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范文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关爱留守儿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关爱留守儿童

第1篇: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教育 关爱 管理

社会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镇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离乡进城,打工经商。他们用勤劳和智慧在获取金钱的同时,却将子女留在家里成了“没爹没妈的孩子”――留守儿童。这些处于学龄期的儿童正值他们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和温暖,缺乏监护人细心的学习引导和生活管理,使他们在学习、心理、身体上出现了很多问题,有些孩子因此变得任性、自私、性格孤僻、厌学、逃学、辍学、小偷小摸、打架斗殴、沉溺网吧,甚至违法犯罪。这些不良习气的存在,给下一代的健康成长造成极大的危害,也给社会、家庭、学校、班级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现状,尤其是其心理成长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点。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切实可行的方法,用真诚的爱滋润留守儿童幼小的心灵,让他们感受到温情,从而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那如,何当好留守儿童的班主任呢?又如何关爱留守儿童呢?

一、班主任要深入实际,及时与家长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班主任不仅要传道授业,还应像朋友一样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随时随地同学生“心理换位”――想其所想,了解实际情况,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才能真正成为孩子们学习生活的良师益友。因此,班主任们要做好留守儿童的工作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班主任要调查研究,制定具体详细地留守儿童教育计划和工作方案。把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排上日程,摆上桌面,配合学校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教育的氛围。认真贯彻落实关爱留守儿童的措施方案,真正把学校和班级建设成为留守儿童学文化,学做人的“临时家园”。其次,班级里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开通亲情电话,加强学生、家长、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与交流。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班级留守儿童情况,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动态档案,其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联系电话、务工详细地址、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或监护人的详细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沟通信息。其次,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确保建立起学生、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渠道的有效性。最后,班主任还可以利用春节,假期父母反乡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与他们座谈、交流,征求他们对学校、班主任、对科任教师的要求和建议。另外,班主任若发现这些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或某个问题多次教育效果不明显或面临棘手的问题等,及时向家长反映共同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取得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并要求家长采取多种方式,倾听他们的心声与愿望,鼓励他们积极上进,让他们真切体会到父爱母爱,形成合力效应。

二、班主任要用心关爱留守儿童,让他们找到温馨的“家”

班主任是一位亲人的角色,视留守儿童为亲人,贴近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觉得有“家”的感受,得到有“家”的温暖。“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留守儿童大多数年幼无知,正需要亲情的关爱。父母长期外出务工,亲情的缺乏和隔代教育,使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没有亲近的亲人可倾诉,有的我行我素,如脱缰的野马;有的沉默寡言,变的自我封闭。因此,班主任要转换角色,不但要当一个好老师,还要做留守儿童的“爸爸”、“妈妈”,和他们一起参加农村劳动,一起做饭,一起做游戏,一起聊天。经常家访留守儿童的吃、穿、住、行、睡,辅导他们的学习,帮助处理“家务”,解决实际困难,教导孩子做人的道理。用诚挚的爱心,亲切的话语和细致入微的体贴,关爱来贴近学生,天凉了告诉他们要多穿衣服,天热了要告诉他们及时更换,病了多唠叨提醒其按时吃药,违纪了和他们面对面谈心,带给孩子爸爸妈妈般的亲切关爱,这样他们有苦可以诉了,“心结”打开了,从而减少留守儿童情感寄托的空缺,排解他们心中的疑惑、自卑、愤恨、焦虑,让他们孤独的心灵进入爱的港湾,从而自由愉快地成长。

班主任是沟通者的角色,“大手牵小手,共享相聚情”。倡议每一位科任教师帮助一两名留守学生,哪怕是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会心的微笑,孩子都会高兴,他们会从心里觉得你们是可亲的老师、朋友。自觉地担负起留守儿童的“管教职责”,做孩子学习的引路人,生活的知情人,成长的保护人。“爱心手拉手,留守不孤单”。同学手拉手,体现“兄弟姐妹”情,班主任提倡在班级中开展“结对子”“一对一”帮扶活动。平时上学,放学由年龄大的照顾年龄小的。辅导他们看书、写作业、帮做家务,或外出放牛、割草、做饭,这样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进步。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可以弥补父母不在身边的空虚与无聊,有利于留守儿童养成自立、自强、勤学守纪的好习惯,达到不是兄妹却胜似兄妹的帮助效果。

第2篇: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范文

一、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切实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

学校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家庭成员、家庭收入情况等。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同时班级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了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基本信息材料。

二、熟知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真情关怀留守儿童的成长

(一)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开展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活动。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三)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对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三、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优先照顾留守儿童

(一)因材施教。班主任教师既要做孩子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特别是留守孩子身上所具有的狭隘、偏执和任性的性格缺陷,使我们的工作就更是复杂了。那么,针对这些孩子的不同情况,我们应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不能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更不能体罚或变相体罚孩子,正确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二)优先照顾。一要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二要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三要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四、多方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一)加强寄宿制学生的建设与管理。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学校多方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联系,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力度。班级也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三)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留守学生虽然父母的亲情缺位了,但关爱不能缺位,我们学校要与学生家庭、社会共同努力让留守儿童“离开父母不离爱”,采取有效的教育引导和管理方法,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使每一个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快乐生活、努力前进。

第3篇: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范文

__镇位于__县东北角,北邻__市__县__镇,东傍__市__县__乡,面积62平方公里,共有9329户,3.8万口人,其中留守儿童户679户,孤儿户为34户,单亲家庭户为120户,留守妇女户为2872户。大多男性外出,妇女则在家带孩子、照顾老人,这些留守妇女农忙时种田,农闲时则基本无事可做,这些人该如何引导?该如何找事给她们做呢?如何使得单亲家庭的孩子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如何使留守儿童、孤儿能像别人家的孩子一样生活在父母的怀抱中,玩上一些时髦的玩具,用上时髦的文具?为此,我们积极探索,以更好的服务于留守妇女儿童。

1、镇村妇联组织全面了解妇女儿童实际情况,把握需求,分类做好管理。镇妇联组织充分发挥村妇代会作用,对本村留守妇女儿童、孤儿、单亲家庭,尤其是贫困留守妇女儿童逐户进行全面摸查,登记造册,切实掌握本村留守妇女儿童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在此基础上建立农村留守妇女和儿童信息库,通过加强对留守妇女儿童的动态管理,及时了解和解决这些家庭面临的问题。并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的力量,将惠民好政策宣传出去,提供投资少、见效快的相关致富项目,使外出务工人员可以在家门口创业就业,从而减少留守妇女儿童的数量,进一步维护社会和家庭的稳定。针对大多数留守妇女创业缺少资金、项目的实际情况,镇农商银行加大信贷助推、岗位助推妇女创业就业工作的力度,增加留守妇女创业就业机会,进一步促进留守家庭关系稳定。截至目前,已组织女性参加网络创业培训2次,培训妇女200余人,实现创业就业人员119人,集中在商店门市类项目10人、刺绣加工项目35人、箱包、服饰加工带动64人、百杂货类等项目10人。

