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范文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第1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范文

摘要:本文以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素质教育为前提,结合传统应试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束缚,以探究式教学的理论为基础,对我国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现状、意义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现状意义 对策

探究式教学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符合教学改革的实际,能使班级焕发出生机勃勃的活力,能促进教师在探究中“自我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物理教学不仅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注重将物理科学新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影响纳入教学内容,而且更应重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因此,在新教材教学中,我们要改变过去那种只强调传授知识的倾向,要注重科学的探究精神,让学生经历科学的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进行探究式教学,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近几年的考试实际,谈谈自己对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理解。

一、我国探究式教学的发展现状

由于受历史条件、现实考试机制及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这种情况下基础课教学存在明显弊端如作为认识主体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其主动性难以发挥,很不利于培养创造性思维,不利于创新能力形成和创造性人才成长。学生缺乏主动探索、主动发现的学习环境,并且与社会上和国际上信息资源几乎隔绝,处理信息能力差,无法满足信息社会对人才的素质的需求。针对我国教育现象中的种种不足,以及现代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迫切需求,如何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已成为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同时,伴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以及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已将“科学探究”列入与“知识”同等重要的地位,指出“科学探究既是物理课程的目标,又是物理课程的重要内容”,因此,科学探究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已经被提到一个极为重要的地位。发展探究式教育方式,已成为了现代物理教学的一个象征。

二、发展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

探究式教学的重要意义就在于它对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当今世界,在教育领域里追求人的素质获得全面发展,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世界各国都在对学生的培养中,努力融入探究式教学的元素。目前,在我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也己成为世纪基础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建立一个适应世纪需求的、充分体现基础教育性质和素质教育精神,促进每个学生全面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主人的基础教育新体系,已成为教改的重大课题。要实施素质教育,就必须积极实行探究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创新精神,切实提高教育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而现实的情况是课堂教学往往强调掌握知识的数量和精确性,强调是对已有知识的记忆,教师的教学以讲授、灌输为主,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怀疑性和创造性被销蚀得越来越少,以至于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得不到培养,素质教育也无从得以实施,探究式教学将切实改变课堂教学的上述现状,促进教学方式的根本改革,从而给课堂带来新的活力,使素质教育得以落实。因此,发展探究式教学在基础物理中的应用具有。

三、促进探究式物理教学的对策思路

1.问题与疑问是探究式学习的起点

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必须努力创设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例如,在学习“物态变化”时,教师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原野里的大雾、房屋上的白霜、的雪山、吉林的雾淞;展示春天的到来,冰雪溶化成冰;展示火炉烧水时水壶上冒出白气,茶杯上的白气遇冷变成小水滴等现象,创设出“雾、霜、雪、冰是怎样形成的”、“水为何会变成白气”、“白气又为何会变成水滴”等一系列物理问题情境,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疑问,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设是探究式学习的先导

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首先在于它是科学结论的先导,猜想与假设一旦得到实验结果的支持,就可能发展成科学结论。例如,教学“研究怎样利用磁场获得电流”时,启发和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学生提出:感应电流的有无与磁场强弱有关,与磁场方向有关,与电路是否闭合有关,与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有关,等等。在判断猜想正确与否的途径上,学生提出了做实验、读课本、查资料等多种方法。

3.实践是探究式学习的灵魂

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必须加强实践探究活动,让学生围绕研究的问题,在实验、观察、统计、读书、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访问、调查、分析现象和数据等大量实践、探索活动中,丰富感性认识,训练并提高实践能力。加强实践探索,首先是要组织做好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如对于“杠杆的平衡条件是什么”、“平面镜成像有何特点”等等问题,不要先公开结论,而要在指导学生做好实验的基础上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其次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细心观察发现问题,并通过调查、访问、查阅资料等得出相应的结论。学生只有去实践,自主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才能独立思考,逐渐形成在实践中依靠自己的科学素养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识,尽快步入自主性学习的轨道。

四、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1.问题性原则

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关键是“问题情境”的设计。问题情境设计不仅包括问题本身的设计,还包括问题的引入方式、利用方式、预计解决方式、连锁引发新问题的方式等。结合日常教学,引导启发学生相互解疑。创设“微科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更多地体验探索、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以问题为载体和核心,围绕着问题的提出和拓展而展开,要求老师创设有利于学生产生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情境。

