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行为科学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为科学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行为科学的概念

第1篇: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培养;思维

知识就是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各种联系。概念是学生知识学习的核心。对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关键。概念的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根本前提。所谓概念明确,是指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内涵是概念质的方面,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特征。外延是概念的量的方面,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范围。概念教学中如何重视学生自我发现,如何通过挖掘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发展思维能力,如何重视练习中习题的设计,是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的关键。

概念是抽象严谨和系统的,学生要形成准确的概念,达到深、透、准、熟的程度,教师必须在教学中通过对表象的再深入加工、剖析,在更高层次上比较、分析、综合,进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属性,精心设计一组符合学生认知规律,能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梯度适中,多层次、多变化的问题情境,启发思考、诱导思维,促使学生养成多角度分析问题、善于质疑、勤于思考、深入钻研的好习惯。

一、概念教学中重视学生的自我发现

由于学生缺乏知识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在认识数学概念的过程中,容易被概念的非本质属性所迷惑,造成认识上的偏差。因此在教学中要积极开展对比、辨析、推理等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给学生设疑,让学生在疑问、解疑的思维训练中,建立准确、清晰的数学概念,让学生通过一些简单的数学模型及一些数学实验,在老师引导下观察、分析在所做的过程中暴露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概念的兴趣,在做中自然形成数学概念。例如:讲“双曲线的定义”,先组织同学们动手去画双曲线,进一步设问:(1)几个动点几个定点。(2)定点与定长距离的关系。(3)动点到两个定点距离是以什么为定长?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思考,强化概念的本质属性。学生经过思考和做的过程后回答出“两个动点”“距离的绝对值之差”“定长2c与2a的数量关系”,掌握和巩固了双曲线的概念。再如:讲函数的概念时,设问:(1)初中的函数定义是什么?在什么条件下?(2)高中的函数定义在什么条件下?(3)有什么相同点?区别在哪?学生经过思考后和做的过程回答出初中的函数是在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间的关系,高中的函数是在两个集合上的映射。它们体现的都是单值对应的关系,前者函数体现得变量间的关系,函数的组成不明显,后者函数的三要素体现得非常明确,教师通过重视学生自我实验、自我发现,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二、通过挖掘数学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概念的内涵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就是概念所反映事物的全体。外延与内涵是紧密相连的,外延是随着知识的不断积累而不断丰富的。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将概念的内涵讲明白、讲透彻,使学生真正理解概念。为使学生准确掌握概念的内涵,教师应该多给出概念类别的例子进行对比和类比。对比可以找出概念之间的差异,类比可以发现概念之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例如,“对数”概念可从学生熟知的“指数”概念入手。因为学生明白,如果他们根据已有的知识,这个问题解决不了,必须引入新概念,由此就引出了“对数”的概念。明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是数学概念巩固的标准之一,理解概念的内涵就是把事物的本质属性揭示出来,进而让学生用简洁的合乎逻辑的语言进行表述,引导学生利用概念解决数学问题和发现概念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理解概念的外延就是理解概念反映的一个个、一类类的事物。理解概念与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别,防止相似的概念的混淆,使学生明确:(1)概念产生发展的过程。(2)概念所限制的条件。(3)概念等价的论述有否。(4)概念能解决的问题,在挖掘新概念内含和外延的基础上理解概念,掌握了概念,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数学的思想和本质。例如:先由学生归纳定义后,提出问题:(1)指出双曲线与椭圆的相同点、不同点;(2)方程上的区别;(3)a、b、c的含义区别等,注重沟通概念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既能掌握新概念,又能巩固同类概念的系统知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重视练习中习题的设计,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课堂练习是促进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学生技能的有效手段。我们重视开放性的课堂练习设计,打破了传统练习具有的封闭性限制,它具有的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学生的思维创造更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其创新思维。我们在问题的选择上不仅要注重揭示概念本质,加强概念的类比,而且要重视充分运用变式,以突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1.条件型开放习题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思维的选择性,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1.双曲线中2a<2c为什么成立?若改成2a=2c,动点在哪?

2.结论型开放题的设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不断进取精神,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

例2.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坐标为F1(-5,0),F2(5,0),其上一点到F1F2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6,求双曲线标准方程。设问:若将条件中“绝对值”去掉,那么M形成的轨迹是一支还是两支?是左支还是右支?

3.隐藏型开放题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养成细致审题的好习惯,有利于提高思维的严谨性。

例3.由定义法求曲线动圆与两圆C1:x2+y2=1 C2:x2+y-8x+12=0都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是()

A.圆B.椭圆C.双曲线的一支D.抛物线

通过解题过程对定义的理解更深一层,掌握定义中绝对值去掉后的正负值与图象的对应情况。

4.综合型开放题,这样就能给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探索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这样恰到好处地使用变式、设问,恰当运用肯定例证与否定例证,学生就能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

第2篇: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实施新课程后,课堂教学的理念和教学行为按新课程的要求发生了积极的变化,也面临着不少具体的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一、发生的积极变化

实施新课程后,我继续深入学习经济理论。广泛搜集教学素材。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确立了开放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观念,教育理论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具有了初步的自觉的教学反思意识,能及时反思和调控自己的教学行为。按照政治新课标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自觉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凸显德育性。

课堂生态发生了积极的变化,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流。更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的指导。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创设各种问题情境,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改变了教师“一言堂”的现象,更加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坚持“三贴近”(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社会)的教学原则,不简单地照搬书上的素材,也不仅仅是用生活的例子来印证书本的结论,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注重与学科课程的整合,设计教学情境。注重开发和生成本土的、校本的、具有学生个体特色的课堂教学资源。

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让学生多发言,让学生多表现,注重师生互动。由原来以教师自己为中心的讲、问转向在学生中间的交流、合作、谈话,由一味的指责失误转向经常性的表扬鼓励,由原来关注知识的结果转到关注知识的形成过程,由关注知识的掌握转到关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学习态度及价值观的形成。

建立以单元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的思路,认真对待和加强根据课标要求设计课时教案,重视每课时学生学习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在这一过程中对高中思想政治实验教材进行删减、补充、延伸,合理重组教学内容,以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注重使用当代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技发展的新成果充实教材内容,更新教学案例和素材,体现时代性;将重要概念、原理、观点等结论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已有经验紧密联系和有效融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建构知识。

二、但在新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着很多具体的关于课堂教学的困惑

在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自我构建的同时,发现学生的能力与素质水平不一,且班级人数众多,对于学生的具体指导不好解决。教学程度、深度、广度难以把握。如何把热闹的活动课堂与保证教学质量很好地结合起来。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评价与考试评价方案是什么 ?,怎样帮助学生实现高素质和高分数的双赢?在现实高考命题的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教材背教材仍是教和学的现实。衡量教学质量的标准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标准仍然只是分数。新课改基于学生的发展,强调课程开发,但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到底对自己学科的教学质量有多大帮助?

