信贷政策、经济扶持政策、鼓励吸引外资政策等等方面,还有待于出台并完善。这些配套政策措施的滞后或空白,严重制约了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

4、监管力度弱。目前乡村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地方农业部门和旅游部门,各部门之间存在着协调难的问题,常常出现“两张皮”现象,从而使旅游监管出现“挂空挡”现象。另外由于乡村旅游处于“小”、“散”、“杂”的局面,使得乡村旅游管理部门难以形成中心角色,监管力度较弱。许多旅游项目的开业、停业都较随意,居民旅馆、餐饮店等项目无证(照)经营的现象比较普遍,有些农户开办多年而极少上缴税费;有些政府对旅游项目考察不认真,跟踪管理不经常,缺乏定期评估和淘汰,造成乡村旅游整体服务质量较低。

5、产品缺乏特色及品牌。我国现阶段乡村旅游活动主要停留在观光、采摘、垂钓等常规项目上,产品单一雷同,各地的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势较严重,缺乏精品和亮点,致使游客重游率低。一些“农家乐”、“民俗游”、“村寨游”等活动内容趋同,缺乏体验、休闲项目,缺乏文化内涵,地域性、个性化特色不突出,难以满足游客的深层次需求,造成游客逗留时间短,消费支出受抑制。

6、服务设施落后。因为缺乏规划,许多景区没有相关配套的设施设备。有些景区道路凹凸不平,狭窄难行,可进入性非常差;有些景区村户面貌落后,屋内摆设陈旧,卫生及住宿条件让人望而生畏,让游客感觉是在花钱买罪受。

7、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是乡村居民,他们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自由、散漫的习惯,又因多未受专业培训,旅游服务意识较差,服务质量较低,经营过程简单粗放,而作为主管部门的旅游管理部门也普遍缺乏专家型的管理人才,现有管理者对乡村旅游理论掌握不够,实践研究不足,往往凭经验办事,缺乏对乡村旅游经营特点和规律的深层认识,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

8、缺乏产业链,综合经济效益低。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类型集中在吃、住、游等几个主要环节,而行、购、娱等环节的产品尚为空白或严重缺乏,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乡村旅游上下游相关产业缺乏融通,无法进一步产生更多的延伸产品和服务,影响了乡村旅游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

另外,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负面影响,如生态环境的恶化、文化的变异以及物价上涨等。

二、对策与借鉴

1、制定扶持政策,建立鼓励机制。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制定各项优惠政策促进扶持乡村旅游。如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财政资金投入,作为乡村旅游开发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广开渠道多方筹资,形成以社会投资为主体的多元化投资格局,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充分调动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开发,鼓励准许当地居民以土地、房屋、资金或劳务等方式进行开发,全面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

2、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首先必须解决可进入性问题。各级政府、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农村旅游发展的支持,加大资金投入,利用各种社会资金,搞好交通、邮电、通信、卫生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村容村貌既是乡村文明的载体,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存,村级集体、乡村旅游经营者和村民要摒弃将乡村环境的“脏”、“土”等同于“返璞归真“的思想,搞好村庄环境整治,美化村庄环境,切实实现以乡村促进新农村建设的目标。

3、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乡村旅游的投资经营主体是农民,要使乡村旅游健康发展,避免出现一些景区常见的村民为争客源而强行拉客、兜售等破坏景区秩序和旅游环境的现象,就必须加强对乡村旅游经营者、从业人员及村民的教育和培训。首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职业道德、民俗文化、旅游接待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技能和水平;其次还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途径进行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人才资源保障,促进乡村旅游的科学化经营、规范化服务方面发展。

4、规范接待服务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政府要逐步健全规范的乡村旅游接待服务体系,完善乡村旅游行业分类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接待能力和卫生状况等方面规范农民家庭的接待服务标准,提升乡村旅游的服务接待水平,提高服务质量,促进旅游经营者“合法经营、诚信服务”观念的形式。