第2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范文

《新课标》阐明了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所谓探究式教学,就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具体来说是教师启发诱导,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初中物理探究教学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动机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一切现象、事物、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究。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设法激发学生探究的乐趣,引起探究的动机,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身边的物理现象、实验等方法来刺激学生隐藏在内心深处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起他们的创新意识。如在上“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时,笔者事先准备了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出现的现象,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在“凸透镜成像”一节中,笔者要求每位学生带一个凸透镜,动手找出成像规律并自制望远镜;在“串联电路”这节中,笔者要求学生用电池、导线等制作一个音乐门铃,安装在家里。

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心、神秘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动机,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如在“沸腾”这一节课中做了一个湿的纸盒放在点燃的酒精灯上不会燃烧的实验;在“大气压强”一节课中做了一个把硬纸片放在装满水的杯子的杯口上,用手按住倒置,纸片不下落的实验,使学生感到好奇,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

二、注重合作交流

在现代社会生活和科学工作中,个人之间和团体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是十分重要的,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干出一番大事,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教师在安排科学探究活动时,要注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良好素质。

在整个探究过程中,教师在引导学生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探究者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探究者共同研讨、交流,彼此表达与相互倾听,具有一系列价值:探究者通过“相互交流”,会明白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释,有利于摆脱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在合作、相互表达与倾听中,探究者的想法、思路会明晰化、外显化,探究者可以更好地对自己的理解和思维过程进行审视和监控;在讨论中,探究者之间相互质疑,其观点的对立及相互指出对方的逻辑矛盾,可以更好地引发探究者的认知冲突和自我反思,深化各自的认识;探究者之间交流、争议、意见综合等有助于激起彼此的灵感,促进彼此建构新的假设和更深层的理解;探究中的合作、分享与交流,可以使不同探究者贡献各自的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独立难以完成的复杂任务。因此,教师要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使学生发表自己的探究成果和方法,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进行客观的比较和鉴别,从不同的角度改进自己的学习经验,提高认识,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正确理解所获得的知识。

三、重视引导探究方法

科学的方法是行动的指南。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教给学生知识的层次上,更应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引导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教师要以问题为纽带,及时引导和指导学生把直观现象加问号的问题转化为要探究的科学问题;适时引导学生回忆与问题有关的现象,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要探索的内容联系在一起,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对问题提出初步的猜想与假设;通过讨论,修改选择设计出最佳实验方法(对比、控制变量、实验等方法);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事先交代实验的注意事项,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方案选取合适的器材,阅读相关说明书,了解器材的性能和用法,按照实验方案,正确使用器材进行实验),并且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及时准确地收集实验数据,而学生在探究实验的过程中会得出各种现象及数据,再对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概括后得出结论,并验证自己的猜想和假设;指导学生反思自己的探究过程、思路、方法、步骤、结果处理等,检查是否有错误和疏漏,从而对探究活动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科学探究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合作与交流”七个要素。探究的教与学是通过内容的操作来体现的,探究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根据内容来确定的,根据不同的内容,采用不同的探究方式,探究过程可包含几个或全部要素。例如:陈述性知识或操作技能的学习,可采用教师提供有关知识和背景材料或指导阅读课文—操作或讨论—得出结论—应用反思的探究方式。如学会使用天平这一节,指导学生看书、天平挂图与天平实物,让学生分组讨论顺序和天平使用的注意事项,得出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最后进行作业。

教师应重视学生怎么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鼓励学生在原有的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的基础上学习创新。教学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创新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宗旨,以指导型探究为主要教学方法,以问题解决为主线,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第3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探究式

一、探究式教学的内涵与发展现状

所谓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摒弃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的模式,通过老师的诱导,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运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遇到的问题。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独立提出、分析、解决问题,是初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下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

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现在的考试制度依然以应试教育为主。这类教学模式的弊端显而易见,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就很难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在难以主动发现、主动创新的环境下,学生获知新知识的动力有限。这种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只能是庸才、废才,不符合国家、社会对人才的需要。

为满足国家、社会对优秀人才的需要,我们必须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当前教育体系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标准下物理教学的目标与内容,大力推广探究式教学已经是当代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类型

