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绿色化学的核心思想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化学学科思想的本质
化学学科思想是人们在认识化学的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思维方法和思想意识,是对化学的本质、特征与学科价值的基本认识,并非学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品质和基本经验的简单叠加,而是一种注入主体精神的、处理问题的习惯或思维方式。
在化学实践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揭示学科思想的本质,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与已有的学科知识相结合,从中得到理解、启迪,从而完善所学的知识,形成相应的知识结构,即对知识点的掌握得到进一步的升华。因此,学习和认识化学的指导思想,也是培养学生形成学科基本素养的核心。
培养化学学科思想的教学关系图
二、化学学科思想的特性
(1)它是由具体的化学知识凝聚而成的,并不是单指概念上的化学知识,即该思想源于“双基”,而高于“双基”。
(2)它体现了化学的实质和作用。在学科思想的框图下,许多化学内容都能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该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指导意义。
(3)该思想对化学的发展和充实起到了不可缺少的指导作用,因此,它是一个动态的、实证的、科学的、发展的体系。
该思想为学生学习化学学科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学习的方向、目标及途径等方面。“化学学科思想”包括:整体性思想、联系思想(结构和性质、微观和宏观、量变和质变、定性和定量、相互转化、抽象和具体、统摄思想、发散思想、有序思维)、守恒思想、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极限思想、动态平衡思想、构建模型的思想、验证探究思想、绿色化学思想等。
三、教学实践和启示
化学学科思想离不开相应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在化学知识的应用及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它所起到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从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来看,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思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建构化学学科思想基本体系
该思想方法是丰富多样的,其中结构与性质的思想是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方法。在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 始终贯穿其中,反映在 “位置(周期表中的位置)与结构”、 “物质性质与用途”及“位置、结构与性质”等,及其相互之间的推定和未知物质的结构与性质推演中应用广泛。以此为教学生长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并使之内化为学科思想,是形成化学学科思想体系的发端和关键。
2.结合科学探究方法,提升化学学科思想的深广度
科学探究方法需要用思辨的视角多维度地看待问题,因此,要引导学生运用“量变与质变的辩证转换”的思想方法,通过“量变与质变的转化,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这一思想来理解物质世界及其反应转化。上述思想在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中得到最好的诠释,是难得的教学契机。此外,以金属与酸的反应为切入点,常规的思维就是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为依据,比较活泼金属与非氧化性酸反应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对比金属活动性强弱以及强氧化性酸与非氧化性酸的区别,以及反应物浓度和物质的量的改变对反应结果的影响,让学生辩证地看待金属与酸的反应的规律。这样的学习方式推而广之,便会养成辩证思维的习惯,学科思想的形成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化学学科的另一个特点是“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方法。从化学学科的系统性出发,通常总是通过对某些特殊的事物或事物的某些特殊方面的研究,得出普遍性的规律,并加以推广;然而事物在具有普遍性的同时,也存在某些独特的方面,即具有特殊性。换句话说,任何事物与同类事物之间有普遍性(共性),同时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如同主族元素化学性质存在共性的一面,同时不同的元素间又存在差异。
3. 结合综合分析手段,强化化学学科思想的应用
化学分析研究中通常会用到定性与定量两种方法,两者在程度与角度上存在差异。定性指的是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主要对其程度进行初步确定;定量则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准确地对物质的性质进行更进一步地表达。在具体教学中,物质的溶解性和溶解度的描述就是对定性与定量的最好诠释。在此基础上可举例说明无机物的水溶性,同时可结合“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和实验验证等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微溶”、“难溶”和“不溶”并非是绝对的结论,同时,这些概念的科学意义并不简单等同于文本含义,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对生活经验的僵化理解,从而循序渐进地建立起正确的化学概念。
综合而言,基础知识、学习能力和学科思想是现代化学教学中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三个维度。除了必要的基础知识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化学学习策略,并促使学生对化学学习进行自我反思与自我监控,灵活地调整学习策略,在总结反思中循序渐进地丰富知识体系,逐渐形成科学规范的学科思想。
参考文献
[1]周存军.谈中学化学学科思想和方法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9(6).
