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

第1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专业导论课;水产学;转学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8-0242-02

一、引言

水产学主要是研究开发利用水生生物资源并保证其可持续利用的学科,也是我国的一级学科。水产产业为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保障食物安全、优化国民膳食结构和提高农产品出口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高等教育中水产学科的开设始于1952年,其本科和研究生专业的二级学科先后历经多次调整,至现在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体系中,水产一级学科下设置水产养殖、渔业资源和捕捞学三个二级学科以及水产养殖学、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水族科学与技术(教育部批准试办)三个本科专业。另外,在生物学和海洋学一级学科下,还设置了水生生物学和海洋生物学二级学科[1]。湖南农业大学水产专业前身为淡水渔业专业,1985年开始筹建,1987年正式招生,1988年增设淡水渔业师资专业,1997年面向全国招生,1999年根据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更名为水产养殖学专业。其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水产养殖学科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与水产养殖相关的科研、生产、教育与管理部门从事科学研究、教学、水产增养殖开发、管理工作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2007年获教育部批准新增设水族科学与技术专业,并面向全国招生,成为目前具有该专业招生资格的5所高校之一。该专业是以培养行业急需的具有观赏水族动物育种、水族景观规划设计、水域环境控制、经营管理等方面能力,能够在水族产业的企事业单位从事休闲渔业及观赏水族科研、开发、教学和管理等工作的技术人才为目标。但是随着高等教育招生和培养机制的改革,基于农学学科的水产专业的生源和招生形势不容乐观,使得各类大专、高等院校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水产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湖南农业大学一度出现水产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的局面。为此,湖南农业大学一方面加大招生宣传力度,扩大生源;另一方面,近两年我专业针对大一新生开展了水产专业导论课,加强新生对专业的了解程度,稳定生源,这也是目前多数高等院校积极采取的一项有效措施[2-4]。

二、开设水产专业导论课程的背景

1.水产行业工作环境普遍比较艰苦,生源少。湖南农业大学水产专业虽然从1997年开始面向全国招生,但一直以来以本省生源居多。虽然近几年来,生源结构越来越合理,但整体志愿填报水产专业的生源不多,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呈下滑趋势。根据调查统计,在湖南农业大学2010级至2013级四个年级水产生源(入校报到人数共计308人)中,第一志愿填报农科专业的只有2%,在所有志愿中填报了水产专业的只有53%,其余均为调剂生源。

2.报到生源中转专业需求比较大。近年来,各大高校大一新生转专业需求增加,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缺乏对专业的认识,在填报志愿时有的听从家长意见,有的是调剂到所学专业的,有的选择转专业时盲目跟风想选择热门专业,还有的是到校后,发现所学专业体系课程难度大,从而在入校后要求转换专业。调查统计表明湖南农业大学水产专业近四年308名学生转出37名,转学率达12%。

3.学生对水产专业及课程体系了解不够,缺乏职业规划,对就业前景担忧[5]。大学新生入学前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基础知识,对专业、对未来职业和就业的认知很少。对水产专业近四年的学生进行统计发现,虽然有94%的人听说过水产专业,但80%的人对专业不了解,仅有20%的人表示对本专业有一定程度的了解。目前,新生在入学后都会接受入学教育,在入学教育环节中会简单介绍所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但多数学生对课程认识比较模糊,不清楚专业课程的具体学习内容,因此,在大学学习阶段缺乏系统的学业安排。另外,学生不了解所学专业的职业范围、工作性质和潜在发展方向,只简单的认为水产专业是艰苦的行业,对职业缺乏规划意识,对未来就业前景担忧。

三、水产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方式和内容

目前针对水产专业大一新生已连续开展两届水产专业导论课程,以学科带头人、系主任、专业资深教学人员、企业老总和年轻高学历人才相结合的教师团队,采用专题式报告的教学方式,指导新生认识水产专业,了解水产行业发展,行业人才的需求量、明确职业前景等。水产专业导论课程共设置20学时,包括七大部分内容:专业介绍、水产业与水产学科的发展、现代渔业发展现状、水产品安全和渔业环境、水产教育与就业形势、观赏水族产业发展前景和企业参观。每部分设置为一个专题,每个专题由一个教师主讲。

四、水产专业导论课程开设的效果

湖南农业大学已连续两年开设水产专业导论课程,为调查分析导论课程的开设对学生专业认知和认同、职业规划等的影响,同时为导论课程的改革提供依据,对两届学生学习完专业导论课程后进行了无记名问卷调查。调查对象为2012级和2013级水产专业新生,调查人数共计157人,发放调查问卷157份,收回问卷134份,经核实获得131份有效数据。结果表明,通过学习专业导论课程后,4%的人对专业已非常了解,93%的人对专业有些了解,仅3%的人仍对本专业不了解。与他们未接受导论课程教育之前相比,学生对专业了解的比例提高了73%。另外,93%的人表示通过导论课程学习后,认为水产行业的发展形势良好,对未来自己的职业和就业表现乐观态度,81%的人喜欢上了本专业。以上结果说明,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专业认知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同时,调查表明,83%的人认为导论课程内容丰富充实,能够反映当前行业的新形势;72%的人认为教师课件内容详略得当,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93%的人对课堂内容感兴趣。这些结果表明,目前我们开设的导论课程内容比较合理,符合学生对专业认知的要求,但在内容详略、充实度上还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可以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学生对导论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也提出了良好的建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讲课时加强师生互动;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不要局限于报告;课程内容中可以增加一些实践环节;可以邀请本专业优秀代表、行业精英开展讲座;适当增加职业规划和就业前景的内容。另外,通过统计2010级至2013级专业转出率,我们发现,2010级转出率为13.0%、2011级为15.3%、2012级为9.6%、2013级为10.8%(表1),四年平均转出率为12.0%,其中2012和2013级两届学生接受了导论课程学习。以上结果说明开展专业导论课后,学生加深了对专业的了解,学生要求转出水产专业的比例下降,尤其是2012级,也就是首届开设导论课程的年级效果非常显著,在入学人数增加的情况下,转出人数反而较少,2013级转出率也低于四年平均转出率,更低于2010和2011级的转出率。这一结果初步说明专业导论课程的开设和学习能够降低本专业的转出率,有利于稳定生源。

通过以上实践证明,在当前教育环境下,面向大一新生开展专业导论课是非常必要的。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其水产专业导论课程要更加明确教学目标,内容还有待进一步分类概括,并辅以不同的教学方式激励学生,使学生建立起对本专业较全面的认识,可以为生源提供全面而清晰的专业认知平台。同时,还要优化调查内容、扩展统计方法以充分挖掘开展水产专业导论课所具有的潜在价值,加强专业导论课的教学改革,为水产专业新生提供更有价值的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新军,周应祺,许柳雄,杨红.我国水产类学科调整的几点建议[J].高等理科教育,2009,(6):124-127.

[2]杨玉民,孟宪梅,王海修.对开设专业导论课程的认识[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3):110-112.

[3]黄莉静,闫佳,张光华,仇晶.大类招生背景下信息类“学科概论”课程的教学探索[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3):51-53.

[4]李锋,田雨波.电子信息类“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模式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3,(284):99-100.

[5]郭宇星.高校大一新生专业导论课的开设初探[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3,(249):40-41.

