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跨文化交流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文化渊源 东西方 跨文化交流
1.东西方文化渊源
每一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而且这些文深深地影响了一个国家,更确切地讲,虽然很多国家的具体文化不同但是他们的文化具有相同的文化来源。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简单地分为东方和西方两大块来研究,东方文化主要来源于长江-黄河流域文化和印度流域文化。东方文化的特点在于浓郁的怀旧思想,浓厚的神秘色彩以及重感性轻理性。然而西方文化主要来源于希腊文化和基督教文化,西方文化的特点在于对人的尊重,对个人自由,独立,平等的追求和强调个性的表现。由此可以看出东西方文化来源的不同造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特点。
2.文化来源引起的东西方差异
文化来源的不同引起了众多的差异,而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成功的跨文化交流具有极大的作用。在此,我们主要研究三个方面的差异:社会行为,工作习惯,时间观念。所有的相互影响和互动的行为都是一种社会行为,其中思维方式就是一种社会行为,东方文化强调曲线性思维方式,西方强调直线性思维方式,这种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就来源于文化来源的差异。东西方的公司员工在思维方式,交流习惯,工作方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异,如果对这些差异处理不好,在工作过程中就会产生很多摩擦和误解,这就会影响到同事之间的关系,公司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将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天,美国总部派来的项目负责人‘Frank’ 想要听项目进展报告,小李就带来了厚厚的一叠项目文件和内容丰富的演示文稿,准备进行精彩的讲解,但是在这过程中,小李不断地被打断。Frank想要小李讲解重要的部分并且给出直接的建议,显然他对小李的讲解很不满意”。在这个例子中双方都没错,只是作为中国人的小李想要尽可能充分地详细地解释与项目相关的信息,这完全符合中国的文化特点。然而,Frank的讲话方式也符合西方的文化特点。正是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两个人交流过程中的不愉快。东方传统的农业文化和西方的工业文化在时间观念上也存在很大差异,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土地和农业是传统中国文化构建和形成的基础。他们认为时间是个循环,世界上所有的事情经历了一定的时间之后就会回到原点,循环的时间观念强调重复和标准化,比如昼夜交替,四季循环等。由于缺乏线性时间观念,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观念不是很强。相比之下,西方人具有积极,敏感,准确的时间观念,在西方的哲学史上,有关于时间的纯理论问题。古希腊哲学家说过一句名言“没有人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所以西方的思想强调时间的不确定性。与东方社会相比,西方社会很少受过去事情的影响,整个社会在单向时间的影响下迅速变化和创新,但是,同时人们也面临着时间的压迫和紧张的人际关系的压力。由此可见东西方文化来源的不同引起的东西方的差异。
3.这些差异对于跨文化交流的具体影响
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流。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讨论文化差异引起的跨文化交流的障碍以及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交流失败的原因。这些具体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日常生活,跨国公司的管理,国际商务谈判。在日常生活方面,有很多跨文化交流的例子,“一位意大利的项目经理来到中国的分公司考查,中方派了一名助理全天陪伴这位经理,这位助理尽心尽力,但是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融洽”。其实问题在于,这位助理的全天陪伴让她没有了个人空间。在跨国公司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这样的问题,上海一家非常有名的国有企业,大部分的员工都是上海人,公司采取的是传统的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但是不久后这家公司与一家外企合并,管理方式和生产方式和以前大不一样,起初员工们都有些不习惯,但是慢慢的大家都适应了,生产效率确实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这里的问题在于,员工们并不了解西方的企业文化,如果他们在此之前对西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管理方式有所了解,他们就不会不习惯了。随着商业全球化的发展,在商务活动中,文化多样性的程度在不断增长。所以文化差异将不仅影响谈判双方对于各种行为的解释,还将影响谈判双方的思维方式,价值观。无意识地将这些东西带到谈判桌上,所以是它们使得谈判变的复杂。由于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在文化方面存在差异,所以他们需要采取不同的谈判风格和技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流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作为一个外语学习者或者说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关注其他国家的文化,这对于我们进一步的学习也是很有帮助的。(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外国语学院)
参考书目:
[1]Cao Jianhe.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English [M].Shanghai:Shanghai Education Press.1996.
[2]Song,Li.Gateway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M].Harbin:Harbin Industrial University Press.2004.
[3]江波,浅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与外语教学[J],广西大学梧 州分校学报,2002,(03)。
【关键词】商务英语 口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随着我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企业在全球商业活动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因此对于商务英语的复合型人才也越来越受到欢迎。在众多的高职院校当中,大部分学校都开设了商务英语的课程,但是很少有相关学校可以有效的进行商务英语的口语教学,所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薄弱,这也是英语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问题。
一、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定义及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
1.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是一个新概念,关于它的界定仍在不断讨论中。美国当代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布卢姆提出它应由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与技能(skill)三方面构成。笔者认为还应包括文化理解能力和交流能力。所谓文化理解能力,指的是在交流过程当中可以充分认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存在的感知、情绪等差异,并以包容的态度进行交流;所谓交流能力指的是可以在有效克制文化背景差异的情况下,迅速的建立交际关系,解决出现的潜在的交际问题,达到最终的商业目的。
2.现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就目前的商务英语教学状态来说,口语是教学过程当中的弱项,其实不仅仅是在商务英语教学当中,在其他的外语教学过程中也存在类似的问题。但是不同于一般的外语教学,商务英语的教学最终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以便在工作当中有效地进行商务交流,达到既定的商业目标。实际上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最大的问题不是学生发音不标准,而是没有将英语当做一种工具加以利用,对自己的口语没有信息。因此应当从这个方面来解决目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弱的问题。
二、影响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
1.主观因素。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历来接受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都具备很强的发散性,但是西方国家更加注重思考的直线型,这就导致了在主观因素上中西方的不同。对于西方人来说,交流的过程当中更加注重具体事物的逻辑分析,但是汉语当中交流的过程更加注重对整体意思的概括。例如在语法当中,汉语的时间顺序是年月日,但是西方人的时间顺序则是日月年,中国人在听到表扬的时候,第一反应是谦虚的否认,而西方人更多的是欣然接受。这种传统教育造成的主观因素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客观因素。能够影响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的客观因素很多,简单来说可以分为制度因素、教育方式因素、社会导向因素三个方面。所谓制度因素,是由于目前学生进行英语学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英语交流功能的使用,如果考试当中不考口语,那么学生就没有动力去学习商务英语口语;所谓教育方式因素,是由于我国教师在进行商务英语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对英语和商务知识的灌输,不注重实际应用教育;所谓社会导向因素,是由于目前的社会风气大多是就业论,所以学生会认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没有用,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三、在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突出学生在口语教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商务英语口语教学来说,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上课的时候应当避免教师的填鸭式教学,采用更加灵活开放的形式,让学生开口说话。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让课堂的氛围更加轻松。通过采用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也乐于开口说英语。同时应当积极的进行行为引导,在根据教学目标进行课堂环节设计之后,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激励和教育,当学生不敢开口说的时候,应当给予及时的激励,对于学生口语所出现的错误,应当及时的纠正,在课堂教育完成之后,应当对学生的优点进行放大表扬,激发学生后续的学习兴趣。
2.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应当通过有效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意识的认识,一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例如可以模拟一个商务宴会的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文化背景的客商,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找到跨文化交流的重点和难点,以此来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同时还可以借助于一些商务交流的失败案例,向学生说明这种商务活动当中对文化背景理解的重要性。
