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素质差的人的表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脑是学生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后天的环境、学习和训练对脑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人的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对学生发展的影响,需要以学生脑的生长、发育与开发为中介;而且脑的发展也是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之一。人脑经过长期进化,其结构极其复杂和精细。遗传因素虽然决定着大脑发育的总方向和主要轮廓框架,但是大脑神经系统的精细结构和功能特性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后天的环境因素。换句话说,人脑之所以发育成为人脑而不是动物的脑,这是遗传决定的;但是,究竟发展成什么样的人脑,是优秀的大脑还是平庸的大脑?这与后天的环境因素、营养条件、教育方式、学习训练乃至社会文化背景都有关系。婴儿出生时,脑内绝大多数神经细胞已基本形成,但还没有发育完善。神经细胞的突起和突触连接以及微小神经环路的建立在后天发育过程中有非常大的变化,甚至在人的一生中都会进行修饰。也就是说,人脑在一生中都有可塑性,脑的微细结构和功能特性都在变化。但是,在出生后至7、8岁这一段时间特别敏感,其可塑性最大。就素质教育而言,丰富的感官刺激,学校的各类教育和训练、家庭教育、社会文化等的影响,通过儿童生理素质,特别是大脑这一物质基础,发展成为人的各种心理品质。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应重视运用大脑发育的规律,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发展。
人的毕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别是人的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以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建构的理论基础。人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再到衰老直至死亡,其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晚期,从18—35岁)。在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青少年时期的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特别是在23—40岁之间,是创造性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元认知也有进一步的发展。虽然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个性已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学生的个性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其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发展(特别是智力发展)关系的思想,对于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结构的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应该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在“最近发展区”,适时辅导学生是教学的不二法门。维果斯基关于教学与智力发展的思想,可以合理地扩展到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各个方面。
心理学研究不同层次或水平的区分对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大致可以区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在社会关系的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的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第二个层次,研究个性的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第三个层次,研究从感知觉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第四个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主要与上述第二个层次的研究有关。
二、
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界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一个本土化概念。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或教育价值观念,其初衷在于纠偏:纠正中小学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之偏,纠大学教育过分专业化之偏。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讨论,教育理论界对素质教育、素质的内涵和特征等问题已达成了一些共识。学者们认识到素质教育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发展的体系,没有也不应该有固定不变的模式。素质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是促进学生有效成长的教育。素质的内涵具有时代的特征,不同的时代要求不同的素质。
那么,何谓素质教育呢?文辅相认为,素质教育是利用遗传与环境的积极影响,调动学生认识与实践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而和谐地发展,促进人类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从而为学生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良性循环。
关于素质这一概念,心理学与教育学有着不同的解释。心理学认为,素质是由遗传或先天因素决定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对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有重要作用。教育理论界的许多学者认为,素质是一个发展的概念,其内涵和外延在不断扩大。素质既包括先天遗传特征,又包括后天习得的素养。素质着重表示人在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至于素质的特征,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内潜性。素质是人的潜能,不但遗传素质是与生俱来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也必须内化为人身心组织中的稳定因素才能视为素质的形成。人的素质的外化必须通过一定的实践活动方能实现。
(2)整体性。素质结构中的各种因素可以处于不同的水平或层次,这些因素统一在一个人身上,存在于一个统一的结构之中,整体的水平取决于因素的水平及要素间结构的整合。人的素质虽然是一个整体,但是构成素质整体的各因素也可以区分为不同层次,并得到测量。
(3)稳定性与发展性。素质一经形成,就具有比较稳定的性质,并在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当然这种稳定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人的素质和一定社会的科学技术、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精神文明程度相联系,是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不同社会、不同历史时期,对素质的要求不同。另外,个体的素质也是发展的。
(4)社会评价性。人的素质具有优劣好坏之分,素质教育旨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优良素质,这些优良的素质可以得到客观的测量。
此外,也有学者从辩证统一的角度对素质的特点作了划分,如遗传性与习得性的统一,相对稳定性与发展变化性的辩证统一,内在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个体性与群体性的辩证统一,等等。
关于素质的结构,学者们有不同的意见,存在着较大的分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有: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划分,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者将素质分为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这些分类虽然繁简不同,它们在本质上基本一致。不管怎样分,心理素质都是人的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素质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应该注意到,对素质结构的探讨,不能纯粹从抽象的逻辑出发,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
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的研究联系起来。如果不将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放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上,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就没有必要。这种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中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我们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三、心理素质的涵义、特征
1.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不同学者有不同看法,以下是几种有代表性的观点。
许燕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基本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是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人的单个的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人的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其针对性不够。张大均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衍生性的,并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形成及其特性,该定义中强调心理素质与人的社会适应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的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与创造并非对所有年龄的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大学生的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心理素质的特征
刘华山对心理素质的特征概括得比较全面和准确。经过简化其观点,可以认为心理素质具有如下四方面的特征: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的心理特质,不是人的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个人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之中,具有自我延伸的功能。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的角度来加以研究,不能将心理素质简单地看成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对心理素质的研究应从个性层面上着手。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人的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其品质具有优劣高低之分。人的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对人的行为成效产生影响,因此不应将它纳人心理素质之列。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应是那些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3.心理素质与几个相关概念的关系
