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文化交流的态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交流的态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交流的态度

第1篇: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我们知道,“一带一路”是从历史深处走出来,在新世纪重新绽放光彩的一个新概念。这也从另一面提醒我们,“一带一路”主要包括的亚欧大陆和非洲大陆,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传统最深厚、文化最丰富也最牢固的一片土地。这片土地,拥有长达5000多年的辉煌历史,生活着占据全球人口三分之二的44亿人民,使用着约50种国家通用语言,以及不下200种区域民族或部族语言,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印度教等几乎全世界所有的宗教都在这里拥有众多教派和信众,生活习惯和民族文化差异更是随处可见。

在这样一个跨文化环境中,认识差异、尊重差异、应对差异,就显得极为重要。首先要认识差异。不仅要认识到他文化的不同,而且要借助他文化的差异,反观认识自己的文化,认识到自己的文化之花也是世界文化百花园中的一朵,从而增加对文化多样性和自身文化的认识,达到基于整体认识之上的“各美其美”。其次要尊重差异,不仅认识到差异的存在,而且要了解差异的由来,理解差异背后的“情”和“理”,进而尊重差异及相关人群,达到在“同情之理解”和“理解之同情”基础之上的“美人之美”。最后要善于应对差异,根据具体情况恰如其分地保持差异、或者化异为同,最终实现“美美与共”的和谐局面。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推动文明交流互鉴,可以丰富人类文明的色彩,让各国人民享受更富内涵的精神生活、开创更有选择的未来。”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向世界表明了中国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肯定和期待。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逐渐深入,我们要积极发掘中华文化中积极的处世之道和交往理念同当今时代和沿线各国的共鸣点,坚定和丰富文化的多样性,防止文化霸权主义和文明单极化倾向,摒弃单线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为“一带一路”地区的多彩与和谐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民众能否做到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关键。而媒体在促进“民相亲”“心相通”的进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主席指出,媒体在信息传播、增进互信、凝聚共识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今年七月由人民日报社主办的“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中,王晨副委员长指出,媒体要做“一带一路”上的行者、歌者、使者。我仅就媒体的价值担当层面谈一谈,希望媒体要做“一带一路”上文化交流的勇者、仁者、智者。

媒体要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勇者。文化交流互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汉代张謇出使西域,西晋高僧法显赴古印度求经,大唐玄奘法师西天取经,都是经历了九死一生方才有所成就。媒体在“一带一路”国家文化交流当中,应该借助自身专业优势,深入文化交流第一线,捕捉最直接最真实的信息,用亲见亲闻取代道听途说,用切身感受消除隔膜空洞,勇当文化交流的开路先锋。

媒体要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仁者。文化交流对双方都是利好,但以媒体为载体进行文化交流时,必须秉承交流的初心,端正交流的态度,要多为他人着想,多为对方着想,坚持道义为先,坚持公正客观,坚持友善仁爱,坚持职业道德和操守。中国有句古话,叫“仁者无敌”,坚持把道义、仁义摆在中间,坚持“见得思义”“见利思义”“先做朋友,后做生意”,我们的媒体当有这样的“仁心”,真正成为如同志指出的那样,要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同沿线国家开展合作,让沿线国家得益于我国发展。

媒体要做“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的智者。文化交流要讲究技巧,方式要和风细雨、潜移默化,所以要多讲故事、讲好故事。路径要循序渐进、行稳致远,所以要稳步推进、控制步调,要会抓住时机、懂得权变,善于借势、借力,追求交流效果的事半功倍。这也是所要求的,要做好“一带一路”总体布局,尽早确定今后几年的时间表、路线图,要有早期收获计划和领域。而当冲突发生的时候,媒体要做好“危机公关”,多承担责任,多进行补救,以快速而有效的实际行动,将损失降到最低。在危机尚未发生的时候,媒体要做好防范工作,杜绝低水平的失误,不要做麻烦制造者,做好“治未病”的工作。

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希望媒体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始终做智者、仁者、勇者,在文化交流中不惑、不忧、不惧,发挥好媒体的积极作用。

此外,在进行文化交流过程中,特别要注重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主席特别称赞老子“大邦者下流”的智慧,就是希望作为大国的中国,要像处于江河的下游一样,谦虚包容,海纳百川,这是大国得以更加强大的基础。我们媒体在“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进程中,也要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态度,平等对待任何国家和民族,虚心吸纳别国的优长和经验,让我们的文化“博采众长”,永远保持常新。

作为“一带一路”的倡导国,中国越来越成为国际舆论的焦点国家。“无中不成局”,全球媒体议题中的中国权重非常突出。在这种情况下,要面对国际舆论中我们“自塑”能力还不强这一现实,还需加强“一带一路”的公共外交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更有效地塑造沿线沿带国家公众对中国的态度。

内容永远是新闻舆论工作的基石,尽管新媒体技术日新月异,但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没有变。技术越是进步,传播方式越是多样,受众群体越是巨大,越需要能触及灵魂的内容、能入心入脑的题材。“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媒体都需要讲好故事,特别要讲事实、讲形象、讲情感、讲道理。还要改变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各国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

第2篇: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国际旅游;跨文化传播;文化价值观;风俗习惯;文化冲击力

一、跨文化交流的不可避免性跨文化交流是指具有不同文化环境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流。文化是一种长期的沉淀,是对知识、经验、信仰、价值观以及处事态度、社会阶层的结构、宗教、时间观念等的积淀。文化是在一个大的群体中通过一代代人努力而获得的,主要以语言模式和行为方式表现。跨文化交流是无处不在的,由于人与人之间总是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环境差异,因此,跨文化交流就具有不可避免性。

1文化价值观念的差异性

人们生活在社会环境中,随着社会化的不断推进,人们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了交流能力,这种交流能力同时也与人们的价值观念联系在一起,就使每种文化形成了特有的价值系统。在同一类的文化交流中,具有统一的价值观,在文化交流与传播、维系中逐渐得到加强。由此可见,对价值观念的规范是文化群体中文化意识的核心,也是凝聚文化群体的重要因素。

2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人们的思维在人类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通过思维,人们对大自然、社会进行了认知,进而去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促进社会积极发展。人们的思维模式一旦形成,就会在他所习惯的方式中去思维,并逐渐指导其行为。因此,长期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们,久而久之,就逐渐形成了不同的文化类型和生活习性,在思维模式上也逐渐出现多样性。

3风俗习惯的差异性

风俗习惯是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世代相传的生活习惯和生活积淀,并在日常生活中逐渐提炼的原生态的文化,突出表现为朴素和生动的本色。风俗习惯隐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逐渐“习惯成自然”。

4个人素质的差异性

个人素质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年龄、性别、学历、社会地位和性格等方面,这些个人素质之间的差异,逐渐成为人与人之间不同文化背景的重要方面,并且这些因素不是单独分裂的,而是形成交叉作用,与此同时,由于文化背景的每个方面有所不同,对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

5传通代码的差异性

传通代码主要包括语言代码和非语言代码两种方式,目前我们使用的,主要是口头形式的语言,叫言语语言;没有言语词汇的语言,就被称为非言语语言,这就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行为举止、空间运用及时间取向等。与此同时,任何言语语言和非言语语言都是通过符号来进行表现,并对个体的、各种具体和抽象的部分进行象征。另外,这些符号又具备一定规则的约束,这些约束教会了我们使用各种符号,正是这种不同代码的成员交流,形成了跨文化交流和传播。

