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范文

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

第1篇: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范文

1. 数学研究性学习

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数学的和现实的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的学习研究活动。它能营造一个使学生勇于探索争论和相互学习鼓励的良好氛围,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数学研究性学习更加关注学习过程。

用于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应是建立在学生现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能够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和应用价值,有利于营造广阔的思维活动空间,使学生的思路越走越宽,思维的空间越来越大的一种研究性材料。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材料不仅仅是教师自己提供的,而且教师应鼓励学生通过思考、调查、查阅资料等方式概括出问题,甚至可以通过日常生活情景提出数学问题,进而提炼成研究性学习的材料。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问题的研究者和解决者,是主角,而教师则在适当的时候对学生给予帮助,起着组织和引导的作用。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评价不仅仅关心学习的结果,而且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参与学习的程度、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学生获得了哪些发展,并且特别注意学生有哪些创造性的见解,同时对学生的情感变化也应予以注意。为了使评价能够真实可靠,起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的,因此要充分尊重学生自己对自己的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既要有定量的评价也要有定性的评价。

2. 数学开放题与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需要有合适的载体,即使是学生提出的问题也要加以整理归类。作为研究性学习的载体应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实践证明,数学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是合适的。

数学开放题的常见题型,按命题要素的发散倾向分为条件开放型、方法开放型、结论开放型、综合开放型;按解题目标的操作摸式分为规律探索型、量化设计型、分类讨论型、数学建模型、问题探求型、情景研究型;按信息过程的训练价值分为信息迁移型、知识巩固型、知识发散型;按问题答案的机构类型分为有限可列型、有限混沌型、无限离散型、无限连续型。

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数学开放题体现数学问题的形成过程,体现解答对象的实际状态,数学开放题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

3. 数学研究性学习中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无论是改造陈题,还是自创新题,编制数学开放题都要围绕使用开放题的目的进行,开放题应当随着使用目的和对象的变化而改变,应作为常规问题的补充,在研究型课程中适合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应具备起点低、入口宽、可拓展性强的特点。

用于研究性学习的开放题尽量能有利于解题者充分利用自己已有的数学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编制的开放题应体现某一完整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鲜明的数学特色,帮助解题者理解什么是数学,为什么要学习数学,以及怎样学习数学。开放题的编制不仅是教师的任务,它的编制本身也可以成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一项内容。

数学开放题的编制方法:

(1)以一定的知识结构为依托,从知识网络的交汇点寻找编制问题的切入点。能力是以知识为基础的,但掌握知识并不一定具备能力,以一定的知识为背景,编制出开放题,面对实际问题情景,学生可以分析问题情景,根据自己的理解构造具体的数学问题,然后尝试求解形成的数学问题并完成解答。

(2)以某一数学定理或公设为依据,编制开放题。数学中的定理或公设是数学学习的重要依据,中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研究性学习常常是已有的定理并不需要学生掌握,或者是学生暂时还不知道,因此我们可以设计适当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进行探究,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一般规律,体验研究的乐趣。

(3)从封闭题出发引申出开放题。我们平时所用习题多是具有完备的条件和确定的答案,把它称之为封闭题,在原有封闭性问题基础上,使学生的思维向纵深发展,发散开去,能够启发学生有独创性的理解,就有可能形成开放题。在研究性学习中首先呈现给学生封闭题,解答完之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探究更一般的结论,探究更多的情形,或探究该结论成立的其它条件等。

(4)为体现或重现某一数学研究方法编制开放题。数学家的研究方法蕴涵深刻的数学思想,在数学研究性学习中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家的某些研究,做小科学家,点燃埋藏在学生心灵深处的智慧火种。以此为着眼点编制开放题,其教育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5)以实际问题为背景,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编制开放题。在实际问题中,条件往往不能完全确定,即条件的不确定性是自然形成的或是实际需要,其不确定性是合理的。如包装的外型,花圃的图案,工程的图纸这些是需要设计的,而由于考虑的角度不同,设计者的知识背景、价值判断不同,得出的方案也会不同。

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编制出设计类型的开放题,用于研究性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如,有一个公开课的问题:“在一块矩形地块上,欲辟出一部分作为花坛,要使花坛的面积为矩形面积的一半,请给出你的设计。”这是一道公认的开放题,花圃的图案形状没有规定性的要求,解题者可以进行丰富的想象,充分展示几何图形的应用,这种以实际问题为背景编制的开放题往往有趣而富有吸引力。

第2篇: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范文

关键词:教学效率;课堂参与度;评价体系

作者简介:赵占香(1971-),女,河北柏乡人,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基础部,副教授。(北京?10017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人才强教青年骨干教师”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6-0037-03

一、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现状及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教育行业更是突飞猛进。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的贯彻普及,大学和普通高中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导致职业院校的招生生源急剧减少且生源质量逐年下降,学困生的数量急剧上升。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上的制造大国,“世界工厂”不能缺少技术工人,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才的竞争。职业教育是当前教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技术工人的重担。但是,职业院校的教学工作越来越举步维艰,教师普遍反映学生越来越难教,讲课越来越没有激情,课堂教学效率越来越低。与此同时,学生对学习越来越没有兴趣,上课认真听讲的人数越来越少,学习成绩也逐渐下滑。恶性反应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循环,造成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都处于尴尬的境地。难道职业院校的教学真的走进死胡同了吗?下面来看一组对我校(职业院校)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数据。

