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范文

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

第1篇: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 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

1前言

在新生儿期到学龄期年龄段之间的儿童统称为小儿,据资料显示,小儿在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究其原因,除却小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外,家长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重视程度不够,预防工作不到位亦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原因。笔者就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分析,归纳了几点关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2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功能系统,呼吸系统同时也是最容易收到外部因素侵袭的部位,当其功能异常时常常引起其他系统的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全身系统的异常反应【1】。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及机体的代偿能力较差,当其呼吸系统受到侵袭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情。当小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时,家长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在平时就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呼吸内科疾病进行预防,这样既可以避免小儿患病的可能性,减少因小儿患病带来的麻烦,又可促进小儿的健康成长。

3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的措施

3.1对新生儿及婴儿时期的小儿进行母乳喂养。许多家长都明白母乳喂养的好处,但是能坚持到一岁的家长并不多,一部分家长是由于工作忙,一些是因为偏信奶粉的广告而过早的停止母乳喂养。其实相对于配方奶粉等食物,母乳内含有新生儿及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是此时期小儿最理想、最天然的食物,并且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少,有利于小儿消化但不引起腹泻;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尤其是sIgA以及IgG等小儿最为缺乏的抗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儿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防御疾病的能力;母乳还具有干净卫生、温度适宜、食用方便等优点。

3.2 维持小儿安静的生活环境。保证小儿生活环境的安静、舒适,可有利于小儿增加睡眠时间及提高睡眠质量,众所周知,充足的睡眠可保证小儿的正常发育及免疫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家长对于孩子的喜爱,以及生活中正常的人际交往,过多的长辈探访反而会对小儿的正常休息造成影响,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及免疫力的提高;另外与成人的过多接触可增加小儿感染细菌的几率,较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3.3维持均衡的营养和水分。婴幼儿的基础代谢率与成人相比相对较高,当机体能量供给不足时,可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停止的现象【2】。随着小儿机体的不断发育,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小儿生长需求,因此,应及时并且合理地对小儿给予优质蛋白类物质的补充,如牛奶、豆浆、果汁以及蛋类等,为小儿免疫系统合成抗体提供必需的原料,以便于小儿免疫力的提高;另外应对小儿补充适量的水分,如糖盐水等,可避免小儿因脱水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在日常的饮食中应避免小儿挑食、偏食垃圾食品等不良习惯,保持小儿营养的均衡性。

3.4多进行日光浴及锻炼。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起到杀菌的效果,经常让小儿进行日光浴,可部分杀灭小儿身体表面的细菌,并且可以促进小儿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保证小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小儿生性活泼好动,对于平时的蹦蹦跳跳,家长不应过多的干预,小儿在身体活动的同时,可刺激体内骨骼肌肉的发育塑性,保证机体的健康发育;需要注意的是,当儿童活动出汗较多时,家长应注意其衣物的更换及保暖,防止因潮湿的衣物导致小儿着凉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3.5保持小儿呼吸道的卫生。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往往与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在呼吸道的大量繁殖有密切关系,如果小儿的呼吸道如气管、支气管等存在痰液等异物时,小儿的肺部通气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上述呼吸道细菌的大量繁殖,引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应经常对小儿口腔及咽部进行护理,保持其清洁、通畅,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如经常喂少量温开水以清洁口腔;改掉某些小儿保着奶瓶入睡的习惯,或者在喝完奶后进行漱口;帮助小儿树立经常洗手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给小儿更换内衣内裤、床单被褥尿布等。

3.6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人员混杂,常存在多种呼吸系统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很容易通过空气、飞沫或者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小儿自身的免疫系统本来就较弱,一旦暴露在上述场所中,很容易被感染导致呼吸道疾病【3】。另外,若室内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下降,亦会导致小儿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发病,因此在家中也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少开空调,禁止吸烟等,以保持室内空气的通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避免过热过干,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维持小儿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具有重要的作用。

3.7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按时对小儿进行规定疫苗的接种,如白喉、百日咳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小儿被动地增强小儿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从而提高对特定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抗病能力。根据研究显示,对于6岁以前的儿童,预防接种是避免传染病的最有效途径。

4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应注重平时的预防,通过上述预防措施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不仅可以为小儿提供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保证其健康成长,还可以避免因小儿患病给家长带来的麻烦。

参考文献

[1] 刘亚香,崔国粹,探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中国保健营养,2010,7(3):107

第2篇: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儿童哮喘;威海市;流行趋势

为了解2010-2012年威海市3-6岁儿童哮喘的流行趋势,制定预防措施及控制预案,对威海市近三年在园儿童资料汇总分析。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010-2012年威海市各级妇幼保健机构所管辖幼儿园,在园儿童三年共计65908名,在充分考虑样本代表性的基础下,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3-6岁儿童1万名进行调查。为保证收到1万名正确的调查问卷,实际调查1万2千名0-14岁儿童。按比例计算出每年应抽查的总数,然后随机抽取学校、幼儿园、社区或居委会发放调查表。调查表内容按照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制定的统一表格。回收率要达到95%以上。

1.2 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在研究人群中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呼吸系统健康状况、诊疗情况等,调查人员均为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儿保科工作人员,以曾被医生诊断为哮喘的儿童作为哮喘患儿。儿童哮喘诊断标准依据第七版儿科学[1]。排除婴幼儿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及可疑哮喘的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运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12000份,收回有效调查问卷11756份,回收率98.0%。

