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范文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

第1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 大学生 虚拟人际交往 现实人际交往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新时期面临着新的人际环境和社会条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变得更为复杂。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从形态上可以分为虚拟人际交往和现实人际交往,这两种不同的形态在其特征上是有差别的,它们表现出不同的特点。

(一)虚拟人际交往:间接性、快捷性、平等性(主体身份、地位的平等性)、虚拟性、匿名性、失范性、多元性、随意性、自主性等。网络人际交往是在计算机和通讯技术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交往平台。它不像现实的人际交往那么直接,那样面对面,而是把活生生的人转换成符号,以符号来标示身份;它不同于现实交往,充分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允许交往主体虚化自己的真实身份和现实地位,以一种平等的优势展开自己的交往行动,或真实或虚假,一切都依赖主体的自主和选择。但由于它的虚拟性、匿名性、随意性、自主性网络交往行为的失范行为也时有发生,如恶意帖子、网络欺骗、网络犯罪等。

(二)现实人际交往:交往内容的丰富性、形式的多样性、交往效果的直接现实性及交往伦理道德的规范性、交往过程的复杂性、交往心理的功利性等。现实人际交往是一种传统的交往形态,其交往内容是丰富的,不仅包括物质交往,还包括精神交往;这种交往的形式是多样的,可以是班级里同学的交往,也可以是不同血缘同学间甚至是校际之间的交往,不仅可以是同性的交往而且可以是异性之间的交往。总之,交往的形式五花八门。这种交往的实际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因为它是直接的面对面的,交往主体是整个身心地投入的,不仅言语而且身体语言深入地参与其中,所以交往是否和谐与融洽是交往主体能凭自己的感性和理性掌握的。但由于当地社会的深刻变迁,人思想观念的深刻变化和利益的深刻调整,当下大学生的交往心理和行为日趋功利化。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交往范围扩大化。表现为从同学、朋友、师长等人群向更大范围、更远距离的群体延伸。

(二)交往方式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面对面的交流、信件交流之外,电话、短信、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另一重要途径。

(三)交往目的理性化。随着社会发展变化,大学生的交往目的趋于理性化,选择朋友并不纯粹是出于情感的考虑,而越来越多地考虑到自身社会利益,从而呈现出情感型交往与功利型交往并重的趋势。

(四)交往形式虚拟化。网络改变着社会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人们之间交往方式的深刻变革,由互联网构成的虚拟社会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当代大学生,E-mail、QQ、BBS等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途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虚拟化已成为网络时代一个客观的普遍的现象。

(五)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其一,心理方面的问题:如自卑心理、恐惧心理、封闭心理、猜疑心理、冷漠心理等;其二,认知方面的问题:如社会认知偏差、错误的价值取向、错误的交际观等;其三,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问题:如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环境适应能力不足等;其四,人际交往的差异性问题:如地域差异、性别差异、群体差异等。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致因分析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并不是每个大学生都能很好地处理这一关系。部分同学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总是被身边各种因素影响着,使他们陷入迷茫不安、焦虑中,出现各种与人交往的困扰。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

(一)社会原因。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进而引起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功利思想的膨胀。他们在与人交往时的物质目的越来越高于精神利益,更加倾向于用物质利益来衡量自己的得失。特别是近年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加大,变相推动着学生们功利心的增长。另外,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广泛传播和网络平台的推广,使得一些人很容易信任网络虚拟空间的交流,而怠于和现实中身边朋友的沟通,从而更加依赖于虚拟世界,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之中。

(二)家庭原因。现在的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集万宠爱于一身”的宝贝,过着舒适优厚的生活,凡事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曾受过什么委屈,久而久之养成了一种任性自私的个性。在与人交往时通常以自我为中心,做事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反而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高兴时,高谈阔论,不顾他人感受;不高兴时,不分场合,乱发脾气,不顾他人利益。加上现代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家长对孩子的所有要求就是学业成绩,诱使学生形成一种只有学习好才是最重要的思想,从而心理上趋向于只和学习好的学生交往,将自己置身于一个狭小的交往空间,造成人际交往困难

(三)自身原因。自我认知的偏差导致交往受到限制。大学是大学生心理思想等各方面走向成熟的特殊时期,这一期间他们对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还无法作出全面理性的认知,也难以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作出正确的评价,从而导致对人际交往产生一种心理上的认知偏差。过高地评价他人,使自己从心理上陷入一种自卑的状态。或是过高地估计自己,出现高傲、凌驾于他人之上的心理。这些都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人际关系。大学生缺乏人际交往技巧,交往理念不足也是重要的原因。

第2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90后”大学生 人际关系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45

和谐校园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发生的校园恶性事件,如复旦大学投毒案,马加爵事件,其导火索都是人际关系的不和。大学生人际关系已经成为和谐校园的重要影响因素。个性鲜明的“90后”一代已经成为大学校园的主体,学会人际交往是他们大学阶段的必修课。高校的管理者和教育者应当采取何种策略来帮助“90后”大学生改善人际关系?这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1 “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

1.1 人际关系总体状况不容乐观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总体情况不容乐观。一个对北京30所高校1500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表明4.1%的学生觉得自己人际关系很差,39.1%的学生觉得自己的人际关系一般[1]。另有研究表明14%的大学生存在严重的人际关系困扰,46.2%的大学生存在轻度的人际关系困扰[2]。多数调查结果显示,接近半数的“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不足,人际关系状况堪忧。

1.2 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性别、城乡差异

1.2.1 年级差异

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存在年级差异,人际交往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大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差,二三年级学生居中,大四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最强[3]。大学生人际交往效能感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提高[4]。

1.2.2 性别差异

在人际交往能力方面,女生相对于男生表现出许多优势。一方面女生在利他、自我价值、沟通方面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高于男生,即人际交往中女生比男生更容易表现出利他行为,更容易体验到肯定自我的积极情感,遇到沟通障碍会更主动地采取疏通措施[4]。另一方面女生的异往能力高于男生,男生在异往中的困扰高于女生[3]。

1.2.3 城乡差异

农村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普遍低于城市的学生。研究表明,农村学生的社交焦虑和社交回避显著高于城市学生;相对于城市学生,农村学生在异往中存在较高困扰[5]。城市学生的人际交往效能感高于农村学生[4]。

1.3 自我中心现象普遍

自我中心是“90后”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的最典型的个性特征。自我中心者为人处世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考虑别人的兴趣或利益,完全从自己的角度,从自己的经验去看问题。他们很少关心他人,固执己见,自尊心很强[6]。研究表明,自我中心是导致“90后”大学生人际冲突、人际交往障碍的主要原因[7]。

1.4 人际交往趋于功利化

功利化趋势是“90后”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又一个显著特征[8]。据调查,相当比例的大学生认为大学校园里的人际关系不如中学阶段的单纯,拥有纯真的友谊是“90后”大学生普遍的强烈的内在愿望和需要[9]。越来越多的“90后”大学生将实用主义价值观应用到人际交往中,在发展人际关系时尽量选择对自己有益处的交往对象,表现出“有用的人才交,无用的人不交,用处大的深交,用处小的浅交”的交往观念。

2 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

2.1 在新生教育中普及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

由于大一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信心都还处于初级水平,高校应当在新生教育中就开始普及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和技巧,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中的人际交往。

首先,开展以大学生健康人际交往为主题的讲座。请心理学老师和学生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师以理论结合案例的方式,传授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知识,让新生们认识到人际交往在大学生活中的重要性,产生与身边的同学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主动性。

其次,以院系、班级为单位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对改善个体人际适应、人际交往就有很好的干预效果。研究表明,通过6周的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困扰和社交焦虑显著下降[9]。在模拟的社交情境下,大学生个体能够亲身体验和观摩大学生活中的各种社交难题,采用各种人际交往方式所带来的不同的结果,从而主动改变适应不良的人际交往习惯,学习健康的适应良好的人际交往方法。