3.利用体验教学传播跨文化知识。体验教学是商务英语口语教学当中的重要方式,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不同文化之间交流存在的问题,以及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交流的成功案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学会国际商务礼仪,并且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爱好。要做好体验教学,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一些影视作品进行讲解,一方面学生对这种方式比较感兴趣,另一方面,这种方式也可以让学生更加有针对性的了解某些重要场景下的交流方式和交流特点。如果有条件,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等信息方式开展教学。
4.充分利用实践机会,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习语言最好的方式就是使用,同样要想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也应当使用实践的机会进行。鼓励学生参与英语演讲、英文歌剧排演、和外教交流等,有条件的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直接与外国人进行对话交流,或者是通过到相关的企业进行实践学习。
参考文献: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者
中图分类号: H31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023-02
1 引言
自从乔姆斯基(Noam Chomsky)提出了语言能力(linguistic competence)的概念,这一概念被认为是任何学习者的理想标准。后来海姆斯(Hymes)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新概念(communicative competence),修正补充了乔姆斯基的语言能力。因为海姆斯考虑到了在特殊的语境中说话者的具体使用语言的能力。海姆斯强调的是社会语言能力(sociolinguistic competence)。由交际能力诞生了交际教学法。
交际法基本上是强调获得与人交流的必要的技巧。重点放在学习语言的功能、角色扮演和真实的场景。值得考虑的是交际能力是基于说话者的第一语言的能力,是母语者的语言能力。另一个需要指出的是如今的英语学习者不仅仅局限于和本族语者交流,他们越来越经常的要和不同背景和文化的人交流。但是目前的教育体系和外语课程仅仅以本族语为标准,对外语或二语学习者是不合适的,所以有必要对交际能力重新思考。
2 外语学习者的交际能力
当海姆斯提出交际能力的时候,他主要关心的是在单一的语言环境中分析人们的社会交往和交流能力。后来Canale 和 Swain 对交际能力进行了概括以,Elis对交际能力给予了补充。Canale 和 Swain在他们的文章“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提出,交际能力主要由四种能力构成(1)语法能力即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等知识。(2)语篇能力,即组句成篇的能力;(3)社会语言能力,是一个人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得体使用语言的能力;(4)策略能力,是一种运用或非语言手段达到交际目的的策略。。Canale的交际能力模式对于后来的语言研究和外语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该模式常常作为衡量英语学习者是否获得交际能力的标准。
几年以后van Ek提出外语教学关注的不仅仅是训练学习者的交流能力,也要涉及到他们作为个体的个人和社会的发展。因此他提出了外语教学的全面的交际能力的目标,包括六个方面:(1)语言能力,根据语言规则理解和生成有意义的话语的能力。(2)社会语言能力,能够知道语言形式的选择。这是由交流的场景、交流者之间的关系,交流的目的决定的。(3)话语能力,在具体的语境中使用合适的策略的能力。(4)策略能力,当交流有困难的时候,我们要找到方法让别人知道我们的意思,或者尽力明白别人的意思。(5)社会文化能力,每一种语言都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语境有密切的关系,这意味着我们要熟悉特定的文化语境。(6)社会能力,这涉及到与别人交流的意愿和技巧,例如动机、态度、自信、感情等。
3 跨文化者
但他们的交际能力概念有一个缺点,他们是以本族语为标准的。正如Byram指出的那样,当说到语言规则、习俗、交流者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的都是把本族语作为标准的。当说到社会语言能力,也是以本族语的社会文化语境为参考标准。
然而以本族语为标准或许是不合适的。首先设立本族语为标准就意味着为外语或二语学习者设定了一个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注定了必定要失败。Byram解释说,当前的教育体系为双语学习者设了一个很难达到的目标。Cook也同意在外语教学中本族语者的主导掩盖了成功的二语使用者的天才,为他们设了一个达不到的目标。她建议要重新考虑学习者的目标,承认学生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的差异。以本族语为标准我们可能设立了一个错误的标准,可能会造成语言分裂,完全抛弃一种语言而把另一种语言作为本族语接受。
Byram 和Zarate提出对外语学习者用跨文化说话者代替本族语说话者作为标准。由于外语学习者是具有他们自己学习经验的个体,是带有他们本族文化的社会文化身份。即使他们获得了很流利的高级的语言水平,他们也只是达到了本族语者的流利。他们是联系两种文化的中介。用外语和人交流,他们变成了双文化人,他们的本族文化是自己身份的一部分。我们应当注意的是目标从本族语者转向跨文化说话者不是语言学习者的标准降低了。它只是意识到了跨文化说话者和本族语者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能力。事实上具有这种能力比仅仅具有本族语者的能力更复杂,因为这种能力是动态的,没有最终的目标。跨文化说话者有能力处理不同文化身份、不同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在Steele看来,把跨文化说话者作为一个标准的好处是把学习者放在教和学的中心。
4 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
无论外语学习者有什么样的语言能力,当和另外一个国家的人交流时,交流的双方多多少少都具有自己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包括自己国家的文化意识,这也是他们带来的一种文化身份,这对交流的双方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Byram认为跨文化交流可能有三种情景。
(1)在具有不同语言和文化的人之间交流,其中一方的母语是英语。(2)交流双方具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英语不是他们的母语。(3)交流双方是同一个国家,但语言不同,英语是其中一方的母语。很显然当只考虑语言能力的时候,三种场景不能只是以英语是母语的说话者为标准。成功的跨文化交流不仅仅是信息的交流。能够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的能力也是交流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这种能力取决于态度。
因此,有效的跨文化交流的前提条件是:说话者自己文化的知识,对方文化的知识和态度。这些条件在交流的过程中随交流双方的所使用的技巧有所变化。这些技巧可以被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为了解释和确立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另一部分是发现和交流。尽管Byram承认这些技巧可以通过经验和思考获得,不需要老师和教育部门的参与。他还是支持把跨文化交流作为教学的一部分。Byram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总结如下:知识,自己国家的和别的国家的知识,交流的知识。技巧,解释和联系的技巧,发现和交流的技巧。教育,政治教育和批评性的文化意识,态度,对自己文化和评价他人文化的态度。
关于自己国家和别的国家的知识,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交流的知识,如何洞察谈话的对方,这实际是和解释和联系的技巧有关系的。用已有的知识去理解一个动作或行为,并把它和自己文化社会团体中相对应的动作或行为联系起来。积极或消极的固有的思维模式都会妨碍交流中的相互理解,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任何关系中都要保持好奇和开放的态度,这有助于我们把自己相对化,评价别人。这对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是一个挑战。当没有另一种文化的背景知识的时候,发现和交流的技巧就会起作用,这种技巧让我们认识到外国环境中的相对应的现象,我们理解并和别的现象联系起来。解释和联系的技巧是基于普遍的知识框架之上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理解交流的内涵。这个模式涉及到了诸如发现、解释、确立关系这样的问题。Byram对van Ek的能力模式的一部分做出了修正:(1)语言能力,能够运用一套语言的知识去解释和生成口语和书面语。(2)社会语言能力,能够知道交谈者的暗含的意思。(3)话语能力,能够使用发现谈话者的交际策略。
5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问题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获得这种能力。语言能力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而社会语言能力和话语能力是需要发展和培育的,而不能仅仅通过课堂来传授。Byram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目标,例如发现技巧可以放在课程里面。然而有一些目标放在外语教学课堂里就不合适。他指出一些受过严格语言训练的老师更不轻易认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些目标。尽管有这些困难,他仍坚持说跨文化交际能力应该成为课程的一部分,包括政治教育和批评性的文化意识。他认为在三个地方我们可以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一个地方是教室,老师和学生可以有亲近的交流。第二个地方是在国外,在目标语国家作或短或长的停留,第三是自主学习,这是学习者个人发展的一部分。第二个问题是教师,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愿意为跨文化交流负责。这需要那些教师用于奉献,相信跨文化交际能力,并把它作为一个最终的目标。他们的课程里面应包括容忍歧义,培养共鸣与合作,培育对文化价值的理解。在Byram看来最重要的问题是当人们认为一个学习者根本没获得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否他入门了。如果他入门了,水平如何。Meyer把跨文化交际能力分为三个等级。单文化水平,学习者只了解自己国家的文化;跨文化水平,学习者能够解释自己的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异,因为他们能够利用已经获得的关于自己文化和外国文化的信息,他们站在两种文化之间;交叉文化水平,学习者能够借助于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原则评价差异解决问题。我们能够看出这只是一个宽泛的分类,需要进一步细分。最后一个问题是评介。即使我们看出了获得和分级的困难,我们需要知道学生是否获得了这种能力,到达了什么水平。我们需要改革测试方法,传统的考试在这里没有作用。例如我们需要精心的面试,模拟一些场景,让他们做出评论和分析。
6 结语
在某些时候我们认为语言和语法能力是不够的,交际能力进入了我们的视野。现在我们应当再前进一步,不仅仅是交际能力。应当把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外语课堂教学的一部分。我们当今的世界许多人经常到世界各地旅游,他们直接或间接的会和许多背景不同的人打交道,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变得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Canale, M. & M. Swain. Theoretical Bases of Communicative Approaches to 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Testing[J]. Applied Linguistics, 1980. vol. 1, No 1. 1-47.
