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社区文化传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3)10-008-03
一、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追根溯源
目前,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实践收效甚微已成不争的事实。在其相关研究中,避开学校教育竞争而论及“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已成我国当下主流研究旨趣,如何“起而行之”,并对之做出有效回应呢?笔者认为须从“教育三要素”与“学校教育竞争”谈起,所谓“教育三要素”,即教育三个基本要素,是教育质的规定性――“培养人的活动”中缺一不可的三要素。“三要素”支撑着“教育”这一复杂系统的框架,左右着“教育”的运行轨迹。因此,借学校教育以传承民族文化,必须直面学校教育竞争的现实,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追根溯源,方可找到破题之策。
(一)学习者:民族文化传承的主力军
学习者,这里主要指学生,“学生首先是人,是具有人的本质属性,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的社会属性的人”。学生是学校及其教师的存在依据,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同时也是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主力军。
我们首先应该回归到学校“学习者”要素来追根溯源。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目的有“过于强调国家统一意志,而忽视教育过程当事人实际持有的教育目的”之嫌。对于少数民族学生而言,教育更多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非“谋心”手段,他们关注的是“眼前”利益,即“如何能够升学”、“如何能够找到‘工作’”、“如何能够找到挣到‘大钱’的工作”等,这些看似“粗俗”、“功利”、“非理性”的问题,却潜藏着“生存理性”、“经济理性”和“社会理性”的交融与杂糅,充分体现了民族社区人们急于通过现代学校教育摆脱贫困,参与现代性生活,追求幸福生活的迫切要求,代表贫困的民族社区人们对学校教育价值诉求。因此,回避这些“学校教育竞争”逻辑衍生的问题,我们将难以构筑可持续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
家长是学生是最持久、最真挚的“同盟军”,在“学校教育竞争”问题上,家长和学生的价值诉求基本一致。在民族社区,尤其是民族乡村社区,现代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学校教育发展滞后,家长为实现割断子女与自身贫困并过上“现代性”生活而使尽浑身解数,因此,面对学校教育竞争,出现各种“关系”与“资本”集结的壮观场面。有鉴于此,民族社区的学校民族文化传承,应该直面学校教育竞争的现实,基于民族文化根基,尊重少数民族学习者及其家长的价值诉求,上下求索,找出两者之间和谐共生之道方为上策。
(二)教育者:民族文化传承的行为主体与载体
这里包括学校教师和学校行政管理人员,他们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引领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者与管理者,是承担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专业人员,它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承的主体,同时也是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他们本身蕴含着丰富民族文化信息。因此,带有教育改革性质的“民族文化传承”实践,对教育者群体而言,他们价值取向是该实践得以持续推行的关键之所在。
目前,面对激烈的教育竞争现实,教育者群体的态度暧昧。针对“上有政策”,他们处于“时而与学生和家长站在同一阵容、时而又跟上级行政部门站在同一阵容”的“两难境遇”。他们深谙学校存在是以学生的存在为前提,因而在上级严密理论和政策规范体系中,拓展实践弹性空间,民族文化被他们无限化约成“一台表演”、“一件器物”和“一本地方教材”等显性形式,回应“上有政策”,逐渐形成“轰轰烈烈讲文化传承,扎扎实实搞教育竞争”的格局。而且,他们在应然与实然的纠葛中,在公共领域,以“应然”的姿态呈现自己的行为与言说,而在私人领域却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无望,悄无声息地“躬耕私田”。以此保证教育者精神空间的过度分割造成心理不适,这是一种“自爱”的方式,本无可厚非,然而,我们能否在无奈的实践中逐渐拓宽空间,寻找两者适当的平衡与互补。
(三)教育措施: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
教育措施是链接教育者和学习者双方共同教育活动的中介与桥梁,是教育领域内除教师和学生之外一切因素的总和。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情境等部分,教育措施是现代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与实现形式,是社区民族文化传承得以持续推行的重要砝码,因此,教育措施的每个组成部分均需要予以高度重视。
1.教育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者”借以作用于“学习者”的影响物,是人类长期积淀的生产与生活经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然而,作为民族社区学校教育内容,多以主流文化为教育背景与内容,以最大限度实现全国范围内的教育竞争,旨在促进民族社会学习者能在主流文化社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后,民族社区的民族文化传承行为主体也基本踏进学校,并接受与民族文化存在较大差异的主流文化,并以强势姿态出现,学习者“趋之若鹜”已是不争事实。因此,在教育内容上,目前的问题不是地方性知识(文化)与现代性知识(知识)比例分配问题,而是地方性知识(文化)以什么姿态与立场嵌入学校教育内容,并成为学习者成长资源,促进学校教育竞争的问题。
2.教育手段。教育手段是指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方式与方法,既包括教育者和学习者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教和学的方式和方法,也包括进行教育活动所运用的一切物质条件。日趋逃离“生活世界”的现代学校教育手段,也是影响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收效甚微的主要因素。在学校教育中,过度依赖现代性理念与手段,以推动民族文化传承的开展,保证腾出更多时间顾及“学校教育竞争”,这种做法注定“流产”,因为,民族文化有自身生成与发展逻辑,条件尚未成熟的“跨越式发展”的教育手段,只能造就虚假繁荣,逐渐偏离了国家“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政策的价值取向。因此,主动适度回归“生活世界”,探究民族文化生成与发展的逻辑,结合现代先进教育手段,创生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新手段。
3.教育情境。教育情境是指学校或教师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的而创设的教育教学环境。“是教学中的认知逻辑、情感、行为、社会和发展历程等方面背景的结合体,具有文化属性,是知识获得、理解及应用的文化背景的缩影,其中含有关社会性的人际交往和协商,也包括相应的活动背景”。学校教育情境是“教育竞争”的重要场域。目前,民族社区的学校无一例外地竭力创设教育竞争情境,“状元塑像”、“高考宣誓”等壮观的教育情境屡见不鲜,少数民族社区学校俨然成为一个个“竞技场”或“高考训练基地”。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创设蕴含丰富民族文化的民族社区学校教育情境,体现民族文化的鲜活性与整体性,使“文化传承”和“教育竞争”联动共生,惟其如此,才能激发教育者、学习者,甚至整个少数民族社区参与“民族文化传承”实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时也确保民族文化的“活态”传承。
二、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的对策与建议
目前,我国教育领域的竞争其合理性依然得到强大的实践辩护,毋庸置疑。民族社区学校教育如何在教育竞争“夹缝”中求得最大限度的生存与发展,并由此培育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与民族文化传承的联动共生之道是当务之急。在保证不影响甚至促进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的大前提下,开展民族文化传承活动,学生、家长与教师在“自爱”与“利己心”的驱动下,点燃他们参与的激情和创造力,达到完美的文化生态链接,方能促使学生者、学校、社区与国家在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上各得其所,“美美与共”。在教育领域中,“学习者”与“教育者”两个要素的价值诉求基本一致,“教育措施”要素也受两者影响。那么,如何点燃他们的参与激情?基于“教育三要素”视角提出几点对策与建议。
(一)学习者方面
尊重少数民族社区学习者及家长的“学校教育竞争”诉求是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的主要支点。
1.以招生优惠政策促教育竞争。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要从战略高度考虑,拓宽参与民族文化传承活动的学生的上升通道。如降分录取、定向招生、特长班招生,设法拓宽学生上升通道、提高学校升学率,以此促学生、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获得家长、社区与学校的合力支持。此外,高考进一步分省、市、自治区命题,也是重要策略,惟其如此,才可能照顾到各地民族文化传承,由“指挥棒”的牵引,使民族文化传承与学校教育目标趋于一致或趋于一定程度的平衡。
2.在民族地方高校设置“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相关专业。在民族地区高校设置民族文化方面相关专业,定向招生与就业,进一步拓宽学习者升学通道,这不仅满足于少数民族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也使他们作为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特长得以发展空间,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传承与发展。
3.以就业优惠政策促教育竞争。就业竞争是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的根本指归,几乎是所有学校教育竞争的归宿。少数民族社区学习者在完成所有升学竞争后,最后输在“终点站”上,难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那么,对民族学生来说,将比没有参与教育竞争更好,因为学校教育竞争促动少数民族学生“逃离”乡村社区,切断了学生民族文化持续性,高调移植现代性知识,失业将成为“文化边缘人”。因此,民族文化成为所属民族社区入职条件或人职考试的必须内容,这将促进学生及其家长参与民族文化传承的热情。
(二)教育者方面
教育者是促进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理性指引,教育者本身也是学习者学习的文化内容。然而,教育者的价值实现以学习者教育竞争的前提,其价值诉求在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学习者,因此,关注其“教育竞争”诉求,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1.重视民族社区本土师资培养,发挥他们深谙民族文化的优势和穿梭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能力,促使地方性知识(文化)与现代性知识(文化)融合的能力,这使学校教育与民族文化传承链接成为可能和可为。当然,提高待遇、提升民族文化专业教师职业魅力是这―措施的“催化剂”。
2.引导教育者结合民族社区教育与民族文化特点,积极开展科学研究,探索两者“和合”之道,联动共生。由于地域局限,对外界文化的反应滞后,“教育与生活分离”、“学而优则仕”等思想在民族社区尤为盛行。对个体而言,选择了教育,不仅牺牲机会成本,而且还冒着被“边缘化”的危险(难以进入主流社会就业市场,又难以和谐回归民族社会)。因此,我们应坚持“以生为本”、“智力多元”的原则,开展地方课程和文化研究,挖掘地方文化资源,开发学生潜能,着力提升学生“位育”能力,提升教育竞争能力。
(三)教育措施方面
1.在教育内容上,坚持“文化教育”的理念。长期以来,学校以知识教育为主,以致“文化缺失”现象严重,因此,需要“从根本上突破知识教育的狭隘框架,用文化教育理念引领教育,从知识教育到文化教育的范式转变”,将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的“知识”,回归整个文化世界,以求获得新的超越。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教育内容也需将知识回归其文化之根,移植于民族文化的土壤,找出两种文化的兼容性及终极价值的一致性,将现代性知识与文化与地方性知识与文化“联动共生”。这样,不仅推动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步伐,同时也促进学习者知识的学习,增强教育竞争力。知识教育与文化教育并重,地方性知识与现代性知识并举,使之相得益彰,并在高考指挥棒指引下,启动民族文化传承的动力系统。积极主动挖掘民族社区地方性知识与文化,链接少数民族社区文化与学校文化“断层”现象,促进民族社区学习者价值的持续提升。
2.在教育手段上,坚持现代与传统相结合,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在尊重民族文化传统生成与发展程式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的优势,挖掘、传承民族文化,使民族文化传承突破时间与空间局限,拓宽学习者的视野,以此作为民族社区学校教育竞争的有效资源。
3.在教育情境上,创设民族社区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活”情境。依据“真”、“趣”、“新”、“情”等基本要求,创设民族文化鲜活的教育情境,确保民族文化传承的“真实性与生活性”、“趣味性与形象性”、“新颖性与情感性”。积极搭建平台,如利用节日、季节、日常生活等时机,推动教育回归“生活世界”本原。在生活世界教育中,学习者与教育者的关系是主体往关系,这是对传统的教育者与学习者“主客”关系的超越。正是通过主体际交往关系,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在个人主体之间、个人主体与群体主体之间才建立一致的价值诉求,创设既有利于“学校教育竞争”又同时促进“民族文化传承”的教育情境,是少数民族社区学校民族文化传承成为可能的必要前提。这也确保了学校民族文化传承的鲜活性与整体性。
参考文献:
[1]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1.
