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心理素质报告范文

心理素质报告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素质报告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心理素质报告

第1篇:心理素质报告范文

关键词:素质教育 基本文明教育 人生观教育 持久战

文明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从小学到大学进行了长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为的是实现学生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优良素质的塑造。但在校园里看到的情景,使我们不得不深深思考:十几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现在大学生自身道德素质方面的效果有着极大的反差,不同程度地表现为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轻视劳动以及校园中的不文明行为、不礼貌现象增多。到了大学,我们培养的目标应该是使学生不仅掌握较为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而且要使学生在思想政治觉悟和伦理道德水平等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然而,近年来,在部分大学生中,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持不太重视的态度。使得现在对大学生进行基础文明教育,成为社会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当今大学生中,不讲卫生,不懂礼貌,不讲公德,浪费粮食、水电等不文明现象比比皆是:买饭时乱挤一通,见到老师不打招呼,考试作弊成风,在课桌和墙壁上乱涂乱画,等等。这些都显示了大学生的道德素质水平远远不及他们的文化水平。这确实令人挺担忧的。一些大学生对政治不感兴趣,不愿参加《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政治学习。其突出地表现在“四多”上:即借故请假的多,无故缺席的多,迟到早退的多,上政治课看业务书的多。在调查中发现,约有10%的大学生无理想,大多数的大学生只有职业理想,1/3的大学生有政治理想或带有政治色彩的职业理想,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重视。而有些人认为思想道德课没有用处,将来找工作时,用人单位主要看学生手中有多少证书,学过多少专业知识。少数学生还认为,思想道德素质再好,也不能顶饭吃,何必自寻烦恼,自己折磨自己呢?这些认识直接妨碍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很不利。

这种状况是多方面造成的。首先,由于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的文化教育普及程度还处于较低的发展层次,精神文明水平还不高。表现在家庭教育方面,许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单方面的事情,忽视家庭教育,或者由于家庭知识构成较低,家长教育方式简单粗暴,使学生接受的家庭教育片面而简单。特别是近几年来,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高,对他们的家庭教育不当所产生的群体性道德教育偏差,也越来越明显地表现出来。其次,在学校教育方面,由于我国一直是考试教育,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系统而完善的制度,大多数中学盲目追求升学率,道德教育形同虚设,使学生只注重考试成绩,不重视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而“教书育人,有些教师往往是只教书,而缺乏寓于教书中的育人和缺乏‘授业’中的“传道”。”[①]这也是重要的一方面。进入大学后,学生的道德水平难于同知识智力水平相符合。而以前对大学生在舆论上的吹捧,也使许多大学生对自我评价过高,认为不再需要德育方面的修养,在这方面更加放松。另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如“一切向钱看”,腐败现象等,也对道德教育工作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

对学生进行基本文明素质教育是手段,通过基本文明教育建立良好的校风,培养合格人才才是目的。要实现这一要求,基本文明教育必须分三步走,或者说应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2篇:心理素质报告范文

关键词: 学习兴趣 传统文化 幸福感 语言技巧 性格测试

一、调查目的

中职生是特殊的受教育群体,他们对生活缺乏激情,学习兴趣淡薄,思想崇尚个性,且大多数中职生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总觉得自己是被社会、学校和家庭遗忘、冷落甚至放弃的角色,因此缺乏存在感、认同感和价值感,更谈不上快乐感和幸福感,厌学就成为诸多中职学生普遍存在的现象。

为了让学生投入课堂,中职学校的教师可谓煞费苦心,坚持“和颜悦色”的教学态度,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采用各种教学方式,定期开展课堂活动……但无论怎样努力,成效并不显著,仿佛“治标不治本”,离“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相差较远;与此同时,“学无所成”的舆论压力自然归咎于学校和老师。因此,许多中职老师开始身心疲惫,甚至产生“上课恐惧症”。

为了让中职生真实深刻地了解影响自身学习兴趣的因素,缓解教师的教学心理压力,从而更有效地开展教学工作,我们结合实际合理地制定出“关于导致中职生产生厌学心理因素的调查问卷”,并对九江职大中专部的三个班级(共计115人)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二、调查结果

1.中职生对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兴趣和态度和目的的认识。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表明:98%的学生有过厌学心理。75%以上的学生比较喜欢技能、才艺、体育类课程,只有5%的学生关注基础及理论学科,剩余20%左右的学生对什么课都不感兴趣。

绝大多数学生对自己目前的学习状态不满意,只有30%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学习态度一般,勉强可以接受。

70%的学生认为学习只要锻炼工作能力即可,30%的学生觉得要在在校期间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道德素养。

2.学生对影响自身学习积极性因素的认识。调查结果显示:38%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建立在爱好的基础之上,只有喜欢才有兴趣;20%的学生认为认真听讲是因为这门学科很重要,出于理智控制自己好好学习。42%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与任课老师有很大关系,喜欢老师就会喜欢课堂。