[2]Van Ek, J. Objectives for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J].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986.
[3] Cook, V. Going Beyond the Native Speaker in Language Teaching[J]. TESOL Quarterly, 1999.33/2: 185-209.
[4]Byram, M. Acquiring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A Review of Learning Theories[J]. in L. 1995.Sercu: 53-69.
[5]Byram, M. 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M].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97.
[关键词] 短期海外游学;效果评估;社会学调查
[中图分类号] R3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0(c)-0064-04
[Abstract] Objective Taking China-Austria-EU summer school as an exampl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short-term overseas tour, and put forward suggestions based on the analysis. Methods Participants of 2016 China-Austrian-EU summer school, as well as students from Graduate School of 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who attended program from 2012 to 2015, were both investigated by use of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 survey. Frequency was used for statistics of the participation purpose and harvest, activity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 in participants. Results 100 participants (77.52% of the total amount) were included in this survey. Through the program, they thought their own abilities or experiences were enriching as follow: language competence, culture experience,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and thinking or teaching style. Furthermore, highly compliment was obtained on the contents and forms form this summer school program.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China-Austria-EU summer school is desirable. Most of all, more consideration should be given to specific major, more attention can be paid to improving teaching quality, and further effort may be made on mutual communication is also suggested in this research.
[Key words] Short-term overseas study tour; Effects evaluation; Sociological research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1],短期海外游学作为一种跨文化交流教育模式(experiential learning model)[2]在越来越多高校中广泛开展[3-4],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起到了良好效果[5-6]。中国-奥地利-欧盟暑期学校(以下简称“本项目”)由欧亚太平洋学术网和奥地利萨尔兹堡大学中国学生中心联合举办,希望给中国学生创造接触异域文化的机会[7]。本研究拟以该项目为例,从参与者角度评价其实施效果,并为更好地开展此类项目提出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16年各高校参加本项目以及2012~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参与本项目学生,且同意参与本调查者。
1.2 方法
参考对外交流项目实施效果问卷条目[8-9],经问卷研制核心工作小组反复讨论,形成“中国-奥地利-欧盟暑期学校”项目反馈调查问卷,包括基本信息、参与目的与收获、活动评估及建议,共4部分。其中,参与目的与收获从外语应用能力、开阔视野与体验当地文化、增强沟通能力与结识新朋友、接触不同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等角度设问;活动评估从行程安排、理论课程、文化交流类活动、参观游览类活动、经费等角度设问。针对2016年参与者,于项目结束前1周(2016年8月)发放纸质版问卷;针对我院2012~2015年参与者,于2016年7~8月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测评、投票平台――问卷星调查。为保证结果可靠性,每份电子问卷限定为同一设备只能提交一次。无论纸质版还是电子版问卷,填表前均向调查对象做必要的解释说明。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整理数据,利用SPSS 18.0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均采用频率统计。
2 结果
2016年各高校参加本项目者共84人,2012~2015年我院参与共45人,故研究总体为129人。本调查共发放问卷103份,收回102份,问卷回收率为99.03%,其中,2份问卷不完整,余100份问卷均完整,故有效而完整问卷共100份。受访者占总研究人群比例为77.52%(100/129)。
2.1 受访者一般情况
100名受访者中,女性82人。从参与年份来看,2012~2016年均有同学参与本调查,其中,2012年6人,2013年5人,2014年9人,2015年15人,2016年65人。超过一半同学(54人,占54%)参加本项目时是其第1次出国,另有29名同学是其第2、3次出国(占比29%)。从所在院校来看,我院受访者最多,为37人,其外,来自复旦大学、北京大学等其他12所高校同学也有参与。从受访者正在攻读学位来看,本科45人,硕士研究生44人,博士研究生11人。从参与者专业来看,医药相关专业41人,其余同学从事法律、语言等多个领域。
2.2 参与目的与收获
受访者参与本项目主要目的(多选题),94%参与者响应“开阔视野,体验多元文化”,53%参与者响应“培养外语应用能力”,51%参与者响应“增进思想交流、结交新朋友”,23%参与者响应“为以后出国留学做准备”,11%参与者响应“增长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预期目标实现程度方面,75%受访者认为“基本符合”预期目的,15%受访者认为“完全符合”预期目的,另有8%和2%受访者分别认为“稍微不符”和“完全不符合”。在具体的活动收获方面,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开阔了视野,体验了当地文化”“增强了沟通能力,结识了新朋友”“接触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提高了外语应用能力”,持非常同意和同意的积极态度者分别为98%、80%、75%和57%。见表1。
2.3 活动评价
在影响活动效果因素中(多选题),79%参与者响应“活动行程和内容”,66%受访者响应“主办方的组织管理水平”,54%受访者响应“行前的辅导与准备”,51%受访者响应“食宿及服务条件”,42%受访者响应“课程的师资及教学质量”。关于行程安排紧张程度,认为“非常紧张”和“有些紧张”的人数(44%)多于认为“比较轻松”和“轻松”(20%)者。经费方面,2%受访者认为“一点都不困难”,33%受访者认为“不困难”,42%受访者认为“一般”,21%受访者认为“困难”,2%受访者认为“非常困难”。参与者对活动评价满意度较高,见表2。