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的关系,但是心理素质与上述几个概念也存在着差别。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但是心理素质并不是能力和人格特质的简单拼凑,而是那些对大学生的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产生重要影响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心理健康是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个体处于此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能发挥更大的心理效能。心理健康状态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
至于创造力,在直觉的水平上,我们都能理解;但是到目前为止,恐怕还找不到一个学者们公认的创造力定义。心理学家曾提出了多个关于创造力的理论模型,其中,斯腾伯格(sternbers)提出创造力三维度模型(athree-facetmodelofcreativity),即创造力包括创造力的智能、创造力的智能风格和创造力的人格层面,代表着学者们倾向于将创造力的认知、人格和社会层面统合起来理解创造力的发展趋势。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显示,人的创造力高低受人的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尽管不同学科的最佳创造力的年龄不完全相同,一般而言,最佳创造力年龄在23—40岁之间。由此可见,大学本科生应该为今后创造性地开展学习、学术研究和工作作好知识和心理上的准备。应该承认,创造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它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部,甚至可以说它不是大学本科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最重要成分。也许,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其社会适应性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中更重要的成分。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思路
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研究关系到心理素质测评体系的建立、培养规格和实施方案等一系列问题。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社会文化素质的基础与载体;心理素质是外界刺激影响人的行为的中介,又是社会文化素质与生理素质相互影响的中介。鉴于心理素质在个体素质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推行素质教育时,查明心理素质的结构就是一项基础理论工作,它应该成为素质教育特别是心理素质培养的起点。
1.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策略
在确定合格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时应注意:(1)体现心理素质是人的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心理素质不是人的心理现象的几个孤立的方面。(2)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发展与成长的需要,也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于未来需要,强调未来社会对学生的要求。(5)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这一特定年龄阶段的心理素质结构。
研究策略:(1)采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2)采用研究指标多元化的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2.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结构
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关于学生心理素质的可能结构,例如,王极盛认为人的心理素质是多类别、多要素、多品质系统的动态综合体,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潜能因素。梁宁建认为心理素质包括心理健康水平、人格特征、认知方式、元认知、智力等。这两项研究虽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有参考价值,但是这两项研究都将心理健康水平与看成是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成分,这显然是将心理素质(内在)与心理素质的表现(外在)混在一起了。下面的几项研究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建构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许燕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高师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社会适应素质、自我完善素质、职业性格素质、能力素质、人际管理素质和再生素质等六个方面的素质。其中,每个素质又各自包括若干心理品质。这项研究的缺点是抽样的范围较窄,所得结果虽然能反映师范生的心理素质结构,但是未必能够全面说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
张大均等人从理论上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包括认知因素、个性因素和适应因素,并通过问卷调查验证他们提出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这项研究所建构的中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简单明晰,认知因素作为一项重要的心理素质成分如实反映了中学生的学习是他们主要从事的活动。但是,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中学生有较大差别,而且国家、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更高,所以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结构在整体上是否与中学生相同,需要进一步研究加以验证。
[关键词]秘书职责 心理素质 策略和方法
一、心理素质的界定
从管理心理学来说,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认知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专,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其内容可包括三层:个人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其中个人心理是这三层:个人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其中个人心理是这三层的基础。由此可以看出,一个心理素质能力强的人,他不仅有满足自己各种智力和非智力需要的能力,有校强的应对压力的能力,而且会有很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教学秘书的责任
高教教学的成功,除了来自师生的努力外,离不开教学秘书的工作。教学秘书的工作概括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即是“把上级的教务工作和指示传达给直接行事的教师们,同时又把教师们对教学的反馈汇报给上级”,这种工作起着一种“桥梁”式的作用。其责任具体为“负责课程安排,课程调停、考试安排和成绩登入”。这些事看似简单实为繁琐的常规教学管理的必备内容。可以想像,一旦这些工作失误,或某个环节失误,那么整个教学就不可能有成功的机会,而能确保高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教学秘书的心理素质能力,也就是说他们的心理素质能力不容忽视。
三、教学秘书心理素质与其职责的关系
1.职业认知误区。由于对所从事的工作不喜欢,缺少对职业的自豪感,有时产生自我忽视。这些导致心理不平衡,于是他们不愿意同他人打交道,缺乏积极的职业发展目标,工作中没精神、没动力、自信心不足、缺乏进取心和责任感。
2.职业态度误区。由于对职业认知的偏差,他们对职业态度引起的心理状况常为情绪不稳定,自制力弱,在工作中主要表现为性情急燥,反映过敏,容易冲动,不善控制等。比如对教师要求的调课或监考任务的改换,一个教师可能会处理得当,可多名教师的同样问题就会引发火气按捺不住的时侯,就会大声指责教师“这样下去,我们还要不要工作”,或者一句话搪塞“这是规定,不能换”,或者执之不理,一言不发。慢慢地就会形成人格缺陷和他人交际关系的紧张,更会影响工作效率。
3.人际关系紧张。由于上述的原因,最后表现为与周围的人经常不和。上文已阐述了教学秘书的职责为“上情下达,下情上达”,于是对领导的安排不能理解,认为是故意为难自己,没有密切配合的举动,对同事不能协作共事,不能关心爱护。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心理,同时,主观武断、偏听偏信、多疑、懦弱等不良性格逐渐产生。
四、心理素质能力自我培养的策略
1.强化自身的角色意识。教学秘书的角色意识是某个人对社会,团体所规定与期望的职业行为系统的认识,是该岗位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提高自身的社会价值,更好地履行自己的社会职责提供了指导。对自己的角色认识越客观、准确,其工作行为就越主动和自觉,越能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发展与角色相适应的心理素质。诚然,社会期望角色与秘书实际角色之间常常存在着矛盾,这些矛盾不解决就使心理上的压力增大,进而影响较好的心理素质能力的形成。因此,强化自身角色意识,以提高自己的岗位水平和能力,尽力缩短实际角色和社会期望的距离。
2.控制好个人情绪。调控好个人情绪是实现自身的心理健康的必要之举。情绪与人的身心健康关系非常密切。这正如医学研究证明的快乐、高兴等积极情绪有利于较强的心理素质的培养,紧张、悲哀和发怒等不良情绪则会影响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甚至会导致身心疾病。作为教学秘书,经常与不同个性,人格和能力的同事打交道,这种交道无一能离开情绪色彩的活动,因此,教学秘书首先要正确认知不良情绪,其次学会控制不良情绪,比如积极的自我暗示、自我命令、调整自己的必理活动,或冷静思考,接受他人说法,或把心理压力说出来,写出来以缓解不良情绪带来的心理压力。
3.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秘书是一个连接上级与下级的纽带,因此,有一个和谐的人际关系对心理素质的能力提高是必要。因为一旦有了良好的人际关系,一方面取得成就时,能得到大家的肯定,有归属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有了挫折会得到大家的理解用支持,有安全感和信心感。具体来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教学秘书自己首先要丰富自己的内涵,个人的品性,学识,修养和能力是形成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力的砝码。一个具有人格魅力的人一定有自己的有效社会支持“网络”。其次要开放自己,心怀坦荡。以己开放与他人开放相对应,才有真正的交流沟通,才会有彼此的信任。最后要理解他人的难处和需要。与人交流,应抛开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尽力试图理解别人,倾听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拓展自己的关爱和他人合作的精神,从而形成有效的心理素质能力。
五、心理素质能力自我培养的方法
在上文已讨论了教学秘书心理素质能力自我培养的策略。在此基础上,我们再来看看在实际生活中可行的方法:
1.培养优良的性格。具体指要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工作自信心,能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2.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这主要指情绪要稳定,遇事乐观向上,不感情用事,不随意闹意见,有较强的情绪调适能力。
3.拥有坚强的意志力。这涉及到心理耐挫能力强的问题,即能自觉地克服一切困难,面对挫折和失败不惊慌,而是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4.客观认识自己。这一点是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才可以做好的。正确地认识自己和客观评价自己,悦纳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较强的协调能力。
5.有效地应对各种压力。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正确认识压力,然后培养正确的压力观。充分利用压力给人带来的积极的一面,激发自己的斗志,勇敢挑战自己。除此还可以缓解压力。如控制自己的情绪,乐于和他人交流以及放松自己等等。
纵上所述,有了健康的心理状态,有了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力,对高教秘书来说是很重要的,不仅能培养健全的人格魅力,而且在工作中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如果人人都有较强的心理素质能力,那么我们的社会工作就会有源源不断的成就。
参考文献:
[1]张玲等.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2]刘华山.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2,(2).