32%的学生认为自己厌学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不感兴趣,与别人无关;20%的学生觉得父母不当的生活方式和教育模式是导致他们讨厌学习的直接原因;45%的学生表示自己学习积极性的滞后主要源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和言行伤害;3%的学生说因为曾经受朋友的不良影响,导致学业荒废。85%的学生认同学习状态的好坏与身体的健康与否有必然联系。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75%的学生认为学习对自己来说是很苦恼的事,只要一上课或端起书本就昏昏欲睡;85%的学生说从没感受到学习的快乐;90%的学生认为中专学不到自己预期的知识和技能,感觉读书无用。

4.教师在中职生的学习过程中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52%的学生认为教师的教学态度对其学习兴趣有很重要的影响;82%的学生十分认同老师的语言技巧对提高他们的课堂积极性有很大作用;40%的学生较关注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还存在极少数的学生对老师的外貌和打扮敏感。

三、现象分析

从调查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分析:

1.中职生在把握自身学习积极性的问题上存在很大的主观性。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对待学习是随着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变化的,很难有稳定性和持续性,这就是为什么老师绞尽脑汁都很难使他们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的主要原因。现代中职生“追逐个性,崇尚快乐”的生活方式是改革开放以来引进西方文化的历史产物,这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格格不入,导致中职生在所有受教育的群体中鹤立鸡群。在这群年轻人的身上有着一股很难沟通和影响的个性力量,令诸多家长和教师感到无力。

2.由于中职生性情脆弱,毅力不足,影响他们厌学的因素太多。我们在调查过程中,挑选了几十个较为典型的学生进行访谈,其中绝大多数学生由于自身承受力差,辨别能力不强,缺乏本该有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导致“一个眼神”、“一句话”、“某件事”、“某个人”都有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动力。这使家长们和老师们始料未及,防之未防。

3.绝大多数中职生的心里已深深刻下“自卑”的烙印。他们躲避家长,回避老师,害怕发言,不敢上台……他们从未给自己设立过大、小目标,从来都觉得自己“令人不满意”,感觉前途一片渺茫。这是一种骨子里的“自卑”,他们很难有存在感,总觉得自己是个“多余的人”,学习怎么会有“快乐感”?

4.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激情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绝大多数学生十分在乎自己在老师心中的印象和评价,特别关注老师在课堂中的“一言一行”。许多学高身正的教师以其高尚的人格魅力给学生的一生带来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多少莘莘学子,因为老师的肯定,重新拾起自信;因为老师的鼓励,重新激发斗志;因为老师的理解,重新点燃热爱;因为老师的信任,重新开始相信。

四、教育建议

根据以上的调查现象及结果的分析,我们课题小组展开了积极讨论,结合多年教学实际,并根据学生教育和管理的经验,总结了几条教育建议。

1.中职德育需要重新确定目标:我国现代教育界宗师叶圣陶先生说过: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要紧之点。美国积极心理学家塞里格曼在《真正的幸福》一书中指出:“人类的一切努力的目的在于获得幸福。”而“幸福的生活由快乐生活、充实生活和有意义生活组成,幸福的生活必然是快乐的,快乐的生活往往是充实的,快乐充实的生活是有价值的。快乐是人的需要得到了满足,至善是快乐的源泉”。让中职生产生“快乐感”才是德育的正道,所以,我们认为中职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把目标确定为“如何培养中职生驾驭幸福生活能力”,以往的德育目标已无法满足中职生的德育需求。

2.中职生德育应增添教育内容:在原有的德育教材中进行必要的修改,要系统地、持续地、多样地开展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教育。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断层使得中职生学习缺乏原动力,缺失责任感和使命感。他们从不理解“百善孝为先”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为人子”的生存意义是“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扬名显于父母”;“致力学习,体现自我价值,是孝顺的体现”对他们而言是一句空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对他们来说是一句笑话。因此,在德育中应设置《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孝经》、《易经》、《道德经》等相关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追本溯源,为中职生找到“脊梁”:“我不能随波逐流,为了我挚爱的亲人,再苦再难也要坚强,只为那些期待眼神”。

3.德育开展需要家庭和学校统一步伐,“双管齐下”。学校要定期召开家长会,把好的教育理念和有效的方法传递给家长;班主任要及时和家长联系和沟通,反映学生的真实情况,并要求家长配合。教育原本就不是家长们的专长,所以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老师担任重要角色是责无旁贷的。家长和老师要始终遵循一条教育原则:“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这就是我们常说的“鼓励式”教育。每个人对自我的认识都是来源于熟悉他的人的评价,当他经常接收到对自己的积极评论时,就会树立自信,激发潜能;反之,则容易自暴自弃,形成自己不如别人的思维模式,陷入深深的“自卑”的泥潭中。

4.学校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如何会说”的能力训练专题活动,让他们准确把握语言传递情感的技巧,提高中职生的情商,在校园营造友爱、互助、和谐的人际氛围。其实中职生的“自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口才拙劣”,怕说不好会让人笑话,担心说错会得罪人,所以就“三缄其口”,沉默寡言,“一个会说话的人很容易远离自卑”。让中职生远离“自卑”,德育工作就成功了一半。另外,少数教师务必要注意自己的语言艺术,尽可能地让学生读懂您的殷殷关切之心。