最后,对少数人际交往困难的学生应当采取个别咨询和辅导的方式。一些内向、被动的大一新生不能从团体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帮助,辅导员应当及时发现这些学生的问题,通过一对一的交流,让他们正视自己的问题,传授人际交往的技巧,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改变不良的交往模式,形成健康的人际交往态度。

2.2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异往能力

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异往问题。研究表明,男大学生和农村大学生存在较高的异往困扰[3][5]。大学生的生理发展已经成熟,在心理上对异性感到好奇、神秘、喜爱,但在行为上却往往不能够做到举止大方、自然、得体。健康的异往有助于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性别角色意识,促进人格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异往能力。

首先,应当营造和谐、健康、宽容的校园氛围,通过开展学科竞赛、专业技能比赛和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娱体育活动,为男女大学生搭建自然、和谐的交往平台,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校园氛围,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其次,对大学生进行异性社交礼仪的培养。在异往中社交礼仪的要求更为严格。例如同性之间随意开的玩笑在异性之间是不适用的。男性与女往时应给予对方更多地尊重和照顾。应广泛开展社交礼仪的讲座和课程,教授大学生在异往中的礼仪,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最后,高校要重视大学生爱的导前教育。从异往的角度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如何区分友谊和爱情、如何理智地选择恋爱时机,理智地选择终身伴侣,健康文明的恋爱方式、应对恋爱受挫的调试方式等等。

2.3 培养共情的能力,去自我中心化

共情是心理治疗中的重要手段,要求咨询师站在来访者的角度设身处地地感受来访者的思维和情绪,并将自己对来访者的理解传达给对方,表现出关注、理解和尊重。如果将共情应用于普通的人际交往中,交往中的个体能够从对方的角度出发,感受对方的思维和情绪,恰当地表达出对对方的理解和尊重,将会有效地拉近个体间的心理距离,融洽人际关系[10]。

培养“90后”大学生的共情能力,能够有效地去除他们身上自我中心的毛病。培养共情能力的方法包括以下几点:

首先,要学会察言观色。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在和别人沟通的过程中往往自顾自地表达,却不注意对方的情绪反应,往往会引起对方的不快而自己却浑然不知。应当通过讲座、展板宣传的方式让大学生了解和学习在沟通过程中人的面部表情、语气语调、肢体动作的变化分别代表什么含义。督促他们在交往实践中自我训练。

其次,要学会倾听。倾听并不是单纯的听,而是全身心地聆听对方的谈话,尊重对方的观点而不妄加评论,耐心地听而不轻易打断,积极地反馈而不让对方唱独角戏。

最后,要学会换位思考。以自我为中心的大学生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自身的利益得失,因而在交往中总觉得别人对不起自己。应当引导他们学会替别人着想,想象如果自己是对方的话在当时当地的情形下会有怎样的思想和情绪,这样才能够以一颗宽容的心理解对方,实现有效的沟通。

2.4 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拒绝功利化

鉴于人际交往功利化现象对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造成的危害,高校的德育工作者应当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和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首先,加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用理论引导大学生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统一起来,既要追求社会价值,又要尊重和满足个人正当的利益和需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将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统一起来。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结合实际优化教育内容,让的价值观成为大学生人生选择的“参照坐标”。

其次,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上普及人际交往原则和人际吸引规律的知识。人际关系心理学认为人际交往的首要原则是真诚,交往的双方以诚相待,分享彼此的快乐与烦恼,对朋友一诺千金,言出必行。人际吸引最重要的因素是人格,交往的双方深为对方所拥有的优秀的人格品质所吸引,即一个人愿意和另一个人建立友谊是因为其善良、宽容、热情、智慧、勇敢等内在品质而非其它外在因素。

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志愿者活动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校园开展志愿者活动,让90后大学生通过向别人无偿提供自己的服务,体验到自身的价值感和承担社会责任的自豪感,感受到助人的意义和快乐。通过利他行为的实践,大学生能够反思功利化价值观的负面作用,自觉摒弃它,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

2.5 发挥大学生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

以积极的角度挖掘“90后”大学生处理人际关系的潜力。“90后”大学生亲身体验着大学校园里日常人际交往中的种种问题,他们是问题的制造者也是问题的解决者。他们本身就具有不拘泥于传统,喜欢创新的心理特点,因而可以创造性地妥善解决人际交往中的问题。教育者应当发现大学生自己成功解决人际交往问题的优秀案例,以他们为榜样在学生中内加以推广。

高校管理者可制定鼓励性政策。例如每年举办文明宿舍和文明班集体的评比活动,对相处融洽、人际关系和谐的宿舍和班级体给予表彰和奖励。积极宣传示范优秀寝室和班级体在人际相处中的良好经验。用展板展示代表他们友谊关系的照片和人际相处的小故事。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交流座谈活动,让优秀寝室和班级的代表分享他们处理舍友关系、同学关系的成功经验。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下,“90后”大学生不仅要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技能,还应当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改善“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对策研究不是一劳永逸的,研究者应当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提出更多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景庆虹.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97-99.

[2]鲁小华,柏晓利,姜海.大学生人际问题现状及影响因素探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8):1220-1223.

[3]盛洁.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的调查与思考[J].职教研究,2009,1(2):40-45.

[4]蔡玲丽,宋茜,赵春鱼.大学生人际关系自我效能感状况及其辅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1,(5):73-78.

[5]闫春平.大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7,15(8):753-755.

[6]彭贤.人际关系心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89-90.

[7]包福存,李辉山.“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探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5(6):166-167.

[8]田守花.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现状,问题与对策[J].滁州学院学报,2008,10(5):96-97.

[9]吴琦.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困扰及教育对策[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28-232.

第3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偏差 校正

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表达思想、沟通感情的相互交流过程。马克思语:“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亚里士多德语:“能独自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上帝。”人际交往是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大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时期,人际交往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其学习和生活。良好的人际交往使其心胸愉悦,视野开阔,个性健全,乐观向上。

一、大学生健康人际交往的意义

1.促进身心健康,形成良好个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人际关系处理不当,容易导致精神敏感、紧张、抑郁甚至生理疾病。大学生远离故土,异乡求学,容易产生孤独感,他们需要与同学、老师构建新的人际交往关系,与他人分享快乐,向朋友倾诉苦闷。这种交流过程可缓解心理压力,减轻心理负担,有利于心身健康。人的个性只有在健康的人际交往中才能不断完善,具有社会性和独特性。融洽的人际关系使人豁达宽容,情绪稳定,有归属感,积极向上,开朗大方;如果缺乏与他人沟通,容易导致性格孤僻内向。

2.培养交际能力,促进自身发展

人际交往能力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倾听能力、人际融合能力以及待人接物的能力。马克思曾指出,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与其直接或间接交往者的发展。大学阶段是青年从学生时代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将来要立足社会,取得人生与事业的成功,都离不开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并具备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大学生如交际能力强,能获得更多有益的信息,拥有更多机遇,交际能力是大学生必备的基本能力。健康的人际交往有利于大学生缓解压力,开拓视野,培养能力,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3.构建和谐校园,提高人才培养绩效

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成长非常有益。健康、和谐的人际交往能促进和谐校园建设。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宽容、友爱、互助的同学关系,能让人感受温馨、安全、舒适的校园文化氛围,使人乐观,积极向上。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旋律。这种氛围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提高学习效率,从而提高人才培养绩效,实现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主要偏差

1.人际交往功利性

受市场经济、拜金主义思潮等因素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常常注重物质利益,常常只考虑自身利益,以自我为中心,与人交往不是因志同道合,而具有明显的目的性:为了评优入党,考试及格,或找一份体面工作等,而与他人交往,过分强调自身需要。