心理素质在声乐表演中的重要性
早在17世纪心理素质的问题就引起了许多专家学者的注意。意大利波伦王学派卓越的歌唱家和教师培特罗·托西在《古代及近代歌唱家的观点以及花腔唱法的见解》中写道:“教师应当使学生习惯于当着显赫要人和艺术家的面而演唱,使他们逐渐不再怯场并且获得勇气。”“勇气是幸福的首要条件,它能为歌唱者效很大的劳;反过来说,腼腆、怕羞的歌唱者是不幸的。”18世纪的声乐教授吉·曼契尼的卓越论著《关于花腔唱法的一些想法和实践体会》中提到他的老师对自己的忠告:当众表演的时候,永远不要胆怯、畏惧和软弱无力。
在这里,怯场、腼腆、怕羞都是不良心理素质的表现。他们已经注意到歌唱时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生理活动(即:歌唱的发声状态)。根据声乐表演艺术的特点,最佳发声状态是由良好的身体状态、良好的技术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这三个部分组成的,只要有一个部分欠佳,歌唱的状态就会受到影响,其中歌者的心理素质是能否进入最佳状态的关键。
随着现代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声乐水平的提高,声乐比赛日趋激烈,尤其是在高水平的歌唱者之间,技术和艺术素养的差距越来越小,比赛的胜负也往往取决于歌者的心理素质。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现代声乐比赛,不仅是歌者艺术素质和技能技巧的比赛更重要的是心理素质的较量。
不良心理素质的表现及危害
我们常常会见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歌唱欲望特别强,无论在台上或台下都充满了表现欲,甚至在台上比台下发挥得还要好。在表演艺术上像这样的“人来风”精神,也未尝不可;有的人却恰恰相反,缺乏表现欲、精神过分紧张,以致平时掌握的歌唱技巧和方法不能正常发挥。以上两种情况就是优和劣的心理素质造成的不同结果。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所造成的情绪紧张,以致原来已经形成的熟练的动作,熟记的材料不能重新回忆、再现或再做,这种难以自控的心理反常现象在声乐表演艺术上俗称“怯场”。一些初次登台者,在台下唱得不错,一上台就紧张得不能自制;练得滚瓜烂熟的节目,一上场就接连“冒泡”。像心跳加速、身体僵硬、两腿打颤、气息上浮、忘词、跑调这些都是心理素质不良的反映。
不良心理素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客观环境的改变和思想压力过重造成的。客观环境是指表演场地,如:舞台、考场等;思想压力是指由观众、考官及演出的气氛对歌者造成的心理上的压迫感,使心理和生理产生一系列的不正常的反映。
不良心理素质是声乐表演艺术中的严重障碍,它所造成的影响不但使歌者平时熟练的演唱技巧不能正常发挥、教师教学成果不能正常的反映,更重要的是由于演唱的失败会使歌者本人蒙受自我破坏的委屈而难于言表,从而失去信心。因此不良的心理素质对歌者带来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
不良心理素质的克服
一旦出现不良心理素质现象,千万不能气馁,不能让怯场这样的不良心理障碍在心中留下阴影。
第一,俗话说得好“心病还须心药治”。在意志性格上时刻提醒自己要镇定和勇敢,有一种“豁出去”的精神,就可以战胜害怕和恐惧。不要心存虚荣和侥幸心理,不要对自己的表演作过分的企求,那样就会从心理上给自己造成超负荷的压力,结果适得其反。心理学家认为人的意志有想象不到的“威力”。培养歌者的稳定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是建立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多接触与声乐有关的事物,锻炼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来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加强艺术修养,用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想象力去理解表达作品,把思想集中在歌曲的情感、艺术处理和优良的发声状态上。只有“心病”解除了,才能在声乐道路上阔步前进。
第二,习惯于在各种场合、环境演唱,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大凡优秀表演者的表演才能都是在不断反复的舞台实践中锻炼成长起来的,在实践中不断改善自己的心理状态、消除心理障碍、实现自我调节,随着舞台经验的不断积累和表演技巧与艺术修养的不断提高,表演者就会对自己的成功充满信心。
第三,歌唱技能技巧的训练是非常重要的。一切心理素质的训练均须建立在良好的发声训练及歌唱表演较完善的基础上。俗话说“艺高人胆大,胆大人艺高”,恰好就是治疗不良心理素质的良方。
第四,假如在表演进程中出现了纰漏也不要在意,要镇定自若地把演出坚持下去,把纰漏对演出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既然出现了就泰然处之,把后面的演出作为一次新的演出,不要让这种失误影响你整个演出的精神和情绪,不然则会使你惊慌失措造成连锁反应。
实践证明,歌唱者在演唱、演出、比赛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歌唱艺术魅力,并能获得成功,是优良的技能技巧和艺术修养及心理素质的稳定性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总之,声乐演唱技巧的训练与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同样重要,二者缺一不可。要自信,形成良好的自我感觉,这样就能在生理和心理上、技能技巧和艺术表演上获得协调、统一,达到声情并茂、唱表合一。
参考文献
[1]孟昭兰著《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
[2]王福增著《声乐教学笔记》,人民音乐出版杜,1986年。
[3]林俊卿著《歌唱发音的科学基础》,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4]沈湘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年。
[5]徐行效著《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
[6]徐小懿著《声乐演唱与教学》,上海音乐出版社,1996年。
【关键词】军校学员
心理素质途径
一、军校学员心理素质培育的目的和意义
军人的心理素质是战斗精神的重要构成要素,军人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军人的作战动机和对战场信息的判断。决定着军人战斗精神的发挥。近年来,从我军院校学员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上看,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其中大约20%的学员心理健康状况较差或者比较差,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环境的不适应、人际关系失调、定位不准确以及情绪抑郁等。一些对比研究也表明,军校学员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状况是不尽人意的且心理健康水平随年级的升高而有所下降,和地方院校的同龄大学生相对比军校学员的心理健康水平也低于地方大学生,特别是在情绪抑郁焦虑等方面对比较为明显。
因此,军队院校要结合院校实际情况以及部队的需要。合理制定学员心理素质培育计划,有效开展学员心理素质培育的各种工作,这样对于军校学员素质能力的培养以及未来军队战斗力的生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心理素质培育的主要途径
1.科学筛选,重视学员心理选拔和评估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完成各项训练和作战任务的必要条件。军校要借鉴外军的有益经验,注重对军事人才的心理选拔,严把军事人才的心理质量关;要通过家访、调查问卷以及心理量表等多种形式全面了帮官兵的思想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及个性心理等方面的心理品质;对有家庭遗传病史、个人精神病史、严重心理障碍以及有可能产生心理疾病潜质的人。要及早作组织处理:有条件的单位要建立官兵的心理档案。这样,不但能减少平时和战时心理疾病发生的潜在可能,同时也减轻了心理训练任务,提高了心理训练的起点。此外还需要定期对学员进行心理测评,对学员在校期间的心理状况进行全程跟踪监控,对在心理测试或咨询中发现有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者,及时转送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2.构建学校一学兵队一区队班三级预防和干预机制
