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新生儿保健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西河池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广西河池 546300
[摘要] 总结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保守治疗期间,通过掌握其临床表现,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并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可以避免病情恶化,降低新生儿的手术机率,提高疾病的治愈率,降低该病的死亡率。
[
关键词 ]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保守治疗;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03(c)-0060-02
[Abstract] summary of 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 conservativ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were observed carefully, and take the treatment and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nursing measures, can avoid deterioration, reduce the operation risk of neonatal, raise cure rate, reduce the disease mortality.
[Keywords] Newborn;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Conservative treatment; Observation;Nursing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是以胃肠道缺血性坏死,常并发肠穿孔为特征,以腹胀,呕吐,腹泻,便血为主要临床表现[3]。目前病因尚未完全明了,根据临床观察,常发生于早产儿(胎龄未满37周),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低于2500g)及新生儿期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发病年龄以出生后两周内发生最多。本文主要是针对无手术指征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从而大大提高该病的治愈率,降低该病的死亡率,现将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保守治疗期间的观察及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我院新生儿科2010—2013年共收治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患儿58例,其中有8例因病情危重,有手术指征,须行手术治疗而转入小儿外科手术治疗外,其佘50例均无明显的手术指征,或因多种原因无法进行手术的,都在我科新生儿室采取保守治疗的方法。
1.2 临床表现
①症状早出现者可在出生后两周时出现,而有部分极低出生体重儿可延迟至3个月发病。本组病例中有2例极低出生体重儿20d~2个月之间发病。②首先出现的症状一般是腹胀和胃潴留,以后可出现呕吐、腹泻;症状在喂养后可进一步发展,25%患儿明显血便。③起病隐匿,可能在肠损害前怀疑败血症,患儿一般情况变差,可出现精神萎靡,拒食,呼吸暂停,心率下降。④部位患儿有出血倾向,皮肤可见出血点或瘀斑。⑤病情发展可以很快,从轻症发展到重症可以在72 h内完成。⑥病情轻重不等,有些患儿可以是大便潜血阳性,严重都有鲜血便、腹膜炎,肠穿孔、休克等,甚至死亡[4]。
2方法
2.1临床观察
2.1.1 一般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精神、面色、体温、呼吸、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2],注意是否有烦躁不安、心率减慢、呼吸暂停等到现象;出现腹泻的患儿,观察其是否有皮肤弹性差,双眼窝凹陷,尿量改变及脱水现象;如发现腹壁红肿大量便血,疑为病情恶化趋势,应立即报告医生,为患儿的抢救或手术治疗赢取时间。
2.1.2 大便性状的观察 密切观察患儿大便颜色、性状、量、次数及粘稠度等[2]。患儿出生后大多有正常胎粪排出,2~7d后出现腹泻,排粘液便或鲜血样便,此时粪便主要是肠粘膜和粘膜下层水肿渗出及血性渗出,应立即送检,以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2.1.3 呕吐物的观察 观察呕吐物的颜色,是否为白色粘液,或为黄绿色、鲜红色及咖啡样色;观察呕吐物量的多少,及时送检标本,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以便给予相应的处置。
2.1.4 腹胀的观察 护士每天定时测量患儿的腹围,并详细记录,以便观察腹胀是否得到改善。确定患儿是腹部略胀,还是腹胀如鼓,腹壁是否见到红斑及板结。此时,减轻腹胀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胃肠减压。
2.2临床治疗
①出现腹胀呕吐,同时精神状态变差的患儿高度怀疑,立即按重症处理。
② 禁食。可疑患儿先禁食观察,确诊患儿严格禁食,重症禁食7~10 d,腹胀呕吐消失后开始恢复喂养,最好少量母乳开始,如有反复,再禁食。
③感染也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合理使用抗生素可以取得很好的疗效。
④严重感染的患儿,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有一定的效果。
⑤患儿常常出现休克状态,应注意血容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2.3 临床护理
2.3.1 喂养 严格按医嘱喂养,特别是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的喂养,要特别注意喂配方奶的渗透压。
2.3.2 胃肠减压的护理 患儿一经确诊,应立即给予胃肠减压,其效果好坏直接影响患儿的预后。首先根据患儿的年龄,选择合适的胃管。早产儿提倡经口插胃管,以免影响患儿的呼吸功能。确定胃管已在胃内后,用胶布固定好,用5mL注射器先回抽胃液,观察胃液的颜色和性质,及时送检,再接上胃肠减压器,给予持续胃肠减压,护士每班测量胃肠减压引出的胃渡量,并详细记录。本组病例中,有42例患儿经胃肠减压后腹胀症状得到缓解。
2.3.3 全静脉营养护理 患儿禁食期间,完全依赖全静脉营养,每天应根据补液总量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及速度,并保证抗生素的正常滴入,输液中观察穿刺部位的皮肤有无红肿,药物是否外渗,并及时处理,防止静脉炎的发生。
2.3.4 由于患儿常出现呕吐症状,帮应采取侧卧位或者半卧位,以防止呕吐物引起的窒息,又可减轻腹部张力,缓解疼痛。
2.3.5口腔护理 治疗期间由于禁食、禁水,造成患儿口唇干裂,应每日给予涂抹碘甘油[1],并用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防止细菌滋生。
2.3.6 禁忌 对患儿尽量避免使用肛温表,避免过度的人工排便,以免造成肠穿孔。
2.3.7 包扎尿片 正确包扎尿片,松紧适宜,以免腹压增高而引起不适感。
2.3.8 饮食护理 患儿由于长时间禁食水,胃肠功能调节欠佳。因此,在静脉营养供给的基础上,恢复饮食要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一般先试喂温开水或鼻饲5%葡萄糖水3~5mL[1],每Q3h次,连续试喂2~3次后,患儿如无腹胀和呕吐,即可喂养稀释乳汁,从少到多,逐渐恢复至正常饮食。
3小结
在抢救和护理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时,护士要有足够的耐心和责任心,因患儿禁食时间较长,患儿会哭闹不安,因此,护士要给予患儿更多的关怀,如适当的抚摸,勤换尿片,给患儿有舒适感,必要时使用安慰奶嘴几分钟,以缓解患儿紧张感。通过对患儿细心的观察,及时发现病情恶化,并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是可以提高疾病的治愈率,减少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本组50例中,除有2例合并呼吸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1例病情危重,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佘47例经治疗4~12d后治愈出院。
[
参考文献]
[1] 孙臻茹.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体会[J].求医问药,2012.10(8):110.