第2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压力;应对方式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一方面,现代社会给人们带来了机遇与希望,但另一方面也充满了竞争和挑战,心理冲突、心理压力成为现代青年不可避免要面对的问题。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有着不同于一般青年更高的抱负和追求,面临更多的机遇同时也面临更多的挑战,他们承受的心理压力与冲突反而比同龄人更多。我国目前有在校高校大学生2000多万人,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到他们个人的发展与就业,同时也关系到民族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因此关注大学生的压力状态是非常必要的。大学时期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时期,它是人格发展、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大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完全成熟,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复杂的自身和社会问题往往容易导致强烈的心理冲突,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而相关的科学研究都表明心理压力过大,容易导致生理方面的身体不适,心理方面的消极情绪甚至行为方面的过激。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年会2003年公布的大学生心理调查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占16.37%,有某种心理问题的占34.9%。2004年7月4日的中国青年报一份调查结果显示:14.0%的大学生出现抑郁症状;17.0%的大学生出现焦虑症状;12.0%的大学生存在敌对情绪。由此,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问题是我们必须要正视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文献回顾

压力是一个有多种内涵并在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学科中有不同定义的词语。1936年,“压力研究之父”,加拿大生理心理学家汉斯•薛利(HansSelye)首先将压力的概念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又于1956年将压力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领域,并界定为令个体紧张的威胁性事件、突如其来的危险刺激情境。[1]自此后,有关压力的研究越来越多,不同学者亦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压力的概念。

回顾1985年至2005年的西方文献后发现,这十几年当中,西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没有明显变化。西方文献所报告的校园压力主要来自于学习、社会和情绪方面,或来自于个人方面。主要的学习压力源有考试、竞争、时间、教师、课堂环境和就业等,主要的个人压力源有亲密关系、父母关系、经济问题、人际关系、居住条件、外表等。[2]这与我国的研究基本一致,我国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心理压力普遍包括学习压力、生活压力和就业压力三个方面。我国著名学者樊富珉等人在清华大学的调查显示,在校生活期间,个人前途、就业、学业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恋爱问题、经济问题是困扰大学生的主要问题。[3]李虹等采用自制的《大学生压力量表》对大学校园压力的类型和特点进行了测试,发现大学校园压力的主要类型为:学习烦扰、个人烦扰、消极生活事件。[4]

与大学生压力研究的数量相比,研究生压力的研究显得不够。张月娟等研究发现,研究生承受的主要压力是学习负担重、就业升学压力、长期远离家人不能团聚、恋爱不顺利或失恋等。[5]陈江波研究发现,研究生压力由八个因子构成,即专业发展、论文要求、担忧未来、经济和相貌、人际孤单、学习任务等。[6]

国内外学者对于大学生心理压力来源类别的研究多集中在日常生活事件方面,认为日常生活事件是造成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应激源,其中学习、就业、人际关系、恋爱、前途、经济等问题是出现频率较高的事件。但是这些研究各自的概括、归类方式不一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研究结果不可比。[7]

也有很多学者对不同类别的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做了比较研究,主要从年级、性别、专业、生源这四个方面研究了不同类别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差异性:

(1)从年级特点分析,大多数西方研究认为一年级大学生的压力最大。然而国内的研究结果却和西方的大相径庭,学者们各有所执,没有形成普遍观点。(2)从性别角度讲,西方的文献基本都认为女生的校园压力要高于男生。我国的研究则发现男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明显高于女生,但是在不同的压力源存在一定的差异。[8](3)从专业角度分析,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在压力方面有明显差别,理、工、医科大学生在学习、交往情感及总体压力感上高于文科大学生。[9](4)从生源角度分析,很多研究都显示农村学生的感到很有压力者超过城市学生;独生子女比起非独生女压力较小,应对方式也更健康。[10]

现有的关于压力应对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面临压力时更倾向于自己解决,采用积极应对方式的比较多。不太严重的压力,大学生自己也能解决。但大学生进行专业心理咨询的很少,如果遇到相对严重的压力事件,不去寻求专业援助是有害的。[11]目前对压力应对方式的研究方法与内容都比较单一,分类标准也不统一,大学生压力应对研究的实际应用价值缺乏,指导实践的作用不明显。

从以上对国内外研究的概述中可以看出,研究者们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问题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达成统一观点,还需要学者们做更多更全面的研究与探讨。从研究视角上看,关于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主要有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三种学科介入,其中社会学的视角比较缺乏,研究多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依托,停留在个体的微观层面,缺乏社会学角色理论、社会化理论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社会环境因素的探析。从研究对象上看,现有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缺乏对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研究,对于大学校园中研究生、博士生等高层次群体的压力也缺乏探讨。本课题通过对大学本科生与研究生的比较研究来对现有研究作一个系统补充,以期完善现有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

二、研究设计

(一)概念界定

心理压力在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概念,但一般是指个体在环境中受到种种刺激,进而产生一种紧张情绪的心理状态。本文采用刘克善的定义,心理压力是个体对一定压力事件反映而形成的,并且是压力源、压力感和压力反应三者共同形成的综合性心理状态。[1]所以本研究主要从调查对象的基本属性、心理压力的来源、压力感的大小、面临心理压力的身心反应、应对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考察。

(二)资料收集方法

1.问卷调查法

本次调查选取的南京某大学是一所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文学、法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比较有代表性。

总体为该大学所有在校学生,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以学历层次为分层属性,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分别随机抽取1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各层次样本由多段随机抽样方法获得,第一阶段,以学校的宿舍楼名单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本科生和研究生住宿区分别抽取5幢宿舍楼;第二阶段,以每幢宿舍楼的所有宿舍名单位为抽样框,以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个宿舍;第三阶段,进入每个宿舍,以床号为1、3的两名同学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

2.访谈法

本研究将另外采取访谈法,选取10个个案,本科生研究生分别5名,以了解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群体在心理压力上的异同。

(三)资料分析方法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研究运用SPSS11.5软件对问卷调查资料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

2.个案编码分析

本研究采用编码法对10个个案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组为学生学历层次编码,本科生用“B”表示,研究生用“Y”表示;第二组为个案编码,用“个案”的英文单词“CASE”的第一个字母“C”和个案排列顺序的序数组成;第三组为话题的编码,每个问题分别用Q1、Q2、Q3等表示。

例:“B-C1-Q1”表示某本科生(B)个案1(C1)对问题1(Q1)的陈述或看法。

(四)实施过程

本研究在收集大学生心理压力状况的相关资料时采用了问卷调查与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法。问卷调查以南京市某高校所有在校大学生为总体,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调查对象,实际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问卷197份,有效回收率为98.5%。个案的被研究者是问卷被调查者中的10位大学生。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在调查的197名大学生中,本科生100人,研究生97人,本科生中大一学生12人,大二学生37人,大三学生43人,大四学生8人;男生91人(占46.2%),女生106人(53.8%);文史类66人(33.5%),大农类89人(45.2%),管理类42人(21.3%)。

表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三、调查结果

(一)总体状况

1.心理压力的大小

表2目前的心理压力大小

频数有效百分比(%)累计百分比(%)

压力非常大,以至难以忍受

压力比较大

一般

压力很小

完全没有压力

从表2的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有9名同学感觉“压力非常大以至难以忍受”,87名同学感觉“压力比较大”,压力感较大的同学比例(48.8%)接近一半,这说明现今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普遍承受着较大的心理压力。在不同学历层次的比较中没有发现明显差异,不论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群体,心理压力的状况都具有相似性,只有极少数学生(3.5%)认为自己压力很小或者完全没有压力。调查结果让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的现实:大学生已成为新的心理高压人群。

2.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从表3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按顺序依次为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33.7%)、学业问题(23.3%)、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18.8%)、家庭与经济问题(12.5%)、异往问题(7.4%)、其他(4.4%)。

