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短篇哲理故事范文

短篇哲理故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短篇哲理故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短篇哲理故事

第1篇:短篇哲理故事范文

关键词: 博尔赫斯 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 时间 迷宫 可能性

自詹姆斯·乔伊斯始,人们便开始不断地探索与追问小说的可能性限度到底是什么,小说可以展示什么样的想象时空。小说之所以为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就在于作家们不断地在试验中拓展小说文本的无限的可能性。《交叉小径的花园》[1]集中体现了博尔赫斯在艺术上追求新奇、独特、别出心裁的特点,以及他最热衷的关于迷宫和时间的两个话题。可以说,这个短篇小说是博尔赫斯的标志性作品。

这短篇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从体裁上看是一份犯人的狱中声明。博尔赫斯自己评价这部小说时说,读者将目睹“一次犯罪的经过及其一切准备活动,读者不会不知道这次犯罪的动机,但却不理解——在我看来是这样——直到最后一段才会明白”。[2]小说发生在1916年的英国。主人公名叫俞琛,是一个中国人,一战时期却在英国给德国人做间谍,被英国特工马登抓住,现被关押在狱中并即将被处以死刑。

故事由他的狱中供词伊始,开头却是莫名其妙地少了两页——“他的声明的开头两页已经遗失”。[1]俞琛在狱中供词的开头写到他已经得知同伙被捕,并被打死了,而英国特工马登马上就会前来追杀他,因为他掌握了一项军事绝密情报:英国大炮新阵地的名字——阿尔贝小城。这个情报无疑对于英德两国都极为重要。但在当时,由于条件有限,俞琛无法将这一重要的情报传达给其的德国上司。怎样才能把阿尔贝的名字传给上司?一一掠过自己拥有的东西,俞琛在逃命之前终于从电话簿上找到灵感:杀死一个与阿尔贝小城名字相同的人,这样,这起谋杀案就会见报,然后被害者的名字和俞琛自己的名字就会同时登上报纸头条。他的德国上司恰恰又是一个喜爱读报的人,只要他能读到这起谋杀案的报道,那么就一定能破译这其中的信息,从而摧毁阿尔贝小城。

于是俞琛即刻出发谋杀一位名叫史蒂芬·阿尔贝的人。列车在马登赶到之前开动,马登要追上他就得坐下一班火车,这为俞琛争取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当俞琛顺利地来到阿尔贝家前的花园时,惊奇地听到里面居然传出了中国音乐。与阿尔贝深谈之后,俞琛发现阿尔贝是一位曾经在中国待过多年的汉学家,他潜心研究的竟然是俞琛的曾祖父崔朋当年未完成的两项伟大事业:一部其中人物比《红楼梦》还要多,名为《交叉小径的花园》的小说,以及一座任何人进去都会迷失的迷宫。崔朋“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从事这两项不同性质的工作。但是有个来历不明的人暗杀了他,他的小说变得毫无意义,他的迷宫也找不到了”。[3]让他人不明所以的崔朋的小说被阿尔贝成功破解。原来崔朋并没有建造一座真实存在的迷宫,这个困扰了好几代人的迷宫其实根本就不存在。而崔朋写的混乱错杂的小说本身才是一座真正的迷宫,它是“一座象征的迷宫,一座看不见的时间的迷宫”。[3]正如文中所说,这部庞大的小说还可以看做是一个谜语,而其谜底则是那永恒不变的话题——“时间”。这座小说迷宫最终探究的正是关于时间的可能性的主题,但整部小说却连一个“时间”的字样都没有——“他甚至不愿意用含有‘时间’意义的字眼”。正像我们猜谜,谜语的谜底是绝不会出现在谜面上的。……俞琛和阿尔贝聊得十分投入,差点都忘了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读者也如同主人公一样,沉浸在他的虚幻的遐想中,忘了他“被人追捕的悲惨命运”。我相信,即使是再读这篇小说,也会有相当一部分读者忘了俞琛此行的真正目的。就在这时,俞琛看到有个人正在小径上走来——英国特工马登。当阿尔贝转过身去的片刻,俞琛掏出已准备好的手枪朝可怜的老头阿尔贝开了枪。马登冲了进来将其逮捕,当然,他聪明的德国上司也猜出了他的计谋,作为城市的驻扎着英国军队的阿尔贝最终被德国人炸成了废墟。

《交叉小径的花园》这篇小说的表层框架是一个间谍故事,充满了情节上的跌宕起伏和无限的悬念。但如果就此认为小说只讲了一个俞琛枪杀阿尔贝的故事则是不对的。这部小说显然不单单地描述了一起谋杀案。它在深层次上表述的是汉学家阿尔伯特讲述的迷宫故事——《交叉小径的花园》。无疑,这才是小说真正想要表达的核心所在。表层的间谍故事不过是个载体。间谍故事体现着通俗小说的特征,而迷宫故事则有着哲理小说的特征,博尔赫斯把深奥难懂的哲理作了浅显通俗的形式处理,让两者巧妙相融在了一起。

可以看出,《交叉小径的花园》有一个极其复杂的结构,它的叙事结构也有着明显的迷宫特征。开头的缺失和结尾的可疑不定,使小说成为一个没有进口也找不到出口的迷宫,让读者在这个封闭的空间里打转,造成循环往复的效果。小说既成为叙事的冒险,又成为阅读的冒险。在博尔赫斯的这篇小说中,叙事中有叙事,分叉中有分叉,每次分叉又都引出新的岔路。比如开头从《欧战史》的介绍到俞琛的供词是第一次分叉。里面的作为间谍的俞琛的故事、汉学家阿尔贝的故事、阿尔贝所研究的崔朋的故事,还有交叉小径的花园本身、俞琛谋杀阿尔贝的故事,以及作为小城的阿尔贝的覆灭,都可以看成是一个个分叉。在《交叉小径的花园》中,作者叙事的推动速度极快,读者面临着一个又一个的新的岔路。就像小说中崔朋建造的迷宫,里面的叉路可能是无穷的,他不断地在挑战着故事的可能性。这不禁让我们想到王小波的《万寿寺》——作者将探求可能性推向了极致,他想在这小小的文本里穷尽可能性。事实上,绝大多数文学作品都在探求可能性,相信可能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批判性思维,是每一个文学作者都想要做的事情。在《交叉小径的花园》中,情节的交叉表现在故事的多种巧合,时间的分岔和多维存在让情节的发展具有各种可能性。于是,互不相干的人和事就有可能因种种巧合而造成情节的交叉。这种分叉叙事隐含着一种生成,好像故事可以无穷地衍生下去,每一个岔路都孕育着新的叙事基因,表现出对无限可能性的追求,就好像博尔赫斯的另一部作品——《沙之书》一样,“无论是书还是沙子,都没有开始或结束”。[3]这就是一种分叉叙事,也是博尔赫斯在文本叙事结构上设置的迷宫。这种迷宫叙事就像真正的迷宫一样,充满了叙事的分叉和歧路,小说如同迷宫,这座迷宫里有一条小径通向中心,这就是表层故事揭示的间谍小说的小径。在这部篇幅短小的小说中,作者运用的高超的迷宫技巧使这掺杂着诸种文类的小说不仅没有臃肿凌乱之感,而且达到了为小说的虚构现实增添复杂性的目的。“而这种原来的小说具有的迷宫特征又被不同的中译本加强了。我对照了三个中文版本,开头关于《欧战史》这本书到底是哪一页记载了行动推延的历史事件,就有各不相同的翻译。一个版本说是22页,一个是242页,第三个则是272页。中文翻译(也许是排版工人)可以说是真正领悟了迷宫叙事的精髓”。[5]从这么一个小小的细节中,我们也可以窥探到现在出版图书的不严谨性。