[2] 秦乐,王志琴.145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J].当代护士,2013(2下旬刊):67.
[3] 薜慧红,赛英,薜艳.5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9):1635-1636
为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先天性疾病的发生,保护母亲和儿童的健康权益,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在各级医疗助产机构的密切配合下,我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稳步上升,为进一步规范我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等相关规定,现制定2019年度工作计划如下:
一、筛查内容
(一)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包括:新生儿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新生儿苯丙酮尿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
(二)新生儿听力筛查。
二、工作目标
1.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率≥98%;
2.新生儿听力筛查率≥98%;
3.住院分娩新筛知情告知率达100%;
4.疾病儿童随访率达100%。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管理,提高筛查质量
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继续加强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工作的监督管理,各级医疗助产机构要有分管领导和专人负责管理本项工作,制订具体的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工作目标和年度计划,并组织实施。支持专业人员业务培训,提高服务技能,确保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顺利开展。
(二)开展筛查动员,提高项目知晓率
充分利用重要卫生日、大众媒体、宣传折页、医院信息传递平台、知情同意书、面对面宣传等方式,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宣传动员和咨询指导工作,动员社会参与和支持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动员专干、村医及医护人员进行项目广泛宣传。
(三)加强技能培训,提高业务能力
按照《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技术和管理技术规范》要求,从事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血片采集人员、听力筛查人员须经过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组织的岗位专项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才能从事筛查工作。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组织召开二期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人员项目知识培训,每年请市级专家对从事新筛血片采集技术的人员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四)规范项目操作,严格信息管理
各级医疗助产机构对在本单位出生的活产新生儿监护人要做到100%的知情告知,因特殊情况未按期采血者和听力筛查者,要有专人负责及时预约追踪采集血片,填写新筛转诊单上转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保科进行听力免费筛查。严格按照血片采集技术规范和新生儿听力筛查技术要求,开展新生儿血片采集和听力筛查操作,加强新筛血样标本的保存、采血卡片和新生儿听力筛查季度报表的填写及报送工作,对发现的不合格标本立即退回,并要求及时重新采集上报,加强疑似阳性患儿召回。建立健全新生儿疾病筛查常规信息报告制度,掌握筛查工作动态,及时发现问题,制订应对策略和措施。
(五)加强经费管理,保障工作运行
按照商洛市新生儿疾病筛查项目管理要求,各助产机构每季度应及时将本单位的检查费(除血片采集费用留本单位外)交县新筛管理办公室,县新筛办公室设立项目专帐,实行专款专用,每季度将代收的检测费转账到市新筛中心,确保项目经费运转正常,工作顺利进行。
四、监督与考核
各医疗保健机构要继续高度重视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积极支持和配合县新筛管理办公室开展筛查管理工作,严格本单位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听力筛查质量管理工作,确保筛查覆盖率和筛查质量稳步提升。筛查技术指导小组每季度对项目执行单位进行质量控制考评,对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监督落实,以推进我县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工作扎实有序地开展。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河南郑州 450052
[摘要] 目的 进一步探索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对2011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郑州市八区六县(市)的新生儿死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 新生儿死亡率近几年进入了一个平台期,农村死亡率高于城市,但仍呈稳步下降趋势。结论 降低新生儿死亡是降低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关键。
[
关键词 ] 新生儿死亡;死因;分析;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 R72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5)01(a)-0178-03
[作者简介] 武晓雯(1982-),女,河南郑州人,本科(学士),住院医师,从事全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工作。
为掌握郑州市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新生儿死亡的动态变化趋势,同时为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提供科学依据,现对郑州市2011年10月1日—2013年9月30日新生儿死亡资料整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依据郑州市八区六县(市)上报的2011—2013年348776活产数和同期851例死亡的新生儿数。采用卫生部下发的儿童死亡报告卡,利用县、乡、村三级网络逐级上报制度,由专人负责核查及信息统计上报,并每年进行2次市、区县、乡级质量控制。