2.2 哮喘的发病情况

2010-2012年威海市3-6岁儿童哮喘的患病情况统计表(见表1)。

3 结论

从表中可以看出2010-2012年三年中,儿童哮喘发病率具有显著差异(P

4 讨论

支气管哮喘是儿童最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之一。近年来,世界各国哮喘患病率都有上升趋势,如美国、英国等近二年喘息发病率在10-30%之间[2]。本次初步调查可以看出威海市3-6儿童哮喘患病率2010-2012这3年之间平均为7.51%,明显高于全国累计平均患病率1.97%[3]。

本次调查结果儿童哮喘患病率不仅明显升高,且呈逐渐上升趋势。可能与年龄小、器官发育不良、免疫功能低下,加上季节变换易发生呼吸道感染诱发哮喘,本次调查结果另外显示65%的哮喘患儿家长对哮喘相关的危险因素都不知晓或所知甚少,38%的确诊患儿未能进行系统正规治疗。有资料显示:幼儿哮喘未经治疗至成年后30%可不发作,而早期规范化治疗至成年后95%不发作。因此,在幼儿、儿童期早期诊断、早期规范化治疗是减少累积患病率的关键。目前认为哮喘作为一种慢性疾病,可通过预防药物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而得以很好的控制,显著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治疗主要是规范化的吸入疗法。广大家长对于哮喘相关的危险因素不甚了解。

哮喘发病率无逐年下降趋势,说明人们对儿童哮喘的防治知识认识不足,绝大多数儿童未得到合理有效的治疗,因此,进一步加强医学科普知识宣传,提高人们对儿童哮喘病的认识,规范哮喘患儿的诊断和治疗,逐步建立与完善哮喘防治网络,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降低哮喘发病率,提高治愈率,有效控制哮喘有至关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01.

第3篇: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范文

带宝宝去保健科接种疫苗时, 医生会让你选择一些自费疫苗,流感疫苗、轮状病毒疫苗、流脑疫苗……这些疫苗从字面上就能知道预防什么病。可是,在听到Hib疫苗时,很多家长都不太明白:这种疫苗能预防什么病?

认识Hib

Hib虽然全名叫b型流感嗜血杆菌,但和流感没有任何关系,它是嗜血杆菌属中最多见的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球杆菌,是导致小儿脑膜炎、肺炎、败血症、会厌炎、蜂窝组织炎、心包炎、脊髓炎等多种严重的侵袭性疾病的主要致病菌。

Hib生存能力较差,离开了人体,在无机物体表面就不能生存。它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还可能因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传播。Hib在上呼吸道能存活相当长的时间,在人体抵抗力下降时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引发浆膜系统的感染。

父母必读相关链接

我国7省市不同地区健康人群Hib自然抗体水平研究结果表明,6个月~5岁儿童平均抗体含量0.15μg/ml,低于短期保护效果所要求的≥0.15μg/ml;6岁至成年人达1~1.5μg/ml,具有长期保护作用。说明6个月~5岁的孩子为Hib的易感人群。

感染Hib的典型特点

Hib感染的特点是四高一低:即发病率高、耐药性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感染多发生在低龄婴幼儿中。

发病率高

在Hib疫苗使用之前,侵袭性Hib感染的年发病率为8~60/10万。近年来的研究资料表明,Hib已逐渐成为我国儿童肺炎的首位致病菌。我国有医院临床研究提示,儿童肺炎中Hib阳性率达34.3%。

Hib感染最严重的临床表现是脑膜炎。既往研究显示,Hib脑膜炎在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中占51.3%。除脑膜炎和肺炎外,Hib感染还可表现为关节炎、蜂窝组织炎、会厌炎、心包炎、骨髓炎、败血症等。

耐药性高

耐药性问题在全球越来越普遍,特别是发展中国家,随着过度使用抗生素的情况日益严重,一方面使耐药株增加,另一方面使同一菌株对多种抗生素耐药,使Hib疾病的治疗走入困境。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是目前最有效的降低耐药株疾病负担的手段。

死亡率高

Hib脑膜炎和肺炎在全世界每年导致38万~50万例小于5岁的孩子死亡。即使早期开展适当治疗,发达国家5岁以下儿童Hib脑膜炎病死率仍为2%~5%;在发展中国家,Hib是细菌性脑膜炎死亡的首要原因,是细菌性肺炎死亡的第二位原因,病死率分别高达30%和2%~25%。

致残率高

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孩子患Hib脑膜炎后,即使早期开展适当治疗也会有15%~30%的孩子遗留永久性神经系统后遗症,如听力损失、语言障碍或语言功能发育迟缓、精神发育迟缓、学习能力障碍、运动机能损伤及惊厥等。

低龄婴幼儿易感

Hib疾病最显著的特征是其易感性与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危害越大。部分6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通过胎儿期母体遗留的IgG抗体和母乳喂养而获得被动免疫。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的被动抗体水平不断下降,患病率会逐渐上升,所以,6~11个月为发病年龄的高峰,12个月前发生的侵袭性Hib疾病占全部病例的60%。此后发病率开始下降,5岁以后就比较少见了,占全部病例的比例不到10%。

接种疫苗:最有效的预防方法

接种疫苗是目前预防Hib疾病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国使用的Hib疫苗主要是以破伤风类毒素为载体的结合疫苗(如安尔宝)。