2、校级、村级创新活动载体,充分发挥阵地职能作用。镇中小学为更好的服务留守儿童、孤儿等困境儿童,在学校设立温馨驿站,拓展留守儿童关爱的载体和平台,在温馨驿站,老师们就像妈妈一样,关心呵护着每一位来访的学生,对他们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悉心开导,对排查出的困境儿童130余人进行了一对一心理辅导,引导他们健康快乐成长。各村居充分发挥各村能人大户、老党员等各类女性代表,利用各村的妇女儿童之家、妇女维权站,对留守妇女儿童加强教育引导,面向留守妇女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帮助留守妇女提高身心素质,增强致富本领,并深化对留守妇女儿童的维权服务,对留守妇女进行心理情绪疏导、婚姻家庭关系调适等,切实加强对她们的人文关怀,通过建立广场舞团队、妇女创业就业支持小组等各种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让留守妇女儿童积极参与进来,丰富留守妇女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截至目前,全镇10个村居,已有6个村建立广场舞团队,有130余名留守妇女参与,10个村均建立了妇女创业就业支持小组,吸纳女创业致富能人30余人,种养殖大户50余人,更加有效的为妇女创业就业服务。

3、各类女性代表志愿参与到关爱留守妇女儿童活动中,力所能及的给予帮扶。镇村妇联组织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健全留守妇女儿童关爱体系,积极把热心公益事业、乐于服务他人的巾帼志愿者组织发动起来,定期走访慰问留守妇女儿童家庭,进行情感关爱、行动帮扶等;建立农村妇女互助小组,在留守妇女集中的地方,成立互助组,让她们生产上互帮、生活上互助,心理上共慰;组织村妇代会主任、妇代会成员、妇女代表、致富女能手、种养殖大户等对生活贫困和老弱病残等特殊困难留守妇女和家庭进行定点、重点帮扶,帮助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村级妇联组织继续加大对留守妇女创业就业的指导服务,通过镇组织的观摩活动,与邻村进行对比,切实找准适合本村发展的项目,积极动员有创业意向的青年夫妻返乡创业,积极协调各方资源,对符合条件的妇女创业就业提供帮助,简化审批手续,提供多种优惠政策,并且充分发挥本村及本镇先进典型引领、示范、辐射、带动作用,调动广大妇女勤劳致富和敢于创业的信心与决心。

第4篇: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范文

五宝镇是重庆市江北区最边远的一个农业镇。五宝镇中心小学的学生主要来源本辖区,其中“留守儿童”约占70%。作为江北区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特色学校,为了切实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学校通过开展“创先争优”、“比练创促”和“对口帮扶”、“领雁工程”、 “五个校园”建设等系列活动确保关爱留守儿童活动顺利开展。

五宝镇中心小学在江北区教委的领导下,通过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来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进一步深化深改,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等措施来促进学校全面发展。

为了让确保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落到实处,五宝镇中心小学制定了一系列的管理制度,包括《关爱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访制度》、《关爱留守儿童家校联系制度》等。并开展了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通过家长会形式,与家长或监护人长期保持联系,指导家长的家庭教育;学校和老师给留守儿童以更多的关注、鼓励、帮助;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努力利用学校资源,在校时间,统一安排系列活动,设立亲情电话,影视播放,电子阅览、图书阅览等系列活动;举办 “关爱留守儿童市区人大代表在行动”启动仪式;筹建 “留守儿童合唱团”,除学校老师长期坚持排练外,还聘请专业教师进行专业辅导;与重庆大学举办了“关爱留守儿童,我们一起成长”校地共建活动,为留守儿童捐学习用品、建“爱心书屋”、资助28名品学兼优的学生完成小学到大学的学习等。

为了让留守儿童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在集体活动中快乐成长,学校德育处牵头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关爱主题活动:把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关爱融入到各项争创活动的过程中;开展“手拉手”活动,让城市学生与留守儿童结对子让他们给留守儿童在学习上的帮助;请校外法制副校长、交巡警等来校为留守儿童作法制讲座、交通安全教育,大大提高了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通过国旗下讲话及晨会渠道大力宣传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努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

第5篇: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范文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重要性;途径

农村留守儿童是在我国特殊社会环境条件下所产生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也是一个需要我们所有人共同关注的社会性问题。面对从小就缺失父母陪伴的农村留守儿童,在工会工作当中,我们必须要加强对他们的关爱、教育和引导。

一、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工作的重要性

在多方面的社会因素和环境条件影响下,我国农村有大量的人会进城务工,留下家中的子女跟随爷爷奶奶或是其他亲戚生活,这些被留下的儿童就是我们所说的农村留守儿童。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约在6000万人左右,数量相当庞大,必须引起社会重视[1]。

农村留守儿童最大的特征就是从小没有父母在身边,缺失父母的陪伴、关爱与教育、引导,这容易使他们产生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染上各种不良习惯、学习成绩下降,在思想行为和道德品行方面出现偏差,甚至误入歧途,迷失人生价值、人生方向,不仅不利于留守儿童自身的成长发展,同时还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针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当通过社会工作来弥补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所致的各种缺失,予以他们关爱、教育、引导,使他们能够身心健康的成长,享受美好的生活、快乐的童年,实现更加健全的发展,这于农村留守儿童个体而言、于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而言,都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二、如何对农村留守儿童予以社工关爱、教育、引导

(一)在生活层面予以农村留守儿童家人般的关爱。

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农村留守儿童虽然跟随爷爷奶奶或是其他亲戚生活,但由于他们的精力和能力有限,所以可能在生活上对留守儿童的照顾不会那么细致,而由于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留守儿童对于自己在生活方面的一些需求又不好开口,这就会最终使得留守儿童的一些基本生活需求得不到满足,不利于其成长,甚至可能在行为上做出一些极端的举动,误入歧途。

考虑到这样的现实问题,我在社会工作当中,必须要真正的走进留守儿童生活,了解他们在生活上的合理需求,并竭尽全力的满足他们,如饮食、衣物和学习用具等,予以他们家人般的关爱。在一个人的儿童阶段,生活最基本的物质需求能否得到满足对于其心理、思想和行为的发展都有很大的影响,通过社会工作让留守儿童过上正常的生活,将对他们的成长、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影响和保障作用[2]。