1.2方法
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的通知[国发(2011)24号文要求,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对死因诊断和死因分类进行评价。
1.3统计方法
该文统计收集了2011—2013年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全部数据采用Excel 2003完成录入工作,手工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将数据按照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3个阶段进行分类,并对每个阶段细分为城市、农村,分析死亡率及其变化,并按照年龄构成、死因构成、地点及死亡前诊疗进行详细的分类数据综合对比分析,计数资料用率表示。
2 结果
2.1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变化
2011—2013年郑州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进入一个平台期,农村死亡率均高于城市。2013年由于该市新增了《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可疑死亡排查表》工作,极大程度的将院前死亡、放弃治疗这部分儿童排查出来,故2013年数据较往年有所上升,但总体上呈逐年稳步下降趋势。见表1。
2.2新生儿占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率城市、农村对比
2011—2013年郑州全市新生儿共死亡851例,占婴儿死亡的65.97%,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51.48%;新生儿死亡占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大半,故降低新生儿死亡率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重点。表2可见,全市新生儿占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3新生儿死亡年龄构成比
从新生儿死亡时间观察到,其出生24 h内死亡率为33.49%;早期新生儿死亡为死亡高峰,有654例,占76.85%;均高于晚期新生儿死亡率23.15%。见表3。
2.4新生儿主要死因构成比及顺位
2011—2013年新生儿前5位死因为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出生窒息、其他先天异常、先天性心脏病、其他新生儿病,其中以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占24.68%,略高于出生窒息居第一位,3年死因顺位无明显变化。见表4。
2.5死亡新生儿出生地点和死亡地点构成比
死亡新生儿绝大多数出生于省(市)及县(区)级医院,分别占42.89%和46.53%。死于医院者占71.45%,明显高于途中和家中的死亡例数。见表5。
2.6新生儿死亡前治疗及诊断情况
2011—2013年死亡前于医院住院救治并死于医院的新生儿分别占78.83%、77.14%、83.16%;未治疗的新生儿分别占13.14%、16.79%、14.48%。新生儿死前诊断级别省(市)级及县(区)级医院占大多数,分别为58.17%和35.72%。见表6。
3讨论
①2011—2013年新生儿及婴儿死亡率进入一个平台期,在范围分布上全市及城市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比例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比例已经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农村死亡率均高于城市,这可能是由于在全市对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进行了普及,产科、儿科的各种医疗抢救常规得到了加强完善,新生儿及孕产妇危重症急救转运网络得到高效应用[1]。而农村孕妇及家庭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不重视围产保健,对围保在孕期的重要性缺乏认识,且农村大部分新生儿在县级医院出生,医疗设备相对较差[2],产儿科医生新生儿窒息复苏水平有待规范和提高。但有关文献显示,该市新生儿死亡率与某些医疗先进城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这说明我市的新生儿保健制度还需进一步的加强,有效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②由郑州市新生儿死亡日龄分布可见,新生儿死亡主要发生在新生儿早期,其中新生儿在24 h内死亡,占33%以上,1~7 d内死亡占76%以上,这与相关资料一致。说明新生儿年龄越小,死亡比例越高,故控制新生儿死亡,尤其是早期新生儿死亡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关键[3]。说明下一步该市仍要加强围产期保健的宣传和管理[4],加强产儿科合作,提倡分娩高危新生儿时儿科医生入产房协同产科医生共同救治。
③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及出生窒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该研究表明在新生儿死因中,以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及出生窒息占第一、二位,为郑州市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关键是加强新生儿窒息复苏流程的培训和技能操作[5],继续加强新生儿窒息新法复苏技术推广,以降低出生窒息的发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诱因的降低需要进一步加强围产期保健工作,做好孕妇系统保健管理和体弱儿管理工作[6],识别危重病症和及时转诊能力的培训,加强新生儿保健服务,把婴幼儿保健工作落实到位。
该文依据大量数据,分析了新生儿死亡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但在该文中由于相关资料的缺失未对新生儿性别在新生儿死亡中的因素进行分析,及其在城市和农村中的影响进行对比,这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完善。
[
参考文献]
[1] 吴曲虹,黄洁斯,等.窒息复苏技能培训与新生儿死亡率下降的相关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3):352-353.
[2] 赵鸿,金真菊.1509例新生儿死亡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09,20(6):686-688.
[3] 王凤.岗前复苏培训与新生儿窒息复苏[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00):156.
[4] 管利荣,余静,等.新生儿死亡高危因素分析-附79例死亡病例报道[J].医药前沿,2012(23):116-117.
[5] 张智超.儿童保健的研究内容与发展方向[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3):455-456.