二、国际旅游与跨文化交流传播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并不会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随着物资流、信息流、文化流和经济流的不断发展,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逐渐发生着物质的、信息的、文化的相互作用。旅游属于文化交流传播的范畴,旅游的最大动因就是实现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空间的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这种文化传播在国际旅游中得到更明显、更突出的表现,而这种国际文化传播就体现在:

1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对当地文化带来触动

在国际旅游中,由于这种长距离、大空间的移动,使得两地在文化氛围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游览和活动,一方面,对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活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但旅游者在当地的无意识性或示范效应则对当地文化引起触动,旅游者在目的地传播客源地文化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但旅游者能够从目的地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如果旅游者来自于文化强势的地区,他的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相对弱势的地区,那么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方式就对当地人们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随着当地居民从最初对旅游者的欢迎逐渐变成不满,甚至不完全接受和理解旅游者的文化,这种就是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深刻表现。

2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的影响

人们之所以旅游,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地域和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而言,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把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及所见所闻带回到客源地,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古代,唐僧西天取经,马可波罗行纪等都是对跨国文化进行传播的典型例子。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向周围的人讲起自己在目的地的所见所闻,这种行为也是有意识的文化传播,但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的局限性,旅游者眼中对目的地的感官及评价不一定是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大多数旅游者通常是按照旅游指南或旅游团的方式去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旅游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体验和判断差异,这就使得旅游者在真正了解当地文化方面会产生较大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三、国际旅游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应用在发展国际旅游业务中,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言在国际旅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基础性角色随处可见,下面就以泰国旅游业为例进行阐述。

泰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泰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如此繁荣,除了其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艺术之外,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语言在泰国旅游市场中的细致体现

进入泰国,如果你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实现在泰国轻松自由行,无须导游,无论是吃住还有游购,对你来说不会有任何困难;同时,对旅游、文化之类的研究和考察都比较方便。因为,在泰国,各家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等都积极使用英语,在英语学习、宣传方面随处可见,杂志、地图册、名片、旅游宣传促销等非常全面,到位。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表演或歌舞表演场所,都会有相应的口译。泰国整体的语言能力较强,英语在泰国的熟练运用,在发展本国旅游业,实现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意义重大,意识强烈,耐人寻味。

2语言在泰国旅游及日常生活中的体现

在泰国,所到之处,各种人员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无论是在泰国什么地方,都能给人一种全民英语素质基础较好的感觉,普遍反映出泰国百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与此同时,在泰国,无论是电视频道,还是综艺节目,英语类的节目比较多;在很多公众场合,广告牌、指示牌都是双语解释;在著名的景点中,日语、汉语、泰语等宣传册、资料册都有免费提供。由此可见,在泰国,对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十分重视,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强。

3泰国对语言文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发展国际旅游与实现跨文化传播相辅相成,广泛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性发展大势,多元文化交流的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积极重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从泰国在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各校将语言教学放在首位,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水平方面已逐渐与其国民、国家的生存相互关联,并逐渐达成普遍共识。

四、国际旅游中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的建议1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

发展国际旅游,旅游者是活动的参与者,在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目的地三方中,都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在面对异域文化人员时,才能从容应对。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紧密,人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逐渐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充分。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中,应该充分具备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2积极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

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资料信息,多看多听,多渠道地学习,积累更多直接或间接经验。其次,在接触和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文化,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不管是来自强势文化区域还是来自弱势文化区域的人,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都不应该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只有从异质文化中反观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对异质文化进行“移情”思维。最后,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跨文化的实践中进行。一旦到一个新的环境旅游,首先就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新的事物,跨文化交流就是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过程,并且促使自己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

3加强对文化冲击的调整

在对不同文化进行体验时,存在一种文化冲击,主要是由于人们在一种新文化环境中无法适应或应对而造成,此时,应该积极加强对自身应对文化冲击的心理调整,克服自我的种族中心主义,使文化相对主义产生积极的作用,进而达到在文化异质方面的理解和宽容。在文化传播中始终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理解异域文化,积极适应新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成为合格的“国际旅游者”。

参考文献:

〖=1〗孙洪波.旅游:人际符号互动〖=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5):32―35.

〖=2〗(德)茨克.跨文化交流――不同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M〗.潘亚玲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9―10.

第3篇: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海南;建设

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已成为国家方略,备受中国乃至世界的瞩目。目前,很多建设工作都在不断推进当中,许多景区、酒店和旅游及非旅游地产项目拔地而起,但是,着实却令人堪忧。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首先不是硬件的建设,而是人们思想和行为的建设,即软件的建设。当我们在建设中不断凸现“国际”二字的时候,是否意识到我们该如何面对国际客源和国际文化的差异和冲突,如何与国际客源过度的旅游者们形成和谐的交往关系。在建设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行为建设。

一.旅游与“跨文化交流”分析

在研究跨文化交流之前,我们首先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学”的内涵,从而才能明晰跨文化交流的概念和要求。

(一)跨文化交际

所谓跨文化交际学,即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走到一起分享思想、感情和信息时所发生的一切。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早期也称为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跨文化交际学最先在美国兴起。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文化碰撞时有发生。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都强调并维护自己的文化,因此形成了美国的多元文化格局。于是跨文化交际引起了美国学者和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目前,跨文化交际学已发展成为一门被国际学者们充分重视的集人类学、语言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跨文化交流的目的是理解,容忍甚至接受彼此的文化,创建彼此认可的“共文化”,在此基础上达到彼此交流的目的,也就是说的“。”

(二)旅游与跨文化交流

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交流活动,常常表现为跨文化交流,而这种交流是旅游活动中的主客双方利用符号形式进行的,符号在旅游跨文化交流中承担着表达与解读的基本功能,由于交流者文化背景的不同,符号的表达与解读的方式与意义则大为不同。

旅游使得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不期而遇,造成各种文化的直接交流、碰撞、对峙,甚至融合。旅游者承载着他所在国家和地区即客源地的语言、服饰、行为方式、思想观念等一系列的可见和不可见的文化元素来到异地他乡,不可避免的对异地文化产生影响,同时也将各地文化传播到原有的文化环境中。旅游者实际上是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起着文化使者的作用。 最早提出旅游者“文化交往使者”角色概念的是旅游人类学家Valene Smith。在1977年她主编的《Hosts and Guests: 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一书中,她认为,在旅游这种特殊的文化交往过程中,旅游者扮演着“文化交往使者(agents of cultural contact)”的角色。Smith指出, 旅游中“主人”和“客人”两种文化的接触和交往(尤其是西方旅游者与非西方主人的交往),使得两种文化在不断的借鉴和适应中走向趋同。可以这么说,旅游者在不经意间将自己原有的文化带到了旅游目的地,影响了当地居民,也对自身文化产生一定影响。

(三) “文化休克”

在跨文化人际交流过程中,人的行为本质决定了跨文化交流的特点。首先,交流双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导致了文化共享性差。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交流中所涉及到的语言、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及其背后的价值观念系统,具有极大的差异性;而且表面相同的语言文字、符号系统所表达出的实际内涵常常具有极大的差异性、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含义。其次,跨文化交流中存在着个体无意识的先入为主和偏见。由于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的价值判断标准,这种标准又是一种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有利于维护该文化群体的繁衍、稳定和发展的,所以,出生在这种文化背景中的人在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受到这种价值体系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和道德价值标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会无意识地以此作为评判标准。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误解、矛盾,甚至是冲突。在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中会出现文化的冲突、进而会引起政治和军事的冲突,像20世纪中叶以来,原教旨主义者广泛兴起,而导致的不同民族、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在个人交往的层次上,交往者的心理往往会出现“文化休克。”

