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

第1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行为审计 审计行为 行为科学

一、行为审计概述

(一)行为审计概念行为科学是研究人类行为特征的科学。随着审计行为和审计科学的不断发展,行为科学不断地被应用于实践活动,当行为科学应用于审计活动时,行为审计学就诞生了。行为审计学是行为科学在审计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是通过对审计活动中各种行为的分析和研究,使其不断合理化、科学化,最终提高审计工作效率和审计工作质量的一门审计学科(陶艳娟、靳炎,2003)。行为审计是从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角度分析审计过程中各种行为的一种研究范式。它与传统的审计研究分析问题的角度是不同的,其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实验法和问卷调查法等。如在搜集审计证据时,传统审计常用查账法,而行为审计则多用问卷调查方法;在分析异常经济现象原因时,传统审计认为主要从制度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而行为审计则从心理学和社会因素进行解释,强调审计师的主观行为因素的影响,因而强调对人的激励和行为的管理。

(二)行为审计的研究范式

审计活动过程中,审计师的决策行为是影响审计质量最直接的因素其他许多因素通过影响审计师决策行为从而影响审计质量。如审计师可能因为直接或间接的经济利益关系,产生独立性问题。独立性会影响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的决策行为,让审计师不能保持客观公正,发表不恰当的审计意见,从而影响审计质量。从独立性到审计师的行为特征,再到审计质量,这是一个决定审计质量的逻辑过程。然而审计师的行为特征是不容易被观察的,而且往往带有审计师个人的主观性,这些行为特征很多只能用行为科学去分析和解释。如果用传统的方法去研究,审计师的决策行为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黑匣子”,只能关注审计师的决策行为的结果(即审计质量),而无法知道审计师究竟是怎么作决策的。因此,传统的审计研究往往略过审计师的决策行为,直接研究各种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没有运用行为科学对审计师行为的分析,这样的研究结果有如“盲人摸象”,只能总结出一些表面现象,却不能理解现象背后深厚的原因。行为审计需要解决的就是打开审计师决策行为这个曾经不可探索的“黑匣子”,探析审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到底是怎么样做决策的,表现出怎样的行为特征。通过行为审计研究,就可以及更好地了解各种因素是怎样影响审计师的行为特征,审计师的行为特征又是怎样影响审计质量的,这样才能理解审计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行为审计相关研究

(一)行为审计与行为会计 在我国审计研究中,将行为审计直接纳入行为会计的范围,而较少对行为审计作单独的研究。这反映了行为审计与行为会计存在很大的关联性,行为审计研究是行为会计研究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行为审计与行为会计本身是着一定的界线的,它们也有着各自相对独立的研究领域。行为会计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人类行为对设计、构建和运用会计系统的影响;会计系统对人类行为的影响;预测人类行为的方法和优化人类行为的策略(吴春贤、苏鹏飞,2008)。而行为审计主要研究的是外部因素对审计师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审计师决策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相对于行为会计,行为审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会计行为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而审计行为是一人信息评价过程。相对于会计,审计的过程中涉及到更多的经验判断,人的行为在其中有着更大的影响和作用。如审计师在评估被审计单位重大错报风险时,要涉及对管理层诚信的评价,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审计师对管理层人员的个人主观评价;在了解了审计风险后,要确定相应的重要性水平,重要性水平到底为多少,也取决于审计师个人的职业判断;在实质性测试中,往往需要进行抽样测试,样本量的大小,样本的选取也是要受审计师主观判断影响的。而实际研究中,行为审计研究也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根据Bamber(1993)的统计,在行为会计研究的构成中,行为审计研究所占比重由1987年的28%增加到1991年的58%(刘小年、岳阳,2005)。从行为会计发展历程回顾中可以发现,行为会计研究的重心在不断变迁,经历了行为管理会计领域的初兴、行为财务会计领域的淡化和行为审计领域的蓬勃(韩永斌,2005)。由于行为审计相对于行为会计的特殊性以及行为审计的日益增加的重要性,有必要将行为审计应该从行为会计中分离出来,形成相对专门化的研究,而不应该仅作为行为会计的一个部分,作抽象的研究。

(二)行为审计与审计行为 王开田(1996)从本质、研究客体、范围、目标、理论基础、构成要素、约束机制和起源等方面,总结了行为会计与会计行为的差异。这些差异同样也适合于行为审计与审计行为。审计行为实际上是对审计本质的一种理解和认识,因为审计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行为过程,是审计行为主体有目的的一般活动。而行为审计是一种审计研究的范式,是从个体行为特征角度对审计行为过程进行分析的新方式(韩永斌,2005)。因此,行为审计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审计行为研究。目前我国有很多关于审计行为的研究,但多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为审计研究。吴旭虹(2004)对审计行为的研究进行了总结,这些审计行为研究并多数没有运用行为科学研究解释问题,更多的是分析了表现出来的现象,而没有研究审计师内在的决策过程。如未支付的审计收费、准租金(源于对审计市场中低价揽客的行为)、事务所规模和市场竞争等因素,导致审计人员会对客户产生依赖,从而损害审计师的独立性。相关的研究主要分析这些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间接得出这些因素对审计师行为独立性的影响,而没有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如场景模拟实验),分析这些因素是怎样影响审计师的行为,审计师在面临这些因素的影响时,表现出怎么样的行为特征。只有当行为科学应用于审计活动时,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为审计。在现有的研究中有一些关于“审计行为科学”的研究,如陶艳娟、靳炎(2003)的《从行为科学论审计》,杨慧君、杨伟国(2005)的《论审计行为科学的研究》等。与行为审计的涵义是基本一致的,这些研究可以是行为审计的研究。本文认为,以后的研究应该统一规范为行为审计学。行为会计学就是有关会计的行为科学。但现在很少有人提“会计行为科学”,而是直接使用“行为会计学”这个概念。因此,也应该将“审计行为科学”直接规范为“行为审计学”,以避免引起概念上的混乱,并可提高行为审计学的影响力度。

三、行为审计的研究范围及其方法

(一)行为审计的研究典范 行为会计主要研究审计师在审计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行为特征,包括外部因素对审计师决策行为的影响以及审计师决策行为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1)透镜模型。“透镜模型”又叫政策捕捉,是利用模型的建立与统计方法来捕捉决策者的判断方式。行为审计研究的早期,研究

者多应用“透镜模型”理论来发现审计人员的行为特征和判断政策。在一般的研究中,往往会作出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假定参与经济活动的完全理性的,因而在相同的条件下具有一致的行为特征,从而无视人的个体行为因素。然而经济学的理解性经济人假设往往是不成立的,由于人的认识的局限性,人都是有限理性的。所以在分析和判断问题时,不能忽视了个体的人的因素。“透镜模型”强调人判断是一个经验概率计算的过程,受到个体差异的影响。在对信息进行处理判断时,个人主体起着非常主动的作用(尽管个人从外界收到的原始信息可能会有缺陷或不真实,但当把得到的感觉信息与过去的经验结合起来时,就可能会达到对环境真实状态的正确认识和评估)。因此,不同个人的行为特征可能是不同的,但每一个体的长期行为会表现出一个稳定的倾向性,而这些个人的行为特征是可以被观察的。“透镜模型”寻找和总结人们对许多各种信息的反应规律,研究这些信息的输入与决策者作出的判断、决策和预测的结论之间的稳定关系。决策者被认为是通过信息处理,从而形成对事项的认识。行为审计中的镜透模型主要探讨审计人员如何处理或整合其所搜集的数据,如果每位审计师的数据处理方式可以用统计方法加以描述和推论,则这位审计人员的行为特征就已经被捕捉。利用“透镜模型”来研究审计判断行为,一般采用实验研究方式。“透镜模型”是审计师对信息的处理结果的判断模型,它强调信息输入与信息处理结果表现为一种稳定关系。但并没有探索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处理内在过程,并不能很好地描述和判断人们内心的真实的认知过程。即“透镜模型”仍然是站在黑匣子的外面观察审计师的行为特征,只能观察到其现象并加以归纳总结,并不能洞察到审计师决策行为的过程。对决策过程的更好认识需要详细地描述信息处理过程。

