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义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以学生实践为主,让学生直接体验的课程。研究探索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生活、社会、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根据有关文件的精神,开设综合实践课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课客观上要求学生在独立完成指定任务的前提下,提倡多思维、多方法、集思广益。这在某种程度上,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信息,例如互联网平台的电子期刊、学校的电子图书馆等,这样就迫使学生掌握这方面的技能,会充分利用网络这一信息高速公路。通过丰富途径,帮助他们全面培养能力,让他们全面发展。这为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生活打下了基础。

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让学生在课堂、在生活、在社会、在团队中锻炼自己,体验成功与失败。同时由于综合实践活动是一个边学习边实践的过程,是课堂知识的应用和再现,由此鼓舞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文化课的兴趣,把被动、强迫的学习变成了积极、主动的寻求,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阵地。

三、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立足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是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的目的。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丰富,方式多样,这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充分发挥出来,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大大地促进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提高。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促进了学生对各学科课程的学习

综合实践活动对其他各门学科的学习有着促进和带动的作用。首先,各学科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其次,综合实践活动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最后,在某一些情况下,综合实践活动可与某些学科教学互相渗透。

所以说开设好综合实践活动这一课程,对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化课的学习、全面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的合格人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篇: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 拓展思维 课程资源 思维能力 行为能力

一、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释义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方式与其他课程有明显不同,它是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的学习为课程基本方式,以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的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培养为课程基本任务,以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增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的内在联系为整体认识和体验,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为总目标的非学科性课程。它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学校特有的教育理念和办学理念的渗透;二是课程价值选择和目标设计。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分别设计了不同的学习课程目标,这就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课程教学中,应设计出新颖的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拓展思维综合实践能力。

二、综合实践活动与新课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积极开发并利用校内外各种资源,让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纵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全课程可知,它根据学生不同年龄段、不同思维发展能力,设计了由“学生观察能力”―“学生查找资料能力”―“学生实践能力”―“学生理性思考能力”组成的学习实践过程。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每单元的学习中都为学生构建了明确的实践活动设计思路、活动实践目标、活动实践过程建议、参考资料及对实践活动的反思与随笔。全程贯穿“理论(实践活动理念)”―“实践(实践活动)”―“理论(反思、随笔)”的实践学习方法。

三、综合实践活动理念分析及见解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个新事物,所谓“新”,就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需要人们去探索、实践,用实践得来的理论撰写它的本质。同时,综合实践活动不等同于其他学科课程,但它与其他学科课程具有等价性和互补性。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课程可划分为不同的种类。综合实践课程具有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和生成性,它的性质决定了它没有具体的参照标准,每个地方的特色不同,决定了综合实践课程只能根据地方的特色特点实现自己的价值。这就要求我们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认真处理好“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这三个方面的内容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学生本身是课程内容的核心,而其与自然、社会及自身的关系就构成了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它们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课程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的课程教学重视知识的传授,其评价主要重视评价的客观性、标准性、科学性,而作为主体的学生在传统课程的评价中通常会被忽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就是要克服传统课程评价的缺点,重视评价对象所具有的能动性、独立性与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学习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整体性评价,确定了具体的教育目标,学习评价同时就围绕着教育目标开始了。一方面,将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及活动产品等作为衡量他们学习情况的依据。另一方面,不要只把评价看做是对学生单方面的评价,而要看做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机会,通过评价的反馈信息,改进课程,并实践于教学。

四、综合实践活动,学生主体思维拓展

(一)学生思维能力培养。思维能力影响甚至决定行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本质特征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就要求我们遵循规律、立足发展,把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前置于首要、基础的地位,从激发思维兴趣、引导思维导向、学习思维方法等方面入手,逐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让学生在活动中敢想、会想、乐于想,在思维的广度、深度、难度、精度等方面不断进步,从而促进学生自主思维能力、活动能力的不断增强,提高活动质量。如:三年级综合实践课程第一课――“安全教育”课:

1.我让学生在“观察方面”做:观察上下课学校楼道、课后休息十分钟操场、上学放学时过马路、体育运动课等时间段存在的安全问题,请同学们留心观察并记录下来。

2.在“课堂交流”上:同学们将各自观察到的“安全隐患”讲述出来,有的学生讲:在楼道嬉戏玩耍不小心会滚落楼道;有的学生讲:课后操场同学们互相拉挤会摔伤、碰伤;有学生会讲:放学过马路,摩托车、卡车会开很快撞伤人,等等,学生踊跃发表、各抒己见讲述自己所观察到的安全问题。

3.在“讨论分析”阶段:我让学生就自己所见所闻先讲述自己解决安全问题的办法,而后就学生所讲的解决办法加以引导,纠正不当解决安全问题的办法,并辅之以实例分析、模拟演习。

4.在“总结”阶段:师生一起反思并随笔记录,引导学生拓展思维空间,发挥想象力,做到如何防磕碰、防滑、防摔、防烫伤、防火灾、防触电、防意外伤害等生活安全伤害问题。

(二)学生行为能力培养。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及保障活动效果都极为重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活动过程的关注,在活动中采取知行并举、内外兼修、教养同施等方式,逐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稳定的行为习惯。如: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粮食知多少”课:

首先,让学生注意观察我们一日三餐离不开的粮食(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红薯等)。

其次,查找资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各种粮食作物的种植、加工及制作过程。

再次,实践过程,让学生放学回家或双休日到农田参与农事活动,体验粮食的来之不易,农民的劳作辛苦。

最后,引导学生拓展思维延伸,反思并引发节约粮食的话题讨论,教导学生认知、感悟: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应杜绝浪费粮食现象,从我做起、从大家做起。以此,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课程资源的应用。课程资源不是学科教材,它只是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素材性、指导性学习材料,供师生开展活动时选择和参考:一是资源包提供的主题供学生选择和拓展;二是资源包提供的活动过程和活动方法供学生参考和借鉴。我们一定要结合当地和学校的实际,合理取舍资源包中的活动内容,调整各项活动的顺序,并且根据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和特点自行设计和添加新的活动内容和活动形式,创造性地使用资源包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四)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与随笔。综合实践活动的反思:实践活动过程及结果是否达到了预先设计的三维目标,哪点更为突出,活动方案及过程有哪些成功之处,有何创新之处,组织和设计上有哪些地方还需努力,等等,都是我们综合实践活动反思的内容。师生共同拓展思维反思,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就能更上一层楼。

综合实践活动的随笔撰写:随笔记录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时间、地点、人物、情感、情节及结果,使学生能真正做到“理论”―“实践”―“理论”思维的提升。

综上所述,我们的综合实践活动因学习方式不同、学习内容不同、学习目标不同,要求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程序和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具体指导,提高活动的可操作性,强调活动的可开放性,结合地方特色,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充分拓展学生思维能力,以实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良好的个性品质的综合实践活动总目标。

参考文献:

第3篇: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一、活动资源面向生活

生活是知识的宝库,四季变换、万物兴衰、日月星辰,无不蕴含于生活之中。让教学活动面向生活,就能使活动如生活般充满情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是一种向学生生活领域延伸的综合性课程。