1.定向式探究

定向式探究指的是学生在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老师的开导,但是老师并不直接给出答案,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实例,具体的解决方法还需要学生自主探究。初中物理课程中实验占的比重很大,实验教学多采用定向探究式,实验目的、实验任务等都事先给出。

2.自由式探究

自由式探究指的是在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尽量避免直接参与,倡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老师只是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资料,如教材、实验器材等,扮演探究式学习组织者的角色。自由式探究要求学生具有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并可以做出正确的假设,最后得出相应的结论。由于这种方式需要耗费学生大量的精力,因此,经常被用于课外活动。

三、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原则

探究式教学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则:问题性原则,过程性原则。

问题情境的合理安排是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主要内容之一,安排问题情境除了设计本身,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问题的利用、问题的初始解决方法、问题之间的连锁反应等。探究式教学要以问题为中心合理展开,这就需要老师为学生创造合理的问题情境。

初中物理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以促进学生形成创新思维为目的。在设计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时要坚持过程性原则,要有合适的梯度,开始时不宜过于复杂,要根据实际情况逐渐加快探究的进程,逐步增加探究项目的数量,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进行探究活动。

四、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模式

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由以下四部分构成的:第一,教学理论的基础:心理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是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初中物理探究式的教学模式是在这些基础之上展开的。第二,课堂教学的目标:指的是针对探究式教学模式所期望的目标。第三,具体的操作流程的原则:(1)合理安排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2)对学生探究式学习予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发现与处理问题;(3)在新的情景中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结果。第四,实施的条件:探究式教学是基于充分的实施条件之上的,具体的操作流程需要依据实际条件进行合理说明。

初中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探索类型的学科,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教学方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森.对探究教学几个理论问题的认识[J].教育研究,2010(2).

[2]柴西琴.对探究教学的认识与思考[J].课程教材,2011(22).

第4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范文

一、营造民主氛围,激发探究意识

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是探究式教学的前提,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更乐于去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课堂更容易被学生接受、信任并理解,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动探究意识。

首先,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它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发散思维,让他们在敢想、敢做、敢问的自主探究学习当中能更好地接受知识和技能。

其次,探究式教学当中教师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多学、多想、多做、多问,让他们在不断暗示中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当学生遇到难题或者想法不太完善的时候,教师第一态度应是支持和理解,然后再给出中肯的建议或者意见。让学生都敢于表现自己的个性,积极引导学生发挥自主探究精神,对所学物理问题进行深层反思。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在课堂的表现完全不一样。教师应当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去鼓励和暗示学生。如在实验过程当中,和每个实验小组及时沟通和交流,时刻关注每个小组的实验动态,在实验当中为学生答疑解惑,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动机

丰富的问题情境是探究式教学的关键,通过各式各样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让他们怀着极强的求知欲去学习。如“声音产生与传播”的课堂教学中,可事先准备些乐器,让学生身临其境去感悟声音的变化,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再如学习“压力的作用因素”这一章节的时候,可用形象生动直观地多媒体去表现“胸口碎大石”,让他们在短时间内可集中注意力。同时,探究物理离不开生活,根据生活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如“冰箱的饮料瓶外有水珠”这一现象去引导学生用物理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体会物理的实用价值。还应当通过各种实验来创设问题情境,在实验探究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学生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三、加强交流合作,培养互助精神

交流合作是探究式教学的主要形式,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更深地促进学生之间得到互助互勉,在合作学习当中寻求共同进步。特别是在初中物理的探究学习当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助交流可以让学生能更全面地思考问题,让学生懂得表达与倾听,在尊重和理解当中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首先,通过小组演讲的形式,让学生学会总结和表述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当中的成果,让学生在欢快的氛围当中更加乐于交流和分享,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充分锻炼和提高。其次,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当中学生的合作精神得到锻炼,特别是在初中物理的探究学习当中,很多实验环节都需要小组分工合作来完成,期间谁去完成计划制定、谁去完成实验操作、谁负责数据处理等等这些都需要小组协商解决。教师可协助小组成员完成角色转换来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意识,增强小组内和小组间的合作精神以及集体荣誉感,在组间的交流分享当中让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声音,客观地比较和鉴别进而表达自己的观点,客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四、完善评价制度,检验学习效果