(2)判断认识过程。正是由于意识到透镜模型的局限性,行为审计开始研究人类对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即判断的认知过程。“判断认识过程”主要研究决策人员评估所取得的信息并形成出现各种可能结果的主观概率的过程。它主要关注人类获得新的信息时,是否按照贝叶斯法则修正先前的判断,讨论环境中的多种信息是如何被赋予不同的权重、决策者的判断是否具有一致性、决策者的决策是否存在经验法则等。Tversky&Kahneman(1974)发现,人类在进行判断时,并不是依据贝叶斯定理,而是根据一些较简单的经验法则进行的(刘小年、岳阳,2005)。经验法则是指根据日常生活逐渐积累形成的经验来做决策的方式。经验法则在理论上看来是不合理的,但根据经验法则来做判断是相当有效的方式,因为能够减少判断所需要的程序、时间和数量,而且其效果并不一定比理性地根据贝叶斯定理来做决策的效果差,这是人们几乎没有按照贝叶斯法则来调整先前概率,而是运用经验对决策任务进行简单化处理的原因。典型的经验法则有三种类型:代表性、易得性和锚定及调整。代表性是指当个人在做决策判断时,会根据经验将所获得的信息与自己经历过的具有代表性的类似事项进行比较和匹配,如果能够对应上,决策者便依据原有的事项的结果作出决策。但代表性经验判断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判断偏差,包括对忽视先前概率、对样本规模大小不敏感以及有效度的错觉等。易得性是指人们在做决策判断时,往往会依赖最先想到的经验和信息(相信第一感觉),并认定这些最先想起的事件会经常出现,以此易得的经验信息作为判断的依据。锚定与调整是指当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出定量判断时,趋向于把对将来的估计和过去已有的估计相联系,并通过调整形成对事件的判断结果。即决策者现在的决策会受以前的决策的影响,从而形成思维定势。如审计师在前一年度对被审计单位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那么在本年度进行审计时,审计师往往会以被审计单位去年的情况为一个参考值,然后将本年度的情况与上年度作一个比较,然后根据比较得到的差异对上年度的审计意见进行适当调整,从而形成本年度的审计意见。但由于人的思维惯性,人们从最初的参照值出发进行调整,调整常常是不充分的。行为审计中对锚定效应的研究相对较多。行为审计中的“判断认识过程”研究审计师对信息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分析审计的判断过程中是按照理性的按照贝叶斯法则来进行决策,还是更多地信赖于上述经验法则。判断认知过程研究对审计判断过程研究的影响重大,研究审计人员处理所取得的信息内在过程,研究审计师的决策行为,为审计学的研究开辟了新的发展方向。

(3)决策前行为。在研究了审计师的决策结果和决策过程后,行为审计要以进一步研究审计师的“决策前行为”。“决策前行为”研究信息使用者在决策前的思考过程,研究决策在决策者大脑中是怎样形成的。“决策前行为”倡导四种客观研究方法:观察法、条件反射法、口头报告法和测验法。其中,口头报告成为分析审计人员决策前信息处理过程的主要方法,它要求被测试者在进行判断和决策的过程中要用语言来表达他们的思想过程。透镜模型利用模型的建立与统计方法来捕捉决策者的判断方式,被称为黑匣子,因为其没有探索信息使用者的信息处理过程。口头报告法弥补了“透镜模型”的不足,探讨决策者做成决策前如何获取信息、获取哪些信息、使用信息的时间长度以及如何评估、分析与运用信息等过程。运用口头报告方法做审计研究,实验者要求受试者根据一些资料进行决策,并且在接触到资料以至作出决策之间,将其思考过程全部说出来。口头报告方法对于审计学者研究审计人员的判断过程有极大的帮助,也为分析审计人员解决问题能力的研究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4)问题解决能力。信息使用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即判断能力)是行为审计的重要研究领域。心理学家认为,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包括专家与专长、心理定势、功能锁定以及问题的性质等。其中,专家与专长因素的研究最为行为审计学者所关注。在行为审计中,“问题解决”研究审计师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可以分析有经验审计人员与无经验审计人员的能力差异,分析他们之间的差异是由审计经验的时间长短的差异造成,还是取决于特定知识的差异。通过“问题解决”研究,可以了解哪些因素对审计师的能力影响更大。从近期行为审计研究发展来看,其研究重心逐步从研究判断审计人员的认知过程转移到研究审计人员的判断能力上来。

(二)行为审计的研究方法 利用不同研究方法探讨相同问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一步测试研究发现的稳定性,能促进研究范式之间相互取长补短,增强认识的全面性。相对于其他审计研究,行为审计有其独特的研究方法,从不同分析角度为审计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行为审计主要研究人的行为特征,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观察法、条件反向法等。在现阶段,行为审计研究大多通过实验方式进行,并未更多地尝试其他的直接客观方法,如观察法、条件反射法等。行为审计的实验和实地研究方法提供了一种事前研究的途径,揭示了个体决策行为过程和规律。如在利用会计数据进行分析时,会计数据的滞后性决定了其研究的滞后性,所以运用会计数据的研究都只能事后总结,而不能事前预测。而实验方法可以建立虚拟环境来检验会计方法的使用对个体决策的效果,从而对会计政策进行事前研究,有利于会计政策实施目标的顺利实现。同时,个体实验研究能使我们深入观测到个体的决策过程的黑匣子中。

四、行为审计研究的总结与展望

第2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论文关键词】计划生育;新机制;人口管理科学;人本主义

全面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建立和完善以“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为内容的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中央关于在新时期统筹解决人口问题所做出的一种新的制度安排,是以中国特色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创新发展。它不仅反映了中国新一届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先进执政理念,而且体现了人口管理方式的进步,反映了人口管理科学的要求。如果我们回顾人口管理学的发展,进而追踪管理科学的发展历史,就可以看到,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从旧机制转向新机制,与人口管理科学从传统走向现代有密切联系,并且对人口管理科学的进一步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一、管理科学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演变

人口管理科学是管理科学在人口管理领域的应用,因而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是和管理科学的发展演变密不可分的。

管理科学是工业社会的产物,诞生于20世纪初,一百年来,经历了从泰罗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到行为科学理论,再到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的演变,其管理哲学也从理性主义逐步向人本主义升华。

泰罗科学管理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是科学管理的创始人,他第一次系统地把科学方法引入管理实践,提出了用科学研究和方法代替纯粹的个人经验的科学管理原理,即通常所说的“泰罗制”,开创了管理理论研究的先河,使管理真正成为一门科学,泰罗因此被人们称为“科学管理之父”。

以泰罗制为代表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虽然以其科学理性在管理学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其理论本身包含着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即:“理性”与“人性”的矛盾,在追求标准化和科学化的理性的同时,也在不断压抑人的心理需要和行为发展。古典管理学视管理客体为“经济动物”,主张对管理客体实行“物本管理”。其管理方式表现为重物轻人,把人当工具来管理,工人只是作为“机器的附属品”。“理性”在古典管理科学那里,被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于是在其推行过程中,很快便暴露出了诸如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关系紧张,工人抵触情绪严重等种种缺陷,最后其主导地位不可避免地被以人际关系为核心的行为科学所取代。

行为科学是通过把握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发展变化规律,来提高对其个体、群体、组织心理及行为预测、引导、控制能力,及时协调个人、群体、组织之间相互关系和其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从而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传统的古典科学管理理论相反,行为科学强调重视人这一因素的作用。它认识到一切事情都要靠人去做,一切物的生产都要靠人去实现,一切组织目标都需要人创造。因而强调应当把管理的重点放在人及其行为的管理上。行为科学研究了人的各种各样不同层级的需要,提出必须针对人的需要和需要变化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激励和引导,由此间接达到对事和物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管理的预期目标。行为科学在管理哲学上的突出贡献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口号,带来了管理与人的关系的重大转变,奠定了西方管理哲学的人本主义基础。

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企业外部竞争愈加激烈,企业的战略规划和科学经营决策要求日益提高,以信息论、系统论、控制论,乃至博弈论为代表的现代管理科学随之诞生。现代管理科学既吸取了泰罗科学管理理性的营养,又注重了行为科学对“人”的研究,使得人本管理开始以人的知识和能力为核心,进一步强调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在更高层次上实现了具有现代化意义的“以人为本”。

二、人口管理学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转变

与一般管理科学的发展轨迹一样,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也遵循了从理性主义到人本主义的演变逻辑。虽然“人口管理学”这一学科概念提出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人口科学历史久远,内容丰富,并且人口科学的理论探索从来都没有忽视过人口管理的内容。