常规接种程序(3+1)

月龄 接种

两个月 首次接种

3~4个月 第二次接种

4~5个月 第三次接种

15~18个月 加强

备注:所有状况稳定的早产儿与低出生体重儿接种程序与正常宝宝一样,以实际出生两月龄后开始接种。

如果宝宝在6个月内没有进行基础免疫接种,可以采取补漏程序:起始接种年龄为7~12月龄,基础免疫2剂,间隔2个月(如7、9个月),15~18个月加强1 剂;起始接种年龄为12~59月龄,接种一剂即可。

父母必读 特别提醒

由于Hib对低龄宝宝危害最大,所以,最好在宝宝满两月龄后尽早接种,这样当宝宝半岁后进入Hib发病高峰期时,3针基础免疫产生的抗体就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了。当然,为确保得到长期、足够的保护,最好完成全部免疫程序。

Hib 疫苗可与其他疫苗在同一天不同部位接种,也可在不同天、不同部位接种。接种部位可选择大腿前外侧或臀部肌肉,由于大腿前外侧肌肉丰厚且附近没有重要的神经、血管通过,在这个部位接种安全性高、吸收好,局部反应也较少。

日常预防:洗手+通风

Hib主要通过飞沫及直接接触呼吸道分泌物传播,所以预防措施和预防其他呼吸道疾病一样,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要勤洗手,特别是从人群密集的地方如幼儿园、学校、医院、商场等处回家,接触过公共设施如扶手、门柄、电梯按钮等都应及时洗手,并且要从小教孩子按照“湿、搓、冲、捧、擦”五步洗手法有效洗手,每次洗手时间在30 秒钟以上,才能有效防止细菌的传播。此外,还要经常让宝宝漱口,给他清洁鼻腔,以减少细菌在口咽部、鼻腔定植的机会,起到更好的预防效果。

计划外疫苗小常识: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 疫苗

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容易侵袭5岁(尤其是1岁以下)儿童,是引起脑膜炎、肺炎等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和残疾。Hib疫苗可有效预防Hib 肺炎和Hib 脑膜炎,我国从1997 年开始引入接种Hib疫苗(商品名:安尔宝)进行疾病预防,目前大多数欧美发达国家都将Hib 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内免疫。

第4篇: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流感嗜血杆菌;Hib疾病预防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3)09-0086-02

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缩写Hi),是一种没有运动能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引发婴幼儿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菌之一。Hi分为无荚膜型及有荚膜型两个大类。无荚膜型大多引起成人及儿童局部感染,如中耳炎、鼻窦炎、慢性支气管炎重复感染等,无荚膜型Hi在人群中的鼻咽部带菌率达到50%~80%。有荚膜型Hi的荚膜由多糖组成,并根据其不同的组成荚膜的多糖成分而将其分成a、b、c、d、e、f等6个血清型,其中b型(Hib)致病力最强,荚膜多糖是Hib主要的致病毒力因子,其引起的最常见的侵袭性疾病类型是脑膜炎、肺炎、败血症、化脓性关节炎和蜂窝组织炎等,脑膜炎是侵袭性Hib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WHO2010年数据显示,全球仍有150万儿童死于可以疫苗预防的疾病,其中199000儿童是可以Hib疫苗预防的,占可疫苗预防的死亡人数13.3%,Hib侵袭性疾病现今仍是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难题,WHO、GAVI等卫生组织对全球的Hib疫苗支持力度也在不断加强。

1流行病学

1.1传染源

人类是现知的Hib的唯一宿主,患Hib引起的疾病患者及病菌携带者都是Hib的传染源,携带者数量远超发病者数目,大多数的病菌传播是通过与病菌携带者接触发生的。Hib广泛的寄居于人的上呼吸道部位,主要是通过空气飞沫及密切接触进行传播。Hib在咽喉部受到感染,在一般情况下是无症状携带的,并且可持续长达数月,但是当感染者免疫力降低等情况出现时,少数人会出现侵袭性感染疾病。这也是为什么Hib疾病基本都出现在5岁以下婴幼儿中的原因。如图1所示,Hib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播至宿主,寄居在鼻咽部,可引发咽喉炎、会厌炎,并可传染给下一个宿主。定居在鼻咽部的Hib突破上皮组织,进入血液,引发菌血症,并扩散至骨髓膜或关节处进行繁殖,引发关节炎,增殖的Hib又再次进入血液,引发败血症,扩散至肺部和心包引发肺炎和心包炎;如果突破脑血屏障,则会引发化脓性脑膜炎。Hib在咽喉部位携带的发生率各国地区不同,在发达国家,携带率仅为1%~4%;在我国也有一些研究表明Hi携带率较高,上海市为20.9%~37.9%、福州市为10.93%~32.75%、北京市为32.2%~37.0%。

1.2发病率和病死率

在Hib疫苗使用之前,Hib引发的侵袭性感染是欧美地区小儿严重细菌感染的常见病原菌,Hib所致侵袭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在欧美国家地区高达30~600/10万,病死率5%,致残率达到30%~40%。但疫苗广泛推广前,5岁以下儿童Hib疾病发病率,不同地区报告的差异也很大,如美国每年会有1.5万名5岁以下儿童患Hib侵袭性脑膜炎,7500名患全身性Hib感染,发病率为60/10万。英国和澳大利亚则分别为18~33/10万,32.9/10万。