1月至2007年10月,我院产科共分娩新生儿2 798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82例,窒息发生率6.50%,其中轻度窒息120例,占65.93%,重度窒息62例,占34.07%。本文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①生后1 min Apgar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②脐血化验pH值
根据处理与护理方法不同,将2 798例患儿分为两个时期进行分析:2004年 1月至2005年12月共分娩新生儿1 336例,发生新生儿窒息109例,窒息发生率8.16%,其中轻度窒息74例,占67.89%,重度窒息35例,占32.11%,死亡2例。这一时期我们主要以严密观察产程,积极处理产程中的异常情况及胎儿宫内窘迫,发生新生儿窒息时则给予积极抢救等措施预防和治疗新生儿窒息。
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分娩新生儿1 462例,发生新生儿窒息70例,窒息发生率4.79%。其中,轻度窒息54例,占77.14%,重度窒息16例,占22.86%,死亡率为0。这一时期我们采取:①完善保健网络系统,加强产前及孕期保健,提高孕妇及家属保健意识,使其掌握孕产期高危因素及预防措施;②加强孕产期监护,积极处理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③临产后给予“一对一”全程陪伴分娩,保证产程观察及处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④规范正确运用ABCDE复苏操作技术,确保有效抢救效果;⑤注重复苏后生命体征及脏器损伤等监测,做好后续治疗及护理工作。
通过两个时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比较,本文后一时期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降低,经χ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25,>6.63,P
1 讨论
1.1 加强孕期保健 ①完善保健网络系统,充分发挥孕妇学校及高危门诊的作用,定期讲解孕产期保健知识,提高孕产妇及家属对孕产期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尤其要让孕产妇及家属掌握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原因、转归、预防以及早期发现、早期处理与预后的关系等相关知识,使其能够积极参加围产期保健,提高自我监测能力,及早识别与治疗妊娠并发症,以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②建立与完善孕产妇系统保健手册制度,加强对孕产妇的系统管理。产前检查≤6次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达8.3%,产前检查次数≥10次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仅为2.3%[2]。因此,系统的产前检查及正确的技术指导是孕产妇顺利渡过孕产期的重要保证。对于高危孕妇(如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产前出血、妊娠合并ICP、糖尿病等)除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次数,还应不断提高高危妊娠管理三率(高危妊娠检出率、高危妊娠随诊率、高危妊娠住院分娩率)[3]。以利于加强胎儿宫内监护,防止胎盘功能减退,从而减少新生儿窒息发生及改善新生儿窒息预后。
1.2 复苏及产时护理 ①临产后给予“一对一”陪伴分娩,由1人观察产程全程并完成全程陪伴,保证产程观察及处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做到及时发现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早期表现,并及时处理;②做好心理护理,给予产妇生理和心理上的支持,指导正确的饮食及补充能量的方法,指导正确的呼吸及放松技巧,减少因产程延长产妇过度换气、脱水、体力过度消耗或衰竭等原因导致的酸碱平衡失调,发生缺氧性酸中毒及新生儿窒息;③采取措施加强产、儿科及手术麻醉科医护人员的技术培训,一旦发生窒息,做到及时正确规范运用ABCDE复苏方案:迅速做到A(畅通呼吸道),应用正确方法达到B(有效呼吸)和C(正常循环),同时进行D(药物治疗)E(评价监护),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中。其中A是根本,争分夺秒清理呼吸道是其他后续步骤的重要前提;B是关键,有效呼吸的建立与否在复苏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做到步骤不能颠倒,每个步骤要达到有效目的,并注意摒弃复苏中旧的不良习惯与做法,以确保有效抢救效果;④在整个治疗和护理过程中应注意患儿的保暖,将患儿置于远红外线保暖床上,病情稳定后置入暖箱中或用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的正常体温;⑤做好抢救复苏的准备工作,以保证每次抢救时设备、仪器、药品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每个分娩都有复苏的技术人员在场,确保在第一时间内完成抢救和复苏。
复苏后护理:重视并加强复苏后T、P、R、BP、尿量、肤色及脏器损伤等监测,必要时转送专科治疗并做好转运过程中的监护和护理。
心理护理:孕产期各阶段均应注重心理护理,耐心细致解答病情,介绍有关医学知识。尤其在发生新生儿窒息后,要安慰家长,加强有效沟通,以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并注意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最佳配合。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0.
新生儿疾病筛查是对危害严重的先天性、遗传性代谢病,在新生儿早期,临床症状未表现之前进行普查,通过及时的诊疗,避免痴呆儿等严重后果的发生,保障儿童正常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系统服务。常州市妇幼保健院作为江苏省新生儿疾病筛查常州分中心成立于2002年,迄今为止,全市共筛查新生儿400157人,2015年筛查率达98.89%。经确诊发现甲状腺功能低下症177例,发病率1/2261(全国主要城市1/3193);苯丙酮尿症45例,发病率为1/8892(全国主要城市为1/11307);肾上腺皮质增生症25例,发病率为1/16006(国外一些国家发病率在1/15000左右)。上述数据表明甲状腺功能减低症和苯丙酮尿症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全国,因此在我市开展新生儿疾病筛查更具有重要意义。而做好宣传教育、普及保健知识、取得群众理解是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关键,也是新生儿疾病筛
查的第一步。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近10年(2006年至2015年)全市孕产妇及其家属、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相关人员。
1.2 健康教育形式及内容
1.2.1 以会代训
依托全市妇幼工作例会,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培训。
1.2.2健康讲座
建立“新生儿疾病筛查健康教育基地”,配置专职新筛健康教育宣传员,有计划、有步骤、有载体、有重点地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1.2.3 新闻媒体、印发宣传资料
利用常州主流媒体广泛开展《三滴血,预防痴呆症》《如何预约一个健康宝宝》等专题报道,编印通俗易懂宣传折页和小册子等,提高孕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1.2.4 签字同意
由儿科医生负责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目的、意义、项目、条件、方式、灵敏度和费用等情况如实告知新生儿的监护人,并取得签字同意。
1.2.5 统计方法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分析,率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结果
表1显示:2006年到2015年十年来,我院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及召回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筛查率由2006年的81.18%提高到2015年的98.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 25546.90,P
3.讨论
每个家庭都希望能生出一个健康的孩子,但由于生物、社会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新生儿带有先天性缺陷。新生儿疾病筛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三级措施,即是对新生儿开展相关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以降低出生缺陷给社会和家庭造成的负担。它是集组织管理、实验技术、临床诊断和健康教育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学科的紧密联系[1-2]。
为提高孕产妇及其家属对新生儿疾病筛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覆盖面,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刘艳萍等[3]分别对产妇在围产期和/或入院后分娩前后实施系统的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健康教育,发现全面、有效的健康教育可提高产妇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认知率并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我院自2006年以来,不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依托全市妇幼工作例会,对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相关人员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的培训,同时利用新闻媒体开展专题报道,编制印发通俗易懂的宣传折页、小册子等宣传资料向公众普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相关知识。通过健康教育,动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管理人员及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新生儿疾病筛查。
医护人员不仅需要接受健康教育,同时也是实施健康教育的主体[4-5],因此要求相关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进行相关培训,掌握筛查的内容、筛查流程、患儿的治疗方法和疗效;遵守采血技术规范,严格掌握采血时间,确保血样本质量,避免重复采血,以实际行动消除家长的顾虑。同时,医务人员需掌握沟通技巧和注意保护隐私,在实施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可根据孕妇的家庭经济情况、文化为程度以及掌握新生儿疾病筛查知识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对孕产妇及家属实施连续性、有针对性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教育,使其认识到新生儿疾病筛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自觉地主动接受筛查,并在结果可疑时,能及时回到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进行复查,确保新生儿身心健康。本文调查结果显示通过规范系统的健康教育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和召回率明显提高。由此说明健康教育是有效的,可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的筛查率、召回率。
参考文献
[1] 刘仁林, 潘媚, 徐容, 等. 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影响[J]. 中国现代医生, 2011, 49(17): 131-132.