第5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合作;探究式;教学

初中物理是初中生认识自然,走近科学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初中物理课程标准规定的总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引入合作探究式教学,就是希望以此指导初中物理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让学生在学习之余,将所学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实践中,能从物理现象和物理实验中归纳出科学规律,不断提高自身的动手能力、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

1.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的客观条件分析

初中物理课程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要改变传统的由老师填鸭式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合作探究不仅是重要的教学理念,也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指导方针。在实施合作探究式教学时,应该综合考虑到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安排、实验设置目的和学生认知特点,结合本校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合作探究式教学实践活动。

1.1 以往初中生的物理课程学习特点分析

要在初中物理课程中实施合作探究式教学,绝对不能搞“一刀切”。教师首先应该了解学生对物理课程的学习状况,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经过调查,以为初中生在物理课程学习中的主要薄弱环节在于缺乏发散思维,课堂讨论不热烈,实验中不习惯于团队合作,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和物理知识的应用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学习层面还是停留在对书本习题的解答上,习惯于死记硬背,不习惯举一反三。例如经过凸透镜成像知识学习之后,有部分学生习题做的很好,规律也记的很牢,却解释不清楚日常生活中的放大镜、望远镜、照相机、电影放映机等的工作原理,这样的结果对任课老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种遗憾。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学生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影响较多,要改变这种纸上谈兵的学习效果,必须要在教学活动中大力开展合作探究式教学。

1.2 现今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要求分析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物理课程的构建要让学生经历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注重实验合作,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中,要积极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有意识地提高其科学素养。和传统教材相比,现今的新教材大幅增加了合作探究式教学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合作性和探究性。例如在电学章节学习之后,就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用电知识,熟悉家庭用电器的工作电压、工作电流,能够看懂接线板标明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的意义所在,合作完成相关调查报告;也可以安排实践环节,在教师监督指导下进行简单的电工操作,增强安全用电和节约用电的意识,将知识转变成能力,学以致用。

2.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活动实践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没有教师的引导和控制,学生的主观性也难以发挥。教师首先要进行思想转变,要允许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担当主角,要相信学生的学习潜力,要精心准备每一节课,平衡好教师的教学主导性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此外,无论是理论课还是实验课,或者是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对学生的表现都应该积极鼓励,多做表扬,要考虑到初中生的心理活动特点,保护和珍惜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

2.1 理论课中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实践

物理学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学科,教师在课堂讲授中可以有意识的启发学生进行思考,欣赏物理学科的“科学之美”。在理论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多设置具有启发性的提问,指导学生对物理现象和规律进行假设和猜想,热烈展开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对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提倡同学之间进行合作探究,对表现活跃的学生要给予好评,对表现不积极的学生要积极鼓励。例如在讲授能量的守恒和转换时,就可以用生活中的能源消耗为例,讲解光能、内能、机械能、核能、电能等的实际应用,还可以用神州七号载人飞船来进行实例分析。物理学中所研究的大部分问题都不是孤立的,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和掌握,往往可以促进学生对其它知识点的学习。通过在理论课中实践和深化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规定的教学目标要求。

2.2 实验课中的合作探究式教学活动实践

理想的实验课教学效果来自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在实验课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知识层面去思考问题,不能想当然的以自身的知识水平去理解实验操作,要保证学生的实验学习效果。例如在进行电磁铁磁性因素实验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分小组进行合作,对猜想出来的影响磁性的因素,进行验证,进行讨论并得出结论,在简单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为保证学生在实验课有所收获,教师可以在旁边进行简要的提示和指导,同时也可以在实验成绩上对表现出众的同学适当倾斜。学生实验课的学习效果,不仅是从对实验仪器的认识,对实验步骤的操作,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等方面去考察,还应对实验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水平,对问题的分析和总结能力,对实验的科学态度和探究精神等方面进行评价。

第6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探究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通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引入核心素养教育的内容,结合探究式教学方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师的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希望能给相关教师的教学方法提供有效的指导。

