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1篇: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8(c)-0128-02

该文随机选取2011年―2015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了试题中的基础护理学部分,为今后护理专业学生提供针对性教学和复习方案,促使基础护理学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现将具体的报道作如下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2015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内容作为该次研究对象,试卷内容以模块的形式体现,重点分为专业实务题和实践能力题,其中专业实务题主要考察学生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技能操作的熟练情况、护理伦理、相关疾病的病理分析及辅助检查等一些基础性医学知识;而专业实践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各种疾病的掌握和了解情况,具体包含疾病的临床症状、诊断情况、治疗原则、护理干预促使及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开展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

1.2 方法

根据所选取2011年―2015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进行归类整理,按照试题学科知识点的分布情况将其分成不同护理模块,对试题归纳并总结了解到所有考试试题中包含基础护理部分、内科护理部分、儿科护理部分、妇产科护理部分等,这些内容具体考察的对象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专业实务;另一类是实践能力,通过归纳并分析近4年的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及试题的发展趋势,深入探究基础护理学的教学方法,在深入教育教学改革的同时,提高护士在全国护士执业考试中的通过率[2]。

1.3 统计学分析研究

该次研究中,对所有相关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采用计数资料使用检验,用%具体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平均值±标准差),用t 进行检验,当P

2 结果

通过分析近4年全国护士执业考试试题内容并将其围绕专业实务题和实践能力题两大类试题展开讨论,最终结果显示:基础护理部分有35道专业实务题,内科护理部分有30道专业实务题,妇产科护理部分有6道专业实务题,儿科护理部分有8道专业实务题,外科护理部分有25道专业实务题,其他学科有31道专业实务题;基础护理部分有2道实践能力题,内科护理部分有45道实践能力题,妇产科护理部分有9道实践能力题,儿科护理部分有12道实践能力题,外科护理部分有30道实践能力题,其他学科有37道专业实务题,试题之间的比例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

3 讨论

根据上述分析研究表明:对《基础护理学》教学采取的教学方法,根据无法满足护理学教学要求,传统的教学方法在延续教师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在课堂中学生仍然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地位,无法提高护理实际操作问题,此外,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的问题包含: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缺乏,基础护理学知识比较零散,学生学习兴趣不足,教学方法不灵活等,这些问题导致《基础护理学》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在全国护士执业考试中通过率较低。因此,针对这一分析研究结果,提出了改进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在学习中注重交给学生学习的技巧,使学生从“知识型”向“技能型”转变,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实践能力的目的[4]。

第2篇: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

点拨教学模式就是针对学生学习中的思维障碍、知识障碍等进行点拨指导,引导学生开动脑筋,自己来思考,找出问题的解决策略,掌握知识、发展技能。医学模式的改变对于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教学也需要做到与时俱进,为社会培养全能型人才。为此,我校在儿科护理教学中采用了点拨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资料与方法

第一,研究对象。将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学生纳入本组研究,两个班,每班48人,均为女生,年龄为17~19岁,平均年龄为(17.9±0.3)岁。将其分为点拨教学组与对照组,两组采用相同教材,在学生基础能力、学习积极性等其他资料上,无显著差异(P>0.05)。第二,教学方法。对于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即预习-授课-讨论-发言-总结的流程。点拨教学组则应用点拨教学法:其一,导入内容:学习动机直接影响着学习效率,在上课前,教师采用点拨法营造出相应的教学氛围,使用PPT导入案例,如某患儿高烧38.9℃,拒奶,精神不佳,全身有阵挛性抽动。让学生思考患儿可能是什么疾病,此时,学生会兴致盎然的参与进来。学生讨论完成后,继续进行点拨,用通俗的语言进行描述,巩固学生的思考。这种方法让抽象的理论更加实际、具体,摆脱了晦涩难懂的概念,强化学生的理解。如上述小儿高热惊厥,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高热,突然起病,意识丧失,头后仰,眼球固定上翻、斜视、凝视,口吐泡沫,牙关紧闭,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或阵挛性抽动,可有屏气、面色苍白或发组,严重者呈角弓反张状,呼吸暂停,部分小儿可有大小便失禁。采取该种方式,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就更加的形象、具体;其二,应用质疑点拨法:如果可以对学生的质疑之处进行合理的点拨,即可有效扩展他们的思维,在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设疑、答疑以及质疑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如小儿高热惊厥的发生原因、发生机制等,在学生探究到正确的答案之后,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其三,采用讲评点拨法:评价是儿科护理教学的重点环节,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在错误中有所得,关乎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如,关于小儿惊厥的教学内容,笔者提出了结果问题:①小儿惊厥的鉴别方式?②小儿惊厥的治疗原则?③小儿惊厥的诊断标准?由于学生对此类知识不够了解,必然有部分学生会回答错,对此,教师需要找出学生犯错的原因,找出他们的问题,归纳、总结,让学生可以做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对比两组考试成绩,采用同一套试卷,均为百分制。第三,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来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第3篇: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