“时间是永远交叉着的,直到无可数计的将来。”在《交叉小径的花园》中,汉学家阿尔贝这样对俞琛说。博尔赫斯在他那题为《时间》的演讲中认为:“时间问题比其他任何形而上学问题都来得重要。”[6]这就是博尔赫斯的小说化的时间观。他通过高超的叙事技巧让时间与迷宫最终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参考文献:

[1]博尔赫斯著.王央乐译.交叉小径的花园.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69.

[2]埃米尔·罗得里格斯·英内加尔.博尔赫斯传.东方出版中心,1994:339.

[3]博尔赫斯著.王央乐译.交叉小径的花园.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77.

[4]博尔赫斯著.王央乐译.沙之书.博尔赫斯短篇小说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381.

第2篇:短篇哲理故事范文

关键词: 说话文学 佛教 庶民性 文学性

日语中的“说话”一词,泛指口头叙说或书面记叙的短篇故事,而“说话集”则是将这些短篇故事按照一定的方法收录编辑在一起的故事集。这种方法通常称之为说话集的编纂方法。所谓“说话文学”,广义上指各种书籍中所收录的传闻杂谈、灵验传奇、缘起故事等,多是一些题材短小而具有纪实特征的短篇故事,偏于叙事,其内容则明显地传达出人们的喜怒哀乐和思想尚好。狭义上指文学史上平安时代至室町时代所编撰的《日本灵异记》《今昔物语集》《宇治拾遗物语》《古今著文集》等说话集中所收录的短篇故事群。正如《今昔物语集》《宇治拾遗物语》等作品的题目所示,现在被称之为“说话集”的作品原本多属于“物语”文学的范畴,只不过近代以来将其从中独立出来而已。一般认为如《源氏物语》《竹取物语》等“物语”作品多属于较长篇幅的虚构创作,兼具现实性、批判性等特点,而被称之为“说话”的作品则属于短篇的传承故事,有意虚构和创作的成分较少,以“说话集”的形式出现,多具有某种明显的编撰动机或说示意图。

一、说话文学的发展传承

说话文学从内容上一般可分为:胎生于神话的说话、佛教说话、世俗说话(包括宫廷和民间)。最早起源于平安初期,主要是《日本灵异记》(约成书于822年)《三宝绘词》(984年)等佛教说话,成为佛教说法的重要资料,以宣扬因果报应等佛教教理为目的,具有佛教说法倡导的实用性。这与当时佛教开始在庶民间流行有关。至平安中后期,物语文学达到烂熟后,知识阶层开始对轶闻、传说、街头巷语等表现出浓厚兴趣,除却佛教说话外,又出现世俗说话。比如,收录佛教和世俗两类说话的《古本说话集》(约1130年),以及各种说话的集大成之作《今昔物语集》(12世纪初)收录了“天竺”(印度)“震旦”(中国)和“本朝”(日本)的佛教和世俗故事一千多则。还有根据当时的谈话笔记和日记文学编录而成的笔录说话集,内容多是宫廷逸事和贵族庆典等,有重现实倾向的,如《江谈抄》(约1104-1108年)。

及至镰仓时期,说话文学得到长足发展,《宇治拾遗物语》(约1212-1221年)《十训抄》(1252年)《古今著文集》(1254年)等世俗说话和《发心集》(成书年限不详)《沙石集》(1283年)等佛教说话集相继而生,说话文学进入繁荣期。而且历史物语、军记物语、随笔、伽草子等文学样式中也夹叙多种说话,因此中世文学被称作具有“说话性”。由于贵族阶层日益失去权威,失去了创作意欲。而僧侣、隐士等与庶民接触较多的知识阶层,日益占据文化的中心地位;而且随着读者阶层的扩大,人们希望在乱世中寻求新的生活哲理和人物形象,因此此时期的说话文学呈现出启蒙教化的倾向和鲜明的庶民性。

二、说话文学的特征

1.明显的说示意图

说话文学根据编纂动机和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佛教说话、世俗说话、王朝说话(贵族说话),为宣传新兴佛教、启蒙民众,抒发怀古情调发挥着重要作用。

佛教说话与佛教的布教宣传和信仰功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日本最早的佛教说话集,同时也是说话文学的滥觞之作——《日本灵异记》就是药师寺僧人景戒出于宣传佛教因果报应的动机编撰而成,大致以佛教在日本的发生、传播和发展的时代先后顺序进行组织排列,收录了佛教传入日本后尤以奈良时代为主的佛教说话,体现了撰者试图以说话集的形式来描述和展现日本佛教史的历史意识。《三宝绘词》则以文配画的形式,达到“见绘悟文,读文通绘”,便于在大众中弘布佛法,可惜绘画已失传。《今昔物语集》按照天竺、震旦、本朝这种佛教发生与传播的方式进行编撰,宣扬因果报应和轮回转世等佛理。

世俗说话,以武士等历史人物的传闻逸事、妖魔鬼怪、奇情异恋等为题材,尤其关注现实中的人与事,生动地描绘了人性的复杂,也成为说话文学的动人之处。不见得每部说话集都具有“说话性”,但各种世态人生相的描绘,犹如万花筒般呈现在读者面前。比如《今昔物语集》中的世俗说话部分人物形象生动而丰富,出场人物不仅有上层贵族,还有武士、町人、庶民、狐、鬼等,展现了贵族的恩怨荣衰,描摹了街头巷尾的贩夫走卒,刻画了家长里短的生活百态,极富生活气息和文学性。将趣闻逸事、灵异奇谈统一到因果业报的佛教主题上。《古今著文集》则集古今著名的说话、当时的巷语杂谈于一体,取材广泛,结构整然有序,人物描写生动自然。

王朝说话,主要描述平安贵族世界,其中关于宫廷生活中的故事及和歌相关的说话较多,流露出日益没落的贵族阶层面对实力渐强的武士阶级而对王朝文化的依恋和落寞。如《江谈抄》根据身为贵族阶层大江匡房的谈话,由藤原实兼笔录而成,主要记录了一些宫廷逸事,以及围绕汉诗文、和歌等的相关杂记。