其中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学业问题、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是当今大学生的三项主要来源。

表3心理压力来源频次分布表

选择次数选择次数占总次数的比例(%)

学业问题13323.3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10718.8

异往问题427.4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19233.7

家庭与经济问题7112.5

其他问题254.4

总计570100.0

从表4可以看出,67.0%的学生把“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作为自己最主要的心理压力来源,前途问题成为大学生最主要的心理压力,这和许多前人的研究结果是相吻合的。不同学历层次的大学生在心理压力来源方面有很大的趋同性,但是两群体又具有较明显的差异。我们从表4中发现,78.4%的研究生都把“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列为最主要的心理来源,而本科生的比例是56.0%,研究生中把前途就业问题当成最大心理压力来源的比例明显高于本科生。本人认为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方面是因为研究生群体中有相当多的人当初选择读研这条路时,是为了逃避大四的就业压力,在短短两三年的读研期间,他们不得不考虑出路问题,因为无处可逃,读完研仍需面对毕业就业问题。在处于第二位的学业问题上,研究生群体(29.7%)中的选择比例低于本科生(31.3%),在第三位的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上,研究生群体(25.9%)的比例更是明显低于本科生(40.8%),这说明随着年龄增长,经历的增加,个体逐渐成熟,面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问题的适应性逐渐增强,研究生相对于本科生来说更少的人会为学业和人际关系问题烦恼。

表4本科生与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前三项排名

第一位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第二位

学业问题第三位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

3.具体压力事件的心理压力的均值比较分析

经统计,大学生总体的心理压力均值约为1.76(在0-5分范围内),本科生的压力均值约为1.89,研究生的压力均值约为1.61。总的来说,本科生的压力感要大于研究生。在所列出的18项具体压力事件中,“亲人过世”带来的压力感(3.38)是最大的。死亡给人的感觉都是灰暗的、悲伤的、消极的,大学生正处于生命的黄金岁月,面对亲人过世这样的事件一时总无法接受,有的人甚至长期沉浸在悲痛中走不出来,给生活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这类突发事件对学生的心理影响尤其大,大学生在其成长的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往往会因措手不及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加强对人生事件的心理预期教育,让大学生学会理智对待是个很重要的课题。

除此,专业的就业前景(2.89)、对前途的困惑担忧(2.94)、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35)、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56)、人生的意义(2.09)这几项的压力感都相对较大。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14)、对自己的身形容貌(1.20)等都产生相对较小的压力感。

社交与人际关系虽然是大学生主要心理压力来源之一,但调查结果显示该项目下列出的几个具体事件产生的压力感并不是很高。而通常被认为是一大突出问题的异往问题带来的压力感也相对较小。笔者认为这是由于随着当今大学生的观念日益开放,已普遍抛弃了过去封建保守的思想观念,能正确看待异往,并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异往问题。关于大学生恋爱的问题,大多数学生重视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在这种恋爱动机下,尝试恋爱的情况越来越多,受挫成为普遍现象,即使有压力,也只是阶段性的,大多能理性对待。但对于某些个体来说,异往引发的高压力感仍是不能忽视的。

我们从表5中可以看出,在学业问题、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异往问题下列出的几项具体事件中,研究生的总体压力均值都小于本科生,这说明研究生在这些事项上感到的压力要小于本科生。

表5心理压力的均值比较分析

具体事件本科生研究生总体

学业问题期末考试1.900.851.38

英语四六级2.221.391.81

考研1.921.241.58

社交与人际关系问题与同学朋友的相处1.200.801.01

与宿舍成员的相处1.080.690.89

与老师辅导员的相处1.170.941.06

异往问题失恋1.551.381.47

暗恋1.230.781.01

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专业的就业前景2.773.012.89

对前途的困惑担忧2.922.962.94

家庭与经济问题家庭经济状况1.511.631.57

父母对自己的期望2.472.222.35

其他问题亲人过世3.293.503.38

丢失财物1.491.031.27

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1.161.121.14

对自己的身形容貌1.371.031.20

理想与现实的冲突2.542.582.56

人生的意义2.311.862.09

事实上,访谈的内容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

“现在当然有压力啊,最大就是学业啊。我们课多得要死,痛苦啊。还有就是宿舍人际关系。上学期还好了,但这学期开始老有一些摩擦,很烦人的。”(B—C1—Q2)

“学业压力挺大的,考研的时候感到压力最大,这是我整个大学阶段最难熬的一段时间”(B—C4—Q2)

“有压力,但是不是特别大,和本科时候比没很大变化,现在主要是就业方面的压力。前途未卜的感觉。学业方面比本科时还轻松一些,没什么压力。”(Y—C7—Q2)

“人际方面也有些,不过是很轻微的,有些小摩擦一两天就没事的。”(Y—C8—Q2)

研究生在学业和人际方面的心态明显比本科生从容。

但是在个人前途与就业问题方面,研究生感到的压力就要大于本科生了。

“就业压力挺大的,当初是保送上的研究生,觉得读个硕士挺不错的,但是农业院校的农科专业就业前景渺茫,怎么能不担心。”(Y—C10—Q3)

“压力肯定是有的,还比较大,还有一年研究生也要毕业了,不知道何去何从,看当初的同学现在混得已经很不错了,自己还一无所有……”(Y—C8—Q3)

(二)大学生面临心理压力的身心反应

通过对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的心理和身体反应的调查,我们发现,本科生与研究生在这方面的差异不大,大学生面对压力时经常出现的身体和心理反应有:头痛、头昏、睡眠障碍(失眠睡得不稳、噩梦等)、胃口不好、烦躁、焦虑、感到孤独苦闷、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等。大多数学生因压力产生的不良反应都处于轻度及轻度以下水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达到了中度甚至偏重、严重水平。这说明现在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还是较强的,但我们不能忽视了那些少数。

表6面对压力的主要身心表现频次分布表(%)

从无轻度中度偏重严重

头痛、头昏或身体其他部位疼痛38.148.210.22.01.5

健忘,记忆力下降27.457.910.73.01.0

睡眠障碍(失眠、睡得不稳、噩梦等)31.540.117.37.63.6

肠胃不适,感到恶心、胃口不好44.237.113.74.11.0

感到坐立不安、心神不定34.043.714.25.62.5

感到孤独苦闷32.042.618.83.03.6

烦躁、焦虑,神经过敏,容易激动32.042.618.83.03.6

对事物提不起兴趣21.353.816.25.63.0

感到做任何事情都很困难38.643.111.75.61.0

第3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支持,然而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造成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失衡、大学生就业人数城乡失衡、高校服务社会城乡失衡。为此,建议按GDP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合理调控专业和课程设置,通过制度推动高校服务农村,让农民享受到科教兴农的实惠。

[关键词]

高等教育;城乡失衡;一体化发展

城乡二元体制是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制度安排。在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我国长期实行着城乡分治的规划编制和管理模式,由此产生城乡脱节、重城市轻农村、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等问题。城乡一体化发展是指将城市与农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统一规划,统筹城乡间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打破城乡间长期分割的二元发展模式,逐步缩小城乡间的差距,构建并维护城乡间的良性互动机制,最终实现城乡的互惠互利与共同发展。尽管“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国各省、市(区)在城乡统筹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普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经济失衡仍比较突出,差距仍在扩大;城乡区域发展非均衡性严重,区域一体化和均衡发展难度大;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失衡,社会文化发展不和谐。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后,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城乡二元体制的存在,高校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极为有限。农村的农业现代化、工业化与城镇化建设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和科技咨询服务,因此,高等教育应致力于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一、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现状