【关键词】护士执业考试 新变化

外科护理学 改革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9C-

0154-02

自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实施以来,我国建立了护士执业考试、执业注册管理制度。这标志着我国护士管理走上了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从1995年开始,从事护理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参加并通过全国统一组织的护士执业考试,通过考试并取得护士执业证书后方可执业。由此可见,考试的通过率及成绩直接反映学校教学质量,同时影响学校招生、就业等工作,最终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各校在教学改革中以学生护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作为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外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学生的主要课程之一,且在护士的执业考试中占着较大的比例。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大纲发生了新的变化,考试内容打破了学科界限,对此,如何在外科护理学教学中结合新大纲的需求,改革外科护理学的教学方法,是本文要讨论的问题。

一、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大纲的新变化

2011年护士执业考试发生新变化,改革力度较大,考试内容打破了学科界限,考试学科、疾病种类、疾病内容均有增减;考试形式为两个科目,增加了临床操作和实践技能型的A2、A3、A4型题。笔者结合这些变化,将大纲的变化归纳为“七变”:一变是考试涉及学科由专科到全科,并增加人文、沟通的相关知识;二变是考试形式立体整合,两个科目的考核包括了原内科护理、外科护理、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护理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法规、护理伦理、护理管理、中医的相关知识;三变是考试题型A2、A3、A4等临床病例题分量大增;四变是主要考试内容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五变是增加护理问题和健康教育的内容,重沟通、重预防,逐渐接近临床;六变是疾病的增加和删除;七变是考试大纲的形式抽象化、考试内容灵活化。

二、护士执业考试大纲新变化下的外科护理学教学改革

(一)重新整合教学内容

针对新大纲的变化,在外科护理教学中,可将教学内容按“以适应护士执业考试标准,符合护士职业能力要求,围绕着以学生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的核心”原则来进行整合。

1.将医学基础知识渗入教学中。医学基础知识作为医学临床的奠基石,在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护士执业考试的知识,教师在备课时应对运用到的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由于目前的中职生文化基础差,理解能力弱,且学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医学基础课程多,学生难于理解,如靠死记硬背来掌握知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点较为局限。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温故知新,在学过的医学的基础知识上引入新的学习内容?这就需要授课教师熟悉医学基础的教学重点与新知识之间的衔接。如在讲授“烧伤病人护理”的内容时,教师帮助学生复习皮肤结构、皮肤功能等相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后,再帮助学生理解体液、水电解代谢紊乱、补液的知识,后引入新的内容“烧伤病人护理”,这样就解决了从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到外科护理学的重要知识点的衔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牢记所学过的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护士执业考试成绩。

2.通过临床案例,设计工作情境,将护理学基础、人际沟通、护理法规、护理管理等知识融入外科护理学的教学中。如南宁市卫生学校2010年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对外科护理学进行整合,设置了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急性腹膜炎病人的护理、胃大部分切除病人的术后护理、大肠癌病人的护理、开放性伤口病人的护理、烧伤病人的护理、破伤风病人的护理、甲亢病人的手术前后护理、肾结石病人的护理、血气胸病人的护理、颅内血肿病人的护理等11个学习情境。同时,按照病人入院到出院的全过程,设计实施情境的过程,并将护理的技能、人文知识、法律知识、安全知识及沟通技巧融入学习情境中。学习内容的整合,适应了护士执业考试编排及知识面的综合性;工作情境设计,也体现了学生综合知识运用的过程,符合护士执业考试内容的变化。

(二)改革教学方法

1.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实施教学。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是以临床案例的形式,设计学习型的工作任务,通过学习型工作任务将知识、技能、态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学习者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和培养态度,从而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以下以学习“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为例,描述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学习过程。

第一,教师布置学习型工作任务。即要求学生根据所给病人情况完成相应的任务。病人基本情况:病人王某,男性,55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4小时”入院,诊断为急性阑尾炎,需要手术治疗。据此,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一是学会接待病人,并完成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评估(内容病因、发病机制、身体状况、心理—社会状况、辅助检查);二是制订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术前护理计划;三是按操作流程完成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手术前护理;四是学会使用外科术前护理常用器械、物品;五是与病人及其家属、其他医护人员进行有效沟通。