关键词:化学教学;问题;学科形象;常见错误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6-0027-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6.007
当前,我国化学教学的总体现状并不令人满意:学生往往学了很多琐碎的知识,但缺少对学科的整体理解和核心素养的习得;做题很多(其中不少题目是经不起科学推敲的),但可能并不明白科学精神为何物,更为严重的是学到最后心中留下的可能是一幅被扭曲变形的化学学科形象。这些问题既阻碍了学生的成长进步,也不利于化学学科本身的长足发展。下面将这些问题概括成三个方面并作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一、化学常被贴上“知识琐碎、理科中的文科”的标签
这当然是由某些不恰当的教学方式造成的,其后果是直接导致不少学生因此对化学学习缺乏热情。最典型的例子是在必修1“元素化合物”这一模块内容的教学中,不少学生对物质性质和反应的掌握(这是很多学生学习化学的第一大拦路虎)只停留在冷冰冰的机械记忆层面,甚至有学校也专门安排早读让学生记忆化学反应方程式,而老师课堂上也是频频抽查学生上黑板或在练习本上默写这些化学反应。本来记忆也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但若学生光靠着死记硬背和默写众多枯燥而零碎的化学方程式来学化学,而对个性丰富的物质和变幻无穷的反应缺少真正的理解与热情,显然违背了化学教学的初衷。如此,化学被部分师生贴上“知识琐碎、理科中的文科”的标签就不奇怪了。
引起上述问题的罪魁祸首应当是以下两股力量的合谋:一是部分教师自身学科修养不够,在教学中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课堂缺乏学科核心思想和主旋律的统领,没有学科“精气神”和系统逻辑的支撑,学生自然觉得琐碎和没意思,甚至老师自己都觉得没意思;二是我们的大环境所致,即教育功利心太重,老师们疲于应付考评而习惯于围绕考点教学,于是有意无意地放弃了更高层次的教学追求,学生最后脑子里充满了琐碎的考点但没有形成整体的、有味道的化学。
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升与教学用心。还拿 “元素化合物”内容的教学为例,学生难以掌握好众多化学反应的原因很可能是我们的引导和示范不到位,比如:有没有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一核心化学用语的妙处(跨国家跨学科通用、形式简洁、内涵丰富)?有没有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反应与物质性质和结构的关系以及与生活生产的联系(即要“上挂下联”)?有没有和学生一起由衷地赞叹某些物质或反应(如合成氨、硅晶体)在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贡献?有没有引导学生在具体反应实例中感受化学“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独特魅力……
如果教师在教学中真的做好了上述引导,那么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等化学知识就不会主要靠死记硬背了,也就不会觉得化学琐碎和没意思了。
二、化学教学没能在学生和公众心中树立起客观、公正、美好的学科形象
现在不少学生和公众对化学学科存在误解,甚至把“环境污染、食品中毒”等牵涉面很广的复杂社会问题都简单归责于化学,更有极少数学生和公众极端而肤浅地认为化学就是“有毒、有害、污染、爆炸”的代名词,这完全扭曲和抹黑了化学的学科形象,从而使一些学生对与化学化工有关的专业和职业不感兴趣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导致热爱化学和报考高校化学专业的人数不多,最终将使化学学科吸引不到更多优秀人才,最后这门学科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也将因此受阻,这绝非危言耸听。
学生和公众对化学的误解主要是因为对学科缺乏深入了解,同时反映出我们的一些教学做得不到位或欠妥当(当然还包括一些媒体不当的报道与宣传)。比如我们的教学中有没有注意引导学生对“化学品和化学反应具有两面性”产生深刻认识?一些教师常用化工原料泄漏中毒事件来引入氯气或苯等物质的教学是否妥当?当课堂上介绍与化学有关的环境问题时,有没有首先告诉学生污染源的分类(有天然和人为两大类,且人为污染的罪责也主要在于相关部门的管理不力)以及化学在环境保护方面所承担的积极角色?再如,让学生进实验室做实验时是否有充分的安全保障措施……
首先,教师自己要意识到这些问题的严重性,进而认识到在化学教学中“宣扬绿色化学、展示安全化学、塑造魅力化学”的重要性;其次,要尽量想办法解除部分学生对化学的负面误解。比如,可以用一氧化碳(煤气中毒)、丙硫醇(一般人通过洋葱接触)、黄曲霉素(存在于霉变食物)等物质为例让学生明白:很多有毒有害的物质并非化学和化工带来的(上述物质显然都是先于化学学科而存在的),反而是化学告诉了我们生活中这些潜在的危险及其避免方法。又如,为了消除部分学生对化学实验室的恐惧和厌┬睦恚可以让学生在网上观看和感受国内外一些一流化学实验室安全、舒适、温馨的一面;第三,可以像美国中学化学教材那样以一定的篇幅介绍与化学相关的各种有意思、充满挑战的工作以吸引学生,并通过教学不失时机地向学生展示化学的功劳贡献(如大量新药物新材料的合成等);最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要经常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客观地看待化学品和化学反应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氯气”的教学,知其毒性固然必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其作为基本化工原料以及与生活生产的密切联系。
三、过于绝对化甚至有明显科学性错误的结论在课堂教学和资料习题中时有出现
1. 关于电解时电极上物质的放电顺序。这在很多师生心中是固定绝对的,一般资料对此都给出固定的顺序,并且仅限于阴阳离子(如阴极Ag+>Fe3+>Cu2+>H+酸>Fe2+>Zn2+>H+水>Al3+>Mg2+等),而不指明这个顺序只是经验的、相对的,实际放电顺序与电极材料、离子浓度、超电势、电流大小等因素有关。如工业上曾用汞作阴极电解氯化钠溶液获得钠汞齐(因H+在汞电极上放电时超电势很大)进而与水反应制烧碱;又如,工业制苯胺的一种方法是用电解法使硝基苯在阴极得电子被还原成苯胺(电有机合成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所以,如果我们平时把电极放电顺序过于绝对化,是不利于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和后续发展的。