当前,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主要集中表现在高校分布结构、大学生就业和高校社会职能方面。高校分布结构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高等学校集中分布在地级市以上的行政区域,高校数量与经济和人口总量不相匹配。大学生就业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农村大学生毕业后大多留在城市,在农村工作的大学生也难以长期扎根,农村高级人才入不敷出。高校社会职能城乡发展失衡主要表现为: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服务方面重城市而轻农村,服务农村的意识淡薄,与农村基层政府缺乏沟通,与农村社会缺乏联系。深入认识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存在的重点问题,有助于我们有的放矢地进行改革。因此,接下来我们将就这些问题分别进行阐述。

1.高校城乡分布不均衡,与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中国农村的发展需要通过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来实现,这就需要大量高素质人才和科学技术。高等教育具有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然而,高校分布结构的不平衡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导致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当前我国各省的高等教育资源集中在省会和副省会城市,在地级市则比较分散,在县级市(含)以下则较为稀少。一些省份的部分地级市没有高等学校,全国一半以上的县级市没有高等学校。在中国,县镇既是农村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中心,也是承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桥梁,经济强县强镇往往能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如果县镇的发展缺乏高等教育的支持,城镇文明很难向农村渗透。虽然高校集中于省会城市可以获得较多的资源支持,分享大城市经济发展的成果,但一旦集聚过度,超过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又会造成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从理论上讲,高等教育的分布应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的数量相匹配,但现实情况是,省会城市的高校比重远远高于GDP和人口的比重,而地级市(含)以下的情况却恰恰相反。全国县域经济占全国GDP的55.15%,人口占全国的70.9%,而高校数量只占全国的8%,其规模已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大学生就业体制不完善,农村发展缺乏高级人才。

30多年来,我国城乡子女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数量和质量方面的差异一直在缩小。城乡子女在入学机会数量上的差异到2010年已基本消失,质量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优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但整体呈现逐渐缩小的态势。也就是说,除了全国重点高校外,农村学生在高等教育的入学机会上是相对公平的,这是高等教育大众化所带来的福利。越来越多的农村学生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他们毕业后大都选择留在城市,很少再回到农村发展,不管是农学专业还是非农学专业学生皆是如此。据麦可思研究最新调查显示,农村大学生更多集中在中小城市就业。在农村就业的大学生中,具有农学背景的仅占4%。农村大学生首选在城市就业,造成农村精英人力资本大量外流,不利于农村社会的发展进步。虽然国家实施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政策、大学生村官选拔制度和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等政策,但这些服务群体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此外,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缺乏长效机制。很多参加定向分配计划的大学生到农村只是为了今后回城工作做准备,很难长期扎根农村,为农村建设服务。

3.高校未充分履行其社会职能,不能切实服务于农村社会发展。

高校的社会职能包括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直接为社会服务。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的社会职能主要体现在为城市服务方面,为农村服务的目标逐渐被边缘化。在专业设置方面,高校普遍存在重视热门专业、轻视农林专业的现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生源竞争成为许多高校的主要工作目标。然而,大部分学生缺乏为农村发展服务的意愿,对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关的专业存在偏见,与农村发展相关的农林等专业一向被社会认为是冷门专业。高校为了生源竞争,竞相开设热门专业并扩大招生规模,减少冷门专业并缩小招生人数也成为一种常态。高校在专业设置上的盲目性脱离了农村发展的实际需要,严重影响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人才培养。在课程设置方面,在对地市高校的调查中发现:有43%的课程管理者和教师根本没有“新农村建设课程”的概念,认为这是农林院校及其学科专业考虑的问题,与地市高校的课程建设没有关系;有55%的课程管理者和教师认为在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开设”或“可开可不开”与新农村建设相关的课程。从所调查的地市高校的校本课程研发和开设的实际情况看,面向新农村建设研发和开设的课程仅占校本课程总量的0.5%。除了农林等专业外,其他各专业课程体系中与新农村建设有关的课程设置或课程内容几乎没有。在科研方面,我国高校的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10%~20%,而发达国家高校的农业科技转化率可达60%~80%。由于高校农业科技转化率低,不仅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还将科技成果束之高阁。在直接为社会服务方面,长期以来高校都将教学和科研作为中心任务来抓,而服务社会特别是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较为薄弱。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人才培养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的因素。而高校与社会的结合,高校对社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没有或很少纳入国家对高校的评估体系。在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条例和绩效考核指标中,服务三农的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由于地域和制度的原因,长期以来农村与高校之间缺乏沟通。很多农村地区对高校的职能不了解,对高校服务的内容不熟悉,当地政府也不善于将农村发展的需要反馈给高校。尽管有些高校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为农村发展提供服务,但由于高校与农村社会之间信息不对称,没能使它们发挥应有的作用。综上所述,不管是国家对高校的分布结构、对大学生的就业政策,还是高校自身的社会职能,都缺乏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的考虑。长此以往,势必加大城乡二元结构的分化,不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如何调整高校分布结构,使高等教育资源在城乡保持平衡;如何改革大学招生、培养和就业体制,为农村发展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如何改革高校评估和教师评价体制,充分发挥高校的社会职能,促进高校与农村社会的沟通与合作,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对高等教育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改革建议

1.按GDP和人口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

按GDP和人口比重来设计高校分布结构,不仅体现了高校为地方经济服务的职能,也遵循了当代国际通行的惯例。比如,美国的州级和郡级区域的高校数、在校生人数与当地的GDP、人口都呈现高度的正相关,其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所占全国比例与当地的GDP、人口所占全国比例基本一致。而我国的地级市(含)以下的高校数量和在校生人数在全国的比重远远低于当地GDP和人口在全国的比重。显然,我国的一些地级市、经济强县和强镇需要新建一批地方性高校,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由于资源的限制,当前建校重点应放在地级市还是经济发展突出的县或镇呢?近年来的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毕业生选择在中小城市就业。也就是说,集中于大中城市的高校已经在为中小城市(以地级市为主)的发展培养人才,而且地级市本身就有一些地方性高校,两股高教资源基本可以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然而,全国的一些经济强县或强镇,特别是拥有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县和镇却鲜有高校进驻,尤其缺乏具有办学优势的公办院校。县和镇是承接中心城市和农村地区发展的重要桥梁,容易接受中心城市的辐射作用,可以带动周边农村的发展。要缩小城乡差距,应大力发展这些对农村地区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经济强县或强镇。此外,针对县和镇的办学成本和生活费用较低的情况,政府和公办高校可以通过收取较低学费的办法吸引农村贫困家庭的学生就读,降低其教育成本和负担,使更多的农村子女能够公平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暂且不论这些农村学生毕业后是否留在当地工作,在经济发展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县或镇新建高校对提高农村人口的整体素质也有着极大的好处。因此,全国新建高校的重点应放在经济发展突出、人口相对集中的县或镇。当前,先行进入这些区域开展办学活动的基本是民办高校,有些还是初次办学的民办高校,他们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能力堪忧。一种兼顾办学数量与质量的较好办法是将过度集中于大中城市的高校资源重新分配到这里,这样既可以解决大中城市高等教育资源过度竞争、闲置浪费的问题,又可以充分发挥大中城市高校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优势,真正带动农村社会的发展。这些具有办学优势的高校可以通过建立分校的方法,将适合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院系、学科专业和专业人才等资源向分校进行转移。从国外建校经验看,具有办学优势的高校在不同地区建立分校已成为加快高等教育资源合理分布的较好选择。创办于1868年的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考虑到加州地域辽阔、城市分布比较分散、学校对较远地区的影响有限的情况,在此后若干年里先后在不同地区设立了10个分校,包括伯克利分校、戴维斯分校、尔湾分校、洛杉矶分校、美熹德分校、河滨分校、圣塔芭芭拉分校、圣克鲁斯分校、圣地亚哥分校、旧金山分校。这些分校建成后不久,就成为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2.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