2.4 活动建议
在活动建议部分,针对“是否同意增加与专业相关的交流内容”,21%受访者认为“很同意”,49%受访者认为“同意”,持“一般”态度者为22%,另有5%受访者“不同意”,3%受访者“很不同意”。其中,针对41名医药相关专业同学设置“是否同意增加与医药专业交流的活动”问题(多选),92.27%受访者赞同“参观国外的医院、中医诊所、中药房等医疗服务机构”,75.61%希望与当地医药协会进行交流,73.17%受访者赞同与大学/科研机构的医学或替代医学中心进行交流,58.54%受访者同意参观医药文化展览或博物馆,58.54%受访者赞同访问当地的孔子学院或中华文化交流中心。在开放式问题“您对本次活动其他建议”部分,56.1%受访者进行了反馈,其主要反馈包括:①行程安排过紧,希望能在非常有意义的城市呆更长时间;②希望增加语言、礼仪等方面出国前学习和培训;③希望能与当地人包括普通民众有更多接触机会,建议采取住宿在当地家庭方式;④增强不同学校、老师与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⑤增加能提高学术能力的活动。
3 讨论
3.1 项目实施效果及原因分析
在预期目标的实现方面,绝大多数(90%)受访者认为“完全符合”或者“基本符合”其预期目的。在具体的活动收获方面,大多数受访者表示自己“开阔了视野,体验了当地文化”“增强了沟通能力,结识了新朋友”“接触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教学模式”“提高了外语应用能力”[10],持非常同意和同意的积极态度者分别为98%、80%、75%和57%。可见,本项目实施效果良好,参与者收获颇丰。原因分析如下:
首先,主办方精心设计游学行程。游学期间,笔者有幸采访了活动主办方――萨尔兹堡大学中国学生中心主任Mag・Judith C・Suchanek,她谈及“给学生创造机会去接触异域文化,而且从更深层次、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不同的文化,促进自我反思。这绝对有别于普通的旅游和观光。”因此,整个活动过程中,访学团均是访问欧洲历史上颇负盛名的文化名城。比如奥地利萨尔兹堡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故乡,是联合国认定的世界人类文明保护区[11];意大利佛罗伦萨是文艺复兴的传统和艺术的宝库[12];又如德国海德堡,拥有德国最古老的大学海德堡大学,至今仍然是科学与艺术的研究中心[13]。除了考察参观外,主办方还设计了哲学、历史等囊括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课程。通过学习这些课程,参与者能加深对不同文化和不同行为方式的理解,减少跨文化交际中不必要的摩擦和误会。从本调查也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授课方式和内容较为满意。
其次,充分准备也是取得良好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以我院为例,在组织学生参加暑期学校之前,在开学初就把本项目作为入学教育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活动申请者,举办面试会进行筛选。出发前,还组织专门的协调会,组织往届同学与参与者进行生活准备、游学知识储备交流。
大多数参与同学出国经历不多也可能影响对活动的评价。54%的同学参加本项目为其第1次出国,另有29%的同学是其第2次或者第3次出国。出国经历不多会对国外抱有强烈的新鲜感和好奇心[14],渴望接触异域文化,处在跨文化交流的“蜜月期”[15],可能会影响参与同学对活动实施效果的评价。
3.2 对中奥暑期项目的建议
为更进一步提高活动效果,参与者切身的反馈和建议值得关注。海外游学项目还可进一步从以下方面进行探索:一是,在保证开阔视野前提下,聚焦在1~2个专业领域进行深入探讨[16]。鉴于参与者超过一半为硕、博士研究生,大多经过一定的专业训练,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在游学中可适当考虑增加相关专业课程。如本研究针对医药专业同学进行的调查,多数参与者对与医药相关的机构抱有强烈的交流欲望,这与其他研究得出结论一致[17]。对应地,在这些专业相关高校适当延长行程,也能让行程不会如此紧张[18]。二是,授课语言应力争让参与者觉得有趣易懂,参与者自身也应做好相应准备。本次游学,英语并非本国母语,授课教授也并非全部精通英语,这就要求参与者在语言方面做好充足准备。可以有意识地对参与同学进行语言培训,让参与者在陌生的文化情境中更加自如[19]。三是,进一步丰富交流方式。交流的对象不仅是领队与同学之间,也包括同学与同学之间,甚至可以组织不同的学校团体之间的活动。当然,参与者更关注能有机会与当地普通民众深入交流[20]。
当然,在经费方面,部分同学觉得费用偏高,活动组织方可尽早确定行程,以方便学生利用互联网等提前订购机票,从这些弹性费用等方面尽可能减轻经济压力,以为部分渴望参加但又无法承担费用的学生提供机会[21]。
3.3 本次调查的优势及不足
本次调查共有77.52%总体人群参与到调查中,几乎涵盖了2016年参与本项目的所有高校,较高的人群受访比例保证了本次调查可靠性和全面性。本调查最后开放式反馈中,56.1%的受访者进行了反馈,侧面说明本调查得到了参与者积极响应。但也要看到,由于研究经费、人力成本等限制,本调查无法对其他类型海外访学进行更广泛调查。要进一步了解不同游学项目的实施效果,更大样本、更严格的社会学调查有待进一步开展[22]。
3.4 结论
中国-奥地利-欧盟暑期学校实施效果良好。对开展类似短期海外游学项目建议兼顾游学的学术专业性,注意进一步提高授课质量,加强沟通与交流。
[参考文献]
[1] 阴琰.我国高校教育的国际化之路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7):15-16.
[2] Sachau D,Brasher N,Fee S. Three models for short-term study abroad [J]. Journal of Management Education,2010, 34(5):645-670.
[3] 吕锡於.大学生新兴自主教育方式――海外短期游学[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12(36):71-71.
[4] 周定财.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高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反思[J].当代教育科学,2015(5):37-40.
[5] 董红梅,程伟华,姚红,等.海外修学旅行对提高学生国际化视野和综合素质与能力的作用[J].中国农业教育,2010(1):30-32.
[6] 张蕾,李晓佳,杜伟伟,等.做好短期境外交流项目培养医学生的全球视角[J].中华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2,25(6):409-411.
[7] Eurasia-Pacific Uninet. Chinese-Austrian EU Summer Schoo [J/OL](2016-09-12). http:///summerschools/index.php. [2016-09-12].
[8] 张妍,青玮.国际化背景下北京市高职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的现状及发展对策[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11,5(2):33-36.
[9] 项凡.国际游学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4,13(8):144-145.
[10] 李艳.浅析跨文化体验的途径和面临的问题[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127-130.
[11] 桔猪.萨尔兹堡:和莫扎特聊聊天握握手[J].旅游世界,2013(6):132-133.
[12] 龚铁鹰,李玉祥.漫游在文艺复兴之城――佛罗伦萨印象[J].中华遗产,2006(1):115-125.
[13] 周丽华.海德堡大学的学术传统[J].高等教育研究,2005, 26(6):96-101.
[14] 张维. A Brief Study on Culture Shock over Overseas Students and the Solution to New Cultural Environments[J].海外英语,2014(23):219-220.
[15] 王玉.“美国蜜月”―中国青少年国际游学团中的中美跨文化交往研究[D].北京:北京外国语大学,2015.
[16] 高岩.大学生对海外访学的教育期待[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7(12):165-166.