2. 升高温度电离常数一定增大吗?很多老师和资料都给出了绝对答案,认为升高温度一定促进电离(还从化学键断裂要吸收能量的角度进行解释)。其实,温度对电离平衡的影响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电解质在水中的电离过程既包含化学键的断裂还包含离子的水合过程(后者是释放能量的)。比如HF,它的电离过程是放热的,所以升高温度反而抑制了电离。再比如CH3COOH,文献表明它的电离常数并不是随温度升高单调递增的。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电解质,当温度变化不大时,可以认为其电离常数基本保持不变。
3. 难溶电解质的溶度积Ksp与其溶解度之间都可以相互换算吗?曾见过这样的习题:已知CaSO4常温时溶解度为0.21g,请换算出CaSO4的Ksp值。结果换算出的Ksp值比实际文献值大一个数量级。因为事实上,溶解的CaSO4并未完全电离,计算表明饱和CaSO4中真正电离的CaSO4不到其溶解总量的一半(另一大半溶解的部分仍以化合态CaSO4存在),因而其Ksp与溶解度之间不能简单换算。事实上,只有BaSO4等少数(溶解部分全部电离且离子不明显水解的)难溶电解质,才可以进行溶度积Ksp与溶解度之间的换算。
4. 同一反应中氧化剂的氧化性往往强于氧化产物。不少资料以“二氧化锰氧化浓盐酸制氯气”的反应为例来说明这一比较物质氧化性强弱的经验规律,即认为二氧化锰氧化性强于氯气。而事实上,查标准电极电势知:Eθ(Cl2/Cl-)=1.36V,而 Eθ(Mn02/Mn2+)=1.23V,即标准状态时Cl2氧化性其实略强于MnO2,这也正是该反应要用浓盐酸才能进行的原因。上述提及的比较物质氧化性强弱的方法只是一种有局限的经验方法,并非普遍适用,不能机械乱套。
5. SO3是平面正三角形结构吗?事实上SO3的立体结构与其状态有关,气态时分子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中心硫原子轨道采用sp2杂化,而SO3在液态和固态时为链状或环状结构,都不再是平面型,硫原子轨道为sp3杂化。而我们很多资料试题在考察SO3分子结构时并未指明物质状态,这是很不严谨的。
当然,教学教辅中还有其他一些流行性错误,如认为“HCO3-与Ca2+不会发生沉淀反应、MgCl2比NaCl熔点高、铝与酸性相同的盐酸和硫酸反应速率相同、足量锌分别与等量的盐酸和醋酸反应生成的氢气一样多、等浓度的碳酸氢钠溶液碱性比醋酸钠溶液强” 等,都是不查资料、不做实验、不深入学习思考导致的谬误,此处不再一一细说。
造成上述问题的客观原因与化学学科本身特点有关:化学是一门关于泛分子的学问,其研究对象本身有一定的复杂性,所以它的不少结论目前还只停留在经验或假设阶段;而主观原因则是我们老师缺乏深入学习思考和独立批判的意识,遇到问题不愿投入精力研究实证,所以才有那么多劣质教辅资料充斥着我们的课堂坑害我们的学生。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老师同样可以在相当程度上通过自身努力来避免。首先,我们对已有的任何理论都应持一种保留态度和发展的眼光,力求在教学中克服“简单化、绝对化”的倾向;其次,我们一定要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教学,如在备课或习题命制中,相关问题一定要先查证资料或做实验反复推敲,切忌想当然的主观臆造,从而确保教学不出或少出科学性错误。
如果我们教师都能通过立意高远、内涵丰富、科学严谨的教学解决上述化学教学的三大问题,让学生领悟到化学独特的逻辑体系、深刻的思想魅力和在人类生存发展中的重要担当,那么不但学生会真正喜爱化学,而且化学学科本身也一定会吸引到更多优秀青年学子,从而发展得更好更快。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运河;国土安全;生态基础设施;南水北调
Abstract:Ecologicalinfrastrueture(EI)isthecrilicalnaturalsystemsthatprovidenature''''sservicetocitiesandtheirresidents,whichiscomposedofnotonlythetraditionallyrecognizedgreensystems,butalsosuburbanforests,farmlandandnaturalhabitatsthatareconnectedasanintegralinfrastructure.Justlikeacivicinfrastructurethatiscriticalto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acityandaregion,soistheecologicalinfrastructuretothesustainableenvironmentoftheregionandthecity.TheconstructionoftheElmustbebuiltacrossadministrativeboundariesandmustbestrategicallyallocatedforthenextcenturiestocome.Therefore,theplanningandconstructionmustbetakenaslong-termstrategyattheregionalandnationalscales.Thespeedyurbanizationprocess,andtheenormouslandscapechangeprojectssuchasthewaterdivertingprojectsfromthesouthtothenorth,offergreatopportunitiestotheformationoftheregionalEl.ThispaperproposestheplanningandestablishmentofaregionalecologicalinfrastructurealongtheGreatCanaltosupportthesustainabilityoftheeastChina,meanwhileprovidesopportunitiesforlocalandregionalrecreation,andprotectsahistoricalheritagecorridor.Step-by-stepapproachesarealsosuggestedfortheplanninganddesignoftheGreatCanalecologicalinfrastructure.