[2]朱小蔓。对策与建议――2004-2005年度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59.
[3]文军,从生存理性到社会理性选择:当代中国农民工外出就业动因的社会学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6,(6):28.
[4]王国超,从“三要素”解析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J],职业技术教育,2012,(19):26.
[5][7][10]张乐天,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32-33,30,37.
[6]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9:29-31.
[8]李义平,为什么必须选择市场经济?――重读斯密[J],读书,2012,(3):5.
[9]孟建伟,教育与文化――关于文化教育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3,(3):4.
[11]项贤明,泛教育论――广义教育学的初步探索[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6-7.
[关键词] 常州;文化街区;传统手工艺;传承方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 F830 [文献标识码] B
西直街,原名西直门街,地处常州城西,其历史悠久,人才星列,文化荟萃,胜迹遍地。西直街是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常州段唯一市中心沿着运河而建的历史文化老街,在城市建设发展迅速的今天,其因政府的有意保护,依然保留出原有风貌。西直街自东篦箕巷向西至圆通寺1800米,东端与著名历史老街“常州青果巷”毗邻,西端南与常州艺术园地“运河五号”相望,现有建筑保持着历史江南特色,质朴复古、生态自然。以“大运河”为主轴,青果巷、西直街、运河五号为依托,将其建设成常州“大运河”旅游开发区,打造富有底蕴的历史文化名城,已具有天然的地利和天时优势。
常州手工艺文化丰富,受市级以上保护的手工艺名录众多,如国家级的金坛刻纸、常州梳篦、常州留青竹刻以及金坛封缸酒酿制技艺;省级的常州乱针绣、象牙浅刻、掐丝珐琅以及龙泉印尼、萝卜干腌制技艺;市级的常州雕庄竹工艺、劈石盆景及堆花糕技艺等,还有许多久负盛名、富有特色的诸如风筝、高跷、民俗灯艺、各种糕点及酒酿等传统制作手艺。(1)这些手工艺文化哺育着江南常州人,为常州的经济与文化繁荣作出了贡献,那么如何传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文化,不仅是手工艺传承人的重任,而应是每一位身为常州人应有的民族意识。当前在城市建设的发展过程中,十分重视生态自然建设与地域文化资源的开掘,利用老街、文化街、主题街区形式来传承与发展地方经济与文化,且有许多成功之举,如苏州山塘街和平江路历史文化街区、无锡南长街和清名桥历史文化街、杭州清河坊和小河直街历史文化街等。常州西直街区域宽广、隐涵的历史典故众多,地域文化特色明显,以此文化街区建设为依托将传统手工艺融入其中进行合理的传承与开发,是当前值得深思、行之有效的现实手段。
一、在文化街区中传承手工艺的价值意义
传统手工艺,顾名思义,首先是与我们的传统结合在一起,尤其是与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密不可分。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延续不断的造物文脉,手工艺通过广大民众的创造,以“技艺”的形式、“物”的形态,融汇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文化讯息,包括自然观念、造物哲学、材料工艺、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等。手工艺不同于历史上延续在经典中的精英文化,也与当前数字化、复制化时代的大众文化有别,体现着民族的、民众的创造力。(2)传统手工艺与人们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是一种生活化的物质形态表现,人的生产、审美观念作用下的产物。当然,它不仅与我们的传统联系在一起,也与当代生活息息相关,它从传统延续至今,还作为活态的文化传承于民间,对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着种种效用,在某种意义上堪称是我们的文化之根。传统手工艺,在经济迅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被遗忘,失去这种根文化社会也将进入毫无生机状态。然而,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也正在经历的全球化、都市化的发展过程,人们也逐渐意识到保护传统手工艺的重要性,且呼声还在持续高涨,千方百计的采取各种手段来进行保护与传承。其中以开发、建设城市历史文化街区形式来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文化是广为采取的方式。
常州西直街是继青果巷之后依然保持着原有建筑风貌,是现代都市中心少有的生态自然地,“大运河”世界级文化遗产依傍而过。西直街曾为常州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中心,其大小历史典故有二十之多,如文亨穿月、毗陵驿站、豆市码头、可庵弄、西仓桥等,曾经的繁荣景象依然能令常州人可圈可点,因为它承载着一段厚重的历史文化,孕育着传统手工艺的生活化场景覆盖着这片老街。当前在城市现代化发展的今天,已对钢筋混泥土式灰冷的高楼大厦疲惫厌倦,内心即便对自然、原生态的生活环境滋生渴望,也就不断呈现出以时展的视野看待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的问题。由此,一方面注重保护历史传统风貌,尊重地域特色文脉,建造与修复出质朴、凝古的自然文化老街;另一方面在体现时展的特点与要求,植入新的功能,推动历史街区在保护的前提下健康向前发展的这一国际化趋势,给地域文化、传统手工艺的发展构建起健康积极的平台。
通过历史文化街区建设,将零散或频临遗失的传统手工艺得到集中的保护与开发,为具地域代表性的文化老街的建造具有极强的促进作用,且能合理的开发和继承传统手工艺。其价值意义主要可体现在:首先,有利于地方民族手工艺文化的交流与创新,传统手工艺文化创新或某种新工艺文化的创造在许多情况下是在不同工艺文化的交流中产生的,也有不少是在异族、异地工艺文化基础上或是吸收了其精华而创造的,同样坚持民族的、地方的文化传统才能创造出特色鲜明的工艺文化,工艺文化便如此得到延续发展。其次,有利于地方政府机构对传统手工艺文化的科学管理与保护开发,政府对其能够主导介入和诱导社会民众积极参与,根据工艺保护工程的大方向进行指导和规范,建立完善保护体系,对那些有历史和科学价值的传统工艺给予资金的支持与投入开发,从而促进传统工艺的现展。(3)另外,利用传统手工艺的创新开发,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街区,结合“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背景,从而促进城市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增长常州的文化旅游与创意产业经济,并逐步扩大和提升常州历史名城形象。
二、在文化街区中传承手工艺的方法
利用传统手工艺文化资源,以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为切入点,打造地域文化品牌,继承和发展传统手工艺已然成为当今时尚。就利用常州西直街建设来传承手工艺文化,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
1.通过政府的主导性介入,对西直街区实施有效的保护与开发,为传统手工艺搭建一个良性的平台。
政府是地方一种权利机构,具有对地方建设与发展的决策力,在保护和开发历史文化街区与继承传统手工艺方式上具有主导性作用。政府主管部门可指导和协调相关机构、组织,对周边地区的历史文化街区进行考察,借鉴他们的成功经验,结合自身的地域环境、人文风貌、历史文化的特点,将西直街进行修补、改造与仿造,整理规划、开辟出具有原生态风貌的江南水乡风格的历史文化街区。同时,就地方传统手工艺及相关节会与民俗中工艺文化进行收集、整理,提出开发策略,尤其对那些具有代表性手工艺,如梳篦、乱针绣等实施开发。并在西直街区内以引导和招商开店手段,集聚一批具有地域特色性的传统手工艺,运用商业经营模式开展对传统手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充分发挥政府主管部门的权力职能手段,以指导、协商的途径强化对西直街的保护开发建设,为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构筑起良好的平台基础。
2.依据西直老街现有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管理,分区对传统手工艺继承与开发
西直街东西绵长,东面开发已成熟,西面古建筑保存完好,中间为一空置地,以此为基础可以实施东面、中间、西面的分片区式手工艺开发管理模式。东面自西赢门至篦箕巷建设完好,地处相对中心,有古毗陵驿、文亨桥、鼻梁灯火等历史典故。常州自古以篦箕、木梳制作名扬天下,梳篦选材考究,工艺精良,素负“常州梳篦甲天下”之盛誉。这里整条街巷,家家户户以制作梳篦为业。乾隆皇帝三下江南来常州均从这里登岸进城,他见此处沿街尽是生产、销售梳篦的作坊和店铺,便将其赐为“篦梳巷”。在此开展以“梳篦”传统手工艺为龙头,实施引导“乱针绣”“金坛刻纸”“留青竹刻”等具代表性手工艺融入,极力打造出常州品牌文化老街,弘扬和发展传统手工艺。中间部分原为“豆市码头”,因历史原因古建筑已毁,可以通过仿古建造方式,将东西连贯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这里曾为常州豆类、农副产品、饮食一条街,盛极一时,在仿古街造好后以招商引资形式,规划将传统豆制品工艺、常州糕点工艺、酒酿工艺等进行保护与开发建设。诸如“常州大麻糕”“常州萝卜干”“金坛封缸酿酒制作”等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手工艺代表能得到有效的传承发展,并能将其它特色的手工艺进行连带挖掘与开发。自此往西至圆通寺区间,现有古建筑保存尚好,且具历史价值的特色景点众多,如博灵望宅、仓桥古肆、可庵弄、吴钩铁铺及名望大宅多处等。只要对其稍加修复、改造,以引导方式将常州地方民间中的铁艺、竹艺、园林盆栽技艺以及民俗中灯艺、风筝与高跷等传统制作工艺进行凝聚起来,结合开展传统节日风俗活动形式使这些传统手工艺得到有效的开发与传承。
3.在西直街区中建立健全常州传统手工艺促进发展组织,加强保护与研发力度,扩大对外交流
可以考虑由行政主管部门与专业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组织以及各种市场组织一起成立专门保护与研发机构,共同承担管理传统手工艺事务、提供公共服务的责任,推动传统手工艺高效、健康发展。常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手工艺资源丰富,可通过建立一套以政府扶持和指导、能代表和维护特定传统手工艺群体利益的团体、协会或其他各种管理机构网络体系,作为民间手工艺权利主体是可行的选择。并在各种组织、协会的管理下在街区中设立传统手工艺展示陈列馆、民俗博物馆、民间手工艺人工作室等,提升传统手工艺研发力度,增强对外的手工艺发展交流。同时,要积极发动民众对传统手工艺的传承参与,特别要加强“民间手工艺产业合作社”等基层协作组织建设,发展龙头手工艺企业和民众间的专业户合作经济组织,促进手工艺现代经济的发展。
4.加大传统手工艺宣传,与地方专业教育开展合作与交流,做好传承工作
