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

第1篇: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语文教学中聋生常表现出被动、进程缓慢、学不致用、厌学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激发聋生尤其是后进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高聋校整体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为了最大限度地激发耳聋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快缺陷补偿,我开展了“聋校语文教学学生学习兴趣引导”的课题研究活动。

此次实验的目的,希望通过有针对性地实验研究,探索出适合聋生身心发展规律,提高聋生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质量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以便形成理论,指导今后的实践工作。

二、理论假设

通过语文课教学的悉心培养,使耳聋学生对语文学习充满信心,好学、乐学祖国的语言文字。听、说、读、写的实际能力普遍提高,能够有效地运用语言,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能够阅读书籍报刊增长知识,能够灵活自如地运用语言表达思想。

三、实验设计

实验目标

通过此项实验,通过运用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激发耳聋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加快耳聋学生回归主流社会的进程。通过实验,积累总结教育教学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

被式的选择和组织形式

样本:以本校XX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为实验对象。

组织形式:非对等组前后测设计。

自变量及其控制措施

自变量

(1)指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

(2)通过句、节、段训练培养学生语言逻辑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

(3)通过听(看)话、说话训练提高学生说话能力。

(4)注重朗读指导,培养学生由读感悟的能力。

(5)加强背诵指导,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6)加强与人交流思想的方法指导,提高学生组织运用语言的能力。

控制措施

(1)在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看图学词学句的能力。在这一环节上,我主要运用直观演示教学提高耳聋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兴趣,发挥视觉优势,培养学生掌握学习字词的方法。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教给学生利用字典提高学习质量的方法。

(2)通过听(看)话,说话训练让耳聋学生在语言实践练习中提高口语表达力。通过研究,我总结出了三种有效途径:(一)紧密结合语文教材,做好学生基本词汇的听说读写训练。(二)在活动中训练听说能力。(三)创设专题情境,训练听说能力。

(3)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为学生语言表达提高可能。学生哪怕微小的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使其对自己的表达充满信心。

(4)强化记忆是聋生掌握语言的基础

聋生的视觉形象的记忆有着极大的优越性。我们可以充分发展耳聋学生的记忆优势,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积累语言材料和掌握语言规则和顺序,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

a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加强对语言的记忆

在看图学文教学中,我指导学生有目的、有顺序地观察图画理解课文。我一边指导学生观察,一边设置问题,让学生在观察、思维的基础上进行语言表达。通过多种器官的参与,学生容易记忆,能有效地积累语言文字。

b借助形象直观加强语言记忆

要合理选用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为学生强化语言记忆创造有利的条件。因为万物都是通过具体形象才能进入人的意识,当我们借助形象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感到课文里的具体形象和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后,就会激起学生喜、怒、哀、乐等情感体验,从而激发学生表达的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聋生将所感知的内容进行记忆。

(5)鼓励学生再现生活经历。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对新词新句的理解。通过表述,不但了解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更重要的是表述的过程也就是学生语言能力进行加工整理提升的过程。

(6)重视读的过程与指导。控制方法:朗读与讲解相结合、朗读与演示相结合、朗读与明理相结合、有朗读代替讲解。

(7)背诵是提高读写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要重视学生平时对词句的积累。要让学生在多学、多记、多知、多运用的过程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积累。在这方面,我注重对学生的检查指导。

(8)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耳聋学生的写话能力。通过有顺序地、细致地观察图片和简单事物说写一段完整的话。通过强化仿写训练,加大学生写话的水平。通过说“心里话”的写话练习,提高学生驾御语言的能力。

4、因变量及控制措施

因变量

(1)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受教师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的直接影响。

(2)学生学习缺少持久性,经常学一会儿玩一会儿,发展缓慢。

(3)学生自卑心理强烈,防碍语言发展。

控制措施

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语言表达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加强学生语言的积累。帮助学生找出自卑的原因,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5、无关变量及其控制措施

由于听力残疾发生的时间、听力损失的程度和语言水平、智力水平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耳聋学生在后天学习中语言形成和发展的程度也不同。家庭环境对耳聋能够学生的语言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家庭成员尤其父母的文化水平、经济地位、管教态度和对儿童的期望水平、家庭是否稳定和谐,都将影响耳聋学生的发展。对这些无关变量的控制方法主要采取消除法。

四、实验方法

实验阶段主要采用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个别测试法及比较法。

五、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 XX、3 ——XX、6 )

此阶段是准备阶段,要对实验的班级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查,以便更好地制定出实施方案。调查结果要真实可信,为此我从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听力损失程度及原因、语言状况、智力情况、家庭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

吴浩:男,1994年7月出生。听力损失程度在91分贝-100分贝之间,属于一级聋。耳聋原因药物中毒。有语言基础,受过语言康复训练,能正确听(看)话,发音方法部分准确,个别音发不准。记忆力较好,接受能力强。说话水平比其他孩子好。上课时能够积极发言,对学习充满兴趣,但注意力保持时间不长。

王强:男,1995年5月出生。单侧耳聋。耳聋原因药物中毒。语言基础好,能发出音,但个别音发不好或调值不对。虽然能说,但音义严重脱节,不知道所说何物,或看见事物说不出名称。智力一般。对学习有一定的兴趣,比较认真,能够正确对待老师布置的作业。

高艳萍:女,1989年9月出生。听力损失110分贝以上,属于全聋。耳聋原因先天性耳聋。无语言基础,发音器官萎缩,不能发音,也不能听(看)别人说话。智力水平一般。上课能够认真听讲,但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不高。

庞燕:女,1993年9月出生。听力损失在110分贝,属于全聋。能发部分音,口形较正确。智力水平一般。惰性强,不愿与人交流。发言不积极,对学习缺乏信心。

实施方案:结合教学与活动培养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并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能够大胆发言,主动探索,敢于提问。