5、保持乡村文化本色,注重优良民风的培育。乡村环境的独特性形成了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的巨大需求,乡村旅游开发应立足于自身的生态农业特色和文化特点,重点体现“真味”、“原味”。保持农村原始风貌及当地传统社会风尚、淳朴厚道的自然秉性,才是成功的乡村旅游开发。不论是产品和服务,还是各种体验活动的设计;不论是村庄环境,还是农家居所,都必须强调乡村特有的情趣和格调,避免乡村旅游发展中产品和服务的城市化趋向。

乡村淳朴的民风是乡村旅游的重要吸引力之一。然而旅游经营活动的开展,经济利益的凸现,都会给原有的朴实民风带来冲击,因此需要在关注村民经济利益与保持朴实民风之间,寻找最佳契合点。培育优良的民风,不仅有利于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更可为乡村旅游创造一个良好社会环境,从而吸引更多的游客。

6、打造旅游品牌,创新营销策略和发展模式。21世纪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品牌则是体验的基础和灵魂。乡村旅游实施品牌战略,可增强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及感受强度。富有个性和内涵的乡村旅游品牌,能充分调动游客的感官,有效强化体验心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也是解决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同质化趋向的较好方式。

7、努力拉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效益。针对目前乡村旅游市场开发不足的状况,应着力拉长产业链,提升乡村旅游经济综合效益: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引导雷同的“农家乐”向“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方向发展,注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强化乡土氛围;依托乡村特点,开发具有传统特色的手工艺品和特色农产品;拓展和深化观光型乡村旅游,强化参与性;提升乡村旅游的休闲功能,增加游客的重游率;返延伸旅游线路,实现城乡旅游线路互通,实现工业旅游产品与农业旅游产品的对接。

8、创新特色产品,扩大产品促销。针对乡村旅游产品雷同,市场竞争激烈的状况,应重点创新特色产品,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开发差异化特色产品,如针对不同消费群体,结合乡村环境,推出“寻幽探险游”、“健身游”等产品;二是增加特色文化产品,结合本地人文资源,挖掘独特的文化素材,提高文化品味,增强游客的参与性;三是拓展产品组合,增加产品的深度和广度。

乡村旅游景点地理位置多相对偏僻,知名度不高,旅游地主管部门应采取多种方式进行促销,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广泛宣传介绍,吸引游客,增强客流量;政府部门除了采用推广节庆活动等方式促销外,还应与企业联合,有计划地建立营销网络;此外还可发挥旅行社的推销外联作用,吸引外地游客。

9、借鉴国外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泰国近年来实施的CBT(Community-based Tourism,社区旅游)项目,对我国的乡村旅游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根据CBT原则,游客在到达旅游目的地第一时间,就会与各自的接待家庭见面,了解当地的概貌、特点,这样可以使旅游者很快地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在随后的游览中减少盲目性。这与国内乡村旅游游客只在吃住环节上与当地居民接触,对旅游地文化习俗只是走马观花的了解有很大不同。

CBT的第二个原则就是建立社区学校。社区学校的教师由村里的老人或老僧人担当,主要是告诉游客当地历史文化,告诫游客珍惜当地的树木、水、土地等。社区学校的形式可以使游客了解和尊重当地文化,同时通过强化游客的环保意识,可以使乡村原有的自然风貌得以保持良好。

CBT的第三个原则是集体接待原则。游客每到一个家庭参观,周围的邻居都会来帮忙接待,不会出现国内乡村游中的抢客拉客现象;游客用餐往往是集体就餐,由村里的每家女主人端来拿手好菜,让游客在品尝当地不同美味时,进一步了解“社区基础”的含义。

依据CBT的一些原则,泰国的乡村游能够健康发展,旅游给当地村民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富足的生活,并且泰国乡村的原有的文化特色、自然风貌依然能很好地保留下来。