不管是位于大中城市的高校,还是位于中小城市的高校,如果培养的人才毕业后大部分流向其他地区,那么将很难实现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出现“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的情况,有主客观的原因。首先,农村的工作、生活条件差,工资待遇低;其次,不好解决婚恋问题、子女就读问题、父母赡养问题等;最后,大学生不了解农村就业的人事政策,普遍担心服务期后的去留问题等。大学生在农村就业期间离职的主要原因是无法接受农村的现实,与之前的设想存在较大差距;部分大学生把到农村就业作为升迁的跳板。大学生到农村后无用武之地的主要原因是对农村社会不了解,所学专业知识不适应农村发展需要,无法给农民带来实惠。大学毕业生有权利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目标,但是,如果我们给予了大学生一些他们原本没有的待遇,那么他们就应该履行相应的义务,否则就要承担违约责任。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政策,就是一种有效解决大学毕业生“下不去、留不住与用不上”的方法。农村的学前与基础教育与城市存在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影响到农村学生的高考分数和入学机会。在农村,家庭经济环境较好的学生也渴望上大学,可往往因为分数不达标而与大学失之交臂。如果我们通过降低录取分数让这些学生能够上大学,并要求他们毕业后回乡服务一定的期限,相信很多学生都愿意接受。针对部分分数达标但因家庭贫困上不起大学的学生,可以根据家庭贫困等级为他们提供奖助学金,并要求他们毕业后回乡履行服务义务,相信大部分学生家庭也会接受。虽然这两种措施是可行的,但当前这两种交换机制还没有被有效应用起来。很多享受了降分录取和奖助学金利益的大学生毕业后选择留在城市发展,而从小养育他们的故土却依旧贫穷落后,这显然有违国家要求扩招农村大学生的初衷。实行定向招生政策,要有配套的培养计划。针对毕业后要为农村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工作的学生,制订的定向培养计划应该围绕学生未来的工作岗位、工作环境而定。用人单位有责任向高校提出岗位要求,高校也有义务对用人单位的需求展开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制订培养方案。通过磋商后,双方修改培养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高校在定向招生计划前,要将培养方案进行公告,让学生在选择未来的就业方向时做好自己的心理定位。既然是定向培养,用人单位除了协助完成培养方案制订外,还需要参与学生的培养活动。比如,用人单位需要派出专业人员开展实训课程的教学,用人单位需要与高校共同完成学生的就业指导,有能力的单位还可以开设一些专业或选修课程并承担教学任务,用人单位还需要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并主要负责学生在实习期间的工作指导与考核工作等。与定向招生配套使用的还有定向就业政策。定向就业不是指包分配工作,而要实行择优录用,并要求学生履行一定的服务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报考和学习阶段消除松懈和依赖心理,能够努力完成培养计划并成为用人单位满意的人才。对于享受降分录取和奖助学金的学生来说,如果不能完成培养计划,就不能拿到毕业证书而只能拿到结业证书,获取的奖助补贴还要按期退还。学生完成培养计划只是达到了用人单位的基本要求,如果在工作期间连续两年考核不通过,按定向招生和就业协议,用人单位有权与学生解除劳动关系,并将由其保管的毕业证书退还学校实行注销处理。学生在服务期间应享受与用人单位其他职工同等的福利待遇,受到劳动法律的保护。如果因用人单位违反相关法律或协议而损害学生的权益,学生也可以依照相关法律和协议解除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并要求赔偿。定向招生、定向培养和定向就业的政策并不需要长期一贯施行,根据学生的就业情况对政策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变动是比较灵活有效的方法。比如,当城乡差距逐渐缩小,不属于定向招生的大学毕业生也持续主动进入农村就业时,我们就应该考虑减少定向招生的名额,直至完全取消定向招、培、就的政策。

3.合理调控专业和课程设置,运用制度推动高校服务农村,让农民享有科教兴农的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优质、高效农业,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各种各样的农村实用人才,主要包括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农业生产能手和农民技术人员、农村经纪人、乡村医生、企业经营人才和农村管理人员等。为了培养农村实用人才,高校需要设置相应的专业和课程。由于社会对农村普遍存在偏见,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报考涉农专业。许多高校迫于招生任务、生源收入和办学成本的压力,不得不缩减或撤销原来的涉农专业,转而扩大或新设一些热门专业。这样就造成高校在招生专业上的恶性竞争、大学生的结构性失业和社会资源的浪费。所以,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对专业选择和专业设置的非理进行合理调控。首先,对于社会对涉农专业的偏见,教育行政部门应该通过媒体大力宣传科教兴农的伟大成就和新农村的巨大变化,向考生和家长介绍涉农专业的就业前景,及时向社会公布各专业的市场供求数据,引导人们形成对涉农专业的正确认识和预期。其次,对于社会盲目选择专业的行为,教育行政部门可以通过行政或经济的手段加以调控,比如,在提高热门专业的录取分数的同时降低冷门专业的录取分数;在提高热门专业学费标准的同时降低冷门专业的学费标准,对于国家或地方急需的专业还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补贴,在奖、勤、助、贷政策上向选学该专业的学生给予倾斜和照顾;鼓励和支持高校将涉农专业和课程开设在距离农村社会较近的分校区,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持紧密联系。高等教育直接服务于农村,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高校的先进科技成果直接推广运用于农村;二是高校的智力直接服务农村。当前我国高校普遍缺乏对农村发展需要的了解,教师缺乏服务农村的动力,农业科技转化率较低,没有真正担负起农村科技推广的职责。究其原因,表面看是由于高校缺乏服务农村的动力,实质是制度不完善。首先,国家对高校办学水平的评估主要是评价其教学科研水平以及办学条件等学校内部因素。而高校与社会的结合,高校对社会特别是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和贡献则完全没有或很少纳入国家对高校的评估体系。其次,由于组织结构设计上缺乏横向联系的考虑,高校与基层政府之间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不完善,造成农村社会对高校服务的需求不足,高校的科研和推广项目很难与农村社会发展结合起来。再次,我国高校直接服务农村缺乏制度上的保障,相关职责被分割,教学、科研和推广活动不能有机结合。比如,现行的体制是农学院以教学任务为主,农科院负责科学研究,推广站主管农业推广。其弊端是教学和科研活动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需要,推广活动得不到人才和科技成果的支持。最后,教师的评聘制度缺乏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硬性指标,教师的社会活动没有得到明确的方向指导,教师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社会活动没有得到有机结合。教学型教师和研究型教师很多,而服务社会型教师却很少。因此,第一,政府应从制度上明确高校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职责,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在高校的评估和排名活动中要求增加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评价指标,并吸纳服务对象参与评估活动。第二,建立高校与基层政府横向联系的机制。比如制定对口帮扶的政策,要求高校主动了解农村社会发展的需求,通过向农村提供相应的教学、科研与服务活动支持农村社会的发展,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科教兴农的实惠。同时,基层政府也要加强政策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高校服务社会职能的认识,使农民能主动向高校提出教育和科技上的需求并反馈实际应用的成效。第三,政府应通过制定政策帮助高校建立教学、科研和推广三位一体的发展体系,实行整合资源统一管理,提高教研成果的转化率,增加高校服务农村社会的效益。第四,在高校教师的聘用、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等活动中增加服务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的硬性指标,通过宣传教育提高教师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为教师提供服务农村的相关培训和到农村开展调研、教学和推广的机会,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当前,中国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普遍存在于经济、政治、文化、卫生和教育等领域,在高等教育发展方面尤为明显。然而长期以来,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以至于城乡差距逐渐拉大,城乡二元体制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教育具有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功能,高等教育更是直接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引擎。城乡一体化发展需要高等教育的配合与支持。针对高校城乡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我们需要根据当地GDP和人口占全国的比重,在经济发展突出的县镇建立一批具有办学优势的应用型高校,为农村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针对农村人才流失的问题,我们需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实行定向农村招生、定向农村培养和定向农村就业的政策,为农村社会切实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人才。针对高校服务农村不到位的问题,我们需要运用政策工具推动高校涉农专业和课程的建设,拉近高校与农村的沟通距离,提高高校教师服务农村社会的意识,鼓励和驱动高校教师为农村建设提供教学和科研支持,让农民切身体验到科教兴农的实惠。只有切实解决了高等教育城乡发展失衡的问题,才能从根本上改善农村社会发展长期滞后城市的问题,有望实现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作者:李松 单位: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杨雪星.“十二五”中期全国各省、市(区)城乡统筹发展回顾与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14(58).