2.人际交往虚拟性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方式,在互联网上以一种不见面的方式交流,使人际交往呈现虚拟性,容易使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人伦道德的约束,甚至放纵自己,在网上随意说谎,散布流言,虚假信息,使人上当受骗。网络交往还导致现实人际直接交流减少,人际关系淡化,使人性格内向孤僻。

3.人际交往自我性

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自我意识强烈,只关心自身感受,傲气轻狂,忽视他人,与人意见相左则怒气冲冲,暴跳如雷,痛快时则天南海北,忘乎所以,不考虑他人感受。有些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往往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与想法,甚至与人构筑一道心理屏障,不能敞开心扉,坦诚待人。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偏差的成因

造成大学生人际交往困惑的原因很多。首先,一些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自负与自卑就是自我认识障碍的极端表现;同时也不能全面认识他人,常常带有片面性,如以貌取人,注重第一印象,抱有偏见和成见,影响人际交往。其次,大学生情感丰富敏感,易表现为过分强烈或过于冷漠,也会影响正常的人际交往。再次,因个性差异,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往往产生误解、矛盾、冲突,也会造成交往障碍。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偏差的校正

1.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

人生目标的实现需要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观念。首先,明确人际交往有利于实现自身价值。社会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整体,人际交往关系自己切身利益,也关系他人利益。健康的人际交往不仅利己,也要利于他人。在日常交往中,只有充分考虑他人利益,方便别人即方便自己,多为他人着想,才能赢得他人尊敬。当自己遇到挫折和困难时,才能获得他人真诚的帮助,逐渐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其次,掌握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平等互利,诚信宽容。在与他人交往时,不论贫富贵贱,都要平等相待。这是因为人际交往是一种双向互利行为,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再次,在人际交往中讲诚信,言必行,行必果。如有矛盾冲突,一定要宽容大度,尽量克制忍让,不要斤斤计较,唯我独尊。

2.掌握必要的人际交往技巧

首先,要知己知彼,正确认识自己和他人是良好人际交往的前提。大学生应学会自省,客观评价自我,既不自命清高,亦不妄自菲薄。只有正确认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才能在交往中扬长避短。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选择交往对象一定要慎重,要遵循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深入全面地了解对方。其次,是学会展现自身魅力。据社会心理学家研究,人际交往的吸引力来源于多种因素,如人的外在表现,包括衣着打扮、行为举止、职业地位,人的内在品质包括精神风貌、个性特征等。因此,在人际交往中要充分展现自身吸引力,要举止大方,心平气和,让人感到轻松自在;要细心倾听,稳重谦逊,让人感到踏实真诚;要活泼开朗,幽默风趣,让人觉得亲和愉悦。

3.经常的人际交往实践锻炼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际交往日益频繁,大学生不仅要加强人际交往理论和知识修养,还要积极参加各种人际交往实践,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大学生人际交往大都局限于校园里,对社会认识过于单纯,容易犯理想化毛病。如不进行必要的社会交往实践活动,就不能正确认识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自身角色定位,很难与人协作共事,缺乏团队精神和意识,容易出现各种人际交往上的心理偏差。学校可针对性地不定期组织一些相关辅导活动,训练学生基本的交往技能,使其形成主动积极交往的心态,释放心理压力。

4.建立人际交往障碍疏导机制

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如得不到及时疏导,容易引发诸多心理问题,甚至出现过激行为。因此,建立包括人际交往障碍筛查、反馈、干预、跟踪一体化的疏导机制十分必要。首先,要及时发现,早期预警,对刚入校的新生逐一排查,对高年级学生建立班级信息员反馈制度,发现有人际交往异常情况的学生要及时反馈心理咨询中心,由辅导员老师协助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干预,进行有效疏导。对曾经出现过人际障碍的学生要实施跟踪制度,定期反馈学生人际交往发展情况。其次,要搭建心理疏导平台,如设立心灵热线、网络咨询等,服务于学生。

参考文献:

[1]潘虹.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分析及对策研究[J].延边党校学报,2010,(06).

[2]景庆虹.大学生人际关系危机的调查分析及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0,(12).

第4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范文

1.研究内容与主题归纳

第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

由于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大部分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成长在市场经济观念深入人心的时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和他们的父辈存在很大的区别。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主张个性的自由发展,社会意识淡薄,缺乏奉献精神,心理素质不够稳定。因此在他们中普遍存在着人际关系淡薄、人际交往困难、心理障碍等等一系列问题(雪晴,2003) 。

田安政比较具体地指出了目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1)相对于社会上的人际关系来说,大学生的人际关系是比较单纯和纯洁的;(2)同学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不直接,不尖锐,人际关系一般不会过分紧张;(3)大学生的文化修养层次较高,因此,大学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起点和层次相对比较高,同学之间精神交往较多,物质交往较少,交往之中理智多于感情或可以驾驭感情,能克制;(4)大学生多数是住校过集体生活,普遍存在相互间交往的空间距离较小,交往频率较高,尤其是同一个班级、同一个宿舍的同学;(5)同学的关系不认真,大部分学生采取将就凑合,能忍则忍的态度;(6)在同学交往中往往不能自觉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7)有与异往的要求(田安政,2001)。

网络正在迅速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它全面改变着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交往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念。网络人际交往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给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带来了多重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网络时代引起的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亲情的疏离、友情的冷漠、爱情的盲目(王楠 ,2005)。郝文清等人指出网络对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影响,他认为网络人际交往的安全性容易导致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简单化和片面化以及网络上瘾(郝文清等,2002)。

第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的特点在于:(1)交往需求迫切;(2)交往范围以同学历、同龄人为主;(3)同异往的愿望强烈;(4)注重选择交往对象;(5)交往中以自我为中心者多;(6)部分学生有“知音难觅”的感觉(李庆祝2001)。杨永欣等则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特点是“交往动机具有社会性”、“交往领域具有宽阔性”、“交往模式具有双向性”(杨永欣,1999;张爱菊,2004)。李慧民等认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的特点是“平等互助;具有浓厚的理想色彩;相对简单稳定;认知因素起着主导作用”(李慧民等,2004)。

当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新趋向 :(1) 交往范围扩大化倾向;(2) 同学关系矛盾集中化倾向;(3) 同学关系世俗化倾向;(4)师生关系疏远化倾向;(5) 大学生人际关系虚拟化倾向(庄兴忠等,2003)。

对于大学生不良人际关系产生的原因,很多人从不同角度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系统探究。张传新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不良人际关系的原因作了详细地分析:(1)心理因素。心理因素是指导致产生大学生人际关系不良的具体事件。(2)环境因素。学校教育方式对学生人际关系不良影响很大。(3)个体因素。个体因素包括人格发展缺陷和应付应激方式缺陷两方面。产生人际关系不良的学生一般均为社会适应能力不强或心理发展迟缓者。敏感、偏执、嫉妒、易激怒、依赖、怯懦等是导致人际关系不良的常见人格弱点(张传新,2004)。

第三,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调适。

对于如何解决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的障碍和失调,许多人都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庄兴忠等认为:(1)加强宏观调控是大学生人际关系调适的基本前提;(2 )完善认知、健全人格、掌握技巧是大学生人际关系调适的基本方法;(3)正确处理好现实社会人际交往和虚拟社会人际交往是大学生人际关系调适的新要求(庄兴忠等,2003)。

张翔在分析大学生冲突来源的基础上指出了大学生常用的冲突处理策略,主要有“合作、折衷”、“迁就、回避”和“抗争”策略。其中最常采用的是“合作、折衷”策略,其次是“迁就、回避”策略,而较少采用“抗争”策略。大学生感受到的人际冲突来源和冲突处理策略的采用,不因性别不同而有所差别。大学生所知觉的冲突来源各层面与冲突处理策略各层面存在显著相关(张翔等,2003)。