第二,学生分组。学生分为6组,每组为10人左右,并选出一名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学习。

第三,课前知识准备。按下发的工作任务,利用课余时间借助相关学习材料,通过网络、临床医院等学习途径,准备与工作任务有相关的知识,如阑尾炎的解剖、生理、病理知识,病人的入院指导,静脉输液技术、术前准备,等等。

第四,工作方案制订。将所收集的材料经过小组讨论,确定工作方案,并与教师共同选择最优的工作方案。同时做好角色的分工。

第五,学生工作任务的实施。学生根据制定的工作方案,设计与临床一致的工作情境,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可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形象化,使教学内容直观、易于理解,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人文关怀等意识,并指导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对照计划确定的成果进行自查,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第六,成果展示及评价。实施后,每组进行成果展示。采取多元化评价方法,包括学生自评、小组评价、教师评价、阶段性评价等。

第七,总结与反思。学生分析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哪些知识有遗漏,哪些没做好,提出下步改进的措施。

第八,知识拓展。采用启发式或精讲的形式,根据工作过程中的相关知识点,结合护士执业考试的相关内容要求学生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的知识。

2.加强课后实训,巩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实训室由学生管理,实施全天开放,加强第二课堂的学习。第二课堂活动是以育人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重点,以丰富的资源和空间为载体来开展的一系列开放性活动。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不定期到实训室练习,强化与巩固对课中的知识的理解。如学生学习“胸腔闭式引流护理”与“胃肠减压护理”时,二者吸气末屏气拔管操作上有相似之处,但目的不同。胸腔闭式引流吸气末屏气拔管,是预防气体通过引流口进入胸膜腔;胃肠减压吸气末屏气拔管,是预防拔管时内容物进入气管。这些知识易于混淆,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识别它们的不同点,将知识点融入操作过程中,达到有意识记忆,使学生便于记忆,牢固掌握知识。同时,课后练习的组织形式是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小组的学习,学生实现互动学习。护生通过小组互动、讨论和自检,可以学会共同学习,加深友谊,满足心理需要,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3.加强护士执业考试前的强化训练。为了提高学生护士执业考试的通过率,教师除狠抓在校的教学课堂质量外,还应加强考前的辅导。学生经过在校的理论学习及临床医院的1年实习,虽然操作能力得到提高,但是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融会贯通的能力仍较弱,学生对护士执业考试的知识点的认识仍是分散的。笔者认为在考试前1~2个月,教师应组织学生集中辅导,根据护士执业考试知识点帮助学生进行分析总结、理解记忆,利用顺口溜、谐音、联想记忆寻找规律,将书本知识生活化,以便学生掌握知识点,强化知识点的记忆。必要时,可通过列表归纳、比较记忆或是口诀记忆法来加强学生的记忆,如乳腺癌患者术后肢体活动的记忆:“一(24小时)动手,三(1~3天)动肘,功能锻炼朝上走,四可以动动肩,直到举手高过头”。

总之,由于新大纲的变化,护士执业考试难度相应增加,教师与学生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为了适应新大纲的变化,确保考试的通过率,教师应更新教育理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书贵,张立新.全国护士执业考试现状与发展方向[J].中国医院管理,1997(3)

[2]张巧玲,杨金友.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改革对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的作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8)

[3]李英.工学结合一体化课业学习包的开发[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5)

[4]朱艳.角色扮演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13)

[5]丁丹,王芝华.高校第二课堂育人模式探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2)

第4篇: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

关键词: 中职卫校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 提高途径

近年来,国家卫计委对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政策及难度都有较大调整,中等职业学校护理专业学生在考试过程中由于基础底子较薄,应试能力较差而较难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由于考试难导致学习上形成畏难情绪,导致学习兴趣降低,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成为当前卫生类学校领导、教师及学生最关注的问题。笔者根据多年护士执业资格考前辅导及教学和班主任经验,结合我校国家示范校建设过程中进行的教学改革,就如何提高中职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谈谈看法。

一、问题背景

国家卫计委明确规定,凡申请护士执业者必须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并注册后方可从事护士工作。我校属于中职卫生学校,主要招收护理专业学生,因此要提高护生就业率,必须提高护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以下简称护考)的过关率。护考的过关率就是学校的生命力,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2010年新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办法》规定了护考包括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2个科目。考试涉及学科包括: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中医基础知识、护理伦理、法规与护理管理和人际沟通等课程,知识模块包括: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技能、社会人文知识3个模块。考试内容编排形式由学科到系统,涉及的知识范围十分广泛。参加护考时,护理学中专学历、专科学历、本科学历毕业生都采用同一套试题,并实行统一考试大纲、统一命题、同样合格标准,使位于学历层次最底层的中职护理教育面临挑战。为此,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成为我校领导、教师及学生最关注的问题。