1、使师生关系和协,加强教师的亲和力,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身为教师,要具备创设师生之间的和谐的情感氛围的能力,随时随地给学生一个和蔼可亲的、公正无私甚至让学生崇拜的形象,用老师自身的魅力,去感染、引导、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就要求老师们在工作中要投入极高的热情,真诚的爱心,关心呵护每一名学生,一丝不苟地干工作,认真负责地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件事情,做到事无巨细,件件当大事来做,时时观察学生的喜怒哀乐,随时表达教师的关爱之心,就是这些,使我们为学生营造了愉快的学习环境,给了他愉悦的心情,无形中拉近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增强了教师的亲和力。学生对你的喜欢,对你的崇拜会很快转移到你所教的科目中去,这种对人的喜欢会自然转变成对科目的喜欢的道理,会使我们的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是可谓,喜你亦喜你教之某某,归根结底,教师可使学生兴趣大增甚至调转。

2、多角度着眼,培养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

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是中外教育家们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多用表扬与鼓励的动作、眼神、话语乃至物质奖励(一朵小红花、一只铅笔、橡皮、一块糖等)。让学生有自尊、树立自信心,乐于学习知识。小学生年龄特点,决定他的一些表现,天真、幼稚、不懂事、不讲理,老师千万不要跟孩子们一般见识,要有良好职业道德,课堂中学生的乱讲话、小动作、不注意听讲、打闹等问题,老师要沉稳应付,此时此地,不恰当地批评、发泄会伤害学生,会使他自尊心受损,降低自信,对学习无有兴趣。

第二阶段( XX、7 ——XX、7 )

此阶段注重如下训练。

1、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产生学好语文的愿望。

要使学生对教师所上的课发生兴趣,首先教学时要注意教学方法的直观性、多样性以及教学内容的新颖性、生动性,力求做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而不会把上课当作一种负担。比如分角色朗读、自编作业题、适当运用彩色挂图、使用电化教学手段等都可增强课堂气氛。教师还要善于组织课堂教学,把一堂课的学习活动组织得生动活泼,让学习过程中的动脑、动手、动口等活动交替进行。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其次,教师要以情感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娓娓动听的讲解,维妙维肖的表情,爱憎分明的态度,都能使学生的情绪受到强烈感染,觉得听课是一种乐趣和享受。此外,还可专门设计一些“兴趣课”,选择新颖生动的内容,把游戏和竞赛引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第2篇: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2010年7月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将提高教育质量确立为教育发展的工作方针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建立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在高校内部形成各具特色的自我评估和监控的机制,是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而我国目前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还不完善,而且出现许多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目前国内外相关的研究十分活跃[1-2],但大部分研究只是基于教育理论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将相关问题建立成数学模型进行研究[3-4],该文建立了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数学模型,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

1 基于多级模糊综合评价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数学模型

1.1 层次分析法(AHP)具体步骤

1.1.1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分析所研究的问题,把问题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方案层等,用框式图说明层次的递阶结构如图1。

1.1.2 建立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

在相邻的两个层次中,高层次为目标,低层次为因素。一般取判断矩阵(表1)形式。

在层次分析法中,为了使判断定量化,采用1-9标度方法如表2。

构造判断矩阵,判断矩阵B具有如下特征:

①;②;③

在层次分析法中,只要矩阵中的满足上述三条关系式,就说明两两判断矩阵具有完全的一致性。

1.1.3 层次单排序

利用和积法或方根法来计算满足的特征根与特征向量,其中为的最大特征根,为对应于的正规化的特征向量,的分量即是相应元素单排序的权值。该文只给出和积法。

(1)和积法:

①判断矩阵的归一化: ;

②归一化处理后,对判断矩阵按行相加:;

③对向量归一化处理:

即为所求的特征向量的近似解;

④计算判断矩阵最大特征根:。

(2)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 (Consistency Index):。一致性指标的值越小,表明判断矩阵越接近于完全一致性。一般判断矩阵的阶数越大,人为造成的偏离完全一致性指标的值便越大。当时,判断矩阵永远具有完全一致性。

(3)随机一致性指标(Random Index)的对应值,如表3。

(4)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与同阶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之比称为随机一致性比率(Consistency Ratio)。当时,便认为判断矩阵具有可以接受的一致性。当时,就需要调整和修正判断矩阵,使其满足,从而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1.1.4 层次总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由上步中层次单排序的计算结果,计算出对更上一层次的优劣顺序,类似的,当时,认为层次总排序结果具有满意的一致性。

1.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模型和步骤

(1)确定论域,其中表示个指标。

(2)确定评语集:评语集是评价者对被评价对象可能做出的各种总的评价结果组成的集合,用表示:其中代表第个评价结果,为总的评价结果数。

(3)进行单因素评价,建立模糊关系矩阵:对量化,即确定被评价对象对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得到矩阵,其中 表示某个被评价对象从因素来看对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度。而表示被评价对象在某个因素方面的表现。在确定隶属关系时即计算:其中,c可以适当选取,使得。

(4)确定模糊权向量:常见的确定权重的方法有:①层次分析法;②加权平均法;③专家估计法。

(5)多因素模糊评价:模糊综合评价的模型为

,其中是由与的第j列运算得到的,表示被评级对象从整体上看对等级模糊子集的隶属程度。

(6)分析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将综合评价结果转换为综合分值,对模糊综合评价向量的处理有两种方法。

①最大隶属度原则:如果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向量满足关系式中的,则被评价对象总体上来讲隶属于第等级。

②加权平均原则:表达方式如下

其中,为待定系数(=1或2),当时,加权平均原则即为最大隶属原则。

1.3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评价模型的构建过程

(1)确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语集。

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选择反映教学质量的评价指标,一级指标7个、二级指标19个,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其中,评价因素论域…

,评语集为:

(2)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对总体目标组合的权重。

首先,构造主观上的两两判断矩阵;然后,利用和积法对判断矩阵做处理,通过层次单排序和层次总排序,确定权重;最后,检验层次总排序的一致性。

(3)由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求得最终的结果。

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和评语集,构造模糊评价矩阵;将层次分析法确定的评价指标权重和模糊评价矩阵作复合运算,确定评价等级。

第3篇: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对策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5年来,农村高中在研究性学习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农村高中在研究性学习方面的优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与同仁切磋。

一、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优势

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与城市学校相比,实验室条件没有城市的好,如没有3D打印机、基因测序室、植物组织培养室、丰富的网络资源等,但农村也有研究性学习的独特优势:农村有着丰富的地域优势: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蕴含着丰富的资源,这里有古老浓厚的乡土文化,有迅速发展的农村经济,党的各项惠农政策在这里遍地开花,产业结构形式多样,自然物种丰富,民俗风情各异,这些都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生动的内容。其次农村高中生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熟悉农村。农村学生淳朴,能吃苦耐劳,对学习执着,实践能力、动手能力较强,农村的学生,对农业、林业、渔业、家畜饲养、种植养殖业十分熟悉,甚至有的人还非常精通,本身就是行家里手。只要我们抓住农村研究性学习的这些优势,因地制宜,因人而宜,联系生活实际,注重生活经验,身边小事,科学选题,同样会将农村高中的研究性学习搞得风生水起,有声有色。我们在指导研究性学习方面,认真调查研究当地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学生潜力,科学制定研究课题,积极实施研究计划,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如根据渭源当地农作物种植的实际,确定了《小麦、柴胡、马铃薯两年三茬套种试验》,此课题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得到了家长的支持,主动划出地让同学们做试验田,通过两年的精心实验,取得了良好收成,并在当地推广。《地膜覆盖甘草人工种植的对比试验》将野生甘草4~5年成材入药的年限缩短为2~3年,此研究成果获甘肃省青少年科技创新二等奖。《探究不同土壤对小麦发芽的影响》通过不同土壤对小麦发芽的影响的研究提出了用城市垃圾做肥料变废为宝的应用前景,《纯木质悬臂拱桥――渭源灞陵桥承重探究》通过对渭源灞陵桥承重探究,展现了劳动人民无限的智慧和力量,两项作品获全国青少年科学影像节二等奖。《渭源县地方文艺形式调查》通过走访、资料查阅等方法对渭源县地方文艺的各种形式进行搜集、整理、汇总,为挽救渭源古老传统的地方文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上这些课题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学到了知识,而且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可以看出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存在城市优势和农村优势问题,只不过是研究方向角度不同而已。

二、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校方面

(1)对研究性学习只是政策方面的宣传介绍,没有系统深入地研究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依然流于形式,只是在相应学段结束后,学生填一张学分认定表直接由教师给出该生该学段研究性学习的学分,未将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

(2)没有组织过选题、开题、结题方面的培训和指导及研究性学习开题、结题报告会。

(3)办学条件不足,实验设备、网络资源、图书杂志等资源不足,且班额大,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研究性学习。

(4)教师教学任务重、课时紧张,没有时间和精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

(5)仍然以高考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手段,没有出台鼓励教师指导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政策,导致教师对活动的关注度、参与度、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对学生提供的有效帮助少。

2.学生方面

(1)学生发现不了问题,没有问题可探究;学生不会撰写研究性学习实施方案、研究性报告、不会科学地设计实验、不能够及时记录实验过程和现象等;没有养成动手实践、及时总结收集整理资料的习惯。

(2)学生从小被动接受知识,缺乏探究的主动性和自信心,思维不够活跃,不善于或不敢表达交流自己的想法、观点;不敢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总怀疑自己的观点是错误的,怕遭别人反对或讥笑。

(3)查资料的途径少甚至不会查阅资料。

(4)学生合作意识不强,参与意识淡薄,不愿意与别人合作。合作与讨论意见不统一时,认为争论浪费时间或没有时间参与讨论或认为没有必要讨论等。

(5)学生虽然对研究性学习兴趣浓厚,劲头也足,但由于学生文化课学业负担重,每天陷在题海中,课外实践活动少,没有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又缺乏科学有效的指导及受客观条件的限制,导致研究性学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

(6)大部分农村学生是寄宿生,信息来源少,很少看电视、接触网络,知识大多来源于课本,对课本以外的知识接触少,因此知识面窄、眼界不开阔。

3.家长方面

有些家长不了解研究性学习,甚至怕影响文化课学习,不赞成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有些家长怕学生上网浏览不健康的内容,不赞成学生使用网络资源等。

三、农村高中研究性学习的对策及建议

1.学生有时间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校按国家课程标准和省上的各科教育意见指导书,安排开设课程,重视综合实践活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如甘肃省教育厅规定:双休日不准补课。这样使学生有时间参加一些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阅读书籍;学生有时间走向社会、走向农村、走向工厂、走向自然;有时间干一些属于哪个年龄段孩子自己想干的事情,自己能干的事情,享受一下那个年龄段的乐趣;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知识,在实践中锻炼意志品质,体验感悟一些课堂、书本、教师讲授中学不到的东西。

2.学生会进行研究性学习

高一级学生一入学就进行有关研究性学习方面的专题讲座或播放光盘或印发详细资料,使学生一入学就了解研究性学习,会选题、研究、撰写结题报告、搜集整理资料等,就开始进行研究性学习,使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保证高中三年研究性学习15学分的落实,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和发展。

3.学生有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

加强学校信息化资源及其它学习资源(如图书资料、实验设备等)的建设,按全国教育信息化要求,建设好“三通两平台”,提供信息资源。可在宿舍楼、教室接上因特网,方便学生查阅资料、也可尝试一周开一节信息资源课,让学生查阅一些资料或者看一些视频资料,以补充家庭学习资源不足的情况。延长学校图书室、资料室的开放时间,同时安装电子阅览室便于学生查阅资料。