2.研究方法

理论研究离不开方法的支持,方法的使用状况是衡量一个领域的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学者们所使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第一,量表法。

心理学方面的研究都侧重于使用量表法。如李蓉蓉等人试图探明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与自我概念的关系,尝试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去解释大学生人际关系取向的形成。谭先明等人在大学生人际归因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中采用了多种调查量表: 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人际信任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尊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对于所有数据采用成组T检验和相关分析(王军,2003)。

第二,问卷和访谈法。

有不少学者采用了问卷法和访谈法来收集资料。如余保中等人对华中农业大学的班级人际关系进行了问卷调查,采用的是社会距离尺度法,在具体问题的设置上多用多项选择法、限项选择法来探寻班级中人际关系的好坏(余保中等,1997)。

张翔等人拟探讨“不同背景变量的大学生其人际冲突来源是否有显著差异;不同背景变量的大学生其冲突处理策略是否有显著差异;大学生冲突来源与冲突处理策略是否有显著相关”这些问题,采用自编与修订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性别等背景变量不同的大学生人际冲突的差异情形。他的研究同时采用了问卷法和量表法来收集资料(张翔等,2003)。

综观以上的各种方法,笔者认为对调查结果的解释和分析必须借助人文的方法,否则必定会缺乏一定的深度和新意。另外,调查统计的具体方法应不断完善和多样化,对于数据的处理也应不断深入。

第三,定性研究。

除了定量研究,不少学者采用定性研究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状况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罗展鸿等人认为“仁爱”精神是儒家人际关系理论的核心,“仁者亲亲”强调家之爱;“仁者爱人”强调人之爱、社会之爱;立己立人、达己达人和己不欲勿施人,则强调平等宽容。因此,他挖掘儒家思想的精华,提出要用儒家“仁爱”精神调适大学生人际关系,促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发展(罗展鸿等,2005)。

杨兢等人则认为大学生具有比一般青年更多的复杂性,他们社会化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其在校期间的学习和跨入社会的成败。因此作者以马加爵事件为切入点,从青年社会化的角度探讨了大学寝室的人际交往(杨兢等,2004)。

二、分析与思考

1.关于大学生不同群体人际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人际关系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等,而同学关系中又主要包括班级人际关系、社团人际关系、宿舍人际关系。综观以往的研究,学者们对不同大学、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人际关系都有所涉及,特别是对于班级和宿舍间的人际关系研究较多,总体研究的成果不少,但笔者认为现有的研究在研究对象上仍有局限性,如由于女性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因此对她们的研究相对较多,但是对男大学生的研究较少,其实男大学生往往面临着家庭和社会更多的压力,他们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引起的心理问题并不少,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对于研究对象的范围要更宽泛些。

2.关于不同学科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

关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且在各自的领域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当今社会多学科不断融合和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下,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交叉研究几乎是空白,因此笔者认为在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应不断开拓。

3.关于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研究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正处于复杂的转型时期。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社会规范在某些方面的失范,使得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表现出许多新的趋势和特征,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他们的交往日益经济化。因此学者们应紧跟时展的趋势,不断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

第5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辅导员;人际交往;

中图分类号:G74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039-01

大学阶段是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过渡时期,也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能否在这一阶段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高校中加强培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大学生认识与解决在交往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自我中心,高傲偏执。这类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家庭状况比较富裕,父母从小溺爱,有求必应。所以他们想问题、做事情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他们强烈的希望别人尊重他,却不懂得尊重别人,不顾及他人的想法与感受。

(2)自我封闭,自卑心理。这类型学生大多是来自于农村家庭的学生,由于家庭的贫困,在同学中他们过低的评价自己,缺乏自信,为了将少挫败感,他们甚至选择了避开人群,排斥与人接触。

(3)恐惧交往,孤僻心理。这类学生往往比较敏感,可能在以前与人交往中受到过伤害,逃避与人交往,严重者甚至出现了社交恐惧症。还有一部分学生性格比较孤僻,孤芳自赏,自我封闭,不喜欢参加集体活动。

(4)掩饰真我,猜忌心理。他们主要表现为对别人的不信任,不肯讲真话,带着假面具和人交往,不肯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害怕被人欺骗,怀疑被人对他不利,在人际交往中形成了猜忌,把自己至于被动的状态。

二、辅导员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应采取的策略

针对现阶段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工作第一人,必须给予学生正确的关注和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念和养成良好的交往方式。

(1)辅导员应正确认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辅导员我们应正确认识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客观性,以平常心去看待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不要漠视、不要烦躁,不要小视,要有耐心、有诚心、有爱心的对待学生存在的交往障碍。同时,也应把学生人际交往教育,作为我们思想教育的重要内容,因为目前的在校学生绝大多数是90后,90后的成长的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了变化,学生的心理问题,交往问题比以前要复杂很多,所以辅导员必须有效应对,转变工作思路。

(2)辅导员应加强学生团队意识培养。大学生是群居的主体人群,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势在必行。辅导员应该努力营造良好的集体氛围,建立团结、和谐、健康的集体环境,为学生们提供更多、更好的展示自我的舞台与机会,可以通过组织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组织学生社交和体验社会实践,从而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同时通过群体活动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积累处理人际关系的经验,已达到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大学生通过这样的集体活动,可以增加与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发现别人的优点与长处;也可以展示自己在学习之外的文体特长,获得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有助于个人的进步与发展。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观念,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大学生通过参加集体活动,寻找知心朋友,向同学敞开心扉,倾诉心声,发泄情绪,既可以消除他人对自己的偏见,也可以消除自己对他人的偏见。

(3)辅导员应注意尊重个体,因材施教。现在的大学生个体差异比较大,传统的方法已经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辅导员必须要深入学生,对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特长爱好、气质性格进行了解,通过基本的信息和信号,才能对学生有全面的把握,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对于自我封闭性的学生,应在细微处给予更多的关爱和呵护,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激发他们与人交往和自我表现的兴趣,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提高他们的环境适应能力;对于以自我为中心的学生,要教育他们进行“换位思考”,学会用别人的眼睛来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认识到自己认识上的误区,在平时的工作中,辅导员要与学生保持密切的联系,通过学生干部、学生党员等各种途径了解、掌握学生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尤其是对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以及学习困难的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心。 要善于与学生开展一对一的谈心、交流,了解学生的思想问题,努力建立师生间的信任与沟通。同时,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指导学生如何与他人快乐和谐的相处。

(4)辅导员应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健康的人格和积极的心态是大学生良好人际交往的基础,所以辅导员应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教育,可以通过一对一的谈心,集体座谈,团队素质拓展训练等来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和调试,帮助消除大学生的各种心理疾病,培养大学生自信、宽容、理解、合作、助人的品格。同时,还应关注特殊群特,建立特殊学生心理档案,进行跟踪式的教育与疏导,从而使特殊学生的心理问题得到及时的解决,更好地帮助他们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成为受社会广泛欢迎的人。

(5)辅导员应防御和有效应对人际交往危机。辅导员要深入的到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兴趣喜好,同时跟踪特殊群体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防御学生出现人际交往的危机,及时发现危机征兆,以便即使干预和化解危机。辅导员可以通过谈心,建立于学生深层次的思想交流,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是化解危机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尤其是对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学生、失恋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关爱、关注。同时建立信息网络,利用学生干部、党员等学生骨干帮助辅导员老师掌握学生中的信息和情况。在第一时间了解到学生的思想动向或心理问题。如果这时就能够对此加以干预、加以疏导,将大大缓解学生们的心理压力,避免问题的进一步发展与恶化。

参考文献

[1]罗建华.梁斌 试析大学生人际交往与心理健康[J].云南警官学报.2003.3

[2]张涛.宋汉君.张鹏霞.柳朝阳.孙鹏.荣光影.王小灵.浅谈医学课程体系改革[J].2009(32)