[2] 于小英. 健康教育在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应用[J]. 医学信息, 2015,28(4):107-107.
[3] 刘艳萍, 李文芳. 健康教育对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影响[J]. 全科护理, 2013, 11(7):665-666.
【关键词】产后访视;干预措施
【中图分类号】R1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7-0073-02
围生期对于孕产妇和新生儿都是关键时期,此时,产妇由一个人进入两个人世界,无论心理上和生理上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生儿亦由于进入了一个新环境,需要一个适应过程。这一时期,产妇、新生儿都迫切需要心理上、生理上的支持。产后访视,无疑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工程,也是妇幼保健走向社会、深入家庭、拓展服务领域的良好契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近十几年来,本区一直开展产后访视工作。2004~2008年,我区产后访视率一直为99%左右。不难看出,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产后访视越来越得到人们的接受和认可。
1.2 方法
1.2.1 辖区内各产科单位转出的“成都市孕产妇保健卡”, 首先由成都市母子系统保健管理办公室按产妇居住地,分配给六城区的母子系统保健管理办公室,各区母子系统保健管理办公室按产妇居住地所属辖区分配给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妇幼人员,由妇幼人员进行产后访视。
1.2.2 访视时间 按照《成都市母子系统保健管理办法》要求,辖区妇幼人员于接到“成都市孕产妇保健卡”后的48 h内进行第一访,产后21 d进行第二访,产后28 d进行第三访,产后42 d进行第四访,产后4个月进行第五访。对产妇或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者适当增加随访次数。产后访视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产妇访视内容:①检查分娩记录,了解分娩情况及孕期和产时是否存在合并症和并发症;②询问身心感受和状况,包括睡眠、饮食、一般情况及情绪等;③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和恶露的色、量,是否有异味;④测量体温、血压、脉搏;检查有无红肿、硬结、皲裂;检查子宫复旧情况;查看会阴、腹部伤口愈合情况等。⑤卫生指导:提供母乳喂养、营养及心理保健、避孕方法指导;告知应及时就医的异常症状和体征;督促产后42 d健康检查。新生儿访视内容:①查看分娩记录,了解孕周、出生体重和有无窒息等情况;②观察精神状态、吸吮、哭声、肤色、脐部、臀部及运动情况等;③询问睡眠和喂养、大小便等情况;④测体温和体重、全身体检;⑤卫生指导:提供新生儿护理及科学育儿知识,强调计划免疫和先天性疾病筛查,通知出生后30 d到指定的儿童保健单位建立儿童保健证,并进行儿童系统保健管理。生后15 d开始补充维生素A,D,预防佝偻病和维生素A缺乏症。
2 结果
产后访视过程中可见,新生儿疾患占44.20%,产妇的生理疾患占24.30%,产妇及家人的心理疾患占25.40%,其他占16.10%。
3 讨论
3.1 产后访视帮助产妇和家属度过心理不适应期 通过多年的产后访视发现原来的产后访视内容,以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产后访视的需要。人们不仅需要生理上的护理,更需要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在产后访视中发现,有25%左右的产妇和家属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目前的产妇有相当大比例是独生子女,且都初为人母,尽管在孕妇学校学习了不少做妈妈育儿女的理论知识,但最终付诸行动仍不免手忙脚乱。加之随着出生素质的提高,出生人口的下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完美无缺,在医院有医务人员的呵护,回家后这种心理上的断奶,使得他们异常的紧张、焦虑和敏感,更由于婆媳所受的教育程度不同,生活理念各异,育儿观念的差异。及时的产后访视,妇幼人员面对个体从科学的角度,进行逐一的分析,说服鼓励,使得他们安全健康的度过围产期。
3.2 产后访视可以传授新生儿护理知识 在产后访视中我们发现,产后访视的重点是新生儿,由于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缺乏,致使新生儿在护理和喂养方面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部分家属对新生儿过度关怀、遮盖过严、直致体温升高、生命活动加速、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尤其是夏季,新生儿皮肤病、湿疹等非常多见。产妇也由于捂盖过度造成中暑,体温骤升,甚至危及生命。通过访视告诉家属怎么护理新生儿并给予示范演练,什么属于新生儿的生理状态,什么属于异常情况,任何从面色、呼吸、体温等简单指标观察新生儿的生命活动;同时帮助产妇健康、合理的度过围产期。
3.3 产后访视宣传新生儿进入儿童系统管理程序 按照成都市儿童系统管理模式,进行规范的儿童系统管理,重点监测儿童生长发育、智力和心理的发育。对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及时进行治疗。
3.4 产后访视可以普及科学育儿知识有利于新生儿良好习惯的培养,科学喂养才有利于婴儿和产妇的健康。
3.5 产后访视是健康教育的好机会 产后访视是一个健康教育普及妇幼保健知识的好机会。妇幼人员针对个体面对面传授妇幼保健知识,针对性强,效果好,受众面广,扩大了妇幼保健的影响,提高了妇幼保健在社会上的知名度,形成了良好的互动。
一、 继续做好重大妇幼卫生项目
认真落实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项目、降消项目、预防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将项目工作与妇幼保健基础工作相结合,实施综合管理,共同推进,促进项目可持续开展。妇幼院制定各项目考核办法,并每月下乡镇进行督导,每季度进行考核,县局每半年组织一次全面考核,确保工作任务如期完成。
(一)做好农村孕产妇免费住院分娩补助项目
全面实施省政府民生工程。做好服务对象应补尽补。重点抓好助产机构对基本项目免费服务包的执行,严禁将免费服务包中的内容转为群众自费项目。同时,加强产科质量管理,严格控制剖宫产数量,剖宫产率<20%;产科严重并发症及危重孕产妇发生率<10%,严禁将正常产化为异常产。严格执行农免项目考核细则,对各助产机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告知率、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奖励,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工作。今年度力争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率达100%,项目服务包全免率≥95%,提高孕妇全程助产服务。