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以上种种困惑,这一方面说明教育改革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也说明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与目前教学观念和能力的现状之间的矛盾还客观存在。

三、主要原因是还存在着教学传统的惯性

原来的教学学科教学体系已形成一个严谨的整体,教学的方式方法已是轻车熟路。要改变教师每天都在进行着的习以为常的教学方式、教学行为,确实有点困难。

还有教师培训的相对滞后。新课程无论从目标、内容还是从教学方式都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除了暑期的集中培训,就是在网上学习别人的教学理念,听别人的展示课,尽管这些课都比较重视学生的活动以体现对“主体”的尊重,都很注重课堂气氛的营造以显示思维的活跃,但听完之后,总感到缺少一种让人回味的东西,缺少一种厚重感。问题出在哪儿呢?对自己的课,反思起来也有同感。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切入口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线教师如果没有行为变化在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不可能深刻的。而要真正地让一些先进的教学理念扎根于教师,运用于课堂,外显于学生的发展,要允许他们有一个感悟和累积的过程,有一个怀疑自我和超越自我的过程,要有一个借鉴和亲身实践,并体验成功的过程。因此,我就目前情况来看,更重要的是找准“切入口”的问题。参与课程改革的切人口恐怕还得从备课、写教案、上课、评课等日常工作着手。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作为教师,必须改变的是驾轻就熟的教学方式,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信息时代的到来已经引起人类社会全面和深刻的变化,包括我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此,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学生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以适应时代的需要。学习方式的转变就成为本次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必须依赖于教师教学方式和自身学习方式的改变。

1,课堂教学评价:从“以教论学”转变为“以学论教”。 我们首先应该转变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思路,从“以教论学”到“以学论教”。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除了关注他们的知识技能目标的达成以外,还应关注他们在课堂上师生互动、自主学习、同伴合作中的行为表现、参与热情、情感体验和探究、思考的过程等等,即关注学生是怎么学的。通过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等学生的行为表现,评价课堂教学的成败,既关注教师的行为,也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如教师如何组织并促使学生讨论、教师如何评价和激励学生的学习、教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兴趣等,以此来评价教师课堂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

2.课堂教学设计: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 备课思路必须由从教材出发转化为从学生出发,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为此,教师必须花时间去琢磨学生、琢磨活生生的课堂,甚至走进学生中间,了解他们对即将讲解的内容的兴趣、知识储备和他们所关心的话题,使课堂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状况。

3.课堂教学进程:从直线型、单一化的转化为非直线型、弹性化的。 而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复杂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状况来设计课堂教学,而不是请学生按照事先设计好的教学过程参加学习。这就必须改变教师课前准备的关注点和备课的方式,设计弹性化的课堂教学方案。因为“以学论教”的课堂相对于“以教论学”的课堂,有了许多的不确定性,教师不能完全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环节进行,要富有弹性,以便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灵活调整。

第3篇: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论文摘要:大学生在社团活动中是否能够得到最大程度的锻炼、社团组织是否调动了成员的主观能动性、社团是否会有发展等问题都离不开社团的有效管理。行为科学阐述了影响组织效能的关键因素,本文仅从行为科学视角提出增强高校社团管理有效性的方式方法,以促进高校社团中组织和人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作为现代管理科学主要三大学派之一的行为科学自20世纪40年代末诞生以来,给美国、日本、瑞典、中国等很多国家的企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论基础。高校社团作为一个组织,需要建立良好的管理理念、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行为科学理论可以给高校社团的管理提供一个科学的方法,以促进高校社团健康迅速地发展。 

 

一、行为科学的概念和理论基础 

 

对于行为科学的概念,国内外各学术界(如社会学界、心理学界、管理学界等)有不同的解释,综合起来主要分广义行为科学和狭义行为科学。广义行为科学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自然和社会环境中人类行为规律的学科群。狭义的行为科学是指以人为核心的现代管理科学,它应用行为科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包括研究组织中的个体行为、群体行为、领导行为和组织行为,其目的在于提高管理的有效性。行为科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是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这三门学科的基本原理,此外,经济学、法学、伦理学的知识对行为科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也有重要贡献,它们也是行为科学的基础学科,而哲学是基础中的基础。 

 

二、行为科学理论的基本原理 

 

行为科学注重研究人力资源因素对组织的影响,强调人的需要、动机、认知、情绪、态度、群体关系、领导行为、组织结构以及环境对行为的影响。 

行为科学的主要原理为:产生行为的直接原因是动机,而产生动机的原因,一是内在条件,即需要,二是外部条件,即外部的刺激,当外部条件不变时,内在的需要是产生动机的根本原因;根据需要动机理论,在设计组织的目标时充分考虑成员的需要,把组织利益同个人利益结合起来,激发动机,才能使人们努力追求组织目标,这就是激励理论的基本原理。著名的管理学家法约尔和利克特都认为激励是管理的核心;人们在群体中不是静态的,而是不断相互作用、相互适应的过程,群体环境会使个体行为发生变化;一个组织兴衰的关键因素在于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有效的领导行为能够使成员积极主动、充满热情地工作,相反,团队成员会出现消极倦怠的情绪。具有有效领导行为的组织能够合理地协调人们的活动,实现高效的组织效能,无论从目标的实现还是从社会影响度和成员满意度的提升方面,都会有很好的表现。 

 

三、行为科学理论对高校社团管理的启示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卢因认为人类行为是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函数,是人的内在需要和环境影响的结果。他提出一个著名的公式: 

b=f(p·e) 

其中,b(behavior)代表“行为”,p(person)代表“人”,e(environment)代表环境,代表函数符号。 

影响人的行为因素一是内因,二是外因,内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和文化因素,外因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与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群体、领导和组织)。高校社团是一个由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构成的系统,系统内各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的可调整的组织结构。 

 

(一)把握社团成员的不同心理需要是社团有效管理的基础 

需要,作为人的“内心意向”,构成了人们活动的原动力,是形成价值的“始因”。人类的各种活动都是在需要的推动下进行的,需要越强烈、越迫切,其产生的心理动力也就越大,对人们行为的支配力量就越强。在社团管理中,首先要了解社团成员的成长环境、生活和社会经历、目前状况和未来追求,正确地分析每一位成员目前的迫切需要层次,才能根据不同成员的不同情况合理安排、统筹兼顾,才能激发成员的热情、形成高效的组织效能,因为不同的社团成员在同一时期的需要可能不尽相同,同一个成员在不同时期也会有不同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人有五种基本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马斯洛又补充了两个需要层次:求知的需要和求美的需要;美国著名的行为科学家、心理学家麦格雷戈把人的需要层次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自我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提出“一项需要在获得满足后便不再成为行为的激素”的观点。而每一个需要层次又有它的细分类别,如食物的需要、休息的需要、运动的需要、保护的需要等属于生理的需要;人们对和谐社会的追求、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对熟悉或已知食物的选择等属于安全需要;爱别人和被别人爱属于爱的需要;归属需要、结社需要、被他人接受和接纳友谊等属于社会需要;希望自己有信心、有实力、能胜任、独立、自由是自我需要的一方面体现,另一方面体现在希望被尊重、被关心、被赏识;个人潜在能力的发挥、自我的不断发展、创造性的发挥等属于自我实现的需要。 

同一个成员也可能同时有几项需要,所以对社团成员的有效信息管理方式是形成一个常态化的沟通、了解机制;建立个性档案,并随时更新。 

 

(二)激励原理的应用是调动社团成员积极性的有效途径 

高校社团管理的核心是激发成员的动机,诱导他们的行为,广泛倾听成员意见,实施授权式管理和参与管理,注重培养团队精神,使每个人发挥内在潜力,为实现目标而努力。激励的方法是实施激励过程的具体形式。对大学生激励的方法很多,主要有目标激励法、情感激励法、榜样激励法、竞争激励法等。 

