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老鼠嫁女的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民间“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等相关故事较多,这幅剪纸就是以此为题材,展示老鼠娶亲的整个热闹过程。
剪纸下部分表现的是“嫁女”场面:瓦房正中,娶亲人在给娘家人送上彩礼及“穿衣馍馍离娘糕”;右耳房里是送亲人在给“新娘”“滚黄毛”――去了黄毛意为“黄毛女子”从此成婆姨了;左耳房里是“新娘”“穿硬衣”――穿新衣,对镜梳妆打扮。
中间部分是迎亲的场景:走在前边的是唢呐班子,“新郎”骑着高头大马,“新娘”坐着“八抬大轿”,后面跟着送亲的队伍,挑着丰厚的嫁妆。
剪纸上部分“新郎”家的窑洞里是迎回的场面:依次是入洞房、并头(结为夫妻――结发夫妻之意)、闹洞房;院落里是“站大小”(“新郎”和“新娘”给家族的老小磕头认亲,老的则要放“拜礼钱”)的喜庆和热闹。右边角是“吃席”的欢聚情景。
鼠为生肖之首,在民俗中是活泼、机灵的象征。整幅剪纸大小老鼠百十个,生动活泼,情态各异。老鼠娶亲图,实可以说是陕北农村婚嫁图了!
《瓜子娃娃》
华月秀家在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她的奶奶和母亲都是剪纸能手。奶奶在九十多岁时还手不识闲:“抓髻娃娃”手拉手,“瓜子娃娃”一摆溜。现在母亲已八十多岁,手中也时常转动着一把小剪刀:天连阴了,剪一个“扫天娃娃”,悬挂门楣或贴于树干,祈愿小红纸人儿能扫掉天上的阴云;煤油灯下,剪一个“簸箕娃娃”贴到窗户上,在上下晃动的油灯影儿里,小红纸人儿便簸起簸箕了。
“女子生巧的,石榴牡丹冒铰的”。华月秀从小跟奶奶和母亲学剪花儿,画呀剪呀――这一剪一画就是三十多年!她的剪纸刚柔适度,极尽纤巧,华丽中透着朴素,细微处隐现粗犷,夸张时情趣横生,细腻间洒脱尽现;承袭了三边民间剪纸纤细秀美、空灵透亮、拙里见巧、浑厚古朴的艺术风格。
在“瓜子娃娃”驱除恶鬼的黄土坡上,农历八月初二是窗子的生日,家家户户贴窗花,小小窗口变成了花园,惹得蜂飞蝶绕。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女方看家时,男方剪一幅“抓髻娃娃”贴到窗户上,“抓髻倒了,婆家恼了;抓髻站起了,婆家看起了” ――仿佛那是一根魂的线,一切话都成了多余,一切都在不言中。而在华月秀充满想象的剪刀下,我们随处可以看到:“若要富,蛇盘兔,万事如意两勾住”;“石榴赛牡丹,老婆一辈子爱老汉”;“娃娃坐莲花,两口子好缘法”……在《赶牲灵》男人远去的歌声里,女人的线托转动着深深的思念;在《回娘家》婆姨一句悄悄话中,男人硬硬的胡茬顿时蔫了头。在华月秀的剪纸语言里,猴能耕地,狗能拉车,骆驼驮来的是聚宝盆……鸟兽、鱼虫、花卉活灵活现,都有了情感,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散发着陕北高原泥土的芳香,荡漾着民间美术生命的意蕴。
《二月二》
剪纸表现的是陕北“二月二” 喜庆场面:打灯、挑水、烧香、上供,是“引田龙”;压面、炸糕、爆玉米花,喻“挑龙头,吃龙胆,金豆开花,龙王升天”。中间是陕北秧歌“勾灯转九曲”,365盏灯代表一年365天。下边“九曲阵”狮子门代表“二狮镇八方”,龙门喻为“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左下角是端灯场景:“男的端灯能发财,女的端灯肯怀胎”。右下角喻示连年有余、五谷丰登。出阵门的伞头唱着:“出了九曲黄河门,男女老少填精神。”
“转九曲”能驱邪祛病、延年益寿,有“转九曲,活九十”之说。剪纸图中106人,红火、热闹、欢腾的场面尽现农家纯朴。
《牛耕图》
《回娘家》
《双鱼对襟袄》
她将喜悦、愤怒、悲苦不加掩饰在剪刀下宣泄。
她把生产、生活、生殖大红大绿在窗口上展现。
作为三边剪纸的传承人,华月秀值得我们关注。近30年来,她的上百幅剪纸作品在中外报刊上发表,并被多家博物馆、艺术馆收藏,先后获“陕西省首届民间艺术绝活大赛”二等奖、“纪念安徒生诞辰200周年中国童话剪纸艺术大赛”铜奖、“第三届国际剪纸艺术展”金奖等大奖。面对荣誉,华月秀丝毫没有浮躁,也没有因为商业因素的介入让她的剪纸甜腻起来,成为农耕社会之外飘浮的纸质商品,而是主动回归土地,走进民俗,将农历里无声的甜蜜与热烈充分地呈现给我们。
一位叫罗卫东的人把这种古老文化变成了“时髦艺术”:他画的中国传统年画“大力神杯”,一跃成为2006年德国世界杯的艺术海报,轰动欧洲画坛。继而,他的年画又热销到英、美、法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甚至成为许多著名博物馆的收藏品!