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为依托,大力开展西直街旅游资源建设,从中做好手工艺经济发展的宣传工作,并对那些具代表性传统手工艺进行宣传教育,引起民众对其的重视。还要持续推进代表性手工艺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这不仅要对传承人在经费资助、给予荣誉、提高社会地位和文化影响力上进行支持,还要保护好手工艺原生态的特点,开展个人家族传承与村落民众集体传承结合方式,完善集体传承的规定。同时,充分利用地方高校教育资源,开展校企合作形式,在专业学科教育基础上,培养高层次手工艺理论研究人才和创意研发实践人才,充实提高地方手工艺人才队伍水平,做好地方手工艺的传习与推广。同时,让传统手工艺传承人或手工艺企业主要技艺人走入校园,通过讲座、手工艺展览等活动,面向学生开展普及教育。以传统手工艺传承代表为传习主体,实施短期与长期传习计划,通过相关博物馆、民俗馆、民间机构等社会公共文化空间,采取举办主题工艺、名人名作品展览及现场传习活动,利用参与性教育方法以及游戏、见习培训等实用方法面向社会公众普及教育,促进人们体验传统手工艺文化。
三、结语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进程发展,传统手工艺自身的文化特点和生存现状,使其保护传承发展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亟待确立可行的方案和举措。然而,以历史文化街区建设为依托,既可以合理的继承和开发传统手工艺,又能缔造一座有地域文化特色的老街,让人们在此鉴赏传统历史,体验老街的同时,享受一种淳朴而悠然的生活。
[参 考 文 献]
[1]常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EB/OL]. http: // .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保护 社区教育
玉泉区是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的发祥地,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行政区域,承载着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故本文以呼和浩特玉泉区为研究对象,从考察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入手,引入社区教育模式,为玉泉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一个新思路。
一、玉泉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玉泉区现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按照我国201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规定所定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划分,可分为:(1)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包括;王昭君传说、月明楼的传说、四眼井的传说、御泉井的传说和皮裤裆街的传说等;(2)传统艺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包括大召壁画和小黑河南台什村民间山曲;(3)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包括:蒙古族香牛皮靴制作技艺、“蒙奥神”膏药制作技艺、《梦回元古》皮囊酒壶制作工艺、《梦回元古》皮雕艺术花瓶制作工艺、民间木嵌技艺、传统银奖制作工艺、铜匠、手工皮毛制作工艺和王一帖膏药等;(4)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包括查玛、西水磨九曲灯和走山登高民俗传统;(5)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大盛魁行商文化、青城德兴源烧麦和庆春园肉油旋制作。
“非物质文化遗产遗产的保护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建立保护名录、民族之方式、以学术研究带动保护、生产性方式保护、保护传承人、多元文化教育方式。”目前,玉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处于保护和开发的初级阶段,尚未完全进入具体传承阶段,玉泉区已建立非遗保护名录,截至2013年,玉泉区文化局与镇、街道办事处、社区合作,用了7年的时间,完成了对与玉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汇编工作,并出版了《呼和浩特玉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汇编]》一书。该书整理了玉泉区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称、传承人、生存状况、保护措施和申报情况,为下一步非遗的保护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据笔者统计,玉泉区现有的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有9项非遗还处于收集整理阶段;仅有9项有传承人并采取了产业化的模式经营;4项基本并没有保护措施,甚至4项没有保护措施的非遗中,3项非遗已面临濒危的生存状况。所以,对玉泉区的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要刻不容缓。除此之外,笔者了解到,玉泉区现阶段正在准备重新撰写《玉泉区志》,其中对非遗也将进行整理和记载。上述玉泉区对非遗的保护尚不全面深入,缺乏动态性和系统性,甚至由于某些非遗的生产性保护方式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文化的本质。换句话说,如果对某种文化进行比较优质的保护和开发,那么接下来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让这种文化以最能融入人们生活的方式传承下去,为世世代代人所学习和创新,使其与本民族融为一体,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就扮演着不能替代的重要角色。“从根本上来说,非遗的保护和开发是为了文化传承。教育传承不仅能引发对民族活态文化的再认知,促进民族传统文化整合发展,而且被视为现代社会保护非遗的最佳形式。”
二、玉泉区“非遗”的社区教育保护模式实施的必要性
通常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保护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及社会教育(社区教育)三个方面。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家庭结构和教育观念发生了变化,出现了现代文化压过传统文化、经济资源代替文化资源,而且少数民族进城务工人员增多,家庭教育面临着由父母教育转变为隔代教育,文化的传承也就面临着断带的危险。美国社会学家爱德华・希尔斯认为,一种文化要成为传统,至少需要三代人的两次延传。显然,家庭教育已不能够满足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同样学校教育也并不如人意,“随着应试教育的价值导向、整齐划一的课程设置和脱离现实生活的教育模式以及民族文化的整体性、宗教性、内隐性和群众性特征,学校教育传承民族文化出现传承目的敷衍化、传承内容碎片化和传承过程形式化等问题”。
总之,对于非遗的保护和传承途径就应定位在社区教育中。首先,社区在一个人的一生的文化习得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社区教育在地域上涵盖了家庭和学校教育;在内容上补充了家庭及学校教育的不足;其本质与家庭及学校教育一样都是为了充实人的精神生活,实现人的健康全面成长。
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利用的目的,不在于‘对’非遗进行守护,而应该在‘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来守护和创造人类丰富生活之中得以发现”。而社区教育的本质功能是给社区内不同年龄、不同层次、不同职业的全体居民,提供尽可能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多样化的教育机会,满足他们的教育学习需求。在满足其教育需求的同时完成丰富了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从这点看非遗保护与社区教育发挥着共同的价值,都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文化需求,实现人的发展。
总的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离不开社区教育,文化的保护要注重文化土壤的培养和培育,如果离开了其所产生的地域,其文化的进一步传承和振兴就无从谈起。因此,要从社区的实际出发,坚持因地制宜,要立足于本地,服务于社区,选择和设计适合本社区非遗保护的教育模式,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充分体现地域特色。这样才可以说是找到了文化保护的源头,而不是断章取义。另一方面,社区教育也同样离不开非遗,尤其是在文化资源,特别是非遗资源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社区教育与非遗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二者相互渗透,相互扶持。 玉泉区非遗社区教育保护模式的实践途径
社区教育作为非遗保护的一种模式,既包含了传承人的保护又包含了多元文化教育模式。为了实现非遗在玉泉区能够完整的、生态的、持续的、动态的保存下来并传承下去,形成比较适应当地的、本土的又不片面的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模式,玉泉区的社区教育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实践。
1.挖掘社区教育新资源
社区教育资源涉及其教育内容,教育主体及教育形式。之所以选择社区教育来对非遗进行保护和传承,是因为它能够更好的调动并整合社区内和社区外的资源,那么为了更好的保护非遗,社区教育可以通过挖掘本地区社区的非遗教育资源来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在非物质文化资源比较丰富的玉泉区,社区教育应该被赋予新的内容。
首先,充分利用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玉泉区有两所社区学院,分别是小召街道办事处・五塔北街社区科普大学和内蒙古老年大学大南街办事处小西街社区分校;此外,玉泉区拥有其小西街社区于2010年6月14日与呼和浩特市广播电视大学联合成立的社区教育学习中心等社区教育资源。应把两者作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场地。
其次,把非遗传承人作为社区教育人力资源纳入社区教育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部分领域,如口头文学、表演艺术、手工技艺、民间知识等,一般是由传承人的口传心授而得以代代传承、延续和发展的。”所以,非遗在融入社区教育的过程中,传承人的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这样不仅可以在经济生活中对传承人进行支持,还能在精神上给与鼓励。以此为非遗的传承人提供了更好的传承空间和传承条件,使其的传承更便利,还能够提升其社会声望,并实现其自身价值。