通过图1和图2中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到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态有不同的反应,这也许与各专业的课程设置有关。英语作为基础课,笔者更重视学生的整体学习状态。在教师和学生普遍认为现在上课是一种痛苦的情况下,认为“学习是件有趣的事”的人占8.2%;“能认真听课,并跟得上”的人占18.6%;这两部分学生(占总人数的26.8%)应该是班里学习纪律各方面都很好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上和教师形成很好的互动;另外两类学生,反映“有的课程跟不上”(25.7%)和“想好好学,但学习真让我头疼”(26.2%)各占班级总人数的四分之一,也就是说,班级中有一半多的学生有学习的内在动机,但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没有被很好地激发出来,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没有转化为外在的学习行为。还有17.9%的学生反映上课“常常犯困,打盹儿”,导致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但不排除学生对授课内容和授课方式不感兴趣。假设有适合他们的教学方式,有学生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这部分学生也是课堂中的可调动因素。

通过分析,教师、学生普遍反映现在学生厌学、课堂教学难组织的情况下,班级中仍然存在96.6%的积极因素和可调动因素。因此,搞好课堂教学的关键是在教师如何合理组织课堂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积极因素,引导转化消极因素。

二、提高教学效率,提高课堂参与度

1.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常是一节课)教师通过一定的方法,指导、组织学生通过该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教学目标的实现情况。教学效率的提高包括两个方面: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内容的增加和学生在单位时间内学习质量的提高。目前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学生的学习质量较差(25.7%的学生感到有的课程跟不上),即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不能理解和吸收学习内容,因此单纯增加课堂的教学内容只能导致目前的学习状态继续恶化。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须从提高学生在单位时间内的学习质量方面入手。

2.任务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学生在学校里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这个简单的道理每个学生都明白,都理解。认真分析班级中学生的思想表现,为什么有些学生内心里想学但行为上又厌学呢?深层的原因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或很少)获得和感受到学习的真正乐趣,失去了学习动力。按照行为认知主义的理论,人在做出某一行为后,只有得到正向的刺激才会产生正面的强化,激发他再次做出这种行为。学生的学习也是一样,在学生付出学习这种劳动后,非常需要一种正向的刺激来强化学生的学习行为。表现在课堂上,就是老师要对学生的行为做出积极的评价,要认可学生的付出,肯定学生的成绩,学生才会在今后的学习中以一种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习,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那么怎样才能获得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呢?虽然我们采用了新的教学理念,坚持课堂上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的优点。但如果老是不切实际的表扬,同样收不到好的效果。因为学生没有真正品尝到学习成功的快乐。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为所有学生(尤其是有学习动机,但有没有学习行动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才是真正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内驱力的根本。老师应分析学生的实际水平,与学生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目的——也就是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立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跳一跳,摘到桃”。新的教学评价体系正是为此设计,对症下药,特别是过程性评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第3篇: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范文

[关键词]模拟交易 证券投资分析 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057-02

一、引言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金融市场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尤其是开放和发展了我国的证券市场,并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为了顺应经济形势的变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应用型人才,各类高校都以必修或者选修的形式开设了证券投资分析课程,这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对于学生来说不仅需要理解证券投资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将静态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动态的投资分析实践上去,甚至可以在实践的过程中再去掌握相关的理论知识,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缩短学习实间,提高学习效率。基于此背景,本文拟结合证券投资分析的教学内容给出融入模拟操作行为的一个具体教学过程,以供广大教学工作者参考。

二、基于模拟交易行为的教学过程探讨

同样的课程采用不一样形式的教学过程可以达到不一样的教学效果,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本文结合笔者教学的实践经验,总结不同形式的教学过程,给出一种达到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过程安排,大致分为模拟交易行准备阶段、模拟交易进行阶段、模拟交易行为延伸阶段、模拟交易融合阶段以及模拟交易总结阶段(见图1)。

(一)模拟交易行为准备阶段

在这里先不做任何的理论介绍,直接在课堂上现场演示如何注册网络上的模拟交易网站(比如http://),成为模拟炒股用户,这里可以要求全班学生进入同一组别,注册相同初始资金(比如本金10万元),以方便到学期结束结算时进行评比。注册成功后现场演示如何进行股票的买卖,在演示的过程中把操作的相关规定做讲授,比如股票代码、行情软件、交易时间、交易规则等等,并要求学生回去后进行注册并随机买入少量自己能打听到的股票,在下次课之前就进行结算登记,体验一下整个买卖过程。并要求学生进行分组回去在课堂对行情交易软件进行介绍的基础上进行摸索研究,形成问题下次课讨论,在后面的教学中这种分组交流和讨论的形式一直要持续下去。

这样学生首先会掌握了股票的基本买卖行为,这会让他们觉得炒股很简单只是一买一卖的行为,这时以适当的问题形式进行引导,比如:什么是股票?股票是证券?证券又是什么?还有哪些证券?为什么简单的买卖后有人赚钱有人赔钱?现实世界中又如何进行股票开户和交易?如何选股?这样自然而然引出下面的理论知识介绍部分。

(二)模拟交易进行阶段

在讲授了如何进行基本的模拟交易后,将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整个框架介绍给学生,整个课程大致分为四个部分:证券及证券市场基本知识、证券投资基本分析、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证券市场监管部分,其中前三部分无疑是重点。前期的理论铺垫阶段就是指证券及证券市场基本知识介绍阶段,介绍股票、债券、基金基本证券以及期货、期权等衍生证券的基本知识,这里可以借助模拟交易的行情软件及一些证券网站(比如http://等)结合实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在进行讲授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可以相应地进行模拟操作,比如进行基金交易,期货交易(包括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侧重股指期货,)权证交易(国内权证较少),借助模拟操作行为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模拟交易延伸阶段

在前面基础理论掌握的基础上对模拟交易行为进行延伸,在学生模拟交易记录上问些“为什么”:为什么买这种证券?选择证券的时候有没有理论依据?什么时候买什么时候卖才能获利?等等。要求学生在后面的模拟交易行为带着这些疑问进行,并结合小组讨论最终形成课堂上的讨论,让学生先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激发起寻找理论知识支持实践行为的兴趣,这样在后面的理论分析中,学生是带着疑问去想,带着问题去听,从而有利于下面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技术分析相关理论的接收。