Keywords:ecologicalinfrastructure;greatcanal;ecologicalplanning;south~northwaterdivert
1关于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实践与理论
生态基础设施(EcologicalInfrastructure,简称EI),本质上讲是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城市及其居民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的基础(NaturesServices),这些生态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农田系统及自然保护地系统。
1.1早期规划实践和理论中体现出来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思想
早在100多年前(1879—1895),Olmsted和Eliot就将公园、林荫道与查尔斯河谷以及沼泽、荒地连系起来,规划了至今成为波斯顿骄傲的“蓝宝石项链”(KmeraldNecklace)。在1883年,景观设计师克里夫兰得(Cleveland)为美国明尼苏达的明尼阿波利斯做规划,当时明尼阿波利斯还是一个小镇,克里夫兰得让市长和决策者在郊区购买大面积的土地,用以建立一个公园系统。在土地还远未被开发时,就非常廉价地买到了大块土地。这一行动是为50~100年之后的城市所规划的。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已经扩大了几倍,但这些廉价购得的土地却成为城市中宝贵的绿地系统。这样一个绿地系统的形成,不光是要一个好的概念,同时需要城市决策者提前50-100年进行投资。在同时代,当堪萨斯(Kansas)和克里夫兰(Cleveland)都还是小镇时,就用便宜的地价在其郊外购置大量土地,结合区域的河流水系规划建设并一直保护了一个绿地系统。这一当时尚在郊区的绿地系统而今已成为城市的一个有机部分了,成为居民身心再生的场所。
所以,如同城市的市政基础设施一样,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需要有前瞻性,更需要突破城市规划的既定边界。唯其如此,则需要从战略高度规划城市发展所赖以持续的生态基础设施。而中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为明智而又有良知的城市决策者提供了一个造福子孙的极好机遇。
1.2绿道和遗产廊道与生态基础设施
绿道(Greenway)是指不同宽度的绿色廊道构成的网络。根据功能,主要可分为三类:生态绿道,休闲绿道和历史遗产廊道。绿道主要指自然形成,或历史本来存在,如河流、山谷构成的廊道,也包括完全人工的,如城市林荫道,运河廊道当然也包括在内。
早在1960年代,Lewis的“环境走廊(EnvironmentalCorridors)”概念对于类似思想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认识到水系在生物等资源上的特殊生态意义,将水系作为城市和区域绿色通道的基本框架。McHarg在此后不久提出了“设计遵从自然”的生态规划思想,将区域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推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随着对大尺度景观的重视,绿道规划逐步成为开放空间规划的一个有效的、社会期望的方法。通过系统的线路选择和连接,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和廊道成为区域的综合性的绿道骨架,在景观生态学等相关学科不断发展的情况下,人们也渐渐认识到绿道对于物种的保护作用。许多科学家认为生境的破碎化,是对生物多样性的最大威胁。岛屿生态学理论认为,加强生境岛屿之间的生物运动可以降低由于生境碎裂化带来的物种灭绝的可能性,因此廊道连接各生境岛屿对野生生物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生态学家提出建立景观廊道线状联系,可以将孤立的生境斑块连接起来,提供物种、群落和生态过程的连续性。
1995年,Bueno等进行了南佛罗里达地区区域生态绿道研究,从而重新建立了联系不同区域的大尺度生态框架。由于区域的自然景观已随农业和城市化的扩张而日益破碎化,区域性绿道(RegionalGreenway)的提出是为了在破碎化的景观之间建立生态联系通道。这样一条区域生态廊道可以从自然和文化两方面联系原来破碎的景观,从而使之成为巨大的资源。原本为农业和城市发展而兴建的水利工程如运河、排水沟、水库和防洪设施等,经过生态恢复和管理可以作为区域生态网络提供生态服务,同时也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发挥其价值。
值得一提的还有建立在遗产保护区域化和绿道概念基础上的遗产廊道概念,它针对包含独特文化资源的线形景观提出,包括运河、铁路线都属于记载人类早期运动路线的遗产廊道。遗产廊道的目标是包括遗产保护、休闲、教育、生态功能在内的多赢战略。在遗产廊道的绿地系统规划中应注意连续性、多样性和关键区等。
经过长期发展,绿道由最初的单一目标(美化、休闲)规划已经发展成为包括栖息地的保护、历史文物的保护、教育、解释等在内的多目标规划。绿道规划的核心思想与生态基础设施实际上已经极为类似。
1.3生态足迹、生态服务和生态基础设施
生态足迹是由MathisWackernagel和WilliamE.Rees提出的。生态足迹是无限期地用以维持一定人口和物质水平所需要的土地(水面)面积。在一定的人口或经济条件下,生态足迹能够用有一定生产力的土地面积来评价资源消耗和废物降解的程度。它拓宽了人们对城市与区域关系的认识,指明城市必须依托于更大范围的区域而持续。
Costanza等学者提出了生态系统服务(ecosystemservice)的概念。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指生态系统与生态过程所形成与维持的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条件与功能。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食物、医药及其他工农业生产的原料,更重要的是支撑与维持了地球的生命支持系统,维持生命的地球化学循环与水文循环,维持物种与遗传多样性,净化环境,维持大气化学的平衡与稳定,提供启智的机会等。区域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存与发展取决于其生命支持系统的活力,这个系统的活力取决于其关键性结构,也就是生态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及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
1.4景观安全格局和中国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战略
在有限的土地资源条件下,高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关于如何高效地进行生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俞孔坚提出景观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Patterns)的理论与方法。该理论把景观过程(包括城市的扩张,物种的空间运动,水和风的流动,灾害过程的扩散等)作为通过克服空间阻力来实现景观控制和覆盖的过程。要有效地实现控制和覆盖,必须占领具有战略意义的关键性的空间位置和联系。这种战略位置和联系所形成的格局就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它们对维护和控制生态过程具有异常重要的意义。根据景观过程之动态和趋势,判别和设计生态安全格局。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区域EI建设中的意义在于它为在有限的国土面积上,以最经济和高效的景观格局,维护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控制灾害性过程,为实现人居环境的可持续性提供了可能,而不同安全水平的存在更满足了建设前瞻性和高效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战略,包括维护和强化整体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保护和建立多样化的乡土生境系统、维护和恢复河道和海岸的自然形态、保护和恢复湿地系统、将城郊防护林体系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建立非机动车绿色通道、建立绿色文化遗产廊道、开放专用绿地,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溶解公园成为城市的绿色基质、保护和利用高产农田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乡土植物苗圃等。