军校学员如何完成成长成才的时代要求是一项严峻的考验,这就需要军校引入心理辅导和干预机制,即建立学校一学兵队一区队班三级预防和干预机制。
军校应设有心理咨询室和专门的心理咨询人员,负责心理预防教育和心理辅导。军校新生入学后,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告知他们将面临的各种环境变化及可能会产生的心理问题,并提供自我心理调适方法。此外。还有根据军校大学生的特点,采取选修课、专题讲座、广播、网络、板报、心理剧等形式宣传心理健康及保健知识,不断优化自身的个性品质,增强抗挫折能力。学员队要配强心理教育的队干部。各学员队领导应及时掌握所属学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早发现和报告问题,与校心理咨询师和学员家庭保持密切联系,对心理不适学员及时提供帮助,解决一般性心理问题,同时将将学兵心理素质培育的好坏作为学兵队干部业绩考核的一部分。区队一班作为学员日常训练和生活的基本单位,是预防和发现学兵心理问题最前沿。一方面,区队一班骨干应具备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观察力;另一方面,应定期召开由心理咨询人员、学兵队领导以及区队骨干的心理分析会,分析总结前段时间心理素质培育工作的得失,同时对发现的问题和疑似人员进行排查,最后形成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
3.开展心理训练,磨砺学员心理品质
目前,心理素质训练已成为外军常规性的军事训练科目,这些国家的军队通过模拟战场环境和结合日常管理教育、作战训练等活动,培养他们完成战斗任务所必需的心理素质,提高其心理活动能力,并且呈现实战化、基地化、模块化和技术化等特点,这对我军校学员的心理训练提供了很大的启示。
(1)虚实结合,模拟实战进行训练
心理训练尽量模拟和贴近实战环境,这是外军尤其是美、英等军队开展军人作战心理素质训练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因此,可组织学员参与对抗演习、生存训练、舰艇远航等形式训练学员克服困难、提高心理耐受性:选择高温、严寒、高海拔、时差、恶劣气象条件以及封闭空间等各种极端环境下训练学员的环境适应能力;选择难度较大的战术想定作业,提高军人克服困难的心理活动水平。此外心理训练可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开展虚拟现实训练具有环境逼真、场景多变、“身临其境”感强、训练针对性好和安全经济、可控性强等特点。利用虚拟现实技术模拟各种战场环境(如坦克、火炮、飞机和舰艇等),为学员创造一种险象环生、几近“真实”却没有硝烟的立体战场环境,增强心理训练的针对性和现实性。
(2)科学施训,因人而异进行训练
心理训练要依据人的心理发展规律来确定心理训练的方法和内容,以保证心理训练的健康发展。因此在训练方法上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在训练过程中,心理训练要采用多样的刺激、多种的方法,如贴近实战训练、放松训练、暗示训练、催眠训练等。在训练对象上,心理训练要结合学员的个体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由于遗传因素、家庭环境、文化程度、兴趣爱好及主观努力各不相同,学员的身心发展往往是不平衡的。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区别对待、困人施教,对不同的学兵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和训练进度,以保证其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和均衡提高。因此,应采用共同科目和加强科目相结合的训练方式,一方面,利用共同科目进行心理训练,提高学员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对训练过程中表现较差的学员针对他们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进行加强训练。
随着声乐的发展,人们欣赏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具有专业水平的歌唱家越来越多,在歌唱者之间,专业技术的差距将越来越小,所以演唱者的真正成功取决于他们的心理素质,声乐是一门能抒发人们情感的艺术,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对歌曲的表达并不是很成熟,但是他们的表演欲望很强烈,无论在课上课下还是在真正的舞台上,这种学生的心理素质很好,这种强烈的表现欲正是让他在舞台上超长发挥的催化剂,而对于有些学生来说,他们各方面的条件都很优秀,但是一到人多的舞台上,就会出现紧张、怯场、忘词等,甚至声音会发抖到气息不足,甚至会出现走音,这样的状况就算专业水平再高,但是不能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是失败的,这就是学生不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对他们今后的演艺事业也是很不利的。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来说,一次的舞台表现就会让他们自己丧失信心,这对他们的表演事业来说都是一种障碍,因为自己的失误而无法将自己的专业水平正常的发挥,无法将老师的教学成果更好地反映,这将使他们更加害怕这个舞台,害怕下一次自己的表现依然让所有人失望,带着这种心理负担,对他们演唱水平的发挥更是不利的,不良的心理素质对一个歌唱者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
二、克服不良因素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一)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不能因为一次的失败就气馁,就让这种阴影留在心中,要找到一些有效的方法来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
1.在上台演唱之前,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也不要由于上次的失误而担心害怕,这样是不利于演唱水平正常发挥的。要让自己镇定和勇敢,带上一种“反正已经这样了,豁出去了”的态度,人的意志在有的时候比人们想象中要强大很多,歌唱者应该学会用意志去控制自己的稳定性,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心理素质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让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尽量不要去想象紧张的情绪,要把思想都集中在对歌曲情感的表达当中,当学生真正融入歌曲中时,紧张的情绪自然而然的就会消失,这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也起到积极的作用。
2.大部分成功的歌唱者都是在一次次的舞台实践中成长起来的,要让学生多参加演出比赛,将他们培养成在各种场合、各种环境下都能正常发挥的歌者。
3.要加强他们专业歌唱技能的培养,当他们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水平十分有信心时,他们在舞台上的表现也是自信的,这也是提高他们心理素质的有效方法。
4.要培养学生在舞台上出现失误时,不要紧张得不知所措,要学会镇定自如的随机的将演出表演下去,这种能力的培养对学生心理素质是极大的考验。
(二)培养学生审美心理
关键词:情绪 性格 意识
一、心理素质在声乐训练中的重要性
心理素质的好坏,制约着声乐演唱及教学。人们往往注重技能技巧,而忽略了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心理因素”。我们都知道,演唱是由人的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听觉等组合起来的,在歌唱过程中,技术的娴熟、感情的充沛是歌唱二度创作的必要条件。但歌唱过程又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要随时调整和协调各个器官和各个部位的动作,核心的问题就是心理控制能力问题。因此在歌唱时,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素质的好坏,对其歌唱训练和学习,对教师的教学成果的优劣,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二、影响歌唱心理的三要素
1、情绪对歌唱心理的影响
所谓情绪(情感),是主体对于外界刺激所持态度的心理反应,是建立在生理基础上的一种主观心理活动。当演唱者的心理产生恐惧,情绪表现异常时,即便发声器官完全正常,也很难完整地演唱一首作品。
2、性格对歌唱心理的影响