(二)做好农村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项目
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广泛深入持续地开展预防出生缺陷健康教育,提高群众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妇幼保健院加强叶酸基础资料管理,切实落实各级职责,做好叶酸组织发放和服用人群的随访,保障全程足量服用,提高叶酸的依从率。全县农村妇女增补叶酸知识知晓率≥90%,叶酸服用率≥90%,叶酸服用依从率≥70%,叶酸服用随访率≥30%,继续开展项目人员技能培训,保证服务能力。
(三)做好“降消”项目的深入实施
切实有效地落实高危孕产妇管理及转诊随访制度,切实发挥孕产妇急救绿色通道和急危重症抢救中心的职能,提高孕产妇抢救成功率。做好产科急救知识培训及指导,提高产科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从事助产技术服务专业人员和妇幼保健专干技术水平,降低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切实保障母婴安全。项目工作指标:
(1)到今年底孕产妇死亡率在20xx年基础上下降1/4;
(2)新生儿破伤风发病率降到1%以下;
(3)消毒接生率≥98%;
(4)产前检查覆盖率≥95%;
(5)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5%以上;
(6)县乡医疗保健机构产科“三基”。
(四)做好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综合防治项目
妇幼院及各级助产机构要为孕产妇提供全面、综合、系统的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干预服务。按国家项目要求,实施艾滋病、梅毒、乙肝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的全面综合防治工作,建立信息收集、整理和上报制度,妇幼院要加强项目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孕产妇对艾滋病、梅毒、乙肝的咨询率和监测率,做好阳性孕妇随访工作。
(五)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
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项目力度,认真执行项目实施方案,明确职责,严格细致的开展项目筛查工作,通过散发宣传折页、张贴宣传标语,悬挂宣传横幅等形式对项目进行了宣传,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农村妇女参加筛查的积极性,确保完成筛查任务。
二、认真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妇幼项目
重点加强对孕产妇、0—6岁儿童、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项目的绩效考核,根据省、市对项目的考核办法,制定规范化质量评价标准,县局组织开展督导检查。 妇幼院做好对服务规范的培训和指导。有效提高健康管理服务质量。今年度产前检查率≥95%以上,产后访视率≥95%,0—6岁儿童健康管理率≥95%以上,儿童系统管理率≥95%以上,老年人健康登记管理率乡镇达50%;老年人健康规范管理率达60%以上;健康检查表完整率达85%以上;中医药健康管理率≥50%。
三、加强母婴保健服务市场监管、做好妇幼基础性工作
认真执行《母婴保健法》及《实施办法》,依法落实母婴保健服务市场监管。严把母婴保健技术服务准入关。 做好产、儿科人员新生儿窒息复苏技术的培训工作,加大《出生医学证明》法律意义和使用宣传,严格按照国家新的《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发放管理,完善《出生医学证明》的登记报告制度。严厉打击非法实施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进行人工终止妊娠的行为。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服务规范化管理。
四、加强爱婴医院管理
认真落实“促进母乳喂养成功十项措施”,贯彻“爱婴医院”规范,坚持母乳喂养健康教育宣传的持久性,巩固爱婴医院成果,提倡、引导孕产妇自然分娩,推广适宜技术,控制剖宫产数量。
五、加强妇幼信息网络化管理,提高妇幼信息管理质量
今年一月份,为了进一步提高妇幼信息质量,全市实行妇幼信息网络化统一管理 ,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管理平台和管理制度,加强基层信息网络体系的功能,提高妇幼卫生监测、妇幼管理质量。各医院、卫生院要尽快完善基础信息登记及报告。确保上报数据的真实性。继续做好妇幼信息及监测人员培训,妇幼信息网络化管理纳入全县妇幼工作年度目标考核主要指标。
六、开展孕产妇及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
按照《陕西省孕产妇死亡评审工作规范》、《陕西省新生儿死亡评审工作规范(试行)》,建立孕产妇死亡评审和新生儿死亡评审制度,组织召开死亡评审会。推广应用适宜技术,加强产、儿科合作,继续坚持产儿科双查房制度,提高孕产妇和新生儿的医疗保健水平,进一步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的死亡率。县局半年召开一次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评审会,提出降低孕产妇和新生儿死亡率的具体干预措施。
七、加强出生缺陷控制,做好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按照《陕西省新生儿疾病筛查管理办法》和《新生儿疾病筛查技术规范20xx年版》,组织全面开展新生儿遗传代谢病和听力筛查工作,提高新生儿疾病筛查率,以新农免项目考核细则,对各助产机构的剖宫产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新生儿听力筛查告知率、进行相应的处罚和奖励,以此带动和促进全县孕产妇系统管理、新生儿疾病筛查和新生儿听力筛查等工作。使助产机构新生儿疾病告知率达100%,筛查率达80%以上。
八、加强妇幼保健服务技术队伍的建设
继续开展项目管理人员培训及相关技术人员培训,举办不同层次培训班,重点加强基层保健人员岗位技术操作培训和信息监测技术培训,提升全县基层保健队伍整体素质。妇幼院要加强妇幼例会制度,坚持以会代训,积极开展各项目技术人员培训和开会,规范各项技术操作和流程,提高保健服务上水平。
九、加强妇幼卫生人员业务培训工作,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服务能力
按照分层次培训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对县级医疗保健机构、乡镇医疗保健机构的妇幼保健人员、村级医疗保健人员等进行业务培训。
1、县卫生局组织专家对全县医疗保健单位的产科,妇幼人员进行培训,重点对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妊娠并发症诊断和处理,产科危重病人的抢救,安全转诊技术等方面的培训。