(二)在学习上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激励和引导。

很多的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教育、监护,所以在学习上往往都表现得不够努力,或者说得不到足够的学习帮助,最终在学习的成绩上较为落后。我们知道,要想改变生活、改变命运,就必须要依靠学习,依靠科学知识,而如果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始终提不上去,他们最终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这对于其今后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

因此,在社会工作当中我们必须要关注于留守儿童的学习状况,对于学习不努力的留守儿童,要细心的开导,告知他们学习的重要性,及外出父母对他们的期望,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同时要对留守儿童予以学习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引导他们解决学习方面的难题,发挥他们在学习方面的自主性,让他们能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效。

(三)在德育素质上对留守儿童进行合理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的德育素质状况不能逃避,从很多实际的情况来看,由于父母关爱的缺失和家庭教育引导的不足,不少的农村留守儿童都会出现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德育素质问题。如小偷小摸、打架斗殴、逃学翘课等等,这些情况都是非常常见的,这对于留守儿童自身和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3]。

为此,在社会工作当中我们必须对留守儿童进行合理的德育教育,多与留守儿童进行沟通交流,对于他们在德育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找准原因,然后再针对性的予以引导。为了发挥出教育引导的效果,还应当与留守儿童建立起朋友关系,取得他们的信任,让他们感觉到生活中、学习中多了一个坚实的依靠,这样他们才会将社会工作人员的话真正听进去,并落实到行动当中。最后,所有的社会工作人员还应当严格约束自身的思想、言行,在农村留守儿童面前做好表率,为他们树立一个值得学习的模范榜样。

(四)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加强重视。

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农村留守儿童都存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一些问题,如性格孤僻,没有正常儿童那么活泼、开朗,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家庭不完整,有所缺失,所以在其他的同学和同伴面前有一种自卑感,甚至在自己的亲戚面前也是如此,他们对父母亲情的极度渴望,最终使得他们变得孤独、脆弱,不愿意和他人接触。

为了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社会工作人员应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建立良好的联系通道,定时走访左邻右舍,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建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档案,对留守儿童进行定时的心理健康评价和专业开导。同时,还应多组织留守儿童进行一些集体活动,引导他们开心、快乐的积极参与,让他们能够逐渐的打开心扉,融入集体,这对于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来说具有显著的作用。

三、结语

保护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习成长是整个社会的责任,所以在社会工作当中,我们必须要重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予以他们关爱、教育、引导,弥补其父母不在身边所造成的各种缺失,使他们的生活、学习、成长变得更加完整,保障其健康、健全发展。

参考文献

[1]林磊. 结构化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研究[J].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Z1):132-138.

第6篇: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范文

第一,应该对留守儿童有权方位的了解

这一工作的展开,需要班主任详细的建立档案,多沟通。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在调查中发现,这些孩子最大的心愿,其实特别想和家人在一起。由于不能和父母一起生活,久而久之,有的孩子就与家人产生了隔膜和陌生感,内心的封闭、情感的冷漠、行为的孤僻、处理问题的极端化等等不良心理,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而出现了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健康的心理是事业成功的基础。”心理学证明,儿童的情感是依赖父母的,他们总希望与父母有更多的交流。但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少给孩子情感抚慰。教师就需要承担母亲的角色。

第二,应该用真爱教育引导留守儿童

爱是教育的基石,对于长期生活在“孤独城堡”中,处于“关爱缺失”的留守儿童,爱是教育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创新思路,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其实孩子们是非常可爱的,你给予他关爱,他会回报以真情。

第三,寻找机会多表扬留守儿童

缺少亲情,缺少关爱,缺乏督促,很容易使“留守儿童”变成“问题学生”但留守儿童并不一定都是问题学生。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来看待留守儿童,发现他们的优点。他们中也有自立自强的,部分留守儿童有较强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水平远高出其他同龄人。班主任要珍视留守儿童的这一些特质,利用一切契机表扬、激励他们,培养他们自立自强的精神。

第四,消除留守儿童的痼疾,促进其健康成长

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注重在所在班级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痼疾,强化情感体验,营造健康乐观向上、朝气蓬勃的学习生活氛围,培养正取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7篇: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范文

在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个体观”路径的困境进行分析,基于生态系统观提出应在系统的情境中认知个体需求和提供关爱服务,并尝试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提出关爱留守儿童群体的“家庭生态系统观”。研究认为,在家庭生态系统内部,需在时间系统上注重事先干预,保证留守儿童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生命历程中“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重视支持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在家庭生态系统的外部环境中,认为应首先定位好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通过改善家庭生态系统间接关爱留守儿童,最终营造公平制度环境,形成关爱留守儿童及家庭的文化氛围。

关键词: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家庭生态系统;发展型社会政策

一、引言

2015年,贵州“毕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服毒死亡”震惊了整个社会;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此次惨剧与三年前震动全国的“五名留守儿童取暖闷死垃圾箱”事件都发生在该市七星关区。人们在质问为什么又是毕节之时,再一次将目光聚焦于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为解决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国内学者对留守儿童的研究也从最初对留守儿童人口特征、现状的全景描述,开始转向构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的干预研究,并围绕如何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纷纷开展探索。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实践虽然回应留守儿童的关爱需求,也确实缓解了对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但留守儿童悲剧的频频发生证明越过家庭、直接面向留守儿童的“个体观”关爱服务路径并没有收到预期的实践成效。笔者认为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化历程是个体以家庭为基地、成员间共同互动组成的家庭生态系统与外部周围环境互动的结果,只有在生态系统的情境中,在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适应外部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才能完全认识留守儿童的个体发展。因而,影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路径选择的因素,不仅涉及留守儿童个体的微观层面,而且与广泛的社会情境中如何帮助和支持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息息相关。创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需要有新的思路和新的路径。