西方早期的人口思想是近代人口科学重要的思想来源。其主要代表人物色诺芬(Xenophon,公元前430一公元前354)、柏拉图(Platon,公元前427一公元前347)和亚里士多德(Aristoteles,公元前384一公元前322)以及后来的重商主义都分别提出过国家干预婚姻、调节人口的主张。色诺芬对当时国王用人口是否增长作为评价官员政绩标准的做法十分赞赏;柏拉图主张由统治者规定结婚年龄和男女配偶选择,让最优秀的男女互为配偶;亚里士多德更认为国家的主要职责就是调节人口数量,使之稳定在一定程度并协调其相互关系。重商主义则提出国家应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人口增殖,甚至不惜从其他国家“获得”人口。

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后,人们对人口管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更多的研究,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已认识到经济上的需求是调节人El增长的决定性因素,而空想社会主义者如康帕内拉更强调婚姻和生育都必须服从社会的控制和调节。

最著名的还是马尔萨斯人口论。马尔萨斯人口论可以说是世界人口思想史上争议最多、分歧最大的一种人口思想。这种争议和分歧持续时间之长,涉及范围之广,

在人口思想史上都是空前的。马尔萨斯人口论的基本思想为从事人口研究和人口管理的人们所熟知,他的“两个级数”、“两种抑制”将人口管理推向了理性主义的极致。

到20世纪上半叶,伴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人口科学研究更加全面系统,技术方法也更加成熟先进,涌现出大批经典的人口研究理论成果,如著名的“人口转变理论”、“适度人口理论”,以及凯恩斯的“失业理论”等都发端和发展于这一时期。这些理论成果虽然对人口过程的变动规律有了非常深刻的认识,但在人口管理的哲学理念上,仍然完全是理性主义的,贯彻了较多的“国家意志”和集体理性。

人口科学在人口管理理念上的真正跨越是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行为科学和现代经济学影响下而产生的微观人口学。

微观人口学是以个人或家庭的人口行为为研究对象,它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1954年和1957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列宾斯坦分别发表了《经济一人口发展理论》和《经济落后与人口增长》两本著作,首开从微观角度对家庭生育决策和生育行为作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先河,实际上是引用了经济学的理论和概念,对家庭生育决策作经济学模拟。他将父母为生养孩子所花费的种种费用及为其牺牲的时间、机会等,都视为孩子的成本,而将孩子为父母带来的感情满足,为家庭带来的经济收入、贡献等视为孩子效用,然后像对产品进行成本效用边际分析那样,以家庭模型,即父母对孩子取舍作模拟分析,从而建立了生育的微观人口经济模型和著名的边际孩子合理选择理论,成为最先进行微观人口经济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为人口科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的思路。

1960年,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贝克尔(Becker)发表《生育率的经济分析》一文,在吸收列宾斯坦有关微观人口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西方有关消费行为理论来分析家庭的生育决策,考察孩子的边际家庭效用及其数量质量替代关系,创建了著名的“孩子数量质量替论”,贝克尔以新视角考察研究家庭收入和父母行为对生育子女数目的影响,阐释了家庭规模与收入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对后来微观人口理论的研究发展起了很大促进作用,贝克尔本人也因其突出的研究成果,成为美国芝加哥学派的代表人物,并于1994年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在列宾斯坦和贝克尔的影响下,又有各种新的微观人口理论,包括“劳动一闲暇时间分配理论”、“家庭效益化和合理选择理论”等纷纷问世。微观人口经济分析,特别是生育率的微观经济分析在60年代兴盛一时。

微观人口学可被看作是从人口行为发生机制的角度来对人口管理科学进行的探索。它在人口管理科学发展史上的意义不仅在于它从技术上研究了人口行为发生过程中的信息传导机制和博弈反应机制,而且在于它在人口管理的哲学理念上将人口管理的目光从“国家”、“社会”的需要转移到“家庭”和“母亲”的需要,把人口管理科学放置到了人本主义的基础上,因而它是人口管理科学的一个巨大进步。

近年来,人口管理科学注意吸收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营养,将人口行为的家庭人本需要与社会理性规范相结合,引导人们树立对社会生育规范的文化认同,将人口管理推向了更具人口现代化意义的人本主义。

中国学者也对人口管理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除改革开放以来所涌现的大量人口管理学研究成果以外,根据《当代人口学学科体系研究》一书所作的检索,人口管理学的学科名称其实还是中国学者提出来的。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有过建立人口管理学,抑或计划生育学的讨论,当时有几种主张:一是主张建立一门计划生育学。如史成礼、余亦之的论文《关于建立计划生育学之我见》就主张建立计划生育学。之后,在1984年,杨德清主编的《计划生育学》就出版了。二是主张建立人口管理学。如曹占泉的论文《对建立“人口管理学”研究的设想》中写道:“人口管理学是以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不同时期、不同性质的动态人口为对象,用计划的方法来组织管理人口的科学,人口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人口管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根据人口的动态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性,通过国家确立的管理机构,有计划地调节、控制和管理人口,使人口的发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并从有计划地调节、控制和管理人口的实践活动中逐步总结和完善人口管理的具体内容,为国家管理人口提供科学论据。”三是主张建立人口生育管理学。如向洪、邓明主编的《人口管理实用辞典》中写道:“人口生育管理学是研究人口生育管理活动规律及其方法的学科。人口目标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计划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信息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决策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人口政策管理活动的规律及方法等,都是人口生育管理学应该研究的对象。通过这些研究,揭示人口生育管理活动规律,确立人口生育管理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和发展人口生育管理学的研究体系。”除了上述三种主张以外,还有主张把学科定名为“计划生育组织与管理”、“计划生育管理”等。

从本文要讨论的问题角度看,问题主要有二:一是不应把人口管理狭隘地理解为人口计划实施,而应理解为包括对人口行为发生环境、发生机制、控制机制等内容的全部人口行为的干预活动。二是其学科定义,还普遍带有很浓厚的理性主义色彩。要用于指导我们新时期的计划生育工作,还必须进行理论创新,实现新的思维跨越。

三、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对人口管理科学的政策实践和理论推动

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是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而提出的一种新的人口管理方式和新的人口制度安排,它反映了中国的人口管理正按照人口管理科学的发展引领,从理性主义向人本主义转变。它不仅是对传统的古典人口管理科学的革命,而且是对微观人口管理学的超越和对现代人口管理科学的呼唤。这表现在:

1.在政策基点上,新机制完全遵循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美国密执安大学社会学系的竹下让(Takeshita)教授曾经这样描述现代化的人口管理:生育动机(或生育意愿)取决于两种变量的权衡轻重:一是行为者的生育观,生育态度;一是行为者对群体社会生育规范、生育准则的感知以及对遵循这些规范的评价。如果前一变量起主要作用即主观性成分大,就易产生失范生育行为;反之,后一变量作用大即群体性社会性成分大,就易产生合理的生育行为即规范性生育行为。竹下让认为,人的生育行为就是主观生育观、生育态度,客观社会生育规范、生育准则两股力量在社会支持和自信心的影响下较量斗争的结果,这就是人们生育行为的内在动作过程。按照现代人口管理“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要改变人们的生育行为,就应该对影响人们生育行为的各个要素特别是社会支持和自信心进行调控,通过引导人们对社会生育规范的感知和对遵循规范的评价,建立一种生育文化认同,使人们生育行为规范化。

竹下让的观点反映了现代人口管理的人本主义追求,而这恰恰是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新机制正在进行的实践。

新机制深刻理解在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中国文化背景下人民群众的生育需要,充分尊重群众的生育意愿,在追求与稳定低生育水平的社会管理目标时,不采用过去那种简单的控制生育行为的做法,而是通过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提供各种生殖卫生、医疗保健等“优质服务”,满足其生活需要,同时辅以各种政策宣传,文化引导,在群众对社会生育规范和原则充分感知和评价认同基础上,将个体生育观、生育意向纳入群体社会生育规范之中。这完全符合现代人口管理科学对人口行为的人本管理原则。

2.在政策内容上,新机制提出的“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不仅体现了现代公民社会的理政原则,而且从人口管理学的意义上讲,这正反映了现代人口管理科学将理性主义与人本主义有机结合的要求。所谓“依法管理”,是既要对个体人口行为进行必要的制度约束,同时要求这种约束必须是在一定的法律框架下进行,在充分尊重管理客体法律权利的前提和基础上,通过合法的程序和措施将个体人口行为纳入社会制度规范之中,而绝不能以行政压迫和简单随意的方式对个体人口行为进行强制规范。所谓“村(居)民自治”,是既要注重村(居)民的组织角色,又注重其作为决策者和行动者的角色,充分肯定其自组织、自学习和自适应能力,将对个人激励的理论和方法转换到树立村(居)民整体的共同价值观念上,通过共同价值的认同,实现村(居)民的自我约束。所谓“优质服务”,则是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人们在物质生活和感情生活上的人本需要。