2国土安全与中国东部生态基础设施战略
2.1大运河是中国东部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正呈燎原之势,在未来近十多年时间内,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从目前的36%达到65%。快速城市化给中国大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压力。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的贫乏,使中国的城镇化进程危机四伏,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已经引起学术界和政府的空前重视。中国东部城市化水平远高于西部是中国城市化的特点之一。城市化速度过快使得自然条件限制和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危机更为明朗化,生态环境问题层出不穷,严重威胁着中国东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前景。总的来说,东部地区面临的问题主要体现在:
(1)人口密度高,城镇密集,资源需求与资源承载力矛盾突出;
(2)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污染问题不仅存在于城镇地区,新兴的农村工业化过程使得局部农村区域的污染甚至超过了城市。
这两个问题的本质就是对生态基础设施缺乏保护,同时现有生态基础设施也缺乏效率和前瞻性。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东部沟通南北的重要水系,其本身在长期参与和影响河域的生态演化进程的情况下,已经成为中国东部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流域所面临的快速城市化影响下的景观生态问题在东部地区也有着广泛的代表性。因此,以京杭大运河为骨架建立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对中国东部区域国土的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具有关键意义。
2.2以南水北调工程为契机,建设中国东部区域生态基础设施
中国的京杭大运河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完全通航也有七百多年历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运河对区域景观和城市的发展形成了深刻的影响。例如在扬州城市水系的形成中,京杭大运河就是最重要的主导因素。而在苏、杭城市环境形成和发展中,大运河也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京杭大运河跨京、津、冀、鲁、皖、苏、浙七个省市,穿越两个中国最富活力的经济带(沿海经济带和长江经济带)和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环渤海湾经济圈),在中国“开”字形区域发展战略格局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以来,随着快速的城市化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运河廊道区域正面临着一系列威胁和挑战,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在此新的历史条件下,维护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生态过程的健康与安全,使运河生态网络成为高效的、能够持续地提供多种生态服务(包括输水、物种栖息、遗产保护、休闲和防洪等)的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已迫在眉睫。为了缓解中国南北水资源分配不均所带来的发展困境,国家已经制定了南水北调战略的多套方案。然而,国际上的大型调水工程大多毁誉参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其主要负面意见所在。如俄罗斯北水南调等工程一方面满足了有关地区工农业用水,缓解了里诲水位下降,但也影响了调出地区的水量、水温、积水、含盐量等,带来巨大的环境负面效应;而巴基斯坦的调水工程直接造成输水管两岸数百米宽的地带沼泽化,使耕地锐减。
在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越来越严峻的情况下,南水北调不应仅仅成为一项单纯的调水工程,而应成为工程所在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南水北调各线路的生态环境影响正在成为一个学术研究热点。
正是在上述背景下,特别是在南水北调工程契机下,本论文提出在区域尺度上建立以京杭大运河为骨干的生态基础设施,并提出应尽快对此进行长期的科学研究和监测。
3京杭大运河的区域生态战略意义
3.1作为对区域生态结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
以大运河为走廊、运河支流为廊道、以与运河毗邻的湖泊和湿地及城镇为斑块,以周边农田为基质形成区域尺度上的景观生态系统,简称大运河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独特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运河廊道长期横跨南北多种不同类型的自然、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通过长期的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和循环,河域本身形成了复杂、影响广泛的生态系统,形成了自身的生态调节能力。现在,其整体结构和功能虽然在人工、自然等多种外来因素的干扰下部分已处在瘫痪状态,但台儿庄以南部分仍然发挥着包括航运在内的多种作用。其整体在系统的生态修复之后仍然有可能恢复其区域生态功能。
3.2作为运河区域城乡EI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河廊道是运河区域多个城市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或主要因素之一,灌溉是运河历史上除去运输以外的最大功能。历代修运河,“贡赋通漕”之外,兼利灌溉都是另一个重要理由。其木断流的部分,至今仍是区域农业安全的重要基础。运河不但是中国东部区域城市和乡村重要的自然条件,而且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河域城市和乡村EI的重要组成部分。
3.3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存留
湿地是人类及众多动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它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多项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运河河道大多依据天然河道修筑,虽然这些天然河流在航运功能要求下大多渠化,但经过长期的生态变迁以后,仍然存留了大量的沼泽、泥地。历代为蓄泻洪水,同时也沿河修建了大量的人工池塘或修建、利用湖泊作为蓄泻之用,这些湖泊、池塘或存或废,都发挥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3.4极为重要的遗产廊道
遗产廊道是美国在遗产保护区域化和绿道概念发展成熟基础上提出来的概念。由于京杭大运河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在中国历史上的特殊地位,它实际上就是一条极为重要的遗产廊道。
所以,从区域景观生态角度出发,在南水北凋重大工程,遗产保护及区域城市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4建立大运河EI的问题背景
4.1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问题
景观生态学认为区域由多个景观所构成,而每一景观都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组成的异质空间镶嵌体。运河流经的中国东部区域是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从景观生态学的
角度看,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于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区域景观生态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基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京杭大运河区域的基质主要是农田,包括黄淮海平原主产小麦的耕地和长江三角洲主产稻米的耕地。城市化所蚕蚀的土地大多为城市周围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农田,直接影响了基质的数量和质量,对运河区域的景观生态造成破坏性影响。