再次,挖掘玉泉区中23项非遗中包含着的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及其传承形式。在此基础上,社区教育应把非遗的内容融入到社区学院和社区教育中心的课程设置中,丰富社区教育内容。社区教育内容可分为:职业谋生型、文化消费型和主体发展型。那么,玉泉区的非遗可按社区教育内容类型一次予以补充和充实。如针对职业谋生型的社区教育内容可融入蒙古族香牛皮靴制作技艺、“蒙奥神”膏药制作技艺等技术培训;文化消费型内容可融入传统艺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的学习;主体发展型内容根据社区居民的自身发展需要融入相应的非遗内容。这样社区教育在内容上保护了非遗。
此外,玉泉区的非遗在融入社区教育内容和形式中时,最重要的是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需求层次,不同年龄有不同的需求。因此,社区教育要根据不同的需求层次来引入其非遗内容,如针对青少年,设置讲述民间传说的方式去了解本民族或其他民族的文化,这样会对其更有吸引力;针对老年人设置一些有关民间医药相关的非遗课程,包括“蒙奥神”膏药制作技艺和王一帖膏药等。这样通过社区居民的充分参与,完成非遗在社区教育模式下进行保护。通过上述种种方式,不仅避免了社区教育形式过于僵化,内容缺乏吸引力的情况出现,而且可以让社区居民体会自身文化的魅力,认同并欣赏其他民族的文化。
2.多元文化整合
玉泉区是由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以及汉族等民族构成,所以其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既有民族传统文化的脉络,有面临现代文化的冲击。玉泉区之所以选择社区教育来保护非遗,是由于社区教育能够在其本身的系统化之上,建立对民族文化整体化、系统化的保护,而不是断裂的、分散的技能培训。韩红杰也认为教育应该形成一种具有生机的传统文化整体氛围的浸润,不能仅仅把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特定表现形式和手段割裂出来进行技能型的培训。由于这种教育太偏重形式,受教育者很难意识到这是一种文化的传承。那么作为一种比较系统的非遗保护模式,一方面,社区教育完成了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整合,实现非遗文化的纵向发展;另一方面,社区教育可联系玉泉区各个社区内外各种资源,不仅可产生非遗自身力量的保护,还能借鉴其他地区非遗的保护形式,完成非遗横向发展并实现文化创新。不仅如此,社区教育可整合或融合玉泉区各民族文化,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促进玉泉区内各民族之间的民族关系发展,这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民族团结有重要意义。
3.充分利用社区的文化传承场
非遗的保护离不开传承,而传承又离不开传承方式和传承场,那么社区教育作为一种传承方式,针对不同的非遗形式,要选择符合它的社区中的传承场,如大召壁画作为一种非遗,它的教育传承场当然要在大召寺进行,因为只有在寺庙中这些非物质文化才能够表达出他们的真实面貌。此外,仪式作为一个传承场是不容忽视的,无论是宗教仪式还是祭祀仪式,都可以通过仪式进行非遗的教育,使民族的传统文化包涵着的优秀民族宗教信念和价值观,挟着本民族的各种深层心理与精神信息,在这个过程中深入人心。
总之,对拥有多项非遗的玉泉区而言,把社区教育引入其中,在保护非遗的同时,不仅能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化,使不同民族文化之间进行交流、借鉴与融合,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果并创新传统的民族文化。又能丰富社区教育内容,实现少数民族文化教育的新局面,特别是针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治理和发展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兴贵.再论非物质遗产保护的几种方式[J].传承,2009(8)
[2]康利霞.呼和浩特玉泉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汇编)[M].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2013,8
[3]姚磊.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述评[J].广西社会科学,2013(10)
[4](美)E・希尔斯著 傅铿 吕乐译.论传统[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范婷婷.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J].黑龙江民族丛刊(双月刊),2009(6)
[6]菅丰,陈志译.何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J].文化遗产,2009(2)
[7]刘尧.社区教育的内涵、特点与功能探讨[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8]刘锡城.传承与传承人论[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5)
[9]张广斌.价值定位于内容选择――社区教育研究新视野[J].职业技术教育(教科版),2005(31)
[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 保护 文化站作用
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扬,对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文化、历史的认同感,促进文化多样化的发展以及激发人类创造能力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抢救、保护、传承民间文化的过程中,个体、社团、社区、基层组织、政府都应负起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也可以说,保护民间文化遗产要有一个从个人(团体)到社区(基层组织)再到政府的组织网络,而基层文化站在其中应起到上联下达的中枢作用。
一、民间文化遗产的涵义和特征决定了文化站的中枢作用
(一)、民间文化遗产的涵义和特征
民间文化遗产指的是由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自发的民众通俗文化遗产,是一种“自娱自乐型”文化。它主要包括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按照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以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这种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提供认同感和持续感,从而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在这里特别要指出的是民间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上的异同,本文同意冯骥才的观点:“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上有好几种叫法,如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无形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等,我们过去习惯称民间文化。现在为了与国际上的称谓相协调,便称作非物质文化遗产”
从以上涵义来看,民间文化遗产有这几方面特征:1、群众性和自发性,是草根文化;2、地域性,在一定的地区流传,是乡土文化;3、时间的连续性,由一代代传承人继承和创新;4、实用性和娱乐性,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有利于社会和谐和人们的友好交流。
(二)、民间文化遗产的定义和特征特别强调了基层社区的重要性
基层社区之所以备受重视,乃是因为它是各民族和各地方社会之生活方式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民间文化遗产得以产生、传承和发展的土壤和温床,同时,它们也构成了社区民众文化艺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间文化遗产的价值,首先是对于社区居民而言的。事实上,社区居民的态度,也从根本上决定着这些遗产之被传承或被废弃的命运,要尊重民间文化遗产在各自社区里的存续状态和传承机制。
(三)、基层文化站具备了承担中枢作用的重要职责
文化站既贴近百姓,面向社区,又紧密联系和挂靠政府,是政府联系大众、推行大众文化的主要桥梁。由于基层文化站基本职能是社会文化服务、指导基层文化和协助管理社区(农村)文化市场,所以,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承担了调查、宣传、建档、评审、展示、交流、建基地等等方面的具体工作。这些职责和作用又可分为两个面向,即面向群众社区和面向上级政府,所以,其在文化遗产保护上的中枢作用便突显了出来。
二、基层文化站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主要做法探索
既然基层文化站具备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重心和中枢作用,那么,他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主要有哪些?又要注意哪些工作程序和把握方向呢?结合多年在文化站工作的经验和体会,我认为主要应完成好以下两方面的具体工作。
(一)、基层文化站要面向社区、贴近民众做好多项基础工作
1、要做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
第一手资料都是经过深入细致的实体调查研究所直接获得的。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遗产,由于它本身的散落性和民间性使它们大多处在一种“不为人所知”的状态之中,如果没有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一些很有价值的地方文化资源项目就会被忽视,就没办法被挖掘并发挥其巨大的文化影响力。
2、做好宣传和培训工作
要使民间文化遗产在社会中得到确认、尊重和弘扬,就要大力向公众、尤其是向青少年进行宣传和传播信息,为此,要制定好有关社区和群体的具体的教育和培训计划,不断向公众宣传哪些方面对民间文化遗产会造成威胁和不利影响。
在培训方面我们特别有感受,每年我站都会在年初制定培训计划,培训麒麟舞和龙行拳的骨干,不但面向发源地的村落招收学员,还扩展到整个办事处,此外,我们还与辖区的大专院校联合,在学生中开展培训和训练。
3、建立和完善资料库
要真正完成好掌握、保护、抢救、利用民间文化遗产的任务,在科学发展的路径中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就是建立和完善地方民间文化遗产项目的资料库,包括文字、音像、图片乃至它的意义,它的研究价值,它的发展前景,它的保护路径等等。这些立体化的资料库健全了,它的保存、保护、宣传、传承和振兴才能进行。而基层档案的建立,不但使基层政府对文化遗产的延续性、制度化提供资料保障,也为上级各级政府职能部门档案的建立及深入的研究和全面的保护提供了依据。
4、制订好整体规划方案。
如何保护和传承好民间文化遗产,如何组织展示,宣传,争取各级政府的资金支持,如何建设传承基地,进行市场开发等等,都要在整体规划方案中体现出来。规划方案既要贯彻上级精神,也要取得上级的大力支持。
5、组织专家评审小组,参加有利于传承的评审活动。