2、县妇幼保健院组织业务技术骨干定期对乡镇卫生院的妇幼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重点对正常产程处理,常见产科急救及转诊的基本技能,孕产期保健规范,高危孕产妇筛查,健康教育宣传技巧,妇幼信息收集与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3、各乡镇医疗保健单位对村级妇保员加强孕产期保健与管理,孕产妇基础数据资料的收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培训。
【关键词】 围生期;低出生体重儿;因素;对策分析
DOI:10.14163/ki.11-5547/r.2015.03.173
临床上, 低出生体重儿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 并且一些新生儿还有可能出现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障碍, 对其后续的成长产生严重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因生活与生存能力弱, 对外界适应能力差, 在围生儿死亡方面占主要因素, 所以低出生体重儿是围生期保健工作的重点。对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期相关因素进行分析, 可以为围生期保健工作重点提供依据, 以提高工作质量[1]。本文将对本院2007~2012年126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期相关因素及相关处理对策予以简单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07~2012年的新生儿3565例, 对其中出现的126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期相关因素予以简单分析。
1. 2 方法 统一的围生期保健手册中孕产期情况资料, 内容包括母亲年龄、流产次数、新生儿的性别、分娩孕周、是否双胎, 统计低出生体重儿的例数, 计算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分析低出生体重儿与母亲年龄、流产次数、妊娠高危因素, 与新生儿的性别、分娩孕周、是否双胎相关因素的关系。对本次研究中的126例低出生体重儿的围生保健措施予以统计分析, 并对孕妇的产前检查次数、体重增大幅度等予以统计分析。
1. 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 本次研究中对本院2007~2012年新生儿数量予以统计, 共有活产新生儿3565例, 并依据《实用新生儿学》中的相关标准, 发现这3565例新生儿中一共有126例低出生体重儿, 总的低新生儿体重的发生率为3.53%, 将其与本市其他地区的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相一致。
2. 2 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危险因素 本次研究中的126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产妇中, 有24例都是高危孕妇, 对其相关危险因素予以简单分析, 其中最主要的表现为:早产双胎11例, 生殖道感染51例, 胎膜早破26例,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11例, 胎儿生长受限21例, 胎盘因素6例, 低出生体重儿的原因较多且复杂。孕周与低出生体重儿3565例活产中, 早产儿80例, 低出生体重儿51例, 发生率63.75%;足月产和过期产儿46例, 低出生体重儿17例, 发生率36.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3 早期新生儿死亡与低出生体重儿 2007~2012年本区活产新生儿为17310例, 其中有128例围生儿死亡, 有53例早期新生儿死亡, 总的新生儿死亡人数占到了总人数的0.31%, 和本市其他地区的新生儿死亡率相一致。其中低出生体重儿的数量为408例, 早期新生儿死亡26例, 占6.3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近来西方国家的研究显示 国外的研究资料显示, 脑瘫患儿中有47%都是低出生体重儿, 由此推断低出生体重可能是脑瘫患儿的重要危险因素。低出生体重儿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发生率为4%~5%, 国内资料为6%~9%。本文为5.36%, 低于国内水平, 据统计表明影响低出生体重的因素有以下几点[2]。
3. 1 产前检查 做好产前检查工作对于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这主要是因为在实施产前检查的过程中, 能够及时的发现孕妇孕期的异常情况, 并能够及时予以处理, 对于胎儿的正常宫内生长发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 2 妊娠高危因素 高危因素包括除分娩孕周与双胎因素外的高危因素, 研究证实直接影响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所以, 贯彻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孕产妇健康管理规范, 从孕12周前建立《孕产妇保健手册》开始, 加强孕早中晚期健康管理积极执行高危孕产妇管理制度, 可有效降低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
3. 3 营养因素 胎儿快速生长的重要阶段就是妊娠的中晚期, 该时期保证胎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果在该阶段中孕妇存在营养不良, 会对胎儿的正常发育产生严重影响。尤其是胎儿生长过程所需的维生素、蛋白质、热量等, 如果各方面供应不足, 很容易导致胎儿出现低出生体重。
在孕妇产检过程中, 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胎儿的大小小于正常孕周范围, 需要对其实施进一步的检查。尤其是营养方面的检查一旦发现问题, 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处理。防止由于胎儿的生长受限, 导致出现低出生体重儿。另一方面导致出现低出生体重儿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早产, 这与胎膜早破、生殖道感染等有关, 对于有生殖道感染的孕产妇, 应该及时实施正规治疗[3]。
3. 4 性别因素 通过对本次研究中的研究结果予以简单分析研究发现, 低出生体重儿中男性所占比例为5.23%;女性所占比例为5.49%, 在性别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 这和国外一些研究中的数据相一致。