所谓性格,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重要方面,是表现在一个人身上的那种稳定的、本质的一种心理特征。心理特征,也因人的行为方式变得千差万别,而每个人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像有的人在舞台上或课堂里演唱都很放松、自如,状态很好,经常会超出平时训练时的水平,而有的人却恰恰相反,其结果的产生都源于个人的性格。
3、意识对歌唱心理的影响
在正常的歌唱表演过程中,存在着大脑对动作“有意识”控制与“潜意识”控制的两个方面。第一种是有目的性的,而第二种是由于在平时训练中,有关肌肉按照一定的轨迹活动,这种机制是由潜意识控制的。
三、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歌唱心理素质
1、声乐教学中的歌唱心理训练
第一,声乐教学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积极参与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学生歌唱技能与艺术表现力的提高是在不断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声乐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学生自觉主动的参与,教学就无法进行。
第二,教师应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我们可以发现,有许多学生学习声乐时大都不爱背诵歌词。而歌词背不下来,在演唱的过程中就不能全身心地投入歌唱。如果一边唱一边想着下边应当唱什么词,思想精力不是放在歌唱上,不是用在动人的歌唱中,而且心理又处在紧张状态,自然心理控制难以达到良好的状态。
第三,在声乐学习过程中,由于声乐学习的非直观性,有的学生对教师的讲述和要求感到不容易理解和把握,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偏重于感觉上、心理上的指导,要抓住学生在演唱中较好的、合乎作品要求的某个音或乐句,这也许对学生是无意识的行为,却往往会取得下意识的结果。要进一步启发学生对这个音或乐句从感性歌唱升华到理性的歌唱。
2、通过声乐艺术实践辅助歌唱教学
第一,平常训练时,要做到心情愉快坦然,把平时练唱当成是生活中最愉快、最舒心的事情。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充满自信,不被技术方法所吓倒,循序渐进地学习,不急于求成。相反,如果急于求成,违背循序渐进的客观规律,只会是“欲速则不达”,也必然导致歌唱心理受损伤。
第二,经常排演,增加演出实践。人的心理活动与实践有着密切的关系。任何一名士兵,不经过战火的洗礼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勇敢的战士。同样,一名歌唱者,不经过大量的演出实践的磨练,也不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歌唱家。因此,歌唱者应该经常参加各种艺术实践活动,多熟悉舞台的设施及设备,如灯光、音响设备、伴奏乐队或伴奏者的位置等。
第三,注意保健,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人的身体状况对自信心也有着很大的影响。一个人身体状态良好,其精神状态也饱满,自信心也就强;反之,进行演出时身体出了毛病,其精神状态必然受到影响,精神不佳,自信心也较弱。因此歌唱者要保持自信,必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此外,也应随时注意自己的生理周期情况。
关键词:高职学生 心理素质 现状 成因 对策
有关资料显示,高职院校中25%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缺陷,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并且教育部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01)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培养的学生不仅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体素质,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在抓好高职学生基础知识教育和专业技能训练的同时,更要扎扎实实地做好高职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一、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现状
1、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易产生孤独、孤僻心理。进入大学后,远离了原来熟悉的生活与学习环境,面对新的环境,部分学生对高职生活显得很不适应:独立生活能力差,不能很好地处理自己的事务,不能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在学习和生活中产生的诸多问题,容易与其他同学发生摩擦和矛盾,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面对人际关系的失败往往容易产生孤独心理,部分性格内向的学生甚至会产生自卑心理,不敢与人交往。
2、自我认知存在偏差,自信心不足。高职生自我认知缺乏客观性,在认识水平、思考问题上,还不够全面、深刻和客观,自我认识往往存在偏差。一方面,高职生相比于一部分同龄人获得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在父母和老师的表扬声中长大,表现出过度的自信,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另一方面,与本科生、与其他条件更优秀的学生相比,高职生又会陷入用自身的短处比别人的长处,看不到自身优势,看不到人生的光华和希望,表现出情绪低落、不思进取、情感淡漠、意志麻木。加之,国家有关高职院校高收费的政策也加重了高职生自卑心理的形成。
3、专业思想不稳定,学习目的不明确。从高职学生的专业选择来看,他们选择专业常常是草率的,而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以致于出现部分学生开学不久就转专业的现象。同时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和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种种压力下高职学生易产生厌学心理。加之,高职专业设置特色不明显,不能让学生明确定位,加重了他们不稳定、不明确的心理。
4、情绪控制力较弱,挫折承受力不强。高职生的社会情感丰富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不平衡性、两面性和两极性的特点,常常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当遭遇失败时也易自我否定、不思进取。大学以前,学生的生活单纯,人际交往简单,导致高职生入学后往往不能客观地分析自我,无法全面正确地认识自我和他人的关系,自我控制力差,容易感情用事,从而产生不良行为。
二、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成因分析
1、学生自身发展不成熟。高职生一般年龄在十七、八岁至二十一、二岁,正处在青年时期,而这个时期可以说是人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所以当他们遇到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等问题时,易产生心理冲突和矛盾,如理想与现实的冲突、理智与情感的冲突等。一旦这些冲突得不到有效疏导或合理解决,就易形成心理障碍。
2、家庭教育不当。长期以来,在高考指挥棒的指挥下,家长往往只重视智力教育,而忽略了对子女心理素质的教育,在教育的方式上多采取强制、粗暴的手段。这种消极的教育方式,容易使子女形成敏感多疑、自卑易怒、偏执敌对等不健康的心理品质。而进入大学后,部分家长又将精力转移到经济支持上,对子女的现实表现和心理成长不关注。
3、高职院校本身的不完善。目前,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正处于发展阶段,在教育教学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方面的不足。 主要表现为:师资数量不足和质量不高;缺乏有效的组织管理方法;教学内容单一,主要集中于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教育对象和教育目的不明确;心理素质教育缺乏针对性。