不同人种的Hib疾病率也有很大的差异,例如5岁以下儿童中,美国印第安人、爱斯基摩人Hib脑膜炎的发病率高达500/10万,北欧国家地区Hib脑膜炎的发病率则为26~35/10万,西欧地区则为25~28/10万。至20世纪80年代,欧美各国将Hib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之后,这些国家的Hib疾病的发病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2002年,欧盟国家中Hib疾病发生率最高的两个国家是英国(5岁以下4.3/10万人)和爱尔兰(5岁以下2.6/10万人)。在美国,2006年,5岁以下儿童Hib疾病发生率为0.21/10万人,有29名确诊为Hib疾病的儿童,及179名未确诊亚型的Hi疾病患者,其中大部分是没有接种Hib疫苗的。20世纪90年代初,杨永弘等人通过在合肥市的调查研究,推测我国5岁以下儿童Hib侵袭性脑膜炎的发病率为10.4/10万。但是整个人群的Hib疾病发病率尚不清楚,有研究文献表明,亚洲地区,5岁以下儿童Hib侵袭性脑膜炎的发病率在韩国为4.3/10万,在越南为9.8/10万,在中国为1.8/10万,在泰国为3.6/10万。表明亚洲地区很多国家在未将Hib疫苗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的情况下,Hib的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发达国家疫苗使用前的水平,除了人群,种族等差别外,可能跟这些地区普遍滥用抗生素以及监测水平有关。

1.3流行特点

1.3.1季节分布

Hib的流行发病季节在不同国家地区的报导也有差异,多数文献报导Hib感染的季节分布呈双峰形。以秋冬季节为一高峰,春季为另一高峰。一般地区以冬季发病率较高,夏季最低,但也有特殊的如以色列的贝都因人(阿拉伯人)则是以夏季为感染高峰,有文献研究认为冬季感染高峰主要与环境温度低、呼吸道黏膜的特异性免疫功能以及菌株自身抗原性强弱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使Hib很容易在人体呼吸道成功寄居,继而引发感染。

1.3.2人群分布

Hib感染后发生侵袭性疾病的风险与个体Hib免疫水平有关。新生儿体内的Hib抗体流行率较高,主要是被动的母传抗体,抗体滴度在3~4个月龄时达到最高峰,由于自然暴露在Hib或者其他有交叉反应的抗原的病原菌下,儿童早期抗体浓度会逐渐上升,所以新生儿中,Hib侵袭性疾病的发病率较低,但随着抗体浓度的下降,在婴幼儿中期发病率达到一个高峰高峰,随着人体免疫系统的完善逐渐下降。所以,Hib感染一般均发生在5岁以下儿童中,其中大部分发病又集中在2岁以下儿童。在以色列的一份调查表明,该地区95%的Hib脑膜炎发生在18月龄以下的儿童中。发病年龄偏小,是Hib感染的一个突出特点。

从性别区分来说,总体上Hib感染的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这种男性儿童较女性易患Hib感染同男性儿童易患各种感染性疾病相一致,与感染的机会有关。

1.3.3地区分布

Hib感染疾病在世界各地区广泛分布,大部分地区都有Hib疾病的报导,但各地区的流行强度有一定差异。在疫苗使用之前,欧美地区的Hib疾病发病率很高,但不同地区5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差异很大。亚洲尤其是我国Hib的发病率远低于欧美国家使用疫苗前的水平,这与我国滥用抗生素有关,也跟对Hib疾病的监测有关,大部分家长不愿儿童接受肺穿刺寻找病原等情况,导致病原学研究并非非常准确。

2预防控制

2.1哺乳喂养

对小于6月龄儿童,母乳喂养能提供大于90%的保护率,尽管在婴幼儿保健中,某些与母乳喂养相关的原因尚未发现,乳汁中抗体可能对鼻咽定居Hib有影响。母乳的缺乏和哺乳喂养期的缩短使婴幼儿患Hib疾病的风险增高。

2.2被动免疫

用超免疫球蛋白制剂作被动免疫疗法,对高危婴儿侵袭性Hib疾病可提供长达4个月的保护期。

2.3化学预防

化学预防主要应用于在发现首发病例后,利用化学措施防止继发性传染疾病的危险,特别是托儿所等婴幼儿集中的机构,在出现首发病例后,应立即采取化学预防措施,即采用口服利福平的方式预防,可最大限度地降低续发感染Hib疾病的风险。利福平服用每日一次,按20mg/kg口服(最大剂量600mg)连续服用4天,一月龄以下儿童剂量减半,这种预防可降低续发感染Hib疾病的风险至1/6以下。

2.4疫苗预防

20世纪80-90年代,Robbins等、Marburg等、Anderson等分别对Hib多糖结合疫苗进行了深入研究,成功开发几种不同的Hib荚膜多糖结合疫苗。之后随着Hib疫苗的推广应用,世界各地区Hib疾病的发病率大大降低,证明了其疫苗的有效性。目前市场上主要Hib荚膜多糖结合疫苗种类如下表:

参考文献

[1]杨永弘,沈叙庄.重视儿科感染性疾病,关注疫苗与抗生素的合理应用[J].中华儿科,2002,40(4):193–195.

[2]王亚娟.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儿科学分册,1997,24(5):263-266.

[3]郑建红.流感嗜血杆菌在临床感染中的特点[J].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1996,23(5):209-212.