5.中职德育教师应该学习“性格分析学”,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性格测试”,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以便让学生了解自我,从而使师生之间可以更顺畅地交流和沟通。在此,我们推荐大家使用“HLPW”版本,这是近两年来在“性格分析学”这一领域中使用率较高的一种测试方法,把人分成四种性格:H——活泼型,L——力量型,P——和平型,W——完美型,每种性格存在的两面性也分析得很细致,是一种非常有指导作用的方法。

6.最后,在德育中营造快乐的学习氛围,教育方式要多样化,不拘一格,如:开设讲座,举办活动,进行社会实践,“一对一”沟通。“追求快乐、逃避痛苦是人的本能”,在这样的情境中中职生会慢慢打开心扉,远离自卑,提升情商,感受快乐。当然“身教胜于言传”,想要让学生拥有快乐和幸福,教师自己也要具备驾驭快乐和幸福的能力,所以老师的幸福能力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樊珂.探析中职教师对学生厌学心理的影响及对策[J].科技信息,2008(15).

[2]崔晨华.中职学生厌学心理现状及分析[J].大众文艺,2009(15).

[3]李蓉.中职类学生厌学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2(12).

第3篇:心理素质报告范文

(讯)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以及各大互联网公司的强力推动,餐饮O2O在移动端的第一批种子用户已经形成,用户使用习惯也初步培养起来。

中国餐饮协会预计,2015年中国餐饮O2O在线用户规模将继续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到2015年将超过2亿人。

蚂蚁金服商学院的研究人员日前通过支付宝钱包在线餐饮消费数据,并结合线下问卷,对行业展开了一次调查和分析,形成了一期《蚂蚁报告》,现摘取报告内容供分享。

(来源:36氪 编选:)

第4篇:心理素质报告范文

实验研究报告是实验之后,对科学实验的整个过程进行全面总结,从而提出一个客观的、概括的、能反映全过程及其结果的书面材料。因此,撰写好实验研究报告对总结和推广实验具有重要作用。

实验研究报告主要由题目、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课题的由来、课题的目的和意义、实验的方法、实施结果、分析与讨论、结论、参考文献等组成。

(1)题目

用简练、概括、明确的语句反映出实验的对象、领域、方法和问题,使读者一目了然,判断出有无阅读价值。

(2)项目负责人和课题组成员

写出课题组组长和课题组成员的姓名。

(3)课题的由来

简要说明课题的背景和来源,即问题的提出。

(4)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①说明实验的重要性,揭示实验的动机和目的。

②说明选题的依据,说明实验的对象、进展和规模,揭示课题的价值和意义。

③目前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现状、问题和趋势。

④说明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

(5)实验的方法

这是实验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之一,不仅强调阐明研究的方法和研究的过程,而且强调科学性。告诉读者实验的结果是在什么条件和情况下,通过什么方法,根据什么事实得来的,从而判定实验研究的科学性和实验结果的真实性、可靠性。

主要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①主要概念的定义和阐述。

②怎样选择的实验对象,实验的组织类型和分组名册。③有哪几种实验因子。④用什么方法控制哪些无关因素。⑤实验步骤。⑥测量的材料和实验的器材。⑦实验数据的搜集和分析。

(6)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是实验研究报告的核心内容。实验结果中最重要的是要说明每一结果与实验假设的关系。主要内容有二:

①用统计表、统计图等方式把搜集的原始数据、典型案例、观察资料等进行初步的整理和分析。

②用统计检验来描述实验因子与实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得出研究的最终结果,然后对实验结:果的事实加以分析说明。

(7)分析与讨论

①从理论上分析和论证实验结果。

②探讨实验中实验方法的科学性和局限性。

③提出可供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问题。

(8)结论

实验结果是对整个实验的一个总结。因此,应对实验研究的问题作出明确的解答,推出一般的结论,使其具有客观性和概括性。作结论时,应做到语言准确、简明,推理严密,有理论依据,有逻辑性。

(9)参考文献

实验研究报告的文尾,应列举报告中直接提到或引用的资料的来源。

实验报告范文

“小学教师心理素质优化研究”在我们实验点开展五年了。这个课题的实验,适应教育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在我们学区收到了比预期更好的成效,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教师心理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促进了全学区教育质量的提高。虽然五年来的实验与探索,我们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但是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们收获的是全学区教育教学的好成果,连续三年来,我们学区各年绩的统考成绩,在全市都是名列前矛。这样的实验,这样的探索,我们虽苦犹荣!我们倍感欢欣!