1.感兴趣的内容

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从其生活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课题,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他们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和研究。如:开展“商品交易会”的综合实践活动,要求学生把家中的玩具或喜爱的图书标上价格,想好介绍词,向同学们进行推销。哪个孩子的家中没有玩具与图书呢?谁又不喜欢玩具与图书呢?学生一听到这个活动课题就比较兴奋。整个“商品交易会”综合实践活动从头至尾紧紧地抓住学生的兴趣,活动中学生们忙得不亦乐乎,喜形于色,颇有成就。

2.亲身经历过的内容

亲身经历过的事往往令人难以忘怀,印象深刻。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发和实施要克服当前基础教育课程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生活即教育”“生活即成长”。从学生的生活经历中确定研究主题,围绕生活经历开展活动。将极大地激起学生参与生活的愿望和积极性、主动性,积累和丰富更多的直接经验,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

3.身边资源中的内容

教师要引导学生与周围环境积极地相互作用,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和优势,让学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里进行活动。在自身能力发展的同时进行社会责任的教育,培养学生为社区发展与建设服务的意识。如:开展“学好湖塘话”“我爱淹城春秋乐园”“保护湖塘水”等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这些活动依托学生的生活环境展开,在活动中学生以观察、调查、采访、上网收集资料、绘画、宣传等方法进行,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二、活动目标指向生活

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学会生存、学会发展,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教育真正让学生既发展心性又掌握安身立命的本领。

1.在实践活动中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

所学的知识运用于实践中,才能被学生真正地理解与消化,因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重要途径应是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开展《小主人》活动,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愿望,选择一个或多个活动内容,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与同学合作完成,鼓励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学生们在活动中相互交流、相互合作、共同进步、共同发展。

2.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获得身心的健康发展

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实践能力以及良好的个性品质。如:把学生带到野外去郊游,蓝天下的课堂、大自然的无字书是滋润儿童心灵的甘露。让生活成为无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生活化的活动中,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展现自我发展的价值。

第4篇: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发展现状;未来趋势;

作者简介:陈凡:哲学博士,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程海东:哲学博士,东北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研究人员,讲师(辽宁沈阳110819)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独具特色。虽然早在20世纪20年代西方科学哲学在中国已有介绍,并展开了影响深远的“科玄论战”,但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却没有明显的进展。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或者科学技术哲学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形成了一系列的优秀成果。198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将自然辩证法正式更名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并作为哲学二级学科来建设。在研究重点上,80年代主要集中于自然观、科学方法论、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以及科技与社会等领域;90年代以来,学界继续深化研究,出现了更为专门化、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在评介国外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和科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前沿问题的基础之上,衍生出生态哲学、信息哲学、系统哲学、科技伦理学、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后现代主义哲学、女性主义和工程哲学、STS(科学技术与社会)等新的研究领域。进入21世纪,各领域的研究继续取得丰富的成果。正是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巨大的包容能力,造就了这一学科的学术风范和中国特色,它既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学科———科学技术哲学,也可以分解为不同的学科方向———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技与社会等。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发展

在自然辩证法的巨大包容能力下,其中的分歧和争论也是明显的,争论的焦点包括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内容体系以及未来走向等问题。

(一)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

明确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定位,首先需要明确其学科性质。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它是哲学的一部分,属于哲学学科。于光远在《一个哲学学派正在中国兴起》[1](P2)、《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中明确提出自然辩证法是属于哲学的观点。龚育之、孙小礼认为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体现了哲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论的统一。[2]陈昌曙也认为自然辩证法是哲学的分支学科,与辩证唯物主义没有本质上的区别。[3]李醒民认为,自然辩证法本质上是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自然辩证法研究也可以丰富和发展哲学。[4]刘大椿、吴国盛、曾国屏等也都表达了类似的观点。“自然辩证法的特有地位———既是哲学传统的一部分,又与当代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在中国科学哲学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5]正是在这一基本立场的基础上,黄顺基主编的《自然辩证法发展史》一书提出,自然辩证法经历了漫长的历程,现在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应该充分反映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新成就和新要求,它结合的学科从基础自然科学扩展到整个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技术科学;它研究的对象从人对自然界的观点推广到从人与自然界的相互作用,从而包括当代世界的全球性问题;要推进这门学科的发展,必须全面地、系统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自然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基本内容和理论体系。[6]

即使如此,学界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的认识还有分歧。

大多数自然辩证法工作者都认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哲学性质。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自然辩证法是的自然哲学,因为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是自然哲学的著作。[7]吴国盛认为,一个理论不构成一门学科,理论只能是学科中的理论,把一个理论当成一门学科那是误解;一个事业也与一门学科不同,一个学术性事业不见得只发展一门学科,它很可能同时支持几门学科,即使专门支持某个学科,它的性质也与直接从事该学科的研究不同。对自然辩证法而言,“有作为理论的自然辩证法,有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但没有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应该把“科学技术哲学”作为哲学学科,把“自然辩证法”作为事业来发展。[8]

还有人认为自然辩证法虽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不是哲学学科,而是一门边缘学科或综合学科。或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处于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边缘地带的学科,具有哲学、社会学、历史学的性质;或者认为自然辩证法是由哲学和自然科学相互渗透和彼此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既不属于哲学,又与哲学和自然科学有联系的、具有哲学和自然科学双重性质的一门独立学科。[9]

作为学科的自然辩证法包括和涉及很广泛的领域,它是开放的,其内容、方法和原理都是不断发展的,将其改成科学技术哲学也是为了发展的需要,为了表明历史渊源和研究特色,也可以称之为“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当然,使用科学技术哲学的名称会给自然辩证法研究提供新的角度,增添新的内容和表述方式。

(二)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理论体系的构成

对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和定位认识不同,对其理论体系的构成也就有不同的看法。

吴国盛认为作为事业的自然辩证法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史和科学史。[10]陈其荣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原来的自然辩证法领域得以拓展,形成综合性的交叉学科———科学技术哲学,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等。[11]张明国等在科学技术哲学的构成中增加了科学技术方法论,认为科学技术哲学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方法论”[12]。刘大椿全面分析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哲学在发展历程中其构成因素的演变。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自然辩证法采取的是一个兼容并包的“大口袋”方针,包括自然观研究、科学方法论研究、科学思想史、科学·技术·社会研究;近20年来,自然辩证法逐渐演化成科学技术哲学;近十年来,在改革开放和科学技术革命两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下,科学技术哲学逐渐分化和形成了一系列专门的学科分支和方向,如科学学、未来学、科学哲学、科学方法论、科学技术思想史、技术哲学、科学社会学,等等。[13]