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本地区普查中获得的真实的采录文本,录音进行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争取上级指导和支持,有计划地编辑出版。同时,还要积极申报有利于保护的各种称号。如我们小金口街道的就先后被评为“广东省麒麟文化之乡”、“中国麒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龙行拳传承基地”、麒麟舞和龙行拳分别列入“广东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对小金口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二)、基层文化站应紧密依靠政府,面向社会和市场开展有效工作
民间文化遗产要发扬,就要有更大的展示舞台,更多的资金扶持,更好的编排创新,乃至符合市场经济大潮的市场开发。文化站作为最基层,最贴近社区和民众的民间遗产的主管部门,要起到联系上级文化部门,及面向社会,争取社会各方支持的作用。
1、紧密依靠政府创造展示平台
要使民间文化能够传承下去,有强大的生命力,就要有雄厚的群众基础和一代一代的新人,展示是集宣传、练习、培训和交流的不可替代的平台,文化站在这方面应做到:紧密依靠政府组织参加各种展示活动,帮助建立传承基地,走进校园开展传承教学等。以我们辖区的麒麟舞和龙形拳为例,我们在给上级政府提供了大量信息和意见的同时,还积极协助政府组织参加了从区到国家级的各类活动。如上海世博会、广东省第十三届运动会、广东省旅游文化节、全国渔歌邀请赛民俗文化展演及各类民间民俗比赛活动,获得省级以上集体和个人金奖41个,银奖23个。并参加中央台多个栏目拍摄活动,还到马来西亚、泰国、俄罗斯等国进行文化交流。麒麟舞、龙形拳现均已走进校园,在校园设有基地,进行传习。现正帮助龙形拳传承人在其发源地的村建立传习基地。
2、鼓励传承人进行传习活动
由于民间文化遗产的自发性和地域性,传承人缺乏将其发扬光大的自觉意识和广阔舞台。特别是一些传承人受制于自身的文化水平和封闭意识,对传承工作造成负面影响。文化站的工作人员应主动、经常地与他们联系,说服、引导、培训他们,使他们能够认识到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向政府申请资金扶持他们。
3、对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创新。
民间文化在时代相传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变异和创新,这样才有生命力。创新过程中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请专家参与注入新的元素,另一方面不能歪曲和走样,尽量保存其原貌和特色。如麒麟舞,就是对散落在几个村的套路进行整合,又保存了东江麒麟舞原始和古老的特点。即兴发挥,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有别于广府、潮汕以及北方各门派的麒麟舞。
4、组织队伍走出去展示交流。
民间文化遗产其特征决定了其有很强的地域性,要想发扬光大,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就要组织他们走出去、展示、交流和培训。小金口街道的麒麟舞和龙形拳就走了出去,前面已叙不在赘述。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我们每年都组织传承人对游学的东南亚各国华裔青少年、麒麟团、世界龙行拳弟子进行教学,同时也应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邀请,我们派出麒麟舞、龙形拳的传承人赴马来西亚教学。
5、树立文化经营观念,加强文化市场开发。
对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就是政府用钱养起它,要使民间文化遗产有生命力,除了就项目本身来说要改造创新外,还要靠自身对时代、对市场的适应性。在这方面,文化站应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此,文化站要向传承队伍灌输自己经营意识和市场开发意识,向他们提供各种市场信息,鼓励他们按市场经济规律找合作人。对于政府行为的文化惠民活动,还要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扶持他们。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也特别要强调保持项目本来特色。
综上所述,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站有着不可替代的中枢作用,任重而道远。文化站自身应练好内功,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10月17日;
[2]冯骥才.文化遗产与传统节目保护.新华文摘,2007(7);
[3]于群,冯守仁.文化馆(站)业务培训指导纲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4]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第十四条),2003年10月17日;
【关键词】社区;社区文化;节日文化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accelerated pace of the country's large-scale cultural construction, urban townships in the face of rapidly new. In the case of the deepening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 and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strengthen urban community culture different styles with different features, community cultur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ulture of the masses. Masses departments on how to broaden the face, how to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unity culture, multi-faceted and guidance to community cultural activities, effective, deeper plunge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s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this should be our serious face issue. [Keyword] community; community culture; festival culture
中图分类号:G1
社区之说,其实古已有之。本来社与区,在古时候人们是用来划分地区单位或指一定的地域范围内的。早在春秋时期,就曾有“方六里,名之曰社”,甚至有“25家为社”的说法。汉代曾把一定地域范围的居住圈称为“社”。如此现象,在少数民族地区也不例外。如台湾高山族也有“土社”、“番社”之类的基层社会组织,吧绨司呕е良赴倩Р坏取
人类在历史实践的进程中,创造文化,就是以人为本。要是离开了人的因素,社与区的范围划分就根本不存在。其实,人类历史文化中的民族文化、民间文化、风俗文化与人们的社与区是密不可分的。可以说,先民的社区文化是客观存在的,祖先遗留下的特色民居、古塔、老桥、参天大树、庙宇碑林无不令人敬仰。
先民们在社区乡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同时也创造了独特的精神文明。古时春秋两季都有祭土神的日子,那就是社日,一般在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分别定为春社和秋社。社日里,人们集结在大树下,用酒肉祭神,然后大家分吃着忌过神的酒肉。有的地区,人们在春季祭社时观看演戏。一般在庙台或野台演出,以此酬神祈福。鲁迅所描写的《社戏》就是清末绍兴一带演出社戏的情形。东晋的书圣王羲之在三月初三,伙同40位达官贵人在绍兴的兰亭集会。文人雅士们唱着歌,喝着酒“畅叙幽情”,王羲之在这时,即席写下后来被唐太宗冠之为“天下第一书”的《兰亭序》。在封建社会里,即使是宫廷贵族的文化也离不开社区风俗这块沃土。
在封建社会里,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十分落后,人民的物质生活贫困,民间的社区文化除了被统治阶级利用而外,并不能为人民大众带来真正的实惠。尤其是在科学很不发达的旧社会,不少文化生活被蒙上了迷信和鬼神的面纱。只有在新社会,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尤其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群众文化才能得到蓬勃发展。现在,城镇的群众文化是以街道或乡镇文化站为基础开展活动的。在区文化馆直接辅导和市群艺馆的指导下开展社区文化活动,从此,我们的社区文化进入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代。
社区是人们聚居生活的范围。而社区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理想道德、节日民俗等则构成了社区文化的基本内容。社区的文化活动是由社区的街委和居委会组织领导的,社区的文化站或文化中心具体主办各项文化活动,社区文化是别开生面多姿多彩的文化景观。
(一)、大众性。社区是居民聚集地,是人群休养生息的地方,是人们温馨的港湾。这里往往不仅只是一个行业单位,而是社会多种行业的劳动者的集居圈。要是大的专业化集中的社区,甚至可以称其为生产力的大本营。社区人们的职业是多样的。具备各种职业的文化层次和业务思想道德素质,居民从婴幼儿到老年退休者的年龄段具多层次结构。一个社区构成了社会的细胞。人们各自有独立的性别性格特征,各具不同的能量、才干和爱好。由社区文化的大众性,决定了社区文化生活的多层次和文艺活动的多样化。
(二),休闲性。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主要是休闲性。从时间和空间角度来看,人们生活中几乎大多数时间是在小区居家的空间中度过的。每星期的7天一共有168小时。上班族每周5天的工作时一般不超过40小时,剩下的128小时占每周全部的76%。其中除去杂务和睡觉的时间剩下绝大部分属于休闲时间。这都可能是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时间。如果要从小孩和退休老人的角度看,其休息时间几乎是最大含量。他们还需要诸多活动、娱乐、健身等等。由此可见,群文工作者没有理由忽视社区居民这些巨大的文化空间。
(三)民俗性。约定俗成的节日文化是最具有鲜明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的文化,是扎根在千千万万个城乡社区之中的。诸多的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曲艺和工艺美术等都是产生于人民的劳动和斗争生活。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经过人民群众的不断加工,各地区人民的生活、历史、风俗习惯以及自然条件是各不相同的。而其中约定俗成的节日文化是中华民族最具人民性、最具文化象征、最具历史积淀和现实意义的文化存在。许多少数民族节日中还记载着本民族迁徙和成长的历史,记忆着久远的神话传说。节日是民族文化重要的载体,是人民口传身授方式传承的活态文化,各地也是不相同的。
中华民族的节日文化体现了以人为本,文化共生的活态文化特征,因此,对于不同类型民间艺术的无形文化保持和传承,应当看到节日文化方式对于民间艺术的承载作用和民众群体节日文化心理内在需求的文化动因,应当看到节日文化共生的意义对民间艺术可持续传承的活态推动作用。
关键词:山区;农村;少数民族社区
一、农村民族社区的内涵