[17] 仇峰,王婷婷,龚慕辛,等.现代医学背景下中药学专业本科生中医药文化游学活动初探[J].卫生职业教育,2015, 33(21):16-18.
[18] 林心宇.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医学院校学生国际化培养的研究[D].广州:南方医科大学,2015.
[19] 邵有学.游学英语的实施策略及其分析[J].民族论坛,2009(9):55-57.
[20] 周婷.海外游学项目跨文化沟通问题和解决策略研究[D].上海:华东理工大学,2014.
[21] 黄兴.地方高校推进学生国际交流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2(7):51-53.
【关键词】饮食文化;差异;跨文化冲突;建议
饮食文化也是跨文化交际中非语言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如果不了解彼此间的差异,只按照本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和标准去理解和衡量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容易产生文化冲突,甚至出现文化休克。研究中美之间饮食文化差异及其成因,有助于更好地适应跨文化交际,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
一、跨文化交际下的中美饮食文化差异案例介绍
2014年12月,光明网上报道了几位在中国饭局里混过的美国人的口述新闻,他们对中国饭局表示很吃惊,不能理解。他们说中国人吃饭与西方人不同,一要排场,二要面子,三要酒肉,四要命。中国饭局无肉不欢,一般是小盘围绕着大盘,里面装着能吃的各种小动物,除却热菜还有小盘凉菜、飞禽爪子、花生米等,中国人爱吃带腿的动物,例如鸡、鸭、鹅、兔、牛、羊和青蛙等,沦陷到中国人手里是不幸的,因为从脑袋到屁股到脚丫子,没有地方是不被中国人吃的。中国饭局上很少有人打包,似乎谁要是把剩菜打包带走,就等于公开承认自己是贫农,而西方人吃完饭,桌上基本是空的,中国饭局盛产剩饭剩菜。中国饭局离不开酒,自己喝还不算完,谁一端起酒杯转一圈,所有人都得端起来,中国人劝酒时爱说:“来来,走一个。”所有男人女人就把酒端起来一口干下去等。
不难看出,文中报道的美国人对中国的饭局表示很吃惊,心存顾虑,认为中国饭局都是铺张浪费且喝酒时不顾及他人感受的,这确实反映了当前的中国式饭局存在着浪费严重等问题,但是深究其现象背后,也揭示了中美两国在饮食文化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异。
二、跨文化交际的中美饮食文化差异分析
中美之间在饮食文化方面存在着明显的不同,笔者将在跨文化交际的视角下,从中美饮食对象、饮食方式、请客心理、饮酒方式等方面探讨和分析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及成因,具体如下:
(一)中美饮食对象的差异
中美在饮食对象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国在饮食对象上一般习惯吃大块的牛排或鸡肉等正常部位的“肉菜”,喜食快餐,会将动物的肝脏等部位视为废物,坚决不会吃狗、鸽子等动物。相反,中式饭局的菜品重视“口味”,品味很重要,所选取的食材却有较大的随意性,很多西方人不会吃的食材,在国内可能被视作上乘食材,许多西方厨师无法处理的“废料”可以被中国餐厅做成各种名菜,但伴随着时代的进步与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人除了看重菜肴的色香味之外,也日益重视菜肴的健康卫生和营养价值。
(二)中美饮食方式的差异
中美在饮食方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中国,宴席一般使用圆桌,宾主一起围圆桌而坐,在座位顺序上讲究一定的等级顺序,长者坐上席;而美国人则事先将食物分成小份,每人一份,各吃各的,大家各取所需,互不相干。中国人有整体观念而西方人重个体意识,这种差异对民族性格也有一定影响。中国传统饭局注重营造和气团圆的饮食氛围,菜肴沿着圆桌中心摆放,整齐大方,方便大家使用筷子品尝美味,人们喝酒吃菜时,通常遵守礼让的传统美德,都爱劝其他人多吃菜,有时也用自己的筷子帮他人夹菜,这虽然有利于加强饭桌上集体之间的情感交流,但西方认为这种饮食方式并不卫生。
(三)中美请客观念的差异
中美在请客观念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受中国几千年形成的餐饮文化的影响,请客的主人内心注重讲排场,好面子,饭局场面越大,就越表达出主宾之间的重视,特别是求人办事的宴请中,主人请别人吃饭尤其舍得投入,但觥筹交错后,又由于要面子等心理因素,经常会浪费很多食物,既让人可惜也不文明,目前中国社会也越来越重视树立节俭的风尚。在美国,人们宴请时普遍有着文明的观念,主人请他人吃饭时,饭菜简单,“吃多少拿多少”,杜绝浪费是美国文化中普遍的文明意识,不讲求大排场,不随意浪费食物。如果剩下的食物较多,一般会打包带走“剩菜”,这被美国民众视作个人修养的重要表现。
(四)中美饮酒方式的差异
中美在饮酒方式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中国餐桌上流行“干杯”文化,中国人饮酒,受传统影响,通常喜欢干杯大口喝,不仅是上级对下级,而且中国人在饭局上爱对朋友、生意伙伴们说“是朋友就干杯,够义气就干杯”,常在餐桌上看见彼此碰杯喝酒的场景,中国人确实喜欢相互敬酒劝酒,特别是通过宴请喝酒来谈生意与合作。相反,美国人喜欢举办答谢宴会,喝酒的目的是答谢对方,美国人请客比较尊重个人意愿,宴席上不劝客人喝酒,客人即使一口酒不喝,主人也不会感到不高兴,和中国人热情劝酒相比较,美国人认为喝醉了是很没有礼貌的个人行为。
三、关于减少跨文化交际冲突建议的思考
第一,我们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跨文化意识,走出思想上认识的共性误区。在认识上,不能很自然地认为别人与自己的想法大致相同,要主动学习目的语所在国的文化特点,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中美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及习俗,在个体价值观念、餐饮文化、民族特色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要学会与自己的文化进行对比,自觉树立正确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第二,我们要尊重中美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彼此应该尊重各国的饮食文化、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模式等,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应在的基础上,谋求互利共赢,我们应把尊重不同文化作为在交流中对待对方差异的最基本态度,美国的饮食文化与中国存在很大的差别,要尊重双方不同的饮食文化习惯,我们应从对方的立场来客观地看待文化交往中的摩擦与冲突,减少误解,尊重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
第三,我们要理解与适应目的语文化。尊重民族差异文化是第一步,对跨文化交际所面对的新文化或新生活环境中整日接触的不同文化,以及正在学习的目的语文化,仅仅从态度上尊重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接触和运用目的语文化,积极汲取目的语文化中的精粹,取长补短。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应积极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的文化模式,入乡随俗,直到从容自如,在文化交融中全面提升自己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四、结 语
总之,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视角下的中美饮食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出发,简要阐述了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尊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了解中美饮食文化的差异,用包容的心态去面对其他文化,不仅能帮助美国人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中国文化,也能帮我们正确理解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有效避免交际中尴尬局面和较大文化冲突的发生,给人们带来精彩丰富的文化生活体验,逐渐提高我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推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文仲.文化与文学[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4(01).