可见,在学者之间还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但基本都同意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至少包括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三个构成部分。新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工程—产业—社会”知识链条的演进和实践的需要,形成了新的研究领域:工程哲学、产业哲学等。李伯聪将工程与科学和技术进行区分,将科学、技术的二元论拓展为科学、技术、工程三元论,认为工程活动以建造为核心,工程哲学是独立于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一门学科。[14](P3-7)当前工程哲学要特别集中于研究工程决策和设计问题、工程制度问题、工程创新、工程人才、工程共同体、工程历史和案例等问题。[15]2007年,殷瑞钰、汪应洛、李伯聪等主编的《工程哲学》试图勾画出中国工程哲学研究的基本思路、基本观点和理论框架。在工程哲学的研究过程中,学者们开始接触到产业问题,因为很难将有关产业的哲学研究纳入工程哲学范式中,同时,科技哲学需要思考诸如科技产业化和各门产业发展的问题,由于这种理论内在的矛盾和现实社会生活的共同作用,产业哲学逐渐形成。曾国屏等认为,产业哲学是部门哲学或亚哲学,其主体框架有五个部分:(1)产业的元理论问题;(2)产业创新与发展;(3)产业现象学;(4)有关产业哲学的应用问题;(5)产业思想史。[16]吕乃基认为,产业哲学是科技哲学当前发展的最新阶段,具有中国特色,产业哲学本身具有松散性、实践性和主观性。[17]

(三)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的未来走向

近些年来,尽管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与时代的需要密切相关,但对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学界也有不同的认识。

郭贵春等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哲学继承和发扬自然辩证法的研究传统,出现了更加专业化和多元化的研究局面,如技术哲学研究的多元化状态,技术本质、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伦理学、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异同关系、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科技战略与政策研究,等等。[18]张明国等从科学技术哲学的构成分析了各部分的研究重点,认为技术哲学主要集中于技术与文化的关系问题,科学哲学主要研究科学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自然哲学主要研究环境问题的文化成因等;科学技术方法论主要研究创造力开发中的心理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主要研究技术与文化的现实问题和STS教育问题。[19]

当前的研究热点预示着学科的未来走势,学者们也有不同的期望。

1.自然辩证法应该走向科学技术学

曾国屏认为,改革开放以来,自然辩证法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它并不是一个合理的有生长性的学科,而科学技术学是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研究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科学技术学”。当然,科学技术学及学科群的建设要以自然辩证法原理及其理论为指导,原来的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新的时代下要走向科学技术学。[20]李正风等认为,作为“大口袋”的自然辩证法并不是学科建设的理性状态,而要加快实现学科性质的单一化,可能的途径就是走向科学技术学。[21]张明国也支持这一主张,认为自然辩证法学科在改为科学技术哲学之后需要进行“第二次调整”,即将科学技术哲学调整为“科学技术学”,这不仅可以弥补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些缺陷,而且有助于实现“STS”的中国化、学科化。[22]

2.自然辩证法未来应当走向科学哲学(包括技术哲学)

吴国盛认为,无论是“自然辩证法”还是“科学技术学”,都不能成为一个学科。西方的“STS”应该译为“科学技术元研究”,而非“科学技术学”,而科学技术元研究并非一个学科。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事业,也非一个学科。当前紧迫的问题是尽快结束自然辩证法的过渡状态,建立学术规范,走向学科化。如果走向了科学技术哲学,那就意味着在学科化的道路上朝建制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23]

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自然辩证法概论〉教学大纲》(2013年修订版)中,对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内容与范围都作了新的解读。“自然辩证法是一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理论学科。它站在自然观、认识论、方法论的高度,从整体上研究和考察包括天然自然和人工自然的存在和演化的规律,以及人通过科学技术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普遍规律;研究作为中介的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发展规律;研究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24](P1)

从这些不同的期望可以看出,作为学科的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在哲学的范围内向所有的学科敞开,不断进行多领域、多角度、广范围的积累和凝练。

二、科学哲学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走向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追踪西方科学哲学的研究,译介了大量的西方研究成果,对西方著名科学哲学家和流派进行了介绍和研究。近年来,国内学者除了在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上继续进行研究以外,对后现代科学哲学加强了译介和研究,并且进行了一些具有自身特色的科学哲学探索,如另类科学哲学、科学实践哲学、语境论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等,对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也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一)传统科学哲学的问题

传统科学哲学指的是西方正统科学哲学,它所提出的一系列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确切的回答,处于不断的建构、批判、转向之中。近年来,我国学者也尝试着给出自己的回答。

1.科学划界

科学划界是科学哲学研究最基本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阐释在一定程度上是某种科学哲学理论是否成功的标志。魏屹东认为,科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科学包括关于自然的自然科学、关于人类社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关于人类思维的思维科学;狭义的科学仅指自然科学。[25]王前认为,科学的东西肯定是正确的东西,但非科学的东西未必就是不正确的东西。许多非科学的东西无所谓对错,而是要区分好坏、是否有用、功效大小,而这些是不能用科学的标准来直接衡量的。[26]科学的本质包括逻辑分析和实证检验两个方面,科学的划界标准并不是唯一的,也不是确定不变的,而需要依据时间和语境才能确定。

2.科学发展模式

科学发展模式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一个核心问题,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中出现过许多理论。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学者基于当代科学社会发展的实际,在科学发展模式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李建珊等基于科学异化所造成的恶果以及人类的主体价值的丧失等问题,提出了一种以人类的终极价值为目标的科学进步模式,即科学—价值模式,认为科学是否是发展进步的,在于它是否朝着对人类的终极关怀的方向发展,即科学的发展是否有利于其全部价值的相互协调和全面增值,且不产生负面影响。[27]

3.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

对于科学理论是否具有真值以及科学术语是否有所实指这两个问题的不同回答,造成了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间的争论。我国大多数学者是支持科学实在论的,因此对科学实在论进行了辩护,并为走出科学实在论的困境寻找可能的出路。如郭贵春等在分析科学实在论的论证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实在论摆脱困境的出路。[28]

(二)科学哲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1.另类科学哲学

刘大椿等在《思想的攻防———另类科学哲学的兴起和演化》一书中把对科学持批判性立场的学者和流派归为另类科学哲学。[29](P25-26)大体上说,另类科学哲学包括几种类型:(1)20世纪70年代以来逐渐渗透到科学哲学领域的欧陆反科学主义理论,如存在主义、法兰克福学派、后现代主义等流派的科学哲学思想;(2)从分析哲学传统内部彻底走向正统科学哲学反面的叛逆,主要以费耶阿本德、罗蒂等为代表;(3)借鉴另类思想反叛科学社会学(STS)传统的科学知识社会学(SSK)研究,包括激进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和生态主义科学哲学。被称为另类科学哲学的思潮并不是一个整体,而是许多异质性的科学反思。它们更多地关注科学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之间的关系,共同点在于批判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态度,传达了对科技价值的质疑。

传统科学哲学所关注的是科学中的认识模式、知识与真理等科学内部的问题,这就需要经验和逻辑推理的方法,但逻辑和经验仅能用来为科学理论本身辩护,而不能展现科学的发展过程;历史主义、建构主义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所关注的则是整体的科学与社会中的政治、文化、历史、心理等其他外部因素之间的关系,这种将科学放入社会中、描述和分析其社会形成过程的研究方式展现了科学发展的动态变迁,而忽视了科学内部的构成和科学自身的合理性问题。所以,科学哲学中无论是辩护还是批判都只是关注到了科学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另一方面。