[4]Anonymous.Global Programme for V accinces and Immunizati on(GPV).The WHO position paper on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conjugate vaccines[J].Week lyep- idemiological Record, 1998, 73(10): 64- 68.

[5]沈叙庄.小儿嗜血流感杆菌感染流行病学及预防[J].临床儿科,1992,10(4):281-283.

[6]Ferreccio C, Ortiz E, Astroza L, et al. A population -based retrospective assessment of the disease burden resulting frominvasive Haemopbilus influenzae in infants and young children in Santiago,Chile[J]. PediatrInfect Dis J,1990,9(7):488 – 494.

[7]Shaun K Morris, William J Moss, Neal Halsey.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conjugate vaccine use and electiveness[J]. Lancet Infect Dis 2008; 8: 435–43.

[8]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Committee on Infectious Diseases. 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 conjugate vaccines: recommendations for immunization of infants and children 2 months of age and older: update[J].Pediatrics 1991; 88: 169–72.

[9]陈翠贞,赵政.流行性感冒杆菌脑膜炎[J].中华医学,1948,34(3):127–130.

[10]黄达枢.婴儿感冒杆菌脑膜炎[J].中华儿科,1955,6(2):116–119.

第5篇:呼吸道疾病预防措施范文

【关键词】 地震 传染性疾病 预防策略

Abstract: Earthquake is one of the most devastating natural disaster. Earthquakes present a major threat to mankind. Earthquakes have a rapid onset, broad impact, and produce many factors that work synergistically to increase the risk of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caused by communicable diseases. The primary goal of emergency health interventions is to prevent epidemics and improve deteriorating health conditions among the population affected. Major disease outbreak can be avoided by providing effective intervention efforts in a timely and coordinated fashion. This article presents a review of some of the major strategries relevant to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for earthquakes.

Key words: earthquake; communicable diseases; preventive strategies

地震是一种巨大的自然灾害,其本身主要取决于大自然的营造力。在各种灾害中,地震以其爆发之突然和破坏力之强而号称群害之首,地震不仅给灾区的基础设施、住房和公共场所和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还可以引起一系列的其它灾害,包括火灾、水灾和煤气、有毒气体泄漏,细菌、放射物扩散、瘟疫等对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的次生灾害。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地震灾害后往往导致传染病发生率增加。2008年5月以我国汶川为震中的8.0级大地震造成了城镇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居民生存条件、医疗机构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等的极大破坏。张玉润等[1]描述了地震灾区现场在紧急状态下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策略。本文对地震后灾区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对策进行综述。

1 历史上地震后传染病爆发流行的回顾

历史的事实告诉我们, 地震、洪灾等自然灾害过后, 往往在灾区会出现传染病的流行或爆发,使得“大灾之后必有大疫”几乎成为骇人的必然规律。1556年,陕西发生大地震,当时受灾死亡10万人,而次年发生的瘟疫竟又夺去了70多万人的生命;1945年唐山附近的滦县地震后,许多村庄疫病流行;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幸存下来的人们,面临着瘟疫的严重威胁,震后第3天,肠胃消化系统传染病如肠炎、痢疾发生了,并迅速蔓延开来,在震后一个星期左右,达到了高峰,1976年8月份肠炎和痢疾的发病率,比上年同期,竟高出几十倍乃至上百倍[2];2001年6月秘鲁发生的地震,在农村,缺少避难所和低温条件,使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增加,在塔克纳的部分地区,人数增长了3倍。流行病检测结果表明,结膜炎和急性腹泻也出现增长[3];2005年10月8日在印度詹木喀什米尔发生了地震,2005年10月14日到2005年12月17日总共发生了1783例急性腹泻病例,4岁以下儿童的罹患率为20%[4]。

然而, 2007年6月3日普洱地震后, 在灾区宁洱却没有出现任何疫情的爆发和流行, 疾病的发病率和以往同时期保持相对稳定的水平[5];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后,抗震指挥部及时从全国各地调派卫生防疫人员到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工作,包括:环境、饮用水、食品卫生监督、消毒杀虫、传染病疫情检测、卫生宣教、心理治疗等。卫生部发言人说,迄今四川灾区未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说明大灾之后可无大疫,关键是突出预防为主,强化灾区的传染病防治工作。

2 地震后传染病的流行的原因

2.1 传染源普遍存在

传染源包括有病原体排出的人和动物,如患传染病尚在传染期的病人、人群中携带病原体的健康人、患人畜共患病的动物、畜群中携带病原体的动物, 此外在外环境水域、土壤等存活的腐生性病原体或芽胞也可使人致病,比如破伤风、气性坏疽、军团病。特大地震发生时,会导致家禽等陆生动物被埋在地下,其尸体腐烂后污染环境和空气,如果灾区气温逐渐升高,更适宜病原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如遇雨水冲刷会导致病原微生物污染面扩大。