回顾五年来的实验与探索,概括起来,我们觉得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收获:

一、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充分认识了教师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要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学生能否发展的前提。好多名校广招天下名师,就是看重教师的素质,看重教师的作用。教师的素质包括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而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结构成份。因此,我们在实验的开始,就注重理论学习。我们学习了《小学教师自我心理修养方法》、《小学心理教育原理与方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教育的智慧》等书籍,听取了耒阳市教师进修学校指导老师的讲座,组织了认真而热烈的讨论,从理论上充分认识到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教育教学的成败。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教师的不良心理,如:性格孤僻、冷漠、人际关系恶化、情绪不稳定、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对工作缺乏热情和创造性,必然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对教育教学工作产生负效应,从而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而且,在我们学区,由于种种原因,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不同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因此,在我们学区开展“小学教师心理素质研究”的实验,十分重要,很有必要。五年的实践也证明,由于我们深刻地认识了优化教师心理素质的意义、内容和过程,自觉地加强了教师自我心理修养,熟练地掌握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卓有成效地培养和发展了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自觉地加强了小学教师自我心理修养,优化了教师的心理素质。

通过实验,我们深深地体会到,要优化教师心理素质,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教师必须自觉地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及时地调控自己的心态。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老师容易产生不正常的心态。

一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前景下,改革已成为教育的主旋律,教师必须适应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方法,必须努力去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业务水平。这会给自己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二是现在的学生以独生子女为主体,受社会和时代的影响,他们的心理和行为极易产生不利于教育的因素,如缺乏学习的动力、耐挫力差、任性、以自我为中心、占有欲强、反叛性强等,对待他们很多老师常有力不从心之感,并因此而产生焦虑和失败感。三是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由于教师的收入与其他许多行业比较,差距较大,尤其在我们市里,政府还不能按档案工资足额发给教师工资,致使很多教师尤其是年青的教师感到不公平,这种不公平感对教师的工作和心态造成负面影响。

由于这些原因,教师应自觉地加强自我心理修养,调控自己的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态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如良田小学的女教师伍xx参加工作八年了,可工资还只有360元,自己进修学习要钱,小孩读书要钱,除了生活开支外,所剩无几,有时想买一条漂亮的衣服都为难。如果象有些地区那样按档案工资,足额发给我们,这个女老师的生活就不会如此拮据了。经过一天繁忙紧张的工作之后,她有时也在心理抱怨着,认为工作太累了,从天亮忙到晚上熄灯,就是熄了灯还在想着学生,既劳心又劳力,可是得到的报酬却是如此少,口喊全社会要尊师重教,说的比唱的好听,心里感到很不公平。可一下这位老师又想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重任在肩,虽苦犹乐,不能因工资低而影响党的事业。再说,自己再苦,比起农民来,还是要好些。这样想来又想去,她一时灰暗的心底,又出现了明亮的蓝天。尽管工作苦,工资低,为了祖国的建设,她几年来如一日,还是默默地、任劳任怨地备课、上课、解卷……真是象有人形容我们教师是“价廉物美,经久耐心。”这个女老师能解除自己心里的不公平感,就是因为她能以党的事业为重,加强自我心理修养,及时调控心态。这个女教师体现我们教师淡泊明志,乐于奉献的可贵的风范。

三、认真地掌握了心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认真、熟练地掌握心理教育的原理与方法,培养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有助于我们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有助于减轻学生的负担。学生健康的心理能为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创造有利条件。教育教学的过程,犹如知识的播种和培育过程,试想一下,在一片杂草丛生、问题成堆的心田里播种知识,能有什么效率可言?因此,我们要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促进教育教学效率的提高。

通过几年的实验,我们许多老师比较熟练地掌握了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途径和方法。如中心小学女老师谷XX总结自己的经验,在她的《尊重孩子、相信学生》的论文里写道:“赞许是人类最深切的渴望,孩子更是如此。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特长和优势,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会使他们产生自豪感,增强自信心,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她班上有个小女孩,说起话来通通畅畅、滔滔不绝。可是她的相邻同学却不喜欢她,认为她爱玩小聪明,好耍嘴皮子,是华而不实的人。其实这个女孩很诚实、又谦虚,话说得好,说明她有才智,在语言方面有天分。谷小兰老师在班上赞许了这个女孩的特长,还有意训练她的说话技巧,使这个学生的语言天赋得到很好的发展,如今成了学校有名的小播音员,语文、数学成绩都很优秀。

第5篇:心理素质报告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实践活动;探讨

一.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通过激烈的竞争推动社会各方面的飞速发展,同时带来高速度、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人们的精神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高职院校学生学生也不例外。他们在适应新学习、新环境、新的人际关系,以及适应教育收费制度、人事体制改革、求职就业压力等方面,都容易产生心理适应问题,处理不好可能带来消极、焦虑、恐惧等情绪问题进而影响到学习、生活各方面。所以。在高职院校开展心理素质教育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

二.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原则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原则是指心理素质教育过程中必须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它是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教育性原则。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要从理论建设、制度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着手,以保证高职生心理健康教育经常持久地坚持下去。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是我国改革开放以后一项新的教育工作,因此,我们必须重在建设,立足教育,适应社会需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二)客观性原则。任何事物的存在与发展都具有客观性,我们要用的唯物观对待学生,认识学生,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分析和解决他们存在的心里问题。