1结合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探究热情

学生对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事情会有更多的热情和求知欲,所以,初中物理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巧妙地把书本内容联系到与学生生活实践息息相关的事物上,才能更加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本知识,同时主动、积极地去探究与所学知识相关的物理原理与规律。例如,当上到“长度、时间、质量的测量”、“比热容―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磁场”等课程内容时,可以根据新课程标准,设计出一些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探究的作业和任务,如:生活中的测量”、“比较材料的保温性能”、“生活中的声音”、“自制指南针”等教学活动。当教授“声现象”时,可布置任务,让学生组成小组或个人去调查、分析家乡的噪声情况与特点,指导学生对当地噪声污染较大的企业或场地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究,让他们针对不同的噪声制定出合理的整治方法,并给一些噪声污染较大的工厂或场地制定出较全面的整治优化方案。在学生学习“光现象”的内容时,可以通过提出光污染所造成的交通问题这一主题调研,促使学生课下全面深入地了解并探讨出引起光污染的原因及其有效的整治方法。除了上述这些方法,还有很多形式的教学方法能够促进学生对于书本知识的充分理解和掌握,学生在对这些任务进行实践和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开阔视野和锻炼思维,还能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不断提高学习积极性和热情。

2营造教学情境,引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要想在初衷物理教学中有效地加入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容,营造生动直观的教学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通过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来营造真实、轻松地教学氛围,能够更好地引起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了解和探究欲望。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新课导入时期、课堂中间时期或者课堂即将结束时期都可以进行。日常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联系实际内容,注重运用周边的物理现象和简单易操作的物理实验等方法来营造形象、直观的教学氛围,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内心潜在的探究欲,不断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循序渐进地建立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例如,在教授到“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相关内容时,可以通过在讲台上展示笛子、吉他等常见乐器,使学生能够近距离地观察乐器的发生原理,切实的感受声音的变化;在学生学习“凸透镜成像”时,可以提前要求学生组成若干小组,自备凸透镜,这样就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探究出成像规律,此外,还可以协作制作望远镜。

大部分学生都对立体直观的物理现象具有很大兴趣和好奇心。教师通过把一些神奇的物理现象真实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能够更好地激l出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探究欲。例如,在讲到“透镜”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强烈的阳光,在透镜另一侧移动白色餐巾纸,让纸燃烧。让学生观察所会发生的变化,了解到透镜会聚的原理及掌握测量焦距的方法。

3设置延伸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考能力

在进行课堂实践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的实际内容向学生提出一些延伸性、拓展型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在一些通常的内容教学中设计一些突破常规的、需要逆向思维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在比较简单的知识层面上设计一些更加复杂的问题,或者在单一内容中设计涵盖多方面知识的问题,用这些途径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深入性,可探究性,这样他们会逐步对这些问题进行细致、全面的探讨,他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法也会在练习中不断得到改善,进而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教授“密度”这节课时,可以向学生提出如何使用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来估测出一根粉笔的密度的问题。测量固体密度的途径有很多种,但其都需要运用到一个基本原理即密度=质量/体积,学生通过测量物体质量和体积数据就可得到结果。大多数学生会运用到排水法来测量不规则固体的体积,但是如果水未装满到溢杯口会导致测量误差较大;再比如测液体的密度实验,怎样设计才能做到误差最小,这时,学生会运用发散性思维方法来找到解决的方法。

4结语

目前核心素养作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要求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体现学生心理认知、价值观、知识积累、技能掌握等多方面能力的同时,也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适应社会需求、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保证。自主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各个方面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需要合理利用这一模式并结合实际情况来逐步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探究热情,使学生在不断的思考和实践中增强科学探究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施小叶.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必须注重实验和讨论环节[J].中学物理,2014(18).

第7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范文

一、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一般步骤

1.通过提问,激发兴趣,引导探究。一个恰到好处的问题能够立时激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这是教学实践反复证明的事实。因此,教学中应精心设计问题,同时巧妙安排问题的引出方式。

例如,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学习了浮力的概念后,可以直接向学生提问: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学生围绕这个问题进行猜想和探究,当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再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自主探究铺设一定的台阶,让学生顺利完成探究任务,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激起更强烈的探究兴趣。

2.借助实验,发现问题,引发探究。知识源于实践,观察实验是物理课程及教学的显著特点,物理实验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是研究和发展物理的基础,许多物理问题都是由实验引发的。物理教学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和优势让学生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比较,发现问题、研究问题。

3.设置障碍,启迪思维,协同探究。根据教学内容巧妙地设疑布障,在常规的途径中设置非常规的问题,或在一般层次中设置较深层次的问题,或在单向问题中设置多向问题,有意识地给学生设置一些“学习障碍”,激发学生进行探究、另辟蹊径的意识和热情,从而自行扫除障碍。