第6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人际交往;心理障碍;成因;排除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

(一)认识引起的交往障碍

我国普通高校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到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发展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从心理上讲,大学生正处于走向成熟又未真正成熟的过渡阶段,在心理发展上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但发展不成熟;看问题易带主观性、表面性、片面性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它是指当人们第一次与某物或某人相接触时会留下深刻印象,个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通过“第一印象”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产生的影响作用。按照交往规律,第一次交往会给人留下深刻影响,尤其交往时间不长,更注重外表、表情、口才,这是人的素质很少一部分,但由于大学生认识问题片面化,从表面的东西推论其他。

2.刻板效应。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人、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比如有些大学生都会认为北方人豪爽、大方,南方人委婉、小气,某同学来自某地方,就有某地方的特征,来自南方的同学就都小气;这种先入为主的思维常常阻碍了大学生的正常人际交往。

(二)情绪引起的交往障碍

心理上的不成熟使其不能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整体面貌,往往出现以偏概全,甚至在人际交往中情绪化。情感的喜怒哀乐、某种情感心理决定了彼此今后的交往,而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情绪情感日益丰富但波动性较大,在大学生人际交往常会出现忽冷忽热,影响到正常的人际交往。

情感障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嫉妒。这是指在意识到自己对某人、某物品的占有或占有意识受到现实的或潜在的威胁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在大学生身上主要表现为大学生通过高考考上大学,尤其上名牌大学,这类学生在原来的高中非常优秀,自我优越感强,但一旦到了大学里,发现很多比自己优秀的同学,如果能坦然面对,积极地竞争及合作;如果心理不平衡,害怕别人超过,不能正确地面对竞争,采取不正当地方式竞争,必然造成不好的影响,从而形成了人际交往困难。

2.恐惧。恐惧是指对常人不怕的事物感到恐惧,或者恐惧体验的强度和持续时间远远超出常人的反应范围。大多数大学生第一次离开家及父母,对外面的世界即好奇又恐惧,尤其到了大学的陌生环境,对待同学又想信任又不敢信任,即想跟同学交往又不知如何交往,导致其处于焦虑状态,长期下去,会带来人际交往的障碍。如:在人际关系上表现出害怕得罪人,与他人交往小心翼翼,甚至害怕自己一句话、一个眼神会引起他人的不满,常常患得患失,

二、在人际交往中心理障碍的排除

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认知、情绪、人格是统一的整体,认知决定了情感、人格,在人际交往中,首先纠正错误的认知,才能表现良好的情绪及人格,同时注意人际交往的方法技巧,遵循尊重原、真诚原则、宽容原则、自信原则,才能营造良好的人际关系。

(一)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克服社会认知、情感、人格引起的误区

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常常为一句话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例如:某同学对另一同学说“你真好啊!”,不同同学不同的认识,会在人际关际中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有的同学会认为在夸我,表现出高兴;有的同学会认为在讽刺我,表现出敌意;有的同学会认为在安慰我,表现出伤心。大学生首先解决认知的问题。可以运用艾利斯的ABC理论,又叫合理情绪疗法,情绪不是由某一诱发事件所引起的,而是由经历这一事件的主体对此事件的解释和评价所引起的。A是诱发事件,B是对此事的认知,C是心理行为结果。从此分析可以看出在人际关系有良好的关系,关键在于B即认知的修正,主要同不合理的认知的辩论,依照不合理的认知,进一步推理,最后引出谬论,从而使自我认知到自己先前思想中不合理的地方。类似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辩证法,即所谓“产婆术”的辩论技术。大学生常会出现的不合理认知有糟糕可怕化、不能忍受、包罗一切或过度概括、贬低自我价值。从不合理认知导出谬论。

(二)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掌握实践技巧

大学生人际关系在实践中常常因为缺乏技巧,常会出现好心让人误会或想跟某人交往却不知如何开始,甚至有的大学生选择不交往,独来独往。人际交往需要一些交往技巧。善于换位思考。大学生常常把同情心和同理心混淆,同情心,完全同意对方的观点及感受;同理心理解对方的观点、感受并作出反馈,但不一定赞同对方的观点和行为。每个人的成长环境不一样,成长经历各异,没有两个同学能完全相同的观点及感受,大学生更应同理心的心态,理解对方的观点、感受并作出反馈,但不一定同意对方的观点和行为,在行为上换位思考,分辨对方的内心感受,将此辩识反馈对方,能积极反应。

以上基本原则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具有指导意义。总之,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不仅仅在掌握一定的人际交往基本理论,更为重要在实践中本着真诚的原则摸索适合自己的交往技巧。

参考文献:

[1] 钞秋玲,王刚.主编大学生成功心理导航[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 李静.青年必备能力培养全书[M].北京:地震出版社,2004.

第7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石河子大学 文科 理工科 人际交往 差异性

一、前言

美国戴尔·卡耐基曾说:“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技巧。”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是人际交往中的特殊类型。建立和维护良好的人际交往状态是大学阶段个体社会化的重要任务,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也通常被作为衡量大学生社会适应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受到研究者的关注(Kahle,kulka,﹠klingel,1980)。然而,众多调查研究显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在性别、年级、生源地、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人际交往状态较好的学生,在日常的工作、学习都表现出很强的积极性,综合素质也较好。相反,有些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较弱,存在障碍,逐渐演化成心理疾病,给大学生活、学习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本文针对大学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认知、情绪、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调查,这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调查发现,文科生大约有5845人,理科学生约有8572人,工科学生约有5712人。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文科、理工科专业中随机抽取,文科发放203份问卷,理工科发放497份问卷,本次测试实际印发问卷700份,收回问卷697份,回收率为99.6%。收回的问卷进行回答完整性与真实性的检查,问卷未答条目不完整的予以剔除,作答有明显违背真实倾向的予以剔除,得有效问卷677份,有效回收率约为97.1%。

二、文科与理工科学生人际交往的差异性分析

(一)认知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认知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感性和理性之分。人的认知评价来源于过去的知识和经验以及对这些知识和经验的唤醒水平。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应包含对自己的认知、对他人的认知以及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经验认知这三个方面。[1]

图1:认识一个人到成为朋友的时间

图2:通常解决困难的方法

图1的数据表明,文科大学生在接受一个陌生人成为朋友的时间上,有68%的学生能很快和别人成为朋友,而理工科学生接受的时间则相对较长一些,其中时间较长的人数约占66.46%。可见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理工科学生比较谨慎,不会轻易接受他人成为朋友。

如图2所示,在遇到困难时文科学生比较倾向于找自己信赖的朋友来帮忙,而理工科学生则倾向于靠自己解决问题。通过调查数据分析,文科学生喜欢学习朋友的优点,占72.5%,而理工科学生则倾向于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轻易评价优缺点,约占75.26%。综上所述,文科学生对他人的认知比较积极乐观,善于和他人友好相处,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封闭、冷漠,对他人的认知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数据分析可知,文科生经常感到被同学排斥的只有8%,而理工科学生约占33.12%。可见,文科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比较乐观、全面,而理工科学生在这个方面比较欠缺,有许多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消极、悲观,甚至出现孤僻。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认知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能较快与他人成为朋友,理工科学生相对保守;

2、理工科学生的独立性较好,文科学生依赖性较大;

3、文科生善于学习朋友的优点,理工科学生则喜欢保留自己的看法,不过多评价他人的优缺点;

4、文科生对自己的认知比较乐观;理工科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足,有些消极悲观。

(二)情绪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情绪在大学生交往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人际关系的变化和发展是与人的情绪相联系的,它取决于交往双方社会需求的满足程度。[2]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 在人际交往中非常重要, 是一种无声的交谈。交往中若没有良好的情绪状态,会直接影响交往质量。在交往中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与社会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来把握自己的情绪,使自己的情绪表达既符合社会要求也符合自身的需要,这是情绪健康的重要特征。