4、社会环境剧变。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领域道德失范,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失控,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泛滥,对校园文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这些社会现象引起了学生们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从而造成了对自我及他人的认知偏差。与此同时,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的加快、就业难等现实压力,使学生产生了时间上的紧张感、生活上的压力感和无所适从的焦虑感。这些现实因素与学生自身的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交织在一起,极易引起高职学生心理失调。
三、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对策
1、开展心理素质状况调查,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者、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及其他专业课教师,可通过问卷调查、心理测试、观察等方法,对当前高职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开展全面调查。只有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了当前高职生的心理素质状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在学生中开展心理素质教育,并进而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亲和力和感染力。作为高职生个体,也只有了解了自我的心理素质状况,才能明确目标,有针对性地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2、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加强高职生心理素质的教育。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能否在素质教育中发挥重要作用,主要是看学校各级领导与教师是否对心理素质教育有正确的认识。高职院校应切实转变教育理念,不仅要强调高职生知识、技能的培养,更应将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纳入德育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范畴, 把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首位,加强研究,摆正位置,调整思路,增大投入,真正发挥心理素质教育在人才培养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创新心理素质教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高职教学计划是保证其科学性、有效性的最好办法。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要努力发展新的高职心理素质培养模式。有学者将凯勒(Keller)的ARCS动机设计模型应用到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教育中,通过吸引和培养学生对课程的注意力和兴趣,让学生理解心理素质教育与其今后的学业、事业和成就密切相关,激发其积极性并诱发其强烈的自信心,使其满怀信心地完成每一项教学训练,最终通过认同、竞争等方式让其体验圆满完成训练任务后的成就感,从而顺利完成了教学任务,获得了满意的教学和训练效果。
4、创建良好校园文化,做好心理素质的隐性课程教育。良好的校园氛围对高职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高职院校应努力创设出一个物质环境舒适、精神文化健康、管理制度人性化的校园氛围,做好物质环境的净化、绿化、美化,加强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和娱乐活动的正面积极引导,规范学校的各项管理机制,使高职生心理素质在健康的校园氛围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5、建立学校与家庭、学生、社会互动的合作教育模式。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不仅需要学校教育,而且更需要家庭、社会、学生团体及个人对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视。因此,应通过与校内外相关的心理素质教育团体、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学校、家庭、学生、社会互动的心理素质教育合作机制达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目的。
总之,心理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一项艰巨而繁琐的工作。因此,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结合新形式、新情况,多方面、多途径入手,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吸取经验,总结规律,努力培养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艳华 陈曦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模式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8.02。
[2]段利 ARCS动机模式在高职《心理素质教育》课程中的运用[J].物流教学,2010.11。
[3]杜捷 杜高明 加强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有效措施[J].中国电力教育,2009.07。
[4]费青梅 浅谈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02。
从总体上看,我们各级领导干部的心理是健康的,但也有少数干部心理健康存在问题,其危害十分严重。通过考察,及时发现、并通过相应的手段加以疏导、治疗,就会促进我们干部身心朝着健康的方面发展。干部的心理素质涉及面十分广泛,在实际工作中可重点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考察干部的情绪状态。情绪状态的变化和自我的调适能力是判断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有健全情绪生活的人才是心理健康的人。干部也是人,也应当有正常人的喜怒哀乐,但作为干部,其情绪的控制能力和自我的调适能力要比其他人要求更高。因此,在考察干部的情绪状态时要重点看其平时的喜怒哀乐是否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情绪反应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是否与客观环境相适应。
二是考察干部的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人际关系和谐协调,通常表现为对他人真诚、信任、友好、公正、谦虚、宽容,并能尊重他人、包容他人。干部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人际关系一般而言比较复杂,但在考察时,考察对象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中,能否以一种真诚友好、公道正派、谦虚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形成一种友善、和谐的氛围,仍是我们考察的重点。
三是考察干部的行为态度。干部十分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与人打交道,即交往能力,从交往过程中的现实表现可以判断一个人的心理状态。考察时,主要是看其行为是否与心理活动和谐统一,并与其所担负的角色相吻合,对工作、学习、生活的态度,能否正常地反映客观现实,充分发挥出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考察其在遭受挫折、困难时期的行为表现和个人修养。
四是考察干部的人格意志。考察干部的人格意志,重点考察其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意志,能否正确认识自我与现实,具有与自身角色定位相吻合的自我意识,对自己的角色行为有恰当的了解和充分的认识,其行为是否具有一定的目的性、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能否充分发挥其潜能和价值。