2.语境论科学哲学

郭贵春等提出科学实在论走出困境的出路之一就是语境论。西方科学哲学经历了语言学、解释学和修辞学“三大转向”之后,语境论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从语境的基底上透视、扩张和构建整个科学哲学的大厦,是回答了以什么样的形式、什么样的方法以及什么样的基点或核心去决定科学哲学未来走向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30]语境论是一种世界观与方法论,强调从综合的和动态的视角考察科学及其发展。语境论的科学哲学研究纲领主要由语境论的科学观、语境论的实在观和语境论的真理观所构成。语境论的科学观强调把科学放在现实的社会、文化、历史等多元语境中来理解,科学是依赖于语境的产物。语境论的实在观从科学的语境性与可错性出发,在科学知识的去语境化与再语境化的动态发展中,阐述一种语境论的实在论立场。语境论的真理观把真理理解为科学追求的目标,把科学研究结果看成是主客观的统一。语境论的科学哲学有三大优势:在认识论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为什么后来被证明是错误的理论;在方法论意义上比较容易理解关于科学概念与科学观点的修正问题;在价值论意义上能更合理地理解与反映科学的真实发展历程。

3.科学实践哲学

吴彤等认为,传统科学哲学单纯强调科学的理论层面,忽视了科学的实践和活动层面,从整体上扭曲了对科学的看法。科学实践哲学通过对人类科学实践活动和过程的深刻理解,把理论优位的科学哲学转变为实践优位和活动优位的科学哲学。[31]科学实践哲学试图在实践的基础上重构以着重讨论科学实践和活动为特征的科学哲学,建立一种以科学实践为基础,以实验室实践、文化和权力及其地方性知识本性为特征的新科学观。吴彤认为科学实践哲学对于科学哲学研究本身和中国科学哲学的研究有重要意义:(1)科学实践哲学认为实践是科学的基础,反对对科学仅作理论优位的说明和解释,这有助于改变科学哲学的低迷境况;(2)科学实践哲学认为一切知识的本性都是地方性的,打破了科学知识的普遍性神话;(3)知识的地方性研究和对中国本土知识的研究,为科学哲学的中国化研究提供了更为合理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视野;(4)研究科学实践哲学中的实践概念与的实践概念的关系,可以推动科学实践与实践观之间关系的研究;(5)在科学实践哲学的研究框架内,关于实践的因果性和规范性方面的研究对于原有框架的认识有所推动。[32]

4.科学文化哲学

传统科学哲学对科学某一方面特征的关注所造成的二元化使得科学哲学的发展遭遇到极大的困难,20世纪后期出现的科学文化哲学则希望避免这一问题。对科学文化哲学可以有两种理解。第一种理解是将科学看做一种文化样态,对其进行哲学反思,即把科学看做是一种文化或文化活动,从而对其进行哲学探究。[33]另一种理解是从文化哲学的视角反思科学,即借鉴文化哲学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研究科学,主要侧重于从文化哲学的视角透视科学文化。[34]刘大椿等很早就关注到科学文化的哲学维度,探讨过科学在近现代文化中的主导作用、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科学文化与中国现代化等问题[35],认为科学哲学未来的任务和理论增长点在于促进科学与人文、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融合。科学文化哲学强调从传统科学哲学的狭窄视域中走出,将科学当做一种文化现象进行审度,而非当做人类知识的最高形式去膜拜;强调科学与人文的融合,采用的方法是综合性的。所以,与传统科学哲学相比,科学文化哲学作为一种“大哲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拓展。

(三)科学哲学的未来走向

尽管当前国内的科学哲学发展仍有不尽如人意之处,但大多数学者对其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对其未来走向进行描绘,甚至一度引发了争论。

1.科学哲学走向自然科学哲学

对于目前国内一部分学者强调纯粹的科学哲学研究,认为科学哲学的正宗是研究科学哲学的理论问题,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属于科学哲学的边缘或者外围问题,科学与社会关系研究根本不是科学哲学的现象的观点,吴彤并不认同。在他看来,自然科学哲学的问题才应该是科学哲学研究的主流。因此,他不赞同把科学哲学变成一门与实际科学活动完全无关的“专门学问”,认为一旦如此,科学哲学将会丧失“立足之本”,陷入“危险境地”。“重要的问题不完全在于正名,而在于努力。作为学者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2.科学哲学保持多元性研究

郭贵春等认为,随着科学与哲学的不断发展,科学哲学也会随时对传统的问题给出全新的回答。科学哲学始终是一门处于发展中的学科,是一个兼收并蓄的、分层次的和多元化的开放体系。其中,基础理论研究强调的是对作为整个科学的逻辑性、规范性、方法论性和哲学性的系统思考;自然科学哲学问题研究所强调的则主要是具体学科的个体性、现实性、前沿性和多样性。这两个层次之间不存在泾渭分明的界限,后者是前者的现实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理性升华。

3.具体科学问题及复杂性哲学研究

对具体科学问题进行哲学的研究是科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所强调的是具体学科的个体性、现实性、前沿性和多样性,而这是基础理论研究的现实基础,因此对传统问题的阐述不能游离于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研究之外。当前,随着具体科学的突飞猛进,具体科学的哲学探究也得到了大发展。系统科学哲学就是如此。国内学者很早就在用科学哲学的范式研究系统科学,颜泽贤等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对复杂系统演化的概念、判断、标度、条件、机制、过程、原理及哲学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探讨。一些学者力图用科学哲学的方法研究复杂性问题。吴彤的《复杂性的科学哲学研究》一书较为系统、完整地以科学哲学范式研究复杂性。在复杂性研究领域,一批学者分别在复杂性概念、复杂性的知识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方面对复杂性的科学哲学做了比较深入细致的探讨。部分学者还把复杂性科学思想、概念和方法用于其他领域的研究,也为复杂性研究开拓了新的视野。苗东升、范冬萍、肖显静、段伟文、刘劲杨等对复杂性问题从不同方面进行了探讨。

无论是传统科学哲学、另类科学哲学、语境论科学哲学、实践科学哲学、科学文化哲学,还是具体科学问题的哲学探究,我们都不能跟随西方学者的脚步亦步亦趋。不可否认,对西方哲学史上重要思想的学习和借鉴是需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构建具有中国语境、中国问题的科学哲学,以此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哲学理论体系。有学者就科学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现实性和意义等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认为实现科学哲学的中国化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需要奠定坚实的学术基础,需要在吸收中西两种异质思想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更为重要的是立足中国实际,提出自己的问题。

三、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及方向

技术尽管历史悠久,但技术哲学却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虽然从20世纪50年代起就有学者开始了技术哲学的思考,但国内技术哲学的诞生还是以陈昌曙于1982年发表的《科学与技术的统一和差异》一文为标志。探析科学与技术的本质区别,对技术哲学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科学与技术的区别至今依然是科学技术哲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国内学者一方面期望能够建立自己的技术哲学研究框架,一方面也译介国际技术哲学的研究成果,所以当前的技术哲学研究在这两个方面是齐头并进的。针对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2001年,张华夏、张志林提出“认识论纲领”,陈昌曙提出“价值论纲领”,引发了一场持续的争鸣。通过这次争鸣,学界对技术哲学的核心问题有了较清晰的认识,对我国技术哲学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陈昌曙等的《技术哲学基础研究的35个问题》一文,从技术哲学的学科定位和性质、技术哲学研究的理论意义、技术的本质、科学与技术的关系、技术的价值、技术发展的规律性六个方面列出了技术哲学研究的35个问题,虽说不能称之为技术哲学的研究纲领,但确实指出了技术哲学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