2.2 各种传播途径容易实现

强烈地震发生后,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都遭到严重的破坏,人们的生活在瞬间发生巨大变化,原有的衣食住行医疗保健等条件顷刻消失,大多数灾民生活在临时搭建的帐篷,灾民安置密集,大量救援人员进入灾区,人员流动频繁,这些都增加了呼吸道疾病传播的危险;同样野生动物与传病媒介的栖息环境也遭破坏,大量迁徙,使人类接触野生动物和传病媒介昆虫的机会大大增加,从而增加了经虫媒传播疾病发生的危险;地震引发的房屋倒塌、地面裂缝、山体坍塌、江河污染等可能造成人员外伤, 易引起破伤风、钩端螺旋体病和经土壤传播的疾病的发生;在地震灾害中,很多供水设施遭到破坏,在2001年6月秘鲁发生的地震中,塔克纳、阿雷基帕和莫克瓜省的各区中的335 个供水系统中有30% 被破坏和15% 被摧毁。在塔克纳有一半的供水系统倒塌,迫使近70% 的受灾居民要饮用那些来源不安全的水,水源含砷及铁过高或是被严重污染[7],很容易发生饮水污染,导致大规模的传染病爆发,如:2005年10月8日在印度詹木喀什米尔发生了地震, 4岁以下儿童急性腹泻的罹患率为20%,调查发现,震后饮用未经煮沸或加氯消毒的河水或自来水感染轮状病毒是引起急性腹泻爆发的主要原因,在婴幼儿中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和人与人之间接触传播[4]。

地震导致供电的中断可影响一些冰箱和冷库的正常运行,会导致许多储藏的食品变质和腐败,并且在很多临时安置点缺少加热食物的器具和条件,所以很容易导致食物中毒、感染性腹泻等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如不有效控制,会造成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其他一些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如细菌性痢疾、伤寒、甲型肝炎、霍乱和食源性疾病,血吸虫病、疟疾、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鼠疫、狂犬病、炭疽等也容易在灾区传播流行。

2.3 人群易感性增加

地震后,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人群暴露于各种危险因素中,人员伤亡惨重、病菌病毒扩散,饮用水和食物受到污染,幸存者日常生活十分困难,体质严重下降,灾民们惊恐、悲痛、心理创伤,加上经历灾害和失去亲人的痛苦,很多人出现心理疾病,甚至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8],人群免疫水平急剧低下,对传染病的易感性增加,有些灾民的基础疾病也会加重,如结核病、高血压、糖尿病和皮肤病等。若受灾地区属于某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流行区,其他地区来支援救灾的人员,由于缺乏对这些病的免疫力,易感性很高,容易发病,如:中国国际救援队一行40 人,于2005年1月11日至26日赴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执行海啸灾区紧急救援任务,营地设在亚齐市机场旁的沼泽地里,时属热带雨季,宿营地杂草丛生,积水较多,在此期间,6名救援队员被蜱咬伤[9]。

2.4 其他影响因素

地震后医疗卫生、疾病控制等专业机构常遭到较严重的破坏,专业人员伤亡失散,对传染病失去早期发现与早期控制的能力;防治传染病及消毒杀虫的药品、器材、疫苗临时奇缺。

3 地震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对策

3.1 控制传染源

3.1.1 灾区临时安置点的环境卫生

地震灾后,许多建筑遭毁灭性破坏,居民多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帐篷中或露宿。为预防传染病的流行,应该保证最适宜的环境卫生,临时安置点不能太集中;尽量选择在安全地带,要防止滑坡、泥石流再次造成对灾民的危害;不能离水源太近,防止生活垃圾污染水源,造成介水传染病的流行;厕所应设置在离江河、饮用水源保护区较远和居住区下风向的适宜地点,厕所地址离江河50 m以外的,一般可不作防渗漏处理,凡在离江河50 m以内的和在饮用水源保护区的必须采取水泥或防渗塑料膜作防渗漏处理,厕所要落实专人管理,每天进行灭蚊蝇消杀,粪便每日施加生石灰或漂白粉消毒。大便坑内粪便每积存40 ~ 50 cm时用草木灰或泥土覆盖一次,最后覆土掩埋。粪便是苍蝇的理想繁殖场所,因此,应每天收集粪便,最后通过严密包装或挖深沟、做成堆肥进行处理。防止苍蝇、蚊虫的繁殖,及时处理污水和垃圾,定期喷洒有机磷酸盐、DDT、BHC等杀虫药剂消灭苍蝇和蚊虫。煤油中混入0.1%的除虫菊和5%的DDT灭蝇混合剂是非常有效的[7]。

3.1.2 人和动物尸体妥善处理

地震往往使很多人和动物丧生,如果不及时对这些尸体进行妥善处理,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不仅影响环境,而且还会导致传染病的流行,因此,应尽早地把死尸转移焚化、埋掉。也可在每具尸体上盖上干草或用煤油浸泡过的稻草以同样方法烧掉。其目的是通过炭化使尸体表面无菌,一些尸体在被埋之前,应打开尸体的腹腔和肠,使腐败的气味排出。否则,尸体膨胀很大,经常使地面裂开[10]。埋葬尸体的地方应始终远离饮用水源。要在地坑里的尸体上方和地表面喷撒熟石灰。从事处理的人员应备有特殊的工作服、橡皮手套和口罩,一天工作结束后应把他们使用过的这些东西进行消毒。全体人员要用消毒剂和肥皂,进行彻底地冲洗。

3.1.3 传染病监测

地震后可能出现的洪水和大雨会增加常见腹泻病等传染病的发病率,临时安置点因为人口过度密集,容易导致呼吸系统疾病的传播和流行,因此,在地震后应尽早开展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监测,为抗震指挥部及时做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WHO 建议在整个受灾地区另外建立监测系统,以便为可能发生的传染性疾病,特别是在那些因地震而无家可归的人群中可能发生的传染病提供适当的警报[11]。