2.受汉文学的影响

说话文学素材一般取自日本本土、中国大唐、印度,而中国和印度部分大都是依据汉译佛典和中国佛教灵验故事集等加以翻译编辑而成,所以说话文学受汉文学的影响不言而喻,在编撰动机、方法、素材等诸方面都可看到其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汉文学营养的吸收和汲取。《日本灵异记》受唐朝唐临的《冥报记》和《金刚判若经集验记》的启迪,吸收了按佛教因果思想贯穿全书的编撰意识。但景戒并不是单纯地模仿,而是如书名全称《日本国现报善恶灵异记》所示,一方面强调“本土”意识,要以日本的“本土奇事”编写内容,另一方面强调“现报”,106则灵验故事中带“现报”“现得”等字样的题目便有50余则,不同于重视人死后冥界报应的《冥报记》。《今昔物语集》则受中国辽代非浊大师的《三宝感应要略录》影响显著,从各则说话的标题目录到撰者的末法意识,从灵验故事的吸收引用到佛法僧三宝的编排顺序,都能看到《三宝感应要略录》的影子。

3.独特的文学性

说话文学的文学性不在于教理的阐述,而是叙事中具体情节描写的生动多彩,还不时插入歌谣、汉诗等韵文学,增强了抒情性,承载着贵族情怀,为当时的日本古代文学注入了新奇的活力。不同于典雅的贵族文学,平易低俗的庶民性给说话文学注入了生动新奇之风,被芥川龙之介评价为具有一种“野性美”。

佛教说话集为了便于在大众中布教,势必需要深入浅出地阐述佛教艰深玄奥的教义、教理,进行文学手段的处理,从这个角度讲,说话集的编撰不可能离开文学性,而且许多教义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日本灵异记》作为首部口承说话的文字化之作便显示出其文学性的一面。它的文学特质总体表现在虚幻性、神异性等的“灵异”上,而为了营造“灵异”特色,创作者景戒运用了拟人、夸张、用典、譬喻、对句等多种文学表现手法及中国的典故语句丰富自己的文学表现。被寓作“最大的说话集”的《今昔物语集》故事取材广泛,人物各式各样,而且描摹生动,精彩纷呈,可以说是说话文学的曼陀罗。文风简洁朴素,和汉混合体的文体粗犷刚劲,内容通俗易懂,为日本古代文学注入了活力,为现代文学提供了丰富素材。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芋粥》《好色》等,谷崎润一郎的《少将滋干的母亲》等都取材于《今昔物语集》。因宣扬佛教的理念而被人熟知的这本故事集,当今因其描写的是民间的精彩故事而被树立起丰碑。

4.一定的重复性

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说话文学编撰动机的明晰性及题材来源的单一性等,不同说话集中的说话存在类似或相同之作。比如平安时期的《打聞集》与《今昔物语集》有21则共同的说话;《宇治拾遗物语》196则说话中,有80余则与《今昔物语集》相同,而《古本说话集》中的说话又与前两者有多处共通之作。

总之,说话文学与佛教的布教宣传密切相关,又广泛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传闻逸事,题材丰富,颇具庶民性。为我们了解佛法的传播历程及道义信仰、当时庶民社会的人生百态、政治势力的荣辱盛衰等文化、社会知识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同时在表现手法、叙述角度、人物描写等方面又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并为日本后世文学提供了大量题材,丰富了日本文学的创造性,还具有宗教学、民俗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

参考文献:

[1]远藤嘉基,池垣武郎.注解日本文学史.中央图书,1974.

[2]新日本古典文学大系30『日本霊異記[M].岩波書店,1996.

[3]日本古典文学大系22『今昔物語集[M].岩波書店,1960.

[4]李铭敬.日本说话文学中中国古典作品接受研究所存问题刍议——以《日本灵异记》和《今昔物语集》为例.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2).

第3篇:短篇哲理故事范文

父亲一人教书维持全家生计,我记得很清楚,他一个月工资是八元钱,但就是这样,父亲仍然爱买书,包括给我卖小人书,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古丽亚的道路》《安居平五路》《走马荐诸葛》《小矮子牟科》等等,令我爱不释手,上小学后,我偶然看到一个同学的《陕西少年》,看完意犹未尽。我们家那时没有后墙和前门,只有两间厢房,一个做卧室,一个做厨房,只有一个房门,墙壁被烟熏成浓淡不一的黑灰色,而就在厨房的墙壁上搭着一页板,上面放着古香古色的书,我经常踮着脚尖看它们,充满了好奇,总想一睹为快,但父亲总说我小,看不懂的。

村中四队有个小个子知青,我到现在还记得他的名字——朱建利,他借了父亲三本书,返城时未将书返还父亲,父亲急忙去追,结果没有追上,垂头丧气地回来了,连当时幼小的我也一脸忧伤,父亲爱书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父亲对待课本也是异常珍贵,每次发新书,他都要找些牛皮纸将书认认真真包起来,以防损害,而当时不懂事的我竟很不满意父亲当时的做法,因为漂亮的图案被牛皮纸遮住了……现在想来,真是惭愧!

上初中后,我向大部头著作挺进,《封神演义》《说岳全传》《聊斋志异》《野火春风斗古城》等等,经常趁老师忙着上课搞“地下工作”,庆幸的是,那时候老师不像现在这样严格,我倒乐得逍遥自在。从此,我知道了长着翅膀的雷震子,个子矮却有艳遇的土行孙,爱捣蛋的申公豹,手掌上有眼睛的杨任,各个神乎其神;我仿佛看到了岳飞的忠肝义胆和秦桧的卖国求荣、恬不知耻;等等。

刚刚上高中,班上流行看李存葆的作品,因为电影《高山下的花环》,我记得他的作品集收录了两部作品:除此之外,还有《山中,那十九座坟茔》,都是反映以对越自卫反击战为题材的。此后不久,《冰川天女传》《撒哈拉的故事》《窗外》等纷纷来袭,看得人不亦乐乎!看《冰川天女传》我十分投入,幻想自己也能拥有超人的神功,竟然行之于梦,自己在山间腾挪跌宕,飘飘若仙,娇喝一声,敌人胆寒……那时候男生女生界限分明,青春懵懂的我们幸好有三毛、琼瑶,以解情窦初开之忧。高二时语文课本中有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节选,我分外感兴趣,早读时自己一个人用不同的语调来演绎夏洛克、鲍西亚等剧中人,直到下早读铃响我仍意犹未尽,自觉妙不可言,好像这些人物就在我的面前表演。高三学习紧张,不自觉地远离了课外书,早读时间我依然抓得很紧,我是高三才从理科转学文科的,我将政治书读得不打磕绊,朗朗上口,政治成绩全年级前三名。因为要预选,我借来同学一本历史参考书,边看边想边抄,虑人逼取,急不可待。另外还有英语单词、语法和课文,怎一个“忙”字了得!