关键词:翻译;英文抒情歌曲;功能对等
一、引言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文歌曲在我们的生活中变得越来越普遍,抒情歌曲更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准确有效地理解和赏析英文抒情歌曲,是我们了解西方文化并促进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而英文抒情歌曲的翻译则正好充当了其中的桥梁。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对于英文歌曲的翻译有着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本文将通过深入细致的分析,探讨在英文抒情歌曲的翻译中如何运用功能对等理论,并为英文抒情歌曲更好的翻译和欣赏以及跨文化交流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二、案例分析
(一)意义对等
歌曲的意义并不仅仅在于歌词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包括其言语功能。根据的奈达的理论,意义的传达是翻译的重要特征,这种特征决定了译者的首要任务是为了使译文与原文的功能上达到对等。要达到意义的对等,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直译
[例1]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 (John Denver)
Country roads, take me home
故乡的路, 带我回家
(张丽可, 朱启明 2005: 451)
分析:在该首歌曲中,“country roads”被拟人化,用上了“take”这一动词。在翻译中,译者采取了直译的策略,直接将歌词翻译成“故乡的路,带我回家”,同时也保留了原文中拟人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歌曲中主人公即将回到家乡的愉快心情,从而实现了功能的对等。
2.自由翻译
[例2]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Glenn Medeiros)
The world may change my whole life through哪怕我一生多少变迁,
But nothing's gonna change my love for you 我对你的爱永远不变。
分析:这首歌的翻译中,译者采用了“哪怕”开头的让步句。虽然与原文的格式与意思有所出入,但是这样更加符合中文习惯,也更便于中国听众理解歌词的含义。同时译文中的主语也变成了“我一生”,如若将其直译成“世界可能改变我的整个生活,但是没有什么能改变我对你的爱”,那么也就没剩下多少美感可言了。
3.改写
[例4]
When I Grow Too Old to Dream
We have been gay going our way, 峥嵘岁月,意气风发,
Life has been beautiful we have been young. 灿似锦,美如画,青春年华。
分析:译文中的“意气风发”、“似锦”、“如画”与“年华”等词,都是中文特有的词语。这些词语的运用,使译文营造出了一种积极而乐观的情绪,这也是原文想要表达的。这样的翻译不仅做到了功能的对等,还展示了中文的独特魅力。
(二)结构调整
在歌曲翻译中,为了明晰句意或者出于旋律和韵脚方面的考虑,译者需要对句子的结构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避免在译文中出现意义的丢失或者破坏了歌曲的意境。
1.词的调整
[例5]
Just One Last Dance (Sarah Connor)
Just one last dance 最后一曲
before we say goodbye 再说别离
when we sway and turn round and round and round 一次次挥手转身
it's like the first time 初遇般难舍难离
分析:译文中最后一句添加了“遇”与“难舍难离”,使得译文不仅表达出了恋人在分离前对对方的不舍与留恋,还更加自然流畅,便于听众理解。
2.句子顺序的调整
[例6]
Take Me Home Country Roads(John Denver)
Life is old there, older than the trees, younger than the mountains, blowing like a breeze.
生命推移,像一阵清风,比那树林古老,比群山年轻。
分析:原文中“trees”、“mountains”与“breeze”三个意向的顺序在译文中被调整为了“清风”、“树林”与“群山”。虽然顺序发生了颠倒,无法与原先形成形式上的对等,但是我们可以发现调整之后的歌词后三小句分别以第一声、第三声和第一声结尾,非常契合中文的韵律习惯,读起来朗朗上口。
3.语态的变化
[例7]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一个人要跋涉多少路,才能称作男子汉?
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原文中的主动语态在译文中变为了被动语态,显得更加符合中文的行文习惯。如果将其直译为“他们称他为男子汉”,则会显得十分别扭。
关键词:留学生管理;文化交流;适应
随着我国国家实力的增强,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提升。伴随着国家鼓励高校留学生招生政策的出台,各高校外国留学生逐年增多,国别越来越多呈现样化,留学生已然成为高校中别样的风景线。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文化交流状况如何;留学生能否很快地适应校园生活,直接关系到留学生的留学体验甚至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生活。因此,笔者试着对沈阳某高校14名留学生采取随机访谈和实地调查的方式,对他们与中国学生的文化交流情况做出分析。
一、交流情况现状分析
1、留学生渴望结交中国朋友,但很少有人认识中国朋友
从访谈中我们得知,大部分留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或只有少数几个中国朋友。有中国朋友的留学生,大多是由于偶遇的原因,并且绝大多数为中国学生主动交流结识的。几乎没有留学生主动结交中国朋友的。当问及他们是否愿意结交中国朋友时,几乎所有人都表示希望结交到更多的中国朋友。当问及为什么不主动结交中国朋友时,大约30%的留学生觉得语言不通,无法交流,约60%的留学生觉得没有交流渠道和机会,只有10%的留学生觉得不太好意思主动交流,或是没有时间。由此看来,外国留学生远离家乡来华求学,身处陌生的环境使得他们有较强的心理孤独感,这时候就迫切需要结交新的中国朋友来帮助他们摆脱或减轻这种孤独感。结交中国朋友也是这些留学生了解接触本地文化,更快更好地适应校园文化生活,轻松融入校园及社会的绝佳途径。
2、留学生很少参与学校活动,没有加入学校社团
从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几乎所有的外国留学生在校期间都没有加入学校的任何社团组织。除了球类比赛以外,也较少参与学校非留学生组织举办的各项活动或比赛。当问到学校社团招新时是否向留学生进行宣传时,得到答复是一致的No。正因如此,所有调查对象也并不知道留学生也是可以参加学校社会团体的。进而,在学生社团设计活动或比赛时,便自然而然地忽略了留学生这一团体。所有的比赛、活动专业性很强,而且都是针对中国学生设计的,完全没有考虑到要请留学生参加。这样的活动,即使留学生报名了,也会由于语言障碍等缘故,没有获奖的可能。因此,也错失了许多中外学生沟通交流的好机会。因此,多数情况下不是留学生不想参加,而是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或比赛,这样也间接导致了留学生在与中国学生交流不足。
3、多数留学生对学校了解不足,课余时间多远离校园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留学生一般都是由国际教育学院组织单独上课,而不是和中国学生一起上课。所以,课上时间没有接触的机会。许多外国留学生由于更注重私人空间,以及居住的舒适性而选择在校外居住,对学校的各项活动了解不足也很少参与。多数在外居住的学生选择与同国家的同学合租,因而,课余时间自然也是与合租伙伴共同度过的。我们发现这两种现象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关系,就目前而言,留学生呆在校园的时间较少,这与他们不熟悉、不了解校园,归属感不强,且了解的欲望也不强烈有关。这主要是因为学校本身对留学生这一群体重视不足导致,在开学初的新生入学教育宣传和校园引导方面做得差强人意,致使留学生对学校的了解贫乏,归属感缺失。而我们在鼓励留学生游玩感受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应不忘学校本身及校园文化对其适应中国生活的重要性。
二、建议与对策
1、引入新生入学教育,增强学生归属感
学生不愿参与学校活动,一个原因是由于缺乏对学校的归属感。通过调查得知,学校将新生接待入学安排好食宿后,没有统一的入学仪式,也没有入学教育宣讲课程,学生们都是通过上课和住宿彼此逐渐认识的,既不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校园,更快地适应校园环境融入校园生活,更不利于学生对学校产生归属感和自豪感、荣誉感。建议学校,应对新生进行入学教育,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1)学校规章制度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另一方面,免得学生犯错时,拿不知道当借口。(2)学校历史学校荣誉的介绍,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荣誉感。(3)校园生活指南。帮助学生较快了解校园的衣食住行各方面设施。(4)参观校园及当地代表性古迹。拉近学生与学校感情,熟悉环境,增强归属感,自豪感。
2、开设中外学生的公共课程或第二课堂