当前,中国技术哲学的研究正趋向成熟。随着建制化的形成和完善,技术哲学逐渐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取得合法地位并被认同,学术共同体也日渐壮大;同时,研究的论题域已基本清晰,研究深度正逐渐增加,研究方式正走向多元化,研究成果正趋于丰富。

(一)技术哲学研究的重点问题

据初步统计,近30多年来,国内主要期刊发表的与技术哲学相关的学术论文计5000余篇,其中技术哲学的应用研究,如有关STS、技术创新、技术价值、可持续发展及生态技术四个方面的研究占总数的2/3强,而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如国外技术哲学、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以及综合研究四个方面的研究所占比例不到1/3。由此可见,虽然技术哲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是这个学科建立和形成的基点,但应用研究居于主体地位,正如陈昌曙所说,“没有应用(现实价值),就没有前途”[47]。

技术哲学强大的生命力就体现在它的理论研究与现实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上。当然,技术哲学基础理论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抽象的思辨逐步转变为从语境和实践角度考察和反思,只把技术当做一个抽象的整体进行思考,具有脱离技术实践变得空洞的风险,仅从实际存在的技术出发研究技术,难以达到哲学的高度,“我们应该立足于实际存在技术的经验基础来思考技术的普遍性问题”[48]。从这样一个基本立场出发,技术认识既可以看做是作为认识活动的技术,也可指认识所得到的成果是技术性的[49],所得到的技术知识“是一种面向实践的知识”[50]。技术使用问题也被技术哲学纳入其中,陈凡等从人类文明进步的角度探讨了技术使用的问题,认为“人类通过对技术的使用,不但构造了生存处境,也生成了生活世界。在生活世界里所展开的技术使用实践,实际上是技术功能在生活世界的情境化”[51]。

(二)技术哲学研究的方向拓展

在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领域中,工程逐渐显出其独特性,工程哲学应运而生。李伯聪认为工程哲学是以工程知识和工程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哲学分支。“工程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人能否改变自然界(世界)和应该怎样改变自然界(世界)的问题,它要回答‘人应该怎样做’的问题。”[52]王宏波探讨了工程哲学与社会工程的问题。[53]田鹏颖把技术理解为实践性的知识体系,不仅包括自然技术,而且包括社会技术。社会技术是“人们改造、管理社会和调整、优化社会关系、解决社会矛盾的实践性知识体系”[54],社会科学与社会技术一体化的趋势日益明显[55]。“社会技术哲学”是技术哲学的新视域,在此基础上,田鹏颖结合工程哲学的研究主题,提出了“社会工程哲学”范畴,认为“‘社会工程’作为风险社会时代建立在人们改造世界实践活动基础上的重要思维方式,应该成为现代社会人类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56]

(三)技术哲学的未来走向

不论是借鉴别人的学术资源还是遵从自己的学术传统,当下中国的技术哲学研究正走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我们面临着从“国外技术哲学述评”向“以基本问题为导向”的转折。技术哲学的未来发展,要坚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第一,坚持了解新兴技术发展与深化传统技术认识相结合的原则。技术是技术哲学研究的对象和基础,技术哲学工作者既需要结合国情,深化对传统技术的认识,同时又要与时俱进,形成新的问题旨趣。由于存在“知识完整性”缺失问题,无论是对技术的基本内涵、本质、定义进行探讨,还是对技术带来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进行哲学反思,技术哲学界都存在着严重不足。这就需要对新兴技术的发展历史、研究进展有基本的把握,才有可能形成有效的方法对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技术理解展开探讨,而不仅仅是做技术的批评者,或仅限于伦理学的考察。

第二,坚持引介国外技术哲学成果与中国语境相结合的原则。引介国外技术哲学成果的目的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理论成果,这就要求我们从国外技术哲学成果的“非反思性追随者”转变为“反思性、自主性的思想者”,从“唯学科化”的“技术的哲学”走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技术哲学研究,用广义的、交叉的、综合的技术哲学去面对处于变革中的整体性中国的当下实践。

第5篇: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技能的学习通常需要靠智力和动作两个方面的配合,通过在某项任务中的实践进而完成一项技能的学习。因此技能又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其又细化分为一般技能与专业技能两个部分。比如:标本制备、仪器操作这些属于动作技能中的专业技能,实践中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就属于智力技能中的专业技能,试剂的调配、电路线路的连接这些又属于动作技能中的一般技能,而阅读理解的能力则属于智力技能中的一般技能。技能的整体培养还是需要靠实践中的训练和积累,在不断的锻炼过程中完成对技能的学习。与理论教学不同,实践教学由于固有的可见性而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具体、易于定量分析。因此,技能考核应主要针对动作技能中的专业技能,通过实践教学(实践、实习课)途径实现,因此,技能考核主要限于实践、实习课范畴。

2实践技能培养目标和要求

实践技能具体目标:包括手术技术、测量技术、标本制备技术、仪器使用技术、观察与记录技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技能六大类,并规定每类具体目标。如测量技术,要求掌握血压、脉搏等测量技术。实践技能重点目标:由于生理学知识点繁多,所以在实践设计过程中无法将全部的实践技能掌握,因此要将整体的实践过程分步细化,每次课程选用一到两点技能作为训练目标,最终将全部技能整合汇总成一个生理学实践的系统目标。技能培养的过程,要注意从浅入深、从易到难,一步一步的逐渐深入,将整体实践过程的学习压力分散开来,学生得以更好的吸收学习到的技能知识,将实践培养落实到实处。

3实践技能考核的评价及注意问题

在没有建立实践技能考核制度时,学生对于实践课并不重视,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也没有具体明确的目标,导致实践课课堂纪律松散,动手操作过程马马虎虎。导致实践的进度与最终的结果参差不齐。因此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建立了实践考核机制,有了相应的目标学生学习也就有了相应的动力,上课能够认真听讲、认真操作,每个同学都能参加到实践中,相互配合,分工合理,实践的速度和实践最终获得的结果有了明显的改善。实践技能不单单是一项技术能力,其反应更多的是动作与水平的综合能力,因其评价指标和测量度难以确定,从而技能考核的标准设定成了一个不小的难题。技能考核不同于理论笔试测试,应采取更全面,具体的考评办法对技能水平进行全面的测试。实践技能考核需要注意的问题:一是研究确立比较科学的考核题目,达到适宜、适度、适量,并对其内涵的评判指标做标准化处理,增强可操作性。二是必须建立和重视以小组综合技能评价学生个人技能的新观念、新方法。因为:第一,小组实践做好了,对技能培养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小组成员为了共同目标,取长补短,共同协作,有利于技能培养目标的完成;优势互补作用使每个人都得到启发和收获,是技能培养中需要但又不便规范的组成部分,通过群体效应得到补充;集体汇聚的果断、诚实、谦虚、团结协作等品质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实践的探秘、成功的喜悦激励每一个学生投入实践学习。由此看来,给予同组成员相应的相同的分数,对于不同成员的操作能力虽有些许不公正,但因同组人员数量不多,这一缺陷完全可以被巨大的目标效应、群体效应所掩盖,这样不仅能对参与实践的同学起到激励作用,而且能给与参与考评的人员相对的肯定。第二,复杂的科学实践不能靠一个人完成单纯的对个人考核,考核的结果既不全面,也存在相应的不公正的情况。第三,如果将技能考核进行个体化测试,那么很容易出现学生过于注重自身考核成绩的现象,小组实践制度将被淡化,并不利于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我校通过实践考核制度的设立,实践教学水平显著提高,实践教学也更注重向应用向发展,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实践课程的学习更加的主动,学生整体综合能力得到提升。