好不容易考上延安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发现学校图书馆有很多藏书,且对中文系学生相当优惠,可以多借文学书,但不美气的是,在闭架门口递了书单好久,图书馆老师竟然两手空空出来说没有我要的那本书,气得人吹胡子瞪眼也只好作罢。所以我倒喜欢在开架区找书,什么《静静的顿河》《约翰-克里斯多夫》《莎士比亚全集》《契诃夫短篇小说选》《莫泊桑短篇小说选》《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巴黎圣母院》《高老头》《简-爱》五花八门,令人应接不暇,印象最为深刻的则是卡夫卡的《变形记》、艾特玛托夫的《白轮船》以及沃尔夫的作品《墙上的斑点》,因为它们构思的新颖独特,让人眼前一亮。

当然晚上读书还有一个好去处——阅览室,里边有刊载最新消息的杂志及报纸,另外还有 方法和技巧,我拿着笔记本寻章摘句,直到管理员喊下班。还有给我们教写作的女老师的散文集《红袄绿裤的期盼》,很接地气,还有《短篇小说选》《小小说选刊》《延河》杂志,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的偶像和校友路遥不幸英年早逝,《延河》杂志为此出了一个专辑来纪念他,我也浑身颤栗,边哭边看边抄其中的优美语段,直至将整本杂志看完,若有所失……

大学毕业,许多同学将自己不便携带的书送人或烧毁或卖了废纸,我却整理了两大纸箱书托老乡捎回,见不得人将书随意糟蹋,每每见到,痛心疾首。可恨的是,因为搬家,无知的丈夫竟然以不见我用那些书而将它们卖了废纸,弄得我魂不守舍好几天。

现在参加工作已经整整二十个年头,前三年做了两个书橱放书,书籍五花八门,有教学用的课本、教案、参考书,有杂志、有小说还有《智慧背囊》《时文选粹》《羊皮卷》《读者文摘》等等,家中床上、沙发上、床头柜上、桌子上到处是书,俯拾即是!

今年元旦我与时俱进,买了一个智能手机,儿子给我下载了掌阅iReader,上面读书林林总总,我更是争取每天签到挣阅饼,拿到阅饼忙买书,看完了《为官五十年》《随遇而安》《痛并快乐着》《特种兵在都市》《明朝那些事儿》《幸福了吗?》《狄仁杰奇案》等,虽然读书机会大大增加,但感觉没有纸质书那样的可亲可近,令人犹感兴味不浓,不疼不痒,不能尽情过瘾!

各种各样的书陪伴我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光阴,无怨无悔,忠诚如初,看到它们就像看到久别重逢的不会说话的朋友,它们一直注视着你、鼓励着你,让你感到活得充实,活得自由,尤其是纸质书所散发出来的淡淡油墨香,让人陶醉不已,兴奋不已,这是电子书永远无法比拟的!

看的是书,交的是朋友,领悟的是知识、哲理和人生!

陕西省礼泉县实验中学 邹芝婷 邮箱

第4篇:短篇哲理故事范文

关键词:现实;文化;哲理;象征;赵本夫小说

中图分类号:I 20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12)03—0063—06

在新时期之初涌现出的作家中,赵本夫出道并不算早,然而他一亮相,就给文坛带来鲜活的气息,显示出早熟的大家风范。这不仅仅是因为《卖驴》作为处女作就赢得了1981年度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佳誉,从而证明他驾驭小说创作的能力与天赋,更重要的在于他总在不断探索新的创作主题和表达形式,试图超越当时的创作潮流以及自己的创作定规。于是,我们发现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赵本夫就突破了那种(也是当时创作时兴的)精雕细刻的现实主义手法,尝试运用象征进行小说创作实践,去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来曲折地表达他对人类、生命以及宇宙的深度理解,而《白驹》、《涸辙》、《地母》三部曲等文本则为我们提供了开启赵本夫象征艺术世界的一把把钥匙。本文拟从现实象征、文化象征和哲理象征三个维度,探究赵本夫的小说象征叙事,系统解读赵本夫小说的象征蕴涵。

一、现实象征:社会现代历史

赵本夫是以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起步的作家,他对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现实生活有着天然的敏感性,于是,当他尝试跨出艺术求异的重要一步,以象征的方式来表达他对现实世界的感悟时,也没忘记将一部分作品定格在社会日常现实叙事上。当然,对社会日常性事件的描写,并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现实生活事件只是作者描写的表层结构,在这一表层情节之外所蕴含的深刻思辩理念才是作品的真正追求。写实性的现实生活是这一象征艺术世界的浓厚底色,或者说是叙事的背景,企图营造叙事背后的意蕴才是作者真实的目的。就像作者《通俗与消闲》所说:“优秀通俗文学作品,不但在第一层面上给一般读者以精神享受,而且应当和能够做到有更深层的意义。”于是,通过表层的现实叙写,直指“更深层的意义”,就成了这类小说文本的重要特征。

《枯塘纪事》是一部以现实事件为蓝本创作的小说。小说主要围绕县城边上一片枯塘来展开。枯塘里充斥着垃圾,臭气远扬,是县城最大的垃圾厂。居民们都盼着枯塘能被改造成一水塘或渔塘,既美化环境,也能带来利益。当枯塘边上的北关大队准备开塘放水养鱼时,却遭到了其他大队以及化工厂的竭力反对,其他大队反对的理由是鱼塘的好处不能由北关大队独占,化工厂反对的理由是枯塘若改造成鱼塘,化工污水就没地方排了。官司打到县政府,最后是不了了之。后来县政府准备亲自规划改造枯塘,可在对改造后的枯塘命名上常委们发生了很大分歧,于是又不了了之。又过了两年,来了一位从部队到地方养病的老军人,“鬓发已有白丝,面色却红润,威严里透着几分痴相”,带着一条狼狗在枯塘边转了三天,半月后带领几百人清理鱼塘,他亲自握锨上阵,硬是挖成了一片清鳞鳞的鱼塘,改善了环境,也带来了经济效益。看着老百姓高兴劲儿,老军人的伤病也好了。当他计划着更多的理想如何修公园、造凉亭、铺草坪,美化县城居住环境时,却又因资金、手续等问题屡屡碰壁,不久老军人又病了。当初因为脑损伤凭着一股“疯劲”到每个部门办事所向披靡,可当恢复身体,进入生活常态时,他发现事情又是那么难办。小说与陆文夫的《围墙》很相似,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摹,对政府中的体制作了深刻的暗示与反思。在这里,整治枯塘只是表层情节,围绕整治枯塘所表现出来的扯皮拖拉作风,以及老军人由病到愈再到病的变化过程,深刻地隐喻了现实世界的浮夸与荒谬:这是一个有病的社会。老军人再次变“疯”的结局,在深层结构中表现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某些忧患。