例如,在学习“密度”知识时,可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用一只量筒和适量的水,如何估测一块橡皮泥的密度?测定固体密度的方法有多种,基本原理是公式p=m/N,只要测出质量和体积问题就解决了。就这个问题,学生很容易想到用“排水法”测橡皮泥的体积,但如何用“排水法”测橡皮泥的质量?这就是问题的思维障碍,就要求学生积极动脑,共同寻求问题解决的方案。

4.问题连锁,环环相扣,深入探究。这是一个由浅入深、由此及彼的“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教师可以由一个貌似平常的问题入手,让大家讨论,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一问题的解决又衍生出新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例如,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时,教师可以提出这样一系列问题: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在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在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的规律有什不同?在实验过程中应分别注意什么事项等等。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激发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动机和兴趣,另一方面,促使学生进行实验反思,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探究式教学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

1.学生主体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是探究式教学的根本原则,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问题”有教师的精心设计,更应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发现,通过和教材内容相关的知识的创造性处理,使之转换成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讨论、实验,并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从而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2.启发性原则。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启发性,也就是说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深度,要能够成为学生思维的引发剂和促进剂。教师要时刻注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出发点,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参与知识的研究,亲身体验知识发生、发展的全过程,让学生在手、眼、脑并用的研究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质疑解难。

3.准确性原则。问题切忌笼统含糊,要准确具体。过宽过大的问题会使学生无从下手,找不到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点,也就失去了思维的起点。

4.灵活性原则。备课时的教学设计往往带有教师较强的主观性,在教学过程中则应依据学生的反应情况随时作出调整――如改变问题难度,转换设疑方式,给予适当帮助等。不可生搬硬套,强迫学生按照自己预先设计的思路进行思维,否则不仅不能起到启迪思维的作用,反而会扼杀学生创新的积极性。

第8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范文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分析;应用价值

探究式教学主要是在传统教师说教模式转变为根据学科特点进行探索、分析和想象。采用实验教学,利用教学模拟道具实现书本知识立体化。回顾本次新课改中探究性教学模式,主要为转变课堂活跃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由于初中物理为学生学习物理的启蒙阶段,对于如何学习、从哪里学习、学习什么以及学习中的疑问均无法得到解决,所以对于提升学生学习物理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较为重要。本次研究就初中物理应用探究式教学的应用价值进行详细分析和阐述。

一、应用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所谓探究式教学主要是通过日常生活常见事物发生反应,展开想象和思索,由教师进行相应知识的指导,并引导学生对其发生反应、原理、结果展开想象和探讨,并就其结果进行总结,同时对其总结进行多方面的讨论,使学习知识多方面运用,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对物理学习的积极性。

二、应用探究式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新课改之后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和学习起着主导性作用,传统教学主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说教,学生并未对知识点立体想象、逻辑思维以及连锁反应,以及初学者从教师枯燥乏味的讲解,导致学生失去了学习物理的主动性,甚至厌烦学习物理而放弃学习。而探究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引导,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远期目标,并根据其目标制订相应学习计划和方法。

三、初中物理实施探究性教学模式的主要步骤

1.树立学习目标

教师为教学的主要引导者,在整个学习和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进行总结的同时应提出较为深层的问题,使学生更为深层次地学习物理,同时教师应在授课过程中准备相应的视频、音频和学习教材,吸引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并明确本次课程的学习目标,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初中物理。

2.自学探究式学习

对于自学探究式学习模式主要作用为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习的好奇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实现学生将所学知识点充分运用到生活中。所谓自学探究式主要为自学前预习指导以及自主学习探究。自学前预习指导教师应指引学生学习时间、内容、要求以及方法。自主学习探究内容为学生可了解的知识点,并明确知识点的运用,主要构成部分为学、疑、思、问等,使学生学习连贯和自主。经过阶段性学习学生可养成自主学习,进而实现学习与其目标和效果,教师和家长可放心学生学习的能力和兴趣。

3.联合解疑和思维拓展探究

学生在探究式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疑问,有部分疑问学生可自我解决,另一部分需教师进行点拨和指导解决,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学习进步以及详情进行归纳和总结,并针对其目前学习进度进行重新制定或更改学习计划和目标,教师应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起着画龙点睛和指点迷津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突破和进步。