图3:对情绪的敏感程度

图3主要研究对情绪的敏感程度,据数据显示,文科生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很敏感,占58%,而理工科学生对情绪不敏感,其中很难察觉和不关心的约占53.67%。可见理工科学生的感情不细腻,在人际交往中反应比较缓慢,有些被动,而文科学生的敏感性较强,感情比较细腻,善于把握信息,有利于人际交往。相反,文科生的情绪过于敏感,容易生疑,不利于人际交往的稳定性,理工科学生比较理性,不会出现过多的感情用事情况,便于维护稳定的人际交往。

“修养”一词是对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所表现出来的良好情绪的概括。通过数据显示,文科生总是热情打招呼的人数有118人,占59%。文科生对待食堂、超市的工作人员像对待朋友那样友善的人数比较多,有116人,占58%。文科生对别人提出的观点和意见也能理性面对,不与其争执,占69.5%,而相比较而言,理科生在这方面就差一些,还需要提高。可见,文科生在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方面比较积极热情,能够有理性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使人际关系融洽。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情绪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敏感性很强,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理工科学生相对理性,能够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2、文科生的人文素养较高,善于待人接物;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素养相对较低,不善于待人接物;

3、文科生喜欢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理工科学生比较保守,不愿意轻易表达自己的看法,相对深沉一些;

4、文科生比较看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比较小家子气,理工科学生则比较随意,相比之下比较宽容,不会过分计较他人对自己的看法。

(三)人格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性格是人格的核心。荣格根据心理活动的倾向性把性格分为外倾型和内倾型两大类。性格外倾型的人具体表现为:适应能力强,对人对事都能很快熟悉起来;情感外露,情绪易激动;善交往,不太注意客观环境的反应;喜欢自由,缺乏谦虚态度;反应敏捷,动作迅速,不多思考,做事不太精细。性格内倾的人具体表现为:不易适应环境,不轻易相信人,不善与人交往,愿独处,喜欢安静。[3]但这些人往往心胸狭窄,不宽容人,多思虑,好疑心,冷静,办事稳妥。依据荣格的观点,外倾的人喜欢并善于与人交往,容易较快的建立起熟识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表现随意而自在。而内倾型人不喜欢也不善于与人交往,喜欢独处,不易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表现稳重。

人格因素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因素,积极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必备的素质。人格中的大因子外向性、行事风格和人格中的小因子乐观均对人际交往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尤其是乐观的人格品质,对大学生人际关系和心理健康更具有积极意义。[4]

结合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参考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试表,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文科与理工科学生的人格:

图4:气质类型

图5:度假去向表

如图4所示,文科学生气质类型属于多血质的占49%,其次为胆汁质占26%,而理工科学生的气质类型属于粘液质约占60.17%,可见理工科大学生属于粘液质者比文科大学生多,文科大学生中属于胆汁质、多血质、抑郁质者多于理工科学生。这个结果和80年代中期(1984年)的一项调查研究结果不谋而合,那项调查表明随着外部环境和个人经历的变化,气质也在变化。[5]

从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的角度来分析,从图5中呈现的数据可以看出,理工科学生喜欢去繁华的都市的人数只占14.88%,而喜欢去偏远的地区和宅在家里的则占62.26%,然而文科大学生喜欢去繁华的都市以及市区之间的有118人,占59%。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人格,其中理工科学生经常感到寂寞无助的比例约占56.18%,而文科只有10.5%。通过调查数据显示,理工科学生在休闲时间喜欢一个人独处的有146人,占30.61%,而文科只有10.5%,同时,理工科学生喜欢和朋友在一起的有82人,占17.19%,文科生却占61.5%。通过以上三个表所显示的数据表明:理工科大学生在稳定性、忧虑性、自制性、怀疑性、紧张性五项较优于文科大学生;文科大学生在乐群性、恃强性、兴奋性、幻想性、独立性、敏感性这六项比理工科学生较好。[6]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人格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在人格特点上多活泼、好动、敏感,理工科学生多安静、稳重、情绪不易外露;

2、文科生比较感性,易幻想,不切实际;理工科学生比较理性、客观、真实;

3、文科生比较喜欢认识新朋友,而理工科学生则比较“怀旧”;

4、文科生抗打击能力较弱,遇到困难不知所措;理工科学生的耐挫性较强,能够经受住挫折的考验;

5、文科生比较自我,在人际交往中容易发生冲突,理工科学生则比较随和,与他人相处比较融洽。

人格的形成也会受到教育的影响,我国从高中施行分科教学,在文理分科过程中,针对学生的学科成绩、兴趣爱好等因素进行分科,这也决定了他们在进入大学的专业方向。文科和理科的教育影响,在这一研究中有所体现,如在思维方式上,文科学生的抽象思维就极其显著地好于理工科学生,文理科大学生的人格特点上还是有一些专业特点造成的不同。

(四)能力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能力是指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在人的各种能力中,人际交往能力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人际交往能力是指人在顺利完成人际交往活动时,影响人际交往活动的效率和保证人际交往顺利进行的个性心理特征。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与人沟通、待人接物等都是人际交往能力的重要内容。[7]

图6:在公开场合是否喜欢发言表

图7:对自己的社交活动情况评价

图6从语言表达能力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图中的数据可发现,文科生语言表达能力一般以上水平的有171人,占总人数的85.5%,而理工科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一般以上水平的只有51.78%,二者之间的差距比较大,可见文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好于理工科学生。

通过对调查数据的分析,文科生在与人交谈中能够很好的控制谈话内容,成为主角的人数有98人,占49%,而理工科学生只有74人,约占15.51%,同时被动地跟随他人的人数较多,约占60.17%。

图7从行动力方面来调查人际交往能力,参加社交活动是评价学生人际交往情况的一个重要标准。通过图中的调查结果分析来看,文科学生的社交活动比较丰富,有增加的期待,但是理工科学生社交活动很少的人数比较多,有262人,占总人数的54.92%,由此表明,理工科学生的社交活动有所欠缺,需要增加,提高他们的社交活动能力,也是未来走上工作岗位的必修课。

通过上述数据分析和访谈资料,可以看出文科与理工科学生在能力因素方面的差异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文科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社交活动比较丰富;

2、文科生在人际交往中比较积极主动,能够很好地把握谈话内容,理工科学生相对较被动,不善于与他人交谈;

3、文科生在与异往时比较坦然、主动,理工科学生比较被动、不自信;

4、文科生的助人意识较弱,多以自我为中心,理工科学生的助人意识较强,比较谦虚谨慎;

众所周知,理工科学生的课程任务较重,空闲时间很少,学生平时得到的也大多属逻辑推理训练,思维严谨有余,活跃性和创造性则显得不足。因此,理工科学生在与人交往中显得有些过于自我保护,独来独往的现象多一些。有时即使参加了一些活动, 也大多是在配合别人在做,助人意识较好。

(五)其他因素的差异性分析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活动中,除了上述认知、情绪、人格、能力四个方面的因素能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影响,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影响到人际交往的情况。诸如,人际交往技巧的运用、生活的环境、所学习的专业课程、周围朋友的影响等等。

图8:你是否主动学习过人际交往相关知识

图9:你是否重视交往技巧

图8、9是调查大学生对人际交往技巧的认识。自我的主动学习和重视程度是一个专业化的问题,就像许多银行一样,他们的着装要求非常高,对客户的服务细节也很注意,甚至是动作、微笑都有规定。可见,在日常生活中,重视交往的细节技巧是很重要的。通过调查表明,理工科学生对人际交往的相关知识缺乏一个正确的认识,更谈不上什么技巧了,从表中的数据可反映出,约71.49%的人不重视人际交往技巧,这与文科生相比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

图10:所学专业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在调查中,我们提出了“所学专业是否对人际交往有影响”这个问题,调查结果告诉我们,有419人认为专业对其人际交往有影响,约占总人数的61.9%,还有14.6%的人不知道,可见,大多数学生认为专业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访谈中我们也了解到一些看法,同学们都说文科生是主要和人、事打交道,长期以来便学会了如何和人交往,而理工科学生多与实验、数字打交道,这都是比较实在、真实的东西,没有办法交流感情。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习惯的形成对其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

现代社会不仅是竞争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大学生不仅需要竞争意识,也需要合作意识。有人说“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各种因素中,专业知识和能力只能起到20%的作用,其余80%要依靠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适应社会必须重视个人交往能力的提高。人际交往是一门复杂的艺术, 大学生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一定要掌握一定的策略。文科生与理工科学生更应该针对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劣势,进行相应的改善。

注释:

[1]陶国富、王祥性主编.大学生交往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2]黄学规.心理修养导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3.