在对现实进行反思时,作者往往又能和现代社会的发展相联系,通过象征艺术桥梁,暗示出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关系。《安岗之梦》的主要情节是进城务工的乡下青年毛眼在城里无法安身,就落脚在一座废弃了的治安岗亭,这时他在心理上认同自己已是城里人的一分子,尽自己所能维护安全、帮助人做好事。不过故事的结尾颇耐人寻味:警察收回了岗亭,并将毛眼等一帮青年押上了一列火车,听说是送到黄河边一个农场去了。此时,毛眼意识到:“他的一切努力包括对这个城市所有好心好意都成了一厢情愿。他并不属于这个城市。”毛眼的“住房”被收回,显示出农民只能在城市中飘浮的命运。小说故事之外的意蕴不难解读:城市与乡村永远存在着距离,农民无法被城市所接受。赵本夫非常敏锐地捕捉到农民渴望城市身份而又不可得的焦虑,这种焦虑也许正是改革开放、城乡交融过程中最大的社会现实。

第5篇:短篇哲理故事范文

有人说,在他的作品中,能找到一个小说家、一个哲学家、一个音乐家,能发现一个充满童真的孩子。

他的作品形式简洁、色彩和谐、充满儿童画趣味、洋溢着音乐律动,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奥的哲理。所以,孩子们看他的作品能找到共鸣,成人在他的作品里一样能找到应和。

大师的故事

1879年,克利生于瑞士伯尔尼。他的爸爸是德国人,是师范学校的音乐教师;他妈妈是瑞士人,是一所音乐学校的声乐教师。这样的一个家庭,让保罗・克利从小生活在艺术氛围之中,也因此爱好文艺,在中学时代即写过短篇小说,写过诗,在音乐方面也很有天赋,小提琴拉得极好。后来在学了一段时间绘画之后,他坚信自己在绘画上更具发展前景,于是决心投身绘画。

保罗・克利相信万物都有灵魂和生命,他仔细观察动植物后反映在作品里,再回归单纯线条。他的作品看起来类似儿童画或原始艺术,画风稚朴、幽默趣味,创造了一种诗情画意的象形魅力。

克利的画处处都充满音乐性,从小养成的音乐素养让他很自然地把音乐的形式运用到了绘画中,所以克利的作品,无论是油画、版画,还是水彩,都表现得富有韵律性,画面布满各种有趣的符号。

今天,我们也像克利那样来创作吧!

准备材料:

白纸、厚纸板、水溶性彩铅、彩色笔、胶水、剪刀等。

操作步骤:

1. 在白纸上随意地用水溶性彩铅进行涂抹。

2. 也可以用很轻的方法来涂色,还可以在某些地方留白。

3. 用毛笔把涂过的地方轻轻扫一遍水,这时你会看到留白的地方也有淡淡的彩色。

4. 在厚纸板上画一幢房子。

5. 等之前制作的彩色纸干透后,用剪刀把彩纸剪成小的四边形。

6. 把这些小的四边形一块块像砖块那样拼搭到房子的墙体部分,用胶水固定。

7. 再把屋顶和天空也拼搭好。

8. 用记号笔把屋顶、大门勾勒出来。

9. 找一些彩色笔(水彩笔、圆珠笔、彩铅等)在砖块上画上细密的小点。细密的小点排得越密越好。我们的作品就完成了。

Tips:

第6篇:短篇哲理故事范文

微型小说,又称小小说或超短篇小说,是一种独立的文学样式。一般情况下,微型小说在写作上所追求的个性特征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微、新、密、奇。也就是说,微型小说大多是篇幅在两千字左右的,立意新颖别致,结构严密,结尾奇趣且风格单纯易懂的文学作品。

在阅读微型小说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微型小说的本质特征是以微知著,以近知远。简单来说,就是用非常少的文字去诠释较为深刻的人生哲理,因此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要对微型小说中故事发生的背景及大致内容有基本的掌握。

2.阅读时,要把握好作者的情感脉络,让自己的心神随着小说的故事情节展开或与小说中人物共命运,同沉浮,真正融入文本之中。

【即学即练】

父亲的阻挡

周海亮

秋日里那个星期天,男人难得有了空闲。他带着自己七岁的女儿去动物园玩。

他们看了猴子、孔雀、狗熊、骆驼、锦鸡和长颈鹿,玩得有些累,开始往回走。经过狮子洞的时候,女儿突然叫嚷着要看狮子。男人笑笑,说,好。

灾难就是这样降临的。

他们倚着狮子洞上方的铁栏逗着狮子。那个位置,只能看到狮子的后背。七岁的女儿咯咯笑着,把脑袋探得很远。男人想提醒女儿小心,但来不及张嘴,就看到女儿一头栽了下去。父亲慌忙伸手去抓,可是他什么也没抓到。

掉下去的女儿似被摔昏,她躺在那里,紧闭着双眼。男人大叫,妞妞你没事吧?他的喊声并没有叫醒女儿,反而惊动了狮子。狮子先是看一眼落在它不远处的不速之客。然后,它突然兴奋起来,直奔女孩而去。

周围的人急了,有人慌忙拨打110,有人跑去找动物园的驯兽师,还有人高叫着,试图赶开正一步一步逼近女孩的狮子……

现在狮子距离那个昏过去的女孩,仅剩一步之遥……

正在这时,男人突然做了一个让所有人都目瞪口呆的举动。他纵身一跃,跳了下去……

他正好落在女儿与狮子中间。

男人重重地摔倒,可是他马上爬起来。他没有看自己的女儿,只是狠狠地盯着狮子。周围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人们甚至可以清晰地听到男人和狮子怦怦的心跳……

也许是他的镇定让狮子不安,也许是他的样子让狮子恐惧,总之,在对视了几秒钟之后,狮子竟然慢慢地转过身,怏怏而去。

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剩下的事,就是他们静静地等在那儿,直到动物园来人把他们救出去。

可是,故事到这里并没有结束。事实上,这个故事才刚刚开始……

女孩醒来后看着陌生和恐怖的环境,竟“哇”地大哭起来。于是,刚刚躺下的狮子再一次被激怒,它向女孩直扑过去!