二、问题的提出

西方福利国家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已通过公开或隐蔽的方式干预家庭抚育儿童事务,其中对儿童福利供给实现路径问题的探讨,一直是西方福利国家的研究议题。相关研究以家庭生态系统功能实现的价值理解作为研究起点,并将其作为影响儿童福利政策路径选择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欧盟不同国家间福利制度进行比较后发现,很多国家的福利供给路径往往是基于国家对家庭功能实现机制的不同研判进行构建的[1];有学者围绕国家与家庭在儿童福利供给中的关系归纳儿童福利类型,研究发现无论是“国家家长主义”所强调的国家干预路径,还是“家庭父母权利论”和“家庭结构论”所强调的家庭主导路径,或是儿童权利中心主义所强调的多元路径,都就以下两点达成基本共识:一是确立国家儿童福利供给的主导地位。当家庭抚育儿童模式无力承担责任、面临失灵之时,国家作为儿童终极监护人天然具有干预家庭儿童抚育事务的责任;二是西方学者在国家和家庭责任界限不断重新界定中,不仅注重国家层面的儿童福利供给,而且开始重新重视支持家庭功能实现在儿童福利供给的作用,并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角度支持家庭积极行使育儿责任[2-4]。西方福利国家虽然与国内的制度和文化环境完全不同,但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其对于家庭功能实现意义的重视及所强调的国家儿童福利供给的天然性和介入方式的合理性,值得学习和借鉴。国内学者对于如何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根据国家介入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方式的不同,主要形成以下模式:一是国家干预模式。此模式认为国家应当在家庭出现困难或危机时,以事后补救方式向留守儿童个体提供服务。如社会支持理论下设立留守儿童专项基金,“替代”视角下开展的“寄宿制学校”、“家长”、“机构托管”等关爱服务模式等;但与此同时,该观点担心为育儿父母提供制度化支持会削弱其责任意识、破坏家庭内互助传统,所以其首先强调的是留守儿童父母的养育责任与义务,遵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家本位下的育儿责任分配,将育儿视为家庭私领域,希望家庭尽可能承担养育责任,并对父母监护权进行监督[5-6]。二是儿童权利中心模式。该模式强调留守儿童的能力、主动性和参与权,相信留守儿童拥有支配生活、建立自信的主动性和能力,进而使其拥有权力,参与自身相关问题的决策。如通过“赋权”等方式支持留守儿童组建留守小队[7]。三是家庭权利中心模式。国内一些学者较早关注到了家庭在国家—个人关系中的“中介”地位和政策工具作用,并在其影响倡导下逐渐形成家庭权利政策模式[8-9]。该模式强调对家庭的支持作用,认为家庭既是责任主体,也是需要国家支持的权利主体,如提出了“支持、投资家庭”、“通过立法或公益捐赠等形式,确保留守儿童家庭的亲子团聚权”等建议。从上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实践模式可以看出:现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主要延续传统计划经济时代面向个体的福利供给思路,不仅忽视了留守儿童的年龄意义和家庭抚育间的关系,而且走的是一条以政府为单一责任主体、“事后补救”、强调家庭责任取向的“个体观”路径。我国家庭变迁背景下家庭功能的日趋失调及儿童福利供给中“支持家庭”的缺席所带来的弊端都启示我们,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运行需跳出家庭责任取向下“个体观”路径的思路。尽管不少学者赞同家庭权利取向路径,但国内对于此路径的探讨多停留在关爱行动的经验层面,不仅少有学者针对留守儿童提出系统的、可操作的关爱服务政策去帮助整个家庭照顾、关爱留守儿童,而且对于该采用何种路径展开工作、进而深化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学者们也没有达成一致性看法。

三、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个体观”路径的困境分析

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路径选择问题,研究思路上要发挥“社会学的想象力”[10],首先将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生活放置于以经济增长为主导目标、偏向城市的“功利性”国家发展模式之中进行考察,从宏观上了解留守儿童问题出现的根源;而如果“家庭对社会变迁的适应是由新境遇的特点、策略的习惯行动方式以及其所察觉的需求和选择所建构”[11],则还需考察“留守生命体验”微观层面的社会化生态环境。即在与家庭、社区、学校及政府等主体的互动中探讨留守家庭结构缺损背景下,到底国家应通过何种路径为留守儿童提供关爱服务。本文认为需关注留守儿童社会化的两个阶段,即家庭内、家庭外社会化。选取劳动力输出大省河南省X市寄宿制小学———塔集镇中心小学的一留守儿童小刚(化名)作为个案分析对象,在对家庭生活史访谈资料质性研究基础上,按照其家庭内社会化过程和家庭外社会化过程展开介绍。

(一)家庭内社会化阶段:家庭责任取向下的抚育能力下降和家庭策略失灵在家庭内社会化阶段,我国目前家庭责任取向下的“个体观”路径关爱服务正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受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的影响,人们对农村家庭保障功能寄予厚望,强调并希望家庭承担起照顾子女生活的衣、食、住、行等家庭育儿责任;但另一方面,人口转变和家庭变迁却使农村家庭保障根基遭受破坏,随着家庭抚育能力自生性不断减弱、家庭策略日趋失灵,家庭难以有效承载育儿的责任。而小刚兄妹家庭内社会化经历也正反映了这种两难境地。小刚的父母结婚后于2006年和2008年生下一男一女。为解决沉重的生计压力与减轻育儿负担,小刚出生后其父就南下到广东东莞一家电子厂打工。由于离家远、工作假期少,小刚父亲只有过年才回家团聚,平时通过电话和家人联系。由于爷爷、奶奶过世早,家里照顾孩子、操持家务都由小刚母亲承担;在对小刚母亲的访谈中进一步得知,家里除了孩子免费接种疫苗等母婴保健方面可获得国家支持外,孩子遇到看病缺钱等困难时也多是向亲戚等非正式社会关系网络寻求支持,而非求助于国家。到了2011年,为过上正常家庭生活、解决分离之苦,小刚父亲把妻子、兄妹二人一起接到东莞生活。2012年即将到入学、入园年龄的兄妹二人,因非东莞本地户口,入学和入园需缴纳不菲的“赞助费”,尽管多年打工有了一点积蓄,但高昂的费用还是让一家人犯了愁。加之工厂经济不景气、打工收入下降,小刚父亲面对“家庭温情”和“孩子教育机会”,无奈选择了后者,不得不让妻子和小刚兄妹二人离开东莞,回河南老家上学。在留守儿童家庭内社会化阶段,我国目前家庭责任取向下留守儿童关爱的“个体观”路径已经遇到了越来越大的挑战。具体原因有两点:一是家庭责任取向下的家庭抚育能力下降。家庭被赋予了充分的政策想象空间,但受人口和社会双转型影响,小刚一家正面临由于家庭成员离散造成的不稳定性增加、家庭功能趋于失调等问题,尽管其能提供较好的生活物质抚育,但其承担传统社会抚育责任的能力已严重下降。二是传统家庭抚育策略日趋失灵。从家庭抚育策略视角看,小刚父亲将一家人接到东莞是其主动适应社会转型的体现。但囿于城乡二元制度藩篱和“功利性”国家发展模式,异地打工时很难以最稳妥的家庭“双系”抚育方式将孩子带在身边,其子女也难以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的待遇;小刚一家受制于“经济吸纳、社会排斥”的制度体制返回原籍,尽管其母亲承担着照顾兄妹生活的责任,但社区、邻里守望互助资源日趋式微下的“单系抚育”策略,难以应对日益增加的物质生活抚育和社会抚育压力,并使得家庭不完整、不稳定所带来的问题更为突出。