4实践报告的书写

在对实验报告进项批改首先要确定整份实验报告是否具备七项基本内容,然后进行以此审阅。不同的实践对象要按不同的格式书写,实践对象若是人体,那么应当注明人体标本的基本信息;若实验对象是动物,则应详细动物的具体名称、标本重量、剂使用剂量和用药途径。一份优秀的实验报告关键在于实验结果、过程分析、实验结论是否详细具体。实验结果是一份实验报告最重要的部分,通过对原始实验数据的分析,用文字、图标等形式对观察到的现象进项表述。实验结果中的图标和标题要注意将分析的结果明确的表现出来,分析推理要有理有据,在对数据的合理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相应的结论。实验结论从实践结果中分析归纳的出,应与实验目的相互对照,为能验证的实验不能写到实验结论中,不能单一罗列结果或对结果进行重复的讨论。总而言之,实验报告的书写遵从一下几点:过程书写简单明了,保证报告的逻辑性、科学性。不要盲目的抄写他人的实验报告,不同的样本取得的参数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应有所偏差。完成实验报告的过程,是对实践过程的记录,对实验得出结论的分析并根据相应数据得出结论的一个过程。通过实践报告的书写,锻炼了学生文字表达能力的同时,也为今后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了相应的基础。

5结论

生理学实践技能考核是医学院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因此在当前的背景下应当积极的进行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生理学实践能力,提升人才质量。

参考文献

[1]赵立杰.生理学实验技能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科技资讯,2016(03).

第6篇: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小学科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本次教学改革的最突出特点,彻底改变传统的“背书式”接受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经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体验,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科学原理的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那么,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活动呢?

一、明确师生之间的分工和合作

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既有明确的分工,也有不可缺少的合作,学生之间也需要一定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要确实把握好自己的主导地位,充当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将活动的主动权和探究内容放手交给学生去做。作为探究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教师要在课前提醒学生搜集探究学习需要学生准备的工具和材料,并按照小组长的分配各负其责。课堂上,教师需要向学生明确探究学习的基本内容、操作步骤、数据登记、注意事项等,让学生的探究活动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教师对探究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有科学的预测,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保证探究活动能够顺利。

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既有分工、也有合作。每个小组要安排每个人轮流承担不同的角色,比如,主要操作者、辅助者、观察者、监督者、记录者等,让每个人对每个角色在合作学习中作用有亲身体会,懂得合作的重要意义。同时,当学生对探究内容、过程、结果等有争议时,要求学生按照一定的规则展开讨论,学会与人交流:向别人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接纳别人的建议,学会相互接纳、赞赏、分享、互助等,保证在最大程度上优化整合小组的智慧。

二、有选择性地进行探究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是新课程标准提倡的学习方式。选择哪种学习方式,不是根据教师或学生的好恶,而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需要做出科学的选择。新编教材的设计体现了“用教材”的观点,给了教师和学生更为广阔的选择空间,但是也对教师组织教学、选择教学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探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更要有科学的选择。科学探究过程有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探究活动都要完成全部环节。尤其是小学阶段的科学探究,受到学生年龄、心智、操作能力等因素的限制,很多时候只需要完成部分探究其中的几个要素。如“生命”单元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植物可以选择家里已有的花卉、农作物等,动物可以选择容易饲养的金鱼、小狗、小猫等,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至于探究内容,也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比如,可以探究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可以探究植物的生长周期;可以探究动物的生长规律、生活习性等。探究性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激发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三、探究活动要注重学生的体验

探究性学习与传统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师生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 “看一看”, 多动脑 “想一想”, 多动口 “说一说”, 多动手 “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并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就一定会取得令人喜悦的进步。即使探究没有成功,那对学生而言也是宝贵的学习经历,让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失败的挫折。对学生的科学学习、人生经验积累、精神历练都是宝贵的财富。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四、将探究活动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探究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探究某一项科学内容的结果,而是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和探究精神,进而推动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并将这种习惯延伸到日常生活中,促使学生从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中发现更多的科学知识。比如,学生由家人为不同品种的花卉浇水的频率和多少入手,探究植物不同的生长习性;学习了“天气”以后,学生主动观察不同季节植物的生长状况,各种天气现象预示的天气变化,以及动植物对天气变化表现出的预先表现等;学生看到蜡烛燃烧,会对其制作材料、燃烧过程进行探究,其中会涉及到物质状态的变化等。这种探究不受预设的限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但是,正是这种随时、随地的探究,能激发出学生创新的灵感和智慧的火花。

这种探究性学习的延伸,实现了科学学习探究的常态化,推动了学习的开放性,符合新课程理念倡导的开放性学习,也符合科学学习的特点。

第7篇: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摘要:校园文化环境体系的系统建设和培育,是高校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陶冶高尚的情操、养成高雅的文化欣赏品位、建立形成高校良好的文化传统和稳定的办学风格,均具有极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

Abstract:The systematic construction of campus environment is a fundamental part of college teaching system ,which can greatly influence and actively motivate cultivation of the students correct attitudes towards study ,edification of noble morality and formationofrefined taste of cultural appreciation so as to shape good cultural atmosphere and steady teaching style.

关键词:素质 校园 艺术 教育

Key words: art;Quality campus Arts Education

校园文化环境体系的系统建设和培育,是高校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多彩我们的第二课堂,有效地活跃学术气氛和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陶冶高尚的情操、养成高雅的文化欣赏品位、建立形成高校良好的文化传统和稳定的办学风格,均具有极大的影响和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教书育人,不断提高校园文化体系建设的教育作用和育人功能,积极引导并有力地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朝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文化创新能力的健康方向发展,以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的校园文化传统和办学风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民族文化精神素质。

一.绘画.摄影.书法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

绘画.摄影.书法的教育功能就是培养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其根本目标是传受教有者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发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它所表现的形象性、情感性、自由性最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绘画.摄影.书法教育在素质教育中不单是传授知识的媒介,同时也是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智能的核心是思维能力。人的思维分为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如果只注重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视形象思维能力,那是不健全的教育,会制约人的智力素质的全面提高。科学实践证明,按单一知识结构培养的人,不会有健全的联系系统。要健全思维,提高智力素质,必须通过美育。在所有的学科教育中,绘画.摄影.书法的最大优势就是发展人的形象思维,因为审美的过程具有形象思维的特点。想象是形象思维的基本方式。科学创造离不开想象。美术教育的形象性,教会人的怎样去感受世界,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绘画.摄影.书法就是一个认识一感受一领会一想象一创造的过程。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个人不会想象,也就不懂得创造。无论是绘画.摄影.书法还是雕塑,都要学生调动其想象力,在表现上运用力学透视、光学、色彩、材料等知识来处理一系列问题,继而创造出一个新的艺术形象来。