二、具体措施

(一)“三段培养、工学交替、校院合作、双证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

1.“三段培养、工学交替”,即在校学习临床实习考前培训。我校实行的是“1.5+1+0.5”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即在第一阶段的“1.5”期间,学生主要在校学习理论和训练操作技能,同时,安排时间到医院见习,了解护士职业特点和熟悉医院环境并强化基本护理技能和专业护理技能,为实习做好准备。第二阶段的“1”期间,安排学生到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实现理论联系实践,促进理论水平的提升。第三阶段的“0.5”期间,主要安排护生实习结束后进行集中护考辅导培训,为培养实用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校院合作、双证融通”是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高育人质量,努力培育德育双修人才,紧紧抓住中职学生的特点,面向学生未来发展,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医院参与教学全过程,学校和医院共同培育使用型护理人才,密切课程与岗位的联系。在学历教育的同时增强护生对护考重要性的认识,将国家护考融入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在培养方案中加入护考要求,在教学中将护考知识点一一对应,实现学历教育与执业资格证考试的有机结合,实现“一教双证”。

(二)加强考前辅导工作。

1.领导高度重视,部门全力支持。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考前辅导,专设辅导领导小组,多次召开讨论会议,合理安排部署各项工作,实现上下各科、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明确相关人员的职责。具体做法是由分管教学副校长牵头,教务科负责教学安排、质量监控、护考培训成果评估和协调工作;学生科负责学生管理和班主任配备;实习就业办公室负责宣传动员;总务科负责学生后勤保障;保卫科负责学生安全保障。做到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不扯皮,不推诿。

2.班级合理分配,教学有条不紊。在护考考前辅导中,将参加护考的所有班级分成小组,每组安排骨干教师进行专门辅导,针对每个班级的特点负责备课、抓住重点授课、课后辅导和答疑并协助做好学生思想工作,使学生充分认识护考的重要性并增强考试信心;学生科及班主任负责各项管理工作,辅导期间尽可能跟班管理,做好学生宣传和思想工作,维持自习秩序和学生考勤,及时向家长通报有关情况,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3.精心选取教材,合理使用教材。在选取教材方面,我校历年来增多选取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及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护考急救包应试指南教材》、《护考急救包同步练习及解析》和配套模考试卷。辅导教师对“应试指南”理论知识应精讲,监督考生精练习题集及同步练习,并指导仿真模拟练习,以便更好地适应护考改革后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中医、沟通、管理及法律法规等学科知识融在一张试卷中,多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考试模式,避免考生机械地记忆知识点,需灵活应用课本知识应答时不知所措。

4.认真解读大纲,统一组织培训。组织辅导教师认真解读护考大纲,考试分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每个科目题量为135~137题,专业实务科目考查内容:运用与护理工作相关的知识,有效而安全地完成护理工作的能力,考试内容涉及与健康和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基础护理和技能,以及与护理相关的社会人文知识临床运用能力等。实践能力科目考查内容:运用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完成护理任务的能力。题型全部采用选择题,主要包括考查概念的A1型题和有临床背景的A2、A3、A4题型。通过培训,让辅导教师领会大纲精神,把护考大纲融入教学计划,科学组织教学,精心备课,精讲精练,运用科学的记忆方法,关注学生学习效果,及时总结和反馈,增强考前辅导效果。

5.考试循序渐进,解答有的放矢。在辅导过程中分前、中、后三阶S段进行仿真模拟考试,从考试环境、考试时间安排上完全模拟正式考试情景,使考生逐步适应考试。在题目选择上依照范围广、内容全、针对性强、难度均衡的原则组卷,以便分析、找出问题,查漏补缺,抓住重点,并要求学生建立错题集,老师及时解答错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进一步辅导。

三、思考与体会

(一)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为护考保驾护航。提高护生护考过关率是一项系统工程,和学校领导的重视、教师教学方法、教学质量、护生的学习态度及学生管理等都是密切相关的。在护生管理方面,必须从入校开始就宣传国家卫计委有关护考的文件精神,强化护考理念,让每位考生对护考的重要性、任务、要求、时间有充分了解,认识护考和就业是密切相关的,增强学生学习动机;制定学生管理相关规章制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约束不良行为习惯。任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把护考大纲融入考试科目教学中,使考生明确学习重点,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激励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习中,在一年半的在校学习期间,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为护考做好充分准备。