(四)模拟交易融合阶段

可以这样讲,证券投资分析课程中证券投资基本分析和证券投资技术分析这块是不需要课本,只要借助于网络模拟交易行为和证券交易行情软件就能完成的,而且由于证券投资分析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很多教材也只记录了一些经典的和基础的理论,而在现实中会不断出现新指标、新方法等,现在的交易软件也允许个人根据自己的投资习惯形成自己的投资企业曲线或者投资指标。这部分的理论知识完全可以贯穿于模拟交易过程中进行讲授,让学生从操作中发现问题学习理论,理论又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这部分理论知识主要启发学生:证券市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受国际经济形势和国内经济形势影响,是我们经济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我们学习证券知识,参与证券市场就要学会透过证券市场看经济,同时只有时刻关注国内外的经济形势,才能把握住整个证券市场的发展方向。

(五)模拟交易总结阶段

这阶段先进行理论总结,将整个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理论框架进行总结,将重点突出,难点进行强化,比如期货期权的交易原理。接着对学生的模拟操作进行总结,这部分主要让学生自己完成,首先可以将学生模拟结果进行汇总,选择操作结果最好的学生,让他谈谈自己的操作心得;其次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形成模拟操作分析报告,分析报告可以结合自己的操作记录挑出某只具体的股票,针对这只股票做基本介绍,基本分析(宏观、中观和微观)、技术分析(K线、形态分析、指标分析等等),形成这样一个分析报告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理论分析过程,这个理论分析过程还是以这个课程的框架为线的,因此就是一个复习的过程。

三、基于模拟交易行为的课程考核方式探讨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主要以闭卷考试为主,而闭卷考试又以基本原理、经典理论为主。学生面对这样的考试方式通常采用的应对方式也就是死记硬背,这其实考查不出来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在这种考试制度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是种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与现代社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相违背的。

证券投资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因此该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该是多元化的。首先应该加大平常模拟操作成绩在最终成绩中所占的比例。其次课程的考核方式应该结合开展课程的形式来决定:若是以必修的形式开展,那就要进行考试,在考试时试题也应该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进行理论考核,除了考查基本理论知识外,可以尽量用实际中的案例分析,不要太多考核那些抽象的实际中运用不多的理论知识,真正发挥学以致用;若是以选修的形式开设的课程,完全可以用上述的模拟分析报告的形式代替考试,这样在起到考核作用的同时又是一遍学习和复习的过程。

四、结束语

这种以股票模拟交易开始的授课模式在实践教学中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这种授课模式无疑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这是一门不同于一般教学模式的课程,让他们接受这是一门重参与的课程,一般来说,直接进行枯燥的理论授课时学生们是被动学习的,接不接受他们具有一定程度上的选择性,而直接介绍模拟操作并要求参与进来却是个化被动为主动,不得不接受的学习过程。其次,在授课过程中结合了课后操作、小组讨论等形式,这丰富了我们的课堂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最后,相对于这门课的教学目标而言,只要最终的教学效果达到了,教学过程形式是可以多样的。

综合多轮的教学经验和课堂的教学效果来看,这种先模拟后理论的讲授模式要比先理论后模拟的讲授模式带来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后学习效果都要好。

[ 参 考 文 献 ]

[1] 陈南旺.《证券投资分析》模拟股市仿真实践教学设计[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 , (4).

[2] 李广晖.《证券投资学》软件模拟教学探析[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第4篇: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范文

关键词:美国研究型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

通识教育在美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大学本科教育的核心和基础。在美国,区域性认证组织在对大学进行认证时都要求其进行通识教育,因此在美国通过认证的大学都设有通识教育。而课程作为通识教育的关键环节和手段在本科课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平均大约占到本科课程总量的30%。[1]对本科教育极为重视的研究型大学普遍将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作为本科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美国的研究型大学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较为多样化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

一、三种通识教育课程设置模式

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模式是指构成通识教育的各种课程(包括知识或能力要素)进行搭配及组合的方式。每一种课程设置模式都是从自身的基点出发,按照一定的科学依据进行的。根据基点和依据的不同,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模式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基于学科的模式

基于学科的设置模式是指按照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和艺术学科等传统学科来组织安排通识教育课程。这种模式的基点是学科,其依据是学科的知识结构。基于学科的设置模式可分为两种略有差异的模式:一类是直接模式,即将各学科大类的课程直接呈现给学生,完全由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随意选取,学校只规定在各大类所修的课程数或学分数。在美国,一般理工类院校多采用直接模式,如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教育课程包括科学(6门课),实验(1门课),科学与技术类的限制性选修课(2门课),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8门课,其中包括2门写作课)。第二类是组合模式,即每一大类的课程经过搭配组合后再由学生进行限制性选择。芝加哥大学是这一模式的典型。芝加哥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按照人文学科、文明研究以及艺术,自然和数学科学以及社会科学三大类来设置,但这三大类学科的内容不是随意组成课程,而是进行了全面合理的搭配。在每一类中又分了若干序列课程,这些不同序列的课程再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组合,形成若干选择。如人文学科、文明研究以及艺术这一大类,分三个序列:A.历史、文学和哲学文本的诠释;B.戏剧、音乐和视觉艺术;C.文明研究。这三个序列的课程搭配组合成三个选择:第一,3学期A系列课程,2学期C系列课程,再加上1学期的B系列课程;第二,3学期C系列课程,2学期A系列课程,加上1学期B系列课程;第三,2学期A系列课程,2学期C系列课程,2学期B系列课程。[2]本科学院要求学生在人文学科、文明研究以及艺术这一大类中要修6学期课程。这6学期课程必须从以上三个选择中选取。