4.教师乐于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校制定出台鼓励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政策,把教师的这部分工作计入工作量,肯定他们的这部分劳动,调动教师研究和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5.及时交流评价激励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以班级或指导教师指导的项目为主组织研究性学习的开题、结题活动。研究性学习评价中开发《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学分记录系统》,构建学生个人、学习小组组长、班主任、辅导教师的多元评价体系,终结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评价中既关注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表现,更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既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又强化评价的导向、激励、诊断、调控、反思、发展等多种功能,通过评价引导学生主动进行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发展自己。

6.高考录取参考研究性学习

目前,一些学校不重视研究性学习的根本原因,是对学校的评价仍然以高考升学率为唯一标准,导致学校不重视研究性学习,对研究性学习没有安排充足的时间和经费,其次与领导的认识水平思想观念有关。但应试能力和考试分数替代不了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考为导向评价学校、教师、学生的机制没有完全改变的情况下,通过高考录取参考研究性学习,倒逼学校、家长、学生重视研究性学习,不失为良策。如果能把研究性学习的成果纳入到高考录取中,从制度上形成像抓高考一样抓研究性学习,破除简单的、单一的以文化课成绩评价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标准,构建多元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充分调动学校、学生、老师的主动性、积极性,这项工作就能够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旦智塔.甘肃省普通高中新课程研修90新问.兰州大学出版社,2010,1.

第4篇: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 课程管理 组织管理系统

一、研究性学习课程组织实施的特点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必修课列入我国普通高中的课程计划以来,学校在具体实施这门课程时,感到它和现有的学科教学有非常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教育观念、教学内容、课程流程、组织实施、管理评价、教师的作用和地位等方面全方位地表现出来。尤其是在我国关于学校意外事故防范和处理的法律尚不健全的情况下,面对一些行为自控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要完全放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性学习,不少校长、老师忧心忡忡,非常担心。这种担忧,使研究性学习的课程管理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凸现出来,成为整个课程实施中首先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整个课程流程基本上分为三个阶段,即选择课题、开展课题研究和结题展示,换种说法,即提出问题、分析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这种课程实施的流程与学科教学相比,有很多不同。

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者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教学工作,以求有效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教育管理学中的这一定义界说几乎适用于所有的课程。但是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和手段去管理课程和教学,则完全由每一门课程组织实施本身固有的特征所决定。上面所举的种种不同表明,研究性学习的开设对课程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由静态管理到动态管理、由统一管理到分散管理、由直接管理到间接管理、由教师管理为主到依靠学生自我管理、由单纯的校内管理到校内外相结合全过程跟踪管理为主。原来服务于学科教学的那套常规管理,如果原封不动地用于管理研究性学习课程,则显得无能为力,很不适应,设立新的课程管理规范迫在眉睫。

二、研究性学习课程管理的组织管理系统

1.校长和学校课程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全面领导,制定课程实施方案,决定实施计划和相应步骤,协调各方面工作,组织多种教育力量,监控和评价课程和各类人员的工作,为学校开设课程提供各种保证。

在学校层面建立课程开发领导小组,是研究性学习和其他课程管理的一个不同点。研究性学习虽然作为国家课程列入普通高中课程计划,但是除了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以外,这门课程没有大纲、没有教材,其组织实施主要靠学校结合本校情况,创造性地进行。因此组织实施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也是学校开发建设本校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过程。这一任务单靠教研组、教导处很难承担,因此,学校有必要建立领导小组来组织和开展本校的课程开发工作。课程开发领导小组的成员主要由校内各部门负责人参加,同时也可聘请校外专家学者参加。

2.教导处、科研处、政教处或课程开发办公室。学校实施课程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制定具体的课程实施进度计划和组织课程的日常运作,检查各年级的课程实施情况,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向校长汇报并提出处理意见,对学生进行科研方法指导,聘请和组织校内外专家的讲座,把具体的工作要求布置给年级组。

学校现行管理的组织机构一般分教学、德育和科研三条线,各自呈单线垂直管理格局。各部门行使自己的职责,各自对自己的上级行政负责,横向间没有太多的联系。研究性学习则不同,它要求校内以教导处为主,各职能部门共同参与一门具体课程的管理。研究性学习课程围绕着现实世界各种真实的问题而展开,学生解决问题时需要学习知识,但目的不是为了学会知识,而是为了学会学习,为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创新精神和与人合作的能力等。这一课程目标已经远远超出知识、智育和智能训练的范畴,具有综合性、全面性的特点。因此,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实施必然涉及学校各职能部门的工作,需要各方面相互配合,协同工作。

3.年级组。课程组织管理的重要环节,上承校长和学校课程管理职能部门,下接年级组内各班班主任和学科指导教师,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起着组织、协调和监控作用。它根据学校关于“研究性学习”的统一安排,具体落实本年级的学生课题研究计划,在课程实施的每个阶段,及时提出和布置对各阶段工作的具体要求,安排辅导报告,培训教师并检查督促其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出现的问题以规范学生的研究活动等。

在研究性学习课程中,年级组则更多地直接介入课程教学的管理,如规定相对统一的课程进度,组织各种辅导报告,安排指导教师等,这是年级组工作和以往不同的地方。

4.班主任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对学生的组织实施和管理指导工作,要求随时了解学生课题进展情况,帮助学生解决各种问题和困难,关注学生在课程实施中的态度和表现,调动学生投入课程的积极性,负责与家长沟通联系、通报情况等。

班主任和指导教师是带领学生开展课程学习的直接责任人。和学科教学不同的是,他们不仅要知道学生学到了什么,更要知道学生是怎么学会的,并帮助学生学会学习。也就是说,除了要了解学生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最后是否达到研究性学习课程教学预定的目标以外,教师更要关注学生每次活动的具体情况,并给学生许多方法论和学习研究思路的指导。研究性学习改变了“教师不讲,就不是教学”的传统观念,将关注和监控学生的学习过程视为教师教学工作的当然的组成部分。