农村民族社区具有民族社区和农村社区的内涵,是从区域上对民族社区划分的一种。农村社区是居民以从事农业生产为谋生手段的区域社会;民族社区是居住在某一特定区域,居民为单一的少数民族或主体为某个或几个少数民族杂居的而成,居民之间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的文化认同感,他们联系在一起形成群体区域。
农村民族社区就应该满足以下四个要素:首先,此区域人们居住和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其次,区域内成员具有表达共同利益,从而增强社会联系和文化认同。再次,居住和活动成员以少数民族为主体,最后,主要谋生手段是农村产业和农村生产。本文中的宝山乡农村民族社区,就是指在宝山山区范围内的农村民族非典型社区。
二、宝山山区农村民族社区发展现状
云南丽江玉龙县宝山乡位于丽江玉龙雪山东北部,距县城100公里。下辖果乐、宝山、吾木、住古、高寒5个村委会,34个自然村,5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644人。全乡幅员面积431.8平方公里,乡境内相对海拔高差2876米,形成山高、坡陡、谷深、沟壑纵横的自然状况。
乡内自然环境恶劣,大部分地区山高坡陡,耕地属山坡和旱地,水资源缺乏,土地贫瘠,土壤肥力低。交通不便,全乡只有1条县乡公路,信息滞后,目前全乡仍有19个村民小组不通公路,已通车的道路等级低,部分路段晴通雨阻;畜牧业、农业科技含量低,缺乏合理引导,市场销路不畅,农牧民创收难;部分村小校舍有待改造;经济作物形不成规模,且不集中连片,产业附加值低。长期以来,宝山乡由于受到交通、自然环境等条件的制约,基础设施薄弱、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水平滞后,全乡扶贫攻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三、对宝山山区农村民族社区发展的一些思考
地处山区的农村,因地理环境相对封闭,使得世代居住的少数民族在对待生产生活等诸多问题上,多受历史遗留下的社区传统观念的影响,他们不需要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教师,就能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维系社会的物质活动上构成一套完整的认知体系。这些认知体系在他们生活的社区里充分发挥沟通交流等积极的作用,但有时候也困扰着这些少数民族社区的发展,以下是我对宝山农村社区发展的一些思考。
(一)少数民族妇女缺少培训机会
在宝山乡村子的田间地头,都是村子里的女人们在忙着挑水,为烤烟装营养袋。因为这些活费时,不需要什么技术,就都留给女人们来干,而男人们去干不费时间,有点技术的活。近年来,随着果树传统品种开始退化,产量逐渐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乡里每年都会请专业技术人员到村委会对村民进行集中技术培训,通常是每家每户出一个人来参加。
我们看到参加技术培训的几乎全是男性。村民们都认为女人没读过什么书,汉话说不好,也听不懂,所以不是硬性要求,培训都应该是男的去。在举办的这些农业科技培训中,主要传授的是经济林果木的嫁接、修枝、扦插、病虫害防治等知识,但妇女很少参加,因此不会做这些有技术含量的种植、管护工作。然而我们所看到的实际情况是,妇女在日常的经济林果木种植和管理中承担了大量繁重而具体的工作。
在这个村子里,谁在接受技术培训?谁更需要技术培训?答案很明了,然而事实不尽人意。由于技术、教育、信息等资源获得过程的缺失,使少数民族妇女在农业科技创新过程中缺失了学习和适应的能力。这个例子给我很多思考,农村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些细节问题还是值得关注的。
(二)人群利益分层对社区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在下乡的过程中,我做过一个简单的随访,是关于修水窖的问题。就是征求村民的意见,在村中哪个位置修水窖比较好?村中的老人认为要设在风水好的地方,或者不影响我家风水的地方。受过较多教育的人认为应该设在高处,保证水窖的卫生。贫困户认为修水窖,投工投劳时补助要多一点。妇女认为修在方便就近之处。男人关心的是水窖有没有占到我家的地。
不同的答案说明不同的人群从不同的侧面去看待一个问题。不同群体由于他们所处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风俗习惯、性别特征、知识阅历各不相同,形成了他们特有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使得他们看问题、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也各不相同,即使是相同的问题,也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在这个水窖建设问题的讨论中,男人想到的是土地、人力,妇女想到的是距离、方便,贫困户想到的是经济、成本,受教育较多的人想到是卫生、水土保持,老人想到的是风水。
这表明,有多少种人群参与,并且参与到什么层次,就有多少种利益的分层。这样的调查可以迅速地发现村民对不同事物的偏好和不同事物对社区的重要性,然后按照最优化的格局和最大化的利益来进行下结论,因而也不失为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三)山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目前,农民大规模的进城务工的趋势仍旧只增不减,由于这些流动人口总体文化素质较低,还要承受着低层次就业和低收入带来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家中的学龄前儿童疏于照顾,带来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这些留守儿童一方面缺乏自卫能力,另一方面监护人监护能力也不强,他们或基本处于放养状态,或在教学质量不高的学校就读等等,这些都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成长环境,更减少了他们未来成功的机会。在如今的农村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的趋势,这些村中的留守儿童大量地进入到“乡村混混”的机构中,身份地位、生存空间都向着不利的方面发展,也因此引发了一些不良的行为,比如偷窃、打架斗殴、拉帮结派等等,成为当地的社会问题。
我认为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乡村社会危机治理隐患,但更是农民收入、就业、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的综合反映。
(四)少数民族文化在农村社区的传承问题。
越是地理位置相对闭塞的农村,就越有保持民族文化原真性的优势和条件,因此,贫困山区对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价值和贡献应该受到重视。
以宝山乡的吾木村委会为例,因地处深山峡谷之间,交通较为闭塞,至今仍较好保留着纳西族古老的东巴文化,这个村也被一些学者称为纳西族生态文化村。吾木是丽江恢复纳西族祭天仪式比较早的村落之一,有东巴传人十多名。吾木在文化传承问题上有许多可圈可点的经验之举,比如建立东巴文化传习院,每年主要面向本村村民开设传习班,编写了乡土教材,在村子的小学里教授本村文化,恢复了许多东巴仪式并组织全村村民参加,唤起村民的文化自觉,同时,世代传承下来的水规、山规,至今仍具有因地制宜,优化资源配置,均衡生态以及道德约束的功效。
但是在文化传承上,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民族文化资源丰富,投入严重不足。这是农村民族文化发展普遍存在的困难。二是传承人的现实生境不容乐观,传承人信心的培养与激励不容忽视。三是民间文化资源和人才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组织,文化管理体制落后。四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多是村中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传承人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五是传承方式有待规范化与多样化。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是民族的精神家园,所以关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开发利用,就是守护了民族的灵魂,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
关 键 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广府文化;通草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6)05-0042-02
每个地区都有自身独特的历史轨迹和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而学校本身就是当地文化的产物。从地域文化中不断汲取营养,呼应学生与时代的发展需求,这既是对地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也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重要思路。学校地处广州市越秀区,这里是广府文化的发源地、千年商都之核心。如何用厚重的广府文化滋养学生,引领学生在传承广府文化中成长,学校在探索中不断思考。
一、以通草学堂为阵地,在学习中感受广府文化魅力
广府文化即以广州为核心,以珠江三角洲为通行范围的粤语文化,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中原文化乃至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发展而来。生于斯长于斯,学生对广府文化有着天然的亲切感。学校与社区、少年宫等建立合作关系,领着学生走进千年商都,了解广府文化,寻找自身的根脉。在广州博物馆,学生“巧遇”了通草水彩画(下简称“通草画”)这一广府艺术瑰宝,其艳丽的色彩和极具旧广州风情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学生。学校慧眼独具,顺势创设了“通草学堂”,引领师生在创作学习中感受经典民间艺术的魅力。
通草,又名通脱木,其茎髓颜色洁白,有丝绒般的质感。清末广府艺人将这种植物树心切成薄片后代替纸张,运用西方的绘画原理和水彩颜料,制作成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场景和各种形色人物的外销画。十九世纪,中国外销通草水彩画成为展示广府文化的一名出色的“外交家”,诉说着中西文化交流历史、旧广州风俗文化和民生百态的点滴。在历经百年荣耀后,因其易断、不易保存及绘画的局限,通草画湮没在历史长河中。直到英国人伊凡将外销的通草水彩画藏品带回中国送给广州博物馆,它才再次出现在广州人眼前。通草画跌宕起伏的演变历程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了广府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再现通草画辉煌,传承与弘扬广府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学校邀请广州博物馆程存洁馆长和越秀区少年宫杜宏安老师走进通草学堂,与师生一起鉴赏清代通草画作,研磨绘画技巧。清代通草绘画素材包罗万象,如官员像、兵勇像、杂耍图、纺织图、演奏图等;作品造型生动,色彩浓烈,人物刻画惟妙惟肖,既融合了西方绘画原理,又富于广州本土风情,为学生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广府民间民俗生活画卷。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生活气息引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师巧妙引领,精心设计,耐心示范,对学生在绘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个点拨,针对水彩的浓淡层次及渲染,帮助学生学会专心、细心、用心;并从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方面,对学生作品进行指导。在通草学堂浓厚的艺术氛围中,学生不断感受着广府文化的魅力,从“我不行”到“我能行”,不断增强学习通草画技艺的自信。