在高校社团管理中,要选择能够调动成员积极性的激励因素,如选择富有挑战性、发展前途、成就感和责任感等的任务交予成员来完成,而不能误把非激励因素(如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等)当成激励因素,否则就无法起到激励的作用。社团组织增强激励效用的生命力的有效办法是对激励进行正强化。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斯金纳提出的强化理论指出:人的行为随着外部条件的刺激而变化,通过不断改变外部环境的刺激因素可以达到增强、减弱或消失某种行为的效果。正确地评判社团成员的成功或失败,能防止因误判而导致的对成员工作态度和积极性的影响,从而防止误判影响成员的后续行为和绩效。美国心理学家海德等人提出的归因理论,把人的绩效、成功或失败归因为:努力程度、能力大小、任务难度、运气与机会。 

另外,防止社团成员积极性降低的另一个原则是公平公正地对待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无论是奖励、惩罚还是表扬、批评,或者升职或降职等。如果成员(回报/贡献)比率与他人(回报/贡献)比率相等,他就会认为公平合理,从而心情舒畅、努力工作,否则,就会因为感觉不公平而影响主动性和积极性。 

 

(三)目标管理体系的建立是发挥社团成员主观能动性的推动力 

美国心理学家伏隆提出“期望理论”,即激励力量=效价×期望值。效价是指目标的价值,期望值是指对实现目标可能性大小的估计。 

高校社团目标管理可以遵循确立目标、授权并明确职责范围、有效激励和客观评价总结这样的步骤。其中,确立目标时,要同时兼顾总目标的制定和各级子目标的制定,并尽量实现子目标与总目标的协调统一,实现共赢。 

 

(四)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作用是促进社团和谐发展的保障 

行为科学认为,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除了正式关系(如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外,还有一种没有隶属关系的群体关系,即由兴趣相投、比较合得来的人们形成的一种关系。这两种群体关系对个体的行为都会产生影响。因此,高校社团管理中要注重增强群体的积极作用、减弱或消除群体的消极影响。 

高校社团可以在生动活泼、丰富多样的活动中促进群体成员交流思想、互通信息、建立友谊、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如各部门之间的各类竞赛、各部门内部的民主管理等形式。 

 

(五)领导行为的有效性是社团保持凝聚力的前提 

高校社团要保持凝聚力,就要做好领导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选拔时要关注候选人的素质、技能、领导风格、领导艺术等因素。优秀的社团领导者应具备以下素质和能力: 

(1)能够保持有效的时间管理、建立高效的工作秩序; 

(2)注重满足成员的高层次需要,即自我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3)注重激励; 

(4)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善于发现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 

(5)能够做到民主管理和有效决策。 

 

(六)社团组织的高效能是社团发展的必备条件 

组织发展是指组织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扩大的要求,从组织结构、工作设计等方面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地调整,改善组织中人的因素,以达到组织的最佳化和高效化。组织发展有两个目标:一是提高组织效能,二是提高组织成员的满意度。 

高校提高社团组织的效能可以通过对组织结构和体系的再设计(如工作范围的扩大化、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工作时间的弹性化等)使组织中的人力和物力发挥到最大。衡量高校社团组织的效能的一个方面是要考察社会效益,社会效益又分为成员素质的提高和社团组织对社会的影响度。高校社团组织具有开放性,它是一个“输入一培养—输出”系统,输入的是新成员,新成员经过社团组织理念的熏陶、其他社团成员的影响、组织内部的培训、社团活动的组织与参与,成长为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才,社团组织也完成了输出的过程。 

个体是群体、组织的最小单元,它是群体、组织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高校社团管理中重视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重视考虑成员的需求、重视激励对行为的影响、重视个体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重视领导行为的影响、重视组织结构的改进、重视组织的发展才能提高社团的效能、切实增强高校社团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冬青.揭开行为的奥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87. 

[2]高惠珠.马克思需要理论与价值哲学创新[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10,(1). 

第4篇: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 施瓦布 探究教学 科学即探究

施瓦布“科学即探究”思想是他的“科学探究教学”思想提出的理论基础。因此,要厘清施瓦布“科学探究教学”的基本内涵,就必须对他“科学即探究”的基本内涵做出明确分析。

一、科学具有多样性

(一)科学本质学说的多样性

施瓦布认为,科学家对科学本质的理解是不同的,每个科学家可能都会有各自的见解,科学的本质具有多样性。“很明显,这些作者对‘什么构成好科学’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在牛顿的研究记录中发现了对应于自己最看重方面的非常不同的特性。……这反映了牛顿对物理学贡献的良好判断的合理标准具有多样性”[1]。从他引用的这些文献――科学家看待科学的本质上存在广泛差异――可以证实他的“当一个人看待科学的不同领域时,会有不同的观点”的思想。他认为,差别性和不同性之所以变得更明显,是因为科学家的立场牵涉明确处理如下类似问题:何种数据更合理,哪种方式与方法较适合,何种解释或数据更需要,何种问题在解决主题任务时相对比较有成效。当我们从这些仅仅是偶然注意到发现科学本质多样性的科学家,转向对科学方法感兴趣的人,那么更大的差异性可能就会显露出来,因为不同的科学家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很可能使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施瓦布指出:“在推断的本质上,米勒(J.S.Miller)和威廉・休厄尔(Willian Whewell)出现了直接的冲突。爱因斯坦和庞加莱(Henri Poincare)在物理学一个比较受争议的方法――教学知识和物理世界的关联上表现出对立性。”[2]从这些具体科学家的实例可以看出,某些科学家本身对科学本质的见解是不一样的。

(二)探究模式的特定多样性

与几种科学中学科内容和问题的不同性相关联的探究模式的特定多样性。施瓦布指出:“在一种情况中,一个人把所有的科学探究聚集为一个没有区别的混合。在其他的事例中,一个人通过坚持每一个探究与其他探究的独特不同点,坚持每一个研究的特性,同样把教育学问题过度简单化。对于任何的课堂和成员,两个事例都是真实的。”[3]不同的科学探究可能需要不同的科学探究方法,如果把同一种科学探究方法直接应用到其他的科学探究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适现象。“科学调查的理解和评价包括认知调查中所运用的各种类型的数据。它意味着要认知抽象数据与产生抽象数据的整个现象体的关系,意味着要认知所用的归纳种类。也就是说,研究者将数据特性转为科学结论的一般特征的过程中会使用带有理念的各种数据集合体。既然这里有几种归纳,而且有适合于不同种类的事实及以与每一种方式相关联的不同种类的理念,那么仅仅辨别归纳的存在或者事实和理念的相互作用,就不是对理解和评价的充分引导”[4]。从这里可以看出,不同科学中对不同内容和问题的探究模式存在特定的多样性。

二、科学知识具有可修正性

(一)探究的概念化原则的修正促进科学知识进行修正

科学探究是在概念框架中引领探究实践发展。施瓦布认为,在探究过程中要探究什么并给予探究对象的含义是在探究前做出的假设。通过探究得出的结论――科学知识,是科学家依赖于搜集到的事实资料,以及相关概念、术语规定等事先做出的假设、推断与结论。他指出:“在一次探究的漫长过程中要探寻什么事实以及给定他们什么含义是在事实之前做出的决定。因此,任何给定时间的科学知识不是依赖于事实而依赖于搜集到的事实。――并且搜集依赖于探究的概念化原则。”[5]施瓦布认为,通过探究获得的知识不仅是获得的事实知识,还有解释这些事实的知识。这些事实的解释依赖已获得的事实和探究前所做出的假设,是从这两个方面做出的推断。科学探究是在概念框架中引领探究实践发展。探究的概念化原则具有可修正性。探究的原则是不断更新的,科学知识是不断发展的。正是探究的这些概念与原则的不断更新导致对探究实践的不断更新,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新科学知识。随着探究原则的变化及事实的重新选择、组织和利用,新的知识可能会被重新得出。因此不仅这种个人的观点本身,个人对科学观点的研究、表述本身会存在一些可能会存在的问题,而且这些概念、原则及其结论都会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而不断发生变化。科学知识必须经历不断修正的过程,科学必须作为不断探究的过程。