第4篇: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旅游是人们暂时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并不会在异地长期居留的活动。随着物资流、信息流、文化流和经济流的不断发展,旅游客源地和目的地逐渐发生着物质的、信息的、文化的相互作用。旅游属于文化交流传播的范畴,旅游的最大动因就是实现地域和文化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伴随着旅游空间的流动而发生着客源地文化与目的地文化的跨文化传播。这种文化传播在国际旅游中得到更明显、更突出的表现,而这种国际文化传播就体现在:

1.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对当地文化带来触动在国际旅游中,由于这种长距离、大空间的移动,使得两地在文化氛围中存在较大的差异。旅游者到达目的地后进行游览和活动,一方面,对目的地的经济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旅游者在目的地的各种消费活动带动了当地的经济,但旅游者在当地的无意识性或示效应则对当地文化引起触动,旅游者在目的地传播客源地文化的行为一般是无意识的,但旅游者能够从目的地感受到鲜明的文化差异。另一方面,如果旅游者来自于文化强势的地区,他的旅游目的地是文化相对弱势的地区,那么旅游者在目的地的行为方式就对当地人们形成了一定示范效应。与此同时,随着当地居民从最初对旅游者的欢迎逐渐变成不满,甚至不完全接受和理解旅游者的文化,这种就是跨文化传播障碍的深刻表现。

2.旅游目的地文化对旅游主体文化的影响人们之所以旅游,很大部分就是因为地域和文化之间差异的存在,相对于旅游者对目的地文化的影响而言,旅游者到旅游地旅游,把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及所见所闻带回到客源地,这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在古代,唐僧西天取经,马可波罗行纪等都是对跨国文化进行传播的典型例子。旅游者回到常住地后,向周围的人讲起自己在目的地的所见所闻,这种行为也是有意识的文化传播,但这种传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种局限性体现在人们对事物的观察和分析的局限性,旅游者眼中对目的地的感官及评价不一定是准确的,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大多数旅游者通常是按照旅游指南或旅游团的方式去了解当地居民的风俗习惯。再加上不同旅游者之间存在较大的体验和判断差异,这就使得旅游者在真正了解当地文化方面会产生较大的跨文化交流障碍。

二、国际旅游中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传播中的应用

在发展国际旅游业务中,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际和传播得到了广泛应用,语言在国际旅游和文化交流中扮演的基础性角色随处可见,下面就以泰国旅游业为例进行阐述。泰国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在国际旅游行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泰国旅游业之所以能如此繁荣,除了其具备独特的旅游资源和文化艺术之外,语言在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1.语言在泰国旅游市场中的细致体现进入泰国,如果你会一口流利的英语,就可以实现在泰国轻松自由行,无须导游,无论是吃住还有游购,对你来说不会有任何困难;同时,对旅游、文化之类的研究和考察都比较方便。因为,在泰国,各家宾馆、饭店、娱乐场所、学校等都积极使用英语,在英语学习、宣传方面随处可见,杂志、地图册、名片、旅游宣传促销等非常全面,到位。即使是在一些大型的表演或歌舞表演场所,都会有相应的口译。泰国整体的语言能力较强,英语在泰国的熟练运用,在发展本国旅游业,实现跨文化交流和传播方面意义重大,意识强烈,耐人寻味。

2.语言在泰国旅游及日常生活中的体现在泰国,所到之处,各种人员基本上都可以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无论是在泰国什么地方,都能给人一种全民英语素质基础较好的感觉,普遍反映出泰国百姓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强;与此同时,在泰国,无论是电视频道,还是综艺节目,英语类的节目比较多;在很多公众场合,广告牌、指示牌都是双语解释;在著名的景点中,日语、汉语、泰语等宣传册、资料册都有免费提供。由此可见,在泰国,对跨文化交流和传播十分重视,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能力普遍较强。

3.泰国对语言文化和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发展国际旅游与实现跨文化传播相辅相成,广泛的文化交流是世界性发展大势,多元文化交流的挑战也是不可避免的,积极重视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才能让国家的文化融入世界文化的大潮流中。从泰国在语言类课程的设置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各校将语言教学放在首位,泰国民众在语言方面的应用能力、交际能力和水平方面已逐渐与其国民、国家的生存相互关联,并逐渐达成普遍共识。

三、国际旅游中实现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传播的建议

1.具备跨文化交流意识发展国际旅游,旅游者是活动的参与者,在旅游者、旅游从业人员及旅游目的地三方中,都应该具备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只有具备了这种意识,在面对异域文化人员时,才能从容应对。随着世界交流的日益紧密,人们每天都在接触各种不同的文化,逐渐形成跨文化的意识,但这种意识并不充分。因此,在发展国际旅游中,应该充分具备以语言为载体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2.积极培养跨文化交流能力首先,应该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资料信息,多看多听,多渠道地学习,积累更多直接或间接经验。其次,在接触和了解异域文化的同时,还要更好地认识自己,了解自身的文化,尽量做到“移情”思维。不管是来自强势文化区域还是来自弱势文化区域的人,在面对异质文化的时候都不应该迷失了自己的文化,只有从异质文化中反观自己的文化,才能更好地认识自己,对异质文化进行“移情”思维。最后,对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养需要在跨文化的实践中进行。一旦到一个新的环境旅游,首先就要学会客观地看待新的事物,跨文化交流就是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过程,并且促使自己加快适应异质文化的步伐。

第5篇: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副语言 文化差异 跨文化交际 语言技巧

副语言又被称作辅语言、伴随性语言或类语言。在人们的实际交流中,副语言指的是用于表达说话人态度、个人情感或用来传递信息的各种非语言的统称,它普遍存在于整个语言的沟通与交流过程当中,因此,副语言有着特殊的交际功能。作为语言交流的一个通用辅助方式,在跨文化交际中,副语言带有鲜明的文化差异。

一、副语言的种类

副语言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副语言是说话者使用相应语言过程中所出现的一些声音现象。而广义上的副语言指无声而有形、与话语同时或单独使用的手势、身势、面部表情、对话时的位置和距离等,因此,副语言能配合语言、加强语言的表达能力。

狭义的副语言又可分为以下几类:语音代替功能,即利用副语言行为来准确地表示一些特殊的语言意义,其主要作用为代替某些话语或词语;语音分隔功能,即利用副语言来更为详细、深入地传达说话者的目的、想法、思路及内心状态等等,主要用“ah”(嗯哈)“um”(嗯哼)等有声符号来表示;语音区分功能,其通常会具备影响话语含义的作用,例如,说话的语速,声音的音量、音高,话语的强度等,说话者通过对自身发音器官的控制,实现对上述因素的改变,进而表现出说话者自身情绪的变化,例如,喜悦、气氛、严肃、不快、开心等等;语言修饰功能,即对语言所表达的含义进行一定程度的修饰,在语言中加入适当的修饰成分,如大笑、哭闹、打哈欠等等,从而反映出说话者的情绪与态度;个人音质功能,这一功能主要是由说话者自身所具备的生理条件――语音条件来决定的,其所反映的是说话自身所特有的语音特征,并由说话者的语音特征分为多种不同的因素,例如:说话的节奏、语速、延长音、音域、音色等等,这一语义功能往往能够较为准确地反映说话者的年龄、社会地位、职业等特征。