狮子的血盆大口,此时距女孩的头,只差分毫。

男人迅速推开自己的女儿!他伸出自己的右臂,挡在狮子面前。他能够感觉狮子的利齿深深地扎进他的骨头。狮子咬着他的右臂,男人被抛起,然后重重地跌落。

狮子再一次盯着他的女儿。此时女孩已经退出很远,脸色苍白,似乎已经吓得忘记了哭泣。

男人再一次爬起来,再一次在狮子呼着腥气的血盆大口距女儿仅差分毫的时候,伸出胳膊挡在狮子面前。

这次是左臂,他的右臂已经动弹不得。狮子愣了一下,再一次咬住了他的胳膊,开始了疯狂的撕咬……

动物园的驯兽师终于赶来。他们用两个麻醉枪,才将狮子击倒。

男人躺在医院里,他两只胳膊的肌肉都被狮子撕烂,鲜血淋漓,并且严重骨折。

有人问他,那个时刻,为什么要用你的胳膊,阻挡狮子?男人认真地想想,说,不知道。那大概是父亲保护女儿的本能吧?

可是,假如动物园的人没有及时赶到,你还将怎么办呢?那个人继续问他。

那么,我将继续挡下去……用左腿、用右腿、用胸膛以及脑袋。男人轻描淡写地说。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选文主要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解题思路:同学们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需要对全文内容有一个大致的梳理。因为文章开头往往会介绍故事发生的背景,这对大家在理解文章内容时有一定的帮助,然后再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其中就可以了。)

第7篇:短篇哲理故事范文

一、披文———形象思维带动学生感受美

人类对美的追求总是从对具体形象的感知开始的,所以在教学文学作品时,首先就要通过形象思维带动学生感受美。

文学作品种类繁多,应根据作品特点来感受美。例如,学习《济南的冬天》,教师就要带动学生通过诵读、描绘、联想、想象,使作品所描绘的山、水、雪景、水藻、垂柳等各种景物直观呈现在学生的眼前,使学生感受到济南冬天的温情美、舒适美,渐入意境而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学习鲁迅先生的《社戏》就要带动学生联系生活经历,调动学生形象思维,在大脑中形象再现小伙伴们摇船的画面、看戏的场景、偷豆吃的情景。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和意境具有完整性的特点。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学习时决不能采取逐句讲解、逐段分析的方法,而要在解决难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整体感受文本再现的形象美,教师要用自己丰富的美学知识和审美感受唤醒学生相关的经历和感受,带动他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融入作品的美境,丰富深化其审美感受。

二、入情———情感熏陶引导学生体验美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感情是人类追求真理的原动力,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以情感人。

不同体裁的文学作品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不同,教师要根据作品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体验感受作品之美,如小说教学,教师要在学生了解故事情节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品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走进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把握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形象。主人公的形象在学生心中清晰了,学生才能对小说的思想感情有深刻的体验。再如诗歌教学,抒情诗侧重于直接抒发感情,教师就要引导学生抓住思想感情线索体验感悟;叙事诗有较完整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就要引导学生从场景、人物、情节入手,逐步体会作品表达的感情;说理诗则要琢磨诗句所包含的深刻哲理,体会诗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把握作品的感情。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学生就有了个性化的体验,审美情趣也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三、入理———理性分析启发学生鉴赏美

缺乏理性的感情是不稳定的,只有升华到理性,学生的情感才会趋向稳定,才能正确地鉴别真善美、假恶丑。

以学习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为例,学生如果只限于对小说曲折故事情节的了解,对菲利普夫妇的自私、冷酷、贪婪、势利、虚荣、惟利是图的丑恶嘴脸厌恶痛恨,对于勒的悲惨遭遇同情可怜,那未免太肤浅了。教师要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探讨金钱是否能够影响到人与人的关系,这不仅在国外、在过去,即使现在也是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探讨人性的弱点;探讨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尝试了这样深层次的理性赏析,学生就会对作品丰富深刻的内涵理解更深更透彻,对小说所表现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那种人性的丑恶都会有新的深刻的认识。有了这样深层次的鉴赏,对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能力必然大有裨益。

四、拓展———实践运用激发学生表现美

第8篇:短篇哲理故事范文

【关键词】;幸福观;矛盾分析法

被誉为“法兰西玫瑰”的《小王子》是一本世界著名的哲理童话,更是一部寓意生命的寓言。书中以一位飞行员作为故事叙述者,讲述来自B612号小行星的小王子从自己星球出发前往地球的过程中,所经历的各种奇幻地历险。作者以小王子的孩子式的眼光,透视出成人的空虚、盲目和愚妄,用浅显天真的语言写出了人类的孤独寂寞、没有根基随风流浪的命运。同时,也表达出作者对金钱关系的批判,对真善美的讴歌,创造了一个充满象征意义的神奇世界。正如法国作家安德烈·莫洛瓦对圣埃克苏佩里的评论一样:“《小王子》在其富有诗意的淡淡哀愁中也蕴含着一整套哲学思想。”我们可以将这种哲学思想以幸福观的视角去其做新的探索。尤其,矛盾作为整个唯物辩证法理论的基石,也在小说中有着充分的表现和阐释,与此同时,矛盾分析法作为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这也为我们更好的解读这本小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体。而这种联系的内容就是事物的内部和事物之间矛盾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故事的主人公飞行员由于在童年时期还保留着对大人们想法的批判,成为了小说中最主要的矛盾冲突点,他的内心想法和现实世界之间的矛盾联系在了一起,才使得故事有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使读者们能够理解:只有主人公才能看到并和来自外星球的小王子哲理性地交谈,这一现实生活中不可能真正存在的故事。人们认识矛盾,就是认识世界,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务的矛盾。在小王子的世界里,他认识到了B612星球里面包树会将自己的星球毁灭的矛盾、飞行员给他画的山羊不能适应B612星球的矛盾、狐狸希望被驯养得到爱的矛盾等等。因为,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这也是小说间接地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们要想科学的认识事物,正确的解决问题的前提,就必须坚持矛盾分析法,学会对具体的矛盾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防止和克服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性。

一、《小王子》中所表现出的具体矛盾分析方法

首先,就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言,体现出了人物与物质世界之间的矛盾。在故事里,小王子是一个超凡脱俗的仙童,他住在一颗只比他大一丁点儿的小行星上。陪伴他的是一朵他非常喜爱的小玫瑰花。但玫瑰花的虚荣心伤害了小王子对她的感情。小王子告别小行星,开始了遨游太空的旅行。他先后访问了六个行星,各种见闻使他陷入忧伤,他感到大人们荒唐可笑、太不正常。比如小王子发现人类缺乏想象力,只知像鹦鹉那样重复别人讲过的话。小王子这时越来越思念自己星球上的那枝小玫瑰。作品通过小王子的经历,阐述了对社会上不同类型的大人的看法和批评,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使我们看到了人类社会和客观物质世界的集中矛盾。童话描写小王子没有被成人那骗人的世界所征服,而最终找到自己的理想。这理想就是连结宇宙万物的幸福,而这种幸福又是世间所缺少的。因此,小王子常常流露出一种伤感的情绪,使这一矛盾面的产生有了更多的真实情感体验。作者通过小王子对爱与责任不断的领悟升华,认识到了必须要正确对待客观现实世界这一矛盾,表达了对人生本真的坚守、对幸福的向往乃至对完美人生价值孜孜不倦追求的终极理想。