二、以节日文化为载体,在生活中传承广府文化特色
在新形势下,广府文化的传承同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寻找适切的载体,引领师生在生活中体验传统文化之精髓,才能让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节日根植民俗民生,可谓传统文化传承的天然载体。学校发动家庭和社会的力量,开展了“知传统节日、继中华传统、承中华文明”探索之旅,引领师生、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体验广府文化特色,唤醒学生身为广府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肩负起传承广府文化的使命。
根据学生实际,学校选择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这六个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传统节日为载体,挖掘节日内涵,开展系列活动。节日活动前,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上网、调查访问等途径,收集相关资料,并以出墙报、学习园地展示、手抄报展示、班级网页资料上传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学校特聘广州博物馆程馆长、民俗专家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曾副主席、青年美协梁副主席等为德育辅导员,并请他们为学生做讲座,“老广州的历史传说”“广府人如何过传统节日”……让学生真切感受老广府人的传统节日情结,初步感悟如何传承传统节日。之后,结合节日主题开展活动。活动尊重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分层设计。
例如,“春节”主题传统节日活动,一、二年级突出尊重学生兴趣,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收集各种奇趣“利是封”,了解春节有哪些好吃的食物;三、四年级鼓励学生尝试设计特色“利是封”,了解春节有哪些习俗,介绍自己最感兴趣的习俗;五、六年级则让学生尝试创作、书写春联,用画笔或相机记录春节的美好一刻,并图文并茂地创作自己的《春节喜庆篇》。
多姿多彩的体验活动为学生积累了丰富的通草画创作素材,引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赛龙舟》《中秋赏月》《迎新春》《闹元宵》……孩子用创意画作展示了自己眼中广府人传统节日的民俗风情等生活场景,表达着自己对广府文化的理解。
三、以社会实践为抓手,在创新中擦亮“品味广府”品牌
广府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需要走向广袤的社会生活,社会生活是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并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不竭的动力。基于这一思考,通草学堂走出校门,开展创新性的社区实践,借助更高、更广的社会平台,弘扬广府文化。
学校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与“三・二九”纪念馆、都府社区、广州博物馆等单位签订共建协约,开展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草学堂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在社区定期举办绘画、画展和画作义卖等慈善活动,并在社区广场设立创意通草画体验摊位,让社区居民体验通草画的魅力。在“广东红领巾・幸福传万家”――“广东红领巾基金”2013年春节公开募集活动中,通草学堂的小画师们历时一周,创作了33幅形态各异的“福”字,拼成大型通草“福”字组画,募得3000元善款。通草学堂的学子们向社区居民传播着广府民间艺术,更传递着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中华美德。
[关键词]民间传统体育;黄龙溪火龙灯舞;体育文化;全民健身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139(2011)03-0097-5
火龙灯舞是黄龙溪古镇最驰名、最具民间韵味的传统文化体育项目,也是黄龙溪古镇最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众多舞龙活动中,火龙民俗是特别令人耳目一新、激情飞扬的一种,它是以舞龙为载体、以燃放烟火为主题娱乐方式的一组相关民俗的总称,民间称之为“烧火龙”、“舞火龙”。火龙灯舞也因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具民族民间韵味而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和谐社会进程中重要的文化建设组成部分,在北京奥运会后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时,有效促进民间传统体育与全民健身的有机结合,将有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有利于全民健身的全面深入开展。
一、“火龙灯舞”的历史起源与功能价值
(一)历史起源
据《仁寿县志》和《华阳县志》记载:建安二十四年,“黄龙见武阳赤水,九日方去”,先民们又根据民间流传关于主宰光明与黑暗的“烛火”与主管风雨的应龙神话及“龙生九子”的故事创造了独具民族民间特色的“火龙灯舞”。黄龙溪“火龙灯舞”源于东汉,盛于南宋,经过不断的对火龙灯舞的扎制、装饰、舞姿、配乐表演等程式的完善,构成了今天的火龙灯舞。
黄龙溪“火龙”造型,取材于图腾“龙”的样式,由蛇的身、鹿的角、虎的眼、狮的鼻、牛的耳,鸡的爪,马的鬃、鱼的鳞等构成。“火龙灯”由龙宝、龙头、龙身、龙尾四部九节构成,制作材料选用竹子、木头、布料、布带、彩绘等,巧编精扎而成,高1.6米,长18米。火龙灯队组由宫灯、排灯、乐器、灯幡、灯牌、火龙灯组四十多人组成。舞火龙的人头戴草帽、脚穿草鞋、裸身穿短裤(抗焰火喷烧)。龙灯舞蹈程序有:引龙出宫、一字长龙、龙摆尾、龙回头、随波起浪、龙盘柱等等,伴奏乐器有:鼓、锣、钹、马啷子、唢呐等。黄龙溪“烧火龙”民俗活动每年从正月初二晚上出灯到元宵节收灯,正月十五是。“火龙灯节”在古镇年年必办,成为影响当地及其周边地区社会、经济的一件重要活动。“火龙灯舞”像一个文化意识团块,将远古的竞技、娱乐、戏曲融为一体,从活动中还可以抽取出许多现代文艺的因子。在沿革传承过程中,劳动人民不断加工,改进,完善,提高,使之更具有区域民族性、地域性、群众性、娱乐性、趣味性、表演性、规约性等文化特点。
(二)功能价值
“火龙灯舞”总体上作为先民们自由精神生产的产品,体现着在实践中发展的人的本质力量。它集武术、舞蹈、民族鼓乐等于一体,进行综合运动的民间体育项目,在进行表演过程中,通过鼓乐打击的节奏将运动的力量、速度、耐力、灵敏与柔韧等身体素质融合一起,完成翻滚、腾跃、盘回、耸立和转圈等动作,这对参与者来说,是一种良好的身体锻炼方式和愉悦心理的方式;同时,对观看者来说也是一种陶冶情操、文化熏陶和娱乐休闲的良好方式。健身、健心价值成为火龙灯舞价值观中的核心内容。通过走访调研发现,群众对火龙灯舞健身、健心价值的认识存在高度的趋同性,这是受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长期影响的结果,也是近年来火龙灯舞卓有成效的实践和成功经验的影响和积淀所致。
黄龙溪“火龙灯舞”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具民族民间韵味,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2008年人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火龙灯舞这一独特的、具有浓郁川西地域文化特色的典型性民间传统体育活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在历史的长河中长久不衰,历经风雨洗礼,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与传承、发扬,就在于它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凸显的教育意义和显著的民族特色,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当地百姓的生活密切相连,是老百姓对自己的民族文化、风土人情、、生活习俗和精神寄托等的综合表达方式。故而,从事火龙灯舞运动不仅仅是身体运动、技术动作和精神品质等的教育和锻炼,也是对地域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发扬。火龙灯组四十多人组成。配以鼓、锣、钹、马啷子、唢呐等伴奏乐器进行表演。这种独具地域民间文化特色的表演项目深受各地游客的喜爱,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火龙灯舞的表演技艺有着宽广的表演空间,经过艺人们的精彩演绎,极具表演性和观赏性。通过参与或观赏舞龙运动,能充分发挥人们的艺术创作水平,培养人们的艺术欣赏能力。
二、黄龙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黄龙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的现状
黄龙溪镇位于成都市双流县西南部边缘,镇区距成都市区42公里,现辖古佛、东岳、华严、嘉禾、皇坟、响水、川江、大河8个村和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8万(其中农业人口2.3728万,场镇人口4686人),先后被确定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省级风景名胜区”,“中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国家级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和“成都市14个优先发展重点镇之一”。
双流火龙灯舞起源于南宋时期,它是中国龙文化在民间的直接体现。上古时期,先民们根据“黄龙见武阳赤水”以及主管光明和黑暗的烛龙、主管风雨的应龙等神话传说创造了神龙图腾文化。火龙灯舞因为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具民族民间韵味而在1996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火龙之乡”,2006年被确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象,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传统的龙舞节庆时间,一般安排在新春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正是人们喜庆丰收迎接春天来临的美好季节。火龙灯舞除了火龙以外,人们还在前面安排排灯、宫灯以及象征水底世界的蟹、鱼、虾、蛙等灯,使火龙灯舞更加热闹,具有逼真的效果。除此之外,还辅以各类五彩缤纷的灯幅、灯牌和乐器伴奏,使整个龙舞喜气洋洋。随着黄龙溪“火龙灯舞”的远近闻名,如今在古镇旅游文化宣传上已经打造出了“火龙文化旅游”的品牌,带来了火龙旅游经济效应。