在受灾地区应基于各个医疗救护场所建立一个定期的资料报道和收集的可靠体系,提高疫情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以便迅速分析的疾病发生率。一旦发生了传染病的流行或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要及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结合实验室的检查结果,确定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时采取果断措施,将其控制在最小范围并尽快予以扑灭[12]。

2008年5月12日中国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灾区的传染病直报网络受到严重破坏,卫生部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紧急开发了基于手机报告方式的疫情应急报告系统,在计算机网络直报系统恢复前,四川灾区将利用手机直接报告灾区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一步加强传染病监测与报告工作,严格实行疫情零报告和日报告制度[13]。

2006年5月27日,印度尼西亚日惹地区地震造成5 700多人死亡,20 000人受伤,班图尔县是重灾区之一。印尼日惹地区靠近印度洋,位于赤道南部4度,该地区当时正值旱季,平均气温30℃,最高可达40 ℃[14]。在灾后第6天,首先发现急性细菌性痢疾病例,随后的几天内,又查出痢疾患者5例。救援医疗队通过对这6例患者进行了详尽的流行病学调查,并及时控制、治疗,采取切断传播途径,对灾区居民进行防治肠道传染病卫生宣传教育等措施,及时通报当地政府和灾区世界卫生组织,为疫情的监控和采取防治措施提供了决策依据。随着灾区重建的开始,居民的生活、饮食、居住卫生条件的改善,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得到控制[15]。

3.2 切断传播途径

3.2.1 加强饮用水卫生监督

有效地净化饮用水和为灾民提供无害的饮水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是预防介水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饮用水中加氯消毒是最普通和有效的方法。用漂白粉或漂白粉精片消毒生活饮用水,漂白粉中有效氯的含量不应低于25%,临时供水的水源应进行水质检验[16]。

由于地振动、断层作用、斜坡断裂、滑坡、局部沉陷、液化作用和供电事故,使城市供水系统遭到破坏。由于地下饮水管道系统和污水管道系统损坏,可能发生饮水供应的交叉污染。对供电系统进行必要的检修和修复工作之后,应用50 mg/L的漂白粉溶液对整个供水系统进行24 h消毒。之后,应放空主要分布的输送管道并再用饮水冲洗。但在消毒工作完毕后,在把饮水总管道并入供水系统之前,应取水样进行细菌学分析,对用户饮水应进行游离余氯的测定,以确保饮水的安全[10]。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要做好饮用水的监督监测,加强集中式供水、灾区临时供水、自备水、井水、分散式供水消毒及指导,确保饮用水卫生安全。

3.2.2 加强食品卫生监督

卫生执法监督机构要加强灾区灾后食品生产经营和餐馆(含学校食堂)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假冒伪劣、过期、腐败变质的食品流向灾区,严防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国内外的调查研究发现,有因为食用捐赠食品而发生食物中毒的事件[17]。为保证良好的食品卫生,应对灾民进行食品卫生的宣传教育:①必须保护所有食品,以防苍蝇、蚊虫和老鼠;②不吃生冷食物、不吃腐败变质或受潮霉变的食品、不吃死亡的禽畜;③应坚持对烹调和食品管理者进行定期医疗检查和个人卫生检查等。如果能及时有效地提供相应医疗卫生服务、卫生饮用水和提倡讲究个人卫生等措施,可以使各种腹泻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降到最低程度。

3.2.3 加强环境卫生监督

加强灾区环境卫生的监督,如水源、粪便、垃圾等,建立卫生标准,建立制度,指导做好粪便和垃圾的无害性处理,以保持环境清洁。挖简易厕所,做到大便入坑,及时清除粪便或用土覆盖。对垃圾污物进行掩埋或焚烧,用1.5 %含氯消毒剂健之素喷雾洗消帐篷内外,喷洒杀虫剂杀灭蚊蝇[8]。

3.2.4 预防虫媒传染病、经接触和土壤传播的疾病的流行

地震灾区应采取灭蚊、防蚊和预防接种为主的综合措施,注意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黑热病等虫媒传染病。在受灾期间, 应做好个人防护, 避免被蚊虫叮咬。夜间露宿或夜间野外劳动时, 暴露的皮肤最好涂抹防蚊油, 或者使用驱蚊药。应注意使破损伤口不与土壤直接接触,条件许可时, 对各种原因引起皮肤破损的人员及时注射破伤风抗毒素, 对伤口进行清创和缝合, 受伤严重者应送医院救治。

3.2.4 加强动物疫情的监测

地震后,幸存动物也面临营养缺乏、管理不善等问题,如果不加强预防,不仅容易导致人间各种疾病的爆发,更容易导致重大动物疫情爆发,尤其是自然疫源性疾病和人兽共患病,对灾区人民构成严重威胁[18]。疾病预防部门应及时与畜牧兽医部门互通信息,严防鼠疫、流行性出血热、炭疽等疾病的发生或流行。预防控制疾病发生,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是震后防疫人员的首要任务。而开展对震区居民的生活饮用水、食品和传染病相关检测、监测及其危险因素评估,则是预防控制疾病发生,做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关键环节[19]。