[3]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H],2001,6.

[4]郑雪.人格心理学.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H],2001,6.

[5]李建荣等主编.大学心理学[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0,61-62.

[6]黄希庭等主编.大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7]尤小红、张康德.理工科大学新生人际交往能力调查分析和优化提高研究——以常熟理工学院为例[J].网络财富,2009,(22).

参考文献:

[1]秦海燕.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改革与开放,2010,(4).

[2]冯宗侠.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现状调查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4).

第8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范文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1.交往需要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空间的扩展,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往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同时,作为大学生群体中的一员,他们十分关心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以及在集体中的位置,关心自己的发展和奋斗目标、肩负的义务,希望开阔视野,早日成熟,适应社会。所以,大学生表现出比以往更加强烈的交往愿望。

2.情感倾向性明显。大学生的情感与认识结合密切,直觉的情感更多地被带有道德评价的情感代替,即高级情感所代替,情感的倾向性明显,但情感性强,人际关系的建立与情绪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这就使大学生的交往带有定向化特征。他们愿与所喜爱的人交往,而对讨厌的人则避而远之或横眉冷对。

3.交往内容丰富。大学生进入高校之后在知识的影响下,对人生目标有更高的要求,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也更为关心,因此,大学生交往形式多种多样,诸如各类剧社、协会、沙龙、兴趣小组等等。交往的内容也是多层次、多色彩的,内容广泛涉及文学艺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等等各个方面。

4.追求自主与平等。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步觉醒和独立思考能力的增强,大学生为人处得不愿墨守成规,无论在交往方式、交往内容与交往对象的选择上,都十分重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喜欢用自己逐步形成的观念和尺度去评价社会事物,在各方面都努力体现其独立人格,勇于追求交往中的自主和平等关系,喜欢通过交流思想、感情,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5.有较多的小群体存在。小群体是指由于成员彼此认同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多以情感因素调节人际关系为主要特征。另外还具有不定型、多样、多变等特征。对学校管理者来说,应积极支持大学生中好的小群体,使其在集体的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对不利于集体的小群体则应进行教育、改造,防止其任意发展,危害集体。

二、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问题

1.恐惧心理

有些大学生与人交往时(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紧张、害怕,以至于手足无措,语无伦次,严重的甚至害怕见人,常称社交恐怖症。其中较常见的是怕脸红,称为赤颜恐怖。这种人只要出现在公共场所就感到害羞而怕自己脸红,因而忐忑不安,极为不舒服。其中有些大学生主要表现为对异性的恐惧,称异性恐惧症。

2.自卑心理

自卑是一种过低的自我评价,是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有自卑心理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想象成功的体验少,想象失败的体验多,患得患失,缺乏自信和足够的耐挫力,往往把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性格和命运,因而灰心丧气、意志消沉,丧失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3.孤僻心理

表现为两种,一是孤芳自赏,自命清高,不愿与人为伍;另一种是自惭形秽,害怕别人无法接纳,因而孤处一隅。有孤僻心理的大学生总是不愿和他人交谈,不愿参加集体活动,即使在别人的劝导下参加,往往也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难以调动其主动性、积极性。他们总喜欢一个人呆着,独来独往,时间长了以后,他们就会出现寡言少语、感情冷淡、不合时宜、不善交际等表现。

4.封闭心理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沟通和交流、坦诚和表白才能搞好社会关系,发展自我。但一些大学生时常对人猜疑提防,把“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奉为座右铭,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欲望等统统掩盖起来,极力表现自己的聪明与城府,试图让人始终揣摩不透。严重者对任何人都不信任,时常逃避人际交往。

5.自傲心理

人际交往的目的在于满往双方的需要,是在相互尊重、互谅互让、以诚相见的基础上得以实现的。一些大学生不切实际地高估自己,在他人面前盛气凌人,自以为是,常以自我为中心,从不考虑对方的需要,使对方感到难堪、窘迫、恼怒,因而影响了人际关系。

6.妒忌心理

妒忌心理是一种极端个人主义的消极的心理品质。一些大学生对他人的长处、优点、成绩等心怀不满,报以妒恨,时常不加分析地批判、抵制、对抗他人的言行,还以冷嘲热讽他人自悦,打听、传播、干预他人的私事、秘密自遣,甚至采取种种不道德行为进行攻击,从而引起他人的不满与厌恶,使交往变得困难。

7.敌意心理

表现为讨厌他人,甚至仇视他人,不仅认为居心叵测,而且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视为尔虞我诈;另一种情况是认为别人总在寻机暗算他、陷害他,从而杜绝人际交往,甚至表现出攻击。有敌意心理的大学生对他人言行敏感、多疑,自我防范意识过强,这样自然会造成人际心理隔阂。

造成上述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究其要者,主要有:一是受错误思想观点的影响,对人际关系缺乏正确的认识;二是个性上的缺陷,严重的表现为人格障碍;三是以往生活中遭到挫折,造成心理创伤;四是缺乏人际交往的经验,尤其是成功的经验。一般说来,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一些困难或是不适应是难免的、正常的。然而,人际关系严重失调或经常失调的人,往往有可能存在着认知障碍、个或其他心理障碍。因此,对于大学生的人际关系问题,应做具体分析。只有分析清楚,才能对症下药。对于经常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大学生,要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对于偶尔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则主要通过心理教育咨询和治疗来解决他们的问题;对于偶尔出现人际关系问题的学生,则主要通过心理教育和指导来帮助他们解决。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的调适

首先要加强人际沟通,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受者之间进行交换的过程,是人与人之间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交流情况的过程。沟通是人际交往关系建立和发展的前提。一旦沟通受阻,人际关系便会产生障碍,因此,加强沟通是促进人际关系改善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集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1.工具式沟通。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传递信息。传达者将自己的知识、经验、意见等告知接受者,从而影响接受者的认知、思维和态度,进而改变行为。

2.满足需要的沟通。其目的是为了表达情感状态,解除内心的紧张,征得对方的同情、共鸣,确定与对方的人际关系等,主要在于满足个人精神上的需求。

信息的沟通,在大学生交往中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协调关系,同时个体也会因情绪得到表达与宣泄而感到心情舒畅。因此,沟通既能减少大学生之间的冲突,也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我们必须要提高他们的交往意识和技能。有了良好的交往意识,才能主动与人交往,避免交往中的被动和自我封闭。培养交往意识主要是培养学生勇于交往、善于交往和正确的交往动机,其中包括了掌握交往的原则、技巧等一系列内容。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我们也要对他们进行人际关系训练。集体中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发挥集体功能的主要原因之一,若要改善同学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只有了解对方的需要和情感,才能相互关心、友好,达到有效的合作。而体谅他人、观察他人的需要与情感的技能,是可以训练和培养的,主要有感受性训练与角色扮演两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为了加强大学生的人际沟通,我们还要改善大学生的交往认知。即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克服认知偏见。一个人如何对待自己以及对待别人,别人也会以相应的方式对待该人。因此,要想与别人沟通,首先是改变自己,通过改变自己来改变别人。大学生应学会反省自己在人际交往中,在人格、情绪、认知上有哪些不足,并有意识、有步骤地加以改进。同时,有意识地拓宽自己的交往视野,力争全面、客观地认知对方,才能克服沟通障碍。