[2]田书清.高等教育通向农村的现状、问题及建议[J].成人教育,2015(2).

[3]王富平.对地市高校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课程缺失的思考[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

[4]何曼.美国高等教育区域布局演变研究[D/OL].辽宁:大连理工大学,2014[2016-07-01].

第4篇:未来农学专业就业前景范文

水域生态景观风景园林教育模式水景设计多元化发展水是自然界万物之源,是所有生物结构组成和生命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更是连接所有生态系统的纽带。它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满足人们生理机能的需求,而且在调节生态和满足人们视觉需求上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高速发展的经济却带来严重的水污染问题,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和人们健康与安全。自20世纪60年代来以来,全球湖泊、河道、水库等水域环境富营养化日趋严重,水生植物衰退、水质下降,水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同时,社会的发展带来人们对生活品质的不断追求,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更是对水域景观效果需求的不断提升,水域景观的塑造、景观水水质维持及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成为时展之需要。

风景园林专业是用科学和艺术手段保持和营造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综合艺术,对社会、经济与环境的有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园林专业高等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发展于80年代末,涵盖面广,综合性强,涉及学科众多。随着人们对自然环境破坏程度的加强,及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当今风景园林专业还不足以充分反映学科的完整内涵,特别在水环境领域。为改善我国水质恶化等水域景观污染问题、满足人们亲水、乐水等需求,以及建设我国水域生态文明,生态设计水域景观已成为风景园林专业中必不可少的学科、风景园林工程项目中必须的技术技能。本文从当今水域景观在国内外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现状着手,强调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的综合性与多元化,特别是水域生态景观学科领域的交叉性,同时强调在教学中,应强化实践、提高动手技能;拓宽思路、创新理念等。分析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价值及发展前景,探讨对我国风景园林教育模式及未来发展的影响。

一、国内水域景观现状

水在人类生命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功效,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资源,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命线。现代城市,到处都充斥着水泥建筑与设施,供人们活动与休憩的自然环境越来越少,特别在水环境领域。水域景观能调节微气候,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保持空气清新,使周边环境充满活力,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为水生动植物提供栖息生存、繁衍生殖、索饵育肥、逃避敌害等栖息场所;提升水岸文化、水工美学等人文景观价值,丰富地域风貌;优美的水域景观空间还能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空间,具较强的游憩功能;优美的自然景观也可成为城乡开发中的旅游等资源,促进城乡景观繁荣昌盛,具较高的生态价值、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因此,在城市绿地、公园建设和大型标志性建筑中,人工湖泊、人工河道及景观水池不断涌现;房地产开发中,水景住宅也成为一大亮点。但现代水景设计仍存在诸多问题:

1.大量的硬质驳岸削弱水体自净能力

现代景观设计中,大部分人造水景工程的驳岸都偏向采用硬质驳岸,削弱了水体的自净能力,不同程度地破坏了环境的整体协调性。硬质护岸割断了水、陆生物的联系,水边生物多样性的环境无法形成,水中的生物链无法建立,水体的自净能力大大削弱。

2.水生态系统构建欠合理导致水质恶化

很多水景工程的水净化缺乏科学性,从水生态系统的平衡、水体自净能力的提高等要求来衡量,景观水体中水生动植物多样性远远不够,种类搭配不合理,未构成合理的食物链,导致水体中生态系统混乱,水质逐渐恶化。从检测数据看,现代景观水体的水质大多数氨氮、总氮、总磷等含量过高,并且大部分水体水质在国家地表水水质标准Ⅴ类和劣Ⅴ类以上,水体自净能力差。

3.缺乏考虑后期维护导致水景荒废

部分园林水景在规划设计时并未考虑生态合理性,不重视理论支撑,盲目增加水体观赏性,导致水体产生负荷,水质恶化;不重视后期维护和管理,对于水生植物的季节性更换、水生动物的管理以及定期水体的监测工作不到位,导致水体发臭、污染严重等现象;观赏鱼投饵沉积、鱼排泄物聚积等,池水水质出现恶化现象,藻类泛滥,透明度变差、颜色变暗,甚至发黑发臭。或因工程概算不合理,欠缺水景后期维护费用,资金的不到位导致水景无人维护管理。水景工程最终成为摆设、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同时浪费了资源和空间。

以上现象均由景观设计与水生态环境建设的脱节造成,湖泊、河道、小区等众多景观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富集使藻类大量繁殖生长,水体富营养化明显水域景观恶化面临的形式愈加严峻。自然黑臭水域难以治理,新的水域又不断受到污染,水质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水域景观污染问题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瓶颈,更是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这一现状指明了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改革的方向。

二、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发展现状及特点

风景园林专业是用科学和艺术手段保持和营造人类及其活动与自然世界和谐关系的一门学科,也是一门古老而又常新的综合艺术,具综合性强、涵盖面广、涉及学科众多等特点。

1.各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及特点

在教学体系构建上,由于各院校背景知识的比重不同,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类型的高等院校构筑起了丰富多元的风景园林本科教学体系。园林专业不是中国独有的学科,在中国从古至今不断完善发展园林建造的同时,国外各个国家也在不断修建属于各自特色的园林,形成自己的园林教育体系。也许名称有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对自然环境的完美修缮和对生活环境的精心治理,都是为社会培养各种园林人才服务。

美国风景园林专业已有100多年的教育历史,涉及设计、规划、土地管理等内容,采取多层次学位教育模式,满足不同目标、不同知识背景的人在不同方向和多个层次上接受教育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学位,已形成一套自己的风景园林教育体系,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英国风景园林专业比美国稍晚,本科实行“4+1”教学模式,把专业课程的核心教育放在工作室的工作上,注意教学与实践工程的结合,重视园林的科学性和功能性胜于对园林形式美的关注。德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主要是“双元制”教育体系,即通过企业与职业学校的两个机构相结合、资金与法律的两种制度作保证、实训教师与理论教师的两种身份相匹配、技能实践与理论知识的两类教学内容相衔接、技能考试与资格考试的两种考核方式相制约,培养综合的、理性的景观设计师。日本风景园林专业称造园教育,分学校、单位、成人教育三种,各大学的造园专业主要设置在农学(林学、园艺、农林工学等)、工学(土木、建筑、环境、城市工程等)、艺术设计、生活科学及社会工学等领域,教育内容包括“六化”(国际化、社会化、特色化、多样化、定量化、细分化)与“三性”(发展性、系统性、实践性),同时为适应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形势,创立LA学会组织,更好发展本国造园教育体系。