苦难掩不住画家梦
在欧洲,有人称罗卫东是“中国年画界的毕加索”。当记者在“798工厂”见到他时,不禁暗吃一惊:不惑之年的他洒脱、幽默而又热情,活脱脱一个阳光大男孩!
1964年,罗卫东出生在广西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县城。说起他和年画的结缘,甚为有趣。5岁那年,小卫东因重病住进了县人民医院。那个冬天特别地冷,尤其夜里,西北风像狼一样吼叫,让本来就饱受病痛折磨的小家伙十分心烦。眼看临近春节,却无法回家过年。除夕夜,他听着窗外的阵阵爆竹声,痛苦万分。这时,一位漂亮的护士小姐笑眯眯地走了过来,在小卫东的床头贴了张年画――《老鼠娶亲》。画上一群老鼠抬着轿子,举着花灯,扛着彩旗,吹吹打打地走着,鼠新娘微微掀开轿帘羞涩张望,新郎戴着礼帽手挥折扇,骑着蛤蟆洋洋得意,还有一箱满载嫁妆的红箱随轿而行……护士姐姐告诉他这是老鼠在娶亲,大年三十夜是老鼠娶亲嫁女的吉日,人要早早上床睡觉,不可以开灯,不然影响老鼠办喜事。小卫东瞪大眼睛,一时忘了疼痛,老鼠娶亲,多么奇妙的事!“半夜老鼠就要娶亲了,你要把鞋藏好,不然老鼠就偷走当花轿喽。” 护士姐姐一本正经地嘱咐他。火红的颜色,吉庆的场面,有趣的故事,将小卫东带进一个温暖的童话世界。
漫长的冬日,医院病房窗内外一片白茫茫,唯一的色彩就是那张年画;周围的床空了,又满了,不变的也只有那张年画。点滴带着单调的节奏输入体内,小家伙几小时几小时地看着年画,用想象填补娶亲的每一个细节。一张简单的年画,驮起无数天真幻想,于是他忘记死亡就在身边,世界如此奇妙美好!
从此,罗卫东就迷上了画画,尤其是画年画,他立志长大后要当一名受人尊敬的画家。后来,因为在县政府当官的父亲,经常关照在当地下乡的天津美术学院一位姓孙的老教授,这位教授出于感激,便时常教罗卫东兄弟三个画画。买不起画纸,妈妈就把当时商店里的那些废弃的宣传画、年画从街上捡回来,让他们在背面作画。受这些画纸的影响,小动物、胖小子、胖丫头的形象深深地印在了罗卫东的年画里。
19岁那年,罗卫东考进了广州美术学院,专业的学习使他的画技突飞猛进。令很多人不解的是,大学毕业后,他并没有去当“旱涝保收”的教师,之前的劳苦日子,让他选择先做生意后搞艺术的道路。尽管这样做要冒很大的风险,罗卫东知道,没有钱,就不能让他和两个弟弟安心作画。罗卫东卖过服装,还做过木材生意,其间也遭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罪,却掩不住这位有志青年成为画家的梦想。
漂泊京城终遇“伯乐”
有了一定的积累后,罗卫东转身撤出商界,开始静下心来搞年画创作。这时,古老的年画已开始渐渐淡出中国家庭。面对这种传统文化的衰落,从小对年画情有独钟的罗卫东心痛不已,他决定为这些艺术尽些力,并将它发扬光大。
于是,罗卫东带着弟弟,不断进行摸索创作。他们明白,艺术作品要想被人认可,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走向市场,找到赏识它们的伯乐!