广义的副语言不仅包含了上述狭义的副语言特性,还包含非语音类的特性,例如,环境语言、客体语言、肢体语言等等。本文将主要从狭义的语义范围探讨副语言在跨文化交流中的差异性。

二、副语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所具备的差异性

作为非语言行为中的一个关键部分,副语言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势必会体现一定的民族特性与文化特性,反映出说话者所处的社会所具备的思维方式、语言习惯、语言习俗以及特定的区域性差异。副语言是社会文化信息的内在传播方式,对副语言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差异性进行深入对比分析有助于跨文化交流过程中双方的理解、沟通。

(一)副语言声音的差异性

副语言所传递的声音是一种不具备特定含义,但却能够传达交际含义的声音,这种声音往往不是分音节的语义信息,而是能够发出声音的“语言”。例如,交际时,在愉快轻松的场合人会开怀大笑,在演讲的时候会顿挫有致,在私下交谈时会切切私语,在授课或者打电话的时候适当放开声音,这样才能使对方更加准确地获取信息。在大多数情形下,当英语国家的人在说话时想不出合适的表达方式,而又不希望结束发言,便会发出声音分隔号,例如um来传达“Sorry, just a minute”的意思。而在汉语中,通常用“呃,这个,哦”来填充话语之间的空缺。当英语国家的人感到空气凄冷,或是环境温度较低而有所不适时,通常会用双手抱住身体,l出bum的声音来表达伤口疼痛、难受、不舒服等感觉;而在汉语中,说话者往往会咬紧牙齿,用力发出吸气的声音。当中国人在认真听别人发言时,经常会下意识地发出“嗯”的声音来显示专心致志地倾听;而在英语国家的人看来,这种声音往往会被理解为“OK, I know”的意思。

(二)副语言语空的差异性

语空是指说话者在表达语言时所出现的沉默与停顿现象。事实上,沉默不但可以归类为副语言的范围之中,也可以从属与广义的语言之中。在汉语文化中,大多数中国人信奉沉默是金,沉默与停顿可以是对对方的认可与赞许,也可以表示对其话语的抗拒,又或者表示自己暗下决心。而英语国家的人不喜欢在听话的过程中保持沉默,相反地,他们会积极地配合说话人,及时向说话人反馈自己的想法,观点或者认可程度。

(三)副语言功能性发声的差异性

副语言的功能性发生又被称为副语言的特征声音,其从属于语言的修饰功能。在对个人生理音与情绪的控制层面,英语国家的人十分注重对声音的合理控制,例如,对打嗝、打哈欠、打喷嚏等声音的巧妙控制,倘若无法有效地控制,则会不好意思地表示抱歉。同时,英语国家的人对于生理声音的控制更加苛刻,在他们看来,在别人面前发出生理声音,是一种不礼貌、没有教养的表现。而在中国,大多数人对这些声音表示不会太在意,在中国人看来,这些都是比较正常,合乎习惯的生理现象,一方面无法得以有效地控制,另一方面,也无需进行刻意的控制。而对于吹口哨等功能性声音,英语国家的人会在熟人面前吹口哨,特别是男性对漂亮的女性吹口哨,通这样做表明对女性的赞美与青睐,而这种行为在中国人眼中,往往是不礼貌的。

三、副语言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的应用

为了提升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学习者需要尽可能地掌握副语言的基本原则与知识,了解副语言的使用规律。

(一)掌握副语言的发声规律,尽可能避免出现文化冲突

副语言是一种靠声音传达的信息,缺乏固定含义的语言。英语主要利用语音的延长、停顿、语调、重音来传达说话者的信息。这里有一个英语句子:He brings the ball to me。在这个句子里,当说话者将“he”这个单词重读时,表示其所要强调的主体是“he”,而不是其他人;当说话者将“brings”重读时,其所要突出的是动作;当重读(the ball)时,表示强调了对象。而在汉语文化体系中,所有汉字均由四个声调所表示,即使是相同的汉字,当说话人的声调不同,其所表示的含义也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在跨文化交际时,倘若没有慎用重读,导致句子中的重音不当,便会引发文化交流中的冲突,进而对跨文化交流的有效开展造成了障碍。

说话中的停顿通常是对语言进行分隔的一种较为合理的表现方式,在进行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停顿来引起听者的注意、突出语言的重点或传达较为关键的信息。举个例子来说,里约热内卢申办2016年奥运会时,国际奥委会主席在宣布里约热内卢获得申办权的时候,说到“The game of the 31th Olympic Games 2016 is to the city of Rio de Janeiro!”在这句话中,他在“is”与“to”中间使用了停顿,充分地烘托了当时的气氛,唤起了听众的高度重视,达到了预期效果。

语调指说话者在说话过程中声音的抑扬变化,在交流过程中,使用不同的语调可以传达说话者不同的感彩与不同的含义。对于“He is very lucky.”这个句子来说,当说话者用普通的降调进行陈述时,它的含义为“他真是太幸运了”。而当说话人使用升调进行叙述,表示说话人不完全认可、怀疑或揣测的态度。

语言的延长指说话者将某一个词语、语素或音素发音的长度进行适当的延长。通过延长话语中的某些单词或语素,能够使说话者表达出不同的话语含义或话语目的。比如,说话者使用不同的延长音说“he will come.”时,它所传达的含义也会截然不同。当说话者将“will”这一词延长时,表示肯定的含义说明“他一定会来。”当说话者将“he”这一词延长时,说话人根据对“他”的认识,强调了对象“他”。当说话者将“come”延长时,表示说话者对那个人来或不来不在意。而如果说话者不使用延长,干脆利落地说出这句话,则表示他坚信那个人很快就会过来。

(二)正确地使用功能性语音,避免出现语义表达模糊

说话者能够正确地使用功能性发音,主要取决于说话者在进行语言交流过程中所采取的态度。说话者在说话过程中,夹杂着哭泣声、带着笑声、采取低声等副语言时,往往能够对话语所要传达的含义起到一定的修饰功能,进而使话语的表达更加丰富、惟妙惟肖,同时,也使语言表达的含义更加明晰透彻,使听话者能够毫不费力地理解说话人所要传达的信息。

Tom:Excuse me,could I use your book?

Kate(aha):OK,as your wish.

在以上对话中,相比于凯特所说的内容,她的笑容更直接地表明了她她愿意借书的想法。由此可见,正确地表达功能性语音,能够加强话语所要呈现的含义,同时有效地避免语义的模糊表达。

(三)巧妙地使用“话语转接”,避免沉默不答

话语转接指对说话人所阐述的语句进行有效地沟通与适当的回应。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英国语言学家萨克斯先生提出了“话语转接”理,用以阐释在交流过程中,听说双方开展的话语交换现象。萨克斯将话语转接分为三种不同的方式:话语放弃提示,即当说话者已经讲完时,听话者便可以开口发表意见了。通常情况下,说话者会逐渐放缓语速,随后采用缓冲语,例如“As you know”,“OK”,“Well”等等,而当听话人听到这些词的时候,就明白自己可以发表见解了。话语回归提示,即当说话者陈述完自己所要表达的内容后,不再说话,希望听听话人继续补充时,通常会使用“Uhuh”,“Um”等,或是直接升高语调,鼓励听话人将对话继续。话语维持提示,即利用加快讲话速度或加强音调变化的方式,使听话人放弃想要发表意见的念头。例如,在原本需要停顿的语句中,使用“Oh”,“Ah”等声音来作为填补,不给听话者契机。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当采取上述的话语转接方式,切勿保持沉默,使双方的对话语交流更加顺畅、自然。

四、结语

由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只有充分了解、掌握副语言功能,把握其使用规律与表达内涵,才能够真正从容地应对跨文化交流,避免文化与语义障碍。与此同时,巧妙地使用副语言,还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形象,使谈话气氛更加轻松、惬意,更有助于对方准确地理解所要表达内容或阐述的含义。

参考文献:

[1]张舒军.中外语言文化探究[J].外语研究,2008,(03).