3.3 保护易感人群

3.3.1 预防接种

对于地震灾害后容易发生的传染病,并且通过接种疫苗可以预防发病和流行的,应及时对灾区居民进行免疫接种。如:①病毒性肝炎,通过注射有免疫力的健康人血球蛋白,可以控制甲肝发病率;②破伤风,对所有存在伤口感染、污泥弄脏的伤口、划破或扎破的伤口以及皮下组织受损害的伤口的危险人群,应注射预防破伤风的抗毒素;③狂犬病,在地震灾害中狗被激怒或出现异常的行为,所以很容易出现被狗咬的事件,应该及时的注射狂犬疫苗。还要积极保护救灾人员,减少他们受传染病、寄生虫病感染的机会,尤其是受灾地区属于某传染病或寄生虫病流行区,其他地区来支援救灾的人员,由于缺乏对这些病的免疫力,容易感染发病。国际救援人员,也应事先接种必要的疫苗[20]。

2008年6月4日,在国家疾控中心的指导下,在援助灾区的各军地医疗、防疫工作队的全力协助下,汶川县的医疗卫生人员在汶川城区及威绵片区的6个乡镇启动了甲肝疫苗群体接种工作,对18月龄至14周岁的灾区所有儿童接种一剂甲肝灭活疫苗[21],这是保证四川灾区没有发生甲肝疫情的积极有效措施。

3.3.2 开展卫生宣传教育

开展卫生防疫的基本知识培训、宣传教育,包括救援人员和灾区居民,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如:进行有关安全饮水的重要性和不吃生冷食物的教育。另外也应进行关于保护环境卫生及正确使用临时修建的清洁工程装置的教育,如临时公共厕所等。还有关于地震后常见疾病的自我预防保健措施的教育,由于暴露感染机会增多,媒介昆虫大量孳生,如登革热、疟疾、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恙虫病、黑热病、人禽流感、狂犬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的危险也增加[22]。应该把在灾区群众中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活动,作为救援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新疆巴楚-伽师、昭苏、云南大姚、阿尔及利亚、伊朗巴姆、印尼亚齐、巴基斯坦等地震灾区,指导灾民消毒饮用水,传授地震避险知识,指导搭建防震棚和妥善处理死亡禽、畜,还对灾民进行了心理干预,为减少地震带来的次生灾害,预防疫情和心理疾病的发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高度赞扬,真正起到了宣传队和播种机的作用[23]。

3.3.3 对灾民和救援人员心理上的治疗

灾后大量灾民出现恐惧、焦虑、失眠、精神失常、精神恍惚等各种心理创伤症状[24]。地震灾害作为一种心理应激源与身心健康的关系早已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般人群中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 ~ 14%,高危人群患病率为3% ~ 58%[25]。本次以汶川为中心的8.0级大地震后,转移安置灾民和异地治疗的震区伤员中,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14.1%和16.2%[26,27],属于创伤后应急障碍的高危人群。地震灾害作为一种负性事件影响人群心理健康,往往对灾区居民和救援人员造成心理创伤。严重心理应激不仅可以造成近期心理危害,而且还可以造成对心身健康的远期影响。在经历严重的地震灾害后,对受害群体及时实施长期的心身健康的照顾和心理咨询,必将为提高受害群体的健康水平产生积极的作用。

4 小 结

地震是一种常见的强度和破坏范围不定的自然现象。每年有数百万地震事件被遍布在全球的无数地震仪所记录,其中有一些地震导致大的灾难[10]。人类没有阻止地震发生的能力,但是可以通过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预防地震后次生灾害的影响,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提供有力的支持。自然环境破坏,生活环境污染,极易出现肠道传染病,如痢疾、霍乱等疫情。事实证明,只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手段,地震不一定会引起流行病,也不会使震前的流行病进一步恶化。根据以往的调查表明,受灾最严重的方面有:卫生、供水、卫生设备、食品和临时住房。主要的疾病威胁是与缺乏安全饮用水有关的介水传播性疾病和与人口过度密集有关的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按照传染病防治原则,采取控制、治疗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提高易感染人群的自身抵抗力等措施,对防止地震后传染病的流行具有积极意义[16]。疫情监测是指导灾后疾病防控工作的有效措施。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发生和流行动态,及时报告疫情,做好疫情的预测预警工作,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张玉润,郝元涛. 地震灾区现场紧急状态下传染病风险因素与防控策略[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375-378.

[2]李 平. 唐山地震中的次生灾害[J]. 中国减灾杂志, 2003,(2):32-33.

[3]曾 光, 訾维廉, 于国伟, 等.中国两次特大自然灾害后的公共卫生服务[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1, 22(2):87-89.

[4] Karmaker S, Rathore AS, Kadir SM, et al. Post-earthquake outbreak of rotavirus gastroenteritis in Kashmir(India): An epidemiological analysis[J]. Public Health, 2008,(Epub ahead of print)

[5] 李跃斌. 普洱地震中的卫生防疫工作纪实[J]. 防灾博览, 2007,4:31-32.

[6]卫生部:迄今灾区无重大传染病疫情 防灾任务仍然艰巨[EB/OL]. http://gb.cri.cn/18824/2008/06/10/2225@2092488.html

[7] Rocha JL, Christoplos I. Disasters mitigation and Preparedness on the Nicaraguan post-Mitch agenda [J]. Disasters, 2001,25(3):240-250.

[8] 马 萍,潘集阳.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预测因素[J].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08,29(4):379-342.

[9]李向晖,程纪群,刘爱兵,等. 印尼海啸灾区救援中的卫生防疫工作[J]. 中国急救医学,2005,4(25):275-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