(三)主体性原则。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的调节作用,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该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起来,尽量发挥其特长,培养个性。如有的学生坚持公道,是非观强,可担任管理型的干部,有的学生自我约束能力强,可担任业务性的干部,使干部的能力互为补充;教育是双边活动,“教”居于主导地位,而“学”居于主体地位,只有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转化,才能达到目的。

(四)规律性原则。任何事物的发生、发展都有一定内在的规律性,人的心里活动是有规律性的,在对学生教育时要尽可能遵循学生的心里活动规律性。

(五)发展的整体性原则。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于促进全体学生健康发展,所以,在确定高职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内容时,始终应面向全体,注重发展。

三.高职学生心里素质教育的训练方法

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应当把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能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体系。

(一)知识传授法。全面系统地向高职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技能。可以通过课堂教学、专题讲座、专家报告、观看影像资料、阅读学习材料等多种形式。增强学生的感觉、记忆、思维等的训练,提高学生心理素质。通过感觉方面训练,提高敏锐的观察力;通过记忆方面的训练,发展良好的记忆力;通过思维方面的训练,培养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能力。高职生心理素质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可以将课堂讲解、问题情景设置、心理剧表演、案例分析讨论、心理测试、自评自述、心理行为训练等有机地融于课堂教学之中,使高职生在较为轻松愉鼓励学生富于幻想,把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使学生智力得到良好的开发,能在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世界中很好地了解和把握自己。

(二)学科渗透法 。将心理素质教育有机渗透于学科教学过程。

(三)竞争、实践的方法。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社会,接触社会,参与社会实践。现代社会发展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要通过校园学术活动及各种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心里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拓展,对学生进行以实践教学为主,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为主,使学生真正做到了解社会,接触实际,开阔视野,启迪心智。提高心理素质,锻炼意志体魄,从而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之,心理素质教育是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一项系统而见效慢的工作。加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引导他们正确面对自己、面对社会、面对现实,及时培养和调节好心态,以积极的态度把握好人生,既是现代教育工作的目的,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形势从多方面、多途径入手,不断探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有效途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高素质的、应用型的劳动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冯正直,王滔,吴明.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

[2] 张建平.加强高职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2005,3

[3] 陆洪.高职生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职业技术育,2007,8.

[4] 王湛 刘利民 河南省社科联课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研究》2006

第6篇:心理素质报告范文

课题名称:

试论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积极影响

学生姓名:

系 别:

音 乐 系

专 业:

音 乐 学

指导教师:

一、综述国内外对本课题的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中国教育政策和发展纲要》指出:“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掌握了21世纪的教育,谁就能在21世界的国际竞争中处于战略地位。”在今天这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里尽管人们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但舞蹈仍以其独特的美的表现传达着人类共同的享受,共同追求的情感。它为我们展现的人类心灵深处的情感不仅为特定民族所接受,而且也引起全人类心的共鸣。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与外部世界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学生可以通地艺术这一窗口领略到世界各国的文化,共同体验对人类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真善美的渴求和人生的珍重。学生感受到自身的情感的波动和他人情感的交流,形成以审美的态度对于自己和他人,以审美的态度对于社会和生活,从而有利于增加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互动和团结,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自信心和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不懈追求。

长期以来,我国舞蹈教育的价值曾被人们所低估,许多人认为,舞蹈能力的培养只对少数将来要专门从事舞蹈工作的人是必需的,对一般的学生来说只是点缀,中国的小学教育一直到大学教育从来没把舞蹈课列入课程中,只有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在课外活动中加入一些舞蹈活动内容。面向21世纪的时常经济和技术革命的挑战,学校不但要重视素质教育,更要从学校的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以及观念上加以改革,让舞蹈教育彻底溶入心理素质教育中,且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基本内容:

1、舞蹈、心理素质的含义。

2、舞蹈教育对中小学生的作用。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目前中小学生在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

2、如何通过舞蹈教育培养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的步骤、方法、措施及进度安排:

1、网上、图书馆搜集相关资料;

2、请教指导老师陈文红副教授,确定选题方向;

3、与同学共同讨论本课题,互相交流意见;

4、写好开题报告;

5、根据已选题目进一步搜集资料,并拟好论文提纲;

6、论文写作;

7、论文修改并定稿。

进度安排:

1、依据论文参考选题,作好论文先期搜集工作;

2、选题,写开题报告;

3、开题报告定稿,接受毕业论文任务书;

4、论文写作阶段完成初稿并接受论文中期检查;

5、修改论文阶段;

6、论文答辩。

四、主要参考文献:

[1] 王国宾,平心,矫立森.关于舞蹈美育与素质教育的研究[c].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352-375.

[2] 朱培科,马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必要[j].舞蹈,2005,(3):48-49.

[3] 探索舞蹈艺术教育对少儿素质教育的作用[eb/ol].

http://xxt.net.cn/net-base/news.jsp?id=68,2006-03-22 .

[4] 浅谈儿童舞蹈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eb/ol].

,2005-11-22.

[5] 安洁.素质教育在高师音乐教育中的作用[j].音乐天地,2005,05.7-9.

[6] 杨仲华,温立伟.舞蹈艺术教育[c].人民出版社,2003.293-294.