基于学科的模式是一种传统的课程设置模式。现代大学从其在欧洲的起源开始,课程设置都是采用这种模式的。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设计模式,体现了近现代知识发展过程中分化的特点,同时其设计过程相对来说也比较容易。

(二)基于能力的模式

基于能力的模式是指课程设置打乱了传统的学科分类,围绕通识教育所要培养的学生能力和所应掌握的知识主题来进行设置。这种模式的基点是学生能力,其依据是学生能力的构成和发展。运用这种模式设置通识教育课程的代表有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哈佛大学主要以审美能力、文化理解能力、实证数理能力、道德思考能力、认识生命和物质世界的能力为核心,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八类,即审美和解释性理解、文化和信仰、实证和数学推理、道德推理、生命系统的科学、物质宇宙的科学、世界上的社会、世界中的美国。学生必须从每一类中选取一门课程(其中必须有一门主要涉及各方面历史的学习)。[3]这种课程设置模式一方面是当代知识发展中整合的趋势在大学教育中的体现,另外一方面也反映了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知识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趋势对劳动力多方面能力和综合性知识体系的要求。

(三)基于学科和能力的混合模式

这种课程设置模式是以上两种模式的混合体,即通识教育课程是按照学科和学生能力两个维度来设置的。采用这种模式的代表有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等。耶鲁大学直接将通识教育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能力课程两部分。学科领域包括人文和艺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类,每类必须修2个课程学分。能力课程包括外语能力(1课程学分)、量化推理能力(2课程学分)以及写作能力(2课程学分)。[4]斯坦福大学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比较复杂,包括四部分:第一,人文学科导论,包括1学期(该校一年分四个学期)介绍性导论,2学期主题系列;第二,学科广度,包括工程与应用科学、人文学科、数学、自然学科和社会学科五个领域,学生必须从每一领域中选取1门课,共计5门课;第三,公民教育,包括伦理推理、全球社区、美国文化、性别研究等主题;第四,包括写作和修辞、外语两科。[5]其中第一、第二、第四部分是按照学科模式来设置的,而第三部分主要是以伦理推理能力、对全球和美国文化的理解以及对人类性别的认识等能力来设置的。

混合模式其实是传统的基于学科的模式面对知识发展和社会需求所做出的一种折中性的改革,同时它也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设置模式。其基本思路是将学生学科知识的构建与各种能力的培养整合起来,从而使通识教育更加具有全面性和实用性。

二、三种模式的特点

第5篇: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范文

我所在的学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当地居民(条件好、文化素质高)的孩子已不在招生区域学校上学,90%以上的孩子都到学校规模大、办学质量好的学校上学,反之越来越多的农村务工人员子女进入我校学习,学校招生服务范围内的城市学生数量在不断减少,因生源复杂造成学生学习参差不齐。诸多情况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同时给教师教学带来了诸多不利因素,教师上课面临重重困难,最终导致学校办学绩效不高,学生学习成绩差,教师教学工作压力大。

鉴于以上原因,作为一位教师,要立足校情、师情、生情分析、调整自己,多在教学业务上钻研提升。只要付出,就会收获教学成果,因此,薄弱小学的数学老师要抓好课堂研究性学习。

二、正确分析学生

抓好课堂研究性学习要确立解决方案,立足班级弱势环境下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局限性,既要求教师方面自我分析,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析。

1.一石击不起千层浪。学生来源差异大,学生学前教育差别也很大,个别学生学前教育几乎为零,加上学生信息闭塞,好多知识要靠学校教师传授,学生知识面窄,思维有限,课堂生成的思维性火花很少。正确分析学生,在课堂研究性学习上才会有的放矢。

2.学生习惯难成自然,按部就班。务工子女家庭教育几乎为零,大部分学生学习十分被动,以致厌学,造成班级管理难度大。数学教师应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个孩子同等的期望。

三、研究性学习存在明显的局限性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在目前现状下,我反思总结了研究性学习存在的明显的局限性:第一,通过研究性学习来掌握知识,效率较低。第二,研究性学习有一定的适用范围。第三,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对于小学生来说,如不能实践操作的,就不能建立有效的假设,那么研究的结果就会变成一种盲目乱猜,变成一种形式主义。第四,一个人不可能只凭发现、研究去学习,没有扎实的知识基础,任何研究都是不现实的。第五,对接受性学习的认识也有其优点与局限。其优点表现为它可以使学生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科学文化知识,有助于使学生掌握的知识达到系统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从书本中获取知识的习惯和能力;另外接受性学习对教育设施的要求较低,成本低,经济易行。但接受性学习也有其缺陷:首先,对于低年级儿童,接受性学习受到很大限制,因为他们对新知识的学习只依赖于自己的具体经验,中、高年级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在一定程度上仍需要自己的具体经验为依据,因此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光靠接受性学习是不够的;其次,接受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等方面的作用明显不如研究性学习。

四、充分凸显研究性学习的优点

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是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没有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研究性学习,其效率必然是很低下的,学生只能盲目地、机械地进行“试误”式的研究。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赖以发生的知识基础从何而来呢?可以来自接受性学习,也可以来自研究性学习,但主要的是来自接受性学习。另一方面,研究性学习也是促进接受学习的一个重要条件,接受性学习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具体经验做支柱,而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获得具体经验的重要途径,因此研究性学习又是接受性学习的基础。