干部心理素质考察,牵涉到行为科学、管理科学、考试学、心理学、统计等多门学科,是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考察时,只有使用多种方法,从个人的不同角度和层面去测评,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结果。
一是民主测评法。对干部进行民主测评,与民主推荐的范围一致,同步进行。民主测评表可以统一收取,也可以分散收取,要有利于测评对象独立自主地表达个人真实意愿。具体操作中,可分三个层面进行。一是同事互评。同事之间日日相处,观察入微,考核的准确性比较高。二是干部自评。制定领导干部心理素质自评测试题,将干部自评得分与测试评价的参考值进行对比,一般分为非常健康、大致健康、心理障碍、心理疾病、严重心理障碍五种类型。三是上级组织考核。在整个考核过程中,上级领导处于主导地位,根据全面的要求,作出恰如其分的考核。对领导干部心理素质的测评,可按“好”、“较好”、“一般”、“较差”四个等次,从“情绪状态、人际关系、行为态度、人格意志”等方面考核指标,进行分类评价,将各项考核指标的汇总结果按照一定的分值,转化为实际得分,再按“好”、“一般”、“较差”三个等级确定综合考评等次。
二是个别座谈法。这是考察人员与座谈对象逐个进行谈话的一种考察方式,是干部心理素质考察的一种基本手段。首先,座谈前要做好个别谈话的准备工作。通过查阅干部心理健康档案资料,对需要通过谈话了解的重点问题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确定好参与个别谈话的人员,选择熟悉情况的人员,并注意代表性。再次,要正确进行考察谈话。座谈时,考察者应注意做好谈话对象的思想工作,消除他们的思想顾虑,以便座谈对象放下包袱,敞开心扉,提高谈话质量。可采用拉家常的办法,把精心设计好的问题穿插在不经意的交谈中,从中了解到考察对象是否基本具备所需要的能力。重点询问考察对象的心理压力大小、情绪稳定状态、人际关系和谐程度及有无突出心理问题等。
三是社会征询法。征询的对象主要对象为《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座谈范围以外的知情人员,具体包括考察对象曾经工作单位和部门的领导、同事,所属社区的相关人员,考察对象的配偶、亲属、街坊邻居及卫生医疗机构、心理咨询部门等知情人员。征询内容包括其性格特点、家庭关系、邻里状况、业余爱好、社会交往以及重大事件时的情绪表现等等。征询的方式主要采取口头征询和书面征询两种方式,口头征询由考察组与被征询对象进行面谈了解,书面征询主要是向被征询对象发放征求意见表、调查问卷,在被征询对象所在单位和社区设立征询意见箱,在约定的时间收回。
四是交心谈心法。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场合,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可以通过约谈、访谈、夜谈等方式进行。在面谈过程中,通过考察对象的姿势、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了解考察对象的性格、气质、能力。应当承认,面谈时考察对象往往是有备而来,极力掩饰自身的弱点,这就要善于从细微处加以观察。因此,要把干部的内在表现看透彻、看全面,可重点做到“五谈五看”:一是谈理想、价值、追求,看其人生态度是否正确反映客观现实、是否积极向上;二是谈工作、生活的酸甜苦辣,看其情绪状态是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三是谈兴趣、爱好,看其行为方式是否有益健康;四是谈社会交往,看其人际关系是否协调;五是谈性格、气质,看其个性特征与班子群体的心理结构搭配是否合理。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核心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
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运用心理学知识协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世界,适应社会、发挥潜能。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施加影响,培养学生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二者都是育人,在统一育人活动中各自都能发挥独特的作用,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心育对德育有一定影响。心育适当扩充和完善了德育的目标和内容;心育为提高德的有效性提供了新方法、新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更新教育者的教育观和学生观,对整个教育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其次,心理健康教育能促进学生文化科学素质的提高。
在一项对475名高中毕业班学生的研究表明:学习成绩并不完全取决于智力因素,高成就者(成就较智商预期为高)、普通成就者(成绩与智商预期相当)、低成就者(成就低于智商预期)差别的产生,与性格特征有关。高成就者工作习惯较佳,对学业兴趣较浓,按时完成作业,关心学习成绩,做事认真负责且有计划。低成就者难自律,难自我规范,较冲动放肆,喜好玩乐,贪图近利,与同伴关系欠佳,较不合作,较自私,较不尊重权威与传统,较不合群,在校在家较不快乐,常为己辩护,愤恨他人,对挫折和压力不知所措,较悲观。普通组介上下之间,尚属正常。由此可见,培养积极的情感品质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能促进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再次,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促进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
心理健康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和身体素质的发展也依赖于良好的心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重视自我观念或自我意识,包括对自身形象方面的观察、概念、看法,关注自己外貌美丑、体能强弱、运动机能优劣等,常将自己的形象与理想中的标准进行比较,或与同辈人进行比较。比较结果,或满意或自卑,倘不能正确对待,也对身体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以上所述表明,健康的心理是身体健康的心理条件。通过心理教育,维护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是提供这种心理条件的重要措施。
不仅如此,良好心理素质对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能的充分发挥也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造型美、生气美等身体美的各要素还是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这些素质的发展无不需要相应的心理条件,如性格外向的人适于力量大、速度快的活动,内向性的人完成目标的动机强,适宜进行精细、准确的任务。同时,身体潜能能通过运动技能的提高得到发挥。运动技能是习得的能力,表现于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身体运动之中。运动技能中包含任知成分,与智慧技能有联系。运动技能是心因性技能。它既不是不随意的、反射性动作,也不是如同摇头那样简单的肌肉反应,他受到内部心理过程的控制。因此,提高动作技能,发挥人的的身体潜能,必须依赖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发展。
最后,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心理素质是形成审美素质的基础和条件。
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没有心理上的修养,审美的修养不可想象。此外,许多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内在美的表现,也是美感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例如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现实,客观、全面、公允地看待问题,能正确地正视现实,热爱学习和工作,聪明才智得到正常发挥,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能正确评价,行为举止得体等,都是理智美的表现。又如对人富有同情心,诚恳,正直,正义,不畏,乐群,对学习与工作勤奋、细心认真、有首创性,不卑不亢,严于律己,自信、谦虚,自尊等,都是性格美的表现。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培养的这些优良的心理素质,既是精神美的成分,又是审美素质形成和发展的条件。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艰巨而伟大的工程,是充满活力的新课题,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实操作中存在的几种误区