(二)科学知识的效度要求促使知识进行不断修正

科学知识认定有两个重要标准:信度与效度。信度要求指导科学探究的原则是真实的,科学结论(知识)的得出是真实的。然而,他认为有另一个标准是同等重要的。这个标准被称为效度。效度要求科学结论是有效的、尽可能反映科学本身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他指出:“我所举的早期的和原始的指导性原则的那些例子,如向性原则,或特点的心理性原则,或早期的不能分隔的基本元素的化学概念,没有满足效度标准。注意每个例子中的失败,这些失败说明缺少充足的效度。动物行为对独立的行为刺激减少了一些独立的反应。但是我们自己本身的和动物的知识使它不可能的是:任何动物的行为都很可能只是一个分离、独立事件的集合(repertory)。”[6]一些科学结论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因缺少效度所导致的,因为在有的科学探究中往往过于重视信度而忽略效度。总之,他认为,效度的标准要求我们选择作为重要的数据将不仅是可信的,还是典型的。这要求指出这些数据作为我们探究的合适数据的原则要尽最大可能地反映他们所应用的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从信度与效度这两个标准的作用中,呈现科学知识的可修正性特点。科学结论本身抽离具体情境时具有受限性。因此,从科学知识自身不断发展的角度看,抽离情境中的知识还是会不断修正并发展的。

三、科学知识具有多线性

探究可能会使产生的知识呈现出多线性特点。施瓦布指出:“当探究大范围开始进行时,他们的学科内容是复杂的,产生的知识可能会呈现出我们还没有讨论的特点。我将要把这个称之为多线性(multilinealism)特点。”[7]

(一)不同视阈下对同一领域某一主题的研究结果不同

学科内容的丰富性和学科本质的多样性,可以允许几种有效原则的同时应用。学科内容可以被通过不同探究以不同方式设计。每一个概念可以指向一个关注学科的不同数据和一个解释数据的多样性模式。虽然通过同时发生的方式,但得出的研究结果可能会是明显不同的,大量多样性知识便会在领域中出现。例如施瓦布指出:“在个性研究中,弗洛伊德的(Freudian)调查可能在个性被视为一定少量‘心理机体’中的焦虑和平衡的结果的指导下进行,例如弗洛伊德的最原初三种:自我、本我和超我。这些研究将会关注这些‘机体’的性质,他们发展的条件,与他们通常所经历的标准的偏差,所有这些在明显的行为和意识上的结果。”[8]但同时,“被其他调查探寻的其他研究把个性设想为从学习体验和人际关系的挫败和成功中获得的焦虑和满足的全部。这种研究会用数据关注焦虑和满足的本质,产生他们的条件,他们交流的方式,他们的持久性,以及改变他们的手段。这种研究也会关注个人文化的形式,试图探明沉浸于从一代到另一代交流的焦虑中的每种文化中的学习条件和问题领域”[9]。由此可见,他认为,不同研究视阈中的同一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结果很可能是不同的,呈现出多线性特点。

(二)多线性探究在一定情境下可以在许多领域中发现

多线性探究在行为科学中最显著。施瓦布指出:“在一段时间它在生物学的一些领域中存在了许多年。它甚至在物理科学中也发生了简短片刻。然而,它在行为科学中是最显著的。个性的研究,一般心理学、政治科学、社会学和经济学,是完全的多线性(multilineal)科学,用许多方法同时运行去产生不同的大量(body)知识。”[10]他认为,行为科学中探究的多线性在这里是关系密切的,因为两个因素的结合。“一个事实是,大量的我们的国家问题是政治、经济和社会心理的。另一个事实是,行为科学的多线性在我们的公众中产生了深重的怀疑和对这些科学的担忧。正从科学的结论性修辞的错误的超纲课程(meta-lesson)中学到的是,科学知识是经常和永久如一,并且正确,我们的公众很少能把行为科学看做是不同于冲突的和毫无根据的见解”[11]。由此,他认为这两个因素的结合已经创设一个情境:大而重要的问题不能被直接和明智地处理。

科学具有发展性,原来可能正确的结论现在可能变得不正确。科学知识有效性的需求导致科学知识要不断修正。科学知识的修正充满了创造性,探究促成了科学的发展,知识的修正能够促进科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2][3][4][美]韦斯特伯里,[美]威尔科夫,主编.郭元详,乔翠兰,主译.科学、课程与通识教育:施瓦布选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54、56、63、63.又参阅 IAN WES

TBURY and NEIL J.WILKOF.SCIENCE, CURRICULUM, AND

LIBERAL EDUCATI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 LONDON,1978:69-70,71-72,81,81.

[5][7][8][9][10][11]Joseph J.Schwab.The Teaching of Science.The Teaching of Science as Enquiry.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1962:13-14,49,49,49-50,50,50-51.

[6]Charles F.Madden.Talks with scientists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press.feffer & simons, inc.London and Amsterdam,1968,13.

第5篇: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古典管理学派的管理理论,是人类管理思想史上奠基的管理理论。它实际分为两个系统,一个以美国泰罗为代表,另一个以法国法约尔和德国韦伯为代表。前者称为科学管理学派,后者称为行为科学学派。

1.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学派的思想,集中体现在泰罗1911年出版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中。泰罗重点研究了在工厂管理中如何提高效率,主张一切管理都应用科学的方法加以研究和解决,其科学管理理论的核心是:倡导工人与雇主要通过“精神革命”进行合作,并提出了一系列提高效率的科学方法与原则,如工作定额原理,标准化原理,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对工人进行培训、实行管理与执行的明确分工、管理控制上的例外原则等。泰罗思想主要侧重于企业生产的现场管理。

泰罗之后,还有一些人对科学管理理论做出了贡献。如:甘特,发明了编制作业计划和控制计划的横条图管理技术,使生产组织工作逐步标准化,他还对工资制度更深一步研究,提出“甘特作业奖金制度。”福特,在1914年—1920年首先在汽车工业中创造了流水线生产,把生产的空间组织联系在一起,促进了工业生产的标准化,为实行生产的自动化奠定了基础。

2.法约尔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主要是法国的法约尔。法约尔理论的贡献体现在他的著作《工业与一般管理》(1916年),他提出把管理分为五大要素,即计划、组织、协调、指挥、控制等,并提出了管理的十四项原则。他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概括了一般管理的理论、要素、原则,着重研究企业的全面经营管理问题,指出工业企业经营活动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他认为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的合理化,管理人员职责分工的合理化才是企业管理的中心。

另外,德国的韦伯也是管理组织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建立一种高度结构化、正式的、非人格化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认为这是最理想的组织结构,并提出了三种权力种类,认为其中合理———合法的权力是官僚集权组织的基础。其代表作为《社会和经济理论》,韦伯的官僚制组织理论,是适应传统封建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需要而提出的。