其次,在这个小说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人物外表与内心灵魂之间的矛盾,即普遍性原理。故事以第一人称叙事,一个飞行员因飞机故障迫降在撒哈拉大沙漠,他在那里遇见了小王子。六年后,他讲述了这段奇遇故事。虽然其中大部分篇章是飞行员在复述小王子一人旅行的故事,我们可以却可以体会到人物内心深处真实的想法。从整体上来看,《小王子》体现一种孤独,以及在这种孤独中寻找某种人生经验的本质和意义,从而抨击现实生活中的某种价值观,捍卫人类的精神家园。《小王子》中的孤独气氛主要体现在自始至终小王子都是独自一人在星际间旅行,他所遇到的生命几乎都不能与他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因而感到失望,不得不继续到其他星球去探寻。而且此时的小王子在精神上是空虚的,他还不知道生活的本质。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幸福,或许自己的内心和外表所呈现给大家幸福的方式是不一样的,作为矛盾中的个体,我们从小王子的身上看到幸福作为矛盾的普遍性,无论是寂寞也好,还是空虚也罢,必须坚持两分法,一分为二的看待这一问题。

第三,小说通过叙述小王子的经历,阐述了对社会上不同类型的大人的看法和批评,提出了一些发人深思的问题,体现出矛盾特殊性原理。在旅途中,小王子遇到了居住在不同地域、不同职业的人:满心控制欲的国王、自以为是的自大狂、矛盾重重的酒鬼、唯利是图的商人、“忠于职责”的灯夫和教条主义的地理学家。正如酒鬼所说“喝酒是为了遗忘喝酒的耻辱”,陷入一个不断循环的怪圈,他们为自己“定下了一个难以达到的目标,以极力掩盖和弥补对自身本质不关心的悲剧”。因此,他们的表现大多为郁郁寡欢、焦虑不安。在上述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个方面都有其特点;以及各个具体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个矛盾的各方面在发展的不同阶段也各有特点。在大人们的世界里或许也有过单纯、美好的想法,但是随着年龄和社会阅历的增长,人们的认识状态也在不断地发生改变,没有一个人的想法和别人是完全相同的,这是随着人们认识的不断发展而改变的客观想象。所以这也是小说所呈现的,我们观察事物,首先就要注意到矛盾的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为,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同时,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也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第四,通过对《小王子》中玫瑰与小王子的误解与冲突分析,可以看到正确处理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的关系,即善于把握事物的重点这一原理。在小星球B612上,小王子与玫瑰的相处是带有“共生性结合”色彩的。“共生性结合”的内涵就在于他们生活在一起,相互需要,表现出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相互依存,不可分割。虽然小王子与玫瑰的对白并不多,但他们每次的交流都存在严重的分歧与误解,最终导致小王子逃离了自己的星球。玫瑰并没有挽留小王子,她唯一的一点点小小的骄傲让她强忍住了痛苦。而小王子最终也没能理解玫瑰的良苦用心,他离开了他深爱的玫瑰,逃离了自己的星球。从小王子与玫瑰交往过程中的误解和冲突中可以看出,小王子与玫瑰的悲剧结局不禁令人叹息,但它也从某个侧面反映了我们的现实生活。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于小王子与玫瑰之间的误会经常发生,但是我们如果以主次矛盾的分析方法来对待这些问题,看到这些误会和冲突的重点在哪里,这也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关键,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忽视善于把握主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尤其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小王子正是看到了在B612星球上的自己的幸福并不是自己与“玫瑰”单纯的爱情,而是在看到自己产生矛盾的主要方面,即需找真正的快乐,才离开了星球去寻找理想的幸福。

二、矛盾对立面相互转化在《小王子》中的体现

首先,从事物范围的广大和发展的无限性看,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圣·埃克苏佩里有着双重身份:飞行员与作家。这两个生涯对他来说是相辅相成、相映生辉。小说的作者是一名真实的飞行员,就是在他在航空的探索这一普遍性中,结合自己的真实经验和思想写照,将普遍性转化为具体的小说故事这一特殊性。因为在这个场合为普遍性的东西,到另一个场合则转化为特殊性,如同化和异化的矛盾,对于作者来说,执行任务的飞行是矛盾的普遍性,但对于这片小说的故事情节来说,则体现出了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对的,他们之间没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随着条件、时间、场合的变化,二者是相互转化的。由于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的相互转化,也让我们认识到:人的伟大在于人的精神,精神的建立在于人的行动。人的不折不挠的意志可以促成自身的奋发有为。在现代文学史,圣·埃克苏佩里被认为是最早关注人类状况的作家之一。

第二,在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矛盾的次要方面的相互关系中,它们之间也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例如:在小说中,飞行员认为他到长大后画画不是很好看,是因为在小的时候大人们对他说还是要把兴趣放在地理、历史、算术、语法上。使他画画的生涯失去了勇气,从而放弃了自己对画画的热爱,把不会画画作为一种主要矛盾。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矛盾的凸显也只是简单的为外星球的小王子画一幅山羊的画作,也决定了这本小说的阶段。到接下里的情节中,飞行员还是觉得自己真正热爱的兴趣还是喜欢冒险和自由,这是作为画画为兴趣的主要矛盾转化为了次要矛盾,而由行带来的外界探索和人生哲理成为了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带领读者走进了一个新颖又不失哲理的童话世界。

第三,新事物与旧事物的相互转化。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其新旧两个方面的矛盾,形成为一系列曲折的斗争,抛开具体事物的特点,任何事物可以用新旧两个方面的斗争来表示。小说的结尾虽然以悲伤的形式收尾,却给读者们语重心长的思考: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和挫折,灵性、纯真、执着、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凡是与所爱的人儿联系的上的东西,都能引起幸福的遐想。因为事物的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其结果必然是新的方面由小变大,上升为支配的东西;旧的方面则由大变小,逐渐归于灭亡,一旦新的方面取得支配地位,也就是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条件,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旧事物的性质就变化为新事物的性质,而新旧事物的转化,其趋势总是辩证的否定,使事物呈现出螺旋式上升或波浪式前进的趋势。什么是通往幸福生活的秘密途径?当你看完这本书得时候也许你就会明白。

这是一个平实的故事,它用平静的语言,来向你倾诉着一些隐藏在事实背后的东西。就像小王子所说的:真正重要的东西是看不见的。我们都会有小王子的经历,那是生活给我们的考验,我们却不希望有小王子的结局,失去了才懂得珍惜,遗失了才知道美好。希望通过运用矛盾分析法可以更好地解读传递给我们的幸福。我们都想拥有自己美丽的世界,都想现在未来都是美好的。但是,怎么可能呢?我们不能留住时间,不能让现在成为不朽,这也是矛盾分析法带给我们最简单的启示,但我们可以尽力珍惜现在,尽力珍惜即将随着自己的寻找而流逝的现在。因此,对于现今社会不少丢失本真自我、缺少对幸福的执着乃至责任的人们来说,深读《小王子》的确有着对幸福的深刻启发和教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安东尼·德·圣埃克苏佩里,周克西译.小王子[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

[2] 吴元樑.科学方法论基础[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8年.