长期以来,我们的计划生育工作较多考虑的是贯彻国家意志和集体理性要求,而较少考虑为生育群众的个体需要提供服务;在工作方式上,更多注重的是对人口生育状况的监控管理,而较少关注生育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这些都与执政为民的理政原则不符,也与人本主义的人口管理理念不符。“优质服务”就是要对此作出纠正。而“政策推动”则是在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再辅以政策来发挥引导调控功能,从而把硬性管理技术和软性管理艺术结合起来,把理性精神和人本主义结合起来,实现由“物本管理”向“人本管理”的转变。计划生育是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当人本主义的人口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成为大家的共识,各部门从多个角度共同为生育群众提供服务,解决群众的问题,满足群众的需要,“依法管理、村(居)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新机制就落到了实处,计划生育工作就进入了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全新境界。

第3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大学行为文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 G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7)02-0017-03

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本质是一种对价值的追求与价值的创造[1],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行为文化是组成大学校园文化的四大要素。大学的行为文化是大学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表征要素,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目标要素,更是实现培养大学生知行合一的必然要素。大学校园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说到底都是为大学行为文化的实现所创造的条件。国外的文化背景与我国截然不同,特别是发达国家的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早已完成,而我国大学的行为文化几乎是空白,就连我国顶尖级的名校来说,到现在也没有形成其行为文化。没有良好的行为文化,建设国际一流大学,只是一句空话或口号。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与建设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研究的现状

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是在21世纪初开始的,2000年初提出了行为文化的概念,并从诸多方面对大学行为文化进行了探讨。李云清(2001)的《浅谈行为文化与素质教育》,刘合波(2001)的《网络对高校行为文化的影响》[2][3]是比较早地提出了高校行为文化问题的,但此后5年内没有人研究大学行为文化,6年后李莉丽(2007)的《从行为文化角度看英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特点》,论述了学生会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并且分析了宿舍文化、多元的文化和特定的历史传统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4]张桂霞(2007)在《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中,阐述了大学行为文化的主体、大学行为文化在大学文化中的地位、大学行为文化的本质表现形式等问题。[5]程迪(2008)在《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刍议》中分析了现代大学生行为文化的现状及产生原因,探讨如何建设大学生行为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问题。[6]胡树森(2008)对加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O进行了思考[7],左晓民(2008)分析了价值视野中的大学行为文化养成问题 [8],陆荣林(2008)提出了根据职业特点建设学校行为文化的观点。[9]李霞(2009)则从大学管理角度对行为文化建设进行探讨,阐述了大学管理行为文化的科学内涵、大学管理行为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和主要内容。[10]而王登恕(2009)从和谐校园视角,强调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从行为文化着手,从一个侧面探讨了行为文化与和谐校园建设的关系。[11]

进入2010年后,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与之前相比,略显系统与深入。何独明(2010)在大学校园文化概论[12]一书中详细阐述了校园行为文化的特征与作用、校园行为文化的建设途径与方法,认为校园行为文化的主要载体是学生社团,但忽略了大学教师队伍这一载体。而刘剑波,陈超(2010)主张高校在行为文化建设中,应着重从教师的主导文化建设、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和规范基础文明行为、学生的职业道德行为的修炼、科学管理校园文化活动以及与行业行为文化的对接等五个方面入手。[13]周华琼(2013)认为大学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是核心,行为文化是关键;文化建设的成效要通过全体大学教职员工共同遵循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和检验。当前教师的教学学行为,学生的学习、道德行为和学校的行政行为存在一定的缺失。[14]薛瑞,张慧敏(2013)认为构建当代社会主义大学诚信行为文化建设应该从师德塑造、学风引领、转变管理人员作风三个方面加强建设。[15]石维富(2013)倡导大学行为文化主要通过大学教师、大学生、管理服务人员的行为活动表现出来。大学行为文化建设可以从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管理人员的管风以及优良校风的建设入手加以实施。[16]蓝鹰、周伟(2004)强调,在大学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大学领导者的道德行为、管理行为、学术行为、社交行为和言语行为对整个学校的行为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和示范作用。[17]吴秋凤,苏丹(2015)分析了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特性及其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为推进高校内涵式发展发挥重要作用。[18]

总之,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还处在低级阶段,一方面,因为我国目前物质文明建设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低端水平。另一方面,只有复合型的研究人才才能胜任这一工作,而我国目前符合这一要求的人才还十分稀缺。

二、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交叉缺乏,理论深度不够

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目前仍然停留在文化本身的概念当中,如要研究行为是如何产生的,其内在机制是什么,行为与心理的关系是怎样的,就涉及行为科学的研究范畴了。心理活动是支配人的行为的,人的需要、动机、认知等心理过程和人的能力、人格等心理特征对人的行为的决定作用等等这些问题是研究大学行为文化的基础。就现有研究文献看来,大学行为文化的学科交叉研究还没有,就其文化本身的研究深度也是不够的,刍议、浅谈、思考和初探之类的文章较多,另外,作者的观点中的概念内涵与外延不够清晰,如“校风建设是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关键”这一命题就是错误的。这些论文在国家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还没有,都是在一般刊物上发表,足见其理论深度是不够的。

(二)思辨研究较多,实证研究或缺

综合我国现有的研究文献,全部都属于思辨研究的文章,如果没有行为科学理论作为基础,仅仅靠凭空想象去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只能习惯采用思辨的方法。进入21世纪,国际上仅采用思辨的方法已经被淘汰,我国缺乏的是实证研究。90后的一代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和活跃,多元化的价值观使大学生发展选择方向增多、区域扩大。因此,思辨式的研究和说教式的指导作用就大打了折扣。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客观规律和实际中的应用,如果一个问题反反复复地去空谈,其研究的意义就丧失了。

(三)研政分离突出,研究经费短缺

关于大学行为文化,我国的研究者多数是无执行权力的人,而有执行权力的人又不去学习和研究,因此长期以来形成研政分离现象,在大学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尽管有一些新的理念和方法,但由于没有执行权力,最终不了了之。长期以来,我国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课题经费无法与自然科学相比,客观上制约了研究的发展。高等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学习相关知识和参与相关研究,否则就难以识别、驾驭和指挥高校工作者,即使有很好的研究成果也难以在建设大学行为文化中应用。

三、发展的趋势

(一)未来研究的内容

1.研究大学行为文化的初步形成机制、组成要素与发展模式。大学行为文化的初步形成机制、组成要素与发展模式是客观规律的体现,按照客观规律建设大学行为文化,工作才能有绩效。当然,我国是一个地域辽阔多民族的国家,每一所大学在建设其行为文化时要考虑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学校的具体情况。

2.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组织凝聚力的影响作用。未来大学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竞争的内容是整体发展水平,无论是在培养人才还是在科学研究,或是在社会服务上,都将是衡量一个大学水平的重要方面。一个实力强的大学如果没有凝聚力,其发展将会是畸形的,而这种凝聚力靠什么形成和培养?靠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缺少了大学行为文化,还是空洞无物的。大学人的精神风貌、高雅气质、组织凝聚力等都体现在大学人的行为之中,大学组织的凝聚力是大学人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和为了满足成员的情感需要,团结在一起,保持一致倾向的动态过程。

3.研究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人才培养动力作用的心理机制。大学的头等要事是培养人才,培养人才不仅是武装大学生的头脑,塑造大学生良好的行为,同时也是大学教师自身成长和社会化的过程。大学人在大学校园的行为一旦形成一种文化后,对大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这种场动力作用机制是什么?我们能否掌握这种机制去更有效地培养合格的人才?随着这些研究的深入和成果的出现,会丰富行为科学、心理科学、社会科学和教育科学的研究内容。因此,大学行为文化对大学人才培养动力作用的心理机制这个问题的研究也将会是一个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二)未来研究的方法