第5篇: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论文摘要:为解决基础教育领域严重缺乏研究性学习指导教师的问题,本文以河北民族师范学校为例结合地方高师院校及学生的特点,对在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中开展研究性学习进行了理论的探索和初步的实践。 

 在我国的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课程体系中,“研究性学习”课程占有一席之地,而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教师的重视。然而,在研究性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缺乏能够有效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师。 

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过程中普遍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践,构建起高师院校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培养出具有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教育学》是高师院校的公共必修课程,选择该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能够影响到更大范围内的师范生,促使各学科专业的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积累经验、掌握方法、培养能力,为将来任教奠定基础。 

一、研究性学习概念界定 

一般人们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理解“研究性学习”这一概念。广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狭义上,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形态,是为充分展开“研究性学习方式”所提供的有计划的、相对独立的学习机会。 

本研究中,笔者将高师学生的研究性学习从广义上来理解: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从学科领域和社会及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去建构知识、应用知识并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 

二、地方高师院校教育学课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程序 

(一)研究性学习前期准备 

学生们由于长期处于接受式学习的思维定式中,所以在首次接触研究性学习时,很可能会表现出困惑、茫然和无所适从。因此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之前,教师需要通过讲座等形式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作必要的知识铺垫。 

(二)实施过程和方法 

第一阶段:成立课题研究小组,进行职责分工。 

课题研究组人数一般以4~8人为宜,便于合作与集中。组员在小组中根据自身爱好和特长负责不同的研究任务,此外还要有不同的职责分工,例如,负责记录研究进展和活动情况的“记录员”、负责小组与教师以及其他小组进行联络的“联络员”等等。 

第二阶段: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 

教师指导学生要注意选择研究课题的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这是学生选择既有价值又适合自己的课题的必要条件。 

第三阶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课题研究方案制订的是否合理决定了课题研究效率的高低。研究方案应包括课题的名称、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实施步骤与进度、成果的表达形式、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在制订课题研究方案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根据课题内容的不同选择最适合的研究方法。 

第四阶段:进行开题报告。 

指导教师组成评审小组,所有课题小组参加。第一步由小组汇报:课题的由来、课题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方法、计划进度及人员安排;第二步由评审小组和全班学生对其开题报告提出质疑,小组成员针对问题进行答辩;第三步是评审小组评议,综合各方意见,决定能否开题;第四步是向各组提供修改意见,组织学生丰富和完善其研究方案。 

第五阶段:小组实施课题研究。 

在本阶段,学生按照课题研究方案开展研究,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调整方案,使课题得以完成。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进行分工合作,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开展调查、走访专家和有经验的实际工作者等方法收集相关方面的教育信息。之后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信息的真伪,识别信息的价值;将资料整理、归纳,使其条理化、逻辑化;最后综合整理信息进行判断,得出相应的结论。 

第六阶段:成果交流,结题报告。 

学生将本组的研究成果撰写成课题研究报告发表在网上,指导老师进行初步评审,同时,各组可以在对别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质疑和评论中进行充分交流。 

在成果交流之后,召开结题报告会。由每组汇报人员在限定的时间内简要汇报开题后课题的具体实施过程、小组成员如何分工、取得哪些研究成果以及在研究中的体验与收获。 

(三)总结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在研究性学习中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研究性学习能否沿着正确方向发展,关系到研究性学习意图能否实现。对高师院校学生实施教育学研究性学习进行评价应坚持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方法多样化、评价内容多视角化、评价全程性、评价激励性原则,在研究性学习的前、中、后期进行开题评价、中期评价和结题评价。 

参考文献: 

[1]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2]金建生.研究性学习理论及实施模式探索[d].陕西师范大学,2002. 

第6篇: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贯彻国家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有关精神,加大中小学各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力度,加快教育教学内涵发展,有效地提高我市教育教学质量,决定举办此项活动。

优秀教学设计、案例、优秀论文、学案、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的评选内容须紧紧围绕>:请记住我站域名/

(1)教学论文、教学设计、案例中的事例必须具备真实性、亲历性典型性和问题性,反思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和价值。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片断及反思、教学实录及反思、教育案例及反思、教育教学评价及反思和学校、班级管理案例及反思、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等。

(2)学案的设计要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体现学科特点,学案应包括:学习内容、学情分析、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策略、教具、学习流程及教学反思等。

(3)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指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指导学生开展的研究性学习活动成果,包括学生的研究报告和教师的指导、总结。报告应是参评教师本人指导,基于学生亲历的一项研究性学习活动基础上完成的研究报告,应呈现此项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全过程。包括课题的确定背景与目的、研究方法与过程、研究结果与体会等内容;报告应主体明确、观点鲜明、有针对性、数据准确、文本规范、逻辑严谨、语言流畅。教师的指导与反思应呈现教师对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研究结果的评析,对教学活动的反思。报送成果时需注明指导教师、课题组成员(学生)姓名及课题实施年级。

优秀教学设计、教学案例、优秀论文、学案和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以文字稿(一式三份)和电子稿(word2003)的形式上报学校教研室邮箱()。文字稿要求:统一用A4纸,必须有封皮(写有:学段、论文、教案/案例/学案题目,科类、姓名、单位),正文设置:页边距上下左右各2厘米,标题小三号宋体,正文小四号宋体,单倍行距。