(2)对运河及其支流廊道的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河流廊道是廊道的重要形式,是联接城乡并为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通道。在区域景观生态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运河廊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a)出于美化或治理目的的建设性破坏。城市美化在西方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阴魂不散,对中国大地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们出于美化或治理目的对运河加以整治,但往往只把河道作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化整饬,堤岸的自然形态因此消失,其后果是对乡土生境的破坏,造成物种地方性与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态效应的发挥。
(b)污染严重。污染严重是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水型型缺水已经造成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运河区域的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来自于沿河城镇不断增加的排污,这正是快速城市化的后果。污染破坏了水质,直接导致运河廊道生态功能的丧失和瘫痪。同时威胁到运河区域生态网络的健康性与完整性。
(c)毁林开垦,水土流失加大。毁林开垦是城市化侵占农田的后果。水土流失则是困扰中国河流的三大问题之一。水土流失对河流廊道的功能和结构都造成重要影响。
此外还有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建筑开挖、表土扰动、硬质界面增大,航运通行、灌溉、供水等压力过大等,这些都影响到运河廊道的生态功能和结构。
(3)快速、无序的城市化导致区域景观格局急剧变化。运河区域的城市化多是在沿河城镇出于本身发展或各省区小于本地区发展、而不是整个区域的宏观背景所制定的政策主导下进行的。加之很多规划编制仍在传统的规划方法下进行,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生态问题。城镇斑块不断扩张,农田、林地、湿地等自然斑块不断缩减,直至破碎化。区域景观格局的安全存在严重问题。
(4)快速城市化严重威胁遗产廊道的保护。城市的迅速扩张正在破坏运河的历史环境。一方面运河区域的各个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运河遗产廊道作为一个人类与自然结合的工程遗产整体上受到严重威胁,在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架构下没有得到适宜的保护,其真实性(authenticity)和完体性(integrity)都受到损害。
(5)快速城市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居民休闲需求。在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居民的身心再生要求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早在1860年中期,Olmosted就把公园、河谷、荒地、沼泽连接起来,规划成令波士顿人感到骄傲的“蓝宝石项链”。1883年,Cleveland为Minneapolis做规划时,就主张购买大片土地作为公园绿地系统作为未来居民休闲场所。经过长期发展,证明这一主张十分英明。京航大运河区域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风景审美资源,如何整合这些丰富资源,满足城乡居民的身心再生要求并具有一定前瞻性,也是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4.2南水北调工程带来的区域生态问题
南水北调工程的规划建设又使得运河河道被以新的方式、赋予了新的功能——输水功能。运河廊道的景观属性也因此面临新的改变。其结构和功能都将重新调整,从而对区域生态产生重大影响。
(1)南水北调是继京杭大运河开凿以来又一次对以运河为骨架和主体形成的、包括支流
和湖泊、池塘、沼泽等湿地在内的运河区域生态网络施加的人工干扰。南水北调作为大规模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将是人工因素对区域生态系统的又一次大规模干扰过程。这一干扰在景观和区域尺度L的模拟和研究,对于区域可持续发展来说,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价值。
(2)南水北调将在区域尺度上改变运河区域生态网络的功能和结构。调水改变河道的功能,进而影响到整个网络。水作为核心生态因子又影响和改变整个区域生态格局和过程。其影响的过程可归纳为:调水+改变原来的水文情势+自然环境变化+社会经济变化[o,。
这些都将对区域可持续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3)南水北调是对大运河区域生态系统的巨大挑战,更是重要机遇。大规模调水形成的人工干扰,有机会使得已经成为生态基础设施的部分变得更加高效和具有前瞻性,并同时有机会对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的生态系统修复,保护运河遗产廊道,从而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5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技术途径
基于以上讨论,提出制定以大运河景观生态系统为骨架的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对策,并提出具体实施战略与实施导则。导则分别在两个层次上进行:
第一个层次是区域景观格局的构建(oonfiguration),包括对景观元素的空间位置、形状、尺度和连续性等进行战略性规划;
第二个层次是景观元素的设计导则,包括如运河道整理断面及护岸设计导则、湖泊及湿地边界处理导则,城市边缘与水系边界设计导则,林带及斑块构成导则,文化遗产廊道设计导则。
参照Steinitz的景观设计框架,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技术途径可分为六个步骤(表1):
(1)景观呈述:通过采集大量数据(借助遥感和GIS技术),归类整理,并用图、表和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达大运河区域景观生态状况。
(2)过程分析:对上述成果根据研究的需要重点分析,并形成新的信息来源。
(3)评价:基于判断矩阵的综合比价和评判。
(4)改变方案:在上述研究基础上预测在一定干扰下的景观生态状况,使用预测模型(ProlectionModels)和干预模型(InterventionModels)。
(5)影响评价:在上述干扰和预测模型基础上,进行影响评价。
(6)决策:在上述步骤基础上,用决策模型(DecisionModel)来进行决策。
6结论
以京杭大运河为骨架和主体形成的包括支流和湖泊、池塘、沼泽等湿地在内的运河区域生态网络长期参与和影响河域的生态演化进程,已经成为河域REI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景观生态学及区域生态战略意义。
但在经济高速增长、快速城市化和南水北调工程建设背景下,这一生态网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广阔的机遇。在这样巨大的机遇和挑战面前,建立大运河区域生态基础设施,对中国东部广大地区获得健康的生态服务、对中国东部城市带的可持续发展、对遗产廊道本身的保护和满足未来居民的休闲和教育需求,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这一区域生态基础设施的建立,需要借助一整套科学而系统的方法,多学科合作,当然还要借助国家政策和行政手段。
参考文献:[1]Mander,U.,J.Jagonaegi,etal.Networkofcompensativeareasasanecologicalinfrastructureofterritories.ConnectivityinLandscapeEcology,proc.ofthe2ndInternationalSeminarof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LandscapeEcology.FerdinandSchoningh,Paderborn.1988,35~38.