1.多学科交叉与整合。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如果仅仅在文化层面上进行,很难有新的突破,必须结合心理学、社会学、行为科学、教育学等多学科研究成果进行交叉研究,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单一学科的研究存在着难以回避的缺陷,只有多学科交叉,才能有新的突破和发现,才能避免片面性,才能便于在实践中应用。因为人的行为是受多种因素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之下而产生的。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理论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是在于应用,大学行为文化的研究,如果只从理论上探讨,不去进行应用研究,可能是凭空想象,纸上谈兵;只搞应用研究,不去进行理论探讨,可能是原地踏步,难以突破,甚至会走弯路或出危险。只有把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才能取得信服的研究成果,才能在建设大学文化中得以应用。这一过程仍然是遵循着“理论―实践―比较完善的理论―再实践”的发展轨迹。随着研究队伍的不断壮大,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者研究取向分道扬镳,最后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走向整合,这是一个必然的过程。

实证研究逐步成为主流。除了采用现象学、问卷法和调查法以及理论上的探讨、宏观上的评论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外,未来会更加强调研究包括实验研究在内的思辨方法和实证方法相结合,即社会科学方法和自然科学方法相融合的综合性研究。社会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理论将会成为大学行为文化研究的理论支持。尽管大学行为文化的证研究,现在还没有见到有关研究成果的报道,但强调问题解决的可操作性是未来研究发展的趋势,因此实证研究逐步成为主流。分析大学和揭示大学行为文化产生的心理机制,探究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方法没有实证研究是难以服人的。

[ 参 考 文 献 ]

[1] 欧阳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取向[J].高等教育研究,2008(29):5-10.

[2] 李云清.浅谈行为文化与素质教育[J].马钢职工大学学报,2001(1):75-77.

[3] 刘合波.网络对高校行为文化的影响[J].枣庄师专学报,2001(18):32-34.

[4] 李莉丽.从行为文化角度看英国大学生校园生活特点[J].沧桑,2007(5):215-216.

[5] 张桂霞.刍议大学行为文化建设[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105-109.

[6] 程迪.构建和谐社会与加强大学生行为文化建设刍议[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66-69.

[7] 胡树森.加强高职院校行为文化建设的思考[J].河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8):5-7.

[8] 左晓民.价值视野中的大学行为文化养成[J].商洛学院学报,2008(22):43-45.

[9] 陆荣林.建设有职业特点的学校行为文化[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5):30.

[10] 李霞.大学管理行为文化建设初探[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21):118-119.

[11] 王登恕.和谐校园行为文化――中国高校文化的实践与弘扬[J].绥化学院学报,2009(29):139-141.

[12] 何独明.大学校园文化概论[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3] 刘剑波,陈超.对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4):142-144.

[14] 周华琼.行为文化:大学文化建设的关键[J].上海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161-165.

[15] 薛瑞,张慧敏.略论大学诚信行为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J].科教文汇,2013(11):12-14.

[16] 石维富.试论大学行为文化建设的基本策略[J].中国成人教育,2013(20):33-35.

第4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概念;领域;内涵

1 设计艺术学释义

设计艺术横跨了自然、社会、人文三大学科,设计艺术要包容、整合一些以前并无联系的学科。在“设计艺术”这个大学科下,聚集着众多的子学科:人体测量学、解剖学、人机工学、行为科学、材料、结构、工艺技术、价值工程、系统工程、环境学科、包装、广告、设计心理学、设计美学及围绕设计象征功能的哲学、符号学、人类学、社会学等。[1][P41]“现代设计的计划、构思是受到现代市场营销、一般心理学和消费心理、人机工程学、技术美学、现代技术科学等等因素约束而成的;而传达这种计划和构思的方式,可以从简单的、传统的手工绘图、模型到复杂的电脑设计预想表现,因具体的设计要求而不同;最后的设计应用,则与具体设计所设计的生产方式的技术条件密切相关。”[2][P12]设计艺术涉及的范围宽广,它是功能与审美的统一,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质量。设计艺术学是按照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规律,创造人类生活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一门学科,是对人类艺术设计实践和成果进行再认识的理论,是关于设计艺术规律的科学体系。

2 设计艺术学的几种主要研究

2-1 明确设计艺术的概念

设计艺术具有传统制造工艺中的意匠形态与现代产业经济与经济文化领域中的设计形态。涉及科学领域、艺术领域、经济领域等多方面。这使得设计艺术的应有的面貌极易被混淆。因此,要从多方面的比对中明晰设计艺术的概念。这些需要仔细剖析的关系有:(1),设计行为中的艺术行为与非艺术行为的关系;(2),设计行为中的商业性与非商业性的关系;(3),设计教育中的职业性与非职业性的关系;(4),设计教育中的理论属性与实践属性的关系;(5),设计行为的高技术化趋势与人性化原点的关系;(6),设计行为的试错要求与社会容错功能的对立关系;(7),设计行为的个人性动机与非个人责任的关系;(8),设计文脉中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共生关系;(9),设计功能中本土化需求与普世化原则的关系;(10),设计文化中人性化原则与反人性化需求的关系。[3]

2-2 明确设计艺术学研究的领域

对于设计艺术的研究领域,随着研究的深入,科学、系统、规范的方法不断引入,这方面的研究已做得很全面,大致来说,有这样几个领域:(1),设计艺术哲学研究;(2),设计艺术形态学、符号学研究;(3),设计艺术方法学研究;(4),设计决策与设计管理研究;(5),设计艺术心理学研究;(6),设计艺术过程与表达研究;(7),设计艺术的经济学、价值学研究;(8),设计艺术的文化学、社会学研究;(9),设计艺术的教育研究;(10),设计艺术批评学与设计艺术史学研究。[4]

2-3 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挖掘设计艺术的内涵

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将设计艺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考察,着重于探索设计物背后的社会、文化内涵,以此来对设计进行指导、进行批评。这一侧重点与文化学、人类学联系紧密,近来又向符号学、文化研究、传播学有所借鉴,从表层的设计行为、设计物,深入到它们背后的“工艺――社会”结构,进而深入到“文化――心理”结构。

从大文化、大艺术的角度可将设计艺术理解为“造物艺术”,“造物艺术”实际上综合了工艺美术、艺术社会学及现代工业设计。它将艺术视为一个整体,将纯艺术、工艺美术、工业设计等视为不同社会不同时期不同层面中艺术的不同侧重点。如李砚祖教授在《造物之美》中描述艺术的发展过程是“制造――创造――制造”,后一个“制造”即现代设计艺术。从文化角度来挖掘设计艺术的内涵,对正确的理解设计艺术、批评设计艺术具有重要的意义。张道一先生曾将设计艺术归纳为这样几点:(1)合着生活的脉搏,渗透于衣食住行用;(2)与科学技术结合,相为表里同步发展;(3)实用与审美统一,再造物中显现理想;(4)物质与精神一元,促进两个文明建设。更进而归纳出由基础需求到精神需求的层次:资生――安适――美目――怡神。在理论的构建中,这样一条线索是值得关注的。

2-4 以设计方法论指导实践

设计艺术学作为一个学科,其理论与教育的重点之一在于如何服务社会。也就是紧紧扣住设计艺术作为一种产业一种职业在市场经济中所起的作用;将设计艺术视作产品开发与一种营销行为,专注于研究设计艺术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外部的流通中所处的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及其工作程序;更注重工作程序、调查结果与分析报告,以市场作为检验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

对实践进行分析,进而形成了一种有效的方法论来指导实践。有专家就写道:“设计应被认为是一种方法论,应提高到‘一切人为事物’的角度来认识,这就是设计的定义。……她是人类从传统工业社会向信息时代过渡的方法论。”[1][P2]从方法论的角度锲入,进而引出以系统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论:以方法论为核心,秉承“形式追随功能”,将“功能”具体化为系统中的众多“子系统”、“子目标”,将“形式”作为系统优化输出的结果。

2-5 设计艺术教育的层次

设计艺术学经历着由技能型学科向理论型学科的转变过程。其教育模式也从以前的传统美术的技能教育转向综合教育,以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着重从三个层次来进行教育:“一、技法性的理论;二、创作方法论的理论;三、原理性的理论。”[5]原理性的理论研究基本包括三方面:“设计原理研究(造物艺术论、设计一般理论、设计方法论)、设计历史研究(中国设计艺术史、外国史、现代史)、设计美学研究(艺术审美、设计美学、技术美学、形式美)。”[6]

2-6 设计艺术学理论框架的层次

对于设计艺术学的理论构架而言,其结构层次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关系到理论按何种方式展开。现有的主要是这样几种结构:

设计艺术技法――设计艺术方法――设计艺术原理

设计艺术专业知识层面――设计艺术方法层面――设计艺术科学层面――设计艺术哲学层面

设计艺术基础知识――设计艺术实务――设计艺术原理

设计艺术现象――设计艺术原理――设计艺术哲学

3 设计艺术学的学科框架

3-1 设计艺术学的主导方向及主要专业

按照学科方向的设置与实际教学的安排,设计艺术学有这样五大主导方向:工业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染织服装设计与工艺品设计等。其中具体而言,工业设计包括产品造型设计、交通工具设计、数字艺术设计等;视觉传达设计包括广告设计、书籍设计、装饰艺术设计、企业形象设计等;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室内设计、景观设计、展示设计等;染织服装设计包括染织设计与服装设计;工艺品设计包括金属工艺设计、陶瓷工艺设计、木工艺设计、漆工艺设计、纤维工艺设计与特种工艺设计等。

3-2 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

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应本着从基础到理论、从一般到抽象、从现象到原理的原则,以下的结构应该是较为合适的:

设计艺术基础――设计艺术方法――设计艺术原理――设计艺术哲学

3-3 相关学科

对应着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设计艺术相关学科如下:

设计艺术基础――人类工程学、物理学、化学、力学、技术学、工艺学、仿生学、材料学、信息科学、符号学、图像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等。

设计艺术方法――价值学、市场学、经济学、管理学、商品学、生态学、运筹学、思维科学等。

设计艺术原理――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民族学、逻辑学、系统科学等。

设计艺术哲学――哲学、美学、艺术学、文化学、人类学、伦理学等。

3-4 相关课程

对应于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设计艺术教学中的相关课程如下:

设计艺术基础――设计基础、设计表达、色彩应用与理论、工艺与材料、造型实践与理论、装饰技巧与理论、人机工程学、计算机辅助设计等。

设计艺术方法――设计方法学、市场分析、设计艺术管理、价值工程、设计传播学、系统设计研究等。

设计艺术原理――设计思维研究、设计艺术批评、设计符号学、设计伦理学、中外设计艺术比较、行为科学研究等。

设计艺术哲学――设计艺术哲学、设计艺术美学、设计艺术历史、设计艺术人类学等。

3-5 设计艺术的学科框架

综上所述,设计艺术学的学科框架也就形成了,即以设计艺术的内涵为原点,沿横轴展开是设计艺术的主导方向与主要专业,沿纵轴展开是设计艺术学科的研究层次以及由此衍生开的相关学科、相关课程的层次。随着理论研究、教学实践的不断深入,设计艺术学科框架的内容也将更充实、更丰富,更有效的指导设计艺术实践,并最终成功地完成设计艺术学科由应用型学科向理论研究型学科发展的转变过程。

参考文献:

[1] 柳冠中. 工业设计学概论[M]. 哈尔滨: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2] 王受之. 世界现代设计史[M]. 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3.

[3] 许平. 作为交叉融合学科的艺术设计及其实在性[C]. 武汉:2003交叉性艺术学科国际会议,2003.

[4] 李砚祖. 设计艺术学的结构与体系 [C]. 武汉:2003交叉性艺术学科国际会议,2003.

[5] 张道一. 应用学科的理论研究[J]. 设计艺术,2001,(3):1~2.

第5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鄱阳湖生态经济

(1)微生物絮凝剂对电镀废水的处理研究 张蔚萍 刘燕 侯梦然

(5)鄱阳湖区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探讨 张新华 杨期勇 王慧娟

(10)鄱阳湖水环境现状及污染防治模式思考 杨期勇 张新华 黄卫

(15)九江市“山江湖”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 熊晓蔚 阎朝兵 段宝斌

社区医学教育

(18)社会转型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探究 梁光霞

(22)医学检验专业《临床细胞学》课程改革构想 刘怀 荀春华 胡志坚

工程科学与技术

(26)苯乙烯压缩机填料密封泄漏原因及其改进 林伟明 宋士华 刘良文

(30)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线粒体电镜图像边缘检测算法 林雯

(35)时间序列等距离粗集预测模型研究 赖松兆

(40)kks编码系统在电力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李海滨

(43)服务器虚拟化在高校数据中心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陈滨

(47)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分析和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 李红丽

(49)oracle rac 技术在校园一卡通网络中的应用 王志飞 李刚

数理科学

(52)关于变上限积分函数的两条定理及应用比较 闫瑞玲

(55)三元切触有理插值新型构造方法 马锦锦

(58)kmpn的全色数和邻强边色数 雷波

(61)例析平面方程的形式和解法 冯园新

(64)复变函数虚数的应用探讨 张双林

基础医学

(67)全骨髓贴壁法分离培养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研究 何丁文 殷嫦嫦 殷明

(71)藜蒿总黄酮对顺铂化疗增敏效应的研究 何观平 邱国胜 李玲苇 杨世伟 任红梁 曹俊

临床医学

(74)2009~2011年九江市某医院性病流行病学分析 陈波

(76)无抽搐电休克治疗首发老年抑郁症60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估 王延玉 阮燕山 蔡业清

(79)胸腔镜及其辅助下小切口治疗大疱性肺气肿的对比分析 郭颖

(81)疑似丙肝患者丙肝抗体、hcv—rna及alt结果分析 陈越 王建国

(83)无痛胃镜联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barrett食管36例疗效分析 李宏韬 蔡长春 梅万甜

(85)盐酸坦索罗辛缓释胶囊治疗输卵管结扎术后尿潴留60例疗效观察 秦晓云 刘春华

(87)腹腔镜输卵管切开取胚术及局部注射甲氨蝶呤25例临床报道 韩再香 李萍 万冬强

(88)介入治疗联合放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观察 邱玲蜊 余静 何花

&n

bsp; (90)不同中药方剂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效果比较研究 梁光造

(92)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分析 桑卫东

(95)6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张道武

护理学

(98)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认知的比较研究 胡颖

(103)综合健康教育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及复发率的影响 袁小荣

(105)免钛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对策 袁荣华

心理行为科学

(107)软式排球运动对大学生行为抑制影响探析 甘正永 辛杰瑾

(110)基于神经科学研究范式的组织行为学研究趋向 刘映杰

教育教学

(114)中部地区地方高校旅游开发类毕业生就业问题研究——以江西省代表性高校为例 叶仰蓬

(117)教育仿真软件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郑小斌

(120)从电子设计大赛看大信息类专业的教学改革 陈朝峰 郭书超 查代奉

(123)地方工科类高校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探索 郭景娟 徐蓓 胡芳

(126)“互惠合作”在体育专业健美操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茆飞霞

第6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复杂性;WSR系统方法论;评价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负责校园网络日常管理与维护、数字化校园建设、教育软件研究与发展、教育技术应用研究、教师教育技术培训、信息管理等学校基础服务领域,构筑数字化教育体系,为学校信息化教育的不断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创新能力的人才发挥积极的作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是集技术服务、科研开发和教学培训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其结构的调整,更好的为教学与科研信息化服务。

1.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

中国科学家顾基发教授和朱志昌博士在系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其他学者,如钱学森、许国志、宋健等的研究成果,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了WSR系统方法论,从东方思辨的角度较好的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复杂性,为复杂性问题的解决另辟蹊径。WSR方法论认为,现有的一些理论和方法,如硬系统理论方法中的运筹理论、控制理论,或软系统理论中的一些方法,尽管对那些表面上看来,物理结构、甚至事理结构比较清楚的问题,分析起来可行,但效果却不满意,事倍功半的原因主要是忽视或不清楚人理而。从问题结构来看,传统的分析方式方法适合解决结构化的问题,或者说适合于机械的可还原性的问题,而对现实大量存在的非结构、病态结构问题,靠原来的“硬”方法、“软”方法是不够的,特别是对那些议题(Issue)和堆题(Mess)一类的系统问题,更是如此[1]。人的因素涉入后,系统更加复杂化了,有时人的因素应该上升为问题的主要方面。

“物理”指涉及物质运动的机理,既包括狭义的物理,还包括化学、生物、地理、天文等等。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 有人注重对现实世界本身属性的探索, 去认识世界, 探求真理, 揭示规律这就是众所周知的科学研究。

“事理”指做事的道理,主要解决如何去安排。有人注重基于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一些概念、规律产生一些方法以干预指导人类认识世界改造社会的实践活动, 使实践活动更加完美更有效益和效率, 这正是技术科学的主要任务。