通过调查得知,中外学生双方交流的机会太少了。希望学校能够在公共课程设置上安排一些双方都可以参与的课程,促进双方的交流,互相学习。例如,将音乐鉴赏、影视作品欣赏,诗词鉴赏等课程。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第二课堂,供中外学生选择。例如,书法,剪纸,等课程,既可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可以为中外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
3、鼓励中外学生互相参与到对方的活动中去
一方面,为了使留学生能更好地m应校园文化生活,与中国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我们应该鼓励留学生多参与到中国学生的活动中来。比如,各类球赛、运动会、文艺活动及其它一些集会等活动,都是一些能够让留学生与中国学生进行良性互动的好机会。活动宣传要用中英双语或多语书写,并在留学生公寓附近进行张贴,方便留学生第一时间获得活动信息。为了,鼓励和促进留学生参与其中,国际教育学院可以将参加学校活动计入评优,评奖学金的量化考核,对于参加活动积极踊跃的,可以在评优评奖时予以优先考虑。
另一方面,留学生开展的国际文化节,泼水节,万圣节等活动也要鼓励邀请更多的中国学生来参加,活动通知同样可以在中国学生经常出入的教学楼、宿舍楼进行张贴宣传。为了鼓励更多的中国学生参与到留学生的活动中去,可以采取有奖互动,免费品尝外国美食等方式,吸引更多中国学生参加。这样才能形成中外学生共同参与的良性互动。
4、学校多开展一些中外学生都可以参与的活动
促进中外学生文化交流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国际教育学院与中国学生社团的层面,学校应该增强对留学生团体的重视,多组织一些中外学生都可以⒂氲木喝和活动。例如,校园卡拉OK大赛,中国印象摄影大赛,书法大赛等。有些专业性强的比赛,留学生不占优势,学校也可以通过设立一些特殊的奖项,来鼓励留学生参加。例如,最佳风采奖,最受欢迎奖,最具创意奖等等。如果连学校都重视留学生群体,那么学生社团,学生会也就不会忽视留学生,这一高校校园的一份子了。
5、加强对外国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学校和中国学生社团即便做足工作,仍然会有一部分留学生不愿参与到丰富的校园活动中来。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他们对我们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了解,所以不感兴趣。其实,真正完美的留学生活应该不仅仅停留在学好专业知识,或学好汉语,更应该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有所了解。这种,留学体验要比学到多少知识更重要,更值得留学生去花费时间。否则,他们完全可以在自己的国家里借助网络等去学习,而没有必要来中国了。因此,加强外国留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留学生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是促进其主动参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例如,可以在留学生汉语教学的过程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组织第二课堂,例如,中国剪纸,中国书法,中国结制作,京剧脸谱绘画等有中国特色的活动。经尝试,留学生们对于这些活动都十分感兴趣,并乐于参与其中。通过这些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对他们进行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熏陶,他们会从不了解中国文化到了解,甚至到仰视。这样一来,再有文化交流的活动时,他们就会乐于参加。
6、加强对中国学生的国际化交流教育
目前,许多外国大学很重视对本国学生进行国际化交流方面的教育,包括世界及各国历史、哲学、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既可增进对其他国家及文化的了解,对不同文化差异的理解,利于更好地接纳和帮助外国留学生,同时也可强化本国学生的国际化意识,使其开阔视野,促其培养和增强自身竞争力。据调查了解,暂时很难对所有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但至少可以通过针对部分相关专业的学生,或以全校公开选修课的形式,让更多有兴趣、有意愿的学生自愿参加,使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增进交流、加强了解,让更多的中国学生学习国际文化知识,提高其国际化意识和素质。
总之,重视留学生群体,加强留学生与中国学生、中国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增强留学生的校园归属感,丰富留学生文娱生活,使他们更快更好地融入校园文化生活,也有利于中国学生了解外国文化,提高国际化意识和素质。同时,通过双方的交流可以促进双方的双语能力提高,促进专业的学习,无论对于学校还是学生本身都是双赢,大有裨益的。
参考文献:
[1]来华留学生跨文化适应模式研究[J].安然.中国高等教育.2009(18).
【关键词】高中英语 双向文化交流意识
一、对高中英语教学中外文化意识培养的忽略
在当今的高中英语教学中,若仅仅要求学生具备听说读写的能力,而没有在教学中进行中西文化差异的介绍和渗透,可能无法满足当今社会跨文化交际的成功。笔者在日常教学中常发现因文化差异,致使学生在做题中会受到本国文化的影响而误选:
例如:The door is low, so __________ your head when you go in.
A. attend B. mind C. protect D. guard
答案选A。 这是一道很常见的英语交际题, Mind your…。就是我们中文常说的请注意…。例如Mind your behavior, 注意你的言行举止。Mind your way of speaking, 注意你说话的方式。但是很多学生选了C,他们认为,门这么矮,进来的时候要保护你的头,这很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语言理解逻辑,但若把中文的意思生搬硬套到英文里,就感觉是喝咖啡就大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这就是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也可以被称为culture shock,即文化冲击或文化休克。笔者认为,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原因可归纳如下:
1. 母语定势的影响。
2. 缺乏教师积极、正确的文化引导。
3. 实践接触的缺乏。
二、对用英语进行我国文化传播培养的忽略
高中英语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但是,跨文化交际不是要求某一方放弃自己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而是要求在交际中尽量理解对方,在问题的认识和处理方面尽可能一致,以求得与对方更好的合作(胡文仲,1999)。因而我们学习英语不仅要懂得如何同外国人进行成功交际,了解和研究他们的文化,也要学会用英语准确的表达中国的事务和概念,从而介绍和传播我们中国的文化。这也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对双向文化意识培养的几点建议
1. 立足牛津教材,积极开发校本教材。针对我们讨论的第一个问题,学生对于英语国家文化意识的缺失,我们可以立足教材,并为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他们阅读的课外教材。现行高中牛津英语教材设计了大量的英语国家文化的知识背景,为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提供了充分的物质准备。此外,教师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在课余阅读一些简单的英美文学作品和英语报刊,可以引进一些原版的外来读物,以此让学生了解外国文化、艺术和风土人情。
2. 重视本土文化的习得。文秋芳教授关于跨文化的一个创新是“双层文化理念”,她认为国际化和本土化的紧密结合才是跨文化的真正目的。如果教师重视对比本国文化和英美文化,会帮助学生更加珍惜本族文化传统和习俗。笔者认为在教学大纲中应该提出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尤其是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提出具体的要求。另外,应在各种水平测试和等级考试中增加中西方文化的测试内容,尤其是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能力,这样既能使教师和学生都重视它,又能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据可依,便于操作。
3. 对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比双语的文化,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准确的理解英语语言现象,更恰当得体的使用英语。在教学中要通过对比分析中西方文化的不同点,发现两种文化的共性和特性,培养学生两种文化思维习惯。例如笔者在教授牛津高中英语模块8 Universal Language的project的时候,文章的内容是介绍西方音乐的发展,从黑人劳作时哼唱起来的blues到pop music音乐的进化,笔者在总结时提问道:Can you design a chart involving the development of out Chinese traditional music?笔者提前让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在网上搜索了一些关于中国传统音乐发展的资料,整理出来,放到课堂上集体讨论,对比两种文化的音乐发展的异同,呼应本单位的主题:Universal Language.