可见,小学数学教学应以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并随知识层次的变化相应地有所变化。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就是从接受走向研究的过程,小学数学教学也不例外。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教学的材料等具体条件选择教学方式,只有真正适合学生学习的学习方式才是好方法。薄弱学校由于教师片面理解探究性学习的内涵,研究性学习方式虽然更新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但研究性学习方式的课堂教学只求花哨,没了效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积极钻研、乐于思考等流于形式,还是走接受性学习的老路。多年的教学经验使我认识到,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是优势互补、相辅相成的。接受性学习运用得好,也可以让学生学得主动有效;而探究性学习运用不当也可能使课堂杂乱无章、离题万里。无论是探究性学习还是接受性学习,都是小学数学学习中的重要学习方式。教师应根据不同年段、不同知识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差异性,灵活地整合两种学习方式。

五、课堂上实施研究性学习

第6篇: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范文

关键字;研究性教学、音乐教学、重要性

研究性教学主要是通过研究的方式进行学习的,是让学生通过研究,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的知识,学生通过研究性教学从而获取新的知识,学会对信息分析和判断,窗儿获取另一种学习方式,在思考中不断创新,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新的环境,同时也是能够获取更多知识的一个新途径,研究性教学正在广泛运用于其他课堂中,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获取了很大成绩。

一、研究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音乐信息的长期

研究性教学的实行,其全面性必须要很强,因为它有的研究占有大量的信息,对于人类而言,音乐在他们的生活中真有重要地位,这种全面性的信息覆盖性很强它包括很多种流派的作家以及他们创作出来的曲目研究向教学要想顺利实行,就必须占有全面性的信息资源,因为,只有具有知识掌握得较为全面时学生才能研究和发现问题,进而才能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在学习中考时就要具备大量的资源信息,而音乐是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改变的,学生要想更好地对音乐教学实行探究,就必须要对音乐信息时时关注。

二、为音乐课堂做好课前准备

研究性教学的实施,微课堂做好了课前准备,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老师必须把握学生引导的尺度,如果将所有的细节都一一讲解,学生不需要探索、就能获得答案,根本不能锻炼到学生的探究能力。但若教师对学生的活动不闻不问,学生容易在实践过程中迷失方向。最后,正确看待学生的不同成果,因为学生研究方法以及各方面的因素致使所获得结论不同,与此同时,还要对偏离了正确的认知的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学生可以获取对其新的认识。由于研究需要大量资料,教师可以首先到图书馆挑选书目给学生提供选择,其次再指导学生对资源探究。学习研究儿童歌曲创编的小组,可以先引导学生对音乐的旋律、歌词写作等等有一个充分的了解,然后让学生用心去分析、体验优秀儿歌作品的特点,积极探究其中的规律,学生们在平时就表现出对歌曲的喜好,具有一定的兴趣基础;从各个知识点上看,本课题也不是特别难,容易通过学生的探究获得。此外,音乐课程涉及的范围比较广泛,学生可以从多角度的入手。也可从欣赏的角度上入手;解释音乐我们可以通过表演的形式,同时也可以对音乐进行改编,以便能对角度的实行探究。所以,研究课题提前确定,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加入探究的行列,从而使研究的成果更有价值。

三、落实组织教学,加强交流展示

学生可以通过研究性教学的探究资料能够进一步实现自我探究,并且可以通过研究学习能够获取自己的出的结论,是同学之间能够相互交流,互相学习。老师通过研究性教学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学习,同学之间可以相互交流,分享自己对音乐研究成果,最终达到研究性学习的价值。学生通过在课外进行研究返回课堂,但是还必须通过老师进行组织教学,并且当进行到与教学相关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展示研究成果,相互之间进行交流,学生展示的成果过程中不论是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的都要让学生自己操作自己完成,研究性教学的关键就是为了让他们形成自己的认知形式。音乐课与其他课程相比较,其研究性教学成果更显的较为多元化等特点,所以,其研究性成果展示的形式有很多,列如,以汇报的形式,编辑创作以及以音乐剧等形式。但是我们必须要注意的是研究性教学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会交流,如果在展示的过程中没有与交流同步进行,那么这场研究性教学显得毫无意义,对学生而言,这是对他们的不尊重,我认为研究性教学必须要注重交流。

四、能够学会总结思考,并且合理教学延伸

研究性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总结思考,并且在今后的音乐教学中可以延伸教学。老师通过组织学生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在实践表达交流后,还要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摊就研究成果,并且对研究的过程进行反思和探究,能够通过研究性教学总结学生在音乐学习过程中一些问题以及自己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性教学后的反思能够发现自己与其他同学之间的差距,以便弥补自己的不足。例如,我们在学习一些歌曲的教学时间的时候,像是一些儿歌类的学生可以借助研究性学结歌曲的特点,并且能够了解相关知识,在此整个环节都可以让学生通过反思进而能够设计儿童乐曲的时间方案,学生上课所学的都是一些课上的知识,所以老是要改变这一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课上研究性教学学会总结,并且要利用可下时间继续实行时间通过研究性教学弥补自身不足,在思考中学会总结,通过研究性学习进一步完成教学计划。研究性教学引入课堂之后,教师更加清楚的了解学生所掌握知识的状况,以便能够更加科学是学生引入时间的领域,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以及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不断加强和扩展。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能力。

五、总结

当前,音乐课堂普遍实行研究性教学,同时,也对研究性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对于研究性教学被普遍运用到音乐教学中为音乐教学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例如研究性教学可以帮助音乐教学做好课前准备,可以帮助学生鼓励自我,并且可以增强创新能力;加强加强教学质量,进一步与学生交流,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更能够学会思考,使教学的到合理延伸。

第7篇: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范文

【关键词】教学 大学生 影响因素

一、引言

反馈对于提高绩效和动机具有积极的作用。以往的多数研究只强调反馈发出方的作用,而忽视了反馈接收方的主动地位。这种自上而下的反馈在出现的时间和信息内容等方面未必能满足员工的需求,有时甚至会导致“反馈真空”;Ashford和Cummings从新的视角考察了组织中的反馈行为,提出反馈不仅是组织中一项有用而重要的资源,而且也是个体的一项价值资源。