其次要加强个性修养,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就要有良好的个性品质,因为个性缺陷往往是导致人际交往心理障碍的背景因素,甚至是本质因素。一般说来,具有豁达大度、宽宏大量、谦和热情、正直诚实等优良个性的人,人际关系较为融洽;而心胸狭隘、猜忌多疑、虚伪滑头的人,就不容易搞好人际关系。因此,加强人际关系的个性修养,对于搞好人际关系也至关重要。在学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应该使学生养成哪些有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品质呢?以下五种个性心理品质要加强修养:

1. 开朗大度。古语说:“大度集群朋”。一个人若能有开朗的性格,宽宏的度量,他的身边便会集结起大群知心朋友。开朗大度,表现为对人、对友能,不以自己的特殊个性或癖好律人,唯以事业上的志同道合为交友基础。开朗大度,也表现为能听得进各种不同意见,尤其能认真听取相反的意见。开朗大度,还要能容忍朋友的过失,尤其是当朋友对自己犯有过失时,能不记前嫌,一如既往。开朗大度,更应表现为能虚心接受批评,发现自己的过失,便立即改正;和朋友发生矛盾时,能够主动检讨自己,而不文过饰非,推诿责任。开朗大度,还表现在小事上不认真,不为小事斤斤计较,耿耿于怀。

2. 真诚坦荡。真诚坦荡,就是为人要正派,不搞歪心眼。真诚坦荡的人,为人处事总是正大光明,坦诚相见;真诚坦荡的人,发表意见、处理问题时,都能从公出发,秉公而行,不计个人恩怨;真诚坦荡的人,在接人待物中,既有端庄的风度,又保持人格的尊严。作为一种报答,“真诚坦荡给一个人带来许多好处:友谊、信任、钦佩和尊重,获得了许多推心置腹、披肝沥胆的朋友。”

3. 热情谦让。热情是指掌握了整个人的身心,决定一个人的思想行动基本方向的、稳固而深刻的感情。热情能给人以温暖,能促进人的相互理解,能融化冷漠的心灵。因此,待人热情是沟通人们的情感,促进人际交往的重要心理品质。谦让是搞好人际关系应有的修养和准则。恩格斯曾经说过,一个即使由两个人组成的社会,如果每个人都不放弃一些自,又怎么可能存在呢?既然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学会适应社会,而不能要求社会来完全适应自己。因此,在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任意行事,都应学会谦让,大学生更应如此。

4. 自信自爱。自信是对自身的一种具有肯定评价的态度。俗话说,自爱才有他爱,自尊才能他尊。自信也是如此。在人际交往中,自信自爱的人总是不卑不亢、落落大方,谈吐从容。自信者绝非孤芳自赏、盲目清高,而是对自己的不足有所认识,乐于听从别人劝告与帮助,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自信自爱的人总是善于抓住机会表现和锻炼自己,获取成功。但自信自爱的人从不投机取巧、阿谀奉承,靠出卖人格达到目的。

5. 委婉含蓄。生活中我们常见到一些“心直口快”的人。他们想到什么就说什么,结果往往不是造成了误会,就是伤了和气。可见,为了搞好人际关系,既要真诚坦荡,还要讲究方式方法。这里所谓的方式方法,就是指含蓄、委婉而言。含蓄、委婉是一种说话的艺术,它之所以受人欢迎,问题是它顾及了人们的自尊心。人皆有自尊心,我们在与人打交道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切不可使人尴尬、难堪而下不了台。批评别人时要含蓄委婉,讨论问题时要切忌好为人师,努力使自己与人交往的言语顺耳亲切、文雅得体。

第9篇: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困难范文

关键词:高校;特困;人际交往能力;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

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是大学生活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未来社会发展的必备条件。高校特困生这一特殊群体,由于其背负的巨大经济压力,使其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存在更多的困难和顾虑,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人际交往活动。高校并轨制度实行后,随着学费的不断升高,高校特困生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因此了解、掌握、关注高校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状况,并有针对性的找到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真正使他们成为情智并重,身心健康的社会人,是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也是高校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新课题。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受试者

选择上海海事大学特困生100人为特困组调查对象,获得有效问卷96份,并从三个学院随机抽取100名非贫困生作为普通组,获得有效问卷92份。基本情况见表1-1。

1.2 研究方法

1.2.1 研究工具

采用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心理学家编制的《人际交往能力问卷》作为研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工具。

1.2.2 数据统计

在实验数据统计分析中,利用SPSS15.0数据处理分析软件进行处理。实验结果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显著性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P

2. 结果与分析

高校特困生中,主动交往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7.5%,超过15%的高分常模,低分百分率也低于30%的低分常模,说明他们在人际交往中倾向于比较主动大方,容易与人建立联系;在适当拒绝维度得分高的人数占总人数的8.33%,低分百分率基本持平,这表明他们在遇到对方的无理要求或言行伤害时,常采取忍耐让步的做法;在自我表露维度得分高的占总人数的10.42%,得分低的占25%,这说明在受试特困生中大部分人不善于并且不会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内心感受与思想,彼此间的信任与亲密感不足;在冲突管理维度上高分的占18.75%,低分的占4.17%,表明他们可以直面与他人的冲突,正确处理矛盾,有一定的解决技巧;在情感支持维度得分高的占14.58%,得分低的占12.50%,这说明他们注重情感支持,善于同情、回应他人的情感体验,能够恰当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

高校特困生与普通大学生比较,如表2-1,在五个维度上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在主动交往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低分率较高,这说明和普通大学生相比,特困生中更多的人倾向于不愿或不敢主动与人交流,不能自然的建立新的人际关系;在适当拒绝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也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低,而低分率高,这说明特困生面对他人的无理要求或伤害时更习惯采用隐忍的方式对待;在自我表露维度上,特困生的得分亦有低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表现在高分率比普通大学生低,这说明特困生中很少与他人分享自己内心的感受和体验;在冲突管理、情感支持两个维度上,特困生有略高于普通大学生的趋势,这说明特困生面对矛盾时更能够给予理解与忍让,更善于从情感上支持和帮助他人。

以上结果与以前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3. 建议与对策

要解决特困生的人际交往问题,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关键在于帮助他们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使大学特困生能够真正地面对自己、正视贫困,学会以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行人际交往。

一方面学校要解决他们的实际经济困难,通过不断完善奖、贷、助、减、补、扶“六位一体”的助学体系,拓展资助渠道。另一方面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特别是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上给予特困生特别的关注,帮助他们度过“人际交往贫困期”:第一,在特困生入校伊始进行心理健康测试和人际交往能力测试,发现问题,建立特困生心理档案,通过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的方式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第二,开设人际交往训练课程及讲座,为特困生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提供渠道;第三,依托大学生心理社团及心理俱乐部等学生组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将特困生吸引到活动中来,使他们在活动中了解人际交往方面的知识和技巧,增加与人交流的机会;第四,注重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际交往的思想和技巧,结合专业实习,讲述一些现实中可能面对的交际问题,从实战的角度培养特困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第五,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创造一个互助互谅的和谐班集体,通过师生间、同学间的团结互爱,加强与特困生的交流和沟通,让特困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化解其孤独、寂寞情绪,进一步增强自信心;最后,建立校内心理网络,通过有效的信息交流,及时掌握异常人际交往状态给特困生造成的影响,对有严重障碍的特困生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危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