(二)家庭外社会化阶段:介入服务的角色定位不清,关爱主体间关系脱节此阶段,学校、同辈群体等与家庭一起构成了影响儿童家庭社会化的主要环境;而这一阶段社会化的主要任务是继续进行社会文化教化传递、完成“社会继替”[12]。而此时儿童家庭外社会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农村寄宿制学校,无论是国家中小学的教育布局调整到“两基”攻坚,还是到应对留守儿童关爱不足问题,均被当作重要的政策工具。国家制度层面推行的“撤点并校”以及寄宿制中小学建设,在和家庭抚育的互动中正型构着小刚兄妹的生命历程和人生轨迹,影响着小刚兄妹家庭外社会化的发展。2013年9月,小刚到了上学的年纪,因该镇2001年就已开始推行撤点并校、集中办学,所以小刚只能到离家足有4公里远的镇中心小学上学。为了免于上学的奔波,小刚母亲带着女儿搬到学校附近租房住,开始了陪读生活。2014年年初,为解决留守儿童和偏远地区儿童的义务制教育和生活问题,塔集镇教育部门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开始发展寄宿制学校。7月份新改建成的塔集镇中心小学成立,有职工68人,学生1210人,其中寄宿生592人,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制小学。9月份,小刚母亲安排好兄妹俩寄宿后,同年10月份到东莞和丈夫一起打工。住宿期间,小刚兄妹的伙食相较于一些家庭条件较差的留守儿童好,因家里经济条件允许会经常去食堂打点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学费方面,兄妹俩并不符合国家“两免一补“相关政策,每学年每人要交280元的寄宿管理费和80元的课本作业费。这样算下来小刚兄妹每年总计会有将近4000多元的食宿、生活和学习费用,小刚兄妹俩的教育费用相较于非寄宿制学生增加明显,这也给家庭造成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在生活照顾方面,虽然学校每3个宿舍会配一个生活老师,但因”僧多粥少“、管理考核制度不完善等原因难以照顾到每个学生,小刚兄妹俩的生活大部分需要自理;而更让人担心的则是心理照顾方面,由于父母都不在身边,尽管学校定期组织开展父母和留守子女间的”亲情电话“、”谈心屋“等弥补留守儿童感情缺失的活动,基本的父母关爱和亲情温暖难以进行简单替代。据孩子反映,每周最不愿过的就是周末,因为老师和很多同学们都回家了,在文化生活封闭的校园中他们感到孤单苦闷,特别想家,但有家难回。通过上述案例,一方面可以看到,被列入《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的寄宿制学校建设,作为一种直接面向留守儿童个体的关爱服务平台,凭借老师的亲情、同辈群体的友谊一定程度上确实弥补了留守儿童关爱不足的问题;但另一方面,这种以“家庭式的学校管理和校园生活”、“家长式的教职工”等方式来为寄宿制留守儿童提供的关爱服务,并没有收到预期成效。结合案例,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介入的角色定位不清。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关爱服务介入的价值取向不清。寄宿制学校建立的初衷是解决撤点并校后上学远、上学难以及减轻家庭的交通费等育儿负担,被许多省市地方政府作为解决留守儿童关爱不足问题的一剂“良药”。但实际过程中却发现,寄宿生活不仅没有减轻农村家庭的育儿负担,而且造成了留守儿童弃学现象的增加。这与“我国公共政策中家庭价值取向的摇摆不定”有着莫大关联[13];另一方面是留守儿童年龄意义下的关爱服务介入角色错位。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寄宿学校开始逐渐超过家庭成为影响儿童社会化的主要因素。虽然采访中塔集镇中心小学校长也谈到希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离开父母、不离爱的大家庭”,但任何机构都难以完全替代家庭这一“原始性结构”来满足留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求[14],应慎言将寄宿学校作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的“万灵药”来替代家庭抚育和父母关爱,这一点也早已被国外的理论和实践所证明。二是关爱留守儿童的主体间缺乏有效链接,关系脱节。留守儿童家庭外社会化需要通过家庭、儿童同辈群体、师长以及大众传媒等家庭生态系统各主体间的互动共同完成中介社会成员间的交流。但调查中却发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多元主体间的关系脱节,缺乏有效链接。一方面,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脱节。塔集镇中心小学囿于教育经费有限、师资力量薄弱等原因,师生比一直不高,这些留守儿童学业上难以获得学校老师及时的督促与指导。生活上,寄宿制小学又因错位的替代角色,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缺乏经常性的互动与反馈,因而小刚和妹妹出现成长烦恼和心理问题也很难第一时间发现和排解;另一方面,虽然政府、学校和社会组织等外部环境主体都被赋予了关爱留守儿童的职责(如在“毕节四名留守儿童集体服毒死亡事件”的紧急事态下,政府相关负责人被问责停职、教育部门和学校老师也被处分),但调查中发现当地确实存在政府部门、学校等服务主体间“无专属责任”的现象[15],主体间缺乏必要的协同合作,彼此难以形成服务合力。从上述案例分析中可以得出,目前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实行的是家庭责任取向的“个体观”路径。在家庭内社会化阶段,尽管仍寄望延续传统家庭育儿的自主性,但在留守儿童家庭抚育能力下降以及家庭策略日趋失灵的背景下,忽视了当下家庭生态系统输入与输出间的严重失衡状态。在“功利性”的偏城市发展模式下,国家不仅没有为其提供必要的经济和政策支持,而且还在源源不断地从像小刚这样的农村家庭生态系统中汲取资源,而此种资源的单向输出,不仅会加速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正熵值的增加,而且会增强农村家庭生态系统的无序性,从而加速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崩溃。在家庭外社会化阶段,国家推行的寄宿制学校建设既忽视了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微观层面的家庭自我能力建设,又因其外部环境输入服务的角色不清和输入主体间脱节等原因,难以满足留守儿童的家庭亲情需求,而且极易造成家庭抚育在留守儿童家庭外社会化关键阶段的失语。

四、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路径建构

沿着家庭责任取向“支持个体”路径演进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被实践证明难以真正满足留守儿童需求和提高关爱服务的成效。放弃单纯依靠传统强调家庭责任的“个体观”路径,转而采取“家庭生态系统观”来指导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创新,或是我国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可行路径。为探讨这一问题,借鉴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对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进行论证。