在教育领域,反馈的概念也一直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是教学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Fletcher指出,反馈是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一项心理原则,是进行有效学习的首要元素。事实上,学生必须与同伴和老师互相交流才能达到具体的学业目标。Black& William C在其提出的正式评价理论模型中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学生不是信息的被动接收者,而是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主动的建构者和调节者。Vanden Boom指出,学生的寻求反馈行为与创造性思维、智力发展、兴趣、不断增长的学习动机等均有着密切联系。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设计

(一)相关概念界定

1986年,Ashford首次提出了“寻求反馈”的概念,并将其定义为“个体有意识地花费一定程度的努力去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以此判断行为正确和适当与否的过程”。该观点的提出为反馈研究提供了两种新的视角:首先,反馈是个体所具有的一项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正因为如此,个体才会选择主动寻求反馈,改变被动地位。其次,该观点突出强调了反馈的评价性质,即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寻求反馈是个体不断寻求自我评价的过程,它贯穿于组织和个体活动的始终。

(二)研究设计

为全面探究教学过程中大学生的反馈寻求行为发生频率及其影响因素,采用自编的调查问卷实施调研。问卷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的个人信息,包括填写人的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等;第二部分是反馈寻求行为的影响因素调查,共21题。 第三部分主要是调查反馈寻求的频率,共5题。

三、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反馈寻求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一)个体因素

(1)公开的自我意识与自尊。公开的自我意识,是指将自我作为可以观察和了解的社会客体的倾向。分析结果显示,公开的自我意识的强烈程度与反馈寻求行为之间有着密切联系,公开的自我意识越强,反馈寻求的意愿就越强烈,发生反馈寻求行为的频率越高。

(2)成就目标定向。一般来说,成就目标定向可以分为两种:学习目标定向与成绩目标定向。研究表明,高学习目标定向的个体知觉到的反馈价值较大代价较小,因此会表现出更多的反馈寻求的行为,而高成绩目标定向的个体则正好相反。对于学习性目标导向的个体而言,他们相信智力、技能还有能力是可以开发和培育的,因此当而临困难的任务或任务失败时,他们倾向于付出更多的努力去获得能力和个人的发展。

(3)入学时间。入学时间长短是影响个体反馈寻求行为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入学时间的增长,个体面对的不确定性逐渐降低,感知印象成本逐渐增加,从而使得个体而向同学的询问式反馈寻求行为明显减少,特别是当他们由于社会压力表现出缺少自信和自我肯定的时候。在反馈寻求模式上,新生要以询问方式向老师寻求专业知识信息,而对于其他类型的信息则向同学寻求,且以监控式为主。

(二)情境因素

(1)他人在场。研究发现,他人在场会明显抑制个体的反馈寻求行为。Morrison等人用防御性印象管理来解释这种现象。另外,如果观察者可以观察到他的行为,并且观察者具有评估性,那么反馈寻求行为会显著减少。情境的保密性、沟通渠道的非人为性(例如网络虚拟环境)对个体反馈寻求行为也有较大影响。

(2)反馈源的特性。反馈源的特性及个体对反馈源的认知也会影响反馈寻求行为。研究表明,向特定反馈源寻求反馈的可能性与反馈源的专家特征呈正相关关系,而且反馈寻求者和反馈源之间的关系越好,反馈源就越可能提供更多的建设性反馈和更少的负面反馈。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的教学的授权行为并不会增加学生对老师的反馈寻求行为,但是会让学生产生目标自我决定感。

(3)组织支持。Eisenberger的组织支持的概念较好地解释了本研究中为什么有些学生印象成本顾虑较少,反馈寻求行为较多的现象。组织支持能有效减少学生面子丢失风险及成本的感知,主动地寻求自己想要的信息,从而提高反馈寻求频率和反馈效果。特别是当支持成为组织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时候,组织中的反馈寻求行为会大大增加。

四、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反馈寻求行为的激发策略

从教育者的角度来看,学生的寻求反馈行为能让教育者了解学生的知识差距、澄清学生疑惑、回答学生提出的棘手问题并证实学生的不确定假设。通过以上研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教育启示:

(1)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成就目标定向。研究者一般认为,个体具有不同的目标定向是其自身特性造成的。但是,成就情境的动机气氛也具有促进或制约个体目标定向的潜力(Ames)。

第8篇: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范文

1. 充分调动教师挖掘课本的科技教育素材。

结合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形势,两个基础年段的各学科、各备课组根据自己的特点,尽可能把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向学生展示各种科学知识形成的不同背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学科根据本身特点,介绍各个知识的有关科学家,并在学科网站上开辟科学家专栏,让学生可以自己上网学习。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四个学科每学期都开展环保教育专题研讨,力争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取得了较突出的效果。

2. 科技类选修课。

高一年原则上每位教师要开设一门校本选修课,高二年的每位教师要开设一门校本选修和一门任意选修。这一学年中,教师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爱好分门别类地开设了自己擅长的选修课,其中科技类占了近三分之一。特别是,八个科技小组按照指导教师所处年段,统一按照校本选修的要求来开设,促使教师在专业发展上更有针对性。

3.科技类研究性学习。

本年高一年、高二年共开设近百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其中科技类课题有近60个,它们大部分是由教师根据自己学科特点,作为延伸与拓展,如《三国演义》的研究、《力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各种传动装置的研究》、《天象观测》;有的是学生根据自己2008年是奥运年而提出课题,并聘请教师作为指导教师,如《奥运的文化与发展》、《奥运的商机》;有的是由于自己生活环境变化的原因,加上学校提供的设备,而吸引着一些上进心较强的同学,如《乐高机器人研究》、《晋江市铅污染的调查》、《晋江车祸为何居高不下》,在第四届泉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我校有三个课题获得市三等奖。在学校第十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上,由指导教师与学生共同制作的42块研究性学习展板吸引了很多参观学生的眼球;高一年学生林如群三项发明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