[7] 隆荫培,徐尔充. 舞蹈艺术概论[c].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3.

[8] 刘沛译.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j].舞蹈,2002,(4):36.

[9] 武霞.浅谈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能力[d].2004.

[10] gb/t 7-303-06069-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s].

五、指导教师意见:

签名:

六、教研室意见:

签名:

注:此表由学生本人填写,一式三份,一份留系里存档,指导教师和学生本人各保存一份。

第7篇:心理素质报告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

随着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进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深刻社会变革,人们的经济生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人际关系等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在这样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理状态自然会受到很大影响。而且,市场经济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大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心理冲突和困惑,如环境适应不良反应,人际关系障碍,性意识困惑,工作、学习的挫折,双向选择就业的难题等等,都是大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心理障碍,甚至心理疾病。正确认识和分析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他们保持身心健康,预防各种心理疾病和精神疾病是时展的必然要求。重视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需要。在现今条件下,预防和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途径有:

1、掌握心理学知识、预防心理疾病。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系统地学习心理学知识,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与特点,学会心理保健的方法,自觉调节控制情绪,是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优化的重要措施。适当增加心理学课程,如开设大学生心理学等课程,使大学生丰富这方面的知识,正确认识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剂能力,明确方向,正确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对于大学生缩短心理适应期,及时调整心态,适应大学环境,加快人格成熟,将起到积极作用。

2、改进心理咨询服务,加强心理咨询工作。

学校心理咨询工作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防治心理疾病,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心理咨询工作应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以预防为主。首先,领导要重视这项工作,保证机构、编制、经费、场所。第二,要提高心理咨询工作人员的素质。目前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的绝大多数人员都是兼职咨询员,要有针对性的加强培训,努力提高他们的素质,强调优势互补。相较于思想政治工作人员,需补充心理学、心理医学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于从事心理学、心理医学方面转过来做这项工作的人员要补充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另外,除进行障碍性咨询,还应该进行适应性咨询,开辟一些心理咨询的宣传栏,举办心理卫生知识讲座。要使学生建立自我心理和精神保健的概念,有接受咨询的要求。要大力开展宣传活动,可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开办热线电话,组织心理测试,开展交流,举办讲座,用多种形式来促使这一工作的顺利开展。要把工作放在多数学生身上,放在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上。

3、创造良好的心理社会环境、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部分科学家认为,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很大,优美的环境可以使人赏心悦目。所以,营造文明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校园文化指的是发生在“校园”这一空间中的文化形态,指学校在教育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数,具体就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心理文化等这些文化形态。物态文化包括学校的环境美化、建筑设施、仪器设备的设置等等方面。所谓制度文化就是学校在办学实践中所形成的行之有效的,有利于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各项严格的管理制度,精干高效的组织机构等。如果物态文化和制度文化能共同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宽松理解的环境,这就有助于学生深化自我认识,充分发展个性,改善适应能力。我们所说的活动文化就是指在教学活动、科研活动、管理活动、服务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和课外活动中形成的各种有特色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如读书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学术报告会、艺术节、体育节、科普节、社团节、书画展、模拟法庭等等。活动文化有助于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心理文化则是指沉淀于师生员工思想深层次的体现学校特色的用以维系学校优良校风、学风和人才培养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的总和。心理文化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学生的心理品质。优良的校风、学风是建设文明校园的关键,它有利于陶冶大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自身的道德境界,增强集体主义意识,使大学生心灵得到净化,同时有利于学生协调发展,提高综合素质。

4、注重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第8篇:心理素质报告范文

关键词:青少年 心理素质 网瘾 网络环境

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信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上网人数不断增加,其中31.8%属于18~24岁的青年,学生网民占整体网民的28.8%。网络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但是,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公布的第二次中国青少年网瘾数据报告显示,在全部被调查的30岁以下青少年网民中,网瘾人数为9.72%,男性青少年网瘾比例高出女性青少年7.18个百分点。大多数网瘾者存在交际不融洽的现象。

这组数据给了我们两点启示:第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带给人们积极的人生观,便捷、高质量的生活和学习途径的同时也深刻地负面影响着人们的心理:第二,随着时间的推移,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的情况不断发生变化,但是网瘾的比例一直较高。因此,搞清网瘾成因是解决青少年网瘾问题的重要一环。

网瘾成因研究成果及问题简述

关于网瘾成因已有不少的学者进行了探索,他们的看法大同小异。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从图1中归纳的几个方面来看,几乎已经涉及了青少年特别是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些类别中,学者们就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青少年自身心理和知识的局限性与网瘾的关系进行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为网瘾的矫治提供了广泛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依据。

但是。纵观以往的网瘾成因研究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点启示:

点面结合不足。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主要将他们的研究点放在引起网瘾的具体因素上,而忽略了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各个因素对网瘾的影响大小及其深广度。或者有的学者论述到了,但比较薄弱,没有将其重要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比如刘敬轩在文章中列举了孩子产生网瘾的几类因素,但是他并没有将所分的几类因素结合起来从整体上系统论述。