“人理”指做人的道理,通常要用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知识去回答“应当怎样做”和“最好怎样做”的问题。也就是对参与认识世界改造社会实践活动的主体—人的研究—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目的、价值取向, 研究人具体所处的文化、传统、道德、宗教和法律等环境及其如何影响人的思想行为, 并结合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科学等研究如何充分发挥人的创造性、人的潜力。

目前,WSR方法论已用于管理决策、调查研究和评价等方面。

WSR作为一种思路,其核心是在处理复杂问题时既要考虑对象的物的方面(物理,W),又要考虑这些物如何更好地被运用的事的方面(事理,S),最后,由于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和实施管理决策都离不开人的方面(人理,R),所以,要把W-S-R作为一个系统,达到“懂物理,明事理,通人理” ,从而系统、完整、分层次地来对复杂问题进行研究。

2.WSR评价方法

完全客观的评价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最终是人做出的评价、并且是由人来使用评价的结果。所以人为的因素很多。人们可以将评价对象的物理和事理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但是不可避免人理的因素。

应用物理、事理、人理(WSR)系统方法用于评价具体的工作步骤:

定量方法之所以在复杂性问题上不能得到很好的应用,主要是处理问题过于依赖建立数学模型,定性考虑不够,特别是忽略了人的因素完全采用定性的研究方法,又得不到精确的研究结果。WSR方法论借助东方思辨的一切思想寻求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的有机结合,采用WSR方法论在解决复杂的教育技术问题时具有一定的优势。[3]

3.WSR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评价中的应用

3.1充分理解评价的意图

评价是为了通过比较查找不足,以便更好的对其调整,促进将来的良性发展。

3.2确立评价目标

评价指标是评价目标的具体量化。确立评价目标才能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3.3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模型

依照WRS系统方法论、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如图所示,并通过AHP法、Delphi法等主观赋权法及客观赋权法如变异系数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评价指标集 O={O1,O2,…,On}

评价指标集W={W1,W2,…,Wn}

其中 Wi——因素集合O第i个因素Oi所对应的权。且W=1 0

3.4获取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

评价指标体系的数据的获取,可用德尔菲专家调查法。在德尔菲方法群中,模糊德尔菲法更高效全面。

3.5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压缩的综合指标

因子分析是在保证数据信息丢失最小的原则下,对多变量所进行的压缩处理,把原来较复杂的高维问题简化为较简单的低维问题解决。若问题中,变量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那么,在众多的,这些显露在表面的原始变量的背后一定暗藏(潜在)有一个可用难以观测到的少数因子表达的基本结构。因子分析这种方法正是用以找出这个反映原始数据基本的缩略结构。

3.6利用各综合指标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进行评级或排序

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可利用为数不多的公因子,对评价对象—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实施综合定量的评价,并加以排序和分类。

4.WSR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评价中的应用情况分析

通过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的方式对保山学院、云南大学等云南省内十所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计算得出云南省十所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教育技术基础设施、数字化资源的建设、组织机构、政策支持、教育技术应用效率、教师的素质、教育技术培训的七项一级指标得分。

5.结束语

基于迅速发展的现代复杂性科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借助WSR系统方法,可以达到定性与定量方法的并重,作者试探性的将这一方法应用在对高校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评价这一复杂问题中,希望可以达到对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评价更加合理化。但是毕竟在这方面的应用还刚刚起步,有待进一步的学习研究。 [科]

【参考文献】

[1]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系统工程[J].管理科学学报.1999,12(2):1-6.

第7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情感;沟通;关爱;赞扬

教师的每一个表情、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暗示、每一个眼神都传递着教师不同的情感,都可能引起学生情感产生巨大的变化。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要获得这种情感氛围,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教学中起着主导作用。教师良好的情感能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师生情感融洽,相互信任,教学气氛活跃,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的、最有利于教学的情感品质。

一、热爱之情

爱是对人或事物的最深的情感,可表现为一种倾向,形成一种动力。我国近代教育家夏丐尊说:“教育之不能没有爱,犹如池溏之不能没有水。”爱的情感是体育教师首先必须具备的情感品质。它表现在二个方面:

(一)对体育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体育教学是一项艰辛的劳动,教师在付出复杂的脑力劳动的同时还要付出繁重的体力劳动。教师只有对教育事业深切的热爱、执着的追求,才能具备吃苦耐劳、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克服重重困难,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对学生真挚的热爱。教师关心热爱学生,可以产生巨大的感染力,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也是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的根本保证。它最能激起教师对教育工作的强烈愿望,最能激励教师千方百计地去教育好学生。这种情感驱使教师把整个心灵献给学生,对学生诲人不倦。使教师以更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障碍,挖掘出自身最大潜能,创造最好的教育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也是一种巨大的学习动力。心理学关于模仿的研究表明了这一点:“人们总是趋向于模仿他所爱的人,而不愿模仿他所嫌弃的人。”可见教师这种爱的情感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之渴望获得知识,主动模仿教师所教授的动作,提高教学效果。如果教师缺乏这种爱,对学生冷漠无情,甚至对他们感到厌烦,动不动就严加训斥,学生就会紧闭心灵的大门,势必造成师生关系紧张,使教育活动受阻甚至中断,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创伤,最终导致教学的失败。乌申斯基说得好:“如果你厌恶学生,那么,教育工作刚刚开始时就已经结束了。”教师的教育只有溶解在爱的情感里,才能转化为学生自身需要,引起学生积极反应。

二、期待之情

教师对学生深切的期待能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学生最信赖老师的判断力,对自己学习情况、能力水平的认识往往依赖于教师的看法,这样教师的期待之情对学生便尤为重要。它是对学生心灵上的支持,学生从中看到希望,获得自信、勇气和力量。体育教学活动多变,动作复杂,难度较大。学生在学习动作时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这时学生心中往往产生消极情绪、退缩心理。对原本有能力完成的动作丧失信心,自认为做不下来,而不愿继续努力。此时,教师若能用期待的目光来鼓励学生:“一定能成功!你大有实力完成这个动作!来,再来一次!”学生会被这种深切真挚的期待之情所感染,认为自己真的能行,从而产生一种无形的力量,消除退缩心理,重新充满希望,鼓足勇气,克服困难,最终完成动作。若教师首先失去信心,流露出无望、厌烦的感觉,学生得到老师这样的情感信号,自然彻底绝望,认为自己果真不行,而放弃对动作的继续尝试。可见教师在任何时候,对任何学生都要饱含期待之情,学生不能没有教师的支持、鼓励和期望,他们常常是按照老师给设定的模式来认识自己、要求自己的。这种期待情感能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增添学生战胜困难的信心,是学生上进的动力。

三、愉悦之情

教师带着愉悦情感走进课堂并自始至终保持愉悦心情,能将学生带进一个和谐、轻松、友爱的学习环境,对课堂气氛、教育效果有重要意义。

要持之以恒做到这一点并非易事。再优秀的教师也是平凡普通的人,也会经常遇到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冲击和干扰,时常出现忧愁、烦恼、悲伤、激动等情绪。若把这种情绪带到课堂,势必影响教学质量。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有博怀包容工作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养成走进课堂之前迅速排遣心理干扰的能力,带着愉悦之情来面对学生。

教师在愉悦情感的支配下进行教学工作,思维敏捷,语言丰富有情感,动作优美自如,面部表情自然丰富。从而创设出轻松、欢快、无忧无虑的教学情境,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心,增添他们的学习兴趣,使之感到学习是一种乐趣,可收到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宽容之情

宽容是缩短师生心理宽距离、消除师生间隔阂的良药。体育教学活动复杂多变,学生又活泼好动,比较难于组织,学生经常违犯纪律,要求体育教师要豁达大度,对学生有宽容之情,采取恰当的方法解决问题。这种宽容之情能卸去学生的心理负担,给其改正错误的机会,使其有勇气纠正错误,教育效果明显。对待学生的错误应采取冷静的态度,不应横加指责,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设身处地地替他们想一想,采取恰当、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改正。这种豁达大度的宽容之情使学生感到教师富有人情味,对教师产生一种既崇敬又敢于接近,友好相处的心理相容的亲近感,使学生从内心深处反省自己的行为,唤起学习激情。

参考文献

第8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有这样一则故事:在非洲,每天早晨羚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要跑得更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的一个念头是,我必须跑得再快一些以追上更多的羚羊,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奔去。

生活就是这样,不论你是羚羊还是狮子,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就要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

每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我们都应该想一想我今天做出怎样最大的努力。其实,生活的快乐,不就是寻找、创造和付出吗?