[2]刘伟强.英语语言使用规律浅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王磊.英语的表达艺术[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4]张春梅.英语语言使用技巧探讨[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第6篇: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 园区大学生志愿者 大学英语教学 现状调查

一、引言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在上海举行,此次博览会参展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超过240个,世界各地数以千万计的观众聚集于上海世博会,参观交流。世博局官方数字显示大概有8万世博会园区志愿者将参与到世博会之中,其中90.6%为在校大学生。他们将在上海世博会园区内自愿无偿地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项目主要包括信息咨询、参观者秩序引导协助、接待协助、语言翻译、残障人士援助、媒体服务、活动及论坛组织协助、志愿者管理协助等。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情境之中发生的得体有效的行为,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合理的动机和有技巧的行动。[1]良好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世博会园区志愿者与来自世界上不同文化,国家的人们进行交流,成功提够服务的关键。世博会园区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与外国游客交流的成败。本文对园区大学生志愿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状况,并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建议,以期为今后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大型会展活动志愿者培训提供帮助。

二、跨文化交际能力研究概述

在过去的20年间,许多学者对跨文化交际能力从各种角度展开了研究。陈国明[2]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在特定环境中有效、得体地完成交际行为以获得预期回应的能力”。 Wiseman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定义为“与来自其他文化的成员进行得体、有效交际所需具备的知识、动机与技能”[3]Brian H. Spitzberg指出,“ICC的判定是认定某一行为在给定环境下是否得体、有效。”[4]Gudykunst从交际学的角度出发,把ICC组成要素分成了不确定性控制和焦虑控制,形成了焦虑与不确定性控制 (Anxiety and Uncertainty Management)理论。Martin and Hammer从社交技巧的角度认为ICC包括交际功能行为、言语和非言语行为以及谈话控制行为。Ting-Toomey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应涵盖认知、情感、行为这三个方面。Spitzberg和Cupach指出,交际能力模式的三要素是知识、技巧、动机。[5]陈国明提出的个性强度、交际技能、心理适应、文化意识可以被包含于动机和技能两个方面之中。此外,陈国明也提出“知识也应该成为在考虑ICC组成的要素之一”。[2]

Byram从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的角度出发,在外语教学的框架下构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他认为交际能力构成模式包括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方面。[6]要与来自另一国家或另一种文化的交际者交流,必须要具备最基本的相关知识,即自己文化以及交流者文化中有关社会群体及其文化产物和行为的知识,具备人际交往和社会交往一般过程的知识。同时成功的交际需要达到有效的信息交换和良好关系的建立与保持。这两个方面都需要依靠态度因素。对待外国人与其他文化的态度以及有无交际意愿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交际的成败。知识和态度因素是前提条件,交际过程中表现出的技能也是决定交际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 Byram将技能分为理解与建立联系的技能和发现与交际技能。[6]前者是指分析自己国家文化信息和其他国家文化信息以及将两者建立某种联系的能力;后者是指在交际或非交际环境中发现某些文化信息的能力。

三、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

本调查的目的是为了解上海世博会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以及上海世博会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在哪些方面存在跨文化交流障碍。通过分析调查结果,剖析我国外语教学中跨文化教学中的不足并提出改革建议。本调查运用定量研究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取测试卷调查和访谈两种方式。首先在Byram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的基础上编制《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并设计了访谈大纲。测试卷全面覆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知识、态度和技能三个方面。根据因素分析和信度分析的结果,本测试卷对Byram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各个维度都具有较好的效度指标。调查分两步进行,首先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上海世博会园区200名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测试而后随机对其中30人进行了个人访谈。

1.调查内容

1)《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内容

此调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测试卷》多采用多项选择题,共100题,分四部分:文化知识问题,交际知识问题、跨文化态度问题以及针对技能测试的情景问题。

2)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访谈大纲

①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是否关心,为什么?

②在英语教学过程中,你的英语老师是否给学生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采用什么方式介绍?

③你通常喜欢通过哪种课堂活动方式学习跨文化交际知识?

④你喜欢阅读或观看与西方文化有关的书籍或电影等视频资料吗,大多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⑤你有外国朋友吗,你经常采用什么方式与他们进行交流,交流的内容是什么?

⑥在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你是否感到焦虑,为什么?

⑦如果与外国游客进行跨文化交流时发生交流障碍,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⑧在世博园区上岗前,你进行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吗?具体实施情况怎样?

2.调查情况分析及结论

测试卷结果显示,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对文化知识题的平均失误为6.1,平均失误率为29%,其中89%的错误集中在时间观念、身体空间距离问题上;交际知识题的平均失误为5.2,平均失误率为26%,大学生志愿者对各种文化的交际禁忌把握不准确,有76%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在此类题目中出现错误;跨文化态度题的平均失误为5.9,平均失误率为23.6%,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普遍愿意与游客朋友进行交流,但对某些文化存在不理解,交流方式不适应;针对技能测试的情景问题的平均失误为11.8,平均失误率为34.7%,学生学到的各种文化知识。交际技巧不能很好的运用于具体的真实跨文化交际情境。

通过访谈显示,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对跨文化交际知识普遍比较关心,有86%的访谈者表示对跨文化交际知识非常关心,并会努力吸取相关知识,他们表示随着国际交往和国际合作的频繁和深入,有效地跨文化交流是成功的保障;95%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谈到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英语老师会通过图片,音视频等方式介绍与课文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但只是在讲授语言点时随机插入文化的讲解,不系统,零散,而且相关知识量较少;55%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喜欢阅读或观看与西方文化有关的书籍或电影等视频资料,有10%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表示不喜欢阅读或观看,他们表示看或读不懂有些外国电影和书籍的内容;25%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有很多外国朋友,经常采用电话或网络与他们进行交流,交流内容涉及到生活的各个方面。47%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有二三个外国朋友,不经常进行交流;交流内容仅仅涉及到学习专业方面。而33%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表示没有外国朋友,不怎么与外国人进行交流;在与外国游客进行交流的过程中,46%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并不感到焦虑,但对外国游客的文化以及交流方式感到不习惯,少数习惯感到不理解。10%的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感到与外国游客交流时,紧张不安,害怕出错。与外国游客发生冲突的原因,不同园区大学生志愿者有不同的想法,大体有二类:对外国文化不熟悉,总是以自己的文化习惯来衡量外国的文化;交流风格不同,总是试图用自己的交流习惯来影响外国游客进而产生冲突。在世博园区上岗前,进行过相关的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培训,由世博局和所在院校组织,多以讲座的方式讲授文化知识,培训时间较短,没有进行情景训练。