(一)发展型社会政策发展型社会政策作为一种社会科学的理论分析范式,在发展理论指引下兴盛于20世纪70年代国外学者对于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研究,其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詹姆斯•梅志里(J.Midgley)、吉登斯(A.Giddens)、阿马蒂亚•森(Amartya.Sen)、谢若登(M.Sherraden)等。其理论的基本思想理念是,在政策重点上,其重点关注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在社会政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上,强调社会政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在基本功能上,强调社会投资,认为其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手段;在思维方式上,相对于传统社会政策的事后干预思维,其更注重对社会问题进行事先预防,重视“上游干预”[16]。理论的基本内容包括:社会政策与经济协调发展下的生产论,认为社会政策是生产力,它不是经济发展的负担,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和保障作用;社会投资论,认为通过再分配政策将社会资源用于人力、社会资本的投资,由缺陷干预转向提升个体和家庭的能力建设;社会政策对象的整体系统论,认为社会政策的对象是全体成员,将传统救助的特殊对象转变为对个人和家庭福利系统的整体提供;社会政策的事先预防论,强调将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结合起来,反对事后补救型的救助,主张通过对“上游干涉”来影响个人的社会竞争力,从而减少不利困境的因素[17]。尽管发展型社会政策作为一种研究范式引入国内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已引起国内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如张秀兰、徐月宾等人通过对发展型社会政策研究而较早提出了“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模式”[8],另一些学者则从该视角分别就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18]、社会保障体系建设[19]等展开探讨,并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

(二)构建“家庭生态系统观”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从生态系统观出发,“家庭生态系统观”一方面是指要理解留守儿童个体的社会化就必须将其放置于家庭生态系统之中,“除非是在系统的情境中,否则无法完全认识个体的发展”[20];另一方面,是指要从更广泛的社会情境来看待家庭生态系统的功能发挥,即留守儿童所处的家庭生态系统也是嵌套于宏观系统、外观系统、中介系统和微系统等一系列系统层级中的,其在与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互动中会影响家庭自身生态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到留守儿童的发展。因此,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以生态系统观为导向,从家庭生态系统的时间系统、家庭生态系统内部的微系统以及家庭生态系统外部的环境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等三个层面,来论述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构建问题。1、时间系统:注重事先干预,保证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的时间系统,不仅要把个体的生命历程置于社会变迁背景下考量重要事件对于个体的影响,而且还要从个体的特殊年龄意义出发关注个体生命历程中所发生的“社会性时间”。对于身处特殊年龄段的留守儿童来说,其社会性时间是指他们按照社会期待接受学校教育的时间;而按照纽加尔顿的“标准时间表”理念,为促进留守儿童家庭外社会化的顺利实现,应保证留守儿童家庭抚育决策的发生时间(如父母亲一方留守下的“双系生活抚育、单系社会抚育”等家庭抚育决策)与接受学校义务制教育的社会性时间重叠。这种与留守儿童个体生命历程的“标准时间表”高度保持一致的家庭决策发生时机恰当与否,直接决定了其对于留守儿童早期社会化的影响程度。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目前仅仅对留守儿童提供应急或修补性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更应重视对其社会化发展的预防性事先干预,并将留守儿童的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结合起来,才能使留守儿童社会化发展的可持续进行。为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留守儿童个体生命历程中接受学校教育“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创造条件,一是通过促进外出务工人员“就近就业”、为留守母亲提供就近就业培训等形式,努力创造条件鼓励父母亲一方留守看护和照顾幼儿,不仅利于家庭抚育决策的实现,而且利于家校教育联动合作机制的建立;二是针对目前撤点并校后给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所带来诸多弊病,建议相关部门应制止过度地撤并农村学校之风,并尽快通过科学规划、立法等形式为合理调整中小学布局提供依据,从最基层的村小教育和社区生活底层型塑开始,力图保证留守儿童在“恰当时间”(Timing)按照社会期待接受学校教育、顺利实现社会化。2、微系统:重视支持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对于家庭内社会化阶段的留守儿童而言,家庭微系统是个体活动和交往的最直接和最重要的环境;生态系统观下家庭生态系统内的亲子关系、父母关系的互动,会对留守儿童产生最为关键和基础性的影响。因此,政府主导下为日益恶化的留守家庭生态系统提供支持和援助也是发展型社会政策应有之义。一是明确帮助和支持家庭生态系统发挥育儿功能的意义。在家庭生态系统日趋恶化的背景下,要提高关爱留守儿童的成效,首先就得改善留守儿童生活的家庭微系统功能,使家庭微系统内亲子保护性因素能对留守儿童发展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注重家庭责任和家庭权利的共存。需要明确的是必须首先强调留守儿童父母应负有首要的抚育和保护责任,但同时也要认识到留守儿童的家庭困境和其策略失效也决定了国家责任的必要性;国家在给予留守儿童家庭帮助和支持的同时,应通过制度文本设计附带条件(如要求其参加劳动技能培训等)保证或监管其行使育儿责任,正如“第三条道路”观点所强调的,“公民必须先尽责后享受”。3、中系统:明确微系统互动中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中系统是家庭、学校、社区等各微系统之间的联系与相互影响。作为中系统的组成部分,家庭与学校、同辈群体等微系统的互动关系也影响着留守儿童的行为,某种程度上家庭生态系统甚至决定着其他微系统对留守儿童影响的性质和程度。所以,首先要在重新定位家庭功能基础上,界定清楚家庭在微系统互动中的基础性角色,明确正是家庭“原始性资本”的特性决定其难以简单被寄宿制学校、社会救助和保护机构所替代。良好的家庭环境不仅有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减少社会化过程中各种不良行为的出现,而且也有助于储备未来潜在的人力资本;其次,完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主体间的联动机制。针对案例中寄宿制小学建设的主体间脱节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在农村小学教育布局进行修正的基础上,立足于建立“家村校”的三级联动机制,旨在通过家庭、农村社区与学校的密切合作,综合利用各种资源,形成各主体共同参与、合力保护局面,从而促进留守儿童全面发展。4、外系统: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改善家庭生态系统外系统是留守儿童未直接参与、但却对其发展产生影响的系统,如现行的社会保护政策和制度等。为承担育幼责任的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和服务帮助,是发展型社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国家为提高关爱留守儿童的服务成效,首先需要调整关爱服务的配给和组织方式,即纠正单纯以个体为单位提供关爱服务弊端,扩大以家庭为生计单位的公共服务,积极投资家庭、发展家庭能力,改善家庭生态系统,进而间接促进留守儿童的社会化顺利实现。具体措施包括:一是为留守儿童家庭提供经济支持。国家可以对留守儿童家庭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如义务制教育中将其子女列入“两免一补”的对象;二是提供社会服务支持,在育幼、医疗等一些基本社会服务领域采取支持性措施,以减少家庭抚育成本,如通过政府、企业、社区等的联动为留守儿童父母创造就近就业机会,促成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在平衡工作———家庭的关系基础上从“出口”方面减少农村留守儿童;三是加强家庭能力建设。依据社会支持服务的目的、目标人群的不同,政府可通过直接提供或间接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等方式,通过社会工作介入等形式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教育指导以及家庭婚姻关系咨询等服务,提高和提升留守儿童父母的抚育能力和教育水平,通过改善家庭生态系统间接满足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等基本的需求,从而促使其健康成长。5、宏系统: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形成支持和投资家庭的文化氛围布朗芬布伦纳指出,处于最外层的宏系统是共存于微系统、中系统和外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环境系统,其实际意义上是一个广阔的意识形态,也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儿童社会化的发展。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出发,“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因此根本之策还在于首先要注重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从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政策也是生产力的角度出发打破以往将其视为经济发展负担的错误观念,营造公平、合理的体制政策环境,并通过改革户籍制度的城乡差异、以财政支付转移手段为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平衡进行物质、资源和服务等形式的社会投资;其次,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关键是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支持家庭、投资家庭的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即形成一个政府、学校、社区等都有责任、动机和行动支持家庭、帮助家庭行使其功能的制度框架。