回首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瞻顾当今学校这项工作的现状,问题不少。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倾向,而这些倾向已经到了不得不纠偏的时候了。
1、缺乏对人性的关注
一是“心理健康”含义阐释的偏狭性。尽管有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思想,有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但是中学的一些善良而偏执的人们将此理解为:“健康”就是大而空的政治,就是轻而浮的几千年一成不变的信条,于是相当一部分人把绵羊式的学生归入上流,把不听话的学生驱之下等。成绩好的就什么都“健康”,成绩不好的心理一定存在问题,显然没有把学生当成活生生的人来看待。
二是教育对象的片面性。走入对“心理健康”诠释的误区,必然产生“乱点鸳鸯谱”的行为。一些学校人为的排出所谓双差生,即成绩差、守纪差,进而将其归入心理不健康之列,开展的辅导只不过是高压灌输、批评教育,而未从“人”这一根本上想点子动脑筋,干出了庸医治病越治越重的蠢事。
三是确立主题的偏颇性。在一些教育工作者看来,学校育人工作唯一见成效的就是升学率,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就是多考几个重点。因而教育工作者言谈举止都离不开这一主题,成绩差的学生常挨训斥以至不闻不问,一脚踢开自不待说,即便成绩好的学生,也只是当他成绩下滑时才引起注意,关注时只不过是教他如何把成绩搞上去,至于正值青春少年这一年龄段特有的人性就被抛之于九霄云外了。
2、缺乏对生命的关爱
既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程度不一致的弊端,这些弊端障碍了一些教育工作者的视域,阻碍了这项工作的进程,削弱了工作应有的力度。括而言之,这些弊端可分为三点:
第一点过度理想性。曾几何时,众多教育者把理想性需要看成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归宿和全部,梦想一夜之间学生能成为众人敬仰的英雄,全然不顾教育对象的年龄、阅历和文化思想水平。这种虚幻的不切实际的愿望和做法,非但不能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育、成长,反而人为加重了危害程度。
第二点忽视现实性。视理想性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灵丹妙药的教育工作者,必然轻忽当代中学生学习、生活和思想实际,不了解学生在想什么,做什么,盲目地在那里大谈学生该想什么,不该想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这种做法不是隔靴搔痒就是事与愿违,很难达到预期目的。与之相反,一位班主任在新接一个班级之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调查了解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家长职业、学生兴趣爱好、心理素质和学习生活习惯,做到全班学生基本情况了然于胸,关心学生生活,一遇困难千方百计帮其解决,尤其洞察学生的思想变化,一旦有征兆就找其谈话,学生视他为兄长,愿意作情感交流、心理沟通。如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点缺乏针对性。由于大而化之的理想性,由于忽视当代中学生的现实性,心理健康教育这项工作必然就会缺乏针对性,所信奉的是伟人的教导英雄的豪言,所做的是“一把钥匙开千把锁”的傻事。喜欢说大话、空话、套话,使学生敬而畏之,乐于做整齐划一的省心事,使学生违心地绝对服从,可悲的是这些同行直到现在还全然不知,依旧津津乐道,踽踽独行。
3、缺乏平起平坐平等的相待
反思目前我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只是明眼人也能看出此项工作早就陷入了种种误区,唯一缺乏的是平起平坐平等相待。
颐指气使式,此为其一。一些工作者凭着自己走南闯北的阅历和“才高八斗”的学识,动辄对受教育者大加训斥,以不容置辩的语气,无懈可击的逻辑,暴风骤雨般地倾泻下来,搞得学生只有聆听义务没有申辩权利。试想,如此教育怎能会把学生个体生命放到应有位置。事实上,一些学生愿将心理向心平气和不疾不徐者倾诉,就是个反证。
先入为主式,此为其二。一些教育工作者凭着自己的直觉断定某某学生有心理障碍,比如学生皱着眉头,必有所思,比如男女生在一起说说笑笑,必定有谈情说爱之嫌。即便是专伺心理辅导的教师,也常有无可成文的规律,“无事不登三宝殿,来此必是烧香人。”实际上,这种先入为主式的偏见比比皆是。
患者求医式,此为其三。教育工作者依赖的就是“求”字,你不找我我也不找你,限于人手,有的学校心理辅导室不能全天侯开放,即使“坐诊”时也只能守株待兔。因此,笔者不得不呼唤“送医上门”。所有教育者必须善于调查研究、察言观色,多掌握些当代教育学心理学原理,少一些“无病拖成有病,小病拖成重病”的遗憾。
三、以人为本,促进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21世纪可谓是人的生命凸显的时代。总书记“以德治国”的思想就是站在时代的高度,从“人”这一有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特定角度提出的,不只是当下一切工作的原则要求,更是学校工作的行动指针。这一本体回归是对昔日教育工作偏失的矫正。本文拟从当今时代需要的角度,主张回到人的本性之中、需要之中和生命之中,真正以人为本,促进青少年的生命健康成长,进而推动学校素质教育不断深入,加速学生健康心理形成和巩固的进程。
1、以人为本:心理健康教育不可轻忽的主题
反思当前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艰难、实效性差的原因,尽管有很多,但根源就是一条,即目中无“人”,没有活生生的学生实际,有的只是与学生生理、心理相脱节的和与时代精神相悖的、简单的、形式化的说教。新的时代、新的实际呼唤新时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的、手段、模式必须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无论是从新世纪人类发展的角度,还是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状况思考,这一工作都应向“以人为本”的、踏着中学生生命节拍,和着中学生心理的律动,并促进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的方向转型。简言之,“以人为本”,促进中学生健康心理的逐渐形成是当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忽视的主题。突出以至抓住这一主题是新时期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有之义,只有如此,才能写好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篇大文章。
2、关注生命:心理健康教育亟待指明的向度
如前所述,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从“人”的特定属性、特有本质出发,“以人为本”就是关注人的生命,学校就是要关注青少年的生命,他们的生命具有多样性和层次性。人的哪一种需要,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显现,既具有一定的内在秩序,又受其外在生存环境制约,就现在中学生心理而言,既有遗传使然又有环境所致。教育能否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在于外在环境对他需要的契合、激活或生存,并对这种需要满足与否及满足程度。新晨
关注学生个体生命的现实的当下需要,实质是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每一天的健康成长,帮助每一个学生过好每一天。诚如有人说,生活不是过去时,也不是将来时,而是不折不扣的现在进行时。既然如此,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须面对他们真实的生活。他们有学习的压力、生活的困难,也有思想的尴尬、成长的烦恼,凡此种种,我们都必须予以足够的、到位的关注,对于他们上述的压力、窘境、烦恼甚至恐慌,有责任尽全力帮助他们适切地解决,从而培养他们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这朵艳丽之花就能结出丰硕之果。
3、平起平坐:心理健康教育恪守不渝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