总之,园区大学生志愿者具有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对某些文化和交际知识缺乏了解,从而导致交际失误;对待外国文化持开放、接纳的态度,但仍然对有些外国风俗、习惯不理解;在技能的掌握上缺乏在特定的真实情景中进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四、对大学外语跨文化交际教学的建议

调查显示,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仍然存在明显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力度,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

1.教学模式

改革后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大学英语课程”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7]跨文化交际被正式纳入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通过此次调查,认为应建立新的教学模式“4+1”模式。即大学英语课前五分之四的学时用于英语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语言知识技能的学习,学生掌握这五种技能后,剩下五分之一的学时用于开设专门的“跨文化交际”课程。使学生系统的学习相关的文化交际知识,提高学生对目的文化与本民族文化在价值观念、态度、信仰等方面的差异的宽容性和接受程度;提高跨文化意识,识别文化差异并能够发现文化多样性的优势;培养接纳变化的态度和自我调节能力,培养终身教育和成长的自我适应能力,培养跨文化敏感性进而提高学生在特定情境中的跨文化交际行为能力。

2.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从以阅读理解为主转变为以能够从事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的听说、全面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主[8];学习显性文化主题、文化模式和价值取向;情感意识以及涉及言语和非言语的具体文化特征;培养对具体文化中得体行为、认知和期待正确假设的技巧;培养观察和收集信息的技巧:培养对陌生的人或事物延迟评价的态度;了解学习新文化的风险性,培养适应新文化的愿望,能够克服文化不适应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习者不断地经历描述、解释、反应的过程[9]。通过一段时间反复的文化碰撞,学习者掌握更多的目的文化知识,加强学习者对自己母语文化的意识,产生更多的更为得体的语言与文化行为,提高学习者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3.教学策略

在教学手段和工具方面,以多媒体网络为支撑,利用音频、视频材料体现英语教学的文化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采用文化讲座、文化参观、文化表演、文化谜语、关键事件分析、角色扮演、案例分折、文学作品分折等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学习。向学生介绍文化新领域的可叙述或描述的知识;以某个文化专题为学习任务,统一观摩文化现象;组织学生根据预定的计划就某一文化专题或某一文化事件,作汇报式讲演;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假设的交际场景,扮演不同的角色,在小组内或大班内汇报演出他们的交际行为。教师描述发生的事情,并提供交际各方的感受和反应,并不解释在此情景中交际各方的文化差异,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自己发现文化差异。使学生经历各种各样的,在与另一文化的人们交际时或在适应到另一文化中时可能遇到的困难问题和冲突情景,从而提高其自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五、结语

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交际。此次调查结果反映了园区大学生志愿者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表明教师在传授语言知识,追求语言运用的准确性、 流利性的同时,要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自身的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基金项目: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研究》(201203153)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Lusting, M. & Koester, J.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cross Cultures (2nd) [M]. New York: Harper 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1996.

[2]Chen, Guom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Some Perspectives of Research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Eastern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Philadelphia, PA, April 1990).

[3]Wisemen R.L.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 In. Gudykunst, W. B. (Ed).Cross-Cultural and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C].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3.

[4]Spitzberg B. H. A Model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 .In Samovar, L.A. & Portef, R.E. (Eds).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 Ninth Edition[C],(P375-387).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 2000.

[5]Spitzberg, B.H.,&Cupach,W.R.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M]. Beverly Hills, A: Sage,1984.

[6]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M]. England: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1997.

[7]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基本要求”项目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8]Damen,Louise.Cultural Learning: The Fifth Dimension in the Language Classroom [M]. CA: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Company,1987.

第7篇: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必要性

文化的差异性必然导致语言信息化的差异,所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教师也提出新的要求,要求英语教师要培养高中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仅只是死记硬背地记住知识点,而是要将英语知识点渗透在文化背景中,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表现生活各个方面的主要形式。高中生通过学习外语,可以了解国外的不同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和眼界。例如,中国人吃饭习惯用筷子,而外国人喜欢用刀叉,所以,要更加注重通过学习英语这门语言了解其文化内涵,从而进行无障碍的跨国际交流。

二、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一)提高教师队伍的素养

1.利用词汇和篇章,渗透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具有特定的文化特质,也是学生了解英语的基础。高中英语教师对学生单词量的要求不能仅限于熟记其中的结构和基本含义,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理解词汇背后特有的文化内涵,进而提升高中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例如,尊老敬老是我国的优良传统,“老”在中文里是表达尊敬,然而西方国家眼中,“old”代表不合潮流、不中用的意思。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本来源是西方的生活文化,且篇章语言环境是英语国家的相关文化,所以,教师自身要透彻地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并且将其传授给学生,教导学生在进行英语篇章阅读时要结合西方文化背景和语言环境来了解文章中的主题思想,进而提高高中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2.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培养跨文化能力

随着网络科技的发展,教师要学会利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工具和技术,快速深刻地引领学生对不同文化进行理解,培养学生跨文化的能力:(1)开设英语报刊、国外电影欣赏课,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2)采用多媒体课件。多媒体通过光、色、图的结合,将图文并茂的解说、具有视觉感的画面以及符合意境的英语声音等优势结合起来,让学生快速地掌握英语文化内涵和跨国际交流的特征。(3)在课程中掺杂模拟场景、猜谜语、成语接龙等游戏形式来拓展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3.对学生进行积极正面的评价,增加跨文化交流的信心

由于高中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心理状态更加敏感、脆弱,所以他们在学习跨文化交际语言的过程别需要教师的认可和鼓励,这会大大增加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所以,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语言能力做出肯定、积极的评价,以增加他们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和和成就感。笔者建议教师应该平等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在公众的教室不公布分数的高低等级之分,而是结合每一位学生在每一个阶段学习英语的进步或可取之处进行表扬认可,对于不足的地方进行建议和提醒,而不是采取批评的方式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且更多地关注学生在完成综合性语言任务中与人讨论、合作、沟通方面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二)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模式

普通高中英语必修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英语语言能力,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灵活多样的学习策略以及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选修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就业选择、升学深造以及个人的兴趣和发展的需要。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学生往往不太喜欢必修课的课程,反而倾向于自己主动选择的选修课课程,在选修课上学生更容易放松和融入。因此,高中英语课程中应该采取必修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课程模式,借此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在选修课中不要过多地干涉学生,以完全娱乐的方式,例如电影鉴赏、演讲辩论、游戏等英语交流方式让其自由学习成长,娱乐与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能大大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并增加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

高中英语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为目标,结合教学实际情况,采取有效培养高中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拓展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使其形成完整正确的文化价值观,为以后自身的发展奠定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冀盈.新课程高中英语教学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J].教育探索,2011(9):48-49.