一个好机会来临了――国家文化部要举办第八届美术展。罗卫东和两个弟弟满怀期望,拿着自己最满意的年画去参展,没想到却连参展的资格都没拿到。罗卫东试图通过官方画展来打开自己作品市场的梦想破灭了。
他认为,当时美术界所包含的艺术范围是非常窄的,一些个性比较另类的画家根本不被主流画家所赏识。到哪里才能找到欣赏自己的“伯乐”呢?罗卫东听说中央美术学院一位著名教授很喜欢另类画家的画,就决定去投奔他。然而,当罗卫东和两个弟弟把自己最满意的画用卡车从广西运到教授面前时,教授的眼睛并没有发亮。罗卫东大失所望。
当时,北京圆明园“画家村”住着不少像罗氏兄弟一样热衷于绘画艺术的画家。听说经常有人来圆明园买画,兄弟三人抱着试试看的念头住了下来。他们在画家村很显眼的地方租房子开了一家店铺,把自认为满意的画作摆在了柜台上。
一天、两天……整整两年过去了,他竟然连一幅画都没有卖掉!倒是他店里代销的一位传统画家的山水画,被人买走了几幅。“那几幅画给我们的提成是20%,摆摊两年,总共赚了2000元。”
当罗家兄弟搬到宋庄画家村时,他们的日子更加窘迫了。“1000元是一个月的生活费,吃馒头咸菜和稀饭,抽最劣质的香烟。当时把这些画拿到北京的云峰画廊和音乐厅画廊,白送给人家,人家都不要。”无奈之下,罗卫东把一批年画拿到麦当劳,希望能够被一些顾客欣赏,结果麦当劳的主管以为他来行骗,叫保安将他赶出了门外。
自己的作品乏人问津,前些年做生意赚的钱也用光了,此时的罗卫东几乎陷入了绝境。他甚至对自己狂热追求的事业产生了怀疑:难道中国年画真的没有生命力,该从艺术世界里消亡了?
就在这时,一位“贵人”出现了。1998年3月,香港著名画廊精艺轩的老板姚守一,在一个偶然的机会见到了罗卫东创作的年画。姚老板常在海外走动,和欧美艺术市场有着密切联系。他感觉罗卫东的画与众不同,准备帮他推广作品。就这样,罗氏兄弟和精艺轩达成合作。从此,用罗卫东的话说就是“好日子来了” 。
在1998年的第24届圣保罗国际艺术双年展上,通过姚守一的推介,罗家兄弟的画作参加了展览,并引来众多海外收藏家的关注。瑞士一个著名画廊的老板看完画后,第二天就乘飞机来北京和罗氏兄弟签约,一口气买了60多幅。至于价格,用罗家兄弟中年龄最小的罗兵的话说:“足以让我们衣食无忧!”
还有一位喜爱东方艺术的意大利收藏家,第一次看到罗卫东的画就颇感神奇。那是一幅传统年画《年年有余》,画面上体态丰腴、神采奕奕的娃娃,手持莲花,紧抱着通红的大鲤鱼。这幅作品饶有情趣的构思、优美参差的造型,构成了音乐般美妙的旋律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太美了,太有中国特色了!”这位欧洲艺术家赞不绝口。他一次就从罗卫东这里买走了40多万元的年画。
让中国年画名扬四海
有了一定的资金积累后,罗卫东已经不满足于逐幅卖画了,他制定了一个野心勃勃的计划:要把中国年画这种古老文化变成时尚艺术,让全世界的人都能接受它!