4. 科普讲座

按照教务处与教研室的计划,本学年基础年段的每个学科必须根据学科特点至少开一次讲座,以介绍本学科的前沿研究,而今年由于新分配的教师中有几位具有研究生或双学位学历,借助第十一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为平台,据统计本学年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政治、历史等教师开设的讲座得到参与同学的好评,讲座涉及到营养的研究、纳米技术及其发展、正确看待中日关系、人类奔月梦想等方面知识,学校还聘请泉州师院戴博士讲解有关南极考察的科学意义。

5. 第十一届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

每年一度的校园科技艺术节,是让各种智能的学生展示才华的机会,同时也检验这一学年的研究性学习、选修课、各学科兴趣小组、八个科技类活动小组(车模与航模、电脑机器人、电子制作、环保小分队、天文地理、生物考察队、电脑程序设计和网页设计)的教育教学成果。本届校园科艺节是在前几届活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学期学校工作安排,举办的规模较大、活动时间较长、活动项目最多的一届校园科艺节。在3月31日到4月4日的展示期间,共展出小发明、小制作作品近230件(其中物理37件、化学34件、生物85件、劳技19件),科技小论文210篇(其中语文组55、历史组72、政治组48、地理组40),科幻小说63篇,英语科技小报36份,研究性学习展板42块,电脑机器人表演一场,展出学生书画摄影作品108幅(其中毛笔作品8幅、美术作品40幅、硬笔书法作品55幅、摄影作品15幅),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生物、体育等组还在展示期间举行猜谜、射飞镖、投乒乓球、钓鱼等互动节目各两场。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期间先后举办了高二英语演讲比赛与高一英语晚会各一场,高二年文理科综合知识竞赛两场,理、化、生实验操作比赛五场,数、理、化、生、地、史、政治科普知识讲座七场,专家讲座一场。网络知识竞赛与班级网页制作竞赛各一场、时事政治热点知识竞赛一场、数学竞赛两场,,研究性学习论文答辩两场,学生成长记录袋展示两场,高一年、高二年篮球比赛、高二年体育趣味比赛一场。

6. 校级科研课题。为如期高效地完成国家级课题的研究,学校教研室组织教研组长对两年来学校校级课题进行结题活动,为完成国家级课题积累一些素材,同时对参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给予一定的评价。

成绩显著

由于我校组织的科技兴趣小组、学科类兴趣小组、选修课与研究性学习日常管理到位,教师积极辅导,因此在各级比赛中成绩显著。初步统计在县级以上的比赛中有168人次获奖,其中,有所突破的是高二年王信权等三位学生获得参加全国化学竞赛的复赛资格。杨清海等四位教师在福建省新课程教学案例设计比赛中荣获一等奖。

五点反思:

1. 假期相关辅导教师的培训:由于科技辅导教师平时都兼课,教学任务较重,学校想利用假期提高他们的辅导水平,但是相关方面的专家比较难聘请。如天文台及金工木工的师资培训。还有各级新课程培训、远程教育对教师真正提高科普方面的技能帮助不理想。

2. 吸引学生的项目还不够丰富,作为科普教育要是能与体验式学习结合在一起,相信对学生的教育意义更大。

3. 研究性学习论文答辩校级答辩会效果显著,但由于有更多的课题没办法推荐上来,这就要求班级的答辩也能上一个新台阶。

第9篇: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范文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是以生物・环境为主题,包括3个模块群内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和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内容由学校教师自主设计开发,在科学评估本校学生的需求、充分考量当地实际和学校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以生物教师为主体,自主开发,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可供学生选择,并能有效实施的课程。

1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目标设计

在高中阶段开设“生物・环境”校本课程,应强调人的一般发展,尤其要从中促进高中学生科学态度、科学意识、科学精神等一般科学素质的发展。为此,笔者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确立了“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目标。

知识目标:获得有关生物学与环境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

能力目标: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在对生物现象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实验计划、独立或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收集、记录以及处理实验中的数据,获得结论。参加一些生物、环境实践活动,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尝试运用生物原理和研究方法解决与环境相关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敢于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判断大众传媒有关信息是否科学可靠的意识。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2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模块设计

2.1 模块设计的原则

(1) 校本性。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立足于本地区、本校和本校师生的实际,充分发挥本校的优势资源。各个学校应有不同的特色和内容的校本课程,如我校生物教师在指导学生生物与环境实践活动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在浙江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多人获得一等奖,因此开发“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是基于学校,服务于学校,具有我校特色,也有利于发展学校特色。

(2) 科学性。

校本课程在内容选择上,要体现科学性,选择有正确结论的内容,这也是校本课程教学所遵循的首要原则。

(3) 互补性。

模块之间的内容互补,形成有利于校本课程开设的知识基础和完整知识结构的形成,同时也要兼顾与生物必修课程内容的互补性。

(4) 可行性。

模块设计要考虑到高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当地的生活环境、学校的教学条件及家庭的生活条件等,应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并有一定难度,但在努力后能完成的内容。

2.2 模块的设计

根据上述模块设计的原则,形成三个模块群:“环境对生物的影响”模块群、“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模块群、“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块群,每个模块群有若干模块,每个模块相对独立(表1)。

2.3 模块中内容的选择

每个模块中内容的选择应遵循以下原则:

科学性原则,模块中的内容应具有科学性,是内容选择的前提。

兴趣性原则,模块中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以便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包括内容的呈现形式和授课的方式。