第8篇: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外语教学;跨文化;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1-0003-02

1 跨文化外语教学现状

1.1 中国跨文化外语教学发展的现状。

跨文化交际是在语言为媒介的基础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或团体乃至国家、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一种语言交际范畴。外语教学是不同语言之间的一种跨文化教学方式,是对异文化的了解与探索。

目前,我国的外语教学通常只重视语言基础教学,对异文化的解读并不多。同时,在我国跨文化交际的外语教学中,对不同外语背景交往能力的培养以及基本文化知识学习方面很多还停留在传授文化知识层面,实际的教学主要集中在简单基础知识的传授方面,缺乏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文化内涵以及文化间差异的能力。

1.2 跨文化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

跨文化教学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是有目共睹的,如何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跨文化教育值得探讨的一个重要议题。笔者认为,跨文化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模式应该有以下几方面:

1.2.1 跨文化教学以培养跨多元文化的交际意识的为重点,要理解和包容多元文化之间的差异,始终对自身文化价值观念及行为方式进行觉察和反省。

1.2.2 在学习中注重态度的变化和情感的表达,重视认知的重要性,学习外语要有不断交流的意识,跨文化学习强调文化差异产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交流。

1.2.3 跨文化教学中交际能力的培养不限于学习书本语言的目的,需要多元文化不断的交融,与任何文化的学习者进行交往。 

2 跨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2.1 实施有效的文化导入法进行跨文化外语教学

2.1.1 文化包(culture capsules)。

1961年特勒和索伦森提出这种关于文化教学的模式。教师向学生教授本地或本民族的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不同,借助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对文化间的认识,用问题的方式对文化进行探讨。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讨论的中心议题,如语言的交际、民族习俗、语言对话等问题。

2.1.2 文化丛(culture clusters)。

1973年由莫瑞和米迪提出的的文化丛,包括了许多文化包的综合体。不仅仅是文化包的简单相加,还是文化包的内涵的延伸和深化。这种方式的学习能让学生全面准确的了解较系统的文化知识。

2.1.3 同化法(culture assimilators)。

1971年由彼得勒等人提出的一种和言语文化相关的教学模式。以实际例子的方式,深入分析由此带来的文化方面的事件,用以阐明外语的跨文化交际中误解产生的根由,促使在文化间的学习和交流期望的实现。

2.2 实施有效的语言输入法进行跨文化外语教学

2.2.1 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对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有很重要的作用。一方面,在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適当地介绍作者或文中人物背景以及所处的具体历史阶段的背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的文化背景,进而感知其中的含义。另一方面,学生要获取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必须通过阅读材料缩小英语学习中存在的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别,帮助学生掌握有效学习外文化的学习方式方法。

2.2.2 口语练习

口语教学是外语教学的核心部分,因为学习任何语言的目的都是用来交流的,一次口语的训练自然是外语学习中不可避免的过程,在学校教学中外语的学习要强调对外语语言体系的学习,训练听—读—说的技能,注重外语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注重在实际交往中语言的应用。

2.3 跨文化外语教学的理论支撑

2.3.1 文化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传播媒介。语言是文化传播的媒介之一,也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需要,语言的重要作用就是承担起传播本民族文化的重任。语言从某种意义上体现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态度, 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历史和社会生活。

2.3.2 信息化和全球化的需要。

当今世界,信息化飞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联系紧密,语言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也在日益增多,人们可以通过商务、旅游、外交等机会,把本民族的文化、民俗等传播出去。 

3 跨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

3.1 促进外语学习。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需要借助语言交往、学习等形式才能得以传播,它是文化得以传承的有效形式,外语的学习需要熟悉和了解相关的背景文化,只有真正的了解了背景文化内涵,才能真正学习和掌握外语,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只对外语的言语语法等结构的了解是不够的,没法领会到外语的文化内涵和脉络,没有达到学习外语的目的。

3.2 鼓励体验式学习。

语言的学习是需要交流、讨论等体验的,外语教学也一样。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的外语学习策略后,需要不断的进行体验,学生要寻找適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体验式学习就是要实践,在外语教学上表现为朗诵、演讲、讲座等交流的形式,要以亲身体验为中心,让枯燥的语言结构和形式在经过体验和深层理解得以具象化。体验式学习使学生感受到外语学习的乐趣,提高了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利于培养语言交往能力和语言的灵活运用能力。

4 结语

跨文化学习是外语教学的重要方式,外语教学是不同文化之间的学习和交流,跨文化贯穿外语教学过程的始终。外语学习要注重探索语言的不同文化背景,并通过学习形成不同文化间的沟通、交融能力,这是跨文化学习的核心目的。为了有效地进行跨文化外语教学及达到培养跨文化能力的目标,学习者形成跨文化交流的意识和能力是很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刘晓冰,孙博,王保艳.中国跨文化外语教学研究现状[J].安徽文学,2007(2)

[2] 王秀琴. 论自主学习与跨文化外语教学[J].新乡学院学报,2010(6)

[3] 冼吉昌. 外语教学的跨文化思维[J]教育研究,1999(9)

第9篇:文化交流的态度范文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 生活习惯 思维方式 价值观 外语教学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中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都占有重要地位。据资料统计,2008年,往来于中日两国进行经贸、文化、科技等活动的人数已超过480万人次,中日友好城市达233对,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显得尤为重要。

一、 跨文化交流中文化交流的概念

跨文化交流中文化的概念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群体内成员们共同的生活方式和个人行为方式的规范。具体地说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为人处事,价值观以及交流中的被认同的各个群体所特有的方式。

交流这一概念较为复杂,定义颇多。一般认为:“交流是指在特定的语境中,通过信息传递,人们相互影响的过程。”在跨文化交流中的交流则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交流行为,因而,这给交流带来了难度。

如何进行跨文化交流呢?首先,只有对日本文化如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有了充分的了解、认识。在此基础之上,才有可能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

二、生活习惯方面的表现

1.打招呼、寒暄。在会话中,经常会听到“こんにちは” 这句问候语。对于这个词, 学研国语大辞典是这样解释的:“ 是白天的问候语,是白天与他人见面或拜访他人时的寒暄语,可以理解为你好.其使用对象主要是一般关系的人或生人,而不用于自家人或亲朋好友”。比如:同学同事之间见面多是“おはよう”;学生见到老师、下级见到上级多是“おはようございます”;朋友,熟人见面多是“おお”、“おっす”。新世纪大学日语第二册刊登了水谷修教授,其中有这样一段话:30多年以前,在小津安二郎导演的一部电影里,有这样一个场面:由于感情不和,夫妻二人离了婚,结果孩子由母亲抚养。当父亲再见到久别的孩子时,在父子目光对视的瞬间,孩子说出了一句话,这就是“こんにちは” 。这个幼小的孩子说的这句台词非常精彩,它如实地刻画出了当时父与子的关系。在正常生活的家庭成员之间,孩子是不会对父亲说“こんにちは的”。然而,当不在一个屋檐下生活了,换句话说,当变成外人的关系时,才有可能使用。

在水谷信子的“おかあさん、さようなら”中也同样提到了的用法。一个住在日本人家里体验生活的美国高中生向这家的主人问候时说了一句“こんにちは”,结果主人听了十分惊讶。在寒暄语中,“さようなら”这句话也不能对家人使用。在水谷信子的《おかあさん、さようなら》一文中,其中提到:一个小学生认为,总同样重复同样的寒暄话是无能的表现,就决定换一种不同的寒暄方式,于是,早上上学前,他没有使用平时总说的“いってきます”,而说了一声“さようなら”,在厨房的妈妈一听,顿时神色大变,跑到门口连声追问:孩子吓得连忙跑出了家门。在家庭成员之间,若不是在永别时,“さようなら”是不能使用的。如果恋人之间说了这个词 ,则为分手之意。如果是同学之间,同事之间,可以说“じゃあ”、“じゃ、また”。学生对老师,下级对上级,可以说成“お先に失礼します”。所以“さようなら”与中文的“再见”是有所不同的。