动静结合不足。在已有的文献中,学者们主要将他们的研究点放在时间的某一点上,通过广泛的调查和数据分析再结合社会学和心理学理论进行研究,而缺乏从历时的角度上对调查的对象进行跟踪,特别是网瘾前期的跟踪。这种动态的变化的研究也许恰恰可以揭示网瘾的成因,而在这方面几乎没有人系统地做过。

源流关系不清。学者们在研究网瘾的成因时,一般将各个层次的因素综合在一起论述,缺乏各个层次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理论上来说,客观决定主观,但是在如何决定。以及采用何种方式多少步骤达到主观都存在一个源与流的问题。搞清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追根溯源,找到问题的最初诱因。而在这方面,学者们也鲜有涉及,从而使我们的研究处于一种模糊状态。

结合上面的述评,整合已有的研究成果,克服存在的不足,我们提出了自己的关系模式,并在此模式下进行本课题的研究。

青少年心理素质与网瘾关系模式

青少年网瘾关系模式分为三个层次:环境因素、心理素质、网瘾行为。

环境因素是一个人生活的周边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的总和,它决定一个人心理素质发展的方向和成因。心理素质是指在人的先天条件与后天环境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人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发展水平。它包含了个人所有的具有定势性质的心理活动过程和心理活动结果。网瘾一般叫做“网络成瘾综合征”(LAD),属于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反映了人对网络过度的、稳定的和定向的依赖并对现实生活失去兴趣。实际上就是网络在人心理状态和活动过程中非正常的凸显,反映了网络对人’心理素质的负面影响。

从哲学上来说,外因决定内因,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主要取决于环境对他的影响。尽管人的心理素质一部分来自先天基因,但是,正如《三字经》所述,善恶之心主要来自后天的培养,而环境是人的心理和行为触发之源。搞清了一个人的生活环境,也就解释了一个人行为表现的原因。网瘾作为人的一种心理行为,它的出现一定有其合理的环境。因此,在研究青少年网瘾行为时,我们把环境因素看成是最初的源。把心理素质看成是其作用的对象,而把网瘾行为看成是作用的结果。这三者之间构成了源与流的关系。

然而,这三个层次之间关系的复杂性还是有差异的。环境因素和心理素质之间是一种单向刺激的关系,而心理素质和网瘾行为之间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双向作用的关系。这是因为心理素质和网瘾均是一个模糊的量,反映的是一种能动的、可变化的心理性状,而不是一个绝对值。正是这种能动性和可变化性决定了人的心理素质和网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不是静态的某一个点,并且使得这三个层次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整体运转的体系。

因此。我们在研究网瘾行为时要有一种系统的观点。既不可以割裂三个层次之间的依赖关系。也不可以割裂每个层次内部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受搞清系统运转的顺序,从源头做起,顺藤摸瓜,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在此思路下,我们提出了相互影响的关系模式:

在该模式中,我们理顺并整合了图(1)中的诸要素,使之成为一个结构紧密的系统。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1 图(1)中的主观因素或自身因素,学者们均将之看成和环境因素相对立的成分。而在本模式中我们将之看成是影响链条中的中间层,并不具有对立关系。

2 图(1)中的网瘾行为是主客观因素平行作用的结果,而本模式中强调三个层次的源与流关系。

3 图(2)模式中的箭头表示影响的方向。并且这种影响是一个量变而非顿变的动态过程。

4 图(2)是从面上来理顺我们的研究思路。而不是一个详细的研究规划图。因此,模式中的每一个点在具体研究时还要细化。

结论

第9篇:心理素质报告范文

摘 要 围绕护士素质与医疗护理质量有密切的关系,来阐述急诊护士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从而提高急诊护理的服务水平和护理质量。

关键词 急诊室 护士 心理素质

关键词 急诊室 护士 心理素质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59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5.359

急诊科室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对每位成员的要求都必须有娴熟的,精湛的业务技术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奉献精神。

急诊科室作为医院的窗口单位,对每位成员的要求都必须有娴熟的,精湛的业务技术和“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护理对象服务的奉献精神。

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一般都是急、危重患者或意外伤患者,一切医疗护理均以“急”为中心。患者本身及家属无思想准备,情绪非常紧张、恐惧、惊慌。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有良好语言修养,消除或缓解患者(或家属)紧张而恐惧的心理。从而达到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使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因此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是提高急诊急救护理质量的关键,是衡量护士心理素质的首要标志。

来急诊科就诊的患者一般都是急、危重患者或意外伤患者,一切医疗护理均以“急”为中心。患者本身及家属无思想准备,情绪非常紧张、恐惧、惊慌。这就要求医护人员有良好语言修养,消除或缓解患者(或家属)紧张而恐惧的心理。从而达到患者主动配合治疗的目的,使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因此高度的责任心和敏锐的观察力是提高急诊急救护理质量的关键,是衡量护士心理素质的首要标志。