它具有里程碑性质,影响十分深远。

科学管理理论不但在当时起了划时代的作用,而且对以后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它着重研究企业内部的生产管理,提出了科学的工作方法,严格的奖惩制度等,这对于以后的工作具有一定指导意义,但它忽视社会条件对工作效率的影响,忽视了人际关系的研究等,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由于古典管理理论的局限性,1924年,以美国哈佛大学梅奥教授为代表,创立了“行为科学”的学说,由此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行为科学理论的时期。

二、行为科学学派的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是一种诞生于近代,形成于现代的管理理论学派。其早期为人际关系学派,是于二十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通过霍桑实验而形成的,其代表人物是梅奥。他的代表作是《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他运用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人的行为及产生行为的原因,指出调动人的内在积极性才是管理的最佳办法。其主要观点是:不能把工人看成是单纯的“经济人”,他们是复杂的“社会人”;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建立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强调领导者的能力。

另外,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也是行为科学派的一类。马斯洛认为人是有需要的动物,人的需要有轻重层次,并将人的需要分为五级: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通过满足人的不同需要来达到激励人员的作用。不过,马斯洛的理论只说明了需要与激励之间的一般关系,没有考虑到不同的人对相同的需要的反映方式往往是不相同的,而且他没注意到工作和工作环境的关系。正是由于该理论的不足,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了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对需要层次理论作了补充。他划分了激励因素和保健因素的界限,分析出各种激励因素主要来自工作本身,这就为激励工作指出了方向。

可见,行为科学理论重视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侧重激发人的创造性。主要研究个体行为、团体行为和组织行为。

三、当代西方的各种管理学说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专业化程度日趋提高,协作关系更为复杂性,各种管理理论随之产生。

孔茨等人把法约尔的行为科学理论发展成为管理过程学派,其基本思想仍然是“每个主管人员的任务就是设计和维护一种环境,使身处其间的人们能在集体内一道工作,以求有效地完成集体的目标”。

巴纳德的社会系统学派自成一家,他在分析了个人与组织后提出了组织的三要素:协作的意愿、共同的目标和信息的沟通。给出了协作系统在共同目标下的组织的结构关系,目标是使组织有效率。

西蒙继承了巴纳德的思想而创立了决策理论学派。西蒙等人认为:组织就是作为管理者的个人所组成的系统。决策贯彻于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就是决策。在他的组织系统中使理论上决策最优和实践上的令人满意二项标准之间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数量学派认为管理就是制定和运用数学模型与程序的系统,就是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示计划、组织、控制、决策等合乎逻辑程序,求出最优的解答,以达到企业目标。在企业的目标下,用数学来解决管理与被管理之间的关系是该学派的特色。

德鲁克所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认为,“企业的目的是创造顾客”,在此目的下管理就是对人进行管理的技巧,是用技巧来解决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问题。

经理角色学派认为经理所承担的角色体现了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角色这一概念是行为科学从舞台术语中借用到管理学来的。角色就是属于一定职责或地位的一套有条理的行为。演员、经理和其他人的角色都是事先规定好的,虽然各人可能以不同的方式来解释这些角色。

四、现代企业管理新理论及发展趋势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竞争愈趋激烈,企业外部环境复杂多变,管理学界开始重点研究如何适应充满危机和动荡的国际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谋求企业发展,并获得竞争优势。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战略管理理论。1975年安索夫的《战略规则到战略管理》出版,标志着现代战略管理理论体系的形成。迈克尔·波特的《竞争战略》(1980年),把战略管理推向顶峰。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迅猛发展,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很快,企业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1990年彼得·圣吉出版其所著《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提出必须进行五项修炼,即‘锻炼系统的思考能力,超越自我,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的远景与开展团队学习”,以建立学习型组织。

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应顺应以下几个趋势:

1.以经营决策为中心。经营决策是对企业整体行为过程和各种经营活动所达到的目标和实现目标应采用的策略和方针所进行的抉择。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关系到企业发展的全局和长远的利益,决定着企业的成长和发展。

2.把人作为中心来管理。企业管理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做好人的工作,注重行为科学的研究与应用,加大对人力资源的培养与使用,全面提高职工素质,采用各种措施调动人的积极性,使职工更多地关心企业各方面的工作,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

3.广泛地吸收优秀科技成果。“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而且是第一生产力”,这充分体现了当代企业的竞争不仅是产品的竞争,还包括技术竞争。当今世界,是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的时代,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层出不穷,企业如果不善于利用新技术去开发新产品,就不能牢牢地控制市场,更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集权与分权相结合。企业要根据自己的规模、类型、人员等条件,构建良好的组织结构,建立合适的企业制度,实行集中决策,分级管理的管理模式,充分利用授权的管理艺术,调动不同部门、岗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现代管理理论仍在不断地发展中,各学派理论将会相互渗透,相互补充,必然会有更合理的理论出现。处在经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更应汲取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将之付诸实施,这必将会提高中国的管理水平,使中国在国际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

摘要:针对管理理论的由来,对各类管理理论进行阐述和分析,反映管理理论的发展过程,并针对现代管理理论的内涵进行阐述,反映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

关键词:管理特征;管理理论;现代企业管理要求

管理活动自古就存在。管理是一种社会现象或文化现象,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会有管理存在。然而,管理活动真正形成为理论,却是在工业企业产生之后。工业企业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管理是随着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百年来,随着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发展,企业管理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逐步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科技的发展,使管理工作不断复杂,仅仅凭借个人的经验管理企业已不能适应企业的发展与需要,企业迫切地要求提高管理水平,把多年的管理经验加以总结,使之系统化、科学化、标准化,用科学的理论代替传统的管理。最早提出科学管理理论的就是美国的泰罗,泰罗思想的出现标志着企业管理理论的形成。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2]全国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专业教材编写组.企业管理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李光.21世纪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趋势[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1(3).

第6篇: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大学行为文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17-0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一种对价值的追求与价值的创造[1],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是组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四大要素。大学的行为文化是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表征要素,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素,更是实现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必然要素。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说到底都是为大学行为文化的实现所创造的条件。国外的文化背景与我国截然不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早已完成,而我国大学的行为文化几乎是空白,就连我国顶尖级的名校来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其行为文化。没有良好的行为文化,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只是一句空话或口号。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与建设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现状

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2000年初提出了行为文化的概念,并从诸多方面对大学行为文化进行了探讨。李云清(2001)的《浅谈行为文化与素质教育》,刘合波(2001)的《网络对高校行为文化的影响》[2][3]是比较早地提出了高校行为文化问题的,但此后5年内没有人研究大学行为文化,6年后李莉丽(2007)的《从行为文化角度看英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特点》,论述了学生会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且分析了宿舍文化、多元的文化和特定的历史传统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4]张桂霞(2007)在《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阐述了大学行为文化的主体、大学行为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地位、大学行为文化的本质表现形式等问题。[5]程迪(2008)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刍议》中分析了现代大学生行为文化的现状及产生原因,探讨如何建设大学生行为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6]胡树森(2008)对加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O进行了思考[7],左晓民(2008)分析了价值视野中的大学行为文化养成问题 [8],陆荣林(2008)提出了根据职业特点建设学校行为文化的观点。[9]李霞(2009)则从大学管理角度对行为文化建设进行探讨,阐述了大学管理行为文化的科学内涵、大学管理行为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10]而王登恕(2009)从和谐校园视角,强调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从行为文化着手,从一个侧面探讨了行为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11]