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始于20世纪30年代,当时只有浙江大学等少数学校开设了观赏园艺课程;60年代,由于受“”的影响,我国园林专业教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发展迟缓,有的甚至期间专业易名或撤销;80年代末,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才得以迅速发展,现我国大约有50多所院校开设园林专业或课程。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但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仍处于摸索和发展阶段,更多的集中在创造诗情画意和造园的手法技巧上,课程设置在有关人文、自然等基础方面的课程仍然比较薄弱,环境生态效应、大众行为心理与实践技能方面有所欠缺。同时各类高校根据自身园林专业特点,独立发展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目前,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有这样的几个特征方向:(1)园林植物特色方向,该职业从事园林植物栽培养护、品种选育、病虫防治等工作,以生物生命学科知识作为从业基础;(2)园林规划设计特色方向,该职业从事园林区域规划利用、园林建筑设计、园林工程施工、古园林建筑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等工作,以规划设计和建筑工程学科知识作为从业基础;(3)园林文化艺术方向,该职业从事中外园林文化、园林历史、园林艺术美学、园林景观设计等工作,以人文历史艺术学科知识作为从业基础。应该说,这样的专业发展现状是各高校根据自身的学科特色进行设置的,有利于各高校制定适合本校特色的专业培养方案,培养出有专业特色背景的人才,这也符合目前我国市场对风景园林专业人才的多样化需求。多样化的学科与专业解释,使得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的培养呈现出多元化特征,但又不够细化、全面及规范,在一定程度上甚至造成混乱,不利于我国风景园林专业的更好发展。

2.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1)理论教育内涵理解不够透彻

因风景园林专业所在高校背景依托不同,各类高校根据自身园林专业特点,独立发展制定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向,尤其是是艺术类院校往往忽略自然和人文科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将教育重点都放在了设计创作和表现技法上,更多关注作品的个性而忽视作品的科学、功能与内涵。

(2)实践教育薄弱

在理论学习上,因课时总量和学制的限制,学生无法在有限时间完全掌握园林依托学科学习内容之后再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而共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也只能学到些皮毛,不能领悟更不用说精通,所以在这类学校园林专业教育受到严重制约,难以获得真正的独立发展。

(3)涉及领域众多,课程设置松散

虽然风景园林专业涉及领域众多,且教育部门未对园林专业本科阶段课程作统一规定,但是各高校的本科课程设置了较重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包括美术、制图、设计初步、园林经济等,但对于环境生态效应、大众行为心理等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却少之又少,更不必说水环境领域的生态效应与大众行为心理的融合了。

(4)部分学科与实践领域脱节

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目前主要围绕规划设计展开,而园林工程属于多学科交叉型领域,广泛涉及规划、设计、建筑、园艺、水利水电、生态、环境科学等领域,因此目前的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在水利水电、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知识存在空缺,在工程项目中无法科学、较好的把握相关交叉学科间的关系,使水动力设计、水域生态景观设计等环节出现疏漏。

三、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价值

水作为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在景观规划设计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水污染趋于恶化的国家。因此,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的水文化,如何处理好用水和节水的问题,减少对城市水资源的消耗,是每一个风景园林设计师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1.景观水设计特征及发展趋势

水是自然界中最具魅力的元素,而水景则是所有景观当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风景。河流、湖泊、水库等水体是我们阅读景观的标点符号,他们营造独特氛围,或清新悦目、或激烈澎湃,赋予大地灵魂。在人类历史中,水的表现力,被应用于美化生活空间,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中国古典园林中,水是最富变化的造园要素;西方园林中,笔直的水道,几何形的水池,各种水景也随处可见。在变幻莫测的水有着许多与众不同的特性,使它成为环境景观设计中最感人的要素之一。(1)水体的形式属性。水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形状,其观赏的效果决定于盛水物体的形状、水质、固定的环境。20世纪70年代,Craig S. Camphell就在他的著作《Water in Landscape Architecture》中强调水的表现力无限。(2)水体的形态特征。根据水的流动状态,分动态与静态水体两种。动水能增添不可缺少的动态美感,例如瀑布、海浪、喷泉等激烈程度的水体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感受;静水可成倒影,与实物虚实并存,沟通内外空间,丰富空间层次,例如湖泊、水塘则比较平静舒缓,静静的水而上轻轻地泛着涟漪,给人带来安详平和、宁静致远的心情和感受。(3)水体的声色特性。园林景观中运用水声、水色造景理水的方式很多。细流、瀑布、海浪等水体不同运动状态,发出不同声响,能弱化各种噪音,为人们缓解压力、放松心情,提供一个清新愉悦的声感世界;水色是水面反射或折射着的周围景物的色彩,并随着景物色彩的变化而变化,形成五彩缤纷的水色变化,使景观中的各种元素在水的倒影中更加和谐。(4)水体的文化内涵。缤纷多彩的世界孕育各国风格迥异的水景,而这些不同的水景又孕育不同性格的民族。水景不仅充斥着我们的感官,赋予我们美的享受;还能引发我们的情感,使我们的情怀得以抒发。

2.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价值

基于目前城市水景观的现状,在现代城市水景设计中,风景园林设计师不仅要考虑水域景观的视觉效果,还要将意境的设计、水源管理系统、水生态、水处理技术纳入到景观设计中来,使之既能满足景观要求,又减少对城市用水的消耗。同时,水为植物、动物提供了生存之地,并且极具可塑性,成为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20]。城市水景设计已开始从单纯的水景观设计转向水景观设计、水生态处理及水资源管理并重的方向发展。而当今,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却是少之又少。

(1)景观水独有特征的需要

水体是我们阅读景观的标点符号,是风景园林设计的主要元素,通过它们形式的可塑性、形态的多样性、声色的变化性、文化内涵的区域性,能营造风景园林独特的氛围,或清新悦目、或激烈澎湃。

(2)人类亲水近水的需要

随着现代环境设计的兴起,水景开始强调人的参与性,以满足人们对水亲近的心理,水景从单一装饰、美化的功能加入了休闲娱乐等富有人性化的设计。水域生态景观课程的设置,加大了水景设计的学科交叉,为水景营建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水域生态环境保护的需要

水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据2004年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24130亿m3,总用水量5548亿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1%,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量最贫乏的国家之一。而国内风景园林设计时,更多追求的是视觉的美感,缺少对水体回归自然的生态保护意识,水质污染严重,换水频率过高,以致在本就严峻的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等系列水域环境问题上雪上加霜。通过融入水域生态景观领域,恢复水生态,设计自然、宜人、充满生机的水域环境,形成良好的水域生态景观。

(4)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国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水问题,既是自然因素,也是发展的要求和长期以来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导致人水关系改变的积淀。国家可持续发展迫切要求建立水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体系,城市规划、设计时确保人类、经济发展与水环境的协调,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与保障。

四、水域生态景观在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发展前景

中国园林水景的造景艺术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随着城市的发展与环境艺术的空前繁荣,水景设计与应用更加广泛,以各种形式出现于各地区与角落,成为城市空间中亮丽而又充满生命力的造景元素,但大多是从追求视觉美感、休闲、游憩、商业等功能的角度来对水景进行设计,缺少科学的内涵,而导致水体水质的恶化,以致影响整个设计。近年来,自然河道、湖泊等水系受工农业影响不断加大,人工水景二次污染也不断严重,经济发展带来的精神文明的追求,使得人们愈加关注身边的水环境状况。近年,水环境领域再度成为设计对象,生态恢复设计开始较多地运用。然而水域生态领域的人才并未接受国内风景园林专业的课程教育,对景观的概念模糊,运用能力差;风景园林专业的设计人才也没有水域生态领域的课程教育,对水体特性掌握不佳,景观设计不科学。