机会很快来了。2005年,德国世界杯足球赛筹委会为了加大对世界杯的宣传力度,决定在全球范围内征集世界杯艺术宣传海报。消息一经,世界各国艺术家纷纷开始创作,期盼自己的作品能够中标。罗卫东是个球迷,当他听到这个消息后,突然眼前一亮,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罗卫东决定亲自到德国与世界杯组委会的人沟通一下。为了交流,罗卫东聘请了一个留学生担任翻译。来到德国的第二天,罗卫东就兴冲冲地和翻译来到了世界杯组委会,但是因为没有预约,门卫不让他们进去。罗卫东连忙请翻译说他是来找组委会讨论世界杯海报事宜的。在他们的恳求下,门卫给里面打了个电话,然而,接电话的人却叫门卫赶走他俩。因为在对方看来,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中国小画家也想问鼎世界杯海报,简直是痴人说梦!
无功而返,罗卫东虽然沮丧,却不想放弃。他觉得只有找到组委会的负责人,才有可能达到目的。第二天一大早,罗卫东和翻译又来到组委会办公大楼。这次,门卫让他们先去接待室等着。
终于进入大楼,罗卫东和翻译开始一间间寻找艺术海报征集办公室。可是,他俩从1楼爬到8楼,也没能找到这间办公室。正当两人东张西望时,从走廊两头冲出几个大汉,不由分说地将他俩摁在地上,拖进了一间办公室里。原来,楼里的监控系统一直在跟踪着他们,他们被当成了。
确认了两人的真实身份后,他们终于被带到了海报征集组负责人施梅切的办公室。得知罗卫东是来自中国的画家,这位德国人十分热情,他拿出一份参赛标准和一本历届世界杯的艺术海报图集给罗卫东看,并告诉他,此次参加海报征集的艺术家很多,征集小组将在三个月后,也就是6月20日举行初步筛选,他还向罗卫东提出了一些建议。
拿着这些资料回国后,罗家三兄弟仔细阅读了要求,并认真揣摩研究了历届的海报,发现写实的不多,根据自己的年画在海外市场走红的成功经验,他们认为,最适合他们做的,就是让中西文化在年画上结合起来。
世界杯艺术海报评选,世界各国有100多位顶尖画家的作品入围。2005年6月底,评选结果揭晓:9个国家13位艺术家的作品被选作2006年世界杯艺术宣传海报。出人意料的是,最让东道主德国倾倒的,却是一幅出自罗氏兄弟之手的中国传统年画:绝对中国化的画面上,一个留着“茶壶盖儿”头发的胖小孩,手中托着一个圆圆的足球。足球上面贴着几个大大的“福”字。主画面象征着世界杯的奖杯――大力神杯。他们决定在世界杯开幕式和闭幕式上悬挂这幅宣传画。
就这样,德国世界杯组委会向罗卫东订购了“大力神杯”艺术海报手绘版800张,每张1500欧元。同时,为了满足广大球迷的要求,世界杯组委会还买断了“大力神杯”的海报版权,向全球发行。
2005年12月,罗卫东和两个弟弟亲手绘制的800张“大力神杯”海报,全部交付给德国世界杯组委会,仅靠“大力神杯”这幅宣传画,罗氏兄弟一跃成为千万富翁!罗卫东感慨万分:“看来,敢做大买卖,才能挣大钱!”
初战告捷,罗卫东的胆子更大了。他想,既然中国年画受到世界杯组委会的欢迎,如果用中国年画为各商家作宣传,肯定会令球迷耳目一新,自然能为商家带来滚滚财源。于是,罗氏三兄弟分头行动,分别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麦当劳设计出宣传画稿,送到这些公司的德国分公司。
2006年1月,罗家三兄弟先后接到百事可乐、麦当劳德国分公司的电话,对方告诉他们,他们设计的宣传画受到了公司总裁的高度赞扬,公司准备购买。罗氏三兄弟乐开了花,他们马上按照两家公司的要求修改图纸。4天后,罗氏三兄弟带着修改后的样品与百事可乐、麦当劳公司签订了宣传画合同。这两笔生意,又让罗氏三兄弟赚了几十万欧元!
此后,罗氏兄弟的作品又在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旧金山现代艺术馆收藏展、福冈美术馆收藏展、《纽约时报》千年展等世界级大型展会上频频亮相。在2007年6月中旬刚刚结束的苏富比拍卖会上,罗卫东的一幅画作以5万美金的价格拍出!如今,罗卫东的中国年画已被卖到全球5大洲的4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