4. 关注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挖掘双向文化信息。不同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和矛盾,但这不影响其融合互动的过程。在课程开始前,教师应该就教材中的有关本土的文化的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在授课过程中,紧密结合相关文化内涵,适时导入双向文化相关的内容,既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文化的差异,又要鼓励他们关注双向文化的融合过程。
5. 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教师应自觉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文化是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也要求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俱进的精神,增强对文化知识的关注和理解程度,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身的文化水平。
四、结语
外语教学既要重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又要注重传授书本之外的文化知识,因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实习跨文化交际。在英语跨文化教学中,既要避免文化冲突或文化休克,又要杜绝“本土文化缺失”的现象。教授英语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双向文化交流意识的培养,努力提高英语学习者的双向文化素质,让他们一方面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世界,同时也要通过英语这个媒介,让世界了解中国,实现跨文化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合作办学 大学英语教学 人本主义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6-0192-02
随着教育的全球化与国际化发展,中外合作办学俨然成为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一种必然趋势及新的办学模式。与传统国内高等教育相比,中外合作办学教育有其自身优势, 即学生在完成规定课程且成绩合格者,可同时获得国内、国外两所大学颁发的学历证书。这对期望在短时间内拿到中外两个毕业证书的学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由于所有引进专业课程均需使用原版英文教材并由外方教师授课,也向目前的中国国内英语教学提出了新挑战。但国内学者们对合作办学中英语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如在核心期刊上关于此类的探讨就寥寥无几。(邓洪波,2007;王旭辉,2007)基于此,笔者认为结合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自身的特点,依托大学英语教学理论及教学方法并借鉴合作办学班级大学英语实际教授情况,对目前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培养目标的设置及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
一、合作办学背景下培养方案的设置
培养方案是指导教学的指令性文件,因此,制订目标明确的培养方案有利于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开展。现阶段大英课程设置存在较多弊端,课程设置缺乏统一规划及管理、科目较多、教材陈旧、与社会发展脱节,应试教育知识输入课所占比重大,综合能力培养类课时少。同时碍于四、六级考试压力及学生本身英语基础较差,大多数学校安排的基础课占相当多的课时,有应试教育的倾向。(王晓明、孟春国,2009)课程教学也受大英考试影响走向应试教学的模式,导致“聋哑英语”现象的产生。(戴炜栋,2009)在专业英语教学环节中有所忽视,造成国内教学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国外学习,学生出国后无法适应专业课学习压力。为此,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设置应该结合合作办学专业特点,由中方外方师资共同设定。应该精化理论知识课,增加能力培养课;注重读写与听说的结合,完善学生的知识体系,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重在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同步提高,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国外阶段的专业课学习。
二、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存在的问题
纵观合作办学培养目标和实施现状,各高校旨在培养既具备专业理论知识、技能,又具有较高外语交流能力,拥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大学英语作为大学生的必修课,在合作办学中不仅为课堂教学提供了语言基础,还是学习国外先进知识的重要手段。
2004年2月教育部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强调英语教学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强调综合运用能力,特别是交流能力的培养。但在现实教学中,针对培养学生交际能力开设的听说课程每学期的比例仅占总课程的1/3。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参与力度不大,课下辅助课程和活动形式单一。
笔者通过对天津城建大学建筑学院、管理学院和工程管理专业合作办学班211名本科生的大学英语课程学习进行调查。得出在课程设置上,学生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59.2%和79.1%的学生分别强调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的必要性。在现有课程和课后补充课程设置上,学生希望强化其英语语言水平和跨文化交流水平,能够有更多与海外留学生交流的机会。(见图1)尽管大学英语课程努力扩充学生的单词量,强化语法运用,但对于学生语言实际输出能力关注度较小。从而产生学生口语表达不出来、听力听不懂的问题,直接影响合作办学项目的进行效果。
在课堂上,50.2%的学生肯定外教在教学上的作用,希望能够保持外教教学,增强自身语感。为了缓解学生与外国人交流的焦虑感,51.2%的学生提出增加课上参与的机会,使其语言交流能力得到锻炼,增强自信心。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国外原版教材的引进、专业知识补充的方面并不是学生对大学英语课程学习的主要需求,他们真正需要的是根据自身英语水平加大听说课程比例,补充国外人文知识的讲解。同时加大其课程参与力度,锻炼其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三、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的改善建议
(一)人本主义与大学英语
通过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大学英语原有的以语法、词汇和四、六级应试技巧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刘润清教授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方向应增强学习者的主动性,以学生为主体,提倡根据学生需求调整教学模式。
马斯洛和罗杰斯倡导的人本主义强调“人”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关注人的价值,发挥学习者的个人潜力,注重个性差异,强调发挥人的潜力,满足人的基本需求。该理论重点关注学习者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和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主动性的发展。人本主义将人的需求与人的潜力结合,力求在教育中充分发挥和实现自身需求,最大限度发展自身潜能,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考虑到合作办学的客观环境、学生大学英语学习的动机与需求和社会对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大学英语课程更应以学生为本,调整课程设置形式,选择适当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升其学习兴趣,培养其语言输出与运用能力,为出国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二)人本主义下大学英语课程的实施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突出学习者强调的听说课程比例,强调通过语言实践来培养交际能力。从传统型教学逐步向综合型转变,加入跨文化交流、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等课程,为学生出国深造打下基础。另外,结合合作办学特性,可以考虑聘请外教或引用原版教材,进行专业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出国后的课程衔接。
由于学生英语水平不同,兴趣各异,课下补充课程和练习也应尽可能为其提供一个平等、民主、轻松的环境,将英语学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以第二课堂的形式创建实用性、多样性、开放性的平台。充分发挥团支部、学生会和学生社团的影响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校园英语文化节、英语竞赛等活动,形成对外文化交流平台,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自身潜力,为学生提供跨文化交流的机会。
在课上,教师首先要以学生主动学习和操练语言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信任学生。注重“90后”大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点,为其提供一个宽松、自由、无压力的学习环境,将学习内容与生活、社会发展紧密联系,使英语教学能够贴近生活,真正发挥语言的实用性。同时设置更多交流环节,引导、鼓励其进行对话和讨论,锻炼学习者语言实际运用能力,减少学生与外国人交流的焦虑与恐惧感。做到在教师有意识的精心策划、组织、指导下,让学生在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学习状态中动脑、动口说、动手写(安孝婕,2013)。引导学生独立、自主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和创新意识,将客观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交流中,提高教学效率,为合作办学项目的顺利运作打下坚实基础。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作为合作办学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其教学方式也应随着时代需求,加以完善。在人本主义的引导下,大学英语课程应做到以人为本,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从增加听说课程比例、加大学生课上参与力度、提供更多对外交流活动等方面入手,唤起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自信心,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提升合作办学的人才素质,为该项目的成功发展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参考文献】
[1]邓洪波.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J].教育与职业,2007(29):119-120.
[2]王旭辉.中外合作办学专科院校专业课的双语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2007(07):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