(二)改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护考改革以后,考试范围扩大,内容全面,各科知识融合、贯通,更突出对应用能力、综合能力的考核,对考生的综合素质要求提高。而考前辅导时间为2个多月,考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全消化、掌握所有知识点。这就要求辅导教师把握如何“教”与指导护生如何“学”增强辅导效果。教学应遵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更易于理解和掌握重点、难点”为目的,多增加病例分析、情景教学、演示练习等方法使大纲要求的知识点得到强化;教师有针对性地穿插常见多发病的临床案例,层层设问,步步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围绕知识点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激发学习热情,逐步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归纳总结,教会护生记忆技巧,如对比记忆、口诀记忆、浓缩记忆、提取数字、兴趣记忆、边背边做等多种方法强化知识点。监督考生精练习题集及同步练习,仿真模拟练习,以便更好地适应护考改革后多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的考试模式,提高护生应试能力,从而提高护考通过率。

参考文献:

[1]王怡平,黄云彤.强化医学基础知识提高护考通过率及学生就业率.职业技术,2014(06).

第5篇: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

关键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护理教育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problem-basedlearning,PBL)与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1ecture-basedlearning,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简称双轨教学),是将新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的过程。除了系统地教授知识外,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训练其临床思维能力,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将PBL+LBL双轨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的应用介绍如下。

1PBL+LBL双轨教学法在我国护理教育的实施背景

1.1LBL教学模式

LBL教学特点:教学知识框架较为完整,课程计划的安排较为规范,循序渐进,强调知识的全面型、系统性;教学过程中明确指出教学目的和课堂重点,利于学生有针对性地复习。但是,该教学法以教师为主体和以讲课为中心,采取大班全程灌输式教学,其对象是学生整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地位,不利于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1]和批判性思维培养。此外,LBL教学分门别类地先医学基础课、后临床各学科的教学,学科界限分明,学科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基础课与临床课容易脱节,致使学生缺乏横向思维、临床思维[2]。

1.2PBL教学模式

1.2.1PBL的提出

PBL于1969年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首创。Glen等[3]将“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联系医学教育,把PBL定义为一种以病人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

1.2.2PBL教学法的优点

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②有利于培养学生评判思维能力[4]。③PBL以临床问题为切入点,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与传统LBL教学相比有很大优势[5]。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反映,是驾驭知识的真正武器[6]。研究表明,“小组学习”“问题解决”教学有助于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品质、态度和能力[7,8]。⑤有利于学生对材料的总结、归纳能力、撰述发表能力的培养。

1.2.3PBL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医学教学的实际应用存在以下主要问题:①教学方法的改变使习惯于传统“填鸭式”教学模式的学生无所适从,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的学生。②PBL教学耗时较多,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9]。③在单纯的PBL模式下,学生缺乏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系统、完整、深入的学习,影响医学生远期发展[10]。

1.3双轨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1.3.1双轨教学的应用

20世纪80年代,PBL被引入我国医学教育,进入21世纪之后,护理院系也相继引入了PBL教学法。一方面,护理教学一方面强调护生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护生这些能力的具备又必须要依托深厚的、系统的、完整的医学理论知识。因此,PBL和LBL在护理教学中的结合运用应运而生。双轨教学过程大体步骤为[11,12]:①教师制定学习目标、编写病例、设置问题;②教师结合多媒体讲授教学目标里重要知识点和知识难点;③发放病例;④学生分组进行团队合作,分析问题,利用各种工具各自查找资料;⑤小组讨论,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⑥课堂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⑦教师点评。

1.3.2双轨教学的优势

双轨教学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法相结合,既引入了PBL教学法在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上的创新性,又避免了PBL教学法可能存在的知识面的不足,基础不扎实的局限性。双轨教学模式使教师和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将教与学完美结合,既保留了LBL教学法注重知识传授的特点,又发挥了PBL教学法在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方面的优势,对班级中的学生,无论其学习能力高低均能全面兼顾。

2双轨教学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成果

2.1在临床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成果熊良圣等[13]将双轨教学应用于内科护理学教学,结果显示,PBL与LBL结合教学学生在考试成绩及对教学法的评价方面优于单纯LBL和PBL教学。周爱民等[14]将PBL与LBL相结合教学方法应用于《社区护理学》教学中,能够将2种教学方法的优势互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促进知识掌握,培养沟通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王丽琼等[15]研究结果显示双轨教学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同时又能保留教学中知识全面、系统、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优势。