绘画.摄影.书法的心理性体验,首先表现它是一种感觉、理解、感情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它使受教育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把生活中获得的美感通过形象思维加工创造出来,唤起人的美感的心理效应作用,给人以审美享受。如完成一件立体造型或一幅人体素描、创作了一幅油画等都能使人体验到由衷的快乐,获得心理上的。在欣赏名作时,从作品表现的内容、技法、明暗节奏、色彩到作者力求表达的深速内涵,往往会指动和震撼人的灵魂深处的神经。绘画.摄影.书法就是通过联想和想象等复杂的形象思维,创造形象,对象地去把推理性的美感,使作品的境界得到升华,从而起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作用,并且。通过对美的欣赏,在审美愉悦中打开锁铜的心扉,促进人的情感能力的发展。情感的丰富和发展使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无拘无束,和谐融洽,信任理解,友好合作,使人的身心获得完全彻底的解放。这对于人们在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自身潜能的发挥是十分重要的。

绘画.摄影.书法目标除了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外,更重要的是要使学生在运用美术语言的过程中体会表现的乐趣,培养感受能力、操作能力、鉴赏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扩大文化视野,发展个性,完善人格。在这些目标中,审美能力的培养是核心问题。在绘画.摄影.书法活动中,审美能力的培养贯 穿于始终。由于审美是一种自由自觉的活动,不带有任何强迫性,完全是靠美本身的魁力来吸引。在审美过程中,审美的主体往往处于一种自主状态,不受世俗杂念的干扰,忘怀一切,将整个情感和心灵都贯注到美中,达到“神与物游”的超脱境界。

二、多采绘画.摄影.书法活动丰富了校园文化

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有效地活跃学术气氛和进一步优化育人环境,把学术报告、学术讲座和各种文化艺术活动同加强学生综合教育的改革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在专业课程中渗透人文精神,活跃第二课堂,加强社会实践、使学校密切联系社会。

1. 组织多层次的形式多样的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渗透性和促进性功能。

学校开展指定性绘画.摄影.书法课,自主性课,选修课,学生社团和兴趣小组,读书节、艺术节、科技节、运动会、各种形式的大奖赛,美影书作品展览等活动,以及丰富多彩的团日、班会、校会、社会实践活动构成校园文化活动的另一个方面学生文化。学生在活动中激发起自尊心、荣誉感;在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个性;在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在活动中接受教育,从而使思想道德水准得到升华。

2.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在实施绘画.摄影.书法教育过程中,第二课堂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十分重要的。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具有受教育性和教育性双重特点,在教育活动中他们不仅是教育的对象,也是教育的力量。 一方面他们要自觉地接受教师的教育,配合教师完成教育过程;另方面他们又积极主动地开展教育,包括教育别人和教育自己两个方面。事实说明,学生在非正式课程中具有很大的自主性和能动性,我们要把校园文化活动作为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和形式,正确认识校园文化建设与人才培养的关系,使其逐步成长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的创造性人才。

3.不同形式的社团活动

学生课余生活色彩斑斓,社团活动丰富多采,学生们精神饱满,热情洋溢,处处显示青春的生气。这是一种激励奋进的气氛,激励创造能力的环境。结合专业教育实施素质教育,注重选修课的开设和课外活动的开展,把学生社团活动、文娱体育活动等统一地纳入学校的教学基本建设和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之中,加强建设力度,不断丰富和充实学生的社团活动内容,这对加强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整体提高学生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4.组建教工文艺团体活跃校园的文化

组建教工文艺团体活跃了校园的文化气氛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又一方面,对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增强集体主义、体现学校温暖、搞活上下级关系、加强教师之间的沟通有着积极的意义。组织在职和离、退休教师合唱团,教工戏剧团,举办教工摄影展、画展,举办教工演讲比赛与征文比赛,经常开展一些活动,丰富教工的文化生活。

三、绘画.摄影.书法活动提供学生的参与机会,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第8篇: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人才培养 实践教学 回归分析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工作始终是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社会各方面都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质量工程”明确提出要加强实践性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创新研究的科学精神。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也指出:“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高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因此回归分析课程教学定位于以统计学专业应用回归分析课程为载体,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终目标,探索立体化教学平台的构建。

1.回归分析课程的教学实验。回归分析是数理统计学中与实际问题联系最为密切,应用范围最为广泛,也是收效最大的统计方法之一。在进行回归分析课程教学实验中。介绍回归分析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过程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主动、自觉学习研究的积极性,在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要求学生边学理论,边收集资料和采集工程上的数据等,提出明确的要求,用回归分析的理论解决一项实际问题。

回归分析在经济领域更有广泛的应用。计量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中影响最大的一门独立学科,而计量经济学中基本的计量方法就是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的重要理论支柱是回归分析理论。回归分析方法是模型技术中最基本的内容。尤其是矩阵理论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为回归分析模型的应用提供极大的方便。统计学中的重要方法都与回归分析有密切的联系。如时间序列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典型相关分析等。回归分析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一直是统计学研究的热点课题。如自变量的选择,稳健回归,回归诊断,投影寻踪,非参数回归模型等。近年来,新的研究方法不断出现,如非参数统计,自助法,刀切法,经验叶斯估计等方法都对回归分析起着渗透和促进作用。因此回归模型技术随着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以及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必将在统计学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2.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应用回归分析的教学目标体系建立。人才的培养目标的市场定位是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教学模式的依据,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市场定位应确定为:在培养的人才类型上,应定位于培养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在人才服务面向的区域上,应立足于为区域经济服务。本课题以“面向东北老工业基地培养专业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依据,构建统计学专业的回归分析教学目标体系。

将数学建模思想与应用回归分析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探索数学建模与课程教学的内在关系,强调数学建模思想,充分体现其在课程教学中的引领作用,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和能力。在传授该门知识的过程中,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调动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激活大学生科研潜能,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增加一定量的实践课程,分阶段分层次地将回归分析中的方法应用于实践,让学生自己寻找课题,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因此,我们结合教学内容的新体系在教学中坚持“重新认识教学对象的主体,适时转变教学观念,坚持推优抚弱”的原则,推行“模块式”教学法,“基本模块”面向全体学生:“扩展模块”面向中上层次学生;“研究模块”面向少数对该课程特别感兴趣以及想考研的优秀学生。特别是,我们配合科技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积极组织学生科研立项。教学中,提出具有创新意识的问题及给出一些论文题目,供学生们探讨、研究。使教学真正达到“推上扶下”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创新型人才。

3.利用多媒体,提高教学效果。课程电子图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制作多媒体课件,创建新型教学结构,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高辅助教学水平增添新的内涵。