“火龙灯舞”是起源于民间,依靠的和赖以生存的是广大的民众基础。通过调查走访发现,村
落开展“火龙灯舞”已经处于凋落状态。镇政府已经对“火龙灯舞”这一民间体育文化项目进行了市场化包装,实施市场运作模式,现在古镇上主要有四支火龙队:两支成年男子队、一支成年女子队和少儿火龙队。社区开展火龙运动主要依靠与古镇上的传统节日表演、市场化演出和重要宣传活动三大类。真正实施社区火龙运动的有待继续落实与组织保障的深入,而且,从现在火龙灯舞运作的现实情况可以看出,火龙灯舞的表演仅仅依靠简单的舞龙动作,重点和中心突出烧火龙环节,失去了它原有的技术凝练和传统文化特色;在深入基层民众调查发现,随着古镇旅游的大开发,经济的快速发展冲蚀了火龙的文化魅力与技术含量,更多的是失去了火龙深入民众心理的那份亲切感与文化色彩。为了迎合市场需要和吸引更多游客的关注与参与性,特制的火药,给烧火龙环节增添了无数的娱乐性与刺激性。因此,黄龙溪社区开展“火龙灯舞”主要体现在活动场所集中在古镇镇上,基层村社已经没有传统的火龙走家串户活动内容;火龙传承人处于严重缺失的困境,传统技术的保护与传承严重流失,民间体育文化的拯救与挖掘应是迫在眉睫;参与人群主要集中40岁以上人群,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他们从小经历过火龙的文化熏陶与发展历程,对其有深厚的感情与文化认识,但青少年参与人群的稀少是摆在当前文化保护工作中解决火龙人的重要任务;“火龙灯舞”表演技术的单一化与陈旧性只能是对外来游客的忽悠性体验,而不能促成火龙发展的长期与可持续发展;以景区管委会为主,镇政府为监督,私人承包制为核心的运作模式严重破坏了其生存环境,阻碍了民间体育文化的扩散与辐射,偏离了传统文化的原本发展规律,使得火龙成为极少数人赚钱谋利的工具。
(二)“火龙灯舞”融入社区全民健身的制约因素
首先,“火龙灯舞”赖以生存的土壤受到严重破坏,群众基础薄弱,经济优先的发展思路造成了民间体育文化的缺失。“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体系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由于经济快速发展,文化事业处于边缘化与没落的险境,如今加强和全面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内容。“火龙灯舞”作为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在融入社区全民健身中赖以生存的群众性土壤基础受到严重破坏,基层老百姓参与性不高的窘境。从调查总体上来看,18-54岁之间参观火龙的时间总体在1-4天内,这跟他们的年龄、职业、兴趣有很大的关系;而54岁以上的人群则比较热衷于火龙的观看,对火龙已经具有深厚的感情。表演场所的过度集中与古镇上而非传统的走家串户,与百姓直面接触;表演时间的稀少,单单依靠春节、重要庆典和市场演出等少数的演出时间;参与演出人员的临时性充数以及演出的有偿性回报等造成了火龙灯舞远离基层民众,远离基层社区。
其次,传承人的断代导致了火龙技术的单一化与陈旧性。火龙灯舞是一项极具地域民俗文化特色和技术要求较高的艺术活动,其表演主要由舞龙和烧龙两大部分组成,火龙灯舞的舞蹈程式主要有三步:装束、点睛和披红挂彩。火龙灯舞的丰富多彩得益于当地艺人的传承体系,时至今日,由于各方面主客观原因,现在火龙队面临在正式表演――真正懂得舞龙的艺人较少,所以面对重大场面,需从外地调入人员,导致舞火龙有可能不够专业。在实行承包制后,面对市场运作后只能采取“抓壮丁”式的选人方式,但由于管理方式和演出待遇等方面影响因素使得很多人没有办法专门从事这一演出职业。火龙灯舞表演动作的单一化已经不能够满足观众的需求和市场发展的需要;传承人的断代促使火龙灯舞动作程序的简单化,在演出内容中穿插狮子的表演淡化了火龙技艺的难度,一味地用烧火龙来掩盖舞龙动作的简单;舞龙与烧龙的老套与陈旧化逐渐演变成为游客的不知足,与古镇“火龙之乡”的美誉不相称。
最后,承包制的市场化运作模式完全背离了民间文化自身发展规律,造成了,火龙文化的埋没。黄龙溪古镇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以争创国家旅游强镇为目标,以国内唱响、国际知名为主线,调整充实景区业态、文态,加大旅游项目的包装推介,着力打造旅游目的地,争创旅游经济新优势;按照“景区增效益、新区展形象”的要求,加快组团式发展,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三产互动,扎实推进城乡统筹,构建新型城乡形态。当地政府充分挖掘古镇内在的文化内涵,借以特色的文化为灵魂推动旅游业,带动其他产业的经济发展。但是现实中,火龙灯舞从开始由私人举办,民间自发组织,到后来政府的规范管理,划定固定表演场所,再到负责接手管理火龙灯舞的相关事宜,更到现在的保护,加大资金投入,申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政府态度、措施的一系列变化。在火龙灯舞的管理体制中,存在空壳化现象,古镇政府有具体管理火龙灯舞的负责机构,然而走访却发现镇政府已经交接给当地社区居委会实施管理。居委会却说镇政府已经实行承包制,有承包人负责实施。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民族民间文化在素有“火龙之乡”的地方却是这样的管理体制,如何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值得深思。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更好地保护火龙灯舞这项民俗文化,在矛盾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将火龙灯舞推向市场,成为一项文化产业?
三、“火龙灯舞”融入社区全民健身的发展路径
(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制定保护与传承规划,建立“镇、村、民”的保护体系
“火龙灯舞”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一,其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彰显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复杂理念。在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在大力推进全民健身热潮中,政府机构要重视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发扬民间传统体育文化,要积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合理有序地对“火龙灯舞”这一极具浓厚地域文化和民间特色的体育文化活动进行科学规划,制定文化保护、传承、发扬与发展的有效思路,不断恢复与重建其赖以生存的土壤,扩大群众参与性与保护主动性,增强保护与发展的政策引导性和社会推广力度,建立以镇为主阵地、以村为有效发展衔接区域、以村民为参与落实个体的“镇、村、民”一体化保护机制,从而在全面贯彻与执行“火龙灯舞”进社区,“火龙灯舞”与基层群众面对面近距离接触的政策引导与保障,机制的建立于健全,规划的阶段性与长期性等方面得到有效保证。
(二)调动民众参与意识,增强民众保护传统文化自觉性与主观能动性,大力发展火龙技术保护与传承的人力再构造
火龙灯舞是发源于民间,来自于民间的传统体育项目,在保护和发展过程中理应当充分结合民间特色,充分与老百姓结合,注重调动基层百姓的积极参与,扩大民间影响力。提高广大民众的参与意识,增强民众保护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形成全社会主动参与保护的文化自觉,是持久做好
保护工作的根本。要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各种媒体,大力宣传民间文化;要适时举办民间文化艺术节、民间文化展演等活动,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吸引民众的关注,唤起广大民众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瑰宝的兴趣;要发挥文化馆、站等基层文化阵地的作用,以展览、讲座、演出和广场文化等多种形式普及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知识,使人们在分享传统文化丰富价值的同时,培养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兴趣;要组织好节庆活动,丰富节日文化内涵;要精心策划组织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宣传展示活动,形成广大民众自觉参与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的浓厚氛围。
(三)定期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村民火龙大比武活动,有效营造社区火龙文化氛围
火龙灯舞进社区,必须要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和活动实施作保障,没有定期的活动内容,群众难以主动行动起来积极参与其中。在大力宣传与推销黄龙溪古镇火龙文化特色旅游之时,有必要积极开发多种形式的民众火龙大比武,一方面可以调动广大基层百姓参与火龙运动的队伍中,激发其保护与传承火龙文化的热情,增强人们对火龙文化的认识与了解,有助于扩大火龙发展的群众基础,营造社区火龙运动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群众参与范围的扩大,火龙文化影响力与辐射力的扩散,有利于古镇文化的传播,带动古镇文化旅游经济效应的深层次发展,促进文化与旅游的双丰收。在这其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发火龙灯舞运动的内容、形式与活动组织实施的各种条件,建立与完善基层百姓开展火龙灯舞的规章制度,引进相关社会组织或高等院校进行活动内容的创立与创新,不仅促成了火龙灯舞的基层发展,而且有利于扩大古镇文化旅游的空间与效应。
一、高度重视,认真组织
为确保此次七夕主题活动的顺利开展,我街道领导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七夕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制定了活动方案。要求此次活动突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爱情观和人生观,在全社会营造体现关爱、倡导真情的节日氛围。
二、具体活动情况
为引导社区居民认知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促进现代家庭观念的健康成长,在全社会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我街组织社区开展"爱在七夕o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邀请居民参加了这次活动。男女老少聚在一起,一边聆听社区书记精心准备的有关七夕节的家庭美德小故事,一边诵读中华经典读物,促进了家庭和顺,邻里和睦。在活动中,居民们不仅了解掌握了"七夕"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更是由此走进了绚丽多姿的民风民俗,品味到祖国浑厚悠远的文化风韵。
整场朗诵贯穿古今,既有古代"乞巧"的重现又有现代诵读的演绎,通过朗诵中华经典美文展示了社区人员庆祝传统佳节的喜悦心情。《七夕的传说》、《读唐诗》等诵读表演,引领回到古代美好的画卷,展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儿女热爱传统文化的颂歌,引领我们走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