进入2010年后,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与之前相比,略显系统与深入。何独明(2010)在大学校园文化概论[12]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校园行为文化的特征与作用、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途径与方法,认为校园行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社团,但忽略了大学教师队伍这一载体。而刘剑波,陈超(2010)主张高校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应着重从教师的主导文化建设、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规范基础文明行为、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的修炼、科学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与行业行为文化的对接等五个方面入手。[13]周华琼(2013)认为大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关键;文化建设的成效要通过全体大学教职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和检验。当前教师的教学学行为,学生的学习、道德行为和学校的行政行为存在一定的缺失。[14]薛瑞,张慧敏(2013)认为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大学诚信行为文化建设应该从师德塑造、学风引领、转变管理人员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15]石维富(2013)倡导大学行为文化主要通过大学教师、大学生、管理服务人员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可以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管理人员的管风以及优良校风的建设入手加以实施。[16]蓝鹰、周伟(2004)强调,在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大学领导者的道德行为、管理行为、学术行为、社交行为和言语行为对整个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17]吴秋凤,苏丹(2015)分析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特性及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8]

总之,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还处在低级阶段,一方面,因为我国目前物质文明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低端水平。另一方面,只有复合型的研究人才才能胜任这一工作,而我国目前符合这一要求的人才还十分稀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交叉缺乏,理论深度不够

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目前仍然停留在文化本身的概念当中,如要研究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行为与心理的关系是怎样的,就涉及行为科学的研究范畴了。心理活动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人的需要、动机、认知等心理过程和人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等等这些问题是研究大学行为文化的基础。就现有研究文献看来,大学行为文化的学科交叉研究还没有,就其文化本身的研究深度也是不够的,刍议、浅谈、思考和初探之类的文章较多,另外,作者的观点中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不够清晰,如“校风建设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一命题就是错误的。这些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还没有,都是在一般刊物上发表,足见其理论深度是不够的。

(二)思辨研究较多,实证研究或缺

综合我国现有的研究文献,全部都属于思辨研究的文章,如果没有行为科学理论作为基础,仅仅靠凭空想象去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只能习惯采用思辨的方法。进入21世纪,国际上仅采用思辨的方法已经被淘汰,我国缺乏的是实证研究。90后的一代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和活跃,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发展选择方向增多、区域扩大。因此,思辨式的研究和说教式的指导作用就大打了折扣。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客观规律和实际中的应用,如果一个问题反反复复地去空谈,其研究的意义就丧失了。

(三)研政分离突出,研究经费短缺

关于大学行为文化,我国的研究者多数是无执行权力的人,而有执行权力的人又不去学习和研究,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研政分离现象,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尽管有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但由于没有执行权力,最终不了了之。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课题经费无法与自然科学相比,客观上制约了研究的发展。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学习相关知识和参与相关研究,否则就难以识别、驾驭和指挥高校工作者,即使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在建设大学行为文化中应用。

三、发展的趋势

(一)未来研究的内容

1.研究大学行为文化的初步形成机制、组成要素与发展模式。大学行为文化的初步形成机制、组成要素与发展模式是客观规律的体现,按照客观规律建设大学行为文化,工作才能有绩效。当然,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国家,每一所大学在建设其行为文化时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

2.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组织凝聚力的影响作用。未来大学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内容是整体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科学研究,或是在社会服务上,都将是衡量一个大学水平的重要方面。一个实力强的大学如果没有凝聚力,其发展将会是畸形的,而这种凝聚力靠什么形成和培养?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缺少了大学行为文化,还是空洞无物的。大学人的精神风貌、高雅气质、组织凝聚力等都体现在大学人的行为之中,大学组织的凝聚力是大学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和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

3.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人才培养动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大学的头等要事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不仅是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塑造大学生良好的行为,同时也是大学教师自身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大学人在大学校园的行为一旦形成一种文化后,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种场动力作用机制是什么?我们能否掌握这种机制去更有效地培养合格的人才?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出现,会丰富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内容。因此,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人才培养动力作用的心理机制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将会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二)未来研究的方法

1.多学科交叉与整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如果仅仅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很难有新的突破,必须结合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行交叉研究,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单一学科的研究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缺陷,只有多学科交叉,才能有新的突破和发现,才能避免片面性,才能便于在实践中应用。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下而产生的。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在于应用,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如果只从理论上探讨,不去进行应用研究,可能是凭空想象,纸上谈兵;只搞应用研究,不去进行理论探讨,可能是原地踏步,难以突破,甚至会走弯路或出危险。只有把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才能取得信服的研究成果,才能在建设大学文化中得以应用。这一过程仍然是遵循着“理论―实践―比较完善的理论―再实践”的发展轨迹。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者研究取向分道扬镳,最后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走向整合,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实证研究逐步成为主流。除了采用现象学、问卷法和调查法以及理论上的探讨、宏观上的评论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外,未来会更加强调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在内的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相结合,即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相融合的综合性研究。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将会成为大学行为文化研究的理论支持。尽管大学行为文化的证研究,现在还没有见到有关研究成果的报道,但强调问题解决的可操作性是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因此实证研究逐步成为主流。分析大学和揭示大学行为文化产生的心理机制,探究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方法没有实证研究是难以服人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5-10.

[2] 李云清.浅谈行为文化与素质教育[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1(1):75-77.

[3] 刘合波.网络对高校行为文化的影响[J].枣庄师专学报,2001(18):32-34.

[4] 李莉丽.从行为文化角度看英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特点[J].沧桑,2007(5):215-216.

[5] 张桂霞.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5-109.

[6] 程迪.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刍议[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6-69.

[7] 胡树森.加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5-7.

[8] 左晓民.价值视野中的大学行为文化养成[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43-45.

[9] 陆荣林.建设有职业特点的学校行为文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30.

[10] 李霞.大学管理行为文化建设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18-119.

[11] 王登恕.和谐校园行为文化――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139-141.

[12] 何独明.大学校园文化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3] 刘剑波,陈超.对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42-144.

[14] 周华琼.行为文化: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61-165.

[15] 薛瑞,张慧敏.略论大学诚信行为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J].科教文汇,2013(11):12-14.

[16] 石维富.试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33-35.

第7篇: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评析;管理学;范式;维度

[作者简介]钟红艳,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08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5-0032-02

一、研究范式

(一)泰罗范式

关于管理的思想虽然由来已久,但在西方成为系统的管理理论,则公认是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此后,从其发展的历史及内容来看,西方经济管理理论各学派的形成基本分为三个阶段,其第一阶段就是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形成的所谓“古典管理理论”。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有美国的泰罗、法国的法约尔、德国的韦伯等。其中泰罗等人倡导的科学管理,主要探讨了在工厂中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西方管理学范式的三种维度》(以下称《维度》)一文中科学主义范式以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为代表,因而也被称为“泰罗范式”。泰罗范式的核心是如何使工作更加多产和高效,科学管理注重的是如何改进职工的工作表现,演示了工作要素的可辨识性和可重复性。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于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

(二)行为科学范式

管理理论形成的第二阶段是从本世纪二十年代开始的“人际关系”――“行为科学”的理论。管理学范式的第一次变革是由早期行为科学即人际关系学说完成的。作者在《维度》中阐述了科学主义范式维度后紧接着运用行为科学范式对对科学主义范式维度进行比较,以梅奥为代表的人际关系学说率先对科学主义范式维度提出了批评。他们认为。管理的对象不仅是物的管理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管理问题,因而就产生了管理中的人的因素和领导方式等问题。针对科学主义范式维度的不足,人本主义范式对其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其增加的维度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1)单个行为主体的社会性;(2)社会系统中的人;(3)组织中的人;(4)群体。从人本主义范式的理论主张可以发现,行为管理是为解决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而出现的。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是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