2.对数字的好恶。在日本民族看来,奇数是招福的数字。所以喜欢单数,尤其喜欢“3”这个数字。不喜欢双数(8除外),尤其不喜欢“4”这个数字。因为日语“4”的发音“し”与死(し)相同,所以避讳“4”这个数字。日本的个人电话,私家车牌,房间号码都没有“4”这个数字。譬如4人喝啤酒,不可以要4瓶,而应该要3瓶或5瓶。送人礼物也不要送双数。这和中国好事成双,以双数为吉利的习俗完全不同。

3.对称呼的好恶。在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长幼有序,在称呼上,以把对方视为高辈为敬。比如:小学生对二十几岁的人称呼时,一般称呼为“叔叔”、(おじさん)“阿姨”(おばさん)。而在日本,则称之为“哥哥”(お兄さん)、“姐姐”(おさん)。再者,在家庭中,哥哥的孩子称呼哥哥的妹妹,再中国习惯上称之为“姑姑”,而在日本,则称之为“姐姐”。在称呼上,日本以缩小辈分之差表示敬意,而在中国却以扩大辈分之差表示敬意。在日本人看来,年轻代表着青春、活力、生命。 在《おばさん和阿姨》这篇文章中,讲的就是一位学日语的中国的中学生在路上看到一位二十几岁的日本女性把围巾掉在了地上,然后说:“おばさん,あたたのタオルは落としましたよ。”结果,这位女性很不高兴。在日本,称呼50多岁的人时,多用“おじさん”、“おばさん”,而中国多称呼为“爷爷”、“奶奶”。汉语的“阿姨”虽不能说与年龄完全无关,但主要是敬称。而日文的“おばさん”却主要强调年龄,有时还带有负面的意味。称呼二十多岁的女性为,就会让她以为自己不年轻了。同样,称呼五十多岁的日本女人为“おばあさん”(奶奶),日本人也会很不愉快的。再者,“あたた”一词并不是对所有人都可以使用。除了下级对上级,年幼的对年长的不使用以外,一般对陌生人也不使用。此外,在家庭中,妻子称呼丈夫称之为“あなた”。因此,不能把中国的一些语言习惯用在日语中。

三、思维方式方面的表现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特有的思维方式。日本人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共性处理人际关系,对对方的心情想法乃至感情都是体察入微的,即:以心传心,是以体察为特征的思维方式。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时时处处虑及对方,为了不在感情上伤害对方,不使对方丢面子,避免摩擦和不愉快,总是不明言自己的见解和主张,而是以暗示或含糊的方式来表示自己的意图。拒绝对方时,总是采取一种很委婉的方式,使对方不至于难堪。例如下面一例:

上司の木部と部下の佐藤さんの会:

木:佐藤君、新宿にいい日本酒の店があるんだよ。仕事がわったら一にどうだい。

佐藤:いいですね。 あ、でも、部.大申しないんですが。

木:どうした?

佐藤:今日はほかの束がありまして

木:ふん、そうかい。なにかあるのかい。

佐藤:ええ、は来大学代の後の婚式の司会をすることになっているんですが、今夜これから打ち合わせも兼ねてちょっとむになっておりまして。

木:あ、そうか。 じゃ、仕方がないな。

佐藤:せっかくのおいなのに、申しありません。

木:いやいや。じゃ、またにしよう。

佐藤:また次の会に、ぜひ。

木:分かった。じゃ、また。

木:お先に失礼します。

这是一种很巧妙的拒绝方式。佐藤在受到邀请之后,首先是接受对方的邀请。由此表明如果情况允许的话自己很愿意去的意思。接着,才说实在抱歉,告知对方自己还有别的事。后面使用了“ほかの束がありまして、省略了いけません”。语气委婉,暧昧,表达了说话人的心情。如果按照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恐怕会直截了当地拒绝。首先说:“今日はだめです。行けません。ほかの束がありまして”。(不行,我还有别的事,去不了)。这样的话,对方可能会不高兴。

四、价值观方面的表现

这里所指的价值观是指在某种文化背景下群体所共有的。它是判断人们行为好坏对错的标准,并决定着人们行动的目的和方针。在交流活动中,必然伴随着价值观,离开价值观的交流是不可能的。日本人的同学聚会,同事在一起喝酒,多采用均摊付款的形式,即使共同招待客人,也是均摊付款,而且在客人面前公开算帐,掏钱。在家庭中,例如:母亲与出嫁的女儿,婆婆与儿媳买东西时各付各的钱。即便一人付了款,回家后定会算清帐。儿媳有儿媳的帐,婆婆有婆婆的帐。在日本是不能混在一起的。这并不是在计较金钱,而是在坚持在金钱上划清界限,保持距离美。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以前所讲究的义理人情变得越来越淡薄,为人处事时信守距离美的原则,希望自己与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不想欠任何人的情,人情只是限于一时一事,过后与此事无关。在家庭中,例如母亲与出嫁的女儿,婆婆与儿媳买东西时各付各的钱。即便一人付了款,回家后定会算清帐。儿媳有儿媳的帐,婆婆有婆婆的帐。在日本是不能混在一起的。这并不是在计较金钱,而是在坚持在金钱上划清界限,保持距离美。再者,日本人请客时会根据客人的数量适量点餐,而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有5人却要点8人的量。日本人认为,将摆在自己面前的饭菜尽量吃完是对主人的尊重,所以,即便牺牲肚子也要尽量吃完。如果剩余过多,主人会以为饭菜是不是不合客人的胃口?主人会不开心的。而在中国人的观念里,请客时用吃不完的美酒菜肴招待客人才能表达自己的诚意,所以,如果菜肴都吃光了,会令主人很难堪。因此有些中国人觉得,请日本人吃饭时日本人很不客气。日本人很小气。曾经有一位同学说:“咱日本外教太小气,前天请我们几个同学吃饭都没吃饱。”“那么饭菜都吃完了吗”?“没有,剩了不少,都吃完了,多令外教难堪啊!”所以,要顺利地进行跨文化交流,一定要对异文化有充分的了解。

五、加强外语教学,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

跨文化交流是学生今后在工作学习中经常要面临的问题。因此,外语教师在进行日语教学的过程中,应从努力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这一目的出发,培养学生的文化习得意识,不仅培养其语言技能,还必须重视语言表达是否妥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汉语与日语两种语言学修养,而且还须具有中日两国比较文化背景学方面的知识,不断培养,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增长学生对日本社会,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等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对中日文化差异和冲突具有识别的敏锐性,理解的科学性和处理的正确性。另外,可利用外籍教师,鼓励学生与外籍教师进行交往,通过个人间的交往使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利用先进的电教设备,通过看不同的背景的电影,电视画面,使学生真正理解其内涵。拓展学生的视野。努力使学生确立一种科学的,宽容的态度,切忌用本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去理解,去阐释另一个民族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价值观。排除偏见,积极地进行跨文化交流,并在交流中养成与异文化异民族共存的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陈 岩:《谈中日跨文化交流中摩擦的主要原因》,《日语学习与研究》,2002.1。

[2]王秀文:《跨文化交际与日语教育日语学习与研究》,2005.3。

[3]王铁桥:《中日文化差异趣谈》,香港中国国际交流出版社,1999。

[4]水谷信子:《心をえる日本座》,研究社,1999。

[5]金田一春彦:《日本の言表》,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