1、优秀教学设计、案例、论文、学案、研究性学习教学成果设置一、二、三等奖进行表彰。

第7篇: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一、确定研究性学习方案

我校是一所普通的海滨学校,地处黄海之滨,学校所在弶港镇是著名的渔业大镇,有100多华里的海岸线,属于沿海自然保护区,海洋资源、滩涂资源、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特色与自然风貌。我校的学生大多是渔家子弟,许多学生曾跟随父母亲人作过海上游,感受了大海的雄浑壮阔,欣赏过海上日出的雄奇美丽,也曾随父辈下海捞文蛤、拾泥螺,体会过父辈劳动的艰辛和丰收的喜悦。我校教职工中许多人了解渔港的潮汛规律,不少还有过出海捕鱼、滩涂拾贝的经历。因此,全校师生对海资源、海文化有着不同寻常的亲近感与亲和力;对海开发、海研究更是兴趣盎然。这些都为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有力的保障。

学校针对这一实际,确定了“渔港地区研究性学习资源开发的研究”的课题总方案,并申报市立项,现已成为省级课题《区域性推进中小学研究性学习》的子课题。这一方案的实施,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重视让学生了解渔港地区资源开发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加快对渔港地区经济资源的深度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对渔港地区的海洋资源、渔业捕捞、海产品加工、生态保护、渔业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有了充分的了解。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了解家乡、热爱家乡,为家乡的发展尽自己的努力,同时,通过优化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发和实施,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性学力,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本地区富有特色的人文环境。

为了便于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我们根据学生实际,把课题总方案进行分解,配合班团队活动,开展认识“大海”的系列活动,做足、做细“海”文章。

一、、认识“海”——做“海洋小博士”。走访老渔民,认识渔港特定地形特点,了解渔港海水涨落的特殊性与潮汛规律,了解鱼、虾、蟹、贝的种类与分布,认识各种海洋资源,丰富自己对家乡黄海的认识。

二、、体验“海”——做“小小旅行家”。去海边远足、野炊,了解海边的生态环境,作海边生态旅游开发研究;跟随父母、亲戚作海上游,参加海上采捕活动,“见识大海”,亲身感受大海的壮美、奇妙和可爱。

三、、保护“海”——做“护海小战士”。了解沙滩植被的特征及沙蚕等动物的护沙作用;调查了解海洋的环境污染,认识绿色大海的重要性;学习了解国家有关规定禁捕的政策依据,宣传对渔港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与利用的重要性,认识海洋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四、、欣赏“海”——做“海边小导游”。走访调查,了解并搜集与海洋及海产品有关的神话传说;实地考察,挖掘具有渔港特色的旅游文化资源,为家乡经济建设寻找新的增长点做出自己的探索。

二、实施研究性学习方案

研究性学习没有现成的路可走,为此,在初期,一切工作尽在摸索中进行。

(一)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领导与管理

为加强对研究性学习的领导与管理,学校明确了四个小组:

一是研究性学习领导小组,由校长、教导主任、总务主任等人组成,负责组织和提供服务保障;

二是研究性学习实验小组,由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组成,负责本校试点,放好样子;

三是研究性学习指导小组,由班主任、任课教师或校外辅导员组成,对学生课题小组进行多方面的适时恰当的指导;

四是研究性学习鉴定小组,由兼职教科研究员和对研究性学习有较多研究、学有专长的教师组成,负责成果的评估和评价。

(二)加强对开展研究性学习三个阶段的策略指导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新颖的学习方式,其过程一般经历以下三阶段:

一、、选题阶段

学生确定什么样的课题,直接关系到学生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甚至关系到研究性学习的成败。因此,走好研究性学习的第一步,显得非常重要。根据我校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我们把本阶段又分为三个方面:

①开拓视野,启迪思维:开展一些关于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讲座,组织参观一些研究性学习的开题答辩会,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激发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打破研究性学习的神秘性,克服心理上对研究性学习的难度障碍,进而促进学生开动脑筋去发现问题,寻找研究课题。在这一阶段,教师不要给学生太多的条条框框,应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积累状况、生活经验和个人的爱好、兴趣、特长等,初步拟定课题。

②根据实际,选定课题: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后,大量课题很快就收集上来。有的选取“研究性学习课本”中列出的课题,有的是自己补充的新课题。如关于海产品资源的课题有:海产品资源现状及其成因分析,海产品的深加工与弶港经济的发展,海产品种类及地区优势等;关于渔港地区人文的课题有:渔港人文与经济的发展,渔港特有的文化现象,渔港风俗研究,海滨观光旅游度假的开发研究等;关于滩涂养殖的课题有:滩涂形成研究,滩涂价值研究,滩涂资源研究,滩涂养殖研究等……此时,指导老师应对学生选送的课题进行研究分析,对学生提出的课题范围过大、技术含量过高、脱离生活实际等进行适度调整。实践证明,与学生生活直接相关的、切入口小的课题,易于实施,不致于泛泛而谈,较受欢迎。

③成立课题组,制定研究计划:经验证明,小组合作学习较个人学习、班级学习效果更好。所以,老师在学生初步拟定了课题的基础上,适度调节,让学生自由组合为3—5人的课题组。然后,要求各课题组制定实施计划,包括选定组长、成员分工、实施的办法、步骤等等。最后请评审组进行开题论证。

二、、实施阶段

实施阶段是研究性学习的主要过程、攻坚阶段。

①重参与、重过程、重体验: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做好详细的工作记录,写好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往往会发现碰到的困难比原先设想的要多,实施的难度比原先想象的要大。这时指导教师应鼓励学生迎着困难上,勇于克服困难,只要继续攻关下去,终究会有所收获。同时,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些调查方法,可根据课题的需要,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随机调查,也可以查阅有关的图书或音像资料,或上网查询等。为便于调查,还要尽可能准备一些必需的工具,如照相机、录音机、录像机、记录本等,包括一些必要的证件如学生证等。

②组内交流、研讨:通过收集资料、调查研究,都会得到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研讨,形成共识。指导教师要求学生,认真对待小组内他人的意见和建议,客观对待事物,正确认识自我,更科学地更切合实际地去开展下一步的研究活动。