3. 5 干预措施 通过上文中的分析可以看出, 导致低出生体重儿出现的因素多种多样。在临床实际工作中, 可以采取下列的干预措施:①强化围生保健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 积极开展孕期健康教育, 使孕产妇认识到围生期保健的重要性。使其自觉的参与到围生期检查中积极做好孕妇的产前管理工作;②医护人员在实施产前检查的过程中, 应该保持严谨的工作态度, 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围生期的高危孕妇;③对于检查过程中发现的胎盘位置异常、妊高症、胎盘早剥等高危因素的孕妇, 应该对其实施严密的监护, 并实施相关的治疗措施, 尽可能减少低出生体重儿的出生率;④对于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 做好其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首先要做好其喂养护理, 保证其成长过程中的营养需求并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防止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尽量的降低其死亡率;⑤加大提高基层保健人员的技术水平, 加强高危妊娠系统化管理, 防止早产及时发现和治疗高危因素, 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 张志诚.临床产科学.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 2012, 11(4):31-33.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14(5):28-30.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死亡;新生儿;婴儿;死亡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5-2009年5岁以下死亡儿童。
1.2 方法 根据《中国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一系列相关措施中,并统计出赛罕区各卫生院及防保站上报的0-4岁儿童死亡监测报表,5岁以下儿童死亡报告卡。5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病因分类,是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10)的标准所进行的分类。并于2005-2009年间,定期对呼市赛罕区各大服务站及各大医院所进行质量控制。5岁以下儿童合计死亡数=婴儿死亡数+1-4岁儿童死亡数,年龄小于1岁的儿童死亡数指的是婴儿死亡数(包括新生儿数)。
2 结 果
2.1 2005年-2009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情况 见表1。
2.2 2005年-2009年5月岁下儿童的死因及顺位 见表2。
3 讨 论
3.1 死亡率 我区5岁以下儿童于2005-2009年间死亡监测结果显示出:5岁以下的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由此可见,我区通过借助妇幼卫生项目的实施以及走村入户深入宣传产前保健的好处,并且有力强化产科人员及乡村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知识培训;严格执行全区范围内农村合作医疗和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并且提高住院分娩率等相关措施,有效降低了我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2005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13%下降到2009年的4.8%。
3.2 儿童死亡年龄构成 通过对以上监测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在5岁以下死亡的儿童中年龄越小的儿童死亡率就越高。而早期新生儿死亡占新生儿死亡的18%;新生儿死亡占婴儿死亡的15%;而婴儿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84%。
3.3 儿童死亡因素构成
3.3.1 新生儿窒息占死因顺位的第1位,如须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病率应首先做好产前检查和加强产时监护。努力提高儿科医师和产科医师对新生儿窒息抢救复苏水平。新生儿保健在儿童保健中作为重点应及时加强筛查及监护。杨惠兰[1]对江苏省常州市钟楼区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所分析提示,应将新生儿死亡率作为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其中一方面应加强产科质量的同时还应当随时避免产科因素对新生儿所造成的创伤;其次应做好新生儿期保健工作,从儿童出生起开始建立系统保健管理措施,同时也应当及时对高危儿童进行跟踪随访工作;尽可能降低儿童死亡率的发生。
3.3.2 早产低体重占死因顺位的第2位,应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对孕妇进行有效的卫生和营养指导,做好高危孕妇的监护,并且应当占死因顺位第3位加强产期保健工作,防止早产低体重的发生并及时做好早产儿的护理工作。
3.3.3 出生缺陷是儿童死亡的重要原因,占死因顺位第三位,有效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应当做好三级预防工作。第一,应当积极引导新婚对象进行婚检并把好婚检关,并询问了解其家族史、既往史和现病史;有效减少部分先天性疾病的发生。第二要重视高危人群产前诊断和孕期检查。婚检和孕检先天性疾病过程中,可及早发现先天性疾病患儿并采取及时补救措施的同时还可通过药物改善其症状。华菁杰认为[2]:①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婚前医学检查率及检查质量;②规范高危妊娠的管理及转诊制度的同时还应加强高危妊娠管理的监管力度;③在孕前和孕早期避免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以及口服叶酸可减少出生畸形等先天性疾病;提高环保意识并可降低由先天性疾病所导致的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情况发生。
3.3.4 新生儿其它疾病同样也是构成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应加强对孕妇进行有效指导和孕产妇的系统管理,并将预防疾病的发生。有效提高早产儿护理水平的同时还应加强早产儿围产期保健工作,采取母乳喂养的方法。
3.3.5 意外死亡占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12%,死因顺位第5位,应引起社会各有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加强安全教育,增强家长对儿童监护意识,提高儿童入园率,以保证儿童的生命安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