(三)文化主义范式

管理学从诞生之日起,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就是管理理论中注重技术与注重人的两个主要方面:这两个侧翼的发展构成了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它们都是管理学范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那种将管理学范式人为地划分为科学主义范式或人本主义范式的做法是极为错误的,这会严重地阻碍管理学的发展,也预示着管理学范式必须进行新的建构,增加新的范式维度。紧接着,作者用文化主义范式说明文化主义范式维度及其维度增加新的内容,从而得出结论:从人类管理活动和管理知识的文化本质来看,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之间的对立并非不可融合,它们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基因,都是管理的一种文化存在。管理学始终强调把科学性与人性这两种基本的追求联系在一起;管理理论的发展所强调的恰好是这两极的相互吸收、相互融合。因此,文化主义范式维度并不是要消除其他范式维度,而是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的条件下对科学主义范式维度和人本主义范式维度的进一步综合。

二、研究思路

《维度》中一开始就介绍了范式的概念。西方管理学的范式概念是从托马斯・S・库恩的科学哲学理论中转移过来的;从而引出范式的维度,指出范式维度被视为影响研究设计和范式取向或指向的一个重要变量。每种管理学范式不仅有自己独特的维度,而且都具有各自的“硬核”和“保护带”。管理学范式的维度不仅有科学主义范式维度,还有人本主义范式维度和文化主义范式维度。接下来作者对每个维度进行详细的解剖,说明每个维度出现的背景和对管理所作的贡献。但随着管理学的发展,在泰罗范式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科学主义范式以实证主义、经验主义为哲学基础,把人的认识局限于人的经验所及的领域,科学主义范式已成为管理学的发展的绊脚石,针对科学主义范式维度的不足,人本主义范式对其进行了必要的修正,它的出现解决了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但人本主义范式也有自己的缺陷,它把管理学看成是完全由人建构的事业,从而忽视了技术。从人类管理活动和管理知识的文化本质来看,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之间的对立并非不可融合,它们存在着共同的文化基因,都是管理的一种文化存在。最后。作者提出应该超越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的对立,把管理学建立在文化主义范式的基础之上。

三、研究方法

(一)比较研究方法

《维度》中作者一方面通过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优缺点的对比,得知科学主义范式维度的不足,在此基础上介绍增加维度的几个方面,从而解决了效率与人性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从科学主义范式和人本主义范式的根本分歧来看,科学主义范式把管理学看成是纯理性的活动,人本主义范式则把管理学看成是完全由人建构的事业;另一方面从早期管理学发展的历史来看,科学主义范式注重技术而人本主义范式注重人。此外,通过对比得出那种将管理学范式人为地划分为科学主义范式或人本主义范式的做法是极为错误的,这会严重地阻碍管理学的发展。这也预示着管理学范式必须进行新的建构,增加新的范式维度即文化主义范式维度。

(二)归纳法

《维度》中作者分别介绍了科学主义范式维度和人本主义范式维度,首先指出如何运用现代科技成果,在管理中追求效率、效用、科学和理性,使管理更加科学化,经济人假设仍然是科学主义范式维度的“硬核”;其次,通过人本主义范式维度的分析,说明对人性进行深入的研究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准则,使得管理活动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人和组织与环境的关系时达到最佳的平衡状态,更加符合人性,社会人假设是人本主义范式维度的“硬核”;最后,通过对文化主义范式维度的作用分析得出结论:它本身具有管理学理论演变的内在的历史必然性,是对“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的扬弃和超越。文化主义范式并不是完全否定科学主义范式或人本主义范式,而是用一种综合范式观来代替“非此即彼”的单一范式观。

第8篇: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教育管理;管理学理论

萨乔万尼认为教育管理学从其他知识领域、学科接受了太多的影响,是缺乏特新的一门学科。只要教育管理学没有理论创新,它将仍然处在管理科学和教育学科的边缘。从教育管理学的概念来看,教育管理学借鉴了组织理论、行为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但这些知识大多是通过管理学被引入教育管理学中的。尤其是,近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行政管理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对教育管理学研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从以下方面来论述管理学科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作用。

一、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作用

科学管理理论可以概括如下:科学,不是单纯经验的方法;协调,不是不和;合作,不是个人主义;最高的产量,取代有限的产量;发挥每个人最高的效率,实现最大的富裕。”

1.以考核为手段,重视质量和效率

学校组织的总效率是直接和教师的工作效率联系在一起的,学校管理人员通过对教师进行分工,并按教学成本分配教育经费。定期对教师工作进行考核,根据标准检查学校产品的理想标准,并规定学校的教学方式及生产者(教师)必备的资格和工作准则。教师需按照管理者制定的详细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材组织教学。

2.将学校管理看似工厂管理

学校除了教育以外,还承担了工厂的角色。教师是“工人”,教学是“劳动”,而学生是“原料”和“产品”,为保证质量,学校管理人员控制着“教育生产线”的流程,并向教师提出相应的工作要求。通过实施恰当的、可以量化的标准,获得某些教育方面的收益。教师根据该标准了解教育的目标,校长则可以衡量教师的工作情况,并据此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估。

3.职能分离,保证工作程序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学校各部门的职能需分离开,学校管理人员的责任是分析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工作,选择“执行每一项具体任务过程中的最好方法”,并将这些方法提供给教师。教师的职责只是按照这种方法实施教学,不参与选择、决定这种“最好方法”的过程。

二、科层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作用

60年代以后,西方教育界对科层组织越来越显示出浓厚的兴趣,引导教育家们更接近一般管理的研究轨道。随着科层管理理论的介入,学校管理者更注重学校正式组织的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它使教育管理的研究者们意识到权力问题、一般规则问题和组织功能失调等问题。

1.管理效率是教育管理的生命线

强调管理效率是科层理论的最大特征。学校教育是一种理性的过程,需要以有效的方式来运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人力和物力资源),保证有限的教育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产生最多的效益。如何提高学校行政的工作效率及教师的工作效率,是教育管理者面对的首要问题。

2.分明的管理层次

科层理论注重分明的管理层次,在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层次不同分工也不尽相同。教育行政部门及学校内部的各个管理层,其职、责、权的分配都要明确合理,在管理过程中要克服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以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行、规范性,从而提高学校的办学绩效水平。

3.完善的学校组织结构

学校是一个微型社会,具有完整的组织架构,校长、行政人员、教师、学生与其他人员组织中,根据从属关系,其地位、职能和责任方面的存在差异,进而形成了不同的权力分布。未达到理想的管理目标,需要把不同权力层级的人员组织起来,充分发挥集体精神,以期达到最佳的合作模式。

三、行为科学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作用

教育管理者还要善于分析、研究教职工、学生的需要层次和结构,改善学校内外的人际关系,增强群体意识和组织的凝聚力。行为科学管理理论使教育管理学倾向于强调教师在学校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严谨的方法,分析学校组织环境对教师个人或群体行为的影响,在管理过程中,要重视个人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增强教师、学生自我激励、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能力。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教育管理理论发展的作用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更关注政府效率问题,通过改革制度,改善政府行政的困境,缩小政府职能范围。它主张政府要简政放权,集中力量提供公共物品,弥补市场不灵,调节宏观经济;消除外部效应;目前,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已被运用到教育体制的改革中,出现了一些政府放权、基础教育服务供给与消费市场化、教育行政部门向社会购买服务等取向的尝试,如择校管理、公立学校的私营管理等。

参考文献:

[1]屈新珂.论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及教育管理的意义[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杨天平,衷发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应当走向融合———教育管理价值取向[J].教育与现代化,2002,04.