[2]Selm,A.J.Van.Ecologicalinfrastructure:aconceptualframeworkfordesigninghabitatnetworks.InSchrieiber,K.-F.(ed.),ConnectivityinLandscapeEcology,ProceedingsOfthe2ndInternationalSeminaroftheInternationalAssociationforLandscapeEcology.FerdinandSchoningh.Paderborn.1988,PP63~66。
[3]俞孔坚,李迪华,潮洛濛.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规划师.2001,17(6):9-17.
[4]Costanza,R.andH.E.Daily.Naturalcapitalandsustainabledevelopment.ConservationBiology.1992,(6):37~46.
[5]Costanza,R.etal.TheValueoftheWorld''''sEcosystemServicesandNaturalCapital.Nature.1997,387(15):253~260.
[6]Daily,G..Whatareecosystemservices?In:DailyGed.NaturesServices:SocietalDependenceonNaturalEcosystems.Washington,DC:IslandPress.1997,1~lO.
[7]Walmsley,A..Greenwaysandthemakingofcityform.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81~127.
[8]刘东云,周波.景观规划的杰作——从“翡翠项圈”到英格兰地区的绿色通道规则.中国园林.2001,(3):59~61.
[9]Zube,E.H..Theadvanceofecology.LandscapeArchiteeture.1986,76(2):58~67.
[10]Steinitz,G.黄国平译.景观规划——思想发展史.2001年在北京大学的讲演.中国园林.2001,(5):92~95.
[11]俞孔坚.吉庆萍.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上,下).中国园林.2000,(1):27~33;(2):32~35.
[12]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13]Fabos,J.G..Introductionandoverview:thegreenwaymovement,usesandpotentialofgreenways.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1~33.
[14]Zube,E.H..GreenwaysandtheUSnationalparksystem.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17~25.
[15]Ahern.J..GreenwaysasStrategicLandscapePlanning:TheoryandApplication.WageningenUniversity,TheNetherlands.2002.
[16]Lewis,P.H.Jr..QualityCorridorsforWisconsin.LandscapeArchitecture.1964,54(2):100~107.
[17]McHarg,L..DesignwithNature.JohnWiley&Sons,Inc.1969.
[18]Linehan.J.,M.G.Meiretal.GreenwayPlanning:developingalandscapeecologicalnetworkapproach.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179~193.
[19]Neuman.M..Regionaldesign:Recoveringagreatlandscapearchitectureandurbanplanningtradition,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2000,47:115~128.
[20]Harris.L.D..TheFragmentedForest:IslandBiogeographyTheoryandPreservationofBioticDiversity.UniversityofChicagoPress.Chieago.II..1984,211.
[21]Forman.R.T.T.andM.Godron.LandscapeEcology.NewYork.JohnWiley.1986.
[22]Forman.R.T.T..LandMosaies:TheEcologyofLandscapesandRegions.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95.
[23]Bueno.J.A.V.A.Tsihrinzis.L.Alvarez.SouthFloridagreenway:aconceptualframeworkfortheecologicalreconnectivityoftheregion.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247~266.
[24]Forman,R.T.T.,D.Spring,andJ.A.Bissonette,etal.RoadEcology:ScienceandSolution.IslandPress.2003.
[25]MacArthur,R.H.andE.O.Wilson.Anequilibriumtheoryofinsulargeography.Evolution.1963,17:373~87.
[26]MacArthur,R.H.andE.O.Wilson.TheTheoryofIslandBiogeography.Princeton,Nj.,PrincetonUniversityPress.1967.
[27]Merriam,G..Connectivity:afundamentalcharaeteristicoflandscapepattern.InBrandt,J.andP.Agger,eds.,ProceedingsofthefirstInternationalSeminaronMethodologyinLandscapeEcologicalResearchandPlanning(VoL.1)Roskilde,Denmark:RoskildeUniversitetsfolagGeoRue.1984,5~15.
[28]Schreiber,K-F..Ed.ConnectivityinLandscapeEcology,Proceedingsofthe2ndInternationalSeminarofthelatemafionalAssociationforLandscapeEcology.FerdinardSehoningh,Paderborn.1988.