回归分析主要处理数据,概念、公式特别多,又有大量的图表,如果以“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学方式,仅板书就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学生也会觉得枯燥乏味。按照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组织教学,应在课堂教学中改变以往的讲授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多媒体课件等方式来辅助教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内容上,应侧重于统计方法的讲解,将抽象的理论讲解生动化,使学生容易领会基本原理,理解概念的内涵,这样,教学效率就可以大大提高。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普及和发展,利用这些技术实现教学资源数字化、教育信息化已成为改革的一个新热点,多媒体教学的开展对融合现代教学思想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结合应用回归分析应用强的特点,注重实效性,将书写量过大的内容、大量表格、数据、图形动态过程的演示、实际案例、影像资料、散点图、残差图、直方图及等,通过多媒体课件充分体现,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使有限的课堂教学,获得更大的信息量。

4.结束语。师范学院应用回归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创新、完善、提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熟练掌握课程的基本体系、结构和基本内容,在出基础上进行总结、创新,完善教学方式和方法,真正提高教学技巧。立足应用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构建新型的统计学专业能够体系多目标的模块化、系统化的应用回归分析的教学体系。注重将回归分析的理论与实际应用问题、先进的计算机软件技术以及数学建模思想科学整合,形成具有一定风格与特色的新的教学内容结构,将应用回归分析的重点打在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的应用上,从而解决了教学内容中理论与实际应用的关系、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更好地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服务,为社会培养出具有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申荷,高等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65―67

第9篇:科学实践观基本内容范文

一、对预见能力网上训练的初探

(一)对预见能力网上训练的理解

预见能力是指当事人根据事物的发展特点、方向、趋势进行预测、推理的一种思维能力,是思维能动性的表现,是职业素养的重要条件,是职业核心能力。初中学生的预见能力,主要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利用预言家网络平台,通过一定时间、一定内容的训练之后,能够根据在学习过程中学习到的知识和自身经验,在与身边的同学、教师及其他人群进行交往时,对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独立进行思考,对事物的发展特点、方向、趋势等进行预测、推理,果断进行判断并适当处理的能力。其目的是提高初中生获取信息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养成前瞻意识,养成良好的提前计划的习惯,掌握现代科学的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思维方法,提高实际工作所需要的预见能力。其主要内容是话题训练。它的创新与突破之处在于改变了以传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摆脱书本的限制,学生通过互动型网络教学模式参与训练,注重的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而不是学习结束时的考试结果,所以这门课的学习成果是结论得出的过程,而不是结论本身。

(二)预见能力网上训练在实际训练中的优缺点

[优点1] 学生喜欢上预见能力训练课

预见能力训练课程凭借着轻松的上课形式、精彩无限的互联网资源,没有考试压力,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选题,深得学生们的喜爱。

[优点2]学生的表现有进步

这门课程是一门经验类课程而非学科类课程,它的特点决定它的效果不是由一张考试卷的成绩来决定的,而是通过学生训练前后产生的变化,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的。只要细心观察学生,我们就会发现:尤其在课上,大多数学生使用计算机打字、搜集资料,利用邮箱、利用平台已经游刃有余,想法也不再是几个字,搜集到资料时也会精简、整理,遇到喜欢的选题、看到好的言论会迫不及待地进行交流。

[优点3]学生已初步具备预见的潜质

经过反复的片段探究练习后,三分之一的学生对事情的处理、对未来的展望都已得到提高。他们的想象也不再是零散的,而是能够从多方面进行描述,设置出预想的场景,还会想到帮助别人,顾及父母等其他人的感受,甚至可以应对突发事件的发生。

[优点4]学生获得更多表现机会

预见能力训练课给性格内向的学生提供了一个倾诉情感的平台。小朱、小王等同学发表预想诉说苦恼、表达愿望,在平台上非常活跃。小李发表多篇预想,参与很多评论,获得的积分很高,头衔也很高。也就是说预见能力训练课程的开设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自己、与外界交流的渠道,使他们的情感不再压抑,并能得到陪练教师真诚的帮助,使他们的人生轨道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缺点1]学生认识程度不足,能力训练流于表面

在上课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认识不足,学习态度不端正,学生的想法质量较低,数量较少,时间越久此现象越明显。

学生在刚接触这门课时每个想法的字数为三、四十字,这些想法都没有经过深思熟虑,更不用提表现出预想场景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及分析能力了。后来我们不断调整主题,又结合问题引导学生到网上使用百度等工具搜集资料,学生想法的字数多了,可又变成了简单的复制粘贴,还有个别学生把别人的想法直接嫁接给自己,这样的做法对于想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和预见能力的目标毫无益处。对此,我们在班级内对好作品进行展示,以此调动其他同学的积极性,鼓励学生不要仅仅为了完成任务而想法,而是要表达自己的心声。

[缺点2]学生交流较少,时间越久越不注重交流

学生完想法后,如果不看其他同学的想法,也不关注其他人对自己想法的评论情况,就达不到培养学生预见性思维的目的。

二、对综合实践课程的认识

综合实践课程是一门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自主选择、直接体验、研究探索为学习课程的基本方式,以贴近现实的生活实践、社会实践、科学实践主题为课程基本内容,以学生个性的养成为课程基本任务的非学科性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自身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的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 它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等领域,还渗透了信息技术教育。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以学习者的经验、社会需要和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的整合,有效地培养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弱化学科界限;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强调利用信息技术等手段主动解决问题,加强中小学生的综合活动学习;活动方式强调学生亲力亲为,注重多样化的实践性学习;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是开放的,活动的时空突破课堂时空的局限,向社会生活领域和自然环境延伸。综合实践课程的特点是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和自主性。

三、综合实践课和预见能力网上训练整合的优缺点分析

综合实践课仅凭在课堂上的分析和学生课后有限的实践活动,很难真正地实现综合实践,于是笔者把它和网络相结合,设计了一些片段探究和完整探究主题,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结合我校是新建学校,校园文化建设非常有品位、有特点,新入校的初一学生对每个楼层的主题都非常感兴趣,于是笔者想到利用综合实践专业提供专业写作论文的服务,欢迎光临dylw.net活动课,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国和理想教育。我校的办学思想是“在圣贤的光芒下成长”,校园内有一座孔子塑像和两块孔子游学的浮雕,因此实践活动内容就设计为“走近孔子”。

在“走近孔子”这一活动过程中,由于学生家里的相关书籍有限,学生对于历史年代太久远的孔子也没有多大兴趣,再加上初一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也非常有限,所以学生们只是粗 浅地写了一些孔子的生平经历或名句,没有更深入的内容呈现。鉴于这种情况,笔者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与孔子相关的信息向同学们展示,并按主题分类、分组,继续挖掘和展示,又让学生做了幻灯片并配音,最后放到“预言家平台”上进行大范围的展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作品质量也很高,学生的认识层次也得到了提升。

后来我们又做了比较容易操作的主题——包饺子体验。第一步是动手包,第二步是讲述饺子的历史,第三步是展示。这个主题第一步是在家里完成的,要有录像或照片,第二步和第三步是在平台上,既有实践又结合网络,又对饺子文化有了深入了解,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