[3]张忠山.我国教育管理价值取向应以科学管理为基础[J].江西教育科研,1999,01.

[4]林高标,林叶舒.浅论科层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J].肇庆学院学报,2006,04.

[5]宋书文.论行为科学在学校教育管理中的应用[J].广西师院学报,1990,01.

第9篇:行为科学的概念范文

近年来,关于行为审计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它所带来的心理认知研究、行为决策探索在跨学科的应用中已经成为了典范代表之一。行为审计理论发展的基础是行为学理论的快速发展,行为学研究内容在行为审计中的不断发展与应用也反向地促进了其自身科学的发展。纵观国际,行为审计已成为中央银行内部审计研究的重要创新点,中央银行内部审计工作组(CBIA)更于2014年成立了一个新的工作组,专门负责研究行为审计,可见行为审计在人民银行中的应用正越来越深入。

一、行为审计的基本概念体系

(一)审计目标

基于审计委托关系理论,从审计人的视角分析,行为审计的审计目标就是对行为的效益效果进行鉴证,是对委托人关注的人某些特定行为是否符合委托人的期望进行鉴证,并在此基础上,发表专家意见。审计人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搞清楚人究竟有哪些实际行为,并在此基础上,判断这些实际行为与委托人期望是否一致。这种鉴证的本质就是鉴证人是否存在行为机会主义倾向。委托人视角的审计目标就是通过对行为审计意见的使用来约束人的行为机会主义倾向,从而使得人不发生或很少发生偏离委托人期望的机会主义倾向。

(二)审计主题

行为审计的主题是特定行为,审计人需要就被审计对象的特定行为发表意见。例如舞弊审计是典型的行为审计,其审计主题是被审计对象的舞弊行为。要判断被审计对象是否存在舞弊行为,需要对舞弊行为进行分解,这就出现了审计命题,也就是审计人需要鉴证被审计对象在哪些具体方面存在舞弊。

(三)审计依据

从行为审计来说,审计依据是判断人行为是否适宜的既定标准,是关于被审计对象应该如何行为的具体规定。审计人要做的是收集证据,判断被审对象是否按这个具体规定在行为,如果不按规定行为,还要判断其偏离程度,如果偏差超出重要性水平,就判断为行为不合规。例如,管理审计,本质上就是判断被审计对象的管理行为是否偏离既定的管理标准。

(四)审计方法

行为审计主要是考察行为过程、动机及结果,或者是对行为人的环境及心理因素的考察,所以在行为审计方法的使用和选择上,要将一般的应用方法与分析法、实验法、调查法及其观察法相结合。在实施中,可以借鉴常规审计方法,例如审阅、询问、观察、调查等;也可使用一些发展成熟的专门方法,例如,重新执行和穿行测试。同时,还可将其他审计形式运用于行为审计,例如调查问卷、设立意见箱、公布联系电话、座谈会、走访有关单位等。但是,总体来说,相对于常规审计,行为审计方法还远未成熟,对于许多行为,还没有适宜的审计方法。

二、行为审计在人民银行的运用

(一)人民银行行为审计的目标

通过运用科学的行为审计评价方法,对人民银行被审计对象的履职行为目的、行为流程及行为结果进行考察分析,并对其行为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价与分析,据此解释履职行为动机。由于履职行为动机在整个央行履职行为结构中尤为重要,能够指引履职行为目标,决定履职行为手段和方法的选择,最终直接影响履职行为结果,所以人民银行行为审计的目标是正确地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对象的履职行为动机,预测其履职行为规律,监督和控制异常履职行为的发生,激发良好履职行为动机,最终促进央行总体工作目标的实现。

(二)人民银行行为审计的模式

人民银行的行为审计可以以两种模式开展,一是以被审计对象的管理行为为主要审计内容,完全摒弃常规审计紧抠制度,注重考查是否违规、违法的做法,以审计对象的履职行为心理因素及社会因素为切入点,全面分析其心理需要满足程度、动机激发适当性、个性特点等;二是在常规审计中融入行为审计,即使用行为审计的基本理论、思想和方法,分析审计证据中的行为动机、行为规律及行为结果。基于我国行为审计学理论发展的现状,以及央行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的现实基础,笔者建议在初步阶段,以第二种模式逐步开展行为审计。

(三)人民银行行为审计的流程

如上所述,行为审计作为一项创新性审计理念,目前不能完全脱离常规审计流程,而是应贯穿于?魍成蠹频牟僮鞴?程之中,因此,人民银行的行为审计应以传统审计流程为基础,在实施过程的某阶段融入行为学的相关理论,指导审计项目的全面开展。

人民银行行为审计与履职离任等常规性审计流程的区别主要存在于“行为预分析”和“审计实施阶段”的审计取证环节。一是在实施项目之前,应开展“行为预分析”环节,其中包括:在审前确认行为目标、考察行为动机、测试行为过程、评价行为结果等。通过“行为预分析”,可以评估审计风险、预测审计重点,从而对“前期准备阶段”草拟的审计方案进一步加以完善。而“行为预分析”所形成的评价报告,又成为“报告形成阶段”所形成审计报告的重要参考。二是在“审计实施阶段”,对于发现的重点问题,应充分利用人性论、动机论、挫折论、群体论等行为科学理论,进行分析评价,从更深层次理解挖掘问题成因。

(四)人民银行行为的行为分析

行为审计的主要环节是对审计对象的行为分析,通过具体的行为分析流程,即确认行为目标、分析行为动机、测试行为流程、评估行为结果,形成评价报告等,全面分析评估审计对象的心理需求满足度、动机激发适当性、行为结果的效益性。另外,对人民银行行为目标的确认一方面要立足于全行所要达到或追求的总体工作目标,另一方面要根据审计对象所处的不同职位,确定所应实现的具体目标。

(五)人民银行行为审计成果的运用

审计成果的运用是审计工作的核心,是审计质量的保证,也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目的。行为审计是“以人为本”的审计形式,因此应从加强央行内部的管理行为这一方面充分利用审计成果,从审计对象的工作动机、领导方式、下级特点以及组织结构等方面对症下药,切实提高履职绩效、管理水平等。同时,设立适当的激励方式和方法,使央行岗位责任制与职工的行为方式相吻合。从上而下推动央行履职目标的实现,从而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三、行为审计运用于央行内审业务的要求

(一)明确审计目标, 把握审计方向

明确审计目标是开展行为审计工作的基础, 也是控制审计质量的源头, 是整个审计工作中的第一道工序。与传统的内部审计不同, 行为审计是对审计对象目的、行为流程及审计结果进行考察分析,并对被其行为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做出科学准确的综合评价,它不局限于传统内部审计所进行的合规性和合法性鉴定,而是深入到心理认知的评价层面上来。

(二)加强创新, 完善行为审计程序

尽管人民银行行为审计的大体程序与其它类型审计一样, 基本可分为审计计划、实施、报告和后续阶段。但行为审计毕竟是新兴的审计理念, 没有现成的有效的模式可以遵循, 实际工作面临很多新的问题。在尝试开展行为审计时,应加强对行为科学理论的探索,将其融入于常规审计项目的实施流程之中,从而探索建立完善的行为审计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