2.2在临床带教的应用成果

临床实习教学是培养具有高实践能力人才的重要环节,是现代医学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赵芳[16]将PBL结合LBL应用于眼科护理临床带教,结果显示PBL结合LBL的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意识,同时有利于学生批判性思考、相互交流、相互协作等良好习惯的养成,从而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陆慧芳等[17]研究结果显示,PBL+LBL组基本操作考试明显高于PBL组,并且实习护生对双轨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提高理论知识水平方面比单纯PBL模式更为直接有效,可弥补单纯PBL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缺陷。王茵[17]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临床护理教学中采用PBL和LBL相结合的双轨教学法效果满意,而且也深受学生的欢迎。

2.3在医院护士培训的成果

林娟等[18]将双轨教学用于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可提高学习成绩,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同时有利于提高语言表达及沟通的能力,提高临床护理和健康教育的能力,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黄雪花等[19]将双轨教学应用于精神专科护士培训,实验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和操作考核成绩以及综合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教学模式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其研究结论显示PBL、LBL双轨教学优于单纯的LBL教学。

3小结

综上所述,PBL+LBL双轨教学较LBL或PBL有较大优势。双轨教学法通过问题的设置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方向,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加强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加强了理论知识与临床问题的联系;通过围绕问题展开相关文献查阅,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潜能,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所学知识得以外延;小组讨论提高了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重点讲授,使学生对通过自学、查找资料和小组讨论所得的知识点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总结,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目前,双轨教学法在我国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实例虽然越来越多,但由于受到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时数、师资及教学资源等的限制,未能得到广泛普及,也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20]:①部分学生对于双轨教学这种新模式接受有困难。②双轨教学对课程具有选择性。③PBL+LBL师资不够。双轨教学对指导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不但要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交叉学科的相关知识和临床前沿知识,还需足够数量的师资队伍的保证。目前国内具有双轨教学执行能力的教师还为数很少。LBL和PBL教学法各有所长,也都存在缺陷,综合应用,虽可取长补短,相得益彰,但也并非十全十美。总之,教无定法,教师应灵活选用最适合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最佳授课效果。

参考文献:

[1]LoginGR,RansiBJ,MeyerM,etal.Assessmentofpreclinicalproblem-basedlearningversuslecture-basedlearning[J].JDentEduc,1997,61(6):473-479.

[2]范越君.护理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面临的新问题及对策[J].浙江临床医学,2011,11(1):88-89.

[3]GlenS,WilkieK.Problem-basedlearninginnursing:Anewmodelforanewcontext?[M].Malagsia:MacmillanPressLtd,2001:5-60.

[4]程丽楠,崔文香,赵娜.PBL教学法对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影响效果的Meta分析[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8):67-71.

[5]乔敏.“以问题为基础学习”的医学教育[J].医学教育探索,2005,4(2):67-68.

[6]王丽.PBL在护理临床教学中的模型设计及应用研究[D].太原:山西医科大学,2006:1.

[7]杜春和,韩荣芳,耿来金.论学往来书信选[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8:827.

[8]王伟,程云,袁浩斌,等.护理实习生自主学习准备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4):355-357.

[9]ReganJA.Motivatingstudentstowardsself-directedlearning[J].NursEducToday,2003,23:593-599.

[10]朱丹,黄文霞,邱雪菡.护理教学中PBL教学法的应用与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03,18(5):461-463.

[11]何英霞,顾沛,陈利群.PBL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现状[J].护理学杂志,2006,21(17):73-76.

[12]刘志臻,蔡晶,杜建.PBL和LBL双轨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肿瘤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2011,9(12):48-49.

[13]熊良圣,熊杰平,郭玉华,等.PBL与LBL结合教学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12):1084-1086.

[14]周爱民,刘旭成.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社区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4,33(6):1523-1524.

[15]王丽琼,施晓波,丁依玲.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妇产科教学中的应用[J].医学教育探索,2006,5(10):940-941.

[16]赵芳.PBL与LBL相结合在眼科护理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10):1955-1956.

[17]王茵.双轨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3):71-72.

[18]林娟,周文君,高小华,等.PBL+LBL教学法在糖尿病联络护士培训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7):144-146.

[19]黄雪花,李,宋小珍,等.PBL、LBL双轨教学模式在精神专科护士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3):209-212.