急诊护士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急诊护士应具备的心理品质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和和谐的沟通技巧:急诊工作中护士的最初印象能否让患者产生信赖和安全感,取决于对护士的“第一印象”和沟通技巧。主要体现在与患者交往时应和蔼可亲,语言精练贴切,举止端庄沉着。急诊科的患者大多是有危险的危重患者。入院时间急、短,病情变化快,随时都有呼吸、心跳骤停的可能。家属及患者情绪易激动,反应强烈,有时候出现某些丧失理智的行为,常对治疗护理不满意,大骂医护人员,甚至动手打医护人员。如果护士稍有惊慌失措,就不能坦然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操作技术。这些都要求急诊护士牢固树立“抢救”第一的概念,宽宏大度的胸怀,稳定的处事情绪,才能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和处置,来达到急救的效果。

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和和谐的沟通技巧:急诊工作中护士的最初印象能否让患者产生信赖和安全感,取决于对护士的“第一印象”和沟通技巧。主要体现在与患者交往时应和蔼可亲,语言精练贴切,举止端庄沉着。急诊科的患者大多是有危险的危重患者。入院时间急、短,病情变化快,随时都有呼吸、心跳骤停的可能。家属及患者情绪易激动,反应强烈,有时候出现某些丧失理智的行为,常对治疗护理不满意,大骂医护人员,甚至动手打医护人员。如果护士稍有惊慌失措,就不能坦然自如地发挥自己的操作技术。这些都要求急诊护士牢固树立“抢救”第一的概念,宽宏大度的胸怀,稳定的处事情绪,才能及时准确地执行医嘱和处置,来达到急救的效果。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不仅可以从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皮肤和口唇的颜色等方面获得信息,而且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哭泣、咳嗽等都得有敏锐的观察。能观察到患者疾病的状况和需要。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应用阿托品时,如患者瞳孔缩小、面部潮红、大汗,说明已达到阿托品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再如脑出血的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症出现,则应立即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把握抢救时机。

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敏锐的观察力不仅可以从患者的呼吸、脉搏、体温、皮肤和口唇的颜色等方面获得信息,而且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行为举止、哭泣、咳嗽等都得有敏锐的观察。能观察到患者疾病的状况和需要。如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应用阿托品时,如患者瞳孔缩小、面部潮红、大汗,说明已达到阿托品化,应立即通知医生。再如脑出血的患者出现血压升高、脉搏和呼吸减慢、双侧瞳孔不等大等脑疝症出现,则应立即报告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把握抢救时机。

崇高的职业道德:急诊护士还应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以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自觉、自愿、全心全意地去为患者解除病痛。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视患者为亲人。即使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承认,也能正确、坦然地对待周围一切,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关心、体贴患者。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危机情况下不惊慌失措,稳、准、快捷地为患者进行救治。

崇高的职业道德:急诊护士还应有崇高的职业道德。以患者的生命高于一切的理念,自觉、自愿、全心全意地去为患者解除病痛。想患者之所想,急患者之所急,视患者为亲人。即使得不到患者和家属的承认,也能正确、坦然地对待周围一切,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设身处地地为患者着想,关心、体贴患者。具备这样的心理素质,才能在危机情况下不惊慌失措,稳、准、快捷地为患者进行救治。

引起心理素质障碍的原因

引起心理素质障碍的原因

急诊护士工作强度过大,思想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使护士的应急能力下降。

急诊护士工作强度过大,思想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使护士的应急能力下降。

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急诊护士需在短时间内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常常未采取自我防护措施便进行抢救治疗。急诊患者大多都是危重患者,急诊护士未能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良好沟通,稍有疏忽就会使患者家属迁怒于护士。轻者张口辱骂,重者动手动脚。使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患者及家属的不理解,存在着不安全因素。急诊护士需在短时间内对急诊患者进行抢救治疗。常常未采取自我防护措施便进行抢救治疗。急诊患者大多都是危重患者,急诊护士未能及时与患者家属进行良好沟通,稍有疏忽就会使患者家属迁怒于护士。轻者张口辱骂,重者动手动脚。使护士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

快节奏的工作性质和缺少社会的支持是影响急诊护士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快节奏的工作性质和缺少社会的支持是影响急诊护士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提高急诊护士的心理素质

提高急诊护士的心理素质

首先,急诊护士不但要学好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好医学心理学以及医学道德修养等相关知识。来开阔视野,树立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品格。

首先,急诊护士不但要学好护理专业知识,还要努力学好医学心理学以及医学道德修养等相关知识。来开阔视野,树立自信、自尊、自立、自强的品格。

其次,经常与众人交流。放松高度敏感的神经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养成开朗、稳定的处事心理,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全心全意地为护理事业而献身。

其次,经常与众人交流。放松高度敏感的神经心理,减轻心理负担。养成开朗、稳定的处事心理,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全心全意地为护理事业而献身。

总之,急诊护士面对的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同的各种疾病人群具有高度的风险性应使每一位急诊护士认识到急诊护理治疗中承担高风险的义务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具备的,只要坚持不懈的努力,不断调整心态,并制定相应措施,扎扎实实地落到实处才能做一个合格的急诊护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