五、结语

如何有效地为留守儿童提供有效的关爱服务,不仅关乎我们国家未来和民族命运,而且更能“展示出一个国家和社会的灵魂”。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问题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在于此问题的讨论不仅涉及城乡二元区隔体制的消除、偏经济导向“功利性”国家发展模式的变革,而且牵涉到农村中小学撤点并校后布局的再调整等诸多问题。尽管如此,此问题背后的实质其实并不复杂,就是如何合理调整国家、社会与家庭三者在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供给过程中的关系模式与角色定位。对此,围绕着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路径选择问题,在分析家庭责任取向下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支持个体观”路径弊端的基础上,以生态系统观为导向,提出在家庭生态系统的情境中全面认识留守儿童个体的发展需求和提供有效的关爱服务,并从发展型社会政策视角,尝试从家庭生态系统的时间系统、内部微系统以及外部环境系统(中系统、外系统、宏系统)三个层面来建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家庭生态系统观”路径。即在留守儿童家庭生态系统的时间系统层面,要注重事先干预,保证家庭抚育决策时机与个体“社会性时间”发生的一致性;在微系统层面,重视支持家庭功能实现的意义,强调家庭责任与权力的共存。在家庭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中、外、宏三个系统层面,首先要在微系统互动中定位好家庭的基础性角色,完善主体间的联动机制;其次,积极投资家庭,加强家庭能力建设,从而通过改善留守儿童的家庭生态系统间接关爱留守儿童;最后要营造公平的制度环境,最终形成支持和关爱留守儿童家庭的文化氛围。

参考文献:

[1]LEWISJ.GenderandtheDevelopmentofWelfareRegimes[J].JournalofEuropeanSocialPolicy,1992,(3):159-173.

[2]FOXHARDINGLORRAINE.Family,StateandSocialPolicy[M].Basingstoke:Macmillan,1996.

[3]刘继同.儿童健康照顾与国家福利责任重构中国现代儿童福利政策框架[J].中国青年研究,2006,(12):51-56.

[4]程福财.家庭、国家与儿童福利供给[J].青年研究,2012,(1):54-55.

[5]卜卫.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和支持行动模式的分析报告[J].中国青年研究,2008,(6):26-28.

[6]刘利民.努力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J].中国妇运,2012,(3):4-8.

[7]叶敬忠,潘璐.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24.

[8]张秀兰,徐月宾.构建中国的发展型家庭政策[J].中国社会科学,2003(6):84-96.

[9]陈映芳.国家与家庭、个人———城市中国的家庭制度(1949-1979)[M]//季卫东.交大法学(第一卷).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

[10]MILLSCWRIGHT.TheSociologicalofImagination[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1959.

[11]G•H•艾尔德.大萧条的孩子们[M].田禾,马春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9.

[12].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13]吴小英.公共政策中的家庭定位[J].学术研究,2012,(9):52.

[14]詹姆斯•S•科尔曼.社会理论的基础[M].邓方,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759-760.

[15]王思斌.留守儿童需要政府和全社会的关怀[J].中国社会工作,2015,(6):62.

[16]张秀兰,徐月宾.发展型社会政策及其对我们的启示[M]//顾昕.中国社会政策.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7]张秀兰,徐月宾,詹姆士•梅志里.中国发展型社会政策论纲[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18]方巍.农民工子女的城市社会融合———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野下的杭州市个案分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12,(4):415-420.

[19]张伟兵.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与实践———西方社会福利思想的重大转型及其对中国社会政策的启示[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7,(1):89-95.

第8篇: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范文

关键词: 学校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 教育措施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成千上万的农民为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外出务工、创业,而把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交由他人照料,导致大量留守儿童出现。某些留守儿童因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有效的监护和家庭教育,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为保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以下简称《意见》),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做出了专门的制度性安排。《意见》明确指出: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大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妥善监护照料和关爱保护。学校作为儿童教育的主阵地,应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和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呢?

一、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成长档案袋”

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缺乏亲情和关爱的特殊群体,他们的监护人和生活时有变化,生活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学校作为儿童成长的一个主阵地,应长期跟踪和把握留守儿童的成长情况,为每一个农村留守儿童建立一份成长记录档案,记录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学习成长情况,把握其成长轨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和管理工作提供支持。如每年开学初,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深入调查工作,对所有在校学生进行普访,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摸清本校所有农村留守儿童的详细情况,为每个农村留守儿童建立成长档案。留守儿童成长档案信息应包括学生基本情况、父母姓名、务工单位详细地址和联系电话,委托监护人的姓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年龄、与留守儿童的关系,等等。同时,对留守儿童的成长档案学校要安排专人进行专门的管理,并根据学生的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有关内容,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成长档案的连续性、完整性,确保每一位留守儿童都能及时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爱、指导与帮助。

二、加强与留守儿童家庭的沟通

学校要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的密切联系,通过多种方式与留守儿童父母及监护人进行沟通,就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交换意见,形成家校关爱合力。

1.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加强与留守儿童身边的委托监护人的沟通。留守儿童身边的监护人多为孩子的祖辈(如爷奶奶)和父辈亲戚(叔婶姑舅等)。这两类监护人各有特点,祖辈由于隔代亲的缘故,对孩子多是百依百顺、溺爱有加,加上农村一些老人观念落后,缺乏文化知识,对儿童教育与学习即使有心也无力;亲戚多于父母同辈,某些抚养人碍于情面,对于朋友或亲戚的孩子多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即使发现孩子学习或行为上的问题也不想多管,以免严厉管教伤了感情,因此对留守儿童多采取“物质+放任”的教养方式。为此,学校要建立定期家访制度,增强学校与监护人的沟通,积极指导留守儿童的祖辈或亲戚的家庭教育,向他们介绍有关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方法,指导他们学会正确的亲情关爱与教育,充分发挥自己身为监护人或抚养人的抚育责任和义务。