第6篇:儿科护理知识点总结归纳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护理教育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学生分为20个小组,每组5~6人,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集体讨论,分工合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汇报,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授课教师点评,课程结束后填写评价表。结果: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认可度达98.02%,认为其能增强学生团队合作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并能促进教学技能提高,发展多种能力。结论:小组学习合作模式应用于《护理教育学》实践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深入研究。

关键词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教学;护理教育学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51

Explorationandapplicationofgroupcooperativelearninginnursingeducationpracticeteaching

YANGXiao-ling,YIJuan,YANGQian(NursingSchoolofLuzhouMedicalCollege,Luzhou646000)

AbstractObjectives:Toexploretheeffectofgroupcooperativelearninginnursingeducationpracticeteaching.Methods:Allstudentsweresplitinto20groupswhichinclude5-6studentswithonegroupleader.Eachgroupwouldreporttheirlearningoutcomesandthetutorwillcommentonthegroupperformanceandfilloutaratingscard.Results:Theresultsshowedthatabout98.02%studentsweresatisfiedwiththegroupcooperativelearning.Theybelievedthatitcouldenhancestudents′teamcooperationability,improvethelearninginterest,andcanimprovetheteachingskills,developvariousabilities.Conclusion:Groupcooperativelearningcanbeappliedinnursingeducationpracticeteaching,andworthyoffurtherstudyanddevelopment.

KeywordsGroupcooperativelearning;Practiceteaching;Nursingeducation

《护理教育学》是护理学科体系中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一门将教育学、教学心理学理论和方法技术应用于护理教育领域,以研究护理教育现象与规律的学科[1]。该课程以培养学生教学能力及技巧为目的,强调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独立探索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素质[2]。由于“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较为突出,我校通过集体备课精选授课内容,采用课堂讲授、讨论、教学实践等多种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及技巧,以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本研究于2014年春季学期在《护理教育学》教学实践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本门课程是专业选修课,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级护理专业专科二年级学生101名,其中男3名,女98名。平均年龄(19.53±0.46)岁。

1.2教学方法《护理教育学》课程学时为24学时,理论课16个学时,教学实践课8个学时。理论课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自主学习法等形式开展,实践课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具体方法如下:开学第一次课,向学生讲述实践课的原则和要求。“护理教学过程与原则”章节理论课结束后,布置教学实践的学习任务。将学生按学号分为20个小组,每组5~6人,每组推选一名小组长。(1)由授课教师对20个组长进行培训,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意义、注意事项和技巧。(2)小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集体讨论确定教学课题(医学、护理、大学生活有关,选题范围不限),组长妥善协调工作,成员分工合作,每位成员分别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研读教材,查阅文献,整理资料,学习体会优秀的教学视频,撰写教学大纲,制作幻灯片,轮流试讲等。(3)以幻灯片形式在讲台上面对全体同学进行授课,汇报人的产生采取现场随机抽取的方式,每个小组试讲15min。(4)授课教师点评、总结。(5)学生填写“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护理教育学实践课运用的效果评价表”。

1.3评价方法课程结束后发放调查问卷,对小组合作学习法的效果进行评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这次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收获、感受、评价等。共发放问卷101份,收回有效问卷101份,有效回收率100%,对回收后的调查问卷进行结果统计。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学软件,学生学习效果评价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

2结果(表1)

3讨论

合作学习在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于80年代被介绍到了我国。它作为当代一种主流的教育方法、教学策略,蕴含着深厚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群体动力理论、教学工学理论、建构理论等[3]。“合作学习(cooperativelearning)”也被称为“小组合作学习”或“伙伴教学”,它根据团体动力学原理,旨在改变过去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课堂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而发挥作用[4]。小组合作学习法是以小组为基本形式进行合作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的系统学习方法[5]。其实质是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品质和学习习惯,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6]。

3.1实践教学参与情况选修该门课程的101名同学全部参加了教学实践,完成了教案撰写、幻灯片制作和汇报,学生的授课内容涉及广泛,题材丰富,具体为:静脉输液法、痛经的预防及处理、艾滋病、健康观念、婴幼儿意外伤害及家庭急救、压疮的护理、冷疗法、医院感染、实习前中后的准备、同桌的你、患者卧位与舒适、健康与减肥、睡眠质量与管理、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大学生活、怎样预防亚健康、肺癌患者的护理、享“瘦”生活、美食与健康、常见输液故障排除技术、如何培养对中医护理的兴趣。以上选题涉及了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母婴保健学、基础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中医护理学以及同学们感兴趣的大学生活等相关话题。

3.2实际教学能力每个小组学生能认真准备多媒体课件,围绕教学目标开展讲课,合理组织教学内容,且能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选择课堂讲授、演示、讨论、角色扮演、提问、随堂测试、音频、视频、漫画、板书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但在选题的切入点、教学教态、课堂气氛的调动、重难点的突出、时间把握、幻灯片制作等方面还有待改进。