③撰写研究报告:把组内研讨后形成的研究结论撰写成实验报告或调查报告等。

三、、评估交流阶段

①评价方法:自评、互评、师评三位一体。

②评价内容:包括研究计划、活动记录、个人体会,收集的资料(含录音、录像资料)、研究报告等。

第8篇: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2-387-01

举国上下,无不对“研究性学习”推崇备至,尽管没有高考指挥棒对这个课程的考试要求,也丝毫没有减少广大热心改革的教育专家和学者、中小学校的教育工作者的参与热情。著书立说为它鸣锣开道者有之,出版学生调查研究报告者有之,开设网站召集学生志愿者进行研究辅导者有之……

纵览“研究性学习”热潮在全国范围的中小学中的开展现状,我们到底是众口一词地唱赞歌,还是冷静地分析思考它的利弊呢?就目前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学校面临的教育形式的发展来看,在剖开“研究性学习”这颗“盛夏的果实”,并且品尝了它的酸涩之后,我们禁不住要说:“研究性学习”――想说爱你不容易。

一、“发现学习”对“获得学习”的叫板

学生从信息获得、接受到形成感性知识,直至自主思考形成理性知识,这个过程中学生既要有知识的获得和接受,也必定会有自己的发现。但是,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获得、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就没有学习能力的提高,发现知识的时候学习能力的就一定提高的很快、很高。

作为教学方式之一的“研究性学习”的提出,不应该是以全盘否定获得接受知识为前提。否则,各门学科开设就没有“不知为那般了”,只要从小学直至中学、大学一路“研究性学习”下来,便可以在大学阶段顺理成章地培养出一大批经过“研究性学习”锤炼出来的研究生了。

二、“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取舍

毋庸置疑,“研究性学习”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学生,可以看成高考状元或者奥林匹克竞赛奖牌获得者,他们确确实实是学生中的精英,那么,他们在学生中的比例肯定是少得可怜,以他们的成绩来说明“研究性学习”的成果,肯定就像“管窥全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让广大普通学生成为绿叶,把精英学生衬托得“分外妖娆”。而新经济时代不仅仅需要精英来引领时代潮流,更需要广大从业者的素质提高做支撑。没有了厚重的基础,那么精英们的成果就象是“空中楼阁”,对于社会的发展只能是“画饼充饥”。

三、“研究性学习”对阵“学科教学”

诚然,“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益于学生在综合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但是,支撑它的还是各个学科的基础知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们不能设想让一个没有掌握一定学科基础知识的学生,去完成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如何综合性解决这样的复杂课题。千百年来,我们积累的厚重的学科知识,不可能由那些肤浅的“研究性学习”的简单操作来替代。它最多是沟通各学科知识相互渗透的一座桥梁。至于开设一门专项课程,也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因为没有那个全才,能够上得好这样一个复杂的综合的“研究性学习”课程的。我们还是应该把“研究性学习”当作一个良好的教学方式,分化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去,才符合它的本来面目。

四、“尊重人”还是“糊弄人”

从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初衷来看,它确定地是要尊重人的价值――由学生选题,学生自己选择指导老师、学生自己安排调查研究的内容和形式,学生自己撰写研究报告;考查“研究性学习”的成果也是重在学生的参与研究的过程。

多数情况下,学生还是一枚棋子。奥林匹克竞赛要参赛了,一部分学生被抽调集训;文艺会演要评比了,一部分学生被抽调排练;运动会比赛了,一部分学生被抽调做运动员临时上阵。现在,“研究性学习”开设了,一部分学生被重点培养成“研究生”。我们不可能根本否定这些活动的积极意义,但是我们不难从学校的实际操作中发现,能够成为“幸运儿”被安排在这些活动中的必定是少数学生,甚至是相对集中的少数。且不说广大被遗忘的学生如何,单只是这些“幸运儿”是真的被“尊重”选择的志愿者,还是无奈地被糊弄的棋子,也是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的。

“研究性学习”既然是一种教学方法,那么,它是否能全部地适合每一个学生,这本身就要打上一个问号;现在,它作为一门课程来开设,硬性地要求每一个学生必须做一次“研究生”,那么相当多数的学生就会像被赶上架子的鸭子――乱叫。

五、“学习能力”卡壳在“学习效率”

“研究性学习”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肯定会有帮助,因为学生必须亲身经历,有自我体验、自主思考和自我选择。但是,中学阶段的各个学科庞杂的基础知识,不可能通过“研究性学习”来进行全面的实践和体验,所谓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任务,就无法由“研究性学习”来承担,它最多是一个配角。

冷眼旁观当前“研究性学习”的热潮,我们不难看到诸多“语不惊人誓不休”的壮举时刻发生在周围――似乎开设好“研究性学习”就万事大吉了,这正如提高了高考升学率之后就认为教育事业“百废俱兴”一样。

第9篇:学校研究性学习报告范文

浙江省台州市一中(318000):朱朝义

研究性学习被首次列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被公认为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家长,甚至许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认识还不足,还存在许多认识上的偏差,使研究性学习在许多学校难以顺利开展,这些认识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研究性学习为什么要列入高中必修课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中小学属于基础教育阶段,其主要任务是打好科学文化知识基础。搞研究性学习,充其量应放在课外活动,不应把当作占用了那么多课时的必修课。”

我们知道,传统学校教育以班级为单位,以分学科的形式进行教学,大大地提高了千百年来人类积累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效率。但这种教学模式也有很大的弊端,它是一种从“知识”到“知识”的过程,教学内容和过程都是封闭的、学习者对学习内容不可选择,教学过程缺乏直接经验的参与,缺乏“体验”过程,并与社会、与实践相隔离。而现代学校教育的功能定位已经发生了转移,关注的不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承,更关注学生这一学习主体,关注他们正确的情感、态度的养成和价值观的形成,关注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从而为他们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尽管学科课程和课外科技活动也可以开展一些类似研究性学习的活动,但事实证明在我国现实条件下,其效果难尽人意。因此,在新课程目标即将实施的今天,将研究性学习列入必修课,正是为了给学生一些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和空间,来弥补传统的学科教学的种种局限和不足,并促使人们尽快冲破传统学校教育中“知识本位”等陈旧的教育教学的观念,加快教学方法的变革,为新课程的推广实施打下基础。