【参考文献】

[1] 王时阳、刘德谦:发展乡村旅游的三个重要条件[N]中国旅游报,2007年1月10日。

第7篇:国外乡土文化的研究范文

关键词:乡村旅游;土地;精细化管理

引言

十三五规划期间,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逐渐成熟,海南省各个市县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各自开展着具有独特风味的乡村旅游项目。乡村旅游发展,一方面提高了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促使农村土地朝着多元化利用方向发展,另一方面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从而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释放有效需求。

1文献综述

集体土地流转的过程,是利益重新分配的过程。国内相关学者研究了农民的经济状况以及流转过程中的收益分配比率等问题(卢吉勇等,2002)[1],提出了促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快速交易的模式和收益分配基本原则(袁开春,2008)[2]。从多个角度,对农民集体土地流转过程中交易利润分配等进行了调查与研究(李力行,2012)[3],结合乡村旅游的经济要素,分析刺激乡村旅游经济快速增长的各个要素以及其所占比率(左冰,2011)[4],提出影响乡村旅游的主要因素有观念、规划以及人才等(唐召英等,2007)[5]。此外,有国外学者认为社会文化利益等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Choietal,2006)[6]。本文尝试从规范管理的角度,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用地问题及管理措施进行研究分析,明确了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用地的治理方法及程序,有助于海南省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流转政策得以完善。

2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利用存在问题

2.1规避审批、违法占地

乡村旅游项目为农民增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由于村民对于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从而造成了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再加上部分经营者及旅游者缺乏责任心,乱排污水以及乱倒垃圾,这些垃圾都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污染,污水得不到充分的净化处理,造成对土壤和地表水体的污染;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村民的传统民居逐渐向经济房、酒吧、餐馆、宾馆等等现代化建筑设施转变,严重破坏了乡村特有的乡土气息。

2.2破坏农田,影响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从2012年海南省土地执法调查的情况来看,全省只有17家农家乐项目经国土部门批准。根据海南省国土资源厅2011年对69家农家乐项目的统计,平均用地硬化率为11.4%,虽然不高,但未经批准硬化农用地成为一种土地违法行为,是一个土地监管的重点。关于水产养殖方面的乡村旅游项目,由于需要挖塘养殖,导致地面耕作层遭到严重的破坏,并且破坏之后将难以复垦,从而直接造成耕地总量大量的减少。

2.3鱼龙混杂,扰乱土地市场秩序

近年来,出现了以低价圈占土地为目的,打着建设“体育休闲产业”“观光农业”“生态恢复”“设施农业”以及“农家乐”的旗号,采用“以租代征”的方式,大量占用农村集体土地用于非农业项目的发展。乡村旅游目前的政策环境仍有待改进,对于土地利用、公共交通、财政金融支持等部分还需要改进成为有利于产业发展的政策制度,如果仅仅依靠企业的发展,后期将导致心有余而力不足。

2.4压低补偿,损害被占地农民利益

乡村旅游是土地流转后获取高收益的一个主要途径。流转后的土地大多发展高附加值农业,而用于种植粮作物的几乎很少。由于外来的旅游经营与管理企业流入大量的资金,使得农民的收益空间大大减少。另外,其补偿的租金没有考虑到土地质量持续性投入的损失。经济条件相对较不景气的农民,只能通过流转土地得到一定的补偿金。这增加了农户之间的贫富差距,形成农村新的不稳定因素,由此引发的群访、集中量增加。

3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利用问题分析

3.1用地需求扩张与耕地保护相矛盾

目前各个市县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并未与相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旅游建设项目并未归入对应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之中,其发展空间几乎很小。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镇总体规划规定的规划期限分别为15年和20年。因此很难定位旅游发展过程中的用地范围,耕地容易遭到破坏。在用地指标紧缺的情况下,乡村旅游项目用于建设的用地指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经营规模的扩大。