专题性原则,模块中的内容应以专题的形式出现,每节内容相对独立,这样便于组织教学,也便于解决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选择。

限时性原则,模块中每节内容的容量不宜过长或过短,以能在1~2节课中完成学习任务为宜。

例如“环境引发的人类疾病”模块内容: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空气污染对人体的危害;20世纪世界著名的公害;新公害事件;环境污染容易引起人类哪些疾病;全球变暖给人类带来的十大疾病;雾霾引发的疾病;微生物与人类疾病;环境疾病发生的重要成因。

3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的实施

3.1 选课

由生物教师申报课程,教务处审批,同意后向全校学生公布,由学生自主选择参加,组建班级,采用走班上课。

3.2 课时安排

每周安排2节课,学习一个模块内容,每学期累计36节课,计2个学分。

3.3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教学策略

从任务设计、组织实施、过程控制到结果评价等方面,都尽量摒弃传统教学中“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模式,而代之以“学生中心,发展为本”的教学模式。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以“教师是教学中的主导,学生是教学中主体”作为教育指导思想,力求做到教学面向全体学生,激发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过程中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课程体系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策略:

(1) 课堂讲授法。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课堂讲授仍是一种主要形式,但教师要加强课堂的互动,以发展学生的概念结构、协助学生有意义地吸收信息、刺激学生的探究兴趣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讲授法”模式要达到较理想的效果,教师必须促进课堂上的互动因素,排除“照本宣科”和“满堂灌”方式。教师宜配合不同的教学资源(图片、模型、录像等)的使用,以学生为中心活动(课余搜集的资料、撰写的报告)的实施,使教学过程更趋有效和愉快。

(2) 问题探讨法。

首先提供含有环境问题的材料,制定教学目标,确定学生需要学习的概念和技能。这些材料可以是影视报刊报道或周围耳闻目睹的事物,能直接或间接反映一定的环境问题。

然后辨别主要问题,展开讨论。主要问题的辨别会帮助学生集中注意特定的知识与理解。

最后做出总结。教师对学生讨论结果及对问题的回答进行归纳,做出结论性阐述。当然教师的陈述不是向学生提供标准答案,而是根据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本问题所包含的原理、概念等,以便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生物环境意识。

(3) 专题研究法。

专题可以来自于教材,教师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研究专题;也可结合校内、校外面临的实际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专题设计以增进学生的创造才能为主要任务,有意识地培养发散性思维,避免引向单一。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注重问题解决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创造性与主体性人格的培养。

专题研究法的一般过程是:发现并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实施并修正方案汇总研究成果交流评价。

专题研究法强调人人参与,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参加4个专题的研究活动,并完成至少1个专题。评价时侧重“四重”:重过程、重应用、重体验、重全员参与。评价结果可以是定量的,也可以是定性的,要考虑个别差异。

(4) 实验探索法。

实验探索法是由教师提出命题或创设条件,学生围绕教师的命题进行假设、实验证明;或利用教师创设的条件,进行开放性试验,从中发现新现象,找到新规律的教学方法。实验探索法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习知识,培养探究能力,发展假设论证的科学精神。

实验探索法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一般先由教师统一提出命题或创设实验条件,包括实验提示,然后学生开始实验探索:可以是每个学生单独做,也可以分成多个学生小组,几个学生一起做。学生通过实验探索,可以获得科学研究的经验,增进学习兴趣,培养科学的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教师在选择命题或创设条件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 实验所涉及知识必须是学生已经具有的,或者是在其“最近发展区”内可以解决的问题。② 命题或实验条件是可以得出结果的,而且有些是多结论的,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③ 命题或实验具有现实的社会意义与价值,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究精神、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抓住2个方面:① 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设想,激活学生的创新的意识;② 引导学生仔细验证,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

实验探索法的教学成果是学生实验报告。教师应讲清实验报告的基本要求,如实验假设、实验过程中的理论推导、实验仪器、材料的选取、实验步骤、实验观察记录、实验结果、结论的得出等内容。

4 课程的实施成效

本课程体系经过近两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1 促进了学生的发展

校本课程体系中的知识是学生通过自己的试验、实验、调查、查找、反思等一系列活动而获得的,是学生运用自己的学习方式、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的结果,其中大多是方法性的知识。因此,学生通过自我探索的方式所获得的知识相对来说是比较牢固的,能较好地迁移到其他教学情境中。参加过高中生物校本课程学习的学生在近三年的高考中取得了优异成绩,现在正在高三学习的X同学刚进校时,排名在700名之后(本届共有学生840名),现在已上升到年级前300名,并在I类班学习。同时也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如一位学生在“重金属对生物的影响”模块的学习中,积极探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设计实验进行探索,撰写出了论文“重金属污染物对周边农田土壤动物生态将就影响的研究”,获得上海市环境科学学会精英奖。

4.2 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的开发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参与“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体系开发的几位教师,在国家级核心期刊《教学月刊》等杂志上发表了多篇研究成果,多篇论文在嘉兴市级教学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课程设计能力大大提高:校本课程获得嘉兴市首届精品课程,多次在市级及以上会议上交流校本课程设计等方面的讲座。

4.3 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形成

自实施“生物・环境”校本课程以来,教学成果显著,促进了学校的特色形成,我校学生每年都形成100余项生物校本课程探究性学习成果。这些成果参加了浙江省、嘉兴市高中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浙江省、嘉兴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评比,多项获得一等奖,在2014年浙江省第八届中学生研究性学习成果评比中我校有6项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学校获得嘉兴市研究性学习基地、浙江省绿色学校、全国科技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学校环境教育科普协会也被评为桐乡市“十佳中学生社团”,教学成果在“嘉兴日报”“教育信息报”上先后进行了“‘凤高’尝试课改新模式”“走选修课精品化之路”等专题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