我们不指望中小学能培养出“诺贝尔奖”获得者,但希望“每位学生都得到发展”。此次课程改革,将研究性学习定位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而不是只为少数学生开设的课外科技活动,也有助于防止研究性学习演变为新的学科竞赛而成为少数尖子学生的专利。

2、中学是否具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条件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搞研究性学习,学生的课题各不相同,专题门类繁多,需要做实验、查资料、搞调查等,目前我国多数学校条件较差,师资力量有限,因而很难落到实处。”

应该承认,开展研究性学习确实是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学校应给予必要的人力和物力保证,但我们也不要过分夸大它的难度。我们一方面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题实施,另一方面教师也予以适当的指导,注意让学生量力而行,并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取长补短,并充分利用社会和家庭的人力、物力、场地设施等资源,以弥补学校资源的不足。如我校2004届高一(13)班《中学生近视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课题组的同学,不仅将学校档案室中学生体检表也利用起来进行统计分析,还通过一学生在医院的亲属深入到医院请教有关专家,使研究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对学生来说,不仅在研究过程中各方面的能力得到培养,他们克服各种困难的意志品质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3、关于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与成果

一些人错误地认为:“做学问、搞研究,是专家、教授们的事,中学生的能力有限,即便有条件,也很难搞出什么名堂。”

有这种观念的人,恐怕是对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初衷缺乏认识。研究性学习必竟是一种“学习”,与科学家搞科学研究是不同的,可以说,研究性学习中的“研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一种载体,它更强调的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结果,或者说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过程本身也就是它所追求的结果。不管学生所选的课题是什么,我们都不必寄希望他们会有什么重大的发明和发现,不苛求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什么重大突破。尽管中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成果也可能会产生某些社会的、经济的效益,但这不是我们的追求所在,我们追求的是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考问题的能力、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丰富的情感体验、合作与共享的个性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健全发展的个性和人格。与外在显现的研究结果相比,这些能力和素质方面的提高,这些内心对社会和对知识的感悟、体验和理解,对学生来说是更为重要的东西。

如我校2004届高一(14)班的《干电池与环境污染》课题组的同学,为了弄清同学们使用干电池的情况和减少干电池的污染,专门买来一些塑料桶摆放校园内回收废旧电池;为了提高同学们的环保意识,还开展了出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进行调查访谈等一系列活动。应当说,这不仅是一次很好的研究活动,更是一次活生生的环境保护教育,学生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观念在不知不觉中得以形成。

4、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的关系处理

不少人错误地认为:“高中生本来课业负担就较重,拿出较多时间去搞研究性学习,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各门学科课程的学习,甚至影响学校的升学率。”

显然,有这种观念的人,主要是受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而产生的顾虑。的确,目前的高考从形式到内容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我们不否认研究性学习与升学考试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矛盾和冲突,但这也并非是不可调和的。在目前这种特定的时期下,我们可考虑将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紧密结合,并实现良性互动。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研究性学习的支持作用,引导学生尽可能挖掘学科课程中与当地社会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相关的问题选题,并强调基础学科知识和基本技能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的激活和应用,使之在研究性学习中得以延伸、综合、重组与提升;另一方面,更多地将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式和相关成果引入学科课程,使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技能可以在各学科课程的教学中拓展和加深。这样做,可以防止研究性学习因与基础课程过分脱节而遭受与以往活动课程同样的厄运。

从我校实践的情况来看,只要我们处理得当,研究性学习和现有学科课程这两者之间,完全可以形成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相当多的个案显示,因为课题研究的需要,学生“用然后知不足”,常常自觉地或加深或拓宽了与课题相关的学科课程内容的学习,从而使学生能站在更高的知识层面上来透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熟练地处理学科课程中相关的基础知识和问题。还有的学生则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更加深了对相关学科课程的热爱,学科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而得到了增强。如我校2004届高一(2)班《椒江岩头化工区的污染及防治》课题组的同学,就应用课堂上学到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知识对制药厂、化工厂排出的废气和废水进行了测定分析,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他们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写出了研究报告,并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上书市委、市政府,引起了有关部分的高度重视,大大加快了污染的整治步伐。这样的研究学习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真可谓一举多得。

同时,我们应当注意到有关部门也正在加快高校招生制度的配套改革,如上述课题就获得2002年《十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和“英特尔英才奖”,该课题组的几位同学在因此而获得了大学免试保送资格;再如这几年的高考理科综合测试生物试题每年都出现了份量不小,类似研究性学习的实验设计题,特别是这几年上海的高考试题还直接以研究性学习方面的问题命题,这些有益的尝试无疑对研究性学习的开展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毕竟研究性学习才刚刚兴起,如同一粒刚刚萌发的种子,还需要我们精心的呵护,才能茁壮成长。如我校在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初期,就出现一些教师因担心完不成学科课程的教学任务而随意占用研究性学习的时间,也出现一些学生借机上操场踢足球,上网巴玩游戏、聊天等现象和问题。不过,由于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从提高师生的认识入手,反复组织教师学习讨论,并几次组织师生前往上海取经,终于使研究性学习走上了正轨。由此可见,只要我们努力提高认识,采取恰当的措施和方法,齐心协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把研究性学习搞好。

参考文献

1、刘成坤,钱相珍.谈研究性学习进课堂.山东教育科研,2000,(12)

2、霍益萍,张人红.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性学习的课程定位,20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