[3] 李双丽.游走于文本与世界的小王子[J].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硕士学位论文.

[4] 吴双.略论小王子的存在主义意义[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四期.

[5] 蔡名言.中玫瑰与小王子的误解与冲突分析[J].辽宁对外经贸学院,2010.

第9篇:短篇哲理故事范文

1984年香港著名导演许鞍华以忠实原著的态度对张爱玲的《倾城之恋》进行改编,但只在人物设置和情节安排上遵循了原著,却没能抓住原著的精髓,在对原著故事表达的精神领略上发生了错位,导致电影失去了原著的风格神韵。

作为张爱玲小说改编的最早尝试,许鞍华的电影《倾城之恋》推出后,引来学者与“张迷”的很多不满,其中显而易见的原因就是,许致力于在形式上与张爱玲的小说达到契合,演员的说辞对白守于小说原著的窠臼,对原著的字句过于遵循,使得整部电影成为小说《倾城之恋》的“影像志”,并没有导演再创造的意义所在,只是单纯的记录小说。电影是一门绘声绘色的艺术,其独特的语言是镜头的记录,电影《倾城之恋》的内容却是由张爱玲精彩的文学性对白来支撑,这就使电影《倾城之恋》丧失了作为一部电影本初的魅力。又由于张爱玲的小说语言精致而富有张力,给读者留下韵味无穷的想象空间、思考。《倾》电影微弱的镜头表现力与精彩的哲理化的台词相结合,使观众沉浸于回味咀嚼人物对话的思考之中,同时,电影因遵循原著频繁的镜头切换与冗长的人物对话,使整个观赏影片的过程节奏都非常紧张,影片安排没有张力,致使观众对于电影更多是“审视”,少有“审美”之感。《倾城之恋》电影多处用情节演绎旁白显得苍白无力,不合常理。如“白流苏送徐太太在下楼后,“徐太太道:‘……明儿吃饭的时候免不了要见面的,反而僵的慌。’流苏听不得‘吃饭’这两个字,心里一阵刺痛,硬着嗓子,强笑道……”[2]电影在演绎这段文字的时候不能够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但导演同时放弃了外在的镜头表现形式,比如对演员表情的刻画,电影中只有僵硬的说一句“吃饭?!”代替上述的心理描写,丧失了原著的生动。再如白流苏从香港回家以后,白家认为流苏有辱家门,大逆不道,大家先议定“家丑不可外扬” 这对于封建保守的白家是合乎情理的,而在电影中白家人心里刻薄流苏的话借四少奶奶之口展现了出来,这就改变了张小说中为白家营造的伪善,中庸的氛围。

小说《倾城之恋》披着才子佳人故事外壳出场,但张爱玲实质表达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颠覆。正如小说所说“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人,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他们把彼此看得透亮。因而虽然最后作者以香港的沦陷成全了他们,让他们成为一对平凡的夫妻,但他们的结婚,交易的成分多于爱情的成分。这样的故事情节与小说标题“倾城”构成反讽的意味,张爱玲不过想描写庸庸碌碌的众生之相,对于读者阅读标题的期待形成审美距离,但是,许鞍华却将一个颠覆才子佳人的故事拍成了才子佳人的套路。

首先,导演对小说的精神内质没有很好的把握。电影的序幕是于昆曲《牡丹亭》“惊梦”一出拉开,虽然没有唱出戏文,却可以想得出柳梦梅那句:“恰好花园内,折取垂柳半枝。姐姐,你既淹通书史,可作诗以赏此柳枝乎?”许鞍华正想就此死亦可以生的古典轰烈,与白流苏废墟之中建立的爱情构成一个互文的效应。电影为我们塑造了一个大义凛然的范柳原和一个木讷温婉的白流苏,小说中二人机关算尽,斗智斗勇的主题全然不见,张爱玲在小说开头的结尾反复咏唱“胡琴依依呀呀拉着,在万盏灯的夜晚,拉过来拉过去,说不尽的沧桑故事――不问也罢!”[3]这句话奠定了小说苍凉基调和小市民百无聊赖的一种感情状态,电影的改编把小说这一层的精神内蕴解构殆尽。

其次,是电影这种艺术形式钳制了张爱玲小说精神内蕴的表达,《电影的本性》中论述道“小说也常常热衷于描绘实体―――脸、物体、风景,等等。但这只是小说所掌握的世界的一部分而已。作为一种文字的作品,它能够直接提出和深入挥究内心生活的事件―――从情绪到观念、从心理冲突到思想争论。小说的世界主要是一种精神的连续,这种连续现在常常含有某些非电影所能掌握的元素,因为这些元素并不具有可资表现的客观形态……在摄影机所能再现的现实范围内不存在任何可以依附的东西。”[4]

电影《倾城之恋》对于小说形式上细节的遵循和精神内质的误读,造成了电影自身出现矛盾的状况,电影主题游离于“梦幻爱情”与讽刺批判之间。

张爱玲的的小说往往被认为关注私人生活而缺少时代意识。实际上,张爱玲的创作依然曲折地回应了社会现实问题,白流苏的生存状况是关于女性启蒙状况的隐喻,反映了20世纪前期普通女性生存与启蒙之间的对立冲突,间接传达了五四启蒙范围。白流苏去香港,与范柳原谈恋爱,建立自己想要的婚姻,是流苏第二次主动追求自己的人生、开创自我生命的勇敢、惊人之举,白家是一个在几千年儒家思想熏陶下大家庭,白流苏的举动是违反封建纲常的,小说语言把白的举动戏谑为“一些辽远的忠孝节义的故事,不与她相干了”,白流苏在镜子前的对照,实质上是一种自我生命的审视与重估,生命轨迹和态度的再选择从这一刻改编,电影中对于流苏镜前自照的一段演绎的十分生动,但是后来演员对于流苏形象的塑造又回到软弱,没有生气,等待他人救赎的状态,归根结蒂,还是导演对于小说精神的误读造成的。

许鞍华的《倾城之恋》一改张爱玲《倾城之恋》给读者的华丽印象,拍出普通男女平实恋爱的感觉,这是导演再创造的显现。其他的情节实际上就是一种失却了原著神韵的机械复制,因而一个在才子佳人故事外壳下颠覆才子佳人传奇的作品,只剩下了一个才子佳人故事的外壳,其失败也就是必然的了。

注释:

[1]夏志清:《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再读张爱玲》,刘绍铭等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