2.开通“师―长热线”,加强与留守儿童外出父母的沟通。留守儿童的父母虽然把孩子托付给他人抚育,但依然是孩子的第一监护人,负有对子女进行抚养和教育的重大责任。因此,学校可开通“师长热线”,加强班主任与留守儿童父母的沟通,及时交流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向留守儿童父母介绍现代家庭教育理念和教育儿童的方法技能技巧,引导他们如何做合格家长,有效发挥家庭教育的功能。

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特殊经历,他们比一般人更敏感,教师在平时教育中必须更小心谨慎,注意工作的方式方法,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促进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1.营造温馨的人际环境。良好的生活环境是儿童心理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某些留守儿童因亲情缺失,日常多表现为敏感脆弱、性格孤僻、胆小怕事、多愁善感或过度保护自我、多攻击等。为此,学校可通过“亲情导师制”、“亲亲一家人”等活动,让留守儿童与学校的老师、同学结成亲密的“一对一”帮扶互助对象,让留守儿童在学校、班级里时时刻刻体验到老师、同学的关爱,体验到家庭般的温暖。

2.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提升留守儿童心理素质自我防护水平。学校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开始专门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增加学生的心理体验,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最直接最有效的活动方式。如在实践中可开设“我是生活小能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感恩亲情”、“我能行”等教育活动,让留守孩子和其他学生一起,在活动中体验亲情、友情,学会理解父母、感恩亲情,学会合作与互助,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心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可通过诸如“我的心情我做主”、“月有阴晴圆缺”、“我的烦恼”等心理健康活动,引导留守儿童体验学习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增强心理调适能力,提升心理素质。通过“卫生习惯与健康行为、青春期性与生殖健康、意外伤害预防与自我防护”等方面的健康教育活动,强化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做好个别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工作。学校除了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外,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室和心理信箱,成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注意细心观察,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四、搭建亲子沟通平台

亲情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动力,任何来自家庭外部的P注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缺乏来自父母的亲情关爱问题。父母不能在留守儿童身边进行日常的管理和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不能对孩子进行教育。马卡连柯说:“正确的教育并不要求家长寸步不离自己的孩子。”“随时都在进行着教育,即使您不在家时。”为此,学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为留守儿童搭建多种与父母沟通的平台,促进留守儿童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交流,在交流中感悟亲情、享受亲情、弥补亲情教育的不足,从而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地成长。

1.开通亲情电话。所谓亲情电话,就是让留守孩子能和父母在学校里进行原声交谈。它是一条连接留守孩子与其父母的神奇纽带。学校的亲情电话和他们在家里打电话不同,因为在家里总是有祖辈或监护人的旁听,所以许多时候,电话都成了“告状”的替代品,而学校的亲情电话,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下,尽情享受与父母心与心的联结。通过亲情电话,学生可以表达对父母的思念,汇报自己的近期学习生活情况,提出内心的想法与困惑;父母可以借此指导子女的生活与学习,表达对子女的疼爱与鼓励,并提出期望。如学校在家访或“师长热线”中,告知家长学校的亲情电话号码及各年级开通亲情电话的时间,并安排好相应的教师组织活动,做好记录。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可安排每位农村留守儿童一周或半月与家长进行一次交谈。

2.开通爱心邮箱。所谓爱心邮箱,即让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过书信的方式进行情感交流。在现实中,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年才能返家一次,甚至有的父母常年在外不回来,他们认为自己外出打工也是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但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不会或很少与孩子进行心理沟通与交流,导致有些孩子对父母很陌生,甚至亲子关系出现了障碍。另外,电话沟通依靠的是口头语言,它与书面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孩子与父母在电话中可能羞于使用“甜言蜜语”,孩子无法充分感到亲情的滋味。为此,在开通亲情电话的基础上,学校老师可指导学生给远在异乡的父母写亲情书信,引导留守儿童将平时在生活中想说又因为种种顾虑而没有说出来的话畅快地表达出来,如可以汇报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可以倾诉自己的烦恼,可以倾诉对父母的思念,可以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等。同时鼓励父母对学生的书信进行回复,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疼爱、对孩子的思念、对孩子的期望等。通过亲情书信的往来,达到互相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增进了解的目的,使亲情在交流中得到培植。学校可建议或引导每个班的留守儿童,每半个月或每个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并在“师长热线”中提醒家长及时给孩子回信。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Z].国发〔2016〕13号.

[2]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的通知[Z].国卫流管发〔2016〕20号.

[3]马卡・连柯,著.丽娃,译.家庭和儿童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9.

[4]黄艳萍.家庭教养方式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06(4).

第9篇:如何关爱留守儿童范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头疼问题;教育方法

我所任教的地方是个比较偏远的山村学校,这里大部分学生的父母都外出打工,“留守儿童”的一系列问题,给学校教育、班级管理带来了不少困难。作为班主任,应如何有效管理和教育留守儿童呢?就是用爱浇灌留守儿童。

一、建档案,定计划,定方案

在实践中,我通过认真调查研究,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了动态专门档案。

1.档案的主要内容为:家长姓名、学生的基本情况、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情况,并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告诉学生及其监护人,以便及时联系。同时,适时根据本班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档案的相关内容。通过这种方式,有效建立起学生家长与老师之间方便的沟通渠道,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联系网络。

2.根据留守儿童的不同情况,逐个进行分类、分组,制定帮扶计划,将每位学生的学业情况、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逐一列成表格,按计划实施。

3.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有意识组织这部分留守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活动,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二、用心关爱,多方引导

爱是教育学生的前提,在班主任工作中应把爱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缺少关爱,是留守儿童产生心理问题的最主要原因。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努力从生活上、学习上给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班级生活上体贴入微的关心。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缺乏亲情的留守儿童最需要关爱,我在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把留守儿童当成自己的孩子,用爱心来打开他们心扉,抚平他们受伤的心灵,积极探索,注重从平时生活细节、亲情体验、心理教育等各个方面加强教育引导,力争让留守儿童找回亲情、找回快乐,健康成长。

三、利用活动,多多鼓励

大部分留守儿童脱离双亲在祖辈的溺爱中成长,孩子勇于表达想法,思维也相对活跃,班主任应适时发展他们的想象力、思考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因此,在课内、课外尽量多组织一些有趣味、有意义的活动,如主题班会、演讲活动、留守孩子的生日等,给他们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充分发挥留守学生的特长、优势,培养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使他们自觉远离不良诱惑,同时也觉得自己成为被关爱的对象,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忘却远离父母的孤单,逐步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