一位哲人说过,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是啊,生命的每一天都是新鲜的,也都是特别的。只要用心留意每一天,你将发现处处有奇迹。

至此,你可能明白了这样一个道理:不要让昨天占用今天太多的时间,五彩的梦想不可以挂在明天的风筝上,要把握好每一个今天。

进入中学,你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为此,你准备好了吗?比如,怎样与陌生的老师、同学相处,怎样调整好学习方法,如何把加重的课程学到最好,如何排解来自老师、家长乃至自身的学习压力,……诸如此类,都需要现在的你去认真思考。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我说,成功只光顾有准备会思考的人。

初中不是小学的简单的继续,学习内容,知识难度,都更上一层。抽象的逻辑思维不象小学那样简单的记忆,这需要我们思考理解和掌握。初中是行驶中的转折和爬坡,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当迅速行驶的汽车在转弯或上坡时,缺少心理准备的乘客很容易站不稳而摔倒,同样在初中新生活开始的时候,如果我们缺乏心理准备不能及时调整就会出现不适应。

一、面对新篇章,重新定位。

我们踌躇满志来到侨中希望展现自我风采。而侨中人才济济以前出色的你不再拔尖,你头上冠军的光环也暗下来。但不要妄自菲薄,心灰意冷。不少同学已明白了“天外有天”的道理。在小学也许你们是佼佼者,是学校的花朵,老师的宠儿,在一片关爱赞扬中学习,但不要因为过去的成绩好而沾沾自喜,固步自封。也许你们现在表现一般,入学成绩比别人低,但不要就此盲目的断定自己不行而甘居下游。过去证明不了现在和将来。新的竞争刚刚开始。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都会困住前进的脚步,新的起跑线上需要我们重新定位打造自己。

二、面对新面孔主动沟通。

同学们来自不同的城镇、不同的学校,差异大,要从心理上接纳需要一段时间,这时很多人感到孤独、忧虑,觉得与人格格不入,怀念过去同学、老师,这都是正常心态。想一想大家不都一样吗?都没有朋友,又都渴望交友。如果我们主动一些,大胆和同学搭话,热情为班级体做事,彼此做自我介绍,多探讨问题……。无形之中你就和同学们老师们“混”熟了。朋友也多了,越来越融入集体,陌生感自然会消失。

三、面对新环境尽快适应。

初中是人生的十字路口,不是避风的港湾,而是拼搏的战场,初中的学习更紧张,竞争更激烈,不过全国的初中都一样。没有紧张的学习,怎么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没有竞争怎能迅速提高自己。为了我们的前途为了我们的理想,我们要拼搏,尽快适应紧张的学习生活。

四、面对新课程,调整学习方法。

升入初中如果再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和方式,显然无法适应。这时需要我们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做到自主主动的学习。一是积极适应新的授课方式。初中往往集中讲解重点,难点,要点,而且每课内容多,信息量大,所以要上课用心听,用心记。积极适应新老师的授课方式,包括语音,板书,思路,要求等。同时还要勤学好问,主动接触老师。二是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包括长期计划(比如期中期末要达到什么水平,各科的目标是什么)和短期计划,即周计划、日计划(比如,怎么按排自己的一天活动)。此外可以找个竞争对手来激励自己。三要摸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不能停留在被动听课和机械地做作业上,要用心学,主动学,优选学,特别要讲究方法,把握好预习,听课、复习、做作业四个方面。

预习三环节。读——画——思。要认真阅读教材,教材是最好的教案,是名人经典着作,要认真读。画,把不懂的地方画起来,这是听课的着重点。思就是思考,掌握课本的大概内容、知识结构、知识要点。

听课四准备。知识上:通过预习使听课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心理上:抛开杂念,全神贯注,紧跟老师思路,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物质上:要准备好笔记本,把重点记下来;方法上:边学边记,记重点,强调点和疑难点,不懂的课下及时问。

复习三意识。要有问题意识,通过复习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同时,找出自己的薄弱点,模糊点。记住提出问题的学生是好学生。要有总结的意识。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比如对系统知识进行归纳,对易混淆的知识进行比较,建立起一个知识网,并随时进行填充。这样才能把复杂知识记牢。反思意识,分析自己这段时间学习是否有进步,方法是否合适。是否有失误。并据此做出及时调整。

作业展示才能。作业练习既是对所学知识巩固提高又是对自己掌握知识的检测。要独立完成作业。在练习中学,学中练,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认真纠正,找出原因。以后要注意使自己做题水平和能力逐步提高。切记你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发挥,要落实到做题上,落实在试卷上,落实在中考成绩上才能显示你的才能,展示你的价值。

五、面对学习上困难挫折要勇往直前

初中课程知识深,难度大,知识面也宽,抽象思维多,逻辑推理多,学起来不轻松,特别是数学、外语、自然,大家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遇到学习上的挫折,千万不能打退堂鼓,丧失学习信心,而要树立起奋勇向前的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只要大家肯钻研,顶得住,钻进去,入了门,以后的学习就会轻松些了。同学们别灰心,攻上去。希望就在前面。

六、要注重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坚强的性格。

行为科学研究: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的,而剩下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按时上课,勤学好问,作业认真及时总结等,对你的学业上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表明:个性决定人的一生。我想一个坚忍不拔,不畏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奋斗的人,一定会有美好的人生。

第9篇:心理与行为科学研究方法范文

那么,何谓有效教学? 广义来说,凡是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实现预期的教学结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而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共同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提高。

四川省凉山州教育科学研究员谌业锋指出, 有效教学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学生在一段时间内有没获得进步或发展成为衡量教师教学是否有效的主要依据。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

当前,许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有效性,盲目地增加课时,给学生灌输题海思想,这显然违背了有效教学的主旨。有效教学,旨在提高单位时间内教师教学的效果。要提高有效性,只能靠提高每堂课的效益,减少无效劳动造成的时间的浪费。要想提高课堂效益,必须认真钻研新课程标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对必学内容、选学内容、基本要求、较高要求每年的变化都要心中有数,都必须钻研清楚,才能制定适当的标准,概括所有的知识点,才能把握好分寸,不至太浅或太深,才能纵横联系,前呼后应。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应根据学生实际,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接轨。现就如何实施有效教学谈谈本人的感受。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被动学习变主动学习的信心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兴趣,才会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产生一种内在学习动力。联系实际创设探究活动,无疑能提高探究问题的趣味性,也能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课程资源,创设有利于启发学生探究的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自己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并营造合作交流的学生氛围。

二、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教学结构的安排切实抓好五个环节:1.明确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把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2.指导学生开展尝试活动,启发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3.围绕教学目标,组织变试训练,注重一题多解,提高训练效率;4.及时评价,实现多途径、多方位、多形式的反馈矫正;5.总结归纳,深化目标,引导学生概括所学知识、方法,并联系已有的知识形成新的知识结构.

三、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有效的数学学习过程不能单纯地以来模仿与记忆,教师应引导学生主动地从事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有效的学习策略。

新课程的最大一个特征,就是改变了将教育(或教学)仅仅理解成知识传授的过程,其目的是: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新形势对我们教师的要求也随之增高,迫切需要进行有效教学,以提高课堂效率。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学生的进步或发展

教师必须有"对象"意识。教学不是唱独脚戏,离开"学",就无所谓"教",也就是说,教师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思想。

2.关注教学效益,有时间与效益的观念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能跟着感觉走,又不能简单地把"效益"理解为"花最少的时间教最多的内容"。教学效益不同于生产效益,它不是取决于教师教多少内容,而是取决于对单位时间内学生的学习结果与学习过程综合考虑的结果。

3.更多地关注可测性或量化

如教学目标尽可能明确与具体,以便于检验教师的工作效益。但是,并不能简单地说量化就是好的、科学的。有效教学既要反对拒绝量化,又要反对过于量化。应该科学地对待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的结合,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与教师的工作表现。

4.具备一种反思的意识

每一个教师要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日常教学行为,持续地追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我的教学有效吗?""有没有比我更有效的教学?"

同时,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身的优势来选择合适的教学行为,设计自己个性化的教学,创造独特的教学风格,课堂上应多授予学生思想、方法,提倡举一反三,注重一题多解,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参考文献:

[1]《中学数学教学参考》(初中),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第5期

[2]初中数学资源网: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