3.3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教育学教学实践的特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小组成员按照一定的互动结构进行的系统学习方法。把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要求学生互助合作尝试探索知识,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奖励的依据。《护理教育学》课程的特点是侧重于教育学知识的运用,内容多、范围广、理论性强,课时有限,因此,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应用于实践教学非常有意义。由于小组团队的基本要求是团队目标与个人目标的一致性,这样的一致需要对共同目标的认同和坚持。取得优异的小组成绩是小组成员的共同目标,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有很强的责任感与荣誉感。在本次教学实践准备过程中学生遇到不明白的、意见不统一的问题,会一起讨论,一起解决,既培养了小组学生彼此相互宽容和谦让的意识,又达到了知识资源共享的目的,在最后完成小组的汇报演示过程中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这跟皮亚杰认为的“知识不可能仅由外部传授而获得,而应以自己的经验背景为基础来建构现实和理解现实,从而形成知识”相一致。

3.4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教育学教学实践的优势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证实,学生会吸收所读的10%,所听的20%,所看的30%,看与听结合的50%,听与说结合的70%,说与做结合的90%,教别人时的95%[7]。可见,在护理教育学实践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平台,学习者之间建立指导互助的关系,他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积极开展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合作,最终实现提高教学技能的目的,这样的学习效果会是最好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也曾认为,学生可以作“即知即传人”,就是说可以一边当学生,一边当老师。因为当学生在向其他人传授知识的时候,他需要思考如何将知识构建得更加符合逻辑,以及如何将语言表达的更加清晰明了[3]。罗杰斯的自主学习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先决条件是树立以人为中心的教学观,对人的能力有充分的信心,把人视为可信赖的有机体,置学生于教学主体的地位。”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教学实践就是学生为主体,将其置于教学主体的地位。在小组团队成员之间建立合作、互助的关系,让他们在对所授课程进行选择、资料整理、大纲撰写、课件设计、轮流试讲、互相点评的过程中相互交流彼此的看法和认识,节省了小组成员独自学习的时间和避免走弯路;有利于在小组成员中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小组中只要有一个成员努力,她的收获就会在小组中进行传播,给其他成员带来压力,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

3.5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护理教育学教学实践的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小组合作学习在《护理教育学》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较好,98.02%的学生赞成这种方法,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团队合作、沟通交流、资料收集、知识运用、课件制作、语言表达、自信心等方面都能得以锻炼,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利于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提高。首先,该教学方法从小组组建、小组讨论、分工协作、轮流试讲到随机抽签汇报,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认真查阅资料和文献,积极思考和讨论,熟悉和运用护理教育心理学理论、教师与学生关系、教学过程和原则、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与媒体相关章节的知识点,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对《护理教育学》课程目标和理论的理解,强化了护理教师的角色体验,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其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和集体讨论提出授课题目,并通过小组讨论结合本门课程所学的理论加以分析和运用,做课件,撰写教学大纲,提升了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再次,是对以往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往的护理教育学课程为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学习,学生听课乏味,教师授课费力,学习效果不好。本次小组合作学习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与“学”相结合,学生上台当老师,亲身体验如何备课、授课。每个学生都希望能有一个展示自己能力与表现自我的机会,责任感及荣誉感促使其认真参与每一个环节,而小组间的良性竞争又促使学生不断地开动脑筋,用评判性思维去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促使学生将听、看、思结合起来,增加课堂活力。

4小结

此次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运用于教学实践,组织学生上台试讲,并加强试讲前的指导与试讲后的评议,使教学实践真正行之有效。但是由于学时的限制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践评价方法尚不完善,课堂上教师仅采用了对学生的点拨解惑、启发引导、总结归纳以及询问学生的体会和感受等方式;组内评价是要求组长协调,在成员轮流试讲的时候进行,但由于是在课余时间完成的,教师无法了解组内评价的过程。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会进一步探索和完善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以期能够提高学生的护理教学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姜安丽.护理教育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00-102.

[2]谷青芳,刘晓英.“小组合作+角色实践”在《护理教育学》中的应用及效果[J].护理研究,2014,28(3):1146-1147.

[3]李卓群.刍议合作学习[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3,15(10):78-79.

[4]杨箫华,焦芳.组建合作学习小组的现状与反思[J].教育教学论坛,2011(9):218-219.

[5]郑修霞.当代教育学理论与护理教育[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58-59.

[6]葛廷印.合作学习小组的建设及评价[J].成才之路,2014(9):56-57.

[7]徐艳.教师与学生互动和听说教学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