目前,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在进行河流、湖泊等水系回归自然的改造,以尽可能的恢复水域景观的自然状态。瑞士、德国等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提出了“亲近自然河流”概念和“自然型护岸”技术,力争将水域景观恢复到接近自然的状态,比较成功的例子如莱茵河,这个直到20世纪70年代还被称为“欧洲下水道”的河流,如今已基本恢复风光秀丽的水域景观风貌,污染大幅下降,现在已有63种鱼类出现在莱茵河,包括曾经绝迹的鲑鱼;日本在90年代初就开展了“创造多自然型河川计划”,在确保河流防洪、水资源利用功能的同时,创造出优美、和谐的水域景观;美国也90年代开始恢复曲流河道,20世界末,美国调整了在水领域的总体战略目标,由单纯的水污染控制转变为全方位的水环境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把恢复和修复水域景观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自然完整性作为新的目标;荷兰近年亦提出“还河流以空间”的新理念;近年来,伦敦市政府在泰晤士河上拆除水泥驳岸,在岸边种植芦苇、菖蒲,恢复湿地,引鸟入河、入城,恢复河流生态系统。这些改造都充分表明,水域环境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所重视,也必将成为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体系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域生态景观能可持续发展,国内风景园林专业应加强水域生态景观领域的人才培养。在水域生态景观设计时,将其作为一个艺术品来对待,赋予其艺术的表现力和生命力,力求为人们创造高品质的修养身心的场所;作为一个自然科学来对待,赋予其水体原有的特性与魅力,力求让其能回归自然。

五、对我国风景园林教育模式未来发展的探讨

在风景园林教育中,如何使风景园林专业的学生最终成为具有多专、多能、多向度的风景园林师,理论知识综合性、多元化、规范化;动手技能等实践能力全面化;思路拓宽、理念创新化的教育模式是我国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模式。

1.扩展学科范畴,突出多领域特色

风景园林专业教育亟需加速学科专业教育观的转变,改变原有相对单一的教育模式,走向多元化发展之路。景观生态学、环境规划、水域景观规划设计、水域景观工程与技术等理论研究和实践项目的加入极大地拓展学科范畴,积极汲取日本等国外风景园林专业教育模式精华,不断细化专业分工,使行业实践工作呈现日趋多元化、规范化的发展方向。水域生态景观设计中,应突出水文化的历史滩涂回归;突出水生态的湿地生境营造;突出水动力的运营养护零碳化;突出水风景的环境品质提升;突出水戏法的亲水乐水项目等教育内容。在继续研究风景园林专业领域传统问题的同时,开拓专业视野,丰富知识结构体系,突出多领域特色。

2.强调综合性,重视学科交叉

风景园林学科具有综合性强的专业特征。知识领域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细化成为当代风景园林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这种趋势与风景园林自身的综合性、多元化的本质是相矛盾的。由此,有必要将风景园林专业教育的基础性和专业性结合,着重培养风景园林师的跨学科交流和协作能力,立足综合性、多元化的本质,力求达到“宽基础”的就业适应性,包括水域景观规划设计、水域景观工程与技术、海滨景观生态工程等特色领域专业课程,重视学科间交叉,为风景园林学发展纳入综合研究的轨道,也为风景园林师的全能角色回归提供广阔的舞台。

3.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多领域实践教学

在人才培养层次上,应立足于培养应用型人才,走职业化和白领化的道路。知识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而能力是在知识的支撑下通过实践的操作演练而产生的。风景园林专业需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通过开设水草栽培与管理实验、水域生态学实习等集中性教学实验与实践,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重视水域设计的科学性和功能性。

4.拓宽思路,创新理念

创新不仅体现在设计本身的形式上,也可以体现在设计作品的功能性和科学性上,更可以是满足人类活动需求且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水的功能性、可塑性、声色变化等特性,都能成为风景园林师最好的创新元素。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创新项目等开展,立足水域景观生态,发挥对水的无限想象,设计研究水生态、水循环的应用。

六、结语

在科技飞速向前发展的今天,满是钢筋水泥的灰色城市里,人们已离大自然越来越远,迫切需要绿色元素来缓解我们日益紧张的压力。水景证实人与自然最好的纽带,在现代城市景观中,无论是公共环境,还是住宅小区,都在强调水景的作用,水景已经成为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然而水景的二次污染却成为风景园林设计的瓶颈。面对景观水域环境亟需保育与建设的现状,水域景观需得到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建设与管理。因此风景园林专业人才在该领域的专业知识与技术水平亟待提高,提升风景园林专业价值。文章提出我国风景园林教学不仅要理论知识的综合与多元,还应强化实践、提高学生动手技能;拓宽思路、创新理念等,为我国风景园林行业提供良好的科学素养和系统的园林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具有水域景观相应的理论和应用研究、规划设计、建设、管理能力与创新意识复合型高级人才。将水域景观专业拓展为一门具备时展趋势与前景的学科。

参考文献:

[1]王衍祯,李天骄,李铁.园林水景水量配置的理论探讨与建模[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1,46(3):83-88.

[2]倪乐意.富营养水体中肥沃底质对沉水植物的胁迫[J].水生生物学报.2001,25(4):399-405.

[3]张谊.论城市水景的生态驳岸处理[J].中国园林,2003,19(1):52-54.

[4]鲁敏,刘振芳,李东和.园林学科发展的现状与未来[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10,25(6):662-666.

[5]李纯,吕志坚,孙艳艳.国外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及对我国的启示[J].全球科技经济望,2011,26(11):61-65.

[6]张饮江,金晶,董悦等.退化滨水景观带植物群落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进展[J].生态环境学报,2012,

[7]闫永久.景观水污染分析与处理[J].土木建筑学术文库,2011,15(1):579-580.

[8]边新丽.高校园林专业教育现状分析及教学模式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09.1-29.

[9]刘滨谊.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210-225.

[10]祁素萍,王兆骞,陈相强.中美园林专业教育现状的研究与比较[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3):267-269.

[11]李树华,李玉红.日本LA教育体系与学会组织对我国LA教育与学会发展的启示[J].中国园林,2008,24(1):24-28.

[12]王永盛,岳玉庆.中美两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现状和特点比较研究[J].东方论坛,1997,(2):99-93.

[13]周卫生.中外园林专业概况及国内专业的就业前景[J].广东农业科学,2011,38(4):222-224.

[14]吴飞,王代钢,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 7020-7022.

[15]李嘉乐,刘家麒,王秉洛,中国风景园林学科的回顾与展望,中国园林,1999,15(61):40-43.

[16]昊军,黄诗敏,波等.城市水景规划设计模式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6):18298-18300.

[17]唐勉.广州大学城校园理水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5. 1-104.

[18]林静.浅谈景观设计中的水景设计[J].包装世界, 2011,(7):118-119.

[19]郭晶华,沈中伟.美德日景观设计浅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四川建筑,2006,26(6):13-16.

[20]韦杰.景观中水景审美特性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0. 1-33.

[21]郭卿学,蒋丽萍.国外水环境理念对水生态保护与修复的借鉴意义[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0,16(7):743.

[22]刘琼英,全华.水域景观治理研究述评.生态经济,2010,(3):14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