3.2违法用地现象屡禁不止

乡村旅游项目在土地使用方面仍有不足,由于各方面利益的驱使。许多违法用地现象仍然存在。乡村旅游项目如果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获得这部分土地的使用权则会产生巨大的价格成本差。对于村集体经济组织而言,希望通过出租土地获取的租金,为村里增加一些收益,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农业收益较于其他收益较低,农民放弃土地后仍然能够通过雇员等的方式继续经营土地,这对农户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

3.3法律法规和制度上的缺失

目前,针对乡村旅游项目的规章、制度、文件较缺乏:旅游产业没有单独的用地门类,海南各市县在实际工作中基本按经营性用地出让;很多地区并未明确基准地价,当采取出让的方式流转土地时,大多参照商服用地的地价标准,造成旅游业用地出让价格偏高;旅游用地规模和标准控制未完善,对旅游业的监管不到位;法律上并不允许农民以宅基地使用权流转的形式从事乡村旅游,并且相关的法律法规并未完善。

3.4管理不规范

乡村旅游项目关联国土、旅游、工商等多个部门,由于很多部门推广的项目成了土地主管部门检测出来的违法项目,执法过程中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阻力。部门对农业项目未经严格的研究和论证导致乡村旅游业发展管理不到位,各个乡镇不经规划杂乱无章的搞建设,导致了管理难度的增加。基层国土所建设不健全,执法监察力量和巡查体系不完善,信息的不畅通造成了管理的相对滞后。

4海南省乡村旅游用地精细化管理解决对策

4.1完善政策管理

应该明确旅游用地规模,增设旅游产业用地,并将其继续划分为旅游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将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进行区分管理。若是符合相关规划的旅游项目用地,进行用地审批时,可以采取只租不征、既征又转、只征不转、只转不征等方式进行处理土地。积极引导企业建设和农民建房在选址用地时尽量使用存量建设用地,要依法指导督促其履行用地报批手续。

4.2规范管理流程,强化规划管控作用

全面追踪土地利用调查情况,积极开展项目用地的审查,采取季报和月报的方式向县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及时汇报开发进展情况,主动预防土地闲置情形发生。农业部门应核定所需的管理用房占地面积及布局,报国土、规划部门审批相关用地及建筑手续,促进项目建设依法、健康、有序开展。在今后的工作安排上,县政府应当在协调各部门、各规划时,明确管理责任和分工,确定准确且有效的指标安排。

4.3完善乡村旅游用地流转及退出管理机制

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盘活存量建设用地,积极引导建设用地使用权在村民集体与开发商、银行之间的流转。严格农村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盘活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存量土地,需要政府以及农民积极参与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监管。对于非法和违法用地者应加大处理力度。加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监管对于高效合理的管制有重要的作用。

4.4尊重农民意愿,保障农民土地权益

乡村旅游项目的实施可能涉及到村庄的整治,实施过程中对农民的拆迁补偿、安置方式、安置数量等测算及操作需在全面查清村庄土地面积、权属、地类、人口、户数、房屋结构等现状工作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因此,建议进一步完善集体土地的地籍调查工作,通过将权能细分、权责明确来保障农民基本的土地权益。通过对散村散户迁并和其他整治措施,建设新型的农村聚落,促使村庄规模化、合理化、一体化。

参考文献:

[1]卢吉勇,陈利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主体与收益分配[J].中国土地,2002(5):20-21.

[2]袁开春.三峡库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政策研究[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40-42.

[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综合课题组,李力行.合法转让权是农民财产性收入的基础———成都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调查研究[J].国际经济评论,2012(2):7-8,127-139.

[4]左冰.中国旅游经济增长因素及其贡献度分析[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1(10):82-90.

[5]唐召英,阳宁光.论城郊乡村旅游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可持续发展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7(6):36-38.

[6]ChoiHC,SirakayaE.Sustainabilityindicatorsformanaging-communitytourism[J].TourismManagement,2006,27(6):1274-1289.

[7]卢小丽,成宇行,王立伟.国内外乡村旅游研究热点———近20年文献回顾[J].资源科学,2014(1):200-205.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