4.课堂实验和课后实践探究

教师应在课堂上采用实物实验和模拟实验方式演变物理原理,使物理知识点简便易懂,将书本上的单调、乏味的知识点通过立体模式呈现出来。提升学生逻辑和立体思维,同时教师应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拓展,将一个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解答和延伸,更好地对所学知识进行吸收和内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深讲解和学习,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和积极性。

5.灵活运用与知识反馈

通过课堂的实验教学模式,融书本知识于物理现象中,使学生轻松掌握学习知识。每节课程开课前10分钟应进行学习目标总结以及重新制订学习计划。重点为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和独立完成能力,并且教师应及时查看和巡视学生学习作业以及课堂听讲情况,尽量不要存疑问,影响今后学习进程。

将探究式教学模式应用于初中物理教学中,可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独立完成、拓展思考、逻辑思维的形成以及自我制订学习计划等。此教学模式适用于当代教学,有助于培养新时代人才,充分发挥初中物理教学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萍.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教研论丛,2016(1):55.

[2]孙海华.探究式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生活教育,2016(7):85,103-104.

[3]李贵红.初中物理实验探究式教学策略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中),2016(4):98.

第9篇: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范文

许多学生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过于单一,不懂变相思考,不能举一反三,常常忽略想象、灵感的重要性,不能将探究性学习与物理知识结合起来。在探究式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与传统课堂有了明显的区别就是十分活泼,其实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的探究思维并没有得到实质上的提高。一些授课教师还没有领会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内涵,没有掌握探究式教学的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对学生不能进行有效地指导。因此,这样的探究式教学达不到新课改的目的。

一、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民主的教学氛围是成功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前提与保证。宽容、愉悦的民主教学氛围带给学生心理安全,让学生感到被充分地信任和理解,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利于充分地激发学生探究意识。具体而言,第一,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充分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发散思维,让学生敢想、敢问、敢做,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第二,以教师为主导,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教师要不断给学生“自主提问”“自主探究”“敢于发表意见”的暗示,当学生的想法不够完善时,教师也应首先表示对其想法的理解与支持并给予中肯的评价,让每个学生都敢于表现自己,充分地发挥学生的探究精神,不断引导学生对相关物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反思。由于学生的性别、生活环境等不同,学生在个性、学习能力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教师应巧妙地应用神态、动作、语言去激励学生。例如,在做物理实验进行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与每个实验小组进行适当地交流,对学生提出的疑惑及时解答,这样就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二、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动机

丰富的问题情景是成功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核心和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提出具有挑战性与吸引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地去认识、探究自己感兴趣的现象、事物。如在进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的教学时,准备一些常见乐器,让学生观察乐器发声时产生的现象,亲身体验发声的变化,使学生感到好奇,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动机。具体而言,第一,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进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哪些因素有关”的教学时,利用多媒体演示“胸口碎大石”的表演。这使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直观、生动、形象,从而能够在短时间内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第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如“为什么刚从冰箱拿出的饮料瓶外有水珠”的表演,这让学生在探究中懂得物理的实用价值,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物理的眼光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第三,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教师应经常通过具体的实验操作来创设问题情境,在探究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实验动手能力,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

三、加强学生的交流合作,培养学生互助精神

学生的交流合作是成功实施初中物理探究式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可以最大程度地促进学生互相帮助、相互勉励、共同进步。在物理教学的探究活动过程中,强调师生交流、生生互助合作,这样可以使学生对一个问题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的思考。在实施探究式教学中,教师应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让学生懂得表达与倾听,懂得尊重与理解,形成合作探究的能力。具体而言,第一,培养学生的表述能力。教师培养学生准确表述表达自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能够被其他组员所理解与认同,让学生乐于交流,提高学生表达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开展的探究活动中,大多数环节都需要小组的分工与合作,如制定计划、实验操作、数据处理等。教师应指导学生在不同的探究课题中,让小组成员轮换角色,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激发每个学生的潜力,共同完成探究课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必须重视引导学生开展讨论和交流活动,创造良好的合作交流氛围,使学生愿意倾听他人的探究经验,并进行客观地比较和鉴别,从而克服独立探究中的片面性和局限性。

四、建立多元化的评价制度,了解学生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