[29]Noss,R.F.landscapeconnectivity:differentfunctionsatdifferentscales.In:W.E.Hudson(Editor).LandscapeLinkagesandBiodiversity.IslandPress.Washington.DC.1991,27~39.
[30]Juliette,K..Landscapequalitybasedupondiversity,coherenceandcontinuityLandscapeplanningatdifferentplanning-levelintheRiverareaofTheNetherlands.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8,43:91~104
[31]宗跃光.城市景观生态规划中的廊道效应研究——以北京市区为例.生态学报.1999,19(2):146~151.
[32]王志芳,孙鹏.遗产廊道——美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一种较新的方法.中国园林.2000,16(6):36~39,
[33]Seams,R.M..Theevolutionofgreenwaysasanadaptiveurbanlandscapeform.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5,33:65~80.
[34]Rees.W.E.andM.Wackernagel.EcologicalfootprintsandAppropriatedCarryingCapacity:MeasuringtheNaturalCapitalRequirementsoftheHumanEconomy,Washington:IslandPress.1994.
[35]Waekernagel,M.andRees,WE..OurEcologicalFootprint:ReducingHumanImpactontheEarth.NewSocietyPublishers.Philadelphia.PA.1995.
[36]Weizsacker,E.Von,A.B.LovinsandL.H.Lovins.FactorFour:DoublingWealth--HalvingResourceUse.EarthscanPublicationsLtd,London.1997.
[37]Yu,K.-J..SecurityPatternsinLandscapePlanning:WithaCaseInSouthChina.DoctoralThesis.HarvardUniversity.1995.
[38]Yu.K.-J..1996.Securitypalternsandsurfacemodelinlandscapeplanning.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36(5):1~17.
[39]俞孔坚.景观生态战略点识别方法与理论地理学的表面模型.地理学报,1998,(53):11~20.
[40]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安全格局.生态学报.1999,19(1):8~15.
[41]张惠远,倪晋仁.城市景观生态调控的空间途径探讨.城市规划,2001,(7):15~18.
[42]周—星、曹广忠,改革开放2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城市规划,1999,(12):8~14.
[43]吴良镛.发达地区城市化进程中建筑环境的保护与发展.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10.
[44]胡序威.有关城市化与城镇体系规划的若干思考.城市规划,2000,(1):16~21.
[45]吴良镛.面对城市规划的“第三个春天”的冷静思考,城市规划,2002,(2):9~14.
[46]杨多贵、陈邵锋、王海燕等.中国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差距的系统学研究.系统辨证学学报,2002,10(2)19~23.
[47]汪达.论国外跨流域调水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与发展趋势——兼谈对我同南水北调规划的思考.环境科学动态.1999,3:28~32.
[48]俞澄生.南水北调的资源、环境和社会效应.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4,3:41~42.
[49]阎占元,刘荷芬,侯怀恩.中线南水北调概况与区域发展研究.地域研究与开发,1995,(4):38~47.
[50]傅肃性,张崇厚,曹桂发等.南水北调西线下程与区域持续发展.地理科学进展,1997,2:22~25.
[51]尚宇鸣,丁自鲜,童海鸿.南水北调西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分析.人民黄河,2001,10:27~30.
[52]吴俊,王培.南水北调对长江口生态环境影响的综合分析.科技导报,2002,(2)12~31.
[53]王庆.陈吉余.淮河流域综合治理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1998.7(4):378~382.
[54]陈吉余.陈沈良.南水北调工程对长江河口生态环境的影响,水资源保护,2002,(3):19~25.
[55]刘昌明,杨志峰,孙睿等.南水北调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海河水利,2002,(1):1~5.
[56]李晓储,孙传余,董志良等.扬州古运河生态环境林建设研究.江苏林业科技,2002,2:16~19.
[57]何小弟,赵御龙,蒋献忠.扬州古运河风光带生态景观建设规划.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2,23(3):75~78.
[58]汪斌,程绪水.治污先行建设南水北调东线清水廊道.水资源保护,2002,3(1):15~19.
[59]徐新伟,吴中华,于丹等.汉江中下游水生植物多样性及南水北调工程对其影响,生态学报,2002,22(11):1333~1338.
[60]杨杨胜天.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区的自然生态环境评价.地理学报,2002,(1):41~44.
[61]傅祟兰.中国运河运河城市发展史.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94~96.
[62]吕宪国,黄锡畴.我国湿地研究进展.地理科学,1998,18(4):294~300.
[63]左东启.论湿地研究与中国水利.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999,19(1):14~21.
[64]刘红玉,赵志春,吕宪同.中国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研究.资源科学,1999,21(6):34~37.
[65]孟宪民.湿地与全球环境变化.地理科学,1999,19(5):385~391.
[66]余国营.湿地研究进展与展望.世界科技研究与进展,2000,22(3):61~66.
[67]王瑞山,勇,杨青等.我国湿地资源现状、问题及对策.资源科学,2000,22(1):9~13.
[68]Flink.C.A.andR.M.Searns.Greenways.Washington:IslandPress,1993,167.
[69]姚汉源.京杭大运河史.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8,1~5.
[70]安作璋.运河文化史.山东教育出版社,2001.
[71]张文忠.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应注意土地资源减少的几个问题.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1999,9(1):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